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何谓定聚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12-25 23:06
标题:
何谓定聚
到极乐世界,你看我们每个人都想阿弥陀佛,都念阿弥陀佛,把什么念头都放下了,所以到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全同,就这个道理。这个道理不假,我们相信,所以心皆同一。世尊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这部经讲得最详细,《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多次宣讲,凡是多次宣讲的,会集就非常重要。
难得古大德为我们做了三次会集,三种会集本里面这一种是最圆满的、最殊胜的。我们今天有缘得到了,我们大量流通,跟许许多多同学、同修结缘,也跟阿弥陀佛结缘,跟夏莲老结缘,跟黄念老结缘,我们全是心亦同然。心既同一,当然住定聚,这个「定聚」就是念佛三昧。我们现在没得到,为什么没得到?我们现在还有杂念。如果把这些杂念去掉,我们就得定聚了,得定聚那是保证往生,没有不往生的道理!
即使定聚里头功夫最浅的,是功夫成片,这个境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修成的,因为它不高。真正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说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一切都放下,别的念头没有了。在这个境界里面,你要想到极乐世界去,随时都可以去,等于说往极乐世界的通行证拿到了,什么时候去没障碍。
于这个世间寿命不相干了,我可以提前去,我也可以延后去。提前,有的寿命不要了,延后,寿命虽然终了,我在这个世间再住几年它也不妨碍。世间再住几年为什么?没有别的,多带一些人到极乐世界去,这个阿弥陀佛欢喜!多多把这个法门广为介绍,愈多愈好。大慈菩萨说得好,你能劝两个人往生,真往生了,比你自己修行的功德就大了。
你要是能够劝十几二十个往生的,这个功德还得了吗?如果能劝上百人往生的,你就是菩萨;能够普遍宣扬,劝万人往生的,你就是阿弥陀佛。大慈菩萨说的。这里面一定要知道,是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不是劝他念佛的,他真正往生极乐世界。
劝的人愈多愈好,纵然没有往生极乐世界的,跟他阿赖耶里头做种子,也无比殊胜。这个种子种下去之后,所谓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来听一次经,不多,来听一次经,念佛堂里面来念一声佛,种子种下去了。来生后世遇到缘,一定起现行,就是早晚他会往生,而不是现前。所以叫定聚。
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人是例外的,都是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真信、不怀疑,真信;第二个真想去,极乐世界好,真想去。我们必须要很清楚、很明白,到极乐世界去是上学去的,到那里去留学、去读书去的。极乐世界是个学校,这个世界里头只有两种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除这两种人之外,其它的都没有。
这个世界里头,没有政治、没有政府、没有国王大臣、也没有士农工商,如果有,佛一定给我们介绍,统统没有介绍到,只介绍了菩萨跟佛。我们就晓得它是学校,我们到那里去留学,毕业了就成佛。所以,那个地方是名符其实的佛学院,阿弥陀佛的佛学院。去干什么的?去作佛的。真正发心想作佛,我们就一心一意掌握这三个条件,真信、真愿、真念佛。
念佛是关键,能不能往生的关键。怎么念法?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摄是收摄,都摄六根是把六根,就是六识收回来。眼喜欢看,耳喜欢听,六识都往外头跑,往外面境界上跑。现在把它收回来,眼不看外面的,专看阿弥陀佛,耳不听这些杂乱的音,专听阿弥陀佛,这叫收摄。也就是说,从我们种种嗜好收回来,把所有的嗜好放下,一心专注,这叫专念,一心专注,住在弥陀名号之中。
上三品的,就这样的功夫就能够往生自在,想什么时候去都可以,多住几年也不碍事,真得大自在。刚才说过了,多住几年,这个寿命到了还要多住几年,为什么多住几年?劝大家念佛,多带一些人到极乐世界去,带得愈多愈好。跟你有缘的人,要帮助他,这个机缘太难得了,「百千万劫难遭遇」。所以,一定要把这个法门、这部经典介绍给有缘人,所谓有缘人,他能信、他能理解、他肯接受,这都是有缘人。是明得生彼土,便入正定之聚,必证大涅盘果。
