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做个活生生的修行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7-7 21:49
标题:
做个活生生的修行人
修行一定要融入生活,不要离开生活去找修行。许多人一谈到修行,就想着去打坐,念经,闭关。但真的修行,不只是这些,要广泛的融入生活,和生活打成一片。
大乘佛法进入中国后,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的菩萨,都是人情化。菩萨不再是华严经或者法华经记载的,身高几万米,显现神通起来可以横跨太平洋一样。我们不喜欢超人,更喜欢普通的人,生活着的人。比如说,人们喜欢观音菩萨,不是喜欢佛经记载的正法明如来,而是喜欢活生生的妙善公主。这个妙善公主,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吃斋念佛,慈心不杀,几乎称为善良和美的化身。父亲生病,妙善公主就断臂来救父亲。因为自然得到善神的护持。那观音菩萨就有了生日,出家日,成道日。就是民间讲的修成正果了。
中国人喜欢的菩萨,不是佛经记载的超人一样,而是活生生的人。比如地藏王菩萨,人们就想到了目连救母。甚至民间也有这个戏剧。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在民间信仰很大。这些传说的影响力和功劳,甚至比佛经的功劳还大。
修行人不要搞神秘,搞得好像来自外星一样。唐朝时,雪峰禅师没有开悟前,他就打坐,期待有一天开悟了。有次,他刚好和他师兄,岩头禅师一起去湖南。路上岩头禅师,就是自由自在,很快乐。但雪峰禅师一休息就打坐,看他师兄这么放逸,就骂他师兄。岩头禅师是开悟的人,他说,你以为你每天打坐,像土地神一样,哪怕再好,将来也是只能去迷惑老太婆罢了。雪峰禅师就说,那我没有古人的境界,也没有开悟,怎么办。岩头禅师就说了,不要去搬弄古人讲的,要自己心中流露出来的东西,才能吞天吐地,源源不绝。雪峰禅师听了,就开悟了。
修行人要很朴实,很生活化。要很踏实。这个是禅宗的精神。临济祖师说:在水面上走,不是奇迹,能踏实的走在大地上,才是奇迹。修行就是踏实的走在土地上,做好每一步,不要装模作样来迷惑人。
学佛中,要善于发现生活的感动。还有大势至菩萨的故事。大势至菩萨他头上顶着一个瓶子,装着是父母的骨灰。他修行时,为了报答父母的恩情,就日夜把骨灰顶在头上,然后念佛回向给父母亲。父母亲终于脱离了苦海,回归了极乐。这个也是大势至菩萨的故事。这些菩萨在因地修行时,也是很朴实的,也生活化,但是却很感人。菩萨他首先是个人,但他是具足美好品质的人。
我们修行也一样,首先做好一个人,然后培养美好的品质。这就是修行的意义。不是想着开悟,想着神通,想着放光动地。踏实的培养善良的性格,像古人的圣贤看齐,学会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个是最基础的。好比大地,先要站在大地上,才能建高楼。
这次恭逢观音菩萨成道日,农历六月十九,我们共修七天的普门品和地藏经。每天念七部普门品,一部地藏经,放蒙山,效仿观音菩萨报父亲恩的功德。同时也点灯七天。
六月十九是观音菩萨成道日。怎么叫做成道呢。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父母亲都能平安,离苦得乐,做儿女的,修道也算有成就。学佛者,首先要念念不忘父母恩。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没有,是父母无私养大的,长大后我们纵然有千般成就,首先的恩德,要归于父母。父母给了这个人身,我们才能修行。人身难得啊,山精鬼魅修行,都是为了得到人身。哪有那么容易呢。
学佛,可以去参访善知识,但一定内心有根。如果是世俗人,他的根就是家庭。奉养父母,爱护妻子,从业无害,这个就是根。那出家人,他的根,就是道场,就是弘法利生。找到了根,才不会迷失。
有的人一学佛,感觉好像自己已经不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一样。然后家庭,事业,都舍弃了,都不顾了。热血沸腾的要去极乐世界,要闭关,要参学,要修行。结果了,折腾了半天,也没有出家,在家事业也没有做好。这就是没有找到根。
如果出家了,那就好好的护持道场,管理好道场,接引众人学佛。这也是可以的。等到福报够了,自然能成佛做祖。知道自己的本分,就是知道自己的根。好比九华山,许多老比丘尼,一辈子就在山上,看好道场,建设道场,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把破旧的寺院建好。这个也是本分事,这也是根。
那如果在家,就好好照顾好孩子,家庭,孝顺父母。把家庭照顾好后,多余时间,来学佛,护持三宝,多念经。这也是本分事。在家人的根,是在于家庭。不要一学佛,就抛弃了家庭,班也不上了,家务活也不做了,就想着佛给你加持。你就丢失了根。哪怕你成佛了,还要回来先度父母亲和亲人眷属呢。能抛弃的了吗?
