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祝福
把真诚的祝福送给你,祝你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把真诚的祝福送给你,让友谊和挚爱永相伴随,几许盼望,
多少祝福尽在不言中,愿人生的美丽、辉煌、幸福、快乐与你同在!
缘
你我相识即有缘
面带笑容结人缘
布施欢喜种善缘
你对我错相惜缘
损我逆我消业缘
生老病死了尘缘
果报好坏皆因缘
慈悲喜舍修佛缘
-------------------------------------------------------------------------------------------
助人为乐
自得其乐
知足常乐
--------------------------------------------------------------------------------------------
一、佛言祖语
(一)
佛生西域法东流
光明偏照四部州
有佛出世龙天喜
无僧说法鬼神愁
(二)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要无事挂心头
便是人生好时节
(三)
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四)
三宝门前福好修
一文种下万文收
替汝寄入坚牢库
子子孙孙享不休
(五)
我见他人死
我心热如火
不是热他人
看看轮到我
(六)
以舍为有 则不贪
以忙为乐 则不苦
以勤为富 则不贫
以忍为力 则不惧
(七)
从谦虚中体验乐趣
从忍辱中培养美德
从自制中克服物欲
从宁静中安顿身心
(八)
乐莫大于无忧
苦莫大于多欲
富莫大于知足
贫莫大于贪婪
(九)
金钱可以买得到奴隶
但买不到人缘
金钱可以买得到群众
但买不到人心
金钱可以买得到鱼肉
但买不到食欲
金钱可以买得到高楼
但买不到自在
金钱可以买得到美服
但买不到气质
金钱可以买得到股票
但买不到满足
金钱可以买得到书籍
但买不到智慧
金钱可以买得到床铺
但买不到睡眠
-------------------------------------------------------------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
二、学佛的好处
人类的需要,除了物质食粮以外,还要精神食粮;在许多精神食粮之中,佛法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一个学佛的人可以得到很多的好处;现在我想提出学佛的很多好处中比较浅显的三点好处来谈谈:
一、认识人生------人从出生到老死,忙碌了几十岁,到底是为什么忙?如果说是为了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要有了钱,才能解决生活的问题,那么衣食住行的生活问题解决了以后,应该是不必忙了,但他仍然要忙,甚至有些人会更加忙,因为这个时候,他的生活又有进一步的要求了。为了满足更高的欲望,所以又会拼命地去追求。但是“人生恰似采花蜂,飞南飞北飞西东。采得百花成蜜后,一场辛苦一场空”。正在忙碌中的人,终日忙着向外追求,从来没有想到去研究这些问题。
佛法,是茫茫人海中的慈航,它教人认识生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批示人生的真谛,使人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安乐,把人生烦恼的此岸,运载到安乐的彼岸。
中国清朝第一代的顺治皇帝,对佛法很有研究,他羡慕出家人的生活,很想出家修行,他曾经做了一首耐人寻味的偈子:“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这首偈子,提示了人生的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问题。懂得佛法的人,虽然作了皇帝,也会在寻求研究人生的问题;不懂佛法的人,活了一辈子,都是在糊涂中生活,糊里糊涂地来,糊里糊涂地去,从来不会去想这个问题,这首偈子,提出了人的一生整个过程的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生与死的二个问题:“未曾生我谁是我”是生的问题-------生从何来?“合眼朦胧又是谁”,是死的问题-------死往何处去?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先要明白一个佛教的名词“业力”。“业力”,印度的梵语叫羯磨,巴利语叫迦马,意思是行为或造作。原来我们的一切行为、动作之后,都会留下一种力量,潜存于心中,这种力量,佛教把它称为业力。业力留存于心中,紧跟着我们不放,好像我们的影子,跟随着身体一般。这业力从它性质来说,分为善业和恶业。善业可以决定人的生命,走向良好的去处,得到舒适的享受;恶业可以决定人的生命,走向恶劣的去处,得到坎坷的遭遇。
那么人生到底从何来,死入何去呢?简单地说:人的生是由业力而来,死则随业力而去。
佛法说明善恶果报,有六道轮回,六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叫三善道,是造作善业者的去处;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叫三恶道,是造作恶业者的去处。
我们了解了这些道理,也就可以认识到人生是多么可贵的,因为人为三善道之一。人生到底生从何来呢?毫无疑义的,人生是由善的业力而来的。那么死往何去呢?这就要看你现在的行为动作如何而定了,如果你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但可以得生人道,而且可以上升天道;要是你能够进一步依佛法的批示去修行解脱道,还可以超出六道轮回,解脱生死,成为大自由的圣者。假如你现在的行为动作,大都是为非作歹,损人利已,明白了这些道理后,你要选那一条路子走,自己就有把握了,你的人生前途如何,可以由你自己做主了。
