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净空法师法语:名利放不下,真正受用你没得到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9-6 13:59     标题: 净空法师法语:名利放不下,真正受用你没得到


1 我们这个世间聪明人,读经典能够有一点心得,决定是对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很淡薄——世味要浓,道心就被堵塞了。

2 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虽然说他没有皈依佛门,但是他是真学。他何以能够看得懂经典?他的世味很淡薄,他没有名利心,没有贪图世间享受的念头,他的生活过得很清淡,真正是安贫乐道,所以经典他看得懂。

3 我们相信,在台湾许许多多的教授都在看经典,但是要讲起心得,远远比不上方先生,原因在哪里?我们懂得,方先生淡于名利、安贫乐道。能够安贫,他才乐道,道味他才能入得进去。

4 如果对于世间名利放不下,五欲六尘享受放不下,纵然佛菩萨天天给你讲经,你还是入不进去,你听是听了,你所懂得的是佛家的常识,真正的法味你没尝到;换句话说,真正受用、利益,你没得到。


1 学佛,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我们常讲最现实、最低的成就就是现前离苦得乐——佛法里面常讲“烦恼轻,智慧长”,现前就可以得到。

2 在娑婆世界苦,穷人有穷人的苦处,富人有富人的苦处,国王他也不自在,他也有他的苦处,所以世出世间圣贤都安贫乐道,与人无争,于世无求。

3 安贫乐道,道里头有真乐,远远超过一切物欲的享受。所以佛菩萨给我们示现,我们看到他们的生活都很清苦,我们凡夫不知道,这里头有真乐、有真的享受——过去方东美先生所讲“人生最高的享受”。

4 人生最高的享受不是在物质,不是丰衣足食,不是的。我们看到世尊在世,三衣一钵,每天出去托钵,有时候还托不到,托不到他也很快乐——托不到,一天就不吃,他没有烦恼;有的时候托到美食,他也不会生欢喜心,心永远是清净的,这叫乐在其中。

 
1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三衣一钵,树下一宿,这是把生活程度降到最低的水平,佛为我们表演,人能够安贫乐道,这个社会就安定和谐,你看这个功德多大!

2 积财不如积德,只要生活能过得去就可以,何必要多赚钱?我们要积功累德,这点就很了不起,为什么?能忍的人,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他心是安定的。安定心生智慧,不生烦恼,所以处于贫贱,他仍然是快乐。

3 佛法没到中国来,孔老夫子所赞叹的只有一个人——颜回。颜回那个生活很清苦,“一箪食,一瓢饮”,他没有财富、也没有地位,可是他的生活幸福、快乐、美满,从哪里来的?安贫乐道。

4 不论环境多恶劣,他都不受影响,他“不改其乐”,一天到晚快乐得不得了。他乐什么?他乐的是道。世间人不知道他、不认识他,佛菩萨认识他,圣贤人认识他,鬼神尊重他,这是安贫乐道的功德。

要想得到真正的解脱,必须要认识并具备以下几点:一、要端正自己的学佛心态:学佛是为了升官、发财?还是为了健康、平安、大富大贵,多子多孙?如果报着这样的心态来学佛,这是不清净的,自私的心,只能得到人天福报,不会有太大的作用。这样的心态是不正确的,因为无论是天界、人间、还是地狱都不能逃脱六道轮回,同样没有出离火海。正确的学佛心态,应该是为一切众生都得到自在、解脱和涅槃,这样的心态是纯洁的,没有污染的,是圆满的。上对佛、菩萨、上师要有恭敬、感恩、真诚之心,下对众生要有爱心和慈悲心。

真正的修行不是身体的动作,也不是口中的念叨,更不是自己假想出来的感觉,而是,为了改变自己坏与恶的习气而付出一切代价,也可以说自己的生命也为了改变自己而能够付出,就是自己能够改变一个善人。这里指的“善人”并不是现在社会里有些借用慈善的名称而达到自己个人目的之人,那些人是“自称善人”。“自称善人”并不是真正的善人,他们都是为了自私自利而欺上压下的,他们得不到别人的赞叹而去做善,最终的目的还是离不开自利,“自称善人”不是真正的好人,而是世界上最大的骗子,他们的善心不是真正的善,而是给别人假设的善。真正的善是无条件的,无自私的,无留名的,他们只想给别人什么,不会想自己得到什么;“自称善人”都是,只想自己得到什么,不会想到自己给别人什么,更不会想到别人想要什么。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9-6 14:04 编辑 ]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