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阿弥陀佛是自己,不是别人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5 20:13
标题:
阿弥陀佛是自己,不是别人
「令彼诸群生」,群生就是一切众生,「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这几句偈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他的方法,怎么去?你看他的方法非常善巧,他说我取个名字,我的名字叫无量寿,无量寿是中国翻译的,印度话就是「阿弥陀佛」。他取这个名号,叫人常常念这个名号。这个名号是什么?这个名号是我们自己的性德,这个名号是我们的真心。
梵语「阿」翻成中国意思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所以这个意思是无量觉。於世出世间一切法,过去现在未来,此界他方,你都能够觉而不迷,这就叫阿弥陀。这个意思,这个世界上其他宗教里面对於神的赞叹,说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实际上,阿弥陀佛里头含著这个意思。你觉就能,你不觉才不能,无量觉那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知自然就是无所不能。宗教里面对神的赞美,在佛法里面对我们自性的显示。阿弥陀佛是谁?阿弥陀佛是自己,不是别人,不是外面的。所以这个名号好,叫你天天念,把你自性阿弥陀佛念出来。
自性阿弥陀佛在哪里?本来就是,现在也没有变更,问题在哪里?是你迷了自己,你不承认自己,这就没法子。所以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就这么一句话,我们现在可怜是不认识自己。如果我将来还有那么长的时间的话,我是预定我们的《华严经》再五年,顶多七年,不超过七年,《华严经》圆满。圆满之后,我想把净土五经一论讲一遍,再有时间,我一定会把《大佛顶首楞严经》跟大家讲一遍。那个经好!把这些事实真相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我们有这么多年薰修的底子,来接受《首楞严经》,我相信纵然不能大彻大悟,大悟的人应该有一些,听了之后积小悟成大悟;换句话说,你能够肯定自己,认识自己,还不能够完全把境界转过来,转过来你就叫佛陀,你就成佛了。所以转不过来,你能够认知,能够肯定,这就相当可观,接近明心见性的边缘,那是大彻大悟,所以这个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现在的人,会念的人很多,到处都有人天天在念「阿弥陀佛」,但是怎么样?他念的是西方极乐世界那个阿弥陀佛,他不是自性阿弥陀佛。西方世界的阿弥陀佛是自性阿弥陀佛的化身,这个道理知道的人不多。你们常常做中峰禅师《三时系念》的法事,中峰大师在《系念》开示里面讲得很清楚,此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此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那个心很难懂,可是他把那个心讲得也很清楚,心有肉团心、有缘虑心、有灵知心。真心是什么?真心是灵知,灵明觉知,《楞严经》上所讲的见闻觉知,这真心。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所以你要是真正明白,真正体会到,就像宗门大彻大悟的人常讲的「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你只要找到了,只要回过头了,你的智慧、德能、相好圆满具足,与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无二无别,这是真的。我们一生能不能做到?大心凡夫就有可能。所以说来说去,心量一定要拓开,与任何人、任何事物不要计较,这一计较怎么样?跟别人那种利害得失叫鸡毛蒜皮,对自己的损失是太大太大,为什么?障碍这一生不能见性,不能成佛;你要能够见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土上上品往生。前面跟诸位说过,善导大师的话要记住,「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我们今天遇的缘殊胜,无比的殊胜。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前面说过,往生是建立在三种不思议的基础上。