二、净化人生-------因为现代的科学昌明,工业发达,工厂到处设立,造成了空气污染,影响到人类身体的健康,这是稍有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但是,人类内心的烦恼污染,实在是时时刻刻都在严重地影响人类心灵的安宁,可是没有研究佛法的人,却很少知道的。中国明朝有个理学家王阳明先生,因为他的理学是从佛理中摸索出来的,所以他就知道,烦恼是很严惩影响到人类的心灵,控制着人类的思想,于是他说:“山中之贼易治,心中之贼难防。”烦恼被形容为贼,这正说明烦恼的厉害。其实,我们的心灵所以不能安宁,就是烦恼在扰乱、在作祟;我们的行为所以违背真理,也是烦恼在驱使,在鞭策。
佛经上说:“佛说种种法,为治种种心。”心就是指我们心中的烦恼。充满着烦恼的人生,是污染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所以必需要改造。但是要怎么样去改造呢?就是要把它净化。我们学佛,就是沐浴佛化,用佛陀的法水,来洗涤我们内心的垢秽,等到我们内心的烦恼垢秽清除了,那么,我们那染污、缺陷、痛苦、不理想的人生,便可改造成为清净、圆满、快乐、理想的人生。从前,印度乔萨罗国有一国王,叫波斯匿王。有一天,波斯匿王出巡,在路上遇见一个老公公,头发苍白,这显示他的年纪已经很老了;国王问他道:“老公公你今年几岁?”老公公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四岁。”波斯匿王觉得惊奇起来,他几乎不想念自己的耳朵,于是再伸出自己的右手,竖起四只手指向老公公问道:“你才四岁?”老公公点点头,很肯定地证实道:“不错,我今年的确才四岁。”老公公知道国王一定感到疑惑,就一再向他解释道:“以前我不懂佛法,活了几十年,思想、行为都被内心的烦恼控制着做了很多自己以为对而实在是不对的事;四年前有个机会,给予我听到了佛法,才认识了人生,皈依了佛教,实行佛陀所批示的道理,依佛法去生活,去净化人生;最近这四年来,才算是真正的作人,所以我今年才四岁。”国王听了老公公这一番话,非常感动,点头称赞道:“老公公你说得对,作一个要能够学习佛法,照着佛法去作人,才算是真正的人。”
三、庄严人生--------庄严是佛教用来形容美好的词,庄严人生,也可以说就是美化人生。一般来说,美可分为形相美和内在美,形相美属于外表,内在美则指人的德性。单有外表的形相美,而没有内在的德性,这还是有缺陷,不算完全的美,所以人生除了有外表的形相美之外,必须充实内在的德性美;内外俱美,才可以称为庄严的人生;而庄严的人生,才是快乐、幸福、完美的人生。
佛教是一种道德实践的宗教,学佛的人,必须实践佛陀所批示的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的道德行为,来培养与充实内心甘情愿德性,以庄严人生。
从前印度有个慈善家,娶到一个非常美丽的玉耶女做媳妇;媳妇自恃她的姿容秀丽,瞧不起公婆和家里的人。一天,慈善家请佛到家来教导媳妇,媳妇却故意避开。后来,为了好奇,从门缝里偷看佛陀。她看到佛的庄严德相,实在是比她更美!于是自动出来,向佛陀行礼。佛陀说:“玉耶,你有着佼美的容貌,如果配上端正的心行,那就很好了。要知道佼美的容貌,只是外表美;而端正的心行,才是内在美。真正的美人,必须内外俱美!”玉耶听了佛的开示,心中骄傲消除了,皈依了佛,佛教她实行五戒、十善等好行为,以充实她内心的德性美,她依教奉行,立志作一个内外俱美的真正美人。
佛法是指导人生、激励人生、鼓舞人生的;学佛除了可以认识人生、净化人生和庄严人生以外,还可以把缺陷的人生,改造为美满的人生;从迷梦的人生,演变为觉悟的人生;由生死的人生,进化为解脱的人生;由凡情的人生,升华为圣智的人生。总而言之,学佛的好处,是说不尽的。
-------------------------------------------------------------------------------------------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
三、皈依三宝与受持五戒
皈依三宝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可以求得现世乐,可以求得后世乐,更可以由此而得到涅磐寂静的究竟乐。综合起来,
约有八种:一、成为佛的弟子;二、是受戒的基础;三、减轻业障;四、能积广大的福德;五、不堕恶趣;六、人与非人均不能扰
乱; 七、一切好事都会成功;八、能成佛道。
如要分别举例,佛经之中,实在太多,现在选择五条,做语体文译述于下:
一、人若皈依三宝的话,将来所得的福报之大,大得不可穷尽。譬如有一个宝藏,全国人民,搬运七年,搬
之不尽,三皈功德,比这还要大到千倍万倍。(《优婆塞戒经》)
二、过去,有一位忉利天的天子,天福享完了,寿命快终了,再过七天,就要死了,他的身体也衰败不堪
了。但他知道,命终之后,将在猪中投胎,所以他恐慌极了,於是请教天主,天主也没有办法,天主要他去向佛陀求救,佛陀教他皈依了三
宝,死后不仅免堕猪胎,得生人间,并逢舍利佛,请佛说法,而证得圣果。(《折伏罗汉经》)
三、过去,有一位三十三天的天子,天福尽了,还有七天,就要死了,昔日的欢乐,都离开他了,美丽的天
女,不再近他了,本来是威威堂堂的相貌,现在变得毫无气色了,他的身体,既然衰弱,并且垢秽不堪,两腋之下,整日流着臭汗。他也看
到,他将生到猪胎中去,因此躺在地上,哀伤、流泪、诉苦。此事给天主知道了,批示他诚心皈依三宝,教他口念:“皈依佛两足尊,皈依
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他便照着天主的批示皈依了三宝。七天的时限一到,他便死了。天主为想知道,他死后究竟生到何处去了,但
是从他的能力看遍了所能看到的所在,都无法看到,佛陀告诉他说:“已经由于皈依三宝的功德,转堕为升,升到兜率(shuai)陀天
去了,你们天人,只能看下面,看不到上面。”
四、如果说东西南北的四大部洲之中,全数都是二乘果位的圣人,有人尽形寿供养,乃至为其一一造塔,那
个人的功德之大,是不可计量的,但远不如皈依三宝的功德。(《较量功德经》)
