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无情众生,它怎么成佛?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5-31 14:56
标题:
无情众生,它怎么成佛?
我求解脱,众生统统都解脱,为什么?众生跟我是一体。所以《华严经》的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我初学佛的时候在佛光山教书,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六个老师在一起,星云、会性、我一个,我们三个出家老师,还有在家的方伦居士、唐一玄居士,教佛学的,另外有个教音乐的。在一块,星云法师就提出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怎么讲?有情众生成佛,我们没有问题;无情众生,树木花草、山河大地,它怎么成佛?把我们这几个老师,包括唐一玄,唐老师是在家居士,佛法功底很深,那个时候八十岁,都没有办法讲清楚。最后结论,看古人怎么讲,看注解,依样画葫芦。现在明白了,现在懂得了,为什么?原来我们认为无情,佛随顺我们说的,说无情,其实统统是有情。但是佛说过,经上说过,常说,我们没有在意,体会不到。
佛讲,没有大小、没有内外、没有远近,给我们讲不二法门,这大乘经上讲得很多,不就是讲这个问题吗?情与无情不二,是一。弥勒菩萨讲了,任何一个物质现象里头,统统都有受想行识,佛问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念,念头一动,有相有识,每个念头里头都有相、都有识,它分不开的。刚才我们讲的,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个念头,每个念头都有相、都有识。换句话说,整个宇宙是活的,今天讲有机体。你要承认整个宇宙是活生生的,你能不把这些思想、念头统统放下吗?为什么?错误的。真心离念,没有念头,有念是妄心;有念造业,无念不造业。无念他真无念,虽无念,一切明了,不是糊涂。如果无念,什么都不知道,那叫无想定,那个不行,那是完全堕在无明里头。无念,样样明了,这是真无念。像一面湖,这湖水干净,没有染污,没有风浪,平的,它像一面镜子一样,它无念,它什么都照见。无想定是无念,他什么不知道。无想定也不容易,无想定生无想天,在第四禅,那个大错特错。佛的禅定是定慧等学,定中有慧,慧中有定。讲到这个根本,你看定中,物质现象定中,它有受想行识,它是一体,它不能分开。
这个道理很深,真叫太深了,如果不是科学家的破解,我们对这个问题,那就像唐一玄老师所说的,看古人注解,依样画葫芦。这个问题总是在心上,解决不了。这就是宗门所讲的疑情,不是否定它,不是怀疑它,没搞清楚,总是放在心上。禅宗说,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不疑那就没有开悟的希望。所以疑情是好事,不是坏事。你不要去想它怎么解决,想不出来,只有缘成熟了,就豁然开悟。没有疑的话,他就没有疑情,他就没有开悟的机缘,要有。但是要信,真正相信,太深了,不能够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才有开悟的机会。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六集) 2013/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156
「情与无情,同宣妙法。」情是有情众生,无情是指像我们现在所讲的植物、矿物,是无情的,就是它没有感情,没有情识;动物都是有情的,动物是有感受的。情与无情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一切万物,有情就是所有一切动物,佛说了,都有佛性,有情的众生有佛性,这点诸位一定要记清楚,有情的众生有佛性,无情的众生有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并不是佛性外面还有个法性,是一个性。一个性为什么叫两个称呼?是因为有情跟无情不一样,这点差别,其实是一个性。既然有情众生能成佛,他有佛性他当然能成佛;无情的众生,法性就是佛性,所以无情众生也成佛。这是《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圆是圆满,种智就是成佛,就是圆满成就一切种智。除了大乘佛法之外,从来没有听说这个说法,这才是真正究竟圆满;情与无情同一体。
