标题:
什么是真如三昧、念佛三昧?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6-5 17:18
标题:
什么是真如三昧、念佛三昧?
净界法师答:大乘的法门有所谓的共于人天跟二乘的法门;也有不共的法门,所谓的诸佛秘密藏。本论当然所强调的是大乘的不共法门,就是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有二个:一个是修真如三昧,一个是修念佛三昧;一个是无相三昧,一个是一相三昧。这二个法门,我们也可以作一个简别。我们先从果地上来说,再说它的因地。
从果地上来说,如果你一路修真如三昧,会有什么问题?当然我们今生修真如三昧应该没什么问题,因为这个真如三昧是谁也不能破坏的,它是金刚三昧,因为它是直接从有相到无相。所以鬼神也不能障碍你,烦恼也不能障碍你,罪业也不能障碍,这是事实。因为从真如三昧来观察,这些都不可得。所以你入了真如三昧以后,那是一个非常安稳的处所。
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生死凡夫有这个死亡的问题。这是一个你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说你经常修真如三昧,可能你就会忽略一些生命的现实面,就是你会忽略你还有死亡这件事情。当你死掉以后,我们内心当中有这个业力,就去得果报了;得果报了以后呢,可能你的修行就会中断,这是一个问题,就是你要面临死亡。
如果我们今天的寿命就像净土无量无边阿僧袛劫,那你修什么都好,因为你成佛有三大阿僧袛劫,你再怎么懈怠,你也不要用到无量无边阿僧袛劫吧?但问题是:我们的生命只有70岁80岁!这个分段生死,在我们凡位的菩萨修大乘善根,这件事情非常严重,是我们要去面对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来生只有二个选择:我们不能到涅槃去,你要么在秽土继续流转,你要么到净土去,就是两个选择。就是我们相信有来生,来生你一定要作一个规划,生命的规划。然而你要是说在三界继续流转,那这件事情谁也不敢说,譬如空中的羽毛“可上可下”,你这个羽毛要飘到哪里去,谁也说不准,我们只能够说祝福你了。
你要求生净土,就是有这个好处,第一个保证你不到三恶道去,第二个你保证见到佛陀。你有任何疑惑,你有任何遮障,你的病再重,你看到好的医生,就不怕,他有方便力。这件事情你要想一想。
当然你一天到晚修真如三昧,我经常在思维,一个人经常修真如三昧,会忽略一些生命的现实。我相信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你在无相三昧待久了,你好像对这个生死的害怕轻薄,但是你对它害怕轻薄,它还是存在。所以我们有时候也要想一想这个生命的规划,你来生应该怎么办?既然有来生,你就应该作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抉择,你应该在秽土继续流转,或者到净土去比较好,这是你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好,假设你决定求生净土,你认为这件事情对你非常重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我们从一个比较现实的角度,忆念弥陀的圣号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一切法因缘生,你今天栽培什么因缘,它就得什么果报。当然真如三昧是成就大乘善根,那是一个非常长远的布局。但是就着来生求生净土的角度,你忆念弥陀的圣号,临终蒙佛的接引,这是你短期内要达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所以到底我们应该偏重真如三昧,或偏修念佛三昧?这就是你应该把你的目标订出来,你才知道在你的有限生命当中,你要把比较多的精神体力放在哪里,就是说你是由目标来引导你的修行。反正你今生能够用的精神体力就这么多,你扣掉吃饭、睡觉、杂务,你的时间就这么多,你如何来规划你这些时间,来规划你长远的菩提道,这都是你自己要去规划的。当然生命就是一个抉择,你这样子抉择,你就承担你的抉择,我们很难说谁好谁坏。但是要想清楚你该怎么走,你再去做,这个是比较好的方法。
如果说我们害怕退转,来生真的是充满了不确定,我们应该先到净土去,这个时候你也可以兼修真如三昧,但是你要偏重在念佛三昧,因为这个感应道交,你一定要忆念圣号,才能够产生感应道交,这个不是单方面的。所以念佛三昧,临终的忆佛、念佛,要从平常的栽培,那这件事情你就不能忽略了。所以说你规划你今生的修学,你知道你来生要到哪里去,你就知道你今生应该要积集什么样的资粮,你这样子规划会比较完整。你成佛之道应该怎么走?你先规划完你再去走,那就知道你应该如何做取舍了,你有限的精神体力如何取舍
。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5-14 12:01
《无量寿经》第三十三品有这么句经文:“世人共争不急之务”。此处的“世人”就是凡夫了,凡夫都在忙于那些不急的事情。若不知这句经文出处,或许会当成一句普通的劝世善文来理解。然而这怎么看都是半句话,后半句又是什么呢?这一思维,后半句就呼之欲出了:菩萨共卫生死大事。
可是若如此说太显直白,原来经文的摄受加持是如此这样!就是一句话里隐藏了另一句话,看得到了,才发现经文的妙绝奇真。然这后半句似乎不够圆满,菩萨都在忙于为众生解脱生死,而佛陀忙什么呢?佛陀在常寂光里躲猫猫?这肯定不对,诸佛恒为圆满诸业!圆满一切众生的一切业行!
