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西归心语】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12 11:37
标题:
【西归心语】
psb.jpg
(56.75 KB)
2014-11-12 11:43
伤害你的,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有一个人,在下雨天搭乘公车,车上乘客挤得像沙丁鱼一般。在不耐中,他突然觉得某个人的雨伞尖碰到了他的脚踝。他本想转头对那不知轻重的人还以颜色。但车里实在太挤了,他根本无法转身。当车子摇晃时,那雨伞尖就刺得更重,他心中的怒火逐渐升高,心想等一下非好好训斥对方一阵不可。
好不容易到了一个大站,下了一些乘客,他终于有了回转余地,愤怒地以皮鞋顶开那刺人的雨伞尖,并转身以最严厉的表情怒视那个「不长眼」的乘客。
结果他发现对方竟是一个盲人,刺到他脚踝的并非他想象的雨伞尖,而是她的拐杖!他心中原本难以扼抑的一股怒火突然消失无踪,而脚踝似乎也不再那么疼痛了。
为什么整个感觉会突然转变呢?
没错,是想法变了。表面看来,这个人的愤怒是起因于刺痛他脚踝的「那个人」,但其实是来自「这个人真鲁莽又无礼」的想法。
所以,当他发现对方是个盲人时,他的「想法」变了,随之「感觉」也就转变。
《庄子》中有一则故事,大意是这样:
在一个烟雾弥漫的早晨,有一个人划着船逆流而上。突然之间,他看见一只小船顺流直冲向他。眼看小船就要撞上他的船,他高声大叫:「小心!小心!」但船还是直接撞了上来,他的船几乎就要沉了。于是他暴跳如雷,开始向对方怒吼,口无遮拦地谩骂。但是当他仔细一瞧,发现是条空船,于是气也就消了。
如果你被楼上的人洒了一身水,你很可能会对他大声叫喊,甚至大骂。如果天空忽然下雨把你淋湿,即便你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也不会大发雷霆。
所以,你惭惭会懂得:很多时候,事情本身不会伤害你,伤害你的是你自己对事情的想法与看法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4-11-12 11:43 编辑
]
图片附件:
psb.jpg
(2014-11-12 11:43, 56.7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37
http://jixiangyun.com/bbs/attachment.php?aid=13519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12 11:40
禅是自我的回归
居士:师父,我对参禅很有兴趣,您能教我禅修吗?
懒云:那你认为什么是禅呢?
居士:就是坐在那里打坐,然后得五眼六神通,再然后就去帮助别人。
懒云:哦,那不是禅!
居士:那我们学佛不是让众生离苦得乐吗?
懒云:禅是自我的回归,是找回失落的本我。至于帮助众生,那是本我的自然妙用。禅不是打坐,禅不离打坐。打坐是入禅的门,进到门里,坐与不坐都是剩话,禅是要你放下,放下、放松,最后是本性的放任。
居士:放下就行了?
懒云:为了放下,让外寻的心回归,那就要从戒定慧入手,戒是篱笆、是围墙、是防火墙、是杀毒软件,没有戒的守持,凡夫的心就容易受到外境的诱惑干扰。
居士:哦,定慧呢?
懒云:有了戒的守护,心灵之湖就没有风雨的搅拌,湖水就宁静,污泥杂质就沉淀到水底了,湖水就清澈见底了,这就是定!沉淀的过程不要急,要耐心,不要无谓的用功,这就是定的微妙。当湖面清澈了,没有波浪了,那时候天上的月亮就在湖面映照清楚印现,这就是慧!
居士:可是我只守五戒,够吗?
懒云:哦,其实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如果说到修行本质,一条戒就够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居士:那周围的事物会影响我的情绪,这也不行吧?
懒云:如果心还被情绪外境干扰,那就永远入不了禅,就永远见不到本我!
居士:那关键是什么呢?放下一切,不就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了吗?
懒云:关键是定:镇定,安定,临危不乱,处乱不惊的定,没有这个功夫,你就会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没有这个功夫,你的智慧就会被污染。放下不是放弃,放下是要你尽力做事,做了就不要计较结果,不要在乎得失,放下是一种解脱,是一种豁达!所以,修禅看起来简单,真正做到的不多。很多人几十年修禅最后依然不能登堂入室哟。
居士:那要修好久呀?
懒云:如果能够彻底放下,当下打破知见情识,当下就能明心见性。否则,几十年枯坐,依然不能云开见月。
居士:这个彻底怎么讲?
懒云:就是无心:十方真教体,清净在声闻,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居士:清静在声闻?
懒云:虽然声音入耳,但听而不闻,好坏美丑都不要往心里去。
居士:这样心就空了?
懒云:心本来就空,不需要你另外空,只要不计较,不兴风作浪,自然阳光明媚!所以,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居士:那要天天打坐吗?
懒云:打坐是基本功。但过份死执打坐也是障碍,禅是活泼泼的,不能用死功夫。
居士:那什么也不做?守戒就行?
懒云:呵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有很多要做哟。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12 11:42
万事不顺皆因福报不够
当人现有的福分超过所能承受的福分时,一点小事也会镇不住,也就是会产生抑郁、自杀、忧愁、斗诤、烦躁、悲伤、绝望、怨恨、指责等情绪。某段时间没有福报,即使拥有很多财富,也感受不到快乐。福报不足的人,好比一锅汤,遇到些许小困难,就像一碗污水倒入一锅汤,整锅汤都坏了。
福报大的人,好比大海,一江污水流进大海,海不会被一江水转污,相反能把它转清,让自己更强大,纳百川而成百谷王。
彻底消除一切问题的方法,就是增长福报。
比如在外吃饭不方便,不用抱怨吃肉的餐馆多,吃素的餐馆少,是因为自己的福报不够!福报够了,想怎么吃自然就有。
参加一些世俗的肉菜宴席,不用怀疑,也是自己的业障才会被邀请参与其中,因为里面的种种肉,都或多或少曾经与我们有缘,或是我们往世的亲友,所以建议为宴席当中的所有众生回向。
想买房而买不到的人,不用抱怨房价高,或抱怨种种不公平,是自己的福报不够!不用抱怨菜价贵,不用抱怨即使素菜也有种种农药或转基因之类的,福报够了,天天吃有机绿色素菜都没问题!
生活在城市,每天“享受”污染的空气,拥堵的车流,不用抱怨,也是自己的业障,福报不够生活在惬意的环境中!想升职而无法如愿,不用抱怨别人有后台或种种不公,是自己的福报不够!
买股票会亏或迟迟不涨,不要抱怨机构或种种不公平,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业障,没有福报。否则应该买什么涨什么!
想修行而没有好的、清净的环境,不用抱怨,知道是我们的业障,还没有福报享受更好的修行条件。
不用抱怨事业不顺、家庭不合,等等等等。
如果业障够小,福报够大,你就应该是事事如意,心想事成!
