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你对自己的痛苦上瘾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8-8 15:59
标题:
你对自己的痛苦上瘾吗?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蕴炽盛。
人生如此之苦,我们都期待痛苦的终结——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真相是:许多人却对痛苦" 上瘾 "。
无明众生的颠倒知见,使我们认为无常是 " 常 ",无我为 " 我 ",而痛苦也被我们悄然转换成一种另类的 " 快乐 ",使我们渐渐习惯于痛苦,更开始不知不觉地享受痛苦。
比如,有的人会不停地找人述说自己的痛苦经历,然后 " 得意 " 地说:" 你说,还有谁比我更惨的吗?"
他不自觉地沉迷于痛苦带来的自虐般的快感,以及自艾自怜的满足感。
又比如,有人一次次的失恋,每次失恋以后,很长时间都走不出情绪的低谷,真是“见月伤心,对花落泪”。比起恋爱时的甜蜜,他似乎更享受失恋时这份“忧伤的快感”。
所以,轮回并不是死后才开始,很多人的生命就是不断地在痛苦中轮回。他们重复地踏进同一种陷阱,然后以同样的姿态跌倒,再发出同样的哀叹声。
如果不是足够敏锐,我们不会听到哀叹声中自以为是的意味,也不会觉察到自己对痛苦的依赖乃至 " 上瘾 ",不会照见自己是如何执着于痛苦的轮回而无意自拔。
有一个女孩,她的父亲是酒鬼,她从小就必须忍受醉酒父亲的暴虐与责骂。她十分痛恨父亲,发誓以后一定要选择一个绝不酗酒的男人。但是,她成年后爱上的几个男友却都是和她父亲一样的酒鬼。每次她和某个男友分手,找到的下一任男友还是如此。她没有看到,表面上她痛恨父亲,其实心里却爱上了这种被虐的痛苦,并对自己对抗痛苦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心理依赖。
如果我们有一把锋利的刀子,一直用它来切削苹果。假如有一天,没有苹果可削了,你能放下手里的刀子吗?
苹果比喻我们的痛苦,刀子代表我们对抗痛苦的方式。
无论是刀子,还是苹果,都是内心的投影,是习气和业力的惯性与执着。如果我们执着于这些内心的投影,我们便会在痛苦中轮回,不能自拔。
囚禁我的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我若放手,便无人能抓住我。只有全然地觉察、放下内心的依赖模式,痛苦的轮回才能终止。不是么?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8-8 16:02
人若不修身养性,违背经戒,随流入俗,邪命养身,割断正法,于法味真谛,不信不乐,更不肯奉行,就象愚蠢的人背明向暗,世世障蔽,劫劫染污,终究无法看清生死的真相。佛陀告诸弟子:人这一生禀受身形,肉眼所见现在之事,父母亲属等,明明白白,然而不能看见知道前世从哪里来,当今生老死往生后世时,再受新的身形,也不能认识了知今世之事,为什么呢?一生一死,心识转迁,十二因缘,无明愚痴是其主,迷糊暗钝,一转生即不认识了。
譬如煮炼白丝,染成各色,青、黄、赤、黑,改变了本有的白色,难以还原原来的洁白,生和死的变换,也如白丝一样地改变了颜色,人的心念如同法则,一念即成,试想在这一生中,心念万端,赏善罚恶,各随业使,故身已灭,新身未久,生死的法则当然是痴妄与暗蔽来形成的。
