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普贤赞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8 11:00     标题: 普贤赞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颂
益西彭措堪布 译文

                   吙!
普贤从普平等性,成一切佛殊胜子,
佛业遍行众生界,一切种胜礼赞尊。
供养具海供佛海,利乐之海护众海,
行传之海遍刹海,功德之海礼赞尊。
于佛佛子妙行海,教证无量法理海,
一切种皆自在转,恭敬礼赞普贤尊。
成平等性普贤慧,如空不动普贤定,
任运事业普贤行,一切普贤礼赞尊。
普贤一切佛自性,等于诸佛佛子性,
时方边际妙周遍,已遍吉祥礼赞尊。
于胜妙之性普贤,普行礼敬善赞福,
愿一切众得妙色,定慧言辞辩无尽。
一切佛法普愿持,一切众生普愿利,
普贤行恒住利他,普兴事业普吉祥。
一切等性普贤中,不动然以诸分别,
所变轮回幻有界,普愿悉成妙普贤。

此具八圣道数目之偈,乃文殊欢喜所撰,时值火马年八月二十七日。愿增吉祥!



图片附件: 001NgbXIgy6UcX9c9qp59&690.jpg (2015-7-31 17:13, 123.2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5
http://jixiangyun.com/bbs/attachment.php?aid=13637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9 18:56

普贤赞讲记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颂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吙!
普贤从普平等性,成一切佛殊胜子,
佛业遍行众生界,一切种胜礼赞尊。

“从”是讲根源。“普平等性”指内在的自性普贤,一切都是平等的性或者不二的性。在证得了这个性以后,遍在一切处都普遍地贤行,这也无非是本性随缘成德,随不同的缘出现不同的力用、德行,以此就成为一切佛的殊胜子。他叫做“长子”,表示能荷担一切佛的事业。什么是“荷担”呢?这是表示一种能力,一切性分上应有的全部证到。

怎么成为佛的殊胜子呢?这必须从平等性着手,不是从分别心有偏执、偏向上来的。否则就不叫普贤行,是处在妄执的行为中,也就无法荷担一切佛的事业。只有证到一切平等性,也就是十方三世无二的本性,它是周遍的,不落在时、方、数量任何边上,不落在任何执著相上,这就叫“平等性”,证到了这个性,才能发起无边的普贤行海,才实际行到了一切佛事业,才成为一切佛的殊胜子。


“佛业遍行众生界”,由于平等性是周遍的,万法都是这一个性,一切众生也不离这个性,而且性普贤遍于一切,所以他能遍在一切众生界里显现佛的事业。事业是力用的所作,也就是能对一切众生作利益,施展贤妙之行。


“一切种胜”,由于他是平等性中出来的,所以没有一个不殊胜。而且,一切行为都超胜了外道、凡夫、声闻、缘觉,以及彻证前各种菩萨地的行为。这一切的根源是他彻证了平等性,从理体的普贤里遍一切时方,出现无边的行为。所有用都出自这个体,都是本性力用极致的发挥,因此任何行都称为大行,任何方面都是殊胜的。这样来礼赞万行之首的普贤菩萨摩诃萨。这是总的礼赞。

供养具海供佛海,利乐之海护众海,
行传之海遍刹海,功德之海礼赞尊。

一切妙行都摄在“上供诸佛、下化众生”两方面。所谓“贤妙”,是表现出内心的善德,总的说,对于佛兴起供养,对于众生发起护佑。由于他证了平等性,所以能展开周遍的妙行。一切都是尽十方三世,以全法界心、尽法界量而现前的。


对上是供养一切佛海,而且普兴无量无边的供养具。以尽法界心量的无数胜妙之物,或者说自心幻变出无量无数供养具来呈供诸佛。


而且,对于法界心里无量种类的众生,做无边的恒顺行为。随顺他们的种种意乐、种种根性、种种知见、种种习俗、种种语言、种种身相、种种生处等等,给予种种现前和究竟的利益、安乐。


这样,以上供和下护两方面所统摄的无量贤妙之行,在十方无边的刹海或世界海里,有无量的行为传记海。

因此,在彻证果位的普贤身上,已经现前了无边的行为海,这上面任何一种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总汇起来,无数圣凡的思维、语言也无法测到大功德海的一分。由此礼赞无上的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

于佛佛子妙行海,教证无量法理海,
一切种皆自在转,恭敬礼赞普贤尊。

对于佛、佛子的妙行海全都度越了。“佛”,包括十方三世一切佛,譬如东方阿閦鞞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药师佛、释迦佛、燃灯佛、迦叶佛等等。“佛子”,指诸大菩萨,譬如观音菩萨、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无垢称菩萨等等。总而言之,对于他们行为海的一切种类都自在而转。

对于一切教法中所宣说的、证法中所贯彻的无量法理海,不是停留在认识上,而是理上所说的一切全部在事上实证到了,一切方面都自在而转。根本不必谈虚妄分别的行境,大智慧金刚体所具的无边妙理全部实证到。譬如本身的法理上缘起如何,法性如何,整个华严法界是怎样事事无碍的行境等等,通通实证到了。所谓一身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一口具无量舌、一舌出无量音声、一一音声出无量言辞海、一一言辞出无量辩才海、一一辩才出无量法义海等等,如是种种全部实证到了,这叫做“一切种皆自在转”,也叫“作用解脱”。没有任何处有阻碍,或者行持不了、证不到的。

这就知道,他达到依文殊智所有妙用都彻底证到的地步。也就是本性全部显发后入了不思议解脱境界,这就叫“一切种皆自在转”。他是真正能扛起如来事业的大长子,所以《华严》以普贤为长子,他代表行为上直接证到;文殊为根本,代表起一切行的根源。

成平等性普贤慧,如空不动普贤定,
任运事业普贤行,一切普贤礼赞尊。

这里以慧、定、行来摄一切法、一切道。“成”字要统贯到整个四句,表示果位上已经证成,不是在性上本有而没有显发。否则只是落在虚妄分别里,是处在分别心妄动中的行为,就不称为大行普贤。因为在妄动中就不是平等性,有这样那样的执著,一起心就落边,不可能周遍、平等、不二,不可能不动摇、任运,所以,没彻证到果位,就不会出现普贤的慧、定、行。

然而,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已经实证了平等性,所以叫“普贤慧”。一切处都是无二的本性随缘成德,没有不平等的,高低、善恶、美丑、是非、人我等的虚妄执著全都没有了。在真正的慧照里没有两种法,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他成就了这样平等性的普贤慧。

之后,并不是分别心缘境妄动的状态。分别心缘境就处在不断地迁变当中,但他消失了所有的分别妄动,如空般如如不动,这叫做“普贤定”。虚空不同于客尘,客尘忽来忽去,这是“客”,它动摇不停,叫做“尘”,这代表一切有为法,或者在虚妄分别中不断地迁转、流变的幻梦般的境界,这些不叫如如不动。而虚空从来不会动,《楞严经》里就是这样解释“常住真心”的。其实,得了体才能入真实的定。这里是说,如同虚空不是因缘所作,所以没有前后变异、忽来忽去动荡的相,这就表示证到了如如不动的普贤定。没有一点妄动的缘故,当然是遍一切处的普贤定。前面是遍一切处的普贤慧,后面是遍一切处的普贤行,这就成为“普贤”。没证到本性就不可能成为普贤,因为普贤是要遍一切时、一切处的,没有两样。

然后,有了普贤的定慧,就成了“任运事业普贤行”。住在定中,刹那不动法界;住在慧中,恒时智慧朗照,没有任何缘境的偏识,因此是任运、周遍地成办事业。“任运”就是法尔如然,不加任何预计分别,所以自然遍十方一切界兴起事业来,这叫做“普贤行”。
在彻证果位的普贤上面,就是“一切皆普贤”,无不贤妙。以此来礼赞成就了无上大行的普贤菩萨摩诃萨。

普贤一切佛自性,等于诸佛佛子性,
时方边际妙周遍,已遍吉祥礼赞尊。

“普贤”是一切佛的自性,理普贤、自性普贤、体普贤、用普贤等都是指“一切佛自性”,实际也是我们的自性。

就体普贤来说,“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这是一切三世佛的自性。这个体遍在一切法中。一切法都是这一个体,或者说是由体随缘变现的,因此没有一个法脱离体,这叫做“普”。“贤”,指本性上具有德相、力用,自然会随缘遍照、显现、起用,这就叫“贤”。

从用上说,体是周遍的缘故,用也是周遍的,这上“一即一切”叫做“普”,“一切即一”叫做“贤”。任何一法都是这个性,不会脱离这个性之外有什么法,因此,起用的时候,任何一法都是周遍一切的。由于本性的智慧本来遍在一切处,在果位普贤上没有不遍照的性,无一法不在它的性中,看起来好像外在做行为,实际他内住的就是这个本性,因此,以本性无不周遍的缘故,用没有不周遍的,这就叫“普”。而且一切也就是这个性,这叫做“贤”。这就知道,普贤是一切诸佛的自性。这是从本来理体上说。

以这个缘故,现前了普贤,就周遍地等同于一切诸佛菩萨的体性。这个性代表或者周遍等同于一切诸佛菩萨的体性,因此,一个普贤就摄尽了一切诸佛菩萨,或者说他就是一切佛妙行的代表。

懂了这一点后,回向的时候为什么要以普贤行愿来印持所有善根,就可以一概断定下来。也就是说,我们最终要穷证的果位实际就是普贤,因此,所有回向印持处就结归为“为得普贤殊胜行”,或者说“圆满普贤诸行力”。透了这一点,你的回向就会特别决定。因为你有了定解,知道就是这么回事,之后不会再变动,不会认为这是某个教派、某个法师或者某个偏好者所提倡的。

我们应该看到,印、藏、汉各地的祖师,都共同提倡《普贤行愿》。你学《道次第》,最后是“由《普贤行愿》印持回向”;学宁玛派三殊胜,后面是“以普贤行愿回向”;学净土,最后是“普贤行愿摄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任何教派都一致承认,普贤菩萨摩诃萨是诸佛长子,是一切万行的代表。

这里关键要认识到,为什么以普贤行愿为无上的回向。就是因为他穷深至极地彻证了本性的力用,出现了无上、无等、周遍、圆融的行为,一切诸佛菩萨的妙行全部摄在一个普贤里面,无不圆满。这样确定后,我们的回向就变得十分坚决。不必好像我强迫似的多次劝你念修《普贤行愿》,应当是你自己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每次很主动地用它来印持回向。龙树菩萨也说:《普贤行愿品》的两颂是极殊胜的回向。而两颂的关键就是“为得普贤殊胜行”,他是果位至极穷证的代表。

接着讲后两句。已经到达了时方的边际,全部周遍,也就是经上说的“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以及后面的“无尽……”,这就叫“时方边际妙周遍”。

“妙”字代表体普贤或者自性普贤全体显发,它含裹十方三世,无不周遍。十方三世众生分别心现的现相,全部在法界大圆觉海里无余现前。他是以全法界心、尽法界量为众生现一切妙行,所以是“时方边际妙周遍”,意思是全部在性海里无余显现。虽然那些都是假的,实际没有,但是在海印三昧里无不彻照彻见,因此,他的力用可以遍一切处。我们不要以为,普贤菩萨居于某时、某处,是一个有肉体形质的圣尊,这样的话,他怎么能遍到十方三世?又怎么能叫妙行呢?是不是像一个人特别会跑步,整天东奔西走,忙得满头大汗?不是这样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9 18:57

“已遍吉祥礼赞尊”,本来一切吉祥,只是我们落在分别里就变得不吉祥了。我们凡夫都是瞎闹,这就使得处处不吉祥。我们有分别、执著,一直缠绕在里面出不来。但是,普贤菩萨虚妄分别的迷梦全部消失了,这样哪有什么不吉祥?还有什么苦?还有什么不清净、不好、不平等的?或者要增一点、减一点的?没有了!一切平平等等,一切极其吉祥。这就知道,体上是周遍、清净的,用上没有任何障碍。一切不自在、有障碍、有苦,或者顺着错乱之流的不吉祥状态全都没有了,因此是周遍吉祥。这样来礼赞普贤菩萨摩诃萨。

于胜妙之性普贤,普行礼敬善赞福,
愿一切众得妙色,定慧言辞辩无尽。

这是回向祈愿。

“于胜妙之性普贤,普行礼敬善赞福”,是说对于极其殊胜微妙的自性普贤,普遍行礼敬、赞叹的福德。一切都是自性普贤在显发力用,无论是普贤敬、普贤供、普贤定、普贤慧、普贤喜、普贤忏、普贤请、普贤入等等,全部是自性普贤的力用,无不善妙。因此,对于普贤的一切行为海,无不兴起最深的、最具胜解信的恭敬,从而口中很善妙地作赞叹。这样会得到无边的福德。

“愿一切众得妙色,定慧言辞辩无尽”,这样赞叹所得的福德,回向愿一切众生得到微妙的相好,虚空藏、首楞严等各种三摩地,以及无倒无乱地认识诸法空性和缘起的智慧。而且愿一切众生都得到言辞无尽的辩才海。

一切佛法普愿持,一切众生普愿利,
普贤行恒住利他,普兴事业普吉祥。

这就归摄到发愿的两个重点:一是对于一切佛的法藏都愿意无余摄持;然后是对于一切众生都愿意作一切种类的利乐。这两点含摄了一切善愿,或者说是一切善愿的根本。佛法住世才有利乐之源,所以愿摄一切佛的法藏,以此对于一切众生界作一切种类的利乐。

“一切”是说,如果落在有局限的量当中,那就不是普贤行,普贤行是一切种类无不含摄,就像虚空周遍一切色法那样。本性里有多少德,就发愿成就多少行,没有说只取一部分。普贤行愿真正起来的时候,是不落任何偏执的。不会以个人的偏好,只取这类不取那类。或者说我只做高的不做低的,那你还有高下的不平等心。或者说我只认自方,不认他方,那你还有自方的偏执心。而普贤行如虚空般周遍,哪里会舍一个善行?哪里会妄加一种分别?所以是普遍对一切众生作一切种类的利乐,下至一口茶、一点凉风的乐,全都要给他。

有人说:这不是落在人天善法里吗?
其实,真正懂了自性普贤,就知道它圆摄一切,一切无不圆。我们懂了这些,就真正能随顺普贤行而发愿,这就最真实地合乎了本性。

“普贤行恒住利他”,由于有悲的力量,一切众生都是法界同胞,就像脚痛了手会帮着揉一样,如果不去揉,就遮蔽了天性。所以,自性普贤起用的时候,见到任何众生有苦,都会拔除;见到任何众生缺乐,都会给予;见到众生处在迷乱中,就会说法;见到众生的性的时候,就自然会随顺而变现、起用来利益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内在有悲的自性,众生内在也有悲的自性,所以回向“普贤行恒住利他”,普贤行一切时都住在利他里。这就对了。

有的人常常分不清自利和利他。有时候我们遮止自利,那是指缘着一己之私,想着为我求利益,求恭敬、名誉、安闲、享受、财富、地位,想着我的尊荣、我的相貌、我的见解、我的主意、我的……一直缘着私我起各种心。但实际没必要缘着假的我,求这种“自利”。实际上,利他就成就了自利。也就是,内证的时候彻显法身,这是自利的究竟;外用的时候,无论对任何人,在任何时、任何处,都住在利他里。这就真正符合了本性,不受私我意识的阻碍,也不受任何有偏向的法执的障碍。

因此,体普贤在一切处都要发挥随缘利他的妙用。这样我们就要祈愿“普兴事业”。自性普贤显发的时候不是变成雕塑,而是“普兴事业”,一切处都是普贤的道场,任运地起用而兴起无边的事业。

而且,祈愿“普吉祥”,一切都是吉祥的,不受各种偏执的障蔽,不落在妄分别的虚假幻影里。如果被虚假的幻影蒙蔽了,就会一直在梦里转来转去,这叫做不吉祥或者衰损。我们陷入轮回是极大的衰损,自性普贤随着虚妄分别起各种惑业苦,使我们一世又一世的历程都处在不吉祥里。我们不是落在苦苦,就是落在坏苦、行苦里,总之我们只会造苦,一直陷在苦的轮转里出不来。这是我们最大的没落。

现在我们心心念念就要希求“为得普贤殊胜行”。每一次、每一座、每一天所修的善法都要这样来回向,这样才能回去。回去以后,自性普贤现前的时候,的确无不吉祥。再不受虚妄分别的蒙骗,再不随着错乱习气的力量走。我们想:错乱会有吉祥吗?妄动是真正发挥本性的妙力吗?那不是沉沦吗?我们现在要回头!而回向就是回头,回向在哪里呢?回向于“为得普贤殊胜行”、“圆满普贤诸行力”,或者说“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等等。这就使得我们的生命止于至善之地。应当如是信解、如是奉持。

一切等性普贤中,不动然以诸分别,
所变轮回幻有界,普愿悉成妙普贤。

这是最后的祈愿。本来一切众生住在一切等性的普贤中没有动摇,但是以自己兴起各种虚妄分别的力量,就变出了像幻事一样的三有界,祈愿这一切错乱的幻境都无余寂灭而现前本有的妙普贤。也就是,祈愿自他的一切迷乱境都寂灭,而实证到普贤果位。证到的“妙普贤”就是“一切等性普贤”彻底显发,果证和自性是一个,不是两个。

“一切等性普贤”就是自性普贤,或者说体普贤、用普贤。由于它是一切不二的,所以叫“等性”,没有不同的两个法。如果有不同的法,此不是彼,彼不是此,那就不平等了。“不动”是说,真实的普贤界一刹那不动摇。

“然以诸分别,所变轮回幻有界”。“以诸分别”是说迷掉了自性普贤,然后缘取幻相,在这里分别、执著,就好像从本来的平等性普贤中出去了。就像一个人坐在这里,忽然间睡着入了梦境,在梦里不断地变现境界,自己也感觉在不断地经历什么,实际这一切只是一念妄觉,本来没有动过。同样,众生心前的一切说到底就是虚妄分别,是本来没有的,但是以它的力量,就变起了无量无数轮回幻有的境界。

“所变轮回幻有界”,“幻”有清净幻和不清净幻。“轮回幻有”是不清净幻,因为它是由各种虚妄分别,相续不断地变起的似有实无的境界。分别心就像幻师,以它的力量就像念了咒一样,在自己心识的境界里不断地现起各种各样的相。这叫做“幻有界”。但这些相实际没有,只不过是一念妄想,结果就落在如梦般的境界里。这里面是没有普贤的。


我们现在要回向让众生全部回归,也就是“普愿悉成妙普贤”,祈愿一切众生以分别变起的轮回幻有界全部消失,现前本有的妙普贤。不要以为“妙普贤”是某一个人,它实际就是一切众生普遍贤妙的自性。这样现证以后,整个大地无非是佛土,一切无非是佛,一切行无不贤妙,没有一点不清净的,没有一点点贤劣、高下之别。这就真正回归了本来的普贤。因此,我们最终要回向到“悉成妙普贤”,这也就是“为得普贤殊胜行”。

总而言之,了解了《普贤赞》以后,我们会知道该如何发愿印持所作的一切善根,也知道生命最终的方向是什么,这样我们的一切行为就有目标了。世人错认了一个“我”,认为我要得到某种成果、某种世间名利等等,他心心念念都回向在那上面,一心想得到那个。而我们明白了“普贤”是怎么回事,自性普贤如何本具体用,如何回归,彻证的时候如何遍现普贤界、发挥普贤行等等,这样就看到了一个人修道最终要达到的地方。这是究竟圆满的果位境地,也是我们做一切功德最终要回到的地方。因此,你的一切善根都要以《普贤行愿》来回向,用它来印持,使得你生命的方向全部往这上走。

懂了这一点才明白,它的确摄尽了一切回向的要义,再也找不出更究竟、更圆满的回向了。这样我们心里就确定下来,如果你有智慧的话,那不必强迫,也不会有什么后悔。不会认为:我现在按照《普贤行愿品》回向,感觉还有亏了的地方,万一以后有更好的,我不就亏了吗?你让我这样回向,以后我后悔了怎么办?当然,如果你没经过理智观察的话,是有可能后悔,或者会感觉不安,或者还寻找别的什么。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有的人容易一时激动,要报这个、填那个,念这个、修那个等等,到后面就感觉:我好像搞错了,是不是上当受骗了?但是我认为,我前后经过一年,反反复复地讲明了这个道理,大家应当心里非常明白、有胜解。这样的话,行持就是坚定的、欢喜的,而且是自己主动、踊跃地来行持,也就不会出生这些后患。

为什么要再再地强调?因为这是从你现在初步觉悟,一直到成佛之间,不变不改的大行愿。如果没有真实信解,那怎么能坚持下去?只是随着大流转,或者一时兴起,想捞功德、凑热闹等等,这种心态是不行的。只有起了智慧,认定了这个道理,确定它是自己最终的目标,不会有比这更真实、更圆满、更究竟的了,之后每一次就能坚定地一心回向到那个最彻底的地方,这才是无上的回向。这样的话,我们这次《普贤行愿》的讲授、学习才会有真实的意义。

此具八圣道数目之偈,乃文殊欢喜所撰,时值火马年八月二十七日。愿增吉祥!

思考题

一、从以下五部分,思维礼赞偈的涵义:
(一)总礼赞:普贤成为一切佛的长子,能遍众生界作佛事业,无不殊胜;
(二)现前上供、下护所摄的无边行为海,具无量不可思议功德;
(三)对于佛佛子妙行海、教证法中的无量法理海,都自在而转(实证);
(四)成就普贤慧、普贤定、普贤行,无不贤妙;
(五)等同一切佛佛子的自性,周遍十方三世,无不吉祥。
二、从本礼赞偈领会:发愿要把握哪两个要点?
三、众生本来的状况如何?又是怎样变起轮回幻有界的?对此应如何发愿回向?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30 17:57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于彼皆同等。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我们找到了普贤菩萨之所以成为诸佛长子的秘密,即五清净: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行清净、刹土清净。前面一句是身口意恒清净之意,诸行刹土“亦复然”,即“也是恒时清净”的意思。普贤菩萨以这五种清净成为了诸佛的长子,我们现在就要学习和行持这五清净。

  普贤菩萨的身恒清净,即无碍。身无碍,一身化现刹尘身。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都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如果他的身没有清净,没有做到身无碍,他能做到这些吗?普贤菩萨的语恒清净,即语无碍,一音流现一切音。普贤菩萨的意清净无碍,一念当中能深入一切无缘之三摩地门,即一切禅定之门。无缘就是无有执着,三摩地指一切禅定。普贤菩萨的行恒时清净,行无碍,在一刹那当中,可以行持六度万行,圆满一切菩萨的学处——菩提行。普贤菩萨的刹土恒时清净,在一个微尘当中可以显现整个微尘数的刹土,整个刹土中的一切微尘都是如此,无量无边的刹土都在一刹那当中清净庄严。当下都是清净庄严的,一切都是清净庄严的。身恒时清净,语恒时清净,意恒时清净,行恒时清净,刹土恒时清净,这就是普贤菩萨的五清净。

  “如是智慧号普贤”:只有智慧圆满了,才有五清净及五无碍。否则,根本无法做到这些。

  “愿我与彼皆同等”:发愿自己也要和普贤菩萨一样,要学五清净,修五清净,圆满五清净,成就五清净。这样才可以称为“与普贤菩萨等同”,才能和普贤菩萨一样成为诸佛的长子。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8 12:01

普贤行愿品备忘录

法王如意宝 传授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这一生发愿生极乐世界的快到命终时,融入次第完成,人面自面不知的时候,是在这时阿弥陀佛现量降临。其次以八大菩萨围绕后,接引到极乐刹土。是这样说的。

如果我们对于《行愿品》百倍地作精进而念诵的话,临终解肢节病苦是不会有的,死后中阴的苦不会有的。在阎罗王面前说“我做了善没做恶”后,在善恶的称上称是不需要的。如同《极乐愿文》所说:“我和与我结缘的众生,在此地快要命终时,化现的阿弥陀佛由比丘僧眷属围绕,现量降临,我祈愿。”是这样说的。这样说的不是在极乐世界安住的阿弥陀佛,现在身和心还没分离以前,是化的阿弥陀佛现量来接引。是这样说的。


罪业重的人,在那时候有的杀了很多动物,就显现以这些动物打自己的相。同样的,有的现以山羊等来打。现见到阿弥陀佛后就往生极乐。阿弥陀佛和八大菩萨说:“现在你去极乐世界的时间到了,你不要贪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儿子、女儿等这一生里身和心没有苦,而且临命终时会接引到极乐世界。”在这个时候,自己也成就了大义,后面住的这些人也成就大义后,心前显现很安乐的境,又是很欢喜的,然后就往化基的阿弥陀佛的面前走过去。又说:“见彼心欢喜现乐境,没有死的苦,我祈愿。”八大菩萨兄弟以神变力降临空中,指示往极乐世界走的道和引路、迎接,我祈愿。”


就像这样说的那样,我往生极乐国后,现前成就此大愿,所有普贤行愿全部现前成就。除了极乐刹土以外,别的刹土不会全部现前成就。譬如一个微尘的位置中,有所有极微尘数的刹土庄严,在这当中在每一尊佛面前作事业,以及乃至虚空界尽之间作众生的义利。生到了极乐刹土中后,我的普贤行海彻底究竟,如是祈愿。是这个意思。


去了极乐世界后,自己的相续能成熟,十波罗蜜多能圆满,能成熟有情,能严净刹土后,乃至虚空界尽之间,哪怕受生像旁生这样的劣身有衰损的时候,也不会以苦而恐惧,在轮回里就像在花园里游玩一样。总之,乃至虚空界尽之间,作利乐一切众生界的利益,如是祈愿。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所谓“十方所有无边刹”,从境的方面思维的话,在十方里没包括的是没有的。所谓时间,在三世里没包括的是没有的。十方三世中的诸佛菩萨有多少就是这样的量。就像世间说的,在天地二者间的佛和菩萨一个也没剩下,对于这些全部作供养。不是仅仅一天,而是无量无数劫,也就是很多很多个亿劫之间作供养。


供养物也特别殊胜,如金银、珍宝、玛瑙等等。在人间的珍宝——净水如意宝、满足所需的如意宝、摧灭敌军的如意宝等等,天的如意宝,龙的如意宝等等。还有天界和人间的资具、饮食、财富、各种装饰品、经堂和盖的、垫的等等。总之,在天、龙、夜叉这些地方有的资具,以及自己身和心的一切乐,加上人天的殊胜乐,在如同刹土的极微尘数那样无量无数的大劫里作供养。

相比这个,以某个人听了《普贤行愿》后,对此生了信心,想:我决定要跟在佛的后面学,跟在菩萨的后面学,以我的力量在文殊和普贤以及我等的大悲导师释迦佛、阿弥陀佛等的后面学。要这样想了后发誓愿。而且,你这样生了一次信心的话,得到的殊胜福德就超过了前者。这么一个利益的量来想的话也是不可思议的。也就是对十方无量刹土中有的一切佛和菩萨,在很多亿劫当中供养的物品,有天、龙、夜叉、食香鬼所拥有的一切资具,还有身和心上有的一切乐,加上人间的乐,比供养这些,一次谁发了普贤行愿,对它生了欢喜,想“我也要学这个”,这样的信心生了的话,他的利益就超过了前者。这是没有欺诳的,唯一是谛实宣说,是佛世尊的善说。