福报升上去了,生活自然会好,自己的想法、爱好、追求也会跟着改变。
福报在哪个层次,心量就在哪个层次,追求就在哪个层次。
没有福报而说自己心量大,那是吹牛的。
一百个亿砸来稳如泰山的企业家,心量自然比一个亿就被砸得心跳贪婪的企业家心量大。
福报不够,就会镇不住人、事、物,比如镇不住上司,镇不住下属,镇不住配偶,镇不住考试,镇不住姻缘,镇不住工作,汇聚不了人气……于是产生种种问题。
打个比喻:把福报提升上去,自己就像一颗大星球。小星球根本转不动你,而且你可以转小星球。小星球就是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
不顺就是没有那么大的福报,把这个不顺镇得住,压得下去,有福压众恶。
开个小店,生意很好,福报镇得住。
小店做大了,小伙计都不听话了,客人也少了,不顺的麻烦多了,这是福报不够这么大,镇不住了。
做上司,下属都不听话,福报镇不住。
做下属,上司随意指责你看你不顺眼,你的福报比他差距太大,失了平衡。
喜欢一个对象,他老给你冷脸,你压抑,觉得不平等。他的福报比你大,所以是他转你,你围绕他转。
我们都知道大星球引力大,转得小星球都跑来旋绕,福报就是这个引力。
找工作,老找不到,老找不成,这段时间福报不够。心里抑郁、悲伤、痛苦、想自杀,这段时间没有福报了。
一个工作,别人做都很顺,不出问题,自己去做,毛毛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福报太少,镇不住这工作。
家里眷属斗诤,爸妈、老婆、老公、孩子、都有很多问题、很多烦恼,这是他们和自己的福报都不够了。
福报不够,直接住到地狱饿鬼位上去互相对待和感受生活。
福报不够,就像一根小芦苇,业风一吹,就东倒西歪。
福报够大,就像一座山脉,业风吹也不动,这就是镇得住。
福报并不仅仅是以金钱房子好车来计算的,因为一切都是福报,包括禅定也是一种福报,生活中常见如下棋、书法、专注等等是增长禅定的,禅定代表的福报。
举个例子:
有个人看到宝马车,得不到宝马车就为此痛苦,那说明这个人的福报最大也就只有宝马车那么点大,心量也就这个宝马车这么大,追求也是这个宝马车这么大,因为这个宝马车就能转他,让他心动。
福报超过这个宝马车,他就会觉得“宝马不怎么样”,宝马车不能引他心动;福报超过海滨别墅,他就会觉得“别墅也不怎样”,别墅不能引他心动;福报超过比尔盖茨,他就会觉得“我的财产全捐了算了”,一百亿放面前也不能引他心动。福报超过对方,他就会觉得“这个人很一般”,放面前也不会引他心动。
因为什么?量大福大,福大量大,心量扩大了,胸怀宽广快快乐乐积极进取顺遂无碍。如果你没有那么大的福报,却说自己的心量像菩萨那么大,那是吹牛的。
有的人以为我不求福报,只求开智慧。但是福报求不到,想开智慧?不行!你的福报有了,就把福报转换为智慧了。
佛经上说有个国王,有五个王子。第一位王子智慧第一,第二位王子工巧第一,第三位王子端正第一,第四位王子精进第一,第五位王子福德第一。这五个王子都认为自己是第一,谁也不服谁,都夸耀自己的长处。最后谁第一呢?
佛告诉大家:当年智慧第一的王子,是舍利弗;当年工巧第一的王子,是阿那律;当年端正第一的王子,是阿难;当年精进第一的王子,是输轮是;当年福德第一的王子,是我。当时你们都以为自己的长处智慧,工巧,端正,精进是第一,但是你们都不如我,我福德第一,我成了佛,你们成了我的弟子,依佛得度。
那么为什么不是智慧第一呢?
因为智慧也是从福报转化来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13 15:17
十分福气享三分
弘一法师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从前小孩子的时候,我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我的哥哥时常教我念这句子,我念熟了,以后凡是临到穿衣或是饮食的当儿,我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掉。而且我母亲也常常教我,身上所穿的衣服当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因为母亲和哥哥怕我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
诸位可晓得,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正颜厉色的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啊!
我因为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
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1920年在杭州时候,一位打佛七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1911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着哩!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的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
从前常有人送我好的衣服或别的珍贵之物,但我大半都转送别人。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惜福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就是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也是这样,有人送他白木耳等补品,他自己总不愿意吃,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他:“法师!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补品呢?”他说:“我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他老人家——印光法师,性情刚直,平常对人只问理之当不当,情面是不顾的。前几年有一位皈依弟子,是鼓浪屿有名的居士,去看望他,和他一道吃饭,这位居士先吃好,老法师见他碗里剩落了一两粒米饭。于是就很不客气地大声呵斥道:“你有多大福气,可以这样随便糟蹋饭粒!你得把它吃光!”
诸位!以上所说的话,句句都要牢记!要晓得: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14 20:51
禅,不是理论,禅是生活!
有一位女施主,家境非常富裕,不论其财富、地位、能力、权力,及漂亮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但她却郁郁寡欢,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于是她就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以赢得别人的欢喜。
无德禅师告诉她说:“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施主听后,问道:“禅话怎么讲呢?”
无德禅师道:“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女施主又问道:“禅音怎么听呢?”
无德禅师道:“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微妙的音声。把辱骂的音声转为慈悲的音声,把毁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音声,哭声闹声,粗声丑声,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了。”
女施主再问道:“禅事怎么做呢?”
无德禅师:“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进一步问道:“禅心是什么用呢?”
无德禅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听后,一改从前的骄气,在人前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不再自恃自我的美丽,对人总谦恭有礼,对眷属尤能体恤关怀,不久就被夸为“最具魅力的施主”了!
禅,不是理论,禅是生活,生活里有禅,就会法力无边,在人人尊,在处处贵,有禅,人生前途无往不利!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19 13:39
们常常会生气,你知道生气也有四种境界吗?
人与人,性格差异,素养有别,思维错落,或利益攸关,彼此矛盾,生气难免。而面对生气,表现层次不同,境界不同,其迹象和后果也截然不同。
生气的第一个境界是你气,我也气。
平时,你惹我,我惹你;或他人挑拨,你急我也急,你气我也气,你摔罐我摔盆,你初一我十五。为了争面子,要自尊,彼此互不相让,愈演愈烈。裂痕越气越深,情感越伤越重。是同事容易对立,是朋友容易分手,是邻里容易结仇,是夫妻容易决裂,甚至彼此会嫉恨终生。等落个两败俱伤的境地,已悔之晚矣!
生气的第二个境界是你气,我不气。
这有两种表现形式:或因我有涵养,有气度,不斤斤计较;或用刺激、嘲笑的方式,故意以不气的态度伤害对方。前者往往是稳住了自己,忽视了对方,把对方气歪了,得罪了,甚至已积怨成仇了,自己还忘乎所以,浑然不知。后者是将自己的快感建立在他人的伤痛之上,更易结怨,更易对立。一时图痛快,伤人过甚而遭报复时,其下场亦可悲也!
