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4 09:56     标题: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瑜伽师地论讲记


妙境长老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同学:我们盼望很久的一天到来了!



《瑜伽师地论》


我们从《传记》上看,从玄奘大师的《传记》上看,他到印度去取经,其中主要的就是要请这一部论,要学习这一部论的。

到了印度以后,见到戒贤论师的时候,就是在那烂陀寺,曾经说了一个故事。就是戒贤论师他有风病,这个风病一发作了的时候,痛苦的不得了,可能已经很久了,这位大德也就想要自杀,就想要死掉了。动了这样的念头以后,做了一个梦,梦见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来了,那么文殊菩萨说:你以前做国王,你虐待老百姓,所以你现在受这种报。你想要死还是不行的,这个罪业没有结束,你死了,你还是要苦的,所以你不能够死。你要发大心弘扬佛法,你的罪渐渐就灭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现在从支那国(就是我们中国)来一个出家人,你为他讲《瑜伽师地论》,你要等他来,为他讲《瑜伽师地论》。那么这样子这个梦就醒了、醒了。

他就问这个玄奘大师:你从你的祖国到这里来,前后多少年了?他说:三年了。(从中国到印度那烂陀寺,走了三年才到那里)。这件事可以看出来,这个玄奘大师到印度去学习《瑜伽师地论》,是有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的因缘,请戒贤论师不要自杀,要专为玄奘大师讲《瑜伽师地论》,有这样事情。

《瑜伽师地论》可以说是全面的、有次第的介绍佛法。它不是佛法概论,它是一个很详细的、很深刻的开示佛法的。小乘佛法、大乘佛法都在内了。一共是一百卷。一百卷,戒贤论师为玄奘大师一共讲了三遍。玄奘大师跟他学习了三遍,讲了三次。第一次是讲了十五个月,第二次讲了九个月,第三次就没有说时间。

(十五个月,假设我们也姑妄言之,用同样的速度来说的话,我们一个学期才有四个月上课,一个学期有四个月的上课,若四个学期就是十六个月;一年有两个学期,那么两年就是四个学期,四四一十六个月。所以我们预计可能要两年才能讲完,要这么长的时间。)

若是我们能够认识到《瑜伽师地论》的重要,我们就是用三年的时间也是值得的。三年学习一部《瑜伽师地论》也是值得。因为我们能够对于佛法,尤其是对于修行这件事,能够符合佛的本意,符合佛所说的正知正见,我们能够通达了修行的这条道路,的确不是容易。

我们就一般的…我们中国佛教很久以来,大家都是学习这念佛法门。念佛法门也非常殊胜,也的确是很好。能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能成功了,也就是全面地成功了,也是好。

但是你若想要学习禅,你也许想要学习禅。我们中国有所谓禅宗,你能明白禅怎么样修、怎么样学,还不是容易。如果是用圣教量当一个尺,去量一量禅宗的禅师的语录的话,那还是有点问题的。有些大禅师是可以,有些人说的法语还是有点问题的。

而这一部论对于禅是全面的、深入的开示了我们,我们若能认真的学习了,就不会再随着别人的舌头转了,你自己就会有主张,「喔!是应该这样学习禅的」,我们就会明白了。

这一部论在我们中国,注解也是很多。玄奘大师回到中国来,翻译《瑜伽师地论》以后,很多人学习这一部论,也有很多著作。

但是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在《藏经》里面完整无缺的就是《瑜伽师地论记》,是唐朝释遁伦他编集的,就是别的人的著作,他把它编集在一块儿,来解释这一部论的。

另外一种就是窥基大师的《瑜伽师地论略纂》,那只是解释到这个<本地分五十卷>,其他就没有解释。

另外还有一些人的著作,有的只是一部份还在,都残缺了;另外的完全都不在了,不存在了。

印度当然也有这样的《瑜伽师地论》的注解,有一部叫《瑜伽师地论释》,在《瑜伽师地论记》上也提到,有五百卷这么多,但是玄奘大师只是翻出来一卷,其他的没有翻译。

另外一部注解就是民国以来这个韩清净,在北京有个三时学会,这个韩清净居士有个《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这一部书。

这一部书,这个韩清净他是专学唯识的,的确对于唯识是很熟悉。这一部书流传到海外来,可惜其中也不全,也有点缺。就是当初他是打字印出来的,印出来的,校对有问题,其中有多少缺少。

我们现在每一位同学都有这部书,我们慢慢会知道里面也有残缺。我们现在能够找到的参考书就是这两部,一个是《遁伦记》,一个是《披寻记》这两种,这两种也是很好了。

我们一开始,我想用这个《遁伦记》前面的这个概论,发给各位的(《瑜伽论记》卷第一.释遁伦集撰)

初发论端,六门分别:

一、叙所为,二、彰所因,三、明宗要,四、显藏摄,五、解题目,六、释本文。

从他的我们来学习大意。

初开始,这个「发」就是开始。初开始,这一部论的起首,这一部论的开始,我们怎么样学习呢?「六门分别」,分六个部分来解释它。

第一个是「叙所为」,叙述所为。看这个文呢?就是说这一部论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部论的作者,我们中国佛教、玄奘大师说是弥勒菩萨说的,就是天上的这个弥勒菩萨说的;但是西藏的佛教呢?说是无着菩萨造的,这个是就是不一样。

那么说这一部论的目的是什么?这叫做「所为」,这个「为」有这样的意思。

「二、彰所因」,第二段呢,显示,「彰」者,显也。显示怎么一个因缘,有这一部论。这个和那个所为不一样。

「三、明宗要」,这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其中重要的宗旨是什么呢?在这一段里面说出来。

第「四显藏摄」,显示大乘的藏和小乘藏,都有经律论的,它是属于那一部分的?叫做「显藏摄」。

第五段解释《瑜伽师地论》的题目。

第六段嘛,解释本文。

第一叙所为者。此论所为有何等耶?如《释论》明,有十番两缘。

现在第一段「叙所为」,叙述这一部论的…会成就什么样的功德?这样意思。

「此论所为有何等耶」,这一部论所希望成就的是什么呢?有什么样的事情是它所成就的呢?「如《释论》明」,就是玄奘大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释》,只有一卷,薄薄的一本。那一部书上说明。

「有十番两缘」,这个「番」也就是次,十次,一次、两次,一番就是一次。一共有十次两个因缘,说出来是此论「所为」。

一、为法久住及利有情故。

第一个所为,就是为了佛法长久地住世在世间,是为了这件事。「及利有情」,这个以佛法来利益一切有情识的众生。这是《瑜伽师地论》的所为,就为这件事而说这样的佛法的。

这个我们人世间的事情,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当然常常的会感觉到,人生活在世间,就是小时候凭父母的照顾,然后到学校读书,然后在社会上做事。或者是成功了,或者失败了,或者失败了以后又成功了,成功了以后又失败了,不管怎么样,如果寿命长,就是老病死;如果寿命短,还没有老就死了,人的一生就这样就完了。至于这个生命的以前,怎么一回事?生命以后,怎么一回事?都不知道。就是迷迷糊糊的来了,迷迷糊糊的走了。

若是学习了佛法的话呢?就像有开个窗户,开一道门,外面有广大的世界,我们可以不受老病死的苦恼,我们可以做一位清净自在的圣人。这样的事情唯有佛法才能做到。所以我们若想要得到佛法的利益,就是得要学习佛法。学习佛法一定要有佛法住世,佛法若是灭亡了,你到什么地方、你读什么书,才能知道这件事?没有,没有这件事。在学校里面读书,就是学你在社会上生存的本事、本领,至于说是转凡成圣之道是没有的。

所以佛菩萨的慈悲,为了法的久住,能利益众生,而演说这部论的。


图片附件: 20150802_6f580c07c712904b5554NHKnGbZWwW1T.jpg (2019-9-28 22:04, 472.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16
http://jixiangyun.com/bbs/attachment.php?aid=13638



图片附件: 490ae388185a4f3191f34ebca00e8c5a.jpg (2019-9-28 21:56, 95.3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09
http://jixiangyun.com/bbs/attachment.php?aid=14627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4 09:57

二、为圣教已隐没者重开显;隐没者倍兴盛。及有情界中,有种姓者出生死;无种姓者脱恶趣故。


前面是第一番的两缘,现在是第二番。


「为圣教已隐没者」,就是佛所宣说的法语,叫做「圣教」。


「已隐没者」,就是已经失传了、没有了。为什么它会失传呢?会隐没了呢?会灭掉了呢?就是没有人弘扬了。没人弘扬,这个法门就隐没了。


我们现在还算好,就是把所有的《藏经》,所有的经编集在一起,完全把它印刷出来,储藏起来。你不弘扬,《藏经》里还是有,那还算好。但是不弘扬,虽然有,和没有差不多。不过也还是好,因为总会有人看上去,欢喜了,弘扬那一个法门,那一个法门还是可以流传的。


那么古代的时候,没有印刷,都是听人背诵,同人把这部经背下来,这样子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的。那么若没有人背诵,也就是没有人弘扬;没有人弘扬,那么这个法门就没有了,是这样子。


所以「圣教已隐没者重开显」,为了这件事,再把它重新的开发出来、显示出来,所以要说这一部论。这可见《瑜伽师地论》里面所包含的佛法非常的广,不是一经、一论的事情。


「未隐没者倍兴盛」,还在流行的佛法,它没有失掉,没有失没,要加倍的兴盛,所以要说这一部论。


从这样说呢?我们每一个人的根性不同,好乐不同,我欢喜这个法门,我就弘扬这个法门,这也是对。那个法门虽然也是好,但是我不欢喜,我就不弘扬,当然是也不能说不对。可是若是从全面的佛法,在全面的一切众生来说呢?每人的根性不同,好乐的佛法不同,就应该有各式各类不同的法师,弘扬各类不同的法门,都应该有,应该是这样子才好。


「及有情界中,有种姓者出生死;无种姓者脱恶趣故」,前面是在法的方面说。有隐没的、有不隐没的。这一节呢?是在人的方面说。


「有种姓者」,这个「种」是什么?就是种子。种子,譬如说谷,或者是麦,或者各式各样的植物,都有种子。由种子发芽,然后根、梗、枝、叶,开花结果。


这里说这个种子呢?就是在人的心里面有这样、有这种功能,有出离生死得涅槃的功能,得圣道的功能,在我们心里面有这种功能,那就叫做「种」。


这种种子在佛法里面说呢?分两类,一类是本有的。就是你不须要去学习,在你的心里面就有这种功能,这是本有的种子。第二种呢?是熏习来的,你若不熏习就没有,你要学习你才有。这是另一种习所成性,修来的一种种子。这个种子分这么两类,分这么两类,在唯识的经论里面这样说,在其他学派也有不这样说的。


像《涅槃经》说:「一切众生皆有佛姓」,那么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就不说是有人有佛性;有人没有佛性,不是这样。但是唯识上是这样讲,有人有佛性,有人没有佛性。有的人有阿罗汉的种姓,有辟支佛的种姓,有人没有。有人有佛姓,但是没有辟支佛姓和声闻姓;有人有声闻姓和辟支姓,但是没有佛姓;有人三乘种姓都没有,也有这种情形。


现在这里就是这样意思,有种姓的人出生死,没有种姓的脱恶趣。这个「姓」,有的文上,「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写那个性;这里是姓氏的姓,这意义也是一样。譬如说这个人姓张,他就是姓张;那个人姓李,就是姓李。那么这样说,说这个人有辟支佛姓,他就是辟支佛姓;他没有阿罗汉姓,没有佛姓。这个人有佛姓;没有阿罗汉也没有辟支佛姓,那么他就是……,他只是这个姓,而不是那个姓,也有同样的意思的。


有种姓的人呢?「出生死」,他若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的话呢?他就能够超出有生、有死的苦恼境界,他能从这个生死的苦恼境界超出去,得解脱。因为有种姓的关系,你若学习《瑜伽师地论》,那个种姓就会发动作用,你就能够继续的学习,继续努力的修行,就成功了。没有种姓的人不行。没有种姓,就像那个你没有种下麦的种,无论如何,你怎么样施肥,怎么样浇水,那它也不会发出来麦的芽的,没有种就不行。所以「没有种姓」,没有三乘道果的种姓的人,那他不能出生死。


没有出生死,就是在三界里面流转生死了。流转生死,但是你若发心学习《瑜伽师地论》呢?「脱恶趣故」,就可以解脱三恶道的苦恼,不会到地狱去,不会到饿鬼道,不会到畜生的世界去。因为你相信了因果、善恶果报,不敢作恶事,那么没有因就没有果了。没有恶因,就没有恶果,所以就可以解脱三恶道的苦恼。你能够学习五戒十善,那么你就在人天里面享福了。


所以学《瑜伽师地论》的人,学习《瑜伽师地论》对于有种姓的人也能得到最好的利益;没有种姓的人也能得到好处。所以为了这件事,弥勒菩萨要说这部论的。





三、为舍无见及有见故。


这又是一番。「舍无见及有见故」,舍掉这个「有见」,弃舍这个「无见」。


这个有见、无见这个「见」,就表示不正确的执着。一种错误的思想,你对于它有深刻的执着,才称之为「见」。如果有…思想是错误,但是还在犹豫之中,那不能称之为「见」。


这个我们先说「有见」,什么叫做「有见」?我们学习了《摄大乘论》,我们应该明白什么叫做「有见」。《摄大乘论》上说是「唯识无义」,一切法都是心的分别影像。离开了心,没有一切法的体性可得的,没有一切法的体性可得。


譬如说我们看见个老虎来了,老虎来了的时候,你若知道这个老虎是心变现的影像。当然老虎也是人,它的业力使令它得这样的果报,也就是它那个业,它的心受业力的影响,现出来这样的影像。我们是人,我们也是一样,我们也是前生有一点比较好的业力,这个业力推动这个心,现出来这样人的果报的影像,现出个影像来。这个影像就是心,心的分别,心的分别现出来影像,离开了心的分别,这个影像是没有的。它没有自己的体性,没有自己的体性的。


我感觉到这样的理论,你在经行的时候你这样思惟;或者是你在静坐的时候这样思惟。思惟久了,你心里面快乐,心里面会快乐。就是一切、一切都是影像,没有本身的体性的,没有本身的体性。这样说就是一切是心,一切是心的影像,一切都是不真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不真实的。


我们现在因为没有学习佛法,或者虽然学习了佛法,我们没有深刻的去思惟,对于这样的理论不明白,我们就执着是「不是影像,是真实的」。现在有老虎来,老虎是真的,不是纸老虎,是真的,这就叫做「有见」,这叫做「有见」。


宋朝的朱熹〔口误,应是程颢〕,他说:「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当然朱子是有学问的人,他也是读佛经,但是不是太信佛。但是这个诗,若用佛法来讲是有点意思。「云淡风轻近午天」,天上这个云很淡淡的,并不是乌云。太阳要到中午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出外面去走一走。「傍花随柳过前川」,在花的旁边、在柳的旁边走过去,从这走走。正在走的时候,别人认为:「你这个人年纪这么大了,和小孩子一样,还出来玩一玩!」来讥笑我。「时人不识余心乐」,你不知道我心里面的快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说我这个人不用功,懈怠,不好好读书用功,跑到这里学习小孩子玩、跑一跑,其实你不知道我心里面的快乐。


这若用佛法来讲,在经行的时候,你在寂静处经行的时候,看一朵花也好,看见一棵树也好,都是「唯心所现」,都是毕竟空寂的,觅心了不可得,不是与第一义谛相应了吗?这样子就没有这个「有见」了,没有这个有见了。这个我们没能够这样学习佛法的人,就虽然我们还是信佛的人,但是你是在有见里面活动的,你还在有见里面活动,还没能在正知正见里面,还没能做到这一点。


「无见」,无见是什么呢?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毕竟寂灭,诸法从本来常是寂灭相的,我们看不到这里,我们就不承认有这件事。说是这个老虎是假的,老虎是真的嘛,老虎扑上来,就把你咬死了,那怎么是假的呢?我们不承认是假的,就是不承认这「依他起相」。不承认有「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所以叫做「无见」。


这一般的说,我不相信因果,那也是无见,也是无见。执着有一个我,是常住不灭的,那也是有见,也可以包括在内的。


现在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的话呢?你若认真地学习,就能弃舍这个无见,也能弃舍那个有见,使令你得正知正见。使令你得正知正见,你就会到了佛的境界了,到圣人的境界了,就没有凡夫这个苦恼的事情了,就没有这个事情了。


第一「叙所为」,我学习《瑜伽师地论》干什么?我学习它做什么?学习《瑜伽师地论》能令你舍无见、能令你舍有见,能令你超凡入圣了,有这样事情。





四、为成熟菩萨(种)姓人,唯依大教,遍于诸乘文义行果,生巧便智,断障得果,自他俱利。及二乘无姓,亦依大教,各于自乘文义行果生智断伏,得自乘果,离恶趣故。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4 09:57

这又一个两番。


「四、为成熟菩萨姓人」,这个「菩萨姓人」,这个人是姓菩萨的。他是一方面,他内心里面有佛性;一方面,他发无上菩提心了。


这样的人「唯依大教」,这是他不依小教,不依小乘佛法,那么依这个大乘佛法,这个大乘的佛教。


「遍于诸乘文义行果,生巧便智」,「遍」就是普遍的,不是一部分的。「于诸乘」,小乘、中乘、大乘;就是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这个「乘」字就是车。我们汉人的佛教,对古德翻译经的时候,用这个字。可是现在像法尊法师他们,从藏文的佛法翻成汉文的时候,他直接就写「车」。「大乘」就写个大车,这样我们也可能容易明白一点。这个「乘」就是车,这个车在这里有什么意思呢?车是运…有运转的意思,从甲地运转到乙地去;从一个黑暗的地方,能把你运出来,到光明的地方去;从生死的地方,运你到涅槃的地方去;从苦恼的地方把你运出来,到达安乐的地方去,那叫做「乘」。这个乘有这个意思。


这样的意义,只有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才有这种作用。我们若依人、天乘法,不行。人乘、天乘,我们一般的只是学习五戒十善的、一般的善法,没有这个作用。我们学习一般的善法,也可以不到三恶道去,跑到人天的境界来。你不做恶事,我们修学善法,就可以得到人间的富贵,和天上的大福报的境界,可以得到。但是不行!因为你得到了以后,你还会迷惑,你到富贵的境界来了的时候,我们读古书:「天子一怒,流血千里」,还会做恶事,问题在这里。说我没有在三恶道,我在人间富贵,人间富贵还会做恶事。这个杀盗淫妄的恶事还会做。还会,你还要回到三恶道去。说我到天上去;到天上,天上也是无常的,也要死;死了以后,又可能到三恶道去了。这样说呢,这个「乘」的义,这个车的运转的义不具足,因为你还没能够解脱苦,又回到三恶道去了。所以我们佛教徒,对于善法是应该修,一般的善法都应该做。但是要知道,修学无漏的戒定慧是很重要的,是很重要,因为那才能究竟的解脱苦。


这里面说这个「菩萨姓人,唯依大教,遍于诸乘」,不但是一佛乘,乃至声闻乘、辟支佛乘。


「文义行果,生巧便智」,这个「文」就是教,文就是这个…就是你说话也是文,「声名句文」,这个文字是「文」;你说话,话里面有文,也是文,就是教(佛教那个教)。就是能诠义理的文句,义是所诠显的,能诠的文和所诠的义。或者是属于声闻乘的、辟支佛乘的、一佛乘的文义。「行果」,你学习这个文义,你就会得到一种「闻所成慧」,然后「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得到闻、思、修这三种智慧,然后你就开始修行。「文义」属于解。解、行,由解而行,这个「行」呢?就是止观了,修学止观,这时候叫「行」。你若有行,这就是有因,有因就会得「果」,小乘就会得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乃至阿罗汉果;大乘那就是得无生法忍了,十地菩萨到无上菩提,就是得果了;辟支佛道,辟支佛乘的文义,当然也是得辟支佛果。是有行就有果,就现前了,叫做「生」。这个诸乘的文义行果,你能够「遍于诸乘文义行果」的学习,普遍地学习。


「唯依大教」,是在大乘佛法里面学习一切乘的文义行果,结果你就生出来「巧便智」,善巧方便的智,这个是什么呢?就是你得到了通达的智慧了,你通达了三乘文义的这种智慧。这个智慧是很巧妙的、很锐利,得到了这种智慧,「生巧便智」。「断障得果」,你得到这个智慧,这个智慧是有深浅的不同,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修所成慧有有漏的、有无漏的不同。由有漏而无漏,这个时候呢?「断障得果」,就把这个爱烦恼、见烦恼,是障,它障碍我们学习佛法,障碍我们修学圣道。现在你能够逐渐地增长闻思修的智慧,不断地修学止观,这个智慧增长力量大了,就能断除去这一切的障。或者是烦恼障、业障、报障,都是障。断除这个障碍了,你就得果了,得到圣道的果位了。


这个这么多的障碍里面,最重的就是烦恼,烦恼障,烦恼障是很厉害的。你若常常的修学闻思修的智慧,常常修止观呢?就能把烦恼调伏下来,能够降伏下来,使令它不发生作用。就算是偶然的失掉了正念,但是正念一起来,烦恼就停下来,那么你就有一点…有断障的希望了,「断障」。


这个另外我们说这个报障,报障就是这个身体,这是报障。譬如说我有了重病,其实也是报障。这个报障,我们凡夫如果没有病痛的时候,这个四大调和的时候还好一点,还是好一点,行住坐卧还都是自由的,自由自在的。若是有了病的时候这个报障就加重了。可是若是你的止观修得好的时候,这个报障也减轻,报障减轻。


尤其是你若得到欲界定的时候,欲界定到最后的时候,这个报障也是减轻,就是这个身体不感觉到有这么一大块,感觉到有若无的样子,这个身体,那这个报障就减轻了。


所以这个烦恼障也可以调伏;这个报障也可以调伏;还有就是业障。业障呢?这个地方呢不那么明显。但是你若常用功修行你会感觉到,你就会感觉到什么事情呢?譬如说是静坐,静坐的时候就是不相应,想要使令心寂静,它就不寂静,它就是东想西想。想要明静而住,哦!不,它要打昏沉,就昏沉。不是昏沉就是散乱;不是散乱就是昏沉,你想要寂静住、止观相应,很难。


但是呢,你多忏悔,你读大乘经论,你多念大悲咒,这个业障若消除的时候,就不是了。你坐的时候,你要「奢摩他」,就奢摩他;你要「毗钵舍那」,就毗钵舍那,它就相应。所以这些、从你日常的修行上,你也会感觉到这个业障消除、没消除,你也会感觉到。


我们说这个…头多少年,很多人打笔仗,为这个是「带业往生」、「消业往生」的事情打笔仗。但是你读这个《十六观经》很明显的,就是「带业往生」,是带业往生。那个《十六观经》的下三品里面,说是这个众生,在娑婆世界的时候破斋犯戒,造了很多的恶。但临命终的时候,遇善知识的教导、帮助、加持,你还能够念佛。你正念一生起来,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放光接引,就往生了。那么你造的罪呢?造的罪就带走了,还是没有消。说是消除了很多;消除了很多,还有很多没有消;没有消就带去了。带去了,但是你在下三品上看,观世音菩萨为你说法,为你说诸法实相,来灭你的罪。这就可以知道是带业往生。所以这个业障是不容易完全消除。不容易完全消除,但是经论上佛菩萨大智慧,他也说出一个分寸来。就是这种罪业它能够使令你到三恶道去受苦,这种罪业没有消除,它就是障。到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得初果的时候,这种罪消除了,就是消业。所以从这样的…这个经论上这样讲,只有圣人才能消业往生;凡夫都是带业,只有圣人才是。但是我们虽然说是带业往生,你的信愿行的资粮也要强一点,不然的话,你不能往生,那个罪业还是发生作用,障碍你的。


所以现在这上面说「断障得果」,就是我们要修这个戒定慧,修这个止观,你要不断的加强,你才能「断障」,才能「得果」。小乘开始,得须陀洹果;大乘开始,得初欢喜地,得无生法忍了,「断障得果」。


「自他俱利」,你若得到圣道以后,你有能力继续修行,来利益自己;也有能力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了,所以自己和他人都能得到利益。这句话呢?没得圣道以前,这事靠不住,是不是自利?能利他?都靠不住的。得圣道以后这件事才决定了,决定是能做到这一点,所以「自他俱利」。


这是说这个菩萨种姓人,他在大乘佛法里面,普遍地学习一切佛法,最后他得到巧便智,能断障得果、自他俱利。这件事呢?你学习《瑜伽师地论》可以成就。


「及二乘无姓」,这个二乘就是有声闻种姓、有辟支佛种姓的人,叫二乘。「无姓」,就是没有三乘种姓的人。「亦依大教,各于自乘文义行果生智断伏,得自乘果,离恶趣故」,他若学习《瑜伽师地论》的话呢,他也能够依据这个大乘佛法。「各于自乘」,声闻乘就依据声闻乘去修行;辟支佛乘依辟支佛乘的法门去修行。各于自乘的「文义行果生智」,能「断」障,能「伏」,「断」之前先是伏,能降伏烦恼障、业障、报障;进一步就能断除一切障。「得自乘果」,你得到你本身那一个法门的果,声闻乘得声闻乘果;辟支佛乘得辟支佛乘果。如果无种姓的人呢?他「离恶趣故」,就可以不堕落三恶道了。





五、为执着邪教不信大乘者,及于深经种种意趣,迷乱诽毁者,令生信解故。


这是第五个,这第五番。「为执着邪教」,这个人他不相信佛法,执着其他的宗教。不相信大乘佛法的人,对于大乘佛教他不相信,这样的人,这是一种人。「及于深经种种意趣」,及于这个佛法的经论,除了人天乘的法门之外,属于出世间的三乘的经论都是「深经」。「种种意趣」,各式各样的道理,它里面的意义。「迷乱诽毁者」,他迷惑,不知道怎么回事,而作诽谤,毁破的人。「令生信解故」,他若肯学习这一部《瑜伽师地论》呢?他会相信大乘佛法,改邪归正。他能对于深经种种意趣而不迷乱,也不诽毁了,能生信心,还能够通达里面的道理。


佛法说「生信」,这个信是建立在智慧上面的。由于你通达了佛法,有了智慧,你才相信佛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我的好朋友叫我相信佛法,我就相信」,就算是相信了,不牢固!所以一定要本身生出来智慧以后,你从你自心上生出来智慧,观察世间上一切道理,「哦!佛法是对的,佛法是真理」,你才能有信、有解的。


我现在我感觉到「执着邪教」,不相信佛法的人,这些人都很容易度化,我感觉不是很难。当然,各有因缘。因为什么他容易度化?因为他本身没有智慧,本身没有智慧,他相信的那一点很容易就破除去了,所以应该容易相信佛法,应该是容易,不是难。问题就是有障,这个障,障住他。就是那个窗户(现在这个窗户是玻璃窗),过去时代就是铺上一层纸。这一层纸,就是譬喻那个人不信佛法的障,那层纸很容易就可以捅破了,但是你若不捅,它就不破。所以我感觉到…这个《大般若经》上也说到,一切众生不是太难度,不是太难度,都是容易度化的。不过这个话,就是从某一个立场来说的,不是太难度。


「为执着邪教不信大乘者,及于深经种种意趣迷乱诽毁者,令生信解故」,说这一部《瑜伽师地论》的。





六、为摄益乐略言论,及乐广者故。


这个第六番。第六番「为摄益」,这个「摄」这个字,就是接引的意思,可以这样讲,接引的意思。这个「益」,就是来饶益他,使令他得到真实的好处,叫「益」。


「乐略言论及乐广者故」,这个人的根性是这样,有的人欢喜简略,太广了不欢喜,欢喜简略的言论。「及乐广者」,有的人简略,他不欢喜,欢喜详细一点,广博一点。那么这两种人来学习《瑜伽师地论》也都能合适的。


这个《瑜伽师地论》里面,譬如说这一大段文很广,但是最后会有几句把这一大段文的要义,用几句话说出来,这《瑜伽师地论》有这种事情。所以里面有略,也有广;有广也有略。欢喜略的人也合适;欢喜广的人也合适。


所以对这两种人,这个《瑜伽师地论》也能摄益他,能引导他,使令他进一步的在佛法里面有成就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4 10:02

问:「十番两缘」,「十番」是我们平常在讲,1234…,讲到十。「两缘」没有看到上面写?
答:你比如说第一番,「一、为法久住」这是一缘。「及利有情故」又是一缘,这是两缘嘛,第一番的两缘。第二番「为圣教已隐没者重开显」,这是一缘;「未隐没者倍兴盛」,那么这也可以说是一缘。但是这个地方呢?又加…这算是一缘。「已隐没」、「未隐没」加起来是一缘。第二缘是「有情界中,有种姓、无种姓」又是一缘。这不是二缘!
  第一番都是两缘。
  第三番「为舍无见,及有见」,这又是两缘。
    「第四、为成熟菩萨(种)姓人,唯依大教,遍于诸乘文义行果,生巧便智,断障得果,自他俱利。」这是一缘。「及二乘无姓,亦依大教,各于自乘文义行果生智断伏,得自乘果,离恶趣故。」这又是一缘。加起来就是两缘。
  第一条(番)都是两缘。

问:第二页第一行提到「生巧便智」,我想我们在修行状况之后,必然一定就是先生起智慧才能降伏烦恼…(不清楚)
答:智慧,这个一开始也是有多少智慧,但是智慧薄弱,智慧的力量不大,所以虽然有了智,对于烦恼的调伏还是不足的。还要继续的增长智慧,到了一个程度了,才能调伏烦恼。要继续不断的增长,才能够继续不断的调伏烦恼。有的烦恼容易调伏;有的烦恼不容易。所以智慧若不断增长,力量强大了,才能够显著的知道,「哦,我降伏烦恼了。这也是得到圣人的智慧了,这时候才断烦恼。

问:我们上学期的《摄大乘论》「四寻思」是不是伏烦恼?「四如实智」是不是断烦恼?
答:都是伏烦恼。「四寻思」、「四如实智」都是伏烦恼。因为由「四寻思」进步到「四如实智」;「四如实智」进步到「见道位」,才断烦恼。到「见道位」才断烦恼。
  所以那两个位子还是在伏的阶段。

问:这个「无种性」的人,他有没有因为学习《瑜伽师地论》的关系而熏习的关系,因为听闻法界等流熏习的关系,而得到这个成佛的种子?
答:如果是等在「本有」种性来说,这是不能。他原来没有,就怎么也不能熏习。若是站在「新熏」的立场上说呢?那是可以。
  所以这个地方,《瑜伽师地论》是「本有」种性的立场,和《摄大乘论》有点差别。《摄大乘论》不说有「本有」种,是「新熏」,是有这一点差别。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4 10:03

七、为立正论,及破邪故。


我们昨天开始,说到《瑜伽师地论》。学习《瑜伽师地论》会得到什么样的功德?也就是说这个造论的人,他造论的目的是什么?一共有「十翻两缘」,昨天讲过了六翻。现在是第七翻。


「为立正论」,为了建立正确的、没有过失的理论,这个教、行、理的这一切的「论」、议论。


「及破邪故」,破斥一切有过失的议论。


这个「正」、「邪」这里面的意思,应该是说有两种,一种是世间上的愚迷的境界,都算是「邪」,因为它能令人苦恼。这佛法是能令人离苦得乐的,所以叫作「正论」,这是一种「正」、「邪」。


第二种是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学习的不对,搞错了,以邪为正,那叫作「邪」。


现在要建立正论,破斥邪论,多数还是属于后一种,就是在佛法里面搞错了。这件事,如果我们常常的、时时的学习佛法,就会很容易的会认识到这里。如果我们不是…不学习经论的话,我们不知道这件事。我们只是听人说话,你不去看经论,你很难知道这件事,而这件事对人的伤害是特别大的。不管是佛法来到中国,佛法在印度,都有这种问题。


现在这个造论的这个作者是大慈悲心,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为立正论及破邪故」,而造这一部论的。





八、为显三性有无;及世间、道理、证得、胜义四法门故。


这第八番的两缘,第一缘是「为显三性」的「有无」,「三性」就是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三性。「三性」的「有无」,这个「遍计所执」是毕竟空的,是没有这么回事,所以那是「无」;「依他起」是如幻有;「圆成实」是真实有,那叫作「有」。要显示三性的有无,而造这一部论的,使令人能够觉悟到这里。


这三性的有无,我们在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这第二章(十大章,十种殊胜殊胜语,就是第二种),就是那第二种殊胜殊胜语「所知相」,倒是说得很清楚了。


「及世间、道理、证得、胜义四法门故」,这是又一种缘。这个「世间」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遍计所执」,就是社会上这个士、农、工、商的这一切的事情。譬如说是耕田的、务农的、或者是作生意的、或者是做工艺的、或者是读书的、或者是在政府作事的,这都是属于「世间」。


这个「道理」呢?就是超越世间的了。就是释迦牟尼佛出现了世间,为我们开示的佛法,那是有道理的。是说…譬如说五蕴,说十二处、十八界,说这个苦、集、灭、道,这一切的事情。那么这些佛法,这是有道理的。「道理」,这个「道」字就是「道路」,这个道路可以从这里通到另一个地方去,就叫作「道」。如果闭塞了、阻塞了,通不过去了,那就不是道理了。现在这里说「道理」呢?就是按照佛法的戒定慧的道理,能使令你从三界的苦恼的境界得解脱,是能通达无碍,所以叫作「道理」。


这个「证得」,「证得」就是按照佛说的这个苦、集、灭、道的道理去修学,有成就了,你得须陀洹果了、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得阿罗汉果了,那么就叫作「证得」。有成就了,那叫作「证得」。


这个「胜义」,就是前面说「证得」还是约人说,这个「胜义」就是所证得的。就是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到佛的境界,他们成就的广大无分别的智慧,所证悟的第一义谛,名之为「胜义」,叫作「胜义」了。


「四法门故」,这是四种法门。「世间」的是一些凡夫生活的事情;「道理、证得、胜义」这是出世间的圣人的事情,那么加起来就是「四法门故」。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在本论里面,会说到这些事情。





九、为开随转、真实二种理门,令知二藏、三藏法教不违;及开因缘、唯识、无相、真如四理门,令修观行有差别故。


现在说到第九。「为开随转、真实」,这个「随转」和「真实」怎么讲呢?就是佛说法…是大略的说呢?就是这两种方法,一个是「随转」,一个是「真实」。这个「随转」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随顺学习佛法的人的根性而转。根性里面有利根、有钝根,那么佛就随着根性的不同,宣说出来各式各样不同的佛法。随顺众生的根性而开示佛法的,这是一部份。「真实」是佛自己的智慧,随顺佛自己的智慧宣扬这样的佛法。这个佛法是没有…不是方便的,是真实的,佛法是这样子的。随顺众生的根性,那个佛法就是里面有一些迁就,有一些方便的地方,是这样意思。


佛这样子为众生说法就是「开」,这个「开」在这里也可以说是建立的意思。建立了这两种佛法,一个是「随转」,一个是「真实」。建立了这两种佛法,这两种都是入理之门,所以叫作「理门」。这按唯识的态度来说,唯识的法门那就是真实了,其他的当然就是方便了。就是这个「随转」,有个「权」的意思;「真实」就是「实」,「权」、「实」两种法门。


「为开随转、真实二种理门」,这两种理门,并没有矛盾。「令知二藏、三藏法教不违」,我们学习了这样的佛法之后,也就是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呢?你就会知道「二藏、三藏法教不违」,「二藏」就是菩萨藏和声闻藏。或者说菩萨藏就是「真实」;声闻藏就是「随转」了。「三藏」就是经律论。菩萨藏里面也有经律论,声闻藏也有经律论。声闻藏一般说就是小乘佛法了,菩萨藏就是大乘佛法,这两种佛法里面都有经藏、有律藏、有论藏,有这三藏。


「法教不违」,这两种佛法里面的内容并没有矛盾,它们是可以互相贯通的,并没有矛盾。由学习小乘佛法,也可以进一步回小向大来学习大乘佛法。学习大乘佛法的人也应该学习小乘佛法,不应该互相障碍,互相诽毁,不应该是那样子。


「及开因缘、唯识、无相、真如四理门,令修观行有差别故」,这底下呢?又说出来四种法门。「及开因缘、唯识」,这地方,「因缘」是一种、「唯识」是一种、「无相」是一种、「真如」是一种,四种理门。


这个「因缘」呢?就是缘起,佛说世间一切法都是因缘生起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就是「因缘」。比如说十二缘起嘛,「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生缘老死」,一共是十二种。「此有故彼有」,因为有这一样事,才有那一样事。那一样事的有,一定先有那一种事,后来才有这种事。不然的话,那件事不能有。这个是有「无明」才能有「行」、有「行」才能有「识」、有「识」才能有「名色」、…,乃至到有「生」才有「老死」,所以「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若「无明」灭掉了,「行」也就灭了。「行」若灭了,「识」也就灭了。


这「十二缘起」在《瑜伽师地论》里面说得很详细、很详细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这个…拿这个人来说、拿我们人来说。人死掉了,这个人现在他是个男人,死掉了以后他没到三恶道去、也没到天上去,还作人,但是做了女人了。这个男人死掉了以后,还回到人间作女人了。这个事情,比如说我们这个男人在生存的时候,他的内心自然是知道自己是男人,总是男人的想法去思惟分别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的,一定是这样子。可是死掉了以后去做女人的时候,她就不是。她就是用女人的心去分别一切色声香味触法。原来他前一剎那是男人,后一剎那就是女人了,他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这种分别心,「无明缘行、行缘识」,就是这个「识」就是分别心,为什么会这样分别呢?就是「行」,就是这个「行」的关系。「行」就是业力,这个业力使令他这样子。说「此有故彼有」,因为有这样的业力,所以会有那样的识。譬如说在生的时候是女人,死了以后他来生变成男人了,他也是一样,前一剎那是女人,后一剎那就是男人,是男人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这个「业力」,业力会使令人这样子,所以「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佛说…这个、种话就是《阿含经》上说这样的佛法,别的大乘经论也是有。这个道理,我认为非常的坚定,不可破坏的。所以叫作「因缘」,就是说一切法都是因缘有的。


