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常善法师:阿弥陀佛亲口说的往生净土的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28 19:59     标题: 常善法师:阿弥陀佛亲口说的往生净土的方法

阿弥陀佛亲口说的往生净土的方法 因此三昧得见佛故,遂请问彼阿弥陀佛言。就问阿弥陀佛了,“世尊,诸菩萨等成就何法,而得生此佛刹中也”。见佛的时候呢,这里提供一个问佛的模式,问什么呢?就问佛,诸菩萨等,所有的菩萨,成就何种方法,而能得生这个极乐世界中呢?“而得生此佛刹中也”。那么这句话很重要,这是阿弥陀佛的直接的语言,这是阿弥陀佛的话,把这句话记住!其实你问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是这样想,你明了这句话,记住这句话,与见佛和得佛受用无异。“而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阿弥陀佛语是菩萨,就讲了,“若人发心求生此者”,如果有人发心求生此极乐世界,“若人发心”,这是指心地的功夫。发心,发自内在,发自真诚,发自深处。发自内在,发自深处,发自真诚,发自重心,就是说他的心地,是重心在这个地方,不在别的地方。“若人发心”,是指这个。我们很多人,你说发心没有?有发心,但重心不在这儿,重心在哪里啊?还在五欲六尘上。“若人发心,求生此者”,发心,求,一求,一生的追求,六道轮回,站在轮回高度的,超越轮回层次的求,求往生。“常当系心正念”,常,是指时间,当,是指当下、当然、承当。“常当系心”,要把心系在阿弥陀佛身上。“常当系心正念”,正念阿弥陀佛,常当系心正念相续阿弥陀佛,便得生也。阿弥陀佛就说这句话。要发心,要求生,常当系心正念相续阿弥陀佛,便得生也。

常当系心,所以我们般舟就训练你各种难题,让你在各种难题当中能把心系住,能把心系住。其实这里边还有一个非常普通的境界,但是这个境界其实很重要。我们很多人最后儿身体迷糊了,抓人家衣服,或者是拿人家水杯,这是生活当中的种种场景。这是我衣服,怎么到这来?怎么到那儿了?还是有环境相,不能不管它,只管念,不能系心。这也叫系心,常当系心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28 20:01

用 心 感 受 佛 的 存 在 ──
    净界法师
   
佛陀讲出这样忆念的观念,就把这个观念讲到佛陀跟众生的相互关系了:
                    ┌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怜念众生┐│
十方如來┤        ├┤┌子若忆母┐
        └如母忆子┘└┤        ├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如母忆時┘
    身为一个佛陀,在那种清净大般涅槃的心中,他的心中因为过去发了那个大悲愿力,所以他虽然证得我空、法空,但是那个大悲心是不空的,他的大悲心释放出悲愍众生的心情,就像是母亲忆念她的独生儿子一样,经常希望跟儿子见一面都好。但是身为儿子的,假设一心一意只想要离家出走、只想要攀缘三界的果报,不把阿弥陀佛的净土当一回事,虽忆何为?
   
我们知道一个观念,我们修净土都知道我们有心力跟佛力─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二种力量都不可思议。但是这个佛力,你要把它启动,你要有你的心力,你要心中去忆念祂,他才能够启动的。你不忆念他,佛陀的力量有四十八种力量,有等于没有。
   
用心感受佛的存在──
   
很多人都问一个问题:说这个念佛真正能够消业障吗?
   
说礼佛一拜能够罪灭河沙,拜佛有这么大的力量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你说呢?
    对啊!你说呢?你说有,它就有;你说它没有,它就没有。
    很奇怪!我觉得佛菩萨的加持力,就是──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
    你认为它没有,它果然是没有;纵然有,跟你也没有关系。
   
你说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种愿望、有四十八种加持力散发在法界当中,随时跟你感应道交。我说没有,那真的没有、那就真的没有;你说它有,它就真的有,这个佛力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你把四十八愿研究透了,你就知道:你了解阿弥陀佛的功德、忆念他的功德非常重要!
   
