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0:45     标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慧律和尚顿悟自性偈颂

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

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无说无示无来去,生死涅磐无距离;

菩提由来无一物,只在当下一念间;

无圣无凡无众生,即心即佛弹指成;

若问祖师西来意,倾听恒河无生曲;

众生若欲识佛境,当净其意如虚空;

妄念虽是生死因,不着一物尽菩提;

若能离相无相行,包你大智遍三千。

——2004年6月14日 写于高雄文殊讲堂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004年6月7日-9日
南投县鱼池乡
慧律精舍般若讲堂

(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今天是我们讲《金刚经》的第一天,我们将用三天的时间把《金刚经》的注解,简单的来消文释义。《金刚经》从古以来,有八百多家的注解,诵的人最多,每天诵《金刚经》的人非常的多;但是,真正体悟到《金刚经》的义理的,还是很有限,这个是列为见性的一部重要的法宝。
      
那么,欧洲世界,欧洲的世界,有人去过;美洲的世界,有人去过;亚洲世界,包括中国大陆、台湾,这些旅游家统统去过;现在的海域,深海的领域,这些科学家也曾经去探勘;只有一个世界,目前世间人,很少进去这个世界探讨,那就是佛的心灵世界。
     
  佛陀的心灵世界是大智慧、大解脱、大自在、大涅磐,很少人来探讨,也很少人能够进入这种高深的领域。所以,《金刚经》是明心见性一部重要的宝典,注解最多,持诵的人也最多;但真正因为这样而开悟的却很少,因为看不懂,懂一点点,落入观念。
     
  佛法很难,你要讲真如,他以为有一种东西叫作真如;你要讲不生不灭,他以为一潭死水,统统不动,叫作不生不灭;你要讲空,他认为什么都没有,难就难在这个地方。我们说:佛陀的心灵世界,叫作毕竟空的世界,可是这个空,又不是全部都空,它有作用。譬如说我右边,(法师举起右臂示意,)如果是释迦世尊在我的右手边说法,他的心性就是不生不灭,佛陀正在说法,就是生灭,所有的生灭回归回来,世尊这一念清净心,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看不到,大般若智慧看不到,可是,它有作用,眼睛可以大用,眼见一切色,一切色法无碍;嘴巴说一切法,尘自生灭,自性不动。

所以,不生不灭,(是)站在本体界讲的;生灭,(是)站在现象界讲的。生灭,当下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起大用现前,就是不离开生灭。所有现象界,当体即空,就是本体界;所有的本体界,必须借重六根、六尘、六识,转换成佛性,显现出来。所以,大彻大悟,就是纯一个佛性,没有色,没有受、想、行、识。是四谛,当下就离四谛(苦、集、灭、道);是十二因缘,当下离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是六度,当下就离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进、般若)。言一物即不中,说什么东西统统不对,可是,开悟,(说)什么统统对。要找本性,把全身碎为微尘,找不到本性;但是,开悟的圣者,随手拈来,统统是本性,慢慢体会。
     
  所以,世尊派我来,我今天就是世尊派来的大使,我就是一个导游,我现在要引诸位,进入释迦牟尼佛清净心灵的世界,诸位务必要全神贯注,好好的听,听多少算多少,因为看眼神就知道,没开悟。
     
  好了,慢慢进入领域。诸位翻开第七页,看左右两边,不是看下面的页数,看左右两边。昨天我们讲《净土十疑论》,叫作提起,要念阿弥陀佛,一念提起;今天要讲《金刚经》,叫作万缘放下。今天要讲这个《金刚经》,就是万缘放下;昨天讲的,叫做一念提起。所以,等一下你们出去外面的停车场,看看我那里面题了几个字,对联,你们都没看喔,太忙了喔!车子开进来,赶着要回去。你出去,去看看,我题了两个对联,停车场那个对联写什么?“开车进来请放下”;另外一个对联:“驾车出去请提起”,放下跟提起是同时的。我们这个叫作般若讲堂,大莲花居的般若讲堂,等一下你去看看,师父题的对联:“无说无示无来去、生死涅磐无距离”,三分钟就写出来了,三分钟,叫我题字。所以,这个就跟《金刚经》有关系,因此,我们研究《金刚经》,这个因缘跟大家提示一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我们的清净自性,像金刚能破万物,不为万物所破,如同金刚一样的坚硬,能摧毁一切,不被一切所摧毁。我们明心见性,内心里面的般若大智慧也是这样,能摧毁一切执著、分别和烦恼、颠倒。
       “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就是我们的金刚般若的大智慧,能摧毁一切的烦恼,让我们从生死的此岸,达到涅磐的彼岸的一部经。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梁昭明太子萧统分章】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六祖大鉴禅师注】
        【龙溪孙云鸿复生侯官杨 浚雪沧 重梓】
        这里面还有一些祖师大德所讲的话。
      
因为我们时间很有限,今天我们必须讲三分之一,要讲到三十二页到三十三页,今天不管讲到几点,讲到十二点,我没有下课,你就别想走,(笑)一定要把它讲完就是了。三天决胜负,开不开悟,就看你有没有专心听。
        
金刚,诸位看注解,【金刚者,坚利之物。能破万物也。】【般若者。梵语也。】“梵语”就是印度话,中国话叫作智慧,(【唐言智慧。】)【善破一切烦恼。】有智慧的人,就能够破烦恼。【转为妙用。】【波罗蜜者。梵语也。唐言到彼岸。】
      
其实会听《金刚经》,底下那八个字,如果你会背的话,这一部经就不必讲了。
      
底下那几个字就是这样:【不着诸相。谓之彼岸。】如果你会听经闻法,这一句就OK了,好,课本盖起来,下课!(笑)为什么?就着相跟不着相而已啊,就这个观念而已啊!但是,说不着相很难,众生是看到什么执著什么。。。是不是?不着诸相。谓之彼岸。【若着诸相。谓之此岸。】我们今天为什么会你争我夺?就是着相。【又云心迷则此岸。】此岸就是生死烦恼的此岸。【心悟则彼岸。】
        
【经者。径也。】“径”就是道路,我们要走的路。【见性之径路也。】这个“径”就是直的意思,没有弯。见性直接了当的路,一点都不弯曲。
         
        【法会因由分第一】
      
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衹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师父先消文释义,说:我阿难听到一部这样的经典,世尊讲经的那个时候,佛正好在舍卫国。印度当时候有十六个小国。
      
衹树给孤独,这是两个人,“衹树”是衹陀太子的树,“给孤独”是给孤独长者,“给”就是常常救济贫困的人,一个慈悲的长者叫作给孤独。一个长者常常救济这些贫穷、困苦的人,有一个这样的长者。这两个人,一个是衹陀太子的树,一个园;一个是给孤独长者出钱盖精舍,两个人加起来一个地方,叫作衹树给孤独园,佛就在这个地方。
      
与大比丘众,注意那个“大”字,不是大小的大,这个“大”,要做一下笔记喔!这个“大比丘”,是善恶俱遣,有无不着。不落入善的观念,行善,绝对不会动一个念头执着善,也绝对不会去瞋恨那一些恶劣的众生,善恶俱遣,统统除掉,没有落入善恶的观念。有无不着,不着有相,也不着无,不着有无,这个叫作“大”。要有这种心地的功夫,叫作大比丘。与大比丘众,多少人呢?千二百五十人俱。
      
【如是我闻者。如来临涅磐日。阿难问曰。佛灭度后。一切经首。】“经首”就是一切经典的开始。【初安何字。佛言初安如是我闻。】【次显处所。]就是“佛在舍卫国”。“如”是什么意思呢?【如者。众生之性。】就是众生,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就是指我们的本体、本性。这个“如”字,就是每一个众生的本性,叫做体。 【万别千差。】这个就是相,种种的千差万别。【动静不一。无可比类。】就是没有办法类比。众生,每一个人之性,因为他没有开悟,彻底开悟,就是跟佛一样;可是,每一个人,众生习性都不一样,千差万别,动静不一,没办法一一来说相同,但是,我们的本性是一样的。如果说我们开悟,就无可比类,不是相可以形容的。【无可等伦。】“伦”就是比、比较。没办法比较的,无相怎么比较呢?
      
【是者。即是众生性之别名。】禅宗解释经典,跟一般经典不一样,单单这个“如是我闻”,所解释的,统统回归当下这一念。“是”就是众生性的别名,【离性之外。更无别法。】所以说:万法回归自性,才是正法,讲经说法离开了本性,就邪法了。【又云。法非有无。】法不是有,也不是无,你讲有,当体即空,缘生缘灭;你讲无,作用现前,不能落入有,也不能落入无。【谓之如。】【皆是佛法。谓之是。】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0:46

【我者。为性自在。】那么一般是执着这个假相为我。【强名之也。】勉强说一个“我”。
       【闻者。听闻也。】
      
【一时者。谓说理契机。感应道交之时也。】因缘契合。
      
【佛者。梵音。唐言觉也。】学佛,学佛,学佛是学觉悟啊!感应道交的时刻,佛就现前说法,说了法,每一个人都觉悟了。【内觉无诸妄念。】内心觉悟了,没有一切执着,这个“妄念”就是执着、分别、颠倒、妄想。【外觉不染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不值得执着,因为时间总会过去的,统统是无常——怎么说,统统是无常?你执着它,也会消失;你就是不执着它,它还是会消失啊,你活到生命的尽端,这些统统用不着啊!【又云教主也。】“佛”就是教主。【非相而相。】无相当中显相,【应身佛也。】相当体即空,非相就是空。【相而非相。】就是空相。【报身佛也。】【非相非非相。】非相就是空;非非,负负得正就是有,无量的庄严相,就是有相。非相非非相,说有相也不对,说无相也不对,叫作非相。那个“非相”意思是说:说无相也不对,佛有无量庄严相,怎么无相呢?说有相也不对,就是这个意思,说无也不对,说有还是不对。【法身佛也。】
      
【在者。所在之处。】
     
【舍卫国者。说经之处也。】
      
【衹树者。衹陀太子所施之树。】树是表法的,【树谓法林也。】法林,做一下笔记,法:万法,“林”就是如林。万法就像一片树林,无量无边。所以,世尊所说的法,如恒河沙说不尽。
   
【给孤独园者。】就是给孤长者,“孤”就是孤儿,没有人照顾的叫作孤。“独”就是年纪大了,没有人养,单独一个人,所以叫作给孤独。

【给孤长者所施之园。共建立精舍也。】
   
【比丘者。去恶取善。名小比丘。善恶俱遣。名大比丘也。若人悟达此理。即证阿罗汉位。能破六贼小乘四果人也。】六贼就是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贼,盗我们心性的功德法财。意思是说:眼耳鼻舌身意,看到什么,拼死命的执着,自己本性的功德法财,统统被劫走了,而不自觉知。能破六贼,小乘四果人也。
   
     【尔时。世尊食时。】那个时候,刚好是吃饭的时间,托钵的时间,所以,世尊就【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因为精舍都建立在比较郊区,入舍卫大城,人多的地方,就比较能够托钵到供养,没有供养,比丘当然没办法修行,要吃饭啊!所以,入这个舍卫大城。【乞食於于其城中。次第乞已。】把笔拿起来,次第乞已,表法的,表示平等心,比丘托钵,不分贫,不分富,一律平等。这个经典要懂得,这个是表法的。【还至本处。】写一下,表示万法回归自性。

【饭食讫。】吃完了饭。【收衣钵。】衣跟钵收起来。【洗足已。】把脚洗一洗。【敷座而坐。】注意听,这个很重要,敷座而坐,敷座这个“座”,第一个这个“座”,表示如如不动;而“坐”,第二个“坐”,表示万法皆空。如果你会看经典,看到这儿就OK了!清净自性没办法讲,世尊都是用表法的来告诉你,清净的自性,其实随时随地都在我们的身旁发现,随缘识得性,可谓不思议,随着种种的因缘,如果能够见到自己清净的自性,可以说是不可思议。我们内心里面,有一个清净的自性,如如不动的清净自性。
     
  好!因为我们重点放在消文释义,我们今天不举例子,尽量少举例子,因为没时间,我们全部的重点,全神贯注,消文释义,一而再,再而三的,让诸位听完了《金刚经》,印象深刻,以后你自己诵《金刚经》,也知道说:喔!原来哪里是表法的,哪里是清净自性的展露,也知道世尊的用意在哪里。
        
说:尔时,世尊食时。说,那个时候,世尊刚好托钵的时间,吃饭的时间,就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来到舍卫大城就乞食了,在这个城中乞食,用最平等的心,没有贫富分别的心,次第乞已。还到,托钵完了,回到了原来的精舍这个位置,表示万法回归自性。吃完了饭,饭食讫,就收衣钵,洗了足,就敷座而坐,就是安住在万法皆空,不可得的心性上。“敷座”就是如如不动的本性,展开了如如不动的本性,而安住在万法皆空的心性上。
      
【尔时者。佛现世时也。世尊者。三界四生中。智慧福德。无有等量。】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跟佛比。【一切世间之所尊也。】
      
【食时者。正当辰食将办之时也。着衣者。柔和忍辱衣也。】其实这个在警惕我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凡是出家众,披佛的袈裟的人,都应当柔和的心,要有忍辱的心。袈裟也是表法的,不能说我们着了一个袈裟,却跟人家大小声,什么事情,所做的事情,跟世俗人没什么两样,世俗人争得你死我活,我们出家人,也跟人家争得你死我活;世间人嘴巴不留口德,我们出家众是柔和的心、忍辱的心,怎么可以像世俗人这样子呢?所以,我们出家众,比丘、比丘尼既然披了袈裟,常怀柔和心,常怀忍辱的心,才不会辜负我们一生一世披了这个袈裟。
      
【乞食者。欲使后世比丘。不积聚财宝也。】佛陀当时在世是这样子,我们现在时空整个转换了,两千五百多年了,我们虽然过着大乘不托钵的生活,但是,千万不能贪财。
       【次第者。如来慈悲。不择贫富。平等普化也。】
       【洗足已者。】表法的,表示【净身业也。】
       【敷座而坐者。】就是万法皆空,【一切法空是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0:48

【善现起请分第二】
     
  经文:【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

     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就是这样,袈裟,披我们这种袈裟;可是他们不穿我们这种衣服。在印度,佛当时在世的时候,他们比丘就是没有穿,然后,披着袈裟。

       【右膝着地。合掌恭敬。】

       所以,世尊在世的时候,没有五体投地,右膝着地,起来的时候有力量。所以,右腿是跪着,左腿是呈弯曲状,只有跪一条腿而已,佛在世是这样子的。五体投地是中国人的礼节,佛在世没有这样子的。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如来是教人善于保护自己的念头。

       如来护持我们,念念不忘教导这些修行人。叫做善护念诸菩萨。而且特别交待我们,善付嘱就是交待,特别的交待,要好好的安住於无所住,要好好的降伏我们这一颗妄想心。后面就讲到了。
      
说:这个时候啊,解空第一的长老须菩提,须菩提是悟到空性的大阿罗汉,他对空义跟空理的了解,是所有阿罗汉最强的,所以,这个当机者是须菩提。时解空第一的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就偏袒了右肩,请法嘛!右膝着地,合掌恭敬,就对佛这么说:希有世尊,如来,就是佛陀,善於护佑我们,怜愍我们这些修菩萨道的人;善於交待我们修菩萨行的人,这些后代要念念精进,要如何安住,如何来降伏我们的心,就是要好好的来教化我们。
      
【时者。空生起问之时也。】“空生”就是须菩提。
      
【长老者。德尊年高也。须菩提者。梵语也。唐言解空是也。解空第一。】
      
所以,我们说,《金刚经》,须菩提是当机者,须菩提有发问;净土法门,《弥陀经》说:“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净土法门,连证阿罗汉果的舍利弗,只有在听的分,连问都问不出来,可见净土法门高深莫测,连证大阿罗汉果的舍利弗,也只有在旁边听的分而已。所以,不要小看净土法门。
      
【故先起问。右膝着地者。】要问法,【先净三业。】我们做一个佛弟子,也是这样子,说:“不敬三宝,礼佛无益,”做一个佛弟子,连恭敬三宝最基本上的都没办法,都做不到,不能称为三宝弟子。【权伏身心。】“权”就是方便,方便降伏我们的身心。【整仪赞佛也。】整理仪容赞叹佛。
      
【合掌者。】合掌是表示悲智,合掌是十个指头,大悲心、大智慧遍十方,合掌的意义,就是悲智遍十方。【心合於道。道合於心也。】
      
【希有者。我佛性能含容万法。无可比类也。】
     
【如来者。如者不生。】毕竟空。【来者不灭。】因为有缘起之相,所以是不灭。【非来非去。非坐非卧。心常空寂。湛然清净也。】
      
所以,在大乘的经典里面,常常可以看到,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而凡夫是颠倒、妄想一堆。圣人看这个世间,统统是静止的,凡夫看这个世间,是每天吵吵闹闹,好像有那么一回事情发生,圣人看这个世间,统统是虚妄的东西,没有一种事情是永恒的,没有一种东西是实在的,因为刹那变化,连我们这个色身的细胞,每一分每一秒,统统在变化。我们的骨质细胞,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我们的肌肉细胞、神经系统细胞,我们的全身、上上下下,没有每一分,没有每一秒不在变化的。所以,世尊就悟到:哎呀!原来根本就没有一种东西是实在的,心就不着一物。心常空寂。湛然清净也。
      
【善护念者。善教诸人。不起妄念也。】

你为什么会起妄念呢?拼死命的执着,以为在这个世间,能够搞出什么名堂,结果没有,临终双手一放,什么也没有。
      
【诸菩萨者。诸者不一之义。菩者。言照。萨者。言见。】这个解释,跟我们一般的解释不太一样。“菩萨”其实是菩提萨埵,是觉有情,可是,他现在把它解释成“照见”,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其实整部《阿含经》,四阿含统统在讲这六个字:照见五蕴皆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你想要度一切苦吗?你想要超越一切痛苦吗?很简单,你要彻底的看破这个身心,要了解这个身心是怎么构成的。
第一个:【谓色】
      
第二个:【受】种种的感受:苦受、乐受、忧受、喜受。
      
第三个:【想】心取种种的相,不了解那些相,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就像照相一样,照了相,留了这个影像在意识形态里面,种种的想,一直想一直想,然后睡不着。譬如说:男孩子看了一个美女,看了一个美女以后,哇!睡不着,心完全被控制住。世尊就叫我们:再继续看啊!有没有大美女这个人?皮肤剥下来,这个肉剁一剁,火化,剩下骨头、骨灰。现在环保,往生了,做环保工作,骨灰,以后埋在树下,让树成长,是一堆养分而已啊!美女在哪里?没有!可是,我们那个想很可怕,想,一天到晚想......取相叫作想。
      
第四个:【行】叫作生灭造作,当然这个还有更深的意义,我们时间有限,没办法解释很清楚。“行”就是种种的造作,皆属于生灭,比较接近的,就是我们的意志,“行”就是我们的意志,坚定的意志。
      
最后一个:【识也。】就是分别。
   
  【菩萨者。梵语也。唐言道心。】要加一个“大”,大道心。【众生常行恭敬。乃至鳞甲羽毛。蛆虫蝼蚁。(蝼蚁就是蚂蚁,蛆就是柔软的那个蛆。)悉起敬爱之心。不生轻慢。此佛所谓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也。】

【善付嘱者。念念精进。勿令染着。前念才着。后念即觉。勿令接续也。】

这个是修行的关键喔!你只要动一个念头执着,赶快觉悟,不可以执着,不可以贪嗔痴,这是伤害清净自性。
      
所以,世尊在经典里面开示:凡夫俗子每天所做的事情,都在伤害自己,你起一个动念,恨一个人,你还没有恨到对方,还没有伤到对方,你的清净自性已经重创了。你嫉妒一个人的成就,嫉妒,一直嫉妒,想尽办法打垮他,对方不一定会让你打垮;可是,你已经把你的清净自性彻底的染污了,爱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的。世尊说:我们每天都在做伤害自己的事情。的确如此,我们每天都在做伤害清净自性的事情,每天。勿令接续,千万不要让它继续执着下去,有所执着,有所分别、颠倒,赶快觉悟啊!一次又一次的训练,回归万法,回归当下。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0:48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些很有慧根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发无上的菩提心,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发想要成佛的心,要如何安住呢?云何降伏其心:要如何降伏我们这一颗妄想心呢?
      
【善男子者。正定心也。】心有正见。【善女人者。正慧心也。】这是表法的,有了定、有了慧的佛弟子。【谓有刚断决定之心。永无退转也。发心之义。】
      
【阿者。无也。无诸垢染也。】【褥多罗者。上也。三界无能比也。】【三者。正也。正见也。】【藐者。遍也。一切有情。无不遍有。】【三菩提者。知也。知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也。】其实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就是发成佛的心。
【云何降伏其心。是谓凡夫妄念。烦恼无边。当依何法即得调伏。】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一直护念着一切的菩萨,善付嘱、交待这些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这表法的,有定慧心的佛弟子,叫作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这个是应诺之语。说:好!世尊,【愿乐欲闻。】非常喜欢听世尊的开示。
      
【如汝所说者。是佛赞叹须菩提能知我意。善教诸人。不起妄念。心常精进。勿令染着诸法相也。】
   
  【谛听者。谛者。名了。汝当了达声尘。】我们这些声尘,【本来不生。勿逐语言。】声尘不生,什么意思呢?诸位,我举个例子,你注意看我的手,譬如说这个(师父举起一扇子),你听听看这个有没有声音?没有!你听听看这个桌子有没有声音呢?没有,没有声音,本来就没声音,这个桌子也没声音,声音不是从这个来,单一的这个没办法出声,也不是从桌子来。怎么样?缘起而生。(扇子敲桌子)因缘具足了,声音就跑出来了;虽然声音跑出来,还是无所来啊!如果我们要探讨声音,你听听看,这一支有没有声音?(师父举起扇子)没声音啊!桌子呢?也没声音,这个就慢慢觉悟到,缘起而生,万法都是缘起才能生。(师父以扇子敲桌子)你听到声音了吗?因缘具足,声音就跑出来,虽然跑出来,还是无自性,刹那变化。对不对?当体即空,万法都是这样子,一即一切。 底下,所以说:你应当了达,这个声尘本来就是不生,不要随种种的语言,【详审而听也。】要好好的起观照,因为世尊讲经说法,是要你起观照的,不是要执着语言、文字的。
      
【应如是住者。如来欲令众生之心。不生不灭。湛然清净。】这个“湛”是如如不动的意思,你的心不受影响,心就清净,【即能见性也。】
      
【黄柏运禅师云。凡夫多被境碍心。】事相,有形的事相碍了理,(【事碍理。】)【常欲(外+走之底)境以安心。】这个是古字,总是希望把这个境界除掉,来安住这颗心。【屏事以存理。】这个“屏事”,就是希望把这个除掉,外在的事相除掉。意思是说:这样是不对的。

【不知乃是心碍境。】因为你心没有智慧,境界不关你的事,尘自生灭,自性不动,是你心碍这个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只要你内心不执着,一切境界无碍,境界不存在的。【理寂事自寂。】“理”就是无生的道理,如果你能体悟到,万法无生的空理,其实这些事相,纷纷扰扰的事相,当体即空,“寂”就是安静。【勿倒用心也。】千万不要颠倒用心。

        【如是降伏其心者。若见自性。即无妄念。既无妄念。即是降伏其心矣。】
        【唯者。应诺之辞。】
        【然者。协望之谓。】说:好啊!希望世尊能够讲经。
        【愿乐欲闻者。欣然欲闻其法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0:49


【大乘正宗分第三】
      经文:【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佛告须菩提:一切的菩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这些大菩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应当怎样降伏这颗心呢?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到这个地方一个括弧,写一个:欲界。
       若卵生,譬如说蛇、乌龟、鸡、鸭;这都是卵生的。
       若胎生,像人、狮子、大象、猫、狗、老鼠;
       若湿生,像鱼,或者水中的虫;
       若化生,譬如说天、鬼、神、地狱,这个统统是化生,命终以后,譬如说投胎成天人,死了以后,一下子变天人了;我们往生以后,恶业重,一下子变鬼了。
      【若有色。】写一下,这个就是色界,色界。前面讲的是欲界,现在讲的是色界。
      【若无色。】做一下笔记,就是无色界。若有色,就是初禅到四禅天,若无色,就是无色界天,就是四空天。
      【若有想。】就是有这个想念,有想念的天人,但是,没有这个色身。
      【若无想。】就是无想天的天人,这个若有想,就是有想念的天人,但是,他没有色身,叫做若有想。若无想,就是无想天的天人,无想天就是一念寂静,因为他的第六意识是伏惑的,不是断惑。
      【若非有想。】这个天又在无想天之上,这个天人,一念寂然不生不动,叫作非有想。意思是说:没有什么念头,粗糙的念头都没有。“非有想”,意思就是:非有就是不能说有。
      【若非无想。】也不能说无想。拿笔做一下笔记,叫作非想非非想天,这个就是三界的最高。非想非非想,说想也不对,说无想也是不对,微细的妄念还在。
      【我皆令入无余涅磐。】无余涅磐是对有余涅磐讲的,有余涅磐,就是我们这个色身就算断惑了,我们还存在这个色身果报。无余涅磐就是究竟圆满菩提了。这些三界内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我统统都要叫他们进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虽然度了这么多的众生,但是,不着众生之相。【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众生当体即空,哪有度呢?师父也没有度大家。为什么?自性自度。你听了师父的开示,内心有智慧,自己懂得放下烦恼,放下分别,放下执着,放下颠倒,这不是我度你啊!是你自己清净自性起作用,你度你自己,不是我度你的,我没有那个能力度你啊!做师父的人,只能给徒弟增上缘,我没办法度你的。你清净的自性,大智慧心一展露出来,自己知道,懂得放下,你自己得度了。所以说:实无众生可度,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其实我没有度你们。
      【何以故。】为什么?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我相就是内心里面根深蒂固,认为这个四大假合、五蕴假合的色身就是我,认为就是我。【人相。】“我”以外叫作人相;【众生相。】有两种解释,各家的注解不一样, 一种解释是:集五蕴众生之相,我们这个色身,集色、受、想、行、识,“五”就是众多嘛!众多的因缘凑合起来,这个叫作众生相。第二种解释就是:我就是我相,诸位就是人相,六道众生,除了人类以外,统统叫作众生相。【寿者相。】要做一下笔记:一期的生命,譬如说:我从出生到死亡八十岁,这一期的生命,持续的执着,叫做寿者相,持续一期寿命的执着,叫作寿者相。直接说就是:你只要着相,统统不叫作菩萨,你做了多大的功德,只要动一个念头着相,【即非菩萨。】於这个世间无所求,你做了再大的善事,都不求任何的回馈,不求任何的福报,这就是真正了不起的修行人,佛弟子就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摩诃萨者。摩诃言大。心量广大。不可测量。乃是大悟人也。】
      【众生者。谓於一切善恶凡圣等见。有取舍心。起无量无边烦恼妄想。轮回六道是也。】
      【若卵生者。贪着无明。迷昧包覆也。】
      【若胎生者。因境来触。遂起邪心也。】
      【若湿生者。才起恶念。即坠三涂。谓贪嗔痴。因此而得也。】
      【若化生者。一切烦恼。本自无根。】烦恼本来不存在的。【起妄想心。忽然而有也。】忽然而有,就是一念不觉。
      【又教中云。一切众生。不自具足。】这些众生都没有什么智慧。【随业受报。故无明为卵生。烦恼包裹为胎生。爱水浸淫为湿生。】底下这字念hu(左三火,右欠旁)平声,忽然的hu音,【(左三火,右欠旁)hu起烦恼为化生也。】【又云眼耳鼻舌。不能回光内烛。】“烛”就是照。【有所贪漏。即坠四生。谓胎卵湿化是也。】

【色声香味。回光内烛。】回光返照。【无所贪漏。】“漏”就是烦恼的别名,你不贪,就没烦恼,动一个贪,本性就漏掉了,动一个贪念,烦恼就来了。【即证四果。谓须陀洹等是也。】须陀洹就是阿罗汉,后面会讲到。
      
【若有色者。谓凡夫执着之心。妄见是非。不契无相之理。】因为《金刚经》有八百家的注解,统统不相同,大同小异。所以,我们前面讲的,跟后面讲的,各个角度诠释,使它更加的圆满。凡夫执着的心,妄见是非,众生就是这样,新闻报导每天都这样。不契无相之理。
      【若无色者。执着空相。不修福慧。】
      【若有想者。眼见耳闻。遂生妄想。口说佛行。】心却放不下,【心不依行。】
      【若无想者。坐禅除妄。犹如木石。不习慈悲智慧方便。】
      【若非有想者。】非有想,非有就是无。【教中云。】悟道的人是【有无俱遣。语默双亡。】讲话也好,沉默也好,统统放下。【有取舍憎爱之心。不了中道也。】
      【非无想者。】非无就是有。【谓有求理心也。】
      【我者。佛自谓也。】
      【皆者。摠也。】
      【令者。俾也。】
      【入者。悟入也。】
      【无余者。】究竟涅磐。【真常湛寂也。】【法华经云。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涅磐者。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众生迷於涅磐无相之法。而为生死有相之身也。】
      【灭者。除灭。】
      【度者。化度也。】
      【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者。谓起无量无数无边烦恼也。】什么叫众生?集五蕴身而生,叫作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就是无量无边的烦恼。世尊是开悟了,就度自己的烦恼,无量无边都度尽了。
      【得灭度者。既已觉悟。心无取舍。无边烦恼。转为妙用。故无众生可灭度也。】
      如果一个人【有我相者。】哇!那不得了,倚恃凌人,自己【倚恃名位权势。财宝艺学。】凭借着自己的才艺、博学,【攀高接贵。】攀缘高贵的。【轻慢贫贱。】轻慢这些【愚迷之流。】因为有你我相。
      【人相者有能所心。有知解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自恃持戒。轻破戒者。】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说有一个学四分律的人,学这个戒律的人,学得很好,懂得开遮持犯。可是,因为他不懂得禅,这个持戒律的人,自己觉得持得非常好;可是,他对禅不了解,听说有一个禅师大彻大悟,他就要来有一点要责难、有一点要批评,他是个律师,就故意要来看看,火候比较看看。这个大彻大悟的人(指那位禅师),他有神通,他知道他的(律师)的来历,来了要让他折服。持戒律的人进来,他是以礼相待,就问了,他就问这个禅师:什么是禅?这个禅师回答得很妙:不敬持戒,不轻破戒,谓之禅。单刀直入,我也没有特别去尊敬那些持戒人,因为持戒也是空;我也不会去轻视那个破戒人,破戒那个也是空,我只保持我这一颗清净心。一下子,哎呀!这个持律的持了那么久,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认为:我在持戒,我比较清净,别人都是不清净。这还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离不开四相啊!唯有大彻大悟的人,心如大地,自己觉得,动一个念头,比别人更有修行,告诉诸位,累劫不得见性,百千万劫都没有办法见性的,没办法解脱,因为你有高下心:我比你行嘛!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统统来,不行的!禅师单刀直入,就告诉这个持律的人,这持律的还不必自我介绍,禅师马上就知道:我不敬持戒,也不轻破戒。一下子恍然大悟。所以,这个禅师了不得!
      
底下说:自恃持戒,自己仗着自己:我是持戒的。轻破戒之人。
      
      
【众生相者。】因为心不平等,就会这样子。【谓有苟求希望之心。】有祈求,【言正】说话说得很好。【行邪。】行为偏了。嘴巴很善,心很坏,【口善心恶。】
      
【寿者相者。觉时似悟。见境生情。】是指执着。【执着诸相。希求福利。】
       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此四相。】)【即同众生。非菩萨也。】你跟凡夫没什么两样,就算你布施了很多,做了很多善事,一样是六道生死的凡夫。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0:50


【妙行无住分第四】
     
  经文:【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 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 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因为,有所住即成非住。菩萨对一切法,一点都不应当执着。【行于布施。】而行这个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有形相的,看得到的,一点都不执着。【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千万不能着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师父昨天不是讲嘛,真正悟道的人,是放下有限,而拥有无限;放下生灭,而进入不生不灭;放下有量,而进入无量。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复次者。连前起后之辞。】
       【菩萨于法者。摠该一切空有之法也。】统统放下。
       【应无所住者。一切之法。】统统放下,【应当无所住着也。】【法华经云。十方国土中。惟有一乘法。谓一心也。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二乘之人。不能解悟。谓言心外。即别有法。遂生执着。住於法相。此同众生之见解也。】众生也是执着,你修行人也是执着啊!
      
      【行於布施者。布者。普也。施者。散也。谓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烦恼妄相。取舍憎爱之心。】除掉。【世尊即以教法布施。】这个法布施才是重要,才能破烦恼。【内破一切执着。外即利益一切众生。菩萨布施。皆应无住。不见有我。为能施人。不见有他。为受施者。不见中间。有物可施。】因为你、我、他、中间这个物,都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当体即空。【三体即空。】能布施的我空,所布施的对象空,中间的东西也是缘起的空、性空。【住无所住。清净行施。不忧己乏。】不会担心自己匮乏。【中望报恩。】中间希望别人来报我的恩。【不求果报也。】凡夫布施不一样,【凡夫布施。希求福利。此是住相布施也。】
      
        【不住色布施者。谓智慧性。照见一切皆空也。梵语名檀波罗蜜。此名布施。】
        
        【不住声者。清净无罣碍也。梵语名尸罗波罗蜜。此名持戒。二乘之人。意谓从声色起。遂向声尘中分别。闻乐则喜。闻悲则哀。欲舍此声而取无声。名之为戒。】菩萨没有声可取,【菩萨无声可舍。色若是有。声从是生。】就是声就从这个跑出来,产生。【色既本空。】声音也不存在。【声从何起。】当下就空。【若能如是悟者。虽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虽在六尘中。六尘不能染。】所以说:六尘不恶,还同正觉。什么叫作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就是: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在在处处。心常清净。】
        
        【不住香者。谓见色清净也。梵语云。羼提波罗蜜。此名忍辱。二乘之人。妄生忍辱。惟恐贪着。欲行远离。故名忍辱。正是舍色取空。】舍这个色法,取这个空法。【不了中道也。】是色空不二。【殊不知香性本空。菩萨忍亦无忍。】没有一种东西可以忍耐的,当体即空啊!辱,也没有所辱之人,(【辱亦无辱。】)【须是自性清净。不起生灭之心。方始悟明心地。】
        
        【不住味者。谓众生性。与如来同。无所分别也。梵语名毘耶波罗蜜。此名精进。了知舌根本空。为不住味故云。受诸饮食。当如服药。】我们这个色身要吃东西,不吃,它会生病啊,当作吃药吧,一点都不贪着。好的饮食(【或好】)【或弱。】或弱就是差。好的饮食也这样,差的饮食也是这样。【不可生憎爱也。】
        
        【不住触者。谓心无取舍也。】没有取舍。【内无菩提可取。外无烦恼可舍。梵语云。禅波罗蜜。此名禅定。二乘之人。认触为色身。色身若是有。即言离诸触。】可以说离开种种的触。【色身既本无。】这个色身本不可得,哪里有触呢?【诸触何曾有。又云了触即无生。】所以,你今天这个接触很舒服,是妄想、颠倒;而不舒服,还是妄想、颠倒。不要在触上面下功夫,衣服有得穿,不错了!不要买那个一件几百万的。有个床铺躺一躺,也不错了,搞个床铺十几万?二十万?我前几天看到电视报告新闻,一套床单,枕头、棉被、床单,一百万,一百万那个买回来,你睡得着吗?你睡得着,我睡不着。

上次有个韩国的影星来,他住的大饭店,住了大饭店房间的隔间,两个总统套房连在一起,一个晚上多少钱?一个总统套房十二万,隔壁也是十二万,两间二十四万,二十四万啊!若我的话,进去睡不着,那不可能,一个晚上二十四万?一个晚上,躺下去睡觉,二十四万?我怎么睡得着?我一个晚上睡四个钟头而已,我一个晚上才睡四个钟头,那二十四万,我睡一个钟头六万了,二十四除以四,我一个钟头六万,一个钟头六万,六十分钟,一分钟多少?吓死人了,一千元呢!进去小解一下出来,就花掉两千元了,这怎么睡得着呢?躺在床上就想:怎么还不赶快睡觉?一万元没了;过几分钟,两万元没了,看着二十几万渐渐流失,整晚都睡不着,吓死人了!

