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心态正确才真正能够得到正道,不为倾邪所误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6-14 15:48     标题: 心态正确才真正能够得到正道,不为倾邪所误

心态正确才真正能够得到正道,不为倾邪所误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496集(净空法师)

  
『求道和正,不误倾邪』,「和者,具调、谐、温、顺、平、睦、合、同、乐、相应」,有这么多意思,实际上意思很多,略举几个,它有这么多意思在里头。「正者,从一,止于一也。具是、中、常、止、行无倾邪、方直不曲诸义」,这个正有这么多意思,求道要和正,不误倾邪,这都是告诉我们学习的心态,心态正确才真正能够得到正道。行是行为,行无倾邪、方直不曲,上面这些意思统统都具足。和是从情绪上讲,能调、能谐、能温、能顺。这个正能一,一心正念,二念、三念就杂了,杂就不正。所以它有正、有一、有中、有常,常是永恒不变,止是止于一处,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就是说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只要心止于一处。一没有指定某一,就是任一,任一是什么状况?决定是禅定的状态,一就定,二就不定。所以禅宗里面,方法无量无边,都是让人把心收起来,收到一处,定功就出现,定起作用就是智慧。我们知道,定到哪一处最好?我们通过大乘经教的学习,《无量寿经》的契入,真正明白,止于阿弥陀佛这一处无比的殊胜。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决定是和正,不误倾邪。求道是求明心见性,念佛决定可以明心见性。


  
下面接着说,「极乐圣众」,那边的人,他们的心情、情绪,「和平中正,以求无上之道,故不为倾邪所误」。倾邪下头有解释,「倾」,是「斜」的意思,歪了,「侧,倾覆」。「邪是邪恶、邪外」。「彼土(极乐世界)圣众不为倾斜所误者」,邪门外道很多,特别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五花八门,所以求道的人很容易走向歧途,他自己不知道,把邪当作正,到最后觉悟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对求道来讲,不能不慎重,不能不先有充分的准备。首先去观察,观察要客观,没有成见,你才能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如果用感情、用成见,往往就判断错误。多读圣贤书,多听圣贤教诲,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有帮助的。如果遇到好的老师,老师确实古人所说「可遇不可求」,这是感应,我们的心正,我们的行正。心正、行正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不为自己的名利就正;夹杂自己名利在里面就不容易正,也就是你很容易看错。名利放下,心就端正,心就一,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我们应当要知道。

 
他们之所以不会被邪恶、邪外所欺骗、所转移,端在『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若于绳墨就是老实人,这些人老实,这些人听话,这些人真干,凡是具备这个条件的人,几乎没有不成功的。西方极乐世界全都具备了,个个都具备老实、听话、真干,听谁的话?听阿弥陀佛的话。「约者约束,令者命令」,这些人听从经论里面所有教训,来约束自己的身行,这就是持戒,戒行清净。「蹉」是跌,跌倒的意思。绳墨是个规矩,这个东西是古时候木工的用具、工具,要把这个木材锯得很直,用绳墨,这一头有个钉子插在那边,把绳子拉直弹一条黑线,按照这个线来锯,叫绳墨,这是木匠的,藉这个做比喻。「以墨绳弹画之黑线,匠人依线施以斧锯」,或者用斧,或者用锯,「不敢有毫厘之差」,有一点点差误,锯的两块木板就并不起来,一定要守住这个标准。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他们对于佛的教诲,经中的教义,「若匠人之于绳墨,依线施工,不敢稍有违失,故可免于蹉跌,不为倾邪所误」。就像木匠这么用心一样的,用这个来比喻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对于阿弥陀佛的教诲,还有十方诸佛的教诲。到极乐世界学习,那个范围就太大了,我们无法想象,他可以同时分无量无边身。自己本身在阿弥陀佛的讲堂没有动,可以分无量无边身,同时到无量无边世界亲近诸佛如来。供养是修福,你说他修多大福报!听经是修慧,确实是福慧双修,无比的殊胜。这就是极乐世界为什么你去到那个地方,保证你一生成佛,你绝不会退转,道理都在此地。这些都是世尊勉励我们、教导我们,这个地方一定要去。你对它不了解,有怀疑,这个决心下不下去;对它明白、清楚了,你当然就下定决心,我这一生决定到极乐世界去,决定亲近阿弥陀佛。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6-14 16:00

后面我们看到古大德有说法身无相,也有说法身有相,法身到底是无相还是有相?这要搞清楚,不搞清楚,我们那个疑心断不掉,疑会障碍我们,断疑生信。我们先看「法身无相」,这术语,「涅盘经三十一」,第三十一卷有这么几句话,「是故涅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哪十相?「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法身没有这些相。《大乘同性经》下卷有这么几句话,「如来真法身者,无色、无现、无着、不可见、无言说、无住处、无相、无报、无生、无灭、无譬喻」,这统统没有。《唯识论》第十卷有这样说法,「自性身唯有真实常乐我净,离诸杂染,众善所依无为功德,无色心等差别相用。」这些经论都有根据,都是大乘经上说的。法身无相,我们可以说全是从理上讲的。但是前面说色声香味触,这都是事,男相女相也是事。事从理上讲,理上没有。就像我们刚才的比喻,我们用电视屏幕讲,我们在屏幕上看到许多不同频道里面现的相,我们不谈它所现的相是什么,单单从屏幕,屏幕有没有?没有;所现一切诸相,有没有染污到屏幕?也没有,不染。这就是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它没有染污。现的相现得再多,时间再长,它根本就没染污,从这说的,体相用完全从理上讲。
  

另外一个说法,「法身有相」,讲得通,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法叫妙法,怎么讲它都是圆的,没有矛盾,没有对立。法身有相,这术语,「依诸经论通途之说,则谓法身无色无形,色相庄严不可见」,这是一般大乘经,佛都这个说法。「而台家贬之」,台家是谁?天台宗,法华宗,他的说法,「以为别教已下之说」,讲法身无相,别教可以这么说法,「依圆教之极意,则谓法身决非无相」,《华严》是圆教,《法华》是圆教,圆教讲到究竟之处就叫极意,法身决定不是无相。「其言曰,一家圆实之意」,这个一家就是法华宗,天台宗,在日本多半称智者大师,一家圆实之意就是天台大师,就是智者大师,他老人家的意思,「法性之体理具依正色心,相相宛然,非真空无相之法性」,能不能讲得通?看底下就知道,能,「是故三惑究竟清净,则本性常住之色心显现,而依正之二法究竟清净也,以此即谈别具三千,示法法即性」。这里头最重要的就是三惑究竟清净,那一切现象全是法身。这三惑是什么?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在《华严经》里面讲,妄想、分别、执着。妄想,无明烦恼;分别,尘沙烦恼;执着就是见思烦恼。
  

这三种烦恼断掉了,你就证得清净法身。你身在,你这是什么?清净法身;你再看所有现象,森罗万象,全是清净法身。法身有没有相?不可思议的妙有。不是执着分别的我有,这是本不存在的妄念!这是圆教的说法。法身在哪里?没有一样不是空妙法身。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