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2-1-1 20:03
标题: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2790542919126615513.jpg
(155.47 KB)
2012-1-10 19:12
2546504114319194499.jpg
(1.73 MB)
2012-12-12 19:31
为什么我们要修习《首楞严王三昧》?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要义
净界法师
《 楞严经》修学的重点,简单的说就是在修习《首楞严王三昧》。
我们在讲《首楞严王三昧》内涵之前,我们先跟大家说明一下,为什么我们要修习《首楞严王三昧》?到底这三昧对我们在修行当中,有什么样的好处?
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讲到,宇宙间有二种的力量是特别的殊胜广大:一个是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一个是外在佛陀的力量。当我们这念心很清楚的现前,很坚定来忆念阿弥陀佛功德的时候,这时候所谓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这时候产生了一种感应道交。
在感应道交的状态之下,使令我们的生命产生重大的变化;从现世来说,让我们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创造了今生的安乐;从来生来说,使令我们在临终的时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成就一种来世的解脱。感应道交可以说是我们所有净土宗的修学者所追求修学的最终目标。
但感应道交的内涵我们过去也一再的强调,以心力为主导,佛力只是一个被动的配合。也就是说,假设我们内心产生了障碍,特别是烦恼的障碍,这时候即便你忆念阿弥陀佛,这样的加持力是非常的有限,这样的感应的力量就相对的就减少很多。
所以感应道交的先决条件,我们必须要破除烦恼的障碍,必须安住在正念,这是非常重要的标准。
安住正念在《楞严经》里面它讲一个观念:我们这一念心是一体二面的,我们有时候产生烦恼变成一个魔鬼,我们有时候安住在正念,变成一个佛陀;我们这一念心有时候是魔鬼、有时候是佛陀,它是一体二面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将魔鬼势力、烦恼的势力降低,把正念的力量加强。
当然我们佛教的修学有很多的方法,都可以对治烦恼,譬如持戒,譬如我们修四念处…都可以。但是这样的对治,一般来说只是一个表面上的对治,从一种功能作用上的对治,我们说是如石压草。这地方草很多怎么办呢?我把那石头铺上去,这草生长的势力就降低,但是我们就没办法从根本上去把它除。
本经《首楞严王三昧》它的特色,是把烦恼的根源找到,然后把它拔掉,从根本上去破坏烦恼的势力。当然烦恼的根被破坏以后,它上面枝叶花果的势力相对减低了;我们再配合持戒,再配合四念处来对治,这效果就更好了。
我们在进入《楞严经》正文的时候你会发觉,它刚开始先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告诉你怎么把这根源拔除。《首楞严王三昧》它的一个特色,它能够让我们很快的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安住正念。这就是我们在研究《楞严经》时候,能够使令我们很快的保持正念,乃至于达到临终的正念;有临终的正念,感应佛陀的加被而往生净土。
这也就是我们一般常说的禅净双修,以禅观来破除烦恼的势力,以念佛增长我们的功德,这样的配合就非常的殊胜,这也就是我们修习《首楞严王三昧》的目地,就是能够达到临终的正念。
图片附件:
2790542919126615513.jpg
(2012-1-10 19:12, 155.4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71
http://jixiangyun.com/bbs/attachment.php?aid=12498
图片附件:
2546504114319194499.jpg
(2012-12-12 19:31, 1.73 M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94
http://jixiangyun.com/bbs/attachment.php?aid=12964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2-1-3 12:20
《首楞严王三昧》内心的状态是不变的、是随缘的!
净界法师
《首楞严王三昧》内心的状态是不变的、是随缘的!
甲一、总说 (分二:乙一、赞叹述益。乙二、誓愿请加。)
乙一、赞叹述益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这段经文是阿难尊者在听佛陀讲完《首楞严王经》三卷的观念以后,他开悟以后讲出的一句偈诵,来表达他内心的状态。
这段偈诵蕅益大师的科判叫做赞叹述益,赞叹法门的殊胜,而叙述自己所得到的利益。
第一段讲到赞美人法,先赞叹能说的人,再赞叹所说的法。
赞叹人法
妙湛总持不动尊
赞叹能说法的佛陀,佛陀您能够把这《首楞严王》的法门传授出来,这件事不可思议。佛陀能够将此法门传授出来,表示佛陀的心是安住在《首楞严王三昧》。蕅益大师他就用《首楞严王三昧》的三大特色来诠释这段经文。
什么是妙湛呢?就是《首楞严王三昧》的第一个特点,它是随缘不变的;也就是说,修行者根据空观的智慧来破除我们心中的执取,而安住在不变的体性,不会随因缘变化的称之为妙湛。
总持发明不变随缘的作用,在不变当中随顺种种的因缘,能够善巧方便来积功累德,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总持总摄一切的波罗蜜。这是讲到它随缘的作用,是修习假观。
不动尊是修习中观,当我们把空假二观达到平衡的时候,显现的一种相貌就是不动,不动就是不为一切内外的魔境所扰动;内在的魔境就是我们的烦恼,外在的魔境《楞严经》所强调的就是鬼神道;不为内在的烦恼,不为外在的鬼神所扰动。
所以这个妙湛总持不动尊就显现整个《首楞严王三昧》内心的状态是不变的、是随缘的,而它的总相貌就是不动。
而怎么样能够成就这样的心态呢?
首楞严王世稀有
我们必须透过《首楞严王》法门的修学,才能够达到的。
《首楞严王》翻成中文叫做一切智的究竟坚固,我们以这样的心态来做一切的功德:
第一、它是究竟圆满没有欠缺;
第二、它是坚固不可破坏的。
你安住在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状态,你修习所有的善法,布施、持戒、忍辱……都不能破坏,特别的坚定。
《首楞严王三昧》包括究竟义跟坚固义,这个法门是非常珍贵稀有的,佛陀也不是随便开显的。
下一段是说明阿难尊者,在修学过程当中他自己得到的利益。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2-1-3 12:21
当你的想法是由感受来牵动的,这就是颠倒想!
净界法师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或者讲妄想,这地方讲颠倒想,这都是烦恼的根本。
我们解释一下:
颠倒想我们又叫妄想,在《楞严经》的观念,它第一个要你分别真妄。
我们这一念心,你要随时知道你现在是安住在妄想还是安住在真心。
那么怎么知道什么是真心跟妄想呢?《楞严经》做出一个判断的方法,什么叫颠倒想?
想是没有错,人是应该有思想,问题是不能落入颠倒;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感受,而我们的想法是跟着外在的感受而走,跟着感觉走这就是颠倒想,因为这个就会引生烦恼。
譬如我们吃苦瓜,当我们的舌头跟苦瓜接触的时候,有一个苦的感受;这受我们就产生一个想法,这苦瓜不好吃,这个就是颠倒想。
我们今天去吃蜂蜜,我们的心跟蜂蜜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感受,一个甜蜜的感受,这蜂蜜很好吃,这也是颠倒想。
当你的想法是由感受来牵动的,这就是颠倒想。
那什么是真实的想,真心出来的呢?