说到那个,那种开销、那种奢侈,我们花不下,也受不了,我们真的受不了。如果像我们去,什么车仁表、裴勇俊来,对不对?我看新闻报导的,不然怎么。。。韩国影星,说谁长得有多英俊,我看了一下:嗯!真的是很英俊,难怪会让那些女人尖叫:啊!车仁表,(师父模仿影星fans看到影星时的疯狂样状)啊!裴勇俊,疯子!像精神病,讲《金刚经》,讲经说法没人来听,生死的凡夫去,挤爆了,挤爆了,没办法,众生嘛,就这样子,搞这个东西嘛!因此我们不要对这个触,要求太多。【不住虚分别。】虚妄分别。【一切诸万法。本来无所动。六祖云。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0:51

【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梵语名般若波罗蜜。此名智慧。诸法属意。】“意”就是意、意识。【意属识。此识是妄。金刚三昧经云。所见境界非我本识。】注意!这个本识就是本性。我们所看到的境界,统统妄想、颠倒、执着,不是我本来的面目。【二乘之人。分别诸相。皆是妄识。本识又何可得也。菩萨了知本识。究竟。故无外分。】所以没有分别。【黄蘗云。本是一精明。】本来同一个本性。【分为六和合。】六根。【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各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意:落谢的影子叫作意。【中间生六识。】六根、六尘、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一切皆空。束六和合。为一精明。此乃了悟之人。唯有真心荡然。】

        【清净菩萨应如是布施者。谓舍除一切烦恼憎爱之心也。然烦恼本空。】所以,【皆是妄见。有何可舍。】【经云。一切诸有。如梦如幻。一切烦恼。是魔是贼。夫见性之人。十二时中。凡遇逆顺境界。心即安然。不随万境所转。一任毁谤於我。我既不受恶言。谤黩返自归己。】谤黩,这个“黩”就是任意的毁谤,还是回归到对方。【所谓自作自受者也。譬如有人手执火炬。拟欲烧天。徒自疲困。终不可得。】意思就是:你碰到有人毁谤你,你如如不动,自自然然的就弹回去。【故古德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这个“幽”就是清凉。【随流认得性。】随种种的生灭法、因缘,认得清净自性。【无喜复无忧。】清净自性,没有相的东西。

       【不住於相者。非但见色是相。一切种种分别。皆心为相。如是之相。皆从因缘而生。】底下很重要:【应知一切分别。皆如梦幻。】一切的分别,统统是做梦,虚幻的东西。【遇缘即施。】“施”就是作用。遇到种种的因缘,就起作用。【缘散即寂。】【是故佛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西明和尚云。法相若是有。可言住诸相。法相既本无。故言不住相。既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更有何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东方无相的虚空,你有没有办法去想像呢?去思维呢?【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就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你不是说:叫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如何安住吗?就安住在无相,安住在不可得相。
        这一段就是告诉你无相的伟大,无相就是无量无边,无可穷尽,不可思议也。只要有相的东西,就是生灭,就是隔阂,就是束缚,范围就是一点点。这里所讲的就是:有相一定比不上无相。
        记住:用有相、执着的角度修行,百千万劫;用无相的,单刀直入,就见性,就成佛。
       【不也。世尊者。须菩提谓虚空我思量之。实无可思量也。】
       【不可思量者。既已觉悟。心无能所。即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岂更有可思量。】
       【但应如所教住者。乃谓诸学人。当依佛教。住无所住。必得悟入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0:52

【如理实见分第五】
   
经文:【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可以用这个身相,看到真正的清净自性吗?或者看到佛吗?你要认识释迦牟尼佛,可以从这个外表、表相,看到真正的佛吗?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或者见到自己的清净自性。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如来所说的那个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的相,其实它是空相啊!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者。须菩提谓色身既有相。法身即无相。】
      【色身者。地水火风。假合成人。法身者即无形状相貌。色身即是凡夫。法身即是如来。须菩提以凡夫但见色身。不见法身。故答是语。】
      
【如来所说身相。】如来,释迦牟尼佛说的身相,【即非身相者。】【非者无也。】就是空。【凡夫谓色身是有。执着修行。】
      
记住!所有的修行人,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我要修行,想要修出什么东西,我要去修行,好像要修出什么东西,错了!四大本空,五蕴无我,没有东西你可以修行的,你修不出东西来的。很多人就是:好像要修出什么东西出来,不对!看到所有的相,统统放下,这个就是修行,清净自性本来就存在了,修什么东西?有修即成坏,有修就有败坏之相,墙壁坏了,你补一补,修一修,这可以啊!无相的清净法身怎么修啊?无相的清净法身是靠悟啊!体悟到本来不可得的无相身。所以,这个法身是无相;色身,地水火风假合成一个人。法身就是无相状,色身就是凡夫,法身就是如来。须菩提以凡夫但见色身,不见法身,所以作这样答:如来所说身相就是空相,非就是空,凡夫色身是有,执着修行,【所以不见佛性。生死转重。如来法身无相。故言所说身相。非身相也。】
      
【华严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故云门大师云。我当时若见】底下少四个字:释迦老子,【一棒打杀。】意思就是说:你在这边多余的,清净自性,每一个人本来具足,何劳您释迦牟尼佛在这边唠唠叨叨。这个当然是禅宗的禅语啦!我当时看见释迦牟尼佛来说法,一棒打死他。为什么?意思就是说:你讲这个还是生灭的东西,悟到清净自性,表示说:他也悟到清净自性了,不需要借重这些色声香味触法,不必借重世尊说法了。所以,有一个人问禅师说:禅师,禅师!你们学禅的人,也看经典吗?禅师说:哎呀!你们凡夫看经典,眼睛要望穿了牛皮;我们看经典,遮遮眼睛,经典拿起来,遮一遮眼睛。为什么?佛法是心法的东西,哪里在文字上找啊?是不是?体悟到这个真理。【与狗子吃者。】就是说:我一棒打死释迦牟尼佛,丢给狗吃。意思就是:开悟,大家都平等,不是真的要去打释迦牟尼佛。意思就是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法的人、没有释迦牟尼佛、没有来、没有去。这是见性的人说的话。【此大乘先觉之人。解黏去缚。遣疑破执也。】
      
底下这一段非常重要,这几个字贯通了,彻底放下了,《金刚经》就全部统统讲完了。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果你看到所有的相,记住!当体即空,觉悟到当体即空,彻底放下,就见到了本性,这个“如来”,就是每一个人的本性。再讲一遍,凡所有相,色声香味触法,所显现的相,统统是虚妄,若见诸相,看到种种的相,体悟到当下就是空,不可得,就见到清净的自性。就见到我们每一个人清净的自性,就这么简单。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者。虚则不实。妄则不真。既不真实。相即非相。又云。非独佛身。】相就是当体即空,【相即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色身有相。故言虚妄。法身无相。故言非相也。】非相就是空相。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者。言身虚妄。即是人空。言非相者即是法空。若悟人法二空。即见自性。法华经云。一切诸相。皆悉空寂。又云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没有什么二相,统统空。【犹如虚空。】
      
意思是说:大众所看到的,统统有;菩萨所看到的,处处空,就这样子。你为什么活得这么痛苦?就是有嘛!
所以,师父现在要教你一个,最了不起的生活方式,你要好好的体悟我这一句话:当你碰到什么境界的时候,就当处:加一个“无”,什么都加一个“无”,日子很好过,完全不同。当你拥有很多的时候,告诉自己:洋房、汽车、大楼,当下就是空,无,没有真正的洋房、汽车、大楼,我告诉诸位一个最重要的观念:只要你出生在这个地球,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一句话要好好的体悟喔!人类来到这个地球,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你带不走任何东西。要记住!你今天所拥有的东西,到你死了以后,统统不是你在用,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你什么都带不走。我们来到这个地球,来到这个世界,只有使用权。今天暂时给你用,没有什么?没有所有权,你有所有权吗?impossible,没有!你体悟到这个,万法都空,日子好过了,你也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你也不必离开这个现实。对不对?因为你有空性的思想,你当下就超越,你有超越的思想,你可以面对一切的境界。就悟到实相的道理,真理就是这样子。每一个人,一中到乐透以后,拿到这个中乐透,两亿,看了:唷!电视报导,台湾又多了一个亿万富翁了。我告诉你:你今天来听到《金刚经》无相法,比中那个大乐透还乐透!对不对啊?中到大乐透所过的日子,能够比我们听《金刚经》无相还快乐吗?不可能。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0:54

【正信希有分第六】
      经文:【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白佛言。】须菩提就对佛这么说了。【世尊。颇有众生。】有没有一类的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有没有一类的众生,听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听到这言说章句,生实相的信心吗?【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不要这么说,是的确有的。【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五百岁就是五百年,所以,离佛很遥远了。【有持戒修福者。】而不着诸相。有持戒修福,不着诸相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以此,“实”就是为依据。不被境界所惑,能对《金刚经》产生信心,以此来做依据。

      【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者。须菩提。谓前以无相。行於布施。即是因深。】在种子上下过功夫。【得见无相如来。即是果深。】果报很深远。【既谈因果。切恐如来灭后。浊劫恶世之中。无人听信。故有是问。】
      
       【有持戒修福者。不着诸相。即是持戒心常空寂。】虽持戒,而无持戒之相。 【无诸妄念即是修福。此人不被诸境所惑。】不会被一切境界所欺诳。【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以此来作为一个依据。意思是说:修无相行的人,才是真的修行。【当知是人。】要是听到《金刚经》,生信心的人,这个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就像今天,诸位!能来这里坐下来,听《金刚经》,打死不退,诸位绝对不是普通人,不是今生今世才来种的善根。

全世界有五、六十亿人口,单单台湾就两千三百万了,法师也很少在讲《金刚经》。有的法师讲《金刚经》,讲了两、三百卷,两、三百片VCD。有一个大陆的佛弟子写信来:说他看了一个老和尚的《金刚经》,两、三百片,我要看到何年何月何日,才看得完呢?有没有比较快一点的?我说:快了,快了!我讲这个,三天。他看了那几百片《金刚经》,看不完,看到快抓狂了!我们现在三天的,快速班的。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一念生清净的信心。【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佛都知道。【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因为我们无相嘛!

       【不於一佛二佛者。一劫千佛出世也。】
       【种诸善根者。世间种种善事。不可胜计。大墍止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也。】就是都是这样子。【法华经云。随宜方便事。】随种种的方便。【无复诸疑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我们现在都知道,每一个都可以作佛,非常快乐,非常欢喜。
      
       【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谓凡夫於诸法中。起一切善恶凡圣等见。】只要你在缘起法里面,立一个善,也是执着,立一个恶,还是执着;立一个凡,还是执着,立一个圣,统统叫作执着,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磐。没有这一些心,没有这一些见。【有取舍心。种种妄念。不能生净信者。菩萨了悟人法二空。无诸妄念。心常清净。听信其法。故言一念生净信也。】
      
      【得如是福者。此谓如来知见众生。无诸妄念。心常清净。敬信其法。所得智慧胜妙。功德不可测量。】【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也没有种种法相,就是六根、六尘、六识,所建立的种种万相,叫作法相,【亦无非法相。】非法就是空,也不着一个空相,万法皆空,是证量,而不是说:我空掉。有一个能空的心,连这个观念也没有。亦无非法相。
      
      【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者。】意思是说:【谓不倚恃名位权势财宝艺学。精进持戒。轻慢贫贱愚痴懈怠破戒之流。】一点都不敢看不起这些人。【无能所】能所,画一个句点,【知解】要加一个“无”,无能所、无知解【之心。】知解就是知见。没有能所的心,能就是心,所就是境,心跟境都不可得。【无苟求希望之心。】每天都在期盼什么,我们从小就是期盼什么,期盼这个,期盼那个,不晓得万法不可得。【言行相应也。】
      
       【无法相者。经云。心生则一切法生。】心只要动念,妄想、颠倒、执着,万法就生起来。这些妄想、颠倒、执着放下,一切法就没有了。【心灭则一切法灭。心既清净。】不取舍,【诸法皆空。故无取舍。一切善恶凡圣等见诸法相也。】
        
       【亦无非法相者。谓不着能知解心。】不着一个:我知道。我知道,变成一个能所了,知道没有关系,不要安入执着,安分别,安上种种的颠倒见,统统不坏。【不作有所得心。无人无法。内明实相。外应虚缘也。】内明实相,就是内在开采的清净自性,了悟实相的道理,外面,随着种种的因缘,“虚缘”就是不实在的。【圜悟禅师云。伶俐汉脚跟须点地。】一个智慧聪明,大智慧的,真正大丈夫,应当怎么样?下定决心。【脊梁要硬似铁。】表示要站立得稳。【游人间世。】游玩这个人世间。【幻视万缘。】把它当作统统在做梦,如幻,你只要了解这些统统是做梦的,不实在的,不止是晚上做梦,你白天看到的,也统统是在做梦。

【把住作主。】好好的把心、心性拿来作主,把住作主,就是心要把住,把握住这个心性,作主。【不徇人情。】人情就是偏了。【截断人我。】人见、我见彻底的放下。【脱去知解。】知解就是意识生灭心。除掉这个意识的分别生灭心,【直下】当下【以见性成佛。直指妙心。】【外应虚缘不落窠臼。】“窠臼”就是陷阱,假相,落入假相。当我们大彻大悟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有礼貌,怎么生活、怎么过日子,都跟正常人一样;可是,内心有大智慧。对外,我们一样应付得非常得体。外应虚缘,但是,不落假相,不落入无明。【办一片长久。】就是坚持,这一个心,长久的清净心。【守着寂淡身心。】寂淡身心,就是看破这个身心,非常自在,【於尘劳中透脱去。】你只要接触一切境界,都告诉自己:那个统统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只有我们无所住的这一颗清净心是真的。【此乃善之又善也。】
      
       【何以故。】为什么呢?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注意看这一段,非常重要,修行的根本。只要你心执着一个相,种种的相,马上落入执着、痛苦。【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马上掉入陷阱,凡所有相,都是陷阱;凡所有相,都是众生的牢狱。记住!见到一切相,都知道那个是假相,千万不要掉进陷阱。凡所有相,都是假相;但是,凡所有相,都是陷阱,千万不要掉进去。
     
  【若取法相。】法相就是心外有万法,叫作法相。若取法相,万法之相,缘起的万法,种种的假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还是落入巢窟,落入陷阱。
      
【何以故。】为什么?【若取非法相。】非法就是空相。你也不可以取一个空相,认为:有不可着,我着一个空,也糟糕!【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还是离不开这四相,只要执着,不但有不可执着,空也不可执着,着一个空,还是落入我、人、众生、寿者相。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取法就是取心外之法,就是有,心外无法,法外也无心,所以,不应当取有法,取法就是有,不应取非法,就是空。 这一句话有几个角度说:不应当执着世尊讲的正法;也不应当取这个世间善恶、凡圣、非佛法的东西。连世尊所讲的正法都不可执着,何况这一些不是正法的东西,所以,这个都可以解释。是故不应取法,不着有,不应取非法,不着空,这样解释也通。非法就是空,非法就是对立之法,善恶、凡圣对立之法,叫作非法。连佛所讲的正法都不应取,何况这些善恶、凡圣,对立的世间生灭法。
      
【心若取相。即取妄念】执着一个妄念,【故着我人众生寿者相也。佛与众生。唯止一心。】同一个心,同一个清净自性。【更无差别。此心无始以来无形无相。不曾生。不曾灭。当下便是。动念则乖。】“乖”就是违背本性,你只要动一个执着的念头,坏了!本性受到伤害;动一个念头分别,本性也受到伤害;动一个念头,无明,本性也受到伤害;动一个颠倒见,本性也受到伤害。【犹如虚空。无有边际。惟此一心。即便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执著这个相,求什么东西,所以世尊说: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快乐,但是,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快乐是什么。哎呀!我看到这一句话,五体投地的佩服。世尊说: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快乐,但是,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快乐是什么,拼命的追求,唱唱歌,看看电视,跳跳舞、办办酒席,就搞这个东西而已,这是生灭无常的东西。所以,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提心。】拿这个心要找那个心,找不到,不晓得回归当下,没有妄念就是本心,拼命找。【穷劫尽形。终无所得。】怎么找,都是生灭无常;怎么找,统统是空,体悟到空,我马上怎么样?息虑亡缘,马上放下。

【不知息念亡虑。】放下呀!再放下。有一个年纪大的老太婆就问:哎呀!师父!你讲这么多,我听不懂啦!您能不能讲一个比较直截了当的。什么是佛?很简单!彻底放下就是佛,就这么样,这样听懂了吗?很简单,就这样,直截了当,要讲佛是什么东西?彻底放下,你就是佛,没什么好讨论的,就是这样子。【佛自现前。】这个“佛”是指佛性。有一个人念佛,念阿弥陀佛,就这样,很高兴,他说:哎呀!师父啊!我看到阿弥陀佛了,很高兴啊!我说:你念几年了?十几年了,我说:这个没什么了不起,我现在是念念统统见佛,我每一念都见到自性佛啊!每一个念头统统是清净自性,我每一个念头都见佛,所以不必羡慕人家。

我们也认真念阿弥陀佛,我们也见自性佛。【此心即是佛。】佛不离众生,【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也没有加。【遇缘则施。】“施”就是运作。碰到种种的缘,我们就拿这个清净心,拿出来运用。【缘散则寂。】缘坏了,没有因缘了,就寂静。【不假修证。】有修就会坏啊,墙壁坏了修一修,修一修还是坏啊,世间有会修的东西,统统坏,(本性)不假修证,【本自具足。】佛法是靠悟。【若不决定。】如果你不下定决心,当下这颗心,【信此是佛。】你当下这颗清净心就是佛。【纵使屡劫修行终不成道。】永远不能成道。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0:55

【取法相者。谓言心外有法。故着诸相也。黄蘗云。造恶造善。皆是着相。着相造恶枉受轮回。着相造善】执着我在造桥、我在铺路、我在行善,执着一个这样的念头,一样六道轮回,【枉受劳苦。都总不如便自认取本心。】认识这个心性,清净的自性。【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将心无心。】刻意的拿心,说:我要把它放入一个无心,变成观念。“将心无心”的意思就是:刻意的把他心进入一个无心,妄心,讲这个你听不懂。我现在再告诉你,就举个例子:如果你造桥铺路,听起来很善良,人家就问他说:你执不执著?我不执著,还有一个不执著的念头,你知道吗?我不执著。什么是个大彻大悟的人?哎呀!慧律法师啊,你真了不起,说法、讲经度众生,无量无边的善,了不起的圣者,我只跟他回答一句:我做我该做的工作,我是个比丘嘛!不弘法利生做什么呢?

我也没觉得说我在讲经说法,也没有说我在度无量无边众生,也实无众生可度,我观念就是:做我一个比丘、世尊的弟子,应该做的工作,这是我的责任嘛!我也不觉得自己很伟大,也不觉得我在讲经说法,来无来相,去无去相,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听。就这样子,赤裸裸的清净自性就这样。世间人:我在做善事,要不然就是你赞叹他,他就说:哎呀!没有啦,没有啦!其实还是很执著,你我们悟到心性,就不是这样子了。

哎呀!慧律法师啊,您多么了不起啊…我就跟他讲:做我该做的工作,会吧,就是这么一回事,赤裸裸的清净自性就展现了。你是佛弟子,出家,好好的修行,转大*轮,弘法利生,有能力的弘扬正法,没有能力的好好自修,佛弟子好好的护持正法。这是什么?本分事嘛,你应该做的工作嘛!没有什么好骄傲的,没有什么好欺诳的。是不是?好!“将心无心”就是这个意思:刻意的把他心放入一个无心的观念。【心却成有。】还是执着。【一切在我默契而已。】“默契”就是相应。
      
        【若取非法相者。】如果你执着一个空相,还是一样。【谓有取舍善恶凡圣等相也。】还是落入四相。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者。】不应取有法,也不应取空法。【此谓有无俱遣。语默双亡。若取法相。即有法执。若取非法相。即有空执。有执则烦恼炽然。无执则信心清净。】你看,所有的世尊的说法,就是除掉一个“执”,有执就坏。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世尊真了不起啊!因为万法皆空不可得,因为这个道理,不可以取法相,也不可以取非法相;因为这个道理,如来常常教诫大家,常常这样说法:你们这一些比丘啊!知道我在讲的法是空法,毕竟空啊。筏比喻般若。般若就是让生死的此岸渡过,生死烦恼此岸渡到涅槃的彼岸,过了彼岸以后,般就往下了,就象我们要渡河,从这边渡到那边,这个船到那边,到那边以后,你不能说,我上岸以后,把这个船也背在背后走。如筏喻者:就像这个竹筏,我从这个此岸到彼岸,就放下了,般若智慧也是这样子,能够让你度生死,但是,你也不能著一个我有般若之相。
      
法尚应舍,连佛陀所讲的正法,统统不能动一个念头去执著。何况非法?非法,这里指外道法,或者世间法,跟前面的意义不同,前面讲的“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是说:不应执著有法,也不应执著空法,这里不一样,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大般若、大涅槃、了生死的正法,统统不可以动一个念头执著,说:我在学正法,我拥有正法,何况那一些不能了生死的外道法?何况那一些不能了生死的世间法?
      
【执有说空。因何用筏。】意思就是:众生执有,执着一个有,世尊才讲空。为什么要用这个船呢?就是有生死。【有执既丧。】这个执着有,统统放下了。【空说奚存。】讲这个空,哪里存在呢?有是对空讲的,空是对有讲的,有,它已经放下了,没有讲空,没有空这个东西。【既是渡河。那更存筏。】哪里还要把那一只船、竹筏背在背后走路呢?上岸了,渡到彼岸了,就放下了这一些般若法。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者。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注意!虚空,表法的,就是无相。你想要认识佛吗?很简单,修无相行,不要跟人家计较, 不要跟人家比较,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一定要记住一个观念: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 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统统感恩。我们今天做一个佛弟子,有一碗饭吃,有一张床铺睡觉,不错了,有一句阿弥陀佛可以念,可以了!【外无一法而建立。】外面也没有一法可以建立。【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乎。】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0:56

【无得无说分第七】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你看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呢?【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就我所知道的,万法皆空。【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相是生灭的东西,清净自性,又说不出所以然,清净自性又不是在相上,可是,又不能离开相,着相之人,累劫不得见性,所以,它没有一定的法。所以,有的古来高僧大德,有的人在上厕所、小便,大彻大悟;有的人跌破碗盘,大彻大悟;有的人打坐,大彻大悟;有的人拜佛,大彻大悟,他那个悟的方式都不一样,世间也没有所谓的定法,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没有一定的法。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世间,都是生灭变异,无常之相,没有一定怎么样,没有一定对,也没有一定错;没有一定是,也没有一定非。各人站的角度不一样。【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要说什么定法呢?是不是?如来可说,释迦牟尼佛要说法,怎么说呢?就随着种种因缘,时空不同,就这样子讲啊!无有定法,因为都是虚妄的东西。

      【如来有所说法耶者。佛所问意,恐谓如来有所说也。】
      
      【无有定法者,根器有利纯,学性有浅深,随机设教,对病用药。法华经云:诸根利纯,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要他能够承受啊,对方不能承受,再好的法也没有用啊!【而为说法。是故法无定相。】为什么?刹那生灭变化嘛!哪有一定呢?【迷悟悬殊,若未悟时,似无所得。】迷跟悟是差别很大的,如果没有开悟,好像什么没有得到。【若悟了时。似有所得。得与不得。皆是妄见。】没有这种东西。【但不可执著。】只要不执著,慢慢慢慢的……【自契中道,岂有定法可说耶。】

记住!修行就是去除执著,就像你对,对得很痛苦,也是错;就象你对,不能忍辱,也是错,与其能辨,不如能忍。也许你拥有正法,可是碰到人家来否定你的时候,气得不得了,这个也不是一个入道的人。你拥有正法,人家来侮辱、人家来否定你,你内心里面要告诉自己:没有肯定跟否定这种东西,悟了就是我自己解脱。对方来否定你,不代表我们没有拥有真理,如果因为对方来否定我们,我们又生气,跟他吵得半死,那这个也不是修行人。
        
有一个比丘住在山上,修行修了二十几年,有一次,人家骂他,他在讲经说法,有跟人家化缘,底下就有人骂他,骂他骗子。他住山上茅蓬二十几年,下山讲经,讲经的时候,跟人家化缘,底下一个信徒跟他说:你这个骗子!他开始不讲经了,一直很痛苦。人家再怎么三请四请,还是不下来,不讲经,他心里很不安,内心里面就非常在意这种东西,因为他觉得他拥有正知正见,人家一否定他,受不了!有一次,他的徒弟跟他建议说:要不然,您去参一参慧律法师吧!您去参参看慧律法师怎么说吧!这很难过啊!您一个内心里面拥有正法的人,却被否定。有一次,来我文殊讲堂的客厅,我就请他坐,这个老和尚年纪比我大了,出家二、三十年了,头一次被人家讲骗子,他是正法的法师,受不了。
        我说:老和尚啊!您有什么问题啊?我们互相参考,我是晚辈啊!
        哎呀!慧律法师啊!久仰大名啊,据说您是悟道者,您是很有成就的,我是想:内心里面我这样为法,为众生,就是被否定,我内心很难过。
        我说:他怎么跟你藐视?怎么跟您讲啊?
        他当众就说我是骗子啊!
        我说:好!您现在假设您是那个众生,我是您。来!您说。
        慧律法师,我怎么敢说您是骗子呢?您是大悟的人,您是正法的法师,我这样子罪过,我这样会下地狱啊!我怎么敢说您慧律法师是骗子呢。
        我说:我叫您讲您就讲,讲!
        他说:真的要讲喔?
        讲!
        慧律法师,你是个骗子!
        我说:对!我的确是一个骗子,我骗人家来行善,我骗人家来学佛,我骗人家来往生,我还骗人家来成佛呢!我是个小骗子,释迦牟尼佛是个大骗子啊!
        (老和尚)悟到了,哎呀!原来如此,觉悟了,好,解脱了,一下解脱了,马上就解脱,就这样子。观念卡死了,这个老和尚:
         哎呀!青出于蓝胜于蓝啊,哎呀!太了不起了。
         我说:您被一句话就拉倒了,讲什么修行呢?两、三句话您就倒了,人家否定您,您就受不了了。见性的,不管你认同不认同,我就是见性,见性不关生灭的事情,这些都是假相啊!稍微转一下,不就OK了吗?
         好,好!了不起,很快乐,回去,他徒弟打电话来说:我师父好快乐啊!他现在说他是骗子啊!
         我说,这个私下讲一讲可以啦,我是为了他解脱才这样讲的。
         喔!这样子哦!
         不可以在大众讲呢!有时是门内可以讲,怎么对外面讲说:我师父是骗子。那谁听得懂啊?
         喔!这样子哦!
         是啊,是啊。要常常讲:我的恩师知道吗?
         他说:我师父很快乐,法喜充满。
         我说:麻烦您转达您上人,说我慧律法师是晚辈,他出家了三、四十年,我有一点不恭敬;但是为了破他的执著,不得不这样做,请他包涵。
         他说:没有!我上人很赞叹您。
         我说:慈济常常讲的:感恩喔!感恩喔!感恩,感恩。
         
         好了!底下就讲答案了。【何以故?】为什么呢?【如来所说法。】只要释迦牟尼佛说的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执著也不行,说也不对,万法皆空,不可得的东西,执著也不对,说也不可以。【非法】也不是有法,也不是空法,非法就是空,【非非法。】就是有,非非,负负得正就是有。也不是空法,也不是有法,就是统统不是。也不离空法,也不离有法。 注意!你把它用笔写下来,你这样自己看,看得懂。非法就是莫著一个空,不能执著一个空法,叫做非法;非非法,也不著一个有。非法、非非法还有一个解释就是:无所谓的法,也无所谓的非法。这个“非”,第一个非,当作无所谓,无所谓一个法,也无所谓一个非法,因为这个都是妄见,都是虚妄、执著、分别出来的:这个是法,这个是非法,毕竟空的东西,哪有这个东西啊?所以说:何以故?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法,统统不可以执著,动一个念头都不行,不可说,皆不可取,也没能办法说。非法非非法,无所谓的法,也无所谓的非法,不著一个空法,也不能著一个有法。

       【不可取者。空生深恐学人】“空生”就是须菩提。须菩提恐怕后来的人,【不悟如来无相之理。】
       【不可说者。深恐学人执着如来所说章句也。】
       【非者无也。非非者不无也。】不无就是有。【黄孽云。法本不有。】法当体即空。【莫作无见。法本不无。】不能离开缘起啊,万法不能离开缘起,不可以说没有啊!法本不无,万法都是存在的,缘起当然就有,不坏缘起,【莫作有见。】不可以著空,也不可以著有。法本来就是空,不能著一个无;法本来就是有,也不可以执著一个有,“不无”就是有。【谓无即成断灭。】你说无,就变成没有因果了,没有缘起法,没有因果法,那糟糕了!就外道了。【语有即成邪见。】说有也不对,缘起是性空嘛!著一个有,就变成外道。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注意听!无为法,表面上的解释,叫做无所作为。一切贤圣都是以毕竟空法,显中间,显出无量的差别之相,才有差别之相。若论,譬如说我们现在,我慧律法师,你们每一个人,色身都不一样;可是,站在究竟的角度,我也是空,色身本空;你们也是身心本空,统统不可得啊!所以,一切贤圣,这个贤人、圣人,怎么差别的?为什么有贤圣之分呢?站在毕竟空的角度,无为法就是毕竟空,统统平等,方便说,从这个显示出来无量的差别相,才有差别,有才差别。所以说,无为法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如果讲到清净自性,大家统统平等,站在这个清净平等心性,方便说:我是慧律法师,你是某某法师,你是什么比丘,你是什么男居士,你是什么护法女居士,就这样子。
        
【无为法性。本无浅深定相可取。若有定相。应无差别。有差别者。谓性有利纯。学有浅深。故名差别。既有差别。即无定相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0:57

【依法出生分第八】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多不多啊?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这个人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啊?种下这个善因,那不得了啊!【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你讲这个福德,其实当下就是空,没有真正的福德性,当下就是空。【是故如来说福德多。】意思就是说:是福德,这一句话注意听,世尊所讲的真正的福德,是你修一切福德,当下体悟到空,不可得,不执著这个福德,即非福德性,没有一个真正有福德的东西,当下不执着,叫作即非福德性。你所修的一切无量无边的福德,当下就是空,而不执著,所以,如来才说:你的福德是最多。简单讲就是:不执著的人,是世界上最有福报的人,行一切善,而不执著的人,就成就佛道,就是这个意思。简单讲就是:修无量无边的有形,比不上一念无相,这样听得懂吗?拼死命的一直行善……可是却没有般若智慧,看不开,老是停顿在有,比不上一个统统不布施的人,在那边打坐,了解万法皆空的人,何况世尊还叫你积极的去行善,不但积极的去行善,还要在行善当中不可得,动念执著都不行。

       【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此是住相布施。希求福利。得福虽多。而于识心见性。】识心见性,就是认识这颗心性【了无所得。】【傅大士云。宝满三千界。】这个念:赍jī,赍持,“赍持”就是供养,【赍持作福田。】供养作福田。【惟成有漏业。】还是生死业。【终不离人天。故知住相布施,即非福德性。】你只要执著,就不是真的福德,不是心性的福德,心性本来就是万德庄严,你只要执著,统统不是本性的福德,【若人心无能所。】只要一个人,没有一个能…,能就是心,所就是境,这一句话意思就是说:彻底放下这些妄想心,彻底放下外境,能够把身心看得空的人,【识心见性。】就了解见性。【方名福德性也。】这才是真正的心性上的福德,不生不灭的福德。其实世尊讲来讲去,就叫你放下有相,进入无相;叫你放下执著,进入涅槃;叫你放下有为,进入无为;叫你放下有限,进入无限,统统在讲这个。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如果你想要修福报吗?很简单,在这个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前面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随便四句偈,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为什么?你讲的这个是不生不灭法嘛!你只要把这个不生不灭法,告诉人家,你的福德不可思量啊!这个不是有相可以比较的,你可以让人家进入涅槃,彻底的了生死。所以,我曾经说:一个道场没有正法,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只知道做善事,不知道解脱,善良不代表解脱。知道吗?善良要加上智慧啊!善良跟解脱,不是画等号的,智慧最重要。

        【受持者。身口意。皆清净是也。晓解经义。依教而行。如船入海。无所不通。意名受持。既不解经义。而又懈怠。心口相违。如入沟港。】水沟港就是开不动了,很浅,大船开进这个水沟港里面,这怎么开呢?【即有断绝。】水不动了。【非受持也。】要心彻底的放下。

        【四句偈者。百丈云。眼耳鼻舌。各各若不贪染一切诸法。是名受持四句偈。亦名四果仙人。】这里注意听,经典里面讲的仙人,就是圣人的意思,这个不是我们拜什么八仙过海那个仙,不要弄错。释迦牟尼佛在戒律里面讲:是大仙人道,我们称佛叫作大仙,就是圣人的意思。四果就是四果阿罗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果阿罗汉。【亦名六通罗汉。】这个我们在十四讲表就讲过了,天眼通、天耳能、宿命通、漏尽通等等,这个是名相。【若能受持。乃至四句偈等。功德广大,胜彼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也。】所以,在这里重复讲:推广正法,功德无量。你推广这个正法,比你布施几百亿、几千亿功德更大,能让人家解脱嘛!是不是?你布施几千亿,能让他解脱吗?吗?)。”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所以,自古以来,诵《金刚经》开悟的,不计其数。一切诸佛,以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是从无相下手的。

        【无相福德。生出应身。】应身就是应化身,无相才能产生大智慧。记得!一个人有没有智慧,就看这个人能不能进入无相?这个人执著金钱、金银财宝、世间的感情、男女、饮食,表示这个人的智慧没有开通,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为什么?因为一切法不可得。在座诸位,你今天要记住,无相才能开大智慧,任凭你这个人大修行,怎么搞,你只要站在有的角度,没有办法放下,输人家一刹那之间。所以,禅师就说:有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你听过这一句偈颂吗?你要有相,用执著的角度拼命修行,百千万劫;统统放下,无相修行刹那间,统统放下,一念之间就彻底解决了,OK!没事,闲来没事。六祖讲的:长伸两脚卧。什么统统没事,也没有看到任何人的是非人我,内心里面也没有执著、颠倒、妄想,无相修行,刹那之间就见性,今天师父讲的这一句话,比你中一百期的乐透更重要!(众笑!)感恩喔!这样的勉励我,感恩喔!
        