当然这样说「因缘」呢?就是还是大概的这样说。在这里我们不妨…说因缘应该包括一切的佛法都在内的,并不只限于一部分的佛法的。可是在这里说,说是一共分四种,那它就单独说。一切世间,加上小乘佛法这个部分,都叫作「因缘」。


底下「唯识、无相、真如」那这是大乘佛法了。大乘佛法里面,分成两部分,就是一个唯识、一个无相。如果说把「真如」也算是独立起来,那么就是「如来藏」,这么解释也可以。「唯识」是一个法门;「无相」就是般若的法门,就是【中观】这个学派的法门,「真如」就是如来藏的法门。但是在这个地方,我看这个意思不是这样,不是这样意思。


这个「唯识」的法门呢?简要的说,就是《摄大乘论》是最好了,它简要的介绍唯识的法门。就是…它是说把一切法都统摄在心里面,统归于一念心里面,来建立一切法的,唯识是这样子。


这个「无相」呢?就是「一切法自性空」,它不这样说。它不说一切法是唯心所现,它不这么讲。就直接说一切法是因缘有、自性空,是这样讲。发无上菩提心可以得无上菩提,这是「无相」的法门。


这个「真如」是什么呢?真如就是小乘佛教的学者、大乘佛教的学者所证悟的理性是平等的。这是在我们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曾经讲到这里。这和中国【天台宗】、【华严宗】说得不一样。我们这个…当然这都有圣言量的根据,也并不是自己随便云云。这个这一段文应该这么讲。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4 10:04

「四理门」,这四种理门,就是「因缘、唯识、无相、真如」。


「令修观行有差别故」,叫我们知道修学圣道的观行是不一样的。你比如说是这个小乘学者修习止观是一样;唯识学者修习止观是又一样;这个中观的学者他修这个止观,也是不一样,是有差别的,这个修行的方法是不一样的。那么这在《瑜伽师地论》里面,都有详细的解释。





十、为示境别,令知诸法体、相、位别;及示行别,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


现在这是最后一番,也有两缘。「为示境别」,这个「示」就是开示,也就是说明的意思。说明这个种种境界的差别,譬如三恶道的境界、人间的境界、天上的境界;这个散乱心人的境界,和有禅定人心的境界,乃至到圣人的境界;阿罗汉乃至到佛的境界,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人啊…人的境界当然是也不同于三恶道、也不同于天、也不同于佛。但是人,有的地方的人有文化,能读书,智慧开发了多少,就会很武断的:「我没有看见的事情都没有!」就是这样子,就是我看得见的境界是真实的。其实不是这样子。所以在佛的智慧能通达无量无边的境界,能通达自己的境界,也通达一切众生的境界,是「为示境别」。


「令知诸法体、相、位别」,「为示境别」这句话是总说的,这底下是别说。叫我们知道一切法的体性、相状。表现于外的是「相」状。它本身的事情叫作「体」。这些体状、体相是不一样的,体状是不相同的。就是刚才说的,由三恶道、乃至到佛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人的业力不同,这个分别心也不一样,所以所感到、所得到的境界都是不一样的。


「位别」,这个「位」有深浅的不同。这个地位,在人的境界地位有高低。用这高低来解释这个「位」也算是合适了,就是有差别,是不一样的。你就人间的这个富贵、贫贱也都是不一样。所以是「令知诸法体、相、位别」不一样的。


你就按我们人,这个墙壁,我们不能从这个墙壁过去,能挡住你;但是鬼就不同,鬼他从这里是无障碍的,从墙壁可以过去;从这个地也可以自由的出入,这境界不一样。有的众生在水里面能生活,若是人就不行,所以这个境界是有差别的。


但是这里面主要是说凡、圣的不同。这个凡夫的境界也有种种差别,圣人的境界也有种种差别。但是圣人是大自在、是安乐的;人是很苦恼的。像这个《楞严经》里面说到这些魔鬼的境界。这个魔鬼会有种种神通,自在的,但是他怕刀,就会有些个别的事情。你说他有这种神通,说是我们认为他了不起,不是,他有的时候还是不行。说是我们静坐的时候,若用功修行会有魔鬼来捣乱,但是魔鬼怕什么呢?怕镜子、像我们人用的那个镜子。所以这个修行人,你后面放一个镜子,那个魔鬼他怕你,他怕镜子。若人呢?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各式各样的境界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令知诸法体相」,这个高、低,深、浅的不同。


「及示行别,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前面这一段说「令知诸法体、相、位别」,是说我们已经遭遇到的境界。「及示行别」,这是你要重新创造。这个「行」是我们重新创造的一种活动。


当然一般人的境界是为了生活、为了享受,作种种事、作种种事情。但是在佛教徒的立场,这个「行」是感觉到我们对于当前的一切事情都不满意,要重新创造一个生命的时候,那叫作「行」。这个「行」也是有差别的,也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主要是什么呢?这地方说「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前一番「为示境别」这句话是总说的;「令知诸法体、相、位别」是别说的;这一句「及示行别」也是总说的;「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这是别说的。


这个「行别」是什么呢?主要指三种佛法,三乘,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这三种佛法。三种佛法里面有方便、有根本、有果的不同,每一种佛法都有这三种不同。


这个「根本」是什么呢?「根本」是发心,譬如说是这个声闻乘的佛法,要发出离心,这是「根本」。这个发出离心也就是发愿,你有这样的志愿:「我感觉到生死是苦,我想要得解脱」,你有这样的坚定的意愿,然后你才能够有戒定慧的修行,所以这个发愿是个根本。


这个「方便」呢?就在凡夫位的时候的修行,叫作「方便」;入了圣位以后叫作「果」。


声闻乘也有这三种,辟支佛乘也是有,乃至一佛乘也是有,有这种差别。


我们学这个…弥勒菩萨造这部论,就是「为示境别」、「为示行别」,是这样意思。「令知诸法体、相、位别」,「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是这样意思。我们若学习这部论,也就会得到这样的知识,得到了这样的智慧了。





如是等类所为诸缘,处处经论种种异说,当知皆是此论所为。


这一句话总结前面这「十番两缘」。前面这么多的类,也可以说是十类。「所为诸缘」,这就是本论所希望成就的这么多的因缘。「处处经论种种异说」,这是说到其他的经论里面。佛在…我们的佛陀在各地方所演说的经,乃至佛的弟子所造的论,经里面、论里面有种种不同的说法。说到学习佛法得到什么什么好处,这些事情。「当知皆是此论所为」,我们应该知道都是此《瑜伽师地论》所成就的。


这是这个…这「十番两缘」是《瑜伽师地论释》,那个最胜子菩萨造的,《瑜伽师地论释》是谁作的呢?是印度的最胜子所造的。他说《瑜伽师地论》有「十番两缘」的所为,有这样的不同。





第二、彰所因者。


一共有六大段,现在是第二段。「彰所因」,显示这个《瑜伽师地论》是【唯识学】成立的因缘,为什么这个时候有这样的佛法出现?





按《释论》等云。


这句话是这个遁伦法师说的。这「按」就是根据的意思,根据这个《瑜伽师地论释》,还有其他的参考书上说的。





佛涅槃后,魔事纷起,部执竞兴,多着有见。


这个我们的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以后,据这个印顺老法师,对《印度佛教史》的研究,这个佛涅槃后,到这个西元(今年是一九九六年),从佛涅槃那一年到一九九六年的第一年,中间有多少年?印顺老法师他的研究,三百九十年。佛涅槃那一年计算,一直到一九九六年的前一年。这三百九十年,再加上一九九六,就是佛灭度以后到今天就这么多年。他说得很清楚。他说这个数,这个数是这个…这个数怎么算法的呢?就是佛灭度以后到阿育王登位这个时候,这是一个数。这个数是在我们汉文的《藏经》里面有十八部论,就是小乘部派佛教有分十八部。这部论上说,是佛灭度以后一百一十六年的时候,阿育王登位,说得很清楚,一百一十六。那么阿育王登位到公元前一年是多少年?再加起来,那就是三百九十年。三百九十年,去了一百一十六,那就是那个数,就是阿育王登位到公元前一年。公元其实就是西元,就是耶稣历,再加上一九九六,就是这么多。所以根据这个…这一百一十六年是我们汉文佛教的文献上说的。若根据缅甸佛教他们的说法就是不同了,那就不一样。不过若根据这个说法,这是两千三百八十六年。一九九六加上三百九,就是这么多年,还没到两千五百年。没到两千五百年,两千三百八十六。这样说呢?孔夫子要比释迦佛先多少年。孔夫子在先,孔夫子好像是两千五百年左右。若释迦佛说是有八十岁的话,再加上八十岁,二三八六再加上八十岁,那才两千四百多年;孔夫子两千五百多年,所以孔夫子在前,释迦佛稍微晚几年,晚多少年,这个数应该是这样子。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4 10:04

「佛涅槃后」,这个「涅槃」在这里用我们人的语言来说,就是逝世了,就是过世了,应该是这么说。就是佛过世以后,应该是这么说。


「魔事纷起」,就是在佛法里面捣乱的这些事情,「纷纷」,很多很多的事就都起来了,兴起来。


「部执竞兴」,佛法里面的这些学者,这些修学佛法的人,「部执竞兴」,一部分、一个学派、一个学派的,大家的思想不同,互相彼此都有争论,这个「竞」,彼此都有争论。一个学派、一个学派的兴起来,兴起来一个学派以后,这个学派又分裂了,又出来多少个学派。这个在《佛教史》上看是这样子的。在这个玄奘大师翻的《异部宗轮论》是一共有二十个学派,有这么多。


「多着有见」,这么多的学派里面,若是给它一个批评的话,多数都是执着有见,都是执着「有」。这个「见」就是执着。对于「有」的执着很厉害,过去也是有、现在也是有、未来也是有,说【一切有部】就是。其他的学派多数执着「有」,就是少数是不执着「有」的。其中二十个学派里面有个【犊子部】,【犊子部】其实就是锡兰的佛教,这个执着有个不思议的、不可说的「我」,执着有「我」,但是这个「我」是不可说的。当然这里面,也是不是那么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都是执着「有」。这样子呢?对于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就有点偏了,佛法就走偏了。





龙猛菩萨证极喜地,采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论》等,究畅真要,除彼有见。


这印度的佛教的历史,的确不是容易研究的,而印顺老法师他的看法也未必都能同意,但是他可是研究得很清楚。他说龙树菩萨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出现在西元一百五十年到两百五十年这个时代。一百五十年到两百五十年这个时候,龙树菩萨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可是各地方的记载,龙树菩萨寿命很长。寿命很长有多长呢?印顺老法师说一百岁已经很长了,他这么说,所以西元一百五十年到两百五十年这个时候。


这个「龙猛菩萨」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这个龙树菩萨,造《中观论》的这位大德。这个《藏经》里面有《龙树菩萨传》,有《提婆菩萨传》,有他的《传记》的。


「证极喜地」,就是他在佛法里面修学,已经达到「极喜地」的这样的程度了。就是菩萨有十地,就是第一地是极喜地。得了圣道以后心里面特别的欢喜,所以叫作「极喜地」。


「采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论》等」,他「采集」,他在佛陀所宣说的「修多罗」里面,所说的佛法里面「采集」,就是根据佛所说的这部经、那部经,主要是般若经。佛说的「无相」的「空教」,根据佛说的大乘的无相空教,这个「教」指佛说的,佛说的一切法空,无相的道理,来造这个《中论》的这一本书。《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乃至这个《十地经论》,翻到中国来有《十住毗婆沙论》,也是龙树菩萨造,还有《发菩提心论》也是龙树菩萨造的,这是翻到中国来的。造这部…龙树菩萨根据,「采集」,从这么多的大乘无相空教里面采集来的佛法,也等于是学习,「采集」也等于是学习的意思。学习了大乘无相空教的佛法,他为了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他作了一部《中论》,还有其他的一些论的书。


「究畅真要」,他能够究竟的通畅、通达了佛法的「真要」,佛法的真义的纲要,他能达到这个程度。


「除彼有见」,破除去这个【小乘佛教学者】的这个「部执竞兴、多着有见」的这种过失,破除去这些毛病。


这上面是说什么呢?因为着「有见」了,所以龙树菩萨造这个「说一切法空」的这种书、这种论,这是缘起是这样子,所以「此有故彼有」,就是这样意思。





圣提婆等诸大论师造《百论》等,弘阐大义。由是众生复着空见。


这个「圣提婆等」,这个「提婆」,在他的传上看,他是现在的锡兰,斯理兰卡的人,他不是大陆上的人。所以说加个「圣」字,是说这个人不是凡夫,也是圣人。他呢,「提婆等」,不只他一个人。是「诸大论师」,这个「提婆」是龙树菩萨的学生,是他的弟子。龙树菩萨寿命很长,威望很高,当然他的学生也是很多。所以「诸大论师造《百论》等」,这个《百论》,说有一百个颂,所以叫作《百论》,这个也翻成汉文了。玄奘大师又翻造《百论》,这叫《广百论》。「造《百论》等」书,「弘阐大义」,他弘扬阐释佛法的大义。


「由是众生复着空见」,由于龙树菩萨、提婆菩萨等「诸大论师」,弘扬大乘无相空教。众生学习这样的佛法,逐渐的也有出了毛病了,「复着空见」,又执着了「空」,对「空」又执着的很厉害,也又偏了,又走偏了。那么又走偏了,这个话的意思,龙树菩萨、提婆菩萨所说的大乘空教是符合佛意的,是没有偏,是正确的、没有过失的。但是后来学习的人搞错了,所以「复着空见」,这话有这样的味道。





九百年时,有出家士名阿僧佉,唐云无着。应中印度阿瑜陀国(本生处者北印度犍驮罗国是也),其国王城西五百里,营立禅省,领数百人授以禅法。


这下面就说到《瑜伽师地论》的出现的因缘了。


「九百年」的时候,就是佛灭度以后九百年的时候。但是我看印顺老法师的研究呢?他说这个「九百年时」是什么时候呢?说无着菩萨是西元四零五年圆寂的,他活了七十岁,说无着菩萨活了七十岁。那么向上推,四○五去掉七十,那是多少?三三五?三三六。三三六到四○五,这个无着菩萨是在这个时代。在这个时代,若是这样说,再加上三百九十年,是多少年?那和这个九百年数是不对的,数就是不一样了。


在这个时候「有出家士」,就是离开了家,这个「家」这个字怎么讲?我姑妄言之,「家」者烦恼也。离开了烦恼的家的人。


所以我也有的时候,有时候听人家彼此谈话的时候,「家师」怎么、怎么的…,这是我们出家人,在家人我们不说。「家师」怎么、怎么的…。再就是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说是「出家非家」,有这种字。所以我们想一想,我称我的师父的时候,「家师」怎么、怎么的…,「家师」。你再想一想,用这个字对不对?再想一想喔!本来这还是…这句话也是很…要读书的人才会说这句话的,但是在佛法上说,再想一想,应该怎么说?


「有出家士名阿僧佉」,「阿僧佉」是印度话、梵语,「唐云无着」,翻个无着,有的地方翻个无障碍,没有执着。


这个无着菩萨这个人,在他的传上看,这个人的性格是很刚烈的,不得了。好像是传上说,他出家以后他很快的就得到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得了禅定以后修这个空观,修不来,修不来就要自杀,这个人的性格是这样子。后来说是宾头卢尊者在东胜神州(我看那个意思有可能就是在中国。宾头卢尊者可能是在中国),他看见无着菩萨要自杀,他就来了。来了,向他开示小乘佛法的空观,一开示他,他一修行就成功了。成功了还不满意,不满意乘着神通去见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为他说大乘空观,他再一修行就成功了,还有这个事情。「唐云无着」。


「应中印度阿瑜陀国」,这里说这个「应」应该当「现」字讲(现在的「现」),就是出现。这个无着菩萨,这位菩萨他出现在中印度阿瑜陀国,出现在这里。这个「阿瑜陀国」,我查那个字典上,它是中印度的边上,靠近北印度,是这样。这个「阿瑜陀国」翻到中国话,翻个「不可战」,你不可以侵略它,就是是这个意思。这个国必是很强大,其实不一定这样讲,反正最初立这个名字。比如说我们叫「中国」、这叫「美国」,最初就是立这个名字就是了。


「本生处者」,这个阿瑜陀国是它的本生处,在「北印度犍驮罗国是也」,这个地方就说是北印度了,这个「犍驮罗国」翻到中国话,翻一个「香风」,也翻一个「善胜」。「香风」就是这个国里面很多的能发出来香的树和花,所以这个国你到处都是有香风、香气。


这个印顺老法师说,这个《大般若经》里面那个〈法涌菩萨品〉,昙无竭菩萨、萨陀波伦菩萨那一品,说那个众香城就是这里。印顺老法师他这么解释,就是这里。


「其国王城西」,这个王城的国都的西边有「五百里」。「营立禅省」,这无着菩萨在那个地方造一个禅寺,就是一个禅堂。这个「省」就是宫殿的意思,宫舍的意思,就是一个建筑物的意思。在那里造一个禅堂,一个禅寺,或者这样说。「领数百人授以禅法」,教授他们修禅的法门。





无着为人位登初地,证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请说此论等。


「无着为人位登初地」,这个龙树菩萨位登初地,他也是「位登初地」。「证法光定」,他成就了法光定。这个「光」就是智慧;这个「法」就是第一义谛了。觉悟第一义谛的大智慧光明,得到这样的禅定,所以这个「定」,不但是定,而里面有智慧的。


「得大神通」,他具足了前五种神通,漏尽…也应该有一部份的漏尽通。


「事大慈尊」,他承事这个「大慈尊」就是弥勒菩萨,天上的弥勒菩萨。「请说此论等」,这个无着菩萨有神通,能到天上见弥勒菩萨跟他学习,这件事应该是可信的。


我看印顺老法师,看他以前写的书、后来写的书,我前后对照着,印老法师的思想有点变化。他以前写的书上,他说这个「无着菩萨事大慈尊」,这个弥勒菩萨是人间的学者,印顺老法师是这么说。可是后来呢,这个话就有点转变,说无着菩萨到天上去跟弥勒菩萨学法,他就不再说是人间的学者了,这句话不说了。就是他有一点转变,相信这弥勒菩萨是天上的,是这样子。他也举出来一些事实的。在印度的佛教里面,常有些法师学习佛法的时候,这一段佛法不懂。不懂,当时有阿罗汉嘛,就去问这阿罗汉,阿罗汉也不懂。阿罗汉不懂,说:「不要紧!我带你到天上去见弥勒菩萨!」有这种事情。向弥勒菩萨去学习、去问一问。那么在印度的佛教这个种事情是很…不说普遍嘛,这件事也是常常有的。那么无着菩萨既然是得了禅定有神通,这件事也应该是有的。


另外一个想法呢!就算是得了禅定没有发神通,也可以拜见弥勒菩萨的,怎么呢?一入了定的时候,你心里面想弥勒菩萨,也就和弥勒菩萨能见面,在禅定里面可以见面。若是得了神通,那就又不同,可以乘身…这个身体可以到天上去见弥勒菩萨,可以达到这个程度。所以「事大慈尊,请说此论」,请求弥勒菩萨为我们开示「此论」,此《瑜伽师地论》等,这样子。


在这个《婆薮盘豆菩萨传》,就是《世亲菩萨传》上,有提到无着菩萨这件事。说无着菩萨,他到天上去向弥勒菩萨学习佛法,然后回到人间就向我们人间的人去宣说,人间的人不相信,不相信这件事。不相信这件事嘛,这无着菩萨就请求弥勒菩萨来到人间来,那上面是这样说这件。「请说此论等」。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4 10:05

慈氏菩萨随无着机,恒于夜分从知足天降于禅省。


这就说到了。这个慈氏菩萨随顺无着菩萨的「机」,随顺他的诚心的请求,「恒于夜分」,常是在夜间的时候,不是白天。「从知足天降于禅省」,兜率天,「兜率」翻到中国话翻个「知足」,就降到人间这个阿瑜陀国。阿瑜陀国,无着菩萨的这个地方,这个禅寺在这里。





为说五论之颂。一、瑜伽论。二、分别观行名分别瑜伽论。三、大庄严论。四、辨中边。五、金刚般若。


「为说五论之颂」,为无着菩萨、为一切人宣说五种论的颂。那五种论的颂?就是一、「瑜伽论」颂,《瑜伽师地论》里面也有很多颂。


二、是「分别观行名分别瑜伽论」这个颂,这个没有翻译过来,但是《解深密经》里面有个〈分别瑜伽品〉,应该和〈分别瑜伽品〉,应该有…有可以相通的地方。


「三、大庄严论」,《大庄严论》也翻译成汉文了,我们《藏经》里面有这部书。


「四、辨中边」,这个《辨中边论颂》也是弥勒菩萨说的。


「五、金刚般若」,《金刚般若论》的颂也是弥勒菩萨说的,这一共是五种。


五种就是缺少了一种,没有翻成汉文。





于时门人,或见光明,不见相好,不闻教授;或见相好,不闻教法;或见闻者。


说在当时弥勒菩萨慈悲来到人间说法的时候,当时在禅堂里的人,当然不只无著菩萨一个人,还有很多人。很多人、大家的境界不一样,有人看见弥勒菩萨放光明。「不见相好」,没有看见弥勒菩萨的相好,相好没有看见、只是看见光明。「不闻教授」,听不到弥勒菩萨说法,不知道、听不到,但看见光明。


「或见相好,不闻教法」,或者这个人也看见光明了,也看见弥勒菩萨的相好,但是听不到他说法,这个人的境界不一样。「或见闻者」,或者又看见了、又听到了。


我现在再多说几句,我说我个人的事情。我初出家时,我在家的时候,我叔叔先出家了,请一位法师,就是我出家的师父,到我们家去讲经。我叔叔就把我们…我们是在农村里住,就是通知那个村庄里的人,大家都很熟,就是来听我师父讲经,讲《佛说阿弥陀经》,讲这部经。我也在那里听,但是心里面都是打妄想,不能专注、一心不乱的听法,我只能听到不超过十句。我师父在那儿讲经,大概也是可以讲到一个钟头吧,我顶多有听到十句,其他都不知道说什么。是这么个境界。等我出家到了寺院去,就是佛学院了,去听经的时候,不打妄想,一个妄想也没有。法师讲课,我一句一句完全能听到的。那个时候,我的记忆力比现在好,我不像你们还有拿笔记,我没有笔记。我没有笔记,当时有一个法师叫通如法师,他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的,在满州国的时候作过邮政局长,作官的,他出家了。日本垮台了,他马上出家。出家了,我们同时在那里听课,他年纪大了,他有的时候必是打妄想,这一段没听到,他就叫我重讲,我就立刻,不需要温习,我立刻就是从头讲一遍给他,那等于是回讲了。我那个时候有这种境界。


可是学习了多少年的时候,我看至少有三年到四年以后,我的思想有点变化,有什么变化呢?我心里面要要求,我要明白什么是佛法?我心里有这么一个心情。一开始听法师讲经,你讲我听就是了。我还没有说「我发出一个心愿来,我要明白什么是佛法?」没有这个心情。


我发出来这个愿的时候,「我要明白什么是佛法?」以后呢,因为和同学有点烦恼,就不高兴在佛学院了,就离开了佛学院。离开了佛学院,但是我自己有这个愿,这个愿没有退,我继续读书,继续的阅读佛书、阅读经论,继续的阅读,不停下来。


我到了台湾去打禅七,有人小参的时候,有一个年纪很大的居士:「你十年寒窗苦啊!」,他说我这么一句话。我自己算的确也是十年。从开始读书,开始到佛学院,读了十年以后,开始有人请我讲经,的确也有十年。


我说这话什么意思呢?《瑜伽师地论》一百卷,不算短了。在我们的程度来说,这一百卷是很长了。很长、不是短时间,我们昨天说,大概要两年才能学完,要有点耐心。有的地方,我们可能有欢喜心,有的地方不见得。有的地方就感觉到:「说这个有什么用呢?」可能会有点厌烦心。但是若是你本身;「我要学习佛法,我要明白什么是佛法」,你若有这个愿呢!你的恒心就有了,就会有恒心,就能把这一部论,从头到底的学习完了。


当然,「我不要听你妙境在那里胡说,我自己也可以读」,那也可以,自己读也是可以,也不是说不可以。有参考书也好嘛!也是可以读。自己读也要有恒心的,你没有恒心也是不行。但是我在想,你拿出点精神,你在这里听讲也可以,你自己读也可以。你能完全的用点心把它完全的读完了,你会生大欢喜心,你会生欢喜心。


然后你再去听别人讲经,你的感觉不同。听别人讲经,感觉不同了。所以我们有的时候说;某一个人赞叹一个人,说他讲得「不好」。有人说那人讲得「好」。我们听见这句话,怎么讲?心情怎么想法?


我有的时候就会想:「你的程度怎么样呢?」你批评别人,你的程度怎么样?你的程度够,你批评人可能有一点…有一点多少真实性。如果你程度不够,你批评未必是对的,你未必是对的。但是要有这个程度,你非要广学佛法不可,不然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啊?不知道的。所以「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与言」,这话说得是对的。


我希望各位能够发出来一种学习佛法的愿,我不是劝你们要出家,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发出这个愿;「我要明白什么是佛法?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印度的佛教或者我们不说,就是佛教来到中国,有这么多的大智慧人来到佛教里面来。


头几年我看见一本书,是中国大陆出版吧?不是很久,就是共产党执政以后,可能是文化大革命以后出版的书,就是印这个古书、中国的古书。那个前面有个序,好像一个姓张的这个人,他可能是个大学教授。他说:大概是南北朝以后,周、秦、汉,汉末三国以后就是南北朝,还是南北朝以后,中国的文化的这些学者里面,再没有有份量的哲学的书出来,再没有。因为什么呢?那个作者说了,他说:「这些大智慧的人都跑到佛教里面去了。」哎呀!这个人敢说这种话。在共产党里敢说这种话。


所以我们现在学习佛法,你想一想喔!这么多的大智慧人跑到佛教里面来,因为什么?佛教有什么力量能够摄受这么多有智慧的人?我们从这里想一想,我们学习佛法的愿可能会强一点,强一点就会有恒心了,有恒心你就会有成就。我就说到这里。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4 10:09

问:刚才您讲到无着宾头卢尊者为他讲小乘佛法的空观。又听,弥勒菩萨为他说大乘空观。这个小乘佛法的空观和大乘的空观有什么比较大的差别?

答:小乘的空观就是我空,观我空,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我不可得。常恒住、不变易的我、实体性的我没有。这是小乘的空观。或者说修小乘的…修这无常观,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剎那、剎那生灭变化的。比如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所以是无常,从这里能入到毕竟空里面去。这空观。
  若大乘空观,比如若是说这个…就《摄大乘论》说的「唯识无义」,这是空观。那就和小乘空观有点不同,是不一样的。

问:二乘、无性?
答:就是声闻和辟支佛。辟支佛是印度话,缘觉是中国话,它们是一回事。不过也点地方说个独觉(辟支佛翻成中国话叫做「独觉」),就是不须要老师的教导,他自己就可以觉悟,叫做独觉。

问:今天讲到那个「开因缘、唯识、无相、真如四理门」,这个真如门的话,不太清楚?师父讲的和「如来藏」有关系?
答:如果这么讲,如果是按大乘佛法里面有三个学派,那么唯识是一个学派、中观是个学派、那真如就是「如来藏」,可以这样解释。
  但是看这个文上,不感觉有这样的意思。那么这个真如是怎么呢?真如就是「因缘、唯识」、中观所悟入的理性,那叫做「真如」。

问:请问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是不是包括佛法的三大系都有在里面,是不是?
答:也有,也是有。也有,但是它还是唯识学者的立场
问:所以它偏重在唯识的立场。
答:对,你比如说这个般若是观一切法空,但是它用唯识的立场来解释这个空,那就和中观学者所解释的不一样,是这样。
  我刚才说那个中国大陆出版的那个书,前面那个序的文。你们这里也有在大陆读书,你们看见这个序没有?
  这个书我现在在图书室里有,是一个姓张写的,我认为这个人是有一点智慧。

问:昨天的「有见、无见」和「六十二见」是怎么样的关系呢?
  是从「有见、无见」开出来「六十二」呢?还是「有见、无见」合在一起,详细分可以开「六十二」见?
答:「六十二见」说法很多。「六十二见」说法很多、很多的,不是一种。一种多数都是可以说是「有见」,都是执着色受想行识是我、我所,那么这多属于「有见」。另外有一种说法那是很多、很多的说法。
  不过通常说执着有我是常住不变,那么就是「常见」,拨无因果就是「断见」,就是「无见」了,这样解释。
  但是在唯识上,又多出来一个说法,就是你不见「如幻有」的,拨无「依他起」、「圆成实」,那就是「无见」了;执着我们所见闻觉知的一切法,是离开了心,有它独立的体性的,那么就是「有见」了。就是「徧计执」了。「徧计执」就是「有见」。但是「徧计执」又不限于「有见」。「徧计执」在凡夫的时候也可能会有「断见」,「断见」也是属于「徧计执」。

问:请问「无见」,拨无「依他起」是不是也就是「拨无因果」呢?
答:也就是拨无因果。但是拨无因果是「无见」,若执着有因果,那么就是「有见」,那究竟怎么样才是对?怎么样才是正见呢?(叫人答)
人答:(因果确实是「有见」,可是它是没有自性的,所以还是算是不着「有、无」,虽然一切法是自性空,因缘所生,但是它的因果是景然分明,它毕竟不违反这个因果。所以不在有边、不在无边,但是在现象来讲、在因果还是如幻如化,但是当体是「唯心所现」。
答:你解释还很好。
  因为若说是没有因果,说空了就是没有因果,那么不是「无见」了吗?
  你什么解释,假设我这样问,因也是无自性,在无自性上看就是没有因了,我也是无自性,那么无自性不是果也就是空了,没有因果了,那么是不是「无见」呢?我这样问你,你怎么解释?
人答:对于这个因果的这个幻象还是有它的作用,可以影响从有到无之间的修行。…)
答:可以,讲的还可以。
  这意思说因果是空也是对;因果不空也是对,但是这个道理要解释一下。解释一下,刚才你说是对,因和果都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就是无自性。在无自性那一方面看呢?就是没有的。因也不可得、果也不可得;众生也不可得,乃至佛都是不可得。但是无自性空同时因缘还是宛然有的。这个如幻如化的因缘生法还是有,只是因缘生法里面没有自性就是了,因缘生法还是有的,所以还是有因有果。
  说这个光明是自性空,你说自性空的时候,这光明还是有的。并没有说是什么都是没有。但是说没有,是在自性空那的面说是没有。
  比如说现在有声音,声音在自性空那一方面说,声音是没有的。

问:可以用「缘起性空」式来解释。
答:是的。所以说因果是空,而同时因果是有,应该是这样意思。如果说因果决定是不空,那就是「有见了」。
  就是这个中观上所说的空、所说的有,和我们一般人说的空又不一样,是不共的。
  在唯识上说呢?唯心所现的因果还是有,离开了心,另外因果是没有的。那么也是有「空」、有「有」的意思。和中观论说法是不一样。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4 10:11

然世代玄远,名既湮灭,唯有无着,天人共知,感慈氏化,飡受诸教。


这是第二大段「彰所因」。这一大段似乎是从【佛教历史】、从【印度佛教史】,来说明《瑜伽师地论》的发起,说明造《瑜伽师地论》的因缘。和前面「叙所为」有一点不同。


「然世代玄远」,这里是说无着菩萨请弥勒菩萨来到人间说法这件事,不只是无着菩萨一个人听法,同时也有很多人的。那些人多是谁呢?「然世代玄远」,然而因为这个时代过去了,到了后来,已经很久远了。「名既湮灭」,多是谁,没有纪录下来,所以那些名字也都不见了。


「唯有无着,天人共知」,唯独无着菩萨,人间的人知道,天上的人也知道。他是请弥勒菩萨来人间说法。「感慈氏化」,就是他的程度高,特别的身清净、口清净、心清净,有特别的诚心,所以感动了弥勒菩萨来到人间教化,说这一部《瑜伽师地论》的。


「飡受诸教」,这无着菩萨他是跟弥勒菩萨学习这么多的佛法。这个「飡」是吃饭,这个学习佛法就像吃饭似的,放在口里面要嚼,然后到胃里面消化,然后到肠里面,十二指肠、小肠,这样的消化,得到了营养,把这些营养普遍到全身,然后这个人才得到它的好处。那么学习佛法也应该是这样子,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的。这个「诸教」就是前面《瑜伽论》、「分别观行」名《分别瑜伽论》、《大庄严论》、《辨中边》、《金刚般若》,指这么多说的。





今此论中,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备、果无不证。


「今此论中,理无不穷」,这底下呢,这以下单独说《瑜伽师地论》。「今此」,《瑜伽师地论》中。


「理无不穷」,佛所说的真理,在这一部论里面没有不说明的。「穷」就是没有余剩的,没有剩余的,只讲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说,那就是「不穷」了。现在全部的都说明了。佛说的真理,全部的都有说明,所以叫做「穷」。


「事无不尽」,这个「事」,这个因缘生法的事。六道众生是染污的缘起的事;四种圣人是清净的缘起,也是「事」,这些因果都是事。这些事,在这一部论里面也完全的为我们说明了,没有遗余的了,所以叫做「尽」。


「文无不释、义无不诠」,前面「理、事」是一双,这下面是说「文、义」又是一双。


这个「文」是能诠显的,就是能表达的;「义」是所表达的。能表达的「文」,这个「无不释」就是…这一部论的文,对于若理、若事没有不解释的。


「义无不诠」,这个「义」就包括理、也包括事,也没有不诠显出来的。


「疑无不遣、执无不破」。有「理、事」,有「文、义」,这样子说明了有什么好处呢?「疑无不遣」,你是信佛的,你是不信佛的,你对于佛法所有的疑问,如果你学习这部论的话,都能够排遣出去,叫你没有疑,叫你对于佛法能生起坚定的信心。


「执无不破」,有信是有信,但是这个执着心还是在的,那就要加一番修行才可以。所以这个我执、法执没有不破除去的,那么你就转凡成圣了。你相信佛法,想要得无上菩提的愿力,就成功了,「执无不破」。


「行无不备、果无不证」,前面这个「疑」和「执」是破恶;这底下「行」和「果」是生善,破恶生善,这又是一双。


「行无不备」,就是要破疑、破执,不是空口说话就可以成功的,是须要修行的,你要修这个四寻思、四如实智,这样用功修行。这种修行的法门呢?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完全的都具足了,没有缺少,没有说还有一样修行法门没有讲,不是的,「行无不备」。


「果无不证」,不管是【小乘佛法】里面的四果、四向;是【大乘佛法】的十地,那么多的圣道的果、所得到的果,也都能证得的。你若是按照《瑜伽师地论》去修行去,都能成就的,「果无不证」。


这可见这一部论非常的圆满,也就是非常的重要了。





自非玄鉴高士,孰能唱和于此者哉?


「自非玄鉴高士,孰能唱和于此者哉?」说是这一部论…若想要学习这一部论,这里面说是包括…这句话是赞叹。赞叹说论的人、赞叹学习论的人,这个「唱和」,「唱」就是造论的这个人,就是指弥勒菩萨说的;「和」就是学习这部论的人,一唱一和。这部论这么样圆满、高深,如果不是「玄鉴高士」,谁能够及格呢?「谁能唱和于此者哉」呢?这个「玄鉴」,这是要圣人的智慧叫做「玄鉴」,有微妙的智慧。这个「鉴」就是无漏的智慧的照见,「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照」就是叫做「鉴」,就是微妙的智慧。若没有、若不是具足微妙的智慧,那么高尚的人士啊,这一定…这是的确也是不简单。「孰能唱和于此者哉?」那个人能对此论能唱、能和呢?那个人能「唱和」于此论呢?就是你想学习也不容易,何况造论的人啊!是这样意思。





奘法师以超世之量,悼还源之梗流,故能出玉门而遐征,戾金沙而殉道。乃到中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


那么这底下呢,前面这个「自非玄鉴高士,孰能唱和于此者哉?」是结束前面这一段文,同时也发起下面一段文了。前面是赞叹弥勒菩萨、赞叹无着菩萨,但是这里面也有赞叹下面玄奘法师的意味在里面喔。


「奘法师」,玄奘法师。「以超世之量」,这个玄奘法师,他是超越世间的那种大智慧的心量,大慈悲心的心量。看看《玄奘法师传》,的确不是平常人,不得了,这个人!


「悼还源之梗流」,这个「悼」有个悲恸的意思,悲伤的意思。那么悲伤,什么事情令他悲伤了呢?「还源之梗流」,「还源」(这个「源」,就是第一义谛了),就是由凡夫在虚妄分别中受诸苦恼的这种境界,回到第一义谛去。「之梗流」,中间有障碍。中间什么障碍呢?这就是…这里面是说印度的佛教经过梵僧,加上中国人本身各位大德的努力,传到中国来翻成汉文,就是这些佛法。这些佛法是「还源」的法门,但是「梗」,梗是阻碍的意思,有阻碍。譬如说这个流,这个坐船在水里面走,走到中间有阻碍。这个法流,初果须陀洹叫做预流,预流也就是预圣流,也就是法流。圣流,现在说佛说的这一切法,都是流入圣道的一种法门。现在在这里面有阻碍,有「梗」,有阻碍。那么是有什么阻碍呢?


