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学诚法师:忘了我,成了佛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6-29 18:06     标题: 学诚法师:忘了我,成了佛

自我作为一种存在,其最复杂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那座庞杂而令人沮丧的迷宫,是迷宫中那个苦苦寻找出口而不得的焦躁的人,亦是这座迷宫的搭建者本身。


之所以令人沮丧,是因为这座迷宫里的每一个陷阱,都像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就好像在拐角处撞上一堵墙,却发现墙上写了几个字:“就知道你会撞到这里!”之所以令人焦躁,是因为慢慢的,新路越来越少,景物开始重复,而即便强令自己不去正视,装作没看见,但是我们清楚,前方只有死路一条。事实上,正是我们自己,从出生那一刻起,将经历的每一个见、闻、觉、知的境界,都拿来当作材料,一砖一瓦地搭建起了这座迷宫,并埋藏了每一个陷阱和隐患。


不是吗,我怎么能逃得过“我”?


同事刚刚升职,他其实来得比我还晚,学历很一般,人也笨得要命,不就是听领导的话吗,有什么了不起?看他如今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真让我窝火,这公司对我不公,我咽不下这口气!假如能够暂时将这位同事隐形掉,可以发现其实我们以及环境都不曾发生任何变化。我们的“失落”,来源于他人的“得到”,事实上,我被“我”坑了。


被坑的人生是灰暗的,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些境遇统统抛诸脑后。一顿丰盛的火锅、一连几天几夜的网络游戏,似乎总能让我们忘却迷宫的存在。快乐来源于痛苦的暂息,但是,真的能做到吗?假如有人蹑手蹑脚地将那台正在游戏中的电脑的电源线拔掉,屏幕一黑,经过一阵茫然,当终于了解到发生了什么的时候,我们会暴跳如雷:“我”还没存盘呢!这不,一直销声匿迹的那个真实的“我”,马上带着痛苦降临。


想要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找出那个制造问题的元凶:“我”!


可是,我又该如何消灭“我”呢?


当一个战士跳入洪水中抢救被困的乡亲,最后再也爬不上岸的时候,他还在想着那个没被救上来的人,在对别人的深切关注中忘了“我”。


当一个医生为一个复杂的手术一连十几个小时站在手术台前,他感觉不到双腿已麻木、衣服早已湿透,对手术台上患者的关注,让这位医生忘了“我”。


两千五百年前,北印度迦毗罗卫国的一位太子,看到汗流浃背的农夫在不停地抽打耕牛,缰绳磨得牛颈流出血来,耕犁翻开的土地露出虫来,虫子又被鸟雀吃掉,鸟雀却被老鹰吃掉。这位太子那敏感的内心无法容忍每一个生命都沉浸在自我的迷宫里,互相残害而得自生。他发愿为众生找到一条脱离痛苦的路。


经过多年艰苦的修行,就像那名战士和那位医生一样,太子无我利他的发心与奉献趋于圆满,终于有一天,他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迷宫、迷宫的建造者以及被困在迷宫中的人,同时销于无形。


那一刻,他忘了“我”,成了佛。


如果有人向你说,跟我一起做菩萨吧?你会怎么回答?你也许会摇头,说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做不了菩萨。在你的印象中,菩萨是不是那些站在云端施展神通、降妖伏魔、施贫救苦的神话人物?


在佛教里,菩萨到底是什么?菩萨是佛的弟子,跟佛学佛,最后成佛。佛者,觉也。“佛”就是觉悟,大彻大悟,究竟圆满地了知宇宙人生的一切,知道人生为什么会苦,怎样才会拥有彻底的快乐。菩萨则叫做“觉有情”:通过学佛修行获得觉悟,然后把觉悟到的真理告诉别人,让别人也一起觉悟,获得智慧,离苦得乐。这样一直做下去,等到觉悟和善行都圆满了,那就是成佛。比如世间人人尽知的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是因为她觉悟到慈悲的力量能够让自己和他人获得智慧、幸福,所以处处教人慈悲,救人苦难。慈悲又是什么呢?所谓“慈能与乐,悲予拔苦”:如同一个慈爱的母亲对待自己最疼爱的孩子,希望把所有的快乐都给孩子,同时让所有的痛苦都远离孩子。


看到这里,你对做菩萨是不是有点信心了?如果你还是摇头,认为菩萨虽好,但作为一个只追求人生幸福的普通人,还是现实一点好,那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说说这个话题。