【无相智慧。显出真身。】就是法性身。【谓从此己心中。】从此在这个人的心中。【出菩提法也。】所以在每一个人的心性当中,诸位!你们心性中下定决心,无相,你们统统是佛。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世尊所讲的佛法,其实就是空法,空性的法,没有一种东西叫做佛法,只要方便善巧,让你解脱的,统统叫做佛法,但是也没能一种东西叫做佛法。须菩提,我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佛法,其实没有这种东西,没有佛法之相。这一句话再讲清楚一点:须菩提!我释迦牟尼佛所谓的佛法,其实没有佛法之相,无相嘛!所以,即非佛法,上面加两个字:就是“其实”,底下加“之相”,意思更清楚(其实“即非佛法”之相)。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其实没有佛法之相,意思就跑出来了。
      
【二乘之人。】声闻、缘觉。【执着诸相。以为佛法。遂乃向外寻求。菩萨於诸佛法。都无染着。】没有染着心。这个亦不舍离画掉,【见如不见闻如不闻。心境空寂。自然清净。】这句话要画两条线,双黄线,开悟的关键。你去大马路,有看到画双黄线吗?表示你要特别注意,这一句话你看,注意看喔,看他怎么说的?你怎么成道?见如不见,看到一切众生的是非、善恶、恩怨,统统没有看到,统统没看到。闻如不闻,闻到一些是非、善恶、赞叹、毁谤,跟没有听到一样,尘自生灭,自性不动,心境空寂,本来就没有,自然就清净了。【是故佛法非佛法也。】佛法没有佛法之相。也不能著一个我在学佛之相,不可以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0:58

【一相无相分第九】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阿罗汉。初果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证初果阿罗汉的人,能说:我得初果阿罗汉吗?【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不可以,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但是,我们的清净自性无所入,【而无所入。】是说而我们清净自性根本就无所入,没有入跟出,清净自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没有出跟入。不入,不被染污,【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注意听喔!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就是,不被色尘、声、香、味、触、法所染污。证初果阿罗汉,见一切的境界,统统不会染污清净自性,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二果阿罗汉【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也不可以,不能着一个初果阿罗汉,也不能着一个二果阿罗汉。世尊,【何以故。】二果阿罗汉【斯陀含。名一往来。】可是,我们的清净自性,没有来,也没有去,【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就是二果阿罗汉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三果阿罗汉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三果阿罗汉也不能执着说:我证得一个,得三果阿罗汉。也不可以。所以,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三果阿罗汉,怎么可以动一个念头,执着说:我是三果阿罗汉呢?【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就是不来人间。清净的自性,没有来不来这个观念,清净自性当体即空,没有说不来,或者是来。来跟不来,不来是对来讲的,来是对不来讲的。所以,三果阿罗汉心空无我,哪里有什么来跟不来的观念?三果阿那含,也不能着一个:“我不来”这个观念。【而实无不来。】根本没有“不来”这个名词。是故三果阿罗汉,【是故名阿那含。】

        
【问第一果。须陀洹者。知身是妄。欲入无为之理。断除人我执着之相。】以不执着的心,(【以无取心。】)【契无得理。】不执着,心就空,(【无取则心空。】)【无得乃理寂。】理寂,在上面加两个字:“无生”理,理就是无生,无得就是无生,当体即空。【此人不入地狱。不作修罗饿鬼异类。此谓学人悟初果也。】
      
【入流者。谓舍凡入圣。初入圣流也。】而我们的清净自性是【而无所入者。修无漏业。】无漏:没有烦恼。【不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然终未能舍离尘境。】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者。】眼是对色尘,耳对声,鼻子是对香,我们嘴巴是对这个味道,触就是这个身体对触,色、声、香、味、触,对眼、耳、鼻、舌、身。【厌喧求静。】厌离这个喧扰,求这个静,在这个【六尘之境。於念未忘。】还没有放下这个微细的,对这个微细的念头,还没有完全放下。【所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也。】粗糙的没问题,微细的还没办法。

        【问第二果。斯陀含者。是渐修精进之行。修无漏业念念不住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统统不住,不执着。【然终未有湛然清净之心。】可是,这个清净之心性,还是没有显露出来。
        
【一往来者。谓人间报谢。】人间报谢就是走了。【一往天上。却来受生也。】就再来受生。
        
【实无往来者。谓前念才着。】前念动一个念头才执着。【后念即觉。】所以,我们不能一直堕入这个陷阱里面,哎呀!我心情闷闷的,我执着、我痛苦。要赶快喔,赶快觉悟喔!时间会愈来愈短,以前一年放不下,两年放不下;现在缩短,一个月放下,七天放下,到最后,三天放下,到最后,一天放下,最后,一念马上放下。这个放下要有一点时间、功夫的,世间人没办法的。世间人碰到境界,一个月放不下,十年放不下,三十年放不下,我告诉你:世间人,一句话,三十年、一辈子放不下,决定跟他计较,一句话,好的朋友,变成怒目相视,反目成仇。一句话,一年放不下,十年放不下,二十年、三十年,一直到死,一样恨对方,都一直恨对方。恨对方,伤害的是自己的清净自性,世界上最愚痴的人,就是恨别人,恨别人,痛苦的是自己。嫉妒别人就输两次,听不懂喔!你的条件比别人差,已经输一次了,还嫉妒别人,就输两次了。知道吗?譬如说:她比你漂亮,你已经输一次了,你再嫉妒别人,那个漂亮的女人,糟糕!输两次。要怎么弥补呢?哎呀!你长得漂亮,我内心里面不但不嫉妒,还随喜功德,弥补我的缺失,摆平,这样才能平分秋色。知道吗?嫉妒人家,输两次。前念才着,后念即觉,【是无得果之心。心既无我。谁云往来。故曰】我们的清净自性,【而实无往来也。】

        【第三果者。阿那含者。已悟入人法俱空。渐修精进。念念不退菩提之心。名为不来者。谓能断除内无欲心。】内心里面,没有贪染、贪欲之心。【外无欲境。已离欲界。不来受生。故名不来。心空无我。孰谓不来。】心本来就空,本来就无我,哪有什么东西不来?哪有什么东西,来跟不来这个观念?【故云而实无不来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为什么呢?【实无有法。名阿罗汉。】没有东西叫作阿罗汉啊!人法统统空,叫作阿罗汉,既然统统空,有什么法呢?实在是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如果证四果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因为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於一切法无诤。这个世间就是。。。你学佛学了这个无诤,哎呀!不得了,无诤,家庭清净,没有杂音;团体安详,没有纷扰;政治清明,两党不对立。刚好颠倒,你看看电视,哪一天不诤?立法院啦。。。对不对?你到国外去,告诉人家:I'm come from Taiwan.我来自於台湾,没有人认识。你告诉他:那个立法院,台湾那个国会,打得最凶的那个国家啊!Oh!I see I see.我知道了。【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人中第一。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0:58

【问第四果。阿罗汉者。此是梵语。由须菩提当此果也。】须菩提证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实无有法者。谓无烦恼可断。】没有烦恼可以断。【无贪嗔可离。】当体即空。

【情无逆顺。】情就是我们这个心性。。。情无逆顺,就是我们这个心性上,没有顺境,没有所谓的逆境,顺境本空,逆境也是空。所以,世尊告诉你:感谢你的敌人,因为敌人最先看到你的缺点。【境智俱亡。】境界也没有,所谓能观察的智慧,也不存在。【岂有得果之心。我心既空。无得道念。若於道有得。於法有名。是凡夫之行。即着我人众生寿者相也。】
      
【无诤三昧者。梵语也。】中国话,【唐名正定心。心无生灭。名为正定。故云三昧。】
      
【人中最为第一。离欲阿罗汉者。能离一切欲。亦无离欲之心。微细四相。】我们有分粗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有微细的妄想,叫作微细四相,微细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已灭尽爱染不生。】马上证阿罗汉果,【故谓之离欲耳。】“欲”是指烦恼的别名。离开一切执着、分别心的烦恼,叫作离欲。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我一点都没有执着,我绝对不动一个念头,说:我是证阿罗汉果的人。【世尊。】我如果动一个念头执着,说:我是得道的阿罗汉。【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我绝对不会这样说。世尊!如果我是这样说,【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阿兰那就是远离城市三、四公里的地方。世尊在世的时候,不可以跑到深山里面去,那是虎、狼、野生动物居住的地方。也不可以离开城市太近,离开城市太近,太吵杂,不好修行。就像我们大莲花居,这个就是阿兰那,离城市没有很远,也没有很近。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是托钵,如果离得很远,托钵吃饭很困难;如果离得很近,跟世俗闲杂人等凑在一起,不容易修行。因此“阿兰那”就是寂静处。

世尊,我如果执着有一个说:我须菩提证阿罗汉果。我执着有这样的念头,世尊就不会说:我须菩提是已经进入真正寂静处的一个修行人,我是一个无诤的阿罗汉。世尊就不会跟我说:我是一个寂静,进入清净自性,涅槃不生不灭的阿罗汉、一个圣人,世尊就不会这样说了。【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行”就是生灭,实在是没有这样一个造作。【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所以,世尊就说:我是希望无诤,没有斗诤的、清净的一个兰若,阿兰那行,也就是寂灭处。

        
【无我心寂。】无我就空,心寂灭。【不作是念。我是离欲得道果者。若作是念。即是心有生灭。不名离欲阿罗汉也。阿兰那者是梵语也。此名无诤心。】这个诤,加一个言部,就是没有是非的人,嘴巴从来没有是非。【若作是念。心有生灭。即是有诤心。】你跟人家诤论不休,表示离道太远了。诤一个是非、人我、高下,你面对死亡的时候,又有什么用呢?今天你赢了,你赢,带什么走啊?今天你受了委屈,一样是生灭法,咽不下这一口气,死的时候,眼睛上吊,一点帮助都没有。即是有诤心。
      
【须菩提。实无所行。是无生灭。所以佛许须菩提。】你是真正喜欢寂静处的一个修行人。【是乐阿兰那行者。】内心寂静,方便说,就像阿兰那,心寂静处,才是真的道场。记得师父这一句话:心寂静处,心无诤,你就是住在阿兰那行,你就是住在这个精舍。心无诤,无生灭,无分别,无执着,你就是住在阿兰那。【只如今一切诸法。若於藏府中。】“藏府”就是心中。一切法,你在这个心中,【有纤毫停留。】只要有一点点的停留,【是不出网。】你跳脱不出这个烦恼网、生死网的。【但有所求所得。】只要你有所求,有所得。【生心动念。尽是野干。】这个野干像狮子,可是,又不是狮子,表示是假的。生心动念,就是不是本性的意思,不是真正的大般若。你只要起心动念,统统是像狮子,而不是狮子,你只要起心动念,好像本性,可是,已经离了本性太远了。

【若藏府中。】若在心中。【都无所求。都无所得。此人诸恶不生。】因为善恶是在起心动念论断的,【人我不起。是纳须弥於芥子中。】注意!这是表法的,纳须弥於芥子,须弥的旁边写一个大,芥子的旁边写一个小;芥子在旁边写一个动念,表法的,这是动念。只要你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起来,所有无量无边的人我,宇宙的这些,当体即空,就在我这一念间显现,宇宙万有,就在我的心性、清净心这一念,显现出来。只要人相、我相、众生相不起,所有再大的境界,不离开我们芥子这么小这一念。【不起一切贪嗔。是能吸四大海水。】四大海就是一念清净,心量广大的意思,四大海就是表示广大。【不受一切喜怒语言入耳中。於一切境。不惑不乱。】对一切的境界,不迷惑,也不动乱。【不嗔不喜。】很平淡,【是无事人。】记住!这一句话很重要:对于一切境界当中,不迷惑,也不动念,不落动乱,没有嗔恨,也不特别的专、执着、喜悦,这是无事人,这个就是见性无事人。

【胜一切知解精进头陀。】知解就是着知见而修行,叫作胜一切知解精进头陀。头陀是吃尽苦头,把这个身体弄得饥饿,一个礼拜吃一餐、两餐,吃一点点,吃尽苦头,可是,却执着自己的知见,认为:我最有修行,我能吃这种苦,别人不能吃这种苦。我说:你不是修行人。修头陀行,内心还不能执着:我在修头陀,我特别了不起,我特别能吃苦。众生就是犯了一个毛病,佛教也是犯了这个毛病,自己很行的地方,就觉得别的道场不行;我自己觉得很行,就认为别的法师不行,这个就是最糟糕的东西。你修头陀,就好好的修苦行,不要执着说:你很伟大,你在修头陀。持律的人,常常看不起不持律的:哎呀!我持戒律,我最了不起了。

弘法利生的人,看不起那些不弘法的人:住在山区的人就说:那些弘法的人,是攀缘五欲六尘。这些弘法利生的就说:没有我这样,那佛教怎么兴盛啊?这都不对的。万法平等,各人安住各人的岗位,修苦行的,苦行无所执着,持律的,好好持你的律,弘你的律学,讲禅的,好好弘你的禅宗,不能互相攻击。互相攻击是佛门不幸,互相攻击不是佛法,万法是平等的。所以说:修无相行的人,胜一切知解精进头陀,胜过一切执着自己知见是对的,拼命修行苦行的人,绝对胜过他。【是名天眼。】这就透视一切,天眼就是没有障碍,我们肉眼看到墙壁有障碍,如果你不着一切知见,就是跟有天眼的人一样,无障无碍。【是名有法界性。】这个是真正佛教的正法,大乘的悲哀,就是开太多的方便,使众生摸不着边,因此永远不得见性。我现在请问你:把炉香赞唱得很庄严,很好!能见性吗?
       我们大寮有一个居士,每诵一部《无量寿经》,画一横,(写)正,诵了十五年。
       我说:你诵多少部?
       他说:我诵一万多部。
       我说:你现在经过了十五年,你还执着吗?他说:执着。
       分别吗?
       还分别。
       有过颠倒、妄想吗?
       还有妄想,还很多,没办法专。
       我说:我现在问你一句话,你诵一万部的《无量寿经》功德大?还是我诵一部《无量寿经》功德大?说说看。
       他说:师父诵一部的功德大。
       那当然啦,我这一部是见性嘛!你那个是生灭意识心,当然我的功德大嘛!我这一念就是佛嘛,你也是啊!
所以,记住!不能着相而修行。
      【是作车载因果。是佛出世度众生。】你现在自性自度,你就是佛。诸位!你要直下承担,你就是佛。
       好,再一次合掌,跟着师父念:
       有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着相而求,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00


【庄严净土分第十】
      
经文:【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我们清净自性是本来无一物,我们见到一切相,强加执著、分别,这就坏了!所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我们今天修行,也不是要修出什么东西出来,是要体悟到万法无所得,彻底放下,马上就见性。
  
        【于法有所得不者。如来欲破二乘之人执著之心。故有此问。白乐天】白居易。【问宽禅师云。无修无证,何异凡夫。师云凡夫无明。二乘执著。】二乘执着,就是执空,离开这个无明,还着空。【离此二病。是名真修也。真修者。不得勤。】要注意这个字,这个“勤”字,不是叫你不要精进,清净自性,不能有任何造作,没有任何的造作。不得勤,这个不是说不要精进,那意思完全扭曲,是不能有任何的起心动念,认为你在修行。【不得忘。】也不能懈怠、懒惰。【勤则近执著。】你很努力的好像要修行,要修出一个什么东西出来,这跟执著没什么两样,看起来很精进的,很用功,不过死执不放,这永远不能见性。【忘则落无明。】太过于懈怠、懒惰了,无明就显现了。【乃为心要耳。】所以,修行就是不能太执著于一种精进,也不能太懈怠、懒惰,不急不缓,就是中道。【此是初学入道之法门也。】

       【于法实无所得者。】我们听了这一句话以后,简单讲:你今天所拥有的东西,其实是一种错觉,因为是刹那生灭无常的东西。所以,有人告诉我说:哎呀!师父啊!今天讲经,人会比较少一点。我说:五祖讲经只有讲给一个人听,就是六祖,还得用袈裟把窗户隔开来。我告诉诸位:这种最上乘法门,愈讲,人不可能愈多,愈讲,人一定会愈少,这叫做正常,因为留下来的,剩下的就是博士班,我们现在这一班叫做博士班(众笑鼓掌),所以说:这种见性的法门,百千万动难得闻。所以对一个真正悟道的人,心没有什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种数量的观念,来十万个人演讲,师父也在十万个人面前演讲,我还是这样的心情;你就是今天只有一个人来听课,我还是很认真、很诚恳,讲得非常感动,给这个人听,因为祖师只有一个嘛!说不定我们这里面,出了一个七祖也不一定,六祖下来就跳给他了,是不是?所以数量的多跟少,对一个悟道的人是完全没有影响的。

【须菩提。谓如来自性。本来清净。而于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所以,以无所得故,我们就没有颠倒,没有妄想。今天我们为什么活在这个世间,会活得这么痛苦?就是你一直认为这个世间是有的东西,有所得,你有所得到金钱,有所得到名利,你得到什么东西,记得!它一定会消失,这个是无常变化的世间,它一定会消失。你内心奠定一个观念,认为有,苦就一定跟着在后面来;你现在马上体悟,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也没有任何的相,当下就解脱,你所拥有的东西,你统统知道,这个都是幻化的东西,不实在的东西,你失去的时候,你就说:本来就没有。本来就没有,现在也没有所谓失去,心就一片安祥,从头到尾,内心不增不减。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庄严,譬如说:我们现在印经啦,造寺、造佛像,菩萨有没有庄严佛的清净国土呢?就像我们印经,我们现在庄严这个道场一样的。所以,这个印经、造像、种种的佛事,统统叫做庄严道场。
         
【不也。世尊。】须菩提现在有一点开悟了。【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其实还是假相。庄严佛土,【即非庄严。】就是当体即空,就我们清净本性来讲,不是在相上里面打转,有相就不叫作庄严,要悟到毕竟空,这个就是真正的庄严。所以,你所谓的庄严佛土,其实本来无一物,也无所谓庄严,所以,即非庄严,就是当体即空,而为了方便众生,是名庄严,这是名庄严,就是要对因果负责。我们还是继续印经典,还是一样讲经,还是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实无众生可度。不但要在本体界彻底的开悟,无所得,同时必须对因果负责。你今天造了佛像,你有造佛像的功德;你买花供佛,就有买花供佛(的功德),你下辈子就漂亮;你今天推广正法,你下辈子就不会跑到邪知邪见、恶知见的这个外道去,这一定的道理,造如是因,得如是果。

简单讲:从凡夫到圣人,都要对因果负责,世尊就是在每一个因果的动点上,在一个因缘交会的点上,突然彻底体悟毕竟空,放下所有的时间、空间,所发生的一切现象。为什么?时间跟空间交会点,统统叫作妄想,人类因为有妄想,所以有时间、空间的观念,我们因为受时间空间的支配,所以没有办法跳出六道轮回,就是这样。强烈的时间观念,有过去、现在、未来,强烈的国土观念,所以我们有十方世界、他方世界。如果你有大彻大悟,就纯一觉性,纯一个清净自性在作用,没有时间、空间,六道轮回支配不了我们。因此你也不能说:我悟到了本性以后,否定因果,错了!悟到了本性以后,更了解因果。什么是释迦牟尼佛?对因果彻底的负责,同时在每一个因果上,彻底的超越,叫做非因非果,就这样子。欲观清净自性,但观时节因缘,你想要了解这个清净自性,你有你的时间跟空间的因缘,没有这个因缘没有办法。所以说: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为什么呢?庄严佛土还是相,当体即空,即非庄严。所以方便说:【是名庄严。】因为众生只有在有相上来讨论。
  
       【庄严佛土者谓造寺写经。布施供养。此是著相庄严。若人心常清净。】佛法是心法,就是这样子。一个人心常清净,【不向外求。任运随缘。一无所得。行住坐卧。】马上【与道相应。是名庄严佛土。】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意思是说:所以须菩提!你们这些菩萨,而且这些大菩萨,应当这样生清净心,无相的清净心,无相,一尘不染,才能生清净心。不应当执著任何的色法,因为色法是生灭。所以世尊说:见一切色法,当下就要彻底的放下,因为生灭就是无常,无常就是一定会消失,执著任何这个生灭、会消失的东西,你一定会痛苦。你依靠金钱,金钱会带给你痛苦,你一定要依靠般若的智慧,你依靠这个家庭,有一天家庭一定会破碎,你一定会痛苦,当你了解这个缘生缘灭的大自然的法则是必然性,你就要慢慢的学习放下,一步一步来。所以,不应住色生心,不应当执著这个色,而产生意识分别心、执著心;也不应当执著任何的声,声对耳朵讲的;香、味、触、法生心,统统不应当生这个执著心、分别心,因为没有这种东西,所以,见一切生灭法应当彻底放下,就是本性。
      
【菩萨之心。心常空寂。】所以,生死涅槃并没有距离。【无诸妄念。不生不灭。】我们的本性不生不灭,因为它无相的东西。【不动不摇。即是清净之心也。】清净心就是无心,无心就是清净心。【凡夫之心。无明起灭妄想。颠倒取舍。善恶凡圣等见。是明浊乱心也。】从来没有过过一刻静下来的。
      
【不应住色生心者。心若清净。即不被诸境惑乱也。】我们内心清净无所住,一切境界在你面前,你也是如如不动。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一句就是《金刚经》的重点,这一句就是彻底大彻大悟的人讲的话:应当无所执著,而生清净心。其实这句“而生其心”是衬托的,我们说:拨云见日,所以后面这一句就是多余的,但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所以佛再一次的讲:应当无所执著,无所执著,自然就生清净心,知道吧!所以,这一句话整句的意思就是:应当无所执著,而生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无心。

      
【众生之心。本无所住。因境来触。】境界现前,【遂生其心。】不知道我们所有的一切境界都是缘起,都是性空,(【不知触境是空。】)触,接触到一切境界,本来就是空。【将谓世法是实。】认为这是实实在在的。你跟世间人讲:这个就是实实在在的桌子嘛!大智慧的人一看,这个桌子在变化的,刹那变化,一百年不坏,一千年也要坏;一千年不坏,一万年还是要坏。而大智慧的人,看到这个色身,我们各种不同的细胞,骨头细胞、神经系统的细胞、肌肉细胞、皮肤的细胞、头发的细胞,没有一分一秒停得下来的呀!统统不是实在的。因此,我们在这个不是实在的相上、在境界上,【便于境上住心。】就在这个假相境界上强烈的执著。【正犹猿猴捉月。】跑到水中要捞这个月亮,不可得。【病眼见花。】眼睛有毛病的人,就看到虚空中有花。【一切万法。皆从心生。】
      
【若悟真性即无所住。】就是清净的本性,【无所住心。即是智慧。无诸烦恼。譬如太空。】没有相,【无有罣碍。】如果【有所住心。即是妄念。六尘竞起。】“竞起”就是纷纷地起来。【譬如浮云往来不定。】浮云,天上的浮云,往来不定,众生的心不定,就是这样子。【维摩经云。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离却有无诸法。】彻底的放下有法,还有空法,统统放下。【心如日轮。常在虚空。自然不照而照。岂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栖泊处,连停顿的地方都没有,随着刹那生灭,当下起来,当下回归,万法回归当下这一念,彻底的放下,就是见性。无栖泊处,没有让你停留的地方。【即是行诸佛路。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你清净法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须弥山王当然是很大了,可是,这个还是有相啊!【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是身为大不。】这个身体大吗?
      
【须菩提言。甚大。】一个色身,像须弥山那么大,当然是很大。须菩提就说:当然很大。【世尊。何以故。】要讲真正的大吗?真正的大,底下就回答了:【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非身就是无相的意思。无相身叫做非身,没有办法形容,你说须弥山很大,会比虚空更大吗?世尊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你只要是有相的,统统不叫大,无相最大,就像虚空。意思就是:你只要执著,就不叫作庄严;你只要颠倒、妄想、分别、执著,有相,著相而求,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所以,佛说非身,非身的旁边,就写一个:无相身,无相才是最大,是名大身。为什么?无相就是绝对嘛!
      
所以说:【色身虽大。心量即小。纵如须弥山王形。有相有可量。不名大身。法身心量广大。等虚空界。无形无相。无可比量。方名大身。】所以,凡所有相,都不叫作大,无相最大。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01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经文:【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所沙数。】印度的那一条恒河,这沙太多了。【如是沙等恒河。】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叫作:如是沙等恒河。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来计算,【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这些恒河的沙多不多呀?当然是很多了,对不对?
     
【须菩提言。甚多。】当然很多了。【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这一句话要注意听,如果加一个字,就更清楚了,但诸恒河沙,你只要算一算恒河里面的沙,已经不得了了;尚多无数。何况其沙?注意听喔!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这样无量无边加起来的恒河里面的沙,单单一条恒河的沙就没有办法算,再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何况那么多的恒河加起来的沙?因为古人翻译,翻译的很简单,一下子看不来。(光是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恒河就已经不计其数了,已经多得不得了!何况其沙?)再讲一遍:就像恒河中所有的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沙多不多呀?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这个恒河已经算不完了,何况加起来那么多的恒河,里面的沙怎么能算呢?何况其沙?

      
【如恒河中所所沙数者。一沙即为一河。是诸河中。各有其沙河尚无数。何况其沙也。】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三千大千世界就很广,又多又大,那么大的一个范围来布施。【以用布施。】用这个七宝,琥珀、珊瑚、玛瑙、珍珠七宝等。用这个七宝,满,我们前面所讲的恒河的沙数,意思就是无量无边的意思,就像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广、这么大、这么多来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当然很多了。真的是很多。
      
【佛告须菩提。】佛就告诉须菩提了。【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这一句话很简单,就是有相的东西,永远没有办法胜于无相,就是这个人怎么样布施,多少的供养三宝,建几百个道场,供养多少的阿罗汉、佛,还是比不上不生不灭悟到清净自性的人,悟到清净自性的人,一念就超三界,就了生死;布施再多的金银财宝,建再大的道场,不管你怎么样护持三宝,只有是有相,它的范围就算很大的福德因缘,做了很大的福报因缘,还是不能了生死。有相生灭法,永远比不上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所以,师父一直交代,开悟很重要,开悟以后,悟到不生不灭,念佛,万法回归自性,自性念佛就是实相念佛;大彻大悟以后,所有的拜佛,三轮体空,没有能拜之心,没有所拜的佛,没有中间所拜的这些礼数,三轮体空,统统没有,也是清净自性在拜佛,虽拜,而无能拜、所拜,心跟境统统没有,马上进入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开悟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在般若的智慧上下手,般若是六度最重要的,五度如盲,般若就像我们的眼睛,因此听经闻法非常重要。
      
我再讲一遍,解释一遍:须菩提!我现在实在是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执著的心、有相的心,用七宝,满刚刚所讲的恒河沙数这么多的七宝,就像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广、那么大、那么多,来布施,得福多不多呀?须菩提说:很多呀,世尊!佛就告诉须菩提:这些都是有相的,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重点就在这两个字:叫作“受持”。不是听一听就算了,要去消化它,同时要去实践它。
      
所以,世尊在《佛遗教经》里面讲:守志奉道,其道甚大。你听到这个空性的思想,一定要守住它,了解万法皆空,守住这个正确的知见以后,彻底放下,而且要放得真的有功夫,不只是说,今天你来听一听。。。回去了,忘了;听一听,境界现前了,又忘了。世尊告诉我们:这个受持就是依教奉行,了解清净自性的无相,绝对胜于缘起的种种假相,你就守住,万法不可得,彻底放下,守得住喔!两个人吵架:哎呀!我没有彻底放下呀!当我一天追求到境界的时候;哎呀!我没有彻底放下。所以,一直借重外在的境界,希望得到永恒的快乐,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世尊说:当一个开始了解真理,开始过精神领域生活的时候,这个人见道不远了,已经离道不远了。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只有过物质生活的享受,唱歌、跳舞、花天酒地,鸡、鸭,或者乃至于海产,乃至说:我今天吃这个,明天跑到那个山头,去吃那个什么土鸡城,后天去吃什么燕窝,想尽办法用这个生灭法的色身,要去追求一种永恒的快乐,世尊说:错了!这个路走错了,要怎么样呢?随你自己的经济能力,随种种的因缘,随你种种的能力,去享受该有的物质,而后要彻底的觉悟精神领域的重要。当一个人物质的世间要求得很少的时候,精神领域提升的时候,这个人就要见道了。所以,佛陀说:我很富有,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因为我要求得很少。世尊要求得很少嘛!要求得很少,那就没有什么罣碍。所以,你看这个世间,要求得愈多,你就痛苦不堪。
      
新闻报导的,不晓得真的还是假的,像综艺最爱宪,那个什么吴宗宪还是什么,是不是?他说有五部车子,这一部玩一玩,玩那一部,一个人开五部车,怎么玩呢?是不是?钱很多,对不对?叫他来造华严三圣…有个信徒看不懂这个:师父!观世音菩萨怎么拿剑?弄错了,那个叫华严三圣,他把他搞成西方三圣了,中间这个毗卢遮那佛;左边拿智慧剑的文殊师利菩萨;这是普贤菩萨。连佛像都看不来。何况见性?是不是?连这个都看不来。一尊六十万,有没有人要出的?顺便啊!没有喔!没办法。所以说:我们了解说,这个物质的世界,是生灭的东西,硬是在这里追求到永恒的快乐,世尊说:这是错觉,一定不可能。不过我们最基本上的食衣住行,是一定要的,基本上的东西,自己修道一定要这基本上的东西,没有这些,我们怎么修行?)
  
      
【甚多世尊者。谓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福德甚多。】不如【受持四句偈者。为他人说。】你告诉别人《金刚经》空性的思想,而此福德胜前福德者。简单讲就是:无相修行,一定胜过有相的,不管这个人怎么样拜佛,怎么样念佛;可是碰到境界,散乱,马上执著,跟人家斗诤、是非,我相、人相、人生相、寿者相,拼个你死我活,绝对不如一个人坐在那个地方,如如不动的人,绝对比不上。这个人硬干,从早上拜佛拜到晚上,诵《无量寿经》从早上诵到晚上,乃至于凌晨,可是一起座,马上菜市场人我是非、四相统统来,是非、斗诤、挑拨离间,什么统统来,不讲几句牢骚抱怨的话,日子不好过,对不对?不给人家对方泄气几句,不能显示自己的价值观,老是在我相里面打转,打死不开悟,没功德的),【载应化非真分中。】前面是应化身,不比真分,就是真的法身。“载”就是记,应化身,前面有讲的,是比不上清净法身的。
      
【为他人说。】了解《金刚经》,就了解清净法身,清净自性,【而此福德胜前福德者。若能说此大乘经义。化导众生了悟】开悟【住无所住心。】安住在无所执著的心。【得无所住法。】万法不可得。【当知受持此经。无为功德。胜前以七宝满恒河沙数。】你用再大的布施,绝对比不上一个如如不动的人,心性如如不动,就见性,就见到不生灭,是最大的功德。【三千大千世界。有为之福德也。】那都是有为的,有为就是生灭有漏的东西。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02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经文:【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随便念四句偈。【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因为有《金刚经》的地方,就一定有人开悟,大彻大悟就是佛,所以,就应当把它当作佛塔庙来供养。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不但是每天诵《金刚经》,还要守志奉道,其道甚大,还要进入真正空性的思想,与世无诤。所以,现在不用说那么多,师父啊!空讲那么多,能不能讲具体一点?很简单,与世无诤,在你的内心里面从来不嫉妒任何人,在这个团体里面,不跟任何人诤,这个就不得了了。第一个步骤,不得了了,无诤,无诤就进入三昧,叫无诤三昧。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见性才能成佛,不能搞错。你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那个地方去,你还是要见性啊,一样的,所以,现在你听经闻法,你不会白白的浪费,你现在早一点修这个学分,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讲经,哎呀!我在娑婆世界就听慧律法师讲了,一闻,马上开悟,那时候就要感谢我了。所以,你现在坐在这个地方,几个钟头,几天,你功不唐捐的,没有白白浪费的呀!因为这个课程,见性成佛是你必修的课程,就象我们读大学里面,有选修有必修,这个见性才能成佛,这个叫作必修的课程。所以,有为功德,绝对比不上无为的功德。因此只要有《金刚经》的地方,就是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所以,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经典所在的地方。【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这一句话很不容易了解,如果没有详加解释,看不懂。“若”,注意喔!就是等于上面讲的这一段。如果能够像上面讲的,心入于无相修行,即心即佛,明心见性。这个“若”字涵意很大,如果能够像上面修无相行,即心即佛,了解绝对空性无所得的思想。“尊重弟子”,这是可尊重的佛弟子。这一句话,“若尊重弟子”就是只要见性进入无相,即心即佛,大彻大悟的人,这是很值得我们尊重的佛弟子。这句话不是普通人能看得来的,诵《金刚经》诵了很久,这一句话怎么看都看不懂。所以,这一句话的意思知道吧!这个“若”就是如果能够像上面所讲的,修无相行,即心即佛,明心见性,这个佛弟子是值得尊重的,叫作尊重弟子。

     【随说者。心无分别。理应万差。】理,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道理。随说,心是无分别的,无生理是一样,不过根器不一样,所以对每一个人所讲的,也不太相同。【逢凡说凡。逢圣说圣也。】
     
     【当知此处者。谓此心也。】
     
     【如佛塔庙者。若人但为名闻利养。心不清净。而说是经。转堕轮回。有何利益。心若清净。即常空寂。不起妄念。以此无所得心。无能解心。】无能解就是不执著一个我能够解的心。连我这个能解的心都没有。著一个我能解的心,还是四相,还是跑出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是跑出来。如果你没有一个能解的心,无所得的心。【而说是经。】那就对了。【令诸听者。生清净心。无诸妄念。是名供养。】所以,我今天也算是供养大家,讲这个见性大法的《金刚经》来供养大家(众鼓掌),感恩!

【即此幻身。便是法身。中有如来全身舍利。感得天人恭敬。】真正的舍利,就是明心见性是真正的舍利。我常常告诉他们,说:释迦牟尼佛如果不说法,而留着舍利子,我现在请问你:你每天拜舍利子,能开智慧吗?能吗?那当然不可能了,重点在法,不是在那个骨头的舍利,你看了全身的舍利子,英文讲的:And so what?现在香港正在拜释迦牟尼佛佛的灵骨,这个就是众生他很喜欢去拜灵骨,大家拜,哎呀!我求求福,求求福,我求求福嘛!他不知道那个是生灭的东西,清净心是真正的舍利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内心,这颗明心见性,是永恒的舍利子。所以,我常常对徒弟说:我现在弄一个佛陀的舍利子,给你每天都拜,你能开智慧吗?不能,没办法!