你要启发他的功德,你要忆念他,当然你要先了解。
    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力量,佛陀释放四十八种力量,你要把这个力量转成你的力量,你必须要做一个工作──你要忆念他!
    诸位有些人做过人家的师长,你知道做师父的最在乎弟子什么事吗?
    其实徒弟有没有出息是其次,做师父的最在乎徒弟心中有没有我的存在?
   
这个很现实,因为徒弟不忆念师父,二个人的缘就愈来愈远了,真的是这样子,你以后做师父就知道;做父母亲也是这种观念,这个儿子心中有没有我的存在?
    因为这样子才能够保持因缘,母子的因缘、师徒的因缘,彼此互相忆念嘛。
   
所以说佛陀的力量再大,诸位要知道:佛陀的力量再大,他不能主动的帮助你。你要知道这个观念,他只能够被动,你要先释放一种力量,他才能够产生回应,这个是你修净土法门要知道的。这个回应的力量有多大?是你释放的力量有多大,他回应就有多大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28 20:09

我们用念佛的方法,一心专念阿弥陀这个方法,把我们的清净平等觉念出来,这叫理一心不乱,这种功夫往生到极乐世界,是生实报庄严土。无量清净平等觉,法法皆如,法法皆是,我们用一句名号更简单、更具体,法法皆如阿弥陀佛,法法皆是阿弥陀佛,我们用这个方法好,这简单。问题持之有恒,天天锻炼,为什么?我们有习气,念到习气都没有了,我们的功夫就成就了。不是我们把一切法当作阿弥陀佛来看,那个还有很大的距离,不可以这样子,这个心念不好。要真的,一点都不假,万法就是阿弥陀佛,认定了,这个力量就大,这才真正能帮助你断烦恼消业障;我只把它当作、比拟,这个不行,这功夫不到家。所以同样作如是观,同样是这样的念佛,心态决定功夫的浅深,我们要有好的心态,真心诚意没有一丝毫的虚伪。

  「故知十方大士,闻佛名号,至心信乐,以平等心,念平等觉」,平等心念平等觉。「如是安住,亦是得平等住之义」。下面说得好,「此一句佛号即是实相,即是法界全体」,这讲得好。「即是诸法平等体性。但能念念相继,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故曰得平等住。如是心行,是菩萨行,辗转教授,同归极乐。普惠众生真实之利,故曰修菩萨行」。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菩提道,就这么简单、就这么容易,问题,我们真的懂得、真的明白,这个很重要。真懂得、真明白,这经教就非常重要,听经、读经为什么?就为这桩事情,不能著急,不必求解,我们只要听、只要读,听久了不明白的地方都明白,念久了不懂的地方也都全懂了,这是什么道理?这是自性本具的功德法尔如是。从事上给你讲,因为你的心是定的,你不分心,你没有杂念。我读这部还想想这怎么讲法、那怎么讲法,那是杂念;一直读下去没有想法、没有看法,这就是用真心念。真心跟一切诸佛如来感应道交,这真心,感应道交就得诸佛如来的加持,所以你不懂的突然懂了,不会的突然会了。

  你会懂得,你会了,那是什么?那是你自性的本能是在没有障碍之下出现。为什么平常不现?你有杂念、你有疑虑,这些东西都是属於障碍,所以虽有不能表现。当你一心专注念佛、念经、听讲,一心专注的时候自然出来,这是我们讲小悟,小悟要天天有才好;大悟,一、二个月有一次不错,全是诚敬。为什么会开悟?就在诚敬,真诚恭敬、老实听话,听佛的话,真干,我们这个真干就是我真信,我真愿意到极乐世界,我真念阿弥陀佛。就像这段文里所说的,知道这句佛号就是实相,就是法界全体,就是诸法平等的体性。所以一切法真的是阿弥陀佛,我们见到一切人统统都是阿弥陀佛,然后再扩大一切法也都是阿弥陀佛,我们就入阿弥陀佛境界。所以这样的心行就是真的菩萨行,这是什么菩萨?法藏菩萨,法藏菩萨成佛就是阿弥陀佛。我们自己这样修,我们也用这个方法帮助别人、教导别人,同归极乐,真能帮助众生,普惠众生真实之利


