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净空法师法语: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5-5 19:01     标题: 净空法师法语: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

1 我们看到许多修行人,无论是在家出家,天天接受佛的教训,毕竟还是凡夫,他烦恼还是不断。为什么不断?没有能够依教奉行。

2 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不是用真心学习,这样的修学,阿赖耶识里面种下一个种子而已,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那就是古大德所说的,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为什么?用轮回心。

3 随顺烦恼习气就是用轮回心,你没有把轮回心转变成菩提心,错了!轮回心是迷,菩提心是觉,依旧是迷而不觉,这怎么行?你为什么转不过来?烦恼习气太重,心量太小。起心动念依旧是为自己个人着想、为自己家庭着想、为自己这个小道场着想,这是轮回心。

4 轮回心学无上法门还是造轮回业,无上法门的真实利益你得不到,你的读诵受持只是种一点善根种子而已,这不能不知道。

“宝印”就是念佛的心,要真念。真念就是常说万缘一定要放得下,决定不要被外面境界诱惑。外面环境诱惑的力量实在太大太大了。外有诱惑,内有烦恼,外面一引,里面烦恼就发作了,马上就迷了,贪、嗔、痴、慢、疑就起来了;跟佛法就远了,距离越来越远了;距离六道轮回就越来越近了,还是继续搞轮回。

所以学佛要真正觉悟,学佛不学经教,那怎么行呢?你怎么会觉悟?我们靠什么觉悟、靠什么远离诱惑?就是靠经教。三天不听经教,你的心就动摇了;三十天不听经教,你的心摇摆就很厉害了;三个月不听经教你就迷了,你可能倒到那边去了,你已经投降了,你已经远离佛法了。
 
“又证,涅槃之万行,名梵行。”

这一句是说法身菩萨,实报庄严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这一类的,“证涅槃证万行”,这个“万行”是以应身、化身度化一切有缘众生,十方世界有缘众生无量无边。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现的应身,诸佛菩萨在中国有应身、有化身,历史上记载很多,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天台智者大师,释迦牟尼佛再来;唐朝善导大师,阿弥陀佛再来;永明延寿禅师,我们净土宗第六代祖师,阿弥陀佛再来。国清寺的寒山、拾得,用现在的话说,他们是道场的义工,专干粗重的事情,别人不愿干的,他们两个人干,谁呢?文殊、普贤再来的。等身份暴露了,人不见了,再找不到了。这个道场有真修行人,没有真修行人他不来,有真修行人他才来了,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佛教兴起在印度,现在印度没有佛法了,佛法的中心在中国。现在中国有没有佛法呢?大家自己细心去观察“信、解、行、证”。不要观察别人,先观察自己,然后就知道了。我们信不信,不信,为什么不信?“佛”是什么没搞清楚,怎么会相信!“教”是什么也没搞清楚。偶尔听个一堂、两堂,阿赖耶识里积了个种子,不知道哪一天这个种子才发芽,才起作用,这就是念佛人多、往生人少的原因。我们问自己,自己幸亏有这么长的寿命,得来真不容易,我们学习经教五、六十年才真正明白。那一般人没有这么长的寿命就走了,还没搞清楚就走了,真可惜!一定要锲而不舍,念兹在兹。时时刻刻不离经教,远离经教我们就走上了魔道,不知不觉,走上魔道去了。你要问什么原因?我常讲,你没有放下。怎么知道没放下呢?赞叹你,你会欢喜;骂你几声,你会生气,这就是没放下了,很显然的,你会随着境界转。随着境界转的是凡夫;不随境界转,这修行人,你得功夫了,功夫在增上。不但不随境界转,还能转境界,《楞严经》上说的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不被境界转,而能转境界,你跟如来就差不多了。

