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本觉与生死 达照法师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15 00:10
标题:
本觉与生死 达照法师
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华严经》说:“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犹如大地,能作一切众生依怙!”《阿含经》说:“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法华经》说:“得佛智慧,成等正觉。”又云:“世尊甚难值,久远时一现,为觉悟群生,震动于一切。”简而言之,佛法就是觉悟之原理与方法。
本觉就是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自性清净心。如此本觉之性,无有生灭来去,超越是非好坏,清净无为,浑然天成!人人本具,毫无散乱,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正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远离十八界,以及世出世间的种种分别执著,无有一切名言概念,真是微妙无比,难以形容!
本觉之性,本自觉了,如如不动,无缚无脱。休以动乱之心,将其寻觅;莫以解脱之念,将其瓜葛。起心动念,犹如隔岸观火;息心停念,亦是隔靴搔痒。意识心念,全无用处;不念不知,亦不能及。
本觉之体,即是真如,就是我们的真心本体。离开虚妄就是真实,没有动乱就是宁静,真实宁静的本体,永恒长存。三际平等,十方圆融,超越时间和空间。如寒山子云:“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本觉没有生死,生死遮蔽本觉!譬如天空本身并无云彩,而云彩却覆盖了天空。生死浮云有来有去,本觉天性不动不摇。妙湛总持不动尊,如此本觉世希有。
如《大乘起信论》说:“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T32.576b)《解深密经疏》卷三说:“于一真如有其二义:一所缘境,名为真如及实际等;二能缘义,名无垢识,亦名本觉。”(卍续34.720上)《金刚三昧经》〈本觉利品〉也说:“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何以故?一切众生本觉,常以一觉觉诸众生,令彼众生皆得本觉,觉诸情识空寂无生。”(T9.368b)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法身真相,人人有份,平等平等,万古常新。所谓“一觉”就是本觉。佛陀说法之目的,就是“令彼众生,皆得本觉”。
果真要于当下体认本觉,亦无难处。经云:“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只一“歇”字道破,何等快捷!
当否定了这一切现象和概念之后,能否透过现象而看到本质呢?而此本质却又不是离开现象之外的另一个东西!“说是一物即不中”的无言,毕竟还是露于言表了;得意忘言,得鱼忘筌,也早已用过“言”和“筌”了。所以,正在否定的时候,能否窥见不曾被否定的那个“力”。它是现成的,不假修成,不需建设,不劳寻觅。当你寻找它的时候,只要抛弃那个“寻找者”,就能一睹它的风采了。
不过,真正体认本觉之后,此时已经不再叫本觉,而是叫做始觉了。为何叫做始觉?这是针对我们现在的“不觉”来说的。凡夫众生,无明风动,于清净湛然的本觉之中,忽然现起不觉相状,背觉合尘,流转生死烦恼之中。如《大乘起信论》说:“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地藏经》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所谓“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从此迷失本觉,起惑造业,枉受轮回之苦。即便如此,本觉之性也未曾遗失,亦无动摇。
一、本觉如镜
本觉犹如虚空般的一面镜子,光明洁净,纤尘不染,但却可以展现不同的作用。如《大乘起信论》所说的本觉具有四种大义:如实空镜、因熏习镜、法出离镜、缘熏习镜。
1、如实空镜:如空净的镜面,不染任何外物影像,心体离念,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毕竟清净无垢。论云:“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所以,这不是依靠修行才这样的,而是原本就是如此,没有造作,没有觉照,也没有一法可得。如如不动的本觉就是这样,离心、离境界、离一切相。哪里还有什么清净、不清静之说呢?离念之后,自心即能体悟。
2、因熏习镜:即本觉如实不空,如镜面上能够映出一切境界之相,而镜本身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心体常住。因为一切法就是真如实性的显现,智体原本不动,具足无漏功德,亦能熏习众生,成就清净智慧。自体无生,妙用恒沙!