从原文展开是一场乌烟瘴气的闹剧,从始至终的上演,狗血剧情的雷同,各种角色披挂上阵,换了不同的假面却在炒着剩饭——原来什么事都要干,就是不干正事,好一场六道迁变生死轮回戏。
若诸佛恒为圆满诸业,一切众生都是佛之牵挂,一切有情都是佛之受众。可是为什么六道轮回不息,地藏勤勉不止?为什么三灾八难遍布,观音悲泪无尽?这不正是因为我的诸业不圆,诸恶不息,诸念不察,诸行不净?我才是无量劫来真正忙于不急之人!我才是无量劫来真正罪业凡夫,我才是彻头彻尾的世人。佛又说:“知迷即觉,知幻即真。”我知道我是迷人,所以我是在觉醒的迷人;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幻化不实,所以我是行走幻化中的真实。
若诸佛恒常为圆满众生诸业,一切众生之愿即为佛之愿,一切有情之行即为佛之行。为什么有人不能往生极乐?为什么有人所求非愿?为什么有人多遭横厄?原来虽说往生极乐,却更喜流连娑婆;原来虽然所求未满,也仅是因果将熟,需要稍等片刻;原来横厄诸逆只是后熟的果,因为脱离了予愿那一刻,便成难言苦涩。哦,我虽口说欲生极乐,心却不能坚系莲邦;我虽口说不求诸佛菩萨为我,却贪和美顺平;半生如今,诸苦连绵。佛说:“离苦得乐。”我受诸苦逼迫,所以我当离苦,只是陷苦太久,反生怯懦!
若诸佛恒常为圆满一切众生诸业,一切众生之苦便是佛之苦,一切有情之难便是佛之难。所以诸佛菩萨恒顺一切众生,诸佛菩萨恒常代受一切众生苦,诸佛菩萨恒令一切众生欢喜。所以三世诸佛恒顺一切众生身口意行,只是规劝若如此便会如此,如这样便会这般,所以造三涂是我,欲出三涂还是我,入轮回是我,急出轮回还是我。是我要轮回受苦,才有这生死漫长路,感恩佛陀慈悲圆满我的愿,此愿我已经圆满,但求圆满回极乐愿!
若诸佛恒常为圆满一切众生诸般业行,一切众生身口意是佛之净土,一切有情善恶业是佛之净行,一切心生妄想执著是佛之世界。
世人共争不急,菩萨共卫生死,诸佛圆满诸业。诸佛却说:“世人共争不急!”浩瀚广博,深妙宽阔,一字一句,金光烁烁,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佛!南无三世诸佛
!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6-16 14:04
佛开示我们一种方便,叫出入息观。出入息观就是观出入息,注意你的呼吸,出息跟入息;观就是注意,注意你的出入息。出入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修习这个持来去念,来念就是入,出念就是呼,吸就是入,呼就是出。修这个来去念,就能够达到“随顺空忍”,“随顺无相忍”,“随顺无愿忍”,就可以证得三解脱门,换句话说,能够解脱。
怎么样念?怎么样观察入息出息呢?有六种程序,一出一吸,叫呼吸,这两个吸呼之间是一个数,你要这样数,从一数到十,一呼一吸,又数,又是一呼一吸,再数一呼一吸,数到十数,数十个。数完了,再从头,又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数完了,再数,数完了再数。
这是习定,你们试试看。你数数就错乱了,本来是入息出息,本来是数出息的,你却数到入息上,本来是数入息的,你却数到出息了;你怎么选择都可以,数出息也可以,反正一出一入算一个,十个出入息,就是十个,就是数这么十个数,你要静下来数,要专注,试试看,必须得定,全力贯注。
我们都说念佛专注一境,念念妄想就起来了。你数出入息,是要你把你的心吸住,略为一错,又错了。那十个数字,你现在数数总是数不成的,就是随这个呼吸,随这出入息来数。深入到一定的时候了,能够不数了,感觉数数太粗了。
初步用功的时候,数数的感觉就自然了,不假作意了,自然随着那个出入息,念头不走了,专注一境了。念头不走,连这个随念的随,这个念也没有了;念没有了,就止,止就是定。
定的时候,出入息极细微了,你不能见到。这个观不同了,这个观就是思惟,觉照,照了的时候,就把出入息的念头转了,转成清净的,没有了。