有情众生成佛我们听说过,过去有不少佛成佛了。现在?佛跟我们讲的,此界、他方也有不少现在的佛,阿弥陀佛就是现在佛,并没有入般涅盘。未来的?经上给我们说,一切有情众生都是未来佛,我们想想也很有道理。无情成佛,没听说过,什么时候听说树木花草成佛了?什么时候听说桌椅板凳成佛了?没听说过。实在讲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有情成佛,无情就连带成佛了,是这么个道理。禅家所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佛性,也见了法性,因为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见性叫成佛。我们迷的时候,所见的是色相,没有见到性,见到相;觉悟了的人,他在相里面就见到性。所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话说得非常正确。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三十二集) 1993/6 美国加州迪安萨大学 档名:01-011-0032
通常我们讲众生,狭义的意思专指人类,或者是指十法界的众生,叫有情众生。人是有情的,动物是有情的,植物、矿物好像没有什么情,其实现在我们知道,植物、矿物还是有情,它的情识是很敏感,也很明显,但是我们看不出来,所以误会了,把它看作无情众生。佛也很慈悲,随顺,我们说无情,佛也说无情,其实佛知道事实真相,我们确实是不晓得真相。《华严经》上有一句话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是说菩萨成佛,菩萨成佛那个境界里头,无情众生也成佛了。换句话说,他成佛了,树木花草、山河大地都成佛了。这句话,一直到前面老一辈出家在家的大德,都没有能把它讲清楚,所以我们学了多少年,对这句话始终是有一个疑问在里头,这个疑问没有办法断掉。直到最近这几年,我们看了当代量子力学家的研究报告,这个问题解决了。解决,回头再看佛经,经上讲的一点没错,只是我们自己智慧不够看不懂。明白之后再看,看懂了,对於佛菩萨智慧、德行、善巧、高明佩服得五体投地。
科学给我们说的,像日本江本博士做的水实验,水是无情的,我们一般都说这矿物,无情的,它不能看、不能听,我们起心动念它不知道。江本博士一实验,水能看、能听,懂得人的意思。不但能听,比我们厉害,它没有学过,这个世界上各种文字它都懂,它都会看,不会认错,这很厉害,各种不同的语言它懂,我们的起心动念它懂、它知道。我们看到它的结晶,完全明白了。江本博士做了十几万次的实验,没有发现两个图案完全相同,这说明什么?说明万法无常。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现象是一种相似的相续相,不是真正相续,真正相续应该有同的,前后是相同的,前后不同。
然后回过来看我们人的身体,我们这个身体是相似相续相。我们从显著,比较长一点的时间来看,我们的身体一年跟一年不一样,年年不相同。从出生那天起,一年比一年老化,这个一点不假,大家都承认。是不是一年一年起变化?不是的,月月都不同。再往细观,天天都不同;再入细观,每个小时不一样;再往下观,每分钟不一样,过去这一分钟再不回头了。人最精进,分秒他都不停留的,向什么目标精进?向坟墓精进。他不肯留,真的一分一秒都不放松,从出生就往坟墓上走,这一条大道他不拐弯,这是事实真相。人生有什么意思!世间人建功立业,留名於后世,立功、立德、立言,叫三不朽,真的不朽吗?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天空当中几乎每天都有星球爆炸、毁灭,星系没有了,像我们这太阳系,太阳系没有了。它都有寿命的。银河系也有寿命的,不是永恒不灭的。那三不朽是一个空的假想,不是事实。
人是无常的,无常里头有真常,谁知道?圣人知道、佛菩萨知道。我们的老祖宗,那时佛教没传到中国来之前就知道。《大学》章句上说的,绝对是在佛教之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那个明明德是真常,永恒不变,明德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自性、真如、本性、实相,跟佛法讲的完全相同。老祖宗有智慧,一切万变当中他看到不变的东西,一切变化里面他看到不变化的东西。像我们现在面对的电视,电视的屏幕不变,永远不变,电视里面的画面是一秒钟都停不下来,它是不断在变。所以不变里头有变动,变动里面有不变,它在一起。凡夫看电视完全看画面,不动的屏幕忘掉了,没看到,只看到画面,没看到屏幕;觉悟的人是画面跟屏幕清清楚楚,全都看到了,那就是觉悟的人。小乘人偏空涅盘,看电视他只看到屏幕,没看到画面,凡夫是只看到画面没看到屏幕。我用这个做比喻很亲切,诸位不难体会到。我们了解事实真相,才知道佛菩萨的大慈大悲。佛菩萨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跟诸佛如来一体,跟饿鬼、地狱一体,统统是一体。