我从《玄奘法师传》上引来这么三页。这三页,你们拿这三页来看。这三页,其实引这个三页似乎是说得太多了,但是我的想法是:一方面明白这句话,「悼还源之梗流,故能出玉门而遐征」,为了解释这句话,要引;另外我们要知道,究竟玄奘大师为什么要到印度去?到印度去干什么?我们一般说他到那儿去取经去,但是从《玄奘法师传》上,说的就明白了。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第八页:


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飡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涂。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即今之《瑜伽师地论》也。又言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


这个第一页,「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飡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涂。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这一段是在《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卷一‧第八页>上说的。


「法师既遍谒众师」,就是玄奘法师,他「遍谒众师」,普遍的去拜见很多的大德。「备飡其说」,就是全面的、普遍的、具足的学习了他们的智慧,学习了他们所说的佛法。


从《玄奘法师传》上看,他一开始听人讲经是学的(《涅槃经》)《大般涅槃经》,学习《涅槃经》的。又学习了《摄大乘论》、《俱舍论》、《成实论》,又学习这么多的佛法。可是看那个文上,似乎是没有和【天台宗】的人接触,没有,没有和【天台宗】的人接触,我只有这个感觉喔!当然那个传也未必说的那么详细。


「详考其义」,这个「备飡其说」,这是听闻当时的学习;「详考其义」是后来的思惟,思惟各位大德的法门,各位大德所宣扬的佛法。


「各擅宗涂」,每一位大德都有他的专长。他所宗的法门、他所学习的法门,他对于那一个法门有深刻的学习、研究,他在这一方面他是有心得的。


「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但是他们说的法门,在经论上去考查一下,他们说的对不对呢?「亦隐显有异」,就是说的…这个「显」就是明显的;这个「隐」就是不明显。他说得对,或者他说得不对,都有这两面,有这两面的事情。这表面上是对,但是又好像有一点不大对,这个「隐」,这样子。或者是明显的是不对了,但是又不能完全说,又好像有一点是对的。


「莫知适从」,那么各位大德说的佛法是这样的情形,究竟说得是对、是不对呢?不能决定,我不知道谁是对的。适当的就是对的,对的我可以随顺,我不知道随顺那一个人说的才是对,我不能决定,就是有疑问了。


「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这才决定,「誓」是决定的意思,决定要到印度去,「以问所惑」,向印度的大德请问我所疑惑的、所不明白的佛法。


「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我「问所惑」,「问所惑」这是一个目的;「取《十七地论》」,去请这一部论,「以释众疑」,来解释我心里面的众多的疑问、疑惑。这个《十七地论》是什么呢,「即今之《瑜伽师地论》也」。那么从这句话来说呢?到印度去请《瑜伽师地论》是他一个重要的目的。他为什么到印度去?这目的是在这里。


「又言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这个玄奘大师他又说,这个传是别的人写的,是他的学生叫慧立法师写的。又说「昔法显、智严」,这个法显法师,他这是名称普闻,大家都知道,另外同时还有个智严法师。这个智严法师和法显法师似乎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这个智严法师也和玄奘大师去印度这条路是一样,从新疆然后转到印度,也是这一条路去的。去到了罽宾国,就是北印度,到了罽宾国,到那边去。那个传上说这个人静坐特别有成就。他在那里遇见了这个佛驮跋陀罗。佛驮跋陀罗就是翻译六十卷《华严经》那一位(晋译《华严》六十卷),就是那位佛驮跋陀罗,他遇见他。这个佛驮跋陀罗想要到中国来,那么就是劝这个智严法师为伴,所以智严法师就回来了,就同他一同就回到…就是到了长安。那个时候呢?鸠摩罗什法师正在长安,是同一时代的人。到了长安的时候,佛驮跋陀罗和这个鸠摩罗什法师的弟子之间,我们看传上,大家有点事情,大家有点不和。不和,就有人在大众僧里宣布他不对劲,宣布这个佛驮跋陀罗有犯戒的事情,怎么、怎么地…,当然不是严重的戒喔。那么呢,这样一不和了的时候,佛驮跋陀罗就离开了长安,到卢山去了;可是智严法师没有随他去,还是在长安一个地方住下来用功修行的。从这一段记载,就知道智严法师和这个鸠摩罗什法师、佛驮跋陀罗在同一个时代,知道这件事。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4 10:11

但是这个智严法师后来又有事情,又有什么事情呢?他在没有出家的时候受过五戒,他犯了戒,这犯那一条戒?怎么情形?没有详细说,就说犯了戒。犯了戒然后若是再去出家受比丘戒,是不是得戒了呢?心里面疑惑。心里疑惑,也必是也可能会请问大德,但是疑问还没有决断。没有决断,他又去印度。那时候去是从水路去的,坐船,坐船去了印度。到了印度各地方去拜谒,遇见了一个阿罗汉。遇见阿罗汉,向阿罗汉说这件事,阿罗汉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究竟得戒、没得戒?但是我可以到弥勒菩萨那里去给你问一问」。所以这阿罗汉就入定,一入定在禅定中就到弥勒菩萨那儿去了,就请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说是得戒了。这一下子这个智严法师大生欢喜,生大欢喜。然后他又到罽宾国去,又到了罽宾国。到了罽宾国,他就在那里圆寂了。


圆寂的时候还有点事情,就是那个地方这个比丘过世了的时候,如果是凡夫,在一个地方火化;如果是圣人,在另外一个地方火化。那么就把他送到凡夫那里火化,这个你抬不动他的身体,就是动不了;说是把他送到圣人那儿,一抬就去了。那么这位智严法师有弟子陪他的,那么又回到中国来,传说这件事。那么就知道这智严法师是圣人了,得了圣道了。这是智严法师的事情。


法显法师他是从水路去的,到印度。那上面说的也很殊胜,他看…拜这个…到灵鹫山去,看见一个九十多岁的老翁。后来,当时也感觉这个老翁不是平常人,可是没有特别的请问什么。等到老翁不见了,离开了的时候,问另外一个少年,少年说这是大迦叶尊者!哎呀,他就后悔没有多多请问他,也有这种事。法显法师后来回来也是很难的,回到好像是山东半岛,可能从青岛这个地方过来,到牢山这个地方。后来回到建业(建业就是现在的南京),就是遇见这个佛驮跋陀罗。


那么这可见这个法显法师和智严法师、佛驮跋陀罗、鸠摩罗什法师都是那个同一个时代的。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是东晋的末年了。


「亦一时之士」,这个法显法师、智严法师也是那一个时期的一个豪杰之士,不是平常人。


「皆能求法导利群生」,他们都能够到印度去求取佛法,来利益、来教导一切众生的。这是赞叹他们两个人。


「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这个有文学的人说这个话来就是好听,这个话说得好。「岂使高迹无追」,所以像法显法师、智严法师这种高尚的事迹,「无追」,这后来的人都没能够向他学习,「岂使高迹无追」。岂使「清风绝后」呢?这种清高的风范,后来就没有了呢!「岂使高迹无追」,「岂使清风绝后」呢?说是「大丈夫会当继之」,这个玄奘法师这个时候,这个心情很激动!是「大丈夫」,这个有作为的人。因缘,这个「会」就是因缘具足的时候,一定也要这样做,我要继续这种高风,继续这个「清风」、「高迹」的!


这是在这个…看上面那个小字,「贞观元年法师二十六岁,誓游西方取《十七地论》」。这个《玄奘法师传》,金陵刻经处是欧阳竟无、这个吕秋逸他们刻的。而他说「贞观元年法师二十六岁」这句话,这和这个印顺老法师的考证是一致的,印顺老法师也同意这个说法。同意这个说法,但是后面就有点不同。


那么这一段文是玄奘大师临去印度之前,他内心里面的一个愿望、一个动机,为什么要去印度?是这样意思。


去印度啊,这个印顺老法师的考证,他就是贞观元年的八月间去印度的,而不是贞观三年(很多的地方都是说贞观三年)。因为梁启超他考证了一下,不是贞观三年,是贞观元年。所以这件事的确是要多读书,才能知道这件事,不多读书是不行的。


说是这个,从什么地方知道呢?是因为叶护可汗。这个叶护可汗这个人,玄奘法师若是贞观三年去的话,是见到了叶护可汗的,但是贞观三年叶护可汗已经死了,所以若是贞观三年去,到那里见叶护可汗这件事,是不可能的。若是贞观元年去,那就见到叶护可汗了。所以从这个地方看,贞观元年是对的。不过这件事你要读《唐书》、多读中国的历史,你才能知道;只是读佛书还是不行。


那么这一段文说明他到印度去,是要去求、请这个《瑜伽师地论》而去印度的。这是一段喔。


我们…这一段「悼还源之梗流」,我们若学习佛法的时候,你对于佛法有疑问,这个事是不行的,你要修行的时候修行不来。你心里面有疑问,你的止观是修不成的。你念佛,你对净土法门有疑问,你念佛也念不来。不管修行什么法门,都是要有信心才可以。所以是「梗流」,就是「悼还源之梗流」。这是这一段。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第十三页:


法师对曰:奘桑梓洛阳,少而慕道。两京知法之匠、吴蜀一艺之僧,无不负笈从之,穷其所解。对扬谈说,亦忝为时宗。欲养己修名,岂劣檀越敦煌耶?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阙。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


底下,「法师对曰:奘桑梓洛阳,少而慕道。两京知法之匠,吴蜀一艺之僧,无不负笈从之,穷其所解」。这一段,是在《玄奘法师传》的<卷一‧第十三页>上说的。<第十三页>这个地方啊,是怎么回事情呢?他已经过了玉门关(玉门关在敦煌的西面),过了玉门关以外,有五个峰,五个峰每一峰,一峰、一峰的距离都是一百里那么远。这是在第一峰的时候,玄奘法师到了第一峰的时候,第一峰那个地方的首将王祥,就是唐朝的政府派在那里的一个将军,叫王祥。这个王祥这个人似乎是信佛的。他遇见了玄奘法师,他就劝他不要去印度:「那个这个道路非常的艰难,你很难到印度去,不如回到敦煌去,敦煌那里有个法师是很有道德的,你到那里,一定他会欢迎你的」。王祥这样劝他。这样劝他的时候,「法师对曰」,玄奘法师就回答他说。「奘」,是玄奘。「桑梓洛阳」,我的家乡就是在洛阳,在洛阳那里。「少而慕道」,我年纪很小的时候,我就仰慕佛法,就出家了。这个印顺老法师的考证,他是十一岁出家,他那么年小,那么年轻,十一岁就出家了。出家以后,十三、四岁以后,逐渐地就是学习佛法。他哥哥先出家喔,这样子。


「两京知法之匠」,「两京」就是皇帝的住所在地,国家的首都。有两个首都:一个就是长安、一个就是洛阳。「知法之将」,对于佛法有研究的这些大德,在这两个地方的这些佛法中的大德。「吴蜀一艺之僧」,「吴蜀」,蜀就是四川、成都、重庆这一带的地方;「吴」呢?就是金陵、建业、荆州这些地方;或者这个汉阳、武汉这些地方。「一艺之僧」,不要说是通达很多的经论,他就通达一经一论也好。


「无不负笈从之」,我没有一位法师,我不去背着这个书袋子、书包、书箱子,我就随着他去学习佛法。


「穷其所解」,他所解悟的佛法,我完全要学习。的确也是不容易,的确是不容易。这可见这好乐佛法的心特别的诚恳、勇猛,所以他才能够这样子。


「对扬谈说」,他学习了这个…跟随这么多的大德学习佛法,所以他也是有了成就的。「对扬」,就是有人问,问我佛法、请我讲法,我宣扬佛法、谈说佛法的时候。「亦忝为时宗」,也能为当时人所尊重的。这个「忝」是一个谦虚的意思,谦虚的,就好像我是不及格,是这么意思。


「欲养己修名,岂劣檀越敦煌耶?」我学习了佛法也是有多少成就的,但是我不满意,所以我要到印度去。如果说是我不想到印度,为了「养己」,我就在一个地方,吃点有营养的东西、穿得暖暖的、住得舒舒服服的,享受、享受,我如果愿意这样子。或者说「修名」,我再做一点沽名钓誉的事情,这样子,那当然是可以的,那我就可以。「岂劣檀越敦煌耶」,那我还会轻视你吗?如果你王祥给我做檀越,我一定是很欢喜啊!说是你劝我到敦煌去,到那儿亲近有张皎法师,到那儿去,当然也是可以。我没有什么远大的志愿,我就是不要那么辛苦嘛,何必那么远去求法呢?我就舒舒服服住下去,过这一生就好了嘛!当然是可以这样子的。然而我的心不是在这里,我不想这样。


「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阙,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然而我最遗憾的事情,就是佛陀教化众生所说的经典,在我们汉地来说还「不周」,不是完全的,不具足的。「义有所阙」,这个「经」指文说,文不足,所诠的义也就不足了。


「故无贪性命」,所以我不爱我的生命,「不惮艰危」,你说到印度去这条路太难走了,我不怕,我不怕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我决定要到印度去,「遵求遗法」,随顺我的本愿,我一定要去求法,求佛陀所遗的教法。我不欢喜「我要享受享受就好了」,我不,我不这样子。


那么这上面看出来,就是「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阙」,这样的原因要到印度。这个就是有点…这个宽了一点喔。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第十九页:


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诤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玄奘宿因有庆早预缁门,负笈从师年将二纪。名贤胜友备悉谘询,大小乘宗略得披览。未尝不执卷踌躇捧经侘傺,望给园而翘足,想鹫岭而载怀,愿一拜临启申宿惑。


「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诤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这是在<第一卷‧第十九页>上说的。这一段文是怎么意思呢?就是他到了高昌这个地方,这个时候已经是…这后面这个地方,「悼还源之梗流,故能出玉门而遐征,戾金沙而殉道」,已经过了这地方了。到了这个高昌王曲文泰,曲文泰这个人和玄奘大师特别的有缘,就是要不准他到印度去,一定要留在他那里住。后来玄奘大师就绝食,我不吃饭了。后来曲文泰才改变了意旨,就又请他住了两个月吧,在那儿讲经,非常的恭敬尊重。然后给他准备了很多的到印度去,在路途上所须要的这些资粮,送了多少黄金白银,又是给他收了四个徒弟,四个沙弥,送了很多的马。就是帮助他,很多、很多、很优厚的这些事情。于是玄奘大师很感动,就是写一封谢信,所以叫做「表」,表谢高昌王,就是写一封感谢他的信。


在这一封信上这么说:「去圣时遥」,就是那个时候是距离佛在世的时代,已经很久了,很遥远了。玄奘大师是在西元的第七世纪,六百年左右。(那时候还不到一千年,不满一千年*那个时候已超过一千年了(注一:*此依师父指示修改过。注二:印老考:佛灭度于西元前390年;玄奘法师生于西元~600年。而玄奘大师26岁西行,故说此文时应已距佛在世过千年了)。


「义类差舛」,佛所说的法,一个法门、一个法门的,流传了这么久的时候,就有些走样了,就有些偏失了,这句话是总说。这底下说有什么地方令你发…引起了问题呢?


「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因为流传的时间久了,就使「双林一味之旨」,佛在双树林那里入涅槃,这句话表示佛在说《涅槃经》,佛说的《涅槃经》。涅槃是「一味」,就是一个滋味,不是有差别的。但是流传到现在呢?「分成当、现二常」,在《涅槃经》说到「当、现二常」。这个「常」是指什么说?就是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常住的,但是分成两个常,一个「当常」、一个「现常」。


这个「现常」怎么讲呢?就在凡夫的时候,是现在,「现」在我们是凡夫,我们的心里面就有常住的佛性,现在就有,这叫做「现常」。这个讲法呢?我们通常在佛学院里头,佛学院里学法的人,多数能听见这句话:「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般讲经也容易提到这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这个「当常」是什么呢?一切众生没有佛性。你现在没有佛性,将来你才有佛性,将来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当常」。这样说,你现在没有佛性,将来才有佛性,叫「当常」。


那么究竟是「当常」?究竟是「现常」呢?就这个就是个疑问,这也是个疑问。这个《涅槃经》上说一个譬喻,说是这个人家里面有乳、有酪,那么人家就问:「你有酥否?有没有酥?」他的家里是没有酥,只有乳和酪,但是他回答说:「我有酥。」因为…没有酥,为什么说有酥呢?「定当得故」,因为你有乳酪,决定可以制造出来酥的,所以我就说有酥。那么这个意思就是说…《涅槃经》下面说「一切众生都有心,凡有心者皆当作佛」。这个「心」就是譬喻是「乳酪」;「皆当作佛」譬喻是「酥」。你有心就能成佛,你就能成佛。那么你现在是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现在是没有佛性的,可是将来你一定决定成佛,所以就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分成当现二常」,这就是在这个地方就有疑问,就是有点疑问的,这么一个。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4 10:12

「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这个是什么呢?就是这个菩提流支,菩提流支在南北朝的时候在北魏。北魏的时候,这个北魏的皇帝皇后,这些人信佛信得很诚恳,造了一个永明寺,你看那个《高僧传》有提到这个永明寺,不得了!那真是,那里面七宝庄严,非常的高大。后来被火烧了,你看这个可惜、不可惜!。这个菩提流支就在那里住,翻译经典,和勒那摩提都是印度来的梵僧。这两个梵僧,把这个《十地经论》翻译好了以后,大家都是讲这《十地经论》,弘扬佛法。而这个菩提流支是属于北道,这个勒那摩提是南道,(道德的道),南北两道。这两道是指地点说的,但是他们宣扬的佛法也不一样。


宣扬的佛法是说这个,勒那摩提是南道,他主张一切染净诸法以「法性」为依持,染污的缘起和清净的缘起以「法性」为依持。而菩提流支说呢?以「阿赖耶识」为依持。那么就像这个《摄大乘论》说,以阿赖耶识为依持。阿赖耶识是在《摄大乘论》上,在所知依这一章看,阿赖耶识是个杂染的、是生灭变化的。若是「法性」为依止,「法性」是常住不变的、无生灭的。那么这就是不一样了。


【天台】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上就引来这一段文。引来这一段文,这个我又看了慧远大师,慧远大师是【地论宗】的一位大德,他有《十地经论》的注解的。不过慧远大师这个人是非常的「博」,博学的人,他也提到这两件事。那么智者大师是说:「以「法性」为依持,就是以「心」为依持;以「阿赖耶识」为依持,就是以「无明」为依持」(无明烦恼的无明,以无明为依持)。那么这个说法就不一样了。


不一样了,所以这个时候玄奘大师就说,「大乘不二之宗」,大乘佛法是「不二」的,没有差别相。但是「析为南北两道」,就是分开成为两个部分,大家说法的不一样。不一样,我挑你的毛病,你挑我的毛病,都互相有诤论。「纷纭诤论」,这个「纷纭」就是很多的,很杂乱的。


「凡数百年」,从这个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有了南北二道以后,一直到了唐朝贞观十九年。玄奘大师贞观十九年、二十六岁,就是去印度,就是到这个时候他才走。那么就是有多少百年了,这个诤论。


「率土怀疑,莫有匠决」,说这个《涅槃经》上说这个「当、现二常」,和这个《十地经论》的这些学者,分为南北两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全面的中国的佛教徒都在怀疑。「莫有匠决」,也没有一个大善知识能决断这个疑问的,没有。


「玄奘宿因有庆,早预缁门」,我过去栽培过多少善根,就是特别的吉祥,所以很早我就来到佛教、来到寺院里出家了。「负笈从师,年将二纪」,背着书包,我到处去参学,到现在差不多有「二纪」,有二十年了。十一岁出家,到二十六岁、二十七岁这一年,到这个时候,有十七年之久。始、末算算,有十七年之久。那么就是「年将二纪」,还没有到,可也差不多少了。


「名贤胜友,备悉谘询」,这个有名望的这些贤者,和有殊胜功德的好友、善知识。「备悉谘询」,我完全都到那儿去请教,请教我的疑问。


「大小乘宗略得披览」,我都学习过、都读过。这个「略」就是也是谦虚的意思,我没能详细的去研究。


「未尝不执卷踌躇,捧经侘傺」,我未尝「不执卷」,一拿到…手里捧这个经卷的时候,心里面就犹豫,究竟是「现常」呢?是「当常」?究竟是「法性」为依持?是「阿赖耶识」为依持呢?就是犹豫。捧着经书的时候「侘傺」,「侘傺」是失志貌,失掉了意志的相貌;失志貌,也就是心情不快乐。


「望给园而翘足,想鹫岭而载怀」,我就是盼望、我要远远的去看那个祇树给孤独园,我看不见。看不见,我「翘足」,把足翘起来看,看那里的大德能不能给我解释、解释,这个意思哦,这表示他的诚心。「想鹫岭而载怀」,我心里想,灵鹫山那里一定有大德啊!那里有大德的,「而载怀」,这个「载」者,满也,能满我所愿啊,能给我除疑啊。


「愿一拜临,启申宿惑」,我希望我一下子能到那里去,去拜见他们。「启申宿惑」,这个「启」,就是说出来我的疑惑。说出我的疑惑,请他们能给我解释。能够陈述我的疑惑,让他们来解释。请他们来解释,我在汉地、在中国学习佛法的疑惑,能解、能断除我的疑问。


这一段文,说得比前面具体了一点,你究竟你对佛法有什么疑惑呢?就是这两点。一个是《涅槃经》上「当、现二常」;一个是《十地经论》这两位这个…分个两学派「南北两道」,究竟怎么回事情?不大明白,就因此而到印度去的。


(现在几点了?还有一点时间,我们下面再把它念完好不好。)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第二页:


明日,王请过宫备陈供养。而食有三净,法师不受,王深怪之。法师报此惭教所开,而玄奘所学者,大乘不尔也,受余别食。食讫,过城西北阿奢理儿寺(唐言奇特也)。是木叉鞠多所住寺也。鞠多理识闲敏,彼所宗归。游学印度二十余载,虽涉众经而声明最善。王及国人咸所尊重,号称独步。见法师至徒以客礼待之,未以知法为许。谓法师曰:此土《杂心》、《俱舍》、《毗婆沙》等一切皆有,学之足得,不烦西涉受艰辛也。法师报曰:此有《瑜伽论》不?鞠多曰:何用问是邪见书乎?真佛弟子者不学是也!法师初深敬之,及闻此言,视之犹土。报曰:婆沙、俱舍本国已有。恨其理疏言浅非究竟说。所以故来欲学大乘《瑜伽论》耳。又《瑜伽》者,是后


身菩萨弥勒所说。今谓邪书,岂不惧无底枉坑乎!


「明日,王请过宫」,这一段是<第二卷‧第二页>。第二页,是他到了龟兹国,鸠摩罗什法师是龟兹国的人,从龟兹国到我们汉地来的。到那里去,鸠摩罗什法师到了那里去,遇见了一位木叉鞠多法师。和他的对话,这一段文表示这个意思喔。那么玄奘法师到那里第二天,「明日」,第二天。这个龟兹国王「请过宫备陈供养」。请他,他是在庙里面住,请他到皇宫里面去,要供养他。


「而食有三净」,就是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法师不受」,玄奘法师不接受。「王深怪之」,那个龟兹国王有点…就是很怪,怎么会不受呢?「法师报此渐教所开」,这就是小乘教,小乘佛法是准许的、所开许的,可以吃三净肉。「而玄奘所学者」是大乘佛法,是「不尔也」。「受余别食」,就是受这个素食了。


「食讫」,「过城」的「西北」,在这个王城的西北,有「阿奢理儿寺(唐言奇特也)」,奇特寺。「是木叉鞠多所住寺也。鞠多理识闲敏,彼所宗归」。这个有学问的人会赞叹人,就是说这么四个字,「理识闲敏」,哎呀这四个字我至少费了五分钟思惟它的意思。


「理识」应该说这样说,可以有几个意思。就是他修学止观、修学四念处,「理」者,治也(治理国家的治),就是来调整他的心,来清净其心。修学四念处清净其心,叫「理识」。或者就说他学习佛法的真理,来熏习他自己的识,这样讲是「解」。修学四念处就是「行」了。


「闲敏」,这个人表示于外的态度,很闲静,很安闲自在的,但是内心是非常灵敏、敏捷的,这样赞叹他。


「彼所宗归」,说这个人,这个木叉鞠多法师,是那个地区的佛教徒所尊重的、所皈仰的、所皈依的。他为什么会有这个成就呢?「游学印度二十余载」,这么多年。


「虽涉众经,而声明最善」,虽然他也学习了很多的经论,但是属于「声明」这一方面,是他最擅长的。「声明」,就是文学特别好;或者音韵的这些,会唱念这些事情。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4 10:13

「王及国人咸所尊重,号称独步」,很多人都尊重他,在那个地区他是最殊胜的了,没有人能赶得上他的,「称独步」。


「见法师至」,他看见玄奘法师到来了。「徒以客礼待之」,他是客人,自然应该是礼敬他的。「未以知法为许」,他还不同意你就是明白佛法的。


「谓法师曰」,就对这个玄奘法师说。「此土《杂心》、《俱舍》、《毗婆沙》等,一切皆有,学之足得」,说我们这个地方(就是龟兹国),这个《杂心论》、《俱舍论》、《毗婆沙论》等,这一切的论都有。「学之足得」,都可以好了,可以成就了。


「不烦西涉受艰辛也。法师报曰:此有《瑜伽论》不?」玄奘法师对他说,说是你说有《杂心》、《俱舍》、《毗婆沙》等,你这里有没有《瑜伽师地论》呢?


「鞠多曰:『何用问是邪见书乎?真佛弟子者不学是也!』」啊,你看这个,这个木叉鞠多是这么一个人。


「法师初深敬之」,玄奘法师初开始见面对他很恭敬。「及闻此言,视之犹土」,这可见大家的思想相差太多了。


「报曰」,玄奘法师就回答他说:「《婆沙》、《俱舍》,本国已有」,我们汉地也是有的。「恨其理疏言浅」,那个里面的道理,说得都是很…说的粗疎;那个语言也是很浅薄的。「非究竟说」,非究竟的佛法。


「所以故来欲学大乘《瑜伽论》耳」,我所以向西来求法,就是要学习大乘《瑜伽师地论》的。


「又瑜伽者,是后身菩萨弥勒所说。今谓邪书,岂不惧无底枉坑乎」你谤毁【大乘佛法】,你不害怕到无间地狱去啊?这个「枉」,就是困在那里,你不可以跑出来的,这个意思。


这可见鸠摩罗什法师他在龟兹国的时候也学习【大乘佛法】,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似乎就是【小乘佛法】了,【大乘佛法】不在了。这【小乘佛法】的力量很大,使令【大乘佛法】不在了。这锡兰的地方也有【大乘佛教】,但是【大乘佛教】不在了,只是【小乘】。


从《玄奘法师传》上看呢?玄奘法师到印度去的目的何在?去看就比较清楚了。也会明白这句话,「悼还源之梗流」,这句话也明白了,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好,就讲到这里。






问:这里有一个人提出一个疑问,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也是看过《瑜伽师地论》的论释,我也看见这段文,也看见了喔。在《瑜伽师地论释》中有一段文如下:「复有二缘,故说此论:一、为显了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理有情无,令舍增益损减执故;二、为显了世间道理,证得胜义法门差别」,你在这里划个圈不对,不要在那儿划圈。「令修二谛无倒解故」。这是《瑜伽师地论释》上的文,这底下提出问题。请问:「情有理无」、「理有情无」如何解释?


答:这个「情有」这句话,就是我们的执着心上是有这件事,这遍计所执是我们的执着,我们有这种事的;「理无」,但是在道理上,就是没有我们所执着的,没有所执着的这件事。就是在佛菩萨的清净智慧上,是没有遍计所执这件事的。譬如说,一切法是唯心所现的影像,离开了我们的心,这个影像是没有自体的。在我们心的虚妄分别现出来影像的时候,影像本身还是空无所有的,这是在「理无」上说。但是在我们凡夫,就不同意这个说法,明明这里有个房子嘛,明明这里有老虎嘛,怎么能说没有呢?所以「情有」,但是在理性上是没有的。就是蛇、绳子的那个譬喻,光线不好的时候,那里有一个绳子在那里盘着,我们看是条蛇。这个蛇是没有的,绳子是有,就是「情有理无」。遍计所执,这个蛇是「情有理无」的,是这样意思。





「理有情无」,就是依他起和圆成实,那是佛菩萨的大智慧上才有这件事。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寂的,能够理会到这件事,能契证这件事,能证悟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如梦中境、如水中月的、是毕竟空寂的。但是我们凡夫不行,凡夫不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更不知道第一义谛,所以是「理有情无」。





问:请问:「二谛无倒解」,指的是那二谛?


答:那还是简简单单地说好一点,就是一般说的世俗谛和第一义谛,就这么简单说好了。如果说四重二谛,慢慢地再说,就这样好了。而这件事,这个《遁伦记》上,他也没有说,他没有讲那个。没有讲那个,但是这里面也有这个义,也是有的,也还是有这个义的,义并没有失掉,还是具足的。那么可以知道它是在那里吧?是不是,「三、为舍无见及有见故」,这就可以包括那件事,包括了那个在内的。「第八、为显三性有无,及世间道理证得胜义四法门故」,其实这也就是你说的那段文,它比较略了一点。「为显三性有无」,就是「情有理无」、「情无理有」,就是这个意思,也就包括在内了。





你们还有什么疑问,还有什么问题?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7-24 10:15

问:这里有一个人提出一个疑问,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也是看过《瑜伽师地论》这个《论释》,我也看见这段文,也看见了喔。在《瑜伽师地论释》中有一段文如下:

「复有二缘,故说此论:一、为显了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理有情无,令舍增益损减执故。二、为显了世间、道理、证得、胜义法门差别」。(你在这里划个圈不对,不要在那儿划圈。)「令修二谛无倒解故」。

这是《瑜伽师地论释》上的文,这底下提出问题。
请问:「情有理无」、「理有情无」如何解释?

答:这个「情有」这句话,就是我们的执着心上是有这件事。这「遍计所执」是我们的执着,是我们有这件事的。
「理无」,但是在道理上,就是没有我们所执着的,没有所执着的这件事。就是在佛菩萨的清净智慧上是没有「遍计所执」这件事的。
比如说,一切法是唯心所现的影像,离开了我们的心,这个影像没有自体的。在我们心的虚妄分别现出来影像的时候,影像本身还是空无所有的,这是在「理无」上说。但是在我们凡夫呢?就不同意这个说法。明明这里有个房子嘛,明明这里有老虎嘛,怎么能说没有呢?所以「情有」。但是在「理」性上是没有的。

就是《摄大乘论》那个譬喻,这光线不好的时候,那里有一个绳子在那里盘着,我们看见是条蛇。这个蛇是没有的,绳子是有,就是「情有理无」。这个「遍计所执」,这个蛇是「情有理无」的,是这样意思。

「理有情无」,就是「依他起」和「圆成实」呢?那是佛菩萨的大智慧上才有这件事。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寂的,是与这样的事情,能够理会到这件事,能契证这件事。能证悟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如梦中境、如水中月的、是毕竟空寂的。但是我们凡夫不行,凡夫不知道。不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更不知道第一义谛的,所以是「理有情无」,这么意思。

问:请问:「二谛无倒解」,指的是那「二谛」?

答:那还是简简单单的说好一点。就是一般说的这个「世俗谛」和「第一义谛」,就这么简单说好了。如果说四种二谛,慢慢的再说,就这样好了。

而这件事,这个《遁伦记》上它也是「十番两缘」,它也没有说,他没有讲那个。没有讲那个,但是这里面也有这个义,也是有的,也还是有这个义的,义并没有失掉,还是具足的。

你们可以知道它是在那里吧?是不是,「三、为舍无见及有见故」,这就可以包括那件事,包括了那个在内的。「「第八、为显三性有无,及世间道理证得胜义四法门故」,其实这也就是,这就是你说的那段文,它比较略了一点。「为显三性有无」,就是「情有理无」、「理有情无」,就是这个意思,也就包括在内了。

你们还有什么疑问,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刚才讲的这一大段,就是从《玄奘法师传》引来的这个,可以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写出个科目来,将来我们有杂志出版,你就可以写一篇文章。就是他为什么到印度去?

问:有一个小小的疑惑在第三页「慈氏菩萨随无着机,恒于夜分从知足天」来说法,他为什么弥勒菩萨他会选择在晚上来到世间为大众说法。
答:大概白天大家去这工作忙,一般都是这样子嘛。有可能是这样子。晚间有时间。(有人说:印度的天气也比较热,晚上比较凉快)也是的,可能是。

问:请问昨天您讲那个「因缘空」或者「不空」的问题,如果用因缘法来说,因缘法的话,师父您说「此灭故彼灭」。那如果就因缘上来说,如果这个心清净的话,那我们常听说「心灭罪亦亡」,是不是这样说,就是你的心的话,那这个等于在因上就…因缘上说就灭了。那这个用唯识来说,徧计执是毕竟空寂,依他起是如幻有。因为是如幻有,所以这个心清净的话,就不起这个徧计执。因为不起徧计执,就把这个杂染的阿赖耶识统统都改成清净的,都是变成圆成实了。但是有个问题就是圆成实的自性也是空。那这样就可以把这三个套在一块来说了,就是因缘自性空和唯识依他起、圆成实这三性加在一块说,可以吗?
答:可以。也可以。
这个「罪从生起将心,心若灭时罪亦亡」,这句话的确是很好,但是你若是去讲的话,你还是要想、思惟一下。怎么叫做「心若灭时罪亦亡」?你们谁愿意解释这句话?