在你修定的时候,有种种的现象,定会发慧,会发光明。定一发光明,你对自己的身体、五脏六腑、一切的脉转经绕、蚤生发长,你都能知道。连头发一长,你都知道,看得很清楚。观就是这样子观,你不要作意去观,自然就观了。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犊返。
观这五不净业,你心里会生起厌离,观你的身体会生不净,观外边的境界也生不净。转就是还净,这个净是什么呢?空义。清净了,观清净了。这个我们先大概的说一说,之后再说说智者大师的〈六妙门〉。智者大师不叫“转”,他叫“还”,也是观出入息。
〈六妙门〉是根据各部经论而作的,各个经都有这个方法。不过其它的经,没有这么明显,《大集十轮经》就说的非常明显。
先说“数”。“数”,大家看经文,有两种的作意,数这个数的时候,能造两种作意。“能依伏诸寻伺”,我们思念的念头,是经常的寻求,伺是伺求,就找些妄念。
我们用什么可以止住这个妄念?就取这个出入息相。入息,就是呼,呼就是出,吸就是入。吸入的时候,看它的相,注意它,当你注意的时候很粗,你刚坐下来出入息很粗,你可以感觉到,也能看到这样出气。这出入息的相,观观观观的,他就细微了,出入息相,就能舍掉了。随顺这个出入息而渐渐能舍了,舍什么呢?舍了那个寻伺,不去再找,不去再寻伺。伏这个是离,能离开了。
“善取入出息相”,所谓善取者,就是没有取,善取就没有取舍了。这个时候出入息很自然,出入息很细微了,要是到了细微的地方,第一个是能够舍;第二个是能够善取入出入息相。入出入息相就随着出入息,自己就运动去了,就是随你的意念,也是专注一境了,心绝对不散乱。
数息观。四教、五教都讲数息观;数这个呼吸,就叫数息,息就是出入息。总的说来,这六种都叫数息观。止,把这个出入息的相灭了,没有了,他能够灭除这个示现的出入息相,灭除了,就定了,能住胜三摩地,很殊胜了。他一住到定中了,非常的愉快,离开生灭相。定的名字叫离生喜乐地,离开了生灭,心里感到非常的欢喜。你观察的时候就知道了,可以觉到出入息灭,没有出入息了。
这种功夫不是一天、二天可以达到的。当你修的时候,一般根机、善根好的人,差不多一百天就能够渐渐的入定,入定数息灭。那时候自己能观的境,能观的心,跟所观的境,心跟境只有一个;这个观照了,那观照了,看着经文,这时候才能安住心,心跟心没有别异了。“转”,就进一步了,这个“转”就是“还”的意思。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犊返。
“能方便舍诸取蕴”,“五取蕴”,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六尘”。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取这“五取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个识分别外头一切的色相,这叫“五取蕴”。在这个时候,他就能够方便善巧的舍掉五蕴;舍掉,不是究竟舍,究竟舍了,就像观自在菩萨似的,照见五蕴皆空,他已经渐渐达到空义。
这时候能成圣,趣入圣地,得成就了。这个成就还未断烦恼,只是降伏了,等到净的时候就能够断烦恼了,把结使都断尽了。到了断见惑的时候,他就证了初果了,渐渐才断思惑。断几品就证几品,那思惑都断尽了,就是阿罗汉果了。再断烦恼习气,随你所修的功用,这就叫修习入出息观,便能随顺的观五取蕴,色、受、想、行、识。
以下讲讲观五取蕴。出入息是依着什么呢?依着“色取蕴”,色身就是色相,“色取蕴”。这个如是的出入息,他造作出入息,来回出入息,就是造作的。造作什么呢?你有出入息才能够呼吸,呼吸才支持你的身。这个出入息一出一入、一出一入,你就感觉到、领受到,如果气只出去,不进来,你就不舒服了。你就感觉到那个受纳,而受者是领纳为义,就属于受蕴了。
而出入息的来回出入,你取他的相,出息的相、入息的相,观照着出入息的相,这属于想。“想取蕴”,能够了达识别入出息造作的形相,了达识别,这就是“识取蕴”。
色、受、想、行、识,这“五取蕴”,那么就修行这个“数、随、止、观、转、净”使你入定,可以止住身口意的三业,随着这个观力能够达到目的。达到什么目的呢?入定了,一步一步的深入无明爱取,一步一步的修行,渐渐就能圆满了。
