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佛陀教诫居家修持指南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5-4-2 14:32
标题:
佛陀教诫居家修持指南
-一海涛 辑
1.爱自命者,则不杀生;爱自财者,不盗他物;爱自妻者,不侵他妻。《无字宝箧经》
2.何故名家?其善男子处于居家,乐则同乐,苦则同苦,在所为作,皆相顺从,故名为家。《杂阿含‧九三经》
3.于父母、兄弟捶打而骂辱,无有尊卑序,是则堕负门。《杂阿含‧1279经》
4.居家至狭,尘劳之处;出家学道,发露广大。我今在家,为锁所锁,不得尽形寿修诸梵行。我宁可舍少财物及多财物,舍少亲族及多亲族,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中阿含•80经》
5.(世尊告曰:)随其技术,以自存活。或作田业,或行治生,或以学书,或明算术,或知工数,或巧刻印,或作文章,或造手笔,或晓经书,或作勇将,或奉事王。……作如是业,求图钱财。《中阿含.苦阴经》
6.初当学技术,于后求财物。后求财物已,分别作四分:
一分作饮食,一分作田业,一分举藏置,急时赴所须,
耕作商人给,一分出息利,第五为娶妇,第六作屋宅。
家若具六事,不增快得乐,彼必饶钱财,如海中水流。
彼如是求财,犹如蜂采花,长夜求钱财,当自受快乐。《中阿含经》
7.一食知止足,二修业勿怠,三当先储积,以拟于空乏,四耕田商贾,择地而置牧,五当起塔庙,六立僧房舍;在家勤六业,善修勿失时。《长阿含‧16经》
8.由三事现前方有子息。云何为三?一者,父母有染心;二者,其母腹净,应合有娠;三者,应受生者,中有现前。具此三缘,方有男女。《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九
9.父母生子,养育哺乳,长大欲令见日月光;父母以天下万物示子,欲令知善恶。《阿遬达经》
10.父母及长兄,和尚诸师长,及诸尊重者,所不应生慢;应当善恭敬,谦下而问讯,尽心而奉事,兼设诸供养。《杂阿含.92经》
佛陀教诫居家修持指南-二 海涛 辑
1.是居士令五种养母养视。何等五?一者,治身母;二者,除垢母;三者,乳母;四者,吉母;五者,戏笑母。
一、云何治身母?为是儿治头、手、足、耳、鼻、诸指,是名治身母。
二、云何除垢母?时时为儿洗浴、浣濯,是名除垢母。
三、云何乳母?时时饮食乳养,是名乳母。
四、云何吉母?是儿行时,执孔雀拂,持三股叉,侍卫拥护,是名吉母。
五、云何戏笑母?为儿作机关、木人、象、马、车乘、弓箭种种戏具,随时娱乐之,是名戏笑母。《十诵律》卷二十五
2.是时真净王(净饭王)闻世尊已达迦毗罗卫城北萨卢园中。是时真净王将诸释众往诣世尊所。是时,世尊复作是念:「若真净王躬自来者,此非我宜。我今当往与共相见。所以然者,父母恩重,育养情深!」《增壹阿含经》卷十五
3.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此大生主瞿昙弥(大爱道)于世尊多所饶益,世尊母命终后乳养世尊。」世尊告曰:「如是,阿难!如是,阿难!大生主瞿昙弥实于我多所饶益,我母命终后乳养于我。」《中阿含‧瞿昙弥经》
4.发、毛、爪、齿、皮、肉、筋、骨、胆、肝、肺、心、脾、肾、大肠、小肠、白膜、膀胱、屎尿、百叶、仓肠、胃泡、溺、泪、唾、涕、脓、血、肪脂、涎、髑髅、脑,何者是身为?地种是也?水种是也?水种是也?风种是也?为父种、母种所造耶!《增壹阿含经》
5.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法与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报,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云何为二法?供养父母,是谓二人获大功德,成大果报。若复供养一生补处菩萨,获大功德,得大果报,得甘露味,至无为处。是故诸比丘!常念孝顺供养父母。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壹阿含经》卷十一
6.若父母年老,少壮气已谢;不勤加奉养,当知领群特。《杂阿含‧102经》
佛陀教诫居家修持指南-三 海涛 辑
1.父母亦以五事善念其子。云何为五?一者,爱念儿子;二者,供给无乏;三者,令子不负债;四者,婚娶称可;五者,父母可意所有财物尽以付子。《中阿含经》
2.父母及长兄,和尚诸师长,及诸尊重者,所不应生慢;应当善恭敬,谦下而问讯,尽心而奉事,兼设诸供养。《杂阿含•92经》
3.布施及爱语,或有行利者;同利诸行生,各随其所应;
以此摄世间,犹车因工运。世无四摄事,母恩子忘养;
亦无父等尊,谦下之奉事;以有四摄事,随顺之法故;
是故有大士,德被于世间。《杂阿含•669经》
4.夫在家者,孝事父母在于膝下,莫以报生长与之等,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舍利弗问经》