仅仅把这个记在心里后,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功德,你作了随文忆念义后,以随喜相应地生了胜解信的话,好像除这个以外不需要其他善法那样。随着菩提的行为,仅仅生一次信心就有无量福德的话,真实趣入那就不必说了。真实修学的相也是像大菩萨寂天所说:“次第勤修学”,如此所说般。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9-24 21:01

普贤行愿实修引导
益西彭措堪布 引导

下面作普贤行愿的实修引导:
首先我们感恩法王,而且观想在法王面前诚心地发愿:弟子我现在发菩提心,发愿把普贤行愿全部刻在自己心上,而且尽未来际按照普贤行愿来修行。更细一点要这样说:我要把十大愿王、偈颂里所说到的一切根本愿,一条一条地全部刻在自己心上,特殊的净土愿也全部刻在自己心上,全部按照所发的愿来实行。大家首先按照这样来作意。观修2分钟。

接着我们发利他的愿,要这样想:不光是我自己发愿把普贤行愿全部受持在心里,现在我还发愿尽心尽力地把一切众生都安置在普贤行愿的轨道里,以这个原因,我首先要在自己心上好好地建立普贤行愿,我要一次一次地实修。大家再次按这样在自己心里反复作意。观修2分钟。

接着我们开始《普贤行愿品》的引导。引导的次第,首先是引导十大愿王,然后引导偈颂的各条大愿,最后是引导往生净土的愿。我们在每一次引导的时候都要提醒往生净土的愿,所以今天我们先是引导礼敬诸佛的大愿,引导完以后,再做一个简单的净土愿的引导,最后我们念诵整篇《普贤行愿》的偈颂。

首先我做一个简单的引导。大家跟着我这样想:所有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都显现在我心前,我化无数个身,在他们每一尊佛前都作礼敬。礼敬的时候,身口意恭恭敬敬的,对这里面的佛不遗漏一个,全部都礼敬。一直作到虚空界尽为止,念念不断地礼敬十方三世佛。按照这样反复地发愿。观修3分钟。

这样观修以后,大家心里开始有所转变了,在自己心里开始想建立起普贤礼敬愿王了,不像从前根本想不到要发礼敬的愿。现在要知道一切都是佛,什么时候见到的全是佛,什么地方看到的全是佛,十方三世的境界全是佛,对于这一切佛我都发愿恒时作礼敬。现在我开始真心这样立愿。有三个要点:


首先,我礼敬的是十方三世一切佛,礼敬十方三世的一切生命,礼敬一切事物,不遗漏一个,这就是在建立周遍的所愿境。其次,我的愿望是对于每一尊佛,每一种境界,全部以身口意恭敬地礼敬,不存一点轻慢、骄慢的态度。接着,把这个愿推到无尽的地步,也就是我礼敬的行为要一直做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为止,虚空界没有穷尽,众生界没有穷尽的话,我的礼敬就永远不停止。也就是,我对十方三世的一切佛念念都行礼敬,对于生活中的一切人、一切事,念念都行礼敬。这样行礼敬,我发愿一念接一念地相续而不间断,身语意业没有疲厌,就是身口意恒时住在恭敬当中。


就按这样,大家在自己心里反复地按三个要点来发愿:所愿境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包括法界心里的一切显现,平常碰到的所有的人事物,它的实相就是佛。希愿心就是非常希求做到在一切佛前都行持礼敬,身口意完全住在恭敬当中。拓展到无尽就是把这个愿力推到虚空界尽为止,众生界尽为止,在这期间相续不断,身口意无疲厌地行持礼敬。下面按这三个要点反复地在心里作意,观修3到5分钟。

这样做过一些观修,我们的心练习了一下、经过了一下,自己就开始能上路了。以前没有人带你不知道怎么做,现在基本上懂了最初步的修法,就可以开始按照《普贤行愿品》来修发愿,也有一种修的能力,知道该怎么操作。


现在我们就开始跟着经文,一边念文句一边观它的意思,念的时候,心里要一句一句地观意义,要随着发这样的礼敬大愿。比如念到:“所有尽法界、虚空界”等,心里要浮现出所愿的境——十方三世一切佛。念到:“我以普贤行愿力故”等的文句时,要想到,我特别相信十方三世佛就在我心中,就像在自己眼前一样,我的愿力是对其中的每一尊佛,都以清净身语意恭敬地礼敬。念到“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时,就想:在每一尊佛前,我都现无数个身礼拜他。念到“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时,就想:我现的每一个身都在礼无数尊佛。念到“虚空界尽”等时,就想:我这礼敬诸佛的心愿是没有止境的。尽未来际念念相续不断,身口意业永无疲厌地行持。要这样把礼敬的愿力推到极致,让它充遍一切时空,充满自己的生活。


像这样,随着经文边念边作意,就在自己心里真正刻了一遍普贤行愿王,一遍又一遍地刻上去,就会渐渐积累它的力量。逐渐就会串习成极其坚强的愿力,这以后就能摄持我们的心,在一切时处都行礼敬。


下面大家就跟着维那师用心地念诵。念每一遍的时候,都随文作意,非常清楚地现出所愿境,发起希愿心,而且把愿力推到无尽。维那师念三遍礼敬行愿的愿文。大家翻开经文,从长行文里的“言礼敬诸佛”开始念到段尾。

十大愿王第一礼敬愿王的引导放在明天再引导一次。一个愿王要引导两三次效果就会很好,可以保证一周热气不散,相续起来就有力量。我们要把力量合在一起,放在一个重点上用,我引导以后法师再跟着辅导;道友们每天都修一次或者更多,按这样集中起来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愿力,所以大家要统一步伐来走。这一点很重要,希望记在心里。下面作净土愿的引导:
每一次我们都要把普贤行愿归在往生净土来实现,每一次都不能忘记,普贤行愿最终的落点就是在求生净土上。



修了礼敬愿王以后,我们开始初步有了这个愿力,自己也非常想在日常周遭的一切境界里都行礼敬,对待任何人、任何事,都看成是佛。我的愿力是对一切都普行礼敬,尽十方三世一切境都是佛,都行礼敬,没有例外的,念念相续地行礼敬。这个愿力一旦起来,就摄持我们往这个所愿的义上求证。但是生命很短暂,很快这一世就完了,我们很害怕被生死的业力席卷了,因此要求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愿海加被我们能够迅速地完成普贤礼敬愿王,而礼敬愿王要导归在极乐世界来实现,因此下面就作往生净土的祈愿。


净土的祈愿里包括三个要点:一是求临终见到佛往生;其次,求见佛以后得到授记;再次,求得到授记以后能够圆成智悲力的大用。这就是以上师教导我们的“三要点”摄持来作往生的发愿。
等一下大家念的时候,一句一句出来,就是按照这三个要点来祈愿。里面任何一愿都要加上“我祈愿、我祈愿”,要这样来发愿。譬如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就想:我现在祈愿,在我快要命终的时候,没有一切身心的障碍,当时就见到阿弥陀佛,瞬间就生到极乐世界。一生到极乐世界,我最希求的就是现前成就普贤大愿王,愿海的一切支分无余实现,来利益一切众生界。


之后我们作第二分祈愿,就是祈求一见到佛的时候,就给我授菩提记。因此要这样想:彼佛的莲花海会是极其清净的,我就从莲花里顿时化出来了,不隔第二刹那就见到阿弥陀佛,现前就为我授菩提的记莂:“某某人!你当来成佛,在什么刹土,作什么事业……”


像这样,得佛授记以后,我就圆成智悲力的大用。也就是当时自己的心性开发以后,以文殊的智慧金刚身能够遍到十方无数的刹海里,利益无边的众生,这是我们最终极的祈愿。


像这样完成三个要点后,从今以后,我们在尽虚空界之间,一直不断地行持利益众生的事业,行持普贤行海,这就作为我们最后的结归,把它推到无有穷尽的程度。在我们心中已经有这样的愿望:我一定要往生极乐,临终时无障碍见佛,得佛授记,然后开发自性的文殊,广利一切众生。这个愿一直推穷到尽未来际为止,念念相续不断。我们心里反复地作意这三个要点,之后再念诵经文,跟着一句一句发愿,那就成了我们真正的祈愿了。


下面大家按照我刚才的引导来观修。把握三个要点:第一,祈愿临终见阿弥陀佛,直接往生净土;第二,一从莲花里出来,阿弥陀佛就给我授记;第三,佛一授记以后,我的自性文殊就出来了。这个遍虚空界的金刚智慧体发生了妙用以后,尽虚空界广利一切众生。之后我们把它推到无尽,就是从此以后尽未来际行持普贤愿海。那么大家按照这三个要点以及推到无尽这四个方面,在自己心里观修3分钟。就是观了一遍以后,再观一遍,不断地重复。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1 11:55

生活中的礼敬诸佛

今天是中秋佳节,非常吉祥圆满。今天为大家报告的题目是“生活中的礼敬诸佛”,作为普贤第一大愿王较广的引导。为了能够契入,我们首先还是要礼敬法王,而且在法王面前真实地发愿:从今天开始,我要努力地把握生活中的礼敬观念和修行,这一次我是真正地实学、实修,尽量把听到的东西建立在自心上,这样来开启普贤行愿实修的良好开端。我不但要在自身上实学,而且学好了以后,要把这样的观念传播给一切有缘众生,教会他们转变观念,转变态度,住在普贤礼敬诸佛的最美好、最贤善的境界里。我们要这样发愿。观修1分钟。

下面我的引导分成观念引导和观修引导两部分。首先做观念的引导,先通过两个故事来引导大家进入。大家在听故事的时候,一定要用智慧心去理解弦外之音,不要纠缠一些细节,认为这个合理吗?有这样的人吗?等等。这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讲的任何故事都是旁敲侧击地引你进入,你要从故事中发现真理,这是我的用意。这里不是做什么考据学,所以大家不要在这上面纠缠不休。

观念引导

第一个故事

在朝鲜时代有一位代表性的大儒——梅叟许穆先生,他是没参加过科举考试就做了官,做到三公的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梅叟先生有个生活很困难的姐姐,她的贪心很大,经常找做大官的弟弟想沾点光。她说:“你对那些不认识的人都做得那么好,对自己可怜的外甥却漠不关心,你做这么大的官,难道就不能给他个官职,或者给点做生意的本钱吗?”姐姐的不平和抱怨没办法拒绝,梅叟先生就把四十多岁的外甥叫来,带着他来到铺满鹅卵石的汉江边上。


梅叟先生说:“在这些石头里,随你的意愿选一个。”在梅叟先生的眼里,汉江边铺满的鹅卵石全是金块,而他的外甥被凡夫贪欲心给遮住了,看到的只是一些普通的鹅卵石。他原先以为舅舅很有智慧,要么会给自己一官半职,要么给一些钱,他有很大的期望,没想到给的是再平常不过的鹅卵石,拿它能干什么呢?虽然他满心不高兴,但舅舅的命令没办法违背,于是就捡了一块手刚好能握得住的石头。


舅舅说:“这么大就够了吗?”他说:“毫无用处的石头要那么大干什么?”他有些不高兴地回答。舅舅说:“后天是南大门的集市,你拿到市场上去,坐在那里,有人会过来买的。”他听后埋怨地说:“哪个神经病会来买石头?”


虽然心里没办法接受,但他还是抱着也许会是这样的期待,一大早就往市场去了。他把石头放在面前,自己坐了下来,守在那里等人来买。过了大半天也没人来瞅一眼,他心里的火渐渐大起来了。


到了下午大概两点钟的时候,来了一个很安详的老人,一看到这块石头,顿时就惊得愣在那里,然后很恭敬地问他:“这个东西你打算怎么处理?”
他说:“卖掉。”
“那你定多少钱?”
他说:“你看着给吧。”
老人讯问后就明白了,心想:这家伙连价格都不知道,还到这儿卖东西,不管怎样,我得给他相应的价钱。他说:“有劳你拿着它随我走一趟。”这样他就跟着老人到了一所官府的府宅。老人叫下人给他三百两银子,又吩咐说:“钱很沉,你送到他家里去。”


外甥心想:一块小小的石头就值三百两银子,现在我会成为大富翁吧!我要把汉江边上的鹅卵石全部卖掉。他这么想了后又一次来到汉江边上,捡了一块大石头,再来到市场。但这次几天过去了,几个月过去了,不要说有人问价,连看一眼的人都没有。


这听起来像是神话,但里面有很深的意味。在梅叟先生的清净观里,整个宇宙的光明幸福就展现在面前,他看到的没有一件事不清净,没有一个东西不是好的。法界的自性本来就是非常敞开地存在着,一切都是这样具有功德,完全是清净的,一切都是佛。而我们却被贪欲、被私情全部给遮蔽住了,我们只是叫着“钱、钱、钱”“五欲、五欲、五欲”“名利、名利、名利”,这就使得贪欲增盛,遮蔽了自己的眼睛。然后就抱怨:为什么在我面前的就只是没有价值的石头?这就是由于自己不断增长贪欲的缘故,使得法界的面目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现在开始修礼敬诸佛,就是要重新回归到本来的美好当中。所以,我们修礼敬是重新审视世界,换一种眼光,就像梅叟先生看到的那样,整个大宇宙里的一切事、一切人、一切显现全是清净的,全是佛,都要去礼敬。这样我们的心就根本不同。


我们应当去掉私我的执著,去掉凡夫庸俗的观念,清净地看待一切。把心上这层蒙蔽去掉,再看周围的人时,就要看到他们都是佛,看到任何事也都是佛,就犹如那一块块的鹅卵石,本身都是无价的黄金一样。当我们这样看待时,自然对一切佛都充满了恭敬、礼敬,时时处在无限感恩的心态里,那时就会觉得生活处处有价值。


这样生活的话,我们的心就会平静安定起来。心一旦平静安定了,家庭也会平安,事业会变得美好。由于我们礼敬一切佛的缘故,无限的幸福和荣光就会自动降临我们身上。如果我们对于全世界的众生都能礼敬,对任何人都以非常诚敬的态度来对待,在我们眼里就没有不清净的了。这样,过去的债务、纠结就会解开,以往结成的恶缘的绳子会全部断掉。正因为我们看待一切都是佛,没有不清净想,我们从此就会变得无比的贤善、美妙,往后的日子也会变得很平和、很幸福,确实会这么展现出来。

第二个故事

在韩国的金刚山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普德窟,高丽时代初期有一个名叫怀证的和尚发愿成道,为此他来到普德窟做为期一千天的祈祷。


怀证在普德窟的悬崖上祈祷了将近一年,这时来了一对父女,父亲五十开外,女儿二十岁,他们说要和怀证和尚一起生活。特别是那位叫做宝德的女孩,眼睛亮晶晶的,非常可爱。怀证拒绝说:“我现在正在祈祷,不管怎样我一定要成道,为什么跟农村人一起生活呢?”宝德小姐说:“我们就不可以来学习吗?”怀证没话回答,只好三个人一起在山洞里过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宝德醒来后,着急地说:“师父,你好好祈祷吧。”然后带着她的父亲到了一处瀑布边上。她指着一个装米的口袋对父亲说:“爸爸,你往这个口袋里装水。等水装满的那一天你就会成道。”父亲就按她的吩咐每天坐在瀑布旁边,用水瓢往口袋里舀水灌进去。宝德小姐说:“我负责给你们俩做饭、洗衣服。”就这样,宝德每天上山砍竹子,扛到几十里外的市场上卖,换回粮食。之后的每一天,父亲都往口袋里装水,女儿为了维持生活很勤劳地工作。


这时怀证却出了问题。当初这对父女来的时候,他确实很专心、很精进,所以把这个美丽的宝德小姐看成一起修行的人。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他的心开始荡漾起来,渐渐把宝德看成了异性,越来越生起思慕之情。他虽然很努力地念观世音菩萨,但宝德的影子始终没办法从心中消失。


有一天他抑制不住了,终于在下午找到了正在编竹筐的宝德,表白自己的心意说:“我最近根本做不了祈祷,无论我怎么努力,也没办法让心集中起来。”宝德问:“你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说:“我在祈祷观世音菩萨,但我祈祷的时候,你的容貌完全占据了我的心,我只想和你相爱。”宝德用清澈的目光看着怀证,很轻松地说:“既然你是这么想的,那就跟我一起去山洞里吧。”


宝德进了洞,把洞里挂着的纸佛像铺在地上,然后就端端正正地躺在上面,说:“师父,现在可以随你的意愿做了。”怀证说:“怎么能把佛像铺在下面做那种事呢?”他内心虽然有欲望,但毕竟之前是过着清净生活的人,所以无法在佛像上做什么事情。


正当他手足无措时,宝德说:“走了的佛你懂得内心尊敬畏惧,为什么对活着的佛反而不知道敬畏呢?”听了这话,他的欲望顿时就平息了。他深深地忏悔,重新开始精进地祈祷。


第二天早上,宝德又去见父亲,说:“爸爸,现在口袋里还没装满水吗?”父亲说:“到处是洞的口袋怎么能装满水呢?”这时宝德看着父亲说:“没有信心的基础,实践怎么可能获得成功呢?爸爸,你对米口袋能装满水这一点有没有相信过呢?”父亲一时说不出话来。宝德说:“爸爸,水都装在容器里,流动的水也是装在江河的容器中,没有不装在容器里的水。同样,口袋也是一个容器,你的观念里总以为水会从缝隙里流出,当然就认为口袋没办法装满水,但是请你确信,口袋是能装满水的。”这样嘱咐好父亲,宝德就出去干活了。


这时父亲想:是啊!我的女儿很聪明,不可能让父亲做徒劳无益的事,我要坚定地相信,做一次看看吧。这一次他的信心非常坚固,特别用功地往口袋里装水。他就这样想:麻布口袋也一定能装满水的。他有这个信念,所以水倒了又倒,最后连“我正在倒水、水正在漏走”这样的念头也没有了。就这样不断地倒水。


七天以后奇迹出现了,口袋里的水装得满满的,就像瓶子里装满水一样。麻布口袋里的水装得满满的,父亲非常高兴,手舞足蹈地跳着舞、唱起歌来。正在编竹筐的宝德听到歌声,赶忙放下竹筐跑过来,跟父亲一道欢喜起来。她对旁边呆呆看着的怀证说:“师父,你在干什么?”怀证感到羞愧难当,心想:留着长长头发的俗人都已经成道,获得法喜,放下一切,我是个出家人,我正在干什么呀!由此,怀证起了大精进心,从当天起晚上不睡觉,勇猛精进,在三天内就悟道了。


宝德就这样把父亲和怀证策励引导而成道了。她不是别人,正是观世音菩萨。
这个故事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我们要问自己:我是不是不知道周围全是佛而这样活着呢?一切的现相都是佛,它的实相就是佛,遇到的任何人都是佛。如果我们只是从庸俗的现相去看待,就没办法起礼敬;当我们看到实相是佛的时候,就开始敬畏起来了,身口意自然处在恭敬当中。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修普贤礼敬有非常大的启发。如果你仔细回味,就知道自己该怎么来修礼敬佛。故事里宝德小姐躺在佛像上说:“侵犯吧!侵犯吧!”她这样说的时候,怀证马上就惊醒了:佛像代表众生的实相,她就是一尊佛。一起了佛的观想后,就不敢怠慢、侵犯、侮辱等等,恶心自然止息。这就是开发性普贤的关要,所以礼敬诸佛放在十大愿王的首位。


修礼敬时是礼十方三世一切佛,也就是一切处无不是佛,对这一切无不礼敬。一切处的实相就是佛,而不是我们眼里看到的幻相。我们看到的只是由自己不清净的眼变现出来的,当我们对一个人生贪时,会现成猎取的对象;对一个人生嗔时,会把他看成仇敌;生竞争心时,会把他看成对手;生高慢心时,会把对方看得很卑贱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不清净的眼变出的现相,从中会发生各种烦恼。


故事里的观音化身这样来指示他:走了的佛知道敬畏,活着的佛为什么不懂得敬畏?两者的实相是一样的。也就是,对于过去佛知道是佛,应当敬畏,不敢懈慢;而对于现在佛,我们却没任何感觉。所谓的现在佛,就是当前看到的一切人、一切事,这些的实相就是佛。我们身边最亲近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道友、同事、同学,乃至路上遇到的任何人,接触到的任何动物等等,没有一个不是佛。


普贤礼敬是对一切佛都平等地礼敬,而且这种礼敬要到尽未来际永不疲厌地去做。那是基于一个甚深的观念——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境界本来是佛,因此常常住在恭敬当中,这样就不会被各种凡夫的心态所障蔽。我们过去的观念和心态是有问题的,现在要回归法界,第一个就是要修普贤礼敬。


实际上,我们周围所有的存在都是万德庄严的佛,都是真如,都是智慧,这就叫“作清净观”。这几天缘起很好,昨天讲的真言乘的等起,其实就是说清净观——一切皆是佛的观念,现在学的普贤礼敬,也是基于胜解了一切都是佛以后,身心处在恭敬当中。由于这是实相本身,它是永远不变的,所以我们的礼敬可以发展到尽未来际念念相续不断,这是合理的,完全是大智慧引领下的观念和立愿。


我们懂了这个故事以后,自己心里就能深刻地作意。以后一看到什么现相就要记得,这一切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本身就是佛,或者说这一切本身就是真如法界,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尊贵的。


对这两个故事,我们要结合起来思维。自己一旦处在礼敬的状态当中,就开始恢复清净了。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和烦恼所覆盖的活着的诸佛一块生活。只是暂时被客尘遮蔽了,而他的实相就是佛。我们对于整天生活在一起的佛置之不顾,对于走了的佛却很敬畏,不是这样吗?对于佛、天神等等,我们没办法用眼睛当场看到,不能分明地确信是有还是没有,但还是又尊敬又畏惧,而对于身边活着的佛却轻视、欺骗、不恭敬,这多不应该!


古时的高僧都这样说:把所有人看成佛,如果佛呵斥你,那就是在对你教导、使你醒悟。如果对所有人都像对待佛一样,那我们离觉悟就不远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很容易消除对小我的执著,见到一切都是佛,就很容易远离凡俗的心态。我们只要这么去想,自己就会住在礼敬当中,也就开始显发自性了,从而逐渐开启一切福德、功德的门,开启一切幸福的源泉。


因此,我们要像给释迦佛磕头那样,对于自己的妻子、儿女也要做到这样礼敬。我们要对于父母做到这样礼敬,对于道友、同事做到这样礼敬,哪怕对于一只蚂蚁、一只蚊虫都这样礼敬。不管怎样,对于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道友都要像对现在佛一样恭敬侍奉。试着看看这样生活怎么样?所有不好的业都会自动净除,美好的因缘自然会生根。


当然我们庸俗的观念还是很顽固,开始的时候要把一切视为佛有一定的困难,这是由于观念上没有突破。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目前的现相是虚假的,它的实相就是佛。这并不是把炭想成黄金,而是炭的假相后面本来就是黄金。就像梅叟先生看到的鹅卵石就是黄金,因为他的眼光是清净,而他的外甥被贪欲遮蔽以后,本来是黄金却显现成石头。同样,我们周遭的一切事物本身就是佛,但是由于我们庸俗的分别,会使它显现成各种非佛的样貌。当我们的心一旦清净,看到一切都是佛的时候,我们就真正和实相吻合了,由此自然会住在礼敬里。由于十方三世无一处不是佛,一切皆是法身的缘故,我们要住在普贤的礼敬当中。由于我们的心观一切都是佛,礼敬一切佛,因此我们的心本身就是佛,我们的佛性功德自然会显发。


要这样来调整自己的心,转变想法,常常按照这样来祈愿、来修持。如果每一天早晨我们都修普贤礼敬,安住在这样的观念里,发起这样的愿力,这样的话,由于它是称性的,之后我们一定会成功。把所有人都看成佛,这是大乘佛教的第一步,对这一点要深深地铭记在心,这是我们从始至终都要努力的事。


故事的第二个要点是说信心是成道的基础。我们要常常反问自己:我已经建立了信心吗?如果建立了信心,那我们就会竭尽全力来行道。宝德的父亲原先不相信麻布口袋能装满水,所以他以后的实践就没办法成功,但后来在宝德的指点下,他相信而且实践了,这时候就出现了麻布口袋里能满满装下水的奇迹。这就是在说明,坚固的信心能够建立起结果。


那么我们现在修普贤礼敬,有没有建立起一切都是佛的信解?我们是否真正信解,一切假相的背后就是佛,实相就是佛,一切本来是佛?如果有这样的信念,那我们就会全力以赴地实践这个礼敬的法,如果半信半疑,那就已经错了。


现在的普贤礼敬愿王,就是要建立在“自心是佛”的坚固的信心中,也要建立在“一切有情本身是佛”的坚固的信心中,由此我们会行礼敬的道。也就是观念改变以后,态度、行为自然会发生改变。如果我们不把佛性作为人生的根本而这样活着,那么我们相互间对自己也轻视,对别人也轻视,这就是因为对于佛性没有确认,不相信实相是如此,才落到这样的道路里。在生活里总是把众生本来是佛,实相本来是佛,这样一个事实给忘掉了,所以就很迷乱地起各种想法。把这个虚假的身体认成是我,把虚假的心认成是我,把众生的假相认成众生的实相,这就导致我们的想法、观念都有非常大的错误。


我们修普贤礼敬,就是要把整个错乱系统反转过来,所以现在一定要有一种突破性的转变。我们过去一再地生起私我、自我的想法,一再地把假的认成真的,无休止地在这里彷徨。只爱自己的我们,一直被贪欲和感觉所牵引,增长的都是我慢、自尊、瞧不起人,在一切处都要和人争斗等等,一直缘着私我而发出各种态度,这就与普贤礼敬相差十万里之遥。只有去掉了私我的想法,见一切都是佛,这时候才能住在礼敬当中,这就叫做普贤行。以此会使得我们的人生真正有实义,不久就会成普贤菩萨。


现在我们要反省缺乏礼敬的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过度地看高自己,什么都是我最高,我要最好的。这样想的时候,我们就会爱自己而轻视别人,只有别人来侍奉我、恭敬我才感觉良好。这样想着的我们,甚至对于同胞兄弟,也因为不想受损失而起争执。我们应当在互相敬爱中生活,但是连夫妻间都是彼此轻视而生活,就连在家里也是置父母儿女于不顾。像这样连最近的现在佛都没有做到礼敬,这是非常惭愧的。


我们的劣性态度就是基于一种愚痴,我们把生命当成苍蝇一样看待。在这个社会上,杀戮、强奸、欺诈的事件屡见不鲜,什么原因?就是因为忘了有情的实相是佛这一点。不仅我们自己是佛,一切众生都是佛,这是事实。如果对这一点茫然无知,我们就会生活在错误的状态里。如果真的认识到佛性是根本,一切有情的实相是佛,我们还会轻视人吗?会不发出礼敬的态度吗?既然有情本身是佛,跟释迦如来、阿弥陀佛一模一样,为什么我们不行礼敬呢?正是由于不知道礼敬诸佛的原因,一味地只知道礼敬自己,看轻了有情,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好相处就被打破了,社会变得日益刻薄冷漠起来。