如果你想了知一切业因苦果的由来,就必须修学高尚的品德,清净的梵行,以回归到菩提正道的真如妙性。你自然会彻悟一切本来,如沉睡的人醒了一样。佛陀告诸弟子:人的心识是随了人的善恶二业而具备选择性,心识的本身受选择性的驾驭、死转往受,随善而善,随恶而恶,才幻变出万端形状来。如同火因柴的燃烧才出生火焰的相状,若然将柴弄湿或搬掉,火焰的相状也就幻灭了。未证得菩提道果,要在生死的苦海里沉沦,是因意识没有转过来。
比如布满了灰尘的镜子,极度昏蒙,拿起来照照自己,一无所见,意识也如这镜子一样,一经藏污纳垢,便不识自己的本来面目,造成生死的流徒,招致的凄惨盈蔽,祸福牵连,便是这遗忘的真空妙有,如照蒙尘纳垢的镜子一样。又譬如深邃混浊的湖水,虽然虫鱼游历其中,而难以让人觉察。生死错综繁乱,忧愁与思虑闭塞了人的睿智,遂成为隔胎之迷,转世即忘,亦如这浊水的虫鱼一样不辨去来。譬如黑暗的夜晚,闭起眼睛往前走,什么都看不见,生和死的暗昧,随了灾殃与祸福,或喜或恼,即受制约,不识前世,和暗夜闭眼是同一道理。
佛陀告诸弟子:今我为佛,慧眼清净,一切生死,往来三界,佛悉知见。譬如水晶、琉璃,用彩色丝线贯穿,青黄赤白,历历在目,佛见生死,亦如这贯穿的珍珠一样,清楚明白。譬如净水,清澄见底,其中的鱼虫、形状毕具,佛见生死,如见清水中的虫鱼一无遮蔽。譬如大桥,一切行人往来不绝,佛如旁观者一一明了。佛意高远,了知生死,如俯瞰山下村落人群一样,历历可数。
佛陀告诸弟子:你们当随顺我的教导,即可具知千亿大劫的生死之事,怎么做呢?当修行三十七道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断除意识的垢染,消灭贪、嗔、痴三毒,疑惑结使瓦解消散,得到与佛陀一样的智慧,便知过去未来之事,如同揩净了的镜子,纤毫俱现。
佛陀告诸弟子:世人所作善恶,死之后世,也都相互酬答报应,只是人没有得到清净的法眼,所以不见不知,不识其本。
由于前面所说的六种隔碍,只凭肉眼,看不见酬答报应之本,妄说没有三世因果。未得道者,常作浊秽之行,为愚痴所没,生死转化,新受身形,肉眼不识,离开旧的身体系缚于新的身体,为生老病死四痛所扰乱,终究无法得知心识随善恶之行所受之业报。
现世之人或受福,或受殃,或相怜,或相憎,这些就是宿世所作善恶之行酬答报应的验证。因为没有得到清净法眼,所以不见不知。如果没有修道之意清净之行,而想了知前世之事,认识报应的业果,就如没有手想要写字,没有眼睛想要看东西一样,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佛陀出世,阐扬经道,以开解人意,想要了知亲见心识于生死之间的来去,应当随顺佛所教导的三十七道品,收摄身心,证入禅定三昧,方可具知,心识的来去。
佛陀告诸弟子:心识只有名字没有形体,随善恶之行,依地、水、火、风四大为体,刚出生时身体尚小,六根的功能不完备,识见也小,所知也不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六根的功能逐渐完备,心识也随着身体,熏习种种贪爱欲望,日渐炽盛,到了年老的时候,四大所成的身体逐渐朽坏,心识也是不明了,六根的功能逐渐衰退。
人在一生当中,经历种种无常变易,不能忆起过去的事情,年老时也记不起年轻时的事情,何况是记起前世的事情呢?由于隔阴之迷和胎狱的系缚障蔽,若未得道意,被愚痴疑惑染污,想要见到心识的来去,当面回来报告,是不可能的。人若没有道行,而想知道宿命之事,就犹如暗夜里穿针,水中求火,终究是见不到的。
所以,你们应当勤行经戒,深思生死从何而来,终归何处,何因往来,所缘是什么。仔细地思维空无之法,得到净眼断除结使,则所疑自解。佛陀说此经已,见正比丘等五百人及诸居士,皆得初果,诸菩萨得不倾回三昧,各起绕佛三匝,头面着地,作礼毕竟,悉随佛陀俱还精舍。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