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首楞严经颂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5-28 18:47
标题:
首楞严经颂
明 真界
颂海众云集求示深奥为楞严发起一章
诸来清众集祇林 钦想慈严布法云 敷座宴安示深奥 递相欣庆未曾闻
颂匿王请佛阿难行乞误堕淫室为发起教缘一章
匿王延佛入宫闱 斋毕无言竟尔归 知彼术加难解脱 故光说咒破重围
不遑僧次独归迟 钦仰无遮行等慈 乞食淫坊遭幻术 加持咒力实难思
未全道力枉多闻 得息淫机仗密音 提奖归来同见佛 惭惶悲泣恨何深
颂请示最初方便一章
创问菩提本起因 瞿昙诘处意何亲 可怜不识衣中宝 流浪穷途作乞人
颂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至七处征心一章
廓然清净本无方 真照无私体自光 滞有著空情未瞥 何能得见法中王
颂不知真际请示奢摩他路一章
不知真际溺多闻 淫术交加恶见萦 请示奢摩他路法 欲知真际息迷情
颂指所迷众示二种根本一章
凡夫逐妄枉沉沦 迷性修行非正因 指示菩提生死本 令人识妄自知真
颂举拳诘心复认能推一章
举拳验见诘其心 复认能推是本真 一昧奢摩他路矣 无边生死自相亲
颂破能推之心一章
动属前尘静法尘 一离二境即无情 能推觉观从兹灭 修证无生孰与行
颂不知寂常心性请示妙心道眼一章
二障相缠昧寂常 性天慧日两无光 法幢大建高挥抹 心眼清明万法忘
当机犹伫佛慈音 故问陈如悟道因 若识主空元不动 寂常真性在当人
屈指飞光意甚殷 那堪认物逐前尘 若知见性元无动 身境消亡契本真
颂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观河之见一章
罔知觉性无生灭 即以观河见指迷 悟得本来无变异 不劳动步证菩提
颂若此见闻必不生灭认妄为真一章
见闻知觉本非真 遗失圆明认影尘 弃海认沤情已妄 执沤为海转迷津
颂承佛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等一章
承佛圆音悟性真 其如所获但缘尘 能知指客咸无实 心法双亡见本人
颂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八还辩见一章
明暗诸缘悉有还 圆明见性自无迁 因迷本净无还者 常被漂沦深可怜
颂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一章
万形虽异性无殊 周遍河沙体湛如 蓦忽相逢无孔鼻 即知自足不求余
颂若此见性必我非余缩夹绝一章
迷却真心逐外尘 方圆大小横交陈 一能转物全空体 应用无方妙入神
颂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乃至无是非是一章
见性未圆能所立 内心外境岂融通 是非物我情忘也 一觉圆融万法同
颂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破妄见显真见一章
真见犹然绝照功 能缘之见合消融 妄真俱尽离还遣 水色山光触处逢
颂因迷见见非见许示奢摩他观照一章
妄见虚无容可识 真离见相罔知归 只因庆喜增迷闷 许示三摩观照微
颂觉所觉眚觉非眚中示奢摩他观照释见见非见疑一章
寂而常照万缘空 照觉无私混寂中 所觉既空真照寂 从前迷闷自销融
颂因缘自然和合与不和合前后诸章
和合因缘及自然 空华犹是翳于先 执除缘谢心明露 翳去华亡空体圆
颂汝犹未明等会通藏性至说偈赞佛一章
浮尘幻相本来真 不觉俄兴万象陈 人法两亡无滞碍 山河全露法王身
颂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问一章
万法由来绝异同 拟思量际昧真宗 认明遥落无明里 立所深沉有漏中