净宗也是大乘,什么人能说?得三昧的人能说。怎样才能得三昧?自私自利要放下,财色名利要放下。真放下了,你才能契入境界;不是真正放下,入不了这个境界。为什么放下就得到了?因为是你本有的,“五眼圆明”是你自性上本有的,没有失掉,只是迷了。怎么迷的?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这三样东西让它迷了。这三样东西是你自己生起来的,必须要你自己把它舍掉,什么人都帮不上忙。佛菩萨给我们引导,只是把事实真相说清楚、说明白;佛菩萨只能帮助我们建立信心、愿心,“信、愿”的真正落实靠自己。自己相信,没有落实,这不叫真信;自己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又不肯去,这个愿是虚愿,不是真实的,问题在此地。无论是自己成就,还是帮助别人弘护正法,通通要从这下手。

都摄六根是什么意思?换句话说,放下万缘,就是都摄六根的意思。眼从色那里收回来,耳从音声收回来,都摄了。观音菩萨用这个方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我们是听外头声音,观世音菩萨听里头,里面是自性,不闻外头声音闻自性,自性是寂静音,这就不一样了。摄是摄受,把它收回来,跟孟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也是这个意思。收心,心要专一,心不能往外头乱跑。凡夫的心随着六根向外跑,眼喜欢看色,耳喜欢听音乐,舌喜欢尝味,鼻喜欢闻香,全往外头跑。外面叫六尘,它起染污。往外跑引起你的贪心,闻不到时生瞋恚心,愚痴,统统生起来了。所以往外跑是造业,造什么业?造轮回业。增长自私自利,增长贪瞋痴慢,这轮回业。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回头,回头是岸。回头之后专念阿弥陀佛,叫净念相继。什么叫净?没有染污叫清净,没有分别叫清净,没有动摇叫清净,要用清净心念佛。净念,我们平常讲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怀疑;或者说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怀疑,这叫净念。

“佛眼具足”,具足善根、福德、因缘,这通通具足。“觉了法性”就是觉了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真相是什么?“相有”是幻有,“体”是空,是真空,这是一切法的真相。无论是“体”、是“相”,俱不可得。但是你通通放下了,你就全得到了。局部你得不到,全体你得到;全体既然得到了,局部当然是自己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有个“自己”的概念,你就得不到;这个念头完全没有了,你完全得到了。得到了,有没有“自己”这个念头?跟你说,没有!有这个念头就灭了,为什么?这身不是自己。什么是自己?整个宇宙是自己,所以你得到的是全宇宙,得到是真正自己。在全宇宙、真正自己里头,又说一个身是自己,错误了,就迷了。这非常微妙!所以学佛就是从“放下”学起。怎么样才能放下?不再执着了。

大乘菩萨是初信位,初信位断的烦恼,跟小乘须陀洹初果是相同的,都是八十八品见惑。八十八品见惑,释迦牟尼佛在教学方便起见,归纳为五大类,身见,这错误的见解,看错了,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大类错误见解,统统断掉了。那我们现在学佛这些人,几个人把这五种错误见解断掉?第一个身见,依然执着身是我,不肯放下,念念头一个念头就是我的身体,这执着分别,这不能解决问题。真正解决问题,身见没有了,知道身不是我,你身体什么毛病全好了。为什么?现在人常讲的,学佛人常说的冤亲债主。冤亲债主去找你、害你,对象什么?这个身,这你最爱的,我就找这个东西,要你的命。你把身体放弃,身不是我,冤亲债主找不到对象了,想找你麻烦,找不到对象。你没有疼爱的东西,没办法伤害你。

宗门里头有个公案,有个故事,人以前记得很清楚,现在忘掉了,是哪一位祖师,功夫很不错。他一切都放下了,身也放下了,所以真的有个冤亲债主找不到他。好像是阎王要找他,派小鬼找他,小鬼找不到他,他入定了,不知道他在哪里。有人就告诉他,这个禅师最喜欢就是他那个钵;钵,这是他最心爱的东西,你敲那个钵,他就会动心。果然这小鬼就敲这个钵,一敲钵,果然现身。他一看那小鬼要抓他,把钵丢掉,不要了,心里把钵放下了,小鬼再找不到他。所以你很爱你的身,你的冤亲债主统统都来附身、都来找你;你要知道身不是我,这些附身事情找不到你。你所喜欢的东西,常常念的东西,他就从这里下手,就把你找到,这是很有道理的。要放得干净,只可以留一个——阿弥陀佛。好!什么都没有,最爱的是阿弥陀佛,冤亲债主找到阿弥陀佛他也能往生,真的是自他两利。所以心里头不能放别的东西,统统放下,不要再留恋,不要再执着。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我们就得大自在,就能享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这经上讲的,清净最上快乐,是彻底放下。