所以,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一切有情本来是佛,世界本来是美好的,充满了万德庄严。我们要重新恢复这样的观感,就像对待佛那样对待一切。它的起头就是礼敬,之后我们一路修下去,无论是礼敬、称赞、供养,乃至于随学、恒顺等等都建立在“一切有情是佛”这个关键点上。也就是,普贤行愿的生活就是基于清净观而开始的。


我们视一切有情为佛,第一步就是要持礼敬的态度,这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全面的改变,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态度的转变。之后当然对一切佛要称赞,对一切佛要供养,对一切佛要恒顺等等,到了最后,对待一切有情就如同奉事父母,奉事如来一样。那是基于一种尊重生命的态度,它就是礼敬诸佛的修法。
懂了这一点后,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在生活中修持礼敬诸佛。先从自己的父母、兄弟、子女、道友这上修起,最后才拓展到对于周边的任何人都行礼敬,这样我们才能恢复温暖的心,才会有一个清净的心。我们要看到,这一切有情都是具有佛性的万德庄严的佛,这种观感就非常究竟、殊胜。也就是把如来的观感移到自身上,佛在悟道以后,彻见到有情都是佛,所以他对一切有情都平等地行礼敬,没有觉得我比有情高。同样的道理,我们的错误在哪里?我们不知道自己是佛,也不知道有情是佛,只知道执著虚假五蕴的身心为我,这样把假相当成我之后,一直执著我要成为最高,然后压低别人而恭敬自己,这是我们最大的错乱。


从古时候起,佛教里就在教导我们父母是佛,兄弟是佛,丈夫妻子是佛,子女是佛,道友是佛,而且扩充到一切十方三世全是佛。这是教导我们如是地行,要有如是的态度。正由于这种教导,我们才开始有了尊重生命的理念,从这里才能够发起礼敬诸佛的普贤行。


我们当前一定要在心里再再地祈愿,同时结合在生活上不断地检点:自己在什么上出了问题?我的日常生活如何呢?要认真地反观、反省:我真的把父母看成佛了吗?是不是早晚都在礼敬父母,侍奉父母呢?这样的人很少很少。或者:我真的视我的子女是佛吗?是以自己的欲望、看法去要求子女呢?还是随意使唤他?还是真心地要养育他,尊重他?夫妻间是否视为佛而相互敬爱?这样的夫妇是很少见的。就是人们忘失了彼此都是佛。


这个道理我们已经听过很多遍了,一切众生都是佛,生佛众生没有差别。那么,诸佛难道在别的地方吗?我们学的礼敬诸佛,难道要放到三千年之后用吗?实际上一切都是佛,我们不应当只是想到释迦弥陀是佛,我们周边的这些人全部看成非佛,看成颠倒的众生,其实这一切都是佛,只不过暂时入了梦。因此我们要在这一切佛前修持礼敬的行为,这就是普贤十大愿王中首要的愿王。我们应当如是信解,如是奉持,尽未来际遵循不移。


接着大家跟着我来观修,要记得现在是处在梦里,见到的各种人事物等都是梦里的相,忽然从梦中苏醒,一切显现的当处本身就是佛,这样就看到十方三世都是佛。也因此,我面前的一切人本身是佛,一切事物本身是佛,一切花草树木本身是佛,一切高楼大厦也都是佛。总而言之,任何显现点的实相全都是佛。这时自己就祈愿:我一定要随顺诸佛如来所见到的实相,从此之后,我不再发生迷乱的观感、错误的态度,我一定要修普贤行,不再随顺凡夫的错乱行,一定以相应实相的善心来做一切行为。那么它的第一个要点就是修礼敬诸佛。


自己这样明白以后,在心里再再地祈愿:从此以后,我要从自己身边开始,观一切是佛,礼敬一切佛,这样来做。大家按照这样再再地祈愿。祈愿以后,就要把它带到生活的每一个境界里,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要行普贤礼敬。见到任何事物、任何人、任何物品,都要知道就是佛。


今天大家一定要开始立愿,而且以这个愿力摄持自己的行为。之后我们就看到这个屋子里全部是佛,周边的道友也全是佛,走出去以后,街上的所有人全是佛,一切事物都是佛,全部要作清净观。之后身口意住在恭敬里面。这就是契合实相的修法。不但今天如此,以后每一天早上起来就要开始念《普贤行愿》的愿文,进入礼敬的状态,之后生活、工作的时候全部作清净观,这样我们心里的各种问题就都会解决,内心会充满美好、喜乐。大家先这样观修3分钟。

大家听了我做的观念引导,自己也做了一点观修以后,相信在观念和立愿上会有相当大的帮助,自己的心会开始有意识地趣入普贤行愿的修法,而且觉得这是极其殊胜的。只要你有这个信念和欲乐,就一定会趣入普贤行的修行轨道当中。
观修引导


接着我们要跟着维那师念3遍普贤礼敬愿王的经文,念的时候还是把握三个要点但这一次我们的观念已经有不少改变,在念的时候,就要非常有感情,非常愿意投入。


第一个要点是所愿境,这时候再不能局限在一个部分,而是直接拓展到十方三世尽虚空遍法界的境界上礼敬一切佛。从此在我们眼中没有一个不是佛,所见所闻全是佛。


在这上面得了定解以后,我们就开始发起希愿的心,也就是,我希望做到对一切佛都住在身口意的恭敬里面,这就是礼敬的行为。不仅如此,我还要拓展到最深度的礼敬,也就是对于十方三世一切佛,在每一尊面前,我都化无数个身对他礼敬,而且这里的每一个身又礼敬无数尊佛。像这样,要达到最贴近本性的地步。


之后,由于对普贤礼敬发生了胜解的缘故,愿意把它发展到尽未来际,念念相续不断的程度,这时候要有拓展无尽的心力和愿望。我们心中发了善根以后,就开始祈愿:愿我在尽未来际之间,念念不断地住在礼敬诸佛的状态里,而且我这样行持的时候,身口意业无有疲厌。也就是我们从现在开始,从当下的这一刹那,到今天的所有时间,乃至以后的每一天里,都愿行持礼敬。这就是拓展为无尽的行愿。


大家现在就按照这样,念愿文的同时把握好三个要点。一上来就要展开极其周遍广大的所观境,之后真实地想,自己在每一尊佛前,身口意都住在恭敬里,进而拓展到最极致的礼敬,再拓展到无尽的礼敬。像这样,我们顺着愿文以最至诚的心来念修3遍。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4 17:01

首先观想在法王面前发愿:弟子我今天学习称赞如来的愿王,我发心把这个愿王刻在自己心上,通过一遍一遍地串习,使它成为内心真正的行愿;我发心尽未来际行持称赞如来的普贤大行,为此我现在好好地接受引导。大家按这样观修1分钟。

接着我们发利他的愿:由于普贤称赞愿王是每个人成佛都必须修的行愿,所以,学好了普贤称赞愿王以后,我要把一切父母有情都安置在这个善妙的轨道里,也就是,我发愿通过自己的实修、每天的祈愿,把一切有缘众生都安置在称赞如来的普贤大愿里。这样自己观想:我要使得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处都充满称赞如来的普贤行。大家继续按这样观修1分钟。

下面正式做称赞愿王的引导。首先我做一个最简单的引导,大家要把握境、心、时三个要点。“境”,就是心前呈现出十方三世一切佛;“心”,就是对这一切佛都发起称赞的心,也就是我立愿对这三世一切佛都尽心尽力地称赞;“时”,是发愿虚空界尽等为止,念念不断地称赞诸佛。

这是最简单的三个要点,对此要反复地在心里作意。一说到境,心里就呈现出十方三世一切佛;说到心,就是对一切佛作最尽性的称赞;说到时,就是尽未来际相续不断。大家按这样不断地作意。观修2分钟。

这样观修以后,就要开始建立普贤称赞愿王。还是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所愿境;二、希愿心;


三、拓展到无尽。
所愿境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具体要想:在十方三世一切刹土的每一个极微尘里,都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的佛,每一尊佛都有菩萨海会围绕。这时要把心量扩到最大,建立周遍的所愿境。


希愿心是想,十方三世的一切佛有无量的自性功德海,完全值得称赞,因此,我的语业唯一用在称赞诸佛上面,我发自内心、至诚恭敬地来赞叹不可思议的佛功德海。而且,希望我的称赞能力达到最极无上、最周遍的地步。那就是,对于每一尊佛,我都用超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而且每一个舌根里一时间出无尽的音声海,每一个音声里出无尽的言辞海,这样来称赞一切佛的功德海。不仅如此,还要让这种称赞达到尽未来际念念相续不断的地步,在空间上遍到一切佛海里作赞叹。这样横遍竖穷的赞叹,就是我最希愿的地方。


第三,要把这样的愿力推到无尽的地步。也就是我真正胜解了这样的普贤行,已经立下了称赞如来的愿王,因此从现在起,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为止,我的称赞是无有穷尽的;而且,在尽未来际的一切时中念念相续不断;作称赞的时候,我的身口意业永无疲厌。
大家要把握好这三个要点,然后在自己心里,反复地、真实地观修3分钟。

普贤愿王经文观修引导
我们念文的时候也是三个要点。“所有尽法界、虚空界……”这样念下来,就要显出,在法界心量里含融了十方三世一切佛土,每一个佛土的任何一个极微尘里都有佛刹极微尘数的佛,每一尊佛都在无量菩萨海会的围绕当中。我们的心一念到的时候,就要想到这是法界心,在因的心上该罗了果海,这叫做“因该果海”,本来就是如此的。


这样我们在胜解以后,接着就发心要行普贤行。这里说的是称赞如来的普贤行。这时候自己就胜解:我能够以甚深的胜解,现前就这样知见到一切诸佛海的境界。这本身就是事事无碍的法界,在一尘一毛里面都有无量的佛,每一尊佛都在无数菩萨的海会当中。就是这样重重无尽,我有这种胜解。然后我的心直接在每一尊佛前开始称赞。


念到“各以出过辩才天女”等时,心就要观想:我在遍法界的一切佛前,都以无尽的辩才来作赞叹。那么在修赞叹的时候,又要进一步想到:在这每一尊佛前都有一个极其微妙的舌根,而且每一个舌根都出无量的音声海,每一音声海里都出无尽的言辞海,每一个言辞都在称扬赞叹一切如来的功德。这样的称赞法行穷尽未来际一直不断,遍于整个法界,穷尽了法界的量,没有不周遍到的。就像这样,要知道自己的智慧与法界无二,它能够遍法界地施展普贤行,而且它是无障碍的,一切点都是法性的缘故,自己的称赞能够遍到一切上面。这样我们就随着文非常虔诚地来祈愿。


最后念到“虚空界尽”等的时候,我们要把这样的普贤称赞行推到无尽的地步。这时候就要想:一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为止,我这样称赞如来的妙行,是一念接一念地相续,始终没有间断,然后我作称赞法行的时候,身口意业没有任何疲厌。
大家就像这样,随着维那师边念诵边作意,总共念3遍。


称赞愿王导归极乐的引导
接着做导归极乐的发愿。这么殊胜的称赞普贤行,怎么才能迅速实现呢?那就一定要归到西方净土,得到阿弥陀佛愿力的加被,就能够迅速证入事事无碍的法界。那时确实能实现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在无量菩萨海当中的华严玄境,这就是法界本来的真相。以如是的缘故,我们到西方圆满了普贤行愿力以后,就与果位普贤一模一样,在一念间的确能够现前知见一切佛海,而且知道本性就是如此,法界就是如此,所以这一切都是极其微妙、不可思议的。
就像当年善财童子见到普贤菩萨示现的境界时,的确是入在法界的尘尘刹刹里,显示出这样的称赞妙行。我们在西方得佛力加被以后,喉间的受用轮会迅速打开,这样的确会有无尽的辩才。而且整个辩才的体性就是智慧,这个智慧与法界不二。一旦证到了遍虚空界的文殊金刚智慧体的时候,的确在一个舌根里会出无尽的音声海,每一个音声里出无尽的言辞海,每一个言辞都相续不绝地赞叹诸佛的功德,这样的赞叹妙行没有止息的时候。


到那个时候,自心的文殊已经现前,它的力用尽法界无不周遍,念念相续不断地行持普贤妙行。这也就是以念念不离第一胜天尊,而立普贤无上的称赞行愿王而得到究竟的实现。因此,我们要把称赞愿王全部导归西方来实现。为此有三个祈愿:一、但愿我临命终时,没有任何障碍见到阿弥陀佛,一刹那间就生到最极殊胜微妙的极乐刹土;二、我一从莲花中出来,现前就见到阿弥陀佛给我摸顶、授记,说:“善男子!你能够迅速成佛,当来在什么国土,名号是什么,眷属是什么……”;三、一得到佛的加被以后,能够迅速开发自心,圆成智悲力的大用,所谓“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那时候是真实实现了普贤称赞如来的愿王。


最后我们作无尽的发愿:到西方以后,我的普贤行将会在尽未来际之间,念念相续不断地行持,因此要竭力地祈愿:“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我们的祈愿是坚强有力的,以弥陀不可思议的愿海神力为后盾,我们不要把它看得遥远,而是要知道,在短暂的一生过后,就能够迅速生到极乐世界,一切祈愿都很容易就能实现。所以,我们抱着两步成佛的愿望,现前就设立好一切普贤行的发愿,今天是把称赞如来的愿王完全导归西方来实现。


那么下面结合称赞如来的愿王在心里不断地祈愿:愿我临终见佛,一刹那生净土,得佛加被,得佛授记,然后一定要迅速开发出智悲力圆满称赞如来的大用,来实现我一心渴仰的普贤殊胜行。大家要再再在心里这样作意。观修3分钟。
唱诵净土偈的引导


现在做净土愿的随文观修。从今天开始我们稍微做一点改变,从“文殊师利勇猛智”开始,一直唱到“我愿究竟恒无尽”,这样看起来比较理想。


大家一段一段地观修。“文殊师利”等两颂是总的普贤行愿的心要,我们在念诵时,一直祈愿:愿我得到文殊遍虚空界的金刚智慧,由此发出来的普贤行叫做普贤慧行,我现在把一切善根都回向在,随文殊普贤恒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的这样最殊胜的大愿王上,我现在回向一切的善根,就是为了得到普贤殊胜行。这是我心中唯一的所愿、究竟的所愿,再没有更多的东西。我们心里一旦对普贤行得了定解以后,所有善根就全部回向在实现普贤行上,它是本性的力用最无碍发挥的地步,也就是成佛的地步。这样首先做了总的回向。


之后,我们一定要把它的实现放在往生上面,因此接着是三要点的祈愿。也就是念到“愿我临欲命终”等的时候,真心地发愿:到了我临终的那一天,要尽除一切身心的障碍,当时就见到阿弥陀佛,一见佛就得到安慰,当即就生到极乐世界。这样就永超轮回了。接着就要祈愿:我往生西方以后,现前就要成就这样的普贤大愿,要让这一切的行愿都达到圆满无余的地步,这样来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之后就要想:我一往生就在莲池海会里,莲花一开就看到阿弥陀佛,现前来给我授记,一得授记,我就化身无数,遍到一切世界利益众生。


最后,“乃至虚空世界尽”等,就是把普贤行愿全部推到无尽的地步。要这样反复地唱念观修,下面跟着维那师念3遍。


普贤总回向
最后我们念一遍完整的《普贤行愿品》发愿的偈颂,回向今天观修的善根,边念边随文作意。
总的原则是,我们对普贤行愿要有极深的信仰,一心渴仰能够真正做到这样的普贤行,所以在因地要把所有善根全部回向在这上面:我所做的所有善根就是要得到普贤行。它的具体展现就是经文里一段一段的愿海。因此,我们在观修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心里要一句一句地随着愿文作意,这就是我们一心希愿的地方。下面跟着维那师殷重地回向。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12 16:47



发心的引导

观修以前,我们先要在三世诸佛总集的法王上师前发愿:为了成就无上正等觉佛果,我要圆满一切普贤行海,为了圆满普贤行海的缘故,我应当从现在开始,真心地按照经文来修学。为此我发心把供养愿王的文句和意义刻在自己心上,然后在尽未来际奉行不息。我们先这样按照为着自己成佛的缘故,发心修学供养愿王。发心的要点,就是要把供养愿王的句和义全部刻在心上,反反复复地串习,一直到尽未来际之间按照这样来奉行。观修2分钟。

接下来我们要着重为利他而发心。同样是在三世诸佛总集的法王面前发心:我要学法王上师,把一切众生都摄持到普贤行愿的轨道里。尽虚空界的有情都是我的母亲,我不能把他们只安置在生死的果位里,也不能只安置在小乘的果位里,而是要把他们安置在普贤行的轨道里,使得他们把自心本具的无量功德海全部显发出来。因此,我发心要把一切众生安置在普贤行愿的轨道里,今天我要好好修学供养愿王,在我学好了以后,把一切众生都引导到普贤供养愿王的道轨里面。我们按照这样来发心1分钟。

供养愿王略的引导

首先做简单的观修。包括三个要点:一、所愿境;二、希愿心;三、推展到无尽。我们简称它为境、心、时三个要点。做简单的观修就是不要太复杂,要熟悉这三个要素。
所愿境是对十方三世的一切佛供养,以普贤行愿力,在心前现起十方三世的一切佛,每一尊佛都在菩萨海会的围绕当中。

之后发起希欲心,特别殷重、至诚地想对一切佛作最大的供养,包括财供和法供两方面。也就是心想:我对于一切佛都以充满虚空的胜妙供养物来供养,包括衣服、伞盖、音乐、花香、灯烛等等,对于每一尊佛都普兴供养;之后,我又以一切大乘的修行,对于一切诸佛作法供养。
最后发起无尽的愿:我这样广修供养,一直到尽未来际之间,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时要发起一个坚强的愿力,由于对普贤行的深度渴仰,就发心:我一直要在尽未来际里,念念相续不断地修供养行,而且我修供养的时候,身口意都没有疲厌。大家按照这样观修3分钟。

供养愿王广的引导

我们在略观修以后,再做细致一些的观修。把握了以上境、心、时三个要点以后,我们在每一个方面都要做更精细的观想。而且我们的观修分成财供和法供两方面。

首先我们发起广修财供养的普贤愿。大家按照这样想。境是一下子拓展到,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的每一个极微尘里面,都有一切世界极微尘的无数的佛,每一尊佛都有无数的菩萨海会围绕。现在我有一个行持普贤行的大愿力,所以我起了很深的胜解,现前就见到一切佛的坛城。之后,我就在这一切佛面前兴财供养。

接着想到,我的希欲心就是对于这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海会兴起供养,而且是想作一个最尽性、最广大的供养。因此,我观想充满虚空法界的鲜花、花鬘、音乐、伞盖、衣服、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等等,每一个堆起来就像须弥山那么广,这些全部对于十方三世一切佛作供养。再想到燃各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遍满了法界,处处都是灯光,每一个灯柱大到像须弥山那么高,灯油多到像四大海那么多。总而言之,是想作一个最大量的供养,这样对于诸佛普兴供养。
这样的供养尽未来际我都不间断,念念时时都这样恒时地供养,供养的时候身语意没有任何疲厌。大家按照这样观修3分钟。

接着我们要想到:在一切供养里,法供养是最好的、最殊胜的,所以我不仅仅作以上的财供养,我以对于普贤行极度渴仰的心,一定还要作一个最好的法供养,而且是周遍、无尽的法供养,是在十方三世一切佛前兴起供养。那么以这样的普贤行愿力,我们继续发起广兴法供养的大愿。
还是把握境、心、时三个要点。境,就是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的每一个极微尘里,都有佛刹极微尘数的佛,每一尊佛都有无数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深度的胜解相信决定是这样的。

然后自己有一种无上的普贤行愿的力量,想在一切佛前做到最大的供养。观想在我的心前,现前就现起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坛城,我在任何一尊佛前都兴一个最大的法供养。因为我的供养愿力要发到最极致的地步为止,不应有所局限,而且法供养是最殊胜的缘故,我一定要做到最大的法供养。

这样起了希愿之心后,我祈愿向这一切佛做如说修行的供养、利益众生的供养、摄受众生的供养、代众生苦的供养、勤修善根的供养、不舍菩萨业的供养、不离菩提心的供养。总而言之,自己想到:我要做这一切大乘菩提心所摄持的无边菩萨行。自己就按照这样想:我在一切佛前都做这种供养,从此之后,日日时时我都如诸佛的教化那样修行;我都处处利益众生;而且处处摄受众生,以四摄法把他们都安置在成佛的菩提道中;我也愿意代一切众生苦,我要修自他相换,把一切苦放在自身上代受;我也勤修无边的善根;我也不舍菩萨业;而且不离菩提心。像这样,发起猛利大乘修行的供养。

而这样的供养大行,我是没有穷尽的,我的修行是无边际、无止境、无厌足的。从今乃至尽未来际之间,我如法修行的法供养念念相续不断,身口意业没有任何疲厌,我一心祈愿做到这样。大家按照这样观修3分钟。

在前面作了广的观修后,这里再提醒一点,不要说了法供养第一就舍弃财供养,这是一个偏差。有了法供养的内涵后,财供养也变成法供养了。普贤菩萨登了佛地后,都仍然在十方佛前兴无量供养云,何况我们呢?要避免这个偏差。

普贤愿王经文观修引导

接着我们要结合在经文上,以如理作意而观修。前面我们做的都是预备工作,有了这样分节分段的引导以后,大家心里有数,再念经文时就会直接抓住三个要素来作意、来发心。

我们修的时候关键是要心中有数,念到什么地方该怎么做都非常熟练。就像一个体操运动员,基本动作练纯熟以后,一上场就知道在哪几个环节上把握。同样,我们修广修供养,就要把经文分成三节,从“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到“菩萨海会围绕”这一段,就是要现起所愿境。而“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一直到下面的财供养、法供养,整个一段都是要修希愿的心。“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就是把供养的行愿推展到无有穷尽。这样分成三段以后,我们一碰到经文,一上来就能对应上去,这样就有一个修行的内涵。

也就是说,在念到“所有尽法界、虚空界”的时候,心前要展现最极广阔的所愿境,它是尽虚空遍法界的量。然后想到,整个法界心里一切佛刹的每一个微尘里,都以小大相容的方式,充满了佛刹极微尘数的佛,而每一尊佛都由无量的菩萨围绕,这就是所观境。

接着,从“我以普贤行愿力故”开始,就要起猛利的发愿之心。就是说,我现在有一个一心想行普贤行的愿力,内在的愿望是要发到最充分极致的程度。这时不要让自己的心收缩,而是说我对于法界里的一切佛无一剩余地现前知见,不隔一个刹那,当即就要兴无量的供养云。马上就要起一个希愿的心,然后非常胜解法界就是如此,而我最终现前法界心的时候也是如此。这样的行愿就是遍到了法界的尘尘刹刹一切佛海里,而且在任何一尊佛前,平等兴无边的供养云。

之后一念到财供养的行境时,当即心中就要作观想。观的时候也要充分广大,观得越大,心量就越大,功德也就越大。所以,这时尽可能地以诚心来作观想。到了“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以后,就开始要一个一个观了。所谓“花云”,就显现虚空里充满了花;“鬘云”,就是充满了花结成的鬘;“天音乐云”,就是充满了美妙的音乐;“天伞盖云”,就是到处都是伞盖,最极美妙;“天衣服云”,就是空中呈现出世间无数名贵的衣服;“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就是以自己的心力想像种种人天之中的妙香,总而言之都要对诸佛兴供养。供养的心已经推到极点了,因此,自己的心自然就会想,这些量堆得要像须弥山那么高。

之后又要想供光明,整个虚空法界里燃起了无数灯,酥灯、油灯、香油灯,也是极高广的量,每一个灯柱都像须弥山那么高,每盏灯里面的油都像四大海那么多。像这样以供养具尽未来际念念不断地兴供养,就是“常为供养”的意思。到这里,就是一节财供养的观行作完备了。

接着经文一转,“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这时就特别提起,在一切供养中,我首先要把握住主要的供养。之后一念到“如说修行供养”等等,都是在前面十方三世一切佛面前,开始以各种修行来作供养。以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代众生苦等等来作供养,或者我日夜精勤不断地修善根来供养,时时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来供养等等。之后念到“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等等,这时就想到法是殊胜无比的,对于法供养提起最大的意乐。要知道,我这样修行就是真实的供养。从此之后奠定一个恒时一心修行的行愿,以此来供养诸佛,这个观念一定要刻在自己心上。

有了这个观念以后,再提起愿力:一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为止,我这样最胜的法供养无有穷尽,而且一念接一念地相续,身口意业无有疲厌。这样的话,把供养愿王推到极致。
我们按这样反复念3遍,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心里作意。我们要分成三个大的关要,在每一个点上要求非常清晰地发起观境,非常猛利地发起愿心,非常广阔地推到极致。

供养愿王导归极乐的引导

最后是供养愿王导归极乐的观修。像这样不可思议的供养怎么来实现呢?一定要导归西方净土来实现。

我们现在最希慕的就是能够做到这样供养的妙行,而它的根本点在于开发遍虚空界的文殊金刚智。所以,我祈愿临终时没有障碍地见到阿弥陀佛,一到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力量一加被在我心上就能开发本性。这个智慧出来以后,确实能够现前就知见华严的玄境。也就是见到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里都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所谓“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等等。像这样,我的普贤行愿就能真正实现。也就是我能够遍在一切佛海里,以智慧神力现出周遍虚空那样的供养云,对一切佛兴起供养。

其次,我往生西方以后的确就入了不退转。西方叫做大义门成就,也就是,从此以后我真正能做到心心念念住在法中修行而供养一切诸佛。那时在弥陀愿海的加被下,我在一念间就能够遍游十方无数佛土。在《阿弥陀经》里讲:饭食顷已经遍游了无数佛土。更高地说到,一念间没有什么前后,就能遍入到一切佛的海会里,对诸佛兴起供养,就如同《往生论》所说。像这样就是真实地能够实现供养愿王。

再说到修行方面,时时都是住在大乘的法行里面。所谓的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样样都能做到极其圆满的地步,的确心心念念在向十方三世佛海兴起供养。因为一到了西方以后,念念都在如说修行,所闻的全是法语,念念都住在法上。而且,心时时都在利益众生、摄受众生,所谓“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那时,真实有能力就像法王那样代众生苦,这就是自他已经没有障碍,能够把众生的苦代在自己身上。而且念念增益无量菩提善根,譬如《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讲,一受用八功德水,就能念念增益无量的菩提善根等等,这就是勤修善根。再说,已经入了大乘的不退转道,根本不会舍弃菩萨业,而且时时不离菩提心。像这样,一往生西方的确能够在尽未来际之间念念不断地对三世一切佛作法供养。

接下来大家再做几点观修:

第一点要想:这么殊胜的普贤大愿何时能实现呢?如果通过其他的道,恐怕无数劫也难以现前。但是阿弥陀佛有极殊胜的方便,他的愿力是加被行者在往生他的净土后,现前就成就殊胜大愿。所以,一时遍入法界极微尘数的刹土中,供养无数诸佛的伟大修行,一生到极乐世界就能现前成就。然后就想:我的供养愿全部导归西方来实现。之后心里再再发愿:为了实现普贤无上供养愿王,我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样决定了以后,再再地在心里祈愿:为了实现供养愿王,我求生极乐世界!为了实现供养愿王,我求生极乐世界!