数息观在这部经当中说的很简略,在智者大师的〈小止观·六妙门〉里头,就分成很多科。〈六妙门〉有六种,我们在这里只讲其中的一种,因为〈六妙门〉是习定的一个根本;不论声闻独觉菩萨,这是必经之路。在修道的时候“定要经过的,释迦牟尼佛也如是。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犊返。
释迦牟尼佛最初实行般若观,就依着这六种,“数、随、止、观、还、净”,一切的行门,都由这个开发的。降魔、成道,佛就给我们示现那么一个规矩,这个修好了,叫什么呢?“色寂三昧”、“心寂三昧”,一切色全寂静了,得定了,心也就止息了。这时候到了“一心三昧”,也就是“念佛三昧”。
之前我随着经文讲,我念的法,就是用念佛的方法来修数息观,并不是说不要数。数的涵义,就是一出一吸,我是出息分做两个;出息或者“阿”,入息或者“弥”,再出息,“陀”,再入息,“佛”。就这样转、转、转,“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那么随着出入息转。
我是用这个来修定的,后来我又改成念“地藏王菩萨”,也是这样。我没有用数,并不是用数数,数一至十。各人的修行方法不同,可以随你自己的选择,“数”、“随”、“止”都是这种涵义,也是这六种。
这六种就是数法,数就是数数的方法。〈六妙门〉一共有十个,数息观是〈六妙门〉的第二个,叫“次第相生六妙门”。我把这个名词念给大家听一听。
第一是“历别对住诸禅六妙门”,一切的禅定不离开六妙门。
第二种就是“次第相生六妙门”,次第相生就是“净、随、止、观、还、净”。〈六妙门〉叫“还”,“还”、“转”是一样的意思,次第相生。那么“数”完了,生“随”,“随”完了就能生“止”,“止”完了生能“观”,从“止”而生“观”,从“观”而生“还”,“还”完了而还“净”了。第六是“净”了,这是次第相生的六妙门,你修什么禅定就有什么六妙门。
第三“随便宜六妙门”。
第四“随对治六妙门”,
第五“相摄六妙门”,
第六“通别六妙门”,
第七“旋转六妙门”,
第八“观心六妙门”,
第九“圆观六妙门”,这个就深了。第十个是证得佛果,“证相六妙门”,证的时候也有六妙门。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犊返。
现在我随着《大乘大集十轮经》,来引证一下“次第相生六妙门”,“次第相生”是你想入佛道的一个阶梯,一步一步走;要是你在欲界当中要想修定很困难,怎么办?就依这六种,可以成就你的定力。
第一个“修数”,就是数数,数十数;一呼一吸算一,一呼一吸算二,一呼一吸算三,就来回这么数。完了,第二是“证数”,证你所数这个数,这个数有两种,一个修,一个证。证了之后就转入了,转入到随里头去了;一证了之后,这数就止息了,没有数了,就是随。
“修数”,就是调和你的息,把很粗的调成很细的。我们慢慢这么调,但是你可别着急,数数的时候要慢,随它自然的出入息,不假作意,一作意,这定就很不容易生起,那是不假自然的。调和气息,要怎么样呢?不快不慢,不涩不滑,一定要修到这样,安详的,慢慢的,从一至十,这样数。
我们之所以能够摄心就是靠数,如果你能够摄心,就用念阿弥陀佛摄心,你念佛,念到随这个出入息转、转、转、转。息没有了,你还感觉佛号是随着你在转呢!这样你就定了。但是这个随,随着各人的修法,是你先知道这个数字,从一至十,摄这个心,不令它快也不令它慢,使那个心就摄住了,不能驰散;再想别的时候没有了。它要想想什么过去,要想想什么事,没有这个时间,它永远没有空隙给你,使你那个意念,纷想的杂念不会跑。
“证数”,怎么样要算证得呢?你觉察到这个心自然就随那十个数,再不会错乱了,自然应运就证得了。从一至十,你不要怎么作意,不要假用,不假什么力量来督促。
最初的时候你稍微不注意又跑了,又数错了。数到完全成熟了,一至十再不错乱了,任运了,能这样数,不假功力,渐渐的外缘都息掉了。心住息缘,缘息,缘这个气息的缘念,没有了。这缘念息了,这个时候你感觉着气息,若有若无,说没气,好像还有微细的;说有,已经没气了。没气了,到这个功力上头已经没气了,到了这个时候,思想已再不想数数,把这数字舍弃了,这个就叫“随”了。