有人答:是不是把所有阿赖耶识种子从杂染现起清净,那时候就是,一切法不受。
答:那么也是的,是的。但是明白点说呢?就是执着心灭了。心还是在,心不能够…。比如说佛…有个离垢识,他还是有识,心还是没有灭。阿罗汉他也有分别心,他这个明了心的识还是在。那么怎么叫做「心若灭」了呢?就是应该是执着心灭了。执着心若灭,「心若灭时罪亦亡」。
所以「心若灭时罪亦亡」,应该分两个意思说。第一个意思呢?我们一切法是如幻如化、如幻有不真实,是毕竟空。你若证悟了这样的真理的时候,你就和真理统一了,能和真理统一。不是用嘴子说、嘴巴说的「这是我所说的真理」。我的心能说出这句话,表达这个真理,不是这个意思。这样子是不能灭罪的。是说你和那个真理统一了,就是变成一体的了,不是彼此对立的了。你若没有执着心,就是要有无分别智现前。无分别智成就了,这个执着心没有了。执着心没有了,我刚才说老虎来了,老虎来了,你不认为有个真实的老虎,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的。你就不执着了。是来一个人也是,这一个人也是如幻如化,如镜中像、如水中月,有而不真实,是毕竟空的。你能契会了这个真理的时候,这个执着心就没有了。执着心没有了的时候,就「罪亦亡」,罪就没有了。

罪没有了这个话是…用凡夫心的分别是没有罪了,把罪灭了,当然这样讲也是可以,但是这个地方也可以不这么讲。就是有罪的时候就是没有罪,叫做「罪亦亡」。比如说这个人有罪,这个人是…假设的这个得了严重的痛苦的病痛,受这个罪的果报。但是这个人若是圣人的话,他没有执着心的时候,有病就是没有病,叫「罪亦亡」,也可以、可以这样解释。有病、有苦就是没有苦。因为他同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就和没有苦一样,无差别相。圣人这个忍力大,原来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凡夫这个执着心,就把自己留在那个苦恼里面,被苦恼所困,你要受这个果报。若是你得无生法忍了的时候,与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虽然那个苦恼还在,但是他没有苦。这叫做「罪亦亡」,这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呢?就是我们刚才而的,没有了。你能常修如是观,就是「唯识无义」,唯识是无义,「无义」也就没有识了,也没有分别心了、也没有执着心了。这个时候你常作如是观,你的罪业就剎那、剎那的消灭,就灭了。在阿赖耶识里面的这些罪垢,它逐渐的、逐渐的就消灭了,消灭,就灭了,说「罪亦亡」。

所以得到圣道的人,三恶道的罪决定是消灭,不会到三恶道受苦了。就是他修这个四念处的力量,把那个罪都消灭了。
我们没有得无生法忍,你这种止观不相应的人,你修不来,这样的止观你修不来。唯识是无义;无义是唯识,这四寻思观、四如实智修不来。我修不来,我不修。我就光是念念经,我就是这样子。这好,只好这样子嘛!只好一天读经,我一天拜佛嗑头,也能灭罪,也可以灭罪。说初开始忏悔要多嗑头,我拜梁皇忏也好,拜大悲忏也好,千佛忏、万佛忏也好,多嗑头。多嗑头,你诚心,你也以灭罪。因为你长期的拜,长期的礼拜,你这个清净心的时间长,清净的力量也逐渐的增长,这个染污逐渐的减少、逐渐的减少。说是这样子你也能灭罪。当然还是修止观灭罪的力量大。等你常常嗑头,嗑到十万大头以后,你要修止观容易相应,容易相应了,应该是这样做。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1:34

奘法师以超世之量,悼还源之梗流,故能出玉门而遐征,戾金沙而殉道。


这个「悼还源之梗流」,这句话呢?昨天解释过了。


「故能出玉门而遐征,戾金沙而殉道」,这是玄奘法师在我们中国的汉地学习佛法有疑问。有疑问,而对于学习佛法的诚心,是因为特别的强,所以有疑问决定要除疑,「故能出玉门而遐征」,所以不怕辛苦,这么遥远的地方,他也不怕,他是到了敦煌。这个「玉门关」在敦煌的西面。出了玉门关之外,又到了远远的地方去,目的当然是到印度。出了玉门关之外,有五个峰。五个峰之外,有八百里的沙漠。这个「戾金沙而殉道」,这个「金沙」是指那个沙漠,那个八百里的沙漠那个地方说的,也叫做沙河。但是这里用一个「金」字、「金沙」。「戾金沙」,「戾」也是所到的地方,就是所经过的地方,有八百里那么长远,那么长、那么远的地方,难走,经过的地方,他也是…也过去了。


在《玄奘法师传》上看,走到那里是特别辛苦了。就是他带的水,一下子一失手就都流走了。走了多少天?走了五天?多少天?一点水没有饮下去。所以实在是不能走路了,就是卧在那个沙地里面。那个马也不能走了,他人也没有精神了。躺在那个沙地里面,经了五天、过了五天以后,他一方面躺着卧在那里,也就念观世音菩萨。过了五天之后,夜间的时候,忽然间有凉风吹来,身体感觉到舒服有精神了,马也精神了,这才是…才可以走。但好像还是不想走。不想走这时候…这个凉风一吹来,精神好一点才能睡觉,睡了一会儿觉。睡了一会儿觉,还是不…就作个梦,梦见一个很高大的一个人,叫:「还不起来!还不起来走!」喔,他就醒了,这时候骑着马才走。走到一个地方,忽然间这个马不听招呼,就是到另一个地方去,走了不远,那个地方有青草、也有水,这样子他才解决了这个困难。


「戾金沙而殉道」,这个「殉」是顺的意思,随顺的意思(注:似应为:为求法而不惜身命之意,如下句说),就是重道轻生,重视佛法的戒定慧的圣道,而轻视生命上的辛苦。这个生命上受到什么辛苦,不介意。我一定要到印度去求道、去求法,所以叫做「殉道」。


这个义净三藏,唐朝那个义净三藏。义净三藏是玄奘法师已经回来了以后,他才去印度去。他有一个叫「取经诗」,取经的诗。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


 远路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学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这个容易知道喔。「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到印度求法的人有一百个人,回来的人可能连十个人都没有。这个为什么那么少呢?就在中途的时候,那种苦受不了就死掉了的有;也有少数的呢?到了印度就留下来了,不回来了,所以「去人成百归无十」。


  「后者焉知前者难」,后来的人,你知道古代的人求法的困难!你不知道啊,「后者焉知前者难」


  「远路碧天唯冷结」,那个路途的长远,特别的地远,那个时候没有飞机、也没有汽车,顶多是骑马,或者是徒步走,很辛苦啊。「碧天」,看这天是蓝色的,可是非常的冷,过这个雪山的时候那个冷风啊,就是…就在那里就冻死了,不得了啊!「远路碧天唯冷结」,就是冷啊。「结」是结果的结,「远路碧天唯冷结」,这个「结」在这里或者是个障碍的意思也可以。这个冷不得了,障碍你,可能把人冻死了,「远路碧天唯冷结」。


  「沙河遮日力疲殚」,这个沙,这个沙漠之地就像河似的。最初我看见这里怎么讲法呢?沙怎么能是河呢?看到那个《玄奘法师传》上讲,你从那里走的时候,这个大风一来,这个沙,沙是很微细那个沙子,吹得满天都是沙,像云雾似的。是把天都遮起来了,这种境界。「沙河遮日力疲殚」,没有力量就死掉了,你受不了你就死掉了,「沙河遮日力疲殚」。(「殚」是一个好歹的「歹」,加个单双的「单」)「沙河遮日」,把太阳都遮住了,满天都是沙。「力疲殚」,没力量了,就死掉了,「力疲殚」。


  「后学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后来的人学习佛法,我在读一部经的时候,「如未谙斯旨」,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件事的话。「往往将经容易看」,常常经请来我就看一看嘛,不感觉到有什么事情,其实那里面有多少辛苦,已经有多少人的命都死掉了。「后学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这里这几句话有这个意思,「戾金沙而殉道」,是不容易啊!





乃到中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遇大三藏尸罗跋陀罗。始闻此论,文义领会,意若泻瓶。虽复所径诸国备通群章之妙,而研究法相特思于兹文。既而旋轫上京,奉诏于弘福寺,以贞观二十一年五月十五日肇译此论,至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绝笔解座。此论梵本有四万颂,颂三十二言,译为一百卷。


「乃到中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经过这么多的辛苦,才到了中印度的摩揭陀国。「摩揭陀」翻个「持甘露」(受持的持,甘露)。这个「印度」也不是中国话,翻成中国话翻个「月」(月亮的月,太阳月亮,翻个月)。这在《大唐西域记》上给他一个注解,说是印度这个地方,常常有圣人、有佛出现世间。这些佛菩萨来教导众生,就像有月亮照明似的,能破除黑暗,能令你清凉、没有热恼,所以叫做「印度」,其实这是佛教徒给它的一个解释了。


「摩揭陀」翻个持甘露,也翻个「无恼害」,没有恼害。


「那烂陀寺」,那烂陀就是菩提道场那个地方的一个庙的名字,翻到中国话翻个「施无厌」,说是那个大庙的旁面有一个水池,池里面有个龙,龙的名字叫做「施无厌」,所以这个庙也就用这个名字做名字。也有说是释迦佛往昔的时候,行菩萨道的时候的名字叫做「施无厌」。


「遇大三藏尸罗跋陀罗」,遇一位很有道德的三藏法师,叫尸罗跋陀罗,就是戒贤论师。


在这个印顺老法师的《佛教史》的上看见一件事,说是那个恶国王毁灭佛教的这些事情,戒贤论师被恶国王埋在土里头了,然后有佛教徒的在家居士又把他给救出来,他受过这种苦的,「戒贤论师」。


「始闻此论」,这个时候才开始听戒贤论师讲这一部论。


「文义领会,意若泻瓶」,戒贤论师为玄奘法师讲这部论,同时有几千人听这部论,有那么多人听。


在那烂陀寺有几万人的出家人,法师在那里住,若是几千人听这当然也是可能的。但那是候没有扩音机,有几千人…那也可能听到喔。


「文义领会,意若泻瓶」,这是说玄奘法师对于戒贤论师讲的文、讲的义的领会。「意若泻瓶」,就像一个瓶子里面装的水,把它泻到另一个器里面的时候那样子,就是他能够全面的领会了。不像我们打妄想,就听不到了,「意若泻瓶」。


「虽复所径诸国备通群章之妙」,玄奘法师到印度去,也是亲近过很多的善知识的。虽然是又在很多的地方,经过了很多的地区、国家,亲近了很多的善知识。「备通群章之妙」,就是通达了、学习了很多的经论的微妙。


「而研究法相特思于兹文」,但是玄奘法师他内心里面学习佛法,「法相」就是学习佛法的性相的道理。其中的真义,要以「兹文」,以「兹」就指《瑜伽师地论》,依《瑜伽师地论》为一个重要的观察的根据,叫做特「思」、叫「思」。这个「思」就是思惟。说这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不同的讲法,究竟以谁讲的为准呢?「特思于兹文」,特别的要以《瑜伽师地论》的讲法为准,是这样意思。这个话的意思就是对于《瑜伽师地论》特别的尊重的意思。


「既而旋轫上京,奉诏于弘福寺,以贞观二十一年五月十五日肇译此论」,在印度一共十七年。十七年,那个时候玄奘法师心里面想要回来了,在那个传上看啊,还有文殊菩萨的警觉,告诉他「你应该回去了,应该回到中国去了」。但是他还找一个尼干子去算一算。算一算是在这里好、还是回到中国去好。那尼干子说你回去也是好、在这里也是好。那么这时候,结果他是回来了。「旋轫」,这个「轫」就是车轮。这个车是按照这个方向走,但是旋转一下,改变方向,那么就是回到中国来,就是表示这个意思。回到中国来,这个「上京」就是指中国说,或者是指长安说(当时中国的首都是在长安)。「既而旋轫上京」,就是过了一个时期,就回到中国来了,那个时候正赶上…贞观元年去印度,贞观十九年回到中国来,正赶上唐太宗到辽东去伐这个高丽,就是那个时候。就在那个时候,这个唐太宗在洛阳,他叫房玄龄在长安,正在掉动军队的时候,那正是紧张的时候。但是玄奘法师同他见面的时候,唐太宗把所有的事情都停下来,就是和他谈话,一谈,谈到太阳落了还没谈完。所以人若是有缘,那个事情就是妙。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1:34

「奉诏于弘福寺」,唐太宗曾经劝…见面的时候,就劝这个玄奘法师还俗,在政府里作官帮助他治理国家。依前后看那传,前后劝他两次,他都没同意。没同意,玄奘法师他说出个理由来,这个理由我认为说得好。玄奘法师说,譬如鱼是在水里生活的,你让它到陆地来生活,不可以啊。我从小就出家学的佛法,我学了佛法,我就在佛教里面生活,我到印度取经、回来翻译经,我能做这件事;世间上的这些政治的事情、军事的事情,我没有学过,你叫我做这个事情,我做不来啊!他这个理由说得好,所以唐太宗也不再勉强他。但是又劝他随着他到辽东去,还这样子。玄奘法师说我不能去,有这个事情。然后唐太宗下一个诏告诉房玄龄,安排他翻译经的事情。那么玄奘法师就由洛阳就回到长安,由房玄龄的安排,好像召集了全国的有名望的大德,来帮着他翻译,「奉诏于弘福寺」。


「以贞观二十一年」,一开始翻译不是翻译《瑜伽师地论》,翻译了其他的经。到二十一年的「五月十五」这一天,「肇译此论」,开始翻译这一部论。「至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绝笔」,二十一年五月十五到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正好是一年,「绝笔」,就把笔停下来。「解座」,当时的这个法座,大家都坐在那里翻译,这时候「解座」了,可能是休息几天,也可能是,这样子。


看这个翻译《瑜伽师地论》的情形,其他的事情不看见有详细的所…纪录,其中有一件事,我们看出来,就是要有人执笔。玄奘法师翻译,把梵文翻成汉文让人写,给这些法师写了五、六卷以后,就要换人。写了五、六卷以后就换人。其中有一位法师特别的,就是辨机法师。辨机法师写了三十几卷才换,就是有这样事情。


这可见辨机法师这个人有点特别,但是你们知道辨机法师后来怎么情形,你们知道?我们先不要讲喔。


「此论梵本有四万颂」,不过也有…这个他们研究《瑜伽师地论》的人说,这个前后同一个名词、同一样…含义一样的这句话,用的名词不同,用的名词不一样。这也可能是执笔的人有关系,也可能是玄奘法师有意这样子。同一样的意义,用不同的名字来表达,也可能是有意这样子的。「此论梵本有四万颂」,有这多。


「颂三十二言」,颂有三十二个字,有四万个三十二个字。「译为一百卷」,翻成这么多。





自佛法东流,年载修远。虽闻《十七地论》之名,而不知十七者何也。《地持》、《善戒》但是菩萨一地。《决定藏论》是决择分初。自余汉土皆未之有(善戒经是求那跋摩译,地持论是昙无谶译。传闻梁武帝时,真谛太清四年岁次庚午十月,往富春令陆元哲宅,为择琼等二十名德翻十七地论,始得五卷)。今始部分具足,文义圆明。荡荡乎明大明于重冥、锽锽焉声希声于宇内,斯可谓整蹄驾于玄途、辟幽关乎虚室者也。


「自佛法东流,年载修远」,这前面把《瑜伽师地论》出现的因缘说过了。这又说到《瑜伽师地论》能来到中国来,这个因缘也说过了。来到中国来,的确是不容易。「年载修远」,佛法传到中国来,这个年代很久了,到玄奘大师那个时候,可能还不够一千年。


「虽闻《十七地论》之名」,在玄奘大师离开中国去印度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当然玄奘大师他听过这个《十七地论》的名字了。这个《十七地论》我们知道就是《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没有到中国来,可是中国的佛教界就听到这个名字了,那这是谁说的呢?就是来到中国来,弘扬【唯识学】的这些人。在中国的北方的,就是菩提流支这些人,菩提流支是弘扬【唯识】的人,有《法华经论》、《金刚波若论》都是菩提流支翻译的。再就是真谛三藏这些人,翻译《摄大乘论》这些人。这都是弘扬【唯识】的这些梵僧他们讲的。所以我们中国佛教界,虽也闻到《十七地论》的名字了,虽然是听到了,「而不知十七者何也」,这「十七地」究竟是什么?什么叫做十七地?不知道。


「《地持》、《善戒》但是菩萨一地」,这个《地持经》,也有的地方说《地持经》,也有说《地持论》,是昙无谶翻译的。这个《善戒经》是求那跋摩翻译的。这两部书就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书、里面的一部分。是《瑜伽师地论》的那一部分呢?是<菩萨地>。这个《瑜伽师地论》里面有个<菩萨地>,十七地里面有个就是<菩萨地>。这个《地持论》和《善戒经》就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那个〈菩萨地〉,只是〈菩萨地〉一地,一共十七地,里面的一地。


「《决定藏论》是<决择分>初」,这个《决定藏论》是真谛三藏翻译的,它也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一部分,是那一部分呢?是<决择分>里面最初的那一部分。


「自余汉土皆未之有」,除了这几种之外,剩下的那《瑜伽师地论》,我们汉土都没有,都没有翻译过来。


这底下这个小字:「《善戒经》是求那跋摩译;《地持论》是昙无谶译」,昙无谶就是翻译《涅槃经》那一位。昙无谶比鸠摩罗什法师稍晚几年来到中国来。


「传闻梁武帝时,真谛」三藏在「太清四年」的时候,「岁次庚午十月」,他「往富春令」,就是到了富春令,大概是个县官,在「陆元哲宅」,在他的家里面,「为择琼等二十名德,翻《十七地论》,始得五卷」,这是传说的话。


「今始部分具足」,现在这个《瑜伽师地论》一部分、一部分的十七地,一共是五分。这个「部」字我疑惑是个「五」(一二三四五的五)。《瑜伽师地论》一共是五分,是具足了,完全都有了。


「文义圆明」,文也圆满了、义也圆明了。


「荡荡乎,明大明于重冥」,这个「荡荡」是广大深远的意思。这个广大深远的《瑜伽师地论》来到我们中国了,我们中国才有光明啊,是这个意思。「明」就是光明。而这个光明不是小,是大光明。「于重冥」,在我们这个黑暗的地方放大光明了。这个「重冥」,冥而又冥,「重冥」。或者说是见烦恼是个「冥」,是黑暗;爱烦恼又是一个「冥」,所以叫做「重冥」。


「锽锽焉,声希声于宇内」,这个「锽锽」,「锽锽」是怎么呢?是钟的声音,来形容钟的声音,叫「锽锽焉」。「声希声于宇内」,这个「声」就是法音,表达佛法的音声,叫「声」。「希声」呢?就是希有的声音,少有的声音。这是出于《老子》。《老子》上面说:「听而不闻」,叫做希声。听则听,但是没听到,叫做「希声」。在佛法讲呢?就是「其说法者无说无示」,那叫做「希声」。


嘉祥大师解释:「言满大千实无所说」,佛说法的法音遍满了三千大千世界,但是佛没有说话,那叫做「希声」。这就是一个微妙的法音,就是这样子。「于宇内」,于这个世界之内,于这个三界之内。


这句话是说声音,就是能诠的法音是这样子。那个「明大明于重冥」,那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这个法音所诠表的道理。能诠的名句文和所诠的义理,能诠的音声就是教,所诠的义理就是义,教义。「明大明」,佛法的这个法的真义是大光明境界,所以「明大明于重冥,锽锽焉,声希声于宇内」。


「斯可谓整蹄驾于玄途、辟幽关乎虚室者也」,这可以说是「整蹄驾于玄途」。


这个「整」就是调理、调整的意思。说这个道路不平坦,把它修一修,叫它平坦容易走,叫做「整」。


「蹄」这个字是兽的足,或者马、或者牛的足叫「蹄」。


这个「驾」就应该说是所驾的车。


「蹄驾」,就是兽拉车,或者是这样意思。但是我认为啊,可能这个「蹄」也是个错字,可能是个错字喔。


在这个《十二门论》,这个三论的《十二门论》里面,有僧叡法师作的序:「整归驾于道场,毕趣心于佛地」。「整归驾于道场」,那么这是「整归驾」,它那是「整归驾」,这个「蹄」我看不如是用「归」字比较好,所以有可能就是个「归」,后来的人把它展转的写差了。


「整归驾」就是坐这个车回去,回家去,叫「归驾」(归去来的归),「整归驾」。那么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到涅槃那里去,叫做「归驾」。到涅槃那里去,就是修行的意思,你修行六波罗密,你修止观,叫「归驾」。


「于玄途」,「于玄途」那就是…在这个《摄大乘论》上也提到,在《佛地经论》也有提到,这个佛的受用土「以大止妙观为游路」,「为游路」就是「玄途」了。就是微妙的圣道,名之为「玄途」。就是你修学这个妙止、妙观,回到无上菩提那里,回到涅槃,到涅槃那里去。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1:35

但是这条道路,在我们中国的时候,当然这就是玄奘大师的意思,有很多的地方令你有疑问而不得解决,就是这条路不顺,现在把《瑜伽师地论》翻译成功了以后,这条路顺了,所以叫做「整归驾于玄途」,就是这样意思,「可谓整蹄驾于玄途」。


「辟幽关乎虚室者也」,这个「辟」是开,把它开。「关」就是门。这个门关起来了,现在「辟」,把它开、把这个门开开。但是这个门是不容易开的,因为是「幽」,非常的深远,不可思议。但是难开的门现在开了。


这个「幽关」是什么呢?假设用前面的…,譬如说是…若是在我们凡夫的境界来说呢?佛法的真义,不能无所凭借的就表达出来,不能。譬如说是「鸟鸣花笑」,这个鸟叫了一声,看那花开了的时候,喔,你就开悟了。这个「鸟鸣花笑」就是你的门,入理之门,就是你的门。你观察万物无常,从这里得了圣道了,那么这就是门。说从文字上去表达佛法的真义,文字就是门。我们从经论上学习佛法,开悟了,这个经论的文字就是你的门。说文字上的佛法,我学习了以后,还没有开悟。我常常修止观,忽然有一天,那个鸟在树上叫一声,喔,开悟了,那鸟的叫,「鸟鸣」就是门,那就叫做「辟幽关」。


但是现在这里说呢?前面「锽锽焉,声希声于宇内」,这是指「教」说的。所以这个「辟幽关」不应该再说教了,那这个地方就应该指「烦恼」说的,指烦恼。


我们在修止观的时候,把这个烦恼破除去了,这第一义谛的真理显现出来了,就是「虚室」。


「虚室」是什么呢?我以前说过,就是拜大悲忏,《大悲心陀罗尼经》说:「愿我速会无为舍」,那就是「虚室」,无为舍就是「虚室」。《维摩诘经》说:「毕竟空寂舍」,维摩诘居士他也在房子里面住,他也有一个家,住在一个房子里头。那么我们平常的凡夫住在一个四面有墙有窗户,住在这个房子里头;但是圣人不是,圣人住的房子是毕竟空寂舍,住在毕竟空寂里面,当然那是成功了的人的境界。


所以这个地方,这个「虚室」就指无上菩提说的了,就是涅槃说的了。


「整归驾于玄途」是因,「辟幽关乎虚室」是果,由因而得果。就是你这样修行以后,你就破除了烦恼的关,就证悟了第一义谛了,这么意思。


所以,「明大明于重冥」是义,「锽锽焉,声希声于宇内」是教,这个教义是一双。「斯可谓整归驾于玄途,辟幽关乎虚室」,是因果一双。一个教、义;一个因、果一双。这是赞叹《瑜伽师地论》来到中国来的这个话。来到中国来,中国人可以有这个希望了,这样意思。所以这个人有文学同时他还是有智慧,用这么四句话来赞叹一下。


前面这说过了两大段,就是第一是「叙所为」,第二是「彰所因」,这两段说完了。





第三、明宗要者。《释论》下云:又十七地具摄一切,文义略尽。后之四分,皆为解释十七地中诸要文义。故亦不离瑜伽师地,由是此论用十七地以为宗要。


「第三、明宗要者」,就是说明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它里面究竟是说的什么道理呢?解释「宗要」,它的宗旨,它的精要的地方是什么?


「《释论》下云」,这个《瑜伽师地论释》在下面的文上说。


「又十七地具摄一切,文义略尽」,这个十七地只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一分,就是<本地分>。这个<本地分>十七地已经具足的收摄了、包括了一切文义。「略尽」,一切文义的要义尽了,就是全部的重要的义都包括在这里面了。


「后之四分,皆为解释十七地中诸要文义」,后面还有四分,就是<摄决择分>、<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这四分。这四分里面说的什么事情呢?「皆为解释十七地中诸要文义」,都是解释前面这个<本地分>十七地中的「诸要文义」,特别重要的地方,再加以解释的。


「故亦不离瑜伽师地」,所以那个后面那四分,也没有离开那十七地的,有它特别的意义,也不是单独有什么意义的。也都…它里面说的义,也都包括在<本地分>了。


「由是此论用十七地以为宗要」,就是因为这样的理由,所以此《瑜伽师地论》就用十七地以为「宗要」,是它这个重要的道理,就在这里。这个「宗要」这个地方就这样解释了。


当然这个「十七地」,一共有十七个地,它每一地有名字,从名字上就知道它在说什么。我们在这里也不要再重复了。





第四、显藏摄者。《释论》下云:虽复通明诸乘境等,然说者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意为菩萨令一切皆得善巧,修成佛果,利乐无穷。是故此论属菩萨藏阿毗达磨,欲令菩萨得胜智故。


「第四显藏摄者」,这个第四条,显示这个《瑜伽师地论》它在这个经律论三藏里面,【小乘】的三藏,就是声闻藏;【大乘】的三藏,叫做菩萨藏,当然这是菩萨藏。菩萨藏里面它是属于那一部分呢?


「《释论下》云:虽复通明诸乘境等,然说者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意为菩萨令一切皆得善巧,修成佛果,利乐无穷。」说是这个《瑜伽师地论》虽然是「虽复通明」,一卷、又一卷、一分、又一分、一地、又一地,这叫做「复」。


「通明」不是只说明一部分,是通于很多的「诸乘」,通于诸乘。「通明」就是普遍的说明「诸乘」,当然也包括人天、和出世间的三乘,里面的境行果,这些事情。


「然说者问答决择」,然里面这个说者,或者「说者」其实就是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的),里面的「问答决择诸法性相」,决断、简择诸法的体性,诸法的表现于外的相用。


这样的开示,「意为菩萨」,它的用意,它内心的目的、意趣,目的是为了菩萨、为了饶益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


「令一切皆得善巧」,使令这一切的菩萨,都能够得到善巧的智慧。


「修成佛果」,通达了境行果的道理,然后去修行去。修行的时候,将来能得到无上菩提。


「利乐无穷」,不管是自己也好,普度一切众生也好,都能得到无穷无尽的利乐。


「是故此论属菩萨藏阿毗达磨」,所以可以知道这一部论是属于菩萨藏,而不是属于声闻藏的。但是这个菩萨藏也包括了声闻藏在内的,所以在十七地里面有个声闻地。说是【小乘】里面,不是明显地包括【大乘】三藏,但是【大乘】里面包括了【小乘】三藏的。「是故此论」是属于菩萨藏。「菩萨藏」里面有经律论,它是属于那一部分呢?属于「阿毗达磨论」,就是属于论,就是叫做对法论。「阿毗达磨」是翻个对法。


这个大体上说,这个经、律都是佛说的,是佛说的法。「阿毗达磨」是佛弟子,或者是阿罗汉说、或者是菩萨说。解释佛的经、律的,是这样意思。


这个对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对」就是对答的对,彼此相对的对;佛法的法,法律的法,对法。)这个「对」在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面向的意思、趣向的意思。所以对向涅槃。对者,向也。就是向涅槃那里去,叫做「对」;那个「法」就指涅槃说了。这样说呢?是指学习佛法的人的愿望说的,你学习这样的佛法以后,你会发愿到涅槃那里去,这是第一个意思。说是这部论,它里面的意愿,就是要到涅槃那里去;不是在人天里面流转生死的。它能令你得大涅槃的,是这样意思,所以叫做「对法」。


第二个意思,「对」者,观也(观察的观)。就是你的智慧,去观察苦集灭道、或者观察「唯识无义」、观察第一义谛、观察三自性,那么这个「法」就指「三自性」说,「对法」。这样子,这样呢?就是行。前面说对向涅槃是愿;这里说呢?是对观就是因;对向涅槃,若是已经到涅槃那就是果了。


所以这里面也应该包括教行理果,都应该包括在内,是名为「阿毗达磨」也。


这个经里面道理的情况呢?多数是随顺众生的根性,而有它的次第。经里面道理的次第,是随顺众生的根性,来排那个次第的,「随机」论次第。这个论呢?多数是随义论次第,随这个道理,随道理来论次第。大概的这么说,是有这样的差别。


那个经是随机散说,随听法的人,听法的人是各式各样的人都有。那么佛会随着不同的根性,说出来各式各样的佛法,这一会的说法就是这样情形,这是随机的。而这个论是「随义」的,就是有次第的由浅而深、或者是由略而广,把这个…随作者的意愿,他把佛法这样的表达出来。当然这是论与论也各式各样的论,也是不完全一样的,「是故此论属菩萨藏」的论藏。


「欲令菩萨得胜智故」,它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希望学习佛法的菩萨,他能成就殊胜的智慧。这殊胜的智慧当然包括闻思修,乃至于得无生法忍的这些智慧。这样子你才能在佛法里面起作用。单单有闻慧是不行的,这一段是「显藏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1:36

问:讲一讲辩机法师的故事。
答:辩机法师的故事也是可以说的。辩机法师当时好像在大总持寺的住持,那里的上座。但是你看那《大唐西域记》,当然是玄奘法师口述,是辩机法师写出来的,看他那文学不得了、这个人。他有什么事情呢?这件事我认为唐太宗不公平。什么事情啊?就是唐太宗有一个女儿,是嫁给了房玄龄的第二个儿子,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这个…唐太宗的女儿,就见到了这个辩机法师,见到他呢?可能他们就在一起了。一起了,这个你们看见这个谁?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叫陈元,他有出了一本书。出了一本书,他说:(这个公主叫什么名字?不叫太平公主,不是)她是同她先生说好了,另外找两个女孩子给他先生,她就和辩机法师在一起,就是有这种事情。这个陈元(他是信ji 督教的),他说:可能在一起有十几年这么久,这么久后来这个道教的道师的什么人知道了。知道了就是…就揭发这件事。好像皇宫里面有一样什么叫做玉枕,当然这种东西可能不是一般人有的,就是在大总持寺这里面拿到。拿到了,就是假借这件事是报告了政府,政府当然是调查这件事,就把这件事就揭发出来。揭发出来,唐太宗下令就是把辩机法师腰斩东市,是这样,就把他杀了。但是他的女儿呢?对他女儿就是怒目而视就完了。就是有这么一件事。
  
若我看我批评这件事,我认为…啊,这回还有下面一句,等到唐太宗死的时候,他这个女儿哭而不哀,有这种、特别的形容了一句,有这话。
 
 我在想,这个时候,我也没有时间去特别去查。不知道这个时候房玄龄在不在。因为房玄龄和唐太宗的关系太深了,太深,如果房玄龄在,可能是唐太宗受了房玄龄的…房玄龄也可能不置声,揭发了以后,房玄龄也可能不说什么。唐太宗可能会愤怒,可能会受房玄龄的影响,就这样处理。如果是房玄龄若是已经死掉了,唐太宗不应该这样处理。因为这件事我在想,因为她的女儿若是…一定是她女儿主动嘛,因为这是皇帝的女儿,那是谁敢轻视她啊!那么这样子做的话,唐太宗也应该明白这件事。那么辩机法师就是倒楣了,什么都不对,我在想这件事。如果你不顺着她,也是要死掉;你顺着她,这件事也就是这样结果了。但是在这个《玄奘法师传》上,一个字不提它这件事,但是这历史上有。而这个欧阳修有这个《新唐史》、《旧唐史》,这一段我记不清楚,欧阳修关系这个历史这个地方,他把很多佛教里面光彩的事情删掉了很多,但是这件事不删掉,这件事写得清清楚楚,「腰斩东市」,这个欧阳修这个人。有这件事。
  
可是在《大唐西域记》上还是写《辩机法师传》。这个陈元这位老先生,他也提到道宣律师,因为道宣律师,当时翻译的时候,道宣律师也在场,所以这些位大德知道这件事的。可是道宣律师在《高僧传》里面没有提他,没有给他立传。可是在其他的地方,似乎是有提到他的名字。这个陈元就是推测道宣律师那个意思,道宣律师也很同情他,但是重视律的人,也是同情辩机法师。

问:请问「叙所为」里面十番的第二番的第二缘「有情界中,有种姓者出生死;无种姓者脱恶趣故」和第四番一个是「菩萨(种)姓人」跟「及二乘无姓」,这两个有什么不同?因为看起来是有一点重复,还是它一个略、一个是广说。
答:那个第四番「及二乘无姓,亦依大教,各于自乘文义行果生智断伏,得自乘果,离恶趣故。」是说得详细一点。前面的说的略。有广略的不同。

  说是这个我们学习佛法,学习了十几年,然后对人家说:「佛法和其他的宗教是一样,都是劝人为善」这个说话。我们从这里可以会出来,学习佛法可以出生死,一般的做善事只是脱恶趣而已,出离生死还是不能。所以佛教和其他的宗教是不一样。

问:里面都讲「三乘」,有菩萨乘,为什么没有特别提「佛乘」?
答:这个「菩萨乘」就是「佛乘」,菩萨是因、佛是果。所以说或者「菩萨乘」,或者说「佛乘」,是一样的。

  
这个我们在《玄奘法师传》上,看出来《瑜伽师地论》的确是很重要,但是它来到中国来,只是当时或者唐朝有很多人学习。我看到宋朝以后、元明清以后,越来没有人学习,学习的人越来越少。到元明清以后,越来大家就欢喜研究这个《起信论》和《楞严经》。
  
《起信论》和《楞严经》也是好,但是对于【法相】、【大、小乘】、这个修行的法门来说,还是要《大智度论》和《瑜伽师地论》才好。
  
我感觉这个《楞严经》的「耳根圆通」、「二十五圆通」选「圆通」选个「耳根圆通」,选「耳根圆通」,「耳根圆通」说那个道理还就是「止」的成分多,「观」不明显。而事实上呢,谁修「耳根圆通」了?「耳根圆通」是第一,结果是「念佛」法门、大势至菩萨「念佛」法门反倒是第一,应该是第一才对。念佛法门很多人欢喜念佛,「耳根圆通」反倒是没有人。文殊菩萨选了「耳根圆通」第一,它是第一吗?结果是念佛法门是第一,事实上是这样子嘛!
  
但是若真是修止观呢?那我看还是要《瑜伽师地论》和《大智度论》好。可是从佛法的历史上看,尤其是从【禅宗】的历史上看,都是逐渐地、逐渐地转到后来,都是「止」而没有「观」,没有「观」。
 
 这个事…一方面是因为人懒,不愿意修「观」,就是第六意根懒、第六意识懒。第二个就是不欢喜读经论,所以这「观」修不来,只好去修「止」。修「止」呢?是钝根;修「观」是利根人。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1:37

《瑜伽师地论》,我们在开讲的时候,分六大段。第一是「叙所为,第二、彰所因,第三、明宗要,第四、显藏摄」,这四大段都讲过了。现在是第五段「解题目」。


韩清净<分别瑜伽品>


梵音瑜伽,此云相应。然此瑜伽依瑜伽释,两释不同。一云:通说三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


这《瑜伽师地论》是这一部的总名。「梵音瑜伽,此云相应」,这个《瑜伽师地论记》里面有解题目的,但是那个文太广、太多了。


现在这里面是这个…现在我们影印这一部分是韩清净〈分别瑜伽品〉里面解释的,他解释的比《瑜伽师地论记》少一点。


这个「瑜伽」这个词不是中国话,是印度的梵文,翻成中国话嘛叫做「相应」。这「相应」怎么样解释呢?「然此瑜伽,依《瑜伽释》,两释不同」,这个「相应」这句话,也就是这个「瑜伽」,若根据《瑜伽师地论释》有两种解释,不一样。


第一种呢?「通说三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这是第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是「正取三乘观行,说明瑜伽」,这二种解释。第二个解释是别;第一个解释是通。就是通于三乘(声闻乘、辟支佛乘、一佛乘),都有瑜伽的道理。这个三种佛法里面都有境、行、果、理这么多的事情,都是有的。这个「境行果理」,或者「境理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可以名之为瑜伽的。什么原因呢?


「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因为「境理行果等」,它们都具有方便善巧的道理。都有这种道理与之相应的,所以都可以名之为瑜伽。


这个「方便」这个字,就是智慧,「方便」就是「善巧」。「善巧」是赞叹智慧的一个词。方便就是善巧,善巧就是智慧。一切法它相应、不相应就是智慧的问题,有智慧就是相应,你没有智慧就是不相应。就是我们遇见一切境界的时候,你有智慧的时候,一切境界都是佛法,都是清净无染的;没有智慧的时候,就不是佛法了。这个大意就是这样子。


这下面就是解释「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解释这个道理。





境瑜伽者:谓一切境,无颠倒性、不相违性、相随顺性、趣究竟性,与正理教行果相应,故云瑜伽。


「境瑜伽者:谓一切境,无颠倒性」,说是境行果等都有相应义,那么境怎么叫做相应、怎么叫做瑜伽呢?「谓一切境」,这是说这个「境瑜伽」这个「境」,就是所有的一切的境界,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眼识乃至意识,这十八界,不管是佛的境界,乃至到地狱里的一切的境界,都没有颠倒性,这就叫做「相应」。


这个「没有颠倒性」怎么讲呢?就是我们没有得圣道的人,我们的这个识,就这一念灵明的心,接触一切境界的时候,都是颠倒的,就是贪瞋痴。这个识和一切境界接触的时候,自然的这个贪瞋痴就出来活动,所以都是颠倒的境界。现在在佛教徒呢?这个识若与一切境界接触的时候,没有这一切的颠倒,就是他能通达一切境界都是虚妄的、都是不真实的。它本身没有真实的体性,它是内心分别所现的一切的影像而已。如果内心里无分别的时候,一切境界都是没有的,这虚妄境界也不现了,这心也不可得了。你能这样子通达呢?叫做「境瑜伽」,就是「相应」了。「谓一切境无颠倒性」,没有颠倒的性。


所以若是我们学习佛法,这经律论在我们的内心里面来说,也是一种境界,我们经本子一打开,里面有字,白纸黑字,这是一种境界。若是我们在这里不能够「无颠倒性」,那也就不是瑜伽了。不要说一般的尘劳境界,就是经律论也是这样子。说是「谓一切境无颠倒性」。


所以这个天台智者大师解释这个「经」这个字的时候,《妙法莲华经》这个「经」这个字的时候,不是说是白纸黑字的这个《妙法莲华经》是经,所有的一切色声香味触法都是经,那就是因为「无颠倒性」的关系。你能通达这个无颠倒性,一切都是经、都是正法。


「不相违性」,前面是说这个境,它也有方便善巧义,这可见这个境也称之为瑜伽,就是因为有方便善巧的智慧,「向道上会」。向道上会,向道上去理会,所以叫做「境瑜伽」。


这个「不相违性」怎么讲呢?这个不相违性指「教」说的。就是佛说出来的随顺众生的根性,所宣扬出来的正法,语言文字的佛法。这语言文字的佛法,在佛说的时候就是个声音,是个语言、声音,把它纪录出来就是文字了。这样的文字的教法「不相违性」,与那个「一切境无颠倒性」,其实就是真理,与真理不相违背,是符合诸法的真理的。佛说的那个教与真理是相随顺的、是相契合的、没有矛盾的,它恰到好处的形容诸法的真实相,所以是不相违、没有冲突的。所以也是相应、也是瑜伽,教也是瑜伽。


「相随顺性」,这个「相随顺性」是什么意思呢?佛说与理相应的这个教,你能够这样去学习、去修行的时候,它就与第一义谛相随顺,而不是相冲突的。说我坐船想要到彼岸去,这个船是在水上走,这里不是彼岸。船也不是彼岸、水也不彼岸,但是是向彼岸去了。如果你这个方向不对了呢?与彼岸就是愈来愈远了,愈走愈远了,那就不是相随顺。说我们发心修行的时候,我们一开始是要凭借佛说的语言文字的佛法,是凭借这个。凭籍这个,它不是那个第一义谛,但是与第一义谛相随顺,它相随顺的,它不冲突,所以也是「相应」,所以也是「瑜伽」,就是「不相违性,相随顺性」。


「趣究竟性」,这个是果。佛说的这个教,我们随顺佛的教去修行,能向…这个「趣」就是进趣,向前进,到无上菩提那里去了、到大般涅槃那里去了、到第一义谛那里去了,所以与果也是相应的、与果也是没有冲突的。也有这个方便善巧相应之义,所以也叫做「瑜伽」,果也叫做瑜伽。


这样说呢,一个是境,「一切境无颠倒性」,一个是境。这里面有理,还有教、有行、有果。


「与正理教行果相应」,这是结束前面这几句话。这样说呢,这个「境」,它与正理、与佛的教法、与佛教徒的修行、所希望成就的果,都是相应的、都是相合的。「相应」也就是相合的意思。


「故云瑜伽」,所以境、理、教、行、果都名之为「瑜伽」。





此境瑜伽,虽通一切,然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或说观待等四种道理,如是乃至说蕴界处缘起谛等,皆名瑜伽。总具四性,顺四法故。


「此境瑜伽」,前面说这个境瑜伽,「虽通一切」,按照道理来说,是通于一切的境界的,没有不包括在内的。


「然诸经论」,可是在很多的修多罗里面,在很多的阿毗达磨论里面,它也会很明白的说出来,什么叫做「境」?什么叫做「境瑜伽」?它也会说出来的。


「就相随机」,这个「就相」,「相」就是法相。这个法相是什么呢?就是佛为我们说的这些语言文字的一切的佛法,叫做「法相」。因为文字一说出来的时候,在我们的心里面去思惟的时候,这都是「相」了。我们…其实一切法都是相,我们这些染污的事情也都是相。我们心里面有了贪心了,那贪也是相;起了瞋心,瞋心也是相;愚痴也是相,一切一切皆是相。现在说佛说的一切的正法,在我们心里,我们听见了、我们阅读了以后,在心里面也是相。那么这就是…就法来说,叫做「相」。


「随机」,这个「机」是众生的程度,众生的程度叫做「机」。这个「机」这个字是怎么讲呢?好像是在《易经》上说:「动之微,吉之先现」,叫做「机」,动摇,这个动力,一开始的时候是小小的动,叫做「微」,微小的动叫做「机」。「吉之先现」,就是一切如意的事情,最初开始的那个动力,就叫做「机」。


现在这里是说什么呢?就是我们众生开始发心的时候,这个内心的那一点诚意叫做「机」。最初学习佛法的时候,那一点点的诚心,叫做「机」。或者我们受苦了,哎呀,很苦啊,佛慈悲啊,消除我的苦恼。你这一念向佛有所求的那一点诚心,就叫做「机」。这「机」有利、有钝的不同,就是各式各样的差别。


那么就「相」来说,就是按照佛法来说,应该什么是「境瑜伽」?若按照众生的「机」来说,什么是「境瑜伽」?这句话是这样意思喔。


所以「种种异说」,若按照佛法来说,这个境瑜伽应该是什么、什么…;若按照众生的根性来说,是什么、什么、什么…,种种的不同的说法。这底下就指出来,究竟什么说法呢?


