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济群法师 菩提心的特征 [打印本页]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2-3-3 14:37     标题: 济群法师 菩提心的特征


  凡夫的心灵世界中,每种心行皆有各自的特征:贪心有贪心的特征,嗔心有嗔心的特征,慢心有慢心的特征。那么,菩提心的特征又是怎样的呢?《华严经》告诉我们:“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普救一切众生故;发大慈心,等佑一切世间故;发安乐心,令一切众生灭诸苦故;发饶益心,令一切众生离恶法故;发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护故;发无碍心,舍离一切诸障碍故;发广大心,一切法界咸遍满故;发无边心,等虚空界无不往故;发宽博心,悉见一切诸如来故;发清净心,于三世法,智无违故;发智慧心,普入一切智慧海故。”

  除此而外,许多大乘经论皆从不同角度对菩提心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内容极为丰富。根据我个人的修学心得,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若能把握这几个要领,发心决不会出现方向性的偏差。



觉 悟


  凡夫心之特点为不觉,又称无明。因无明所惑,导致我法二执及贪嗔痴三毒,由此造作轮回之业。所以,十二缘起的第一支即为无明。凡夫因无明而念念不觉。我执生起时,因不觉而陷入我执的泥沼中;贪心生起时,因不觉而陷入贪心的作用中;嗔心生起时,因不觉而陷入嗔心的怒火中。如此越陷越深,不断执著贪嗔痴烦恼及所缘影相,长劫流转于生死轮回中。

  菩提心则代表了觉悟的力量。正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言:“自觉悟心能发菩提,此觉悟心即菩提心,无有二相。”凡夫和圣贤的区别,关键就在于“迷”和“悟”一念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发起菩提心,标志着有情生命的觉醒。这一觉醒驱散了无明长夜,照破了生死迷梦。菩提心的修行中,必须以觉悟为本,于念念中保持觉醒,观五欲六尘为梦幻泡影,对贪嗔痴及种种凡夫心的显现了了分明,不随其转。《大集经》云:“云何名为发菩提心?了知贪性则名发心,若复了知嗔痴悭妒阴入诸界,无明行识名色六入,乃至生老病死大苦,是名发心。”可见,了知贪嗔痴的实质,也是发菩提心的重要内涵。

  身为菩萨,不仅了知我执是一切过患之本,更了知利他乃成就功德之源。“菩萨”之称,源自梵语菩提萨埵,意为觉有情。因而,菩萨在自觉的同时,更以觉他为己任,以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之四无量心济度众生,共同迈向觉行圆满的境地。



无我 利他



  凡夫心是执我的。生活中,人们最常想到的正是自己。一生都在为我的衣食住行、名利地位、事业财富而拼搏。然而,世间的一切烦恼痛苦、是非纷争也无不因“我”而起。

  无我,是佛法不共世间和外道的思想,佛教中列为三法印之一。无论是声闻乘还是菩萨道的修行,都是建立在无我的基础上。声闻行者因了知无我而成就解脱涅槃;菩萨行者则因通达无我而能真正利益众生。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便是我执。因为凡夫心的特点是处处为“我”着想,这一习气根深蒂固。当我们发心利益一切众生时,必然面临和自我利益的尖锐冲突。唯有铲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我们才能在菩提大道上勇往直前。那么,如何解除这一障碍呢?佛法告诉我们,我执乃无明所致,因不了解生命真相,或执著色身为我,或执著各种想法为我,或执著财产事业为我。若以般若智慧加以透视,便能明了诸法皆因缘合和之假相,无常亦无我。

  如果能彻见“我”的虚幻不实,执我也就毫无意义,自他之间的鸿沟亦将不复存在。通达无我,才能彻底地利他;而通过利他的修行,又能不断瓦解我执。《金刚经》中,特别强调将无我正见落实于修行中,佛告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类似的经文在经中多处出现,谆谆告诫发菩提心的行者,在修习菩萨道的过程中,须以般若空性慧了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此,才能为合格的菩萨。



无 限


  凡夫心是有限的。其中所有的心理因素,皆来自生命延续过程中某些经验的积累,亦有其特定的对象。贪心有贪心的所缘,嗔心有嗔心的所缘,慢心有慢心的所缘,而这些所缘境必然是有限的。人们只会对己所喜乐之境生起贪着,不可能贪着一切。