譬如说我要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你这想法是从你内在对道理的思惟而产生的一个想法,是从内心生起的,这就是真实的想。
所以我们在判断什么是颠倒想,什么是真实的想,你要找到它的根源是从哪里来的;只要你这想法是从外面来的,通通是妄想,通通是痛苦的根源,这都是你要破的。
就是说我现在有一个想法,你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这想法是我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而产生的,外境消失了我这想法就消失,这就是颠倒想。
我今天生起一个想法,外境不管怎么变,我一定要利益有情,我一定要弘扬佛法,外面怎么变你的想法还是不变,这就是真实想。
只要从内心深处生起的想法,这就是真实的功德,由外境的刺激引生的就是颠倒想。简单的判断就是这样,当然《楞严经》它会很详细的说明。
总而言之,阿难尊者说:这法门我得到最大、最大的好处,就是消灭我的颠倒想。
《楞严经》说:所有的烦恼有一个根本,不管贪欲、嗔恚,就是颠倒想。
你这个根拔掉以后烦恼就没有根本了,所以当我们把颠倒想拔掉以后,就很快能够证得清净的法身。
这是讲到阿难尊者修习《首楞严王三昧》,所成就的一个自利自受用的功德。当然它的功德不仅于此,它会产生利他的功德。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2-1-4 12:19
我今天要度众生,是怎么来度众生呢?
净界法师
乙二、誓愿请加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铄迦啰心无动转
《楞严经》我们刚刚前面讲过,我们刚开始在修学不变跟随缘的时候,先从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颠倒想,成就不变的体,先悟入这个体。接下来从这个体依体起用,产生随缘的作用,这就是菩萨的誓愿。这时候他发起一个菩萨的誓愿,而且请求佛陀再一次的加持。
这段经文蕅益大师分成三小段:
第一、发大誓愿。
当阿难尊者消除颠倒想以后他说:我对于未来有二个祈望:
一、愿今得果成宝王
我希望我能够赶快成就无量的波罗蜜,成就佛陀,成就宝王。
二、还度如是恒沙众
我希望以我的波罗蜜,来救度一切恒沙的众生,下化众生。
这样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的心态是怎么样?
将此深心奉尘刹
这段话最主要就是深心。
古德解释深心就是真实而不虚妄的心,不为名利,不为人天果报,不求二乘涅槃,一心一意为了众生、为了菩提这种深心。当然阿难尊者能够生起这样的深心,也就是因为他经过《首楞严王三昧》的洗涤,消除了颠倒想才做得到,没有夹杂任何的颠倒想,依止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来报答佛陀的说法之恩:
是则名为报佛恩
这一段蕅益大师说:它是一个总相的菩提心,一般性的菩提心 ,下一段叫做别相的增上的菩提心。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阿难尊者这时候跪在佛前,请佛陀来证明他的内心。他说:我今天要度众生,是怎么来度众生呢?
是五浊恶世誓先入。
这地方就很特别,蕅益大师说:五浊恶世的特色,从外在的环境来说,去佛久远,魔强法弱;五浊恶世就是染污的力量很大,清净的力量很少,诱惑很多。从内心的世界说,众生烦恼粗重,刚强难化;众生这个时候烦恼很重,到五浊恶世大家都很重。在这样一种外缘跟内因都非常污浊的环境之下,一般的菩萨是不敢来到这个世界度众生。阿难尊者他以坚固的誓愿,他说:五浊恶世誓先入。而且他说假设还有一个众生没有成佛,他绝对不成就大般涅槃。
蕅益大师他在讲别相的菩提心时他说:菩萨的誓愿,是以他心中的智慧作基础。
阿难尊者今天敢发一个这么重的誓愿说:五浊恶世誓先入,表示阿难尊者是透过《首楞严王三昧》而成就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他能够从众生的妄想当中,找到清净的本体,说是把心带回家;而从这家当中,他产生了一种同体大悲,方能致此,才能够发起这样的誓愿,否则一般人不敢发这种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表示阿难尊者已经过《首楞严王三昧》,也真实的洗涤他的颠倒想,真实的找到他自己的家。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5 12:30
修习《首楞严王三昧》的特点,就是道心不退!
净界法师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这一段是请佛加被:阿难尊者他只是悟得清净的法身,他还未证得,所以他再次请求佛陀开示。
大雄是佛陀的法身;大力是依止法身所产生的智慧,它能够破烦恼障;大慈悲是依法身所生的慈悲心。
阿难尊者这时候,他希望能够更进一步消灭他微细的烦恼。
在蕅益大师的判教,阿难尊者他这时候觉悟了清净法身,他的阶位是圆教的初住位断见惑,他知见的烦恼破坏了,但是他还有爱取的思惑。
在《楞严经》佛陀说:阿难尊者你已经觉悟了清净的法身,你也知道妄想是不真实的,是外境的刺激产生的,你现在慢慢的能够不为烦恼所扰动,能够成就不动尊,但是你无量劫来在六根门头中累积很多的习气,这个都要消除。
微细惑就是要经过二十五圆通,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从六根门头当中,去洗刷我们过去所残余的烦恼习气。
这段经文等于是承先启后,把前面三卷的观念作一个总结,又带动下一段二十五圆通的修行。
所以他说希更审除微细惑,等于是再一次的请法,使令我能够早一点把六根的烦恼洗干净,而成就无上菩提,到十方界去广度众生,这是请佛陀更进一步的加被。
第三段是说明道心不退:
舜若多性可销亡 铄迦啰心无动转
阿难尊者修习《首楞严王三昧》的特点,就是道心不退。舜若多就是虚空的意思。虚空是无形无相的,我们看到树木被台风一吹倒了,房子也被台风吹倒了,但是我们没看过虚空被破坏了。
这段的意思是说:即便虚空是可以破坏,即便铄迦啰(金刚),是可以破坏,我的心还是不动转。
这段的经文可以看出《首楞严王三昧》它的理体,它所根本的思想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不变跟随缘二种观念。我们这一念心跟这观念接触了以后,产生一个修德。这样的修学有什么好处呢?
从自利的角度能: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破除我们的颠倒想,从利他的角度,我们能够产生坚固的誓愿: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首楞严王》的殊胜,它能够从这地方来加深我们自利利他的功德。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2-1-6 17:33
蕅益大师说:其实《首楞严王三昧》就是在正念真如!
净界法师
甲二、别释
乙一、原文
大佛顶者,即心自性之理体也。随缘不变,融四科而惟是本真。不变随缘,妙七大而各周法界。喻冰水之始终,惟是湿性。譬太虚之群相,不拒发挥。十界一心事造与理具,遍摄遍含。一境三谛,横辨与竖历,非并非别。依此成自行因果,故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即此为化他因果,故名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因果妙修,全归性具。化他力用,宁隔体宗。二本明而金沙立辨,二义决而华屋有门。圆通既陈,信方便之无非圣性。圆根既选,知耳门之独利此方。明诲殷勤,戒乘俱急。道场安立,显密互资。无渐次而立渐次,能历之正助圆彰。即位次而非位,所历之转依如幻。精研七趣,只因迷此大佛顶理而妄受轮回。谁达空华无别体。详辨五魔,本求悟此大佛顶理。而中途成惑,那知妄想作根原。是诚一代时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秘要,无上圆顿之旨归,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权小之殊胜法门,摧魔外之实相正印也。所以一念示人,灭业障如翻大地。依教行道,成菩提如观掌果。智者大师,闻名遥礼,不惮其劳。般剌尊者,剖膊远传,不辞其苦。智旭生逢像季,获遘雄诠,自非大士神功,曷繇染指,特以文圆义妙,旨远趣深。注疏虽多,宗极未立,悲了义之尚隐,痛迷津之孰告,不辞固陋,聊殚隙明,遍采众长,折衷一理,研精竭思,再述玄文。不敢与前人苦较是非,但自向斯经深求脉络。愿我同仁,虚心着眼,必有知其同异浅深,违顺得失者矣。
出自 藕益大师全集 第六册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玄义
这段是蕅益大师他在解释楞严经之前的序,这段序蕅益大师讲了三个重点:第一他先解释经题,第二他将经文的纲要作说明,第三讲他自己作《楞严经》注解的心态。
乙二、释义
丙一、约经题明性修二德
从经题中我们知道《首楞严王三昧》它所依止的性德跟修德。
发明真性
性就是真实的理性,这个就讲到性德。
我们整个《楞严经》的修学观念,就是根据《大佛顶》这三个字(到经文再解释)。
简单的讲《大佛顶》就是真如理。
蕅益大师说:其实《首楞严王三昧》就是在正念真如。真如理表现在内心,我们称之为佛性;表现在万物称之为法性。《大佛顶理》就是我们所依的性德。
《大佛顶》是什么相貌呢?