第二点要想:既然我求生极乐世界全靠阿弥陀佛,那么我现在就要开始建立净土上的行愿。心里要有这样三段祈愿:一、愿我临终能够没有障碍地见阿弥陀佛,一见佛就生到净土;二、愿我一到净土,花一开见了佛就给我授记;三、祈愿佛一授记,力量加在我身上,顿时就开了文殊智,然后能够以周遍十方的广大智力在无数世界里行持普贤行,之后乃至虚空界尽之间,我都念念不断地修持普贤行。我要在心里定下未来的愿望。

像这样,第二点我们要以三个要点在心里作愿:一、愿我临终见阿弥陀佛就往生;二、我往生后
花一开就得佛授记;三、我一得到佛的授记,自心的文殊智就证到了,然后我以智悲力的大用入在法界一切刹海里面,无碍地发挥,行持普贤大行海,因此我的终极愿望就是行持普贤大行海。这样想了三个要点后,就断定地想:我这一世以及临终后的所有方向,都以导归极乐来实现,我在心里已经彻底定了,不再做第二种想法。

第三点,不但是自己这样祈愿,还要让一切众生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成满普贤行海。因此,我们根据法王《愿海心髓》的三个要点来祈愿:凡是跟我结善缘、恶缘的一切众生,都愿他们这一生临终就见阿弥陀佛,生到极乐世界,然后得佛授记,之后智悲力的大用圆满现前。这样发起摄引一切众生生西方,现前普贤行海而成佛的愿力。
总的大家按照这样三个要点在心里思维,观修3分钟。

大家这样思维以后,也熟悉了这些要点。对我们自身来说,第一是为了实现普贤愿王,我一定以导归西方的方式来快速完成。这一点定了以后,就应该想一想自己未来的进程,这就要以三段誓来祈愿:一、见佛;二、得授记;三、得佛加持,打开文殊智,“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之后就要想到:尽未来际,我成佛的历程就是这样走。这几个要点有了以后,大家再试试跟着维那师念诵特别的净土发愿偈,念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把握这几个重点。

我们现在都是从“文殊师利”开始念起。“文殊师利”等两颂,是总的普贤愿的心要,结归成两点:第一,我一定要以文殊智来实现普贤行,我一切善根都回向“为得普贤殊胜行”;之后以往生西方作为实现普贤行的特殊途径。实际上前后是一个东西,只不过为了实现普贤行,我要走往生西方的路线,为此我要做三段祈愿。

那么,在念到“愿我临欲命终时”等的时候,就是按照这三个要点来作意。“愿我临欲命终时”到“即得往生安乐刹”,这是第一个临终见佛的祈愿。后面一颂总的来说,就是往生以后现前就成就这一切愿,没有一个剩余,来利益一切众生界,这就是往生的目的。

第二个要点是得授记,念的时候就观想:我从莲花里化生,亲自见到佛来给我授菩提记。

第三,念到“蒙彼如来授记已”等时,就要祈愿:一得到佛授记,就真实地开启了周遍十方的广大智力,这个叫文殊智。然后证了体就能起用,要想象自己化出无数百俱胝的身体,遍入在十方一切众生界里,能够无有任何障碍地行持利生事业。这是自己最希望做的事,也是法王最希望成办的事。

最后,“乃至虚空世界尽”等,就要想到:从此以后,一直到虚空界尽之间,我的这个行愿永远没有穷尽。也就是我永永远远都是按照普贤行来作事业,我最终极的行为海就是普贤的大行海,再也没别的了。我们要如是地祈愿。

经过反复地指导,大家开始静下心来,现在关键是按照文句,一句一句地从心里作意、祈愿。这样熟习以后就成为自己内心的愿,所以一定要认认真真按照文句在心里实际地祈愿。那么现在跟着维那师唱诵3遍。这都是很宝贵的机会,我们万众一心在一时之间共同祈愿的话,这个力量合在一起是非常强有力的。所以,大家现在要以无比珍重的心,既然碰到了普贤大愿王,一经耳根能生信都有无量的功德,何况我们是了解了义理之后至诚地发心,可以说功德无量无边。大家现在开始按照愿文来祈愿。

普贤总回向

我们这一座所修的善根全部回向在实现普贤行上,它的无比甚深的内涵就在整篇偈文里,我们做任何功德的目的全部要归结在实现普贤行海上,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最深的心愿、最圆满的祈愿,下面我们一起作总回向。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2-1 18:11

发心的引导

首先我们作自利利他的发心。观想在上师法王如意宝前发心:我现在要把忏悔业障的普贤愿王深植在自己心里,为此我来听受普贤忏悔愿王的引导,我愿意尽未来际奉行这条愿王。

之后发利他心:我愿摄持尽法界虚空界的一切众生,把他们都安置在普贤忏悔愿王当中。这样发心2分钟。

忏悔愿王略的引导

接着我们做简要的三个要点的观修,所谓的境、心、时。境是指从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罪业。心是指自己感觉就像服毒一样非常愚痴,这样不断地染污自己的心相续,在这里积集罪业,引发无量的果报,自己现在的确起了忏悔心,在诸佛前忏悔:一切身口意的罪业,从今往后再不造作,一时间忏净一切罪业。时是说,我这种忏悔罪业的心,尽未来际永不间断。这样观修2分钟。

忏悔愿王广的引导

接着做具体观修。境上要忆念:从无始不见边际以来,一生一生被贪嗔痴驱使,从身口意发出的各种颠倒造作无量无边。在自己的法界心里,过去造作的任何罪业都是忏悔的境。

忏悔的心:知道自己已经从法界里迷失颠倒了,做这样的罪业,徒自生死流浪,非常愚痴,就像一次次地发疯服毒一样。自己就感觉这的确不对,非常颠倒,完全辜负己灵,违背自性普贤,因此发起励力忏悔的心。接着在尽法界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所有诸佛面前,以清净的身语意业,向着诸佛、诸菩萨众诚心忏悔。在忏悔时要把握住四种对治力。也就是,现下我依止法界中的一切诸佛菩萨,这是依止力;之后发追悔心,如同服毒那样后悔:过去我做的这些行为实在太愚痴、太不应该了,我诚心地悔除,这就具足破恶力;再是防护力:以后我绝不再造;再是对治力:安住净戒一切功德。整个要点是在“悔前防后”上,自己当时起的忏悔愿力,是要截断一切罪恶之流,使得它不再相续,完全恢复自己的清净心。而所谓恢复,就是住在净戒一切功德当中。

这样发誓以后,再把愿力推展到无尽的地步。也就是乃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忏悔永无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下至心中的一刹那染污,我也要把它悔除,丝毫违背法界自性的颠倒的心念和行为,我都要把它忏除,绝不允许随颠倒之流而转。应当这样发起猛利忏悔心。观修3分钟。

忏悔愿王经文观修引导

接着做随文入观的观修。也还是在念文的时候就要在心中展开意境,发起猛利的忏悔心,而且要把这忏悔的愿力延伸至无尽。也就是经文一念到的时候,就要展开从无始一直到现在尽一切时间量里,以贪嗔痴驱使身口意造作的大小任何罪业,通通都作忏悔,一点不保留,凡是违背法界自性、颠倒而为的所有心念和行为通通做忏悔。

这个时候自己感觉做的罪业特别的大,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自己开始悔过自心,然后想到:对这一切业我都反过来做,我现在真正地以清净的身语意业,缘想尽法界心里的一切诸佛菩萨,我在诸佛菩萨面前诚心忏悔。之后念到“后不复造”,就开始殷重地发心:以后我再也不造恶。然后自己想到:我要恒时住在净戒功德当中。

我这样的忏悔一直到虚空界尽等为止,一念一念相续无有间断,身口意业无有疲厌。就像这样,边念边发起忏悔的愿力,展开广大的所观境,发起很猛利的悔除的心和断恶的决心、防护的心、住功德的心。就像这样,边念着文边引发出相应的心来,跟着维那师念3遍。

忏悔愿王导归极乐的引导

接着是忏悔业障愿王导归极乐的观修。就要想:我何时能达到一念间就忏除无始以来无数种罪的普贤大行的力量?那必须得以往生极乐世界来现前实现。这是由于阿弥陀佛的力量加在我的心上,顿时能够证到空性智慧,这时候我和我所的心念丝毫都不发起,这就截断了罪根。

一切所谓的颠倒,就是本来无我执著有我,之后有一个对面的他,为着我起贪起嗔等等,而出现各种身口意的恶业,这样泛滥无边。现在我如何能够截断罪根呢?就是必须证到无我,证到自性本来清净,这个时候就要一心借助阿弥陀佛的力量。佛的力量一加在我心中,我临终就往生,就截断三有的业流。而且一加在心上就开悟自性,不再起任何我和我所的念头。这样的话,过去我造作的业永远不会造。再说,佛的力量加在我身上,我就逐渐诸根寂静,和真实的本性相合了。我不会在自性外立一个虚假的法,心去缘它,这样的话我的所知障也会断掉。最终会达到无始以来任何虚妄造作的业全部翻转过来,由于合乎本性,最终就止息掉一切业障。因此,为着尽快完成普贤的忏悔大行,我要一心求生极乐世界,以此来完成这条大愿。

因此,我们下面就要念“文殊师利勇猛智”,到“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的这个大愿。我们念的时候就要知道:我现在所有愿王摄在“以文殊智成办普贤行”这样的大愿里面,所以一心发愿“为得普贤殊胜行”。在这里也是为了完成忏悔要得到普贤殊胜行,也就是证知了自性普贤,对于一切颠倒的作为都能悔除、止息。

那么为了迅速地圆成这条大愿,我开始真心地以三个要点祈求和阿弥陀佛相应,能够迅速完成。也就是,临终的时候能够无障碍见阿弥陀佛,一刹那间生到净土,截断了轮回的业流;其次,一到净土得佛的授记,花开见佛悟无生,能够证到空性的本性,知道在本性里没有什么人我、法我;之后在佛的加被之下,我能够迅速圆成智悲力大用,也就是能够“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这个时候已经截断了业障之流,本性的力用无碍地展开,这样一直到虚空界尽等为止,往后我唯一地行持普贤行海。应当这样来决定自己未来世的方向。这样断定以后自己的确万牛莫挽,一心往这样一条路上走。我们这样子来做导归极乐的发愿,跟着维那师念3遍。

普贤总回向

最后做普贤大回向,把这次修集的善根全部回向在未来实现普贤大行上面。每一次修善根都必须以普贤行愿摄持来回向,这在缘起上决定了善根全部用在实现普贤行愿上。所以要特别注重缘起,每一次念的时候要从真心里面发出来,那么缘起决定按照我们的心那样运转,这样不久就会成普贤菩萨,实现无边的利益。这是极其殊胜的大愿王,所以要以极其殷重的心来念。而且,念到每一种愿的时候,都要直接从心里按照那样去发,即使暂时不懂意义,也要特别地以欢喜心、诚敬心来刻在心上。

最后导归极乐的愿也是要想到:这一世决定要以往生极乐世界来实现我最希愿的普贤行海。这样一来,就使得善根完全朝着普贤行愿实现的方向去走,它会产生至菩提间辗转无尽增长的状况,所以极端重要。下面大家以无比殷重的心,至心猛利地随着经文来发愿。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2-11 10:52

发心的引导

首先还是发心,包括自利和利他两方面。首先在法王上师前发愿:我现在发心把普贤随喜愿王刻在自己心上,尽未来际受持,为此我来听受随喜愿王的引导。

之后是利他的发心:不仅自身上受持普贤愿王,而且要尽心尽力地向世界宣扬普贤大愿王,把有缘众生都安置在随喜大愿王的修持当中。应当如是发心,观修2分钟。

随喜愿王略的引导

发了菩提心后,我们开始真正把普贤随喜愿王纳在自己心上,要按照从简要到具体的原则趣入观修。

首先做简要的观修,要把握境、心、时三个要点。就是想: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这里面出现的一切圣凡的善根,我都作随喜。随喜的心是指,我是特别地对于善随喜,对于恶不随喜。下至一个地狱众生心里起的一念善根,上至诸佛出现的任何从因至果的善根,总而言之,这里面凡夫、声闻、缘觉、菩萨和佛的所有善根海,在法界里面有多少量,我都以至诚的欢喜心来作随喜。我这样的随喜一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之间,永远不停止。就像这样,把握三个要点来做观修,观修3分钟。

随喜愿王广的引导

接着我们做更具体的观修。这又要分成五段:一、随喜诸佛功德;二、随喜凡夫功德;三、随喜声闻功德;四、随喜缘觉功德;五、随喜菩萨功德。

分段以后,我们一个一个具体地观修,这样会使得行愿非常具体地刻画在心中。往后遇到什么样的功德,都会引起普贤行愿,而一起的时候,都是广大周遍、含容无量种功德的大平等的随喜相、大广阔的随喜相、周遍的随喜相,这样的心会引起来。引起以后,就叫做开始初步地学习普贤大愿王。如果我们的观境小了,不能普遍、平等,不能函括三世,就不叫普贤随喜愿王的修行。所以必须要了解愿王的相是周遍的。

接着,我们首先要具体观修随喜诸佛的功德,同样以境、心、时三个要点来摄持观修。首先境要想到: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如来,他们因地发了菩提心,在这摄持之下修了无量的福德聚。单是布施就经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舍弃了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头目手足,像这样做过无数的布施波罗蜜多。之后再想到,不仅布施是如此,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等,也都是经过佛刹极微尘数的劫数,做过佛刹极微尘数种类的修习。这一切因地的修行,以及在果地上以圆满波罗蜜多门入了菩萨的胜解行地,以及一至十地所有菩萨智地的成就,最终成就佛果,得到无上菩提以及般涅槃,分布舍利。这一切从因至果的所有善根,扩及到十方三世所有尽法界里诸佛从因至果的所有善根,都在我法界心里显现。

我对此善根生起一种如获至宝般的欢喜心:哦!这么殊胜的诸佛功德海,我是至心地随喜。十方三世里任何一尊佛从因地发菩提心开始,所有所修的道行,这些我都真心地随喜,他成就果位以后做的所有利生事业,我都随喜。要像这样,发起一个周遍的随喜之心。

而且要想:这样的普贤随喜愿心不应该让它停止,一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为止,我这样的随喜愿王念念相续永无间断,身语意业永无疲厌。像这样,至心地对于诸佛的功德海,发起普贤的随喜大愿,观修3分钟。

接着我们做第二段观修,随喜法界里一切凡夫所起的功德,同样把握境、心、时三个要点。首先要缘想到:在我的法界心里有十方三世一切刹海里无数种类的六道众生,有地狱众生、饿鬼众生、旁生、人、天、阿修罗等,包括胎卵湿化各种生命形态。法界海里的所有众生类,他们相续中发起的所有善根,下至于一点一滴、一个刹那,我都全部随喜。

这时候一下子以法界心,对这里面所出现的任何凡夫的所有善根,都发起至心的随喜。就是想:这些众生类能够起这样一念善根,或者做这些善行,是多么好啊!他们以行善必将回归法界,这是顺合他本性的。看到他能这样行善,自己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这样来随喜。就像父母看到孩子开始能做一点善行会非常高兴,我们应当以极广大的普贤之心,对于法界里的一切众生的行善,有一种无比的欢喜。

起这心以后就要想到:我随喜法界一切六道众生的行愿力,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乃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之后自己励力地发一个勇猛的愿心:我一定要尽未来际行持普贤随喜愿王。就像这样,在自己心里引起一个广大的胜解,有一种特别大的希愿。这样我们就开始有了普贤随喜愿王的种子,应当这样在自己心上播下,观修3分钟。

接着我们进行第三、四项的观修,随喜法界海中一切声闻、缘觉修持小乘道的功德,也是把握境、心、时三个要点。一上来我们就要开拓心量,在自己的法界心里含容了十方三世一切刹海,里面尽其所有的一切声闻、缘觉,从有学到无学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善根功德,我都普作随喜,不遗留其中的一点一滴,我的心是极其广大、平等、周遍的。总而言之,在法界海里所出现的一切小乘圣道各种从因到果的功德相,我都至心地随喜。

这里要具体化地看到:这些有情终于萌发了顺解脱分的善根,已经看到了轮回是苦,发起无伪的出离心,由此他们一心向往得到解脱。之后修持戒定慧、以人无我空慧为主的各种胜妙的解脱道。由此他们会发生小乘的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等有学位的功德,以及到达阿罗汉果无学位的功德。这里面包括声闻修持四谛法所出现的一切道果功德,也包括缘觉修持十二缘起所发展出来的一切功德。自己想:这是多么好啊!他们真正发起了善心,能够趣向解脱,对这一切我都由衷地随喜。

而这样的随喜是没有穷尽的,直到众生烦恼尽等,我这样随喜声闻、缘觉的愿力永远不会停止,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样在自己心中结成普贤的大愿,愿尽未来际无私地随喜他们的善根,观修3分钟。

接着我们做第五段观修,随喜法界海中一切菩萨从因至果的所有功德。也是按照境、心、时三个要点摄持,在自己心里推起广大的随喜愿王,使得这个善根无量无边地发展。这也是由于缘着普贤愿王的经文,能够一下子拓展心量。要想到:在我的法界心海当中,有十方三世无量刹海里所出现的无量菩萨,他们最开始发菩提心,修持六度万行等的无量菩萨行海,证成菩萨果地等等这一切功德海,我都如获至宝般地普遍随喜,不遗留一点一滴,这样称合我的心愿。这样的行愿尽未来际永远不停止,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就像这样把握随喜菩萨功德的要点。

在菩萨功德上要注意有意乐和加行两方面。要想:法界海里的无数菩萨,他们终于开始觉悟了,苏醒了大乘种性,他们想到一切母有情都迷陷在生死苦海里于心不忍,一心念着母亲的恩德想报恩,由报恩的意乐起了担荷心“我要把一切众生从苦海里救出来”,立下了取证无上菩提果位的心,这样发起菩提心多好啊!这样来随喜菩萨的正因——菩提心。他们在菩提心的摄持下,勇悍地受持菩萨戒,我要随喜他一切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所有六度万行的功德,这一切菩萨行是多么好啊!

自己看到众生能够苏醒大乘种性,这样发大乘心、修大乘行,内心感到无比庆幸、欢喜。就像母亲看到孩子已经成长了,能发出这么大的善根,修这么大的行为,那是比吃了蜜还甜,要像这样至心地随喜。而且想:我这样普贤的善让它尽量发出来,没有任何局限、偏向,对十方三世所有时空领域的菩萨行全部随喜。这种随喜的愿力没有止尽,一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为止。像这样在自心上刻上普贤随喜大愿王,观修3分钟。

随喜愿王经文观修引导

接着我们做随文入观的观修。前面各个支节已经处理好了,我们一碰到愿文就知道怎么起心、怎么发心,也是把握境、心、时三个要点。在念的时候一开始就要展开广大的法界心量,应当胜解我的法界心就是如此,十方三世一切五类人的功德全部在法界心海里呈现。就像这样,边念的时候心里要展开广大的意境,没有任何局限,在这样广大意境里起了善心,就有尽虚空界无法容受的功德,所以大家一定要以很大的欢喜心来修,这样我们念一句经文都功德无量。的确像本经所说的,能受持其中一段,都无数倍超过极其广大的财供养。对于十方无数世界里的诸佛上供无数的供养具,以及施舍给众生多少资具,都比不上我们心里真正开发出普贤行愿的功德善根。

大家这时候一定要有殷重心、信心,就要想:我就是普贤菩萨,我就有这样的善根。一苏醒以后就要以全法界心、尽法界量的方式开展,一点不要有局限、怯弱。这样勇悍地来发心,就能种下很大的善根。经文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缘着它观修,非常诚心、猛利地祈愿,就会种下非常大的善根。所以大家要注意,经文一出来,相应的心就要起来,包括境、心、时三个要点。境是周遍的,尽十方三世一切;心是要至心地欢喜;时就要推展到尽未来际永无穷尽。像这样来做随文入观。下面跟着维那师用心观修3遍。

随喜愿王导归极乐的引导

接着我们做随喜愿王导归极乐的观修。这么广大的随喜愿王,到何时能真正实现呢?怎么来尽快实现呢?我们要遵循普贤菩萨的教导,以导归西方净土来实现。这是什么原因,首先要得到胜解,之后我们会把这条愿王直接导归到西方来实现。

这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加在我们心上,能够迅速开发真心的缘故。就像弥陀愿海所说,我们往生以后会开展出极广大的大乘神通。譬如天眼通能看到下至百千亿那由他佛刹里众生的情形,以天耳通能听到下至百千亿那由他佛刹里众生口中发出的声音,以他心通能知道他们的心念等等。诸如此类就要知道,开发广大神通以后,法界海里无数众生的善根都清晰地呈现在自己面前。而且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比如得到普等三昧、解脱三昧等之后,一念间能见到无数诸佛,这时十方三世诸佛从因至果的修行会呈现在心前,一个一个当然发自本性地随喜。其余菩萨、声闻、缘觉等极广大时空领域里的各种现相,都会一时间在自心中呈现。这样的确最终实现了普贤随喜大愿王。只要我这一生把一切善根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经过几年、几十年我就踏入了西方净土,那时迅速开发法界心,现前就成满普贤随喜愿王,这是多么好啊!所以,我现在要把随喜愿王全部导归到西方来实现。

了解这一点后,我们开始念“文殊师利勇猛智”,一直到“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整个这一段的经文。它的要点是:我一切大乘行愿就归摄在这两颂里,就是要依文殊智成满普贤行,最终就要达成普贤行。现在我了解普贤随喜大行之后,我念念希求一定要得到普贤随喜的广大行。就像这样,我们首先念总摄句“文殊师利”等两颂。
之后念特别实现的句子,也就是“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等等。


这时要把握三个要点,一心祈愿:但愿我临终时无障碍地见到阿弥陀佛,一见到以后就生到极乐世界;之后得佛授记;然后就开始现前实现普贤行愿,“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也就是智悲力的力用完全开发出来。以后尽未来际都行持普贤大愿王,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为止,我的普贤行愿力永无穷尽。

一旦生了西方,这个是非常近的,已经看到一条直接趣向无上菩提、趣向普贤果地的径直的路,这叫做“径中径”。从这里我们会非常快速地现前成满普贤行愿。因此我们在目前一定要把握这两个要点:把一切菩萨愿海归摄在普贤行愿里,它是无上的愿王;把实现普贤行愿的途径归摄在往生西方上。然后把往生西方归在自己的信愿和阿弥陀佛的智悲力相应上面,因此我一心祈愿:临命终时跟阿弥陀佛会合,当下往生,顿时得佛授记,迅速开发自心的智悲力,以此迅速圆成普贤行愿,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归宿。下面跟着维那师念修特别的净土发愿。

普贤总回向

最后我们做总回向。每一次做善根以后都要由普贤行愿摄持,把善根全部回向尽未来际行持普贤行海上面。我们念整篇颂文,就是因为这里详细开演了普贤行的各种内容,这也是我们一切时处至心希愿的地方。它函括了所有最高、最深、最广、最周遍的菩提行海,在此之外没有更上的愿王。我们怀着这样的胜解心,一心要纳入普贤愿海,一心想以这个愿力规范自己未来的一切方向,它就在于此时此刻真心对这个愿起了胜解、希愿。为此我们要用百倍的精进,在自己心上刻上愿力,往后它会成为愿轮,使我们的生命一直在这个方向上走。这可谓是“善得此人身”“善得胜寿命”,我们不久会成普贤菩萨。大家怀着这样无比的胜解、希求、欢喜来持诵《普贤行愿品》,做最圆满的回向。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12 18:33

发心引导

首先在法王面前发起珍重执持普贤大愿王的心,这才有了修学普贤行愿的真实等起。也就是自己想到,这么殊胜的愿王,一定要把它刻在心上。前面我们一条一条地试着受持在心里,今天同样对于十分重要的请转法 lun大愿王,就像无上的如意宝那样,作为未来无量大愿的心髓,一定要印在心上。为此我们在法王面前发愿:我现在用自己的力量,把这条愿王刻在心上。我们都要这样来努力。
接着发利他方面的愿心,也就是想到:所有众生都有自性普贤,都有善根,但是由于没有愿王的开显,他们的心一直局限在狭小、自私的状态里。因此自己要发心,将来帮助一切有缘的人,特别告诉他这一条请转法 lun的愿王,哪怕他不认识字,也可以念给他听,这样都能让他种很大善根,或者指导他读诵《普贤行愿品》,这样会成就无量的善根,是极其深远的缘起。我们这样认识之后,应当发起普遍弘扬普贤行愿的心,为此大家观想怙主法王,然后在上师面前发心2分钟。

请转法 lun愿王略引导

请转法 lun的观修要把握住境、心、时三个要点。要这样想:要缘什么样的境呢?法界里时时有无数诸佛成就正等觉,一时间心遍缘法界中一切正当成就正觉的诸佛,无一遗漏。
要发什么心呢?诸佛成正觉了,我为着众生的利益,不延迟一刹那,愿我当即就在佛前,以殷重心和行为劝请世尊转妙fa 轮来利益无边的众生,要有这样的心。
发愿的时间多长呢?应当推演到无尽,劝请诸佛转法 lun的愿力一直到尽未来际念念不间断。要像这样了解三个要点,大家按这样观修2分钟。

请转法 lun愿王广引导

普贤愿王的广引导要在境、心、时三个方面进一步细化。请转法 lun的境,要想到有三重无尽:法界中有无量微尘,微尘中有无量佛刹,佛刹中念念有无量诸佛成等正觉。这就是请转法 lun的境。也就是一下子要想到,整个法界里面十方三世一切佛刹任何一个极微尘里,每一个极微尘里都有无数佛刹,每一个佛刹里念念都有无数佛成正觉,自己的心一时间遍入到一切佛的身边。
接着要在请转法 lun的普贤心上细化。我们当前是胜解行地,以胜解来引起普贤的善心,这是最珍贵的。那么如何引起呢?要由正理来发起。也就是想到:众生利乐的根源就是正法,只有诸佛转正fa 轮,消除世间黑暗,才能出现一切利乐吉祥。为了一切众生得到一切现前究竟利乐的缘故,普遍在十方三世任何一尊成正觉的佛前,我都要以无比殷重的心来劝转法 lun。
由于这关系到众生利乐的缘故,因此我要尽自己善的心力,以身口意的各种方便,殷勤地劝请诸佛转妙fa 轮。凡是我应当做的劝请之行,都尽心竭力地去做。身方面,我恭敬地向佛献上供养,之后绕佛十匝、百匝,恭敬礼拜,长跪合掌等等。口里宣说赞叹佛功德的偈颂等等。内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至诚恳切、无比殷重地请转法 lun。
再结合前面的所请境,譬如未来弥勒世尊成佛,我当即就在弥勒佛前这样请转法 lun,为了那个教法期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里一切有缘众生的利乐,请弥勒佛转正fa 轮,在世间点亮正法的明灯。而且把这个贤善的普贤劝转心推广开来,遍及到尘尘刹刹,无处不周遍。也因此到十方三世任何一尊佛那里,当他成正觉的时候,不延误一刹那,为了那个刹土、那个教法期一切有缘众生的利乐,自己发起这样的心,殷重地劝请世尊转妙fa 轮。
最后把这个愿力推到无尽。一想到这是无比贤妙的善行,关系到法界一切众生的利益,关系到圣教住世、众生常得利乐,因此把自己这种愿力推展到尽未来际无有穷尽的地步,永远没有止息,应当这样加强自己的善心。为此自己想:一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为止,我请诸佛转法 lun的愿力是没有穷尽的,一念一念相续无有间断,我身口意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做都是永无疲厌的。应当这样在“时”的要点上强化。大家按照刚才的引导观修3分钟。