生气的第三个境界是我不气,也不让你气。
中拯救出来,达到互谅互让、和好如初的境界。实现这一境界,必须要学会换位思考,多想对方的处境和苦衷;学会自我反省,多想对方的长处和优点;学会顾全大局,不图一时一事;学会吃亏忍让,以言行打动对方;学会设台阶,下台阶,不计前嫌。只有这样,彼此才易化干戈为玉帛,岂不善哉?
生气的最高境界是你我都不气。
生气,具有规律性,又具有突发性,且生气的对象、诱因、背景也是复杂多变的。即使彼此有高尚的品格、超凡的气度、丰富的阅历、虑事的缜密、运作的技巧、完善的沟通,也只能在一时一事上容易做到无气可生,皆大欢喜。而双方终生相伴,或各自融入社会,与他人相处,达到永远无怨无气的境界,那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啊!但拥有这一境界的人,哪怕是暂时的,也是幸福的、可贵的、令人敬仰的!
你我矛盾了,冲突了,先做到自己不生气,再想方设法把对方从生气的泥潭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19 13:41
从今往后你不会再觉得痛苦了!
佛问小波浪:“你怎么不开心?”
小波浪说:“我好痛苦呀!其他的波浪那么大。而且我看到其它波浪那么有力量,而我却偏偏这么软弱,唉……”
佛说:“那是因为你没有看清楚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才有痛苦嘛。”
小波浪疑惑地问:“我不是波浪吗?如果不是,那我是什么?”
佛回答说:“波浪只是短暂的现象,其实,你根本就是水!”
小波浪:“水?”
佛接着说:“当你认识清楚你的本体就是‘水’的时候,你就不会再为波浪形体而迷惑,那么,你就不会再觉得痛苦了。”
小波浪恍然大悟,开心地说:“我明白了!”
人们看浪花,大浪与小浪没有什么分别,没有哪一个更荣耀。可是同样的问题反映到人类世界却变了样子,人们在本无所分别中妄取分别,又在这种妄取的分别中妄受烦恼。
佛说众生为可怜悯者,就是可怜在一切众生执着于短暂虚妄之相,全然不知自己是水的一分子,只是应自然之规律而起、灭,无所谓高、低、贵、贱、美、丑、好、坏,一切浪花终究回归水体。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19 13:42
伤心自己伤心,岁月负责超度!
人生是一场历练,经历着那么多的忧、愁、悲、欢!人生不是一场愚顽不化,那些岁月的更迭,光阴的流转,时时刻刻都是一种检验与锻炼。
活来平生多烦忧,就在于能不能清醒地分清人生的客观和心头的体会,距离就在一念之间。
有句俗语这么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与别人无关,恰恰是说的自己走过人世间,经历着人生的忧患苦涩,考验的是自己对人生的信心和信念。动与不动之间,经与不经之间,是否能够做到——坚定与从容!
每个人对人生都在做着思考,并不是人生的伤痛促进着谁去觉悟。纷纷扰扰的烦恼,往往干扰了人生的选择。所以说人生的艰难不在于前方多遥远,而在于自己的不坚定。人生的痛苦和孤独,不是生命的意义,需要用一种冷静和睿智,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自己:
安静,平静,心静。
浮生一场,活的不是烦恼不休,更不是一场疲倦和悲观,生命中的那些放下,是一个人必须要去认识到的,而且能够自觉的去摆脱那些人生中没有价值的负重与牵绊,活出人生的价值与向前的风景。
生命注定要经历那些挫折与低落,但那又如何?开阔生命的视野,活出胸襟的透脱!
生活的禅法,在于对人生一次又一次更新的认识。用一种内心的开阔,来观察这世间的花开花落,让生命充满一种坚强的生命力。岁月过往,活出与以往不同的人生感悟,更活出人生的一种心平气和。
随它所有的过往,岁岁飘零,来到这个世界上,体验的就是这一场的从容。
清醒的认识烦恼的面目,伤心自己伤心,岁月负责超度。
人生向前,路在何方?这是一种从困惑到坚持,从悲观到希望的一种信心。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生命的心路历程,从那些彷徨与焦虑中突围,活出人生的宽阔与高远。生命就是一种不断的去发现,那些曾经的过往,欢也零星,悲也零星,化解人生的悲哀与惆怅,分享人生的信念与感受,一生去珍惜。
生活在日常的纷扰中,东奔西走的辛苦,是一种对生命的历练。开阔着视野,拓宽着胸襟,珍惜这相遇,悲悯这错过,坚守人格的从容与率真,恪守生命的淡然和释然,安静的活在自己经过的旅程:
遇缘随缘,惜缘了缘。
生活的禅法,在于一种自我提醒,不必拘泥于遭遇生命里那些磨砺与痛苦,不必要去挑剔与分别,所遭遇的考验,都是生命的重重妙义,所有的坚持和超越,才是自己生命的柳暗花明。
生活的禅法,在于为生命提供一种化解烦恼的动力与能量,不去分别所有的遭遇如何的不恰当,而在于提醒自己如何去运用一种恰好的态度,恰好的理解,恰好的协调,和恰好的安排。
人间景色依然是:风过垂柳千万丝,一一入人眼底,一一过心头,恰好。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19 13:43
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解脱!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有一次,赵州禅师和弟子文偃禅师打赌,谁如果能够把自己比喻成最下贱的东西谁就胜。
赵州禅师说:“我是一头驴子。”
文偃禅师接着说:“我是驴子的屁股。”
赵州禅师又说:“我是屁股中的粪。”
文偃禅师不甘落后说:“我是粪里的蛆。”
赵州禅师无法再比喻下去,反问说:“你在粪中做什么?”
文偃禅师回答说:“我在避暑乘凉啊!”
我们认为最污秽的地方,而禅师们却能逍遥自在。因为他们的心洁净无比,纤尘不染,所以任何地方都是清净国土,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解脱。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是释尊在《维摩诘经》里告诉宝积菩萨的一段话。当时,弟子舍利弗听后,心中纳闷想着:娑婆世界充塞着烦恼与污秽,若是心净则佛土净,难道因为释尊的心不清净,才招感这个不清净国土吗?
释尊知道舍利弗心中的疑惑,就跟舍利弗说:“好比盲人看不到日月,但这不代表没有日月,而是盲人的眼睛出了问题。同样地,众生看不见净土,是因为众生内心充满了妄想、烦恼,所以看不到净土。”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19 13:45
你怎么到现在还把那位少女抱在心里呢?
最是平常最神奇,说出悬空人不知。好笑纷纷学道者,意中疑是又疑非。
有一位很出名的禅僧叫坦山和尚。有一天,坦山与友人一同去拜访一位道友,他们行经一条小河,河上无桥,所幸河水不深,可涉水而过。
此时有一少女站在河边,坦山见状就上前问少女说:“你要过河吗?”
少女不好意思地说:“我正想过河,但不知要如何渡过!”