即心自性之理体也。这地方的关键就是自性。
我们在修《大佛顶》的时候你要有一个观念,《大佛顶》的道理是本来就这样子,自性就是众生本具的,我们只是恢复它本来的相貌,不是你后来增加的。
譬如你从小接受教育,我们要好好的帮助别人,我们要好好的读书。这观念是怎么来的呢?这不能说本具,因为你是受过教育,经过后来的薰习产生,这是外来的。但《大佛顶理》不是,是不管你怎么流转,你永远不会改变的一个本性。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9 13:25
整个《楞严经》的观念,就是在发明怎么样的随缘不变!
净界法师
当然我们现在离我们的本性很遥远,所以到底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呢?
蕅益大师说:我们的本来面目,有二个相貌:
随缘不变,融四科而惟是本真。不变随缘,妙七大而各周法界。
我们原来的面目有二个面目:
一、不变性,二、随缘性。
我们凡夫就是失掉这个不变,二乘人失掉随缘。
我们简单讲一下:
凡夫的心是变来变去的,到处乱变,你看我们的心跟如意的环境接触产生一个乐受,产生贪爱的想法,我一定要越多越好;我们接触的环境是我们不如意的,我们不喜欢的产生苦受,我们就跟着这个感觉走,我们就产生嗔心,这个东西对我越少越好;我们产生一种不苦不乐的感受,我们产生愚痴,我们产生情执,产生愚痴的想法。
我们的心是变来变去的,一下子起贪,一下子起嗔,一下子起痴。怎么会这样子呢?我们就是被感觉、被这个受,心随妄转被它带着走。
所以我们凡夫变到最后连自己是什么相貌都不知道,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完全被感觉、被感受、被外境来牵动,我们凡夫失掉不变的理体。
在整个四科(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到经文都会详细说明,简单的讲就是身心世界,就是色心二法。总而言之,你要在身心世界当中找到一个不变的理体,然后从不变当中,再从七大而显现种种的清净法界,种种的庄严。
二乘人失其随缘之用,二乘人是完全不变、完全不动,就失去了积功累德的机会,所以《楞严经》讲随缘讲得很清楚。
你看《楞严经》讲空性,讲发明不变的体,讲得很清楚,它讲因缘观假观讲得更清楚。
讲因缘法是怎么样?
循业发现。
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因缘当中;你有你的小因缘,它讲到共业跟别业,而我们又有一个大因缘。而我们的小因缘又在大因缘中绕转。
那这怎么办呢?
从《楞严经》的观念主要就是修六个字:
明相位、立德业。
首先我们要在因缘当中,找到相状,这什么样的因缘,然后找到自己的定位 。
我们一个人很容易犯错,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站错位子;你看我们出家众有三个阶位,刚开始净罪集资,第二阶段积功累德,第三安养进修。每一个阶段都有它应该做的事情,你应该进修的时候跑去弘法,你现在的因缘该弘法的时候,你跑去进修,这个都是找错了定位。乃至于我们在整个僧团,在整个佛教界都有自己的定位,因为我们深受过去业力的影响。
我们在佛法修学不能否定过去的业力,叫做循业发现。我过去有一股很强大的业力,虽然我们知道一切法是空性的,但是在不变当中它会显现身心世界,而每一个人深受你过去业力的影响。但你不能离开因缘,《楞严经》说你要就路还家从因缘当中回家,所以你要找到你的定位。
第二个更重要:立德业。在你的因缘当中去修学。
其实整个《楞严经》的观念,它就是在发明怎么样的随缘不变。
第一先成就自利的功德, 然后告诉你怎么样从不变当中,来随缘积功累德。
整个十卷的经文就讲这二个观念,一个从假入空,一个从空出假。
它的经文讲得非常的详细,佛陀举了很多很多的例子,他一定有办法让你懂。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9 13:26
《楞严经》是就着因缘来发明真理,没有离开你的身心世界!
净界法师
喻冰水之始终。惟是湿性。譬太虚之群相。不拒发挥。
当我们摄用归体的时候,我们发觉冰相状是坚固的,这表示一个人的恶念;水是柔软的,表示一个人的善念。其实不管恶念善念,它的体性都是湿性,它的体性都是清净本然不变的体性。这是发明它的不变之体。
譬太虚之群相,不拒发挥。
当我们从空出假的时候,你看虚空是很大,它本身没有形相,但是它又不障碍所有的形相去发挥,你要盖房子也可以,你要种树也可以,这是说明它随缘的妙用。
十界一心事造与理具,遍摄遍含,一境三谛横辨与竖历非并非别。
整个十法界(四科,七大)就是我们的身心世界。
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楞严经》讲得很多很多,海公在讲《楞严经》他讲一个观念:所有《楞严经》的经文,没有离开你当下的身心世界,不管它再怎么谈玄说妙,都是在讲你现在的身心世界。《楞严经》是就着因缘来发明真理,没有离开你的身心世界。
十法界就是你的身心世界,而身心世界从内心来说,它是事造理具;事造是讲随缘的作用,理具是讲不变。从外境来说是横辨竖历;横辨就是随缘,讲到差别相;竖历就是不变,讲无差别相,它是非并非别。
《楞严经》的真如理,我们看它经文的结构,它要你先发明内心的真如,你的心先调整好,你的心先找到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然后再找外境,哦、原来外境,你的身心世界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一切的外境也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是第二个,第三它告诉你,你内心的真如跟外境的真如是怎么样的关系,你怎么用内心的真如来带动外境的真如。
《楞严经》讲真如理讲三件事,第一讲内心的真如,第二讲外境的真如,第三讲内心的真如跟外境的真如有什么关系。这三个主题讲了三卷半。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9 13:27
你整个修学观念的最高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净界法师
丙一、约经题明性修二德。
蕅益大师先解释经题的含义,经题当中先解释《大佛顶》,这《大佛顶》是整个《楞严经》修学的观念。
你整个修学观念的最高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就是保持随缘不变跟不变随缘,在不变跟随缘当中达到平衡的状态,这就是《大佛顶》。
《大佛顶》有什么好处呢?它会成就自利的功德跟化他的功德 。
自行化他:
依此成自行因果,故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依此为化他因果,故名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前面《大佛顶》是个道理,一个修行者,我们这明了的心,当我们顺从这道理去思惟,顺从这道理去修行的时候,它可以成就自行的功德,就是《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我们前面说的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破除我们不必要的妄想。
