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修道须知 [打印本页]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3-2-28 11:24     标题: 修道须知

  01.明师一指
  师传一指禅为超生了死,教外别传,舍去一切教乘菩提等法,是要借色明心,赋物显理,所谓太虚大空『○』,人人小空『○』,以空合空『◎』名曰佛矣,或曰欲知佛去处,只在语声是,盖即语声而会玄旨,悟之!主要在返观内照,若执师传之一指,何异执指为月,此人岂唯亡失师旨,亦不能归一返本,是故吾人得此一指妙道,必须真修才能真成,可叹多人求道得之不修,不知『道』是甚么?囫囵吞枣,走马看花轻易放过,辜负上天恩师传道之殊胜因缘。

  偈曰:明师一指实相明,三等学人分不清,天机若有多言语,又落化门影里声。

  02.明因识果
  欲求长生,当从不生不灭处求——即我之天性也,若用六识之意根,则生死相续,断六识之意根即涅槃境开。
  若以不生不灭心为本修因,当能得不生不灭果,即无漏智,始可证菩提涅槃,学道贵在开悟此“不生不灭之妙心”,今之学者大都是著名相,心外求佛,如此者,助道则可,取证无生忍则未达,故六祖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需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03.道在自心
  道不是博学多闻,学解机智,贵在了心体证——看破、放下、自在、解脱。
  证道须前后际断,中间不住,三心(现在、过去、未来)俱泯,悟入性地。
  学道当从父母未生前用功夫,从五行不到处觅宗根,此为众生本具菩提涅槃之清静心体,依之修证成佛有份,今若心外觅佛法,则反入诸趣轮回。

  04.觉性平等
  人之迷是在识神与本来人分不清楚,不知觉性人人本自具足,无欠无余,佛与我不差毫釐,故佛云:“大地众生皆有如来德相,唯因妄想执著未能证得。”此由世尊灵山拈花一顾,未说一法,迦叶微笑承旨,均在默然无言处,以示觉性平等,悟者以心印心斯名正道。

  05.明心见性
  见性并非另外有个性可见,性并不“见”外别有存,是故见即是性,性即是见,见外无性,性外无见,故言见性者见自本性,识自本心。
  道由心悟,非法理得,若心不悟,法理即是尘,得悟心者,明见心性便名得道,一切善法皆是助道之缘,非即是道,若心不悟,善法亦是生死因。

  06.归源不二
  万法归一心不二,心不离法,法不离心,心若离法,心自无体,法若离心,法自无相,无相即法不可得,无体即心不可得,法心皆不可得,是谓一心,名为佛心。
  上乘大法,不可执有亦不可著无,无执无著方为真如法界。

  07.应无所住
  真空应无所住『○』,妙有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即妙心,不著六尘而生清净心。若人心常清净不向外随声逐色,任运随缘,一无所得是名庄严佛土。

  尘依性生,性依尘起,性不迷尘,尘无偏计,性不依他,自无能计,自他双泯,觉性圆成。

  08.无知之知
  以教乘说,知之一字是众妙之门,以宗乘说,知之一字是众祸之门。
  知出于无知,知生于无知,无知者知深源也,能生于无能,无能者我之良知良能也,良知者不学而知也,良能者不教而能也,皆吾之天性本能也,此即如来实相,真知无知,无所不知,感而遂通。

  09.烧香含机
  很长一根香转眼即了,这个亲眼目睹者是谁?闻香味者又是谁?不言不语者是谁?为甚么老不见性?闻道多年,究竟甚么是吾的心?能说会讲的是谁?

  10.言语道断
  道可道非常道,道不落语言文字,有声是后天事,讲的是生死法,开砂结缘也是如此。学解机智悉为悟心之障,悟道必于现量取证,故言心行处灭。

  11.本来面目
  我的本来是无物之物,无相之相,无性之性,无心之心,无念之念,是故要向那里住?向那里著?佛云:“应无所住”。各各反观自性实相,自性一体三身佛,一念清净即是自性法身佛,清净者不著有无心者也,名曰真如。
  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念无,妄原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
  菩提即性体,生死涅槃本来平等无二无别,体即自性妙体,用是自性妙用,用虽千般,体即一如,即体即用,即用即体。

  12.得无所得
  无上妙道归无所得,所求无得法故,以空不能更得空,佛不能更得佛,以道不能更得道,自性本自具足,不能于具足中更得具足,故知此妙理,何事而于无上妙道有得法可求耶矣。故曰:“得无得得,一法不立,一法不当情。”各位求道有得道乎?若执有得道则离道远也,若执无得为何去求道?各位细参!
  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增减,也未曾有生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来亦非去,非生亦非灭,了见无生处,自然无法说,亦无得法。
  希陵禅师曰:“亲不相赠”。诸佛菩萨所证唯此寂灭一心,无得妙旨。

