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常善法师:无诤三昧的重要意义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3 21:18
标题:
常善法师:无诤三昧的重要意义
“一切法中无有诤想”,叫无诤三昧。那么,我们有种种知见,学过种种法,尤其是末法众生,很多人学过密法,又学过禅宗,学过念佛,等等。那么,法与法之间,它是很多方面是不相融合的。从语言相上来讲,因为它是有很多歧解、很多歧义。一音,这一个音可以演万法,这一个语言可以产生万种的理解,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理解。所以你的理解和我的理解不一样,然后呢知见上就发生碰撞。一切法中呢就容易相互的碰撞,你法上不决定,相互碰撞,最后儿你的心地就不决定,信心就不决定。
信心不决定、心地不决定,你的心力就不是一个决定之心,不是决定之心力,你修行就没有圆满的果报,就根本就没有深入进去,你没有深入进去,就得不到真正的、真实的、深刻的法益,得不到真实的、深刻的法益,然后呢你的诤论就会更多。都不见真实,见了真实就不诤了,不见真实就诤论,是这样。
那么,一切法中无有诤想,没有诤想。这个无诤呢,非常的重要。所以,怎样做到一切法中没有诤呢?依止心,视师如佛的心,非常的重要。视师如佛就没有诤了,没有诤才能有真实的受用。然后呢,既然跟师父学,就听师父的,不要,不得复随余法,不看别的,不想别的。就视师过程当中,也只想自己受用的部分,不懂的部分放开它,不管它。以实践、受用、再实践、再受用、不断实践、不断受用,放下不懂的,放下不明白的,为主线。
这样一个特征,自然无有诤,自然有不尽的受用,不断的受用,深刻的受用。那么这个呢,就是修行的法则,可是,如果你在那儿考量、测度师父,测量法则,然后又想这儿、又想那儿,又始终不想把自己以前的东西放下来,这个就不得利益,不得利益。自己以前不管有多么的受用,一定要放下来,一定要放下来,丢掉它,你才能在现前得真实的受用。
你看,观z师,在普寿寺是一个戒律道场,非常清净持戒,都不抓金钱,而且普寿寺是世界闻名的女众戒律道场。每一个细节都非常在意。你到流通处,我记得我作居士的时候上普寿寺去,那个比丘尼师父,客堂的师父,我说我要这本书。她拿下来不直接递给我,她一定要把这本书放到桌子上,然后让我自己拿。不给你任何接触的机会,不给你任何讥嫌的机会,戒律是非常精严的。那么,自己念佛出家,就是出家了二十多年,受戒,受比丘尼三坛大戒都是十四年了,念佛可能也有十多年,整天这样念啊、念啊、念啊…。你想想看,她的法上的知见,肯定很深、很多、很厚,但是到了这儿、依止这儿以后,能够放下一切知见。叫护法,任何怨言没有,就模范的去护法。然后就没有自己的知见呐,结果呢,她也不懂这护法咋回事,也不懂护法有啥利益,也不懂得应该不应该护法。然后怎么安排,常住安排自己护法那就护吧,然后还非常认真,只管用自己的心去护,结果她那个道场,那个念佛堂,护的还真不错。护完了以后,她自己达到自性念佛,止也止不住的境界。嗯,这不念而得呀,不念而念哪,实相念佛啊,是不是啊?她没有诤,她实践,她深入的实践下去。你想想看,她念十几年,也未必能达到自性念佛不断,而且声音历历在目,那样一个境界,也未必能达到。为什么?因为十几年来,念佛的深度不够,第一,她念佛都是小声念佛,没有大声念过佛,你戒律道场你怎么敢大声念佛啊?人家说你神经病,是不是啊。她没有大声念佛,身心不能共振,没有共融共振的念佛,当然深度就不行,高度也不行。其次,每天晚上都是断的,这壶水烧了都要冷的。现在呢,昼夜念佛,相续不断,它当然这个所达的高度火候就不一样。再其次呢,以前念佛是什么呢?她脚基本上是随意动的,是不合节奏的,现在脚踏起来,踏了二十四小时,一秒钟都没有耽误,身心共融,身心共振,而且是不折不扣,所以呢达到了这样一种深刻的、生动的、鲜明的自性念佛的境界,这就是无有诤想所得利益。如果你稍有一点疑惑、稍有一点疑问、稍有一点不满,这个心力就到别的地方去了。一切法中无有诤想,我们学习她无诤的特征,给她一个掌声,好不好?(大众:掌声)