第二、我们顺着这个道理去思惟,能够成就化他的功德,能够《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能够强化我们的菩萨愿望,使令我们的愿望不退转: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涅槃。
《大佛顶》的道理对于我们自利利他是很有帮助的,这讲到它的修德;修包括成就自利的功德,也包括成就利他的功德。
总结、性修不二:
因果妙修,全归性具,化他力用,宁隔体宗。
因果妙修,就是修是一种造作,你要去造作,你要去思惟;这种自利利他的因果的修德,其实是从性德而来的。如果佛陀不跟你讲这种观念,你也不能够成就《修证了义》,你也不可能修万行成就《首楞严》,所以它是由性德所引生的。
但性德化他力用,宁隔体宗。因果妙修讲修德是由性德而起,但是这性德也没有离开修德,所以讲,化他力用,宁隔体宗。
依止性德而生起修德,而修德还能够开显性德,称性起修,全修在性。
我们刚开始是根据一个很粗略的观念来开展出自利利他,自利利他以后,我们对这观念更清楚了,更清楚以后我们就开展出一个更大的自利利他,那这自利利他又使令我们的观念更清楚。
所以理论来帮助我们修学,而修学又让我们更加了解理论,所以到最后是性修不二。
理论上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性德是这样子的,但实际在操作的时候,我们看《楞严经》的整个次第,它实际在修德的时候,它刚开始偏重在不变;你在变化当中,先把那不变的清净本体找出来,它很强调这个。
《楞严经》的经文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经文在成就不变,发明随缘的部份少,它很强调自利的功德,虽然它理论上是,不变跟随缘,但是它成就的过程还是有它的先后次序。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10 12:53
真心跟妄心,我们凡夫永远是混在一起
净界法师
丙二、示经要并称叹法益(一、经文要义。二、称叹法门殊胜。)
蕅益大师在讲《楞严经》的正宗分,其实是有六大科,而这地方分成五部份,少一个部份是解释经题,因解释经题前面解释过,所以剩下五大科。
一、分别真妄:二本明而金沙立辨。
《楞严经》刚开始佛陀花了三卷半,来分别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
佛陀对烦恼刚开始都没有加以说明,他只告诉你反正你所有的烦恼都有一个根本,所有的功德也有个根本,这叫二种根本。
佛陀刚开始的时候祂并没有在枝末上、在作用上做分别,祂只告诉我们说:一切法因缘生。
而有二种的因缘,一种是杂染的因缘,所谓的烦恼障、业障、报障,这种惑业苦流转的因缘;另外一个因缘是法身般若解脱,产生无量功德庄严的因缘。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启动它的内心,创造很多的功德,有些人会启动它的内心,造了很多的烦恼,招感很多的业,而成就生死轮回呢?
佛陀说:因为我们的根本错误。
这二种根本就是一个常住真心,是清净的根本,而攀缘心是杂染的根本;二种根本一个是常住真心,一个是攀缘心。
这二种根本讲出一个譬喻,就像金沙立辨。我们加以说明:
我们今天看到一个金矿,我们知道它不是完全是黄金,它也不是完全是泥沙,它是黄金跟沙的和合。但是它本来是黄金,金矿刚开始是只有黄金,而后来风吹雨打日晒,慢慢慢慢这泥沙就进来了,到最后黄金跟泥沙就混在一起。混在一起没关系,黄金的本质没有改变,我们只要加以陶冶,把沙去掉,黄金的本质迟早又显现出来。
这地方的意思是说,真心跟妄心,我们凡夫永远是混在一起。
我们现在修行人的问题在哪里?
有时候我们安住在真心,生起戒定慧的功德,我们有时候安住在妄想,产生很多的贪嗔痴。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别,先把它分清楚,先搞清楚什么是主人,什么是贼,你还没抓贼之前,先产生判断力。
古德说:妄想跟真心的判断,妄想是离尘无体,离开了六尘的境界它没有自体,而真心是离尘有体。
我们加以说明:
我现在生起一个想法,这东西很好吃,这是一个想。那你要知道这个想到底我是要随顺它让它增长广大,还是这个想法我应该把它消灭,它是个贼我应该把它消灭。
首先你要看它,你觉得这东西很好吃,这想法是怎么来的,你要找它的根源,它有没有根源。
是因为这东西你跟它接触,产生一个欢喜的感受而产生的,当你这样的外境拿掉以后,这心就消失了,这是标准的攀缘心;因为它的根源是在外面,它生起的根源是从外面来的,这就是贼,因为它会破坏你的功德,这种想法你要赶快把它消灭,对你是障碍。
我一定要好好的拜佛,这也是个想法,这想法是怎么来的?
因为拜佛能够消业障增福慧。我们是从内心道理的思惟而产生的,离开六尘的境界,它本身有一个自体的,它的自体是从内心生起的。
妄想的根是从外来的,外境的刺激产生感受,真心的根是从你内心道理如理思惟而产生的。
所以你只要找到它的根源,你就知道它到底是个黄金是应该保留,还是一个矿沙,应该赶快把它消灭。
佛陀讲这观念讲了三卷半,七处破妄,十番显见。
《楞严经》在破除虚妄,开显真实的时候,它很强调你一个人不要跟着感觉走,要跟着道理走,你不要老是做我喜欢做的事,那就完了!要做你应该做的事,你整个行动要从理性的思惟产生。
这段是分别真心跟妄心的相貌,这是第一段,讲了三卷半。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2-1-11 10:34
第一先审查你是不是真实的发菩提心!
净界法师
二、返妄归真。这也讲了三卷半。
讲修行的方法,我现在知道什么是妄想,什么是真心,我起妄想的时候怎么办,要怎么把它带回来带到真心,它整个回家的过程。
二义决而华屋有门。(道前基础,修习三昧的基础)
第一、二义
佛陀在讲二十五圆通之前,讲到二决定义。你现在要把妄想消灭,要把真心慢慢的开显出来,首先你要产生二种决定的理解。
第一、你要审查你的因地发心。
你为什么要修学?因为你的愿力,会产生你内心的引导,所以第一先审查你是不是真实的发菩提心。
第二、审查烦恼的根本。
说你要对治烦恼,那烦恼在哪里呢?这地方讲到六根门头,其实烦恼就隐藏在六根门头。
我们这一念心要跟外境接触要靠六个门,眼耳鼻舌身意六个门。当然这六个门你不能关起来,所以你造恶业是六根,但是你成就功德也是靠六根。问题是你能不能把六根的烦恼洗干净,使令这六根放光。
华屋有门。华屋就是涅槃。你要先找到你的门,进入这房子的门就是六根,先把烦恼消掉:
第一个发起你的菩提心,这是道前基础。就是你今天带了很多军队要去打仗,第一个你要知道你为什么要打这场仗,你的目标在哪里?
你为什么要打这个仗呢?你是为了成就人天福报,为了成就二乘涅槃,还是成就佛陀?你打仗的动机在哪里。
第二、你要知道盗贼在哪里,你的军队很强,你找不到盗贼。
所以这个二决定义就是讲到二种修学的基础。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2-1-12 22:13
二十五圆通在古德的注解有二个法门是特别重要的!
