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净界法师:信愿具足是不是有判定的标准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5-19 20:19
标题:
净界法师:信愿具足是不是有判定的标准
这个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是你实际在操作的时候,你真的在念佛的时候,这三个是一体的,一句佛号信愿具足。
一句佛号信愿具足这句话,我们说明一下。
一个初学者,你刚开始要重视信愿。
讲实在话,你对这个净土法门不了解,你是没有资格念佛的,因为你这个佛号没有方向,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佛号它的方向在哪里?
所以你刚开始在修净土,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你要先培养信愿,对名号功德的信心、对净土法门的发愿,这二个资粮要先准备起来。
就像你要走路,你要先把眼睛打开来,你要知道你要去哪里,你才有资格走路。
所以初学者,先成就信愿;等到你信愿成就以后再念佛,你会发现信愿跟持名是分不开的。你因为有信愿、有归依的心,所以你愿意念佛,诶,佛号念久了以后,你发觉又加强你的信愿,这二个是相辅相成的。
念佛的这个信愿我们讲一下,我们刚刚讲这个愿,这个愿是一个生命的方向,就是说,我们怎么知道我们信愿具足呢?
比如我讲我信愿具足,你也讲你信愿具足,这个是不是有判定的标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你明了的心跟人事因缘接触,如果你的生命很重视结果──事情成败得失的这个结果你还是很重视,那你的信愿还没有具足。如果你的心跟人事因缘接触的时候,你不在乎结果,你在乎过程,重点是我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你开始回光返照你的起心动念,而不是去看外境的成败,那表示你信愿具足。
为什么这样判断呢?
一个人在生命当中,你对娑婆世界的成败得失还看得很重,那表示你的心还有所住;你的心有所住,娑婆世界对你就产生一定的牵动力量,你的心跟娑婆世界还是绑得紧紧的,你怎么说是厌离娑婆呢?一个人发了愿以后,他的心是往极乐世界倾倒的时候,他开始重视过程,不重视结果,所以我们不要忽略心的信愿问题。
所以古德说为什么要重视信愿?
因为:自性若迷,佛何可救?佛救不了你的。
说净土法门为什么重视信愿呢?因为你这个观照力颠倒了,你这个佛号就没有方向了。我讲实在话,佛号有再大的加持力,你一个人颠颠倒倒、贪恋娑婆,佛是救不了你的,这个佛号只是人天福报。这句佛号只有在觉悟的心中,才能产生大的感应力量。
所以我一再强调托彼名号,显我自性,你自性颠倒的时候,佛号对你没有用。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在研究《本经》之前,你看《阿弥陀经》这么多,为什么它信愿讲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篇幅?‘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信愿讲了整部经文的三分之二?就是因为你的观照力是往生的重点。
所以蕅益大师说:信愿具足,临终只要十念就可以往生。
每一句佛号,念念跟弥陀的本愿感应道交,每一句佛号都是真实的。你信愿不具足,你心中颠颠倒倒的,就算你把佛号念得绵绵密密,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土者不可不知也。
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你要注意你的方向在哪里,这个是关键。
娑婆安乐的果报,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
我们也承认娑婆世界有一些安乐的果报,当然要承认,你说没有安乐的果报,那佛陀怎么说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呢?如果娑婆世界没有安乐的果报,那你修善有什么意义呢?但是娑婆世界安乐果报,这个甜美的食物,有三种毒药:
第一个烦恼障,你在受用安乐的时候你会起烦恼;
第二个业障,烦恼活动久了以后就会造罪业;
第三个报障,就会有老病死的问题。
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其实娑婆世界是一个充满障碍的世界。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欣求极乐!