3、法出离镜:比如拂拭尘垢使镜面显得明净。觉性若得出离烦恼碍和智碍,离开生灭与不生灭的心识和合相状,远离一切相,恢复圆满的本来面目,也就淳净清明了。
4、缘熏习镜:犹如明镜,尘埃既被拂拭,即可为人所用。智慧之性淳净之后,就得以遍照众生的身心世界,随念而能示现,成为外缘的熏习力量,而令他人修习善根。
其中,前二镜是就在缠(生死烦恼)的本觉而说明自性净,后二镜是就出缠(无明业障)的本觉而说明离垢净。本觉之自性原本清净无染,但对于生死凡夫而言,却是需要远离烦恼尘垢方能得以证悟,所以说是“离垢净”。
在自心之中消除一切妄想执著,便可证悟自心本觉,如此本觉即有无边智慧,清净微妙,不可思议。从而广度一切众生,无有疲厌。尽管宝镜已被尘封千年,需要静静地勤加拂拭,但若垢尽光现,即可光明万丈照天照地。无论作用如何,明镜始终不变,所以说本觉如镜。
二、生死如尘
本觉如同镜子一样,生死也就如同在镜子上的灰尘了,除了挡住镜子的光明以外,还能体现出镜光的伟大价值。假如从来就没有灰尘存在,或者灰尘完全扫净之后,那么镜光的妙用也就没有了参照系,同时也就失去了镜光这个名称了。如《起信论》说:“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T32.577a)
在无始无终的时间长河中,人生数十年光阴固然有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就在现实短暂的人生中,所有事业也是如同飘忽不定的尘埃,瞬间散尽。何况心中念念迁流不停的妄想,千头万绪的思念,究竟能给我们留下什么呢?这个色身肉体的终结,不也是“尘归尘、土归土”吗?不但此色身的死亡犹如烟尘消逝,而且在活着的时候,不也是一抷黄土而已吗!有谁能把握生死的自如,有谁能生而不死呢?
色身肉体是这般的无常,我们的心灵亦不例外,也是如同空中飞舞的灰尘,动乱不定,没有起点,没有归宿,没有方向,没有依靠!每一个念头的生起和消灭,就是微尘般的生生灭灭,无有穷尽。真是:“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生死凡夫的一切身心世界,无非都是镜上的尘土,无论如何努力,最终必将消陨,不留痕迹。而生命的真实,却不仅仅只是如此而已。拂去尘埃之后,便是解开生死谜妄之时,而且这个机会随时都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中,哪怕到了生死关头的那刻,也还是回归本觉的最佳时机!
因此,佛教临终关怀的内容,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帮助临终者认清生死的真相,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解脱生死苦痛的绝好机会;二是借助死亡的机会可以直接证悟人人本具的觉性,从此打开生命绝对自由幸福之门。即使还没有面临死亡的考验,我们也非常有必要关怀自己眼前还活着的生命,了解并证得自己生命的真正内涵——本觉,这并不比关怀临终者更为次要。
三、生死即本觉
生死原本就是觉悟的!生死与本觉,相融相即,都是自性清净心的完美体现。自性清净心具有“真如”和“生灭”这二门,本觉(真如门)与生死(生灭门)同时并存,不相妨碍。本觉就是这个“不生不灭”的真实自我。它与“生死”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是生命的两种不同展现。但是,这又很难用局限的语言来阐述它的内涵,也无法用苍白的文字来描绘它的原貌。
因此,对于不了解本觉的人来说,生死是孤独无依的,是痛苦可怕的,也是无能为力的。而对于证得本觉的人来说,生死就不会显得孤独无依了,生死甚至是生命中丰富多彩的一种庄严,是生命中活泼可爱的一种点缀,弥足珍贵了!