这底下说:

“造五无间业者,为邪定聚。”

造五无间,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叫五无间业。造这种事情,这个业必定堕无间地狱,所以叫邪定聚。他一定的,不会到别地方去的。

“介于上二聚之间,是为不定聚。”

没有大善,也没有大恶,他将来到哪里去?随业受报。不定是人间,不定是天上,不定是畜生、饿鬼,不定是修罗、罗剎,不定。只有正定聚决定证果,无论是大乘、小乘,决定证果这叫正定聚。决定堕地狱叫邪定聚。我们念佛的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正定聚,生到西方你决定成佛。所以底下经文,“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正定聚。这是小乘所说的。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321集 **年5月2日讲于香港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5-5 19:05 编辑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5-5 19:09

修六度里的前五种如果没有“般若”,不能称五度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257集  2013年4月9日讲于香港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开彼智慧眼,获得光明身”,“眼之用,为见”,眼睛的作用,能见;“故,常以眼,表见”;

“常喻曰。”

佛在教学当中,经常用这个作比喻。

“般若如目。”

讲到“六波罗蜜”,菩萨学习六大纲领、六大科目,常常说“般若”好比是眼睛,他能见。

“余度如盲。”

其他的“布施”、“持戒”、“精进”、“禅定”,如果没有“般若”,修前面五种,那叫五种善,不能叫五度。“波罗蜜”是“度”的意思,不能叫五度,只能叫五善,能生人天善道,为什么?他是带着迷去修的,他没觉悟。什么叫迷呢?着相。着相就迷了。我修布施,我今天做了多少多少布施的事业,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我都在做,那些众生接受我的布施,这叫造业,造善业,得善果;如果是反面的,自私自利不肯布施,别人挨饿、挨冻与我不相干,我把大门关紧紧的,不让他进来,这是造恶业,恶业的果报在三途。

这样念佛跟佛相应,容易得定,得定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有浅深,功夫有浅深不等。最浅的是功夫成片,这最浅。最浅就决定得生,功夫打成一片了。也就是说,你的心里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你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才叫成片。还有妄想,还有杂念,这个一片没有,往生没有把握。全靠临命终时最后一念是不是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这句话说明助念很重要。助念,临终提醒你,怕你忘掉。但是真正念佛人不希望人助念。为什么?助念有好处,也有不好处,人多太杂反而不容易得清净心。最好是自己平常功夫念到功夫成片,往生的时候,知道什么时候走,自在的走。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255集  2013年4月8日讲于香港

“《会疏》云:‘欲,是诸苦之因’。”

这人一定要知道,活在这个世间为什么这么苦?总的原因就这一个字“欲望”。人要把欲望放下就没有苦了。有欲望得不到,苦;得到之后放不下,更苦。这个字是祸害之根,自性里头没有这个东西,清净心里头也没有这个东西。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叫性德。如来智慧德相没有“欲”这个东西,“欲”是总的名词,细分“贪嗔痴慢疑”,都是“欲”。

“施(布施),戒(持戒),能离之。”

佛教给我们这个方法,“施”是布施,都给别人,好!为什么?心里头没有挂碍。有挂碍就有烦恼。供养多了,挂碍,布施给大众就没有了。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你才晓得怎么个做法,跟大众的缘结的越多越好、越深越好,不必自己享受。自己生活苦一点,好!我们怎样苦修,跟佛比还差很远,佛是每天远门托钵,这我们没干过。

吃饭是修行,穿衣是修行,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统统是修行,你修的是善心,是恶心、是净心、是染心、是出世心、还是世间心,都要知道,这你才能明了修净土人的心,他心里有没有这些东西啊?没有,只有“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