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什么跟我三十年的”悟”字辈没成功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20 13:25
标题:
为什么跟我三十年的”悟”字辈没成功
“如《法华·寿量品》曰: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作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
这是说佛为什么不常住在世间,常住世间就起了负作用。为什么?“薄德之人,不种善根”。佛久住在世间嘛!什么时候跟他学都来得及,何必那么着急呢!凡夫因循苟且,把光阴错过了。
“贫穷下贱,贪作五欲”。享受,所以他们“入于忆想妄见网中”,我们讲是妄想啊!这个我们在现前都看到了。
“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骄姿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遇之想、恭敬之心。”
这是真的。我们年轻的时候看到啊!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住了三十八年,我们从外地到台中去亲近老师,我们的心态跟当地人完全不一样,当地人确实傲慢,那种态度。他们常亲近老师,他们对于真正学习有厌倦、有懈怠:老师常常讲,没关系,今年没学好,明年;明年没学好,后年,有的是时间,老师常住世间。我们外来的人不一样,在那里时间很短,分秒必争,希望多学一点,我们机会难逢啊!这就是为什么在身边的人学不到东西,不如外头来的人,道理就在此地,非常明显。
我亲近李老师,三十二岁在台中住了一年三个月,一共十五个月,我出家了。我出家的时候,我知道老师心里很难过。那个时候没汽车,交通工具三轮车。老师自己没三轮车,送我到火车站,叫了一辆三轮车,叫我跟他坐在一起,他送我到车站,我都看他流眼泪。
我离开台中,到台北圆山临济寺出家了,台中的同学他们到台北来看我,告诉我老师讲经的时候骂人了。那要怎么骂人?台中同学跟他十年了:你们十年,什么都没有学到,学到的人走了。他没有提名字,大家都知道是我。学到的人走了。所以,他跑到台北来找我:你学到了一些什么?我说我学的跟你们一样,老师没有单独跟我说、教给我东西,讲经教学大家都在一起。那老师为什么说你学到了?我说可能心态不一样,我们在台中是分秒必争,住一天是一天的福报,非常珍惜;你们在台中大概有的是时间,十年不行,二十年;二十年不行,三十年,你们是这种心态,懈怠、懒散,原因在此地。我们怎么敢懈怠啊?在台中没有根、没有家,随时会离开,机会就太难得了!
一般人心目当中有一句话,常常讲的,多少人也告诉我,我身边“悟”字辈,这么多年来没成就,什么原因呢?老法师讲经是为他们讲的,不是为我讲的。这个心态很普遍。古今中外,在所不免。当年在台中,台中的同修还不是也说老师讲经是为那些人讲的,自己好像都成就了。老修行了。一说,十几年、二十几年,资格都很老,其实什么都没有听进去。我们从外面去的人不一样,我们的心态:老师句句话都是对我一个人讲的,我们完全接受了。老师在上课教学,你们不肯接受,我肯接受,道理就在此地。你们对老师表面上恭敬,我们对老师是内心里头真诚的恭敬。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对老师诚敬心,是不是百分之百?不是。我常常讲,讲真话,我对老师的诚敬百分之二、三十而已。我就能得百分之二、三十。那你们对老师的诚敬呢?百分之一、二而已。那我们当中就相差十倍。我劝他们要珍惜啊!
不珍惜,不恭敬,不真诚,你跟老师住一辈子,三十八年差两年就四十年,你什么都没有学到,一生白跟了。跟我三、四十年的人有啊!我在台湾建立华藏图书馆,那一年,是我讲经教学第二十年,也就是出家二十年,我们有个图书馆了,才有一些同学在图书馆出家,那么到今天也有三十三年了。悟弘就是其中一个,悟道、悟本这是最初的,图书馆开幕没多久,他们就来了。三十二、三年,如果真学,三十年的时间在古人来讲,得三昧、开悟是很有可能的。时间全空过了。
古人教给我们的方法,人人都会说,没有认真去做。戒律、德行上扎根。为什么?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中等根性的人,三、四年能得三昧,七、八年就很有可能开悟了。不能大彻大悟,也可以达到大悟。大悟的境界能通一宗,与这一宗相关的经论、法门都能通。大彻大悟那是全通了,世出世间法全通了。
修行修什么?这个经文经题上讲得很清楚: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觉心。那个觉心的标准就是三皈依: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你要是用这个作目标,你这十年成就不得了。几个人在干?没人干呐。能说的有,真干的人没有。
没想到我们发现一个真干的:刘素云居士,她用了十年功,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们不知道,十年成就了我们才晓得。这个不在身边呐。那么像刘素云这样真干的人有没有?我相信有,我们不知道。真干的人也不愿意人知道,他不要名闻利养,他自己成就了,有缘,教化众生;无缘,自己到极乐世界去了。真成就了!