极乐世界整个安乐的果报,具足三种功德。
第一个法身德:
这个法身德是对远离报障来说,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没有老病死的问题,它提供你无量的寿命,在你一生当中,你不会衰老、你也不会有病痛。你在极乐世界,你一百岁的时候可以拜佛,你一千岁、一万岁照样可以拜佛,你可以到十方世界供养十方诸佛,你要修福修慧,你的色身不会障碍你,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我们年轻人可能感觉不到,你要是到了大概六十岁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这个果报体的障碍是很严重的。极乐世界的果报体它没有报障。
第二个般若德:
这个很重要,极乐世界的安乐果报当中,跟诸天最大差别──他能够见佛闻法。我们在娑婆世界可以闻法,但是你见不到佛。在整个善知识当中,佛是最殊胜圆满的善知识,一个人能够亲自亲近佛陀,那是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所以你能够见到佛陀,你就很容易有出离的因缘,他知道你的根机、知道怎么教化你。所以我们心中能够远离烦恼障,这个般若德你能够没有生起烦恼的因缘。
第三个解脱德:
你不会有造作罪业的因缘,这个是远离业障。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蕅益大师的思惟:
极乐世界好梦者也,极乐世界醒梦者也。
极乐世界它提供你身心安乐的果报,而在这个安乐当中,你又能够渐渐的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增长你大乘的善根,所以这个极乐世界的果报体,的确是我们来生非常好的归依处。
在古德的开示上说:修习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第一种人,他执着在有相的因缘,这种人大部分是人天种姓的,他修了很多的福报,又布施、持戒;但是他修福报的时候,对安乐的果报产生执着:这种人你要他厌离娑婆是很困难的。因为他对娑婆世界有所期待,他看到了这个甜美的食物,但是没看到甜美食物的背后有毒药。
所以一般来说,喜欢修福报的人,你要注意厌离娑婆,这个地方是一个问题。
第二种人是偏重在无相的空性,有些人一天到晚没事的时候一静坐: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他就从这个因缘当中,脱离了因缘法,进入到无相的平等法界去,他不是一天,他是长时间的没事就进入到这种平等的法界,在他心中:娑婆世界不可得、极乐世界也不可得,所谓的痛苦不可得、安乐也不可得。这种人你要他欣求极乐有困难,因为他没有想要追求什么的欲望。
但是古德说:一个经常修空观的人,会忽略一个现实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业力的问题,你这个空观的下面,有很多很多生死的业力在那个地方活动。
所以我们一个人修空观以后,就忽略了生死业力的可怕。
所以我们应该要好好的去思惟:虽然一切法空,但是在空中,有它的即空、即假,这个假有它因缘的灵动。
其实这个净土法门,我们讲真的,这个净土宗是偏重在假观。它要你厌离娑婆、欣求极乐,那都是要有相分别,那你要产生一个强烈的厌离、强烈的欣求。但是蕅益大师提醒大家:这样的取舍是随顺于无上菩提,是正确的。蕅益大师说:你执着不取不舍,这也是一种执着。这个净土是取舍以后,慢慢慢慢的,由取舍慢慢趋向于不取舍。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应该在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在未来生命当中,你要思惟‘你来生要去哪里?’这件事情是你在生前就要注意的。
我发觉我们修净土的人,很多人做法是令人遗憾的,他念佛念了很久,但是他从来没有思惟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的关系,他总是想:到临终的时候有人开示就够了。
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你要知道:我们心中的妄想是如此的坚固,不可能三言两语就可以改变的,这一定是你在静坐的时候,每天的思惟,然后你整个生命的方向,每天微调一点微调一点,把这整个生命的树,慢慢慢慢的往西方倾倒,这样子就对了;而这样倾倒的方向,来自于你在静中对娑婆世界、极乐世界的思惟。
我们到了经文的时候,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本经》当中,三次劝我们应当要发愿: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劝我们三次。
我们看佛陀在经典上,他讲一件事情,大部分都只讲一次。你要听,听;你要不听,也没办法。很严重很严重的,再重复一次,讲二次;要讲三次,那是最严重的──事不过三。
但是释迦牟尼佛劝我们众生发愿求生净土,在《本经》短短的经文里面劝了三次!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思惟。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整个净土成败的关键,就在这个发愿。
一棵树平常是往东边倾倒,你把它砍断,它就往东边倒下去;它是往西边倾倒,你把它砍断,它就往西边倒下去。
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很多愿望,其实有时候你自己不知道,而这个愿望对你来说,会产生引导的力量。
就是你今生不要只知道修资粮,你要知道你这个资粮的方向在哪里?
