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你、我、他从哪里来的?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6-17 15:52
标题:
你、我、他从哪里来的?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513集(净空法师)
觉悟的人都明白,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我从哪里来的?你从哪里来的?他从哪里来的?从迷惑颠倒来的,你要不迷,你我他都没有,迷了才有。我们必须把这个根本搞得清清楚楚,这才叫觉悟。迷了就不叫自性、就不叫真心,叫妄心,不叫自性,叫阿赖耶。所以阿赖耶是妄心,只要一迷,自性就变成阿赖耶,阿赖耶能生万法。但是能现能生还是自性,所现所生里头加上一个变化,《还源观》上讲的三种周遍,第二种叫「出生无尽」,那个是变化,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变化,变化太多了。为什么会有变化?念头,跟著念头起变化。为什么说无量无尽无穷无边?念头生灭,弥勒菩萨说得好,我们终於有这么一点概念了。你看那个生灭心,生灭心是阿赖耶,自性不生不灭,阿赖耶是生灭心,妄心,一秒钟有多少次的生灭?一千六百兆,我们不知道。这个生灭心就是一念迷,这个一念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叫一念,这一念迷了。迷了它就出现这三种现象,自然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而这个现象「周遍法界」,三种周遍,「出生无尽,含容空有」,这三句话重要,一句都不能少。这一念包虚空,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事实真相。
而末那,就是第七识,执著阿赖耶相分里头的一分,见分里面的一分,认为是自己。我们把我们的身比作阿赖耶,执著物质是什么?执著我们一个细胞,认为它是我。其它的呢?其它的忘掉,以为不是我,执著这一分。执著无量无边的分别,无量无边的执著,里头也是执著很渺小的一分,认为是我的心。阿赖耶四大烦恼常相随,诸位晓得,这个四大烦恼都是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执著一分。我见、我爱,我爱是贪,我痴、我慢,我慢是瞋,贪瞋痴叫根本烦恼。什么时候有的?一迷就有了。所以这个叫俱生烦恼,它不是学的,从一念不觉那个时候就开始就有了,我出现了。我跟宇宙都是假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同时出现,同一念当中出现,这个事情太深秘了,谁知道?佛知道。佛怎么知道的?佛看见的。佛怎么看见的?佛在甚深禅定当中看见的。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你的心极其清净,这个事实真相就被你看到。
弥勒菩萨看到生灭的现象频率那么高,速度那么快,是他看到的,我们看不出来。我们就看电影,老式的电影是以幻灯片带动的,一秒钟二十四次的生灭,我们就看不出来,这眼就不灵光,看不出来。现在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你怎么会看见?我们就想到,那是多么细的心才把它看出来,假的。所以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八地菩萨他就见到阿赖耶。《华严经》菩萨的阶位五十一个,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个,加上等觉,五十一个阶级。八地,五十一个阶级最高的五层,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这五个位次心清净到极处,能看到阿赖耶,就是看到自性的迷悟,最初的迷悟,就那一念之差。迷没有原因,悟也没有原因,你要找原因,你永远不会觉悟,你永远找不到迷的源头。只有什么都不找,让清净心现前,豁然看到了,有心看不到,无心看到了。所以这个事情不会是假的,见到的人太多了。所有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全看到,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看到
面两句,『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捐者,弃除也。厌离心切,于世无求。心怀空寂,净无垢染,犹如虚空,故云捐志若虚空。」解释得也很好,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要于世无求、于人无争,真放下了。对这个世间完全放下,为什么?你往生没有障碍。如果有一桩事情没放下,那就是自然所牵连,对往生就产生障碍。世间最难放下的,第一个是情执,第二个应该是财富,第三个才是地位,名誉、地位,所谓是名利。把它讲成两个,就是情执跟名利,这是最大的障碍,世人很难摆脱的。这个东西牵连着你生生世世轮回六道,你不是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你怎么肯放下?真有智慧的人,他不一样,他看得很清楚。为什么?看别人,回过头来看自己。别人是一面镜子,自己看自己看不见,你看这世间苦难的人。六道轮回在哪里?地狱、饿鬼在哪里?就在眼前!我们眼前过的是什么日子?我们看看芸芸众生,起心动念是什么?言语造作是什么?《诸经佛说地狱集要》是我们从《大藏经》二十多种经论里节录出来的,看看这个书,再看看我们现实环境,就明白了。这个书帮助我们什么?帮助我们厌离心切,帮助我们于世无求。心怀空寂,我们现在要心怀弥陀。净无垢染,犹如虚空,要修清净心,要修平等心,心里只有弥陀,没有别的。「故云捐志若虚空,亦即万缘放下」,就这个意思。「道德者,正法名为道。得道而不失,谓为德」,心不失道,这叫德。「勤行求道德」,我们用什么方法?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是勤行求道德。这个注子里说,「亦即一念单提」,跟我讲的话是一样的。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一念单提,只提阿弥陀佛,一心专念。
『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世间无有真长生法,唯有往生,才得长生」,唯有往生得真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先是有量之无量,最后通到无量之无量。什么是有量之无量?四土前三土是有量之无量,后面常寂光是无量之无量,实报土直通常寂光,当中没有障碍。实报土是无始无明习气,无始无明习气在实报土里头断尽,常寂光就现前。一生成就,不是第二生,一生究竟圆满,故云寿乐无有极。这个地方「经云」,我们念下去,「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于彼国中」,就是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见佛闻法,随意修习,直至成佛,故云寿乐无有极」。这是真的,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为什么不舍去眼前短暂的寿命?在这个世间非常非常短暂,但是取西方极乐世界的时间是足够足够!