「或说观待等四种道理」,有观待的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这四种道理。这四种道理就是境瑜伽。


这个四种道理,是在《瑜伽师地论》的<第二十五卷‧第九页>。我把它影印出来。我们也在这里就…我们把它念一遍喔。这四种道理就是境瑜伽,这样讲。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1:38

《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五卷‧第九页:


云何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言教?谓依四道理无倒观察。何等为四?一、观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


「云何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言教?」这是先问,先问一句,怎么叫做「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言教」呢?


其实这个「称量行相」就是权衡轻重叫做「称量」,其实也就是思惟的意思。对于这件事究竟是什么一种情形呢?心里面想一想,认识它,究竟是怎么回事?那就叫做「称量」。


这个「行相」,这个「行」是什么呢?「行」就是我们内心的活动,叫做「行」。心里面在活动,叫做「行」。也就是「称量」,「称量」就是内心在活动嘛。这样的相貌叫做「称量行相」。


怎么叫做「称量行相」?「依正道理」,就根据佛所说的道理,叫「依正道理」。去思惟观察色受想行识诸蕴,思惟这个诸蕴是怎么一回事。


「相应言教」,与诸蕴相应的言教。就是佛说这个色蕴、受想行识蕴是无常的、是苦的、是空的、是无我的,这样的佛说的正法,叫做「言教」。「诸蕴相应言教」,就是佛说的诸蕴相应言教。我现在听到了、我从经本上看见了,我就去思惟去,叫做「思惟诸蕴相应言教」。或者是思惟色声香味触法相应言教、思惟眼耳鼻舌身意相应言教、思惟十八界,各式各样的相应言教。现在这里说,「云何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言教」。


「谓依四道理无倒观察」,这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依据这四种道理,没有错误的观察,那就叫做「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言教」。


「何等为四?一、观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就是这四种道理。





云何名为观待道理?谓略说有二种观待:一、生起观待;二、施设观待。生起观待者:谓由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此蕴生起要当观待诸因诸缘。施设观待者: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设诸蕴。此蕴施设要当观待名句文身。是名于蕴生起观待、施设观待。即此生起观待、施设观待,生起诸蕴、施设诸蕴,说名道理瑜伽方便。是故说为观待道理。


「云何名为观待道理?」怎么叫做「观待道理」?这「观待道理」怎么解释呢?「谓略说有二种观待」。简略的说有两种观待,那两种?


「一、生起观待」,第一个是生起观待。就是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此一法生起的时候,就有观待的道理。


这个「观」,是相对的意思。就是这个「相对」…这里是因果相对,因与果是相对的。或者是心与境相对,我们的心与境界相对。相对的时候,就是心去观察的意思。我们内心在观察这件事的时候,就是心与所观境相对、相面对的时候,去观察。当然你不观察,也不知道这件事,这叫做观。


这个「待」是凭借的意思,就是假藉的意思。你若没有这个因缘,这件事不成功。你一定要依赖它,那就叫做「待」,这个待有这样意思。


「二、施设观待」,头一个是「生起观待」,第二是「施设观待」。这个「生起观待」怎么讲呢?「生起观待者:谓由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此蕴生起要当观待诸因诸缘」。「谓由诸因诸缘」,这个蕴的生起,它一定要假藉诸因,很多的因、很多的缘的势力。或者是因的力量,叫「势」;缘的力量,叫「力」。或者也不必这样分别,就是诸因诸缘的势力。这个因和缘啊,主要的力量是因,次要的力量是缘,或者这样分别。


譬如说是我们种的这个谷,这个谷的种子种在地下了。这个种子是因,其它的土、水、或者是肥料、或者是阳光、或者也有风,这些都是缘,就这样说喔。


现在这里是说「诸蕴」,就是我们的这个生命体的果报。这个果报的因缘呢?种子,也是种子是因,业力是缘。业力帮助这个名言种子成熟了,因缘和合了,这个色受想行识现起了,一剎那间色受想行识现起来,这叫「诸因诸缘」的「势力生起诸蕴」,生起了色受想行识的蕴。


「此蕴生起要当观待诸因诸缘」,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蕴,它能够现起来,它一定要凭借诸因诸缘才可以。没有因缘的时候,色受想行识它不能现起。


譬如说是我们人,一剎那间我们投胎了。投胎了,这个色受想行识现出来了。为什么没有现出来天的色受想行识呢?没有因缘。没有那个因缘,所以不现起。也没有三恶道的色受想行识现起,就是没有那个因缘。也就是…或者你已经有,但是不发生作用。为什么人的因缘、这个蕴现起了?因为人的这个因缘发生作用了,所以叫做「要当观待诸因诸缘」。这个蕴的现起,这个蕴一定要观待诸因诸缘才能现起,这就叫做「生起观待」,不然它不能现出来。


从这里看出来呢?诸因诸缘是自性空,它本身没有体性。要现起,要凭借因缘才可以,凭借因缘才能现起。所以这样…你这样一观察呢?很多的佛法的智慧,从这里出来了。


这个怎么叫做「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言教」?就是这样思惟,第一个要思惟这个观待的道理,一切法都是具有观待的道理的。


说我们这个臂,这个臂为什么能屈伸呢?因为这里有个节。有个节,所以可以、能屈伸。所以屈伸要观待这个节。说我们为什么会走路?因为你有足;若没有足这件事不可以,你不能走路。所以一切法都是要观待因缘的。


「施设观待者」,这个生起的观待这样讲,这个施设的观待怎么讲呢?「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设诸蕴」。


「施设」实在就是安立的意思。没有这件事,我们把它安立出来。这里没有房子,没有房子把这个房子造出来,那么这叫做「施设」、叫做「安立」。说我们没有这个书桌,没有书桌我们摆上一个书桌子,这叫「施设」。那这指什么说的呢?


「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设诸蕴」,这个诸蕴有生起观待,也须要有施设观待,就要有名、要有名句文身才可以。


这个「文身」啊,「身」就是体的意思。这个「文」是什么?文就是字,一个字、一个字,我们汉文这个一块、一块这个字。这个文就是字。


这个「名」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字,用多少个字组织起来成为名。说「房」,这就是一个字,也就是一个名,也就是各式各样…或者「灯」、「光」,就是这些名。因字而有名,因名而有句,多少个名组织起来,称之为一句。多少句呢?就是成为一段了。很多、很多的段落,就是一篇文章了,或者一部书了。这叫做「施设」。


现在这个生起观待,生起了一件事,这件事叫什么名字呢?叫做「蕴」,名之为蕴。就是施设,用这个蕴来表示这件事。如果没有这个蕴的施设,你没有办法观。没有这个施设的观待,你没有办法去观察,你心不能动。因为没有名字的时候心不能动,心不能动就不能观察。所以有生起观待,还要有施设观待。所以这个观待有两种,生起观待、施设观待。


此蕴的施设,此蕴的安立,蕴的这个名字的安立,「要当观待名句文身」,要凭借名句文身。「是名于蕴生起观待、施设观待」,这是把前面这一段总结起来。


「即此生起观待、施设观待,生起诸蕴、施设诸蕴,说名道理」,这个生起观待、施设观待也就是表达了生起诸蕴、施设诸蕴的事情,这就叫做道理,就叫做观待道理。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1:54

这个【唯识】这个法门,不管是《摄大乘论》也好、《瑜伽师地论》也好、《成唯识论》、《显扬圣教论》、《辩中边论》这些论,它说的法门,你若和其他的法门对比起来,它说得微细,它说得很微细的。你心一动就开始了,就从那里给你…就观察了、就开始了,和别的法门不同。加上玄奘法师是汉人,他的汉文好,他再懂得梵文,由梵文翻成汉文,我们和其他的这些翻译的法师对比起来,都感觉到玄奘法师翻得微细;稍微有一点曲折的地方,他能翻出来。你别的法师,你对照起来,就没有,看不见了。就是他一个有的时候有意的把它略去了,有的时候也因为对汉文的学习要再努力,这地方有点关系的。所以我认为玄奘法师他翻的这些经论,不管你是那一个学派,你不要有门户之见,你就是学习、学习,你会增长很多智慧。


「说名道理瑜伽方便,是故说为观待道理」,这是结束这段文。这个说明这个观待的道理,这是修瑜伽的方便。你想要修止观,你想要修行,这个「生起观待」是你修行的一个方便。你知道这件事了,你修行的时候会很顺的就相应了,你若明白这件事的话,「是故说为观待道理」。这观待道理这么样解释,但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另一个地方,还有很多解释的。





云何名为作用道理?谓诸蕴生已,由自缘故,有自作用,各各差别。谓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甞味、身能觉触、意能了法。色为眼境、为眼所行,乃至法为意境、为意所行。或复所余如是等类,于彼彼法别别作用,当知亦尔。即此诸法各别作用,所有道理瑜伽方便,皆说名为作用道理。


「云何名为作用道理?谓诸蕴生已,由自缘故,有自作用,各各差别。」这底下解释什么叫做作用道理呢?


「谓诸蕴生已」,谓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蕴,它已经因缘和合现起来了,由无而有了。


「由自缘故,有自作用」,由它本身的因缘。比如说色有色的因缘,受想行识有受想行识的因缘。这个色呢?包括眼耳鼻舌身,前五根都是色、都是色蕴。那么眼有眼的因缘,耳有耳的因缘,乃至身有身的因缘,都有它本身的作用。


「各各差别」,互相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因缘是不一样的。这底下就详细说出来。


「谓眼能见色、耳能闻声」,这眼它的作用,它能见色。这个地方呢?见闻包括根和识,这个眼根它能够见这个色,见这一切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的这些形相,它的功能能把这个形相现出来,当然还要假藉光明现出来。但是能了别,了别这个色相,那是识的作用。但是若没有眼根,眼识也不行,所以这个眼能见色,有根、有识的合在一起的,都包括在内了。「耳能闻声」,这个耳有这样的作用,有闻声的作用。「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能觉触、意能了法」,鼻有能够嗅这个香味的作用,或者是好香、或者是恶香。舌能够尝味。身能够感觉到触,或者是涩滑、或者是冷热。意能够了法,能了别各式各样的事情。


这个色声香味触也是法,是法里面的一部分。「意能了法」这个「法」字,包括了色声香味触,还有它没有包括的其他的一切法,所以这个法是通名,这范围很广大了,「意能了法」。这就是六根、六识有取境的作用。


「色为眼境、为眼所行」,那么色声香味触法有什么作用呢?色为眼的所缘境,那么这也是它的作用之一。「为眼所行」,为眼根所活动的境界。若没有色了,这个眼根所活动的地方没有了,「为眼所行」。


「乃至法为意境、为意所行」,有了声、声音是耳所活动的地方,乃至到第六这个法,过去、现在、未来;世间法、出世间法,这是意的所缘境,是「意所行」,所活动的地方,那么这也就是它的作用。


「或复所余如是等类,于彼彼法别别作用」,这个「所余」,所剩余的。前面这是说十二处,内六根、外六境,十二处。如果把六识也放在内,就是十八界了。那么十二处、十八界,或者是把第七识、第八识也加在内,各有各的境界,各有各的作用,所以叫做「所余」,所剩余的。


「如是等类」,就是一类一类的,眼识一类、耳识一类。眼只能在色的境界上活动,而不能在声音那上活动。耳识、耳根只能在声音那里活动,而不能在色上活动,所以是一类、一类的,一个范围、一个范围的。


「于彼彼法别别作用」,于这一法、这一法都是各别、各别的发生作用。所以眼有眼的作用、耳有耳的作用,乃至身有身的作用、意有意的作用。「当知亦尔」,你要知道也是这样子,每一法都有它的作用。


「即此诸法各别作用,所有道理瑜伽方便,皆说名为作用道理」,就是前面说这一切法,十二处、十八界这一切法,都有各别的作用,这样的道理也是你修瑜伽的方便,你也须要明白这件事的,皆说名为作用道理,这样意思。





云何名为证成道理?谓一切蕴皆是无常,众缘所生,苦空无我。由三量故如实观察,谓由至教量故、由现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证验道理。


「云何名为证成道理?谓一切蕴皆是无常,众缘所生,苦空无我。由三量故如实观察:谓由至教量故、由现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证验道理」。这底下说这个「证成道理」,证明这件事成立了,是的,是有这样道理,那叫「证成道理」。


「谓一切蕴皆是无常」,什么道理须要证成呢?「谓一切蕴皆是无常」,色受想行识都是有变化的,它不是不变的。不变名之为常,有变就是无常了。


因为什么它会变呢?「众缘所生」,因为它是很多的因缘才成就这件事。成就这件事,它本身就不真实了,所以它会变。这个众缘所生,这个缘本身也要变,所以众缘所生也非变不可。一变了的时候就苦了,人就会感觉到痛苦。


比如说这个快乐的事情,人不感觉苦。但是快乐的事情要变,若变的时候就苦了,所以称之为坏苦。这个原来是没有苦的,但是这个因缘一变就有苦了,所以一变就是无常,无常就是苦。因为苦的关系,就可以知道是空的,不是真实的,它不是真实的。原因啊,我们人的…就是因为执着有我,我要这样子就这样子,我要那样子就那样子。你说有苦,我可以把它消灭了它,叫它不要有。当然我欢喜这件事,我可以把它拿过来;不欢喜的,把它消灭了它。所以这个人有我的时候,会这样子安排这件事。但事实上做不到。做不到,就可以知道是没有我的,所以叫做空。


这个「执着我」有两种,就是「即蕴是我」、一个「离蕴」有一个我。即色受想行识是我,这是「即我」;第二个是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有一个我,这个执着有我,分这么两类。


这个空呢?「即蕴无我」,叫做「空」;「离蕴无我」叫做「无我」,是这样意思喔。离蕴无我,那叫做「我空」;即蕴无我,叫做「法空」,因为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因缘有的、都是毕竟空的。色受想行识自性空,也是无我;「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有我」这个我也没有,叫做无我。这样…可以这样分别。


这是说,为什么一切蕴是无常的呢?因为是众缘所生,所以是无常。无常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苦。因为苦,所以感觉到作不得主。苦若来的时候你不受还不行,此是苦逼迫性,你不能排斥的,你排不出去的,那么就可以知道是无我。无我就是空无我,就是空。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不相信佛教的人来说,也能知道世间上是无常。无常的道理能明白多少,但是对于苦的道理不太明白,对于苦的事情不是太明白。世间上为什么苦?我们一般人不知道,有智慧的人都未必知道,也未必知道是苦。


譬如说是我们举出一个道理,在《阿含经》里面说出个道理来。这《阿含经》应该学。我们学这个大乘经应该学,《阿含经》也应该学。《阿含经》说出个什么道理呢?佛有一天问诸比丘,说是远远的那个树林子里面,这个木生所出来那个枝叶,这个叶落下来了,有外边的人来了把这树叶子偷走了,把这树叶子偷走了,你心里面感觉什么?问诸比丘,你心里头感觉怎么样儿?说,我没有什么感觉。它偷走就偷走嘛,与我有什么关系,我好像照常的,一点影响也没有。佛说,是。如果你的衣服,你的衣、你的钵,或者你住的房子被人家破坏了,你的房子、玻璃窗户被人破坏了,把你的衣、钵都偷走了,你心里头…说这时候不舒服,我心里面会不舒服。说为什么呢?为什么你的衣钵、你的衣食住被人偷、被人盗qu了、破坏了,你就会感觉到不舒服。那个树叶子被偷走了,你为什么就不感觉什么呢?说:这个我不懂,我不知道。佛说:就是因为你对树叶子,遥远的那些事情,你没有执着,你不执着,不执着是我我所,所以他偷走了我无所谓。你自己的生命有关系的事情,你执着是我、是我所了,所以他若把你的衣偷走了,你就不行。执我、我所换一句话就叫做爱,说我也是有爱,我所也是有爱,就是有爱的关系。所以这样说,这个不舒服的感觉就是苦的感觉,这痛苦的感觉从那儿来呢?从爱来的。这个佛…你看佛就是…说世间是苦,无常是苦,从你本身的生活上来开示这件事。


这件事在《阿含经》你看到这里,你想一想的确是这么回事。我的哥哥、我的弟弟若死了,我心里会痛。我的姊姊、我的妹妹死了,也心里会痛。别人的哥哥、别人的弟弟死了,我心里不感觉什么。因为什么呢?没有我、我所,你对他没有爱的关系。自己的哥哥、弟弟、姊姊、妹妹死了,有爱。有爱就有苦。没有爱就没有苦。


所以是无常啊,我们人世间的人,思想稍微细腻一点的人,也能知道无常的道理,知道多少。但是这苦不一定知道,不一定明白。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1:55

原来是在佛的开示里面知道,因为什么是苦?也就是因为是爱。爱为什么是苦?爱无常了,所以是苦。但是我们人呢,还非要爱不可,所以就是非苦不可了。所以是苦。「众缘所生,苦、空、无我」。这件事啊,因为无常知道多少啊,可是从无常若变了的时候会生苦,我们还不大明白。所以严格的说,无常也不明白,也不明白什么叫做无常,也还是不明白。


我现在心里头想到梁武帝,梁武帝的确我也认为很了不起,很了不起,能讲《大般涅槃经》、能讲《摩诃般若波罗密经》,有著作,你看有这么大的智慧,在佛法里面,他也是用过功了的人。但是若是作了一个梦,我好像说过,有人把这个土送给他,作梦醒了。醒了向他的大臣讲,大臣说:这表示你能统一中国。因为他还是半璧天下,只在金陵做皇帝,北魏这一大片土地还不属于他,这表示你要统一中国。啊,他的贪心就来了,派他的大儿子萧明(注:昭明太子萧统?)要统一中国。大儿子领了四十万军,一下子变成俘虏了,都叫北魏俘虏了,还有这种事情。你看学习佛法学到这么程度,结果是还有这一念贪心。这一念贪心,他从此就开始倒楣了,就是还是不知道苦啊!对这个「苦」字还是不太明白。这个我,要扩大我所,我、我所还要扩大这件事。


这个佛法的道理不是容易明白,所以要「证成」。为什么是无常、是苦、是空、是无我呢?要证成,要假藉因缘来证成一下,喔,是苦、是无常。问题在这里喔。


「由三量故,如实观察」,这个证成,怎么样证成法呢?有三种量,如实的观察,这就叫做「证成道理」。


这个「三量」,怎么叫做「三量」呢?「谓由至教量故、由现量故、由比量故」,这个「至教量」怎么讲呢?「至」就是极,至者,极也。到了极点了,不能够再向前进了,到了极点了,叫做「至」。指什么说的呢?就是这个教法,所说的道理。这个「教」,表示一种道理,达到极圆满的程度了,叫做「至教」。这个「量」字怎么讲呢?量是「正知」的意思(中正的正,知识的知),正确的知识,可以以之为准的。你合乎它,那就是正确的;你与它不合,不合,那就是不正确的。正确的知识,叫做「量」。这个至教量,当然我们佛教徒,我们尊敬佛,以佛说的教法,名之为「至教量」。佛是极圆满了的人,大圣人,我们对他是有信心的,可以相信的,他说的道理我们相信,所以叫做「至教量」。那么这个至教量,佛说了,「一切蕴皆是无常,众缘所生,苦空无我」,所以我相信。符合至教量,所以这就叫做证量道理(注:应是证成道理。)。由佛说了,所以可以证明这件事,别人说的,别人说的那不一定,佛说的可以,我们可以信赖。所以「由至教量故」,所以相信这个道理,那么这就叫做「至教量」。


我们通常说这个「三法印」,就是佛说的这些经,修多罗,佛在世的时候佛说法,佛的弟子都听到,亲在佛前听佛说法,那么这些人又是成为圣人了,或者得无生法忍的这些大菩萨,得了阿罗汉的这些圣人,他们本身证悟了真理,又是听佛说法,所以他会知道这部经是「佛说」的、是「不是佛说」的,他知道。佛灭度以后的佛弟子,我们也没有看见佛,也没有听佛说法,我们怎么知道这一部经是佛说的、不是佛说的?我们凭什么可以知道?佛告诉我们,要符合三法印、符合一实相印,那么就可以相信,这么样讲。这也就是有至教量,所以我们可以相信,是这样意思。佛不是说一定像我们一般的,说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有什么东西证明说这一部是佛说的经,是佛说的,佛不这么说。佛说那一部书里面和佛说的道理是相契合的,那就是佛说的。佛这么讲,佛这样讲。所以这叫做「至教量」,这样意思。


「由现量故、由比量故」,这个就是另一个说法了,这个「现量」怎么讲呢?这个「现」就是现前、出现,出现在眼前,出现在我们心识之前。如果说是,我们现在这个窗户是玻璃窗,如果是用纸糊的或是一道墙隔住了,墙外面有什么事情,不现前,我没看见,就是不现前。那么中间有障碍,那就是不现前。那不现前的事情,不叫做「现量」。要现前,出现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之前、眼耳鼻舌身前五根之前,我们能得到正确的知识,我们从这里得到正确的知识,那就叫做「现量」。这「现量」的意思就是你没有…中间当然没有障碍,你没有迷乱,没有分别。


这个「迷乱」怎么讲呢?这个《因明入正理论》上讲,它说出个例子来,譬如在夜间,夜间的时候,有人把像我们在佛前烧的那个香,那香点着了,你在那拿着它,在那儿转一下,我们旁边看的人就是有一圈,一圈明,一圈的光明,叫做香…叫做「火轮」,一圈。其实只是一点点的火嘛,并不是一圈,这叫做「迷乱」。我们这个肉眼迟钝,所以就是看见是一圈。你若认为是一圈,那就是错了,所以叫做「迷乱」,要把这件不算数,这是一个简别。


第二件事呢?要无分别。就是你譬如说我们的眼识看见光的时候,看见光的时候,我们是心里面说「喔,这是光」,已经不是眼识了。这「光」就是有名字了,这是第六意识才有名字,眼识没有名字。眼识看见光,只是一个明…眼识在那里明了一下,但是它没有说话,眼识是不会说话的。它没有名字,所以不会说话,这个时候眼识所见的这个光是对的;若第六意识说出来的话,也可能是对、也可能错,就靠不住了,所以那就不叫做现量。所以「现量」的条件,就是不要分别,不要加以分别,而也没有一切迷乱的境界,它能够得到正确的知识,这时候叫做「现量」。


这个《因明》上说这个「现量」这个事情,用这个「现量」、「比量」,「宗因喻」,用这个同人辩论,辩论道理,也是一种方法。大家讨论道理的一个规则,不可以犯错误,也是可以喔。但是若是从佛法的观点来看,那我认为还不能说那就是正确的知识,还不能那么说。


我说出个道理你听喔,刚才说这个「观待道理」,一切法是因缘所生,都是虚妄不真实。你这种…知道一切法是因缘所生,不真实的这种智慧,要听佛说法,还要经过一番修行,你才能成就这种智慧。


譬如说我们这个眼识或者乃至到第六意识,不加分别的时候,你能看见诸法实相吗?我认为不能!因为你没成就佛这种无分别智、后得智,你都没有成就,你那里面还隐藏着执着的。虽然它没有说话,没有分别,没有分别也不行,那个执着心还在那里。


说那个小孩子天真无邪,啊,说他「哎呀,这个天真无邪很清净」,其实很多的垃圾都隐藏在那里。小孩子天真可爱,其实不是、不能那么解释。他的那一分…那个清净心里面很多的污浊都在那里头。等他的眼耳鼻舌…,成熟了,很多的东西都出来了,那怎么能算清净呢?他的知识是正确的?不能这么说!


所以这个《因明》上说这个道理,就是姑妄言之,我认为是姑妄言之。当然这个陈那菩萨也是大智慧人,他对这件事很有研究。当然那个时代,佛法在印度,这个外道很兴盛,常是同佛教徒辩论,所以须要立出个规则来,这也是对,也不能说不对。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1:56

问:师父刚刚您最后一段话,我有?了几个问题,就是你从那个「现量」里面,那个「现」现前,也这个同样是「无分别」,你说我们「触」的时候要没有名字,如果一有了想的作用就已经是分别,那么由这个呢,会产生为第一个问题,如果有了名字、有想就没有分别,那么它是不是有「作意」的作用、有「触」的作用、有「受」的作用呢?那这第一个问题就有第二个问题,你讲到说在《因明》还是世间法,那么如果说这还是世间法,那么「作意」「触」和「受」还是世间法。那必须要从智慧相应的「明触」,才是真的是无分别。
答:对,我的意思是这样子,一定有「明」相应触,就是有无分别的般若的智慧,这个时候与识相应的时候,才得到正知、正见、正确的知识。若没有般若的智慧,说我无分别,你「无分别」也没有得到正知。我的意思是…

问:那第二问题,那如果正知,和智慧相应的时候,如果有名字,应该也是「现量」?
答:有名字的时候叫做「比量」。

问:我的意思说如果与智慧相应以后,再有「想」的作用,应该也可以算是「现量」。
答:说是「现量」,它可以那样,因为它在那个《因明》的书上说呢?「无分别」,「现量」是无分别,「比量」是有分别。由「有分别」而得到的正知,叫做「比量」;由「无分别」而得到正知,叫做「现量」。若是我们说是圣人得到「无分别智」,得「无分别智」,那么从《因明》上的规则上看,那应该是「现量」,可以用「现量」。若…

问:如果我们不依照这个《因明》来讲,我们说佛他是从他的正知里面流出来的教量,那是从他的「现量」里面出来的「教量」,那其实他的「教量」也是和他「现量」是应该相应的?也可以说是「现量」。
答:是、是。它这个…所以这个《因明论》上,就把这个「至教量」取消了,就只是一个「现量」和「比量」。那么他就把「至教量」、这个「圣言量」放在「比量」里头,它这样放。
 
 当然是你说也是对的。因为到佛的境界,「有分别」、「无分别」是统一了的。我们平常的人、或者没有到佛境界的人、或者是到「第五现前地」之前(初地、二地、三地、四地),「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这个「有分别的智慧」就不现前,就是「后得智」不现前;「后得智」现前的时候,「无分别智」就不现前,就是不可以同时的,是这样解释。
  但是宗喀巴大师他在这个《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上,他解释又不同。他的意思到佛…唯有到佛的时候才能这样子,其余的人不能。

问:那接着就第四个问题,也是接着就是您最后那个「结语」那里,因为当初有这么多的那个哲学思想,所以他为了辩论要有《因明》,那么这句话就引出我的问题,就是如果我是为了「自修」,而且为了适应现代的那个社会的话,我们未必一定要学的这么「细微」,对不对?而且现在的细微应该是适应现代社会的细微了。
答:这个事是那样哦,如果你想行「菩萨道」,你想要行菩萨道。一般的社会上的人呢?我看也不须要「宗因喻」、这个什么「至教量」、什么「现量、比量、非量」,也不须要这样。但是有些社会上,有些学问的人,特别有学问的人,或者他也是懂得《因明》的人,他可能会按照这个这种规则、这个辩论的规则同你讲话,也可能这样子。那你要行菩萨道的人,也应该具足这种知识,也是应该、也是应该的。
  
不过这种人,我看还是少数,若是我们在…没有到第八地的菩萨,就算我们是菩萨了,或者是没有到第八地,我们还是选择我们自己重要的事情来做。这个事我们不用学也是可以,就不学这个《因明》也是可以。
  如果你是…不过通常说,这个「资粮位」的菩萨,把资粮准备了非常的圆满的大菩萨,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和一般人不一样,这个能力特别强。你就是我们讲这个玄奘大师,到印度很多人…连那个法显法师哦,很多人到了雪山,过那个山的时候都冻死了,但是他们不…他们还是照样过去了,他那个身体和别人不同。他这个生理和别人不同,那个心理都是特别的,那样的人学《因明》这件事,不算一回事,他是很容易就懂了,也不算一回事情。记忆力也特别强,而那个智慧也特别高,他就是一看就会懂了,也不算难。那个大福德人就是不同了。

问:请问那个好像在《法华经》,还是里面有说:「眼根有八百功德,耳根一千二百功德」,这是相当于这个「证成道理」呢?还是作用道理?还是观待道理?
答:这个都有,它都具足这个道理。具足这个「证成道理」、具足这个「观待道理」、「作用道理」,它都具足的,「法尔道理」也是具足的。
  
我们的这个眼睛,你就是…你若不摇头的时候,后面你就是看不见,所以它不具足一千二百功德。这个耳不是,你前后左右所有的声音都能听见。耳听声音的功能,周围都是无障碍,眼就不行。所以这耳的功德是一千二百,眼的功德只是八百,它缺了四百,这是「现量」上就是这样子。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1:58

云何名为证成道理?谓一切蕴皆是无常,众缘所生,苦空无我。由三量故如实观察:谓由至教量故、由现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证验道理。


我们昨天讲过四种道理,其中的「观待道理」是排在第一项,第二项是「作用道理」。


这个「观待道理」也就是我们平常…我们常常所说的因缘生法。这个你若在静坐的时候…这个「瑜伽」其实就是静坐。在静坐的时候,你在思惟观待道理的时候,你会想到这一切观待的事情都是无常的、是空的、是假的,会想到这里。


但是想到第二条道理的时候,「作用道理」,那么是假的、是空的,但是有作用。这个微妙就是在这里,它有作用,但是是假的、是空的。你可以来回的观察,是这样意思。


这第三项是「证成道理」,这个思惟「观待道理」的时候,知道是无常的,因缘生法是无常的,无常所以是苦、是空、是无我的。可是没有经过思惟、观察的人,他还是不同意这样的结论,不同意无常是苦、因缘生法是空的、是无我的。你要为他去说明的、去解释的,所以又说到这个「证成道理」。就是用至教量、用现量、比量来证明这件事,是苦的、是空的、是无我的,这样这个道理才能够成立,这样意思。


这个昨天讲过了这个「现量」,也讲到「比量」。这个「比量」是推、推论,经过推论而得知的,其中也一定有多少「现量」。不然的话,这个「比量」还是不能成立的。


在《因明入正理论》的书上,举一个例子,举个例子说我看远远的地方看到冒烟,看到冒烟就知道那个地方起火了。我看见墙那边露出个角来,那么可能那下面有牛。就是这个烟,你看见烟、看见角,这是「现量」。由「现量」而推论,才知道是有火、才知道是有牛,是这样子。知道是无常的,这个原因就是你以前,由你的现量上得知道。这个起火的地方,这火有烟,火和烟是不分离的,你以前的现量的经验得知道这件事;后来看见烟,喔有烟就是有火。所以这个「比量」由推比而得之,是因为有现量的关系,不过不是全部的,是一部分,是这样意思。


「由比量故」,由于推比得到的正确的知识,这也可以证验这件事是对的,这是一个得到正确知识的一个方法。


「谓由至教量故、由现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证验道理」,证实你所经验的这个道理是对的。这个「验」是自己接触到的事情,我不是听人说,自己接触到的事情,是对的,得到的结论是对的,「证验道理」。





诸有智者,心正执受,安置成立,谓一切蕴皆无常性、众缘生性、苦性、空性,及无我性,如是等名证成道理。


这个「执受」、「诸有智者,心正执受」,这个有智慧的人,他听你所说的至教量、所说的现量、比量,从这三条道路得到的知识是对的,个智慧的人就会明白了这件事。「心正执受」,他内心里面就是得到智慧了,生起了一种智慧,就是信受了…坚定的信受了这样的道理。坚定的信受了这样的道理,而不会动摇的。就是有反对者说出来种种的不同意的意见,你不动摇,所以叫「执受」。


「安置成立」,这个「安置成立」呢?或者就说是把这种道理,安置于心,「成立」,建立起来了,或者是这样说。或者说呢?你成就了正知正见了,你能够在内心里面栽培善根,按照这样的道理去栽培善根去,叫做「安置成立」,或者这样说也是可以。


「谓一切蕴皆无常性」,这底下就是说,「心正执受,安置成立」什么呢?「谓一切蕴皆无常性」,就是我们这个生命…我们的生命体,我们的色受想行识,这个「蕴」,蕴者,聚也,积聚的聚。色是一大聚、受也是一聚,想、行、识都是一聚,就是一大堆。这一切的色受想行识的蕴「皆无常性」,它们都没有不变的体性,都是有变化的,随着因缘变化的。这个「众缘生性」,它是众多的因缘生起的体性,它的体性是众缘所生。是「苦性」、是「空性」、是「无我性」,这个我们昨天讲过了。


「如是等名证成道理」。这个说到「无常」,我们最低限度可以有两个想法。一个是我们现在的生命体,非老病死不可,这是一个想法;第二个呢?第二个想法,我看每一个人都是对于自己的生命不满意,每一个人都会这样,都感觉到还是不是那么好。不那么好,说它是无常呢?很好!它结束了,我重新创造一个嘛,我重新创造一个生命,不是很好吗?如果这个生命是固定的了,你不可以变动,不满意只好忍受着。


所以说「无常」,这里面啊,这佛法说什么都是无常的,好像是很消极,其实这话说得不对,无常里面有积极性。所以佛教里面说「无常」,所以佛法里面重视你自己要常常思惟观察,不要只是用耳朵听、用眼睛看,不可以。你还要用心多思惟,你才能够有很多的妙出来。


「如是等名证成道理」,其实就是证成这个「观待道理」、证成这个「作用道理」。





云何名为法尔道理?谓何因缘故,即彼诸蕴,如是种类?诸器世间,如是安布?


我们若不相信佛法的话,也有可能有这种思想,就是无论什么事情都是自然的,自然是这样子,那个法就是那样子叫做「法尔」。不认为有什么因缘造成的,不那么想,就是自然是这样子,叫做「法尔」。若是我们常常思惟,用第六意识多思惟这种种的因缘,这个「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常常思惟,思惟就从…就会思惟出来种种的事情出来。知道这是因缘有的,各式各样的事情都思惟出来。但是有的时候,思惟久了也会另外会出来问题,另外还会引出来问题的。引出来问题,这个佛菩萨的智慧说出来「法尔道理」,来解决你因思惟而引起的这些问题。看这底下解释。


「谓何因缘故,即彼诸蕴」,什么理由,即彼色受想行识诸蕴「如是种类」?而是这样的种类?这是人的一类,人里面又有很多的类;天这一类,天也有很多的类别;乃至地狱饿鬼畜生,都有各式各样的色受想行识的蕴。说是…像人…我们的色受想行识这个身体是这样子,那个蛇是又一样,蛇又是一样;海里的鱼又是一样。人是在陆地上生活,鱼在水里面生活,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蕴各式各样的差别。人是一类,类,这个大类里面又有很多种类,各式各样的情形。什么因缘,即彼诸蕴如是种类呢?为什么这样子呢?你会这样想,会思惟。


「诸器世间,如是安布」,这个「器」,譬如说有这个苹果、橙子,放在一个器里面盛载着;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也是器,这个世界是我们生存的一个器。当然我们人在这个器里面生存,我们对这个器的彼此间的关系还是很密切的,很密切的。我们说靠天吃饭,其实也靠这个大地…也很厉害的,关系很重要的。那么这个器,这个器世间,它这样安布,是这样子现出来各式各样的形相,有高山、有平地、还有大海,还有太阳、还有月亮,有白天、有黑天,有的地方物产丰富、有的地方很贫瘠的,各式各样的情形。何因缘故「诸器世间,如是安布」呢?这样的陈列呢?