《天台法华之哲理》说得好:“譬如死的问题,一般人都认为有生才有死、相对于死而见生,且不愿死亡而愿求生的永续(不死之生)。然如此却无法真正感得永恒的生命。舍生舍死,超越生死二边,才能不生不死(不灭)。亦即是,达到生死一如,才能把握永恒。如果要否定,则须同时否定生与死;如果要肯定,则须同时肯定生与死二者。这样才能真正见到永恒。再积极的说,死与生同样都是永恒的活动形态;由此始能克服对死的惧怕,成为生也好、死也好的达观。《生死觉用钞》(《本无生死论》)说:‘生死二法,是一心妙用,有无二道,是本觉真德,故生时无来,死时无去,无来妙来,无生真生,无去圆去,无死大死,生死体一,空有不二。’”(见《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60册)
真的好奇怪啊!站在生死这面,看不见本觉;站在本觉这面,也看不见生死。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二者,却能够如此相安无事的并存。就象手掌抓不住虚空,虚空也抓不住手掌,而此二者却是相依互存,不能分离,而彼此没有障碍。
真的好奇怪啊!本觉并没有一个“能觉”和“所觉”的东西,它本来就是这样,不曾动摇,从来没有形象,也没有感官的知觉,也没有是非好坏的判断,也没有染污和清净的样子。但又不是意识分别所能了知的“什么都没有”。
真的好奇怪啊!一切众生原本都具足这个本觉,就象空气一样滋润着我们的生命,随起随坐,寸步不离。而我们却无缘面对,无从相识!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容颜。
真的好奇怪啊!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原本是如此的神圣庄严!为何人人都难以体会?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却不知道真正自由和幸福的人是谁?对生命的贪恋,反而成为对生死的恐惧,也不知道贪恋和恐惧的人是谁?
真的好奇怪啊!生死并没有危害我们,烦恼并没有染污我们;涅槃也没有保护我们,菩提也没有嘉奖我们。而我们却受到了危害和染污,还可以得到保护和嘉奖,并为此精进不已,奋斗不已!
本觉与生死是如此的紧密相连,却又毫无关系。生死之中的所有众生都是平等地拥有它,却又谁都不能认识,不能把握。生死的痛苦,完全是一场梦中的误会,完全是一个精致的谎言。因此,诸佛菩萨苦心劝慰,让我们从生死的苦梦中解放出来,于本觉的清净庄严中——安住!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15 00:11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慈悲当体是,从此念弥陀。
始觉就是本觉被无明蒙蔽之后,沦为不觉的生死凡夫,又开始渐除无明,渐息妄心,开始恢复其固有的本觉。如《大乘起信论》说:“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无量劫以来,一直流转三界六道,现在才听到了“真心不生不死”的道理,并能于此妙义深入观察,直下承当,勇于接受,坚信不移。从此,人生的目标和整个生命的价值取向,就有了新的突破,生命呈现出光明和宁静的景象。明白自己当体就是清净庄严的本觉真心,反而后悔过去无始以来的迷惑、造业、受报,轮回苦痛的冤枉!所谓: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在自己体会到本觉真心没有死亡的时候,同时也看到了一切众生都是如此,从来就没有离开或者丢失过自己的本觉真心,只要能够回光返照,体悟到这个不生不灭的本觉真心,就可以解脱生死之苦。并且这个本觉真心与过去、现在、未来十方诸佛都是一样的,完全平等,没有丝毫差别,至尊至贵。这样就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一切生命的无比尊严!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凡夫众生,却不能感受到自己和他人这种生命的尊严,反而为了生活受尽苦楚,梯山航海贸易经营,贪嗔痴慢杀盗淫妄,从迷入迷,不能自返,何等悲哀?于是,生起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救济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心中常怀感激恭敬之诚意,从不忘记生命的尊严。
佛法中所说的“慈悲”就是这样,是在自己觉醒内心世界的清净庄严之后,同时俱起的一种平等博大之心,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自己亦不例外。所以,在生命的任何时刻,在自己遇到的任何机缘,都是自利利他回归本觉真心的机遇。特别是对于临终者的关怀,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真正体会了生命的尊严之后,就比较容易与本觉真心的纯真、纯善、纯美、纯慧相应。
一、始觉之层次