『能令魔障难遮』,这就是对治悉檀,破恶的利益。这个法门是教我们远离一切分别执著妄想,一心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这就是平常所讲的,念念都是正念现前。正念现前,它妄念不生。魔来扰乱是凭藉你的妄念,因为你有妄念,所以你才著魔,如果你没有妄念,魔就不得其便。魔想来扰乱你,没机会。一定要你自己有妄念、有妄想,魔就有了机会,就来找你的麻烦。你二六时中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一心清净,什么样的魔对你都无可奈何。所以你要懂得这个道理,怎样才不著魔?你在念佛里面打妄想就会著魔。

  譬如念佛,他心里很著急,我怎么还不得一心?我念了这么多天,怎么还没有得一心?几时才得一心?这个时候你就给魔方便了,为什么?打妄想。所以常常打精进佛七的时候容易著魔,什么原因?因为他这个用功里面掺杂著妄想,或者妄想求得一心,或者妄想求见瑞相,他总有妄念,没有妄念绝不著魔。所以善於用功的人,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绝不求一心,也不求瑞相,他不著魔。连一心、瑞相都不求了,这个妄念都不生了,世出世间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统统不生,这是念佛人不著魔的所以然。你要不懂这个道理,打一个妄想,就是给魔王找碴的机会。

阿弥陀经要解  (第五十三集)  1984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4-0053



  【楞严经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两句话,我们要以通俗的话来说明,大家就容易懂。你在修学的时候,如果你不甚认真,大概没有什么境界出现;如果你很认真的去修,一定有境界。你参禅入定,定中有境界;你持咒,持咒的时候也会现境界;念佛,念到功夫得力的时候,也有境界现前。这些境界所谓是感应道交。境界现前,你就生了欢喜心,觉得自己功夫很不错,你就入了魔境,就著了魔。你要问,为什么著魔?佛法的修学,这在前面说过,无论修学哪个宗派,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它的枢纽都是禅定。定是清净心,境界现前,你心里生起欢喜心,你的定失掉了。甚至於贡高我慢的念头生起来,烦恼现前,你看别人没有境界,我有境界,我很了不起,你们都不如我,这就著魔了。要怎样才不著魔?前面讲的『不作圣心』,就是见到境界现前若无其事,如如不动,那就是好境界。

  像古时候,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净土宗初祖远公大师,他在一生当中,三次在定中,也就是我们讲念佛止静的时候,打佛七或平常念佛在止静、静坐的时候,见到三次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知道,慧远大师在庐山建莲社,提倡念佛共修。那个时候净宗经典传到中国翻成中文只有一部《无量寿经》,《弥陀经》、《观经》都还没有翻成中文。所以,净土宗最初依据的一部经,《无量寿经》。虽然见到三次,远公大师从来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若无其事,见如不见,这是好境界。到第四次西方境界现前,是他往生的时候,他往生的时候这个境界又现前,他才跟大家说出来,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境界现前了,跟经上所讲的完全相同,他往生的时候到了。於是他讲,这样的境界过去他曾经见过三次。这是人家心地清净,人家有定功。凡夫没这个定功,一见到之后就大声宣扬,唯恐别人不知道,那就入了魔境界,那就错了。所以,一些著魔的人,实在讲没有别的原因,喜欢神通、喜欢感应,这就是著魔的因素。

  《楞严经》上这两句话我们要记住,无论什么境界,佛现前也好,魔现前也好,你只要把心把握得住,如如不动,《金刚经》上所讲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那都是善境界。如果动了心,那都是恶境界。见到佛,你生欢喜心,见到魔,你生了恐怖心,都错了,都是恶境界,要紧的是要不动心。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四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04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4-1-28 20:12 编辑 ]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