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初级坐禅人在禅修中出现的色身以及心理不适反映及对治方法
在初级坐禅过程当中时常会出现以下色身和心理不良反映:
一、 头晕、头疼、头眩、头胀、头发热、头发凉、头沉重、头发麻
1、 出现的原因:
意念过于专注在某个所观想的“物体”上面而执着紧张。或意念锁定在某个所修法当中执着不放。或意念过于产生贪恋某个所观想对象上面而形成长久思维。或意念在意识参与过程中,出现恐惧、恐慌、胆怯等心理反映与意念相互搀杂而形成的不良反映。正因为意念如此的“紧张或敏感”于所修或所观的“物体”,导致我们的意识产生疲劳和昏沉。自然因意识疲劳而浮现出来的色身之神经系统出现不良的紊乱现象,导致头部周围出现眩晕或疼痛等状态。这些不良反映尤其出现在头部的两侧以及额头(眉心轮)部位以及头顶(顶轮部位)。具体出现这些不良反映生起的状态在禅坐中或刚刚下坐时。这就象我们用眼睛经常锁定在书本文字当中,时间常了自然出现眼睛酸痛和干涩以及视力出现模糊和迟钝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打坐的人一定要明白这些不良反映出现的原因。找到原因就好容易对治了。
2、 具体对治方法:
①上坐前,一定要先调整心态,使心态处于平和、柔软、稳当状态。
譬如:深吸猛呼排垢法、吸气入住闭射法、双手轻柔眉心法、独掌按摩顶轮法、提臀下压揉撮法、平稳呼吸融合法……
②当正式打坐时,要让意识处于平稳状态后,再起用意念进行观想法修习或止修法修习。譬如:观呼吸时,首先要让意识处于平稳状态后,进行意识暂时“扫描”呼吸状态。也就是说:要让意识知道自己是在呼吸而不要去思维为什么要呼吸或不要让意识分别在呼吸上面,只是让意识感觉是在呼吸就可以了。譬如:当你看见女人知道是女人就可以了,不要再去思维或让意识分别于美丑就可以了。让意识保持这种平稳觉知的状态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因为为即将起用意念而扫除意识分别障。就这么简单,鼎然希望大家在实修禅坐中去体会。
③当意识彻底处于平稳而柔和状态后,这时候就开始起用意念进行禅修了。譬如:修“止息融空法”时,我们的意念要专注在一吸与一呼之间的停顿空间处。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意识知道自己是在呼吸而产生平稳状态后,则这时候就开始起用意念:吸气时,意识知道是在吸气,修禅人也不要执着在意识知道是在吸气上面,尽管吸气就可以了。而这时候意念处于放松状态。也就是当意识开始敲锣打鼓拉开帷幕准备请意念开始表演的这个过程,意念还没有正式上台时的这个阶段,意念是处于放松的,让意识尽管去敲锣打鼓。当“前吸”将灭,后“呼”刚起的这个“空挡处”,意念则迅速登场表演。也就是说:当吸气即将结束而呼气还未连接的这个“停顿”处,意念则快速融入其中并保持“空净”状态或“真空”状态,这样,意念在此“停顿处”持续三秒钟左右后(不要执着在所谓的三秒钟当中),然后意念再自然顺呼气而消融在呼气当中。此时,意识继续相续他的敲锣打鼓状态。而这时的意念则等待下次“停息”状态的到来。这也就是“观潮起潮落出入修”。
④止息融空法的关键就是在“停息”状态中意念如何融入和如何自然出离,这是关键之处。当意念快速进入“停息”状态后,这就象我们从火中取“粟”一样,要让意念在进入“停息”状态前就理应是平稳、柔顺、明晰、空净的。也就是手往火里一伸的那一刹那间,一切意识空间和一切心识状态都是明净而空寂的。就要让修禅人在“停息”处“体会”这个“空性”。时常让意念处于明晰、空净,最容易让我们进入“无我”状态而达“空性”。
⑤意念的瞬间进入“停息”状态和自然缓和地顺呼气而出,此间歇时间一般持续在三秒钟,意念就要缓慢、清晰、明净、空寂地随呼气自然而出并自然随呼气化空结束。
⑥大家千万要注意:不是让你的意念造作般地刻意专注在“停息”状态中,而是自然进入,瞬间专注,彻底融空。然后,缓慢出离,逐渐化空。就这么简单。不要长久让意念停留在“停息”当中。就这样慢慢地练习,就象“火中取粟”一样,慢幔地让意识与意念以及息灭彻底融合而达“无我”状态。初级修学“止息融空法”一个阶段结束后。我们将在下一个阶段教大家进入“破息妙起般若观”。这个修法就已经进入禅定正修阶段了。有机缘鼎然将向大家传授此法。