所以佛菩萨在境界里头,无论是真如,无论是六道三途,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万法平等、万法一如。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一五集) 2013/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115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华严》说得就更圆满,说得更究竟,不但有情众生能成佛,无情众生也成佛。为什么?无情众生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这个意思很深,大家能体会到吗?果然体会到了,虚空法界跟自己不是一体吗?於是我们对佛所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两句话,愈有深刻的认知。植物、矿物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跟自己是一体,不是二体。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爱人?人有佛性;为什么要爱物?物有法性。懂得这个道理,你就不会破坏自然生态,你就会随顺自然的法则,仁民爱物,爱人也爱物,爱人跟爱物是平等的,决定没有偏好。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六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17-0166
所以佛法修学最贵的,古来祖师大德常讲「直下承当」,这个跟世间一般学问不一样。所谓直下承当就是你能够承受、明了,佛统统是为我一个人说的,我要理解,我要依教奉行,我要修行证果,这就对了。自己得度,一切众生都得度了,这个理很深。这话怎么说?我们在经论上常常看到,菩萨成佛的时候,他看到大地一切众生皆成佛道,没有一个不是究竟圆满佛,都是!不但有情众生成佛,无情众生也成佛、也证果,这《华严经》上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些话,读《华严经》的人都能够记得住,而且常常挂在口边。这话的意思懂不懂?很难,多半是打个问号。但是,话是佛说的,不能否定佛的话,可是真正的意思没有办法体会。
释迦牟尼佛成佛了,我们没成佛,怎么说大地一切有情众生都成佛了?事实真相我们不了解。事实真相是什么?在佛的眼睛里面我们都成佛了,在我们的眼睛里面,释迦牟尼佛也是凡夫。诸位细心去揣摩、去观察,物随心转。释迦牟尼佛的心已经转成纯净纯善的心,所以他看一切众生,情与无情,同成佛道。我们今天的心是凡夫的心,是五浊恶世的心,浊恶的心,所以我们看诸佛如来、看一切菩萨、看一真法界,统统是五浊恶世,统统是秽土,统统是凡夫,各人看的不一样。你把这个意思参透了,佛经上这句话你就恍然大悟,你就明白了。然后你自己才知道修行重要,修行是自己的事情,与别人不相干。最近,实际上不是最近,已经不少年了,日本的科学家研究水结晶,我是最近才看到的。大家晓得我平常不看报纸、不听广播,也不看电视,许许多多的事情,没有人告诉我,我都不知道,对自己修学有好处,保持身心清净。悟平师把这个讯息告诉我,我一听就懂,《华严经》讲的这些道理,不就是这样的!水是物质里头的一种,随著人心感应,人心是感,水是应。所以这个地方,有情跟无情非常明显的区别。
九法界众生是有情众生,诸佛如来没有情了。诸佛如来把情转成智,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诸位要晓得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跟九法界众生的那个情是一桩事情,悟了,就叫做般若智慧;迷了,就叫做情识。情识起的作用,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妄想分别执著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在迷的状态之下起的作用。它起作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头它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它是在一真,那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在我们眼前,一真随著一切有情众生,它起应;众生有感,众生起心动念,它就有应。所以从水的结晶里面非常明显的看出来。你看你的心地善,它的结晶就很美;你的心不善,它结晶就很难看、很丑陋。你要仔细观察,这个结晶是刹那的,刹那刹那在变化,它不是固定的。科学家证明,不可能看到有两个结晶完全相同的,随著你的心变化。我们这里这一杯水,我现在在看这个时候,前一秒钟跟后一秒钟结晶都很美,但是你仔细观察它结晶不一样,它变化。