一个人,如果你从来不知道你心中所发的愿,那你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资粮本身是没有方向性的,你布施、持戒、忍辱,这是一个强大的资粮,但是你可知道这个资粮的去处在哪里?
你说:我这个人是无所求,我也不发愿。其实你嘴巴说不发愿,你心中还是有愿望的,没有人是没有愿望的,除了阿罗汉在涅槃当中以外。
所以我们应该要发愿,来引导我们的生命,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5-19 20:20 编辑
]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6-4 22:56
附:藕益大师云: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是深信,切愿,力行为要耳。
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三万五万,以决定不缺为准。
毕此一一生,誓无改变,而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成诳语。
一得往生,则永无退转,种种法门,悉得现前。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
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
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
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
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嗅痴,即大持戒。
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
真能念佛,不稍问断夹杂,即大精进。
真能念佛,不起妄想驰逐,即大禅定。
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试自检点,若干身心世界,犹未放下。
贪咳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
妄想驰逐,犹未除灭。种种他歧,犹能惑志,便不名为真念佛也
。
念到事一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
念到事一心不乱,任运先断见思尘沙,亦能伏断无明者,即是上三品生。
故信愿持名念佛,能历九品,的确不谬也。
信愿持名,消伏业障,带业往生者,即是凡圣同居净土。
信愿持名,见思断尽,而往生者,即是方便有余净土。
信愿持名,豁破一分无明而往生者,即是实报庄严净土。
信不契圆常,殊不知能持者,即是始觉,所持者即是本觉,今直下持去,持外无佛,佛外无持,能所不
二,则始觉合乎本觉,即究竟觉矣。
念佛而一心不乱,即是静。一心不乱、而念佛,即是虑。
然则一心念佛而律仪摄矣。念佛有事持,理持。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
如子忆母,无是暂忘。
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念他佛者,托阿弥陀佛,果德庄严,以为我所念之境,专心注意而忆念之。
或忆名号,或想相好,或缘四十八愿,往昔洪因,或观力无畏等,现在胜德,总名为念他佛。贵在历历分明,一心不乱,则三昧功成,径登净域。
念佛一行,乃有多途,小经重持名,楞严但忆念,观经主于观境,大集观佛实相。
后世智彻禅师,复开参究一路。独参究之说,既与禅宗相滥,不无伪淆可商。
试尝论之,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果能谛信,斯直知归。未了之人,不妨疑著。
故谁字公案,曲被时机,有大利亦有大害。
言大利者,以念或疲缓,令彼深追力究,助发良多。
又未明念性本空,能所不二。藉此为敲门瓦子,皆有深益。
必净土为主,参究助之。彻与不彻,始不障往生。
言大害者,即涉参究,便单情己灵,不求佛力加被。
但欲现世发明,不复愿往。或因疑生障,谓不能生,甚则废置万行,弃舍经典。
古人本意,原欲摄禅归净,于禅宗开此权机。今人错会,多至舍净从禅。
于净宗翻成破法,全乖净业正因,安冀往生彼国。
吾人从无始来,直至尽未来际,决无不起念时。
纵心虑灰凝,入无想定,仍堕八万四千枯槁乱想。
但念地狱则地狱界人。念饿鬼则饿鬼界人。乃至念佛则为佛法界人耳。