  也只会对不如意的所缘境生起嗔心,不可能嗔恨一切。菩提心则不同,其所缘是无限的。菩提心的发起,是缘一切众生为对象,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成就菩提心行。这一点是许多大乘经典都谈到的。《华严经》云:“菩萨不为教化一众生故发菩提心,不为教化百众生,乃至不为教化不可说不可说转众生故发菩提心,广说如阿僧祇品……是故我发此愿,净一切刹,我愿乃满。断一切众生烦恼习气,我愿乃满。”这是何等弘大深广的愿力。在《金刚经》中,佛陀亦就发心问题如是开示:“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同样告诉我们,菩萨应以救度一切众生为所缘,不论其身处何道,也不论其生命形态如何,都是菩萨尽力救度的对象,无一例外。《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中,则有这样一段对话:“世尊,云何发菩提心?’佛言:‘大王,如生大悲。’‘世尊,云何生大悲?’佛言:‘不舍一切众生。’”诸佛菩萨之心量,因为不舍众生而宽广无限。在我们所熟悉的《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王中,不论是礼敬诸佛还是恒顺众生,每一愿皆以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或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为所缘境,充分体现了菩提心的广大和无限。



_____摘自《认识菩提心》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4-3 14:11

从究竟的层面来说,发菩提心便能依菩提自性而入菩提定中,以究竟之境利益众生。从相对的层面而言,众生都非常执着于我相,认为这个“我”是真实的,因此众生无法奉行诸善,而在身口意三方面造作了无量的恶业,故在相对的层面来说,修行人应对一切无明众生怀悲悯心。

    【论曰:“观万法如梦。”】

    修行人应看清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是无常虚幻,如彩虹般不实在的。或许有人会认为感受六尘的种种意识作用(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可能是实在的、恒久的,但事实上只要你观察这些意识,它们亦是无生、没有实体的。

    【论曰:“应安住于意识无生之境。”】

    然而,更深入的谨慎检视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你只是单单认为一切都是虚假不实的话,这亦是执着,跟以前没什么两样:以前你执着于一切是真的,而现在只是执着一切是假的。故我们应该了解心和外尘(其受体)皆为空性、虚幻不实的真正涵义。

    如何超越对“有”和“空”的执着?

    【论曰:“安住于阿赖耶自性——此为解脱之法。”】

    既然心和外尘皆无坚固恒久的真实性(主体性),便应安住于自性之中。

    在平常时亦要保持“一切有为法皆是虚幻”的信念,你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感觉到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

    一切都是如梦境般虚假,如幻术般不真实,若能保持这样的心念,便能消除对外境和自我的执着和贪恋了。

    消除对外境和自我之实在性的坚持,便能真正体悟到一切万物的虚幻本质。而你愈能看清一切现象的虚假,就愈不会产生任何恐惧或不安,没有了因恐惧而产生的愤怒和受侵害的顾虑,你就能够发出一个真正的慈悲心。

    如果你十分习惯于保持“一切外象如梦”的心境,对众生的慈悲心也能够增长。因为你愈明了万法如梦幻般不实,愈能看清众生的无明,慈悲怜愍之心便油然而生了。而当慈悲心一生起,你便会衷心希望:如果我能令一切无明众生解脱轮回、成就佛果,那该有多好啊!当你深深地发出这样的期望后,起初你便从朋友开始,实践利他之行,因为你认识、亲近他们,能真诚地希望他们能离苦得乐。而当慈悲心进一步增长,便能进而普及于同胞,进而全人类,再进而动物昆虫、飞禽走兽等一切众生。当你能发出无缘同体的大慈大悲时,便更能以真诚的慈悲心对待你的仇敌,施予他快乐,为他承担痛苦。

    能对一切众生慈悲,愿为他们带来喜乐,为他们拔除痛苦,就是修心的真正内涵。一个人无法对一切众生发出拔苦与乐的慈悲胸怀,通常是因为恐惧,此恐惧之因有二:第一是因为你并未发起足够的利他之心,因此总是担心自己会受苦受害;第二是因为你并未了解一切万象的空性本质,以为一切都是真实的,所以你害怕为别人承担苦难,害怕一旦行布施,便会失去自己的幸福快乐。