。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6-17 15:55 编辑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6-17 15:53
「此第八识相似相续,舍命之际随重投堕」。舍命是人在你这一报,寿命长短这是果报,你报尽的时候,这寿命终了,寿命终了的时候,你投胎,堕落,故云『随罪趣向』。这个投胎,真的个个都堕落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自己问问自己就知道,我今天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这一天,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善恶怎么个讲法?为自己念头多,是为别人念头多?为别人是善,为自己是恶。为什么?为自己增长我执,这个恶是根本的恶。为别人为什么是善?为别人,常常为别人,把自己忘掉了,不知不觉我执淡化了,我执没有了,善!所以佛法是应当常常想别人,别想自己。常常想自己,糟了,常常想自己,修什么法门都修不成。常常想众生,常常想大乘,或者是我们今天讲的常常想阿弥陀佛,常常想极乐世界。念头要转,转不过来,还是老是常常想着自己的,这个麻烦可就大了!这个事情谁都不能取代,是你自己起心动念,哪个都帮不上忙。佛菩萨慈悲,帮不上这个忙。佛菩萨只有把事实真相告诉你,让你自己转过来,我不想自己,专想别人。不为自己了,专为众生,这就好,问题解决了。学佛没有这个念头,这佛学不成,怎么学都不像。
「随罪趣向」,趣向什么?在六道里头投胎。你到哪一道?是随你的业,你造的业。一生善恶习气很多,最后死了之后投胎是最后一念。那个最后一念,念头特别强,譬如你喜欢一个物,或者喜欢一个人,你很喜欢,情执非常重。死了以后到哪里去?离不开,缠着他,变成他的儿子,变成他的孙子。这是情执重,你爱他。可是有宠物,爱宠物可麻烦大了!你养的宠物,非常喜欢牠,来了之后怎么?来做宠物的儿子,最后一念。如果你是有个人对你对不起,他跟你结的冤仇,你恨他恨透了,来了也会到他家,干什么?去报仇去的。干这种事情去了,叫冤冤相报。别人欠你钱,你念念在心,不能放下,你到他家做他的儿孙,去讨债去了。就在那一念。学佛的人,出家法师也不例外。我过去在美国旧金山,那个法师可能不在了,他有个嗜好,收藏佛像。他有个收藏室,我去的时候,特别打开给我看,全是古董。这个像唐朝的,魏晋南北朝的,收很多佛像,珍惜得不得了!平常那个门都是上锁,锁着的。这样的人死了之后他到哪里去了?不到极乐世界,这佛像没放下,一定还在那个房间里头。那个房间投什么胎?有蚂蚁、有蟑螂、有老鼠,他到那里去了,肯定的,他舍不得离开。你想到这些地方,就很可怕了!喜爱经书的,都是古董,哪个朝代的版子,喜欢这个东西。将来死了以后,书里有蛀虫,就做那个东西去了。你要都搞清楚、搞明白,你就晓得可怕!这些东西统统是假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要它干什么?