第二种就是“修随”要“证随”。“修随”,就把那个数的方法,数数的方法舍掉了,你的心自然的跟那出入息转;心不跑了,不须再数数了。数数是防这心,驰散心已经不驰散了,那就不要防备,随这个心念就随着出入息。但是这出入息很细很细的,气如游丝,像人要断气的时候那个样子。但是,你这个心已经完全没有外物了,随这个气息,这微细的气息随它的缘而运用,这叫“随”。“随”就是随着那个气息的缘,极微细的息,令他念住;乃至于到最后“证随”了,心已经净了,不乱了,就是随住了,心已经定了,不乱了。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犊返。
这时候你觉察到这气息,或者长,或者短,清清了了的。乃至于晓得这个气息,不止鼻息出了,不止鼻尖上,每个毛孔都好像在细微的出息,也在入,也在出,这叫“遍”。“遍”,遍身入出。所以你这个心的微细,任运相依,互相连系。他在出,不一定要这个鼻息来出,鼻息已经觉知不到了,随处都可以出息。这个时候,修行人舍“随”了,不再注意这个气息去了,它已经入定了,气息没有了,就“止”了。
“止”,怎么修法呢?一个是“修止”,一个是“证止”。“修止”的时候,那个缘虑的思想,虑是定。定是息定,你就止了,感觉到息。定,出入息都在,每个汗毛孔,每个出入息,这个所有的能够出入息的,这汗毛是通的,不然怎么会出汗,这汗毛孔里冒出来是通的。那气息有时候你这儿不出,他在那儿出,连这个也息了,一切缘虑都息了,定了,息已经止住了。止息住了,也不念数了,也不念随了,以净其心,使你修行。
“证止”呢?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身,也不知道心,心身一如了,没有一样,入定了。但是这种定,还没入空,还是在有相之中,要把这个定转成到无相。证的时候,不见内外相,定的方法就是持心,任运不动,那么这个修行人,已经入了三昧了,心里头产生一种寂静快乐,但是没有慧,只是定。
我们讲止观双运,定慧双修,要是只定到这儿,不行的。他起慧照就观,观就是慧照,没有慧的方便,生死破不了。虽然定了,定了破不了生死,还得流转,这就没有修成,怎么办呢?还得假,要破坏生死。
“复作是念,今习定者皆属因缘”,这个定是从“数”、“随”这样修来的。修到这儿是因缘法,属于五蕴法,属于十八界法,这是和合而有的。观照就起念了,起念了,就起这么观照念。这个虚诳不实的,现在我定在这儿做什么?我现在不见不觉,也没有念了,也不起觉照了。我应当观照,应当照了,一起念,作是念已,不执着这个心;不执着我这个定,不享受那个快乐,起观分别,就是观。
止观,观照起来了,“修观”呢?于这个定中用慧心所分别,观察微细的出入息,观察他像空中的风一样。像佛所说的,我们的人身有三十六物,都是不实在的,虚幻不实的;这是修习析空观,不是体空观。体空观是当体即空了,这是分析他空的,分析空。心是无常的,剎那不住,也没有我,也没有人,乃至于身受心法,皆没有自性。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犊返。
这样,我这个定依着什么呢?我怎么定的呢?定何所依呢?是“修观”,是随时这么观察,在定中这样观察,这叫思惟修。观慧均等,我们经常讲止观双运,就是这个涵义。用这个来观息,觉这个息出入,全体身心的毛孔,一切诸毛孔都在出入息,这就要你自己开智能,心眼开明,自己观照这三十六物,清清楚楚。那时候你这个肉体,生起厌离心了,每个汗毛孔,就是那个虫子的,呼吸孔,观这个是诸虫户,内外不净,从里头到外头,没有一点干净的。
这个时候心里头就生出悲喜来了。悲自己的这个肉体;喜,欢喜自己也能进步了,破了“四颠倒”了。对身体不净,彻底认识到了,真正的不净,念恋身体的爱心才断了,这叫证。
究竟证得观照了,心里头就缘这个观的境界了,把那定的境界放弃了,这缘观的,还在定中。这不是走动的来观照,是你坐在那的时候,那定境转成观照了,这就是定慧双运。这个时候来观照,用分别的、分析的方法,认识到这是念在流动,念在流动并不真实,应当“舍观修还”。
讲“还”,就“舍观修转”,一个“修转”,一个“证转”。“修转”,就是观察的,我心里起一念,观照这一念从心生起的,心生才法生;这是我所分析的,这不是根本的本缘,不是法身的本体,要用反观来观这个心。观现在这个心,这个心是从什么地方生起的?渐渐的觉到了,这个心是从观生的,还是从非观心生的?如果是从非观心生起呢?谁又来观呢?