净界法师
第二、讲正修三昧
正修三昧当中有二个重点,第一是讲到正行跟助行。《首楞严王三昧》的正行就是二十五圆通。
圆通既陈信方便之无非圣性。
刚开始佛陀讲二十五圆通,是讲二十五个法门,都可以返妄归真,都可以把心带回家。
二十五个法门是哪些呢?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地水火风空根识)。
其实这整个二十五圆通就是你的整个身心世界,都可以把心带回家,每一个都是悟入《大佛顶性》的方便。
耳根既选,知耳门之独利此方。
佛陀讲完二十五圆通以后,佛陀说这二十五个法门也不能全部修,要找一个契机的圆根。这根机特别契我们娑婆世界的根机,找到二十五圆通当中的耳根圆通特别适合我们。二十五圆通在古德的注解有二个法门是特别重要的,第一、耳根圆通章,第二、念佛圆通章。
耳根为什么它特别厉害?
一:因为我们耳根它的功能是全方位;你看你眼睛只能看一百二十度,你的后面看不到,耳朵你听声音是三百六十度,后面有人叫你,你还是听得很清楚,它的功能特别广大。
二、它的功能特别坚固,你看你用眼睛看一佛像,看一个小时就很累了,你听声音听一天都不觉得累。耳根你可以不断的去用它,它不会有疲惫的感觉。在整个二十五圆通当中,因为耳根它的功德广大,而且它的功能也特别的坚固,所以用耳根。
这地方的耳根圆通它是要你听声音,譬如你现在听声音……你听到一些声音。我们习惯性的听到声音以后就会产生感受,而后随着声音去流转,我们一般是向外攀缘,因为有感受的刺激产生攀缘心。
这时候不是,是返闻闻自性;说你怎么会听到声音,你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
那能听的是谁,是谁在听声音?
这时候你开始向内去观察,就是那个心再观进去,再慢慢的观进去,到最后啪!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它找到那个闻性。
我们的佛性表现在眼睛叫见性,表现在耳朵叫闻性,见闻觉知都有它的本性,你任何一个地方回家,都可以找到你的家。耳根圆通它的所缘境就是你清净的本性,是从听声音当中回光返照。
念佛圆通章不这样,它的所缘境是佛号,直接忆念佛号直接感应道交,然后悟到本性。这二个是不一样的,这二个到经文再详细说明。总而言之,它整个正行就是要你,返闻闻自性。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2-1-12 22:13
第二、讲正修三昧
正修三昧当中有二个重点,第一是讲到正行跟助行。《首楞严王三昧》的正行就是二十五圆通。
圆通既陈信方便之无非圣性。
刚开始佛陀讲二十五圆通,是讲二十五个法门,都可以返妄归真,都可以把心带回家。
二十五个法门是哪些呢?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地水火风空根识)。
其实这整个二十五圆通就是你的整个身心世界,都可以把心带回家,每一个都是悟入《大佛顶性》的方便。
耳根既选,知耳门之独利此方。
佛陀讲完二十五圆通以后,佛陀说这二十五个法门也不能全部修,要找一个契机的圆根。这根机特别契我们娑婆世界的根机,找到二十五圆通当中的耳根圆通特别适合我们。二十五圆通在古德的注解有二个法门是特别重要的,第一、耳根圆通章,第二、念佛圆通章。
耳根为什么它特别厉害?
一:因为我们耳根它的功能是全方位;你看你眼睛只能看一百二十度,你的后面看不到,耳朵你听声音是三百六十度,后面有人叫你,你还是听得很清楚,它的功能特别广大。
二、它的功能特别坚固,你看你用眼睛看一佛像,看一个小时就很累了,你听声音听一天都不觉得累。耳根你可以不断的去用它,它不会有疲惫的感觉。在整个二十五圆通当中,因为耳根它的功德广大,而且它的功能也特别的坚固,所以用耳根。
这地方的耳根圆通它是要你听声音,譬如你现在听声音……你听到一些声音。我们习惯性的听到声音以后就会产生感受,而后随着声音去流转,我们一般是向外攀缘,因为有感受的刺激产生攀缘心。
这时候不是,是返闻闻自性;说你怎么会听到声音,你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
那能听的是谁,是谁在听声音?
这时候你开始向内去观察,就是那个心再观进去,再慢慢的观进去,到最后啪!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它找到那个闻性。
我们的佛性表现在眼睛叫见性,表现在耳朵叫闻性,见闻觉知都有它的本性,你任何一个地方回家,都可以找到你的家。耳根圆通它的所缘境就是你清净的本性,是从听声音当中回光返照。
念佛圆通章不这样,它的所缘境是佛号,直接忆念佛号直接感应道交,然后悟到本性。这二个是不一样的,这二个到经文再详细说明。总而言之,它整个正行就是要你,返闻闻自性。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13 12:33
《首楞严王三昧》有二个助行:一、持戒清净;二、诵咒保护自己
净界法师
助行有二,修《首楞严王三昧》有二个地方要注意:
第一、四种的清净明诲
一、明诲殷勤,戒乘俱急。
这是三世诸佛一种很明确教诲。佛陀的戒法有性戒跟遮戒。遮戒有时候是因时制宜,哪一尊佛到这个地方,他有时候有制,有时候没有制,因为环境不同、根机不同,但是杀盗淫妄是四根本重罪,三世诸佛出世一定会制的。
四种明诲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这是三世诸佛很明确的教诲,这一定要遵守的。修《首楞严王三昧》你要守四根本重罪,这是第一个助行。
二、道场安立,显密互资。
修《首楞严王三昧》你要有一个道场,要有一个清净的环境要结界,而且要持咒。
为什么要持咒呢?为了要防止鬼神障,因为我们无量劫来,有时候冤亲债主,刚好到鬼神界去了,这时候你要持咒保护自己,因为你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首楞严王三昧》有二个助行:一、持戒清净;二、诵咒保护自己。
这到经文都会说明他正行助行,而这二个修行之前的前方便就是,第一、了解你的目标在哪里,你为什么要修习;第二、你今天所对治的什么?是六根门头的习气。这就是整个《楞严经》讲了三卷半,所谓返妄归真的方法,这是讲到修行。
三、修行位次,修行当然有它的过程
无渐次而立渐次,能历之正助圆彰。
在修行当中有一个能历的心,也就是能念的心,我们这一念心从它不变的体性,它是没有渐次的,真如的清净法身,没有所谓的前后好坏的渐次;从本质上是没有渐次,但是从它的数量,从它随缘的作用来说,就安立了渐次。
意思是说我们要把心带回家,但每一个人对家的感觉,是相同也不同,是不同也相同。
这句话怎么说呢?你看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光明是一样的,但这二个数量不一样,有大小的差别。所以说你今天把心带回家,虽然大家的所缘境都是清净的本性都是家,但是它的数量还是有它的差别,所以在没有渐次当中勉强安立渐次,这时你就是正助圆彰,正行就是正念真如,助行是持戒诵咒。
即位次而非位次,所历之转依如幻。
那么你所建立的过程也是一样,它数量的确是有位次,但它的本质也的确是没有位次。所以转依如幻,转我们的妄想,转我们的攀缘心,而依止常住真心。
你每一个修学都要让你的妄想慢慢减少,要知道这是妄想,然后慢慢让它减少,所谓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转烦恼而依止真如。
修学位次,我们今天要注意一个观念就是转字。
《楞严经》在经文当中没有讲到一个断除烦恼,没有这句话,这是本经跟其它经典不同的地方。它认为烦恼就是真如,你不要断它,你不随它转;你知道它是烦恼,你不要跟着它转,它自己就变化,你看着它,它自己就变化了,你不要把它消灭掉,你只要保持觉悟就好,这地方的重点在心常觉照。
古人说:主人翁,你要醒一醒啊!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14 12:56
你怎么判定你的修学有没有进步?