  13.超气入理
  所谓了了自明,是了象了气,然后自然明理,所谓超气入理也,理者无所不照,无所不明,谓之“一理通万理彻”。修道目的在此,故若能超气象,即不为气象所缚,心则能转物,如此即同如来,即是入理,不受气数所缚,故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古德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14.万法归一
  师尊常曰:贯一、守一、归一,皆守一法无二法也,“一”者包罗宇宙非肉眼可见,非肉手可触。儒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道曰:“视而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不是说那个么。诗云:“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为真,若见不及处,是见皆真”。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所不及,此深心之大本也,反观内照,悟之!此玄关也。

  15.正法眼藏
  真如自性平等故,正法无言,大无不包,正法无法无不法,正法在眼中藏,眼中见性,湛然圆满,超然独立,内脱根身,外遣世界,此正法眼藏为诸法之根,是经本上所无,经本上是假死法,故曰:“教外别传”。
  由眼根证悟见性,直捷了当,故曰:“直指见性,见性成佛”。而由耳根证悟闻性,必假声尘,曲节弯路,二乘人用,故曰:“观音菩萨”。

  16.一体三身
  ①.法身佛:清净性体『○』。
  ②.报身佛:圆满智慧『·』。
  ③.化身佛:千百亿行『⊙』。
  见闻觉知报化身之妙用也,报化身非真佛,唯一真佛乃法身佛也,一念清净乃是自性法身佛,法身佛说自性虚通法,虚通非从语文声色可得。
  17.权法实法
  世尊云:吾不说法,众生无有出头之期,吾若说法,众生要死在佛fa 轮盘里(执法为实,以权法为实),这两个死法那个好救?若不默契无言之旨(实法)难脱轮回之苦。佛曰:止止不须说,吾法妙难思。
  18.道在当前
  佛家从根接引学人,只在当前触机处,机者灵机窍。觉性神通妙用无阻无碍,不滞于物。古德云:“道在目前,不是目前法。”师传“这是真明路,了劫还故乡……西天虽远顷刻到。”

  19.应无所住
  若有所得之心,违背无相之真理,心中有所执著也,有所分别谓之有所得,与无分别智而相反耶。无所得者是名为慧,有所得是为无明。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皆是有所得故,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无所得故,有所得者取相之心也,无所得者“无分别智”也。

  20.三宝一体
  如何是三宝?大地是佛,虚灵是法,众生是僧。如威音前弥勒后之说,世尊若不指出,我辈何以得闻,凡似此皆从缘所知,非是真见。但了目前虚空,自然会竖穷三界,但了目前片地,自然会得横遍十方,三宝一体,大道只在目前,不必向高远奇妙会,不用语言文字。

  21.转识成智
  宗乘扫识,识去则宗显。教言扫尘,尘去则心光。古人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故宗乘立空扫识了却心,顿悟无生知见力。
  22.未形之先
  经上的言语是古圣之遗言,但未言之先是甚么?故必需观其未形之先,窥其细微之妙,得思虑之理,学人果能体天地之奥,穷万物之理,此无形之形,无性之性自明矣。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3-2-28 11:28


23.声色是尘
  道也者有不道也,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谁知不辩之辩,不道之道,是谓性真,时刻保持缄默方是道。口说般若是般若吗?口说超生了死,能证道超生了死吗?若不破相超气难证道。

  24.白阳应运
  三期末劫上天降道实在不简单,选拔佛子千载难逢,若失此机,即是不知时务者,君子要识时察机,一时一机,若失此机,便失去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的好机会。品莲是天定,将来有很多前人下地狱,而有很多后学上天堂,因为前人辈难逃名、闻、利、养。有贪、有为、有己,此皆非白阳子,所谓“白”是实相、无相、无不相。有贪、有为、有欲、有己么?问问自己。大中至正,才是尽善尽美。

  25.性心不二
  性本为体,心为用,尚未找到真心之实相。实相者『○』性常寂而动,心常动而静。故名实相,无相无不相者,即指心也。常动而寂,故名深心也,此即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又离见,见所不及。
  妙性非可以识知,不可以知晓,知与晓乃第六意识之妄计也,是故孔子曰:“我无知也”。无知之知乃真知,无见之见,为之真见。世人妄执知见,而为轮回之咎,故我执、法执若不破,何能见乎自性本心。

  26.不二法门
  欲知佛去处,只此语声是,盖即语声而会玄旨,非著语声而求玄旨,鸟窠吹布毛与先祖拈花是同是别,与帝释散花是同是别,与维摩不二法门是同是别,与师尊一指是同是别。『○』此我也,此我也,乃先天之我也,体用一也,即体即用,即用即体。

  27.无心合道
  达摩九年面壁,未言一字心法便传神光,心就是无心无相。有心不空,离心无道,所以云:“道无心合人,人无心合道,欲识此中意,一老一不老”。无心者,无对待二心也,禅人但指此一妙心,悟者一了百了。