观那个心,究竟从那儿生起的?心生一念,那心又灭,这一念起一念灭,就观这个心的生灭,观这个心是从心灭生起的。就这样观,要是从心也生心,从灭也生心,也就是生起了两个心,就是生灭心。那只是一个,这个观也很费功夫,这总共有四句,生、灭、非生、非灭。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犊返。
这个“观”完了之后,那时候知道我这个心,本来不生,不生就没有,不生就不有,不有就是空,空了我还有什么观心呢?空了连能观的心也没有了!就是能观的心没有了,我又怎么能观境呢?我的心是对境的,心既然没有了,那么,境还有吗?境智双亡。
我经常跟我们道友说,忏悔要这样念,这样想,这样的忏罪最清净了,“心亡境寂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心也没有了,境也没有了,你有什么罪可忏吗?罪没有,是这样的观想,空观修成了,才没有。所以我们说是受苦受难,或者身心受痛苦,忧愁烦恼,那是你的妄念。如果你能坐下来,静观的时候,感觉很苦,把这苦拿出来,我是因为那样事情才苦,这个事情是真的吗?是实有的吗?你一观,没有了,都没有了。
例如两夫妇吵架要离婚,当时感觉很苦,一观,他不是我,我不是他,我连自己都找不到,还说他!他跟我是什么关系?这么一空了,什么苦恼都没有了,这是因缘。因缘所生的法是假合的,假合的没有真实的;既然是不真实的,我生起什么烦恼?苦就是烦恼,这样你的烦恼就断了,这是断烦恼的方法。
心亡境智两空了,这就转,是为转者,就这样转了。要是离开境,离开智,也就是离开能观的心跟所观的境,没有境智;你要是观久了,境也没有了,智也没有了,不假功力,心慧开发。你自己产生大智能,这个智能是照了,这要“修净”了,修净了,又要“证净”,证净就清净了。
“修净”的时候,你知道一切诸色本来清净的,身心本来清净的,一切诸法本来没有染污的,其性本清净故;一切妄想分别,你不分别了,净非净,染非染,染净不存都是境。外境都空了,妄想就是垢,妄想没有了,那垢染也没有了。就是从息分别的时候开始,那个时候是垢,到现在什么都没有了,都空了,空了是真正清净了,这样修。
这只是〈六妙门〉当中的次第,既然次第相生就有因有缘,彼此相生的。但是这只是〈小止观·六妙门〉的部份内容,要是想真正修观、研究止观,还得修〈摩诃止观〉。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犊返。
《华严经》讲的止观,很玄妙的,很不容易进入;一开始就修“真空绝相观”,一切相都不存在,心内相、心外相,一切诸佛的色相,一切诸法一切的法宝,凡有形相都是虚妄,真空绝相。
这个真空绝相修成了,再产生“理事无碍观”;理遍于事,事就是理。理遍到事上,事就是理,理事无碍的,理无碍事也无碍。所以在一微尘里头能转**轮,就是这个涵义;那一微尘就是理,一切事都融在理,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理事无碍。
再进一步就是“事事无碍观”,不用理遍事,而事的本身,事事都无碍,那就到了华藏境界。
那种观,我们是修不成的,因为我们的心力不够,我们连叩头观想,都观不成。如果我们一叩头,你想“能礼所礼性空寂”,能礼的我所礼的佛没有,他的性、他的体是空的,是寂静的。就像我们讲那个“心寂”,我们连“心寂三昧”都还没有证得;“色寂三昧”更不可得了。“色寂”完了,是达到“心寂”,完了,达到“一心三昧”,说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这不是一句话;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七天当中可以一心不乱,七十天、一百天,你也可以一心不乱了。
依着这个修,是从出入息观的,如果你不观出入息,你就观“阿弥陀佛”四个字来转你的心,也不求什么还净,求能止住就行了。
