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不要因无教、误教而钟下苦果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3-19 13:58     标题: 不要因无教、误教而钟下苦果


不要因无教、误教而钟下苦果



“纠错”宜早行



  一些家长谈到教育孩子时显出无奈的神情,表示越大越难以教育,甚至有些不知所措。父母对孩子小时候只知宠和爱,入学后变得急又怨,以后还会恨加痛,这就是一部分父母的心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孩子步入初中已无学习兴趣。于是父母会抱怨孩子变“坏”,或者环境不好,或者迁怒于社会负面影响。其实,父母也许疏漏了,孩子的认知能力、知识基础已显出长期形成的累积缺陷,难以顺利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一个刚入学的孩子为了让母亲满足自己的要求,以哭闹、耍赖的形式进行“要挟”,从中窥视母亲的反应,以此来决定是否延续自身的态度。如果母亲予以迁就,天长日久,孩子必定会出现品行、个性方面的累积缺陷,在家庭教育中,由于父母在对孩子施加教育时缺少应有的重视,或者一时疏忽,很可能让孩子在认知能力、行为习惯、情感个性等方面渐渐“失足”。
  由此可见,防治孩子累积性缺陷,贵在父母,贵在早。因为实际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宽容与生俱来,越是年龄小,宽容度越大。这样,早期抓住针对性强的教育契机便极为重要。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旦发现孩子在品行、学业方面的某种偏差,就要及时根除孩子的“缺陷”。

摘自2002..7.9《文汇报》

适度管教



  很多研究儿童发展的专家建议父母,在孩子叛逆违抗时,试着跟孩子讲道理,然而,操作起来往往行不通,因为这是一个孩子和父母争夺权柄的阶段,不管孩子和父母在争什么,真正的重点在于: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一旦战争开始,跟孩子讲道理作解释似乎不太奏效。有些人主张,如果使用得当,体罚应该是一项比较管用的工具,特别是对年幼孩子的教育。只是体罚也有对错之分,要运用适度。做父母的不能因为心情不好,就把自己的怒气和沮丧发泄在孩子身上,也没有权力在外人面前处罚他,或羞辱他。
  适当的管教应该不伤到孩子的自尊心。美国的一位对儿童教育素有研穷的心理学专家詹姆斯。杜布森博士确立的一些适度管教的原则。对父母的教育很有借鉴意义:
  事先设定管教的界限。在孩子违反规定之前就把规定讲清楚,一定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你的期待和理由。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犯错或不小心酿成意外而体罚他。不要因为他昨天忘记做什么事,或不小心打碎了杯子这些事而处罚他,这些行为不是孩子故意的违抗。而且体罚对青春期的孩子不再适用。
  处罚孩子后,记得张开双臂拥他入怀。孩子被罚后,可能需要被疼爱和肯定,父母此时应该紧紧拥抱他,并且告诉他为什么受罚,以及下次应如何避免挨揍。此时的沟通,更容易建立彼此间的融合。这时如果做父母的赌气,让气冲冲的孩子回房反醒,便错失了沟能的良机。
  如果你放纵孩子任性,不受管教,往往会形成孩子极端的自我中心的个性。而在爱中管教孩子,注意不伤及孩子的自尊,才能培养性格健全的孩子。

摘自2002..7.9《文汇报》

是谁不好



  女儿蹒跚学步时跌倒了,我就“砰砰砰”使劲用脚跺地说:“都是地不好,让我们的小宝宝摔倒了。”女儿撞到了桌子上,嗑痛了,我就“啪啪啪”使劲用手打桌角说:“都是桌子不好,把我们的小宝宝碰痛了。”此后,女儿一受委屈,就眼泪汪汪地瞧着我,等我找出“替罪羊”来哄她。
一晃眼,女儿已读幼儿园中班了,渐渐懂事了,她也知道,跌倒了怪地不平,实在太可笑。不过她做错任何事,都能找出解脱的理由来。她会说:“妈妈,今天我摔了一跤,是外公不好,他没有搀住我的手。”“妈妈,今天我去绘画班迟到了,是爸爸不好,他没及时叫醒我。”……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就她自己没什么不好。
  女儿喜欢赤脚在地板上跑,天冷了,我让她穿上棉拖鞋,她跑着跑着,就把棉拖鞋跑丢了。我给她穿上,可不到5分钟,她以不知将棉拖鞋扔哪儿了。我没办法,只好在地板上铺上棉垫子,任她赤脚在棉垫子上玩。可她居然赤着脚去厕所,这样一来,女儿着凉了,发起了高烧。医生说要打吊针,女儿吓坏了,她一边用小拳拼命捶打我,一边大哭大叫:“是妈妈不好,是妈妈不好,谁叫你在厕所里不铺上垫子……”我惊呆了!在女儿含泪的双眼中,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怨恨,这样下去,假如女儿长大了,找不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好会不会也用这种怨恨的眼光看我,然后说:“都是妈妈不好,你没本事给我安排一个好工作。”……如是,她岂不要怨恨我一辈子!我再也不能让女儿寻找借口怪这怪那,她必须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了。否则,等她长大了,她可真要怪我:“都是妈妈不好,从小没有教给我承担责任的勇气。”
  从医院回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地上的棉垫子全都收起来,然后一字一顿地对女儿说:“你把棉拖鞋穿好,要再穿丢了,着了凉,那就是你自己不好!”