何因缘故,地坚为相、水湿为相、火暖为相、风用轻动以为其相?


「何因缘故」,地是「坚为相」,地是坚固的。「水湿为相」、火是「暖为相」,为它的体相。「风用轻动以为其相」,为它的体、为它的相状,什么原因是这样子呢?你也会想,会思惟这件事。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1:58

何因缘故,诸蕴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这是圣人的境界了。一切法是无我,什么因缘是无我的呢?什么因缘啊,佛菩萨得的涅槃里面的境界是寂静的?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变化、是无常的,无常即是动,是动的意思。生灭变化,也可以名之为动。这个无为法、涅槃的境界是无为的,就是没有这个因缘生法那个动相了,所以对动而说静,说涅槃是寂静。


这个圣人他见到第一义谛以后,他的色受想行识还是在的,这个生命体还是在,但是他这个无分别智出现的时候,和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就是入于无为的境界去了,那个时候呢?是寂静的,就没有这个有为法这个动荡的这些事情,所以涅槃是寂静。


可是我们若常常思惟就会想,为什么涅槃是寂静的?又会这么样想。由有我而无我,到了无我的时候又会想,为什么是无我?又会这样想。


我们观察一切有为法是因缘所生,所以会变化,不是常,而是无常。可是承认了无常以后又会想,为什么是无常呢?它是常不可以吗?就会各式各样的想法。





何因缘故,色变坏相、受领纳相、想等了相、行造作相、识了别相?


「何因缘故,色变坏相」,我们年轻人的时候,假设没有相信佛法、没有学习佛法,这个壮年人,社会上这个活动力在强的时候,好像前面有很多、很多的如意的事情等着我,那个冲劲很强的时候,从来不想世间上都是变化无常的,不想这件事,不想。但是若是学习了佛法以后呢?那就,喔,是无常的,又会…就是改变了这种想法。可是承认了无常以后,又会想为什么它会变坏呢?不变坏不可以吗?也会这样想啊,「何因缘故,色」是「变坏相」。


「受领纳相」,受是领纳相。这个心、我们这个分别心与一切境界接触的时候,心里面就会接受,是一种感觉,去接受它。我们平常的人,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我们如意的事情我们接受,满我意的事情我接受;不满意的事情,我拒绝,不接受。我们平常是…我们的心情是这样的态度,但事实上,我们不是这样。就是如意的接受,不如意的也是接受的,也是接受。怎么知道不如意的事情你也接受呢?你常想一想就会知道。


譬如说是我们不高兴的事情,或者是自己的行为、思想引发出来的;或者是自己还不知道,由第三者、或者第四者展转的传过来,啊,有什么、什么事情,某某人怎么、怎么打主意,怎么、怎么的、怎么对你有伤害呢,你一听见了的时候,你就忿怒了。啊,你就想出来怎么、怎么样报复,于是乎很多的苦恼的事情都出现了。从这一段经验上看,人就是不如意的事情也接受,也是接受。


那么呢,我也不愿意接受这个事情,怎么能说我接受了呢?我们平常的人可能心粗一点,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就接受了;但是有些人思想是很细、很周密的,他会想很久、很久,事情怎么、怎么安排,但是这种人他也一样是接受这种事情。因为你接受了一次可能自己还不觉悟,接受了两次或者还不觉悟,接受第三次应该觉悟了,但是人还是不觉悟。怎么知道呢?你接受了这种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很多的苦恼的事情。假设你若说是不接受的时候,我知道是很苦恼,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样不接受!怎么样才能不接受呢?我们学习了《摄大乘论》以后,就应该知道这件事,就是不分别就不接受。你不要分别这个事情,就没有事。


这是很明显的一件事,譬如说现在这屋子里面有大的白莲花,或者红莲花,或者青黄赤白各式各样的莲花;或者是一个高山,高山、流水、大莲花,很多的各式各样的好看的花。你遇见这种境界的时候,你心里面平静、欢喜、喜悦,自然是这样子。若是遇见那个毒蛇、恶兽、老虎这些东西,你心里面是什么样子?心里不平静。但是若是没有…这个老虎已经过去了,这些不如意的境界过去了,你心里面不分别的时候,心里就平静。从这样的经验上看,所有的不如意的事情,你发觉了,你赶快停下来不要想,不要分别。啊,我对这个人非常的好,但是他一点良心没有,对我种种的伤害,你愈想就愈苦恼,那就叫做接受。不如意的事情你也接受;你若不想,不想,什么事情没有,没有这个苦恼。


所以这个受是领纳相,如意的事情你接受,苦恼的事情你也是接受,你不能够「一切法不受,得阿罗汉」,你不能。但是我们不是阿罗汉,没有那样道力,你也可以调一调,调转一下,不分别这件事。不分别这件事就没有事,所以也可以不受。


但是另外有一个原因,你不受你也得受,什么?是自己的业力,你前生造了罪,造了罪,你现在要得果报,得果报,就叫做「受」。这果报来了,你不受也得受,你不能不受。说是别人传来的话,说怎么、怎么的…,我可以不想,但是你身体上有病了,你不受,你不受也得受。


可是若是修学圣道成功了的人,也能不受。我这身体里有病,他也能不受,因为什么呢?因为他时常修止观,观一切法空,观一切法是无常、是无我的,观一切法空,那个心住在毕竟空那里了。这个色受想行识上的问题,他就不感觉,不感觉这件事,他就不苦,就没有苦受,就能不受。所以修学圣道的人,能有这样的好处。就是没有入无余涅槃之前,你得到涅槃了,就是有这种好处,就能不受。但是表面上你得那个病还是在的,那个老、病还是在的。但是在他内心里面的修行,他是不受这件事的苦恼的,他能不受。可是你没有这个修行,那不行,你不受也得受。


所以,色是变坏相,受是领纳相。「何因缘故」,色是变坏相、受是领纳相?我们有的时候你多思惟有好处,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从无始以来,人就是这样,为什么不从无始以来人不这样子呢?就会要这样想,这样想你没有办法回答,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所以这个地方给你回答了。


「想等了相」,这个色、受、想,这个「想」这个蕴,是「等了相」,这个「等」是普遍的意思,普遍的去明了、去思惟观察,所以就叫做「想」是「等了相」。普遍的去观察、去认识它是怎么一回事,是什么道理,叫做「等了相」。


「行造作相」,这个色受想行这个「行」,是造作的意思,就是有了行动。这个「造作相」,当然我们会想到身体表现出来的行动、或者口发出来语言,这就叫做「行」。但是主要是心行,是内心里面的动,叫做「行」。


这个我们发出来语言、发出来行动,是心发出来的,不然的话身不会动、口也不会说话的,是由心发出来的,所以这个行是你的心的,你内心的动。「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这句话是对的,是「仁者心动」。这个心动,在这里说这个「行」是造作相的意思,是有目的的发出来的动,那叫做「行」。


人好像是习惯了,不是有固定的目的也会动,也会动,那个不是属于行蕴的,不属于行蕴喔。可以包括在行蕴里面,但是那个义不够…不具足。


「识了别相」,这个「识」,眼识乃至意识,他是「了别相」,就是对于一切法有个明了性,叫「了别相」。


而其实这个受、想、行都是由心发出来的作用,由心发出来作用,不是离开了心有受想行的。心接触一切法的时候,有受的作用、有想的作用、有行的作用,是这样意思,是这样分别。它是王,那个受、想、行是臣,王和臣的不同,就是这样说喔。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1:59

由彼诸法本性应尔、自性应尔、法性应尔,即此法尔说名道理,瑜伽方便。


「由彼诸法本性应尔、自性应尔、法性应尔」,前面都是问。「何因缘故,地水火风是坚湿暖动?何因缘故,诸蕴是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何因缘故,色是变坏相、受是领纳相、想是等了相、行是造作相、识是了别相?」这是问,这底下回答了。「由彼诸法本性应尔」,就是由于这一切法,它本性就是这样子,它本来就是这样子,从无始以来就是这样子。这个「本」就是根本,根本就是过去。过去,就是从无始以来就是这样子。就是地是坚相、水是湿相、火是暖相、风是动相,从本以来就是这样子。这「本性」是说过去;「自性应尔」是说现在,从本以来就是这样子,现在它的体性还是这样子。「法性应尔」,就是未来的,将来的地水火风也还是这样子,也还是这样子啊。将来也还是诸蕴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将来也还是色变坏相、受领纳相、乃至识是了别相,「法性」就是这样子。


「即此法尔说名道理」,这就是道理,就是这样子喔。


「瑜伽方便」,也是你学习瑜伽的一个方便,也就是这样意思。





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或非如是,一切皆以法尔为依,一切皆归法尔道理,令心安住、令心晓了。如是名为法尔道理。


「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或非如是,一切皆以法尔为依」。「或即如是」,就是前面,前面说的这些事情,是这样子,或者是不同意,另外有个样子,叫「异如是」,另外的样子。「或非如是」,「即如是」、「异如是」都没有,或者是这样子。「一切皆以法尔为依」,就是这样子,都是以法尔为依止的,就是都是法尔。


这里面啊,譬如说我们人,头上没有角,但是有的地方有的人头上有个角,就是和我们不同,「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是这种情形,不同的,各式各样的,各式各样的情形。


现在今天的世界,看那个蛇是这样子,看那个鸟是这样子,看那个人是这样子,但是若是另外的不同的世界,又有不同的情形,所以「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或非如是」,是这样子。


譬如说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在太阳下有影;但是阿弥陀佛国的人不是,你在光明下没有影,就是各式各样的差别境界,不是一样的。


说是我们人在地面上走,徒步走,人的生活是这样子;那天上的人,和我们不同,天上的人他会天空里走,有各式各样的情形。「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或非如是」,总而言之,「一切皆以法尔为依」,自然是这样子。


这个经论上、佛经上常说,这个诸天来见佛,听佛说法。听佛说法,这个法会一结束了,诸天就走了,但是走不远,忽然间就不见了,那是什么原因呢?走得太快,他那种速度特别的快,所以就是我们的肉眼迟钝,一下子不见了;若是天眼那还是不同了。所以各式各样不同的情形,这「一切皆以法尔为依」。「一切皆归法尔道理」,这些事情就是自然是这样子。


「令心安住、令心晓了,如是名为法尔道理」。所以我们佛法里面,是重视闻思修,重视这个思惟,重视思惟,但是到有些地方,你不可以思惟的。你就到此为止,你不能思惟的,你就这样安住下来好了。因为你思惟、思惟啊,到思惟不过去,可能令你发狂了,都可能的,所以「令心安住、令心晓了」,佛菩萨开示我们这个法尔道理,教你明白这件事,你就是不要再思惟这件事,「如是名为法尔道理」。「法尔」再换一句话就是「自然」的意思,自然是这样子。





如是名为依四道理,观察诸蕴相应言教。


这是前面这一大段,这个是…这个修瑜伽的人、修止观的人,你要根据这四种道理去观察色受想行识诸蕴,相应的言教,就是佛说的观察诸蕴的相应的言教,你要这样子去思惟去。





(这个小一点字的这上面,我们从第四行开始)





此境瑜伽,虽通一切,然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或说观待等四种道理,


这叫做「境瑜伽」。「境瑜伽」就是…这看出来呢,主要还是以色受想行识为所缘境去观察。所以初开始修止观的人,你要尊重佛的智慧,佛怎么说你就怎么观察,你不要自己另外想出个方法来,你不要这样。你成功了以后,你可以无穷无尽的变化,但是它能够…还是能符合佛的本意的。我们若初开始,你不尊重佛的这个相应言教,你自己去独出心裁,那这是不对的。所以「或说观待等四种道理」,为境瑜伽,叫做「境瑜伽」。





如是乃至说蕴界处缘起谛等,皆名瑜伽。总具四性,顺四法故。


「如是乃至说蕴界处缘起谛等,皆名瑜伽」,像这种四种道理,「如是」就指四种道理,如是四种道理可以作为「境瑜伽」,乃至到说这个「蕴界处」,乃至又说到五蕴、说到十八界、说十二处、说十二缘起、说这个四谛(苦集灭道四谛)、乃至六波罗密、乃至一切法。「皆名瑜伽」,都可以称之为这个瑜伽的、称之为相应的。因为你用佛法的智慧去观察的时候,它都是相应的,没有冲突矛盾的。这个「相应」的意思,就是不冲突,能够随顺,没有矛盾,叫做「相应」。


「总具四性,顺四法故」,因为这一切法都具足这四种体性,都具足这四种道理,也都是随顺这四种法。谓一切境无颠倒性,无颠倒性是一法、不相违性、相随顺性、趣究竟性,都具足这四法,所以都是「相应」的。


这前面主要就是说这个境瑜伽,这底下说「行瑜伽者」





行瑜伽者:谓一切行,更相顺故、称正理故、顺正教故、趣正果故,说名瑜伽。


「谓一切行,更相顺故」,这个「行」就是走路,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叫做「行」。我们佛教徒在佛法里面,随顺佛的教导去修行去,也就像走路一样,一步一步的向无上菩提那里去,向大般涅槃那里去,所以叫做「行」。若是你不修行了,就停下来了,就不向前进了。这个行啊,「谓一切行,更相顺故」,念更ㄍㄥ,「更相顺故、称正理故、顺正教故、趣正果故,说名瑜伽」,现在是说这个行叫做瑜伽,行怎么叫做瑜伽呢?


「谓一切行」,佛法里面所说的一切的修行法门,都包括在内,「更相顺故」,此法门、彼法门、彼彼法门,互相都是随顺的。


譬如我们坐禅,坐禅和念佛法门,是互相随顺的,没有冲突。因为你常常静坐,你心就是寂静,不颠倒。不颠倒啊,一个寂静就不颠倒,一个修止观,修观啊,令你有智慧,也是不颠倒。那么心不颠倒,你临命终的时候,就是信、愿、行现起,你念阿弥陀佛,那么阿弥陀佛放光接引,就是往生阿弥陀国了嘛!所以坐禅,禅和净土法门不相违背,不相违背的,也是互相随顺的。说我读经、我去拜佛,我没有静坐,但是读经、拜佛,与静坐、与念佛法门,一切都是随顺的,没有冲突。


一切的法门都是「更相顺故」,我也随顺你,你也随顺我,没有冲突的。说我不念佛,我念咒,念咒与念佛也是一致的、与坐禅也是一致的,也没有冲突,也是一样的。所以一切的法门,「更相顺故」,所以叫做「瑜伽」。


「称正理故」,所有的修行的法门,都和那个第一义谛是相称的,没有冲突。因为佛说这么多的法门,目的就是念佛法门也好,你是禅也好、你念佛名也好,你念经也好、拜佛也好,佛说这么多法门,都是向于第一义谛,不是停留在惑业苦那里。这个和凡夫境界不同,凡夫境界互相障碍,这些种种的事情,也可能有不障碍的,但是啊总是有问题;佛说的法门不是,这是无障碍境界,「更相顺故、称正理故」。


「顺正教故」,你种种的修行都是随顺佛教,都是佛所教导的,所以与佛的教也是相随顺而没有冲突的。


「趣正果故」,所有的修行都是向无上菩提那里、向大般涅槃那里进趣,进趣到大般涅槃那里去,叫做「趣正果故」,与果也是相应的。那么,所以行就是瑜伽,行是相应的,「说明瑜伽」。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1:59

此行瑜伽,虽通诸行,然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或说正修诸行,说名瑜伽;或说三十七菩提分法,说名瑜伽;或说奢摩他、毗钵舍那平等运道,说名瑜伽。


这底下再指出来究竟这「行瑜伽」指什么说的呢?这底下说「此行瑜伽」虽然是通于一切的修行法门,可是在一切的经论里面,或者佛说的经、或者佛弟子造的论。「就相随机」,这个经里面、论里面,就法、就法相来说、就众生的根性来说,所以会说出来种种不同的修行法门,「种种异说」。其中说得什么呢?「或说正修诸行」就叫做「瑜伽」,这还是通说。


底下,「或说三十七菩提分法,说名瑜伽」,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三、四,一十二)、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合起来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分」者,因也,「菩提」是果,这三十七种法门是三乘菩提的因。这个「菩提」通于声闻乘、辟支佛乘、一佛乘,都叫做「菩提」。说三十七菩提分法,说明叫做瑜伽。三十七菩提分法,或者简单说就是四念处。修这四念处,就叫做行瑜伽。


「或说奢摩他、毗钵舍那平等运道,说名瑜伽」,「奢摩他」翻个止,「毗钵舍那」翻个观。这个止观「平等运道」。


「平等运道」呢,这可要有修行的人才能平等运道。我们初开始学习的人不能「平等」。就是我们修止的时候,就不能修观。止有的时候修得好、有的时候修得不好,就是不稳定;修观也是,有的时候观得也是很好,有时候不能观,总是不合适。等到止修成功了,观还没成功;或者观修得不错,这止还没好,修得不好。


譬如说这个初果圣人、这个二果圣人,他们已经不是凡夫了,是圣人了,已经断惑证真了,但是这止还没成功,止还没修成功。他就是得到了欲界定、未到地定,还没有得到禅,色界四禅还没成就;或者是已经得到未到地定了;或者未到地定没得到,只得到了欲界定。所以他的止还没有成功,还不圆满。所以这个初一段的修行人,只是观修得还不错,止还没成功。有的人止成功了,他虽然是凡夫,得到四禅八定了,那他止修得不错,但是没有观,没有修四念处观,就是不平等。


现在说是要「平等运道」,止也修成功了、观也修成功了,就是止里面也有观、观里面也有止,因为止而得到轻安乐、因观而得到轻安乐,这时候止观双运,止观能够双运,这个时候叫做「平等运道」。就是他在修观的时候,他还是止,心里面还有止的功夫,那么就是止观双运。我们止观没成就的人,你修止假设能相应一点,等到修观的时候这个止的功夫就退,退下来,就不行;若止成功的人不是,他不退。


这个地方有什么分别呢?譬如说你得到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本来也是不错了,但是你的耳识还在动,有什么声音会听见,你还在动。但是他有了定的时候,听见是听见了,他还是在未到地定里面。


若是得了初禅(应该是二禅)以后不是了,你有声音他听不见,听不见,你拿引磬去开静,不可以,就无效了,你拿引磬不可以开…令他出定的,他若自己要出定,可以出定;他若不出定,你就打雷他也不出定,这是不可以的。


所以那个时候,得到禅以后,在禅里面修观呢?这时候这个禅不失掉,你心里面去思惟一切法毕竟空、唯心所现,这个禅还在,所以止观双运。若是这个未到地定以下的定,你若思惟诸法皆空,思惟…不管是【唯识观】、是【性空观】、是【一心三观】,是怎么观…,你心一动,这个定就退失,不能说止观双运。所以现在这里面说「奢摩他毗钵舍那平等运道」,叫做「瑜伽」,这境界就高了,这程度很高了。





如是乃至复说菩萨所有殊胜慧悲,平等双转,名为瑜伽。具上所说四种义故。


「如是乃至复说菩萨所有殊胜慧悲,平等双转,名为瑜伽」,前面说三十七菩提分法叫做瑜伽、止观双运叫做瑜伽。乃至到菩萨所有的殊胜的智慧、殊胜的慈悲心,那叫做平等运道,那个时候就是要到第八地菩萨,第八地菩萨。


不过若照这个我们汉文的佛教来说,要到第五地,不一定到第八地,第五地。第五地是难胜地,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到难胜地以后,那个殊胜慧悲才能够平等双运。就是他那无漏的无分别的智慧和大悲心。这个大悲心去广度众生,是后得智;那个殊胜的智慧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和有分别智平等双运,要到第五难胜地以上才能做到。


不过我那一天说过,若宗喀巴大师的意思,要佛才可以,其他的人还做不到,这是说法有点不同喔。「说明瑜伽」…「平等双运,名为瑜伽」。


这样说法呢,以三十七菩提分法说明瑜伽,这应该是初发心的时候。初发心的时候,以四念处为瑜伽,修学止观。到止观双运那就是进了一大步了,程度很高了的境界。那么,到最后,菩萨的殊胜慧悲,平等双运,是更高一层的境界。


「具上所说四种义故」,因为什么三十七道品和止观双运、菩萨的殊胜慧悲,名之为「瑜伽」呢?因为具足前面说的那四种义故,都是…彼此都是相应的,「谓一切行,更相顺故、称正理故、顺正教故、趣正果故」,,所以名之为瑜伽,这样意思。





果瑜伽者:谓一切果更相顺故、合正理故、顺正教故、称正因故,说名瑜伽。


「果瑜伽者」,前面说这个「境瑜伽」,说这个行瑜伽,现在说这个果瑜伽。「谓一切果更相顺故、合正理故、顺正教故、称正因故,说名瑜伽」,这个「果瑜伽」,就是修学圣道的人有成就了,得到了果,得到了一个结果了,那叫做「果瑜伽」。【小乘】当然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三明六通的这些事情。【大乘】佛法就是十地菩萨他所得的圣道,乃至到佛的境界,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无量无边的这些功德,都名之为果。


这些果法呢,「更相顺故」,彼此也都是相随顺的,而不是相冲突的。说是我念阿弥陀佛求生阿弥陀佛国去,但是我念阿弥陀佛念得不相应,我念药师佛。你若念药师佛,《药师经》上说,你念药师佛的时候,你愿生阿弥陀佛国也是可以,临命终的时候,药师佛派八大菩萨送你到阿弥陀佛国去。这可见这果是相应,也是彼此相应,没有矛盾的,是这样子。所以叫做,果彼此是相应的,「更相顺故」。果当然是合正理,你得到无分别智,和第一义谛是相应的。也是随顺佛的正教的。


「称正因故」,你得到的果,和你当初修的因也是相应的,也是相合的。如果不相合,这个因不能得果了,不能得果,那是白辛苦了嘛,「说明瑜伽」。





此果瑜伽,虽通诸果,然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或有处说力无畏等不共佛法,说名瑜伽。


佛的智力,这个「力」是佛的智慧力量,一共有十种,有十种智力。这个「无畏」有四种,四种无所畏。「等」,还有「不共佛法」,有十八种不共佛法,不共于声闻、缘觉二乘人的佛法,也是佛的功德。这是佛的果,佛所成就的果。这些果也名之为瑜伽。





如是乃至或说有为、无为功德,皆名瑜伽。具上义故。


前面说佛的力无畏等十八不共法,这都是属于有为,乃至到或说有为的功德,和无为的功德。「无为的功德」,你断诸烦恼的戏论,与第一义谛相应,那叫做无为的功德,都叫做瑜伽。因为都具足前面的四种义,所以名之为「瑜伽」了。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2:00

问:昨天的谈到,这个你提到「即蕴无我」,是「空」;「离蕴无我」是「无我」,是一个(人空)「我空」、一个「法空」,还有它的原因何在,请师父详细的再阐释一下。

答:「离蕴无我」,是「人空」;「即蕴无我」,是「法空」。

  这个「离蕴无我」这是约对治方面说的,在所对治那方面就是我们的…执着心认为色受想行识这五个法、五个蕴之外,另外有一个…有一种「理性」,是常恒住不变易、有主宰的、有主宰性,这个是「我」。就是…所以这个五蕴这边加上一个,就是「色受想行识、我」是六个。我们如果这样执着的话呢?就是在蕴以外有一个我的体性。「色」是这样的体性、「受」是这样的体性、「想、行、识」是这样的体性,另外一个还有一个有体性的我,还有一个我。这样子就是呢,蕴以外有一个我,我们若这样执着的话呢?佛就说蕴以外没有我。如果有一个我呢?佛就说「色受想行识、我」,应该这样说才符合事实。佛没有这样说,就是表示蕴外没有我。这个蕴外这个我啊,这个我在什么地方?也还是在这蕴这里,在这蕴内的。

  所以这个如果说是你执着这个「我」若是大,这个蕴就在我的体性里面。若执着这个蕴是很大,「我」是很小,这个我是在蕴里面,但是它自己在它自己的体性的。不管说是蕴大或者是我大,都是蕴以外另外有一个我。那么修「无我观」的时候,就是观察只是色受想行识,另外没有我,另外没有我的。

  这个《瑜伽师地论》后面有讲、《大智度论》里面也有讲。如果这个「我」是在身体里面,「我」是常恒住不变易,有主宰性的,那这样子讲呢?这个「我」在身体里面的话,这个身体苦恼的时候,这个「我」苦不苦?「我」苦不苦?说「我」也苦,苦就是变了。你若感觉苦,这个「我」就是受变化了。「我」原来是不苦的,现在有苦恼的事情来了,「我」苦了,「我」就受到…就是有变化。那就和原来的常恒住不变易有冲突,那个「我」就是无常的了。若说是这个「我」在身体里面住,「我」是不受影响的,这个身体苦了,「我」是不苦,那你感觉一下,你苦不苦。所以这样子呢?就是表示这个「我」是不存在的,「我」是不存在的。

  这说这个「离蕴无我」,其实这两种空观、两种「无我观」都应该修。说另外没有「我」,只是这个身体就是「我」,色受想行识就是我。

  不过执着色是我,这种执着的人,可能是一般的粗心。因为这个身体有时候胖、有时候瘦了,但是在「我」上呢?好像没有这种感觉。这个我胖了,没有这种感觉。所以说色受想行识,多数执着这个「识」是「我」,「色受想行」是「我」的住所。这个色是「我」的住所,而不是「我」,像这个房子是我的住处,房子并不是我。

  说这个色、这个身体是「我」的住处,是这样执着。这个「受」呢?是我和一切法的时候接触的感觉,这样子。这个「想」呢?就是我接触一切法的时候,我要认识一切法、认识一切法是怎么回事情?我可以说话,这都属于想。我采取了行动,是这样子,它们是我发起的…色受想行识发起的作用。另外有一个我的体性,是识,这么执着。

  这么执着呢?但是观察没有「我」,只是识而已啊,这个识又名之为「我」而已。而不是离开了识,有「我」的体性,应该是这样子,那就是无我了,只是色受想行识,另外没有我。所有的作用,就是色受想行识,另外没有我。这是破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有我的执着。

   如果说,好!「我」另外没有「我」,只是色受想行识就是「我」,识就是「我」。识就是我,是观察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因缘有的,都是毕竟空的,毕竟空那有我可得,色受想行识都不可得了,所以我也不可得。

  说「即蕴无我」是「法空」;「离蕴无我」是「我空」。「离蕴无我」,就是「人无我」;「即蕴无我」就是「法无我」。



问:这个「离蕴是我」和我们佛教里头的【真常唯心派】他们的(师父笑…)等于是印度教是我们佛教给他们…

答:这个这样子,若是用这样子,这个刚才说这个「无我」,这是在【般若】、【中观】这一部分的说法,是这样讲。若说是【真常唯心论】,那就是不同了。这【真常唯心论】修无我观是很困难的、是很困难,是不容易,不能那么修。只是修空观可以,修无我观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样子,修【真常唯心论】呢?一切色受想行识的有为法都是空的,空而不空是【真常】、【真常唯心】。所以这个…【真常唯心】因为色受想行识这个识,在有为法里面如果空了,那么这个人是木头了。所以《起信论》上非要加上一句,就是这个【真常唯心】这个「真如上有大智慧光明义」。在这个真如的体性上,有大智慧光明。所以把这有为法空了的时候,那个真常的真如上,有寂而常照的大智慧,这样子就是圆满了。但是和这【中观】、【般若】这个体系就是不合,就不一样了。但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佛教呢?是这样子的思想,是【真常唯心】,是这样子。所以修无我观很困难,修空观可以。



问:这个假设【真常】有「我」,似乎是唱高调(?),因为不能够拒绝这是经论的时候,大家是没有资格去谈这个…

答:阿弥陀佛,这话是那样,佛教传到中国来呢,最盛的时候是南北朝,那个时候《楞伽经》…《般若经》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还是很盛行,《楞伽经》以后是宋,《般若经》是晋朝的时候就来了、晋前就来,汉朝的时候好像就来了。【净土法门】和在中国佛教史是最早,等到这【真常唯心】,它是后来,后来来到中国来,来到中国来。《楞伽经》是更晚,《楞伽经》是唐中宗,神宗元年来,就是这样记载了,这时候来。《起信论》稍早一点,说是真谛三藏翻译,也有人说是不是的,中国人造的哦。在南北朝的时代呢?【般若】法门很盛行、《般若》、《中观》很盛行。这时候还没有《楞严经》,但是《起信论》来了,来了似乎是学习《起信论》的人也是有,就是【地论宗】的人,也是有。

  等到了唐朝、隋…晋宋齐梁、陈隋之间,这时候【天台宗】起来了,【天台宗】智者大师我看也是【真常唯心论】,也是这样子。就是这么多的法门里面,天台智者大师是选了这个法门了,因为智者大师对《涅槃经》特别的有心得,有心得的。那么中国佛教,智者大师出现以前呢?中国佛教似乎这个思想还不稳定,一会那样子,一会子那样子。智者大师判教以后,中国佛教就是稳下来,思想就是这样子。

  【华严宗】起来呢?在我来看,其根本的思想还是和【天台宗】一样,小小的有一点分别,实在也没有大的分别。

  到了唐朝以后,唐朝初年,这个《中观》、《般若》的,还是有力量的,还是有。等到后来唐玄奘三藏回来,【唯识宗】起来,其它的学派都是…【天台宗】也好、这个【三论宗】也好,都是低下了一点。【天台宗】就是局限在江浙一带,那其他的地方都是【唯识宗】的天下和【华严宗】的天下。【禅宗】,后来的人说【禅宗】是兴盛,若我来看,都是因为教兴盛,所以禅兴盛;教若是衰微了,禅就完了,我的看法是这样子。

  那么后,就是这样子,一直是【真常唯心论】是中国佛教的主要的…主流,所谓叫做主流。就是近代、民国初年,杨仁山居士从日本取回来《中观论疏》、取回来《成唯识论述记》这些参考,那么这个【中观学派】、【唯识学派】,又逐渐、逐渐的起来。等到近二、三十年来,印顺老法师真是中国佛教,真是一个大的…就是平流中忽然间有大浪起来了,就是提倡《中观》,提倡《阿含经》。我认为还要继续的兴盛起来。其他的【真常唯心论】受到了印顺老法师这个思想的冲击,会渐渐的会低下来,你从现在看啊,是凡老一派这个【真常唯心论】这一派思想的人,我认为…已经出现的、没出现不知道,已经出现的这些人,没有发言权,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没有发言权,没有。属于这一派思想的人,小小的有一点思想,你不敢同印顺老法师比,你不敢、不敢,是这样子。所以这样子下去,刚才也可能有大福德、大智慧人出来,那就不知道。

  但是我看将来中国的佛教,锡兰的佛教,我们中国派到锡兰去学习佛法的人、派到日本学习佛法的人,加上【南传佛教】到了台湾,把【南传】的藏经翻成汉文。这样子蕴酿起来的时候,我看【南传佛教】到中国来的人,也对中国的【真常唯心论】有威胁,也有威胁。这个印顺老法师【中观】的思想也直接的在冲击,所以【真常唯心】能起来,在今天来看还没有看见有一个人有这种大智慧,还没看到。这是佛教的这个…从佛教史和现在佛教的情况来说这件事。

  另外一个想法呢?【真常唯心论】也有些功德的地方,有它的优点,有些功德地方,但是也有一点…我等于说它不对,它有些…它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什么不足的地方?我们若是学习「无我观」的话,你学习《中观》的思想、学习《阿含经》、学习…我们还是说这两部分的佛法,学习《阿含经》的佛法、学习《中观》这一部分的佛法,你若这样能修「无我观」,人与人之间容易合,不嫉妒障碍。你有大成就,我发欢喜心,随喜功德,不嫉妒障碍。因为他修「无我观」的时候,他的心一切的事情没有冲突,没有我可得。每一个都是无我,彼此之间都是和合无我的,彼此都是合的,没有冲突。如果你修【真常唯心论】,修「无我观」修不来。

  你说是没有资格谈这个【真常】是无我的,没有这个资格,但是事实上你在…你用功修行的时候,【真常】修…这个【真常唯心论】的学者只好念佛,只好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士,修无我观修不来,因为思想上有冲突。有、没有资格去谈论这个问题?我们先放在那里,就从事实上修行上看,只好我念一念《金刚经》、我念一念《法华经》,然后我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士,这就是修行了,修「无我观」修不来。修「无我观」修不来呢,结果呢?这个我执还在那里,我执、法执都在那里,不能破,降伏都不…都有困难。你我执在那里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怎么样?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地位高了的人,不过这是按今天来说,我看修养都不是太好,随时就会说出一句话攻击别人,会攻击别人。用贪瞋痴攻击别人。那么人就会不合。人不合,佛法就衰微了、就衰微。你若修这个「无我观」能成功的话,他不会,他这个嫉妒障碍这个的心就会停下来,随喜别人的功德,那么佛法就是容易兴盛。

  不要说大的佛教、大的佛殿(?),就是一个寺院里面,一个师父收几个徒弟,假设你不修无我观,一样的嫉妒障碍。一样的,没有什么分别,他就不合。一个老法师在的时候,有可能还算是大家在一起,有可能都不一定。等到老法师死了,就是四分五裂,就是不能合,就是各自发展了,不能合,都是这样子,就是因为这个我执还在,我执还在。假设你能无我的话,不要紧,我的师弟有道德,有种种优越的条件,他可以担当重任,好,我支持我的师弟,我不是**你,敲你的墙脚,破坏你,不、不…,不做这种事,他自然是合的,自然是这样子,这是不同。

  就是你,你们初来佛教的人当然可能还不知道这件事,但是你若是学习佛法久了,不用说,自然会知道,知道这件事,这样子。在家的在社会上,社会上的人做生意,好像「商场如战场」,我倒是没有这种经验。但是你告诉我「商场」,「商场如战场」,我就明白了。什么原因呢?就是我执,就是这样子。

  你看中国历史,什么叫做父母兄弟?没有这回事情,那有谁是我父亲,没有这回事情。我若有机会,**一切人我做皇帝。我父亲一样的,也是把他搞死他,不要说哥哥、弟弟。你看那个隋炀帝、看看历史上,就是这样子。佛教呢?学习了佛法,能够用功修行,能够把这些粗烦恼降伏一下,稍好一点。如果不能修无我观,就完全都暴露出来,若我看,从事实上看就知道。

  所以说这个【真常唯心论】有它的优点,是有优点,有什么优点呢?就是没有、不容易有【断灭论】。就是把五蕴,「照见五蕴皆空」,还有一个【真常唯心】存在,没有【断灭】,这是它的优点,就是这么回事。



问:它是用佛的常乐我净的说明比较好吗?佛的常乐我净理论比较容易接引来说明好呢?

答:也可以这么说,但是其他的学派的佛法也一样可以说「佛常乐我净」,也可以。你就说我们生死凡夫嘛,譬如身体变动一些,天的身体死掉了,换成人的身体,一直的相续下去啊。这个有漏的惑业苦,虽然苦恼的境界,它也不断的,一直的相续下去。那你修无漏的大悲心、那个无漏的六波罗蜜的功德,当然也可以常乐我净,但是那大自在的境界。一样可以说明的,也是没有困难。

  不过这个事还是这样子说好了,就是每一个人随自己的欢喜。你欢喜就【真常】,欢喜【唯识】、欢喜【三论】、你欢喜《阿含》,随你自己的欢喜好了。这天台智者大师这个意思。

  但是在最…我们刚才说这一段佛法,说了【瑜伽】,一切佛法都是互相随顺相应不违的,不冲突。冲突的是人的分别心,不是法,法本身没有冲突,人的分别心有问题。人的分别心有问题呢?也还是在凡夫,圣人还没有这个问题。所以这个我们说到了这学期写出来一个佛学院,我们发表了一个简介,教义里面我原来都没有这种想法,等到写这个东西的时候,当然我以前也看见过,等到写这个东西的时候呢?就把以前的想法也加进去,发觉一件事,什么事情呢?小乘佛教徒攻击大乘佛教,说「大乘非佛说」,原来是凡夫的小乘佛教徒。凡夫的小乘佛教徒会说出这种话,若是入圣位的人,他是相信大乘的,从经论上有这样的说法。《法华经》也有这个说法,《般若经》也有这种说法。已经入圣位的这个小乘佛教学者是相信大乘的,他不会去破坏大乘。

  破坏大乘的是凡夫里面的小乘佛学的一部分,也不是全面的。但是这句话说得是很厉害,说「大乘非佛说」。「非佛说」那是谁说的?那么就是魔说的,所以这句话是很厉害。这句话是很厉害,而我们中国的【真常唯心论】的学者没有话好说,就是闭口,你不能解释这句话是错的。但是你说出来那几句话没有力量,那么谁能说出、能解释这句话说的不对呢?只有印顺老法师。他有著作,他能解释这句话,把这句话反驳,他保护了大乘佛教。

  当然我们中国传统的佛教学者,对印老是不满意,对他是不满意的。不过现在到今天来看,这些老法师还走了,还有谁在啊?我看【华严宗】的老法师也不在了,【天台宗】的老法师也不在,中国大陆听说这个四川.重庆,啊,不是,成都的文殊院的这个老法师,就这些人,我八九年去的时候想要看看他,他说有病,我也没打扰他。另外【天台宗】那里还有谁?【天台宗】的老法师也不在,【华严宗】的老法师也不在,【禅宗】的老法师我看也都走了,都走了。传统佛教的人先走了,那些老法师的弟子有多少?