经文观修引导

这样经过略和广的三个要点的引导后,大家差不多心中有数。这样再念经文,一个一个字显出来的时候,就要出现观行的境界,同时要启发出普贤的善心,之后要发展成无尽的愿力。
经文是符号,它要引发的是我们内在的意境。当“所有尽法界……”一出来的时候,自己心里要现出广大的所愿境。要想到自己的真心遍含十方三世;在十方三世一切佛刹的极微尘里,又有无数佛刹极微尘数的广大佛刹;在每一个佛刹里,每一念当中都有无数诸佛成就正觉。这样想到以后,自己当即现在每一尊佛前,为了众生的利益,以身口意各种方便殷勤劝请世尊转妙fa 轮。之后以特别强的心态推到无尽的地步,一直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为止,
我的愿力永无穷尽。要把握住这个要点,然后随着经文观修3遍,再再地强化它,使得它坚固成形。

导归极乐引导

要实现遍入法界劝请一切成道诸佛转妙fa 轮的愿王,应当导归极乐世界。也就是在往生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加被后,智悲力圆满开发,这时候智力广大遍十方,能够一念间入到尘尘刹刹当中,在任何一尊佛前劝请转法 lun,这样就能现前实现这条大愿。而且在尽未来际无一刹那间断,恒时修持请转法 lun的妙行。这是由于往生以后消除了虚妄分别,再没有时空的障碍,也因此能够遍法界劝请,作为诸佛转法 lun的助缘。
再把劝转缩进到贤劫期间,也就是未来弥勒佛成佛乃至胜解佛成正觉,在这些如来成正觉的时候,不隔一刹那,当即以殷重心,用各种身口意的方便来作劝请,为了达成此目的,应当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一生极乐就有无碍的神通力,这时候以贤劫千佛为代表,所有世间一切诸佛、一切善知识、一切圣者,当他们成道时,不隔一刹那,当即在他们身前殷重地劝请,来实现我们心系圣教、心系众生的大愿。
为着这个目的,我们现在发愿寿终没有任何障碍,见到阿弥陀佛,当即往生极乐世界,往生的目的是现前成满此大愿。这里有三个环节:首先,临终见佛,无碍往生;其次,往生后得佛授记,决定成菩提;再次,得佛加被后,开发智悲力大用,之后尽未来际在无尽的时空界里行持普贤行海,特别是这一条请转法 lun的大愿。大家这样了解以后,应当把无上菩提的志愿全部摄归在西方一条根本大愿上,由此成为我们此生的归宿,也成为实现普贤行愿最重要的道路。下面跟着维那师念修特别的净土愿。

普贤总回向

每一次都要提起全盘的愿力,一定要再再记住:我所有的善根都用在实现普贤行愿上面,这是我未来成佛度众生的整个蓝图。就像我们行进时,时时不能忘记总的方向,而且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样我们就有宗旨、有愿力,时时不忘,这才叫做无尽的普贤行愿。也因此,无论修什么法,每一次都要回向成满普贤行。这里也是进一步加强这种愿力。
总而言之,我们对普贤行愿有很大的胜解,认为这是无上的大愿王。它含摄了一切菩萨行海,无论五道十地哪种菩萨行,或者初地菩萨所发的无量大愿,总的就归摄在普贤大愿王里,这也是成就菩提必不可少的愿力,缺少了它就没有了灵魂。所以,大家要至心地把善根回向在成满普贤行海上面,对于每一条愿都随文观义,发起至诚的愿心。像这样,大家念全篇颂文。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18 13:54

发心引导

今天开始第七大愿王请佛住世的简要观修。首先是发心引导,还是要注意自利和他利两方面的发愿。自利就是想到:我也要像法王那样,对于《普贤行愿品》所说的一切菩提行海都究竟完成,为此我来听受请佛住世愿文的引导。最好起这样的心:我要把这条请佛住世的愿王刻在自己心上,不断地修持它,让它成为自心真正的愿力,我就要按照愿文那样来做。这是自利的发心。

接着是利他的发心,想到:和我一样,其他有情都具有自性普贤,有体普贤、用普贤,只是缺少开发的因缘,因此对于一切有缘者,我都设法把他引入到普贤行海的轨道里。为了利益他人的缘故,我自己首先要受持这条愿王。像这样在法王面前发心1分钟。

请佛住世愿王略引导

把握境、心、时三分。所请的境是法界里的一切大德,当他们要趣入涅槃时,我都作劝请。能请的心是指,由于这些大德住世能够利益无数众生,所以发一个最殷重的劝请不入涅槃常住世的心。接着劝请的时是推到无尽,一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之间,我的劝请无有穷尽。观修2分钟。

请佛住世愿王广引导

广的观修就是在境、心、时三个方面进一步细化。境上的细化有两点:一是遍时空界,二是遍一切种类。也就是想到:法界心中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诸佛如来,以及一切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善知识,当他们要入涅槃的时候,我都劝请莫入涅槃。这时要看到,十方三世所摄的一切处所里,一切佛、菩萨、声闻、缘觉乃至善知识等所有大德,当他们要显现涅槃时,我都分身在面前,殷重地祈请不要入涅槃,这是劝请的境。

之后劝请的心,自己要有一个等起,这些大德长久住世能够利乐当时当处的所有有缘众生,为着众生的利益,我殷重地劝请:最好您们能够在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无数劫里,一直长久住世利益有缘。也就是想到,法界一切处的世间灯不要泯灭,让他常常发出光明,宣说正法,照亮众生的内心,使他们得到利乐,为此,我一定在诸佛等要入涅槃的时候诚心地劝请,要这样发起劝请的愿力。

之后把这个愿推到无尽的地步。也就是,我这样尽法界劝请一切大德不入涅槃的心,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把它拓展成一个尽未来际永无穷尽的大愿,要把这个贤善的心发出来。观修3分钟。

经文观修引导

我们念经文观修的时候,要把自己放在里面,也就是自身出现这样的意境、这样的心,里面所说的“我”就是指自己,要这样紧密地结合自心来观修。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一出现的时候,意境就展开:尽法界心里所有的时空点上,里面有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如来,以及正在行道的菩萨、声闻、缘觉等有学无学的圣人,再加上所有的善知识,我一时间化在所有大德面前,劝请不要入涅槃。

念到“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的时候,发起劝请的心,想着:请大德们一直在佛刹极微尘数的时间里长久住世,为了利益一切众生。
之后念到“如是虚空界尽……”的时候,要推展成无尽的愿力。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为止,我的劝请之行无有穷尽,而且我这样的劝请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要反复地发起这样的心,使它凝结成内心的普贤愿力。大家这样跟着维那师念修3遍。

导归极乐的引导

接着是请佛住世愿王以导归极乐来实现的观修。这样极其广大的普贤愿王,通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能迅速现前成就。我们心中要有这样的愿境,有特别美好的发愿,胜解普贤愿王是无上的,我们的心就有这样的贤善,一定要让它充分、周遍、无尽地发展开来。

那么,怎么来实现一念遍入法界尘刹,无碍行持普贤行愿的境界呢?那就是我要往生西方。因为一往生以后,止息掉虚妄分别的力量,之后就开展了法界心,能够一念一时遍入到无数尘刹里,在诸佛等因缘尽、示现涅槃的时候,自己一时间化出身体,在诸佛前殷重地劝请:为利益众生久住世间。我们这样的贤善之愿,一定要通过生西方、见佛、得授记、开发智悲力的大用,来圆满地实现。为着这个目的,把所有普贤行愿全部导归西方来实现,它是真正的捷径门。我们了解了这样殊胜的意义,临终就直接去西方极乐世界,要秉持这样的愿力。

之后进一步细化。我往生以后,此世界将来有第五佛、第六佛等等诸佛应世,当他们要示现涅槃,譬如弥勒佛要示现涅槃时,我从极乐刹中化身,当即在佛前劝请,或者狮子吼佛要示现涅槃,我也如是地劝请。以此为例,南瞻部洲里的一切大德们,无论大乘、小乘、有学、无学、善知识等等,当他们要实现涅槃时,我都化一个身去劝请莫入涅槃。再广展到整个法界领域,所有尘尘刹刹里出现的大德们,他们要示现涅槃时,我也于心不忍,一直劝请他为了众生的利益作人天眼目,常照世间。像这样心系圣教、心系众生,来发起普贤的大愿力。而且,一直到尽未来际秉持这个愿,念念常行劝请的贤行,这就是我们真实的愿力,应当如是观修。

下面大家从“文殊师利勇猛智”等开始,一直念到“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念的时候心中要呈现我将来愿力的前景,我是怎么走这条路的。首先,临终时无障碍见阿弥陀佛,一刹那生极乐世界,这是第一个环节的发愿,也就是无碍见佛往生愿;其次想到,一往生以后,佛就摩顶授记,之后我就确认了必将成佛,再也没有危险;然后,佛的力量加被下来以后,我的心性会开,它不再是虚妄分别心,而是法界真心,这时智悲力的大用全部现前,也就现前成满了普贤大愿。这就知道:哦!原来是走这样一条路,我往生西方以后,的确能够智力广大遍十方等等。之后要想到:沿着这样一条大道,乃至虚空界尽等为止,我的普贤愿力永无穷尽。要这样来增上自己普贤愿王的愿力。像这样边念诵边祈愿,再次强化导归极乐的观念。

普贤总回向

这里还是提醒,每一次做了善根就好比得了一笔钱,这时候投资方向最重要。我的善根往哪里用呢?这在于我们的心怎么立愿。如果立的是世间愿,它就在世间方面发展,想得人天福报,将来就成熟五欲果报等等,但是这样意义不大。或者只想求小乘阿罗汉果,这也不是究竟意义。或者想慢慢地积累善根,这也不是最好的方法。那应当怎么发愿呢?那就要把这个善根投在一个最有前景、最圆满、最彻底的愿力方向上。我们并不知道怎么做,普贤菩萨摩诃萨代表行愿王,他已经越过了一切行海,知道菩提道怎么走是最顺的、最容易开发成佛的,他说出了普贤大愿王。所以我们就按照普贤大愿王,一条一条这样回向发愿,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前面讲法王的《行愿品备忘录》时,已经做过很多说明,我们要意识到这个行愿海是最圆满的、无上的,要成佛一定要按照这个方向走。也因此,自己的善根唯一往这上面蓄积势力,往这上面回向,那么自己的心就被这个愿王摄持,一切时引导我们在这条路上走。除了这样以愿力回向印持以外,没有别的能决定我们的道路。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够不迷失,才能够走在最快、最圆顿的路上,所以每一次都要把善根以普贤行愿来做回向,这就叫无上的回向。它跟诸佛菩萨的回向是吻合的。

这样了解以后,我们就非常殷重地把善根往这个方向回向。回向的方法就是按照愿文,一句一句在心中作意。这样印持,我们就决定往这边走,善根一定在这上面实现果报,这就成了最好的路。大家按照这样来做总回向。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18 13:55

发心引导

为了使自他一切有情同入普贤愿海,发无上菩提心,这又分成自利和他利两方面。首先在怙主法王面前发心:就像法王您老人家一样,我也要在尽未来际受持一切普贤行海,为此今天我要受持常随佛学愿王。

其次是利他方面的发心:我要尽己所能地把一切众生带入普贤行海,特别是带入这条常随佛学愿王,使得他们心中开显无边的善根,成满普贤行海。应当如是发心,观修1分钟。

常随佛学愿王略引导

把握境、心、时三个要点。首先,境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刹里的一切如来,从因到果之间的所有善行。心是指,诸佛从因至果的善行是这般贤妙,而我和佛有同样的佛性,所以我随学诸佛,也要学到这一切善行,像这样发起随学的心。时,就是把随学诸佛的愿推到无尽,从现在起一直到尽未来际为止,我念念不断地随学一切佛的行为。这样观修2分钟。

常随佛学愿王广引导

广引导分举例引导和共同引导两部分。首先做举例引导,以这个世界的本师毗卢遮那佛为例。所缘境是毗卢遮那佛从因到果的一切善行,因包括无量波罗蜜多海的修行,果包括示现八相成道的稀有事业,这些我全部随学。

因上首先以布施为例,从初发菩提心开始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的身命来做布施。为了重法,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堆起来有须弥山那么高。连生命都不顾惜,何况王位、城市、宫殿和园林等的一切所有。像这样,为了佛法的缘故,施舍身命乃至一切财物等我都随学。不仅布施波罗蜜多这样随学,持戒度、安忍度、精进度、静虑度、般若度、方便度、愿度、力度、智度等等,这一切因上的波罗蜜多行海,我都一个一个地随学。像这样,就是随学毗卢遮那佛因地修行的愿王。

接着要随学佛在果位示现八相成道、利益众生所有的善妙行海,这又以成正觉、说法、示涅槃这三个为代表。就像毗卢遮那成佛以后坐道场,之后分身在无数场合里宣说妙法。身发起各种变化,现各种佛身。语在各种法会里宣说相应的妙法,或者在菩萨道场里宣说大乘法,或者在声闻辟支佛处所宣说二乘法,或者在转轮王、小王眷属等处宣说人天法,或者处在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或者处在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各种道场。总而言之,在各种道场以圆满音像雷震一样,随着众生的乐欲来成熟众生。像这样,佛成道后转法 lun的妙行我都随学。乃至最终为了示现无常等而趣入涅槃的妙事业相,我同样随学。总而言之,世尊为了教化众生所显现的各种稀有事业相,我全部随学。像这样,发起随学佛果位事业的心。

之后把这个愿力推到极致,也就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之间,我随学毗卢遮那佛的行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大家像这样观修3分钟。

接着是共同的引导,要把随学的愿王推到广大、周遍、圆满、无尽的地步。也就是在自己的意境里面,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的一切佛刹,每一个尘中有一切如来,我在念念当中都随学诸佛从因至果的一切妙行。更具体地想到,在无边的法界里,譬如娑婆世界未来有弥勒佛、狮子吼佛乃至胜解佛等等,我在念念当中随学这一切贤劫佛从因行到果地的所有妙行之相。再扩展到五方佛的世界,随学不动佛、药师佛、宝生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等等,他们从因至果的一切修行我全部随学。再推展到十方刹海里的所有诸佛,他们从因至果的修行我都随学,而且在念念当中随学。就像这样,发起一个最圆满的普贤行愿。

然后把这个愿力推到无尽的地步。也就是从今往后我念念随学诸佛,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像这样观修3分钟。

经文观修引导

随经文观修时要把握住三段。从“如此娑婆世界”到“如是一切我皆随学”是第一段,过去的标点有问题,应该在这里停顿。念这段时要特别用心,唯一专注在毗卢遮那佛这里。也就是当经文展开的时候,就要铺陈开世尊因地出现的波澜壮阔的菩提行海,以及在果位出现的不可思议的事业海。念到“如是一切我皆随学”时,心里就想:毗卢遮那佛从因至果的一切修行我都要随学。要这样来起心。

接着第二段,“如今世尊毗卢遮那”一直到“我皆随学”,这是把随学的心拓展到十方三世一切佛上面。当时就想:就像世尊毗卢遮那一样,十方三世刹海里面出现的一切如来,我在念念中都随学他们的因行果德。

第三段,念到“如是虚空界尽”等时要想,我随学的愿力无有穷尽。我在未来的一切时中,念念不断地随学佛,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地随学佛。这样的话,一切世尊的因行果德全是我的榜样,全是我效仿的地方,我一定要尽未来际随学诸佛,而不落在颠倒的凡夫心当中。应当这样祈愿,随文思维,很诚敬地念修3遍愿文。

导归极乐的引导

这样广大、周遍的普贤随学愿行,只有生入西方才能实现。一生到西方,就远离了人我执所起的悭贪等的烦恼障,所以可以修习布施等的清净波罗蜜多,再者,能够息灭三轮分别的所知障,这样就能行持圆满的波罗蜜多,乃至示现成道以后不可思议的事业相。

一生到西方,阿弥陀佛的力量一加被在心上,各种妄执就会消掉,本性的普贤会迅速开发出来。以自心圆具智悲力的缘故,能够入到尘尘刹刹当中,示现各种不可说不可说等的布施波罗蜜多,为了重法,可以舍弃头目脑髓等等,就像世尊因地一样。然后能够守持一切戒行,修安忍度、精进度,或者能够成就无量百千三昧以及般若波罗蜜多的修行等等。诸如此类,一生到西方,由于消除了妄执的缘故,能够行持诸佛因地的菩提行海。

再者,果上的事业相,所谓“生一刹即生一切刹,见一佛即见一切佛”,由于开发了圆满的心性,所以能够一念间入到法界的无数尘刹里,在各类众生面前,应以何身说法即现何身,这样普门示现,遍兴无量的事业相。就像这样,通过往生西方才能圆满达成,为此,把随学愿王全部归在往生西方这条要道上来实现。

还是通过三段来发愿。首先,祈愿临终时没有障碍见到阿弥陀佛,当即生到极乐世界;接着祈愿在极乐世界得佛授记,当时就能除掉我执,也就是计我和我所的心,很快去掉一切虚妄分别,这样就能圆成智悲力的大用;之后就能在一切刹海当中,自在地行持常随诸佛的妙行。一直要想:我普贤的妙行一定通过往生西方的途径来完成。

最后就要看到自己未来的路线,我这样一直走到西方,从此尽未来际展开普贤行海的修行,这就是我未来最重大的主题。所以我目前就要立好愿,把握住此生的归宿,从西方门走向圆成门。就像这样,最后猛利地发愿,临终一定要见佛,一定要得佛授记,一定要得佛加被后圆显智悲力的大用,智力广大遍十方等等。

之后把愿力推到无尽,“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要像这样来祈愿,大家跟着维那师念修3遍。

普贤总回向

我们心中唯一的希愿就是成满普贤行海,因此我做的点滴善根全部以普贤发愿力来印持,规定它未来的方向唯一在实现普贤行上发展,而不用在别的地方,因为只有普贤行是无上的行海,它具有圆满、周遍、无尽的特点。我已经看准了这是未来成就佛果的方向,这是最殊胜无比的普贤行海,因此我发心把这个善根全部回向在成满普贤行上。

而普贤行的篇章尽摄在这样一篇偈颂当中,这里面有各种极其广大殊胜的大愿,每个地方我都这样发愿,总而言之,我的善根就是要实现这些愿。譬如念到“我随一切如来学”这以后,就是要常随佛学,供养诸佛,要利益众生;让一切众生离开忧患、常安乐、得到甚深正法利;或者说为了一切生中,为菩提修行时都能成就宿命通,能够常常出家修持净戒;或者说为了对于遍法界的一切天、龙、人非人等诸有情类,以各种随类音声而说法;或者为了生生世世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为了在一切惑境和魔境中得解脱,如是等等,就像这样,一路下来,都是我们心中最大的希愿。

像这样,自己一念一念至诚地随着愿文来发心,普贤行海就会逐渐成为我们心中最重大的主题,也成为生命的方向,也成为成就菩提之间乃至尽未来际永远行持的主题。要像这样,把普贤行海纳在心中,每一次发愿都要这样。通过千万次的努力,使得它串习成性,哪怕在梦寐中也不忘失,这就是我们心中的愿力。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20 17:00

发心引导

为了使自他趣入无上普贤行海而发起无上菩提心。在怙主法王面前发心,像上师一样念念不离文殊智,成满无边的普贤行海,发起这样的愿力。这又分自利和他利两方面。自利就是:我愿把恒顺众生的愿王完全刻在心上,尽未来际受持,为此我来听受引导。接着我也发愿:把一切众生引入普贤愿海,特别是引入恒顺众生的愿王当中。发心1分钟。

恒顺众生愿王略引导

接下来要把握这个发愿的三个要点——境、心、时。先要知道发愿的境是什么?再知道希愿的心是什么?发愿的时间怎样?发愿的境,就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里一切众生种类无一剩余。
希愿的心,就是我对于法界海中的一切众生类,都随顺他们的内心而做饶益。这时候要想,法界众生跟我同体,都是佛的本性,只是一时迷失了,所以我都恒顺他们的心来做饶益。我们见到任何人,都想着怎么对他好,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对他做实际利益;推广开来,无论见到什么动物,也对它做饶益;再推广开来,对于六道一切众生类,乃至刹海的一切众生类,每一种都随顺他的根性意乐等来做饶益,这就叫恒顺的心。
发愿的时间,是一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为止,我恒顺众生的愿力永无止尽。大家像这样把握三个要点,观修3分钟。

恒顺众生愿王广引导

广的观修要在恒顺的境、恒顺的心、恒顺的时间三个要点上进一步细化。恒顺的境要想到,在我的法界心里有无边的十方刹海,这里面有无数的众生种类。这时候要以法界心量观照到一切有情,没有一个遗漏,也没有重此轻彼的偏执心态,总而言之,要平等地饶益一切有情。
具体要看到,在十方刹海里有卵生的有情、胎生的有情、湿生有情、化生的有情等等。有的依大地而住,有的依水而住、依火而住、依风而住,还有的依虚空而住,或者依花草树木而住等等。包括各种生命形态、各种色身状况、各种形状、各种相貌、各种寿量、各种族类、各种名字、各种心性、各种知见、各种欲乐、各种意行、各种威仪、各种衣服、各种饮食,处在各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等当中,对这一切都做随顺。再扩展到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没有脚的有情、两只脚的有情、四只脚的有情、很多脚的有情,或者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总而言之,一切众生种类全部是我恒顺的对象。首先做这样一个观修,观修2分钟。

接着在发起恒顺大愿方面,要把握平等和差别两个要点。平等是指,法界海里的一切众生类,无论何种心性、何种表现等等,我没有一轻一重的差别,都随顺他们、利益他们,就跟对父母、对阿罗汉、对如来的心一模一样。这样来发起广大的平等随顺的愿力。
其次发起广大的差别随顺的愿力,也就是要了解到,在缘起上,众生以因缘造成各种身体、心态、习性、爱好、饮食、习俗等等,我对于这一切差别相,都恰如其分地随顺缘起,以最恰当的方式来利益他。这叫做广大的差别随顺之愿。
之后就要抛开这个小我,没有什么我执,自身是周遍虚空的自性普贤,它起用的时候,无不顺着众生的心而做利益,要像这样发起至诚的愿力。
总而言之,对待众生界一是平等,二是差别,而且在自身上泯除一切小我的知见,让自性普贤任意地发挥作用。像这样观修2分钟。

接着思维恒顺众生的理趣来强化愿力。也就是在缘起上要了解,随顺众生跟随顺诸佛一样重要。总的要了解,对于我成就菩提来说,随顺众生和供养诸佛是一样重要的。随顺众生就是随顺诸佛,对众生恭敬承事就是对如来恭敬承事,让众生生欢喜心就是让一切如来欢喜,这样来消除只尊如来、卑视众生的心态。
为了证成这一点,必须在缘起上体认到众生是根,菩提是果,我是因于众生而发起大悲,因大悲而出现诸佛菩萨的智慧花果,所以恒顺众生就是在实现佛果,恒顺众生就是开发无尽的普贤妙力。要像这样了解到:哦!原来在成菩提上面,随顺众生处在极端重要的根本因的位置。由此再再地加强这个愿力,往后对于所遇到的一切众生都如同敬奉如来那样恭敬承事。这样来强化愿力,观修2分钟。

最后是愿力无尽的细化。想到饶益一切有情是真正成就佛果的根本,是真正开发普贤力用的根本,这样想到以后,就持一个无尽的愿力。乃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等,我恒顺众生的愿王永无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也就是要想,我念念不断地恒顺一切有情类;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要想到,我对他们做承事、供养、利益等,身口意没有疲厌,我甘愿用自己的身心不知劳倦地来利益众生。要像这样发起愿力,观修1分钟。

经文观修引导

经过广略两层观修以后,下面进入随文念义的观修。也就是经文一来就把住它的要点,知道哪一段是恒顺的境,哪一段是恒顺的心,哪一段是恒顺的理趣,哪一段是恒顺的时间,清楚掌握这四大块。
首先展开恒顺的境,念到“尽法界、虚空界……”的时候,意境上要展扩到全法界的量,里面尘尘刹刹,有无量众生类。念到每一种众生的时候,都要想到这是我恒顺的对象。譬如一切蛋生的有情、胎生有情等,或者水陆空安住的一切有情,或者各种有色、无色、有想、无想的有情,或者各种相貌、心性、意行、威仪等等各类的有情。就好比地球上五大洲的各种人类,或者全球上各种动物,飞禽走兽。再扩展到六道无数众生,十方刹海里的一切有情类,全部普遍地恒顺,这样展扩出极广大的愿力。
之后念到“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就要发起恒顺的心。自己想:从今以后,我待众生如佛,对于任何众生都随顺他的心来转。给他们做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像奴仆一样,像孝子一样,就好比恭敬父母、奉侍师长、承事如来那样。对病苦做良医,对失道者示正路,在暗夜中做光明,令贫穷者得伏藏,这样平等地饶益一切有情。这些念一句就要出一句的愿力,刀刀见血,一念一念都在心上发起。
念到“何以故”的时候,要深深地胜解恒顺的理趣,知道这里有极重要的大义。我恒顺众生就是恒顺如来,我恭敬承事众生就是恭敬承事如来,让众生生欢喜就是让如来生欢喜,以大悲水利益有情就能成就我的智慧花果。要像这样,知道菩提跟众生同等重要,只有开转这样的愿力利益有情,才能最快速地成就我的菩提妙果,像这样生起一个极大的信解。一直念到“则能成就供养如来”为止,一句一句都要出现它缘起上的理趣,发生深刻的胜解。
在“菩萨如是随顺众生”以下,已经确立胜解后,自己真心主动地发起这个愿力:这的确是缘起上最重要的道路,所以我从此以后念念随顺众生,直到尽未来际无有疲厌等等,要这样引起无尽的愿力。像这样随着维那师随文入观3遍,再再地强化这种愿力,使它刻在自己心上,成为永远奉行的大愿海。