背觉合尘诸相碍 灭尘合觉众缘通 满慈迷却圆融理 翻累瞿昙话更重
颂示妄无因一章
未明诸妄本无因 曲引狂人认影真 狂歇推因无可得 即知诸妄亦无因
颂汝但不随分别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一章
分别忽忘狂性歇 因缘从此永无生 觉心本净周沙界 何藉劬劳修证成
颂赐屋求门请示本发心路及摄伏攀缘法门一章
悟心广大绝边涯 漂泊之人已得家 若示其门深入奥 圆常佛智粲心华
颂初审因地发心答无余涅槃本发心路问一章
修行之要贵因真 心地真时道易亲 以湛旋流得元觉 涅槃证入亦非新
颂次审烦恼根本答摄伏攀缘入佛知见问一章
烦恼之元在六情 脱黏复湛眼清明 欲成无上遍知觉 超越三祇不涉程
颂请示结解之元及六解一亡等一章
缚脱元来无二门 粘兮交结解兮分 六根解脱真犹泯 莫自循声迷本闻
颂请示圆通本根一章
本根未达问何殷 异路交陈念岂纯 若昧此方真教体 安知迟速不同伦
颂敕诸圣各陈圆通一章
敕令诸圣各陈因 七大诸缘混入神 究竟归元无二致 须知方便不同津
颂敕选圆通本根一章
诸圣圆通已杂陈 敕令大智选当根 不知此土何方便 堪教众生息苦轮
颂奉敕拣选圆通本根一章
觉海圆澄性本然 瞥生一念起诸缘 依根复湛空沤灭 真照灵明洞大千
归元妙性本无殊 方便之门煞有余 欲使初心容易入 须依闻性莫凭虚
诸圣圆通固所珍 此方教体在音闻 能旋倒妄闻闻性 证入三摩岂滞文
颂请示摄心远魔四种清净明诲一章
入定先须摄四心 免教魔事得相侵 惑亡业谢根尘净 顿入无生觉海深
颂示持咒消习一章
现业易违凭自力 宿殃难脱藉神功 修行方便无他术 尽在瞿昙显密中
总颂三渐次及五十七位一章
妙性圆明绝悟迷 本无烦恼与菩提 三重渐次梅休渴 五位阶梯叶止啼
有作固宜为妄缚 无修安得是真离 梦中行尽江南路 觉后方知步不移
别颂违现业得无生法忍一章
返流全一想心空 一念圆明与佛同 以故如来密圆妙 明然显现净心中
如来慧月性天明 行者禅河定水清 无去无来光映现 常相涉入了无情
别颂获无生忍成干慧地一章
欲爱干枯慧性明 十方国土皎然清 根尘脱落无生获 觉路从兹渐次行
别颂五位并等觉一章
五位修行功渐深 法流水接始圆因 从兹顺逆相交也 妙觉菩提已极邻
则颂得初干慧穷尽妙觉成无上道一章
自获无生发圣位 迥超极造未圆明 因兹证得初干慧 无上菩提始极成
发心毕竟二无殊 镜体无殊光有殊 五十五番磨莹后 须知镜体本如如
颂单复十二皆以金刚止观证入一章
如是重重单复陈 本何心行以趋登 始从干慧终圆妙 皆用金刚止观升
颂无生法忍即金刚止观意
始获无生因地心 金刚观察即真因 寂而常照诸缘息 止观圆明本一真
颂请示经名一章
见道修行证果圆 绮筵未散乐频諠 文殊为广流通意 启请经名万古传
颂精研七趣戒备失错一章
妙觉圆明绝圣凡 只因迷妄起天仙 梦中历历形诸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
颂详辨魔境深防邪误至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一章
法筵将罢众无询 揽几回容复倚凭 真止观中微细事 自非详辨若为凭
止观之中境异陈 预须辨识在于心 临时了了无迷惑 真照圆明空五阴
识阴尽时根互用 从兹顿入觉圆明 一超直至如来地 圆满菩提何所成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6-17 16:42
1、悟本体(先行)
本性即是真如本性,即如来藏性。[悟]有三种:1解悟2行悟3证悟。
(1)解悟——即是始觉。于此觉中,了妄达真。[了妄]者,如了七处皆妄,一切世间幻化虚妄。[达真]者,如十番显见,通达本有[真见之性]。此[始觉智]即见道位,于是悟中,行者之观念(知见)改变、行为转变,且此等转变皆是决定,非如突然心血来潮,昙花一现,此即如圆觉经所云:[即已成金,不复为矿]。是故非如一般之文字知解,乍现即逝;即如小乘之见道位,一切邪见、恶知见悉断;亦如大乘见道位,决定一佛乘,不再履于凡外权小之径,并于一切法,闻即信受、谛解。