你每天都拜,如果没有这三藏十二部经典,没有僧宝来讲经说法,你每天拜舍利子,佛教能兴盛吗?你拜一拜,你说能够消灾解难,没有错,佛有加被,能够觉悟吗?不行!所以说,我刚刚讲的:你每天拜舍利子,不听经,不闻法、不开智慧,And so what?又如何?你又能怎么样?所以,听经闻法比什么更重要,所以,感得天人恭敬,【何殊塔庙。】《金刚经》让你开悟,那个开悟的,就是佛、就是塔、就是庙,你就应该供养。
      
      【成就者。见性无疑也。】
     
      【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者。佛与众生。本无差别。】佛如果跟众生有差别,我们怎么成佛?所以,佛法是平等法,【若能心常清净,不生不灭。】这个不生不灭,就是不要落入观念,你了解你所拥有的东西,记得!统统是虚幻的。佛陀说:我们来到这个世间,从来没有拥有过任何东西;也从来没有失去过任何东西。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是短暂、是生灭、是变化的;而我们所失去的东西,也是生灭变化的,其实没有。生命就是一种错觉,生命是妄想的产物,只有真正进入佛的领域,才注意这个生死的问题。我读大一的时候,本来我要念台大哲学的,因为我对哲学有兴趣,后来逢甲大学大一,听到这个。哇!这个佛法不得了!

这个才是解决我生命的所有问题,就是真理啊!我今天如果来做事业,做大企业、做总统,还是一句话:And so what?又如何?是不是?还是一样啊!所以我才说:命苦的从才会当总统,每天被人骂得狗血淋头,对不对?十八代祖宗拿出来骂了,是不是?我们要了解,这些都是生灭的、妄想的东西,不实在的。【无诸妄念。】当你对这个世间无所求,没有种种的妄想、颠倒、执著、没有妄念,(马上)【便可立地成佛。】

      
【若尊重弟子者。】就像可尊重的佛弟子,【若(如果有一个人)能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心无起灭浩然清净。】讲一句比较贴切的话:就是什么事情都看得开,【常修佛行。念念精进。无有间断。所在之处。自心即佛。是名佛子。】这是真正的佛弟子。【故可尊重矣。】
      
【果禅师云。即心是佛。更无别佛。】心当下悟道,这个就是佛。【即佛是心。】佛就在你的心,不要找!【更无别心。】【如拳作掌。似水成波。】在旁边写个:不二法门。注意看,现在,这是什么?这是手掌,手握起来,是拳,是不是同一个手,这是掌,这是拳(师以手变掌与拳而示大众),对不对?掌,拳,不二(都是手),不二法门,就是佛门最高的法门。似水成波,还是不二,水不离波,波不离水,有波浪的地方,你就知道有水;有水的地方,一定会起波浪)。【波即是水。掌即是拳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03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经文:【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们要安什么经的名字啊?【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这一部经就命名为:能断一切烦恼,犹如金刚的、大智慧的一部到达彼岸的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言金刚者。坚利之物。故借金为喻。】这意思就是说:非常的坚利,表示非常坚韧,能够坏一切,不为一切所坏,所以叫金刚。
      
      【般若者。智慧也。为教众生。用智慧力。照破诸法。】了知无一切法可得。【无不是空。】哪里统统是空。【犹如金刚触物即碎。故名般若也。】  
   
      【波罗蜜者。到彼岸也。心若清净。一切妄念不生。能度生死苦海。】  
      
      【汝当奉持者。只是奉持自心。】好好的调伏你那颗心。【行住坐卧。勿令分别人我是非也。】哎呀!这一句话全部都是重点,记着!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可是,我们现在反过来,佛弟子的地方,要统统没有是非,才够资格做佛弟子。世间,有人的地方,一定有是非。这个世间,你一定要体悟这个半部哲学,什么统统一半,你看到什么?(法师出手掌,掌心向着听众)正面,你看不到背面;(法师用手掌背面对着听众)反过来,你看到背面,你看不到这一面(正面)。家庭也是,夫妻各一半,半部哲学;阴阳各一半,半部哲学;天地各一半,也是半部哲学,统统一半;这个世间,硬的、软的各占一半;光明、黑暗、善恶一半,都是一半一半。你要体悟这个世间的这半部哲学。换句话说:今生今世你所做的事情,只能拥有一半,你所希望别人支持你的,在这个世间,记住!你最多只能拥有一半,你不可能拥有全部,这样你不会难过,当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有一半的人支持你,support you,你成功了,这样就算成功了。

你说:我做事情,做到全部的人都支持我。那个叫作精神病!开玩笑!对不对?全世界你请释迦牟尼佛来,能够做到全世界的人都支持他吗?不可能的。如果有人攻击你,英文叫作什么?It’s normal.很正常,非常正常。有没有人反对你?有,有没有人毁谤你?有,正常。有没有人赞叹你?一定有,这个世间就是这样子,千差万别对立。所以,我们现在要把这个对立的是非、善恶、阴阳,乃至于统统放下没有这些相,就进入佛法的领域。如果一个人的人我是非心还没有断,还不够资格做佛弟子。所以,如何修行?很简单,彻底放下就是修行,要放得很彻底。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我们读大学的时候,那个中文系的大学教授跟我讲说:慧律法师!你们佛门的《金刚经》,就像一杯茶倒来倒去的:“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在讲什么东西呀?倒过来倒过去的,大学教授喔!你想想看,这大学教授,六、七十岁了,活得快往生的人了,中文系的博士学位,看《金刚经》,(日语:wakaran意思为不懂,不明白。)统统看不懂,没有办法就是没办法,没办法的!这还是要善知识指导。
      
好,注意听!所以者何?为什么?须菩提!佛所说的大智慧到彼岸,就没有一种大智慧到彼岸的相,你不要认为我所讲的般若波罗蜜,是一种有般若波罗蜜的相,佛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它当体即空,悟到毕竟平等,所以,没有一种般若波罗蜜之相,叫:即非般若波罗蜜,如果你写个“之相”两个字就更清楚了。佛说般若波罗蜜是无相,所以就即非,没有般若波罗蜜之相,为了度众生,所以方便,“是名”,旁边写个:方便说,你看得更清楚,方便说:叫作般若波罗蜜。
      
再讲一遍:所以者何?为什么?须菩提,佛所说的这个般若波罗蜜,它当体即空,没有般若波罗蜜的相,为了度众生,方便说:这个叫作般若波罗蜜。听得懂吗?没有办法啊!没有善知识指引,你怎么看也看不懂呀!

     【佛说般若波罗蜜者。实相般若之坚。观照般若之利。截烦恼源。达涅槃岸。】
  
     【即非般若波罗蜜者。既知法体元空。】本来就空。【本无妄念。若无诸罣碍。何必持戒忍辱。湛然清净。自在逍遥。是名即非般若也。】就是般若根本就没有相,方便说:有一个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我们的清净自性,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没有什么来去、生灭之相,哪有说什么法?
  
     【本心元净。诸法元空。更有何法可说。二乘之人。执著人法是有。】有人、有法,【即有所说。菩萨了悟人法皆空。】人空就是没有我相;法空就是万法皆空。【即无所说。】本来就不生不灭。【是故经云。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这就是毁谤佛,佛没有说法,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闻。为什么?尘自生灭,自性不动。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这表法的。比喻有微尘的烦恼,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那么多的微尘,【是为多不。】多不多呀?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种种的微尘,如来说:微尘当体即空,微尘还是不可得,你再把它分析,这个微尘还是不可得。方便说:有一个名字叫做微尘。
      
诸位这样听,听不懂,你现在要注意听喔!我现在要讲《楞严经》的思想:
      
譬如说:(师手托着一个杯子对听众说)这是个极微尘,最小的单位,世尊第一个问你:这个颗粒微尘,一粒沙,颗粒微尘,“有”还是“没有”?世尊在《楞严经》里面先问你:这个颗粒微尘是“有”还是“无”?来,你先回答。世尊就是问:如果是“有”,就是还有三度空间,这个颗粒微尘,如果是“有”的话,“有”就是还可以分析,不能叫作微尘,“有”就是有长、宽、高,虽然是几厘米,很小很小,世尊问你:那个微尘有没有?“有”,如果可以分析,那么就不叫作微尘,还可以分析吗?如果说:这个微细的颗粒微尘说空,世尊反问你:那么集多少的空,变成一个颗粒微尘?我们都知道,集所有的空,不可能变成一个微尘,所以讲“有”不对,讲空,也不对。所以,这个颗粒微尘还是心所影现出来的。科学家怎么分析,它统统在变,叫作不究竟,这个原则是在地球用的,物理,在地球用的,要他方世界,重力统统改变,这些定义、定理不能用。

很简单啊:光是不是跑直线的?一定跑直线的吗?right? 光一定跑直线的吗?错!光如果受到电力的影响、重力的影响、强烈的拉力,光是跑曲线的,这样了解吗?我在建国中学是念物理的,比你更清楚,所以,这个世间,叫作法无定法,我们现在的物理、化学,在这个地球可以用,跑到他方世界去不能用,重力加速度完全不一样,引力不一样,张力不一样,完全不同,地心引力完全不同,时空架构不同,所以科学家一直发现号,什么“火星号”,什么一直探到外太空,一直往外探讨,科学家就是往外,释迦牟尼佛刚好相反,往内,往内心世界探讨。住外一直探讨…,世尊说:不管你的太空船飞到多远,看到多少的世界,一句话,统统叫作妄想。一句话就解决了:统统叫作妄想。为什么?你内心里面刹那变化,你现在就叫作妄想的色身,不管你科学怎么发达,怎么搞,统统叫做生灭无常法,统统叫作妄想,世尊一句话就解决了,不用搞得这么累。科学带给我们方便,也带给我们严重的副作用。
      
所以,底下看: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因为微尘当体即空,方便说:就人类所能认识的,那个叫作极微尘。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04

【如来说世界】世界当体即空,也根本没有这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方便说:有一个世界。所以,往外探讨叫作颠倒妄想;往内觉悟,叫作正知正见。要觉悟。如佛所说的这个世界,它当体就是空,这个方便说:叫作世界。

     【微尘者。众生妄念。烦恼客尘。】“客”就是来去不定,我们是主人,来作客的,住一、两个晚上就走了,叫客尘.【蔽净性。】清净自性,【喻如微尘。如是烦恼妄想。如病眼人。见空中花。如愚痴人。捉水中月。】水中的月,你抓不来的。【求镜中像。】你也摸不着。【枉用其心。】冤枉用你的心。

      【非微尘是名微尘者。】当体即空,微尘也是空。【一念悟来。转为妙用。】如果你觉悟了,万法不生一灭,就用这个无生,走到哪里统统是无诤。我告诉你:这个世间,诤也没有用,你就是每天清算、斗诤,终归来,双手空空。所以,有个国王往生以后,在这个棺材打两个洞,把手伸出来,然后,告诉世间人:我贵为一国的国王,我离开这个人世间,也是两手怎么样?空空。这国王告诉世间人,就是这样子:我贵为一国的国王,朕即是天下,我死了以后,棺材打两个洞,两手放出来给你看,还是空。意思就是:你有什么看不开的呢?所以,一念悟来,转为妙用。【前念无诸妄想。湛然清净。即非微尘。】非微尘就是空。【后念不住清净。】就是不住清净之相。【是名微尘。 】

      【非世界是名世界者。若无妄念。即佛世界。有妄念。即众生世界。】
      
      【前念清净。即非世界。后念不住清净。是名世界。】简单讲:这个是念头的问题,有妄念就是众生;如果念清净,当体即空,非世界,非就是空嘛!把这个世界放下、空下来,当体即空。后念不执著就清净,方便说,大家这样讲嘛 ,你讲这个是娑婆世界,我也这样讲嘛!你讲这个是台湾,我是方便讲;你讲这个是地球,我也是方便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吗?就是可以用庄严的表相,来看到真正的释迦牟尼佛吗?或者见到你的清净自性吗?
     
说:【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因为如来就是我们的心性,释迦牟尼佛的清净自性无相的,你看不到,你不能说:你看到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说你见到佛。众生都看到假佛,看到三十二相佛,真佛看不到,真佛,真佛是清净自性,无相的清净自性,你看不到的。所以说: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如来说庄严的三十二相,其实当体即空,真正的明心见性,才是真正的庄严。【是名三十二相。】所以,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这是方便说:佛有三十二庄严相,是为了让众生认识佛,你要讲不生不灭,众生搞不来,搞不懂的。
  
      【三十二相。谓眼耳鼻舌身。五根中。具修六波罗蜜。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也。于意根中无住无为。】在我们的意识、意根当中,意识形态当中,统统不执著。【是三十二相清净行也。】所以,真正三十二相清净,就是我们的本性。
      【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就是空相。简单讲:悟到空性的人,是世界上最庄严的人,他也不计较,他与世无诤,他也没有人我是非,统统没有)。【是名三十二相者。此谓法身有名无相。】法身就是但有名字,没有相。【故云非相。即悟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个还是告诉你:有相始终比不上无相。你用有相住相布施,绝对是著相,是没有办法跟无相修行的人比较的。

     【譬如有人舍身命布施。求无上菩提。此谓住相布施也。】还是有一个执著。【法华经云。若于外相求之。虽经万劫终不能得。】
     【受持四句偈。载应化非真分中。】“载”:就是前面说:应化身不是真正的清净法身。那一个段落有讲过(在《应化非真》这一品中有讲)。

     【为他人说。其福甚多者。一念见性。人法俱空。即名正见。】这个要画双黄线,看经典要会抓住重点,一念见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人空、法空、万法皆空,这个人就拥有正见。既然人空,那争什么呢?既然法空,哪里有什么执著的东西呢?没有啊,统统没有,众生看到什么,就关进去什么。所以,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如果你悟到,一切现象都是空,什么都束缚不了你。所以,并不是说:我们抓去牢狱里面关,我们才叫做不自由,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不自由,看到金钱,执著,被金钱关在金钱的牢笼里面;看到名利,执著,每天都在追求名利,你也是被关在名利的牢笼里面啊!到百货公司,每天,不累,shopping,早上去,冲,血拼,我少了一个什么皮包,再去冲!哎呀!这个不是名牌!再去冲!就这样子,你就被关在名牌里面。所以,世尊才是了不起的人!柏拉图说:所有的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就是你看到什么就执著什么…世尊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世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看,一句就解决,看到什么千万不要执著什么,因为那是虚妄的东西,世尊才是大圣人啊!
      
所以,一念见性,人法俱空,即名正见。【而为他人说此经典。所得净妙无相。无为功德。无有限量。】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06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经文:【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了解这个见性大法,了解毕竟空的这个道理,非常感动。【涕泪悲泣。】太感动了。【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从过去以来。【所得慧眼。】因为他已经证大阿罗汉果了。【未曾得闻如是之经。】现在讲《金刚经》是见性大法,须菩提从来就没有听过这么样子见性的大法。
      
【须菩提闻说是经。了悟人法二空。即得中道之理。叹其希有。感极涕零也。未曾得闻者。昔得慧眼。于有见空。今闻是经。于空亦遣。】以前看到有,就把它安一个:万有不可得,我们又落入一个空,现在听到这一部经典,连这个空都不执著。【是了中道。将欲起教。以示未来也。】所以,这个《金刚经》须菩提是当机者。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听到这一本《金刚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实相就是了悟人生、宇宙的真相。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就是空。非相就是空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所以,如来说:毕竟空叫做世间的真相,实相就是现在我们所讲的:是人生、世间。。。宇宙的真相是什么?人生,我们活在这个世间,就是你要透视人生观,你要透视整个宇宙观。人生跟宇宙,究竟观是什么?就是毕竟空,毕竟空就是人生、宇宙的真相,不可得,因为是生灭无常。所以说:名实相。
       【信心清净者。信本来心。】信我们本来的心。【无法可得。不起妄念。心常空寂。】不执著就不起妄念了,不分别就不起妄念了。【湛然清净。】
       【即生实相者。豁然了悟。万法由此净心建立。是名实相。】
       【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者。迷即佛是众生。】你今天虽然是有佛性,可是你迷了,你现在就是众生。【悟即众生是佛。生佛道齐。】“齐”就是平等。众生跟佛其实是一样的。【无法等比。】没有法可以比较的。
      
【即是非相者。实相无相。故言为非。不是无实相。】只是无法说,因为无相,方便说:叫做实相。【达摩云。若解实相。即见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生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也。】如果你了解这个世间的真相、实相,即见非相,你就会见到万法皆空。如果你了悟了万法皆空的非相,一切相不可得,其色亦然,你所见到的色相,当体即空,当下就是空。就是凑一凑。。。譬如说:这个毛巾,你说毛巾是什么?你看的相,眼睛看到这个相,把这个毛巾抽开来,一丝一丝地抽开来,变成一条丝线了;这一条丝线以后,再把它切割成颗粒微尘,就变成元素而已,只是化学元素而已啊,没有实在这个相。我们现在也是这样子,如果我们用一百万倍的显微镜看了这个脸,跟月球表面一样的。你彻底的显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这个细胞坑坑洞洞,原来我们这个貌相也是变化无常,也没有一种真正的相,是皮肤、细胞所构成的,因为众生需要看这个假相,是不是?所以说:相就是表法的。像我是个法师,有一次到德国去,买了一支很拉风的眼镜,路边摊买的,一百块台币。太阳眼镜很黑,像咸蛋超人那个眼镜,戴起来,因为导游叫我们说:我们现在要戴太阳眼镜,我就戴上,惹得全车的人捧腹大笑,赶快拿下来,会失我的身份,因为我的身份是法师,相是表法的,所以,像太阳这么大,本来是要戴那支眼镜来,戴起来讲经,听不下去,光是看到就笑死了,大家会忍不住的一直笑:这个法师怎么戴这个?戴着太阳眼镜,走路拉风,黑道一样的,好象是大哥。什么是大哥?大哥就是送绿肥岛那个叫作大哥。我们太阳眼镜不敢戴了。

相是表法的,他合这个人的身份。所以,其色也是这样,所有色法,当体即空,当于色中,不生色体,不要错觉,那个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一个色身,包括毛巾、天地万物,都是因缘生,凑合凑合的东西,碎为微尘,分析起来,统统是颗粒微尘。于非相中,于绝对的空相当中,不碍有。【正犹水中盐味。色里胶清。】分不清楚。【决定是有。】只是你见不到。【不见其形。此之谓也。】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须菩提福报比较大,碰到了世尊,听到了这部《金刚经》,我信解、我受持,这个并不困难。
      【但止了悟人法二空。心无取舍。】这个“止”就是只有。只有了悟了人法二空,心没有取舍。【常令空寂。】所以,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万法本来就是空,是你妄想、颠倒、执著,以为有这个相,在相上里面安排种种的观念,安排有的观念,就开始执著,分别就开始斗诤。所以,我常常讲一句话:我们有因缘来到这个世间,如果没有听到正法,今生今世白来了,不知道在活什么东西?从来不知道享受大智慧的内在这个真理,从来没有。为什么?空不掉。【是名信解受持。】
      【如来慈悲方便。化导迷人。迷即佛是众生。悟即众生是佛。若能了悟。万事皆空。以药对病。以悟对迷。以善对恶。以静对动。以慧对愚。种种修行。只是对治。莫作诸恶。勉力为善。】好好的行善。【依此修行。纵横自在。又且何难。】有什么困难呢?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若当来世,就是佛灭度以后,有人、有众生听到《金刚经》,能够信解,能够依教奉行,这个人因为了解万法皆空的道理,是第一希有,是真了不起。
      【若人心常空寂。湛然清净。不著诸相。】一点都不染著。【悟住无所住心。】第一个“住”叫安住;第二个“住”叫作执著。觉悟到安住于无所执著的那一颗清净心,是这个意思。【了得无所得法。】了悟这个无所得法。【是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为什么呢?【此人无我相。】他不会再著我相了,【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注意听!我相就是,分析我们这个身心二法,当体即空,这个叫做非相。我相就是一般人所执著的这个我,彻底的分析观照,X光一照,剩下骨头,磨成粉末状,什么都没有,事实就是如此。什么叫做佛法?就是世间的真相,事实就是如此,我们众生这一层皮看不过去,贯穿不过去。所以你看,你到百货公司去,哇!统统是女人的用品。像我们到法国去,导游都带我们去哪里?shopping,带我们买化妆品,进去那个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去看,没有一样我可以买的,我就坐在那里:阿弥陀佛…你看,整片统统是女人用的东西,什么CD、死狗啦(谑称语),什么香奈儿、马提丝、古奇,没办法说啦!看到那一堆东西,你就知道,女人啊!“烦恼轻、业障轻、福报大、是非少”,你们听得懂就好,“女人的福报大,是非少、业障轻”,其实自然就是美,像我们看到有的人不会化妆,以前我们文殊讲堂,来了一个精神有点状况不稳的,她去涂口红,涂到连这个嘴角、嘴唇统统有,还问:慧律法师…涂口红涂到这个统统是,因为她精神有点状况不是很好。

我都跟精神病的很有缘,真的,常常有精神病去找师父的。有一天,有一个六十几岁的老太婆,中秋节带了中秋月饼来。“你来干什么?”“我找慧律法师啊!”“慧律法师!找慧律法师干什么?”“他是我先生啊,他是我老公啊,今天中秋节,我带了中秋月饼来,要跟他聚餐啊!”六十几岁的,她儿子已经当兵了,人家打内线说:师父啊!那个精神病又来了,您下来吃饭,千万要小心啊!那我吃饭就很小心,讲堂有三个楼梯嘛!我就随便选一个,一、二、三,好吧!就选这个楼梯走吧!下去吃饭,正好碰到她。她就说:“慧律法师!我来了!”我吓一跳,转身就要跑。她就问说:“你看到我为什么要跑?”我就跟她讲:“我看到你为什么不跑?当然要跑啊!”碰到那个精神状况不好的,没办法啊!一直说我是她老公啊,老公(师学老太太的声调喊)!没办法了,受不了。

所以说,我们了解说:众生要看得破这个相,很难!所以人家说:哎呀!慧律法师,您为什么不剃度女众呢?我业障众啊、智慧少啊、福报轻啊,不敢剃度女众,没办法。师父!那您为什么不剃度小沙弥?我说:有一次,小沙弥说要来我这里出家,有一对爸爸妈妈带一个小男孩来,他讲话还不是很清楚,他爸爸妈妈说:你跟师父出家。师父!我跟您出家。我说:喔!真的喔!出家,出家不好玩耶,出家要吃苦喔!没关系啦!您买电动玩具给我打啦!那么一点点,来我这里出家,我还买电动玩具给他打?有的父母真好笑,那么一点点,爸爸妈妈信得很虔诚,就抱着他的儿子来,“慧律法师!我这个给您当小徒弟,我已经生了七八个了,这个男的最后一个,我送来跟您出家。我说:喔!这么一点点喔,你送他来跟我出家,要做什么呢?”“他可以当您侍者啊!站在您旁边,给您服侍啊!”“你有没有搞错?他几岁啊?”“两岁”,我先做他侍者,我要先做他侍者二十年,他才来跟我服务啊!你有没有弄错?还叫一个两岁一点点的,来说要跟我出家,这父母拜佛拜到稍微有点秀逗了。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当体即空,【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诸位!这一句要用红线统统框起来,还要框三次,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哎呀!这一部《金刚经》,就是叫你离一切相,这一句如果你参透了,整本《金刚经》统统通,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我第一天就告诉诸位了:我是个导游,释迦牟尼佛派我来的天使、导游,我要带领大家进入佛陀的心灵世界。欧洲你去过了,非洲有人去过,美国你有去过,加拿大你去过,澳大利亚、纽(新)西兰你统统去过,南美洲、智利、阿根廷你统统去过;唯有一个世界你没去过,世尊的心灵世界,我们的清净自性,我们都还没去过,我们心灵的世界。我今天就告诉大家,带领大家进入。你想要进入佛陀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的清净的世界吗?很简单,也很难,就是这一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修行一定要在这个地方下功夫。
      
【即是非相者。前言无相。即是灭色以明空义。后言非相。即是了悟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本来不生。故名实相。】  
      
【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者。此谓悟实相者。更无等比。当如是人。不著二边。】两边就是空有,众生不是著有,就是著空,叫做两边。【不处中道。】也不执著说有一个中道,因为万法不可得。【一切无住。即名为佛。】  

【又云。离相清净。解悟三空。】这三空就是人空、法空、空空。【契合实相。究竟涅槃 。三空之义。初即人空。】彻底的观照这个色身,实在找不到一个我。【次即法空。】注意!法空就是万法皆空,万法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眼睛要看色,耳朵听音声,舌头尝味道,鼻子闻香,身体接触,法空就是六根、六尘,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乃至意识,根、尘、识,六根、六尘、六识,万法缘起,十八界所建立的万法,了解那个也不可得,叫作法空。【后即空空。】这第一个“空”当动词用,就是放下;第二个“空”叫作观念。连那个空的观念,统统要放下,叫做空空。【三世如来。同证此理。故名为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不畏惧。【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有的人听到这么高深的道理,一下子无所依靠。平常我们活得好好的,都是依靠这个,依照这个金钱、依照名利、依照…大家日子都是这样过的,依靠这个,依靠那个。世尊说:万法皆空,这些不可以依靠,要依靠你的清净自性来过日子,一下子无所依靠,会惊怖。如果有人听到《金刚经》不惊怖、不畏惧,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了解这个人是太难能可贵了!
      【如是如是者。佛以须菩提所解空义。善契如来之法意也。 】
      【不惊不怖不畏者。心若空寂。湛然清净。等于虚空。】心无相嘛!【有何惊怖。】
      【甚为希有者。谓上根器。得闻是经。谛听受持。永无退转。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呢?须菩提!释迦如来所说的,我现在释迦佛所说的第一波罗蜜,记住!第一波罗蜜,是没有第一波罗蜜之相,它是智慧,能够解脱、随缘,让你放下,解脱自在的,那个叫作第一波罗蜜;而我所教你的大智慧,其实没有大智慧之相,所以,如来所说的大智慧的第一波罗蜜,也没有大智慧的第一波罗蜜的相。“是名”就是方便说。为了方便让大家了解,我方便说:这个叫作第一波罗蜜,究竟平等空性,哪有第一、第二、第三呢?
      【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若悟非相。】如果你了解万法皆空,马上【即达彼岸。实相无二。故名第一。】
      【非第一波罗蜜者。了悟人法俱空。即无生死可度。亦无彼岸可到。何处更有第一。故云非第一也。】没有第一啊!
      【是名第一波罗蜜者。悟一切法。即知诸法。皆是假名。】我们就是一个名字而已,这样体会不出来吗?好!我们中国的四大美女,王昭君、西施、这个貂蝉,什么大美女排在前面。好!我们现在把西施的骨灰放这里,貂蝉的骨灰、王昭君的骨灰,摆在前面,你看哪一个比较漂亮?都是骨灰啊,哪有什么漂亮?这样直接了当告诉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这种东西。如果上面没有写名字,你还不知道那个骨灰是谁的呢?统统火化成骨灰以后,你知道那个是谁吗?在坟墓上刻你的名字,这个就是杨玉环,杨玉环就是杨贵妃,慈禧太后的名字你知道吗?很俗气的名字,禧太后的名字叫玉兰,姓惠,也是菜市场的名字。

菜市场名字你不懂啊?你到菜市场:阿菊啊!就有十几个人回答:你在叫我吗?电视广告那个:怡君。据说那个铭传商专,叫:怡君。六十七个叫做怡君,那叫做菜市场名字。都是这样子,我们现在命名还可以,以前就是鸡屎、鸭角,都是命这个,鲈鳗,好像没有名字可以命。要不然我们现在猜一猜,随便叫都有人,阿春、阿菊、阿秋、阿华。春、夏、秋、冬,菊花、兰花、圆仔花、韭菜花,随便叫就一堆人。叫阿兰的举手,没有半个,叫错了。叫阿春的举手,也没有半个,阿菊呢?有啊!那边就有一个阿菊了,随便说就说中,随便叫就有了。皆是假名,我们什么名字不重要,开发我们清净自性最重要。【法华经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于斯了悟。能入见性之门。是名第一波罗蜜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08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这个忍辱波罗蜜,如来说:没有一个忍辱波罗蜜的相。【是名忍辱波罗蜜。】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我过去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我于尔时,被被歌利王砍我这个色身的时候,我在当时,如果有我相就会痛苦。我在过去被割的时候,【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表示世尊修了很久远的了。这个再讲一遍: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有一个忍辱波罗蜜的相,就不对,因为忍辱波罗蜜其实是空相,悟到毕竟空,才能够真正的忍得下来,这个方便说,“是名”就是方便说。方便说:叫作忍辱波罗蜜,其实忍辱波罗蜜是无相,是不可说的,现在是方便说,有一个忍辱波罗蜜。

何以故?须菩提!如果我过去被歌利王把我的身体割截,我在当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为什么?我如果在当时被割,一节一节的肢解开来,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就会生嗔恨心。意思是说:世尊,没有这四相,真正有忍辱,达到空相的忍辱。
        
【忍辱波罗蜜者。若有能忍之心。即是见有身相。不着我人众生寿者诸非相也。 】
        
【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者。】“非”就是空,忍辱波罗蜜也没有之相。所以,如果你此句后加“之相”两个字,就更清楚。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之相,忍辱是没有忍辱之相的,达到毕竟空叫做忍辱波罗蜜嘛!【了悟人法二空。即无忍辱之相。是达我人众生寿者非相。故云非忍辱也。】没有能真正忍辱之相。
      
【如我昔为歌利王。】“为”就是被。我过去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者。如来设教方便门多。若作教相言之。只是依文设教。为歌利王割截身体。节节支解。曾无一念嗔恨之心 。】这个教相言之就是说:我们方便来讲,其实万法还是回归这个身心。这个还是表法的。
      
所以,【肇法师云。五蕴身非有。四大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白刃”就是大刀子。【一似斩春风。】如果有人要斩我们这个色身,色身早就看开了,五蕴身本来就没有我,四大本来就是空,把这个头放在刀子底下,就象斩春风,没有痕迹。意思就是说;他的心绝对如如不动,不受影响,我们还没有这种功夫。
     
【应生嗔恨者。】如果有我相、四相,就会生瞋恨,世尊没有。【谓色身与法身。即不同也。当知割截之时。即不见有身相。亦不见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何处更有嗔恨也。华严经云。 譬如虚空。于十方中。求不可得。然非无虚空。】也不能说没有虚空。【菩萨之心。亦复如是。】也是这样。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在当时候,【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忍辱仙人者。如来五百世中。修忍辱波罗蜜行。欲令一切众生。成就忍辱波罗蜜法。不著诸相。见一切人。迷悟贤愚。贫富贵贱。平等恭敬。不生轻慢。以至恶骂捶打。皆悉能忍。】统统可以忍耐,【及生欢喜。不生嗔恨之心。】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这个就是重点,你想修行吗?这一句就叫作修行。我告诉你:你拜佛、念佛、用功持咒,功德很大,如果能够加上平常的生活,加上这一点点的:离一切相,离相。哇!生命完全不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离一切相,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你不要说成佛了,如果你在生活当中,能够加上这一点离相的功夫,我说:诸位!你的生活会完全不一样,你跟你的老婆、跟你老公不会吵架,了解这是因缘,夫妇难能可贵,能够作为夫妇,大家要珍惜。如果你能离一切相,你就了解,今天所有的化妆都是短暂的,保持一个庄严,是佛弟子的一个礼貌:但是,如果太过于严重了,那生活就会乱掉,你不能离这个相,就非常严重。有一个非佛弟子,到泰国去玩,人家那个到泰国曼谷,到芭达雅去的,他去旅游。

他去一趟泰国回来,花二十万,像是捆工(搬运工)一样。看到这个也买,看到那个也买,看到什么统统买,回来鞋子买多少?买十二双,买种种的胃药、头痛的什么药、万精油,什么什么统统买,像买那个名牌的,二十万喔,就这样子,中国人就是这样子,有这种习惯。去国外旅游,一天五千块,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有空买药,回家丢掉,(笑)到家统统丢掉。就是这样子。所以说:众生如果不能要下一点功夫,离这个相,烦你都烦死了。
      
【应离一切相者,心常空寂。不生起灭。湛然清净。是离一切相也。】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你绝对不可以动一个念头,见一切色,不可以色生心,就是生执著心。这个生心有三个意义:生执著的心、生分别的心、生颠倒的心。这个有三个角度说。你见一切色,不应当住,“住”就是执著。你不应当住于哪里?住于色相,就是执著,不应当执著这个色法,色法有千差万别。看到有钱人,内心攀缘;看到贫穷的人,看都不看一眼。前几天新闻报导的,那个专柜的小姐,被人家批评得不得了。说:“那一套服装,借我们试穿一下。”如果你穿得很平淡,“那不适合你啦!”还不甩你呢!“你合不来啦!”她连试穿都不要。如果你把它穿得非常的光鲜亮丽,非常的时髦,都是名牌。“那个那一套拿来我试穿一下”。她马上:是!是!“就是那一套”。马上就拿下来。执著在这个色。专柜小姐没办法,她也要吃饭啊!

就被人家批评得很厉害,连试穿都不行。我们到日本去的时候,你尽量试穿。日本人,哎呀!真了不起啊!我们到商店里面,你试穿,穿不好的时候,你又问他:有没有这种款式的?他还告诉你,出来:在那边右转第一间。还跟你:(日语:domo arigado gozaimashita.意即感谢光临)。进去的时候:是!椅子拿来坐(日语谐音iraixiaimase欢迎),每次都听到日本人非常有礼貌,你就是没有买,他都不生瞋恨心,还(日语hai是),你跟他指正,(日语hai是,hondoyo真的哦),真有礼貌,是真正的。所以说:我们住在这个色生心,就完了,就颠倒了。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应当对这个声、六尘起心动念,不要执著。我们随便举个例子,你就知道这个众生多可怕。我看新闻报导的,我有看电视新闻报导的习惯,说:有一群人去KTV、MTV唱歌,连续唱几十天,好像三十几天,好像缴费缴了五十几万。我们唱歌就是声音啊,想要唱出什么?唱出快乐。世间人他不依靠这个,他不知道怎么过日子啊!

唱歌…拼命的唱歌,希望唱出一个快乐出来;可是,你如果听歌听了一个月,还是那一句话:And so what?又如何?你又能怎么样?就是这样子。你一直唱…唱到最后,还是要死啊!就这样子,世间人没有依靠,空虚,由世间人的空虚,往外一直追求,他不知道,快乐在这一念知足当中,他不知道,快乐在这一念智慧当中,还往外一直追求。世尊就说:追求错了!要往内追求才能快乐,你往外追求,物质世界无穷无尽,你怎么追得了满足呢?我这一念很知足,马上就快乐了,够了,我已经很快乐了。所以,邓丽君她就这样子,邓丽君也很可惜,她是我很尊敬的一个歌手,我也很喜欢唱她的歌,以前啦,没出家,出家当然不能再唱了,是不是?很可惜,她会唱,不会悟,她会唱啊:“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师学唱)”无常,她就会唱无常,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就是无常,问题就是她不能体会,邓丽君就是没有碰到慧律法师,所以她死掉了,要不然我就救她一把。

我告诉你:你唱那个不究竟,我度你来当比丘尼,邓丽君你这种歌声,来唱这个炉香赞,哇!那不得了!不过剃度邓丽君也很麻烦,我如果这大莲花居来剃度邓丽君,每天统统都跑来看歌星,我这里怎么修行?我就说:你回去吧!你太出名了,没办法!所以,剃度那个也很麻烦,所以说: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我们去KTV、MTV拼命唱歌…还是一样,生灭无常。
      
【应生无所住心。】要生什么心?无所执著的心。【若心有住。】“住”就是著相。如果你这个心著相,【即为非住。】注意听!“非住”就是心无法安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意思就是:如果你心有所执著,你的心就安不下来。执著金钱,钱就是困扰。世间没办法,我一直重复地讲:生存本身就是很残酷的一件事实,金钱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万万不能,没办法!
      