第一个是我们自己心性不可思议,能念之心,真心,这个不是妄心,真心,真诚恳切恭敬之心,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佛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个地方说了,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这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你要问为什么能变?前面说了,阿弥陀佛是自性弥陀,西方世界是唯心净土,那怎么不能变?当然可以把佛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因为我们自己的心性跟佛的心性是一不是二;如果是二,那就没有法子了。是一,这就理上讲得通,事上你要晓得怎样才能变,其实这些原理佛在经里面讲得太多了,只是我们的心太粗。所谓「一切法从心想生」,问题是你的心要专想,专想弥陀,才能把弥陀变成了自己,自己跟阿弥陀佛气分交接,这是真正的感应道交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5 20:14
「今祈(求也)菩提」,祈是求的意思,「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这个意思很深,「不行而行者,不违二谛大道理也」。这后头有解释,黄念老的解释,「不行而行,即无求而求。虽知理体无求,菩提无得,仍备修万行」。我们依然是圆满的修学万行,万行是什么?十善业道、六波罗蜜、普贤十愿,这是万行的纲领。展开来,像十善业道,小乘把它展开变成三千细行,十善业变成三千条。大乘菩萨把这十条,十善这个十条展开为八万四千细行,这叫万行,通常在佛门讲六度万行。《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任何一法展开无穷无尽。得真修,真正落实,「以感菩提,妙契中道」,只管去修,不要执著,不要分别,不要起心动念,自性性德自然现前,就是菩提,就是中道。凡夫为什么要修六度万行?实在讲是对付业障,是消业障的好办法,消除罪业。布施消我们的贪婪、贪心,这是烦恼,持戒是消除我们的恶业,忍辱是消除我们的瞋恚,精进是消除我们的懈怠、懒散,禅定是对散漫,般若是对愚痴,化解我们的愚痴。所以六度万行帮助我们消业障,业障消除了,性德就现前,自然现前,那叫做般若,那叫做智慧,那叫做性德,在此地叫菩提、叫中道。要不真修,这些东西你不能发现。真正修行,自然的感应,自然的契入,契入就是你证得了。
「仍不坏假名,备修万行」,真的持戒、真的修定,智慧开了,「故能感也」。我们认真修行有感,什么人来应?自性来应,我们一般人讲佛菩萨来应,即是自性来应。我们念佛,阿弥陀佛来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来了,是自性来应。心现识变,一切诸佛菩萨离开自性全都没有,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自性弥陀出现了,自性观音出现了,自性地藏出现了;你要做五逆十恶,自性地狱出现了,就是这么回事情。我们今天心行有感,自性它就出现,要晓得遍法界虚空界,上从诸佛如来,下到三途众生,没有一法能离开自性。大乘教上讲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个心是真心,这个心就是自性,统统是自性变的。自性怎么变?随著我们念头变,我天天念佛,自性就现佛;我天天念菩萨,就现菩萨;天天念贪瞋痴,现的就是饿鬼、地狱、畜生,就这么回事情。明白人心永远是定的,迷惑人心是浮躁的,不定,明白人是定的。所以你能够持戒,你能够修定,慢慢就归源,回归自性。你不能持戒、不能修定,你就回不了头,回不了头到哪里去?搞六道轮回,总在六道里头团团转,迷惑颠倒。
诸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我们仔细观察他做的是什么?无论是什么身分,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他到这个世间来,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的身他都受,我们在五十三参看过。五十三参里面一共是五十四位善知识,有两位善知识在同一参里面,德生童子、有德童女他们两个人是一参,所以总共五十四个人。这五十四个人代表我们现前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们做的是什么?不管做哪一个行业,不管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实在讲,总而言之,他们干的事情,一个目标、一个方向,那就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要帮助别人破迷开悟,你得晓得,首先自己要破迷开悟。自己不能破迷开悟,怎么能够帮助别人?
