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
(第二百四十一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感应篇汇编》,看一百一十一节:
【自咒咒他,偏憎偏爱。】
这些都是恶行。注子里面说得好,我们念一念,「此句是咒诅而无直可求者」,这个事情古今中外都常常有,自己受了委屈,没有法子辨别就赌咒,发誓、赌咒。「凡怒而自咒,又兼咒他人者是也」,这个现象我们常常看到,这种行为决定不是好的行为。佛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不好,怎么能感召好的果报?真正有学问、有德行、有修持的人,他明了念头要清净、要善良,言语心态要柔和,这个感应是善的果报。在新加坡,我常常提到的许哲修女,她是我们修行人最好的榜样,这个人现在还活着在,人家一生都能保持着心平气和,所以她健康长寿。健康长寿不是别的来的,是你自己保持的。
为什么我们常常心不平?心不平这个根从哪里来的?妄想分别执着来的,全是假的。人要真正明了佛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心就平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心就平了。你恭惟我、赞叹我,笑笑,阿弥陀佛,假的;你毁谤、侮辱、陷害我,阿弥陀佛,也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何必要执着?何必要分别?佛菩萨如是教导我们。我们再看看许哲居士,她怎样让她一百年当中保持着心平气和?没有别的,她懂得这些是假的。你侮辱我、骂我;你侮辱别人、骂别人,我为什么不生气?与我不相干,骂的是他;为什么骂我我生气?执着有个「我」,这就错了。分别有个我,执着有个我,哪里晓得分别执着都是属于妄想。我们学佛要在这个地方觉悟了、明白了,就得大受用,得失这个念头就放下了。没有得失心,就不犯这个过失,这种过失都是从得失、分别、执着来的。
人这一生活在世间,为什么不快快乐乐?为什么自己要给自己过不去?实在讲确实是自己给自己过不去,别人没找你,是你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我们同样生活在这个社会里面,尤其过去新加坡这个国家成立才三十几年,未成立之前,在此地这些华人受歧视。你听这个老修女讲,在这个地方做工,一个月工资多少钱?两块钱。她说得很好,不是一个星期有一天休假,一年休假一天,没有休假的,而且两块钱工资,自己还舍不得用,还要寄回中国帮助更苦更穷的那些兄弟姊妹。这是她过去亲身所经历的,在社会上没地位,怨恨不平的心当然是有。她能够把这个心境摆平,这是什么样的学问?什么样的功夫?她告诉我们,她没有文化,没有念过书,这是真的。在那个时代,妇女受教育的几乎是没有,一百年前很少很少。除非是大家,是富贵之家,才请个老师到家里面来教。一百年前还没有学校,她从哪里学来的?她不是天生的,她是学来的。她好学,常常向别人请教,她听了之后她就能有受用,她就能记住。她这一生最大的长处,听善不听恶,记善不记恶,这是她一生成功的地方,所以能保持一生当中心里头没有恶念;只有善念,没有恶念,所以一生的行为,只有善行,没有恶行。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要好好的学习,这是自己得福,自己得利。
『偏』是偏心,『憎』是瞋恨、不喜欢、讨厌,从哪来?偏见。喜欢一个人,讨厌一个人,你的心地不公,是偏私。批注里面讲,「偏憎偏爱,所指甚广」,他底下举了几个例子,「凡君之于臣,父之于子,夫之于妻妾,主之于仆隶,皆有之」,这也是事实真相,也是古今中外我们都常常能够看得到的,常常听到的。就是我们学佛,在一个道场老和尚徒弟很多,信徒很多,也有偏憎偏爱,可见得这个烦恼习气有多重。你要是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现象?不公平,没有平等心,所以才会有这个现象。如果你是用平等心,这个现象就没有了。