5.世间无善知识者,则无有尊卑之叙--父母、师长、兄弟、宗亲,则与彼猪犬之属与共一类,造诸恶缘,种地狱罪缘。有善知识故,便别有父母、师长、兄尊、宗亲。《增壹阿含经》卷四十
6.父母还以五事报之(子女);一者,至心爱念;二者,终不欺诳;三者,舍财与之;四者,为娉上族;五者,教以世事。《优婆塞戒经》卷三
7.世尊告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报恩。云何为二?所谓父母也。若复比丘!有人以父着左肩上,以母着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饮食、床蓐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于屎溺,犹不能得报恩。
8.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难报。是故诸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壹阿含经》卷十二
9.(天人问世尊:)「云何义利胜,谁为最亲友?众生依何等,而得自济活?修造何事务,而能得聚敛?」尔时世尊以偈答曰:「种田为义利;妻为最亲友;众生依熟苗,而得自济活;若能勤作者,斯业胜聚敛。」《别译杂阿含•231经》
佛陀教诫居家修持指南-四 海涛 辑
1.世尊告阿难曰:「自今已后敕诸比丘,不得卿仆相向,大称尊,小称贤,相视当如兄弟。自今已后,不得称父母所作字。」
2.(佛言):「阿难!若当世间无善知识者,则无有尊卑之叙:父母、师长、兄弟、宗亲,则与彼猪犬之属与共一类,造诸恶缘,种地狱罪缘。有善知识故,识别有父母、师长、兄弟、宗亲。」
3.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生贫贱家。云何为二法?不孝父母、诸尊、师长,亦不承事胜己者。是谓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生贫贱家。诸比丘!复有二法生豪族家。云何为二?恭敬父母、兄弟、宗族,将至己家,惠施所有。是谓比丘!有此二法生豪族家。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壹阿含经》
4.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净法能护世间。何等为二?所谓惭、愧。假使世间无此二净法者,世间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亲、师长尊卑之序,颠倒浑乱,如畜生趣。以有二种净法,所谓惭、愧,是故世间知有父母乃至师长尊卑之序,则不浑乱,如畜生趣。」《杂阿含•1242经》
5.父母复以五事敬亲其子。云何为五?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须。《长阿含•31经》
6.诸比丘!母或在九个月或十个月间,彼其胎即重担,以大担心拥护于胎宫。诸比丘!于母经九个月或十个月,于大担心之下出产彼重担。彼所生者,以自己血哺育之。《爱尽大经》
7.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当作是学,应勤尽心,奉养父母。《杂宝藏经》
8.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济神离苦,后得无为,皆由慈孝学道所致。《菩萨睒子经》
9.具有智慧的人出生在家的话,此雄者(出家修行者)的七代父母可净。……其(出家修行者)兄弟、父母在天界能够享受不尽的欲乐。《长老偈》、《长老尼偈》
佛陀教诫居家修持指南-五 海涛 辑
1.尔时佛告亲族:「大王!我们的亲族同志应当相互一致和合。亲族同志一致和合居住在一起的话,敌人就不能趁机而入。人无论什么事,必须如无思树木的和合。昔日在雪山地方,暴风侵袭树林,那时因为沙罗树林的树木、灌木和薮相互的结合,因此风只是从树梢吹过而已,一棵树也没有倒下。」《本生经》
2.夸耀血统,夸耀财产,夸耀氏姓,而轻视自己的亲族者,这是败亡者之门。《败亡经》
3.不是由于(人的)出生而成为贱民,不是由于(人的)出生而成为婆罗门;是由于(人的)行为而成为贱民,是由于(人的)行为而成为婆罗门。《经集》
4.(佛言)诸比丘!子(女)尊敬家中的父母如梵天。诸比丘!子(女)尊重家中的父母如老师;诸比丘!子(女)尊重家中的父母如值得供养者。诸比丘!梵天是对其父母的尊称;诸比丘!老师是对其父母的尊称;值得供养者是对其父母的尊称。何以故?诸比丘!因父母为子(女)施与很多的恩惠,保护他们、养育他们,并且将他们引进社会。《增支部》
5.自己过着富裕的生活,而不奉养年老、老衰的父母者,应知彼是贱民。自己过着富裕的生活,而不奉养年老、老衰的父母者,这是败亡者之门。《经集》
6.奉养父母是最上的幸福。《经集》
7.应当依如法(得财)奉养父母。《经集》