所以这个地方的经文,讲得非常好。古今中外都有这些问题,尤其是现前的社会,跟古人比是不能比的。所以见到佛要真的常在不灭。骄姿、厌怠决定有的,难遭遇之想、恭敬之心生不出来。
早年老师常常劝导我们“换心”。老师提倡的坚定的口吻,叫换心。换什么心?把我们心里面拉拉杂杂的东西放下,把“阿弥陀佛”装上。“我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心”,这叫换心。这说法好极了!心心不离阿弥陀佛,声声不离阿弥陀佛。你能不成佛吗?你能不往生吗?哪有这个道理!
夏莲老到这个世间来,他来干什么?就是来汇集这个经的。这部经能度末法九千年的众生。黄念祖来干什么?来注解这部经的。这个要知道啊!他们到这个世间来得三宝圆满的加持。没有三宝加持,他做不到啊!都是不可思议的大事啊!不是小事!
我这一生修学又与他们有关系:我的亲教师,一般讲和尚,李炳南老居士。李炳南老居士的教跟梅光曦老居士学的。梅光曦老居士跟夏莲居是师兄弟,非常好的同参道友。黄念祖是梅光曦的外甥,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传法弟子。我们有这种关系在里头啊!我们见面无量欢喜啊!
怎样把这个经、注解,发扬光大,让大家都有正确的认知?这桩事情我来做。我有学佛六十年的基础,讲经五十三年的经验,最后选择这一部经,相信没有选错!这是给大家学佛一个信心,我来推动。往后印经我就印这一部。希望我们的本子,一个标准本子里面一个错字都没有。你们同学发心,要做一个附册,就是这部经、注解里头,难字注音、注解;名词术语,查一些资料,编辑成一本附册很好,这个让大家将来学习这部经典省事多了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20 14:04
佛智是自性本具的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见性智慧就圆满现前。没有见性之前,佛菩萨教我们用真心,真心跟智慧相应。换句话说:一分真诚它就透一分智慧,十分真诚就透十分智慧。所以底下这一句说的好:
“佛智就是一念。”
一念是真心,二念就妄心了;二念里头就夹杂了,一念是纯而不杂,所以它生智慧。这个智慧是自己本有的,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自性的,也就是真心的,用现在的话说能量是不可思议的,无法估计的,非常大的能量。
那么幸西氏他在修行教学,他离一念之义。换句话说,他以这个学习教授的核心,中心的理念就是一念。
“谓凡夫之信心,如能与佛智一念相应,则往生事业自然成办,不须口口声声多称佛号,此与报恩论相似。”
这是由日本的祖师大德,给我们中国的这些大德们看法是相同的,只要用真心,所以用真心就太重要了,为什么不用真心?为什么用妄心呢,总是人迷的太深了、迷的太久了,认为用真心待人接物在现在这个社会太吃亏了;你看别人都骗我,我怎么能用真心待人。其实我们完全想错了,我们用真心待人,别人用妄心对我,我还是用真心待人,决定不改,吃不吃亏呢?不吃亏啊!我敢说这一句话了,是我从初学的时候,跟老师学到这个道理,老师教我这么做,我一生做下来,做了几十年,这个试验成功了,这个几十年当中没吃亏啊。有没有遇到有人骗我呢?有,我们有没有损失呢?也有。但是这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计较呢!得失都是个缘分,决定不怪罪任何一个人,也不怪自己。缘聚则有,就现前了。缘散即灭,这个是自然现象。有的时候不以为有,失的时候也不以为是失,你说这个多自在啊!所以一生才真正享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
人生最高的享受不是在社会上有地位,也不是在世界上有财富,与这个不相干,那与什么相干呢?快乐。快乐不快乐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天天快乐,佛法里面所说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是人生很不容易得到的。世间大富大贵未必生活的快乐。生活的快乐那是诸佛如来、是诸大菩萨,一天到晚欢欢喜喜,没有得失的念头。知道一切法的真相,可以尽情享受,绝对没有一丝毫的念头占有,没有一丝毫念头控制,这就得自在了。自己也自在,万物也自在,自己跟万物是一体、是不二,这样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为什么要去学佛,接受佛的教育。
佛的教育真的是幸福快乐,美满的教育,与贫富贵贱不相干。那我们想发财行不行?行。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没有一样求不到的。它有理论,它有方法,我们求发财怎样才能发财?贪不能发财。佛告诉我们,发财之道是修财布施。
一个人命中有财富,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命里头有那么多的财富。我是前些年,他有个好朋友也是他的顾问——陈朗先生,常常听我讲经。这个人是个算命、看相、看风水的高手,早年李嘉诚先生三十岁,从他的家乡汕头到香港要做生意,遇到了,他就给他看相、算命,问李先生:你将来希望拥有多少财富你才满意?