当然始觉是有各个不同层次的,简单的说,就是从相信并承认了自己具有本觉真心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最后成佛的究竟觉之前,此中经历了诸多的修证阶位,都是属于始觉的范围。如《起信论》说:“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名相似觉。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这里提到了不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就是整个“觉者生涯”的顺序渐进之层次,如果配合大乘菩萨修行之各种阶段,即:
1、不觉:这是指十信位(外凡资粮位)的修行人,虽然已经觉知恶业会招致苦果,而不再造作身、口之恶,但是还没有生起断除见思惑的智慧,只是属于伏惑阶段。知道去恶从善,却未能真正见到本觉真心,所以还只能叫不觉。
2、相似觉:此谓二乘之人及三贤位之菩萨,虽然已经远离我执,觉知“我空”的道理,而断灭贪、嗔、见、爱等烦恼,但是还没有舍离“法执”分别的妄念。从初住菩萨一直到十回向位的菩萨,都是处于这个相似的阶位,所以说他们是相似觉。
3、随分觉:这是指初欢喜地以上至第九善慧地的菩萨,已经远离“法执”的妄念,了知一切诸法都是唯心所现;即随修证境地之转升而逐地增悟一分对真如法身之理的觉知。这是属于别教“分证即佛”的位次,从初地开始,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无明烦恼随分而破,本觉真心也就随分而证,所以叫做随分觉。
4、究竟觉:此谓第十地法云地的菩萨,既然已经满足因地上的修行,就以一念相应慧觉知心之本源,并远离微细之念,穷源澈底,透见全部的真心佛性。
在这些修习的位次当中,菩萨的心量和对本觉真心的了知也是逐渐扩大的。由此可见,佛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围绕这个“觉”字,一切言语动作、参禅念佛,无不回归到觉悟上来。此中所体现出来的就是——生命无穷尽的奋斗!
二、慈悲之内涵
、 经常听到人们念叨“菩萨慈悲”,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慈悲”的真实内涵,就仅仅把它看作是做善事、好事而已,这是不确切的。因为慈悲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
慈悲的定义就是“拔苦与乐”,经论中有两种说法:一是拔苦为慈,与乐为悲。如南本《涅槃经》卷十四说:“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T12.696a)《往生论注》卷下也说:“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T40.842b)二是与乐为慈,拔苦为悲。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T25.256b)《十地论》卷二云:“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T26.134a)不过,从慈祥和悲戚这个意义上说,似乎给予快乐应该是慈的意思,而代人受苦则应是悲的意思。总之,就是给予众生快乐,代替众生受苦。
慈悲在佛法里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佛道的门户,诸佛的心念。如南本《涅槃经》卷十四说:“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T12.698b)《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T12.343c)又,慈悲为万善之基本、众德之伏藏。《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T25.256c)
慈悲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众生缘慈、二是法缘慈、三是无缘慈。如《往生论注》卷上所说:“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T40.828c)《涅槃经》还指出这三种慈悲各具两种含义,一种是:缘贫穷众生而施予安乐,此名众生缘慈;缘彼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之,名法缘慈;缘于如来,名无缘慈。如来永离贫穷,受第一乐,故不以众生缘、法缘为可缘,故云无缘。而欲以大乐与众生,故云无缘慈悲。这是从教化众生给予利益的角度而分为三缘。另一种是:缘一切众生、父母、妻子、眷属,名众生缘慈;不见父母、妻子、眷属,见一切诸法皆自缘生起,名法缘慈;不住法相及众生相,任运而转,名无缘慈。这是从内在破除执著的程度来分为三缘的。
那么,在大乘佛法里面的真正大慈悲,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生起来的呢?这就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始觉与慈悲”之核心问题。
慈悲不同于世间一般的善事、好事,善事好事主要是从具体事相上来表现的,而慈悲则主要是从内心世界来体现的。修学佛法者在始觉之后,才能够生起真正的慈悲心,而在相似觉的位次时,也不能发起真正的慈悲,只是生起了相似的慈悲心而已。随分觉时也只能生起部分的真正大慈悲,始觉与慈悲就是从这里说的。