8.在世孝敬母是快乐的,孝敬父是快乐的。《经集》
9.奉顺父母的儿子是被赞叹的。《相应部》
10.若依理法奉养父母者,如此奉侍父母者,现世为诸贤者所称赞,又逝世后升天享乐。《相应部》
11.观此等五处,父母于族中欲生子。何等为五?一者,子是由我们(父母)养育,其后(子女)会奉养我们;二者,会帮我们劳作;三者,永续家系;四者,继承遗产;五者,为祖先奉祀供物。《增支部》
佛陀教诫居家修持指南-七 海涛 辑
1.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依慈父悲母长养之恩,一切男女皆安乐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
2.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坠,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微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心地观经》
3.(天人问世尊:)「谁是旅人的朋友呢?谁是我家的朋友呢?谁是事情发生时的朋友呢?谁是来世的朋友呢?」(世尊答曰:)「商队之主是旅人的朋友;母亲是我的家的朋友;好朋友在事情发时,再三都是朋友;自己所作的功德是来世的朋友。」《相应部》
4.母与父也叫为梵天、叫为老师,是孩子们应该供养者,同时是爱孩子者。因此,贤者以食物、饮料、衣服、床坐、涂身、沐浴、洗足(奉侍父母)。如此地礼敬父母的话,在世会被诸贤者所称赞,又逝世后升天享乐。《相应部》
5.布施、不伤害、自制、克己、于寂静处修梵行、奉侍父母,此等是被智者所称赞的。《增支部》
6.时彼天子说偈问佛:「何等人之物?何名第一伴?以何而活命?众生何处依?」尔时世尊说偈答言:「田宅众生有;贤妻第一伴;饮食已存命;业为众生依。」《杂阿含•1005经》
7.(佛语阿难):「有七法是亲友,利益慈愍故。何等七?
一、难与能与;二、难作能作;三、难忍能忍;
四、密事相语;五、不相发露;六、遭苦不舍;
七、贫贱不轻。如是阿难!有此七法名为亲友,利益慈愍,令彼欢喜。」《四分律》
8.云何于亲友,爱重如己身;不应于亲友,伺觅其过失。亲友心愿同,相念常不忘;如是之亲友,不为他沮坏。应当恒敬念,爱重如己身。《别译杂阿含经》
9.良家子应以五事来奉侍友人朋辈:
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
四、同事;五、不欺骗。《教授尸迦罗越经》
佛陀教诫居家修持指南-六 海涛 辑
1.旧的东西不再修缮,饮食不节制,性质恶的男女成为家的支配者,皆不能维持家财的相续。反之,旧的去修理,饮食节制,守戒的男女成为家的支配者,祖业才得以相续不断。《增支部》
2.智者应该回避非梵行(淫),犹如回避燃烧的炭火。如果不能修梵行(不淫),至少不应该侵犯他人之妻。但是在修持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时,却须严守不淫。《经集》
3.女人不自守,舍主随他行;男子心放荡,舍妻随外色;如是为家者,斯皆堕负门。《杂阿含‧1279经》
4.假如妻子守持贞节,不屈服于他人之威力,顺从丈夫所欲去作,成为可意之妻;(丈夫)应将责备的事、褒扬的事、秘密的事跟妻子说明。《大隧道本生》
5.不满足自己的妻子,而非礼游女,非礼他人之妻者,这是败亡者之门。……依暴力或相爱,而非礼亲族、友人等之妻者,要知道彼是贱民。《经集》
6.夫当以五事来敬爱其妻:
一、对妻存尊敬;二、不轻视;三、不外遇;
四、委以权威;五、供给装饰品。《教授尸迦罗越经》
7.妻当于五事侍奉其夫:
一者,妥善处理家务;二者,亲切对待仆佣;三者,不外遇;
四者,守护集财;五者,凡事操持不怠慢。《教授尸迦罗越经》
8.老妇得少夫,心常怀嫉妒;怀嫉卧不安,是则堕负门;老夫得少妇,堕负处亦然。《杂阿含‧1279经》
9.(若有人能供给妻子)妻子复以十四事报之:
一者,所作尽心营之;二者,常作终不懈慢;
三者,所作必令终竟;四者,疾作不令失时;
五者,常为瞻视宾客;六者,净其房舍、卧具;
七者,爱敬言则柔软;八者,僮使软言教诏;
九者,善能守护财物;十者,晨起夜寐;
十一者,能设净食;十二者,能忍教诲;
十三者,能覆恶事;十四者,能瞻病苦。《优婆塞戒经》卷三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5-5-27 12:53
怎样建立佛化家庭?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建立婚姻的共识