菩提心是真心,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一切众生个个不无,人人皆有。这是说「肉团心所具菩提之理性」。一般人都把这个心以为是心脏,其实说心脏也没有说错;现在科学认为能够思考的是脑,不是心脏,说脑也没有说错。为什么?整个身体构造它是相通的。所以,真正理解它的意义这个重要。
实在讲就是藏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在哪里?是在脑还是在心脏?哪个地方也找不到。我们在楞严会上,看到释迦牟尼佛让阿难去找心在哪里。你说用心,阿难也讲用心,佛也没有说它是真心是妄心,佛只说心在哪里?阿难找了七处,都被佛否定了。阿难惊慌了,这回过头来向世尊请教。
其实心在哪里?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离不开心,心是一切法的本体,离开体哪有现象?所以,一切现象就是真心。禅宗大彻大悟的人知道,老和尚问他,开悟了,在哪里?悟是什么样子?真正通达的人,随拈一法。老和尚点头,这个考试就通过了,真正彼此有默契。所以心是万法的本体,心在一切法里头,阿难答的七处都是,不能指在哪一处,处处皆是,无有一处不是。
「佛以上神力,加被任持现前大众」,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都能见到的。佛所加持的人,这个人要有修行的功夫,也就是说这个人真正放下。放下为什么还要加持?放下肯定得到加持。这就是科学家告诉我们,实际它是一个网络,是个大网,这个网里头任何一个点、一个网孔,这个信息整个网都知道。他需要加持,这就是感;诸佛如来加持,这就是应。
最高是对法身菩萨的,就是净宗里面所说的,寂光土加持实报庄严土。寂光土里面是妙觉如来,就是毘卢遮那。毘卢遮那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遍一切处,也翻作光明遍照。他自然,绝不是起心动念,自然就有这种反应,就加持他,让他见到不思议的境界。被加持的人有相当的功夫他才能感,以他修持的功德来感,佛才有应。
「得见如是不思议庄严境界」,这个境界是见到佛身、见到佛土。真见到,信心成就了,真相信了。为什么?见到了,不是听人讲的,亲自见到的,愿心就格外恳切。佛的这个加持岂不就是接引吗?这不是临终的接引,这对于一个修行人,对他的信心、愿心加强了,他对于见佛往生决定不怀疑。
「即身成佛义曰」,这又有一个加持的意思,「加持者,表如来大悲与众生信心。佛日之影,现众生心水曰加,行者心水能感佛日曰持」。这个比喻很好,容易懂。众生的心水,佛好比是太阳,这个影子现在池塘里的水里面。众生的心水就像池塘,把佛比作太阳,这个影子现在众生心水当中,这个叫加。
行者心水,这个心要干净、要不动,日月的影它才能在里头现出来。所以行者心水能感佛日。如果它的水很脏,水还有波浪,那就现不出太阳的影子,就现不出来,这就不能加了。可见得加持是双方都有条件的,这就讲缘,双方有缘。
佛没有办法加无缘的众生,无缘就是他心不清净,他的心有染污,他的心在浮动,这就不能够感佛,就不能感,佛就没有办法应。佛现在众生心,这叫加,众生的心要清净、要不动,这叫持。《八十华严经》第六卷说,「佛所加持无有边」。佛的加持没有起心动念,由此可知,众生之感也没有起心动念,那个感就特别殊胜。
起心动念,心浮躁了。所以现在人麻烦在哪里?心浮气躁,不能感,就是没有持,没有奉持,佛日不能现。有没有加?有加,佛日是从来没有中断的,怪我们自己心水染污,心水起波浪,心浮气躁。如果我们的心是平静的,心是清净的,你跟诸佛如来那个感应不会中断,常常有。这个事情我们能相信
。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12-25 23:08 编辑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4-1-1 12:22
1 莲池大师是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他出家没多久,就去参访在当时很有名气的一位高僧,遍融禅师。
2 大师三步一拜,非常地虔诚,拜到老和尚座下。老和尚给他说什么法,使他开悟?传记上记载得很清楚,老和尚说的法是老生常谈,一点也不希奇。
3 老和尚告诉他::“年轻人,千万要记住,这一生不要被名闻利养害了!”
4 当时在场的人听了之后都笑笑,这个年轻人这么虔诚,老远地三步一拜磕到老和尚面前,他们都以为老和尚一定给他说妙法,哪里晓得是老生常谈。
5 “不要被名闻利养害了”,大师就在这一句话上悟入。那些人同样在听,却得不到受用,为什么?他们没有诚敬心、没有恭敬心,虽然听了,不得受用。
6 那么多人同时听都得不到受用,只有莲池大师得受用,这正是印祖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7 莲池大师说:“老和尚是真正善知识,他跟我讲的话非常平实,他不谈玄说妙、不故意抬高自己身分。他老老实实的教训,我一生一定要把它做到!”
8 “不要被名闻利养害了”,莲池大师一生得力,得力在老和尚这句话。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