    针对这点,在论中提到了随气息而作观想的“舍受法”。其方法是:吸气时,观想吸入一切众生的苦难、疾病、恐惧、不安、争斗……等一切你所想象得到的业障,这些恶业皆以一种黑烟的形式,吸入自身,这即为大悲心的表现;而呼气时,则观想自己三世一切的功德、福报、快乐、享受……等等,皆如阳光般照射到一切众生身上,分享给一切众生,此则为大慈心的表现。寂天菩萨曾强调舍受法的重要,他说:“如果修行人不能舍自己之乐于众生,并代一切众生之苦的话,便没有开悟的希望了。”故能放下自己的善乐,承受众生的苦难,开悟便是可能的。

    一般人都是十分执着的,但当你感受到快乐的时候,如果放不下的话,那等到快乐结束,你也没有累积什么善业,这快乐也浪费了,毫无意义了。因此,舍受法可以说是十分基本而必要的。

    当你修法的时候,一切观想和心境都很容易保持,但是在现今这种社会中,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修法,所以在日常生活,可能会遇上产生贪嗔痴三毒的三种境界,这时你就应该懂得如何将三毒转成智慧,而其要领就是“专注”。

    金刚乘常常提到转识成智,在遇上境界时,要如何转三毒成智慧功德呢?首先谈到贪,众生都非常执着于财富权势、朋友爱人等等,当你对某事物产生贪爱、执着的时候,应立刻观想:愿以此贪执能代换一切众生之贪业,并因此为众生清净一切贪业之果报,这样的心愿便能将贪执转化为善业。

    其次当你遭遇不如意、不顺心的情况或讨厌的人之时,通常会产生厌烦、嗔恨、挫折感……等等恶劣情绪,甚至还会自责。因此当你发怒时,应观想:愿此嗔恨能代换一切众生之嗔业,并清净众生嗔业之苦果,令众生皆除嗔心,享受极乐。

    同样地,当你散漫愚钝时,亦应如是观想:愿以此愚痴无明代换一切众生之愚痴,净除一切众生的无明,令众生智慧增长。因此,虽然你是愚痴的,但经由这样的观想发愿,便能转化愚痴成为功德。

    【论曰:“逆境成菩提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遭遇许多逆境,造成精神和身体上的困扰和损伤。而当逆境现前的时候,首先必须明了一切现象的无生本性,一切现象都是如梦境般不实在的,因此这些幻象虚境导致的苦恼、烦闷等也毫不真实了。舍受法在此刻亦有很大的帮助,你能发愿承担一切众生之苦,并施于众生快乐,经由这样“舍”与“受”的愿力,一切逆境也变得平淡了。在《驯心七义论》中亦提到“万法归宗”,意指八万四千法门各个不同,但却只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就是要断除我执,只要能断除我执,一切就简单了。

    寂天菩萨在他的《BODHICHARAAYATARA》中说道:“一切的苦难、灾祸、恐惧的根源,就是对于这从未真正存在的‘自我’的执着。众生具有坚强的我执,因此产生了贪、嗔、痴三毒,并造了无量的恶业,这些恶业的结果便是痛苦、zai 难、恐惧。”。所以可怕、邪恶的不是这些逆境zai 难,而是对于“自我”的执着,但这种明了并不足以立即去除我执,去除我执最好的方法就是修“舍受法”。

    【论曰:“对一切众生心怀感激。”】

    最大的功德是忍辱,但如果没有众生的话,便无法修习忍辱了。所以给我们带来困扰、痛苦的人,便是赐予我们机会修忍辱的人,藉此我们才能累积无量的功德,因此一切众生事实上是帮助我们修行积德的恩人,他们所制造的各种逆境、苦难对修行是有帮助的。因为当我们处于顺境的时候,心是极为散漫的,我们很难想到修行这回事,而也只有当我们处于苦难困境的时候,才能深深体会一切众生的痛苦,而发出慈悲心。故众生不但是给我们机会修忍辱的人,也是我们发展慈悲心的对象,因此我们更接近开悟,也更远离恶业的造作了,所以我们实在应该对一切众生心存感激。

    逆境、不幸和仇敌都能增进佛法的修持,而通常我们认为亲近的亲人朋友,从佛法的观点来说,他们却是修行最大的障碍。他们夺走了我们修行的时间,阻碍了菩提道上的进展,由此从修行的观点来看,一切冤家仇人,我们皆应视为如善知识一般,并且应尽一己所能地利益他们,若情况超越你的能力所及时,也不要发怒、生厌烦心,而应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他们,并发愿在将来开悟成佛的时候救度他们,这种清净的心境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从究竟层面——亦就是由空性的道理——来谈一切外象。