李嘉诚先生告诉他:我要是能有3000万我就很满意了。
这个陈老先生告诉他:你的命中的财富是漫出来的,不是平的,是漫出来的。他说:你将来是香港首富,
这算命是个高手,果然不错,所以他一生就把陈先生看做顾问,有什么问题都向他请教。这陈老前年过世的。真有这回事情啊,这不是假的,真有。所以我们相信因果,相信命运。命里有的时候,绝对是丢都丢不掉,人家也抢不去、也夺不去;别人会抢去的、会夺去的,那是命里没有的。所以纵然被人夺去了,自己也安然无虑,心永远保持着平静,永远保持快乐,这是人生的享受。方东美先生早年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享受。我说这个我要,这一句我要,要好好学。真的不是假的,越施越多。
所以一个人要学着慷慨大方,别人有需要的,不要等人家开口,就伸出援手去帮助他,越施越多,自己生活越节俭越好,越简单越是符合健康之道。衣食住行,简单。简单容易收拾。如果走向奢侈,那个麻烦就大了,就造业了。人生在这个世界也不过就是日食三餐夜眠一宿,你要多大的地方?一点点小地方就够了,就快乐无比。所以这个一心,一念重要。
一心不异,没有两样啊,处事待人接物,对自己对别人就是一个真心一个诚意,没有丝毫虚伪的。那么这样子,凡夫的信心,就能跟诸佛菩萨一念相应,这一念确确实实就通了,为什么他们也是真心?我也用真心,真心跟真心不二,道理就在此地。得佛菩萨加持,原理也在此地。我们有妄念,有求于佛菩萨,这是妄念;不求,我用一念,哎呦,感应不可思议。有求,反而没有感应,这不是佛菩萨不灵。你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了,无求的心是一个心,他心无求,我心无求,心心相应,道理在此地。
他无求我有求,不相应。他求的是明心见性,我求的也是明心见性,我们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哪有不帮助的道理呢?!我要加上自己的欲望,加上自己的意念在里面就不相应了。理明白之后,才真正相信感应道交。不但与诸佛菩萨,与人、与一切众生亦如是啊,没见过面的,素昧生平,一见如故,这什么原因?我用真心,她也用真心,这就一见如故啊,自然的感应。
不但对人,对动物,最平常我们遇到的,蚊虫还有一些小虫,被它叮了,我们感到不舒服啊,又痛又痒,那我们跟这个小虫沟通一下,它来叮我,我看到了,我让它叮,我跟他说:我供养你,你也不就是吃一餐饭而已嘛,我布施你供养你;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别让我疼,别让我痒。果然叮了他吃饱了走了,不痛不痒,这不就是感应吗?这些都有感应啊。这蟑螂、蚂蚁统统有感应。这么些年来,我这些感应事情太多了,我们决定没有伤害它,而且我们帮助他。蚂蚁跑到厨房还不就是找吃的东西吗,我们知道这个事情,把它喜欢要的东西,分一点到院子去,蚂蚁就到院子里去了,它就不进来了。所以和这些小动物沟通,我们大家共同住在一块,共存共荣,互助合作,你说多快乐的事情!