【是故佛说菩萨心。】佛真正的说,真正的菩萨心,就是无所执著。【不应住色布施。】你布施,你不执著,你不但种下这个善根。譬如说:我们做佛像,每尊六十万,三尊一百八。如果说:你来布施这个佛像,你内心里面想:我布施无所求,这样子布施;或者是说:我只生一个心,这一百八不困难,我来布施,只要所有众生能拜佛,我就很快乐!你这个布施了不起,清净。我要布施三尊佛像的钱,我想:我的儿子能不能考台大?我的女儿基本测验,看看能不能考两百八?上北一女中啊!是不是?众生都是这样。世尊说:这样你还是有所求,著相这个布施。“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注意听!如果你内心有所执著,就不是真的安住。

是故佛说菩萨心,如果加两个字:真正,是故佛说:真正菩萨的心,不应住色布施,布施绝对无所求。不过你布施要对,不要被诈财呀!有的人讲:真布施不怕假和尚。不!不!这一句话绝对要改过来,真布施一定要怕假和尚。你布施正法的法师,他拿来弘扬佛法,利益无量无边众生;你要布施假和尚,拿去喝酒、吃肉、玩女人,完蛋了,是不是?你帮助他造业。所以说:真布施要怕假和尚。观念要改变过来。我所谓的真布施,就是要用智慧布施,你知道这个是正法的道场,护持他没问题,布施无所求,相信三宝,相信师父。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者。心住六尘。即著诸相取舍爱憎。无有休期。应生无所住心者。心无所住。随处解脱。】换另外一个角度说:你执著也没有用,因为那个是无常的东西。有一次,我去台湾大学上课,一个女同学,她感情冲不过去,一直想要自杀。因为学佛很浅,虽然懂一点佛法,拼不过去,要告诉她:无常,要观照。后来还是自杀,死了。所以告诉诸位就是说:佛法这种东西,需要一点时间,观照无常,观照空,他需要相当的稳定力、功夫,没有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听一听,可以,你打下这个基础,你知道生命有方向感,有依靠了,依靠自己的清净自性,你了解万法不可得,一步一步来放…所以,因为是凡夫,不能一开始就要求所有的人都是圣人,没有办法的。所以我讲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修行是真枪实弹的东西,不是嘴巴说一说而已。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了解,这无所住,其实真的不简单,随处解脱。【内外根尘。悉皆销殒。若一切无心。】无心就是无执著心,无分别心。【即无所住也。】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者。】非住就是无法安住,心一执著,安住不下来,你无所执著,就安住在无所执著那个地方,可是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讲,无所执著,那我安住在哪里啊?他看到这个现象,就建立种种的观念,透过观念,就透过种种的语言表达,取种种的相,进入观念,观念又用语言表达,都是这样循环,一直这样循环。他从小老师就是叫他这样子了,1+1=2,在佛法不是,佛法就不一定,1+1一定等于2吗?真的吗?这是什么?(师以大拇指与食指相圈出一个空心圆)中间这个,空,小小的空。是不是?这是什么?(师又以另一手的大拇指与食指相圈出一个空心圆)空,两样把它加起来,空(两手的空心圆相融还是空),一加一等于多少?一个虚空加一个虚空等于多少?告诉你:马上问倒老师,马上一下就倒,因为老师也是执著啊!老师也不知道这个真理。因此世间人那一套道理,就是从小他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是执著的教育,佛法的教育刚好反过来,解脱的教育。

从小就是告诉你,你要当总统,你要当科学家,你要当奥运的游泳健将,你要当这个,要当那个,从来没有解脱,所以,所有众生都没有办法尽所有智,我们后天的教育,没有办法尽所有智。所谓后天的教育就是说:先天性带来的,后天的教育就是语言、文字、数目,只要一直在这个世间的教育,没有听到正法,统统不究竟,统统没有办法尽所有智,产生真正大智慧。譬如说:世间的教育,它叫作执著教育,叫作金字塔的教育,注意听!我这一段在讲什么,你要注意听!金字塔教育就是,从小就是学中文,中文学到中文博士了,这个Super Doctor超博士,到这顶点就是这样子了,因为语言它一定有个极限,知道吗?学中文,学几个数字,学几个语言、文字,然后语文一直累积…到博士,到超博士,停了!这叫作金字塔教育,他到顶端,没办法了,最高他就是超博士嘛!中文的超博士。你是英语系毕业的,英文讲得非常好,很溜,到一个顶端,可是你懂英文,你并不一定懂中文啊?懂中文,并不一定懂英文啊!好!法文呢?你没办法啊!你尽所有智,没办法。你教这个法文,还是金字塔,一个顶尖。佛法不是这样,佛法的教育是尽所有智,看到任何东西,当下就突破,你就会产生永恒的智慧。譬如世尊说:佛说桌子,即非桌子,是名桌子。

这个桌子当体即空,方便说:这个是桌子。见所有相,统统是虚妄。你马上就很清楚了。世间的教育,叫作执著的教育,愈教育就愈痛苦,他去追求这个名、追求利,追求金钱,不管你什么道德、观念,什么智慧、解脱,统统不管,我只要能活得快乐就好。所以,世间的教育,没有办法产生圣人,没有办法产生真正的大圣人,没有办法像佛陀尽所有智,佛陀见一切相,都是缘起,当下是就是空,无所执著,尽所有智马上跑出来。世间人的教育就是金字塔,他到一个顶端,就没有办法突破,中文到一个顶端,英文到一个顶端,法文到一个顶端,韩国韩文到一个顶端,突不破了,极限了,就是这样子。世间最大的,就是当总统、当皇帝,最高了,还是那一句话:and ao what? 又能如何呢?学佛就不一样,学佛的进入什么?又另外一句英文了:就是incredible不可思议的境界了,真正开大智慧的人了。所以,在座诸位,你今天坐在这个地方,多么的幸运啊!你们是个lucky old woman幸运的老女人,(笑)或者lucky old man。好了!不跟你开玩笑。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08

若心有所住,即为非住,【真如之心。本无所住。若不住诸法相。即与道相应也。若住于法。即违正教。既违正教。即为非住也。】
     
【不应住色布施者。菩萨不见有身可舍。于诸宅舍道路。逢见一切愚痴贫贱之人。毁骂捶打。需索财物。若能随顺其意。令生欢喜。不生嗔恨之心。即是布施之义。若只分辨是非。顾惜财宝。阻抑其意。令生嗔恨。】“抑”就是止。阻止他人的意,就是没有随喜心。记住!我告诉你:你一定要学一种修养,学这种修养,你一生一世享用不尽,记得:“随喜赞叹”!你记住师父这一句话就好,你明明知道对方的缺点,千万不要让他出糗,知道就好,也许你看到对方的缺点,不一定是对方的缺点,也许误会别人,也许是错觉,自己对他有成见,也不一定。因此你记住师父这一句话,一生一世都受用不尽:好事,统统随喜,记得:赞叹人家的优点。要在大众中赞叹人家的优点;责备一个人,要在私下,叫来前面慢慢的谈。学人类一个最基本上的修养,就是随喜赞叹,这随喜赞叹后面就是加功德,随喜赞叹就有功德。弘扬正法,赞叹,行善,赞叹。只要是好事,随喜赞叹。所以,今生今世你一定要做这个工作,要守这个口德。【即不名布施也。】
      
【凡夫不肯空心。】不肯空心就放不下,【恐落于空。】恐怕什么都没有,【不知自心本空。】不晓得我们的心本来就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愚痴的人,想要把这外在的事相除掉;可是,不除内存的妄想、颠倒、执著。【智者除心不除事。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著。然舍有三等。】有大舍、中舍、小舍。
      
先讲大舍,大大的布施,【内外身心。一切俱舍。】心【犹如虚空。无所贪著。然后随方应物。】“方”就是时空。随种种的各地方、各个时空所显现的来展现。【能所皆忘。】没有能布施的心,没有所布施的东西,没有所布施的身心,【是为大舍。】
第二个,【若一边行道布德。一边旋舍。无希望心。】希求的心,【是为中舍。】他不是把身心内外统统舍,一边行道,一边布德,布施这个德,一边又舍,也没什么希望心,这不错了!
      
三,【若广修众善。有所希望。闻法知空。】听到这个《金刚经》,知道万法皆空,【遂乃不著。】就开始慢慢地不执著,慢慢地不执著。。。【是为小舍。】
      
【大舍如火烛在前。】大舍,火站在前面,人跟着火走,看得很清楚。【更无明暗。】没有明也没有暗。【中舍如火烛在傍。】在旁边照的话有影子,【或明或暗。】有时候看得到,有时候看不到。【小舍】一点点的布施,【如火烛在后。】火在后面照,前面是人的影子,看不到。

【不见坑穽也。】小舍就像火烛在后面,不见坑穽。

【应如是布施者。】应当这样子的布施。【俭于自己。】对自己就是非常节俭。【奢于他人。】“奢”就是肯布施。对自己非常节俭,对别人很肯布施,【是名利益。一切众生。若人心口相应。】如果有人心跟口是相应的。【行解一般。】解,有了解这个世间的真理;实实在在的去做。【是名利益于自己也。】只利益自己。【所学佛法。自然广大。虽具见闻觉知。万境不能染著。即是解脱了悟之人。岂无利益。】

      【如来说一切诸相。】就是天地万象,只要有形相的,包括没有形相的声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法这个统统叫作一切诸相。如来说一切诸相,其实都是缘起,都是性空,【即是非相。】当下就是空,你明明知道那个是空,【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佛所说的一切众生,分析起来,根本就没有这个人。
      【谓能秉持律仪。修行善法。而用布施。饶益众生。不住诸相。诸相本空。故云即是非相。】当体即空。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真就是不假嘛!【实语者。】实就是对不实在讲的,释迦佛讲的是实在的,你不真不实,那不是佛。【如语者。】如,就是所讲的与空相应,就是如语。“如”就是如如不动,就是空。如语者,就是绝对不会改变的。【不诳语者。】释迦牟尼佛是如来,是绝对不会欺诳众生的。【不异语者。】前后不一,昨天讲的,跟今天讲的不一样;今天讲的,跟明天讲的不一样。
      【迷即种种皆妄。故不真。不实。不如。有诳。有异也。悟即一切真。一切实。一切如。不诳不异也。真语者。一切含生。皆有佛性也。实语者。一切法空。本无所有也。如语者。一切万法。本来不动也。不诳语者。闻如是法。皆得解脱也。不异语者。一切万法。本自空寂。将何为异也。】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此法无实者。心体空寂。无相可得也。无虚者。内有河沙功德。用而不竭也。 】
       【欲言其实。无形可观。】什么都没有。【无相可得。欲言其虚。见能作用。是故不可言有。不可言无。有而不有。无而不无。言辞不及。其惟圣人乎。若不离相修行。无由达此法也。】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布施却执著,执著自己的布施,就象一个人进入黑暗的地方。【即无所见。】就执著嘛!【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有这个眼睛,【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
      【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者。众生之心。本自无住。无住之心。】没有执著的这颗心,【即见诸法实相。名为菩萨。】【二乘之人。心住于法。不见诸法实相。背菩提路。何异凡夫。】跟凡夫没什么两样。【如人背明而入暗室。】
      【如人有目。】有这个眼睛,【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者。二乘之人。不见色而住色。】就是安住在无所住,见到一切色法而无所住,就安住在无所住那个色法,【譬如不见坑穽而堕坑穽。】如果有人没有看到这个陷阱,就掉进去了。
      【菩萨见色而不住色。譬如见坑穽而不堕坑穽。 一切诸法。但有假名。二乘之人。为无慧眼。不辨真假。菩萨即有慧眼。见种种色。悉皆无相。】都是无相。【故达摩云 。不见色即是见色耳。】注意!这第一个“见”就是著,执著。不著于色,就是真正见到色的本质。这一句话一般看不来的,为什么不见色就是见色?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道理的。中国人用字,没有善知识开导,你会死在字里面,字里行间里面。不见色就是见色,意思就是:当你不执著于色法,你就是真正见到色法的本质,色法的本质就是空,当体即空。
      【即为如来以佛智慧者。若人心常精进。读诵此经。即觉慧性渐开。】智慧慢慢地开,【应当了悟实相。人法二空。不被一切善恶凡圣诸境惑乱。即同如来智慧性也。】
      【悉知悉见。是人成就功德者。三世诸佛。无不知见。】那个无不,连着知跟见要读两次。无不知,然后加:无不见,“无不”要用两次。无不知见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了悟之人。故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因此世间,师父已经讲了:世间的教育,都是金字塔的教育,你怎么教,顶多当作一个学者,不能了生脱死啊!永远不可能了生死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10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经文:【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初日分就是六点到十点,早上六点到十点。【中日分】就是十点到下午两点。【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表示布施得很大很多。【後日分】就是下午两点到六点。【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又布施得很久远,长久以来一直布施。【以身布施。】不得了!这色身是大家所贪爱的,用这个身来布施,就是不要命的布施,这个功德大不大?很大了,可是,功德比不上什么?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如果有人听到这一部《金刚经》,【信心不逆。】“不逆”就是顺佛意,不违逆佛意,了解万法毕竟空寂,除了你自己妄想、颠倒、执着、着相以外,其实本无所有,在本无所有的万法里面,强烈的执着、分别,因此造无量无边的恶业,继续轮回生死。如果有人听到《金刚经》,万法皆空,彻底放下,顺从佛意。违逆就是不顺佛意,那不逆就是顺佛意嘛!信心顺佛意,顺佛意就是毕竟空,一下悟入不生不灭的明心见性的法门。【其福胜彼。】简单讲:有量又相的东西,就一定比不上无量无相的法门,这绝对没办法比的。【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我们把这个经典,我们现在都不是书写,以前人毛笔字写得很漂亮,没有印刷术,当然就书写读诵,为人解说,现在印刷术这么发达了,不需要。
     
【肇法师云。从旦至辰。名初日分。】就六点到十点。【从辰至未。】就是十点到下午两点,【名中日分。】【从未至戌。】下午两点至六点,【名后日分。】【于此三时。乃至无量百千万亿劫。舍身布施。亦不及受持是经。】所以,你每天诵《金刚经》,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很多人都大感应,《金刚经》也不是很大一部,你又可以了解里面的义理,慢慢熏习,每天诵《金刚经》。所以,这一部经是我非常赞叹,而且我希望大家每天都诵的,至少你初一、十五要诵的,或是你六斋日诵一下《金刚经》。【见自性耳。】
      
【见自性者。谓深明实相。人法二空。乃是大悟人。法华经云。瞻仰尊颜。目不暂舍。】瞻仰世尊庄严的仪表,眼睛都不会移动。【心常精进。无有间断也。】
      
【受持读诵者。行解相应谓之受。勇猛精进谓之持。心不散乱谓之读。见性不迷谓之诵。】所以,这个受持读诵,其实还是明心见性的意思。
      
【为人解说者。谓已悟人。能见自性。方便为人解说此经。令悟实相。成无上道。此为法施。无所住相。功德无有边际。胜前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以身布施就是相,相布施绝对不会比无相来得功德大。【功德百千万倍。】

      【须菩提。以要言之。】简单的说。【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其实这个都是讲清净自性,为什么这一部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的功德呢?这一部经是讲明心见性啊,我们的心性,本具足无量的万德庄严,无量无边的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如果你发大乘心,就跟你讲《金刚经》。【为发最上乘者说。】最上乘就是明心见性大法,你发最上乘,你想明心见性,就跟你讲《金刚经》。
   
【无边功德者。若人于此经典。了悟人法二空。深明实相。】人生宇宙的真相,就是万法皆空,不可得。【功德广大。即同佛心。无有边际。不可称量也。】
     
【为发大乘者说者。智慧广大。能见自性。色空俱遣】见一切色法,放下,但是,也不能说:我把那个色法空掉。你用这个空,把这个色法空掉,你着一个空也不对,色空,色就是有,有跟空统统放下,【不着二边。】两边既然没有,就没有中道可立。对不对?你说左边,路有左边有右边,才讲这是路的中间,你发射太空船到虚空去,太空船发射到外太空去,你说这个太空船,要靠左边走,还是靠右边走?你在美国的控制中心里面说:你这个太空船靠左边走。左边在哪里啊?一看,一望无际,没有边啊!那右边呢?一看:太空船,你靠右边走。右边一看,也没有,这虚空啊!有左边有右边,才叫有中间嘛!是不是?你着空着有,你才有讲中道嘛!两边都没有,哪有什么中?就是这个道理。【二边既无。即无中道可立。不染万境。即是大乘菩萨所行之道也。】
     
【为发最上乘者说者。】什么叫最上乘的根器呢?【不见垢秽可厌。不见清净可求。】垢秽跟清净是对立,可厌跟可求是对立的,没有看到污秽可以厌离的;没有看到清净可以寻求的。【无遣可遣。亦不言无遣。】也不着于一个无遣的观念。无遣可遣,就是没有东西可以遣,也不执着一个:我没有遣这个观念,我没有遣,“遣”就是除,遣除的意思嘛!【无住不住。亦不言无住。】不执着于不住,无住于不住,就是不住于不安住的地方。简单讲就是说:住于无所住的意思。无住于不住,也不执着我是无所住,所以,无住不住就是,也不执着一个我,我心无所住,我执着一个:我无所住,这个还是执着。不执着一个无所住的心,也不言无住的观念,也不着一个我无住的观念。【心量广大。廓若太虚。无有边际。即是最上乘诸佛地位也。】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其实如果你加上明心见性,你马上统统很清楚,我念一遍给你听,若有人能受持读诵这个明心见性的法门,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明心见性者,不可称量,明心见性者,无有边,明心见性者,不可思议功德,统统加一个“明心见性”,马上答案就很清楚。
     【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明心见性的人,就是荷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家业。
     【广为人说。知见是人皆得成就。】知见就是了知,“知”就是了知,“见”就是见到。了知见到了这个人一定成就。
     【不可思议功德者。此谓上根器人。深明此经。了悟佛意。持此大乘经典。为人解说。令诸学者。各见自性。无相之理。】
所以,你在这个生活当中,统统要加一个“无”。我告诉你:世间人用有来享受这个世间,师父现在教你一个无上大法,无上大法就是什么?碰到什么事情,统统加一个“无”,不得了!这个“无”就享用不尽,当你结婚,娶妻生儿育女,你要告诉自己:这是短暂的,没有一个真正这样,有一天会消失的,没有真正的家庭。当你银行多了很多钱的时候,你告诉自己:也没有真正增加。当你银行减少的时候,你要告诉自己:也没有真正减少,都是短暂的东西,你就不会难过,你有得,快乐,失就痛苦嘛!当你拥有洋房、汽车、大楼,就告诉自己:也没有这一些东西,真正这一些东西都是短暂的。

平常生活都加一个“无”,你的女儿到美国去留学,每天在那边哭,没有真正这个女儿啊,究竟处都是空啊!放下,再放下,再放下,佛法就显现出来了。可是,我告诉诸位,很难!有一个佛弟子业障很重,我就告诉他:彻底放下!他回答:很难!彻底放下,很难!(师笑)真的!凡夫俗子一听到正法,知道万法皆空,可是,要那个放下,我告诉你,没有悟到这个空,不可能!所以,这个无相之理,【得见本源自心是佛。当知此人功德。无有边际。不可称量也。】
      
【心佛颂云。佛即心兮。心即佛。】佛就是我们自己心自己作的,心就是佛。【心佛从来皆妄物。】心的名词,佛的名词,这个都是方便说,虚妄的东西。【若知无佛复无心。】如果你了解,我们这一颗无相就是佛,才是真佛,世间众生见到的,统统是假佛,佛像嘛!用画的、用雕刻的,真佛见不到,真佛要明心见性的人,才真正的见到真佛。对不对?无佛复无心,也没有妄想、颠倒这一颗心。如果有人知道,无佛也没有这颗心,【始是真如法身佛。】这个才是真正的法身佛。在旁边写一个:无相,真如法身佛就是无相佛,你修当体即空,放下。【佛佛佛。没模样。】我们每天念佛、拜佛,每天称佛,他没有模样呀,没有形相的。【一颗圆光入万象。】“一颗圆光”画括弧,旁边写个:本性,就是我们的本性。一颗圆光入万象,就是我们悟道,用这颗明心见性的这个清净心来到万法,你到美国,明心见性,在台湾,明心见性,到哪里都是,任何的现象界,本性融入,统统没有罣碍。所以,一切现象就是实相,悟到实相的人,不坏现象。所以,达摩大师说:出家悟道,出家人就是佛,在家人大彻大悟,在家还是佛,真的!达摩大师就是这样讲的,谁开悟,谁就是佛,不在相上论断。现出家相,没开悟不是佛,不是佛;在家居士大彻大悟,在家居士就是佛。知道吗?论清净自性的角度来说,当然我们还是要礼敬三宝,不敬三宝,礼佛无益,要先恭敬三宝。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体就是无相,没有这个体,无相之体就是真正的我们要依靠的真体,因为有相皆是虚妄,无相当然就是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所以,你见一切法,当下就契入无相,不要执着,不要分别,不要颠倒,就是这个,当下就是本性。【非色非空非不空。】你讲到清净自性,它也不是色法,无形相的嘛!非空就是有,也不能讲它有,它无形相;非不空,就是也不能说它不空,也是空,因为无相可得。非空就是有,非不空就是空,负负得正。【不动不静不来往。】清净自性没有动,也没有静,也没有来往。【无异无同无有无。】也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无相嘛!也没有所谓同,因为千差万别还是存在。无异是指本体,无同是指千差万别的相。无有无,没有有跟无这种观念。【难取难舍难指望。】什么叫作清净自性?清净自性取不得,无所执着,舍,你要放掉,当下就是。难指望,把笔拿起来,指望:描述。“难指望”就是没有办法用语言、画像来描述,到底我们的清净自性是什么东西?画,画不出来,写,写不出来。叫作:难取难舍难指望。【内外圆明到处通。】如果你明心见性,哪里统统通。

【一佛国在一沙中。】把笔拿起来,“一佛国”叫作大,“一沙”表法的,表示一念。广大的诸佛,就在你一念当中。一粒沙也是表示一念,【一粒沙含大千界。】就是大,所以,一佛国就是大,一粒沙就是小,大千界就是大。我们这一念,所有的广大,摄归在一念,这一念就包含大千世界。一佛国就是大,在一沙中就是在一念中,就是小。大,回归到最后还是一念,一粒沙含大千界,这个小小的这一念头,就包含了大千世界,小就含大。【一个身心万个同。】一个人这个身心,个个虽然不同,但是,只要你明心见性,见到了清净自性,每一个人都相同。一个人身,只要这一个人明心见性,万个同就是,千万个人在一起,也同具,同样具足清净的自性,叫作:一个身心万个同,千万个人,都同一个清净自性。【知之须会无心法。】如果你了悟了,你就知道这个无心法。【不染不净为净业。】因为染、净是对立的东西,【善恶千端无有无。】善恶还是对立的,善恶放下,千端,百般的善恶统统放下,这对立的,无有无,有跟无还是对立的。你如果放下对立的,【便是南无大迦叶。】这个就是禅宗第一初祖,也就是传佛的心法。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10

【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闻经解义。如说修行。广为人说。无相之法。令诸学者。悟明心地。能行无相无着之行。开发心中智慧光明。离诸尘劳妄念。共成无上菩提。当知此人。负荷自性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于身内也。】

      
【何以故。】为什么呢?【须菩提。若乐小法者。】如果喜欢学二乘人的小法。【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前面是讲相,前面是讲: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现在是着见,见就是内心的精神主体的意识形态,相是外表、物质,现在是精神意识形态的主体,进入微细的四相,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世尊知道众生执着得太厉害了,《金刚经》不是每一个人可以听得进去的,【为人解说。】
      
【若乐小法者。凡夫愚钝之量。不能听信广学无上菩提。只修福德。六道轮回因果之法。纵使强学执着多闻。】这个就是学者,记得喔!研究佛法,把佛法当作学问来研究,只能造就几个学者,不能造就祖师。造就祖师这个大彻大悟,是真枪实弹的东西,是真正有证量的圣人的。其实,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有没有见性,开口就知道。就算你强学执着多闻,【为人解说。被明眼人觑着。】“觑着”就是看透了、看破了,我们台湾话叫作一眼识破,【手忙脚乱。一场败阙。】没有悟,你说你悟,内行人一听,知道你是骗人的。现在这个社会,电视报导的就是这样子,敛财骗色一大堆,假藉着佛法,对不对?胡搞乱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善知识指引,要不然我们分辨不出,哪个是正,哪个是邪。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哪一个地方有《金刚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这一部经是教你明心见性成佛的。【当知此处。即为是塔。】就是佛塔呀!佛塔,你要恭敬啊!所以,【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要点种种的香,散种种的花来供养。
      
【在在处处。若有此经者。一切众生。六根运用。种种施为。常在法性三昧之中。】眼、耳、鼻、舌、身、意,一运用,统统明心见性,触一切境界,当体即空,不打执着,不打妄想,不打颠倒念。【若明此理。即在在处处有此经也。】
      
【一切世间者。谓有为之心也。】
     
【天人阿修罗者。天者。逸乐心。】喜欢享乐。【人者。善恶心。阿修罗者嗔恨心。但存此心。不得解脱。】你只要存这个心,就没办法解脱。
      
【所应供养者。若无天人阿修罗心。】天人、阿修罗、凡夫的心,【是名供养。】没有这些念头。
      
【即为是塔者。解脱之性。巍巍高显。】一个大彻大悟的人,那不是你用意识形态可以思量的。所以,世尊在《法华经》里面讲:就算舍利弗、目犍连用他们的思惟,百千万亿劫,也不能了解佛陀的意境。这个就是说:清净的自性、悟道的人,不是你用语言意识心可以揣测、可以模仿,完全高深不可测。巍巍高显,【故云是塔也。】
      
【以诸华香而散其处者。当于解脱性中。开敷知见。熏植万行。】开敷佛的知见,佛的一生一世,所讲的经,无非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开佛知见,示佛的知见,悟佛的知见,入佛的知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所讲的经典,就是要你入于佛的知见。熏植万行,我们现在还没有成道呢!我们万行都要修行,万行离不开法界,万行当下,【即法界性。自然显现。】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12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经文:【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有人轻视你,有人毁谤你。【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所以,骂你的人跟你消灾啊!人家来侮辱你,是拿功德来给你赚啊!有人侮辱你、伤害你,记得啊!他是拿功德来给你赚啊!你要是接受、忍耐,你就赚到这个功德了。跟你过意不去的是来成就你的啊!要这样观想,是不是?所以这里就说:如果有人轻贱你,你本来要堕恶道,因为持诵《金刚经》,恶业就消灭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也一定会成佛的。
      
【此谓若人受持读诵此经。应合得人恭敬。】应该受人恭敬。【今复有疾患】“疾患”就是病苦。【贫穷诸衰。】“诸衰”就是衰退之相,【及为人所憎恶。】人家看到你就痛恨了。【世人不达先业。将谓诵经为善。即无应验。】诵经,认为是一种善事,怎么样?即无应验,所以,只要没有感应,【遂生疑惑。殊不知若非经力。应堕恶道。】因为你诵经的功德,所以免恶道。因此记得!只要你学佛,把一切的逆境,当作统统在跟你消灾。知道吗?内心不要动一个念头瞋恨,把所有人家侮辱你的、攻击你的,伤害你的,谩骂你的,统统观想他在成就你,内心不难过,你也解脱,他也快乐,你也快乐,他来给你消灾啊。谢谢(师双手合十称言),感谢消灾。所以,有人说:哎呀!师父啊!某某人伤害您、毁谤您。我都这样讲:哎呀!(师双手合十称言)感谢消灾,感恩喔!一句话就解决了,我们也不要辩什么。

对不对?误会不是靠解释可以处理的,这个世间,很多东西是没有理性的,不是用道理可以讲的,不是大家可以坐下来说,用理性可以交谈。不一样了,每一个人的角度不同,背景不一样,思想观念不一样,强迫对方来接受你的观念,是痛苦的。我告诉你一句话,要牢牢记住,这一句话如果你记得起来,一生一世都解脱:你想要痛苦吗?很简单,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保证你活得痛不欲生。真的,我没有骗你们,试图改变对方的,是大愚痴的人,夫妻就这样子,还没有结婚,结婚以后,老婆想要改变老公,老公想要改变老婆,就演布袋戏,吵,争吵,每天吵…好,大家冷静一下,两个都为对方好,先生为老婆好,老婆为先生好,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我告诉你,你一生一世都会活得痛苦不堪。师徒也是这样,夫妻也是这样。所以我不会把我的观念强加在我的徒弟的身上,我给他更大的时间、更大的空间,因为他的人格发展、背景叫Background is different.不一样,不能用画一道线说:徒弟一定要怎么做,不会的,所以跟着我的徒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人的角度、学历、思想观念不一样,我不会强迫你一定要怎么做,我不会这样子。你能发挥,那最好了,我尊重你。所以,我今生今世不会活得很痛苦,有看法跟我不一样的,我就是回答一句话:很正常。对不对?世界那么美丽,为什么那么美丽,因为有树啊,有高大的树,有花、有草、小桥、流水,千差万别,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叫做美嘛!一片都是草皮,漂亮吗?在沙漠当中,一棵大树,很大的树,底下光秃秃的,没有小草,漂亮吗?不漂亮。所以记住!尊重别人的看法,可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世界。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间,人应当互相尊重。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间,人应当受到尊重。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保证你活得痛不欲生,生命不是想要改变别人,是要彻底的改变自己,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就这样子。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降伏别人不如降伏自己。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为什么不能包容更多意见不同的人呢?所以,圣人活得很快乐,大彻大悟的人活得很快乐,让你自生,自己生长嘛,自己调整嘛!你我的时空背景、立场完全不同,我不一定要画一线。譬如说:我们这个山,如果统统只有树,没有草,不漂亮;只有草,没有树,不漂亮,各安其分,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们在不同千差万别的当中,有相同之处,就是尊重。在座诸位面相不一样、身分不一样、背景不一样:可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互相尊重,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雅量,就值得人家尊敬。respect值得尊敬的一个人, Love is eternal爱是永恒的。见性就是永恒的,开发了内心世界,圣人是完全不一样,他过的日子跟你过的日子是完全不同。【以今世人轻贱,故折三途之报。】“折”就是除去三途之报。【速得无上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这“阿僧祇”就是不可数,没办法数,数不尽了,无量无边不可数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就是无量无边,碰到那么多的佛陀,释迦牟尼佛过去供养这么多佛。【悉皆供养承事。】都供养他们。【无空过者。】就是尽心尽力的供养诸佛。这功德大不大?很大!做个比较呢,就这样子了: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那大了!【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我所供养的诸佛的功德,【百分不及一。】读诵受持《金刚经》的人,【千万亿分。】不及读诵受持《金刚经》的人。我供养无量阿僧祇劫,又无量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这么多佛,这么长久远,供养得多不多?多!不如一个持诵《金刚经》的人。不如一个持诵《金刚经》的人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都比不上。因为供养是有形相的,心性是由内心开发出来的。【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算数譬喻是没有办法达到的。
      
【阿僧祇劫者。梵语也。唐言不可数。供养阿僧祇恒河沙佛。施宝满三千大千世界。舍身数如微尘。】“微尘”就是无量无边,生生世世都在布施,把生命都交出来。【所得功德。】大不大?大!但是,【不如有人于此经典。得悟真性。】了悟清净真性,绝对【胜前所得功德。百千万倍。达摩对梁武帝云。造寺写经供养布施功德。只获人天小果。】你布施,那个是生灭意识心态,执著的心、分别的心,不是清净自性展现出来的,【实非功德也。】功德是由明心见性,清净自性展现出来的,这不是布施可以得到的,要去体悟。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马上就受不了,狂乱了。【狐疑不信。】狐狸是最容易怀疑的,叫作:狐疑不信。因为《金刚经》功德太大了,末世的人没有善根。如果只要有受持《金刚经》,我说这个人所得的功德,我讲出来,打死你不相信,你心就发狂、发乱。【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这一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明心见性这个义理是不可思议的。你诵《金刚经》,持诵受持,【果报亦不可思议。】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13

所以,我都鼓励人家诵《金刚经》,因为《无量寿经》很长,我鼓励人家诵《金刚经》比较短,因为我们出家、在家,事情有时候很多,事情比较多,《金刚经》比较短,功德又大。又可以在这个经典里面回光返照,哪一天不小心,碗公,啪!开悟了!以前人就这样子,以前的人开悟,都是很不小心的。在吃饭时,不小心,碗打破了,大彻大悟,啊!这样子。开悟,大彻大悟。有一个参禅的人,参…有一天大彻,恍然大悟,第一句话讲什么呢?啊!原来我的妈妈是女人。意思就是:原来就是本来的面目的意思,我的妈妈是女人。就是说:本来就是女人了,悟到本来的面目,就不用再说了。听懂吗?我妈妈本来是女人,我以前怎么没想到我妈妈是女人?我大彻大悟的时候:原来就不离当下嘛!这大彻大悟的人第一句话讲:啊!原来我的妈妈是女人。不过,你们可不要自作聪明,假装开悟:啊!原来我爸爸是男人。算了吧你,这个不是你的境界,乱扯一通!
      