最近从中国来的几个访问团,福州这个团三十多个人,今天回去了;北京这个团五十多个人,还要住一个星期;明天是二号,明天辽宁有一个团,明天到;还有从台湾来的团。这些同修们到居士林看了之后,感触很深。居士林这么大的一个团体,每天进进出出上千人,他们所感触到的是大家一团和气,看不出歧视;领导人李木源居士,看不出他有偏憎偏爱,这是叫来参访的人,从内心里面佩服。这里面人没有闹意见,没有哪个跟哪个不合,没有吵架,没有闹事,一团和气。李木源没有私心,你到这里来供养、修功德,你是为三宝的,你不是为我的,所以对居士林布施、供养再多再大的,决定没有特别接待。你一分钱没有供养的,也绝不轻视你,一律平等看待,这个不容易。居士林有很多大护法,吃饭的时候,自己拿一点菜,在拐拐角角上,李居士要不指着给我们看,我们都不认识。真正有力的大护法,他们不会争在前面,都退到后面,都懂得谦让,这都是圣贤的教诲。
所以中国同修要特别学习,中国同修只知道往前面钻,决不肯让人。所以他们要请我回国去,我说你们能学到新加坡的谦让,我就回去了。每个人都要往前面站,交通阻塞路都不通了,我说我不是不想回去,非常想回去,想了几十年,不敢回去,为什么不敢?你们的热情我很感激,热情太过分了,每一个都争先恐后到前面来看我,我受不了,造成秩序混乱,引起公安的问题,这怎么可以?如果像居士林这边的同修,每个人都知道忍让,人都希望往后面退,不希望往前面站,我早就回去了。这是成就自己真实的德行。世出世间圣贤教我们积德,积阴德。阴德是什么?做了好事不要让人知道。不必造成自己特殊的地位,不必自己造成一个显著的目标,大家看到你,恭敬你,恭惟你,你修积的功德全报了。退在后面的那个人,他积的功德存在,他没有报掉,后报不可思议!那才叫真实功德、真实的利益。所以我们在世间,处事待人接物,心要平、心要公,接近一切人事物大公无私,这才成就德行,决定不能够偏心,偏心纵然有大福报,那个成就也不是真实的,正是所谓他发得很快,他败得也很快。凡是偏心的,接触他的一些人,他偏爱的那些人,那些人都是为了利益而来的。与他有利,他来了,与他没有利,他掉头就走了,决非道义之交。真有道义,你在败的时候他还来照顾你,还来看你。你们大家看过《红楼梦》,《红楼梦》里头有一个道义的人刘姥姥。贾家败亡的时候,原先那些趋炎附势的那些人,一个都没有了,平常来巴结的人统统没有,一个都不见了,只有刘姥姥还带着一点衣服,省吃俭用带着一点钱来照顾他,这是什么?这有道义!这些人现在说是,没有文化水平、没有念过书的。乡下人、老实人他懂道义,她进大观园拜访这些亲戚,决不是趋炎附势,沾到一点亲戚的关系,一点边缘,去探访。我们要认识清楚,特别是你将来在社会上,有名声、有地位了,稍稍有一点德望,你要知道这一类的人很多。如果你的心不平不公,这周边的人就是将来你失败的因素,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你败,败在哪里?败在最贴近的人。这是古今中外,都不能避免的,只有真正有智慧,真正有学问,他能看得出来。佛跟我们讲八苦里面「怨憎会」,所以凡是很亲近的人,一定要懂得佛说的「怨憎会」,这些都是冤家对头,都是等着机会来报复。用什么方法能把「怨憎会」解除?公正、平等、廉明、廉洁,这名词有智慧,完全用智慧去观察,用智慧来处理。要特别提高警觉,就是对常常接近的人特别提高警觉。常常亲近的人,要对他无私无求,我们偏心就没有了。无论他有再高的地位,再多的财富,我们对他无私无求,你的心才能摆平。你要常常,我们依赖他护持,依赖他护法,你就完了。
眼前是带一点小利,最后要吃大亏,例子太多太多了。批注里也有举例子,我们不妨多看看,知道这个利害。佛菩萨之所以能够成就道业,那个根本就是在无私无我,《金刚经》上所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成就道业的根本在此地。在世法里面,如果建立不朽的德行、功业,也是以这个为基础。有一丝毫为自己的心,你的成就不是真实的,为什么?这很容易理解,自欺欺人,自欺欺人的事情,没有不被揭穿的。纵然你在一生当中,隐瞒得很好,没有被人揭穿,死了以后,还是会被人揭穿。被人揭穿之后,一文不值!所以真实的事业、功德,是要用真诚心去做,决定不能用虚伪的心,虚假的心成不了实德,真实功德是决定不能成就的。所以我们读这两句,感触很深!批注里面,诸位自己去看,自己去反省,特别是在现实社会里仔细去观察,这些事情都在我们周边,不难发现。人无论是善人、是恶人,不能不接触,学佛菩萨,学圣贤人,对善人,对恶人,总是用一个真诚平等心,决定没有「偏憎偏爱」,这就对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