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禅宗五家七派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4-2-14 22:33     标题: 禅宗五家七派





禅宗六祖惠能禅师把正法眼藏的如来慧命,传付给怀让和青原以后,禅宗的法派就从这二支发展起来.正应菩提达摩大师所预先嘱付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偈语的道理。 

  南岳怀让禅师(西元677——744年),金州安康(今属陕西)人,俗姓杜。从嵩山来曹溪宝林寺参拜惠能禅师。六祖问曰:‘那里来’。答曰:‘嵩山来’。祖再曰:‘凭么物凭么来’?就是说这个东西那里来?答曰:‘唤作一物即不中’。祖师进一步问:‘还有修证也无?’答曰:‘修证即不无,可是染污即不得。’六祖当下就应许说:‘只此不染污是十方诸佛之所护念,汝即如是,我也如是’。六祖大师就把正法眼藏付与南岳怀让大师。怀师开悟以后,又到湖南衡阳南岳居住,在那里大阐宗风。 

  又青原行思禅师(西元?——740年)来参礼六祖,恭敬虔诚的问曰:‘当何所务不落阶级。’祖开示说:‘汝曾作什么来’。就是说汝来这里做什么呢?答曰:‘圣谛亦不为。’祖曰:‘落何阶级?’就是说,圣谛第一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汝看究竟落什么阶级呢!答曰:‘圣谛尚不为,还有什么阶级’。六祖知道他是佛门法器,又传法印与青原行思。他从六祖会下得法之后,就到吉州青原山般若寺安住精修,弘扬禅宗。

  南岳怀让禅师再传与马祖道一禅师(西元709——788年).
  临济宗: 马祖传百丈,百丈传黄檗,黄檗传临济义玄禅师,师住镇州沱河侧,这是临济宗。
  沩仰宗: 百丈传灵佑禅师,师传潭州伪山,沩山传慧寂禅师,师住袁州仰山,这是沩仰宗。

  青原行思禅师再传与石头希迁禅师(西元700——790年)。
  曹洞宗: 石头传蔼山,蔼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介禅师,师传瑞州洞山,洞山传本寂禅师,住抚州曹山,这是曹洞宗。
  云门宗: 石头传天皇,天皇传龙潭,龙潭传德山,德山传雪峰,雪峰传文偃禅师,师住韶州云门,这是云门宗。
  法眼宗: 雪峰传玄沙,玄沙传罗汉,罗汉传文益禅师,师住金陵(南京)清凉院,南唐中主李璟谥师为法眼火禅师,这是法眼宗。

  五家宗派的主要特点,天隐修祖概括为下面五句话:
  

  临济是‘怒雷掩耳’
  沩仰是‘光含秋月’
  曹洞是‘万派朝宗’
  云门是‘乾坤坐断’
  法眼是‘千山独露’

  这样看来五家在度生方便,随机接物的风格上,略有不同,而归根到底,同出一源,本无差别,这真是‘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圆瑛大师有一首诗。揭示了曹溪门下的禅风。‘轰轰烈烈似雷霆,捧喝交驰不暂停,迫得顶门开正眼,相逢原是本来人。’
此外临济宗的行棒喝。沩仰宗的示圆相。曹洞宗的传宝镜。云门宗的一字关。法眼宗的明六相等玄妙机锋,这里不再一一枚举,只要我们老老实实蓦直参去,自然会有破颜含笑的一天。

  沩仰宗自从仰山禅师开始,只传到第四代。到了宋朝初期这个宗派,就已经不大闻名了。法眼宗,自从永明延寿大师以后,也只再传了二代,无人问津了。最兴盛的可算临济宗。自从临济义玄禅师的最初法脉长沙楚圆大师以后,又分传出二个法系,一是传与南昌黄龙山的慧南大师。一是传与宜春杨岐山的方会大师。这二位大师都是禅门的宗匠,大弘法化,力阐宗风,盛极一时。因此黄龙和杨岐二家又成为二个小宗派。这样连原来的五家宗派,曾有五家七派的说法。特别是临济宗法系的杨岐一派,最为兴盛。所以库房里有‘杨岐灯盏明千古’的佳话,流传至今;而临济一宗,真是灯灯续焰,源远流长。到现在中国有许多名山古刹,多属于这个法派。再说云门宗。在宋代初期净慈寺出了一个宗本禅师,此派也是非常旺盛。这个法统高僧大德人才很多,特别在中国北方更加得势。就是传承方面也比较长。到了南宋时期,这个宗才开始逐步地趋于衰微。最后就烟消云散了。曹洞宗这个法系本来是由洞山良介禅师与曹山本寂禅师,他们师徒两位联合创立,所以叫做曹洞宗。可是在南宋时代。才开始兴旺起来,道风远播,盛极一时。它对于法脉传承,是仅次于临济宗


图片附件: 01200000026935134387523750775.jpg (2014-2-14 22:40, 382.7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86
http://jixiangyun.com/bbs/attachment.php?aid=13365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2-15 19:44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随缘了,放下了,就是完美。随缘是缘起,是相上的东西;放下是空性,是体上的东西:但这是无二的。现在有的人执着空,认为都是空的,所以就不用念了;都是空的,所以就不用做了。《心经》里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完全说明了诸法的本性、事实的真相。放下是智慧,不放弃是慈悲,这叫智悲双运。见性了,有智慧了,不会放弃一个人,不会放弃一件事,这就是随缘。

   对一个智者来说,结什么样的缘都可以,了什么样的缘都可以。他是在表法,他虽然在轮回,虽然也在遭受一些不幸,但是他不会有任何的烦恼与痛苦。佛菩萨在轮回里,在六道中,但是他没有被六道污染,没有任何痛苦。犹如莲花处于污泥中,但是它不会被泥污染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佛菩萨是自由自在的,所以是快乐的;凡夫是不自由的,所以是痛苦的。

  佛菩萨和凡夫在流转轮回的时候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因慈悲心而转,是为了救度众生而来的,他是自愿的,是自由的;一个是因贪心而转,被业力牵引来的,他不是自愿的,身不由己。

  比如说我们今天要去一个地方,如果你非常欣赏这个地方,自己愿意来,那你肯定不会有烦恼、痛苦;另外一个人,他不愿意来,是被逼来的,那他肯定会烦恼、痛苦的。佛菩萨也不可能总在一个地方,他也转,但他是自由的,所以就快乐;凡夫是不自由的,所以就痛苦。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2-25 10:38

吾人幸得人身.
皆为一大事因缘而来.
----即开示悟入佛知见.

马祖言:即心是佛.

觉悟真理掌握真理运用真理的一念心光即是佛.

觉悟绝对真理的一念心光是法身佛.

觉悟相对真理的一念心光是报身佛.

掌握运用真理的一念心光是化身佛.

佛性真理本自具足.

若不觉悟佛性真理即如同无佛性真理一样.

那么,人与狗又有何别?!

是故,赵州言:狗子无佛性耶
!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