我一生不收藏,为什么不收藏?我自己没有地方放,一生都在流浪,没有地方放。所以别人送我的东西,说这个东西很名贵,像我们后面这张佛像,华严三圣,多少人来看,这个佛像是个传下来的东西,细心去观察它,应该是唐朝时候作品。可是古人他没有写名字,他也没有写年代,也是一个收藏家收藏的。收藏家过世了,不知道怎么传到一个同修手上,他拿来送给我。我就叫他复制,我用复制品,原版的我不要。复制品很好,谁喜欢要,拿走就是,我再去印一张。所以对于古董这些东西,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别人看得很宝贵,很珍惜,在我面前是一文不值。操这种心干什么!只要有心里所爱好的,你就有念头,就放不下。为什么不念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念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念极乐世界,好处可大了!现前的好处,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身心自在,法喜充满。将来的好处,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我们要把这个摆在第一,不可以摆在第二,什么都要放下。生活所需要的,有很好,没有也很好,你就得自在了。
所以,「随罪趣向」这句话很严重,不能不留意。嗜欲,嗜好、欲望就是罪,因为它能够把你留在六道轮回。在六道轮回,肯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这下面说,「依其罪报,投入恶趣,若陷无间狱中,永劫难出,是名或长」,这寿命长,离不开地狱。「或为微菌」,微菌是众生,微是微细,菌是细菌,牠的寿命短,甚至于寿命只有几分钟这么长,那就是牠的一世,「则剎那生死,是称或短」。为什么这样短命?杀业太重,他杀多少众生!每一个众生都欠了命债,要还命债,怎么个还法?叫万死万生。「《会疏》曰:如八大地狱及长寿鬼云或长。」鬼道里面的寿命都很长,这个长寿鬼是鬼道里寿命最长的。经上告诉我们,鬼道一天是我们人间一个月,他一年也是三百六十五天,是一年。但是每一天是我们一个月,最长的寿命一千岁,你堕到鬼道你什么时候能出来?人道的寿命短,短是我们这个时代。佛给我们讲的,人道寿命最长的八万四千岁。从八万四千岁,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十岁是寿命最短的,平均年龄。从十岁,每一百年再加一岁,这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释迦牟尼佛出现这个时代是减劫,当年,世尊在世当年,一般寿命是一百岁。世尊灭度之后,到我们现在三千年了,那就减三十岁,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人民寿命是七十岁。所以古人讲「人生七十古来稀」。也有短命,也有长命的,那是各人的业报不相同。这是六道里头的一般状况。「如飞蛾蜉蝣等」,这些蜎飞蠕动的小动物,「云或短」,牠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那牠是一生。「其中寿命无量差别,皆是宿业所感」,过去生中你所造的善、不善业所感招的。「善趣(这是善道)以寿长为福,恶趣则以寿长为巨祸也」,你在地狱里寿长,这是zai 难。人天寿长是福报,饿鬼地狱寿长,那不是福,那是罪,这个我们都必须要知道。
『相从共生,更相报偿』,「表冤冤相报无有穷尽」。所以佛教导我们,佛教我们断恶修善。可是他还有个重要的教诫,我们可不能忘记,叫三轮体空。帮助别人,再大的帮助,再多的帮助,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若无其事,没有牵挂,就不会感果报。如果常常想到,我对人多好,那是什么?将来那个人要报偿,你也会接受他的报。还是离不开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就是人为什么不能脱离轮回。《会疏》里头有这么一段话说,「杀生等人,生生同出,彼此互害,报其怨恨也」。杀生的人,下面念老有解释,例如被杀者为索还命债,必追逐其冤家对头,他要找这个人,同时出现世间他才能报偿,是故冤家债主「相从共生」,他又来了。今生人杀羊,来生人死为羊,羊死为人,这个羊又被人杀了。又如猫死为老鼠,老鼠死了又变成猫,猫吃老鼠,来生老鼠又变成猫,牠又变成老鼠,又被牠吃掉,这冤冤相报。「世世同生,讨命偿债」,这个事情不能干,「故云更相报偿」。「因讨债之人,往往报复过甚」,他不会讨到刚好,他总要想多加一点,这样「又结新冤」,冤愈结愈深,真正是没完没了。