导归极乐的引导

在确立了恒顺众生的悲愿后,要认识到实现它的关要就是往生极乐世界。换句话说,这样一种广大、周遍,一时间入在一切众生界来饶益有情的大行,一定是要证得文殊遍虚空金刚智慧,之后才可能实现。
证得文殊智是证体,发生无量的恒顺之行是起用,起用不离证体,证体必然起用。为此就要想:我怎么才能开发文殊智,开出周遍一切的法界心,然后现前圆满的普贤行呢?它的重大关要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一往生得佛加被就能够迅速开发本性。证了体后,在圆遍的法界心中,无量刹海里的各类有情如何显现呢?就像在大海中显现的影像那样,在自己的真心当中,一念就能够分无数身,应无数心,做无数恒顺,这样达到跟观世音菩萨一样。所以,恒顺愿王就是要透过往生极乐世界这样一个极大的关要来实现,由于有这个大关要的缘故,自己一心祈愿临终往生极乐世界。
决定这一生之后整个道路的走法后,就要把握三个要点来发愿:首先,临终时没有障碍地见到佛,马上被摄到极乐世界,脱离生死的系缚;之后,在佛的加被下开发自心,得到授记;然后圆成智悲力的大用,在法界心里应着尘尘刹刹的无量有情,一时分无数身,所谓“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这样就达到跟观世音菩萨一样,恒顺一切众生的心而作示现,最终达成无上的愿王。为此我们猛利地祈愿,以求生极乐世界来实现伟大的大愿王。下面跟着维那师念诵往生极乐愿的偈颂。

普贤总回向

修完善根后要一再地提起:一切行为海都摄在普贤行海里,一切大愿都摄归于普贤行愿,它是无上的愿王,也是最有意义的所在,没有超出其上的。以这种胜解信,把所修集的善根完全回向在实现普贤行海上面。
念诵全篇愿文时,针对其中的每一条愿,都励力地发心:我的善根全部投资在这上面,未来就按照普贤行海一路展开,最终要实现最圆满、周遍、不可思议的普贤行海。这是我唯一的所愿,最有大义的所愿,无与伦比的所愿。三世一切佛的所愿,一切菩萨的所愿,全部摄在普贤愿海当中。也因此,以这种信心唯一往这上面回向,一再地肯定这就是我未来的道路。这样,任何一个善根都摄归在这上面回向,而不发展到别的地方。
要像这样,以真正的愿力来印持这个善根,它就成了无尽增长的因缘,成了实现无边大义的因缘。只要你对于普贤行海,对于菩提生了渴仰心,就胜过用无数的七宝上供诸佛、下施众生的福德,这是不可思议的大事因缘。大家应该深深体认到这无上的大义,而每一次修了善根以后,都极其猛利地往普贤行海上发愿、回向。再次做这样的强调,大家要珍重地受持。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20 17:01

发心引导

首先为了使自他一切众生趣入普贤行海发无上菩提心。先是自利方面随学法王,对于《普贤行愿品》所说的一切大愿王都发心究竟成满,为此今天把普皆回向的愿王受持在自心上,尽未来际念念相续地行持。

接着发利他的善心,把一切有缘众生都接引到普皆回向的愿行轨道里,也就是尽自己的能力来弘扬普皆回向的愿王。像这样观修1分钟。

普皆回向愿王略引导

还是分成境、心、时三部分来观修。回向的境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回向的心是使得众生离苦得乐。回向的时间是乃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之间,常常相续不断地回向。这样观修2分钟。

普皆回向愿王广引导

普皆回向再细一点的观修,就是在回向的境、回向的心和回向的时间三方面细化。回向的善根是从“礼敬诸佛”到“恒顺众生”之间的所有善根。回向的境就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所有众生类。
回向的心是祈愿一切众生常常得到安乐,没有苦恼。从因上讲,想做什么恶法都不成就,无论修什么善法都快速成就。像这样来关闭一切恶趣门,开出人天增上生和涅槃决定胜的正路。再者,做自他相换的祈愿,众生由造恶所感的一切苦果都由我来代受,让一切众生都得解脱,成就无上菩提,这是回向的心。

行持回向的时期就是我立愿以后,一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之间,我的回向没有穷尽。也就是只要还有众生,我就回向给他,而且念念相续不断地回向。这样做回向时,身语意业没有疲厌。像这样观修3分钟。

经文观修引导

念修这段首先要想到,我前面所修的礼敬等的一切功德,全部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之后念到“愿令众生常得安乐”的时候,就要发起祈愿的心,愿众生得安乐、离病苦等等,一句一句从心里这样祈愿。“菩萨如是所修回向”以后,就要把“菩萨”看成自己,就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之间,我这样的回向无有穷尽,这时要发起尽未来际修学普皆回向愿王的心。像这样顺着经文念修3遍。

导归极乐的引导

要使得回向的内容完全实现,必须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捷径。也就是心里想:我的善根回向众生,怎么让它真正实现呢?怎么能够做到我一回向或者一关注众生的心,就能使他们真正得利益?他想行持恶法,能加持他不成就,他想修善法,能加持他快速成就,乃至关闭恶趣,得人天和涅槃果位等等?那我必须往生极乐世界。

也就是,得佛加被以后,迅速开发五神通,以他心通见到众生的起心动念,以宿命通见到他的宿世因缘等等,而且以无碍的神通力,能够直接加被他的心,这样,以我的功德力能够使他真正离苦得乐。再从代受苦果来看,当我自己得到殊胜的成就,和众生的心相应的时候,就能够把他的苦果移到我身上受,使得一切众生真实得到解脱,究竟成就佛果,要得到这种能力,必须往生极乐世界。只有自身开发了本性,才能够遍在法界一切处利益众生。像这样,要把这条普皆回向的大愿归在往生极乐世界上来实现。

为了成满普贤殊胜行,一心回向往生极乐世界。然后按照回向的具体愿文,一再祈愿临终的时候见佛,无碍往生;之后得佛授记;在佛加被下能够圆满开发智悲力的大用等等,这样尽未来际修持普贤殊胜大行。要像这样发往生西方净土的大愿。接下来跟随维那师观修3遍。

普贤总回向

普贤总回向的引导,就是再三提醒自己不要走错路,时时拿着地图:我现在往这个方向走,我赚的钱买这个方向的车票,往所预期的最好的方向走,往最圆满的目标上走,这就是所谓的普贤总回向。普贤代表一切贤,它会出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是世上最好的回向、最好的投资。所以我们每一次都要记得:现在我赚了钱,一定往最好的方向投资,这就是作回向的意思。

缘起是由我们的心设定的,那怎么投资呢?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了《普贤行愿品》这一张最完美的地图,它告诉我们道路的方向,尤其是偈颂里一段一段的经文,全是告诉我们怎么投资。总和在一起,叫做普贤无上的行愿海,它摄了菩萨百万亿阿僧祇大愿的精华。所以,做这一个回向,就等于做了无数种回向,做了最圆满的回向,做了最符合我们本性的回向。其实,有善根的人也会感觉到,这里面充满了善的力量,是最开心、最有意乐的事。

像这样,我们再再地提醒自己,在念回向偈的时候,一段一段下来都要至诚地发心,这样最终才能结成普贤行愿的力量。每一次都要提醒,才会内化成自己的愿力。我们要再再地强调,每一次都强调。因为我们就像很小的小孩一样,不这样的话,很难变成自己内心的愿力蓝图。但是一旦变成以后,我们只要念一个“文殊师利勇猛智……为得普贤殊胜行”,心里马上就清楚,我现在投资就是要得普贤殊胜行,这就是愿力已经在心中出现了。

有了这个愿力,我们以后念略的就知道它的要点是“为得普贤殊胜行”,念广的就知道要一条一条随着愿文来发愿,都是我们心上最重要的事,这时会百倍殷重地在自心上刻上最殊胜的普贤愿。这是当年普贤菩萨摩诃萨给善财童子传的最胜妙的法,我们应当非常珍重地执持。像这样诵一遍普贤总回向。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23 21:16

发心引导

为了使自他一切众生都入到普贤行海的无上轨道中,发无上菩提心。这又包括自利和利他两方面的发心。在自利上就要效仿法王,发心把《普贤行愿》所说的一切行海都受持在自心上,而且毕竟完成,为此今天要受持“愿利益”这一分内容。也就是我今天一定要受持好愿利益,激发出自己行持的欲乐,从而生生世世永无间断地奉行普贤行愿。

同时也想到,尽法界的一切众生和自己一样有自性普贤,本具无量恒河沙数的功德,应当让这一切体普贤开显出来、用普贤发展出来,为此自己要发无上心,把一切有缘众生都引入到普贤行愿的轨道中,这是我们的职责。应当这样发心,观修1分钟。

愿利益引导

首先我们要思维,随顺趣入普贤十大愿王会得到什么功能、力用,或者得到什么能力。
从菩提心来讲,包括上求佛道和下化众生两个侧面,在这两方面都能得到巨大的能力。一是有成熟一切众生的能力,二是有随顺无上菩提的能力,也就是在修菩提心上会非常有能力。

其次广展开来说,会有成满普贤行愿海的能力。也就是以愿作为最根本的缘起,不断地随顺趣入这个大愿,时时在心上熏修,每一座都这样发愿印持,每一时每一事都提起大愿来摄持,将来就会特别有能力。也就是,愿轮不断地运转,以此能够成熟众生,能随顺菩提,能成满普贤行愿之海,这都是以愿而决定的。应当这样了解,观修2分钟。

接着我们应该切身地考虑:我这样修持普贤愿王、作十法行,会得到什么功效?这里具体展示了行持普贤行愿极其殊胜的功效。又要从积资、净障、得果、往生各个方面作思维,从中看到对普贤行愿作十法行是积资、净障、得果、往生的极其殊胜的方便。当我们看到它具有全方位的极大功能后,自然会踊跃趣入,而且感觉自己的选择绝对没有错,选到了一个最好的发愿。这样百倍欣喜地趣入,就会得到无上善利。

为了引发尽未来际源源不断行持的动力,我们现在就要思维好这几个大方面的功能、力用。首先要思维修习普贤行愿是积资的极胜妙的方便,下面我们做这方面的思维。

这里要想到,我学普贤行愿有多大的意义?了解了它有无上的意义后,自己就会一心受持这部经,直到尽未来际。

这里佛所说的譬喻都要在我们自心上想出来,里面的“善男子、善女人”就是自己。假设两种方式:按前一种方式做,把十方无数世界极微尘数的一切世界里最好的七宝,以及人天中最好的安乐,一个一个地全部布施给十方无数世界极微尘数那么多的一切众生,以及供养十方无数世界极微尘数的一切如来和菩萨,这样全部呈供,经过佛刹极微尘数的时间相续不断,这样做当然有极大的福德。然而特别惊人的是,我对于本部愿王一经于耳生信的功德,就超过了前面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十万倍、百万倍、千万倍、亿万倍,乃至大地微尘数倍。

这个倍数是多少?我们想一想,譬如一个房间的地面有多少微尘?这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一个社区、一个城市里的微尘有多少?恐怕全世界的计算机一起来计算也没办法算出。再说整个地球上的微尘数有多少?就连圣者阿罗汉他们也很难算出。像这样,一经于耳生信的功德,竟然大地微尘数倍超过了前者。这才知道,这个结论的确太惊人了。

我们应当何去何从呢?假使还是像原来一样,一个一个去修福,我们积攒几年才能有十万块钱,然后供养佛菩萨或者做一些慈善事业等等,这样的话,我们感觉做了好大的功德。实际上,跟前面的例子相比简直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现在不是拼十年赚到几根金条的问题,而是充满了十方无数世界微尘数的所有七宝,不但是七宝,还有人天最胜妙的安乐。不但有这么多的供养物,供养境是十方世界极微尘数的一切众生,这大概是最大的慈善事业了,而且供养十方世界极微尘数的一切诸佛,这大概是最大的供养三宝的事了。然后经过佛刹极微尘数的时间,一直相续不断,这大概是最有恒心修持福德的人。然而,这跟一个人对《普贤行愿》一经于耳能生信的功德相比,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可见这部无上大愿王的经文有何等加被力!它一传入我们心中,一开发出这样圆满、周遍的善根,就已经得到了用无数计算机、经过无数时劫没办法计算的福德。对此,大家应该生起很大的欢喜心、庆幸心。

我们这一次做了经文的讲解,又有引导,如果大家能一遍一遍至诚地在心中熏习,我想初步的基础已经打下了。很多人心里已经生起了信解,初步感受到了普贤行愿是这么不可思议,它的确是这世上最圆满、周遍、无尽的愿王。它在我们心上所熏发的善根,的确是其他下乘的法无量无数倍也没办法比的。像这样,一念间已经得到了这不可思议的功德。

我们应当再再地起欢喜心,再再地发出愿力:我要尽未来际受持普贤行愿,每一座修法结束,都要用普贤行愿来印持,如果没有时间,也要念“文殊师利勇猛智”等的两颂。再者,我的生命方向已经完全断定了,此生结束就往生极乐世界,现前成就此愿王。这样珍重地执持在心里,像对待无上的如意宝一样。大家像这样思维3分钟。

我们由前面的思维已经了解到,闻信普贤行愿具有极其不可思议的功德。它大地微尘数倍超过了以充满十方无数世界的上妙七宝、人天最胜安乐,布施无数世界的众生,供养无数世界的诸佛,经过无数微尘数劫所得的功德,这就看到的确不可思议。我们现在来接受引导,不断地加深修持,的确是超天文数字倍地在增上善根。

就像圣者法王所说,见到僧众能够如法念一遍《普贤行愿品》,都觉得住世很有意义。同样,我们应当以百倍胜解的心加强这个意乐,每一次听到念《普贤行愿》的时候都十分踊跃,用最大的心在自己心上刻上一篇行愿,这的确有无与伦比的利益。这样殊胜的功德力,在我们灭障、离恼、去病、消魔障等等方面,都具有极大功效。下面我们将思维这方面的内容。

按照佛语的指示,如果以很深的信心对这个行愿作受持、读诵,下至写一个偈颂,就能快速除掉五无间罪,所有世间身心等病、各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的恶业都得以除灭。要像这样了解到它有极大的去障、除病、消业的功能。想一想,以很深的信心手写一个偈颂,就除掉了五无间罪,就除掉了佛刹极微尘数的恶业,就能除掉身心一切疾病,这才知道,这的确是一个极殊胜的去障大法。

比如人本来在各种恶业当中,以很深的信心,一旦接触到《普贤行愿》,依此觉醒,顿然像云散日出般,心从中脱出来了。就要知道它有这种开发的力量,它最切近地在我们心的本源上,告诉我们圆满、周遍的自性普贤是什么。自己知道了是这样的,就敢于发愿,就敢于承当,就敢于这样受持,那么顿时间就脱出了无量业障、疾病、苦恼和恶业的包围,应当这样了解。

再者,受持《普贤行愿》,已经唤醒了内在的体普贤、用普贤,住在普贤菩萨愿文的行境当中,一切魔军、夜叉、罗刹、鸠槃荼、毗舍阇、部多等饮血吃肉的恶鬼神都没办法接近,他们都会跑得远远的。或者说,他们都变成正面的善神,发心前来亲近守护这位行者。要像这样,了解《普贤行愿》是极大的除魔障、避邪、去病、除恼、消业、去恶的大总门。

光是这样说还不够,我们还要放到自身上体会。要想:我现在已经有一些信心,而且在不断加深,现在我每天都念诵《普贤行愿》,这太殊胜了,所以我要珍惜这个机会。同时要生起非常喜悦的心,就要想:我现在已经有很深的信心了,我现在已经开始信受它了,以至诚心来书写、念诵、参加讲研或者讲授等等,这多么殊胜啊!我这么一念,就能很快除去业障,就能远离邪恶势力,就能赢得一切善神们的拥护等等,这么想的时候心里应当特别欢喜。大家试着这么想,而且沉浸在欢喜心中,滋润这样的信解和善根,观修2分钟。

既然普贤行愿能够极其顿速、极其圆满地在一念间、在作一个法行间,就得到这么大的积资净障的功效,那当然所得到的果报是十分殊胜的。所以我们现在要思维,诵持普贤行愿会得到什么殊胜的果,包括增上果、等流果、士用果、离系果、异熟果等等。这样才了解:哦!原来我现在受持普贤行愿,将来会得到极其殊胜的果报。这样再再地生欢喜心,然后百倍踊跃地趣入修持。

要这样想:既然我念《普贤行愿》能极大地开发善根,而且远离一切罪障、恶业和邪恶势力,那当然就像空中月出云翳一样,我的心在世间任何处运行都没有障碍。而且这样行持,一切诸佛菩萨都称赞,一切人天都礼敬,一切众生都应当供养。这的确已经出现了圆满善心的量,已经是一个有大菩提心的行者,因此自己顿时就成了佛子、成了因位的普贤,顿时就是人天礼敬处,成为众生所供养处,在一念间顿时就转了身份。

只要我们真正有信受的力量去纳受普贤行愿,自己能够真正接受住它,把它转成自己的行愿,那的确当下就转了身份。也就是要想到:我在受持普贤行愿之前是一个非常贫穷的人,没有身份、没有尊贵度、没有地位等等,但是我受持了以后已经无比尊贵了。我过去没有多少功德,所以诸佛菩萨也不赞叹,没有可赞叹处,但是我一经熏修了普贤行愿,无量无边的善根功德一时就出现了。

在这样圆满摄集万善的大行愿海里,我从礼敬诸佛一路念下去,每一路都开发无尽的善根。这样诸佛菩萨也不得不啧啧称叹了:这样一位行者太不可思议了,他已经出现无量无边圆满的善根,横遍竖穷、无穷无尽,包括一切种类,没有一种善他不发的。那么诸佛菩萨肯定称扬赞叹。

一切人天都看到:我们小小的善比不上他。我们供一些花就觉得很了不起,或者只是随喜一个人,或者只做一点称赞、请转法 lun,乃至学一点佛的善行,或者随顺众生等等,而这个行者竟然圆满地纳受了普贤行愿,他一次性就发满了遍法界的量!这时候人天都觉得这个人太值得尊敬了,都纷纷向他礼拜、合掌。一切众生都认为这是大福田,供养他能够得到很多福德,因为他的心相续已经成了一个极其殊胜的福田,这样一供养就得到很大善利。

这样就看到,修持普贤行愿有如是的增上果报。也就是,我本来是一个很低的人,得到它以后就迅速地升级。就好比一个街头乞丐,顿时摇身一变成了亿万富翁一样,比这个增长力还要高,所以它叫做极大的增上果。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名声的人,忽然之间全世界的人都要尊重他,世上所有的尊贵人物都要对他致以称赞,人们都要供养他,有这样顿时转变身份的果报。我们应当发起真正的欢喜心,观修2分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23 21:19

思维了有极大的增上自身地位、功能、名誉等等的功效后,我们进一步想:如果我把普贤行愿纳在心上,我的习性变得怎么样?我将来发展出来的心态和行为怎么样?这就是要思维等流果。也就是,我现在这样一点一点地修普贤行愿,每一次都至心地去修,将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呢?按照这样一种同类的因,会流到哪里去呢?它会从一个小溪发展出波涛万顷的大海,也就是我们现在至心修普贤行愿,会发展出普贤菩萨无量无边的功德。像这样要思维等流果。

我们按照经文要这样想:像我这样来诵持普贤行愿,我的确得了一个很好的人身。为什么呢?因为我这样修习,每一次都纳入无量的普贤行海,它是不会空过的,以这个等流毕竟会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就跟普贤菩萨一模一样,对这一点要细细思维。譬如说我们从礼敬愿王一路念到普皆回向为止,那么十大愿王所摄的百千万亿阿僧祇的菩萨行愿全部在里面,每一种善行都遍满了十方三世尘尘刹刹,在一切所缘境上,自身作礼拜、供养、称赞、忏悔、随喜、请转等等,又发起了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的大愿,每一愿都周遍了法界。这就不可思议了,在因位上我们立的缘起跟普贤菩萨一模一样,完全随顺。

我们既然是这样设定的、祈愿的,当然将来就变成普贤菩萨,不会变成“普恶菩萨”,也不会变成“一般贤菩萨”,也不会变成“片面贤菩萨”,不会一部分贤一部分不贤,还有偏颇、厚薄等等的相。这就知道,缘起上肯定是这样。现在我设立的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种类一切善,一时间全部行持,那当然我就在唤醒自性的普贤。我的本性也是如此,我的愿力也是如此,那我的果报当然跟普贤菩萨一模一样。我这个生产线做的是普贤菩萨的产品,结果必定生产普贤菩萨。这样才想到:哦!原来在我心中纳入的是一个最完美的机制、不可思议的机制。这样发起欢喜心。
我们都特别注重自己习性的培养、善心的培养,知道现前怎么串习将来就会培养成什么,没想到现在竟然遇到一个最圆满的培养无上普贤的方案,而且每一次都把它纳在心中,每一次都在这个最完善的机制上走,的确太值得欢喜了。念念这样熏修,念念真心地这样立愿随行,有这样的量加上去,很快就成就普贤菩萨了。

这样从因望果,就像大人看小孩小时候做什么,就知道他长大会做什么,同样,我们看到自心这个小孩现在正在做什么,就知道我们长大了做什么。我们长大了就是普贤菩萨,而且是很快的。像这样思维:我已经熏入了成就普贤圆满的愿力方案,所以我不久就要做普贤菩萨,很快会得到佛的三十二相等微妙色身。要像这样思维熏修普贤行愿的等流果,观修2分钟。

接着继续思维,受持普贤行愿会得到什么异熟果、士用果和离系果。也就是说,我这样受持普贤行愿,将来如果生在人天会是怎样的果报?或者那时候我将具有什么能力?以及我能否由此远离烦恼的系缚?等等,必须思维这些方面。一旦认识了它的功能以后,我们一定会竭力地制造它,在心上建立它的缘起。就好比知道某件事的功能、果报、离障的力用等等,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做它,这就是通过了解果从而加强对因的建设。总而言之,思维愿利益是非常重要的,由此能够增上我们行持的欲乐。

首先要思维,普贤行愿是万善的总集,它达到了最圆满量的程度,所以它上面熏的善根是不可思议的。就人天善法而言,种一类善因得一类善果,将会产生未来世成熟的根身、相貌、家族、财富等等方面的果报。应该想:我现在受持普贤行愿,决定将来在人天受生的时候,常常生在极其尊贵的家族。譬如一个人礼拜一尊佛,从他的脚下一直到金刚地基之间有多少个微尘,就将得到那么多次转轮王的地位。就像这样,十大愿王每一种会得什么果报,再把这个果报扩大到无量无数倍,就知道将来一定得到极其殊胜的异熟果。也就是得到相好、长寿、多财,生在富饶尊贵之家或者正信之家,拥有智慧、能力、眷属、言教威重,有各方面护持的力量等等,这些都是异熟果可以想见的。

再者我们也要知道,我这样修持普贤行愿,在未来世会得到怎样的能力呢?由于自身一心熏习的是最贤善的普贤行愿,在方方面面都是极贤善的行为,到达了彻底的地步,这样念念地祈愿,在这个圆满的善上熏修,将来自己就能破坏一切恶趣。也就是善和恶是不并列的,就像光明和黑暗不并存那样,我心中一旦燃起了普贤行愿的明灯就没有了黑暗的阴影,一旦竖立了普贤行愿的习性就能破掉一切恶趣。

再者,以这种贤善的力量,一切邪恶不能近身,自己自然远离一切恶友,而且这个心是十分正的,它完全契合法界、契合本性、契合真理,所以将来会制伏一切外道。

最后思维离系果方面:我这样念修普贤行愿,能不能远离烦恼的系缚呢?这里说到,所有贪、嗔、痴、慢等的烦恼全部能够解脱,这就不可思议了。因为一上来的时候,都是尽虚空遍法界的量,一下子展开到十方三世所有时空,这时候小我顿时化去,一心契合法界的体。在缘起上是回归的、无我的,它是周遍贤善的、平等的、广大的、清净的等等,这是契合本性的缘起。而所谓的烦恼是执著我、执著对方,然后有自他的对立,这样就起了各种不良心态。因为执著小我的缘故,凡是有利于我的就起贪,不利于我的就起嗔,自视甚高的时候就起高慢,不如人的时候就起自卑,与人攀比的时候就起竞争,或者为了掩饰自我的时候就起谄诳等等,这一切烦恼都基于小我而起。而普贤行愿能极大地助显自心普贤的妙德,所以它会消掉小我的妄执,也因此能够解脱一切烦恼,就像狮子王能够摧伏群兽一样,要这样了解它离系的极大功能。大家像这样思维后三种果报,观修3分钟。

接着我们要从最关键处思维往生的利益,这是极大要诀性的指示。我们修持普贤行愿最终会到哪里去?会怎么成佛?它的秘密就在往生极乐世界上,所以这是极稀奇处。《华严经》最后就到了普贤行愿,它已经到了高峰,它是毗卢遮那的渊府、华严的精髓。那么怎么来实现华藏世界?怎么来成佛?以十大愿王归入极乐世界,这就是下面的经文所要说到的。

也就是,我们像现在这样不断地诵修普贤行愿,最归会归到哪里呢?我们来世在哪里呢?又怎么走成佛的路线呢?这里说得很清楚,也就是它有三个步骤:第一步骤,在临终最后刹那,什么根都散坏,亲属舍离,威势退失,各种的辅相大臣、宫殿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什么都带不走。只有这个愿王不会舍离,一切时中引着自己的心往前,一刹那间就往生极乐世界了。

然后以愿力驱动,一到了极乐世界马上见阿弥陀佛,见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等。这些菩萨都色相端严,功德具足,围绕在阿弥陀佛身边。自己会见到,我生在莲花里面,阿弥陀佛给我授成佛记莂。以柔软的手摩着我的头顶跟我说:你将来在哪里成佛,名号是什么,做什么样的事业,住世多少劫等等。这样成佛的事情就完全定了。

接着在佛力的加被之下,马上开发了遍法界的文殊金刚智,也就是证了体。一旦证了妙体,就不是分别心来做事了,而是法界来做事,这时候就会发起大用。所谓智悲力的大用圆满开发,将在无数百千亿那由他劫,普遍在十方不可说不可说的世界,以智慧力随着众生的心而做利益。不久就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fa 轮,这时候就示现圆满成佛了。随后就有极大的能力,能够使佛刹极微尘数世界的众生发菩提心,随着他们的一一根性教化成熟,往后一直到尽未来劫海,能够广泛地利益一切众生。

这就是修学普贤行愿成佛的特别道路,我们要对这个深深地信解,之后就知道我们修普贤行愿到哪里去,怎么成佛,跟阿弥陀佛什么关系。最终发现,无上的普贤行海竟是以往生的捷径来实现。所以西方法门不可思议,整个《华严经》到了最后,竟然归结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完成,这就是成佛的秘密,它叫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应当按照三个要点——往生,得授记,以智慧力利益众生三方面来思维它的要义。而且再再地在心里决定:我修学普贤行愿,要接到往生西方极乐上去。所以普贤愿和往生愿是一个愿,普贤愿接上了往生愿就有了圆成的方便,往生愿接上了普贤愿,就知道我往生的目标是去完成普贤行愿。要像这样在自己心上看清这条道路,观修3分钟。