我们再想想,我们为什么开不了悟?用我刚才的话来讲,这十二因缘里面我们有“爱”、有“取”、有“有”,这就麻烦,就开不了悟。佛门里面常讲:“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古大德这两句话是事实真相,很有道理。爱是什么?贪爱,是烦恼的总根。诸位要晓得,贪、瞋、痴叫三毒烦恼,把贪摆在第一位。为什么会瞋恨?贪不到才发生瞋恨,样样都顺自己的意思,都贪得了,那瞋恨心就没有了。归根结柢一个字,贪。菩萨修行,也把这个放在第一,用什么来断贪?布施,布施是舍。布施度到什么时候圆满?贪心没有了,布施度就圆满了。不但世间一切法不能贪,为什么不能贪?因为它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里面你去贪,你不叫冤枉?你错了。所以你要懂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佛法因缘生,也不是真的。所以佛在《金刚般若》里头说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应舍”是佛法都不能贪,何况世间法?佛法对我们来讲是个工具,帮助我们超凡入圣,帮助我们破迷开悟,它是工具,它不是目的。我们需要它、要用它,但是不能贪着,贪着就错了。
世出世间法都不可以贪爱。为什么?丝毫的贪爱,就是不善。诸位晓得,“爱、取、有”是不善,丝毫贪爱,我们的心就不清净。清净心里没有贪爱,没有贪,没有瞋,没有愚痴。所以一切顺境里面,我们修什么?修不贪,保持心地清净;逆境里面修什么?不瞋。我们遇到逆境、遇到恶缘;我们讲“境”,就是生活环境、物质环境,“逆境”,不顺心,一般人讲不好过,“恶缘”,就是周边都是恶人,都是一些妖魔鬼怪、不怀好意的人;我们处在这个境界里面,不生丝毫瞋恨心,这就是功夫,这就是真正修行。“顺境”,这个生活环境不错,都能称心如意,“善缘”,遇到都是好人;在这个境界里头,不生爱着之心,不生贪爱,不生恋着,这叫修行。
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抓住这个总纲领,我们的修行大致上就不错了,功夫焉能不得力?你不晓得这个道理,不知道这个纲领,怎么修?自己想想看,今年跟去年没有两样,这就错了。没两样是什么?没进步。果然抓住纲领,认真努力,丝毫不松懈,一年跟一年不一样。要再进一步,月月不一样。功夫更好的,我们现在讲,每一个星期都不一样,他怎么会不法喜充满?他的境界天天在提升,前途,我常讲,一片金色光明。造作罪业的人,前途是黑暗的;真正修行人,前途是光明的,金色光明。我们在起心动念之处,我们到底是动什么念头,不能不觉察,这个觉察是你真正用功,是你的真实智慧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5 20:15
造作五恶的人,果报在三途,多半在地狱,所以生痛、生烧。“生痛”是现世果报,活在这个世间,活得很痛苦,来世在三途。这一品下半当中,说明从烧生恶、生痛,那就是恶的果报现前,就是三途。三途是他自己恶报、恶因所感的,他不知道,堕落在三途了,他不甘心、他不情愿,怨气很重。
现在众生这些怨气,几乎我们完全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我们感觉到都市空气浑浊,感到呼吸困难;坐在飞机上往下面看,很浓的大雾。其实它不是雾气,雾是水蒸气;它是怨气。这个里面有人的怨气、有鬼神的怨气,混在一起,所以这个空气非常令人窒息,现在讲的是染污,严重的染污。佛经上告诉我们,这就是烧生痛、生恶,又造成了恶的念头,恶因恶果;恶果又生恶因,因又生果,辗转而生,没有止境,这很可怕!
“但恶趣众生,三毒弥甚。”
“三毒”就是“贪、嗔、痴”。不甘心、不情愿,认为所受的这些痛苦都是环境给他的,别人给他的,鬼神给他的;鬼神也以为那是些恶人给他的。其实全都想错了!他不知道反省,不知道“一切法自己心现、识变”,自己享受,自作自受。明白这个道理,心就平了,所以心平气和,慢慢这个怨气就能化解。从此之后觉悟了:我不再造恶业了,我不再怨天尤人了,它慢慢就能化解。
但是事实上,佛菩萨所看到的“恶趣众生,三毒弥甚”,这个“弥深”是太过分了,跟谁比?跟人间比。人有三毒“贪、嗔、痴”。鬼、畜生也有三毒,比人还严重,他要不严重,怎么会去做畜生,怎么会去做恶鬼,怎么会堕地狱?肯定超过人类,人类有三毒,比他轻;欲界天有没有三毒?有!比人轻,所以他能生到欲界天。欲界有六层天,一层比一层轻;到色界初禅天,那些人的定功、智慧,就有能力降伏烦恼习气,虽然他没有断,他能把它控制住,让它不起作用。他们生活环境清净、自在,跟佛菩萨相似。佛菩萨是断掉了,他没断,他能控制,虽有,不起作用。
佛把这桩事实真相告诉我们,我们要能够体会、要能够认知。真正能反省,豁然大悟,原来自作自受,与人没有关系。
我们今天受了冤屈,有怨气,错了!冤屈的因是什么?在过去生中有意无意得罪别人,种下这个因;今天同生在一个时段、一个地区,又遇到恶缘,果报显现出来了,依然是自作自受。真正看清楚、看明白,自自然然不怨天、不忧人,逆来顺受!在顺受里头提升自己的境界,也就是提升自己“戒、定、慧”三学,更清楚、更明白了。虽然受的苦痛,没有感觉到苦痛,为什么没有感觉?你把它放下了,你没有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只有佛号。所以古德常说佛号能消痛、烧,能消业,真的,不是假的。如果不相信,不相信世间有六道、不相信有佛菩萨、不相信有六道轮回,依然还在造五逆、十恶。