首先,关于同体大悲,这个“体”字就是本觉之体。修行者通过静虑和智慧的观照之后,发明了心地,看到了自己的本觉真心,同时也就发现一切众生都有这个本觉真心,而且此心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完全等同,无有任何差别,原本就是清净庄严,微妙无比。真正看见了这个真如本体是完全相同的,毫无疑问,毫无动摇,这就是真的“同体”了。然而,眼前的一切众生,他们却并不知道自己这个毫无痛苦、清净无比的真心,反而受到了种种烦恼痛苦的折磨,历尽苦楚,真是冤枉得很,冤屈得很啊!内心中油然生起强烈的大悲,众生之苦,感同己受,这才是真的“大悲”。
其次,关于无缘大慈,这个“缘”就是缘故、理由的意思;无缘就是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目的性,就是应该如此的意思。在明白清净平等本觉的时候,就会自然生起愿意告诉众生,使他们都能够明白这个人人自己内在的本觉,没有牟利性和目的性,也没有任何理由的付诸行动。唯一的想法就是觉得很开心,愿意这样去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本觉自性。怀着一种欢喜感恩和感激的心情来对任何人,内心也欢喜,给人也愉快,这就是真正的“大慈”。
最后,慈悲是建立在生命尊严这个基础上的,因为是看到了所有生命的内在完美性,而众生自己却不知道,终日还在妄想颠倒的烦恼痛苦之中受尽折磨。所以,菩萨就以看着一切众生都是佛的眼光,满怀敬意和尊严,对所有的众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傲慢,从而在生命尊严和无比敬意的诚恳之中,帮助所有众生离苦得乐。完全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不象有些世间人,给予别人布施或者恩惠的时候,总是以轻蔑或者瞧不起的态度来看待接受帮助的人,或者是总觉得接受他帮助的人应该感激他,甚至还想人家能够有机会报答他,既便都没有这些想法,也绝对不会怀着至尊的“与佛平等”之心态来看待。
而真正佛法中的大慈悲就是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把对方看作是跟佛完全一样来供养恭敬。不但内心没有丝毫傲慢,没有丝毫的看不起对方,而且还在内心深处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为什么呢?因为是这一切众生接受了我们帮助,才使我的能力更加强大,才使我的菩萨行更加圆满,才使我的福德和智慧得以显现。这样,在自己内心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生命尊严”的同时,也看到所有众生与佛的生命是何等清净庄严啊!此时,才算是对于“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华严境界,有了真正的体悟。
因此,慈悲的内涵就是生命尊严的一种体现。在人类的所有文化中,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够比得上这种对生命尊严的彻底透视了。所以,也只有佛陀才会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故一切众生皆当作佛。”人权平等和人性的尊严,只有在这里才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令我们这些后学,对自己和他人,乃至一切众生的生命,都产生诚挚的爱护和崇高的敬意!
三、修慈悲的机遇
行者在始觉的修习路上,在生起了真正大慈悲心之后,所要努力的,就是对于修慈悲行之机遇的把握了。在对待所有众生都能够平等的基础上,分别以各种适当的方法使他们体悟这个本觉真心,使他们能够解脱生死的痛苦。只要有机会可以让众生种下善根的,也绝不放弃或拒绝!
就人生而言,当有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是修行慈悲最佳的机遇。而所有在生死苦海当中轮回的众生,任何时刻都是最需要出离苦海的,所以任何时候都是菩萨行者修习大慈悲的好机遇。当然,许多人并不理会这种生命内在的需要,而是仍然在追求生活的表面形式,直到老、病、死现前的时候,才有可能会醒悟过来,因此,在人的老、病、死到来之际,慈悲的行者就一定要抓住这个人生的机遇了。
佛教临终关怀就是建立在对这种机遇的把握上,特别是“正面关怀”的部分,完全以一种大慈悲的心念,来关怀老者、病人和死亡。为什么呢?因为:第一,老、病、死的痛苦,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对于苦难者来说,就是最需要有人帮助的时候,在这些苦难中给予安慰,使其消除对老、病、死的恐惧。并能够于此受苦的境遇中,深悟人生的无常苦空,进而看破人生的种种妄想执著,放下此生的许多挂碍,重新使生命恢复活泼的生机,感受生命内在的强大力量。
第二,人在苦难的时候,都是比较敏感的,容易接受善良和诚心的慰劝,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因此更加容易明白自心的本觉真如。尤其是在死亡将要来临的时候,放下色身肉体的执著将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了,此时的灵性也更加活跃,平时几乎无法接受的观点,只要是客观而有道理的,这个时候一般都比较容易接受。所以,这也是一个修习大慈悲的绝好机遇啊!