  所以这个【真常唯心论】,我的想法呢?除非有大福德、大智慧人出来领导还有可以。所以谁也不要说这个佛法好、那个佛法不好,谁也不能说这种话。无论那一个学派的佛法,若有一个大人出来弘扬,那就是最好的佛法,人都是这样子,人都是这样子。你的智慧不够,那你就不要谈,这个事情不要谈。你说什么都没有用,人家不听你的。如果大福德、大智慧你说错了也是好,这是事实是这样子,人是这样子。初发心的人自己没有眼睛,都是看着,就是这样子。等到你本身修学地位高了,你才自己才有眼睛,但是谁能到那个程度?那个程度的人很少,很少的。

  所以这个学派之间,每一个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去分析,去发挥,去说明这个,所以这个机会是平等的。但是人家接受、不接受又一回事情。又是一回事情。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2:01

如是圣教,亦名瑜伽,称正理故、顺正行故、引正果故。

这是解释《瑜伽师地论》这个题目。在题目里面先解释「瑜伽」。「瑜伽」里面,分「境瑜伽」、「教瑜伽」、「行瑜伽」、「果瑜伽」。这个「境」就包括了「理」在里面。这三种境、行、果,都已经讲过了。这以下解释这个「教瑜伽」。

「如是圣教,亦名瑜伽」,这样的圣教,就是佛所开示的一切的法门,这语言文字的佛法,它也可以名之为「瑜伽」的。

这个「瑜伽」前面讲过是,中国话是相应的意思。这个「教」称之为相应,怎么样解释呢?「称正理故」,它和佛所说的这个第一义谛的真理是相称合的,是相称的、是相合的。

就是「法界等流」,我们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佛说的这个教是「法界等流」,就是佛觉悟了这个法性的真理,由于大悲心的推动,就是流出来这个清净的、显示真理的语言。这个语言表达佛所觉悟的真理是正合适,恰到好处,所以叫做「等」,「等流」,就是「等」,和那个真理是相合的。所以这上面以这个「称正理故」就是那个「等流」的意思。如果是它和这个佛所觉悟的真理、佛所证语的真理,佛在菩提树下所觉悟的这个缘起、法性的真理,若是不相合的话,那我们学习佛法就是白学了,就是没有用了,那你不能因此而证悟真理的。现在佛告诉我们是「等流」,是「称正理故」,所以我们可以放心了。

「顺正行故」,它能随顺我们的修行。我们依据佛的教法去修行去,它也是相合的,它也相合喔。这个相合这个意思呢?就是契机,有契机的意思。「称正理」是契理;「顺正行」是有契机的意思。说是它是「称正理」,但是与我们的根性、程度不合,这也是会有困难,也会有困难。它能契机,这个契机这句话呢?那我们从经论上的学习,可以知道这个修行的事情就是止观,也就是所谓禅。禅是什么?就是四念处。修四念处啊,其中这个修止的这件事,有多少和人的这个分别心有一点距离。因为我们的分别心,习惯了散乱的境界,东想西想这样子,自由的活动。这个止不是,叫它不要动,这是有一点不合。但这个观是合的,观怎么是合的呢?观就是思想,就是按照佛的教去思惟去。这和打妄想是一样的,只是内容不同。和打妄想一样,所以就是能契机了。这个语言文字啊,佛说法的时候,就用我们习惯使用的这种语言文字。所以我们就是按原来的情况嘛,原来的这种语言文字,来表达真理,所以我们心里面去思惟去,也是合适的。所以叫做「称正理故、顺正行故」,是随顺的,并不是有什么困难的。

「引正果故」,这个教,这个「教瑜伽」,你依这个教去这样修行,就能使令你引发出来圣道,能引发出来圣道,就是证果。这是一种没有过失,而有广大的利益的一种成就,所以叫做证果,所以这个「教」也叫做「瑜伽」。如果这种教不符合真理、也不顺于正行、也不能引正果,那就不是佛教了,那就有问题了。

若是我们学习佛法啊…我们从印度佛教史来看、从中国佛教史来看,的确是有问题。就是你不常学习、你不常读诵经论,你的修行的法门逐渐的就会偏了,就会有偏差,就会有这个问题。所以用功修行的人,你不能够只是坐在那里修止观,一定你还要读经,你一定还是要这样子,它才能够使令你心安。就是有的时候读经,有的时候你都会想,我这样修对不对呢?都会有这种想法,所以一定要读经的啊!若是把这个经论啊,不立文字,把这个经放在藏经楼上去喂虫子、给虫子咬,说我这样子可以开悟了,从《佛教史》上看,是不可能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就是你读经,说是我有一点境界是不是和经论相合,都可能还是不一定的,都还不一定,何况你再不读经呢!所以这个地方呢?是这个「教瑜伽」可见也非常重要,非常的重要的。

这样说就是,境瑜伽、行瑜伽、果瑜伽、教瑜伽合起来名之为「瑜伽」。这前面是「通说三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



一云:正取三乘观行,说名瑜伽。数数进修、合理、顺行、得胜果故。

这是第二个解释,就在《瑜伽师地论释》这部书上有两种解释,现在是第二个。

第二个说法呢,是「正取三乘」,就是主要的,这个「正」在这里应该说是主要的。前面说通于三乘境、行、果等,现在不那样说。主要的是取这个三种佛法里面,声闻乘、辟支弗乘、佛乘,这三种乘里面都有境、教、行、果(教、理、行、果)。

现在单独的取这个观行来说,就是修行的这一方面来说,就是修止观。修止观里面呢?本来是有止、也有观,但是这个止字、止略去了,就单独说观,这可见观的特别重要。因为你单修止而不修观,就是成功了,当然也是不错,可是还是凡夫啊,一定要用观才能得圣道的。

「说明瑜伽」,就是这个止观、三乘学者所修的止观,叫做「瑜伽」。因为什么呢?「数数进修」,这个「数数」就是一次、又一次、不间断的,不断的重复就是了。修止也是、修观也是,不断的重复这么进修。这个「进」就是向前进,不停下来。你能够这样去不怕辛苦,也不怕腿疼,去修止观。这样子去用功修行,它是要「合理」,要符合佛说的教理,就是「境瑜伽」。

「顺行」,也是随顺佛所说的这个法门而修行。「得胜果故」,这样子你就会得到一个殊胜的圣道,叫做「得胜果」。

这个以止观的修行为瑜伽,这是符合正义。这个瑜伽师,就是修…就是在我们中国佛教习惯的说法,就是禅师。瑜伽师就是禅师,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说「合理、顺行、得胜果故」,这个合理,也就表示你修止观的时候,常常要读经,也有这个意思。



境、果、圣教,瑜伽境故、瑜伽果故、诠瑜伽故,亦名瑜伽,非正瑜伽。

这前面说行是瑜伽,止观的修行是瑜伽,其他的这几个不是瑜伽吗?可也不离开瑜伽的。这个境、和果、和圣教这三个,是瑜伽的所缘境。这个禅师啊、这个修止观的人是…这个境、果、和圣教这三个,是所缘境,这个禅师所学习的境界。你不能够单独修止观的,你还要读这个圣教,圣教里面也说到圣道所成就的果、所缘的境界,也包括这几个的,是瑜伽的境。

这个「瑜伽果故」,境是这个瑜伽师、这个禅师的所缘境;果,是修瑜伽的人所成就的果;这个教是「诠瑜伽故」,是显示这个瑜伽应该怎么修行的、应该怎么样修行。你时常要阅读它的,你才能够保证你修行得没有错误。不只是坐在那里修止观,你还要读这个圣教,里面也包含这个圣果和一切的所缘境都包括在内、在里面的,所以它们也是瑜伽。

「非正瑜伽」,但是不是主要的,主要是说修行这方面说、修止观这方面说的。这(讲义)底下这「今」字不要喔。

这样子,就是,前面一个解释是通说的,这第二个解释是别说的。一个通、一个别,但是主要是别,别也没有弃舍通。这个瑜伽的解释就是这样子。

这个题目的「瑜伽」这个词解释完了,现在就解释这个「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2:01

梵言阿遮罗,此云师。有调化之功,匠物适机,群徒所放之美称也。

「梵言阿遮罗,此云师」,这个梵文是这个「师」这个字叫做「阿遮罗」,我们汉人、中国人叫做「师」。

「有调化之功,匠物适机,群徒所放之美称也」,「有调化之功」,这个「师」是指这个人说的,指教导我们的人说的。他有一个调转、调和、调理、转化我们的这个功能。我们这个身口意,不符合圣道,与圣道有点距离,他能调、渐渐地调和、转化,他就与道相应了,就可以得圣道了,「有调化之功」。「化」是变化,变化气质,有人说是变化气质,实在主要就是这一念心。调身口意其实就是调这一念心。我们这一念心若是调伏了,身口自然也调伏。这个心它有烦恼推动它,叫它去种种的活动,都是染污的。现在调伏它,用智慧、用佛法里面的般若的智慧、随顺般若的智慧去行动、去说话、去思惟,叫它与圣道相合,这叫「调化」。

「匠物适机」,这个「匠」,就是巧妙的意思,木匠、铁匠、泥水匠,他有这巧便的智慧,能够…也还是「调化」,这就是教导…这「物」就是众生,教导众生。「适机」,他教化的,能适合那个人的根性、能契合那个人的根机。其实「机」是什么?「机」就是心,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这一念心它是一切法的开始,一切法都是因…由心而有的。你若没有分别心的时候,一切法都没有了。所以这个「适机」就是契合众生的心而已。就是调伏这一念心这件事,他调和得很适当,没有过犹不及的这些事情。

「群徒所放之美称也」,在这应该念仿ㄈㄤˇ喔。就是众多的学者,众多的弟子所仿效的一个「美称」,向他学习而一定有成效的一个美好的称呼,就叫做「师」。这个「师」这个字这样解释。



释论解云: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名瑜伽师。

「释论解云: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这个又引…这是遁伦法师…这是《瑜伽师地论记》,这是唐朝的遁伦法师他编辑的,前面那几句话是遁伦法师讲的,这底下他引《瑜伽师地论释》上的解释。说三乘的修行人,他由「闻思」修等的次第的「习行」,不断的学习。「行」ㄒㄧㄥˊ这个字这个字当动词讲,就是向前进,一步、一步走向前进。如果当名词讲,就念行ㄏㄥˋ。「行」ㄏㄥˋ就是你修行的成就、德行。修行有了成绩了,叫行ㄏㄥˋ;你在修行的时候应该念行ㄒㄧㄥˊ。我查了字典,查了多少次,当然多少次,人、很多人都念行ㄏㄥˋ,大行ㄏㄥˋ普贤菩萨,这念行ㄏㄥˋ是对,他是有德行的人,有成就了的人。「次第习行」,按照闻思修的次第,不断的这样子修行的人。

「如是瑜伽随分满足」,这时候应该念行ㄏㄥˋ了。你从闻思修上的次第的学习,时间久了你就会有成就,什么成就呢?「如是瑜伽随分满足」,随着你的修行,一分一分的成就。你这时候闻所成慧你这时候有点成就,进一步又成就了思所成慧,进一步有修所成慧,修所成慧也通于有漏、也通于无漏。随着你自己的精进或者懈怠,或者不完全懈怠,也还是用功,那么你就会有成就。或者到了六十分,或者七十分,或者是一百分,或者两百分,逐渐的这么成就,就是叫做「满足」,一部分、一部分的满足。

「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如是「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是这个人自己用功的事情。「展转调化」,是这个人他本身有一点成就了,他就去展转的去饶益同梵行者,所以叫做「展转调化」。你给我做老师来教化我、教导我。教导我,我若继续用功修行,我有点成就了,我也可以去教化别人,所以展转的调化诸有情故,这样子,这就叫做「瑜伽师」,这瑜伽师就是这么回事。



或诸如来证瑜伽满,随其所应,持此瑜伽,调化一切圣弟子等,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瑜伽师。

「或诸如来证瑜伽满,随其所应,持此瑜伽,调化一切圣弟子等」,前面这个解释通于一般的加行地。这个我们按照法的规定来说,这个做瑜伽师最低限度要到加行地的程度。在资粮位、在外凡位给人家做老师,是勉强了一点。到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到暖顶忍的时候,你为人做老师,还好一点;说没有到暖顶忍就给人做老师是勉强一点的。但是这里来说也应该通于圣位,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得无生法忍,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八地,都包括在内了,「或诸如来」这是最后了,这个瑜伽师到最后圆满就是佛的境界。

「证瑜伽满」,一切功德究竟圆满了。「随其所应,持此瑜伽」,随他所适合的,「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就是随其所应,这个境界是不可思议了。

「持此瑜伽,调化一切圣弟子等」,他的内心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法门,所以叫「持」。他用这样的瑜伽来调化一切圣弟子等,那佛的究竟的境界,那是非常广大的,教化一切圣弟子等,凡夫的弟子乃至圣位的弟子,都包括在内的。

「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叫做「瑜伽师」,「令其次第修正行」,这个「次第修正行」真是不容易。

这个在…你若看这个天台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他说得很微细的,这个次第还真是不是容易。若读《优波鞠多尊者传》也会明白这件事,那真是圣人啊。若遇见佛、遇见大菩萨,拜他做师父,那真是…真得要有善根啊!他能够随时随地有次第的、恰到好处的教化你,「故名瑜伽师」,这叫瑜伽师。



梵云步弥,此云地者,生成住持义也。始自五识终暨无余,凡圣因果统无不备,皆具能生成住持,有类于地,故云也。

「梵云步弥,此云地者」,前面这「瑜伽师」讲完了,这底下讲这个「地」字。

「生成住持义也」,这个「地」是什么意思?就是大地,这个大地它能生长万物。这个「成」,就是生长到最后圆满了,叫做「成」。成了以后还能「住持」,不失掉,这个大地能够这样子。现在这里是说,不是说大地,是说我们修行人的这个地。看底下解释喔。

「始自五识终暨无余,凡圣因果统无不备,皆具能生成住持,有类于地,故云也」,这是正面的解释这个「地」。

「始自五识」,就是《瑜伽师地论》从开始,开始从这个<五识相应地>就是<本地分>,五识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乃至三摩哂多地、非三摩哂多地、有心地、无心地、还有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乃至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一共有十七地。「终暨无余」,到最后到这个「无余依地」,一共十七地。

「凡圣因果统无不备」,这十七地里面,凡夫的因果、圣人的因果。凡夫的因果,当然说到造恶就要到三恶道去,修善就到三善道。其中说到修禅定,说得非常的详细,就是从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无色界的四空定、灭尽定,很多、很多的事情。这样子…若是灭尽定那就是圣人的境界,如果只是说到四禅八定是通于凡夫的。圣人的因果,修这个四念处、三十七道品,乃至到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得十地菩萨,这一切因果,「统无不备」,完全都包括在内,没有不具足的了。

「皆具能生成住持」,这个一共十七地,我们若是学习它的时候,它有这种功能,能令你裁培善根,使令善根得生长、得成就,成就了以后而不失掉,能够住持不失坏。这个不失坏这个住持的意思,安住而不失坏,只有圣道才可以。你修学出世间的法门,你若有成就了,就是永久的成就而不失坏。世间的这个善恶因果都是不能住持的,都是有时间性的,到时候就没有了。你就是这个人造恶,造了很重的恶,到地狱去,到地狱还是有时间的;就是不管是多长,只要有时间,总是一天一天到时候没有了,就结束了,不是永久在地狱里头、永久在三恶道里,不是。你修的善法,你到了非非想定,八万大劫,到时候这个定也就完了,也结束了,都是失坏的,能生成而不能住持。但是若是佛教的功德、出世间的圣道可不是,「生成住持」,常乐我净,而不失坏的。

这样子说呢,这个<本地分>十七地,「有类于地」,就像这个大地似的,能生成住持万物似的,「有类于地」。「故云也」,所以叫做「地」,它是瑜伽师的地。这十七地,这十七个部分的佛法能为瑜伽师的地,能令你「生成住持」三乘的圣道,所以叫做「地」,这样的意思。这个地就是这样的解释,这叫做地,这底下又再解释。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2:02

释论解云: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

这底下说哦,这个《瑜伽师地论释》上解释的就更详细了,前面说个大意,前面是总说,这里等于是别说。这个「地」这个字是境界的意思。怎么叫做境界呢?「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

这个「所依」,是我们学习佛法的一个对象、的依止处。这个依止处实在就是你居住的地方。说你现在在什么地方住?我在三藩市住,就是三藩市是你的依止处。说你在什么地方住?我在法云寺佛学院住,就是那个地方就是你的依止处,这个「依」是这样意思。

「所行」,就是你活动的地方。也就是你学习佛法…就是这一念心。我们佛教说的…很多的地方…这个经律论里面说到这个「行」、说这个「依」。这个能依和能行是谁?就是一念心,就是我们的分别心。我们的心在这里住、在这里活动,这样意思。这个「依」是所住之处,这个「行」就是所活动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啊,可是有点分别,这个「依」和「行」有点分别。

比如说我们现在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这个《瑜伽师地论》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思想的依止处。这个「行」呢,还是这里,但是和这可有点不同了,就是更详细的在这里活动,叫做「行」。这个「依」就是你开始限制自己的心的范围,我这个心就不超越这个范围,就在这里。那么在这里面不断的行,就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闻思修。这个「行」和「依」是同一个地方,但是有一点不同。所依之处、所行之处是一样的,但是依和行有一点差别。差别呢?就是「依」指范围说;「行」是说在这个范围内的更不断的深入的学习,叫做行。这么讲。

「或所摄义」,或者是说,是凡你所学习的、所接触的、所包含的一切的境界,都可以名之为境界,都可以名之为境界的。「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是这样讲。



如龙马地,唯此中行,不出外故。

这底下说出个譬喻,譬如龙马的地方,这个「龙马地」这句话,在《阿含经》里面说,这个龙的形相,就有马的形相,这个龙有马的形相,所以叫「龙马」,也可以这样讲。龙,有蛇相的龙,像一条蛇似的,有的像一条鱼似的、像虾蟆似的,龙有四种形相的(注:《大方等大集经》卷58:此处多有象龙马龙蛇龙鱼龙虾蟆龙)。那么这个说龙里面有的像马的形相的是叫「龙马」,或者这个马是另一种动物,不是龙,也可以。「如龙马地」,这「龙马地」怎么讲呢?就是龙马所行之地。

「唯此中行不出外故」,他们只是、唯独是在这个范围内活动,不超过这个范围之外的。说我们这个瑜伽师地这个地,也有这样意思,就是在这个范围内,不超越这个范围,在这里活动。它是我们的所依、所行,所以叫做瑜伽师地,这样解释喔。



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如稼穑地。

「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白法」,我们的心就依止在这个地方,就是依止这个四念处,心依止这个四念处住,在四念处这个范围内,一直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在这个处所上依止、在这个处所上修行,「增长自法」。这个「自」这个字,我疑惑是「白」。增长「白」法,就是增长清净的功德。增长「自」法,也可以,就是一切功德法是自法;一切罪过的法是他。我们增长自法,不要增长他法,那么讲也可以。「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这就有生长的意思、有生成住持的意思了。这个「地」这么讲,「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

「如稼穑地」,「稼穑地」,就是种田。这个「稼」就是种田,这个种子种下去,要耕耘它、要除草、要施肥,做这些事。等到成熟了,「穑」就是收回来,叫「穑」。那么这个土地里面种上了种子,你不断的做这件事呢,最后有了成就了。现在我们这《瑜伽师地论》也是,你不断的学习、闻思修,也可以有成就的。所以「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这是这样子解释。



或瑜伽师地所摄智,依此现行、依此增长,故名为地,如珍宝地。

这底下又再有一个解释。「或瑜伽师地所摄智」,或者是这个禅师他不断的修行,他想要摄取一种清净的智慧,就是圣道了。前面的那个「稼穑地」似乎是在圣道之前,在资粮位、加行位的时候如稼穑地;现在「如珍宝地」,这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了。你从这一念心里面成就圣道了,所以「所摄智」。

「依此现行、依此增长」,你要依据此《瑜伽师地论》这十七地,你不断的这样用功修行,也可以说现行;或者是不断的修行,就有清净的智慧现行了,得到无漏的圣道了。太阳出来没有?太阳出来了,叫「依此现行」。

「依此增长」,而这个智慧,不能一下子就得无上菩提了,你还要继续努力修行,使令这个清净无漏的智慧增长、无漏的戒定慧继续的增长。「故名为地」,所以这十七地、这十七个部分的佛法,就名之为地。像「珍宝地」,那块地里面有珍宝,不是一般的五谷,这是特别殊胜的境界了,这样子解释啊,譬如说我们不断的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身、受、心、法就是地。我们不断的这样观察呢?就出来智慧了,就出来圣道了。

但是你在初开始用功的时候,也是身、受、心、法,等到有成就了以后,还是身、受、心、法,和以前有点不同了,有一点不同了,所以叫做「珍宝地」。以前的「稼穑」的时候是大…是土地,是地水火风一般的土地,现在变成珍宝地了,不同了。



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为地,如牛王地。

「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就是他的这个清净的戒定慧、清净的智慧,在这个境界里面活动,活动有了成就以后,「受用自法」,你有了受用了。不像你像得了欲界定的时候,虽然是定,但是没有轻安乐,可也有一点舒服了,也是很轻快,但是啊,若和这个未到地定、和这个四禅来说,是微不足道了。现在若得了禅了的时候,有殊胜的轻安乐,有这样的享受了,所以叫做「受用」。现在说你在凡夫的时候用功修行,也是很难得了,但是还没有什么成就啊。

所以修行这件事,在凡夫开始修行的时候,只是努力的辛苦地修行,没有什么成就,心里面不快乐。等到得了圣道以后,得到大自在的境界了,心里面叫做欢喜,叫做欢喜地,有了受用了。所以这个啊,我们出家人…我们佛教徒这么说喔,我们佛教徒修学佛法,把世间的五欲弃舍了,在佛法里面还没有成就,这个时候是很难的,是很难。

所以现在得了圣道的时候,「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自法」,你对于你所成就的圣道,有了享受了,你也会有作用了。不像凡夫的时候,人家看,哎呀,你很有修行,你给我加持」加持吧。其实那能加持呢,没有什么作用啊。但是得了圣道可是不同了,「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为地」。

「如牛王地」,这又说个譬喻,「如牛王地」,就是牛群里面有个王,这个牛王在牛群里面很自在的,很大自在的境界。这个牛王能保护牛群,这个众多的牛也是拥护它,它有威力能保护这个牛。就像佛是一切众生的大导师,他能保护一切众生的,所以一切众生向他学习,得大自在的境界。就是修行人有了成就的时候,心情自在了,心安了一点。不是凡夫啊,有一点风吹草动,心就不安。若是得了圣道,心就安了。所以这个「王」是自在的意思,就是心安了。



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槃瑜伽中故,是彼所摄,故名为地。

这最后,前面「如珍宝地」、「如牛王地」,这是譬喻得无生法忍以后的这些圣人,称之为瑜伽师地;最后「或诸如来名瑜伽师」,那又更高了、更圆满了。

「平等智等」,他成就了这个平等的智慧。如理智就是「平等智」、如量智就是差别智;或者说是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这些大智慧,当然「行在一切无戏论界」,就是第一义谛。

这「戏论」是什么呢?一切的语言、名字都是戏论。你说「如来有所说法不?不也,世尊,如来无所说」,就是佛的境界是无戏论的境界,但是凡夫很难契合到这里,所以非要戏论不可,非要立出个种种的名字去分别观察,这样这个凡夫才能从凡夫的地逐渐的进步。可是到成功了以后,就是无分别的境界,离一切名言相了,所以叫「一切无戏论界」。那么这种无戏论界,你要成就平等的智慧,就是无分别的智慧。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你才能「行在一切无戏论界」,也就是不行,也就是于一切法不行一切法,就能行在一切无戏论界的,那「一切无戏论界」是什么呢?就是「无住涅槃」。虽然得了涅槃,而于涅槃无所住,也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

「瑜伽中故」,这样的瑜伽就是果瑜伽了。佛的境界呢?成就了那么多的无量的功德,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智慧,所以别的功德没有提。这个智慧在大般涅槃、无住的果瑜伽中,「是彼所摄,故名为地」,这样的无戏论界,是那个无分别智所相应的地方,所以那个地方叫做地,「瑜伽师地」,这样讲呢?这是第一义谛名为瑜伽师地了。

前面这么几种的解释,实在是有深浅的意味在里面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2:03

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如国王地。是故说名瑜伽师地。

「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如国王地」,这个或这十七地,前面一从一开始的<五识相应地>到最后的<无余依地>,这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它是摄属这一切的瑜伽师。「瑜伽师」就是从凡位开始,一直到佛的境界,都包括在内了,都包括在这十七地里面。它是属于一切,能够一切瑜伽师地都包括在十七地里面了,所以这十七地是一切的瑜伽师的地。也可以十七地是属于一切瑜伽师,一切瑜伽师也属于十七地,可以这么解释。就是随你这一位瑜伽师的修行的深浅,这十七地就不同,就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互相摄属。

「如国王地」,像国王的地方,「国王地」就是属于国王的。在这一切、在这他所…他的权力所属的境界,都是自在的,如国王地,「是故说明瑜伽师地」,这个瑜伽师地这个「地」字这么讲。



解云:其境及所摄,各唯一解;依行二种,各有二解,合六番释也。

这是把前面这一大段总起来结束。这个「解云」这句话,应该就是这个遁伦法师说这句话了。他说「其境及所摄,各唯一解」,第一个解释,「释论解云: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这叫做「境」,「其境」指这个说的。

「及所摄」就是最后这个,是「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这是摄属。

这是两个解释,境,一个解释;所摄,一个解释,这是两个解释。

「依行二种,各有二解」,那就是这个有第二个,「唯此中行,不出外故,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如稼穑地」,这个这就是…这个「如龙马地」是往前上段的话,这底下「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自法」,从这里开始,这是「依」。这个依叫「如稼穑地」。「或瑜伽师地所摄智,依此现行」这个行。一个「依」、一个「行」。这是「依」一个解、「行」一个解。

这底下,「如珍宝地」或…是前面一段「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为地,如牛王地」,这个「行」又有一个解,这个「行」就是两个解释了。「如珍宝地」、「如牛王地」这都是「行」。

「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槃」,这个也可以说是「依」,可以说是「依」啊。就是前面啊…「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白法」,这又是一个依。说两个「依」、两个「行」。「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白法」,这是个依;「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槃瑜伽中故,是彼所摄,故名为地」,这个也是「行」、这也是「行」。

*这是把前面这一大段总起来结束。这个「解云」这句话,应该就是遁伦法师说这句话了。他说,「其境及所摄,各唯一解」:这个,「释论解云: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如龙马地,唯此中行,不出外故。这第一个解释,叫做「境」,境是指这个说的。「及所摄」就是最后这个,「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如国王地」,这是摄属。这是两个解释:境,一个解释;所摄,一个解释,这是两个解释。

*「依行二种,各有二解」:那就是这个第二个,「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如稼穑地」,这是「依」。「或瑜伽师地所摄智,依此现行、依此增长,故名为地,如珍宝地」,这又是一个「依」。这个依就是两个解释了,「如稼穑地」、「如珍宝地」,这都是依。这底下,「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为地,如牛王地」,这个是「行」。「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槃瑜伽中故,是彼所摄,故名为地」,这又是一个「行」。这个行也是两个解释了。所以两个依、两个行。(注:以*标出这上两大段,已依师父指示修改过。)

这前后两个是境,一个所摄。最后一个解释是「摄」、最初一个是「境」,中间四个是两个依、两个行,依、行两种各有两个解释,合起来就是「六番解释」,这样意思。



梵云舍萨怛罗,此云论。释论云: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俱舍论》云:教诫学徒,故称为论。然则师有瑜伽,瑜伽之师,依主释也。瑜伽师之地,亦依主释。瑜伽即地,二体无别;地是所诠,能诠即论,瑜伽师地之论,亦依主释。合为瑜伽师地论。有三释。



「梵云舍萨怛罗,此云论」,中国话叫做论。「释论云: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这个《释论》上的解释,有人有问、有回答,用问答的形式来决择诸法性相。这个「决择」,「决」是决定,「择」是简择,就是观察分别,这个是坏的、这个是好的;就是这样分别,这个是正确的、这是错误的,那么,这样去观察分别,而有一个决定的结论,这叫做决择。对诸法的性相,这样子问答决择的学习,这叫做「论」。「《俱舍论》云:教诫学徒,故称为论」,这么讲,教诫他的学生,那就叫做论。这是两个解释。

「然则师有瑜伽,瑜伽之师,依主释也」。这个「论」解释完了,这底下统起来说。「然则师有瑜伽」:现在统起来解释这个题目,「师有瑜伽」,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师啊,他有瑜伽的功德。「瑜伽之师」:是有瑜伽的一位师长。是「依主释也」:这样子呢,师是主,瑜伽是属于师的功德,所以叫做「依主释」。在唯识的经论里面,有六离合释,这是用那六离合释来分别这件事。

「瑜伽师之地,亦依主释」,这个,瑜伽和师这样子解,或者是师有瑜伽、瑜伽之师,这么解释。这个「地」,是瑜伽师的地,瑜伽师所闻思修的地,「亦依主释」,这样这个地是属于瑜伽师的。

「瑜伽即地,二体无别;地是所诠,能诠即论」:瑜伽即地,这个相应,譬如说境瑜伽、教瑜伽、行瑜伽、果瑜伽,那么瑜伽就是地,这都是相应,瑜伽就是地。瑜伽和地,他们两个法的体性是无差别的,那么叫做瑜伽即地,那这等于是持业释,这样解释。「地是所诠,能诠即论」:这个论和地要怎么样解释呢?这个地是所显示的,能显示的就是论,就是用语言文字来显示这个十七地的义,他们的关系是这样子。那么若总起来说,「瑜伽师地之论,亦依主释」,瑜伽师地的论,瑜伽师地是主,那个论是属于它的。

「合为瑜伽师地论」:合起来叫做瑜伽师地论。「有三释」:这前面一共有三个解释。「师有瑜伽,瑜伽之师,依主释也」,这是一个解释。「瑜伽师之地,亦依主释」,「瑜伽即地,二体无别;地是所诠,能诠即论,瑜伽师地之论,亦依主释」,这又一个解释。合起来叫做瑜伽师地论,这一共有三个解释。

这是把题目解释完了,我们下一次就入到正文了。我心里面倒很着急啊,题目不要说太多,解释正文要紧,到现在就算是解释完了。

--------------------------------------------------------------------------------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8-2 12:03

问:请问院长,玄奘法师后来如何决断「当常」、「现常」这个问题?

答:我也在想。你最初有这个疑问所以到印度去,但是你学了,完了以后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但是没有看到有交代,没有看见。

  佛法学多了,以前的疑问,在他心里面不那么明显了。就算是没有说,但是不明显。因为初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遇见这个问题不懂,心里面认为这件事很重要。等到去天天的学习、天天的思惟,学多了,对于一个…站在【唯识】的立场去通达全面的佛法以后,以前的疑问,在他心里面不介意了,再不说什么了。不说什么,但是这个问题是这样子。

  如果是…从…现在我开始说的话,是我妙境心里面的分别,是无稽之谈,或者说有根据也可以。

  这个【唯识宗】的经论里面,它说一切众生有的有「佛性」、有的没有「佛性」,不是都有「佛性」的。所以不是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的,有人成佛、有的人不能,有的人能得阿罗汉,有的人不能,他永久的都是个生死凡夫,【唯识】的经论有这种味道,有这种意思。这种意思,我们现在把这个声闻、缘觉这件事放在那里不说,单独说「佛性」。

  这个窥基大师他就…也是大智慧人,所以他就解释这个《涅槃经》上说,《涅槃经》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有心者皆得做佛」,这个《涅槃经》上有这种话。《涅槃经》有这个话。

  《涅槃经》前十卷「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意思是「现常」,你现在的虚妄的分别心里面就有「佛性」,是这样子。等到后来、后一大段的《涅槃经》里面说的是「当常」,就是说你现在没有「佛性」,你现在你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没有。但是你现在心里面有虚妄分别心呢?你这分别心遇见佛法了,由闻思修这么修行,逐渐地、逐渐地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是「将来」你会有一个常住的佛,是「当常」,是这么讲。这么讲那么统合起来说呢?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样解释。

  这样解释,这个谁?我们的印顺老法师,也是大智慧人(我现在想起来什么说什么哦),他说这个《涅槃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有一点共于【外道】的理论,有这种情形。有这种…或者说的谦让一点来说,有这种倾向啊。

  那么【三论】的学者把他重新加一个新的解释,新的解释怎么意思呢?「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将…他现在有虚妄分别心去起惑造业、流转生死,也就是这一念心,遇见佛法之后呢?从闻思修逐渐、逐渐,将才就成佛了,这就叫做「佛性」、这就叫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是调和一下,调和一下,使令他附和佛法的真义,不共于外道。我看印老法师好像有这个味道,有这样解释。

  那么这个窥基大师怎么解释呢?窥基大师他不这么解释。他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在你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有这个「诸法如义」。「如来者,诸法如义」,都是「诸法寂灭相」,都是「空」的、都是「毕竟空寂」的、离一切相的「圆成实性」,一切众生都是有的,这叫「理性佛性」。说是「当常」就是我们遇见了佛法的时候,发无上菩提心了。感觉到众生是苦,佛法是宝,能够是众生的这个常夜的明灯,是非常的重要,我应该发心把这个灯来破一切众生的无明的黑暗啊,我要做大菩萨。你发了无上菩提心,你修行六波罗蜜,就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就栽培了无漏的善根了,这个是「佛性」,这个就是「佛性」。这个「佛性」逐渐的增长、逐渐的成就,就得无上菩提了,就成佛了。这样说呢?「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那个「诸法如」的「佛性」,那并不保证你就能成佛的。你若有这个发无上菩提心、修六波罗蜜,这样的「佛性」,这叫做「行性佛性」,是有为,你有这个「佛性」你才能成佛的。

  所以这个【唯识】的经论上说啊,是有的人有「佛性」、有的人没有「佛性」,约「行性」说的,约「行性」的「佛性」说的。这个《成佛之道》论也提到,这是窥基大师这么样来…用《涅槃经》上的「当常」和「现常」,把它名之为「理性佛性」、「行性佛性」,来融通解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道理,使令它没有矛盾,这样解释。这样说这个「当常、现常」就是这样解释了。那么也是「当常」、也是「现常」,是无障碍的、是无障碍。

  说是一切众生皆有诸法如的「佛性」,这个不管是【三论宗】也好、【法相宗】也好、【天台宗】也好,乃至【华严宗】、【禅宗】,一切佛法都是统一承认的,都是承认这一点。那么这个「行性佛性」这样解释,谁能反对呢?我看也要承认,也要承认这一点。那么这样解释,就应该是把这个「当常」、「现常」的问题,究竟是「当常」?是「现常」?这问题应该是解答了。解答的结论呢?就是也是「当常」、也是「现常」,而没有矛盾。应该是这样说。



  我以前也说过一个问题,就是【禅宗】里面有一位禅师,两位禅师在一起走路的时候,一位禅师说是「人若是没有…心里面若没有佛,就不能流转生死」,说这个问题。有一位禅师说「若有佛的话,就不迷于生死」,不迷于生死应该没有生死。这两个禅师互相争论,后来去见那个法常禅师(法常禅师是马祖的弟子),马祖印证什么、什么子熟也?印证他就是开悟了,就是这样意思,那么印证的时候。那么法常禅师说「你们…」好像那有一位禅师说(是夹山禅师),一个定山禅师、夹山禅师。夹山禅师问他,两个人提出这问题了,说是我们这两个人的看法,谁亲?谁疏?用这亲、疏两个字来形容这两个问题。一个是亲,亲者近也;疏者远也。我们两个问题谁是能接近真理?一个谁是能与真理相远?用亲、疏两个字来形容。那么法常禅师说「且去,明天再来」。那么明天来了,那么就是夹山禅师他去问的,那么法常禅师说「亲者不问,问者不亲」。这样子就等于是否认了夹山禅师这个问题,等于是这样子。

  但是我看这个解释还是不能够令人心服,心还是不服。不过我另外有一个在《高僧传》上看出来一件事。好像一个人在禅定里面就看见佛了,看见佛。佛开示他的道理,他就从中提出来一个问题,说是一切法究竟是有为呢?是无为呢?这样问佛。佛说「都是戏论」,这句话说得好,这句话说得好。说是「有佛…心里面是有佛?是没有佛?」「都是戏论」,应该这么解释也是对的。

  我们没有成佛的人,就是佛菩萨开导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缘起」的道理要说清楚,我们才能够心里面没有疑问,才能心能安下来,去修「四念处」,不然的话心里老是不安。所以就会说「是有佛呢?」、「是无佛?」因为这都是经论上的话。

  《楞伽经》上说「如来藏」,「如来藏」是「涅槃因」、也是生死之因。因为有「如来藏」你才能流转生死、你才能得涅槃。「如来藏」是什么?「如来藏」就是「诸法如」、就是「佛性」。就是「佛性」,有「佛性」才能流转生死、有「佛性」才能得涅槃。

  但是夹山禅师说「若有佛性,就不应该迷于生死」,也有道理。尤其是这个《大乘起信论》上说是「如来藏有大…」「真如有大智慧光明义」,有「大智慧光明」,为什么流转生死呢?你解释、解释我听听。我看很难解释这个问题,很难解释。

  但是这个…这个【三论宗】也承认「诸法如」是「佛性」,一切众生都是「诸法如」,都有「佛性」,但是没有说「如上有大智慧光明义」,没有说这句话。没有说这句话呢?就没有这个问题。

  若是照《阿含经》上这么解释呢?不说这件事。就是一切众生迷惑颠倒,起惑造业流转生死。你现在修四念处,破除颠倒就得涅槃。你没有借口生出种种疑惑,没有这个借口。

  但是人呢?你常常用功修行就会发现一件事,你就按照《阿含经》这个四念处修行,也会发现到「诸法如义」,也会发现这件事。你不能说是「大乘非佛说」,这句话不能说,你真实用功修行。你只是在文字上这样分别,有的时候有这样想法,有那样想法,但是你自己修止观的时候,你就会碰到这个「诸法如」。你碰到的时候,啊!这句话不可以这么说。你自己会碰到!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2 17:45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


本地分


云何瑜伽师地?谓十七地。何等十七?嗢柁南曰:五识相应意,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


《瑜伽师地论》一共是分五分,一共有五分。第一分就是〈本地分〉,第二分〈摄决择分〉、〈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一共是这五分。


第一分叫做〈本地分〉,就是根本的瑜伽师地,所以叫〈本地分〉。其余的四分都是属于〈本地分〉,是解释〈本地分〉。以这第一分为根本,所以称之为〈本地分〉。而《瑜伽师地》,也以〈本地分〉来立名,是这样意思。〈本地分〉,它是根本的瑜伽师地,这里面说了十七地,都是属于瑜伽师地的,瑜伽师的境界。


第二分叫〈摄决择分〉,是解释瑜伽师地的深隐要义。你们有带这个〈披寻记〉,这个〈披寻记〉上都是根据《瑜伽师地论释》,这样解释的。第二分叫〈摄决择分〉,就是解释〈本地分〉,不容易明白的精要之义,那么这是第二分大意。


第三分叫做〈摄释分〉,是解释的释。〈摄释分〉是说什么?是说《阿含经》里面的内容。《阿含经》,《四阿含经》里面究竟说的什么呢?它把它分成多少类,统一起来,叫做〈摄释分〉。解释《阿含经》的内容,通说一切《阿含经》的内容,那叫做〈摄释分〉。这是第三分〈摄释分〉。


第四分,就是〈摄异门分〉。〈摄异门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阿含经》里面用不同的名,表达相同的内容的解说,那叫做〈摄异门分〉。最后一分叫做〈摄事分〉,事物的事,〈摄事分〉。〈摄事分〉里面说的什么呢?就是解释《杂阿含经》,解释《杂阿含经》的修多罗。这一部份印顺老法师把它和这个《瑜伽师地论》的文,和《杂阿含经》的文会合起来了,所以叫做《杂阿含经会编》。这一本书是支那内学院的吕征他也做过。这个书我是看过,但是没有详细去阅读。印顺老法师他说:「听说有这本书,但是没有看过」。那印老就是把它会合了,这件事不是容易做的。


这个〈摄事分〉,其中一大部分是这样的,就是解释《杂阿含经》的;一少部分,是说这个律,毗奈耶的事情,一少部分说到律。那么这里面也有论的意思;所以这个〈摄事分〉,这个《瑜伽师地论》实上说,是解释三藏的要义,说到三藏包括这个论典在内。这个〈本地分〉,一共是五十卷;〈摄决择分〉三十卷,这是八十卷。这个〈摄释分〉才二卷;〈摄异门分〉也是二卷,这是四卷。到最后一分是十六卷,那么加起来就是一百卷。〈本地分〉是最多,五十卷。





甲一、本地分(分二科)  乙一、略辨地名(分二科) 丙一、征


云何瑜伽师地?