[解] “故下云‘敢有犯此’,‘此’者恶也。敢犯恶者,必当永劫辗转于恶趣之中。故云‘当历恶趣’。‘历’者经历。
总的来说,三恶道三大类:地狱、恶鬼、畜生。每一类里头再细分,无量无数,每一道都非常复杂。佛在经论当中给我们做说明,都用归纳,没办法细说,细说说不尽。业因必须要知道。
[解] 恶趣是作恶自招之果。
不是无缘无故来的,不是别人造作个给你受的,不是的!都是自己恶业所感。所以佛在这个经上把果相讲得清楚、明了,劝我们回头,止恶修善,自然能够脱离痛、烧。
……
“先被病殃”。
[解] “被“者受也。“病”者疾病,诸业病也。“殃”者殃祸,水火之灾、刑罚之祸等等皆是。
这个病怎么来的?业障来的,业障病。病有生理的病、有心理的病、有造作罪业的病,种种不同。还有有意无意得罪众生,众生含着冤屈而死,它不甘心,他来作祟、他来报复。我听一个居士说,他有一个朋友是修道的,也是个高人,有一次在一个宴会上,他这朋友指着另外一个人说,他说:你身后有七个鬼跟着你,你是不是杀过七个人?那个人听到非常惊讶:他怎么知道的?他看到有七个鬼跟他身上,他承认了,确实有这个事情。说明人间有这种能力的人不少,一般称之为特异功能;佛法里面称为有天眼,能见;天耳,能闻,他能听到我们一般人听不到的声音,佛菩萨的声音、鬼神的声音他能听见。具有这些能量的人,年龄大概都不大,二三十岁;四十以后就少了,为什么?他妄念多了、杂念多了,这个能量就失掉了。这个能力必须有清净心,妄想少、杂念少,鬼神能沟通。这说明真有,不是假的。
确实这病,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有生理福的、有心理的、有过去世业障造成的、有现前的怨业造成的,病因很复杂,不能不搞清楚、不搞明白。如何把这些业习化解、消除,我们学佛的道路上不要让他们障碍?“业病”,参考资料里头有一段,
[解] 《佛学大辞典》:(杂语)依前世恶业而感之病,必不可免者。
这业障病。能不能消?能消,用什么方法?忏悔、认错,下定决心后不再造,就能化解。要用真诚心,真干!感应不可思议。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有良心,真诚心能感动人。过去纵使结了大怨,也行,这些怨怼,看到你真正发心改过自新,他也佩服,他不再报复了,他离开你了,你的业障病就好了。业障病有二种:一、先世行业病,二、现世失调病。
……
[解] 二、现世失调病,谓因冷热风雨不知将养其身,及饮食不节,卧起无常,以是事故,得种种病,是名现世失调病。
这是生理上的现象,这也不能怪别人。自己要小心谨慎,尤其是年岁大了、人老了,没人照顾,这些病很容易得。如何能够避免?那就是我们常常照顾别人,果报。别人有病苦的时候,我们关心他、帮助他、照顾他;到我们有病的时候,就会有人来照顾我们。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这个不能不知道。看到别人受苦,一定想到:我将来要遇到了怎么办?想求人帮助我,我今天就要帮助他,将来就会有人帮助我;我不肯帮助他,将来我得病、我受苦的时候,没人帮助我。一报受一报,决定错不了。
……
[解] 令知因果不虚,而生戒懼。
现在人,往往这个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有发生在自己家庭里头,多半认为这不是我的事情,我不会遇到,自己没有警觉心,也不会主动去帮助别人,现在人心麻木不仁。这种的心行,他的果报是决定不能避免的,只是来早、来迟,看他的缘分。
……
世间人之所贪、之所爱,全是错误、全是虚幻,不是真实的。真实,佛在《金刚经》上讲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就是有生、有灭。我们想想,哪一法没有生灭?人有生老病死,所有的动物没有一个是例外的,都不免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总而言之,这叫“无常”,它的存在是短暂的,是不长久的。所以佛叫我们“放下”,因为它是虚妄的,它不是真实的。什么是真实?灵性是真实的,就是本性。“本性本善”,用中国人的话来说,本性具足“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所以它“本善”。“本善”为什么变成不善?是从小没有人提醒他、没有人教他,他慢慢受环境、受外面境界的干扰,变成了不善。不善不是自己本有的;纯净纯善是自己本有的。学佛,回归本净本善,如是而已。
本性的大德,是财、法、无畏的布施,这是自性大德。你要问为什么?本性是圆满的智慧、圆满的慈悲。“慈”帮助人得乐;悲”帮助人离苦,这是性德,每个人都有。只是现在迷于财、色,将这些德行都蒙蔽了,所以德行都不见了,变成“贪、嗔、痴”了,你说冤不冤枉?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