总之,慈悲就是对生命尊严的极高重视,是始觉之后的修习重心所在。而始觉则是一种对生命内涵亲自了知的觉醒,这种觉醒伴随着慈悲,便能在生命中体会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并且十分愿意与任何众生分享。自己开始觉悟了,然后就去帮助他人觉悟,这正是整个大乘佛法的菩萨道!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15 00:15
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回归净土心。
究竟觉是圆满究竟的觉悟,是终极彻底的解放,是完美极致的归宿,觉悟了一切心源,究竟终穷,也就是佛的觉悟。此是佛法修证中的最后结果,内觉究竟,外显圆明,而无内外之别。如《大乘起信论》说:“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又说:“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佛法的修学重点就是在心地上作功夫,无论自己修学,还是教化他人,都是以获得心灵的解放为终极目标,一直到究竟觉的时候,才是真正达到了这个目标,从此才彻底明白宇宙之实相、人生之真理。
在究竟觉者的心灵世界里,没有任何束缚,也没有丝毫的不自在,就象在自己家的花园里漫步一样来去自如,同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清净庄严无比伦。因此,佛经中又常常把它称之为“净土”。净土就是生命的完美归宿,从解脱分段生死来说,可以等同于究竟觉的世界,这是我们最向往的生命乐园,我们应该为此作努力、不放逸、勤精进。
一、心灵的彻底解放
有一位烦恼不堪,备受痛苦折磨的人,来到佛陀的跟前,非常诚恳的祈求佛陀能够帮他解脱。佛陀从心中流露出一种深远的宁静和安祥,具有无上慈悲的声音,严肃而和雅地告诉他说:“没有人能够束缚你!”被佛陀那斩钉截铁的法语所震撼,那人的所有烦恼痛苦,也就当下烟消云散,不留痕迹。
禅宗初祖达摩在少林寺面壁,神光为法断臂,疼痛难忍,遂乞求说:“吾心未宁,乞师为吾安心!”初祖说:“将心来,与汝安。”神光说:“觅心了不可得。”初祖说:“与汝安心竟。”神光即于言下大悟,遂传正法眼藏,绍为二祖。
二祖出道弘法,僧璨浑身得风疾之病,感自罪障深重,前来乞求二祖为其忏罪。二祖说:“将罪来,与汝忏。”僧璨说:“觅罪了无痕迹。”二祖说:“与汝忏罪竟。”僧璨即于言下大悟,身心欢悦,疾病消除,遂传正法眼藏,绍为三祖。
三祖广度众生,道信前来谒见,请益说:“不为别事,唯求解脱之法,乞师赐予!”三祖说:“谁缚汝?”道信深自内观,随即说:“不曾有谁缚我。”三祖说:“与汝解脱竟。”道信于言下大悟,遂传正法眼藏,绍为四祖。
四祖出道弘法,路上遇一小儿,相貌超群,祖问:“汝姓氏如何?”小儿说:“无常姓,是佛性。”祖问:“汝无姓耶?”小儿说:“性空故!”祖知其器宇非凡,遂至小儿家,向小儿父母化缘此儿,度其出家,即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这正是:
断臂安心不见心,浑身风疾罪无痕。
寻求解脱何曾缚?佛性小儿唱空音!
这是中国禅宗最先的五位祖师,对于心灵彻底解放的一种表现。二祖、三祖都是在极为痛苦的时候,得以窥见心性;四祖是在求道之心至诚恳切的情况下,了悟无缚解脱自性的;五祖更是洒脱了,就在游戏娱乐之际,对答心性的实相。可见,心灵的彻底解放,属于“悟”,而不属于“修”。在未悟之前的修行,都是为了最后的“悟”做准备,只有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了,机缘一成熟,马上就能悟入。但是,想要真正悟入,一定要放下那个“修”才灵。否则的话,甭想!
就在身心极为痛苦难忍的时候,如果能够灵光一照,直下体悟这个不生不灭的本觉真心,一把拽住,当下便可妙用无穷。生命的爆发力真是不可思议,犹如“大死而后,方能大活。”剿落一切知识的是非计较,超脱所有身心的爱恨执取,放开任何世间的名闻得失,就在“悬崖撒手”之际,丧身失命,何其豪壮!何其妙哉!