净界法师
从《楞严经》的观念,你怎么判定你的修学有没有进步?
就是你那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发觉你妄想减少很多,你发觉你的想法都是从内心的道理生起的,很少是从外境给你刺激产生的。你出家十年的时候,你很容易受外境的影响,出家二十年以后,外境对你的影响越来越少,你就进步了。
《楞严经》讲到五十五个阶位,都在判定今天你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你是老是用我喜欢做什么,那就完了,你还活在感觉当中,那就完了!你这个人根本没在修《首楞严王三昧》。
你在整个修学观念当中,你经常告诉你自己,我应该做什么,我一定要做什么,这种观念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表示你这个人成功了,你今天能够慢慢的转妄想而成为真心。
《楞严经》很多枝末的东西它都不讲,就讲到根本,生死的痛苦,烦恼的障碍,是有根本的,就是妄想,你就是喜欢跟着感觉走;所有诸佛菩萨的功德也有一个根本,就是跟着道理走,跟着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个真理而走,跟着大佛顶性而走。
讲到分别真妄,返妄归真,修学位次,到这地方其实《首楞严王三昧》全部讲完了,《楞严经》的修学讲完了,后面这二段蕅益大师说这是多余的。
为什么讲多余呢?当然有它的功能,就是防止我们堕入邪恶,叫破邪显正。因为我们今天的内心累积很多很多的妄想,那么你现在要把妄想逼出来的时候,妄想会产生一个反弹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注意。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15 12:58
本没有六道轮回,是怎么有六道轮回呢?
净界法师
第一、七趣的差别
精研七趣,只因迷此大佛顶理而妄受轮回,谁达空华无别体。
我们今天从妄想回到真心的时候,会有二种邪恶的情况;第一、产生邪恶的行为,第二、产生邪恶的思想。
邪恶的行为就是破戒,所以佛陀劝勉我们说,虽然前面讲到四种清净明诲,但是佛陀还是把六道轮回,六道中再加一个仙道,讲到七趣的差别。告诉你绝对不要造恶业,每一个业都有它相应的果报。
佛陀先讲到因缘果报的差别,最后才汇归到其实每一个众生都是依止大佛顶性,都是没有差别的。只是有些人迷了大佛顶性跟着感觉走,有些人悟了大佛顶性跟着道理走,就好像空跟华;虚空中本来没有花,但是有些人就是因为自己的感觉捏造华出来。
因为你跟着感觉走,因为你产生了感受,而生虚妄的想法,而这想法就产生很多很多的烦恼,然后你就是造业。
本没有六道轮回,是怎么有六道轮回呢?为什么有呢?
本来没有的,本来无一物,是你自己动念头,你一动就有了。
当我们找到真心的时候,当我们回归返照清净本性的时候,你发觉其实本来都没有,说: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你作梦的时候看到很多人怎么怎么的…,你醒过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只是一念的妄想变现出来,所以讲空华无别体。这个地方你不要产生太多的华,就是业力的问题,佛陀告诉我们持戒的重要。
第二、五阴魔境
详辨五魔。
本求悟此大佛顶理,而中途成惑,那知妄想作根原。
前面是告诉我们不要破戒,这地方告诉我们不要破见,思想。
你今天在回光返照你的本性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幻境,你不要被它所迷惑,它有五十种阴魔,你要小心!这个都是妄想作根源,都是你的妄想变现出来的,妄想你一逼它的时候,它会产生反作用力。(这到经文时会详细说明)
整个《首楞严王三昧》讲完以后,佛陀又讲了业果的重要性,要我们持戒,又讲到魔境的差别,要我们要保持正见,以戒教二门来保护《首楞严王三昧》,构成整个《楞严经》的结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15 12:59
修行最重要就是你的心地法门!
净界法师
称赞法义,这法门有什么好处呢?
法门之殊胜:
是诚一代时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秘要,无上圆顿之旨归,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权小之殊胜法门,摧魔外之实相正印也。
这一段蕅益大师以教理行,教经、理经、行经,来赞叹《首楞严王三昧》。
从教法上它是一代时教的精髓,佛陀一代时教不离开戒定慧三种教法。但这三种教法完全具足的很少、很少,有些人偏重教法、戒法,有些偏重定,有些偏重慧。
蕅益大师说:其实《楞严经》是整个大乘戒定慧的总合,而且它的戒定慧是相辅相成。
蕅益大师说:没有出世的妙戒,绝无出世的定慧。你没有好好持戒,你绝对不可能成就定慧,但是没有出世的定慧,并失出世的妙戒。一个人没有智慧,你的戒也不会持得很清净,因为你破见以后,你被天魔外道所诱惑,你迟早还是破戒。
所以戒教二门、戒定慧三学在本经当中是互含互摄,相互帮助。
这地方等于是把大乘戒定慧相互的关系讲得很清楚,是整个一代时教的精华。
第二、从理上说:成佛作祖之秘要,无上圆顿之旨归。
这讲道理,道理就是心法,修行最重要就是你的心地法门。
你看我们同样在拜佛,我们这一念心同样在忆念佛陀,但是功德不一样,因为你内心当中的道不一样;有些人的道是很圆满,有些人的道是有偏差的,所以你得到的功德也有所偏差。
禅宗讲心中最重要的道就是二个方向:第一、无住生心,生心无住,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本经当中就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其实这个道都一样,你要能够在因缘当中保持不变,在不变当中又随顺因缘去积功累德,积功累德当中又能够保持不变。忏公师父讲一句话说:依体起用,用还照体.这就是无上的心法,整个成佛作祖,整个圆顿止观的无上心法都在本经当中。就是你的心地法门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15 13:00
我们受持《首楞严王三昧》有什么好处呢?