一般来讲,个人生存要面对三个关系:自己与内心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这三个关系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幸福与否,得乎其中。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社会实验:选择20个人分成2个组,每组10人,每个人代表不同的社会角色,其共同目标是找到人生的快乐。不同的是,一个组信奉“人人为我”,一个组信奉“我为人人”。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两个组各自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如果发现不快乐,允许组员移民。移民规则是同组的人悉数同意即可。


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令人吃惊的——从第二天开始,就有人从“人人为我”组移民到“我为人人”组,7天还未结束,“人人为我”组所有成员都成了“我为人人”的信仰者。


为什么会这样?从个人角度来看,“人人为我”是获得快乐的最佳途径,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样做能获得快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还以上面的社会实验为例,10个人都抱着“我为人人”的理念服务大家,则每个人至少获得9份他人的关怀和服务;10个人都想着应该“人人为我”,等着别人来关怀和服务自己,那么10个人最后得到的只有顾影自怜。


从小团体来看,“我为人人”还有更多的收获,比如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彼此间的欣赏、包容与体恤,共同协作而产生的团队效率,共同学习而增长的集体智慧等。


这个实验向我们揭示了获得幸福的秘诀——做利益他人的事。做得越多,所获得的幸福就越多。服务他人就是服务自己,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菩萨所做的就是慈悲一切,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


快乐和幸福从服务和利益他人而得,这个道理你相信了吗?那么我们再回到开头的问题,我想,你一定会给出一个新的答案——好,咱们一起做菩萨!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6-29 18:07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全身心地投入,对得起自己生命的时光,真切地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这个时代,人们都很忙。但此刻你在忙什么?有没有认清所忙事情的目的和意义?如果没有,那么无论你正在做什么,请暂时放下它,问问自己:我在忙什么?我的心在哪里?

很多时候,我们会用固定的模式来理解生活,说这才是“享受”:比如要有大房子,最好还配个大花园,有贤惠漂亮的妻子,有争气的儿女,有好的名望地位、好的工作,有很多钱……我们一辈子为这些所谓的“享受”拼命,以至于等拥有以后,才发现一点儿也不快乐,一点儿也不享受。

并不是说追求不好,而是因为我们容易盲目追求,却忽略了生活中每一个真实的“当下”。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细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我们生命内涵的展现。比如父母给做的晚餐,我们应该用真诚、感恩的心来享受,即便味道不如饭馆,但这里面有父爱和母爱。很多时候,不是父母不爱我们,而是我们没有一颗觉察到被人爱的心。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时时处处都是享受,关键是你有没有发现美好事物的心。这颗心就是我们所说的“活在当下”。

佛门讲:活在当下,生命才有力量跳出轮回。因为我们的心是活泼的,有创造力的。活在当下,我们就能觉察到自己面对事物的心态,好的就保持,不好的就把它改正。

生活幸福的人,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人的心境像镜子,镜面干净,反映的事物就清晰;心境清净欢喜,平时所思、所遇也会是幸福快乐的,这种心态我们要保持。

不快乐的人也不要气馁,佛教讲悟性,当你觉察到自己不快乐,并决定改变的一刻,快乐就已经降临。整顿我们的情绪,给久违的友人打个电话送上祝福和关怀;带上礼物给年老的父母送上真诚的孝顺;抬起头看看天空的太阳,让寒冷疲惫的心得到温暖和力量;俯下身轻吻路旁的花草,体会它们为我们而散发的芬芳;捧一把泥土,嗅嗅它的气息,体悟大地质朴而厚实的情怀。去感受,去聆听,真实地觉知当下,这就是享受生活。

我们的心总是随着外在的境界转变,或者喜欢什么,或者厌恶什么,变化不定,不能平静。当看到别人做的比我们好,进步比我们快,工资比我们多,职位比我们高,有些人就会心生嫉妒;当得了点小小的成绩,有些人就自以为是,感觉别人都不如自己,骄傲且轻慢。看到好的东西就想得到,甚至寝食难安,这是我们的贪心在作怪;碰到自己不愿看到的人,心里就会忐忑不安、躲着走,这是因为心里有愧。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心里的烦恼习气,是没有“平常心”的表现。