【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我如果具说,【谓说悟后净妙境界也。】我开悟以后,清净不可思议的境界。【前为乐小法者。】喜欢小法的人。【谓说降住小乘之法。】因为不乘人有小乘人的根器符合。【欲令悟入。尚犹不信。】小乘的根器就是这样子啊!乐于小法嘛!大乘大法没办法。【若便为说见性大乘之法。】究竟义,见性才能成佛嘛!【解通人旷。】做一下笔记,解通,如果是悟解(开悟的悟喔)、体悟、解了,解就怎么样?贯通了,解就是道理。道理贯通了。

人旷,这个人的心量就广大无边。所以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不著相,什么相都碍不着他,他的度量很大。有一句话你们听过吗?世间人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哎呀!这个如果在佛教里面,(日语)不算什么。这个算什么东西啊!宰相肚里能撑船?我告诉你:大彻大悟,胸量如虚空,撑什么船?你开太空船怎么都飞不到。大彻大悟就无相,你怎么搞,无量无边际的。所以,世间人就是:他度量很大,就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不算什么。在佛法来讲,这小case,佛法一念之间,大彻大悟,胸量如虚空,无量无边。【得必无涯。】“涯”就是限量,无涯就没有限量。【狂乱不信。徒使其狐疑也。】《金刚经》的功德,无量无边,根器不够的人不相信,只能增加他的怀疑。
      
【义者。般若之义。】大智慧的义理。你诵《金刚经》持诵奉持,每天回光返照,功德愈大。慢慢地体悟。
      
【果报者。所得功德也。由智慧而悟真性。】真正的智慧,悟到清净的自性。【三世诸佛。理应不异。不可思议。】三世诸佛空性的道理,是没有改变的,悟到万法皆空,不可得,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我告诉诸位:开悟的人、大彻大悟的人就是这样子:无是无非,无来无去,无增无减,无垢无净,无善无恶,简单讲:不要落入观念。注意师父这一句话:千万不要在相上落入观念,落入观念,你就会痛苦。我再讲一遍:譬如说,什么叫落入观念?你现在搞不清楚,譬如说:有一个人你很痛恨他,给你倒了好几千万,你很痛恨他,注意听喔!你非常痛恨他的时候,很恨,我的几千万给他倒了,恶性倒闭,注意看!有没有这个人,你要冷静分析,你所痛恨的那个人,用X光照照看,剩下骨头;一百年以后不存在;现在虽然存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你会找到没有一个可恨之人。

世间人就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佛道的人就是说:可怜之人没有可恨之处。当体即空嘛!佛法跟世间人完全不同。世间人叫:可怜之人,必有怎么样?可恨之处;佛法不是,可怜之人,没有可恨之处,当体即空,你找不到这样的人。所以师父刚刚告诉你的:不要落入观念,相不可得,对不对?千万不要恨他,记住,伤害你的清净自性。世尊说:愚痴的人,每天都在做伤害自己的事情。我们每天都在伤害自己的清净自性,因为没有开悟嘛!贪,染污了清净自性;瞋恨,对你不满,就是一直攻击你、伤害你,无中生有,白的讲黑的,黑的讲白的,对不对?学佛的人是福报最大的。所以说:记得!你看那个政治生态就知道,很可怕的。对立。

       (合掌,众随法师诵偈)合掌,跟着师父念,好好的体悟:
       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成道须臾刹那间。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14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经文:【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是须菩提在前面提出来的问题,现在世尊要回答。云何应住?如何来安住呢?云何降伏其心?如何来降伏这一颗颠倒、妄想、执著的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正等正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生什么心呢?发大愿:【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灭度一切众生,就是说法度众生,虽然度无量无边众生,却没有众生可以度,四大本空,五阴无我,若有众生得度,就变成著我、人、众生、寿者相。所以,诸佛菩萨,或者是善知识、祖师大德,给我们增上缘,我们听经闻法以后,在我们的自性当中产生智慧,这个智慧提升起来,彻底的断除执著和分别、颠倒,所以是自性自度。所以,《六祖坛经》中,“自性自度”就是六祖讲的。佛不能度众生的,佛如果能够度众生的话,我们就不要修行了。佛没有办法帮助我们成佛的,给我们增上缘,指导我们:要成佛作祖,还得我们的清净自性才有办法的。佛如果能够救度我们的话,那我们不要修行了。就请释迦牟尼佛统统把我们带到净土去就好了。修行没有别的法则,统统要自己来。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者。注见《善现启请分》中。】
         
【当生如是心者。谓二乘之人。执著诸相。起诸妄念。如来指示其心常空寂。】我们真正见性的这颗心是寂灭的,无诤的,从头到尾都是清清净净的。是我们动一个念头,对相上不能贯穿、透视,相当体就是空,硬是在相上里面,强加执著跟分别,因此使我们的清净自性,【湛然清净。】而隐瞒起来。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者。佛言我今欲令一切众生除灭妄心。令见真性。白乐天云。】白居易这么说。【澹然无他念。】这是淡泊的意思,或者清静的意思。【虚静是吾师。】我们的心空到极点,空到极点没有一物。【圭峰禅师云。觉诸相空。】就无色,无受想行识,禅宗里面讲的就是这个,什么是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是什么?很简单,就是无色,无受想行识,父母还没有生我们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这个色法?没有!我们生出来的时候,这个色法生灭无常,受、想、行、识,生灭无常。

所以,佛讲的这个空有两层意义,无常即是空,缘起即是空。所以,你看《阿含经》的思想,就是这样讲,世尊所讲的空,有两层意义、两层意思。因为无常,刹那生灭变化,所以,我们说它是空;因为缘起缘灭无自性,所以我们说它是空,空有两个角度说。如来就是这样指示我们,觉诸相空,【心自无念。】万法皆空,透视过去,不可得。【念起即觉。】动了念头马上觉悟。【觉之即无。】觉悟以后,来无所来,去无所去,你会发现这个妄念无根,妄本无根,觉悟了,妄想无所从来,也无所去。【修行妙门。惟在此也。】
      
【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此谓不可见有众生。是自己度者。若有此念。】就变成执著了。【即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即非菩萨清净心也。】菩萨清净心就是无相,无相就是菩萨清净心。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因为不与空相应,修的都是有相法,有相就是执著,执著就是生灭,还是无常,还是落入生死轮回。【所以者何。】为什么?【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实在一切法就是毕竟空寂,当体即空,没有任何的法呀!你要发这种无所得的心,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行一切善,不著一切善;见一切相,不著一切相,而且要彻底。
      
【即非菩萨者。谓二乘之人。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实无有法者。】万法根本就是当体即空,根本就是不可得。【谓初悟人。尚有微细四相也。】底下,禅宗的解释,这四相都在念头里面解释,不是在表相里面解释,都在一念之间,来解释这四相,
      
第一个,A.【但少有悟心。】你只要觉得说:我有所体悟,【是我相。】自己觉悟。
       B.【见有智慧。能降伏烦恼。】我用智慧来降伏烦恼,人相还是不断。(【是人相。】)
       C.【见降伏烦恼。竟是众生相。】烦恼一直生嘛…我们现在的人就放生、拜山,拼命的放生,举办放生,好不好?很好!我们赞叹,能够消灾延寿。真正放生的意思是什么?放掉众生,我们这个五蕴身,是色受想行识一直产生的烦恼,集五蕴身而生,名为众生。《阿含经》就讲得很清楚。我们现在是拼命放外面的众生,当然也很好啦,救救这些苦难的三途的众生,鱼、虾呀、鸟呀,我们还是赞叹;不过放生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是把内心烦恼生起来的众生,集众而生,放掉,这是真正放生的意义啊!

现在的人大多地方办放生,我们讲堂也办放生;但是,真正内心里面,烦恼起来、执著起来,放不掉,内心的众生放不掉,外面的众生拼命的放,你最多只能长寿一点,不能解脱的。
拜山是表法的。我在美浓雷音寺的时候,有个护法的男居士,有一点自负、骄傲,跑到雷音寺来,他来有点客气,
      就说:顶礼慧律法师。
      我说:哎呀!免礼,免礼。
    (男居士)自己觉得很满足,希望师父跟他赞叹一下。
      我说:居士啊!从哪里来啊?
      他是中部来的。
      那你有什么贵干啊?
      他说:我来旗山,路过美浓这个地方,来跟法师您顶礼。
      我说:你做什么呢?
      我从山下三步一拜,拜到上面来啊!
      我说:喔!
      他说:包括中国大陆的四大名山,包括台湾的大、小山。他说:慧律法师,只要您讲得出来的,我统统拜过。
      我说:哇!真的是很了不起。我说:还有一座山,你还没有拜。
      喔!慧律法师!那您说说看,哪一座山我没去过?
      全台湾省走遍了,中国大陆名山,他花了几年拜。
      我说:还有一座山,这一座山你没拜过。哪一座山啊?叫做我慢山,我慢高山,不留德水,骄傲、狂妄、自负,把自己抬得很高,自尊心太强,优越感太高,这一座山还没摆平,外面的山,差不多统统拜完了,就是这一座我慢山还没有拜完。
      哇!这个人有一点善根,马上求忏悔。他说:哎呀!法师开示的也是,我回去好好地拜这一座我慢山,好好的折服。
       不愧是佛弟子,一提示,他马上就知道,
      
佛法是心法呀!如果说:今天你来大莲花居,我们这个般若讲堂,从外面拜到里面来说:哎呀!慧律法师,我有拜山,如果没有折服我慢,又如何?跟昨天讲的那句英文是什么?And so what? 又如何?讲来讲去:又如何?就是这样子啊!你搞这个相的东西,不能够解脱。所以,拜山很好,要配合本性,不是我今天拜山拜得很多,我拿来标榜,然后跟别人谈一谈,希望别人赞叹我、认同我,修行不须要人家知道的。是不是?放生也是,把内心的众生、烦恼的众生放掉;拜山,把内心的我慢山折服、拜掉,躺着睡觉,没有烦恼,也是放生,烦恼放掉了嘛!躺着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所有山统统拜完了,没有山可以拜了,拜什么山呢?
        
见降伏烦恼。竟是众生相,认为有烦恼可以断,可以降伏。
       D.【见清净心可得。是寿者相。】这个还是执著一个寿者相。【不除此念。皆是有法。】没有除掉这些妄想、颠倒、执著的四相念头,还是有法可得。【故云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没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是无相,无相怎么有所得呢?所以说:【不也。世尊。】没有啊!【如我解佛所说义。】就我所了解佛所说的道理,【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根本就无一法可得,缘起,当下就是空性,万法唯心所造嘛!
      
【佛言。如是如是。】这时候,佛印证了须菩提讲的是正确的。
      
所以,修学佛道,亲近善知识就是要建立正知正见,你了解这个正法,正确的知见,无一法可得,我告诉你:那一些妖魔鬼怪,稀奇古怪的那一些,在佛教搞什么神通啊,搞什么很稀奇古怪的东西,搞什么妖言惑众,你一点都不会迷惑,我告诉你,无法可得,搞什么东西啊?你说:哎呀!师父啊!那个人、那个法师,住在深山里面,七天不吃饭,然后,49天不倒单,练什么…And so what?又如何呢?就是这样子嘛!你搞来搞去就是相,生灭的东西嘛!不吃不睡不喝,世尊有这样教你吗?众生就是这样子,很容易骗你的。躲在一个山洞里面,前面比较重要的就弄一块中央挡布,中央挡一块布,后面就随便拿一个芋头的树叶挡一下,前面用芋头叶,后面用番薯叶遮着,坐在山洞里面,然后不修边幅,也不刮胡须,然后在这边坐着,只要众生来,就马上下跪顶礼说:哎呀!这个人非常有修行啊!你要看到这个外表相的,某某法师啊这个衣服一套多少钱,你看!住的房间多么好。他说:这个没有修行。

马上就说:这个没有修行。众生喜欢看那个表法的东西,外相的东西,这个人吃得愈苦,然后,知见正不正不管了,愈能够感动信徒。我们现在要确立正确的知见,有修没修,不是在表相的东西,他有真正大智慧,确立正确的知见。我告诉你:我今天就算穿金戴银,统统如如不动的,这个都是表相的东西,X光一照,这里面骨头啊!是不是?今天不管到哪一个地方,你就是百货公司,不管脚走到哪里,一看就是缘起,就是空性的东西。要是信徒碰到:你看!这个法师没有修行,一天到晚老是逛百货公司,他就是拿时间、空间、表相,来衡量一个法师,这个是严重错误的。看看内心里面的世界是什么。所以,不出此念,怎么样?就要除掉这些相的东西,说: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佛说:如是如是。就是这样,不能著相,一点都不行。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16

【佛言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者。须菩提谓。若有般若了悟心在。】就是着相,【即是有法。】不能动一个念头,认为:我很了不起,不行!【尚存所得之心。】你就有人我是非,人家否定你,你就受不了了。对不对?进入真空状态,不管人家肯定、否定,你就是正知正见,大彻大悟,开悟,自己享受,太享受了。Enjoy any t ime everywhere.哪一个地方,哪一个时间,统统享受,他真的在享受生命。大智慧的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享受生命;没有智慧的众生,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惩罚他的生命,烦恼、执著、斗诤,惩罚,每天都惩罚自己,对生命不了解,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惩罚,活得痛苦不堪。只要你把生命加入那么一点点儿佛法,滋润,就像润滑剂,处处所到之处都是圆满。加上一个空、无所得,透视空不可得,无常、无相,一生一世用不完,比你中大乐透几亿,快乐得不得了,中大乐透有我们这么快乐吗?No!不可能。【故云。无有法得三菩提也。】
      
【佛言如是如是者。善契如来之法意也。】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根本就无一法可得。相当体即空,心性就显现出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若有一切法。是有一切心。故云即非佛法。】著相就不是佛法了。【若无一切法。是无一切心。】万法皆空嘛!没有一切心,没有一切颠倒、妄想、执著心。【云何不是佛。】哪里不是佛?
      
【与我授记。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者。如因智慧而得见性。若有能所之心。即是有法可得。性同凡夫。】跟凡夫没有什么两样。【如何得授记耶。然无记可授。】方便说:【是名授记。】“授记”就是印证。你是无法可得,你下辈子就作释迦牟尼佛,就是这样子。【若于心上。无纤粟停留。】这个“纤粟”就是一点点。如果我们在心性上,没有一点点停留,【即是无法可得。】所以禅宗里面说:动念即乖。动一个念头就错,因为你认为有相才动念,在这个色声香味触法,动一个念头执著,不对!无法可得嘛!所以,世尊在《阿含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说:一个人追求五欲六尘,想要得到快乐,就象水中捞月。

你知道吗?世间人拼命的在追求快乐,唱歌啦、跳舞啦、辣妹啦、帅哥啦,什么展览统统用辣妹,希望得到销售好一点,拼命的想要在色声香味触法里面追求快乐,世尊说:那叫水中捞月,跳到水中里面要把月亮捞起来,一样不可得,这不可能的东西。大智慧的人一看,这个就是生灭的东西,到最后会变坏的,无常就是苦。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无论闯哪里,总在棺材里。跑来跑去,统统在棺材里面,无法可得。【自性清净。】【故云来世。当得作佛。 】
      
【慈受禅师云。一颗灵丹大似拳。】这表示我们的心境,他拿这个心脏(比喻),一颗灵丹大似拳,就是表示我们的心脏,方便说:心。我们有一颗大智慧的心性,就像拳头。那是用心脏来表法的、比喻。【服来平地便升仙。】平地就是你只要用平等心、无相心如大地。注意喔!这个“升仙”就是成佛是的意思。你只要用这一颗灵丹,服下去,你每天要吃一颗灵丹,吃什么灵丹呢?吃平等心、无相心这一颗灵丹,把它服下去,意思就是:你心中时时刻刻存着平等心、存着无相心,你就成佛!每天都要吃这个药,你吃合利他命F也好,吃类固醇也好,吃感冒药也好,吃中药也好,记得!要加两颗药,一颗平等心的药,一颗无相的药丸,要服下去,知道吗?服用平等心这一颗药丸,服用无相心这一颗药丸,你要吃下去。

【尘缘若有丝毫在。】只要这六根六尘,你有一点点的念头,【蹉过蓬莱路八千。】这个“蹉过”就是错过了,“蓬莱”就是诸佛的境界,把笔拿起来,“蓬莱路”就是诸佛的道路,我们说蓬莱仙岛,本来是比喻仙人所住的岛。在这里表法的,比喻说:你就错过了诸佛的路、境界,八千就是八千里,很遥远的意思。你只要在五欲六尘有丝毫的执著、动念、分别,你就会错过诸佛这一条大道十万八千里。其实这一句还是著相,著相的意思,就不能成佛。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释迦牟尼佛如来所讲的法,就是诸法皆空,诸法,“如”就是皆空。释迦牟尼佛一直讲,你那个不生不灭的心性,这个才是如来,不是看到我这个庄严的三十二相叫做如来。释迦牟尼佛一直指示:你们众生每一个心性当中,体悟万法皆空,不生不灭那个心性,就是佛!不要往外看,往自己的心性看,就是佛。何以故?为什么?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一切法本来就是不可得。如就是空。

      【一切诸法。本来清净。盖由取舍分别诸法。所以浊乱。不得自如。心若清净。即自然如中天杲日。】“杲日”就是日光明亮的意思。如日中天,【历历分明。于诸法上。都无取舍分别。】换另外一个角度说:取舍也没有用,分别也没有用,因为一定会消失,一定会消失。所以,你对这个无常法的,你的生命会消失,你的财产、你的房子、你的亲情、你的爱情,你所拥有的,都会随着时间消失,你明明就知道,这一定会消失的东西,就彻底放下,随缘过日子,就这样子。所以,在诸法上,如果没有取舍、分别,【即是诸法如义。】就是空不可得,这个就是真正的佛。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前面很简单,后面这一句要强加解释。
      
如果有人说:释迦牟尼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在没有法,佛得到什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者。清净心也。】这个要注意听,无实无虚,很注意,贯串,专注听。为什么叫无实?(【无实者。】)就是站在相上所讲的,万法皆空,(【真空无分别也。】)所以没有一种东西是实在的。底下,【无虚者。】无虚就是实在的,就是本性里面【具河沙功德用也。】无量无边的清净自性这个功德。无虚,不能说没有,站在相上来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统统不可得,放下那一念,清净自性实实在在的功德,不是虚妄之法,清净自性不是虚妄之法,是千真万确存在的,就无虚,不能说没有。我今天慧律法师如果没有清净自性,我现在怎么说话呢?对不对?注意听喔!我现在说法给诸位听,你看,我的心性你看得到吗?你看不到啊!

可是,我可以表现出来啊!为什么?作用啊!对不对?我现在清净自性,我展现出来,我眼睛可以见一切色,如如不动;我嘴巴可以说法,口若悬河,一泻千里,旁征博引,都是靠这一只嘴巴,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不生不灭的心性,心性是存在的,可是看不到,叫做无虚,无虚就是存在,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个心性在作用,你不能说没有啊!可是看不到,它不是色声香味触法,也不是眼耳鼻舌身意,统统不是,可是统统是,它也是眼耳鼻舌身,也是色声香味触,在一念之间。如果你在相上打转,打死不开悟;如果于相离相,当下就是,统统是,哪里统统是你清净自性的展现。体悟了这一点,就好办事了,见一切相,放下,不放下也没有有啊!因为它是生灭,一定会消失的,今天你执著金银财宝,男女感情,不管你执著什么,你记得!有一天一定会消失,一定会消失。
      
于是中者。清净心也。无实者。真空无分别也。因为相不实在嘛!相是不实在的,万法皆空,就是真空无分别,就是无实。无实就是空。无虚者,具河沙功德用也。无虚就是存在,为什么存在?因为本性具足恒沙功德嘛!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注意听!这一句的意思就是:万法统统离不开清净自性,所以,万法统统叫做佛法,哪里统统有成住坏空,哪里都有生老病死,哪里都有生住异灭,天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念头有生住异灭,统统离不开这一颗心性,既然宇宙、人生,六根、六尘、六识所建立的万法,都离不开这个心性,所以,万法统统叫做佛法。
      
【一切世法。皆是佛法。】只要你悟,就超越,只要你体悟,世法就是生灭法,只要你体悟凡所有相都是虚妄,放下,当处就是见性,还要放得彻底,一点习气都不行,彻底放下。【涅槃经云。佛即是法。法即是佛。】佛无形相的。法就是佛,佛就是法。马祖道一禅师说:【马祖云。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不出法性三昧。】真是开悟、大彻大悟的人讲的话,这个是真正大彻大悟的人讲出来的话,我们现在都离不开法性三昧,你只要好好的体悟毕竟空。【长在法性中。】永远没有离开法性中,不管你【着衣吃饭。言谈祗对。】任何的相,【六根运用。一切施为。】“施为”就是运作。古时候叫作施为,我们现在叫作运作。一切的造作,统统是当体即空,【尽是法性。】我们因为迷得太严重了,【不解返源。】不能体悟,没有办法回归到我们清净自性,【所以随名逐相。】人家骂你是猪,晚上睡不着了。大修行不一样,你骂我是猪,猪不可得,一念就解决了。

人家骂:哎呀!慧律法师,你是猪!不错,我是猪,是一只漂亮可爱的猪。猪是个名相嘛!是不是?是个名相嘛!所以对于外面的谩骂怎么样,我们如如不动;对于别人怎么赞叹,也不能帮助我们成佛啊!这个人没有这么好,你每天赞叹他,他不能成佛的;这个人没有这么坏,你每天毁谤他,他不会下地狱的,上天堂、下地狱、成佛,不是靠你骂的呀,是靠自己因果,要对自己因果负责的呀!所以,我告诉诸位:那个新闻报导,什么报章杂志,世间人谣言、是非,就象你们这个团体,听一听,参考一下就好了,这个人我看不顺,我就拼命的毁谤啊!对不对?一定的道理嘛!你们学过半部哲学吧!听过半部哲学就知道嘛!这世间都是拥有一半的,一半的人赞叹你,就有一半的人毁谤你,这一定的道理,没有什么好讨论的。放下就是嘛!很正常。【迷情妄起。造种种业。若能一念回光返照。全体圣心。何处不是佛法。】哪里都是正法,看你悟不悟。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我所讲的这个万法,当体即空,不可得,是故名一切法,所以,我方便说:有一切法。为了度众生,透过语言,只好建立种种的名相,但是,千万不要在名相里面打转,要在名相体悟到当体即空,这名相也是假的东西。
   
  【谓于诸法。心无所得。了诸法空。本无一切法也。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经典还讲了一句话,很了不起的:凡夫所见皆是生灭,唯诸佛菩萨圣人,唯见不生灭。就是凡夫唯见生灭,诸佛菩萨唯见不生灭。凡夫看到的,统统是生灭相,诸佛菩萨悟到当体即空,全然心性的展现,哪里都是不生不灭。所以一个大圣人就是无是无非,无来无去,无增无减,钱多也是这样过日子;没钱也是这样过日子。人家赞叹,也是睡得很安稳;人家批评、毁谤,还是睡得很安稳,没有相了,心就不生不灭的东西。我们现在凡夫不一样,一句话,哇!刺中我们的心了,恨死他。恨别人,却伤害了清净自性。凡夫俗子每天都在做伤害清净自性的事情,拼死命的执著:这个人对不起我,我就是要报复!你还没有报复他,你已经伤害你的清净自性了。

所以,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为什么寂灭相?无常,当体即空,缘起,当体即空,无相可得嘛!哪里不是寂灭相?那为什么不能寂灭呢?认为有嘛!两个人为什么会吵架?就认为有这回事情嘛、有那回事情嘛!如果一个圣人,万法都不可得,哪有这些事情?凡夫要跟圣人吵架,圣人不会跟他吵啊,没有这回事啊!吵不起来。两个人吵、坚持吵,为什么?看法不同嘛!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每个人的角度。为什么有看法?因为他认为有这种事情发生嘛,这种事情在一百年后看,你就觉得无聊啊;现在这个事情发生了,当下就空啊,这样就OK了!(笑)我对这个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的没有意见,这样戏就演完了,没戏可演了。

OK! 没戏可演了,你就进入诸佛的境界,没有吵杂,没有是非,没有恩怨。你有正知正见以后,你以后到哪一个团体,不管听到什么恶劣的、什么是非,人家批评你、毁谤你的,我告诉你:你也不会难过。就是这样。有错,我们自己检讨;没有错,心安理得。【故古德云。用即知而常寂。】起作用的时候,马上就觉悟,当体即空,【不用即寂而常知。】不作用的时候,虽然当体即空,但是,这个觉性也常常存在,虽然是空,但是,还是有作用,觉性还是存在。【方契妙觉。是故名一切法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18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这个人身长大,又长又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这个就不叫大。记得!有相就不叫作大,无相最大,须弥山会比虚空更大吗?不会!拼命著相,每天诵经、拜佛、念佛,不能悟到毕竟空的道理,在有相里面拼命的诵经,每天都诵经,希望消灾,就这样子嘛!当然也可以,做一点增上缘啦,每天用功拜佛、念佛、拜八十八佛,烦恼在啊!有相。
       那你说:师父,当我就不要拜佛了,不要念佛了。
       要拜啊,我没有说叫你不要拜啊!你不拜佛,你又不开悟,在旁边睡觉喔?还是要拜啊!我没有说叫你不要拜!
       师父,您不是说:有相比不上无相嘛!
       我是说心性!你在拜佛,你不拜佛,你也(都)知道万法皆空;还是要拜,就是要拜,不能坏事相啊!
       如来说人身长大,就不是真正的大,【是名大身。】你有相的话就(有)比较。说我们这个桌子大,对一只蚂蚁来讲,我们这个桌子大;我们这个讲堂比桌子更大;我们这个莲花池比我们这个讲堂大;台湾比这个道场更大。比较大小的话,你所有的大,就会变成小。台湾很大,那美国比我们更大了;美国很大,地球比美国大;地球大,太阳比地球更大啊!那如果比大小的话,怎么比啊?无相最大。为什么?虚空啊!哪一个比虚空更大?心如虚空不著相,所以最大。没有人有办法赢过它。这样一体悟,修行就是在一句离相,彻底的离相,你最大,你就是佛,直下承担,不必客气。
      
【色身有相。为非大身。法身无相。广大无边。是名大身。】黄檗断际禅师说【黄檗云。虚空即法身。法身即虚空。是名大身也。】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因为著相。【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菩萨就是觉悟一切法空,无有法叫作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没有这些相。
     
【即不名菩萨者。二乘之人。若有烦恼妄想。不能除灭。即同凡夫。灭色取空。】把这个色法灭掉,著另外一个空,“取空”就是著另外一个空,【不了色性。】不了色性,意思就是:注意听,要加四个字,“当体即空”。“性”就是本质。这个色法的本质,当下就是空,没有真正相,相是因缘凑合起来叫作有这个相。就是一架飞机也是,飞机是所有零件把它结合起来,叫做“飞机”,把这个“飞机”统统拆开来,没有“飞机”这个相,不了解色性,就是不了解色法的本质当体即空。【即非菩萨。】
      
【净名经云。色性自空。】色性当体即空,色性自空就是,色法根本就是不可得,稍微有一点智慧的人,就知道色法本身就是缘起法,怎么会有呢?色性自空,色当下就是空。【非色灭空。】并不是把色灭掉,然后才有一个空,不必把这个色法灭掉,眼见一切色法,当体即空,不必把色法移掉。非色灭空就是,譬如说这个桌子,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桌子空,不是说:师父啊,这个桌子把它移开,叫作空。把它移开,你没看到这个桌子,这不叫空,这个叫作无,没有桌子。空不是这个意思,看到这个桌子,是什么?无常,就是什么?就是空;缘起,就是什么?就是空。单刀直入就是这样,无所执著。你一看,这个根本就是假相嘛!不要把这个色法灭掉,叫作空。【如病眼人。】眼睛有毛病的人,眼睛一睁开,【见空中花。】空中有没有花?没有!

【无有是处。】这个比喻:我们现在心性有毛病,执著、分别、颠倒、妄想,就看到了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寿者相,统统有,因为我们心性有毛病。当你悟到心性,没有毛病的时候,觉后空空无大千。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觉悟以后,哇!统统没有。无有是处,空中根本就没有花,我们这个地球46亿年前,开始的时候也没有人类啊,一个人也没有啊!现在就算有人类,这个(师父手指身体)是一个化学工厂,我们这个色身是化学工厂,吃饭下去,吸收能量,吸收化学元素,然后把它拉出来,吸收养分。这个化学工厂,然后种种的物理作用,生理的作用,化学的作用,这是一个化学工厂,这是一个生理的工厂,是物理学一个能量的转换而已。你说这个是我,你找来找去找不到啊!你怎么搞,你也知道,这个不是真正的我,你哪里找得到“我”?把一根头发拿到手中,你观照看看,你所有的头发,就是一根头发构成的。你的皮肤抠一抠,皮肤的细胞,拿到左手里面,放在前面,你好好的观照这个细胞,你全身就是细胞构成的,你找不到一个我啊!你全身就是这个东西,烦恼什么东西?执著什么东西?为谁痛苦?为谁辛苦为谁忙?就是迷惑颠倒才会这样魂不守舍嘛!清净自性,悟到:哇!原来就是这样子啊!万法皆不可得。
      
【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者。一切空寂。本来不生。不见有生死。】也没有生死可得啊,万法不生,也没有所谓死啊!【不见有涅槃。】也没有涅槃可得。所以师父外面不是写着吗?“生死涅槃无距离”,你们出去有没有看啊?【不见有善恶。】因为不是相嘛!【不见有凡圣。】没有凡夫跟圣人。【不见一切法。是名见法。正见之时。了无可见。 即是菩萨。故云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我要好好的庄严佛土,还是著相。【是不名菩萨。】著相就不叫作菩萨了。【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是叫你在心性上下功夫,叫你在清净自性上下功夫,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如来所说的庄严佛土者,你要体悟到这个庄严,种种的方便善巧,当体即空。【即非庄严。】就不是真的庄严,如来所说的真正的庄严,当体即空,【是名庄严。】这才是真正的庄严。意思就是说:你要在心性上下功夫,这是真正的庄严佛土;你要是在表相上下功夫,拼死命的在相上拼命打转,这不叫作庄严佛土。所以,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来所说的方便庄严国土,其实当下就空,体悟到当下空的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这个就是真正的庄严佛土。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你看,处处都告诉你:无我无法。无我就是无我相,无法就是无万法,万法皆空。无我相,无种种的法相,彻底的放下。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者。】我还著相,说我在庄严佛土。
     
  有一个比丘尼,修行修了二、三十年了,有一次,我在讲经,这个比丘尼带了两三辆车来听法,结果有一次,彼此之间可能有一点误会,我是不知道她的看法啦,然后她就讲一句话了:慧律法师啊,上次在讲经的时候,我请了三台游览车去跟他捧场啊!来给我捧场?我是歌星吗?这个比丘尼出家几十年,竟然严重错误的观念,来听经闻法是给我面子喔?我问你:你今天听经闻法,是你开智慧还是我开智慧?对不对?来给我捧场?
      
所以,我告诉你:不是剃一个头,现个僧相,就叫作有修行,要弄清楚喔!一定要彻底的了悟这个心性,这个比丘尼出家了二十几年,二三十年了,你想想看!用这种观念来听经,(师对众抱拳)麻烦了!法师们!你明天再叫几辆游览车,来给我捧场一下。我又不是歌星,我告诉你:我的心没有增没有减,你一个人来,我还是讲。所以,以前有一个人讲经的,也是很会讲,一讲了以后,第一天一千个人,第二天五百,第三天,第四天,最后他就是很认真的讲,剩下一个,这个比丘多了不起,他就是讲,这个老和尚拼命讲经,这个人底下一直听,一直看着他,他认真听,我就认真讲给你听。就样子,讲到最后:哎呀!你真有善根啊!我讲了几天,你都没走。和尚啊,我是负责关门的,我不能走啊!我不能走是有原因的,我走了谁关门啊?。

喔!我以为你那么认真听。连一个都讲得那么有劲儿,剩下一个关门的,我也是认真讲给他听,你不必告诉我,我也知道你关门的,我也是讲给你听。对不对?菩萨心无相嘛,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嘛!【妙定经云。若人造得白银精舍。满三千大千世界。虽有无量布施福德。谓心有能所。即非菩萨。不如一念无能所心。】“无能所”:“能”就是心,“所”就是境。)【所得功德。胜前功德。百千万倍。】
      
【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者。实无有法。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岂复取庄严相。】怎么会执著这个庄严之相呢?【如是即逍遥。】诸位!这一句话很受益,“逍遥”就是自在。你只要不著相,诸位,任凭世间发生什么事情,统统自在。你家发生再大的zai 难,包括九二一大地震,众生共业嘛!