净界法师
第三、行。
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权小之殊胜法门。
本经不但道理讲得清楚,它修行法门讲得非常详细,告诉你应该要怎么样去修学,首先你要有基础。盖房子你要先打地基,第一你的菩提心是不是发起,第二你说你要修行,你知不知道你今天要对治谁。
有些人修行他不吃饭,但问题不是吃不吃饭,这跟色身没有关系,你要知道这贼在哪里。
它的整个修学从道前基础,二决定义到怎么样修正行,怎么修助行,在修行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魔境出现要怎么办;这回家的路有很多东西会诱惑你,你应该怎么对治,它讲得很清楚。
古人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你《楞严经》看完,你大概不太需要亲近善知识,从一个你现在妄想的状态要怎么样回家,佛陀讲得清清楚楚,你回家的过程当中会遇到什么事情,你应该怎么办,都讲得非常详细。这是法门的完整性,总而言之是,摧魔外之实相正印也。
古德说《楞严经》是末法时代的照妖镜。你《楞严经》一看完,你自己修行足足有余,你看别人修行,你就知道这个人修行对不对,你一看就知道这个人对不对;这个人修行有偏差,怎么样修行,你看《楞严经》你就知道,这个人修行专门不吃饭的,你一看就知道,它里面有讲,他为什么不吃饭都讲得很清楚,这个人修行他不睡觉的……。什么是邪?什么是正?《楞严经》这个镜子一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一个跑得掉的,《楞严经》是摧毁天魔外道的实相正印。
这是讲到首楞严王法门的广大圆满殊胜之处。
那我们受持这法门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一念示人,灭业障如翻大地,依教行道,成菩提如观掌果。
今天你能够依止这样的法门来正念真如,那你消业障是怎么消呢?如翻大地。
我们一般业障,古人说就像草,你去除草吧!把这草除完了。三个月再除一次。为什么?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楞严经》不是的,《楞严经》是如翻大地,业障是从根本拔起,即便你不能马上断烦恼,但是烦恼对你的影响降到最低,因为它的根被你拔掉,起码你可以做到不随妄转;我没办法对治你,但是你影响不到我。
所以《楞严经》整个拔业障是如翻大地,它不是拿割草机去除草,它是把整个土翻起来,用那挖土机整个挖起来。
依教行道,成菩提如观掌果。这是很殊胜的,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15 13:01
《楞严经》流传到中国的因缘
净界法师
丙三、遵古德以自述缘起
遵古赞德
智者大师,闻名遥礼,不惮其劳。般剌尊者,剖膊远传,不辞其苦。智旭生逢像季获遘雄诠,自非大士神功,曷繇染指。特以文圆义妙,旨远趣深。注疏虽多,宗极未立。悲了义之尚隐,痛迷津之孰告。不辞固陋,聊殚隙明。遍采众长,折衷一理,研精竭思,再述玄文。不敢与前人苦较是非,但自向斯经深求脉络。愿我同仁,虚心着眼,必有知其同异浅深,违顺得失者矣。
本经流传到中国的因缘
智者大师 ─ 闻名遥礼 ─ 不惮其劳
天台智者大师安立了一心三观空假中三观。这时有一位印度的法师来到中国,他说:大师你安立的一心三观跟《楞严经》的法门很像,《楞严经》也是表现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空观就是不变,假观就是随缘,你的思考跟《楞严经》的思考是一样的。
智者大师听了以后非常的欢喜(在隋朝的时候,《楞严经》还没传到中国。)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建立一座拜经台,礼拜了十八年。但是他往生之前,《楞严经》还是没传到中国来,但是已经为我们中国的佛教结下一个殊胜的因缘,他替我们忏悔业障拜了十八年。这是本经流通到中国比较远的因缘(隋朝)。
般刺尊者 ─ 剖膊远传 ─ 不辞其苦
比较近的因缘是唐朝,般刺密帝尊者剖膊远传不辞其苦。
到唐朝的时候……,因为《楞严经》当初在印度是列为国宝,国王是不准外传的。在那时有位般刺密帝尊者他为了发心将此法门流传到中国,他用刀子将自己的手臂割开来,把《楞严经》藏入手臂中,然后再将手臂缝起来,等到疤痕好了以后带到中国,到中国以后再将手臂割开来,将《楞严经》展开来,再将《楞严经》翻译出来。
《楞严经》的流传是很辛苦的,包括智者大师向西的礼拜,包括般刺密帝尊者的剖膊远传。这是赞叹二位大师,为流传《楞严经》所做的贡献。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15 13:01
用心研究《楞严经》,一定可以得到它殊胜的受用!
净界法师
先述缘起
智旭生逢像季获遘雄诠,自非大士神功,曷繇染指。
蕅益大师说他自己是三生有幸,在相法的末年能够得到这么圆满的无上心法,而我自己不是法身大士,我怎么敢去全盘了解其中的义理呢?这是蕅益大师的谦词。
特以文圆义妙,旨远趣深,注疏虽多,宗极未立。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这部经,文义非常的圆妙,它的含意很深远。
简单的讲是不变随缘或讲随缘不变,但这道理是很深很深的,当我们运用在布施,运用在持戒,运用在忍辱的时候,这就有很多很多的内涵。
而现在的注疏虽然很多,但是整个修学的宗旨都没有明确的确定下来;也就是说注解虽多,但是有所缺憾。
所以蕅益大师的心情感到,悲了义之尚隐,痛迷津之孰告。这么一个殊胜的法门,但它圆满的观念没有被开显,里面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没有真正的让我们告知,所以蕅益大师觉得他心中的确有话要说。这是蕅祖说他自己作注解的心路历程。
正述作法
不辞固陋,聊殚隙明,遍采众长,折衷一理,研精竭思,再述玄文,不敢与前人苦较是非,但自向斯经深求脉络。
聊:依靠。 殚:尽心尽力。隙明:墙壁孔中的光明。
蕅益大师说:我自己个人修行是不圆满,是固陋的(蕅祖的谦词),但依着我一份的心力来发明隙明。我希望能够把这光明带给大家,把诸位大师的优点都摘立起来(《楞严经》明末四大师都有注解。紫柏大师,憨山大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蕅益大师等于是把前面三大师的观念都糅合在一起,然后再经过自己的深入思惟,而作出《楞严经玄义》跟《楞严文句》。
蕅益大师他作完这一部注解以后,他自己的心态是,我不敢与前人苦较是非,但自向斯经深求脉络 。站在人的角度,我不敢跟大家争对错,创造对立,各有各的心得,但在法上,我好好的把我的观念发挥出来。
愿我同仁,虚心着眼,必有知其同异浅深,违顺得失者矣。
只要大家能够好好的用心去研究这部经,也一定可以得到它殊胜的受用。
这次的注解《楞严经》的讲课,在观念上以蕅益大师为主,明末三大师作辅,在观念上。在消文上我们参考三位大师,通理大师《楞严经指掌疏》,圆瑛法师《楞严经注解》,海仁老法师的注解。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15 13:02
以《楞严经》的三昧破除烦恼障 以念佛来构成感应道交
净界法师
总 结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是返妄归真,你要先了解什么是真妄。
生灭心,我们的生灭心是从八识产生的;八识叫异熟、思量、了境 。异熟就是它创造了业力,从业力中产生一个思量,产生自我的观念,然后再去了别外境。
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业,现在产生很多的果报,福报大的人产生安乐的果报,福报差的人产生痛苦的果报。总而言之,我们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受。当这感受跟第六意识接触的时候,我们又产生一个想法,又会去创造未来,这想法又造业。
所以我们整个生灭心不离开八识,《楞严经》其实在破八识。
什么是八识?
一个是受由第八识主导,你过去是什么业,它就现出什么果报,给你什么感受;你感到很快乐,你也不要太高兴,那只是一时的感受,生灭心;你感到很痛苦你不要沮丧,那是第八识一时的感受而已。
那我们今天如果跟着感受而走,就产生很多颠倒想,然后就这样过去的业创造今生的果报,这果报受用以后又创造一个业,这业又创造一个果报,又让我们产生感受,这感受又让我们产生错误的思想,就产生一个生死的轮回。
那我们怎么办呢?
正念真如,逆流照性。
首先你不要跟着感觉走,不要跟着妄想走,逆流照性,逆这个生死流而照了你清净的本性。然后慢慢慢慢的从第六意识回到第七回到第八,最后回到真如本性,找到你清净本然的家;然后在这家当中,以不生灭心提起你的佛号。
佛号这正念的力量,魔王不能干扰你,烦恼不能干扰你, 那个佛号的力量就特别的坚固,禅净双修。以禅观《楞严经》的三昧破除烦恼障,以念佛来构成感应道交,就是这个道理,以心力来感应佛力。
这个就是整个《楞严经》的观念,当然这个要讲两年,我们今天只是带大家走一趟,今天很多观念你们听不懂,很正常!你要听的懂,那你后面就不要听了,对不对!