    【论曰:“观万法本性空,此为无上护符。”】

    一切现象,我们都应该当作梦境,而对一切幻境之空性本质的体悟,即是轮回苦海中,最殊胜、最有威力的护身符。河流无数,皆汇集入海,同样地,由法身之境来说,千境万象亦皆汇入空性法身之中。

    然而空性并不是指万象万物都消失不见了,一切万象是存在的,但空性的境界中,对万象的执着是不存在的,而由于没有任何执着,一切焦虑不安、恐惧害怕亦无从生起了,任何现象境界仍然可能出现,但都如同梦境般不真实。

    这就好比做梦一样。当你做恶梦,梦到被恶人或猛兽所追逐的时候,因为你以为梦境是真实的,所以你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但如果当下你能了解这只是梦,是不真实的话,虽然恶梦仍未消失,但你的恐惧惊慌消失了,这是由化身的境界——“明”——来了解空性的道理。

    而化身之“明”和“空”是无二无别,不相抵触的;一切现象的显现和空性的本质是不分的,是同一的。“空性”和“明”的同一性,即是报身的境界,而在究竟的层次,无明的本身和无明的众生是无分别的,代表此无别境界的即是第四身——自性身——的境界。

    接下来谈到四种善巧方便。

    【论曰:“四善巧方便为殊胜法。”】

    第一是累积资粮:

    众生都贪求享乐,但却不时地遭受痛苦,事实上我们应该视这些逆境为提醒我们广修功德,累积资粮的讯息。

    累积资粮有许多方法,如行十善、斋僧、供佛、施食给饿鬼、制作小型的舍利塔、绕佛塔、诵七支供、献曼达……等等。而修功德、累积资粮要有不屈不挠的观念,就算这些修持会给你带来苦难、疾病甚至死亡,你都应该勇往直前,以这样的观念来广行诸善,心中不存任何期待或畏惧,最后不要忘了回向功德,令一切众生成就佛果。

    第二是忏悔清净业障:

    从无始以来,由于贪、嗔、痴三毒,众生造作了无数无量的恶业,以致遭遇各种痛苦,故我们应以“四力”修持来清净业障。此四力为:

    一、由心中发真诚的忏悔,忏海过去所造的一切恶业。

    二、发愿要以修持来清除过去无量的业障。

    三、从上师处领受一门对治之法后,便依照上师的教导和自己的誓愿,实际地精进勤修。

    四、强固自己的誓愿,决不再造作任何身口意的恶业,并愿常行菩提道。

    第三是供养魔食:

    第三个方法对你们的社会可能蛮有帮助的,因为这儿似乎有极度的迷信:很多人在遭遇生活上的不顺或生病的时候,都会认为是受了什么邪魔龙鬼的影响或诅咒,但这都不是真的,不过是心的投射而已。然而,当你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决不要对这些神鬼非人施以报复或反击,不要怀着憎恨、敌对的心态,要以温和亲切的态度,以食子或各种不同的供品供养他们,心中想着:无论我曾造了什么恶业,导致妖魔鬼怪的诅咒和伤害,希望这一切能代替所有众生的恶业。此外,你并请求这些妖魔鬼怪帮忙,将你所有的功德都分享给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能立即种下成佛开悟之因。

    第四是供养护法:

    第四个方法主要就是向护法作祈请、作供养。

    护法是为保护众生,使众生有种种修行佛法的环境和因缘,他所保护的是众生修持正法之道,故名为护法。然而很多人对于护法产生误解,或是向护法祈求各种事业功名的成就,或是请护法帮忙打击仇敌,甚至还有人在钓鱼之前,祈求护法加持,令他能钓到很多的鱼,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护法护卫的是佛法的修持,而不是恶业的造作,修护法的法门,乃是为消除修行人各种修行上的障碍,使一切修行的条件和善缘皆能成熟,使得修行之道更为顺利。

    总之,第四个善巧方便的主要观念就是:无论修持佛法需要什么条件,都希望护法能够成全我们,如果需要经历逆境痛苦才能修持,希望护法能赐予逆境。同样的,如果需要在没有痛苦的情况下,才能修持正法的话,亦请求护法能清净一切逆境。

    能够奉行此四善巧方便,那么即使你不是在修禅定的时刻,也能使菩提心增长,趋入开悟之境。

    任何一法门的宗旨,都是要断除我执,清净一切烦恼。因此身为一个修行人,对自己的检查和反省是十分重要的,不管你修持了多久,检查看看自己的我执和各种烦恼是否因佛法的修持而减少了?还是反而更为严重?