我们也不愿意看到这样悲惨的事情;可是,你大菩萨的心,你也知道这是共业所感,无奈,还是要观空,碰到了就必须接受,很凄惨!人间炼狱,惨不忍睹,尸体遍野,死了几千人,九二一大地震,很痛心,可是无奈,这是共业所感,还是要放下,好好的过日子。【自有无纤毫罣碍。】一点罣碍也没有,【云何是庄严。云何不是庄严。】怎么样才叫庄严?在旁边写:清净心。云何不是庄严?著相,在旁边写两个字:“着相”就不庄严。清净心就庄严,着相就不庄严。【故云即非庄严。】你著相就不是庄严了,就是于无量庄严,当体即空,这个是真正的庄严,【是名庄严也。】

【通达无我法者。于诸法相。无所滞碍。是名通达。若作有所能解。是名我相。若作无所能解。湛然清净。】就不会著一个我相。说我能解悟、著一个我相,【是名无我。故云真是菩萨。】
      
僧问马祖道一禅师这么说:【僧问马祖云。作何见解。即得达道。】您有什么见地,才能够达到成就佛道呢?回答,【答云。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方唤作修道人。】注意看,这大彻大悟的人讲的话,实在了不起!我们自性本来就具足,只要你在万法,这个世间的种种的相,不是善就是恶嘛!“不滞” 就是完全不执著,你行无量的善,不执著;你看到极大的恶人,不痛恨,这个是真正修行人。【取善舍恶。观空入定。皆属造作。更向外驰。去家】这个“家”就是清净自性。【转疎转远。】离开清净自性,“疎”就是愈来愈远,愈转愈远了。【一念妄想。便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是除生死根本。】动念都不行。【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19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天眼就是可以看穿墙壁。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慧眼就是开大智慧。【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做一下笔记,如来有法眼否?写八个字:“见一切法,离一切法”就是法眼。见一切万法,当体即空,彻底的远离、放下,这个就是法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所以,有的人对这个解释就是说,一体同观就是,我们同样一个心性,个个程度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对这个天眼的解释,说没有远近叫作天眼,各个版本的解释不一样,不过我们取一个中道的,就是这一本,底下:
           
【一切凡夫。皆具五眼。而被迷心盖覆。】我们迷惑、颠倒,整个盖得死死的,【不能自见。】没有办法见到自己的清净自性。【若无迷心妄念。如得翳障退灭。】这个“翳”就是眼睛有毛病。眼睛有毛病,它就会障碍视神经。眼睛毛病好了,【五眼开明。】眼睛马上就开了,就可以见种种的相。我们迷了,体悟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悟了,智慧顿开,大智慧顿开。若无迷心妄念,如得翳障退灭,我们眼睛障碍,就马上消灭了,五眼开明。
           
看这一段,标号A,【见一切色也。内外空寂。】你只要见一切法,“内外”上面加一个:“心”,这心不管是内:心烦恼,外面的境界,统统不可得。【名为肉眼。】禅宗在解释这个五眼,统统会归这一念,记住这个诀窍,禅宗在说法,统统会归当下这一念的解释。
           B,【见自真性。是法平等。名为天眼。】
           C,【见自性中。般若之智。名为慧眼。】
           D,【见诸色相。心不动摇。见一切法。无一切法。是一切相。无一切相。是名法眼。】你看,即相离相,就是正法,见一切法就是即相,无一切法就是离相;见一切相就是即相,无一切相就是离相,不即不离就是中道,是名法眼。
           E,【见前际无烦恼可断。中际无自性可守。后际无佛可求。】看到这一念的前面,没有烦恼可断,没有啊!当体即空。中际就是现在,也是无自性,无自性可守啊!因为念念生灭,这念头起来,当体即空,没有妄想、颠倒、执著,佛性就显现出来了。未来不可知,所以,后际无佛可求。简单讲:佛就是三际当下这一念清净心,就是佛,这个意思就是这样。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过去、现在、未来,统统集中在这一念清净心,这一念清净心彻底的放下,就是佛。【三际清净。是名佛眼。】
           
【又云。若以无相为法身者。名为慧眼。而见如来。】这四个字不要看,划×。【指空论有。假立名相。名为法眼。】讲空讲有,讲来讲去,种种的名相,这个叫做法眼。【而见如来。】就是见自性。【若了有无。即非有无。】有而非有,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也非无,因为心性无量庄严,不能说没有。所以如果能够了悟有跟无,就不是有有跟无,如果你有,了悟就非有,无也非无,所以,若了有无,即非有无。

【二边寂灭。全体法身。周遍法界者。具足佛眼。而见如来。】你就见到清净的自性。

        
【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这个“沙”字下面加一个“多”字,你才看得清楚。经文里面是根据古代翻译的,是简化,如果你稍微加一个“多”字,马上就知道。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如恒河中所有的沙,佛说是沙多不多呀?世尊所说的沙,你认为多吗?【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甚多,很多的意思。
        
【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一条恒河中所有的沙,有这么多沙的恒河,你看,这么多的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诸”就是众多。这么众多的恒河,所有沙就是加起来,每一料沙当作一条恒河,这么多恒河的沙,统统加起来,哇!没办法算。这么众多的恒河加起来,所有的沙数,多不多?【佛世界。如是甯为多不。】这种种的诸佛世界多不多呀?【甚多世尊。】太多太多了!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在那个佛世界中。【所有众生。】那么多无量无边众生的心。【若干种心。】若干种妄想心,【如来悉知。】为什么悉知呢?下面加四个字:尽皆妄想,统统叫作妄想。
        
再讲一遍: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那么无量无边的佛世界,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就像沙那么多,怎么样?所有的众生起心动念,世尊统统知道。为什么?统统叫作妄想。所以,科学家有科学家的妄想,艺术学家有艺术学家的妄想,政治人物有政治人物的看法、妄想,我们这些世间所有的,只要没开悟,统统叫作妄想的众生。不管你太空科学怎么发达,世尊一句话,统统叫作妄想,一句就解决了。
           
【恒河沙数者。欲明众生。有种种妄念。故举无穷之沙。以为喻耳。楞严经云。琉璃光法王子。观世间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妄”就是虚妄,“缘”就是境界、外缘。都是虚妄的外缘的境界,随着这业,“风力”其实就是业力,无明叫作风。这些虚妄外在的境界,众生都是随着无明的风力在转动。【观世动时。观身动止。】一下动,一下止。【观心动念。诸动】其实万法的动【无二。】无二就是与空相应,当体即空。所有的动,其实当体就是空,诸动不二,不离心这一念,不能离开心性这一念。【等无差别。】简单讲:万法就是唯心所造,你所有境界的产生,就是因为你起心动念所产生的。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观心动念,诸动无二,就是你这个念头,这一念的念头在动,等无差别。【此群动性。】如果要找来找去,遍寻这个动、动态,【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尽同一虚妄也。】
           
【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者。眼耳鼻舌身意。若起心动念处皆是国土。于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种差别之心。心数虽多。总名妄心。既觉是妄。】妄想觉悟了,当体即空,【故云悉知。】

           
【何以故。】为什么呢?【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如来所说的一切众生的妄想心,说诸心就是一切众生的妄想心。如来说诸心,“心”上面加一个:“妄”,更清楚。如来说诸妄心,皆为非心,因为那不是心性,不是真正清净心,都不是真正的心,真正的心是什么?是清净自性。为什么呢?如来说;一切众生的妄想心,当体即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心,那是因为你妄想、颠倒、执著,才有这样的心,如果没有,就是见性。方便说有这一颗心。
           
【觉妄之心。即是非心。】你觉悟了虚妄的这一颗心,当下就是空,就是非心。【本无妄念。不起妄心。即是自性本心。故云是名为心。即是菩萨心。亦名涅槃心。】叫作不生不灭。【亦名大道心。亦名佛心。故临济云。若一念心能解缚。此是观音三昧法。】你这一念彻底的放下,所有的捆绑统统解掉。所以,我说《金刚经》非常重要,这个是成佛重要的一部经典。

           
【所以者何。】为什么?【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们在吃饭常常念:三心未了,滴水难消,三心,未了就是你没有见性,你就不了解。
           
什么叫过去心不可得?注意听!过去的妄想、颠倒,本来就是空,因为你不能体悟,所以拼命执著,当下就是生心。“不可得”就是放下,彻底的体悟,根本就没有这种妄想、颠倒、执著,那个就是真心。过去是这样,现在刹那生灭,现在的执著、分别、颠倒、妄想,统统不可得,当下就是真心,叫作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也是这样,未来的妄想、颠倒、执著,也是不可得,未来的心还没到,如果未来心到了,还是妄想、颠倒、执著,当体即空。这个三心表示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就是三世的心。
         
所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当你开悟的时候,就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妄想、颠倒、执著,过去、现在、未来、妄想、颠倒、执著,就产生了意识形态、无明。如果你这一念彻底的体悟,过去的妄想、颠倒不可得,现在的妄想、颠倒不可得,未来的妄想、颠倒不可得,就怎么样?清净自性彻底的展现,当你清净自性展现的时候,也没有所谓过去,也没有所谓现在,也没有所谓未来,因为时间是观念,为什么时间是观念?你晚上睡觉睡着的时候,你知道几点睡觉吗?你昨天几点睡着?几点几分几秒睡着?你知道吗?师父!我知道。那就是还没睡着,睡着了,时间没有。是不是?分别心暂停,我藉这个是不得已的,藉助这个比喻是不得已的。你晚上睡觉,你知道你在哪里吗?当然不知道啊!没有时间、空间的观念嘛!但暂时没有。我们晚上睡觉,这样暂时比喻作没有分别心,当你没有意识形态、没有分别心,时间、空间马上突破,我们是要到晚上做梦,才没有时间、空间的观念。世尊不是这样,释迦牟尼佛悟到大彻大悟的人,现在就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没有寿者相,没有人生、没有宇宙、没有圣人、没有凡夫,没有善没有恶,纯一个觉性在作用。
           
【谓三世心。无性可得。故可从缘而生。肇法师云。闻说诸心。谓有实心。故须破遣。明三世皆空。故云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虚妄。】当体即空。【三世推求。了不可得。故云。若悟无相无事。平常真心。即法体空寂。不生不灭。湛然清净。岂有前念今念后念可得也。】马祖道一禅师这么说:【马祖云。道不用修。但莫洿染。】这个“洿”跟“污”是一样的,跟污染的污是一样的,不流动的浊水叫做污。【何谓洿染但有生死。造作趣向。皆是洿染。】你只要有所执著,统统叫作生死,你就是造善业,拼命执著,还是生死。【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即是道。】你想要体会道吗?很简单,彻底放下,平平淡淡的过日子,道就跑出来。【何谓平常心。】底下画双黄线,这几句就是修行重点,【无造作。】加一个:心,心没有任何的造作,心【无是非。】心【无取舍。】心【无憎爱。】没有爱也没有恨,是修行。心【无凡圣。】【是故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凡夫体悟不出来,如果圣贤著相也不对,所以也不叫作圣贤行,但著相就不叫作修行,是菩萨行。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20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当然得到福报很多,又广又多,又是七宝,这怎么得了,布施这么大!
      
佛陀说:【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如来”上面加几个字:只要是生灭妄想心,如来不说得福德多,只要是生灭妄想心,如来绝对不说福德多,要明心见性,了解福德同时不著相。【以福德无故。】“无”底下加两个字:住著。以福德,修无量的福德,同时不执著。无住著故,一点都不执著。【如来说得福德多。】世尊才说:这个才是真正的福德啊!
      
所以,诸位!你今天来听《金刚经》,不得了啊。You are lucky old women. 你们是幸运的老女人。You are lucky old men. 幸运的老男人,(众笑)真幸运!所以,我要来讲《金刚经》的时候,我就跟卢医师说:只要来这里听《金刚经》,有一百个人,讲到最后,因为这是超博士班的,这个要听得懂,还是要有一点功夫,我是真的很认真在讲,然后,有的人很认真听:师父啊!听不懂怎么办?听不懂就去跳楼啊(师很诙谐的语气神态)!我已经讲得快跳楼了,怕你听不懂,一而再,再而三,重复一直这样讲,听不懂?哎呀,(日语wakaran搞不懂诶!)“以福德无故”,修无量的福德,一点都不住着,“如来说得福德多”。
        
【凡夫住相布施。七宝。希求福利。此是妄心。】
      
【所得福德。不足为多。不如净妙无住之福。】清净不可思议,不执著之福。【无得之德。同于虚空。无有边际。】无所得,心没有这个得到的观念,这个福德最大,跟虚空一样。你不著相,胸量就跟虚空一样。所以,修学佛道,不在无相上下功夫,统统不叫作修行。我告诉你:不听经、不闻法,不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不开大智慧,头撞破了,你都不叫作修行,我告诉你,你不相信是不是?有的人拜佛头撞破了…以前我们文殊讲堂,有一个法师来出家,很认真拜佛,我劝他听经闻法,他就不要。听经闻法,不要!猛拜佛…拜到一个额头硬块,我跟他讲:没有般若智慧,头撞破了,还是不开悟啊!要弄清楚啊,法在无相当中下功夫,彻底的放下,在你的平常烦恼当中,你就知道掌握你的生命、念头,你就不会有种种的情绪化,可是这个需要时间的,真的不是三、五年功夫的。
         
        底下,就叫你离相了(见【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21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我们不生不灭的这个佛性,能不能从三十二相看到呢?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释迦牟尼佛那个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每一个人都有。你看到佛的三十二相,虽然具足清净庄严相;可是,那人是相,你要见到如来,是绝对不能用表相来看的,不能看说佛有三十二相庄严,这个叫作佛。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具足”就是庄严的意思,就是三十二相具足。你要看到佛陀,能不能以庄严的三十二相看到释迦牟尼佛?能不能看到?不能!【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注意听!如来说:真正的具足庄严相,必须体悟到当体即空,即非具足庄严,就是具足色身,当体即空,你要体悟到空、无相,叫作: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这才是真正的庄严,你一定要体悟,相不可得,当下彻底放下,不执著,那一颗清净自性,才是真正的庄严色身、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就更清楚地问了:须菩提,你要体悟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能不能从相上看得到?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你要见到清净自性,你绝对不能用相上去衡量、去执著、去看得到,绝对没办法。所以说: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如来所说的真相,真正的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就不是三十二相的庄严,只要你看到相,就不是真正的具足,因为不是心性,心性才是真正的庄严,无相清净心,【是名诸相具足。】简单讲:大彻大悟的人叫作诸相具足,明心见性的人就是庄严相,你今天不大彻大悟,不管你怎么化妆,还是一样。

      
【心既空寂。湛然清净。岂有色身诸相可得。】哪有这些种种的相呢?【凡夫既不着有。】不执著一个有,【即着于空。】要不然就落空,没有法,就空。【有此断常二见。】什么叫断常二见?“断”:断灭见,就没有因果,否定因果叫断灭见。常见就是做人永远做人,做猪永远做猪,做狗永远做狗。这是外道,断常二见就是外道见。【谓观空莫非见色。】观空,你要观空可以,当下还是看到这些种种的相,观空底下加两个字:“当下”,更清楚。观空当下,莫非见色。【见色莫不皆空。】见色底下如果加一个:“当下”,更清楚。见色当下,莫不皆空。加两个字,(意思)清清楚楚。【即是具足色身。具足诸相。非具足也。】“非具足”就是当下皆空,非就是空。
      
【空色一如。有无不异。】有跟无是没有两样的,【方可能观无身。而见一切身。无相而见一切相。是名色身具足。诸相具足也。】
      
【僧问赵州晕。狗子有佛性么。州云。狗子无佛性。】狗没有佛性。【僧云。蠢动含灵。】这些在地上爬的,蠕动的这些,【皆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州云。为他有业识在。】业识就是生灭的意识心,【夫有业识之人。】你只要有生灭的意识心,就麻烦了,【种种着于有。起诸妄想者,此名颠倒知见。】因为我们要除掉这个业识很困难,所以世尊知道:众生执著得很可怕,力量太可怕了!用功了十年、二十年,实在是没办法见性,世尊叫你好好的念佛,先求生极乐世界去。要不然,像讲到这个大彻大悟的法门,真的很困难,一刹那之间,如果不了生死,下辈子来,又麻烦了,先到极乐世界去,这大家都容易修,执著,没关系,你就执著阿弥陀佛,久了,念阿弥陀佛…妄念慢慢少,听经闻法,慢慢放下…这句佛号抓得紧,临命终了生死。世尊大慈悲,知道这个业识太难了,众生这个执著,实在是到极点了。因为有业识的人,就会著于种种的有,起种种的妄想,这叫颠倒知见,【种种落于空。都无所悟者。此名断灭知见。】落于空,就没有因果的观念,人死了也是空,狗死了也是空,都无所悟,就是断灭知见。【宿有善根之人。无此颠倒断灭二病。能洞晓空有。此名正真知见。若悟此理。乃会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22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经文:【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有所说法”旁边写三个字:生灭心。你认为如来有所说法,那就是生灭,一切法不可得,说法无法可说,没有这个人;听法的人无法可听,也没有这个人;中间声尘、声音,刹那生灭,寻遍不到,来无来相,去无去相,找不到声音之相。说法的人空,听法的也空,中间的音声缘起幻化,也空。诸位啊!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你只要体悟,我们现在讲经说法,统统是幻化不实在的,你就体悟了真正的清净自性。我们现在讲经说法是什么?幻化,对不对?有没有永恒?没有。是不是无常?是,就是这样子。虽然是没有永恒,就是演一出戏嘛!能不能增进大家的道业,彼此是互相勉励。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就是毁谤佛,因为他不了解真理,不了解如来是不生不灭的,叫作如来。【不能解我所说故。】对啊!世尊在那边说法啊!怎么会没有?明明在那边说法,世尊是叫你看自性,不是看那个音声啊!看好那个清净自性,释迦牟尼佛在说法,清净自性不动的呀!注意看那个本性,不是看相的声音。
        
【心既清净语默皆如。】如果心清净了,你讲话也是空,不讲话还是空。【遇缘即施。】碰到了因缘就运作。【缘散即寂。】
        
【张无尽云。非法无以谈空。非人无以说法。】非法,就是如果没有正法,如果没有正知正见的正法,是不能谈空的。非人无以说法,如果没有真正弘法利生的人,是没有办法说法的。没有人类也没有办法说的。
        
【此谓不同生灭之心。有法可说也。】是绝对不同于众生的生灭之心,认为有法可得。【若有生灭心在而说法者。是教一切人。不能得见自性。】你认为世尊有所说法,这个就是生灭心,弄错了,目标、方向弄错了,你看到的是生灭心,这个是叫人不能开悟啊!【谓之谤佛。】所以,底下说:【但无生灭心。方可说法。】要真正的明心见性,彻悟,才能说法;没开悟的人说法,会像隔靴搔痒,抓不到,搔不到痒处,讲一讲,好像这样,讲一讲,好象也那样,因为自己没开悟,没把握,你知道吗?大彻大悟说话,单刀直入,直入,你百问不倒,你问什么,他都有办法答,这是真正悟嘛!那没开悟的:师父!是不是这样?也可以啦!

师父!我这样开悟吗?大概吧,你自己看着办!为什么?因为我也没开悟啊!(笑)你问他,他也不知道啊!开悟就像什么?就像回到故乡,我家的故乡,哪里放着、摆设什么,我回到故乡,我的家里,哪里摆设桌子、椅子、茶几、冰箱、炉灶,都很清楚,已经回到故乡了,他怎么讲,统统是自己的东西。没有开悟说法,就像隔靴搔痒一样,在名相里面打转,你听他讲经,好像在说法,不过那个味道就是不出来,没见性,味道就讲不出来。开悟就是那么一点点儿味道,有那个味道,听法听出味道出来。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不生不灭,说什么法呢?【是名说法。 】
       【谢灵运曰。教传者。】“教”就是说教,“传”就是传法者。这些说教传法的人,【说法之意也。向言无说。】“向”就是刚刚。刚刚说一切法无说无示,无来无去,无说,【非杜默而不语。】“杜默”就是沉默。并不是说:沉默不说叫作无说。并不是说:这个人静静地不说话,他叫作无说,不是这个意思,“说”当体即空,就是无说。【但无存而说。】“无存”就是无着,是不执著而说法,【则说满天下。】底下画x,无乖法理之过无存,这句不要看,你看了也不能开悟,只要困扰你的思虑的,师父统统叫你画掉,【谓不著诸相心无所住也。】不著诸相心无所住。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22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听说是毕竟空寂的见性大法,【生信心不。】加两个字更清楚:生“真实”信心,“生”下加“真实”, 生真实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这里要注意听!全神贯注的听,很多人诵《金刚经》诵到这个地方,看不懂。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第一句是懂佛法的人,懂一些佛法的人,学圣贤之道的人,“非”底下加两个字:一般。非一般的众生,就是学佛的,这个就是专指学佛的。第一句话是指学佛的。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懂佛法,学圣贤之道,已经不是一般众生了,但是,著一个学佛、学圣贤之道知见。
      
  好!再讲一遍:彼非众生,我们这些学佛的人,已经不是一般的众生了,叫作彼非众生。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一般的众生了,我们知道要了生死、要学圣、要学贤人、要开悟;但是,就清净的自性来讲,有东西可以学,还是执著;有圣人可以学,还是著见;有贤有圣,还是著相。
      
这个“非不众生”,是著凡夫知见。上面这一句(彼非众生)是著圣贤知见,认为有圣贤可学,底下是著凡夫知见,“非不众生”就是众生,你不能说这些不学佛的,这些不懂佛法的人,他不是众生,他的确是众生,集五蕴身而生,集烦恼而生,众生每天都在烦恼,统统叫作众生。这个“众”就是五蕴。“非不众生”就是:你也不能说他不是众生,你也不能说他不是凡夫的众生,他的确就是凡夫,但是这种观念,还是著凡夫知见,所以,彼非众生,前面一句是指学佛的,后面一句是指不学佛。学佛,就是不是一般众生,学圣贤之道,著了圣贤知见。底下是著凡夫知见,不学佛的叫作凡夫,可是我们也不能说他是凡夫,因为他当体即空,也没有这个凡夫知见。不能著圣见,不能著凡夫知见。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加几个字,这一句你看不懂的,“众生”前面加三个字:“佛所说”的众生。众生者,打一个问号,在旁边注解,什么叫作众生呢?世尊就是这个意思,“众生众生者”意思就是说:佛所说的众生,什么叫作众生呢?再问你一句:佛所说的众生,那什么叫作众生呢?【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如来,释迦牟尼佛,说:众生当体即空,根本没有这个五蕴身,四大本空,五蕴无我,如来说没有一个众生,方便,是名众生,方便说:这个叫作众生。我们现在根本就没有一切相,没有这个东西,你这样不能体会的时候,在座诸位!一百年以后,今天是二零零四,我们到二一零四年的时候,我们在哪里?统统不存在了!好!我的骨灰,火化以后摆这里(讲台所在的地方),你们每一个人的骨灰,火化以后,摆在你们的椅子,注意听喔!一百年以后,有没有说法的?没有。有没有听经闻法的?有没有中间的音声?没有!现在有,每一分、每一秒刹那变化,不存在、不实在,没有永恒。对,就是这样子。佛所说的众生,什么叫作众生呢?众生就是不可得,如来说非众生,不可得,是名众生,缘起的假相,方便说:这个有众生。
   
      
【此则魏译偈也。长庆中。僧灵幽入冥。所指魏译。则存。秦译则无也。谓言若敬信佛法。即着圣见。非众生也。】就是非普通的众生,学佛了。【若不信佛法。即着凡夫见。非不众生。】非,第一个字当作:也不能说不是众生,这样你才看得懂。非不众生这个“非”,也不能说不是众生,就是众生。也不能说他不是众生,他集五蕴而生,他当然是众生;可是,众生遍寻不可得,找不到这个众生。【若起此二见者。是不了中道也。】著佛见,不是中道,著众生见、凡夫见,还不是中道。【须是令教凡圣皆尽。不生两头。方是真正见解。故云。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也。】诸位啊!这个没有善知识开导,我告诉你,看一百年,诵《金刚经》诵到死,你都弄不清楚这个在讲什么。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23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经文:【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须菩提现在悟性很高了,见性了。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注意“乃至”,乃至就是毕竟无法可得,“乃至”就是究竟。怎么样说,无有少法可得,毕竟是【无有少法可得。】没有参考的余地,没有思维的余地,就是不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若有少法得。亦是著相。志公云。但有纤毫。即是尘。】“纤毫”底下写两个字:“动念”,没有一点点的动念。“尘”旁边写两个字:“染污”。你只要有动念,就是染污你的清净自性,“举意”旁边写个:动念,【举意便遭魔所扰。】你动念,只要著相,魔就跑来了,困扰你了。
        
【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这一句话太重要了,要画双黄线,如果有人要了解佛的境界吗?你想要进入佛的领域吗?很简单,当净其意如虚空。“虚空”就是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也不增不减,就是这样。
        
【学道之人。但于一切诸法。无取无舍。】执著不得,抛弃不得,见一切相,当下就是离相。【见如不见。】看到了,就跟没有看到一样,因为无相可得嘛!你看到这个人,用X光照一下,没这个人。【闻如不闻。】清净自性闻一切音声,如如不动,跟没听到一样。【心如木石。刮削并当。】刮,用剃刀剃;削,小刀;“刮”就是剃刀;“削”就是小刀。“刮削”比喻顺逆二境,刮是顺,削是逆境。不管是顺境,不管是逆境,并当,“当”旁边写四个字,如如不动。这个是表法的,任何的顺境、逆境,统统如如不动。【令内外清净方是逍遥自在底人。】
      
【琪禅师云。念念释迦出世。】你只要毕竟空,每一念统统是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嘛!【步步弥勒下生。】每一步统统叫作弥勒下生,你不必等到弥勒佛降生,你现在就见性了,为什么要等那么久?现在我们有《金刚经》作依据,有师父开示,你直下承担,现在就是释迦,就是弥勒。【分别现文殊之心。运用动普贤之行。】用大智慧分别,注意喔!这个不是分别心,一定要弄清楚。用大智慧善于分别,这个就是文殊大智慧的心;运用动普贤之行。【门门而皆出甘露。】门门就是,只要你明心见性,不管你修什么,你哪里统统是甘露。【味味而尽是醍醐。】醍醐就是:乳去提炼的最好味道,乳、酪、生酥、熟酥、最后就是醍醐。每一个味就是醍醐。我们说:醍醐灌顶,醍醐就是最上味。【不出旃檀之林。】“不出”就是不能离开,旃檀就是香。旃檀林哪里都是香,你只要明心风性,那你修各种法门,你统统是解脱。【长处华藏之境。】事事无碍叫作华藏之境。在“华藏之境”旁边写:事事无碍。每一件事情碰到了,统统没有罣碍,统统没有障碍。【若如此也。行住坐卧。触目遇缘。虽应用千差。且湛然清净。】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24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经文:【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就是《金刚经》整部的精神,《金刚经》整部的精神要你怎么样?活在这个世间,要用什么心态,来跟人家面对这个世间?就是这一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你今天,不管王公贵族,不管是大富豪、大企业,一律平等;乃至见到一条狗、一只蚂蚁,心都是这样子。佛法是真了不起,究竟解脱,究竟平等,你有这个平等心,日子就好过了。看到乞丐,你不会瞧不起他;看到一条狗,你知道它有佛性。【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因为没有这一些事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这一句的意思就是:不著相而修一切善法,以清净心就是佛。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者。凡夫不见自性。妄识分别。自生高下。诸佛是高。众生是下。菩萨了悟人法二空。上至诸佛。下至蝼蚁。】连一只蚂蚁,【皆有佛性。无所分别。故一切法皆平等。岂有高下也。】哪有什么高下呢?
        
黄蘗断际禅师这么说:【黄蘗云。欲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把佛观想成光明解脱之相,如果你要修禅的,是不能这样子的,如果是修净土的,是方便可以这样子做,【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注意底下这一句:【历恒河沙劫。终不能得阿耨菩提。】佛是无相的。那我们为什么要观想西方三圣,观想那个光呢?记住!那是使你的心专注,方便。为什么要观落日观、月轮观?因为你烦恼刹那起伏,观一个相,让你在那边,心才能够集中,方便。【又云。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满光明遍照也。】
        
【百丈云。若人于一切事。无染无著。】如果有人在一切事相、事情,不染也不执著,【于一切境。不动不摇。】在一切境界,也不动也不摇;【于一切法。无取无舍。】对一切法,也无取也无舍,【于一切时。常行方便。】常行种种的方便,【随顺众生。令皆欢喜。】要让众生欢喜,你才有功德喔!【而为说法。令悟菩提真性。】一定要明心见性,【此即名为修善法也。】这才是名为修善法也。讲得好,祖师的一句话真是好!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须菩提,如来所说的善法,其实就是这个清净心,如来说即非善法,因为没有善法之相,清净心就是善法,无相就是善,也没有一个善法之相,所以,方便说这是善法。
        【不住相故。】不执著这个相。【即非善法。】非善就是空,不但行善,当体即空,还不执著,这个叫作非善,非善法。非善不是恶喔!不住著于善叫作非善。【无漏福故。是名善法。】
        【法华经云。初善中善后善者。初。谓发善心时。须是念念精进。不生疑惑懈怠之心。中。谓常修一切善法。令悟真性。不著诸法相也。后。谓即破善法。直教一切善恶凡圣。无取憎之心。】没有恨之心。【平常无事。】就是平常心,无事就是一切没有罣碍,没有一切罣碍的事。如果你能平常心,那么一切就没有罣碍。【故云。即非、是名、善法也。】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即非,一个顿点,是名,一个顿点,所以要念两次: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24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经文:【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好大的须弥山。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如果有人以《金刚经》,(即《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乃至四句的偈颂。【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为别人讲解,【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百分之一。那个是有相啊!福报要比一比:有相修行,那就算你用三千大千世界,须弥山王的七宝布施,功德很大;但是不比诵《金刚经》,为别人解说《金刚经》的福报更大,【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聚七宝布施。如三千大千世界中。须弥山王。所得无量无边福德。此为住相布施。终无解脱之期。不如受持读诵此经。乃至四句偈等。所得无住相净妙功德。】只要你不住相,功德立刻现前。简单讲:开悟自性的清净福德,比任何的生灭有相、执著的布施功德更大,【胜前功德百千万倍。】所以说:百分不及一,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还是比不上,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没办法用数学算的,有数量还是相,清净自性无数量,那就功德最大了!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26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是名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说众生,四大本空,五蕴无我,哪有众生呢?【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即”就是住著。【有我人众生寿者。】如来就会住著有我、人、众生、寿者相。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不见有众生可度。又云。谓诸众生。起无量无边。烦恼妄想。于一切善恶凡圣等见。】这个见就是看法,通常就是分别心的意思,【有取舍分别之心。】这个凡夫【迷情盖覆菩提之性。佛出于世。教令觉悟。降六贼。断三毒。除人我。若能了悟人法二空。无诸妄念。心常空寂。湛然清净。更不留纤毫滞碍。】一点都没有罣碍。【即是见性。】
      
【实无无众生可化度也。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即有我人众生寿者者。人人具足。个个圆成。本来是佛。与佛无异。】
      
【圜悟禅师云。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就是我们这个色身,如果你了悟四大本空,五阴无我这个色身,当下就是佛,你就不会住著了。既然万法不可得、皆空,人人古佛家风,清净自性就是。【毘卢顶门。】也是指清净自性。你就是毘卢遮那佛,你就是古佛,古佛也只是这样子而已,就里明心见性。【处处祖师巴鼻。】嘴巴、鼻子,统统跟祖师一模一样,因为你悟入无相嘛!【若也恁么返照。凝然一段光明。非色非心。非内非外。行棒也打他不着。】这清净自性,你用棍子打,打不到。

【行喝】喝叱。【也惊他不得。】他是无相,无相打不着,把全身打死了,看不到,打不到本性,一直诃责,本性不会惊讶。【直得净裸裸。】净裸裸就是毫无保留,一丝不挂,【赤洒洒】非常的潇洒自在。【是个无生法忍。不退转轮截断两头。】不退转法lun之心,截断两头叫作不退转轮。不退转轮就当处断,两头就是“空”“有”,彻底的放下空有,【归家稳坐。正当恁么时。不须他处觅。】你不须要找,你不必拼命的找,就在你现前当下这一念,彻底的不执著,彻底的不分别,彻底的不颠倒,就这样子而已。【只此是西方。】你只要悟到本来无一物这个清净自性,这个就是西方,不必拼命的找。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解释一遍:须菩提!如来说有一个我,其实那个是意识心,找来找去,其实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我,世尊所说的我,其实没有,即非有我,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一个人,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每一个人都是啊,凡夫每一个人都是执著一个我相,遍看全世界,那一个不执著这个我相?凡夫之人,以为真的有一个我,其实错觉,错误了。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所谓凡夫,找来找去,如来说:根本就没有这个凡夫之相。“即非凡夫”就是即非凡夫之相,非有凡夫之相。所谓凡夫者,只是方便说,他的执著放不下,烦恼多,我们说他是凡夫,其实找来找去,就没这个人。释迦牟尼佛、世尊所说的这个凡夫,其实找不到这样的一个人,没有这个凡夫之相,这个方便说叫作凡夫。

         
【有我者。即是凡夫。非我者。】你悟到空,心【随处作主。应用无方。故云。凡是佛因。佛是凡果。】“凡”是凡夫。凡夫是成佛的因,我们现在在座每一个人,将来都会成佛的,祝福大家。一般人都不会祝福,祝你鸿图大展。鸿图大展,开悟的人看,生灭法的东西。祝你青春永驻,有青春永驻这回事吗?世间都喜欢讲假话嘛,讲一讲,有青春永驻这个东西吗?没有!祝你身体健康!那我今天身体健康,那明天呢?十年后?这些祝福就是互相安慰。你要讲:以后我们佛弟子,出家、在家,要这样祝福。买中秋月饼的时候,你就要这样讲:祝你早日成佛!一百分!要这样祝福人家嘛!祝人家早日成佛!这不是很好吗?你祝这个都是生灭法的东西呀!希望你鸿图大展,钱慊多一点,钱慊多一点要干嘛呢?And so what?就是这样子一句话:又如何?祝你健康,健康不用死吗?一百年后呢?统统一样。

什么叫学佛?有智慧的这一颗心,就是学佛,全世界的不管是什么家,统统落入观念里面,他认为有实在的东西在研究,你知道吗?有实在的东西在研究:我在研究。世尊说:你这个内心里面真实相还没有弄好,还都是妄想,你研究外面的世界?所以,全世界的伟人,统统在研究外面,身心以外的世界,研究生物、科学、哲学,或者是等等的这些科技、电脑;只有佛学,研究这个心灵工程,大彻大悟这个心性大智慧工程,内心的世界。世间人往外找,释迦牟尼佛往内找,刚好颠倒。往外找,打死不开悟;往内找,刹那就见性,就见到永恒。世间人想要找永恒,像秦始皇找不会死的药,埃及木乃伊,你看,死了以后,就把他弄一弄,弄一弄,身体不会腐烂,可是,人还是死啊!

每一个人都在求永生,想要找到永生,永恒的生命,只有佛教找到永恒的生命;永远大智慧的法身慧命,我们真正的找到永恒的生命。只要这个色身,你无论怎么打转,你吃什么剂,打什么针,吃什么营养的,统统是要死,统统是生灭法,迟跟早而已。所以,我们在这里下功夫是错的,在这个色身生灭法下功夫是错的。要在哪里下功夫?要在清净自性下功夫,这才是永恒的生命啊!我们不是要找永生吗?这个就是永恒的生命,我们内在拥有跟佛陀一样的大智慧,这个就是我们永恒的生命啊!全世界所有的众生,只要没有学佛,都落入观念,你有你一套的哲学,他有一套的哲学,罗素有罗素的哲学,中国有中国诸子百家的哲学,印度有印度的哲学,每一个人的哲学不一样,因为没有大彻大悟,所以开始争论。你这个看法,你的看法…白马非马,白马是不是马?是马。白马是不是马?也非马。黑马是不是马?也非马,是不是马?也是马。白马非马,黑马是马,就是这样,统统马,每天都是辩这个东西。

世尊就说: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一句就解决了,统统是妄想。用意识形态,永远没有办法登峰造极,明心见性不是靠辩论的,大彻大悟不是靠辩论可以得到的,实证,放下所有的相,因为所有的相都是陷阱,都是烦恼、都是执著,除了放下这些假相以外,没有意识形态,没有执著,就是每一个人本来的本来面目,这个就是我们永恒的大智慧的生命,ji 督教叫做永生。秦始皇怎么找找不到的,希望永远留在这个世间,就是希望找到一个永恒,我们在我们的心性里面就可以找得到。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佛,彻底的开悟,就见到永恒的生命。正当这个时候,不需要他处,就在这个时候,就是西方。为什么?当下彻底放下,所以,你只要著相,就不是西方,有相就是执著凡夫。
      
有我就是凡夫,非我就觉悟到空,就这样子。如来就是悟到无相,随处作主,应用无方。所以说:凡是佛因,佛就是凡夫之果。
      
【境界经云。三世诸佛。皆无所有。】你所看到的相,根本就是缘起,种种条件所构成的,而我们看的这个假相,立了种种的名字,安立种种的观念,开始争吵不休。圣人看到毕竟空,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凡夫看到这个就争论。【唯有自心。既明因果无差。乃知心外无法。二乘之人。】声闻、缘觉,【执有我相。欲离生死。而求涅槃。】不生不死,【欲舍烦恼而求灭度。是舍一边。不了中道。乃同凡夫行也。即非凡夫者。一念清净。】就是毕竟空。你了解万法皆空,人生、宇宙根本就是妄想的产物,【非凡非佛。】哪有什么凡夫?哪有什么佛?【故云。即非凡夫。凡夫亦空。迷者妄执但无执著。即一切清净耳。】只要你不执著,即一切相,离一切相,当下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每一个人统统是释迦牟尼佛。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27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你可以用庄严的三十二相见到真正的佛吗?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在这一段是告诉我们:法身无相。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啊?可以以三十二相,见到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吗?可以看到真正的释迦牟尼佛吗?须菩提说:如是如是,可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空生疑谓。】所以说:大概吧!其实他是代众生问的,示现的。【众生是有。】众生认为是有,【可化成圣。】有什么圣人可以成,【法身不无。】法身是不可思议的,【可以妙相而见之也。】所以说:须菩提是故意怀疑的

      【佛言。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就告诉须菩提说:【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那么我现在告诉你,如果以三十二庄严之相认为看到如来,能够见到我们清净自性。 “转轮”旁边写四个字:表法,表生灭。转轮:一直轮转就是生灭。【转轮圣王即是如来。】转轮王这个生灭相就是不生不灭的如来啰。那么转轮王也是三十二相,他也是很庄严啊!能不能这样见到如来呢?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就我所知道的,佛不可以用庄严,释迦牟尼佛这个庄严三十二相,来看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这是看不到的,外表庄严,不代表他悟道。所以,【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来观这个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因为法身是无相,如果三十二相就是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也是如来。
       佛言:须菩提!如果以三十二相,能够见到我们清净自性,那么转轮王也是三十二相,他也是很庄严啊!能不能这样见到如来呢?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就我了解佛所说的毕竟空,不应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转轮圣王。即是如来者。佛以近事质之。】佛用现在的、最接近的,【令其自解。】你自己审察看看,你令自己审察看看。
      【又云。未达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不了解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当体即空的话,【即是心有生灭。】就是心有生灭。【生灭即是转轮义。】转轮的意思就是生灭。
      【王者。心也。虽修三十二净行。生灭心转多。终不契清净本来心。故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句话就是重点。你想要用这个生灭的色相,来见到我们清净自性吗?我就是如来,如来就是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你用音声,就能找得到、求得到你的清净自性吗?这也是生灭啊!你用生灭法,来求不生不灭,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一句话的道理。若以色见我,以色相见世尊,以音声求佛、求世尊,这个人是行邪道的,不能见如来。
      
诸位!那我们每天都念阿弥陀佛,是不是?以音声求我啊?那我们每天观想阿弥陀佛、西方三圣,是不是以色见我啊?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啊?诸位!这里有一个非常重大的观念:禅宗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当下就是佛,这是最重要的。《金刚经》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净土法门不是,净土法门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是转识,我们人有神识嘛!先把你这个神识,转到莲花化生的极乐世界去,才慢慢来。先转识,这是重大的观念。所以我们也不是以色见佛,也没有以音声求佛,其实到极乐世界,还是我们清净自性,还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因缘和合的,还是这样显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念佛?因为断惑难,开悟难、了生死靠自力难,没有办法了,时间不够用,我们生命太短了,时间不够用。念佛,冲、拼,先到极乐世界去,两者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弥陀经》里面:“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那是叫你执持名号就是:当你要打妄想、贪瞋痴,不如集中精神念阿弥陀佛…是这个意思。所以修净土法门,如果你能悟到清净自性,就是实相念佛,去,就是法身,是大菩萨,你的果报就是大菩萨。去,就是常寂光净土。在娑婆世界大彻大悟的人,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清净法身,常寂光净土。它有常寂光净土,有实报庄严土,有方便有余土,有凡圣同居土,这个讨论起来又很多。大家都可以求生极乐世界,你在娑婆世界的心境高低,决定极乐世界的四土。好了!这已经超过我们今天经典讨论的范畴。
     
【音声色相。本自心生。分别之心。皆落邪道。若能见无所见。闻无所闻。知无所知。证无所证。体此妙理方见如来。】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28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经文:【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如来不以具足相,意思就是说:如来心性是不生不灭的,那么是不是没有三十二相的庄严相啊?就是否定佛的庄严的意思。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因为佛刚刚讲的都是无相嘛!这一段世尊讲,要对因果负责,无相是讲本体,任何一个人都要对因果负责,不可以说断灭相,这一段就是不可以断灭,不能说:既然都是讲无生无灭,那么就不要做善了,也不要弘法,也不要利生了。错!统统要做,还是要行善、要救人,还是要这样做,因为因果嘛!你不能说否定这个因果,佛为什么这么庄严?就是修无量的福德嘛!无量的善,世尊才这么庄严,要不然,每一个人貌相完全不一样。各人造的因各人不同。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不要这样讲喔!释迦牟尼佛也不能说他没有庄严的三十二相喔,这个有修无量的福德善因,才有三十二相,你不能说:释迦牟尼佛讲不生不灭的空理,就否定了事相的因果,这是不对的。你不要这样想,动这个念头说:如来是无相,不以具足诸相,所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把笔拿起来,“诸法断灭”,就是坏因果缘起法,叫作断灭相。也就是没有因果了,你做善事,无善;做恶,也无恶;也没有果报,糟糕了,这个就完蛋了,这个就是外道见。断灭就是坏缘起因果法,叫作断灭见。弄到这个就完了!世尊一直讲不生不灭的清净本体,那么在事相上也不管善了,也不管恶了,错了!善恶统统有因果。所以,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果你做这种念头,如果有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就是无因无果,无善无恶,完了!
      