这些事情我们全都有分,都干这事情。不读佛经不知道,读了之后,天天都要作还债想,一定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给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冤亲债主,要回向给他们。无论是有意无意造的这些业,为什么?将来自己往生的时候没有障碍。摆在我们面前,看到念佛人往生,往往看到很多附体的,那都是什么?都是来讨债的、讨命的,他来障碍。你欠他命,他记得很清楚。过去你杀害他,今天他索命;过去你欠他债,他来讨钱,他不让你走。佛门有善巧方便,有法师、有同参好友看到了出来调停,帮他和解,对方接受了,他障碍就没有了。只要有人出来调解,绝大多数都愿意化解,为什么?明白了,觉悟了。
早年我们在新加坡,居士林的老林长陈光别往生的时候,我们在场。这个老居士虽然是佛教徒,什么是佛教他不知道。他在新加坡也是名人,也是富豪,银行的董事长,哪有时间去看经、去听经?没有。晚年生病了,不能上班,在家里养病。这个时候也觉得无聊,正好遇到我在居士林讲经。他很少到居士林去,大概一年只去个一次,开董事会他去,其它时间他都不去。听说我在那里讲经,他就向李木源要光盘,好像那个时候还没有光盘,录像带,那时是录像带。拿回家他放来看,他看得很用心,每天看八个小时,真叫一门深入,长时熏修。除了看带子之外,他就念阿弥陀佛。两年,他告诉李木源,他想往生了。李木源就求他,你不能走,居士林的人事不稳定,没有你,居士林维持不下去。要求他再住两年,他答应了,好吧!这又过了两年,他也没有说他哪天走,有一天在一张纸上写日期,八月几号,我忘掉了,写了十几个。也没有人敢问他,也不晓得什么意思,就是那天走的。三个月前,这预知时至,他没有告诉人。就是他写在纸条上,写了十几个日期,那天走的。
居士林那个时候正好办一个弘法人才培训班,有十几个同学,大家四个人一班轮流助念。有一班同学助念回来,我们都不晓得,很正常,回来了。回来了,居士林有个居士就被灵鬼附身,说他们是老林长的冤亲债主,人数很多。他说他们看到老林长念佛往生非常欢喜,他说我们来,不是找麻烦的,是来求皈依,求超度的。这个我们大家都放心了。他跟着法师一起到居士林,居士林的护法神准许他们进来。那个时候我在香港讲经,打电话给我,我就告诉他,可以,给他们做皈依,请他们在讲堂听经。他们回答说,讲堂的光太强了,有佛光,他们不敢进去。最后要求希望在斋堂,吃饭的地方,斋堂,在斋堂里面放一个大的电视,他们要听《地藏经》,要听《十善业道经》,就指定这两部经。我们就在斋堂播放,他们在斋堂听。好像连续播放三个月,全都走了。所以心正行正,纵然是冤亲债主,你有护法神守护,他们也不敢来找麻烦。看到你真正念佛往生,他欢喜,他也想求往生,所以来求皈依,来求听经。所谓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在我们今天来说,无尽的烦恼、无尽的习气,无尽的业,造作的业无量无边,果报也无量无边,这就出生无尽。我们起个心动个念,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其实都有果报。起个善心就有善的果报,起个恶念就有恶的果报,没有善恶叫无记性。无记性也有果报,无记性的果报是无明,这个烦恼佛法讲愚痴,或者我们说个不太好听的话,叫白痴。无记果报,没有善恶,他没有智慧。他跟佛菩萨不一样,佛菩萨无知无所不知,他是真的无知,他什么都不知道,叫无明。
我们六道里头,四禅天里头有一层天叫外道天,无想天,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他什么也不知道。无想天就是修无想定所得的果报,什么都不想,染净善恶统统不想。我们有没有这个时候?有,不能说没有。有,换句话说,与无想天就有感应。我们哪个念头强,哪个果就先报,所以谁先谁后?不一定。什么时候决定?临命终时,临命终时善念强,善道去了;恶念强,恶道去了;净念强,就四圣法界去了。念佛的人临命终时,如果念佛的这个念头强,他到极乐世界去了。念了一生佛,到最后一念如果是贪瞋痴,他还是堕三恶道。这就是灌顶法师所说的,念佛人有一百种不同的果报,在《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疏钞》末后的一页,念佛一百种果报,他说得很有道理。第一种是地狱,最后的一种,第一百种是上品上生。谁决定?没有人决定,自己决定。一切唯心造,一切法从心想生,这都是佛常讲的。中国古人讲的这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非常非常有道理。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