最后总结思维愿的大利益。按照经文切合在自身上想:现在我听了而且信受了这个大愿王,每一次都发心受持一条条的愿王(十几次下来,大家基本已经有信受的心了),而且每次都在读诵,还有很多人给广大的大众作演说,那么这一切究竟有什么功德呢?是不是白白地耗费时间,很不值得呢?不是的,经文的金刚语已经说明了,这将得到极其巨大的功德。到底多大的功德呢?其他十地以下的菩萨都没办法计算、测量,只有佛才能知道他有多大的功德。因此,大家应该生欢喜心:我这么受持太值得了,无数倍地超过了做无数人天善法,只有佛才能计算到它的量,因为它没有边、没有际、没有局限的。这才知道:哦!这是人生当中具有无比大义的事,我现在已经得到了只有佛才能了解的功德!要这样再再地生欢喜心。

普贤菩萨也是这样劝导我们:你们一定要相信,虽然自己没看到,但一定要知道,闻信了这个愿王之后一定有这样的功德,一定有不可思议的利益,不要生怀疑,应当一心谛受。受了以后自己要能读,读了以后能背,背了以后能持。也就是心中能持住这一条一条的愿王,每一次都用它来印持回向,每一次都要想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在哪里,自己的愿望在哪里。不要流落在世间的小愿、邪愿,人天的愿,小乘的愿等上面,而是要发起普贤的大愿,用它来印持善根,一点一滴都不要流落到小的、偏的、邪的、有限的缘起上,要像这样珍重。

再者要想:这么殊胜的愿王,我要在这一生中连续不断地去作十法行,要么读诵,要么演说,要么书写,要么受持,要么思维等等。就像这样来做,一定要立下这个愿。这样做了以后,我们会怎么样呢?普贤菩萨最后给我们一个安慰说:你这样在一念当中,所有的行愿都会成就,你得到的福德聚无量无边。再者,你这样行持普贤行愿有极大的利生能力,你能在烦恼大苦海里拔济无量众生,使得他们都出离,都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这里想起了怙主法王,他为摄持无量无边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都是以普贤行愿作为极大的推动力、摄持力。所以,上师率领万人朝礼五台山,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念诵《普贤行愿品》,摄持无量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到了金刚座也是呈献供养,念诵大量的《普贤行愿品》,作为结合的缘起,来引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看到经文才知道其中的奥妙。

思维了这些大义之后,关键是在自身上随学。也就是说,现在我一定要这样日日夜夜受持普贤行愿,每修一座法后以普贤行愿发愿印持,每听一堂课后以普贤行愿发愿印持,自己做的一点一滴的善根全部用普贤行愿摄持。那么从现在一直到成佛之间的道路已经定了,就是沿着普贤行愿的

轨道不断地发展,我已经信受无疑,像这样下决定心。
然后又要想到:我真正受持法王《愿海心髓》的大愿,凡是跟我结善缘、恶缘的,从无始到今生之间的一切众生,我都祈愿让他们临终无障碍地见阿弥陀佛,见佛以后得授记,得授记以后,以智慧力能够普遍在无量世界里利益众生,要像这样实现一切父母有情悉成佛道的大愿。那么,怎么来具有摄持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能力呢?还是要自己坚定普贤行愿,再再地修持普贤行愿,以这样的行愿力才有拔济无量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能力。要像这样把修持普贤行愿和摄众往生放在一起,它们本身是密不可分的,修好了普贤行愿力,就有极大的力量摄持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应当这样再再地发愿:我从今往后修持普贤行愿,而且摄持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像这样观修3分钟。

经文观修引导

我们经过了分段思维以后,的确能把经文一句句地纳入在心上,接下来重要的是不断地缘着经文熏修,所以下面跟着维那师念3遍《普贤行愿品》的利益文。念到一段一段的时候,都要一心缘着它的法义,生起很大的欢喜心,强化尽未来际永远受持普贤行愿的意乐,这是极其重要的。下面念修3遍。

普贤总回向

我们从前面一路走来,逐愿地了解了每一愿发愿的所缘境,以及希愿的心、发愿的时间等等,这样大致了解了普贤行愿壮阔如海、极其圆满周遍的境界,而且每一个也相应地纳受在自己心上。在十大愿讲完了以后,进一步讲到了普贤行愿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积资、净障、往生、成佛、利他等的无量无边的功能力用,之后我们的确会生起胜解,从而把它真正受持为尽未来际永远行持的大愿。这就成为唯一的道路、最圆满的道路、最不可思议的道路。

今天我们最后修普贤总回向的引导,要再一次地强化把普贤行愿作为尽未来际道路的信念。也就是想到:我做的任何善根,都要纳入到普贤行愿的缘起轨道里,而不走向别的轨道。因为只有这样的缘起是最贤妙的、最圆满的、最周遍的、最广大的,它涵容一切,像天空普遍覆盖一切,像大地普遍承载一切,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最极妙善。

这样了解以后,自己有一种充沛而出的愿力:这里面的每一个大愿我都受持在心。我有这样的自性普贤,不应该让它委屈、消极、阴暗、片面,而是在我自性海里的一切普贤自性功德、无量无边的贤妙德行,全部要让它以顿然、圆满、周遍、无尽的程度一时圆展开来。要像这样,有一种极大的想回归本元的愿力,有一种想不要去压制它、不要去局限它,一定要把它全数发出来的心愿,这样子来受持普贤大愿王。

每当念到一个一个愿的时候,都要想到:这就是我的愿。经过一番引导以后,自己已经信受了它,我就是敢承当,我要做普贤菩萨,我就是普贤菩萨。要以这样的信受之心,把它全部纳为自己的事,这样一愿一愿都成了自己的愿。应当时时以普贤大愿王来印持一切善根,朝着自己所希愿的、唯一的最快速成佛的方向来发愿回向,它是无上的发愿,最圆满的发愿。像这样大家做普贤总回向,作为我们今天圆满的结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25 20:34

我在学修《普贤行愿品》之初,时常都在思考:为什么汉传、藏传的大德那么重视《行愿品》,奥妙何在?随着学修的深入,终于发现其中深意所在。普贤菩萨这一行门,确乎深广、希有、究竟,它不仅是集资净障的最佳途径,其本身,就是成佛的修行。

  众生根机各异,所以演化出八万四千法门。在信息闭塞的古代,多数人没机会接触太多法门,且有善知识耳提面命,不致令学人莫衷一是。但在目前这个信息时代,不必出门就可以接触三大语系、各个宗派的典籍。如果没有能力抉择,就会目迷五色,无所适从。

  慈悲不仅是利他的善行,更是使人格得到提升的自利行为。当我们对他人心怀慈悲时,内心是调柔而开放的。这种调柔能使我们感到安宁与祥和,而这种开放则能使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我们在付出的同时就在收获,这种收获不在于他人的回报,而是自身心理的改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3-11 16:20

发心引导



现在我们要开始《普贤行愿品》偈颂的观修。先发起广大的心。在上师法王如意宝前发心:从今天开始,我要受持《普贤行愿品》偈颂整篇愿文的观修。我发心把每一条愿文都刻在自己心上,而且尽未来际按照普贤行海来行持。不仅发心自己开发普贤行愿,而且发心把一切有缘众生都安置在最胜妙的普贤行愿海的修习当中,速疾成满无上菩提,回归法界。如是发心2分钟。



七支观修引导



普贤愿偈的观修引导分成两大部分,首先是七支行法的引导,接着是圆满普贤行愿的引导。七支行法就是前面十大愿王的归纳,并没有新的内容。今天就依次完成七支行法的观修。

十大愿王和七支行法的关系是,把礼敬和称赞两大愿王归在礼敬支里,再把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三大愿王归在回向支里,这样把十大愿王摄在七支当中。

在从始至终的观修过程中,要把握两大要点:一是胜解信,二是行愿力。胜解信是要相信自心是法界心,因此一切佛海、菩萨海、功德海、众生海、业障海、现相海等等,全是自己法界心中的事物或者显现,这样就不把它看成分外的事。其次,行愿力是要相信自身具足普贤自性或者体用,也就是具有无边的善妙德行海,因此要借助因缘把它开发出来。在开发的时候称合法界心,是一种广大、周遍、圆满、无尽的状况。这样把握以后进入普贤观行,它就成为最大量的积资净障、增长善根的大方便海。应当这样把握整个观行的大要点。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在修礼敬支的时候,观想十方三世一切人师子诸佛,我一时间以清净的身语意全部敬礼,无一剩余。

这是基于自己周遍圆满的普贤行愿力的缘故,胜解法界心中具一切诸佛的缘故,因此,随此力量普现在一切如来前。不仅如此,而且每一个身都化出佛刹微尘数的身,其中每一个又在遍礼佛刹微尘数的佛,像这样做圆满、周遍、极其广大的普贤礼敬。

自己的胜解信是,在法界的每一个尘中,都有佛刹极微尘数的佛,每一尊佛都处在无量菩萨海会当中,无尽法界的任何一个尘都是如此,深信诸佛全部充满。也因此,自身住在普贤礼敬时,深信一尘即法界,因此一尘中具一切佛,每一佛都在无量菩萨海会围绕中,对此法界大坛城做周遍无余的礼敬。“深信”二字是表意礼敬,处在一种胜解信当中来作礼敬,就叫“意礼敬”。

接着是语礼敬,对于一尘中所含的无数佛以及菩萨海会,各自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的妙言辞,尽未来一切劫赞扬佛的甚深功德海,这样做语礼敬。起这个行愿力的时候,就想到法界本来就是这样安住诸佛,本来圆具一切功德海,因此,我的愿力是穷尽未来一切劫数,念念相续不已,而且以最极广大的智慧、辩才,从舌中发出一切音声海,从每一个音声里出无尽的妙言辞,周遍宣演诸佛的广大功德。一定要起此愿力,那就成为积资净障的殊胜方便。像这样观修2分钟。



接着做供养支的修习。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首先展开广大的观境,想到尽十方三世的一切佛海就在当处。整个观想境跟前面一样,也就是法界有无数尘,一一尘中有无数佛,一一佛处在无数菩萨海会中,自己现前知见的确就是如此。既然这是本来清净庄严的佛海,就应当献上最为广大、周遍的普贤供养。以此胜解信和行愿力的推动,在心中观想尽法界的量中,一一佛前,我都以最殊胜的供养具,以无数的妙花鬘、伎乐、涂香、伞盖等等的庄严具来供养如来。

念到第二颂时要想到,人天最妙好的衣服、最妙好的香、粉末状的末香、点燃的烧香,以及各种明灯、蜡烛等等的光明,每一种让它的量堆起来像须弥山那么广大。这是表极广大心,以是心量让它扩张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有多大就想多大。一切都是随心而现的,心要求特别大,不要小气,那就要让每一种供养物都堆到像须弥山那么高,而且品质极其优越、殊胜。就像这样,尽最大的心来供养一切佛,这样会圆成无边的福德。像这样来供养诸如来,按照经文观想2分钟。



第三支“忏悔支”的修持。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忏悔的所依止境与前面相同,也就是法界心中十方三世一切佛海。观想自己在一切佛前,追悔过去所做的各种虚妄业行,而且发起最极广大的悔除一切罪行的愿欲,这样来作忏悔。

在念诵的时候要想:我从过去无始以来,由于贪嗔痴的习性,从身口意中发出各种恶业。譬如身体做杀生、偷盗、邪淫,语言造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意念起了贪欲、嗔恚、邪见等的各种恶业,从细至粗,身口意所造,缘着各种境所造,以及违犯各种三乘戒律等等的罪行。就像这样,恶业有形相的话,尽虚空界无法容受。对于从无始以来所做的各种颠倒行为,障蔽普贤行海开发的业行、回归本来面目的业行,全部都作忏悔。忏悔后,发愿从今往后不再相续。就像这样,发起大的忏悔心。观修2分钟。



接着是第四支“随喜支”的修习。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这是随喜五类人的功德。一出来的时候,境上就要想到尽法界心里有无数的善根聚,包括各类圣凡有情。在这个当中无一遗漏,没有偏执,平等周遍地随喜。

这时候要想到,反正我法界心里出现的善根,凡是善都应该爱若至宝般地欢喜,要以这种意乐引起。也就是两个要点:一、胜解信,二、行愿力。胜解信就是相信这一切都是法界心海里出现的,行愿力就是要发出最贤妙的行为,对于一切善普皆随喜。由这两个因素驱动,自然就会出现普贤广大随喜愿王的修习。

也因此当下就想,法界心中十方三世一切五类有情,六道凡夫,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修罗等等,下至心中发起的一念善根,广到各种类型身口意的善,全部普作随喜,并没有喜欢一个不喜欢一个的偏执。在这之上所有出世的声闻缘觉,所成就的有学、无学果位中的所有善行,都普皆随喜。接着是所有菩萨发菩提心以后,行持六度四摄等等无边的功德海,普皆随喜。进而是诸佛从因到果所有善妙之行,普皆随喜。

就像这样,下至恶趣有情的一念善行,上至诸佛无上果位事业之间的所有善行,一时之间全部随喜。要像这样来把握两个要点,行愿力和胜解信。其次就是把握到所愿境以及能愿心这两个要点,由此修习广大随喜支的法门。观修2分钟。



接着是“请转法 lun支”的修习。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fa 轮。



这里要注意,所观境是十方刹海里任何一位世间明灯,也就是最初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而能愿的心,就是当他们正成就正觉时,我为了一切众生利乐的缘故,不隔一刹那,当即就现身在诸佛面前,犹如过去的梵王和帝释那样,诚心诚意地向诸佛劝请转无上fa 轮,因为这是关系到一期教法中所有众生利乐根本的缘故。

这也是由两大因素驱使来发起普贤广大观行。两大因素一是胜解信,二是行愿力。胜解信就是相信自身并不是这样一个四大的假躯壳,而是法界真心,它横遍竖穷,含摄一切。因此,诸佛示现成道就是在我心中示现,全都不是我心外的现相。而一切苦难众生也是我心中的众生,他们正陷在虚妄的流转中。为了他们的利益,当诸佛现前成就正觉的时候,我都不隔一刹那,出现在诸佛面前作劝请。这是那个世界最殊胜的缘起,它是出生一切圆满的根源。

有了胜解信,就把它归为本分上的事,而不是心外的事、别人的事,有一种同体的慈悲心。以普贤行愿力,就是要使得普贤的妙行发出来,有这样一种愿欲,不要局限在一种自私的行为里。它是出自天性的,如果没有人我执、法我执的障蔽,自然就会发出来。就像果位普贤,当一切佛正成道的时候,他自然化无数个帝释等,兴无量供养云,来劝请诸佛转正fa 轮。这都是我们内心的普贤妙行,让它发出来的愿欲就叫做“普贤行愿力”。以这两大因素驱使,我们就会理所当然地这样发心。

因此,转到观行的时候就要想:在我法界心里有无数刹海,当众生因缘成熟时,都会有诸佛示现成道。当他们示现成道的时候,不隔一刹那,全部分身在每一尊佛面前,至心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而劝请他们转无上fa 轮。要像这样坚固自己的行愿力,观修2分钟。



接着进行第六支“请佛住世支”的修持。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诸佛降世以成道和示现涅槃为两个关键时刻。前面是要兴起普遍劝转法 lun的大愿行,这里要发起普遍劝请长久住世的大愿行,这就是一始一终的两处普贤妙行。

这时候也同样要把握住胜解信和行愿力两个关键。胜解信是想,一切佛、一切众生都在我的法界心中,是我心中的佛、心中的众生。诸佛教化众生的因缘完毕就要示现涅槃,而涅槃后世间将变得空虚,没有明灯,因此为了一切众生的利乐,当诸佛将欲示现涅槃时,我都至诚地在诸佛面前祈请长久住世。而且祈请的心要扩展到无限无尽的地步。这都是心量的问题,不要局限住,一发心就是愿诸佛乃至佛刹极微尘数的时间里一直住在世间海里,引导众生趣入法道,这样来利乐一切众生。

总之应当这样观想修习。也就是一上来就想,十方刹海里有无数诸佛,当他们示现十二相成道的事业时,在世间不断地教化众生,到了临欲涅槃的时候,我一时间分身在每一尊佛前面,都至诚地为了众生的利乐劝请诸佛久住无数刹尘劫。像这样来发起自己的贤妙之心。观修2分钟。



最后做“普皆回向支”的修持。按照愿文,先熟悉它的意义,然后以这个为轨范,操作起自心广大的观行境界,这样完成极其殊胜的普贤七支的修习。它将成为积资净障、使善根无尽增长的大方便。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 lun,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这是结行回向支的修习。也就是前面修持的礼敬、赞叹、供养、请佛住世、请转法 lun、随喜、忏悔等的所有善根聚,唯一回向众生和佛道。

这里有两个面向,第一个面向是回向众生。也就是以同体慈悲心想到:我的所有即是众生所有,众生就在我心中,所以只要我心里作回向,一定会到他们身上去的。这样为了众生利乐的缘故,就想:我所积攒的所有福德全部给一切众生用,让他们成办现前究竟的所有利乐。就像一个孝子,心想“我积攒的所有钱全都给父母,让他们得到安乐”一样,我们现在要做法界孝子,凡是所积的功德,全部要回向给法界心里的所有父母有情,没有一个遗漏或者偏颇。

其次是回向佛道。“回向”的用意,就是要让自他一切有情从虚假的、迷幻的生死梦里出来,回归本来的正等觉佛地,因此第二个面向就是要回到本来,令这一切善根都作为一种方便的力量,使得自他一切有情全部回归到本来清净的正等觉佛地。这也就是自他一切自性普贤本有的家乡、本来的净土、本来的庄严界。这样观修2分钟。



普贤总回向



一如既往,我们在做任何善根之后,都要以普贤行愿印持来做总结回向。“印持”的意思就是,我们通过自心这样祈愿,让所修的善根唯一往实现普贤行愿的方向走。

缘起在心上,枢要在欲乐,除了以我们的欲乐心把它引向之外,没有别的途径。要把它引到最完善、广大、无尽地步的方向,是以普贤大愿王为最殊胜。过去诸佛都是这样承认的,认为普贤愿王摄尽了一切菩萨行海,是无上的愿王。因此我们应当有胜解,这样每一次都以普贤行愿来印持,就是规定未来的方向。一定要以这种方式来展开,来开发,使得自心无边普贤的德行自在无碍地发展出来。这里面有无边甚深的行为海,包括七支以及后面的常随佛学、利乐有情、般若妙行、深入无碍法界、往生净土等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一条可遗漏。因此,它作为实现菩提行海最直捷、最圆顿、最要妙的篇章,要时时领持在心。

我们要这样随着愿文,以甚深的胜解信和广大的行愿力,一句一句在内心这样发愿。这就是自身在承认要这么做,它叫做印持,就像盖了章一样,已经印定了往这方面发展,它就不会发展到别的方向,因此是一个最殊胜、最圆满、最广大、最无边的缘起。我们应当如是信解而回向、发愿。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3-25 18:54

发心引导



首先在上师法王如意宝前发心:弟子愿受持《普贤行愿品》偈颂“愿差别”的所有部分,作为每次善行最后的结行回向殊胜,为了达到这一点,我来受学“愿差别”部分的观修。我发心把每一条大愿都刻在自己心上,每一次都按照这样来印持回向,作为尽未来际的修行道路,为此,我发菩提心来听受这次讲授;而且在我受持以后,把这样的法传授给一切有缘众生,使他们都入到最圆满的普贤大愿的道轨当中。观修1分钟。



不忘菩提心之道引导



今天观修愿差别中的第二分“不忘菩提心之道”。围绕不忘菩提心,在成就发心的顺缘,以及断除发心的违品两方面发愿。在成就发心顺缘上,又有忆念宿命、出家持戒、随顺众生的语言说法和勤修六度四分,断除发心的违品有一分,这样总共五分上发愿。目的是“恒不忘失菩提心……一切妙行皆成就”,也就是要使得自身行任何善法都不忘菩提心,行任何善法都远离违品,成就妙行。以下分成三段来观修。

观修的方法,首先要了解愿偈每一句的涵义、发心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后,不断地随着愿文在心中祈愿。这样把菩萨的所愿境串习成自心中的所愿,就叫做“普贤行愿同分的修持”。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这里要把握三项发愿:忆宿命、出家和修净戒。心中观想:我为了寻求无上菩提,修道的时候应当成就一切顺缘,远离一切违缘。因此我首先发愿,在这期间无论受生在哪种趣中都成就宿命,不忘失过去所发的普贤大愿,知道在菩提道上一直修行。

其次,常常能够出家,就像寂天菩萨所说:没有登地以前,常常忆宿命,出家恒为僧。或者如不动比丘的发愿:一直到成佛之间,行菩萨道的时候,唯求得到比丘的所依身。

第三条发愿是修持净戒,这里是指菩萨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三大部类。而修菩萨戒时希愿达到四项目标:一、清净;二、无垢;三、无破;四、无穿漏。“清净”是指远离小乘发心的过失,一切行为都以菩提心摄持;“无垢”就是远离业和烦恼的客尘垢染;“无破”就是没有根本堕罪;“无穿漏”是远离对三世法的虚妄分别——对过去法的留恋,对未来法的希欲,对现在法的耽著。应如是发愿。观修2分钟。



接着是随顺众生以同类音说法的祈愿:



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修这一愿时要把握三个要点:一、说法的对象;二、能说法的语言;三、所说的法要。在自己心中观到法界心中十方一切有情类,包括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和非人等等无数种类的众生。之后要想到,化现无数身在每一类有情面前,以同类的语言为它们说法。比如对天说天语,对人说人语,对龙说龙语,在人中也是根据五大洲各个国家的人说各种语言,其他众生种类也是如此。所宣说的法要,是契合众生的根机、意乐,宣说增上生和决定胜正道的两大法要,引导他们得到增上生善趣,以及决定胜解脱的所有利乐。应当如是祈愿。观修2分钟。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这一颂是成就菩提心的发愿。“恒不忘失菩提心”:发愿每一次修善法时都以菩提心摄持,具足加行发心殊胜。“勤修清净波罗蜜”:昼夜修持清净的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进度、静虑度、般若度。在修持时灭除愿行菩提心的一切障垢,也就是烦恼障、所知障。具体指,愿菩提心的障碍——使今生来世忘失菩提心的四黑法等;行菩提心的障碍包括粗细两分,粗的违品指障碍六度的悭吝、破戒、嗔恚、懈怠、散乱、邪慧,细的违品指三轮分别。从粗至细的一切都灭除,成就殊胜的六度之行。像这样观修2分钟。



导归极乐引导



以上不忘菩提心之道的一组发愿,都要导归西方极乐世界来究竟圆成。这是由于以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加被,一往生西方就能成就宿命通,了解过去无量世的事情。因此,一直到成佛间不受恶趣,常常神通自在,认识宿命,就是转生在生死界里也不会忘失所愿,不会被各种虚假的客尘障碍到灵性。也因此,昼夜常修菩提心,常受菩萨戒,无垢无破无穿漏。再者,在任何境缘中行善法都不会被违品障碍,而且能够远离三轮分别的所知障。

再者,得到陀罗尼和四无碍解的殊胜成就,又具有神通变化,所以可以应无量众生的化机显现同类身,说同类语,转各种fa 轮,由此一直安住在菩提心的大道当中。正如《无量寿经》所说:往生阿弥陀佛佛国的菩萨都常常宣说正法,随顺智慧,不会违背和失误。对于国中一切万物都没有我所心,没有染著心,无论去来、进止,心都没有系缚,就像在虚空中行一样,随意自在。不会起贪嗔之惑,没有我人之想。再者,盖障清净,没有忿恨、懈怠、厌倦,灭除烦恼、离恶趣心等等,究竟了一切菩萨所行,成就无量功德等等。诸如此类描述了菩萨的功德。往生之后决定能够“勤修清净波罗蜜……一切妙行皆成就”。

因此,我们把这些愿导归于西方净土来实现,要做特别的净土方面的祈愿。从“文殊师利勇猛智”开始,也是按照一个中心——成就普贤殊胜行,以一个特殊途径——往生西方极乐,三个要点——临终见佛、往生后得佛授记以及成就智悲力的大用,一个永远不变的誓愿海——乃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愿王永无穷尽,要像这样,完全决定此世以及来世在净土成佛的所有方向。我们随着维那师念一遍特别的导归西方净土的发愿,边念边从内在真心地发起这样的祈愿。



普贤总回向



最后做普贤总回向的引导,这是每次行善之后结行回向印持殊胜的内涵。每一次这样印持,就是自己心里肯定了:我这个善根一定往这个方向发展,不往别的方向发展。因为我已经有胜解,知道普贤行愿是无上的大愿王,这样的方向是最好的、最圆满的、最直接趣入无上菩提果海的。以这样的胜解信发出希愿力,引起自身上的行愿,然后,按照愿文一颂一颂地在自己内心里真实地发心,非常好乐、至心地按照这样来作意,这样就在自己心上刻上了行愿。经过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的熏习,在生时、死时、醒时、梦时,都不忘记这样的大愿,它就成为真实的愿力了。也因此,我们需要在有时间的时候,按照普贤行愿的愿差别偈,一颂一颂地在自己心里真心地发愿,这样就具足结行回向印持殊胜的具体内涵。大家要特别地珍重,按照这样发愿,使得善根变得无比殊胜,这是“三珍重”的末尾珍重。像这样按照愿偈真实地修持。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3-29 09:43


自在无碍行引导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这一颂先要认定所愿境,就是所希求的地方在哪里,这要用智慧观察我希求什么。自从一念迷失,落在虚假的世间幻化境里,自身就和无明力结合,发展出各种惑业魔境。这一切都是迷梦般的虚假执著,表示忘失了本性,而且发展出各种错乱的力量。智慧已经观照到这是迷失,是客尘有碍境,因此希求从中脱离。这就是前两句以智慧怎么引起希愿。

“惑业及魔境”:要知道,本来没有人我、法我,但是起了妄执,这就是内魔,有了内魔就会感现外魔。再者,由于这种妄执,就会不断地起很多迷惑性的心和行动,这叫“惑业”。根本没有人我,却为了我产生很多执著,缘着我贪、缘着我嗔,为我做一切活动,这些都是由于人我执而出现的惑业。本来没有法却以为有法,结果就出现了能所,之后心不断地缘着虚假的法分别计执,这些全是细分的惑业。就像这样,自己沦落在惑业魔境的世间道里面,犹如一场虚假的梦。梦里没有人,以为有人,梦里没有法,以为有法,还有一个我缘着法不断地起分别执著,发生各种妄求,以及在出现合意境、不合意境时产生贪嗔等的迷惑、烦恼等等。这一切都表示一念迷失本性以后,跟无明力结合出现的杂染缘起。

由于这样,我们本有的普贤力用不能显发,本有的普贤本体不能亲证,是这样迷失的。因此,每一个不甘堕落的人都有一种回归的愿望,都有一种从中超出的希欲。以这样的智慧认定后,自己就在心里一再地发愿:我要从迷梦般的惑业魔境的世间道里彻底解脱。也就是远离这些虚妄,回归到清净法界,恢复自性普贤。