五、过去,有一位莎士比丘,专诵三宝之名,经过十年的岁月,便证得了二果斯陀含,如今在普香世界做辟
支佛。(《木漶子经》)
从上面所举的五例,便可知道皈依三宝是极为珍贵的事了。同时,佛陀也曾说过,只要有人皈依三宝,便有
四王天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随身拥护。
不过,我们应当知道:皈依三宝,虽可求得现生的平安与快乐,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乃在回到三宝的怀
抱,并使自己也成为三宝------皆可以成佛,切不要自暴自弃。
五戒是佛门的基本戒律,它是人身的保护符。有了它,就可在未来的生死中保有人身,如果五戒不持,由人
身难保。受五戒除了有利益于后世外,对于现世也有很大利益,不但自利、也利他。具有净化人间社会的功效。试看社会上的罪恶有什么大
于过杀、偷盗、奸淫、欺骗及至酒后失态闯祸的?如果人人能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我们的社会将是多么
的安乐祥和。
一个修行人,在皈依三宝以后,就必须再受持五戒,身、口就不再造恶,如此便是将身、口上的行为修正。
人、并不只是指身体,而身体是肉,是物质,其他动物也有,那么动物也可以称为人,可见人不能以身体而
为人。人、除了外在的身体还有不可忽略的内在条件。古人有从文字上来解释,认为人是两人合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说:要能与其他人相
处的才是人。因此儒家便说:“人也者、仁也”。必须有仁心的才是人,一个人如果不受持五戒,则身、口造业。身、口做恶的人,他的内
心如何能有仁心呢?又有谁敢和他相处,做他的朋友呢?虽然具有人的外表,其实早已失去人的资格。从宗教上来说,此生过后,要再为
人,是没有可能的;宇宙内的一切,皆不离因果律,如是因必感如是果,试看社会上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必招感同样的恶习人来与他为友;
反之,一个善人,也必定与善人为友,决没有恶人与善人真正为朋友的。可知佛教所说,受五戒即能保有人身,开生死不坠,并非迷信,是
有相当根据和道理。
受五戒可以得到大功德。同样犯了五戒也有应得的罪报,这在佛经中有详细解说。
另外,五戒中所包含的深义来看五戒确是一切戒的根本。由于人们对五戒,只守其表面,无法持至究竟,所
以才开展八关斋戒,沙弥、比丘尼和菩萨戒等。但只要知道一切戒的根本,在于五戒。能够严守五戒不犯,即从表面而至究竟,不但能保持
人身,更可以脱离苦浊的世界而生天;基至证得解脱,超出世间也是可能的。
-------------------------------------------------------------------------------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四、入寺须知
1、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具当顺着个人的右臂
这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子及手杖须
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2、拜佛-------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用的(即方丈),不可在上礼
拜,宜向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去拜
用,凡有人在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
五、上香的方法
1、将香点燃
2、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香,大拇指安置香根
3、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
4、再举香齐眉
5、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
6、开始用左手置香,第一支香安置中间,默念“供养佛”;第二支
香安置右边,默念“供养法”;第三支
香安置左边,默念“供养僧”。置完香,合掌,心中默念:“愿此
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
六、如何礼拜
1、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约7厘米),脚尖相
距约八寸,成人字形。弯
腰,右臂斜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中央,左掌仍举不动,两膝随即
跪下(此为第一把)
2、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的左前方(此为第二把)
3、右掌由拜垫中央移到右前方,两掌相距六寸许(约20厘米)(此为
半把,合叫“两把半”)
4、以头垂叩于两掌中间拜垫上
5、两掌随即翻转,手心向上
6、两手握拳翻转,头离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心
7、左掌举回胸前,右掌将身撑起,与左掌合,同时两膝起立,合掌依
然
8、三礼毕,合掌弯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两大拇指
相并,两食指相合竖直(此为定
印),伸直腰,举至齐眉,再放掌,这叫问讯。
------------------------------------------------------------------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七、发愿
礼拜佛菩萨时,要恭敬虔诚的发愿:发愿是一个学佛的人所定的目标