    如果你经过几年的修持,我执、我慢等烦恼却更为严重的话,你不用抱怨是佛法出了问题,佛法没有增强烦恼执着的力量,佛法本身是有益无害的,问题是出在你并未正确地修持它,因此,你也无法获得任何法益。佛法就好比仙丹良药一般,可治疗病痛,但如果你服用了一段时间,病情却毫无起色的话,那必定是你服用的方法出了问题。

    修行必须依照正确的方法,并要明了修行的重心和要领,光自称是修行人,自认修了多久多久云云,却愈来愈自大,嗔心愈重,愈爱和别人比较竞争的话,足证此人不是一个好的修行人。同样的,也不要希望别人称赞自己是一个好的修行人,不要期望别人来对自己的修行作评论,我们应该作自己的评论者、观察者,时时刻刻地仔细检查自己的妄念烦恼是否有随着佛法的修持而减少。

    错误的修行就好比有人给我们一盘美味可口的食物,并说明这是很好吃的,但我们却不了解他的意思,没有用嘴巴来吃这可口美食,却用眼睛来吃,结果当然尝不到它的可口美味,反而带来了疼痛。虽然食物是甘美的,但问题出在我们并未依照正确的方法来进食,因此,我们要切记,佛陀所传的一切法教,都是为断除我执,断除各种烦恼毒,所以如果当你自我观察,发现你的我执随着修行而愈来愈弱的话,你的修持便是正确的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4-3 14:13

何为佛教中的“菩提心”

佛教中常说的“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求往生净土者,亦须发菩提心。无量寿经卷下谓,三辈往生之人皆应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之体性,大日经卷一住心品谓,如实知自心,即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净心为菩提心。

菩提心依种种缘而发,据菩萨地持经卷一载,发菩提心有四种缘,以如是四种缘为增上缘,欣乐佛之大智而发心,即:

(一)见闻诸佛菩萨之不可思议神通变化。

(二)虽未见神变,但闻说菩提及菩萨藏。

(三)虽不闻法,但自见法灭之相,故护持正法。

(四)不见法灭之相,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扰,而难得发心。

另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发心品载有四缘:

(一)思惟诸佛。

(二)观身之过患。

(三)慈愍众生。

(四)求最胜之果。

无量寿经宗要以“四弘誓愿”作菩提心,且将之分为随事发心(由具体之事项而发)与顺理发心(由普通之真理而发)二种。大乘义章卷九对发心立三种之别:

(一)相发心,见生死与涅槃之相,遂厌生死,发心求涅槃。

(二)息相发心,知生死之本性寂灭,与涅槃无异;离差别相,始起平等之心。

(三)真发心,知菩提之本性为自心,菩提即心、心即菩提,而归于自己之本心。

摩诃止观卷一上谓,藏教、通教、别教,乃至圆教之菩萨各因推量生灭、无生、无量、无作之四谛理而发心,故称推理发心。大乘起信论则说信成就发心、解行发心、证发心等三种发心,于信成就发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亦作三种发心。密宗主张,发心为阿字五转之一,复基于“菩提心论”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种菩提心,而说四种发心:

(一)信心,指对于求无上菩提毫无疑惑之心。以其为万行之基础,故又称白净信心。

(二)大悲心,发白净信心后更立四弘誓愿。亦作行愿心、行愿菩提心。

(三)胜义心,于诸教中选择殊胜之真实。亦作深般若心、胜义菩提心。

(四)大菩提心,决定舍劣择胜之际,十方诸佛即现眼前证知,诸魔见此则退怯不前。亦作三摩地菩提心。

以上四心虽一度区分,但本为一体,以至佛果间无须臾或离,此是为自行化他、世间出世间修诸尊之三密所得者,故称有相菩提心;然以本来有相即无相,如虚空离一切相,故与无相菩提心相契。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