如果还不能作大盗一次破门而入,那就只好寻找“主人”了,等掌握钥匙之后,自然也能登堂入室,稳坐堂奥的。所以,佛法的修学法门极多,八万四千法门,门门能入大道,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又显示了心灵本身的妙用恒沙。
所以,除了禅宗的直指之外,还有净土宗、密宗等许多修证法门,特别是在帮助临终者体悟法性方面的,就算此二宗最为殊胜微妙了。而且在临终的时候,心性也最容易被揭示。可以说,对心灵解放最有效的,就是这三个极具实践性的宗派了,每一宗都有直到妙觉极果的妙法,在下文将相应的予以介绍。
当心灵得到了彻底的解放之后,一切虚妄的执著和偏见,都销声匿迹,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身心世界的真实受用。即所谓“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这是何等奇妙的境界啊?本来看到的这些都是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等,缘起缘灭的虚妄之法,而今却成为了生命中究竟真实的完美体现。本来是颠倒分别的痛苦执著,而今却成为了微妙观察的智慧和喜悦。本来是局限隔阂的凌乱的知识结构,而今却成为了圆满广大的剔透明亮的洒脱自在。
此时,世间一切法也就不再是无常苦空的展现了,而是“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的一真法界。动乱的身心世界也不再是无可奈何的轮回,而是“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的如如不动。世出世间一切诸法,都是佛性的显现,妙用无边,自在无碍。心灵的解放,到此究竟圆满。
二、生命的完美归宿
我常常为生命的庄严而感动不已!努力不已!因为佛陀使这生命有了美好的向往——究竟妙觉,和究竟的归宿——净土。这真是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天大喜事啊!
净土是相对于秽土来说的,秽土就是指有生死烦恼痛苦杂染之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净土则是指“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觉者世界。净土又分为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前三土相当于始觉行者所居的净土,最后者属于究竟觉者所居的净土。而生死凡夫的不觉者则只能居住在痛苦不堪的秽土了。因此,这四种净土都是我们生命的完美归宿。
1、凡圣同居土:又称为染净同居土、染净国。是指人、天两道的凡夫众生,与声闻、缘觉的圣者同居之国土。这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凡居净土,其内亦有恶众生所居住的“四恶趣”与善众生所居住的“人天趣”之别。第二种是圣居净土,这也有实圣与权圣的区分。实圣就是声闻四果、辟支佛、通教的六地菩萨、别教的十住菩萨等圣人所居之处。权圣则有方便有余土中的三乘行人、实报无障碍土及常寂光土的法身菩萨、妙觉如来等,应有缘众生的需要而权巧化生在这个凡圣共同居住的世界。
此外,从这种净土的结构而言,又有净、秽二种区别,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西方极乐则是同居之净土。因为在这个世界里面也有圣人来居住,而极乐世界也有凡夫可以往生到那里去。但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凡夫仍然是生死不能自在的受苦者,而极乐世界的凡夫则是已经解脱了生死之苦的自在者,因此,我们这个世界仍然属于同居秽土,极乐世界才算是真正的同居净土。
由此可见,凡夫俗子,罪业深重,并不可怕,若能至诚恳切,当下一念回光, 十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可往生西方净土。这对于流浪在生死险道的愚痴黑暗者来说,真是何等的喜事啊!就在现实的生活中,假如我们能够一念改悔,顿觉身心一片清净,无为无求,不垢不净,也是当下转热恼为清凉,转地狱为天堂,转秽土为净土了,有何困难呢?生命的归宿就是这样得到逐渐完美的。
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秽土的烦恼众生来说,这个凡圣同居土的归宿,尤其显得倍有意义。我们的真心和佛性,从来没有离开我们,从来不曾背叛我们,而我们却不能善加了知,也不能得以受用。反而成天就是在浊恶的贪嗔痴当中打滚,受尽了冤枉的苦头。我们自己现前的身心,就是十足的“凡圣同居土”啊!