【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把笔拿起来,写六个字:因果仍然存在,因果一定存在的。于法不说断灭相,对这个法一定要对因果负责的,叫作因果仍然存在的。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者。佛恐须菩提落断灭见。是故令离两边。然性含万法。本自具足。应用遍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来自由。无所罣碍。此法上至诸佛。下至含识。本无欠少。】每一个人都存在,【是名具足相也。】
      
【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者。诸法性空。空寂是常。】空寂就是一片寂静,当下就是永恒,【是故不断不灭。】不能说没有这个因果,不可以的。
      
【若作念云。无相而有道心者。是断一切行。灭一切法。此非中道也。又云。若作有相观。即是一边见。若不作有相观。即是断灭法。】
      
所以,佛法很难,说这个也不对,搞那个也不对,搞来搞去,众生不是左边就是右边,不是有就是无嘛!佛法统统不是,也统统是,难就难在这个地方。若作有相观,就是一边,清净自性是无相的,你作有相观,就不通达清净自性。若不作“有相观”,就是因果缘起的法则,就是断灭法呀!所以,你观想佛像,还是有因果的,你心清净,有这个心清净的因,将来就往生极乐世界的果,因果还是不可以断灭的。修净土法门,念佛就是成佛的因,在因果法则就是这样子。知道吗?不能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错了!“凡所有相,皆是实相啊!”凡所有相虽然皆是虚妄,但是,凡所有相,悟到,统统是实相,实相就是不坏因果,无相无不相嘛!所以,要对因果负责。【故知真如法性。不是有。不是无。湛然不动。观与不观。皆是生灭。故云莫作是念也。】
      
【于法不说断灭相者。见性之人。自当穷究此理。】
      
此段为六祖讲的,严重的误解佛法,【若人空心静坐。】这一句是六祖讲的,如果有人空心静坐,什么都不想,跑去静坐。【百无所思。以为究竟。】什么都不想,认为这个就是修行,这个就是佛。错了!佛就是要继续造作,一定要好好的修善,同时无所著,该做的事还是要做,佛法就是这样。以一颗清净心,无所住的心,无所著的心,该吃饭就是吃饭,该睡觉就是睡觉,该上班就是上班,为人父母,就应该尽父母的责任,做法师的有法师的责任、义务,该怎么做就是应该怎么做,还是要积极度众生,还是要积极行善,但是,内心无所著。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就认为这个叫做佛,错了!【即著空相断灭诸法。】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29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经文:【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你看!一句话,你了解一切法,根本没有一个我,【得成于忍。】注意!这一句话是证得空性的意思,能够成就毕竟空的这个境界,叫做得成于忍。知一切法无我,能够成就毕竟空。【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证得空性的菩萨,绝对比你在那边拼命造作的力量大,他见性,你不见性嘛!
       【知一切法无我者。一切万法。本来不生。本来无我相。所得功德。即非七宝布施等福所能比也。】
       【得成于忍者。既知人法无我。】人无我、法无我,【则二执不生。】我执、法执不生。也不执著一个我相,也不执著一个法相,【成无生忍。此乃胜前七宝布施菩萨。】前面满三千大千世界,须弥山这么大、这么广,经过多长的无量阿僧祇劫布施,比不上明心见性的人,【夫万法本来无性。皆用自己之】加一个“心”,更清楚,皆用自己之心,万法都是自心【所显法耳。】都是用自己的心所显现的。【如眼对色谓之见。耳对声谓之闻。见闻是根。色声是尘。色声未对之时。我性常见常闻。】我们的清净自性常见常闻,【未曾暂灭。色声相对之时。我性未尝暂生。此是菩萨了悟真性。活泼泼地。洞然同于太虚。所以不曾生灭。

凡夫即被妄心所覆。随六尘转。即有生灭。故尘起即心起。尘灭即心灭。不知所起灭心。皆是妄念也。若见六尘起灭】加两个字:“当下”,【不生。即是菩提。】开悟就是这么简单,“见六尘起灭,当下不生,就是菩提”,看你不执著的功夫到哪里,你的果报就到哪里,你能够不执著,你能够牺牲多少,你的福报就多少,看你有多大能耐牺牲,无我相嘛!你有更大的能耐牺牲,你就有大福报。直接了当讲,肯牺牲的人有福报,大无我的人大福报,就这样子。彻底的无相就是佛,福报最大。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不受”就是不著。以这些菩萨不著这个福德。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动一个念头都不行,【是故说不受福德。】
       【不贪世间福德果报。谓之不受。】修行人贪,就坏了!【又云。菩萨所作福德。不为自己。止欲利益一切众生。此是无所住心。即无贪著。故云不受福德。】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30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经文:【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他就看到释迦牟尼佛的行住坐卧。你看,人家世尊也是这样啊,来去坐卧,世尊也是这样子啊!你看,佛在这里呀,佛现在在这里,佛现在在那边。他不晓得,当下这一颗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就是佛,他本身就是啊!你现在听经闻法,当下放下,你就是佛,要不然你哪里去找佛?如果有人说:你看,释迦牟尼佛在这儿,你看,佛陀去那边,释迦牟尼佛现在坐着,释迦牟尼佛现在卧着。【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这个人不了解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见性大法。
       【何以故。如来者。】什么叫作我们的清净自性、如来的清净自性呢?【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了知万法皆是心的影像,当下不执著、不分别、不颠倒,就是本性,就是如来。【故名如来。】
      
这个多了不起啊!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叫作如来。我们众生,你讲这个他听不懂,他就说:佛在我的前面,我要拜佛。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做佛像?做幡啊、做讲台讲经?方便接引众生,众生没有这个相,他不会拜的,所以,我们弄得愈庄严,他就愈法喜。众生第一个就是见相。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这个身体要照顾得健康,身体不够健康,不庄严,你要度众生很难的。我今天如果是非洲阿福来,这一个肿瘤这么大,你来,你拜得下去吗?这个人业惮比我还重,长得这么丑,我还没有这么严重呢,这叫我如何向他磕头呢?对不对?众生就这样子啊!你看,肿瘤长这么大,不是说我们瞧不起他,而是说:众生没办法,你知道吗?要不然,明天我带一个道具来,弄得一个脸这边这样(很难看),很严重的道具,我告诉你,你一看:怎么这样子?不要讲那么多了,我讲我们流通处就好了,这个流通处,不相信你试试看,你把它雕刻得一个非常庄严的佛像,雕刻很庄严的佛像,同样是钱,要你请佛像,你把它雕刻一尊佛像,是怎么样?五官不端正的,没有对称的,脖子这么粗,耳朵这么大,眼睛这么大,看起来好象佛像,也不是佛像。我告诉你:摆在流通处,放在那个地方,三十年卖不出去,就这个像而已喔!你讲不是不著相吗?好!我放在那边,我请问你:你用一万块,来请我的佛像,你要请庄严的,还是要请丑陋的?来!当然要请比较庄严的,请一尊奇形怪状的回家,怎么拜得下去呢?每天看到那尊佛像,看了就起烦恼,叫我怎么拜得下去呢?他就拜不下去啊,这没办法,众生因为著相,著得非常严重,你叫他彻底放下,没办法,没这么简单的。

所以,第一个,你看,我们要来这个讲经,我一个月前,我就好好的照顾一下,这个皮肤吹弹可破(师以诙谐的语调),可以了吗?这个亮度够不够呢?就看:嗯!可以!我平常就是穿那个老鼠色的、咖啡色的,赶快换掉。黄 se的,yellow aolor换一个黄 se的,这一穿,看到:哇!庄严!这不拜也很难。(师笑,众鼓掌)众生嘛!大家还没见性,就看到这个相。所以,佛弟子要有礼貌,外表也是很重要的。有一个人修行,就不要执著了,统统不化妆。化妆化习惯了,有一天不晓得去听谁开示的:不要执著,千万不要化妆,她认为这个叫不执著了,不执著在内心啊!不化妆有礼貌吗?听经以后,好像觉得不要化妆,结果就不化妆。第二天去外面,人家一看:哇!三分长相,七分妆扮,如果没有化妆的话…昨天看起来像观世音,今天看起来像罗刹,女罗刹,昨天看到,哇!长发飘逸,电风扇一吹来,耐斯澎澎(广告词)。今天一看:哇!真的,人不可貌相,一切真的都是假相,就这样子。

所以,我告诉你:还是要化妆,男孩子,你就好好的西装、打领带,这佛弟子,是不是?要有礼貌。女孩子要穿得lady,要穿得漂亮,一定要口红,不过不要超过程度,一擦的话就…佛弟子,一看,怎么会这样子,大嘴巴,她化得太过分了。什么事情刚刚好就好。所以,我们也知道,本性虽然无来无去,这是对内行人讲的,告诉你:一切众生都是看相的,你一定要把你的外相,一定要好好的庄严,要好好的穿衣服,是不是?应该就是这样子。所以很多人就是这样子,不懂得佛法,坐在那个地方。坐着,然后告诉她女儿:女儿啊,来看看,我有没有像观世音?她女儿说:“喔!我妈妈可能著魔了,太严重了!”她认为化妆漂漂亮亮坐在那边,就叫作观世音。她不晓得,来无所从来,去无所去,清净自性不懂。
      
【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来去皆如。其谁来去。又云。无所从来者。不生。亦无所去者。不灭。不生者。谓烦恼不生。不灭者。谓觉悟不灭也。】清净自性不灭。不生不灭什么意思?好好的搞清楚:什么不生?烦恼不生。什么不灭?自性不灭。大智慧的清净自性不灭,觉悟的性不灭。
     
【又云。知色声起时。即知从何而来。知色声灭时。即知从何而去。】看得清清楚楚。【故色声香味触法。自有起灭。】当体即空,“自有起灭”底下写四个字:当下就是空。不要随着起灭,那一念不随起灭,【我心湛然。】这个心就是清净心。【岂有来去生灭相耶。寂而常照。】“寂”的旁边写个:体,“常照”就是妙用,叫作依体起用。【照而常寂。】“照”就是妙用。妙用虽然一切在运作,体常寂。旁边写一个:体就是我们的心性。照就是一切的妙用,常寂,不离我们寂静的心性,这是不二的,依体起用,摄用归体,寂而常照,依体起用,照而常寂,摄用归体,体用一如,是不二。【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无不清净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31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经文:【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因为世界是微尘所构成的,你把这个地球,把它磨成粉末状,任何事情,你都把它弄成粉末状,就是颗粒所构成的,分子不一样而已。【于意云何。是微尘众。甯为多不。】多不多啊?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为什么呢?【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
        
这一句话很多人看不懂,没有一个人看得懂,为什么这个微尘众不是实有呢?微尘众如果是实在有的话,释迦牟尼佛说:那个就不叫作微尘众。因为微尘就是最微小的。
        
注意听!我现在要用《楞严经》再讲一遍,如果这个是微尘(师手拿一黑板擦为例),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讲的:这个是微尘,是不是最小的单位?是不是最小的单位?最小的单位叫做微尘,对不对?释迦牟尼佛问:那么最小的单位,是有还是没有?你讲微尘是有还是没有?第一个人答:有!有这个微尘。世尊就说:“那么有这个微尘,能不能再分析?”先讲“有”这个角度,能分析吗?如果能够分析,不能讲微尘,如果不能分析,也不能讲微尘。是不是?最小的单位叫作微尘,如果能够分析,那不叫作微尘,还有比它更细的。那不能分析,不能分析的东西,你怎么叫作微尘?不能分析就是没有啊!

所以说:这个微尘有还是没有?有,讲不通,如果是有,长、宽、高三度空间,你这个不叫作微尘。另外一个答:微尘是空,是没有。释迦牟尼佛反过来问你:那集多少空变成一个颗粒微尘?你想,集一切虚空,可以变成一个颗粒微尘,有物质单位,最基本的单位吗?有没有办法?没有办法。集多少的空?集所有的空还是空啊!集所有的空,能不能变成物质现象?没有办法的。所以,微尘讲有不对,讲空,怎么样?还是不对。你看,世尊多么了不起,大智慧。

没有一个人有办法跟释迦牟尼佛辩论的,没有办法的。讲有也不对,讲空也不对,那是什么?那就是心影现出来的,就是心所影现。你看到的这个像,都是你心影现出来的,你要彻底的找,你找不到这种东西。若是微尘众,实实在在是有,其实就是妄有,虚妄的心,才产生颗粒微尘。佛就不说是微尘众,因为微尘就是心性的影像,没有实体可得。如果微尘是实在的,佛当然就不说微尘了,因为微尘是还可以分。
         
      【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佛说无量无边的微尘,其实当下没有一个实在的微尘聚合的东西,都是心所影现的,都是清净心所影现的,方便说法,是名微尘众。佛所说的微尘众,其实没有一个实在的微尘众,因为当体即空,就是心性所展现的,众生就是妄想、颠倒、执著,才有这个种种的三千大千世界。是名微尘众,方便为了度众生,说那个叫作微尘。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哎呀!这个须菩提真了不起,真正也是悟道的。
         这一段再解释一遍: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的物质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众”就是众多。这么多的众多的微尘,宁为多不?多不多?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哎呀!很多啊!
         为什么?
         若是微尘众实实在在有,佛就不会说那是微尘,因为微尘还是可以分析,其实那是心所影现出来的,物质世界,其实是心所影现出来的世界,不是真正有那种东西,都是心性在作用,因为你有执著,就有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众多的微尘,当下就是空,根本没有这种东西,方便说这个叫作微尘众。

世尊!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物质现象,其实当下就是空,都是妄想的产物,是名世界,方便说:这个叫作三千大千世界,统统就是妄想。
        【微尘者。妄念也。】
        【世界者。身之别名也。微尘是因。世界是果。】
        【微尘世界者。谓因果也。然自己真性。非因非果。能与六道众生为因果也。谓自性是因。六道是果。故知微尘起于世界。轮回由于一念。虽见小善。不可执著。虽逢小恶。必须除去。且众生于妄念中。起贪嗔痴业。妄受三界梦幻之果。如彼微尘。积成世界。】不知道因果本来就是妄,【不知因果元是妄心。】所以那个非因非果,是指清净自性,因果就是相,清净自性就是无相。【自作自受。】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一念悟来。即无微尘。】因为微尘就是妄想,【世界何有。故云。即非微尘。是名微尘。即非世界。】就是妄想,世界是妄相,妄相当下即空,所以即非世界,因为世界有相,相当体即空,所以即非世界,妄相本空,哪里有真的世界?没有。方便说:【是名世界。】
      
【若欲建立世界。一任微尘炽然。】如果你想要建立有的这个世间,你就怎么样?一任微尘,这注意听!“任”就是彻底放下。一任微尘炽然,微尘就是假相,“一任”就是彻底放下,“微尘炽然”就是假相,“炽然”就是生灭相,像火在烧一样,生生灭灭。“一任微尘炽然”彻底放下假相,彻底放下生灭。【若欲除灭世界。觉悟人法俱空。了无一法可得。湛然清净。不被诸境所转。皆由于自己也。】统统在自己的一念心性。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看得懂的请举手(师问众,无人举手,师笑),看不来,没办法!为什么呢?如果这个世界,是实实在在有的,是真的有,姑且说它有。那么有的话,应该是一合相啊!一合相就是绝对的心性。何以故?如果说世界是实在有的,姑且说它有,那应该像心性的绝对心性,一合相就是没有分成二,一合就是不二。

如果说这个世界是实在有的,姑且说它是有,那应该就像心性一样的,绝对,没有分开来。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注意听!是名一合相,前面加两个字:“心性”。如来说心性一合相,心性绝对空,即非一合相,其实当下就是空,没有这种东西。是名一合相,方便说:这个叫作一合相,叫作绝对,叫作无相。绝对叫作一合相,无相叫作一合相,无来无去叫作一合相,毕竟空叫作一合相。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31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在“一合相”前面加几个字:“真正清净心之”一合相。“即是不可说”旁边写一个:真心不可说。真正清净心的一合相,根本没办法说。
      
  但凡夫之人,因为执著习惯了,认为有一个清净心可得,认为有一个清净心,把清净心变成一个观念,认为我得到了清净心。贪著其事,把我们心性的证量,化作凡夫的观念,把圣人心性的证量,有修有证的这个证量,变成凡夫的观念,变成一个:我的心性,有一个心性,有一个一合相。
        
再讲一遍:何以故?如果这个世界是实在有的,那么应该是跟心性,绝对的空性一合相是一样的啰!因为这个才是真的呀,我们的心性才是真的。意思是:世界本来就是妄,如果世界是真,那么跟我们的心性一样是真啰!如来所说的心性的一真,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它当体就没有这个相,没有一合相之相,方便说这个叫作一合相。须菩提,真正清净心的一合相,根本就是不能说,不可说。但是凡夫之人贪著其事,贪著有一个一合相,清净心这个相。  
      
【微尘谓因。世界谓果。若执因果为实有者。即被相之所缚。故云。即是一合相。但莫执为实有。亦莫执为实无。于相离相。故云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也。】
      
【即是不可说者。须是学人自省自悟。于理事上。各无罣碍。】没有任何罣碍。【今凡夫一何贪著事相。不达于理。】这个理就是无生,不了解万法毕竟空,不可得,【所以说因果著因果。说世界著世界。】
      
【逍遥翁云。学道之人。但只了悟灵明之心。是谓本源。所以念念妄想。皆为尘垢。】所以修行在起心动念间,我们起心动念,好好的观照,当体即空。【勿令染著。久当证知清净法身也。】久就是修行真的须要一点时间,没有办法一下子,须要一点时间!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32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经文:【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如果有人说:佛不是讲吗?我见到了,你看,众生也见了,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统统存在嘛!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你看,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讲啊!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因为须菩提已经开悟了,须菩提就说了:这个人不能了解如来所说的义理。【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当体即空,空便没有这个东西。【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世尊说这个我人众生寿者,这是方便说,可是你不能著一个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方便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所以,这一段就是: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我们认知了以后,化作观念,观念开始执著,这个叫作知见立知,清净自性本来有知,结果我们却安立一个执著,一个分别,头上安头。《楞严经》讲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清净自性本来有知见,你不要头上安头,安一个执著,安一个分别,安一个颠倒见,那就坏了!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如果你真的发成佛的心,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应当了解万法本空。【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能对这个万法的相产生执著,产生知见。不生法相就是,你了解,譬如说:我、人、众生当体即空,墙壁当体即空,不要产生知见。如是信解,不生种种法相之见。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因为万法之相就是空相。【是名法相。】方便说:为了讲经说法,不得不讲种种的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开始运作,开始一直讲经…其实根本上就没有这一些。
        
我再解释一遍: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者,须菩提!于意云何?这个人解我释迦世尊所说的义理吗?不也,世尊!世人不解如来所说的义理。为什么?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当体即空,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对一切法应当知道,不可安立任何知见,应当如是见,这个“见”跟前面的见不一样,应如是见到空理,如是知,知道万法皆空;如是见,见到清净自性。如是信解,绝对不可以在万法生万法之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当体即空,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说般若金刚之法。始即令诸学人。先除粗重四相。如大乘正宗分中说也。次即令见自性之后。复除微细四相。】粗的遣除,再来微细的,【如究竟无我分中说也。此二分中。即皆显出理中清净四相。若于自心。】标号A,这有四个段落。
       A,【无求无得。湛然常住。是清净我见。】你见没有关系,但是清净的,无求无得,虽然见,可是无求无得,湛然常住,这个叫清净我见。
       B,黄蘗断际禅师这么说:【黄蘗云。百种多知。】安立种种的知见。【不如无求最第一。】种种的相都是虚妄,你安种种的见,透过语言、透过观念,就拼死命的执著,以为有一种东西,不晓得当下就是空。【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著。】无所求,无所著,你就学这个。【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便是佛也。若见自性。本自具足。是清净人见。】
       C,【于自心中。本无烦恼可断。是清净众生见。】
       D,【自性无变无异。无生无灭。是清净寿者见。】
      
禅宗的解释,把这四个,用清净心来解释。【故云。即非我人众生寿者见。】因为当体即空。【是名我人众生寿者见也。】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在座诸位将来可以成佛,【应是一切众生。无漏智慧本自具足。应信一切众生。灵源真性。无生无灭。若能了悟此意。即是一切智慧不作有能所心。】底下要画双线,如果你也能够按照底下这几个字做,马上开悟,日子很好过。【不存知解相。】“知解相”就是观念,不要落入观念。那个好人、那个坏人,观念太清楚了。看到那个好人就攀缘,恶人排斥,就落入观念。不要落入观念。不存知解相,就是千万不要落入观念,不要落入圣凡观念、善恶观念、好坏观念,千万不要落入观念。【口说无相法。心悟无相理。常行无相行。故云不生法相。是名法相也。】太好了!口说无相法,毕竟空;心悟无相理,毕竟空;常行无相行,不贪着,所以说:不生法相。是名法相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33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经文:【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这个又是相跟无相的比较了。用这么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要怎么演说呢?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发菩萨心者。谓大乘最上乘种性人也。】
        【持于此经四句偈等受持读诵者。七宝有竭。】七宝是生灭法,会用得尽,【四句无穷。】我们的心性是无穷的。【悟达本心。了无所得。持于此经。其福胜前七宝布施之功德也。】
        【云何为人演说者。四大色身。不解说法听法是你面前孤明历历。】这一段要加几个字,你才看得懂,“不解”前面加一个:若,“解”的旁边,叫作执着、住着。如果不住着,“说法”底下加两个:“之人”,不住着说法之人,“听法”底下加:“之人”,那就很清楚了(加字后为:“若”不解说法“之人”听法“之人”)。不执著有个说法的人,不执著有个听法的人,就在你面前,大彻大悟,你的心性马上显露出来,孤明历历。不着一个说法的人,不着一个听法的人。【通彻十方底。】上面就是心性通彻十方。【解说解听。】一般世间人讲解,讲听,有说明、有听讲的。【莫要记他语言。】只是为了要记住他的语言,【纵饶说得天花乱坠。其心不曾增。】讲得这么的多,心不增。【便摠不说。】“便”就是就算。就算统统不说,心也不减。【其心不曾减。】就是说法说得天花乱坠,说法说得无量无边的多,其心不增;就算不说,大智慧心性也不减。【求著转远。】你用心求另外一个心,愈求愈远。

【学者转疏。】“疏”就是愈离愈远。你想要学见性法,世间就是求。我们要求学,愈求愈远。所以,“所知障”是什么意思?所知道的种种的观念,障碍我们的清净自性,把这个相,安排种种的相,落入观念再执著。所以,学历愈高的人,所知障就愈重,世智辩聪愈强,这个人很聪明,这个道障碍愈大,世智辩聪,观念愈强,所知障,所知道的障碍清净自性,叫作所知障。所知道的是假相,他不晓得要放下,所知道的世间的语言、文字、观念,统统障碍我们的清净自性,叫作所知障。可是话讲过来,一个学历高的,一个很聪明的人,如果有一天让他学佛,不得了!语言变成清净自性的工具,观念变成弘法的工具,正知正见思想,变成他的工具,所以学历愈高,愈聪明的人,只要一学佛一转过来,发挥的力量不可思议。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障碍的本身就是解脱,但看你的心怎么运用。【惟在默契悟者自知也。】你要契入这个真理,靠悟,自己体悟。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此谓悟达无心无相。】无可取之人,【可取之人。若是有心。】如果是刻意的。【不取于相。】还是相,如果悟达无心无相,是可取之人,在旁边写一个:应当赞叹,可取之人就是应当赞叹。如果一个明心见性,无心无相,这个是值得赞叹的人。【却是取相。】如果有的人刻意的不取于相,我不执著,刻意的我不执著,一直用讲的,却著相。说放下,功夫还是不够,悟到六祖那一句话,都是真正的离相: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心本是空。相亦是空。人法俱空。有何可取也。真净文禅师云。但无一切心。自然合天道。应用在临时。】“临时”就是时空,时间、空间的架构上,就看你怎么运用。【莫言妙不妙。】
        【如如不动者。】不要说妙跟不妙,你只要如如不动。【学人若谓我知也。】“我知”就是有所知。【学得也。】你有所得啊!【契悟也。】有所悟,统统有,【解脱也。】有解脱,【似此见解。皆是有动心。】“动心”就是执著,【即是有生灭。】如果没有说:我在知、我在得、我在悟、我在解脱,如果没有这个念头,【若无此心。即一切法。皆摄不动。不动即内外皆如。故云如如不动也。】

经文最后一句,世尊讲的太了不起了。彻底的看破身心不实在,彻底放下,就是这一句,就是关键。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世尊、释迦牟尼佛,恐怕我们一直死执这个身心,叫我们彻底的看破,这一句就是叫你彻底看破,把生到死收摄在这一念。记住!一切有为的生灭法,跟做梦一样,我们人生、宇宙,统统在做梦,梦幻、水泡,水中泡,砰!没了,砰!没有,表示生命的脆弱。影像不实在,梦是不实在,泡,很脆弱,影像是不实在。如露亦如电,就像早上的朝露,太阳一出来,朝露就消失了,表示生死无常,刹那消失。“电”就是闪电。像闪电,没了!生命就是这样,这么短暂。意思就是:你要珍惜人身啊!要好好的修行,在这么短暂的生命里面,这么快速的无常里面,你总要找到清净自性,要不然,就要彻底的赶快念佛。何以故?一切有为的生灭法,就像梦幻泡影一样不实在;就像露、朝露,太阳一照就没有了;就像闪电一样,一闪就过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短暂,如此的无常,赶快修行啊!应作如是观,内心要有心理准备。
        
【一切有为法者。生老病死。贫富贵贱。士农工商。赤白青黄。馨香臭秽。有无虚实。深浅高低。皆是妄心起灭。】因为那个都是相,所有的相都是陷阱。记住!见所有的相,统统放下,见所有的相,都知道那是陷阱,不要落入进去,不要掉进相的陷阱里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掉进去,不要落入观念,不要在相上建立观念,拼死命的执著,没有这种东西。【有为之法也。】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者。一切有为之法。即是世间万事。皆如梦幻泡影。不得久长。】
      
【梦者。妄想也。幻者。幻化也。泡者。如水上之泡。易生易灭也。影者。如身之影无所捉撮也。】“撮”就是取。我们身体,光线一照,后面的影子你捉不到,那不是实在的。灯光一照,后面的影子,你抓那个影子,怎么抓得到呢?人生、宇宙就是心性的影现,没有实在的东西,赶快看开、放下。【露者。雾露之露。不得久停也。电者。】闪电,【雷电之电。顷刻之光也。】刹那的闪电,生命是这样脆弱的。所以用这个臭秽的色身,无常的色身,想要追求永恒的快乐,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能出家的赶快出家呀!我总不会说:还没结婚的赶快结婚喔!不会这样子。
        
【应作如是观者。有为无为皆由自己。心常空寂。湛然清净。无纤毫停留罣碍。自然无心。如如不动。应作如是观也。】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夫至理无言。】真理是没办法说的。【真空无相。谓都寂默也。】寂静沉默。【但不著言语。不著知解。】“知解”:以前的人都讲知解,要用现在的人叫做观念。所以,记得!在座诸位法师,讲经说法的法师要注意,你要讲经弘法,要跟现代化接轨,要用现代的语言讲经,他才听得懂。知解,有现代的语言,叫做观念。千万不要著这个语言,千万不要落入观念。【即是无言无相。】在座诸位很多的法师,你们将来要弘法利生,要跟现代化接轨,你总不能说,讲经的时候,像老和尚一样:打开《金刚经》,然后,眼睛闭上来,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我今天要讲(语速很轻,很慢)…然后喝一口水,等两分钟。生命比较短的,听不下去,生命短一点的,听不下去。还没听完,往生了!(师笑)很慢嘛!今天我们来讲…老和尚,用这种方式讲经,一举例子:古早古早的更古早以前,都是这样讲的,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古早古早,又翻过去那个古早,意思就是很早的意思。一举例子:讲到那个三国时代,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师笑)现在是辣妹时代了,三国时代?头壳有问题!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3-1-19 21:34

【金刚经之旨趣。本谓此也。是以旋立旋破。】立一切法,当下叫你看破、放下,【止要诸人。】“止”,就是“只”的意思。就是最主要的。就是要你每一个人,止要诸人,最重要的,只要你,只要一切人,【乃至无有少法可得。即不被一切诸境所惑。】因为你认为这个境界有所得,你就拼命追,拼命建立名相、语言、观念,拼死命的追,到最后就失望,撒手西归的时候,两个眼睛瞪得大大的,放不下。为什么?认为有啊!不晓得生死是平等的。哎呀!师父!我很怕死啊!

有的人问:要怎么转变这个观念?转一下,全世界的人都要死,你要认同这一点,认同全世界的人都要死,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要死,恐惧感慢慢的下降。【若得心地休歇。】旁边写一个:歇即菩提。放下,就见性了,不要吵吵闹闹的过一生,要用本性过日子。【即谓之清净心。亦谓之本来心。亦谓之到彼岸。亦谓之涅槃。亦谓之解脱。其实一也。】就是同一个理。你讲本心也对,本性也对,清净心也以,歇即是菩提也对,到彼岸也对,讲涅槃也可以,讲解脱也可以,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张无尽云。傅大士。庞居士。岂无妻子哉。】有啊!这个傅大士、庞蕴居士,难道没有妻子吗?有啊!有妻子就有男女啊!【若也身处尘劳。】虽然身在五欲六尘,底下加一个:“但”,【心常清净。】但是,心一点都不执著,真的常常清净。【便能转识为智。犹如握土成金。】土抓到就成金,就是点石成金的意思。一个明心见性的人,所到之处,统统化作智慧,统统化作净土,所以,古德有一句话,就是你的心要正,知见要正: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正人,大彻大悟的,“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

那个恶知见的人,把佛法拿来敛财骗色,佛教就变成搞这个世间的人,搞这个欺诳、欺诳世人。所以,握土成金的意思就是:你只要见性,你所到之处,统统点石成金,这个在告诉你,开悟的可贵呀!要不然你怎么修行?头撞破了也不知道。【一切烦恼。皆是菩提。】烦恼本空。【一切世法。皆是佛法。若能如是。即是在家菩萨。了事凡夫。岂不韪欤。】“即是”就是就算你是在家菩萨,你只要大彻大悟,彻底的放下,你一样过你世间的生活,你身处尘劳,但是你心常清净。你虽然是在家菩萨,怎么样?了事凡夫,“了事”就是无事。这个了事凡夫,他是用反面来讲的,无事的凡夫就是圣人。凡夫是说,他身处这个五欲六尘,可是他生死已办,“了事”就是他真的悟道了,悟道的凡夫就是圣人,生死事大,了了生死事大的凡夫,就是圣人。所以,了事凡夫,就是圣人,就是悟道的圣人,虽然是在家菩萨,还是圣人。岂不韪欤,“韪”就是是。(韪 音wěi)难道不是吗?这一句话整句的意思就是说:难道不是这样吗?只要你明心见性,难道在家居士,不也是圣人吗?意思就是:只要你明心见性,不管出家、在家的身分,不在相,统统在见性论断。

         哇!阿弥陀佛!(师叹气合掌)
         我讲得不好,还在学习,今天有耽搁大家一点点时间,非常的抱歉,因为总是要有一个段落。感谢诸位法师的护持,感谢诸位护法居士的随喜功德。

本辑讲座已圆满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
         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的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的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高雄文殊讲堂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