外在的境界不断变化,我们的心却仍然活在对过去的记忆中,用过去所产生的想法看待当下,这是造成痛苦的原因之一。过去看到某个人不好,或有什么缺点,我们就会一直这样认为;当发现他做的不错了,缺点没有了,心里就会诧异,他怎么进步了?其实别人在不断提升,而我们却缺少敏锐的感觉,看待他的眼光一直不变。

有时我们做了一件比较成功的事,或突破了一个境界,就沾沾自喜,一直沉浸其中、乐此不疲;有时我们做了糟糕的事,就伤心不已,每当忆起,懊恼不安。我们的脑子里全是过去发生的、让我们或悲或喜的事情,或者自己所幻想的一些脱离实际的镜像。这让我们心里不能平静,头脑不清醒。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说:“奇哉!奇哉!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谓妄想,就是过去所做、所说、所见、所闻的影像留在我们脑子里。让我们高兴的,我们执著;让我们痛苦的,我们也执著。想的次数多了,就会形成心理惯性,影响自己的行为。过去的种种的影像,形成了现在的我。

古来大德说,“平常心是道。”外在的境界是变幻无常的,我们的心也往往起伏不定,修行就是训练我们的心,让它不管对外在的变幻还是内在的起伏,都能平等视之、平静视之。

顺境时要收心,逆境时要放心。顺境时不可得意忘形,逆境时也不用颓废不振。对于外在的境遇,要做到收放自如,过犹不及。

佛教讲“一切唯心造”,其实外在的境界都是自己内心的境界。同样一个境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乐观的人总会看到积极的一面,悲观的人则看什么都是消极的。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春花秋月本无情,夏风冬雪亦无义,倒是人心偏有意。

《心经》里讲:“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切都是心的挂碍。

  世间有情众生,本能上都想离苦得乐。即使一只蚊子,为了吃饱生育后代,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吸人类的血。人也不例外,想远离烦恼痛苦,得到幸福快乐。

既然这样,我们就有必要认清苦和乐是如何产生的。了解它们产生的根由,才能更好地得到快乐。

通常我们说苦、乐,指的是内心对外在环境、事物产生的感受,它是一种情绪,让人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痛苦。有很重的嗔恨心的人,别人一句不好听的话,就可能暴跳如雷;但如果换个有慈悲心的人,听了可能会觉可以修一修自己的慈悲心、包容心,内心还会觉得快乐。

所以苦、乐都来自内心,外在因素也许没那么重要,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内心里的作意,也就是人的心态问题。同样的事例很多,比如正常人,无缘无故给送上手术台,让你受一刀,你内心可能痛苦无比;但如果你病得很重,只有做手术才能生存下来,那你可能会感激医生让你上手术台。同样是一刀,不同情况的人,内心的感受不一样,有的是苦,有的是乐。也就是说,苦乐不是外在的“缘”决定,而是我们内心产生出来的。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要活的快乐还是痛苦,取决于我们自己。要让自己活的快乐,下手处就是我们的内心。要从我们的内心深处来寻找快乐。一个心态光明、有力量的人,即使遭遇癌症,也依然能快乐无比。因为他明白,快乐是快乐,癌症是癌症;不能因为吃了一粒苦的药丸,内心就活得痛苦无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路易斯·海在《生命的重建》一书中,谈到自己被检查出患有癌症的悲惨遭遇。但她通过心理的建设,让自己活的快乐,最后不仅治愈了癌症,还帮很多人重新建立起生活的信心。这说明,只要我们合理建设自己的内心,就能远离痛苦,获得快乐。

如何建设内心呢?其基础就是要觉知自己的状态:当我们发现自己不快乐,就要马上转心,让自己快乐;如果心的力量不足以转动郁闷的情绪,那就离开那个境界,等平静之后再来看破它,最后放下它。碰到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心向内来用功,告诉自己用平静的心态接纳它。同时,还要对外在事物的无常变化有正确的认识。其实外在的事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不可能一直存在,永远处于变动的过程中。小时候吃糖葫芦的快乐、被人打的痛苦,当时刻骨铭心,但现在却很少能想到。因此没有永远的痛苦,也没有永远的快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要有接受一切事物的勇气。当事情发生时,我们先是觉察到它,面对它,然后平静地接纳它,尽心尽力地处理它,洒脱地放下它。

在心理建设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认识自己当下的状态和主动希求改变的心。把握住这个关键,内心摆脱痛苦的力量会逐步增强,慢慢地,就会痛苦少了,快乐多了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