  28.名相非实
  假名相而求真,去道便远,清静本来非从语言文字相中可以认得,宗门不立文字即谓提示行人,但就空劫时,生佛不立境里,而认取清净之性耳。性为清水,水不洗水,故不须起用诸法求得清静也。

  29.诸法唯心
  法不孤起,心不离境,境不离心,对境方生,为物之故。终日说,何曾说,终日闻,何曾闻,终日未离一切相,不被诸境惑,方名自由人,念念不见一切相,亦无前后三际,安然端坐,任运不拘,名曰:“解脱”。

  30.修道修心
  宗乘扫法,但指自心,盖道由心生,非由法得故,心不有得,法即是尘,若悟自心则顿见本来面目,即心作佛。今师尊师母直指一心『⊙』,使咱得悟自心本性,得悟入者便名得道。

  31.歇即菩提
  能见一切,不分别一切,而于“能见”得个消息,不认妄识为心,则狂心顿歇,歇即菩提矣。故若能不取见缘,不随见妄,终日对境,终日无境可对,能所不立,法法全真,离一切法差别相,以无虚妄心念即是真如。

  32.法身无相
  法身无相等虚空,随缘应物现形相,般若无知,遇缘而照。
  修道之人不著佛,自然本性现如来,如来就是当前性,本性不去不来,无言说,无妄想流转即无生灭,既无妄想即清净本来,是为先天。

  33.实相无相
  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即是吾人本有真心之名。一曰:无相之实相,即无一切虚妄之相,并非本体亦无也。二曰:无不相之实相,即随缘显现一切妙色,并非完全无相。三曰:无相无不相之实相,即是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也,若言其有,离名绝相本来无一物,若言其无,灵光不昧应用自在。

  34.菩提真本
  目中能见之性即是菩提真本,亦即奢摩他体,在人人日用中,放光动地,终日承渠恩力,不知这个就是主人翁,就是真心。正所谓正法眼藏。

  35.自性道德
  师尊曰:“待其自悟,自己的金刚,自己的道德,无所不具”。说的道德是道德么?自己的道德,非是善恶对待,善恶等业皆是生死种子,所以要了,有心为善是生死鬼,因善是本份,不知有我而为善,比如天大地大化生万物本无心无为也。

  36.一真法界
  妙真如性者,即如来藏性,此性即理即事,全妄全真,不滞一法,不舍一法,所以称妙,非是此真而彼不真,此如而彼不如,若如是则有对待,则不圆满。

  37.有无相因
  “有”因“无”立,无因有显,本不立有,无亦不存,既不存无,有从何得。有之与无,相因始有,既相因而有,悉是生灭也,但离此二见,即见真佛身。

  38.见性无殊
  谁是我能见之见体,谁为我所见之物象。若能于此“能所”分明不混,自然得知我之真性矣。物不是见,见不是物,诸物非见,见性已拣出。虽有种种状态差别殊异之物象列在目前,但因是我之见精一道,清净不起分别,圆明照了,则诸物类自有千差万别,人之见性毕竟无殊,即此妙明真心乃自己见性。
  偈曰:见机是性,无心不能见,闻机是性,无心不能闻。

  39.末后一著
  末后一著,即末后一句,即末后无句,若不离言语、文字相、声色,则如何达入无极至理。凡夫著相,贤人通气,圣人明理——了相、了气、了理。得道之人,若不回头回光反照,则如何达入至理。咱的道是末后一著,是离开经本的,也不是空,也不是有·○·一。有而不有曰妙有。我有的,你也有;三教圣人有的,我也有;我有的,三教圣人也有。

  40.为而无为
  自古圣贤都“无为”而成,无为是甚么?无为即是清静、真空也。无为而无不为,真空不空故成妙有。如孔子曰:四时行焉,万物育焉。
  41.知见立知
  知见立知见,这是无明之本,知见离知见,这是涅槃。离知见是三心一扫而光,涅槃即是妙心,至清至静,不生不灭,我之来面目。

  42.师尊咐嘱
  当领袖者,应以大公、大赦、大慈、大爱而护众生。学吃亏、学牺牲、学忍辱、学吃苦、改心身、换脾气、去毛病、粗暴转、不求人赞、谤而不厌,有功归人,有过归己,知人者暗,知己者明,静则常思己过,动则勿乱我心,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圣人之乐全道心,贤人之乐伏人心,迷人之乐贪物心。常见己过,不见人非,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责己者适宜增己之德,责人者适宜增己之恶。
  偈曰: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当作本来人。

  43.老人慈悲
  学道学佛是一样,贵在悟心,可是儒家偏重世间法,佛家是世出世法,而现今修道人皆落语言文字,如此犹脱不了名相,怎能超生出世呢?今逢师尊一指,知有心可悟,悟者超生了死。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