坦山马上卷起衣袖,将少女抱起疾步过河。过河之后坦山放下少女,少女连连道谢,高兴地离去。
坦山与友人继续往前走,友人捺不住心中的不解,问坦山:“身为一个出家人,怎么可以随便地把女孩子抱在怀里呢?”
坦山笑着说:“我早就已经放下刚刚抱着的那位少女,你怎么到现在还抱在心里呢?”
平常心是
那什么是平常心呢?正如《金刚经》中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当我们了知万法无常生灭后,自然能够不执取,进而达到“平常心是道”的意境。然而,这种泯除了一切世间执着相的平常心,若未经历一番真修实证,是不容易体悟的。那些习于“口头禅”、光说不练的人,也只能停留在头脑、知道层面不断地臆想、推测,却得不到真实法益。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21 19:12
不需要时时刻刻担心烦恼!
何必眉不开,烦恼无尽时,一切命安排,当下最悠哉。
在冷飕飕的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面的落叶。随风飞舞的树叶,常让小和尚头痛不己。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通通摇下,这样就不用每天辛苦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真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和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但是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
这时候老和尚过来了,意味深长地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啊!”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情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做人不需要时时刻刻担心烦恼,更何况未发生的事情。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烦恼、心念随着需要处理的事情接踵而来,总是无常生灭。诚如“欲知前世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来世果,现在作者是”。我们该了解命运不是用担心或烦恼就能摆脱解决得了的,我们应以坦然的态度去承受苦难,以更开朗积极的态度活在当下,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21 19:13
难道坐禅就可以成佛吗?
坐禅成佛心中病,磨砖作镜眼中眼;一破牢关金锁断,等闲信步便归家。
道一法师在唐朝开无年间来到南岳般若寺,他不看经书,也问佛法的道理,只知道整天打坐参禅。
有一天怀让禅师就问他:“坐禅的目的是什么?”
道一就回答:“想成佛。”
怀让禅师什么也没多说,只是拿起砖瓦往一块石头上磨去。
道一觉得很奇怪:“磨砖头做什么?”
怀让禅师回答说:“磨砖成镜啊!”
道一听了觉得很可笑:“磨砖哪能成镜呢?”
怀让禅师进一步问他说:“既然磨砖不能成镜,难道坐禅就可以成佛吗?”
道一困惑地问:“那要怎么做才对呢?”
怀让禅师回答:“就好像牛拉着车子,如果车子不前进,你是打车子,还是打牛呢?”
他接着又说:“禅,并不只是坐卧的一种形式。如果你想成佛,佛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形相。你这样根本无法通达佛法的道理。”听了禅师的一番开示,道一终于恍然大悟。
梵语“禅”,汉译为静虑之意。即:静息念虑的意思。修禅不应执于名相,更不可往于名相,应将禅修所体悟的定境融入生活当中,这种“理上修,境上磨”的修行方式,正如六祖慧能所言:“佛法不离世间觉”,佛性人人本具,只要了悟本心,所谓“即心是佛”,当下便能受用如诸佛般的快乐无忧。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23 10:59
想不开是世间最大的苦!
凡夫经常有分别心,有特别亲爱的人,就有特别讨厌的人,无法由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学佛者要训练自己,以对最亲爱之人的心,去对待讨厌的人。
有人或许会说:“说得容易,哪里能够做得到?”要原谅敌对的人似乎很困难。但是,有一位八岁的孩子来精舍听到我说:“要能够原谅别人,能原谅别人才是好人。”他就能够实际应用。他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同学欺负他、打他,他气得握紧拳头,但是,他想到自己立志要做一个“能够原谅别人的人”,所以,对方打他,他一直避开,并且说:“我要原谅他、要爱他。”老师看到了,就问:“你在念什么啊?”
他回答:“我要原谅他、要爱他。”老师这才知道为什么这孩子常常能够礼让别人,原来他立志要做一个“原谅别人的人”。八岁的孩子听了一句好话即永记在心,别人欺负他,他就能避开,并且原谅对方。而我们已经历练了几十年,怎么反而做不到呢?
佛陀也教我们心要自在,要八风吹不动,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不动于心。别人称赞我,这不算什么,因为做好人、做好事,待人接物很得体,这都是应该的,别人的称赞有什么值得欢喜?有句话说:“得意忘形”,不要因为别人称赞自己,就高兴得得意忘形,这也是烦恼。
想不开是世间最大的苦,别人的批评毁谤也不用生气。话出如“风”,话讲出来像一阵风,一下子就没有了,为什么毫无重量的一句话,我们的心会被它撞碎呢?是那句话伤自己的心吗?其实是自己伤了自己,所以一切不要太在意。
若是经常将别人的话放在心上就是烦恼,人与人之间会结怨连仇。听到有人毁谤自己要赶快反省、想想自己是不是有错;听别人赞叹自己要小心警惕,想想自己的基础是否打稳,要更努力做有利益的事。
利,要讲“天下利”;福,要讲“天下福”,不可只为自己的私利而奔逐竞争,要为天下的大利而付出。人生之路遥远,难免会遇上坎坷的路段,我们不可因此丧志,要更抬头挺胸,把脚步踏稳。
世间最大的苦是自己想不开,让自己的心受苦。我们要能转苦为乐,不要让芝麻绿豆的小事放在心中而自讨苦吃,才能时时自在。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23 11:00
人生何处不道场!
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原著故事:一天,万松行秀禅师跟弟子们说了一则故事:“有一个人,骑着驴子在路上遇到一群和尚,这个人便问道:‘师父们,要往哪儿去啊?’和尚们说:‘去道场。’骑驴的人又问:‘哪个地方不是道场呢?’其中一个和尚听了非常不悦,便反问说:‘你既然知道处处是道场,那为什么在道场里还骑着驴子不下来呢?’骑驴的人听了答不上话。”
行秀禅师接着说:“骑驴的人有头无尾,能做不能当。而和尚也前言不对后语,既然知道举足都是道场,那为何悟不出骑驴跨马都是作佛呢?”
禅诗说明:
何时才能修行?
就是现在,就以此身!
莫让金钱、时间、空间的不足,成为无法修行的借口。
修行不需等物质、环境完善或时间充足后才开始,也不是只在特定的时间才用功,而是在每一个当下。
将向外驰求之心,返转观照自心即是。
身心即道场,若时时忆念诸佛菩萨、不离佛号、持戒守律、阅读经典并实证之、亲近善知识、少论人我是非、待人亲切、应对进退合宜,自身这个道场自然庄严安详,引人亲近。不论去到哪里,也就处处是道场。
只要时时观照方寸之心,心念一静,佛号声起,不论骑在驴上与否,均身处道场,任何行为举动中,也都能觉悟佛道的正智。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26 20:40
学佛,是学会生活!