⑦坐禅人在打坐中一定要注意,意识的平稳和明净,不是一两天一两个月就能彻底长久形成的。而是在你感觉到意识浮躁和杂乱状态中,就要起用意念的专注修法来暂时降伏意识的过于游移。而在打坐过成当中无论出现任何不良反映,理应下坐后,让你的前五根恢复对外界色相的起用感知,而这时的意识不要再去想禅坐中出现的状态。目的是让你的意识处于休息阶段,而让前五根减轻意识的分别和攀缘。所以,当前五根接触外界色相时,只需要修禅人直观感受而不去分别就是了。
⑧当修禅人再次进入禅坐后,所观修的任何法门,意识都要保持在“似观非观”以及“似见非见”以及“似想非想”或“似空非空”状态中而不要再继续起用意识去思维这些状态的之所以然。为什么?因为你还没有彻底让意识处于长久明净而空寂中,也不可能使你的意念彻底转变成清净的纯觉力。所以,自然不可能让你在没有足够的禅定工夫的前提下,进行造作起用意识去思维任何禅修状态。否则,你的禅修将是以失败而告终。搞不好则会出现精神恍惚,幻觉浮现,自然这样的修禅人一辈子也算是“残废”了。死后必堕六道,成其魔之伴侣。
也就是说:感觉到了意识或意念浮动或紧张,则马上处于“不执着”而能快速“远离”这些不良观修心理并保持在暂时的“空性”状态后再逐渐起用意识或意念,使其继续处于平稳、明晰、空净地运作在禅修当中。修持者理应自己去体会,才可以完全溶解鼎然所写一切。
二、 心识杂乱,妄想浮现。意识浮躁,意念昏沉散乱,人自然无法相续禅坐。
1、 出现的原因:
心识杂乱,原因很复杂。一般情况下,就是定力不足,导致业力起用。意识因无坚固明晰感,所以导致禅坐者出现心识杂乱。
妄想时常浮现,原因就是意念散乱,没有专注清晰感。无法使意识处于平稳状态,导致修禅人在打坐中出现浮躁,恍惚,急闷等心理状态。
意识浮躁,其主要原因就是意识在动态中形成了坚固的散乱和游移习性。在上坐后一时半伙无法安宁下来,导致修禅者越法急噪和浮动,并产生强烈的压抑感和焦虑感。
意念昏沉,其主要原因就是心理懒惰、消极、无有积极的心态能量。在因地(上坐前)心理就出现了不良的“意识黑暗”。譬如:总想解脱、总想入定、总想求神通等等愚昧而造孽的有所求心。自然导致这样的修禅人在禅坐中,出现起初的意念“勇猛专注和强烈的意念执取”,而后因自心业习的滋扰,逐渐出现意识模糊,意念开始产生昏沉和懈怠。导致这样的修禅人出现色身和心理不良反映。若在继续顽固执着地去打坐,其结局可想而知。
2、 对治方法:
① 心识杂乱,则要在禅坐前,修拜忏法、反忏法、殊胜观、因缘观。然后在上坐后,诵读《金刚经》或《心经》三到七次。则下坐缓慢再做色身柔顺法。后再上坐,使其心态处于欢喜状态而逐渐进入以下禅修;
② 妄想时常浮现:培养意念的坚固和明晰。主要是修:观想菩萨圣相,以浮现慈悲心;观眼前1.5米处固定的物体而锻炼意识的不游移;观思“四加行”(人身难得、生命无常,业与因果,轮回是苦),以便暂伏意识处于宁静;
③ 意识浮躁:上坐后,先读经典。后调呼吸。然后眼观前方物体,停留其中做三到五分钟“入空”(眼睛一定要睁着看物体而让意识处于暂时的空无状态);后再微闭眼睛,做深呼吸,使其心态逐渐处于柔顺状态,然后,再进入禅修。
④ 意念昏沉散乱:微闭眼睛并出声念“哦”字并使其声音逐渐伴随“哦”字延长、延长、再延长,直到无法延长为止。这样做十次就可以了。注意:中途不能停止。然后睁眼专注前方物体,保持意念的专注不动三分钟左右。然后恢复意识,轻松呼吸;此后,微闭眼睛,端身正意,修“初级止修融空法”以及“中级止修空间观”二法(鼎然以前文章里有专门论述这两种密修初止观,大家可以查阅)。
以上是初级禅修者所出现的色身以及心理不良反映。其形成的缘由和对治的方法鼎然已作详细解说。这需要修持禅坐者自己去逐渐体会和磨练了。也就是要作好长期体会和长期锻炼的心理准备。必定打坐是漫长而辛苦的“解脱路程”和“明本基础”。若无坚信的信力、坚毅的毅力、坚固的心念、明净的觉力、清晰的意识、空寂的觉识、是很难进入相续禅定而最终悟道。
从古到今,没有哪个不坐禅而成道的人。除非是拿妄想来造作渲染。这就好比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若不经历火的煅烧,那真是奇怪了。这就好比一个伟人,若不经历人生苦难和岁月的磨砺而觉醒的人,那真是奇怪了。也好比要想吃可口的馒头,你不用力揉面团,那真是奇怪了。虽然坐禅不能成佛,但成佛就一定要坐禅。
有人问:什么是坐禅?
鼎然答:坐者,我所心灭,本我显露。空净无住,念念净明。禅者,妄念不生,本性空净。觉力妙寂,无所不摧。
续问:什么是禅坐?
鼎然答:禅坐者,心性空净,毕竟不迁。如流光异彩,相映成性,毕竟不坏。为何?妙性等如故。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