一天当中,要是连在梦中,你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是作意念的,而是自然的运转念,你死了还不生极乐世界吗?肯定的生。因为你的心已经跟极乐世界合了,已经跟阿弥陀佛,身土不二。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这就是身土不二,阿弥陀佛就是极乐世界,你这样观想久了,你跟佛合了。
我念念的是阿弥陀佛,我就变成了阿弥陀佛,你已经在极乐世界了,这个深入一点。不过,大家听这类语言,听久了,就能够入了。开口骂人听脏话,熟悉得很,因为无量劫来根器很深,一来就现相,他就熟了。但你听这个,不晓得好多劫没有闻到,你听到这些话,还是不能进入的;你要从浅处说,别说多了,要一步一步入。
为什么修行的时候,要有善友,或者善知识?当你走错了,他马上给你拨过来。你不要想太多,数数就好了,就数十个数,你想这个很简单,你数数看,很不简单。十个,你还不错,等到二十、三十,你早错乱了,散乱早攒进来了。十个数数不成,等你把这个数数观修好了,才再进一步说随。
这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如果这个数字没有数好,你天天这样修。像你不能专修,一天抽一个小时,或者抽半个小时,最初修的时候,不要坐太久了,不要贪多,这也是贪。你贪多了,做不到。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犊返。
为什么呢?你说:“我一定要坐三个钟头!”你有时间吗?你刚开始坐的时候。最初先坐十分钟,或者一刻钟;感觉不舒适,念头一错了,要起来不坐了,有时间了,你再坐一个十分钟,到渐渐入了,你就多坐。增加个一刻钟,增加二十分钟,增加半个小时,逐渐的增加,不要一下子,一定要坐一个钟头。还要来个双盘膝,表示精进,腿子一痛也定不下去了,别人一叫你,你一起来慌慌张张想办事,就把脚弄坏了。有很多人他的脚麻木了,入一喊他有紧急事,他就站起来,当时是不痛。过了,脚也不灵活了,走不成了,我就看过很多这种情形。
我们有个道友,要快过年了,他想要闭关,我说:“你别闭关了。你的事务很多,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再说吧!”他不信,还是要闭关,一下子就把腿摔断了。他是在夜间,屋子没有灯,他舍不得开,又怕浪费公家的钱,舍不得开电灯。那地下非常滑,年龄又大,他想上洗手间,一走啪摔倒在那儿,起不来了,腿也不能走了,又没有人来,就倒在地下。
过年前后,北京零下好多度,就那么冻着,等天亮了,他的弟子来了,才看见他的老师父倒在地下。问他发生有什么事?都摔了,就抬去医院治疗,有些事是不能勉强的。
精进是好的,下决心是好的,但是你要先衡量一下环境,看看自己的力量,要渐进的。顿入,我们是不可能的,修行的时候不要贪多,像我们好多道友也练习盘双腿,那是自然的,能盘上就不错,那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你盘上了,坐不了很久,腿又很痛,只要能坐就行了。
要注重在你的心上,别注重形式。我们很多道友注重形式,看别人也看形式,看他的威仪好不好,坐得端正不端正;说你打坐,先问他会不会跏趺坐。你问他会不会修心好了,跏趺坐有什么用呢?跏趺坐,你只能坐得住,就行了,不要求坐的形相,要求实用。
学一部经要实用,别在形相上讲,我听了什么经,听什么经又有什么用?那部经说什么?说断十恶、行十善,你断了吗?一天当中你检查检查,得要求实际,先审思,审思。我们要求达到什么,要先考虑到中间的障碍,跟我的事实能不能达到?不能达到,我的标准定低一点,别定太高,你不是想修行?想逐步深入、想了生死吗?随你沾边,生死已经开始了,不必急,也不要贪多;打坐也好,闻经也好,干什么也好,持圣号是最好的。我们要先把现实的生活zai 难免了,之后才说到修行。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