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生活之中、时时处处、吃饭穿衣、行往坐卧、举目扬眉之间。
善恶事上不滞,即是修行。也就是于一切善恶、好坏、是非、得失当中,我们的心能平和自在,如如不动,不受扰乱,就是禅的修行。
许多人学佛,以为是加法,不断向外驰求,想证个什么,得个什么,修个什么,结果徒劳辛苦,一无所得。而事实上,学佛是减法,得先认认真真对着自己,把自己心中许多让自己苦的东西,拿开它。苦因即去,其苦必去,苦其去也,乐何必寻?不求自至,不修自得,不证自明。
六祖大师说:于彼相中,不生憎爱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名一相三昧。
禅的解脱不是向外的,而是向内的。
不是离开生活的,而是让我们去改变对生活的态度。
不是让我们抛弃工作、学习、责任和义务,而是让我们于工作、学习、责任和义务当中,心不失衡、不迷惑、不怨叹、不计较。
不是让我们没有感情,而是让我们的情,变成大情,这情能融纳到法界一切众生,这就是大慈悲。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为了自己——哪怕是为了修行、学佛、行善,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痛苦,让人生举步维艰。
其实,我们往往只顾着向前跑,却忘了学会退步。只一心想着成佛,却没想到还须做人。只知道积功累德,却忽略了打扫自心。我们的眼光,始终没有找到修学的焦点:不在别处,只在于自心。所以,虽然是修行、学佛、行善,我们依然迷惑、痛苦。
心,是痛苦之本,也是自在安乐之本。
心,可以让我们痛苦、迷惑,同样也可以让我们解脱、自在。
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那样凌乱不堪,但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这样无喜无忧,无憎无爱,随处安乐。
心,让我们唯利是图,也可以让我们学会关爱。
心,让我们怨叹、计较,也可以让我们赞叹、宽容。
心,可以让我们失衡、是非恩怨,也可以让我们心怀平等、泰然。
心,让我们患得患失,也可让我们不计得失。
心,可以让我们爱欲、缠绵,也可让我们于一切苦难众生,慈悲、不舍。
心如天空,可以充满乌云,也可遍洒阳光。
心如湖水,可以激荡浪涛,也可净如明镜。
心如高山,可以野兽出没,也可开满山花。
所以,当我们把修行投向自心的时候,生活依然如故,不同的是:生活,洒满阳光,净善如水,山花烂漫。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26 20:42
看看你的福德多不多
净界法师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盛装前往礼见佛陀,请求佛陀及僧团能在舍卫城住上三个月,接受他的供养。
佛陀默许了。
波斯匿王就在王宫外面,搭建了一座大讲堂,并要求朝中的大臣们,也一起发欢喜心供养。
在一次饮食供养后,波斯匿王对佛陀说:“世尊!我曾经听世尊说:布施给畜生,可以得到以百计的福报,布施犯戒人为千,布施持戒人为万,布施离欲外道为亿,布施须陀洹则难以计算,更何况是须陀洹以上的圣者了。我今天供养了世尊及众比丘僧,因此,所获得的福报与功德,应当是难以计算的。今天,我已经算是功德圆满了。”
佛陀听了,告诉波斯匿王说:“大王!不要这么说!作福是不嫌多的,你怎么能说已经功德圆满了呢?因为众生的生死轮回,实在长远得难以计算。在很久以前,我们住的地方有一位名叫‘地主’的大王,皇后名叫‘日月光’,太子名叫‘灯光’。灯光太子长得十分端正,后来出家修道成佛,并且陆续度化了八十亿众成阿罗汉。地主大王在太子成佛后,迎请灯光如来入宫亲自供养,并且发愿终身供养如来及八十亿众的阿罗汉,获得了灯光如来的默许。地主大王充分供养了灯光如来七万年。灯光如来入灭后,地主大王又建了许多寺庙、宝塔,持续供养其它阿罗汉,直到他们一一入灭,并且也为这些阿罗汉的遗骨建塔庙供养,这样又过了七万年,直到灯光如来所传的佛法消失了,才去世。
大王!那位地主大王不是别人,就是我的前身。那时,我七万年供养如来,七万年供养舍利,只想以此所作的功德,在生死中得到福报享用,而不曾修道求解脱。大王!你知道吗?当时所作的福德,到现在已经全部耗尽了,连毛发般大小的福德也没留下来。怎么会这样呢?正是因为,生死轮回长远得难以计算,以致在那么长的时间中,再多的福报都会被耗尽,不留一丝一毫。
所以,大王!不要说:今天我作福已经功德圆满,你应当说:今天我所有身、口、意的所作所为,都要趣向解脱,我不求在生死中享用福报,但求能得到长远无量的安乐。”
波斯匿王听了佛陀这番教说,不由得毛骨悚然地害怕起来,一阵悲伤哭泣后,以手抹掉眼泪,向佛陀顶礼,承认自己的过失。他说:“世尊!我真是太愚笨了,请世尊接受我的忏悔!我以五体投地之礼,表示我改过的心意。以后,我不会再那样说了,请世尊接受我的忏悔。”
“太好了,大王!你能忏悔改过。我接受你的忏悔,以后不要再那样说了。”
这时,在大众中,有一位名叫迦旃延的比丘尼,起来赞叹佛陀对波斯匿王的劝勉,并且以自己的前世为例,印证应当趣向于解脱,而不是求在生死中享用福报的教说。她说,三十一劫前她的前世,是一位名叫“纯黑”的差使,他在野马城供养当时的式诘如来,供养后,发愿要以这样的功德不堕三恶道,来世见佛闻法而得解脱。她就是以这样的因缘,今世得遇释迦佛,从而修道得解脱的。
佛陀赞叹她是声闻弟子中,信解脱第一的比丘尼。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26 20:44
向外求,你的欲望永远都不会满足!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就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用的衣服。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猫之后,他又想到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也总不能让猫跟我一样只吃一些蘑菇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子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他找了一个可怜流浪汉,于是就带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帮他照顾乳牛。
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修道者抱怨: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修道者想一想也是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也许是半年以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这其实正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故事,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能满足。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争取财富,却少有时间享受。
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越来越少人住在家里。
开发了很多新药,却健康不再。
有很多食物,却无营养可言。
到月球去然后回来,却发现过个街到邻居家有多么困难。
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
今天的人,拥有了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最多的自由,但一点也不快乐。
为什么呢?
因为你的内在没有喜悦与快乐,所以才要从外面寻找快乐——此之谓:寻欢作乐!
如何让自己内在喜悦自然生发?法喜充满?
——学习圣贤经典!!!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28 20:54
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就好!
后唐保福禅师将要辞世示寂时,向大众说道:“我近来气力不继,想大概世缘时限已快到了。”
门徒弟子们听后,纷纷说道:“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要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种种言语不一。
其中有一位弟子问道:“时限若已到时,禅师是去好呢?还是留住好?”
保福禅师用非常安详的风度,非常亲切的口吻反问道:“你说是怎么样才好呢?”