佛教传入中国后,分为宗派后,每个宗派都很注重传承。尤其是禅宗。要修行,要知道自己的根,自己的师父,自己的祖师。每个寺院,都会设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是教主,那供祖堂,就是供养历代祖师。历代祖师也是修行人的根,没有教主,没有祖师,是无法遇到佛法的。他们也是根。修行人,不能忘记根。
那在家人的根,就是老祖宗。我们享受的一切,都是来自老祖宗,吃的,用的,都是老祖宗努力的成果。在家人,不能忘记老祖宗。出家人不能忘记祖师。继承老祖宗所做的,继承祖师的遗愿,而且发扬光大,这就是有根啊。
转自:福安观音寺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7-7 21:52
功夫不到,欲求真正解脱,决定不成。一人解脱,须有两法合成:一曰功夫,二曰智慧。二法少一,解脱难成。智慧烧尽无明见解,功夫荡尽累劫习气。功夫到智慧不到,称大力士,能胜小鬼,不抵阎王;智慧到功夫不到,被天魔所摄而无反手之力。功夫智慧齐到,解脱达成。
世人修行,多偏爱智慧,疏于功夫修证。何以故?智慧可以假头脑而现形,功夫必须逆习性而作成。只动动脑子人是愿意的,若真下苦功,头脑不乐。所以古来巧见菩萨居多,觅一个愚钝大力王不得。功夫智慧齐行者,少之又少。是故,称名修道者多如毛,实成解脱者少如角。
道理明了,方法知了,且做功夫。越过功夫,能真自在者,万无一人。智慧不到花不开,功夫不到果不成。功夫曰定,智慧曰慧,定慧等持,解脱无假;功夫曰止,智慧名观,止观双运,解脱真实。慧若无定,幻花狂生;止若无观,如死水坑。但去定慧等持,止观双运修行!
古时有人悟道,数十年销声匿迹 了也,干什么去了?暗做功夫去了。道虽不属修,但不修决定不见道。智慧能开道眼,功夫能如道行。见道不修道,等于不见道。见道而修道,诸佛如是了。真实解 脱,功夫不可缺;如佛自在,智慧不可少。做功夫,无许多般道理可讲,证行而已;修智慧,道眼明了最重要,一明且须行证。
道理明白一箩筐,不做功夫瞎白 忙。明白道理肯做功,解脱如帆背有风。功夫是佛体,智慧是佛眼。体强身心壮,眼明好行路。要想翻越五蕴山,得有一个结实的身体,外加一双聪慧的眼睛,不然 何以翻过五蕴山,抵达诸佛界?各各修行人,且与功夫死嗑,与智慧死捱,如此在功夫智慧上下真力气,若不解脱,天地倒行。
只做功夫,不修智慧,是瞎子;只修智慧,不做功夫,是跛子。眼瞎腿跛不是诸佛,何以故?佛者六根完具,身相庄严。身者应缘万化之身,相者随缘自在之相。道理是心路,功夫是直行,以智慧为眼目,以功夫为腿脚,且向解脱的大道路上挺进。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有一类人修行,不缺道理,不缺方法,只欠功夫。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