植物也一样,花草树木,你爱它,它也爱你,树特别的茂盛,花果芬芳,提供给你欣赏。爱心要展开来,爱一切小动物,爱花草树木,爱山河大地,那这个世界不就是极乐世界嘛!西方极乐世界那是这种人多,想通了的人多,一心一念的人多,共业所感。那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由于圣贤教育疏忽了,这一疏忽呢,共业就产生变化;但是别业如果不受共业的干扰,这叫功夫。能够不受环境干扰,我们能够享受到极乐。这里头最重要的一句话《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说的不错,“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对大千世界是这么一个看法,这个看法是诸佛如来的看法,是法身大士的看法,我们跟他们的看法、想法一致,那我们行为当然也一致。
所以念佛往生明白这个道理,用真心,真心就现净土,真心就现阿弥陀佛。真心念佛一声,比那个妄心念佛一万声功德都大。一万声它还是假的、还是虚妄的;这一念是真的,纯真无妄。真心念佛他说好,这个我一定要做;真心对人,他就不干了。那你这就有分别了、就有执着了。佛不是众生,众生不是佛,这是错误的。众生本来是佛,佛在没成佛的时候也是众生,生佛不二,生佛平等。这个真正的快乐是从这生的,不要有分别心。这个人再坏再恶,十恶五逆,是一时迷惑,生怜悯心,生同情心。它一时错误,他会觉悟,他会回头,他本来是好人。本来是好人,那个“本来”是不会变的,干坏事坏人,他会变的,他会变好。
我们要用这样的心态处世待人接物,这样的心态什么样的zai 难来了都不相干、都没事,zai 难来了死很多人,死的那些人很冤枉啊,怎么说冤枉呢?他不该死啊。不该死为什么死了呢?吓死的,被zai 难吓死的。理、事都要清楚。
1 佛跟我们讲,修行没有别的,就是看破放下。看破什么?看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放下什么?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真正能够看得破、放得下,这就回归自性了。
2 中国人虽然没讲看破放下,中国人讲“格物致知”,致知就是看破,格物就是放下。物是欲望,格是格斗,你要跟你的欲望去格斗,要把欲望消除,人到没有欲望,心就清净。清净心是真心,我们有自私自利、有名闻利养、有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的心,清净心就没有了。
3 我们迷失了自性,起心动念是分别执着,招来六道三途的苦报。要知道,六道三途,自性里头没有,不但没这个东西,连四圣法界也没有,那才是自己本来面目。我们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处处自以为是。
4 我们虽然学佛,可是自以为是还是常常犯!“自以为是”是轮回心,轮回心干一切事,都是叫轮回业,学佛也是轮回业。为什么?我们是搞佛学,不是学佛。轮回心学习佛法,不能够契入佛境界;换句话说,不能回头,不能回归自性,问题在这里。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4-4 23:21 编辑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25 15:03
1 我们学佛,要以十善为基础,首先要学着不杀生、不伤害众生,要常常想到:众生因我而起烦恼,我就对不起这个众生。
2 大乘经上常说,“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我们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常生烦恼,我们就错了。那个人不喜欢我,我怎么办?我看到他来了,赶紧回避,走得远远的,让他生欢喜心,这就对了,这是佛教导我们的。
3 众生不欢喜我们,我们要反省,我们老祖宗说得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不喜欢我,我反省:我态度有没有骄慢?如果有骄慢,我应当谦卑。我对他有没有不尊重?我对他有没有不关怀?要去反省,要把毛病找出来、改过来。
4 佛菩萨对待一切众生都能做到和睦相处,这个“睦”里头有相亲相爱的意思,像一家人一样,欢欢喜喜,我为什么做不到?
5 别人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我得想想,我有没有得罪他的地方,这一生没有,可能前世有,我现在应当用什么方法来弥补,来改善关系,这个重要。
6 他毁谤我,我没听到,别人传过来的,“他不会说这个话,你听错了”;我听他当面讲的,“那是情绪话,不是真的”,不放在心上,我们对他的关怀、照顾、尊重始终不变.。
7 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到最后他要是发现了,我相信他会生惭愧心,他会反省:一生当中,像这么好的一个朋友不多,我怎么可以恶意对他?
8 以善意对一切人,这不容易,这是觉悟的人。真正觉悟的人他一定做到,这就是什么?这就是帮助佛菩萨度众生,帮助众生把这些烦恼习气度过来。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