这个弟子毫不考虑的答道:“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禅师哈哈一笑说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听去了。”
言讫跏趺示寂。
说到生死,在一般世人看来,生之可喜,死之可悲。但在悟道者的眼中,生固非可喜,死亦非可悲。生死是一体两面,生死循环,本是自然之理。不少禅者都说生死两者与他们都不相干。如宗衍禅师曰:“人之生灭,如水一滴,沤生沤灭,复归于水。”道楷禅师示寂时更说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禅者生死,有先祭而灭,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总之,生不贪求,死不畏惧,禅者视生死均为解脱也。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28 20:55
真正的智慧在于隐藏,真正的才华在于沉默!
泥土问佛祖:“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花,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切荣华富贵,而我却饱受讥嘲冷落,难道我就不嫉妒、不为自己抱屈吗?”
佛祖说:“从来没有做母亲的嫌弃女儿出众,也从来没有做父母的嫉恨儿子的成就超过自己。爱里没有包容,爱就不完全了。”
泥土又问佛祖:“与荷相比,她有美丽的外形,有芬芳的气息,有亭亭的风姿。古今中外,多少骚人墨客吟诗作词颂赞她,多少画家、艺人描绘她,多少人欣赏她,多少人喜爱她,而我呢?我什么都没有。”
佛祖说:“你错了,你有荷全部生长的经历。她的萌芽新生,你分享她的期望;她的青涩岁月,你体会她的苦闷;她的含羞待放,你分担她隐藏的心事;她的风华绝代,你默享她的荣誉和掌声;她的饱满圆熟,你们一同欢呼丰收的喜悦;一直到她枯残死亡,你仍为她担负哺育下一代的责任。你知道吗?他们所有的了解,不过是荷外在的形象,而你却拥有她整个生命。”
泥土再一次问佛祖:“我委身在地,无声无息,受人践踏,又无华彩的外衣,我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吗?”
佛祖说:“真正的智慧在于隐藏,真正的才华在于沉默。你让花草树木蓬勃生长,供应她们成长的养分,你无穷的生命力还不够显现吗?”
泥土笑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29 17:45
弟子知错了!弟子知错了!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常灵活,给人一种脚勤嘴快的感觉。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院里剃发沐浴后,就变成了一个干净利索的小沙弥。
法师一边关照他的生活起居,一边苦口婆心、因势利导地教他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看他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又开始教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也就在这个时候,法师发现了小沙弥的致命弱点——心浮气躁、喜欢张扬、骄傲自满。例如,他一旦领悟了某个禅理,就一遍遍地向法师和其他的僧侣炫耀。更可笑的是,当法师为了鼓励他,刚刚夸奖他几句,他马上就在众僧面前显摆,甚至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大有惟我独尊、不可一世之势。
一天,法师把一盆含苞待放的夜来香送给这个小沙弥,让他在值更的时候,注意观察一下花卉的生态状况。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法师找他,他就欣喜若狂地抱着那盆花一路招摇地找上门来,当着众僧的面大声对法师说:“您送给我的这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美不胜收。可是,一到早上,它便又收敛了它的香花芳蕊……”
法师用一种特别温和的语气问小沙弥:“它晚上开花的时候吵你了吗?”
“没,没有。”小沙弥高高兴兴地说:“它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会吵我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法师以一种特殊的口吻说:“老衲还以为花开的时候得吵闹着炫耀一番呢。”
小沙弥愣了一下,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喏喏地对法师说:“弟子知错了!弟子知错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30 11:21
如果你在修行,你只要做一件事就可以了!
修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关注你的“心”,除此别无它事。
你的父母,你的伴侣,你的孩子,你的朋友同事,你周围的一切人,都是帮助你修行的“角色”,或是让你看清自己的“镜子”。你无法要求他们改变,首先这是非常吃力的事,其次说明你用错了功,在心外寻求解决之道。
假如你因失去正念而与人争执,一旦觉知,应立即回到你的心,观照你的情绪和念头,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不应继续停留在外部与人争吵,因为在错误的地方做功,除了让烦恼更加增长之外,对你或他人都毫无益处。
修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回到你的心。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因为你的心动。你的工作,你的事业,你的学习,你的生活,所有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帮你修行的“境界”,让我们历境验心。你是心随境转、妄加攀缘?还是心无所住、如如不动?万法皆由心生,外面的世界没有别的,一切的人一切的事,发生在你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你自心投射的影子。所以何必纠缠于影子,而忘失了你的心呢?不管你周围是什么人,都是“好”的人,不管他们做了什么事,都是“对”的事。这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如是的实相。如果你认识不到这一点,你就将为此而受苦。
修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心,只有一个工作对象,那还是心。若你能把心观照好,安住好,那么一切人和一切事,你的世界将安然静好。自在不在心外,解脱不是他人带来,只在于修好你的心。
修行只有一件事,心;解脱只有一件事,心。不要心外求法,不要心外用功,时时提起觉照,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快快行动起来!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2-1 18:41
无 生 秘 义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两手举着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氏婆罗门说:“放下吧!”
婆罗门便将左手举着的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吧!”
婆罗门又将右手举着的另一个花瓶放下。
接着,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吧!”
这时,黑氏婆罗门问道:“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您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我教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你将它们统统放下,便可超脱生死,永出轮回。”
黑氏婆罗门当下悟到了无生忍。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2-2 21:47
禅定七八年,无关真解脱!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雪的冬天,路上满目霜雪,唯独一块地上不着雪迹,皇帝感觉很奇怪,就问道:“为什么下这么大的雪,而这里竟半点不沾呢?”
皇帝身边的宝正禅师说:“启奏万岁,下面有人啊!”
皇帝又问:“这个人在下面多长的时间呢?”
宝正禅师答:“已有七、八年之久了。”
皇帝问:“他还活不活着呢?”
宝正禅师说:“他还活着呢!”
皇帝感到很惊奇,马上命人挖地,果然发现有一位比丘坐在缸里面,皇帝称他为灯光大师。
宝正禅师用引磬为灯光大师开静,他便从缸里面出来。
皇帝问宝正禅师:“这位灯光大师竟然能在地下入定七、八年,他的生死恐怕早已了了。”
宝正禅师摇摇头说:“还没啊!”
皇帝有点不相信,心想:“在地下入定了七、八年怎还没了生死?”宝正禅师看出皇帝有所怀疑,就对他说:“皇上如不相信,你今晚可亲自设宴招待灯光大师。当吃饭时,在他面前放一只银碗,一双银筷,而在我面前放一只金碗,一双金筷。饭后你送他两个银元宝,再送我两个金元宝,你且细心观察他的面孔有何变化?”
皇帝就按照他的话去做。初时灯光大师还对宝正禅师很恭敬尊重的,及至他看到皇帝尊敬禅师比他尤甚,他心里面就生了烦恼,认为皇帝看不起他,他想:“我在此入定七、八年了,皇帝只用银碗筷供养我,及送我银元宝;这个宝正禅师不知有何本事,皇帝竟对他这么尊敬,以金碗筷供养他,及送他金元宝。”当时他的面孔很是难看。这时,皇帝才相信宝正禅师所言。
虽然灯光大师有入定七、八年的工夫,但他的无明烦恼压根儿还没断尽,他的习气毛病还未断除,还是有贡高我慢的心。可知我们修行办道的人,要能觉察自己的习气毛病是何等的困难啊!