(2)行悟——即明心见性。[明心]者,明心相也。心相者,即如大乘五位百法中所示之心王、心所、心不相应行等法,包括心所的善恶(烦恼)等法自相、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生起、如何修灭等。至于[心王],则了八识之体,诸识各自之体、相、用如何,以及其间互动之条件及本源。如是一一法皆明了者,乃得称为真[明心]者,故六祖惠能大师说:[明心号菩萨。][见性]者,即是见自本性,亦是见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此见性,常修道位,亦即[分证觉],即于六十位修证过程中,分分断无明,即得分分见;是故大般涅盘经中说:[十住菩萨犹见不了了。]意谓:十住菩萨虽有见性,但仍不能了了全见,是故,于此位中,尚非现量境界,而仍属比量智。
(3)证悟——此即[究竟觉],亦是证道位,即为现量智。是故当知,所谓[悟]者,绝非[神秘]、笼统的概念,而是有具体之悟境、对象、及内容的。且悟前与悟后,其人之三业,必然转变,有所不同;其转变即:越加清净、壮严、不贪染、有智慧。而且当然不会因为悟了,而言行乖异、反常、狂妄、贪爱世间、恣行杂染(若如此者,则决非悟了,而是着魔—然末世众生愚妄不知,常以着魔为大悟!)
2、持心戒(初行)
持心戒者,即是持佛戒。如佛在本经中说:[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一般的戒,都是指身口戒,不是心戒;而[佛戒]是心戒,故说:[摄心为戒],以摄心、摄念,令恶心、恶念不起,名为心戒,是为如来戒。因为既要修[佛定],而不能光持凡夫、小乘[身、口]之戒——持此戒者,于其持犯,即不能说要具多少缘,且其事成就——如[前人命断](杀生)、[离本处](偷盗)、[入胡麻许](邪淫)、[前人领解](妄语)、[咽咽得罪](饮酒)等——方结罪,只要起心动念有恶念,恶心生起,即是有犯,是故名为心戒。故欲修佛定者,须持佛心戒,持心令无杀心、无盗心、无淫心、无妄语心,才有资格修习佛定。至于持佛心戒,于本经中则包含两大单元:
(1)四种清净明诲(详见经文卷六)
其心不杀——不起杀心
其心不盗——不起盗心
其心不淫——不起淫心
其心不妄语——不起妄语心
(2)三种渐次(详见经文卷七)
除其助因——除五辛
刳其正性——断除酒肉、淫欲(包括正淫)
违其现业——不缘六尘,旋元自归
如是持佛戒,身语意三业清净,资粮具足,堪修大定。
3、修大定(正行)
此即所谓[全体起修]。所言[体]者,真如本体也,以悟得本体故,故得依此本体为[本修因](即[如来密因]),而进修首楞严大定。其次弟为:
(1)具信解——信解正法、无上法,尤其是真如法;如前说。
(2)持净戒——除在家者五戒、八戒,出家者沙弥戒、比丘、比丘尼戒之外,尚须依循四种清净明诲、三种渐次,此则僧俗共遵者,如前说。
(3)严道场——包括择地、掘地、净地、建坛、洒净、结界、壮严道场(含如法安奉佛菩萨像、法器、供具、壮严具,如幢、幡等)。
(4)持心咒——先持大咒以为结界,再持咒心,以为摄心入定。
(5)修大定——以持佛心咒,得与佛心相应,入佛总持,三密与佛相应,得佛三密加持,速入大定。
(6)破五阴——入大定后,以大定之定慧力,破五十种阴魔;阴魔破故,即破五阴(五十阴魔即五阴各各有十境,五乘十为五十,故五阴总共有五十境);五阴破故,得度[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7)证三昧——五阴魔破,即身证得三昧,究竟、坚固、不动。
(8)证圆通——证三昧故,以三昧力照破六和合,复归一精明,无复根隔,内外圆通,诸根互用,身心无碍,理事无碍,是名圆通。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