好,接下来看啊,而这个诤呐,是我们的一个习性,我们看别人都不习惯,然后呢,我们都一直以来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经常和别人。我就讲啊,佛菩萨做了一个买卖,我说开玩笑讲啊,我们也做了一个买卖,这两个买卖截然不同。我们呢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生怕别人把我们的东西抢走,恨不得把所有人的东西都抢到我们身边来,所谓自私自利,还美其名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吧?这样。佛菩萨呢,一心为人,不考虑自己。我们呢,一直希望别人尊重,希望别人尊重我们,希望别人看得起我们,希望我们人模人样的,趾高气昂的,都这种心。结果呢,搞了一辈子,也没有几个人信我们,也没有几个人服我们,也没有几个人爱我们,然后结果所得寥寥,根本就没得到什么东西,是不是啊?可是佛菩萨呢,不得而得,得所有众生的爱戴,所有众生的恭敬、拥护、赞叹和无私的供养。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可是我们这人的本性呢,习性就是自私自利的,就是以我为中心的,就是瞧不起别人的,就是跟别人斗诤的,斗诤心具足。
所以,要无有诤,无诤,这是修行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法。当你从理上观到,哦,原来我有这么多有诤的内核,有这么多有诤的习性。那么这样的话呢,理上你知道,不要诤,就不要言,不要语,经常,叫“息世语言。远离恶友。无有诤想。一切法中。无有诤想,”不要想这、想那,不要把你以前所学的东西搬过来,不要舍得放不下去,真是这样。
我有一个徒弟,我说要抛弃一切知见。过去作居士的时候,记那个笔记本啊,这个,这叫啥,十六开的啊,八开的?比这个大一倍的,十六开的?哦,十六开的纸,那个大笔记本写了十几本,我说全部烧掉。还不错,真的全部烧了,纸是烧掉了,心里还没有烧掉,还是有很多知见,所以跟的时间久,得的东西也并不多,后来抛掉知见以后,得的东西就多了。
一切法中无有诤想,你要知道,你所有的知见都是以你的意识,你没有开悟,都是以你的意识,来摘取的,你以为是什么样的真理,其实都是你摘取的东西,并不是真实的真理。哦,我们要一切法中无有诤想,不要有一个争论之心,争辩之心,好胜之心。再往下看经文。
摘自常善法师讲《大方等大集贤护经》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3 21:19
任何事情都无有耽染,没有住著,都是如如不动,不慌不忙,从从容容,无欲无求,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没有关系,都随顺因缘,随顺因缘。那么,这叫外不染万缘,内一心不乱,行、住、坐、卧都是如是。这叫真正的定,不要求那种鸡毛小定。挺美的,然后人家旁边一个人,“嗖”过去,心想,这个人真烦,不知道我在定,是不是啊,这么大声响,是不是啊。护法一拉,这护法真烦,一点水平都没有,完了还得赶紧我得维持住自己,我不理他,定着!鸡毛定,就是老喜欢这种定的感觉,这就是染著,是不是啊。真正的定你们要,至少你们要达到一种境界,踏下去,喊出来,最多你偷个懒,就是敛字诀,收敛的敛。然后,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唉,最多你这样念念,念到每一念都美得不行,念到每一念都满足的不行,都已经完全满足了,不期待下一念,也不期待未来的念,也不牵挂过去的念,就当下一念,很臭美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美的不行,一点也不累。然后你这样晃晃悠悠,唉,怎么四天就过去了,七天就过去了,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知道吧,要什么定啊?不要定。踏下去,喊出来。因为那个定,是身体的、身心的寂灭,而你身体在能量活跃的状态当中,心在寂灭当中,何其妙哉!是吧?咱们求这种,也不是求这种定,你自然而然,不求自得,啊,不求自得。动中定,动中定啊它不昏沉,不散乱,不掉举,真正的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