和方向,所以学佛行人发愿是非常重
要的,一般公式化的发愿词是这样的:
第一拜默念:“愿一切众生,舍离外道邪见,皈依我佛”
第二拜默念:“愿弟子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辩才无碍”
第三拜默念:“愿弟子身心轻利,无诸疾苦,广度众生,同证菩提”
以上发愿词是三皈依的意思。
----------------------------------------------------------------------------------------------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八、供品的含义
平常我们学佛的人,多数都喜欢家里兴供佛像,佛像前面一定供
香、花、水果供品、供灯。供品中
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供水。在佛菩萨面前供一杯水,供水
的杯子最好是透明的玻璃杯,因
为供这一杯水是表法的意思,就是代表清净心。让你看到这个供
水,就是想到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
的干净、清净、要像水一样的平等。所以水是代表清净平等。在所
有一切供具当中这是最重要的。
所以供佛面前供具都是提醒自己的,让自己看到之后,就想到我们
自己起心动念应该如何去做。
花-------代表修因
果-------代表我们的希求,我们求果报
灯-------代表智慧光明
香-------代表戒定真香,五分发身香他都有意义在里头,我们见到
就会想到,时时刻刻用这一些
道具,提醒我们自己的正念。这个里面清净心最重要。
-----------------------------------------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
九、佛教常识
(一)佛教问答
1、问:信仰佛教,先作何式?
答:应先皈依三宝,皈与归同。(注:即先拜师父后,是佛的
弟子即可称居士)
2、问:何谓三宝?
答:三者为佛、法、僧,以能利益世间,希有难遇,故喻称宝。
3、问:何者为佛?
答:佛者得无上正遍知认,教主之德号,其义为觉者。
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4、问:何者为法?
答:法者救世度人之道,载在藏经者,佛之所以教也。其义
为轨持,所谓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也。
5、问:何者为僧?
答:僧者学佛,言行传佛教化这人,其义为和合众。
所谓解脱同证,身和同住,口和无净,意和同悦,
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同均也。
6、问:皈依三宝,有何因由?
答:皈依佛,为佛有无量功德故。皈依法,为法有大利益故。
皈依僧,为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故。
7、问:皈依三宝,有何效果?
答: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傍生。
(二)佛法十条二十字
1、真诚
2、清净
3、平等
4、正觉
5、慈悲
6、看破
7、放下
8、自在
9、随缘
10、念佛
这十条二十个字,我们必须要知道,每一条里面都圆满含
摄其他九条这才圆满。
(三)念佛法要
念佛法要:“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要与真诚相应,与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与看破放下
自在随缘相应。
这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十、念佛方法
(一)简单的早晚两个课程
1、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2、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如前拜称)
3、南无阿弥陀佛(不必礼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皆
可。至少百声、千声、万声,以个人功夫忙闲而定。只宜由
少增多,不宜由多减少。)
4、南无观世音菩萨(一称一拜)
5、南无大势至菩萨(一称一拜。观音、势至,为弥陀左右胁士,
统称西方三圣。念完了佛,理当要拜的。)
6、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一称一拜。极乐世界有很多的菩萨,将来
皆是我的师友,也应当要拜的。)
7、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这是回向文,也就是说明我念佛的愿力。愿是必要发的。)
8、礼拜而退
(附注)以上功课,每天早晚两次行之。洗手漱口,在佛像前焚香
顶礼,照法念诵。如无佛像,或所住之处,不甚方便,不焚香顶礼
亦可。但面向西方,心存恭敬,功德也是一样。再者,凡括弧以内
之字不念。
(二)十念法要
尽一口气,念“南无阿弥陀佛”三五声,或六七声,共念十口气,
仍念回向文一遍,一拜而退。
(附注)这是为了很忙的人,想的一个法子,费时不过五分钟。最
要紧就是天天一早一晚去作。万不可间断。有佛像对着佛像去作,
没佛像就面向西方去作。
以上两个念佛式子,皆是为忙人订的。若有闲功夫,可在第一个式
子第二项以后,念阿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课
育本内全有记载)那是更好。
----------------------------------------------------------------------------------------------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