难道不应该使自己感受生命的自由和幸福吗?难道不应该回归自心的微妙净土吗?难道对自己的生命就这样冷漠,使之处在局限狭隘的烦恼秽土之中吗?如果真的看清楚了生命内在的凡圣同居,我们就会马上感受到生命的清净庄严和彻骨彻髓的喜悦。你一定会感叹自身的完美!
2、方便有余土:又称方便土、有余土。指阿罗汉、辟支佛、初地之前菩萨所居的净土。此等之人,系修方便道,断除见、思惑的,所以称之为“方便”;但还残余障覆中道实相的无明根本惑,故又称其为“有余”。当我们的生命,生死烦恼和贪嗔痴、杀盗淫等等的痛苦没有了,但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内容并未得到完整的展现。就象我们在回家路上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家,但还没有到家,可以在路亭里面休息一下。因为,无始劫来的流浪生死,已经使我们感到极度的疲倦了,暂时休息一回儿。所以,这个净土也是一个美好的归宿。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许多方便的手段,使自己体悟生命内在的清净。比如观察世间一切财色名食睡等五欲,都是虚幻不实而害人不浅的,所以就想办法舍弃这些害人害己的事情,通过心中的盘算分析之后,彻底不再被它们所束缚了,同时也就获得了一种解脱的感觉。对于世间一切色心诸法的深入考察,最终明白这一切无非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于是不再为了世间的任何事物去苦心经营,而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寂灭、寂静”状态,从而获得方便的解脱。这也是现实的方便有余净土。
3、实报庄严土:又称实报土、果报国。这是断除一分无明的菩萨所生之处。属于酬报真实之道的无碍自在国土,所以称之为实报无障碍土;纯属菩萨之居,没有有凡夫和二乘人,乃是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所居住的果报土。也就是真正彻底见到了中道佛性的菩萨,所感得的任性逍遥的净土乐园。
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就是在见性之后的菩萨,能够亲自感受到生命内在的真实性,此种真实性是亘古亘今,永不生灭的究竟真实。这是真正回家之后的事,久别的爹娘,终于重逢,何其庆快啊!从此再也不用流浪了。只是还没有登堂入室,仅仅到了自己家的客厅而已。尽管如此,也可以放心的洒脱一把了。
因为,过去无量劫以来,一直在外头,辗转于生死险道,来回于刀山剑树,徘徊于是非恩怨,烦恨于悲欢离合,浊乱的身心,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回家的渴望,一毫也没有放松过。直到如今,方得以真实的安心。感激之情,何能言表?生命之庄严,佛恩之浩荡,师长父母之伟大,直令身毛竖立,踊跃无量,泪流满面!所以这个净土,才是真正的归宿。
如果我们现在能够摆脱过去所有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偏面执著,当下放弃一切是非好坏的束缚,言语动作、思维概念统统抛却得干干净净,直下看住“无所求、无所得、无我、无人”的根本,于此“无所求、无所得”的千钧一发之际,猛然触到现实世界的一尘一物,顿时根尘脱落,山河粉碎,大地平沉。六根门头放大光明的就是自家主人,此时的世界也就是实报庄严净土了。何其迅速?何其安逸?
4、常寂光净土:又称理性土。为全然断除根本无明的佛陀之住处,也就是妙觉究竟果佛所居的净土,乃常住(法身)、寂灭(解脱)、光明(般若)的佛土。究竟觉与净土在这里才是完全平等一致的。此乃圆满极致的生命景况,彻底进入了自家堂奥,可谓生命至真、至善、至美、至慧的完整体现。完美的宁静和光明也得到了全面的显发,真是微妙无比,难以形容啊!
常住、寂灭、光明这三种德性,都是我们生命中完美极致的归宿。在身心中无论寻找到其中哪一种,无论是体悟了其中的哪一少分,也足够使自己的身心感到一片安宁和愉悦。所以,这是我们生命的终极努力方向,也是整个大乘佛法的最高境界,我们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可以探索到宇宙之实相,人生之真理!
需要说明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也是四土具足的,只要往生到那里,就一定能够逐步上升,最终证得常寂光净土。所以,只要到了极乐世界,圆证三不退,也就必定不会退转,而到达究竟觉了。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