此理至明。故宗镜录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尽一日中,出声一至香,默持一柱香。
循环无间,必以:一心不乱为期。
此简巧之行,须深信勿疑,久久勿替,自当圆超五浊,圆净四土,更莫向含元殿里问长安也。
深心念佛者,深心,白救救他之心也。
佛者,灵知灵觉之极致。深心念佛者,以自救救他之心,契于灵知灵觉之极致,令若自若他,念念解脱者也。
当知生佛同体。佛者,无上众生。众生者,即未来诸佛,一念一切念,一切念一念可也。证心大德问心要于予,余曰,心要莫若念佛。
寿昌云,念佛心即是佛。盖现前一念之心,无性缘生,缘生无性者也。惟其无性缘生,故念名满腔是名,念利满腔是利。乃至昼所为,夜所梦,无不趋归于一念之专注,而十界升沉从此出矣。惟其缘生无性,故炽然造集善恶之时,蓦地放下,则一切法了不可得。然设向此了不可得处坐定,则堕无为深坑,不能证法界无障碍体,不能起法界无障碍用。故须念佛求生净土,方是大乘不可思议圆顿法门。
夫念佛者,岂有他哉。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佛名耳。佛名既是无性缘生,则缘生亦仍无性。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念十百千万声,有十百千万声佛名显现,而不念时便寂然矣。念性既是缘生无性,则无性不碍缘生。倘不念佛,正恐又生种种杂念。纵不生杂念,亦恐堕在无生窠臼。故必以佛号生我之念,使我念念不离佛号。此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谓之以佛证心可也,谓之以心证佛可也,谓之以佛证佛,以心证心亦可也。至直捷稳当,至圆顿了义,不可思议,不可将余一切法门比量。果如此此信得及,直下念去,则诸佛出广长舌以证之。
若人专念弥陀佛,号曰无上深妙禅,至心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金口诚言,可不信哉。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此三昧门。盖至圆顿之要旨,亦三根普被之巧方便也。众生心性,一而已矣。只此一心,法尔具足真如生灭二门,正随缘而不变,名真如门。即不变而随缘,名生灭门。依真如门,说圆实教。依生灭门,说偏权教。离真如无生灭,权是实家之权,故可为实施权。离生灭无真,实是权家之实,故须开权显实。为实施权,有藏通别之三。开权显实,统惟圆教之一。权实四教,无非念佛法门。
所谓念自佛,念他佛,双念自他佛。约四教成十二种念佛三昧。又常行等四种三昧,同名念佛。一一三昧,各具十二,则四十八种。复次念他佛者,或念相好,念法门,念实相,以例念自念双,亦可成三。广历四三昧,四教则一百四十四种。一一种,复有无量境观差差别非言可宣。而持名一法,出《佛说阿弥陀经》,仍在前来种种三昧之外。
《观经》云: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名字是也。此持名法门,虽似曲为中下,仍复最顿最圆。所持之名,无论解与不解,当体无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心,无论达与不达,当体无非一心三观。请尝言之,六字弥陀,为因名故名,为因心故名,为亦名亦心故名,为非名非心故名。若因名故名,名应自持,何待心持。又名能自持,与心何预。若因心故名,是心本有名,则不持时,名何个现。若亦名亦心故名,名能有名,何待于心。心能有名,何待于名。又此名字,谁半属名,谁半属心。且不持时,名中半名虽无,心中半名应在。离既各无,合云何有。若非名非心故名,既非名非心,何能更有弥陀名字、如此推名,名字性空,缘生幻有。一名字性,即一切名字性。名字即法界,中道实相,举一全收。
无一法在名字外。所念境谛既尔,能念观智,例此可知。复次束此境三,总名妙假。举正报赅依报,举化主赅徒众,举假名赅实法,一句名号三千历然故。复次束此三观,总名为空,以觅心无朕故。复次名若是心,复何为名。名若非心,心何持名。心若是名,复何为心,若心非名,名何预心。于其中间,无是非是,岂非即中。
虎溪云: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便是中,忘照何曾有前后,一心融绝了无踪。此之谓也。悟此理而持名,则一称一念,顿圆无上菩提。纵未悟而捻珠记数,屹屹穷年,未尝不暗合道妙。全在妙境妙观之中,久久熏习,性德渐显。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莲宗诸祖所以极力弘扬也。谁有智者,舍此别求歧径哉。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