这底下就是解释这个〈本地分〉。这个《瑜伽师地论‧遁伦记》,他也有科,他也分科了。我们现在每人都有的这个《披寻记》也有科,他的科微细了一点,比《遁伦记》的科微细一点,我们就用这个《披寻记》的科好了。


这个〈本地分〉,这一分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略辨地名」,就是简略的说明这十七地的名称。第二科是「别广地摄」。现在是「略辨地名」这一科。这一科里面又分成两科。第一科,就是「征」。「征」,就是问的意思。


「云何瑜伽师地」,这句话就是问,就是征。怎样叫做「瑜伽师地」呢?问这个话的意思,假设是学者,学习的人向弥勒菩萨问,他可能在别的经论上看见过这个「瑜伽师地」这个名字,现在提出来请问。或者说是作者自己,自己假设这么一个问,提出这个问题。





丙二、辨(分三科)  丁一、标


谓十七地。


这底下第二科就是「辨」。「辨」,就是说明的意思,也就是回答的意思。回答这底下分成三科。第一是「标」,就是「谓十七地」。怎么叫做「瑜伽师地」?就是十七个地,就是瑜伽师地。就是这样回答!这是「标」。





丁二、征                                                                              


何等十七?


这是第二科,又是问,又是「征」。那一些叫做十七地呢?这又是问。





丁三、列(分二科) 戊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五识相应地,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


「嗢柁南曰」:这个「嗢柁南」,这底下就是列,把这十七地给列出来。这一科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嗢柁南」。这个〈披寻记〉里面有解释,《遁伦记》也有解释。都是相同的,这解释的很好。我们在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也有提到这个。他说是:「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施诸学者,令易受持,就叫做集施」,利用很少的几个字,能够表达出来很多的佛法,用这样的句子布施给学习的人,使令他容易受持、容易记得住,那么就是叫做「嗢柁南」。这分二科,第一科是「嗢柁南」。第二科,就是「长行」。这个「嗢柁南」这个颂里面,一共是二个颂,颂这个十七地的名字。


「五识相应地,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这就叫做「十七地」。这个第一个地,就是「五识相应地」。第二地,就是「意地」。「有寻伺等三」呢?这里面有三个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这三个。


「三摩地俱非」,这个地方有点事情,后面的长行不叫「三摩地」,不叫这个。叫做「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而这个颂上说,这个「嗢柁南」上说是「三摩地俱非」,这地方有点事情。这个「三摩地」的这句话,翻到中国话是等持,这个等持也是讲过的。就是等,是平等;持,是摄持,它有力量能把它把握得住,叫做持。这个平等怎么讲法,你们谁愿意讲一讲,这个等字。等,就指我们心说的,我们的心,不是散乱、就是惛沈;不是惛沈、就是散乱,所以叫做不平等。现在学习奢摩他的止,使令我们的心也不惛沉、也不散乱;也不散乱、也不惛沉,这叫做等,是这样意思。


说是我们怎么能够不惛沈、也不散乱呢?持,因为你常常修,就能创造出来一个力量,能把你这个心,摄持住,就能不散乱、也不惛沈,明静而住,所以叫做等持。这个等持这个名词,这个名,它所包含的义,很广。譬如说我们修这个欲界定,也可以名之为等持。欲界定,就是九心住,九心住最后一住,就叫做等持。所以这个是通于欲界定的。那么未到地定,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以上,都可以名之为「三摩地」。


可是这个得「三摩地」这句话,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有详细的解释。所以我愿意学习《瑜伽师地论》,就是他每一样法门,他说的很详细、很微细,他不是说一个大概,说一个大概就完了,他不是。他说的很清楚的。他这个分三个部份,「得三摩地」是一个意思。第二意思是「三摩地圆满」。第三是「三摩地自在」,分三个部份说。「得三摩地」怎么讲呢?譬如说是我们由欲界定再进一步到了未至定,就是未到地,这个时候就名之为「得三摩地」了,就是得到了。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2 17:45

「三摩地圆满」怎么讲呢?就是由未至定,也叫近分定。由未至定再进一大步,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这叫「三摩地圆满」。这「三摩地圆满」和得三摩地不同,这三摩地的境界圆满了。


「三摩地自在」怎么讲呢?看这说的也好。得三摩地的这种人,三摩地圆满了的人,他还有烦恼。他还有什么烦恼呢?他有高慢心。有高慢的心,我得三摩地了,你们都不如我。这个愈有成就的人,他当然还没到最高的成度的时候,这个高慢心是更高,比我们一般人的高慢心还要高。我们一般人没有什么成就,还有高慢心;若是有了成就,那是高慢心还小,这是人都是这样子,有高慢心这是第一。


第二有爱心,有爱着心。就是他所成就的境界他爱着,爱着自己所成就的境界。就得了禅定了,初禅、二禅、三禅有三昧乐,他爱着这个乐,爱着。到第四禅,更不得了,那境界是更高了,那是爱着心更厉害了,有慢、有爱、还有见。见,就是我见。还有这爱、见、慢、也有疑,疑惑心还是有;有这些烦恼的人,虽然是三摩地园满了,他这个入定出定的事情还是不自在的,还是不自在的,还不能称之为「三摩地自在」,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所以还需要学习佛法,观察所得的这个禅是无常、苦、空、无我,还是这样观,要这样观察,破除去这爱着心,破除爱、慢、见、疑,破除这些烦恼,使令这些烦恼不活动了;但是种子还没有破,可是心是清净了。现行的心,清净、显白,离诸睱秽,没有这些烦恼的活动,这叫做「三摩地自在」。


现在说这个「三摩地」呢?「俱」,就是这些功德都成就了,都有了。这样子就和这个「三摩呬多」,「三摩呬多」(念ㄒㄧ),我查了字典,这个字念ㄒㄧ。其实我多少年来,常常查这个字,这一回应该是记清楚了,念ㄒㄧ。这个「三摩呬多地」翻个等引,它是不通于欲界定、未到地定的。一定初禅以上,才可以名之为等引。这个等,就是平等,刚才说由以平等才引导你达到那个定的境界,所以叫做等引;或者是你用功,你不断的用功修行,不怕辛苦,就能够引导你到定的境界,到等的境界,所以叫做等引。等引这个名字,比三摩地高一点,三摩地是通于欲界定;这是不通于欲界定的。但是若要加一个「俱」字呢?「三摩地俱」,就和等引,和「三摩呬多」是平等了,就是它的含义就一样了,就是这样意思,这个地方有这么多差别。


「三摩地俱非」,就是非三摩地俱,那就是散乱的境界了。「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这个地方「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所立」,所成立的,所建立的这些功德,殊胜的功德,是以「闻思修」为方便才能成就的,才能够成就,所以叫做「闻思修所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呢?说所成立的胜解相,这个声闻乘、辟支佛乘、一佛乘,都是以「闻思修」为方便,为正方便,才能成立它所应得的义,所应得的功德,就这么解释,「如是具三乘」,这样子具足这三种佛法。


我们说这个「闻思修」,不知道说多少遍了,说了很多遍,我也是讲过《楞严经》的,《楞严经》:『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就那么说。但我现在不这么说,闻思修得无生法忍,这么说。因为这个修,就是三摩地,就是三摩地,它通于有漏的、通于无漏的。通常有人问,提出个问题来问我们:「说我相信佛法,我也欢喜佛法,但是我不知道学习佛法的次第,应该怎么学」?就是闻思修,就是修学佛法的次第。我们若常常读经,就很容易知道这个问题,就是从闻思修是一个学习佛法的次第,就是这样学。但是你若不多读经论就不知道,不知道怎么讲。我们可能说,会说一些其他的事情来。


「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这个颂,这个「嗢柁南」,就是把这个名字标出来,其中多少有些是需要解释,其他的不要解释。底下这个是第二科是长行,这个行是长一点,比那个颂长,颂是短的。





戊一、长行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这个「有寻有伺地」,这个「寻伺」,「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唯伺地」,这个「寻伺」,「有寻伺、无寻伺」,我们在《摄大乘论》上也有讲过,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我感觉这个「有寻伺、无寻伺」这个地方,是要用心才能明白的,是要一点用心的,不然你很难讲明白它。


「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这个地,这「十七地」,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就是从凡夫一直到佛的境界,完全说到了。这个天台宗常好说十法界,这就是把十法界的事情统统都说了。这个说的非常的微细,非常的微细的。


那么这是「略辨地名」这一科到此为止。这现在第二科叫「别广地摄」。而《瑜伽师地论》〈遁伦记〉上的名字叫「随别解释」。你们若是带着那个〈披寻记〉,你们的眼睛好,能把那个字给看的很清楚,「别广地摄」。要有没有带,这个「别广地摄」应该在黑板上应该写出来。这个〈遁伦记〉的科的名字叫「随别解释」,就是随顺一地一地的去解释,这样子这个科名我们容易明白。但是这个〈披寻记〉叫做「别广地摄」。「别广地摄」就比那个「随别解释」难解一点;或者这样解释,「别」,就是一地一地的叫做「别」,广博的详细的去解释每一地里所含摄的大意,或者这么解释,叫做「别广地摄」。这一大科里面分成十四科,本来「十七地」应该是十七科。但是它分成十四科,其中有合在一起的。第一科就是「五识身相应地」,「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指第一科。





乙二、别广地摄(分十四科)  丙一、五识身相应地(分二科) 丁一、征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


这个「五识身相应地」,其实这里面下面有解释,什么叫做「五识身」、怎么叫做「相应」都有解释。第一,这个「十七地」里面它列在最前面,所以是第一。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征」。「云何五识身相应地」,怎么叫做「五识身相应地」呢?这是问。





丁二、释(分二科)  戊一、略辨(分二科)  己一、名相应地


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


这底下就是解释,解释的时候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辨」,就是简略的说一说。这个《瑜伽师地论》,我们从这里面,从这个文相上看,这个文相分科了的时候,我们就容易明白它的相貌,都是先略说,而后广说。若是我们写文章也可以这样子,先略说而后广说,也是可以这样写。那么这个先「略辨」,「略辨」又分成两科。第一科叫做「名相应地」。第二科「名五识身」。「五识身相应地」,分成两段来说明,第一段先说明什么叫做「相应地」?第二段再说「五识身」。这是第一段叫做「相应地」。


「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这个地方是解释「相应地」。「五识身自性」,就是这「五识身」它本身的体性,叫做「自性」。和别的法不同的,所以叫做「自性」它自己的体性,叫「五识身自性」。这「五识身」的「自性」是什么?下面有解释。


「彼所依」又是什么?「五识身」的「所依」是什么?「彼所缘」的是什么?「彼助伴」是什么?「彼作业」是什么?这一共是分五段,「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分五个。这五项,五种事情彼此之间不冲突,他们互相和合、互相随顺,互相和合没有冲突,在一起工作,大家做这一件事,和合起来做这一件事叫做「相应」,这「相应」就是这么讲。「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我随顺你,你也随顺我,我也不向你捣乱,你也不向我捣乱,大家和合起来做,这叫做「相应」。那么有多少样事情互相的和合呢?就是这五样事,就是一个「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这五法。「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这是第一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2 17:46

己二、名五识身


何等名为五识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第二「何等名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就这五识。每一个识都是有它的体相的,所以叫做「身」,这个「身」是一个体的意思。但是别的地方也有说是有阻碍,有碍,有障碍的那个碍,有碍的意思,所以叫做「身」还有这么解释的。但这个「识」是心法,它为什么有什么碍呢?因为它所依,它所依的根是有碍的是色法,所以它叫做「身」有这么解释的。但这样的解释只限于此法这样解释。


也有说六识身,六识身那么第六意识,它所依的根不是色法了,所以这个解释是一种特别的意思。这是「略辨」,「略辨五识身相应地」简单地说。下边就是「广显」,第二科是「广显」,就是详细的显示出来「五识身相应地」的相貌,这一段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五相」,第一科是「别辨五相」。「别辨五相」是辨什么呢?辨这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五识的相貌。「别辨五相」里面分五科。第一科就是「眼识摄」,属于眼识这一方面这是第一科。这一科又分成五段,第一科是说「自性」。





戊二、广显(分二科)  己一、别辨五相(分五科)  庚一、眼识摄(分五科)


辛一、自性


云何眼识自性?谓依眼了别色。


「云何眼识自性」,先问怎么叫做「眼识」的体性呢?「眼识」的体性是什么样子呢?这个「自性」这个「自」,实在也是别的意思,总别的别,别的意思,单独它是这样子,所以叫做「自」,所以也就是别。若是通就不是了,就是大家共同的都是这样子,那叫共相。现在是别。


「谓依眼了别色」,那么这就是「眼识」的「自性」。这个眼识的相貌,眼识的体性是很难说的,难说也要说!那怎么说法呢?就说这个「依眼」,这个眼识它是以眼为所依,这个眼就是眼根,以眼根为所依,所以它叫做「眼识」。「了别色」,以「色」为它了别的境界,所以叫做「识」。那么就是这个明了性叫做「眼识」的「自性」这样解释,这个解释也是很好,这是「眼识」的「自性」。





辛二、所依(分二科)  壬一、别举三依(分三科) 癸一、俱有依


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


「彼所依者」,现在就是把这个眼识的自性,就这样解释完了。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的意思,你慢慢的不要着急,一样一样说。第二段是「所依」,眼识的「所依」。


「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前面说「谓依眼」,这里又要解释这个眼。「彼所依者」, 就是这个眼识它不能够独自的存在,它不能够独自的存在发生作用的。它要有一个凭借,它要有一个住处,或者是怎么讲也可以,它要有个住处。它的住处是谁呢?这个地方说是「俱有依」。「俱有依」这是怎么讲法呢?就和它同时的存在活动,同时的活动,同时的存在,叫做「俱有依」。它活动的时候一定它所依靠的这个东西和它同时存在的,不然的话它不能活动。这个眼识有的时候生起作用,有的时候它不起作用;但是眼根是常在的,眼根是一直相续不断地存在的。


这个「俱有依」是指什么说的呢?「谓眼」,就是我们这个眼根,这是它的「俱所依」。下面还有在解释这个眼根的事情。





癸二、等无间依


等无间依,谓意。


「等无间依」,不只这一个依,这个一共有三个依。第一个是「俱有依」,「俱有依」是叫做增上缘。在四缘里面是增上缘,一个有强大力量的,就是眼根,眼根对它是帮助的力量很大;如果眼根若坏了,眼识就没有办法生起了,所以这个眼根是太重要了。还有个「等无间依」这是第二个依,「等无间依」怎么讲法呢?这个我们在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也提到,这个「等无间依」,就是眼识的前一剎那灭了,后一剎那的眼识才能生起。前一剎那、后一剎那中间没有间隔,这个没有间隔这句话怎么讲呢?譬如说是你前一剎那眼识灭了,但是后一剎那眼识没生起。


假设你入定了,你入定了,你入定七天,入定七天眼识是不动的,不生了的,中间有七天,七昼夜的距离,但是没有第三者在中间阻碍,没有,还是无间的,还是没有间隔的;时间上可能是有间隔,但是没有第三者在中间的阻碍。那过了七天以后,一剎那一出定了,那么眼识才生起。那么虽然有七天的间隔,但是没有第三者在里边,所以还是无间。那么前一剎那的眼识灭了,后一剎那的眼识才能生起,如果他不灭,后一剎那眼识不能生起,所以后一剎那的眼识的生起,依前一剎那的眼识的灭做依止,这个依也是很重要,没有这个依也不行。这唯有心法才有这一回事,这叫「等无间依」。这样说这耳识是耳识的「等无间依」,眼、耳、鼻、舌、身各有各的「等无间依」,也是不混乱,这是「等无间依」。


这个「等无间依」名字叫做意。这个意,不是第六意识的意,不是。这个意是什么意思呢?当依止讲,意是依止的意思。前一剎那的识灭了,做后一剎那识的生起的依止,这就叫做意,意是依止的意思。意有二个解释:一个是依止义,一个是思量义。现在是指依止义,叫做意。


这个「俱有依」,其实不只是眼根,「俱有依」是同时的;「等无间依」是前后的。「等无间依」不可以是同时的,说它是无间的,它又不是同时的,所以叫做「等无间依」。这个眼根对眼识来说是同时的,但是这个「俱有依」不只是眼根,譬如说这个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也是它的「俱有依」。第六识就是分别依,如果第六识不在的话,它特别注意一件事的时候,眼识也没有办法生起,眼识也是不能生起,就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所以这个孔夫子也知道这件事,他也知道这件事。这个第六识是分别依,第七识是染净依,第八识是根本依,但这里边没有提,不提了。





癸三、种子依


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这个眼识的生起,要有「俱有依」,要有「等无间依」,还要有「种子依」。这个等无间缘,「俱有依」是增上缘,增上缘、等无间缘,「种子依」就是因缘。这个「种子」也是眼识生起的一个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眼识的生起要有眼识的「种子」现行,眼识才能活动。那么眼识的生起要有「种子」来现行,「种子」是剎那剎那的,所以眼识也是剎那剎那的,那么眼、耳、鼻、舌、身、意、识都是这样的,都是剎那剎那的。那么从这里头,我们读这个永嘉大师的〈证道歌〉,好像这么说的『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这个不学教的人,就会拿这句话来喝斥这个学教的人;或者是一般没有学教的人,喝斥人,实在是不及格,他不应该喝斥我们,我们是学教的人。他们没有学教,不愿到佛学院去,他来喝斥我们他不应该。


但是这禅师他要喝斥我们,就是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这个喝斥对不对呢?也有一点道理。我今天因为第一段文,很琐碎,有的时候那一个字要查字典,要把它念准了。还有这个名相呢?有的时候要查查大辞典,查了好多的大辞典。然后今天早上本来是要静坐的,静坐的时间都被占去了,只坐了一刻锺,坐了20分钟,我心里就想起来这句话,这〈证道歌〉这句话,这个『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但是我又想出一个自圆其说的道理来,就是这句话「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就这句话。若是不学习经论的话,尤其是你若不学习唯识的话,你很容易一静坐的时候,我欢喜坐禅,禅是最重要的,学教、分别名相那是自找苦恼。但是你很容易走差路,很容易走差路,什么呢?坐那里因为没有得定的人,当然是心里妄想很多;得了定以后,明静而住、念念相续、无散乱转,这个明静而住,一坐坐七天,或者坐一百天,坐这八万大劫,那很容易你就意会到这一念心就是常住真心、性静明体,没有生灭的,这就是佛性,我就是佛!很容易就会想到这里。


但你若是想学习过唯识的话,「种子依」这个识是由「种子」现行生出来的,而「种子」是一剎那一剎那的,识也是剎那剎那的,都是无常的。那里是常住真心?这就是一个问题,这是个问题,你又不知道;你若不学习,很难知道这件事情。他说的不对,那么你敢说是《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的,弥勒菩萨是未来佛,其实现在就是佛,你说他说错了吗?你敢说这句话吗?你『不惧无底深坑苦,视之如粪土』。不过这件事,所以我们学习佛法,说是玄奘大师那时学习了多少佛法,学习了《涅槃经》,我们看《玄奘法师传》,他第一,最初开始学习的佛法就是《涅槃经》,学习了《涅槃经》,他学习了《摄大乘论》、《俱舍论》是后来。他那个时候才有这个疑问,说是究竟是南道对?是北道对?当场是现场有疑问。我们现在学习也是一样,因为你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经论,一下子就毕业了,就是你学过有时候还是弄不清楚。


所以这个地方,有的时候说是常住真心,有的时候说剎那生灭,你怎么决定?你心里面怎么样,有什么感觉?这是个问题。所以「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这个眼识的生起要依赖眼识的种子,种子一剎那现,就是一剎那的眼识;这一剎就那就灭了,所以眼识也灭了,要一剎那、一剎那的这样生起。那么从这里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分别名相」里面也有好处,也是有好处的。另外我想到一件事,这个船子和尚,这个船子禅师,他是摆船的,他对他的同参说:「我的贪心不大,你去对那个学教的,学习佛法的、讲经的法师,你注意,找那个伶俐的一个叫他来,我收他做徒弟」。 这个《禅师语录》有这件事。


那么这个禅师他就叫做夹山禅师,就是他。这个人的确是很利,他这个后来那位叫什么名号,叫道果禅师,他就去听听,各处去听经,听一个法师讲经「法身是无相的」他这么一讲,他感觉那位法师有点智慧,当然还是不同意他的说法,那么他就介绍这个法师去亲近那个船子和尚,他的问答,那当然也是有智慧的人,这位法师就变成禅师了,就是开悟了。那么从这件事上看,看出什么消息,很多的大禅师是学教的,然后经过那个开悟的禅师指点指点就进了一大步,就是这么一回事,这样子比较合乎道理。说是完全也没有读过书,就是认识几个字,也没有学过教,说是给你一拳就开悟了,我很难相信这件事,我不相信这件事。


你学过教,学过佛说的圣言量,他懂得多少佛法,然后这个祖师开悟了的大智慧,再去警策他一下,这是有可能的,这是合道理的,合乎道理。这样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这句话不对,还是应该学习佛法的,还是应该学习佛法的。我以前也说过,这个临济禅师,我看他的语禄,这个人非常的利,但是看他自己说的法,我就不满意了,我就不感觉满意。但是看他的传上,我到日本去,那是一个寺庙上,不是大宗祠寺,一个庙上,给我一本《临济禅师语录》,它那上面说,临济禅师是学过教的,他在一个大法师那里听过经的,这句话很宝贵。在我们汉文佛教的这个《禅师语禄》,你看《临济禅师语录》好像很难找到这句话,很难找到说临济禅师是学过教的,很难找到这句话,也可能有我没看见;但是不容易看见,就算有也容易看见,为什么会这样子?


所以我认为这个执笔的人要忠实才对,要诚实,他是怎么的就怎么写才是对的,有些地方隐藏起来不说,不说,那意思就是不重视文字的,你学教这件事不需要,不需要这件事,就表示这个意思,我认为这件事是不对,是不合道理的。你能说是你这样讲释迦牟佛出世是错了,不应该说话,这完全是搞错了。所以还是要学习,但是最遗憾的事情,就是现在没有佛。我们说谁是菩萨再来,这个话,说一说也是好听啦。所以说没有佛,也没有菩萨,也没有阿罗汉,没有过来人,我们不能拜他做师父,就得靠什么呢?就得靠经论了,要依法,这是问题就在这里。这要依法,就得要多学,你才能通达无碍,多学就是个问题,多学就是个问题。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2 17:46

「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即此一切种子」,这个「种子依」,以种子为所依,这个种子是什么呢?「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一切种子」,我们内心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分别,都是由种子变现的,都是因为种子变现的,若是没有种子了,你不会有那样的心理作用。譬如说阿罗汉,他把爱烦恼、见烦恼除掉了、灭掉了。这阿罗汉他心里清净,他就不会再有这个欲的,欲的这种分别心,他没有。贪、瞋、痴无余断,贪无余断、瞋无余断、愚痴无余断,没有剩余的,完全的消灭了。这个消灭不是指现行说的,是指种子说的。所以没有那个种子了,他就没有这个贪、瞋、痴的烦恼不现行,不能活动了。我们有这样的烦恼现行,就是因为有种子,内心里面有这样的种子,所以种子是无量无边的,所以「一切种子」。


「执受所依」,这个「执受所依」,我们学《摄大乘论》上面解释过,就是阿赖耶识「执受所依」,这个「所依」,就是身体,这个眼、耳、鼻、舌、身是为阿赖耶识所执受,所以他是一个活活的生命体,他若不执受就变成死尸了。他执受他,所以他能够有觉受,这个「受」,就是有感觉,就是因为阿赖耶识执受的关系。这个「执」呢?就是阿赖耶识与这个身体同在,有执持他的力量。


「执受所依」,这个「执受所依」是谁呢?就是「异熟所摄」的「阿赖耶识」。「异熟」,我们《摄大乘论》应该没有白学,就是变异而熟。这个阿赖耶识的现起,是由这个善、恶的业力,在我们凡夫来说就有善业、有恶业,你就是一个蚂蚁它也有「阿赖耶识」,一个老虎也有「阿赖耶识」,乃至天他也有「阿赖耶识」。但是这个「阿赖耶识」的现起,有善业现起的、有恶业现起的;善业、恶业是因,阿赖耶识是果。在因是善、恶;在果上是无记,所以叫做「异」,执持不同,不同的。因中有善、恶,到结果的时候只是无记,所以叫做「异」这是一个意思。


第二个是异时而熟,这个善、恶是在前一生,现在这一生,不是在和前一生的以后,所以是异时而熟,不同的时间才成熟的,叫异时而熟,也是变异而熟,逐渐的变异才成熟的。这样成熟了的「所摄」,属于这样一类的意义是谁呢?就是「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就是「一切种子」识,这「一切种子」在那里呢?就在「阿赖耶识」里面,这「阿赖耶识」里面有无量无边的种子,其中这个眼识的种子,生起现行的时候,就是眼识,是这样子。这里边是说这个眼识,它是要以种子为依,它才能现行的,才能活动,这也是一个条件。








问:如何区别自然外道与佛法中,所谓的法尔如是之间的不同。


答: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也有这种想法,外道有所谓的自然外道,佛法也说法尔,法尔也是自然的意思,那有什么不同呢?


佛法说法尔如是,但是先要学习观待道理。先要学习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观待道理就是诸法因缘生的意思。先这样观察,先在观察的时候,诸法因缘生,所以是无常、苦、空、无我这样观察。我不知道你们会怎样,你要常常的,这个闻、思、修,这个思惟,常常思惟,就会出来一个问题,就是什么问题呢?因缘所生是无常的,因缘所生是常的不可以吗?就会出来,你初开始分别思惟,依据圣言量的思惟,他就是这样的,但是久了,就会出来一个反动的力量,会有这种事情。为什么他是白的,很多什么事情都是一样!为什么水是这样?火是那样子?这个最后说这个法尔,就是这样子。这样说呢?和外道就不同了,和外道是不一样了。


外道他也不明白,或者说是不承认,不承认是因缘有,说自然有,这就是没有办法能改造自己,能改善自己;反正自然是这样子,你无可奈何。说这个人他是很穷苦的,是自然这样子,那你没办法改变。那么说是上帝造的,那么你也没有办法改变,因为这权力在上帝那里。若是说因缘有,因缘有,那么这个因缘是这样子,那么我现在我不做这个因缘,那么就会改变了。不是这个因缘,就没有这个因缘所生法,你有不同的因缘,有不同的因缘所生法,我可以从中选择,我就能改变自己。所以佛法说到法尔,还是和外道不一样。





问:佛法说空、无常、无我,又说法尔如是,这该如何解释?


答:你还是照正常的思惟因缘有的,是空、无常、无我这么说,等到内心里边有反动的分别的时候,你再用法尔道理来对治,我认为是因缘生的。这样子去应用,这样子。





问:真常论者只能修空观,修的是什么空观?


答:当然也一样,也可以修唯心(识)观的空观,修自性空的空观。他的空观就可以把一切有为法都可以空掉,一切烦恼空掉。但是那个真常的理性是不可以空的;可以修这个空观。假设这样思想的人,去学习了《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里边破这个我,还一大段的,破我执还一大段。或者《瑜伽师地论》也是,破我的地方也是,也说的很扎实的,说了多少段,不只一段的。那么他会怎么想呢?为什么,这个我和真常的理性有什么分别?就会要想这个问题。如果读这个《楞伽经》的话,也会想到这个问题,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呢?


欢喜坐禅的人,他懒得看经,不大愿意看经。看经费眼力,坐那里多舒服呢!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你若读了《楞伽经》,然后再去读这个《起信论》的话;或者先读《起信论》,再读《楞伽经》的话,思想上就会有问题,会有冲突的。你读了《楞伽经》,把这个《楞伽经》藏经里面有三种翻译,都可以读。然后读《楞伽经》,读《起信论》,读读《涅槃经》,再读《大智度论》,再读《瑜伽师地论》,我认为这个人,他的思想自己在作战。他一定是这样子。


所以这个修空观,修的是什么空观?什么空观都可以修,但是这个我,这个真常不可以空,它就是会有这个问题。会有这个问题,如果他也容易就会知道这个是我。很容易执着这个我见。这样说,这个我,最后的这个我不能断,最后的我若不能断,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以前说过,天台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密》,你们各位有没有读过?他解释非非想定的时候,这个非想非非想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智者大师说,就是那个修行的人,是『真神不灭』。『真神不灭』的这个「神」是什么?「神」在《智度论》上常就指我说的,就是神我,神即是我也,『真神不灭』,是真我不灭是这么意思。这个我是不灭,其余的一切法都空了,我是不空的,是这样意思。那么这个非非想定,连初果都不如,连初果都不如,还是个凡夫。


若读这个《中观论》的这个〈观法品〉,〈观法品〉那上面说修止观,先要修我空观。那龙树菩萨的想法是这样,先要修我空观。修了《阿含经》也是这意思,你修了法空观而不修我空观,不可以,一定要修我空观。你修我空观不修法空观也是可以;你修法空观,不修我空观,不可以。这《阿含经》有这意思。那么《中观论》〈观法品〉就是要修我空观,要这样修。这样子从《阿含经》上看,从《瑜伽师地论》上看,从《大智度论》上看,你我空,就是圣人。要用这样的圣言量来比量一下,这真常论者,他若不修我空观,那他是怎什么样?


所以印顺老法师、我又提到印顺老法师,在这个《中观论颂讲记》说,『识是不能了生死的』!阿弥陀佛!其实这句话,这个嘉祥大师也是这样讲,你看他的《中观论疏》也是这样说。不过是这个印顺老法师说这句的话的时候,就好像这个刺激性大一点。『唯识是不能了生死的』!那么用这句话说真常论者只能修空观,修的是什么空观?


若以真常唯心的观念与方法,能修空观不必修无我,可以达到何种程度?你想一想。当然这个真常论者本身来说,那他就是佛,我就是佛,自然是这样子,自然就想到这里。那你说他是和初果也不如,这是不可以的,不能这么说。所以这样子说法,我们学习佛法的,怎么样来决定这件事。





问:既然是一切法门更相随顺,那么要依真常的方式修行,而停留在真常、真心常住的阶段,此时再学般若破除它,是否可能更上层楼?


答:这在般若的立场来说,当然是更上一层楼,可以更上。这种人如果他的禅定工夫够,他若修般若空观,一下子得无生法忍,他会比一般人快。所以佛在世的时候有些外道,佛最后临入涅槃的时候,度的那个须跋陀罗,他一下子就得阿罗汉,那么这是特别的,可以更上一层楼;但是真常论者,他就不这么想。这还是思想的问题,每一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说话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必说是,你不能勉强的把它统一起来,这事是办不到。





问:《十二门论疏》卷上,睿师序云:『整归驾于道场毕趣心于佛地』。


答:当然我是读过《十二门论疏》的序,但是我若向各位说,我又去查了一遍。我又去重新读一遍,这样子。你们应该比我勤快一点,也去查一查,这个是在藏经上有,所以一查就知道了嘛。「毕趣心于佛地」,那个僧睿的僧是佛法僧的僧。这位僧睿法师在我们中国佛教史上是很有名的大法师,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一个很好的助手。是僧肇法师他们都是同学,僧睿法师比僧肇法师年岁大,他寿命长一点。僧肇法师三十几岁就过世了。「请院长开示是僧睿法师作的序」。这是当然你们可是出家的时间没有我这么多,你还是读的少啊。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10-2 17:47

问:辩机法师。


答:辩机法师、这辩不是这个辩,辩字是辩论的辩,这个辩。机是机感的机。你也可以查一,我说这个《大唐西域记》是他写的。玄奘说,他把它写成文字,一查就知道了。





问:静坐的时候,突然有一股莫名的瞋心生起。并不是粗猛的,只是微微的对某事、某件事务的不满,当瞋心在抖动时,很清楚的看到它。无形无相。





答:说无形无相这句话,不是不太合适。当然地、水、火、风,有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的形相,这个心法没有这色法的形相,但是他有瞋就是个相,瞋就是个相,愤怒。那么贪和瞋是不同的,就是有不同的相,还是有相,不应该说是无形无相。但是看出这个,我不知道这是那位同学,这位同学的文章还是不错的,把这个字用的很好,这句子很柔软。





问:也找不到他的源头。


答:也找不到它的源头,这句话也说错了,你对某事的不满,这就是个源头吗!这就是源头,但是它就是在那儿抖动。再多的观照,瞋心就消失无影无踪了,这个也是事实如此。





问:请问这无由来的瞋心,就是业力吗?以前造的业在静坐浮现出来,在静坐中浮现出来。


答:这个业,业者动也。不过我们通常在佛法里面用业的时候,就是比较粗重的叫做业。譬如前生造了什么业,今生现出来。譬如说这个人,他也没有佛法学习很多,也不明白什么是佛法,佛法僧出家,但是就欢喜出家,这就是所谓业。他前生在佛法里熏习过,作过出家人,今生他遇见了出家的这些这个大环境,他就欢喜,这属于业,这是业的事情,可以这样解释。


至于说是心这个瞋心动了、瞋心动了,对某一件事情的不满,把你静坐的时候,有一个不如理作意,把那个瞋心引出来了,就是这么回事,这是很微细的事情。我们这不如理作意,自已不大感觉,等到这个心所出现了,现形了才知道,你才感觉,现在动了慎心了,是这么回事。





问:现在静坐中观照它,它自然消失了,这是否表示以前所造这个的业已消除了?观罪性本空是否如此的观法?


答:不是的,这个瞋心动了,譬如刚才静坐之前和某一个人,和某一件事心里不满意,静坐的时候就出现了;或者我是静坐之前一个小时、二个小时,和谁说什么话、说什么话,静坐的时候,这话又现出来,自已又说一遍,这时时有的事情。不一定说是和前生的业力有关系,不必这么解释。


但是你就这样观照它,伳这一个瞋心就消失了,这可见很好。你没有随着瞋心去虚妄分别,只是观照,它就慢慢消失了,这也是个方法,但这不是观罪性空,观罪性空是观察这个瞋心是因缘有的,因缘有的,他自性空,这样子叫做观罪性本空。观罪性本空这样观要深刻一点,比你这样观照,更深刻一点,可以能得圣道。若只是这样像你这样观照的话,逐渐消失能得定,得圣道还有一段距离,还有点距离。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