摘自2002..3.29《生活时报》


谁来吃鱼刺



  一个孩子与妈妈在吃饭,妈妈说:“我不喜欢吃鱼肉,只啃鱼刺就行了。”把鱼肉都给孩子吃了。今天的孩子不缺别人给予的爱,而是缺给予别人的爱。一位父亲苦笑着诉说过这样一件事:上大学一年级的儿子寒假回家,吃饭时爱把自己喜欢的菜放在眼前。妈妈为了照顾爷爷奶奶,把这盘菜调了个位置,儿子与之理论:我喜欢的菜,为什么要拿开?青少年教育专家、特级教师陈健兴认为,目前的社会造就了一代“独生子小皇帝”。父母把所有的爱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孩子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结果只会爱自已、不会爱他人,不会珍惜、体谅和承担责任。一位初三的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我们是性格扭曲、经不起打击的一代“。“独生子女”向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专家呼吁,别只给孩子补“钙”,还要给孩子补“爱”,让孩子得到爱也学会爱。
  否则,有一天,漫画的结尾:孩子长大后,妈妈老了,吃饭时孩子说:“妈妈你喜欢啃鱼刺,就把鱼刺给你吧。”那时妈妈无言以对,只能独自品尝鱼刺带来的苦涩。

摘自2002..5.7《人民日报·海外版》

要让幼儿心中有他人



  点点(化名)对正在盛菜的老师说:“老师,我要吃瘦肉。”老师问:“那肥肉谁吃呢?”点点说:“我妈妈爱吃肥肉。”点点还告诉老师,妈妈不爱吃好东西,好东西都是他吃。
  80高龄的张奶奶住院了,子女们端来了她爱吃的鱼头,望着鱼头,张奶奶流下了苦涩的泪:“我吃了一辈子鱼头,还没有吃过鱼肉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孩子的父母认为这是在爱孩子,好东西让给孩子吃,让孩子生活得幸福是天经地义的事。孰不知这样溺爱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到头来这种“甜蜜的爱”只会结下像张奶奶这样的“苦涩的果”。
  幼儿期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关键期。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分享和谦让的品质,让孩子心中有他人。这是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家庭中单向的受益使幼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形成众人为我的心理定势。长期处于被关爱的氛围中,无须学习关心他人,势必强化幼儿的自我中心,使幼儿的自我中心向社会中心的转移发生困难。历此,我们要通过教育,帮助幼儿从学会关心他人开始,提高其体谅、安慰、关心、谦让、奉献等社会行为水平。为要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应从孝敬父母开始。
  一、 成人要做教敬父母的表率
  孩子的情感是与认识相结合的,情感的产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平时,父母在言行方面应为孩子作出孝敬长辈的表率。如当家中有老人生病时,父母应主动为老人捶背,穿衣,做饭,喂药;当老人愁眉不展时,父母应热心地向老人问长问短……父母的一言一行会深深地打动孩子的心,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埋下爱的种子,这样孩子体贴父母、尊敬长辈的意识才会逐渐形成。
  二、 给孩子孝敬父母的机会
  人生在世,如果对父母不关心、不体贴、不孝顺,那么他在社会上就很难为国家和人民承担责任和义务。成人不断地给孩子创造孝敬父母的机会。例如,让孩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生日,为长辈,为父母献上一首歌,画一幅画,说一句祝福的话。让孩子分水果,先送给老人,再送给父母,最后才是自己的。爷爷奶奶生病了,让孩子把药和水送到老人床前。当老人心情不舒畅时,让孩子去排解老人心中的烦恼。孩子会在做这些事中得到长辈的喜爱,得到成人赞赏,从而强化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意识。久而久之,孩子过强的自我意识会逐渐淡化,而长辈、父母、同伴在他心中逐渐占有了位置。通过情感体验,孩子产生自觉、稳定的行为,感受进行分享与谦让行为的快乐。
  三、 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体验父母的苦与乐
  父母要平等地与幼儿谈话,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例如:当妈妈疲劳地回到家里时,可以告诉孩子:“妈妈挤了两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很累,你能给妈妈倒点水吗?”“爸爸妈妈上班很辛苦,回家又要洗衣服、做饭、整理房间,如果你能帮助爸爸妈妈做点什么,那就太好了。”若是爸爸或妈妈从外面带回精美的点心,可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让孩子分点心,家长应高兴地接爱分享,表扬孩子的礼貌、懂事行为,让孩子养成好东西大家分享的习惯。从孝敬父母开始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好东西大家分享,将为孩子今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完善的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自2002.4《学前教育研究》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