恢复自性普贤,开始自在无碍的妙行,用两个譬喻来说。懂了这两个譬喻,就成为自己的所愿境,希求达到“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的无碍境界。

“莲花不著水”是不住有边,“日月不住空”是不住空边,也就是既不住三有边,也不住寂灭边。凡夫以为有个“我”,以及有五欲六尘,之后在虚假的幻境里不断地取著。好比脚陷在淤泥里,著得一身都是,这就叫“著”,是著相的意思。莲花开在虚空里,它不著任何一点水,这表示身处在幻化世间界里,了知一无可取,之后只是随缘妙用,不会取著任何相。从这个地方要学的是,做任何事心不著在上面,就好像没做一样。彻证的时候,心里没有这些妄相,不会起这样的心著在上面,而是任运地运用它的力用。

所以,第一个比喻就是说,不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已经通过中观正理,抉择到了一切人我法我都是现而不可得的,所以这一切都是没有的。如果有深刻的定解,这时就能开始随分修行了。但这只是地前凡夫位的修行,现在我们要达到普贤境地,对一切都不著。

之后积极方面是“日月不住空”,不像声闻缘觉住在空边,他是无住的,就像日月一样不会住在空当中,这叫不住寂灭边,没有什么空作为所缘。

像这样,发展到自性普贤现前时,的确在法界本性里没有空有两边,这时就是自在无碍的妙行。“自在”,就只是一个自性,也就是“观自在”的“自在”,没有别的东西;“无碍”就是不产生空有两边的耽著,所以任何处没有障碍,由此就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我们应当如是作愿。这样明了涵义后,观修3分钟。


导归极乐引导



这条自在无碍愿,要以导归极乐的方式来实现。由于阿弥陀佛愿力加被,到了极乐世界,菩萨都能成就这样的普贤之德。以经教来证明:《无量寿经》中世尊亲自指示,往生极乐的菩萨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心故。这就是从惑中解脱,就像炽盛的火,一下子把烦恼心全部烧掉。再者,弥陀愿王说到,往生极乐净土后,下至一念计我和我所的心念都不会起,这样烦恼的根就没有了。以烦恼灭故,各种错乱的业行全部会止息掉。

《无量寿经》里又说:“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他是平等心,没有什么对我好、对我不好,这里清净、那里不清净,产生各种分别杂念,这些都没有了,这就是惑都没有了。再者经中说:“如金刚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他就像金刚山一样,什么风都吹不动,在世间八风当中无所动摇。内心不起任何执著魔的缘故,外在的任何魔都无法侵动其心。

又说到:“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著故;犹如莲花,于诸世

间无染污故。”就像虚空一样,不著在任何相上面。心如虚空,无有所著,在任何境当中都是空的,内心不会取著它,这就叫“犹如莲花不著水”。另一句更明显了,就像莲花一样,在世间法里面没有任何染污。这个染污指心一著相就被染污了,譬如听到异性的说话声,马上起一种心,这就已经染污了。或者看到境上的好坏,马上就起执著,也是染污。但是,证得空性以后,这一切相都是虚假的,不会起心贪染任何一点点东西,这就叫“犹如莲花不著水”。

再者,“犹如大乘,运载群萌出生死故;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碍故”等等。这就表示犹如日月不住空,不会停留在空边上面,应着众生的善缘,任运地显现色身,之后利益清净和不清净的所化。这就叫做不住空有两边,实现自在无碍的普贤妙行。

以上只是举几个例子,实际上一往生极乐世界,这条愿能够真实实现,因此我们应当至心地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今天时间比较短促,先说到这里,然后做普贤总回向。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4-9 20:51

发心引导(如前)



利益有情引导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发愿是由智慧抉择认定以后,启发出强大的欲乐之心。尤其普贤行愿,更是以智慧深彻地了解到本性应做的事,然后发出一个最称合法界心,周遍、广大、贤善、无尽的大愿。这都是首先由智慧来抉择,来发愿,这和信欲或者信愿是一个意思,只是说法不同。我们平常说先要以智慧抉择,然后出现因相知的信心,这叫做胜解信,由胜解信出现欲乐也就是愿,这个道理是一以贯之的。

这一颂利乐有情大愿的观修,我们首先用智慧抉择到,十方三世一切沉溺在迷妄世间界里的有情,都处在全然缺乐受苦的状况。也就是他们由于一念迷失,全是虚妄分别体性的法,因因果果迁流不断,都在错觉当中。这里面有什么真实的乐呢?一点也没有,只是根境相接时,满足自我欲望的虚假的受。这种乐受实际是苦性,它像泡沫一样,不是坚实性,不是合乎本性的,只是合乎你的习气就以为乐,当它出现时表现得非常兴奋。就像猪遇到了屎一样,愚痴的凡夫遇到所欲的各种声色境,就有一种虚假的乐受。但是这种泡沫一样的东西,一下子就没有了,又跌落在苦中。所以,三界的有情通通处在乏乐的状态中。

再者,由于自身颠倒,违背真实本性,所以要一路受苦。也就是从错乱的根源上由因致果,从果造因,又由因感果,这样因果牵连不断,就导致粗分细分的各种苦。这样的状况发现以后,就发出悲愿,要平等地救度法界心中一切迷失的自性佛、一切父母有情。这样启发出利乐有情的大愿。

念这个偈颂时,要出现极其广阔的观境。念到“悉除……等与……”的时候要发平等心:法界心中一切迷失的有情我全部作利益,没有一亲一疏、一友一敌等的差别,这就叫做发平等的利他。“恶道”要知道,迷失了本性以后全部走在颠倒道里,应当广义地理解为生死道。也就是他执著一个虚假的“我”,不断地起惑造业,就造成很多的生死,凡是轮转在生死里的状况全叫恶道。这个恶道或者轮回里,下至地狱上至天界,各种各样的苦苦、坏苦、行苦,都以我全部给它治好,从根子上全部让它寂灭,使自己发这样的愿。

之后“等与一切群生乐”就要想到,在法界心中落在迷梦里的有情,以执著“我”的力量,出现各种虚假的身相,这些都是幻影一样、梦里的身体那样。这里面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或者有色、无色、有想、无想等等,或者地狱、饿鬼、旁生、修罗、人、天等各式各样的众生,这叫“群生”。观照到他们的时候,我平等地给予一切暂时到究竟的利乐。

像这样, 这种大愿尽我的法界心量,一直到佛刹极微尘的劫数之间,永远利益十方有情无有止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就是无尽之愿。由于普贤行愿最后的结归点都是四无尽句,而偈颂的体裁是放到最后总结来说,所以我们每一次发愿时,都应当展扩到最极广大的法界心量。这种发愿是没有边际的,法界心有多大,这里面应该怎么做,就发那么大的量,不要以自己的偏执心把它缩小,或者有心理上的取舍,或者不究竟、怯弱、畏缩等等,都不要有。总而言之,一下子就把它拓展到称合法界心量的地步,这样就拓展出普贤行愿了。

我们作为初学者,因地上就要这样建立普贤行愿,应当按照前面的指导观修3分钟。不断缘着偈颂心里这么去作意,这么去想,这样去发愿。观照到众生与自己同体,然而他迷失了,一点乐没有,全部都是苦的状况,之后自然发悲愿,而且把这个悲愿扩展到无尽。就像这样,猛利地在心里发起这样的大愿,数数不断。



导归极乐引导



这一广大的利他行,需要往生极乐世界来得以实现。因为以弥陀本愿的加被,往生后能开发出极广大的智慧神通,照见十方无数世界中,众生生来死去的状况、宿世的因缘、各种苦乐的音声以及心里的状况。之后能分身尘刹,现无数身,入无数世间界,这样行持普贤之道。

正如弥陀二十二愿所说:“随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披弘誓铠……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就可以看到,往生之后的确能够分身尘刹,开导教化恒河沙数无量无边的众生,把他们都安立在无上正觉之道里。又如《大经》后面所说:极乐世界的菩萨大悲深远微妙,靡不覆载,究竟一乘,至于彼岸”等等。就是以极大的悲心,特别深远、微妙,对于法界心海中的一切有情,无不如天普覆、如地普载,也就是能够普遍地利益一切群生。

又说到:“犹如大乘,运载群萌出生死故。犹如重云,震大法雷觉未觉故。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可见一往生以后,的确能实现普贤利他的大愿。也就是,能够像一辆非常大的车,运载无数众生出离生死,这就是“悉除一切恶道苦”。或者就像重云密布之中震起大法雷,觉醒一切迷惑中的众生。也就是让他们从迷惑里醒来,除掉无明,止息掉惑业。或者像大雨倾盆一样,雨甘露法润泽众生的心地,使他内心出现善根的苗芽,由此得到一切暂时和究竟的利乐。或者就像虚空,空旷无比,遍在一切色法界里,这样的大慈心平等普覆在一切众生界里。这样点示了“悉除一切……等于一切……”这些的涵义。“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就是拔掉了众生心中欲染的刺。众生对什么都有一种欲求,想要捉到它、拿到它,这就是不知道诸法虚假,所以一味地想取著。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所好、所爱,菩萨能够以智慧力给他宣说空性fa 轮,让他知道世上没什么好执著的。这样的话就能拔掉欲刺,之后心就安了,这就叫做“等与一切群生乐”。

诸如此类就可以看得出,一往生以后的确能实现周遍、广大、无尽的普贤大愿,而且在利他上,在悲的一分上,它的力用能够普遍到一切众生界,无碍而入,以它的力用确实能够拔苦与乐。就像这样,这种无尽的大愿我们可以去发,而且由于接到了净土以后,马上就能成办有情的义利,所以我们应当这样发普贤大愿,它并不遥远。应当有自信,相信这一条缘起之路是非常殊胜的,从而勇悍地发起利益有情的普贤大愿王。



普贤总回向(如前)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4-15 19:38

发心引导(如前)



披精进甲引导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发披精进甲的普贤大愿,首先要用智慧抉择自己往后生命的道路,清楚以后就毫不怀疑地这样发愿,而且拓展到无尽的程度,这样来合乎自身的法界心量。

那么要看到,十方刹海里有无数众生,他们都处在各种迷失的状态。也就是随着自身的惑业力,会出现种种的生命形态,包括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按照住处来说,有些依着地安住,有些依着水安住,还有依着火、风、空、花草树木等等安住。总而言之,在法界心中有无数正在幻梦中的有情,随着他们自身的习气力出现各种生类、各种色身、各种形状、各种相貌、各种寿量、各种名号、各种心性、各种知见、各种欲乐、各种意行、各种威仪、各种衣服、各种饮食等等,处在各种城市、乡村等当中,乃至于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又有无足、两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此等等,这就代表“诸众生”。

然后感觉到,这些众生都是跟自己同体的,都是一个法界真心,只不过暂时一念迷失掉了,结果就入了梦而出不来。那么现在怎么把他们唤醒过来?我要发大精进力,这一切都是法界同体的佛而迷掉了,所以发自同体的悲心,发起永远恒顺众生的大愿心,他就有了精进之力。也就是尽未来际当中,恒时随顺各种众生类,对于他们都是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乃至阿罗汉、如来等无有异,就像这样发心。发心就要使得在随顺的前提下,能够善巧地把众生引导趣入大乘,安立在无上菩提道上面,最终全部还归法界。这就是我们心中永恒的誓愿。

再说,精进的力量推展到什么地步呢?就是尽未来一切劫数念念不断地恒修普贤广大行,这就是我未来一切世所有的行为方向,一定是按照这样的所愿去做,不愿意放到别的地方。念念都在普贤广大行上精进,圆满福慧资粮而成就无上菩提。

就像这样,智慧看清楚了路线以后,自身知道它是最正确、最广大、最圆满的行为,一定是要这样做的,没有比这更好的,已经抉择到彻底的时候,当然心就定了,这时候就有胜解。胜解就是一个不可动摇的认识,然后从这里面发心,就按照这样发。当念到这几句的时候,首先展开广大的心量:法界心里所有的同胞、这些迷失的佛,我全部随顺他们而转,就像对待父母,乃至对待如来一样,种种承事供养,作种种饶益,就是要把他们摄在大乘佛道里。之后想到,尽未来一切劫,我念念都要常勤修持普贤广大行,来圆满无上菩提,就是这样发愿。这样发愿以后,自己心里肯定,是真心这样发愿的,不是假的,这样的话,就等于以这条愿印持到了你的善根,将来就这样成熟,不会成熟到别的地方。

这里面最关键的,首先用智慧抉择以后发起胜解,这是第一位;然后发起欲乐,这是第二位;之后有这个心缘着经文去作意,这是第三位。要像这样来修,观修3分钟。



会遇同分菩萨引导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这里首先要抉择好发愿的内容,包括两个要点:第一、所有与我同行菩提道的菩萨,在一切处都共同集会;第二、集会以后,我们的身口意业都共同修学一切普贤行愿,就是在这两个要点上认定了以后不断地发愿。

同时推到极致,尽法界心量里所有同修菩提行的菩萨,没有一个例外,就要在一切处同时集会,也就是在成就菩提之间一切生都不离开。同时要发愿,在相遇之后身口意三门的作业都共同修学所有的普贤行愿。就像这样把它发到最大,这叫做会遇同分菩萨的发愿,这么定了以后不断地这样祈愿。观修3分钟。



导归极乐引导



这两愿的导归极乐引导跟前面差不了太多,已经讲了这么多,下面不一定要特别详细讲,大致的意思大家都清楚。反正一往生极乐世界这些都能成办,而且阿弥陀佛特别加被,一切普贤行都能够圆满。所以,通过往生极乐世界,自身的智悲力一旦开发,抓住这个要点,就知道“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然后的确可以相应任何众生的心,自然地随顺他而施设方便,引导他进入大乘,成就菩提之道。

再说,已经没有了生死,无量寿出现了,当然横遍竖穷的心性出来了、法界心出来了,那么他自然会在尽未来一切劫中普遍到十方无数刹海,恒修普贤广大行。不修普贤广大行修什么?没有别的心,一切人法两种我执都没有了,各种虚妄的执著都消掉,当然普贤的心性直接出现了无量的利生妙用,长期修习十大愿王在内的所有妙行,这样能圆满无上菩提,这就是光辉的道路。

我们如今在娑婆世界,都属于惑业变现的虚假相,都是错乱。这些障蔽着我们的心,发出各种贪嗔痴、杀盗淫等的力用,这些全是迷失掉了,是狭小的、偏执的,是各种很小的心、很错乱的行为、颠倒的走向,这些全部要消掉。最后,尽未来一切劫海恒修普贤广大行,就是我们始终的誓愿,我们应该往这个方向来发愿。而它的实现途径,是首先生到极乐世界,往生以后就脱离掉了三界的系缚,之后阿弥陀佛的力量加进去了,和自己的善根力一和合就会开发,开发了以后,那当然只有修习普贤广大行,没别的了。

会遇同分菩萨愿也要导归西方来实现。因为一到了净土就是大团圆的结局,已经脱离了虚妄的业和烦恼的系缚,到了三界之外的净土。这时候心性开发、法界心开发,这时候这个不虚的愿力会使得一切同行道友,在一切处同集会。无论在哪里示现作菩提事业、成佛等等,所有的同分者都会来。这是由愿力合在一起的,譬如一尊佛作事业时,法界无数佛都会有力量过来。

当脱开时空假相的束缚后,以这个愿力的确会实现同分菩萨相遇、不离,身口意业同修普贤行愿的大结局。到了最后都完成菩提时,完全是同样的心、同样的愿、同样的德,法界心之间是没有障碍的,因此一定会这样实现。我们以往生西方作为实现它的途径。为此要知道,这条愿离我们并不远,这一生首先不断地祈愿往生、修净土资粮,到了临终,一往生以后就能现前实现此大愿,一切都会真实地出现。应当这样了解,把它导归西方来实现,就像这样,下面要做普贤总回向。



普贤总回向(如前)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4-20 20:11

发心引导(如前)



令善知识欢喜引导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这里要想到,为了完成普贤行愿,关键是要能常常值遇显示普贤行的诸善知识,以这个原因,我要发愿跟善知识常常不离开。

这里的祈愿指自己心中的希求,有两点:第一、所有利益我、为我显示普贤行的善知识,在我没有成佛之间,常常和我同时聚会而永不分离;其次,让善知识常常对我生欢喜心。实际上就是说,我要成办依止的意乐和加行,也就是通过信心、敬重心来和善知识相应,之后由财物供养、身语承事、如教修行这三种加行,来让善知识常生欢喜心。应当在这两个要点上发愿,观修2分钟



常见如来常兴供养引导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这一颂要把握两个方面的发愿:一、愿常见诸佛;二、愿常对诸佛兴起供养。

首先,在观修第一方面时,要想到法界心当中有十方无数世界,每一处都有成为众生主尊的诸佛,在菩萨海会围绕里面。这时候要兴起大愿:愿我能够恒时没有障碍,见到这一切诸佛海会。

其次发愿:当我现见诸佛时,我要兴起最广大的普贤供养。这又包括供养境、供养具和供养心三方面的广大。供养境就是尽法界心里面十方世界示现成道的一切诸佛以及菩萨海会;供养具就是一切财物和法应有尽有,全部献上供养;供养时是尽未来际无有疲厌。应当像这样来作愿,观修2分钟。



导归极乐引导



这两愿导归西方极乐世界来实现。也就是一往生到西方净土,以阿弥陀佛的力量,自身开显了心性,然后就可以入十方世界,凡是利益我的善知识,都能够恒时与我集会。

再者,自身已经远离了我执,而且有真正在菩提道上依止善知识的誓愿,因此决定会像善财童子般,以贤善的华严九心或者非常深厚的信心、敬重心来依止善知识。而且会努力地以三种欢喜——财物供养、身语承事、如教奉行来依止善知识。所以,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的确能够使得一切善知识常生欢喜心。

再者往生以后,就能够无障碍地见到十方世界的一切诸佛海会。再以普贤行愿力能够分身无数,在一切佛的海会里献上最极广大的供养。那个时候也具有神变力、弥陀本愿加被力,能够称心所愿地化出无数的花香、幢幡、伞盖、衣服、音乐等等的供养云,尽最大程度地供养诸佛,实现自己供养的大愿。就像《无量寿经》所说,往生以后能够行持普贤之德,能够游化一切国土,行持供养诸佛的行愿。再者,也可以以菩提心、利益众生、自在无碍行等等来供养诸佛,这是法供养。就像这样,往生以后,这些大愿都能够圆满实现。

因此,我们为着实现普贤大愿的缘故,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导归极乐的发愿。



普贤总回向(如前)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4-29 18:27

发心引导(如前)



摄持正法引导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这一愿首先要明确愿义,然后起希愿心,至心地在内在猛利地发愿。愿义有三:持法愿,说法愿,行法愿。量要推到极致,才叫普贤行愿。

持法愿:要想到,三世一切佛所宣说的十二分教所摄的所有法蕴的文句和义理,我都以不忘陀罗尼真正摄持在内心。

说法愿:我愿对一切众生如实无误地解说一切能够成就菩提的修行。应当这样发起以说法来显示菩提行的愿。要想到是对于法界一切众生,而且自己无误地解说一切成就菩提的教法,使得他们都能够看清菩提的道路。“光显”就像太阳出来显示万事万物那样,以自己的智慧力为众生显明菩提正道。

行法愿:愿我使得普贤道也就是菩萨的菩提心达到究竟清净。“普贤道”就是菩提心,它包括愿行两种,当它推到最极广大、圆满、周遍的地步就是普贤道,要让各种违品消失达到究竟清净。

“尽未来劫常修习”,就是时间上推展到无尽,尽未来一切劫数当中,时时都按照这样来修习,也就是持法、说法和行法。观修3分钟。



得无尽藏引导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这里是发愿得无尽藏。把握两个要点:一、在哪里得无尽藏;二、得到怎样的无尽藏。之后随着愿义在心中不断地发愿。

为了救度有情的缘故,需要受生在一切三有的各种生处,所以要在一切诸有或者各种世间界里得无尽藏。其次,得到怎样的无尽藏呢?就是希望受生在任何处的时候,所修的福德和智慧都无尽。各种三摩地、智慧、教化众生的方便、大乘大悲的解脱等,都达到无有穷尽的地步。像这样发愿获得无尽功德藏。观修2分钟。



趣入引导



1、趣入观见一微尘中即十方极微尘数清净器情安住之刹界引导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这是祈愿现见或者证入三重事事无碍的境界。第一重:“一尘中有尘数刹”,在法界的每一个微尘中,有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刹土;第二重:“一一刹有难思佛”,在每一个刹土中,有不可思议无量无数的诸佛;第三重:“一一佛处众会中”“恒演菩提行”,每一尊佛都处在无量菩萨海会当中,恒时宣演成就菩提的妙行。

自己祈愿真实地见到这个境界,或者证入这样事事无碍的境界,应当如是祈愿。观修2分钟。



2、趣入十方刹海悉皆如是普见引导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这一颂的所愿境从一个微尘拓展到十方刹海。前面已经说到,一个微尘里有佛刹极微尘数世界,每一个世界里有无量无数诸佛,每一尊佛处在菩萨众会海中。这里是说,普尽十方刹海的每一个极微尘都是如此,在十方刹海的每一个毛端里都含容了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佛海、国土海。

对于这样不可思议甚深广大的境界,我在经历劫海的时间里周遍地修行,周遍地现前这样事事无碍的法界,由此发起猛利的誓愿。像这样观修2分钟。



3、趣入佛语引导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这一颂是发愿趣入清净的佛语境界。第一句总说,后三句分说,总之是要趣入到远离了一切障碍的最极清净的如来语言境界。

具体是要趣入三重不可思议的语境界。第一重:“一言具众音声海”,在如来的一个音声里具有无量无数的音声海;第二重:“随诸众生意乐音”,其中的每个佛语都相应无数听法者意乐的差别,表现为别别不同的言句,使得每一个闻法者都觉得佛是以这样的声音在给我讲法,也就是“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一个音声在众生各自心前显现出与其意乐相应的语言;第三重:“一一流佛辩才海”,每一个音声都流出佛的无量辩才海。像这样至心地祈愿,观修2分钟。





4、趣入转法 lun引导



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fa 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这是一时间趣入三世如来无边fa 轮海境界的大祈愿。为了发好这一愿,首先要知道趣入的境界是什么,能趣入是什么,分清这两点。

趣入的境界是,三世一切佛无尽的语言海中,恒时在转具足能趣入真理理趣的无量无边的fa 轮,能趣入是甚深的智慧力。总之发愿:我以很深的智力,能够一时间趣入三世一切佛无尽语言海里恒时所转的具足趣入真理理趣的无量无边的fa 轮,应当这样祈愿。也就是对于三世佛的一切fa 轮,那里面一一理趣,引导众生怎么趣入真理的所有fa 轮,我都以甚深的智慧力一时间全部趣入,应当如此祈愿。观修2分钟。



导归极乐引导



以上这些愿都能通过往生极乐世界得以实现,这是弥陀大愿海加被的结果。

譬如弥陀本愿里说到,十方无量世界的众生,闻到我的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又说到:如果我成佛,我国土里的菩萨,智慧辩才处在有限量的境界中的话,我就不取正觉。诸如此类就知道,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得到阿弥陀佛的加被,能够成就各种甚深的陀罗尼,因此能够持受诸佛所宣说的种种显密妙法。再者,由于成就了无量智慧辩才的缘故,能为众生无误地显示菩提道法。再者,往生极乐世界以后,能够成就清净的菩提心,而且得到佛的加被,能够现前修习普贤之道。为利益众生的缘故,披弘誓铠甲,能度脱一切,也因此能究竟清净普贤道。再者,以普贤行真实实现的缘故,远离生灭心,可以尽未来劫不断地修习摄持正法的大愿。

再者,往生极乐世界后,以自身的悲愿力,为了救度众生,能够受生在一切三有所摄的各种世间界当中。而且受生其中不会忘失本愿,自身的一灵真性不会迷失。也就是在三有界里能够修无尽的福德、智慧、禅定、方便、解脱等等。这都是由于往生以后得阿弥陀佛的加被,智悲力得以开显,然后就能够分身尘刹,具足极其殊胜的功德,这也是通过往生极乐世界而实现的。

再者,往生以后迅速登地,由此开始现前修习大乘圣者地的大愿,也就是“趣入”一组大愿能真正实现了。此前处在分别识的束缚当中,那是世间界各种障碍的情形,一旦往生,开发了心性,就真正能够深入到事事无碍的法界,可以开始分证和圆证了。也就是往生以后的确会出现不可思议的华严境界,能够现量证得“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恒时宣演菩提行”等的殊胜境界。的确成了小大无碍、一多自在,完全突破了分别识的妄执境界,出现了清净的境界,也就是如同幻化般,这一切都可以现量现证出现。

再者,不但是一尘中有尘数刹,境界还可以继续拓展到普遍十方刹海的每一个微尘当中,都出现三世一切的国土海、佛海,而且能够经历劫海都在这样不可思议的无碍境界中休息。这都是登地以后的事情,那时候自然会出现这些清净境界。就像这样,要通过往生极乐世界来实现,一往生以后,已经到了出世间的净土。就像《往生论注》所说,菩萨的境界的确能够一念间这样显现。

再者,能够趣入佛语的境界。由于心性开发的缘故,自受用身显发的缘故,就能够以一个言语具足无量音声海,而且应到众生的心,在他们心前各自显现相合其意乐的语言,自然会出现这样如意宝的体性,能够一音说法随类得解。再者,每一个言语里都流出佛的辩才海,无量无数无尽。

再者,能够深入三世佛的一切fa 轮,对于无尽的语言海,为着众生恒转理趣妙fa 轮。也就是为了接引众生还归法界,所说的三乘乃至无量乘的指示真理理趣的这些fa 轮,能在一时间全部悟入。就像这样,透过往生极乐世界,的确能够真实证入。

我们应当有这样的认识,从而把往生极乐世界视为能够真正现前圆满不可思议普贤行海的极殊胜途径。对此发起很大的希求心,从而按照法王所说的三个要点来发愿。也就是临终无碍见佛往生,往生后速得授记,得授记后迅速开发自心的智悲力大用而圆成佛道。就像这样,一心渴仰往生极乐世界,一心希求得到阿弥陀如来的加被,之后得到授记开发本性,“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那个时候的确开展出了不可思议的妙智慧力,已经证入到超情离见的境界,并不是分别识面前有障碍的时空、语言、智慧等等。的确会出现无尽功德藏,出现无碍的一音说法随类得解,乃至悟入无边fa 轮海,出现“一尘中有尘数刹”等等的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这都是往生以后能速疾证得的。所以往生西方净土是极其圆顿、能够现前实现普贤行海的胜妙途径。我们应当再再加强这个认识,而且从自心中主动这样发愿,非常好乐、希求地发愿,作为一生中不变的誓愿,作为此生唯一的归宿,应当如是发猛利大愿。观修4分钟。



普贤总回向(如前)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