而有些人,他不察觉这些是自己的习气毛病,还以为有人故意找他麻烦,为难他。所以说,真正用功的人,在对治自己的习气毛病上要好好下番工夫,否则我执难断,习气难消,不得解脱。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2-3 19:11
世界的差别,无非是心念的差别!
从佛法观点来看,世间万象,种种差别,既不是由神决定,也不是由物质或精神派生,更不是偶然出现的。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众生的心念差别。
《华严经》有一著名偈颂,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原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无论是佛菩萨,还是罗汉圣者,还是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究其根源,都取决于有情心念、业力的差别。这也正是《阿含经》所说的“心种种故,色种种”。因为心有种种差别,所以,显现出来的世界才有种种不同的变化。
再从人类社会而言,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根源也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思维方式又取决于内在的观念和思想。具体到每个人,也同样如此。有些人有信仰,有些人没信仰,其中或许有环境的影响,但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心,因为各自“心想异故”。除了信仰的差别,每个人还会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个人爱好,不同的价值取向,所有这些差别,仍是因为各自“心想异故”。总之,世界的一切差别,皆源于人类心念的差别。
从心念差别到世界的差别,还需要有业的推动。业,是身、口、意的行为。因为观念想法的不同,导致不同的行为。佛教中,将众生行为归纳为善、恶、无记三种。一种行为发生后,它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会随着行为终结而消失。事实上,每种行为都会形成相应的生命经验,保存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这些经验又称种子,将继续引发新的行为。如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生命就是这样,被无始以来积累的业力推动着,生生不已地流转。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2-4 17:59
禅法,即是安心的方法
禅法,就是用来安心的观念和方法。
释迦牟尼佛年轻时,因为看到人有生老病死之苦,不知如何解脱,所以出家修行,悟得安心之道;他说法四十九年,都是专为人类做安心的服务。他告诉我们,身体需要物质来帮助,需要医药来治疗,但心要依靠佛法的救济。
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可是如果心理不健康,即使外表看起来健康,也仍是一个有病的人。通常自认为身体健康的人很多,因为他们不知道身体是否有病,如果没有感觉不舒服,就认为是健康的。可是,自以为心理完全健康、完全没有问题、很正常的,恐怕就没几个了。
如果想要身体的健康必须要有适度的运动,可是心理的健康正好相反,必须要有适当的安静。身体最好每天都有运动时间,心灵则最好每天都有安静的时候。
通常,人们可能每天有运动的习惯,却很少有让心安静一段时间的习惯。
禅的心理治疗,即是为人安心的方法,其中包括两项:一是放松身心;二是放下心中的牵挂。这需要练习,如果仅是知道而不去练习,是没有用的。但是,这种放松和放下也只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因为一般人做不到一次放下就永远放下,可能可以放下一、两分钟,但之后还是放不下。不过,人们多半需要先练习暂时的放下,然后才能永久的放下。也就是说,永久的放下,通常是从暂时的放下开始。
中国禅宗有顿悟与渐悟之说,“渐”是经由方法的不断练习而让心理越来越健康;而“顿”是不需要用方法,一下子就开悟,一下子就放下牵挂,所以很多人喜欢“顿悟”。
不需修行而突然顿悟是有的,但非常稀有难得,一般人还是需要在平常生活中练习方法。例如:在一天中找出几个时段,或者当知道自己心理发生问题的时候,就用放松身心的方法来帮助自己。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2-5 17:40
主宰自己的心!
佛陀开示的全部重点就是要让我们主宰自己的心。如果能够主宰自己的心,就能够主宰我们的身体和语言,如此我们和他人的痛苦就得以结束。
但是如果我们的心充满负面情绪,不管身体的行为和所说出来的话语看起来多么完美,其实已经远离了正道。
要主宰自己的心,需要随时意识到所有的意念和行为,不断反复地检查自己的心。
负面意念一旦生起,即用适当的方式来对治。当正面的意念生起,则以回向来加强所带来的利益,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够达到究竟证悟。
如果我们能够在平静和内省的修行中保持恒常的觉察,渐渐地,就算是在一般活动和干扰之中,也能够保持对智慧的认识。
所以说觉察心是脱离轮回中一切烦恼的基础和解药。
佛法修行应该可以引领我们,不论是在禅定中,或者禅定之外,同样保持恒常的觉性,这是所有心灵开示的精要,没有这个,不论我们念诵多少咒语和佛号,不论做多少的礼拜和功课,只要我们的心是散乱的,那一切对去除难解的情绪丝毫没有帮助。
永远不要忘记这最重要的一点。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2-6 18:52
既然抓不住,何不送一程!
日落黄昏,倦鸟归巢,青山渐渐安静了下来。突然,一个年轻人面容狰狞怒气冲冲地跑到高高的山冈上,发泄似的狂喊着。年轻人的暴躁惊动了正在不远处打坐的禅师,面目慈祥的老禅师缓缓走到年轻人面前,对他露出了善意的笑容,然后和年轻人攀谈了起来。
在谈话的过程中,老禅师始终眯着眼睛微笑着在听年轻人的倾诉。年轻人从一个边远的小城来到这个灯红酒绿的大都市来闯荡,经过多年的打拼吃了很多苦,才好不容易在企业里干到了中层管理人员的位置,身边也有了相识几年的女朋友。可是,现在这一切都毁了,老板因为种种原因要将他辞退,现在他正在为公司培训替代他的新人,每天在公司里的日子过的非常压抑。而女友知道他很快将失去这份收入丰厚的工作之后,也提出了分手。女友的理由很简单,她不能让自己未来的孩子拥有一个没能力给她们安稳富足生活的父亲。
“我跟了老板整整8年呀!他一句话就让我走人!我的女朋友当初刚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举目无亲,是我帮她找了工作,全力以赴地照顾着她,可现在她却在我最艰难的时候选择了离开!”年轻人几乎是声嘶力竭地说完了自己的经历,愤怒的双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
年迈的禅师轻轻地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然后拉起他的手在山上信步游走起来。清凉的山风让年轻人烦躁的内心渐渐平静了下来,这时候,老禅师忽然停下了脚步,伸手去抓一片飘来的柳絮。柳絮轻盈而调皮,每次都从禅师的手掌之中溜掉。
年轻人默默地看着老禅师,眼中充满了疑惑。 “呵呵,我老了,抓不住这些柳絮了。”老禅师说完之后,抬起头和年轻人面对着面,说道:“这世上种种美好与精彩,我们并不一定都能抓到,既然抓不到,倒不如送它们一程,让它们活得更加精彩飘逸,让自己得到安宁与豁达。”
说完,老禅师轻轻将抓柳絮的手向上微微一扬,柳絮被禅师的手这么一送,在湛蓝的天空下飞的更加漂亮了。
老禅师说完之后,年轻人呆立良久。忽然,他的脸上露出了淡然的微笑,向禅师深深鞠了一躬,转身下山去了。
回到城里之后,年轻人兢兢业业地将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都教给了那个即将接替他的新人,老板看在眼里,没想到受了委屈的他居然还会这么为公司出力,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当他离开公司的时候,老板动情地紧紧握住他的手对他说:“我对不住你,没想到你还能这样对我!辞退你,我也是有难言之隐,你这个朋友我记住了,以后有事就来找我。”他笑着和老板告别,然后在办公室同事们的留恋和注视中,大踏步地走出了公司的大门。