我们讲建立佛化家庭,是希望从你们两个结婚开始就是一个佛教家庭。如何建立佛教的家庭呢?首先需要建立婚姻的共识。婚姻的共识是关怀、是互敬、是礼让、是互为同修菩萨,互为善友,彼此相互提携、共同的成长。如果遇到另一半很消极、很无奈、很孤单的时候,我们应该鼓励他(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暂时的挫折无所谓,我们再好好努力,你千万不要灰心!我会陪着你共同度过难关,而且我们的孩子也需要你的照顾!”这就是互相关怀。释尊教导我们,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皆是未来的佛。所以我们要尊敬对方,即使对方不尊敬我们,甚至受到虐待,也要认为这是成长的逆增上缘。我们不是教大家逆来顺受,而是倘若实在无法避免的时候,就要学习接受事实,并由衷感谢一切成长的顺逆因缘。“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如果对方一时无法改变,一定要调整自己,时时以尊敬、尊重的态度,来与对方相处,视其为未来佛、为菩萨。互敬、互重,对家庭生活的和谐非常重要。很多家庭问题的发生,来自于夫妇双方不能相互礼让。曾经有一位先生在禅七期间痛哭流涕,他说:“一味嫌弃太太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罪恶,出禅堂后,我一定要跪在太太面前,好好地赔罪、忏悔,并由衷谢谢她多年来的包容。”第二天他的太太跑来告诉我:“感谢师父!本来我先生已经准备和我离婚,如今我捡回我的先生。谢谢师父!”这是很不容易的。夫妇之间一定要互相礼让,尤其是先生对太太,因为一般而言,先生让太太比较难。
二、怀胎之教育
结婚不要孩子,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拒绝成长的举动;拼命生孩子,也是不负责任的事。有了孩子,我们才会深刻体会到父母生养我们是多么的不容易!从怀孕到生产,从生产到小孩上学、结婚、成家,成家之后,还要帮他立业,牵肠挂肚,万般呵护。没有孩子,不会知道为人父母的责任,也不知道为人父母的辛苦。但是现在不论中国人也好、西方人也好,结婚之后,非但忽略了双亲的奉养,还因忙着事业,而把小孩交给父母去“孝顺”,这绝对是错误。怀胎的时候要想:这是菩萨来入胎,我们怀的是一尊小菩萨。千万不要认为:“生孩子嘛!把小鬼生出来就好了。”如果你认为那是小鬼,他真的会变成小鬼;如果你视他为菩萨,他会是个菩萨。心的念头,非常重要。怀孕时,心中常念观世音菩萨,多看观世音菩萨像,经常观想菩萨慈祥的面容,对胎儿很有用;我们要经常保持心平气和,想要生气的时候,就赶快念观世音菩萨。怀胎时,不可以暴饮暴食、生活不正常。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情及心理现象,都会对胎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先生们可能认为自己跟胎教没有关系,其实你的身心状态会影响太太,也就会影响到腹中的胎儿。所以,良好的胎教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
三、小菩萨的培育
当小菩萨会爬行时,就要教他拜佛;在还未识字之前,可以让他看儿童佛教书籍上的图画,例如“本生谈”——讲佛往昔生中种种爱护动物、救度众生的故事,培养慈悲对待一切众生的胸怀。有人主张让小孩长大后自己选择宗教,其实这绝对是错误的。所以佛教的信仰应该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更何况母亲怀胎时就已经在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其实他在胎里就是佛教徒了,为什么还要等他长大再让他信佛?这是父母未尽义务及责任。多给小孩一点时间,小孩才能健康地长大,心理上才不会古怪。
四、夫妇的生活
“原谅对方”,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有一对皈依弟子结婚四年了,有一次来跟我说他们要离婚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丈夫说:“性格不合,生活方式不一样。我这个太太,吃苹果不削皮,吃橘子不吐丝,还常常把擦桌子的抹布拿来擦碗筷。”太太也说:“我先生每天晚上睡觉前不漱口也不洗脚,上臭下臭,我觉得跟死尸睡在一起,我还能睡得着觉吗?”这个好玩了,吃苹果不削皮,吃橘子不吐丝,不漱口不洗脚,都变成了离婚的理由。夫妻之间原本就不会有什么大事,但是最讨厌的就是这些鸡毛蒜皮、芝麻绿豆的事,因为太烦太杂了!其实夫妇的共同生活,要包容对方,能改就改,不能改也是小问题,只要太太不红杏出墙,先生不拈花惹草,其他都是小事。还有,要谅解对方,不要怀疑对方;夫妻之间要互信、互爱,不能猜疑,就算先生在外面真的有一点事情,你也要相信他,久了他会觉得惭愧:“太太这么相信我,对我这么好,我竟对太太不忠实,实在太不像话了。”夫妻双方彼此要绝对信任,而互信是从谅解、原谅来的。作为一个佛教徒,你要相信对方,相信他绝对会守五戒中的不邪淫戒,相信他会念观世音菩萨,学习原谅对方,这个非常重要。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