到什么时候这个结晶不会变化?成佛。诸佛如来境界里面那是最美的,而且不会变。为什么?佛的妄想分别执著断尽了,等觉菩萨都不行,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所以等觉菩萨他的变化不大,但他有变化;虽有变化,他的变化都是非常美的。这是我们能够体会得到的,境随心转。《楞严经》上讲「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楞严经》上讲的这个如来是广义的。什么是广义的?圆教初住菩萨就叫做如来。为什么?他用真心。圆教初住菩萨到究竟果位,大乘经上讲还有四十一个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才到妙觉。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只要到了圆教初住菩萨,他依报环境的结晶(我们用科学家讲的名词),结晶都是最美的,九法界里头看不到的;因为他们的心可以说到纯净纯善。纯净纯善里头还是有差别的,没有差别他怎么会有四十一个位次?有四十一个位次,可见得他是有差别的。有差别,我们为什么称他纯净纯善?可以讲,可以这样称呼,因为他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分别没有了,执著没有了。执著没有了、断尽了,纯净;分别没有了,纯善。但是他还有极其微细的念头,那个念头依旧叫妄想,但是那个妄想不碍事。为什么?没有善恶业报,所以我们可以称他为纯净纯善。
我们学佛要向这个目标迈进,自己得受用。这个受用最明显的,你自己能够觉察得到的,烦恼天天轻,智慧天天长,能转境界,不被境界所转,这个受用不可思议。这个受用,你想想看,多么令人羡慕。多少人想得到,不懂得这个道理,不懂得方法,殊不知这些道理方法全在大乘经里头。世间所有一切科学的发现,都能够证明佛经某一部分、某几句的经文,让我们从科学家那个地方研究发现,对於佛经所说的能够更深入。不但能够深入,而且能够扩展,这些都是智慧的起用。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五八卷) 2003/3/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017-0958
山河大地不合作了,什么原因?科学家找不到,可是佛法里面有,就是我们现在学习的《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里面,都讲得很详细。首先我们要了解,宇宙怎么来的?万事万物怎么来的?我从哪里来的?经上讲得很清楚,我们刚才学习到法身,法身讲什么?讲整个宇宙万事万物跟我是一体,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跟人有关系,跟花草树木有关系,跟山河大地有关系。现在大家认为这是自然灾害、天地灾害,实际上山河大地在灾害当中也毁灭了,所以沧海桑田!山河大地真的它有灵性,我们肯定它有受想行识,因为江本博士的实验,水是矿物,水有见闻觉知,水有受想行识,它会看、会听,懂得人的意思。我们以善意的信息传给它,我们看它的回应,结晶非常美好;我们以恶的信息给它,它的反应非常丑陋,它不高兴。
我们从这里看到水如是,石头是不是这样的?泥沙是不是这样?统统都是,又何况花草树林灵性比它高。山石、泥沙是灵性最低的,虽然最低,它有灵性,它灵性并没有失掉,我们对待它要友爱,不能随便对待它。我们对待人要礼敬,我们对天地万物都要礼敬,特别是普贤菩萨告诉我们,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告诉我们「礼敬诸佛」。诸佛是指什么?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是一切众生,有情众生是一切未来佛,无情众生也在里面,有情众生成佛,无情众生也成佛,有情众生证得法性身,无情众生的法性土现前。所以无情众生从哪里来?从有情来的。这个道理在大乘教里面说得很清楚,宇宙的源起,头一个是阿赖耶的业相,业相是振动,现在讲波动,从波动里面,精神现象头一个出现。阿赖耶的三细相,波动是业相,精神现象是转相,物质现象现前,物质现象是境界相,阿赖耶的三细相。在时间,非常短暂,刹那之间同时起来,所以叫一时顿现。 因此我们就能够知道,我们的念头跟这些山河大地息息相关。
护国息灾系念法会开示 (共一集) 2009/9/16 台湾高雄 档名:21-522-0001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