和女朋友最后道别的时候,他送给她一份特别的礼物——一盒治疗风湿的膏药。女朋友有风湿病,每次疼起来都在床上呲牙咧嘴的直打滚,女孩儿看到这份礼物之后,哭的差点抽搐过去,他安慰完她之后,潇洒地转身离开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始终奉行着一个原则——能抓住的人和缘分,他都加倍珍惜;不能抓住的种种,他就笑着送他们一程。这样的心态让他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也得到了别人更多的回报和帮助,他的生活也渐渐走出了困境。
后来,他经过多方寻访找到了禅师所在的寺院,想当面感谢老禅师。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禅师的所在,老禅师的弟子却告诉他,禅师已经圆寂。从时间上推算,恰好是他们见面的第二天。弟子还告诉他,老禅师当时身体状况非常不好,每时每刻都在遭受着疾病的折磨,有时候疼的汗水直淌,却始终面带微笑的生活着。虽然,老禅师早就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但依然平静乐观的生活着。
听完这些之后,他努力让自己的脸上绽放出微笑,用笑容将眼角的泪水挤走。这时候他才明白,相遇的时候,老禅师是忍受着多么巨大的身体痛苦在为自己解脱烦恼。 老禅师那时候已经知道自己抓不住自己的生命了,却还用尽了生命最后一份力量送了自己一程,让自己的人生走上了正途。他向禅师圆寂的地方磕了几个头,然后微笑着向山下走去。
老禅师用自己的生命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永远都要微笑坚强乐观豁达的生活下去,这才是生命的意义。一些东西既然抓不住,何不送一程。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2-7 13:51
学佛的人如何开智慧?
佛教有一个修学的次第,就是闻、思、修、证。
起先多听闻佛法,闻法后思惟法的义理,透彻的知道法义了,再进一步认真的修行观照,而证得法性不生不灭。
由闻知诸法,由闻遮众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
听闻正法简略的说有四种功德:
一、因为听闻正法而知道什么是善法、恶法、有烦恼的染污法、没有烦恼的清净法等等,可以依着所听闻的内容来修学。
二、由于听闻正法,知道做坏事有什么恶报,把恶心停下来,从此不再做坏事。
三、由于听闻正法,对自己、对他人没有意义的语言、行为,不会再去说和做。
四、由于听闻正法,依法修行,能够证得寂灭涅槃。
所以要开发智慧,首先还是在于多多听闻佛法,了解佛法以后,真实的修行,慢慢就会开智慧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2-9 12:37
什么是定力?
所有佛经教我们的,无非就是“三学”。哪三学呢?就是:戒、定、慧三学。
这个定,也就是净心守志。所谓定,粗浅一点说,就是心专一。心专注在一个点上,让它持久、不变,就叫定。比如,你想一个问题的时候,你的思维锁定在这一个问题上,只思考这一个问题。这时,你看你能有几秒钟不抛锚,这个思维的持久度,就是定力。但我们凡夫的心,都是散乱的。凡夫众生在正常的时候,都是心猿意马,心思散乱得很,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很难定在一个点上不动。
有了定,我们才能开智慧。所以,佛经常告诉我们:“置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的心如果能专注于一个地方,那就一定能把事情办得很好,没有弄不好的。
这个定力,不光是对学佛修行重要,干任何事情,都需要定力,都需要专注。没有专注,没有定力,就什么事都做不好。比如你今天回家炒菜,一样要有定力,如果没有,你这个菜也会炒得乱七八糟。
所以,定力很重要。
佛教里面所有的道理,都是围绕在戒、定、慧这三个上面的。戒,就是我们的准则。做任何事情,我们首先要明白准则,明白规则,确立规则。确立了准则和规则以后,就要专心致志地去做,这就是定。专心致志去做以后,做到一定时间,我们就能开窍了,也就是明了了,得智慧了。反过来,我们怎么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戒呢?就需要有智慧。戒、定、慧这三个,是环绕着的。所以这三学,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该去学的。
戒、定、慧这三学,能够对治我们的三毒。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有三毒,就是贪、嗔、痴。佛教我们这么多的道理,无非是用戒、定、慧这三学,来对治贪、嗔、痴这三毒。其中,定是非常关键的。当然,定的前提必须要有戒,戒的前提是有慧。那我们为什么无法专注,无法定?就是因为戒律戒得不好,搞不清楚、弄不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因为不清楚,没有制定自己的范围,所以,心就散乱了。修定跟持戒,有直接的关系。比如有些人做事,总是坚持不下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对要做的事情没有弄清楚,也就是没有戒。如果弄清楚了,他就能够坚持下去。开始的这个戒如果没有建立好,也就是准则没有建立好,那做着做着,就坚持不下去了,定没有了。
固执、顽固不是定,它和定是两码事。这个人很顽固,不能说他很有定力。顽固的人,他对自身要做的事情没搞清楚,所以,只是盲目地在做,跟我们所说的定,完全是两码事。定是由戒而产生的,当我们清清楚楚地建立了自己的规则,然后,再不断地持续、坚持,心专一地去做,这个,才算是定。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2-10 14:49
如何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呢?
每个人就自身而言,最关心、最难捉摸的问题莫过于命运。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无数圣贤哲士对命运这一主题进行过思考,创立了许多关于命运的学说,其中最具代表性有两种:一种是说,命运掌握在神祗手中,要改变命运只有依靠神灵;另一种则认为,人的命运早已前定,无可更改,人只有听从命运的摆布。
佛教的命运观则不同!
佛陀是无上觉者,他具有圆满的智慧,洞察到人类乃至一切众生命运的规律,以及掌握、改变命运的方法。
佛教认为,人的命运遵循着因果的规律,经常被这样表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获得什么样的果,所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人生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因果的法则贯通于这三世,叫“三世因果”。佛经里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是我们推定人生三世因果并驾驭自己命运的最简单的原理。
根据佛教因果法则,我们今生的许多遭遇源于我们过去的所作所为,而未来却取决于现在的努力。由此,我们获得了掌握命运的信心和勇气,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追回,而未来却掌握在我们手中。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积极的态度。说到底,命运就是我们自己,要转变命运,只有转变自己,转变自己的思想行为,转变自己的贪欲、嗔恨、自私,转变自己先天的种种习气毛病。当然,最彻底、最根本的转变是转迷失为觉悟、转凡夫成觉者,这时命运也就完全操之在我了。
我们只要认识了这个法则,并按佛陀的教诲不断修正自己,生命之树就会开出最灿烂的花、结出最丰硕的果。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