我们今天只是挑出它的纲目,我们下次开始会细细的带大家把整个《楞严经》走一次。听完两年以后,你再来看这个要义你就很清楚。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0
首楞严王三昧它修学的过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净界法师
《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在引导我们修学首楞严王三昧。而首楞严王三昧它修学的过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天台智者大师讲整个修学分成二个部分:一、缘修,二、真修。
我们刚开始修学是仰仗一个外在清净的因缘来修学,这叫缘修。
譬如说我们今天拜佛,我们心中要攀缘佛像,我们念佛我们心中必须有一个佛号,假借三宝的因缘来产生一种正念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从外面而来的,当外在的清净因缘消失的时候,我们的正念也消失掉了。
缘修的特色是依法门来摄心,能念的心跟所念的法是以法门为主导,以法来主导我们的正念,智者大师说这叫缘修。
第二、真修
是你刚开始修学的时候,你就要找到一个你内心真实的本性,找到你真实的心,依止真实的心发动出来,来修一切法门。
真修的特色是以心来主导万法,你这个心是根本,我们讲一心而产生万行。当然这关键点就是你要找到你真实的心性,这叫真修。
首楞严王三昧当然它是个真修,它引导我们首先把心带回家,找到我们真实的心,从我们真实心里面来发动我们自利利他的功德;所谓的销我亿劫颠倒想乃至于广度一切众生。依止这一念清净的心发动出来,来完成我们自利利他的功德,这个就是真修。
首楞严王三昧跟一般的三昧不同,一般的三昧它只是从表面上来对治烦恼。
多贪众生不净观,你贪欲很重用不净观来对治;多嗔众生慈悲观,用慈悲观来对治嗔心。但是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烦恼的根源在哪里,我们没办法找到。我们只能从烦恼的表面上来对治它,来折损它的势力,但它的根源还在,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好像今天对治了烦恼,明天又生起,春风吹又生。这主要的原因是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烦恼的根源。
《楞严经》的特色就是找到整个烦恼的根源,然后从根本上把它拔除。
古人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使令我们真的是明心见性,开悟了,找到我们清净的本性,从那地方发动我们所有的行门,这是《楞严经》的特色。
那这样的修学有什么好处呢?
《首楞严王三昧》翻成中文叫做一切智究竟坚固,它能够使令这功德究竟。也就是说同样的拜佛念佛,你从内心的真实心发动以后,你的功德更加圆满,而不是片段的。
二、坚固,你所修的功德不可破坏,不为内在的烦恼所破坏,不为外在的魔境所破坏。
所以首楞严王三昧它所表现出来的,你同样还是去拜佛,你同样还是去念佛,但是你安住在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会让你所有功课的功德都变成非常的圆满,而且变得非常的坚固。
这就是首楞严王三昧的一个特色。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1
觉悟是觉悟妄想是本空的!
净界法师
将释此经大科分成四科解释:
一、经题。一般来说经题都是诠释整部经的要义。
二、经文纲要。
三、随文释意。正式随顺经文解释其中的义理。
四、结示劝修。
一、解释经题。甲一、总标,甲二、别名。
甲一、总标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自利功德
大佛顶
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利他功德
古德解释经题,基本上分成体跟用的关系,内在的理体跟表现在外面的作用。
体是什么呢?就是大佛顶性,大佛顶就是我们要找到我们的真如本性,依止大佛顶当根本,发动出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所以他最重要的根本就是你要找到大佛顶;所谓的找就是你内心要跟它相应。
大佛顶古德说是,众生本具,诸佛所证。我们是本来具足的,但是我们没有开显出来,而佛陀把他开显出来。
什么是大佛顶的相貌?
佛简单的说是觉悟的意思,蕅益大师解释说:
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根本,就是你经常要保持觉照,古人说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其实妄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不能产生觉照,你就随顺它而走,其实妄想本来是不真实的。
那它为什么能够产生那么大的作用呢?
因为我们自己迷惑颠倒,我们迷惑了以后我们就跟着它走,认贼作父。
这地方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不随妄转。
《楞严经》的意思,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会产生一个对立,那是不好的,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觉照,观察你的本性是清净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根本就没有妄想,所以《楞严经》的观念是没有妄想。
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有二种观念:一种是我有病,我去治疗;第二种观念是我根本没有病。
根本没有病的思想就是《楞严经》的思想,妄想本来就没有。
在本经当中佛陀会用很多很多的方式,用七个处所,有七番的说明,来说明妄想本来就没有,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
这地方觉悟是觉悟妄想是本空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2
只要一个东西会变化就是对立法!
净界法师
大: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当我们安住在真如本性的时候,它的整个心量是广大的。为什么广大呢?因为它离诸对待,不可思议。
对待法它就是一个生灭法,有生有灭。
所以《楞严经》它不对治烦恼,因为对治烦恼就落入生灭法。不生灭的意思在经典上,如本经当中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说:
佛陀问波斯匿王:生命是变化的。 波斯匿王说:对啊!真的是变化。看我以前小时候很年轻,长大以后慢慢的很庄严,现在变得很老。我们的生命不断的迁流变化。
佛陀说:你知道生命的变化当中,有一个东西没有变化?
波斯匿王说:我没有发觉,我发觉都在变化。
佛陀问波斯匿王说:你最早看到恒河是什么时候?
波斯匿王说:我三岁的时候,我母亲就带我去恒河洗澡,母亲说恒河能消我业障,所以我三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到恒河,后来到二十岁的时候又看了几次,我现在六十二岁,我又看到恒河。
佛陀说:你看到恒河中有什么变化?
波斯匿王说:我小时候眼睛很好,恒河的水很干净,能见的眼根很清楚,所见的河也很清楚;慢慢慢慢我眼根衰败了,看东西模糊了,恒河也比较污浊了,所以他觉得有变化。
佛陀说:你眼睛看到恒河的时候,你眼睛变得模糊,但是那见性有没有改变?你能够看到那个清净的明了性有没有改变?你眼睛有障碍看到是模糊的恒河,那是一个因缘,那是随顺因缘而变化的。但是你眼睛里面那个见精(楞严经讲见精),就是见性有没有变化呢?
波斯匿王说:那个没有变化。
那就是我们的大佛顶性,只要一个东西会变化就是对立法,如善跟恶永远是对立的,这个就不能讲大 。
我们安住在大佛顶性的时候,是离开整个对立的因缘,安住在清净的本性,那个就是大,因为它离诸对待,它没有生灭相。
这是在觉悟的基础之下,发展出一个广大,一个超越时空的相貌称之为大。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2
佛法的根本就是觉悟,所有的功德是从觉悟生起的!
净界法师
这广大的觉悟,到底有什么妙用呢?
顶:妙用无穷,不堕诸数。
这地方的重点在不堕诸数。它没有一定的形状;数就是它没有一定的相貌。
《楞严经》它依真如本性,所发挥出来的整个作用是没有一定的相貌的,就好像顶,像佛陀的头顶。
佛陀的三十二相有一个叫做无见顶相,无见顶相是没有一个人看得到的,每一个人看到不同,有些人看到是黑色的相貌,有些人看到是白色的光明,有些人善根强,看到金黄 se的光明……,所以无见顶相就是它没有一定的相状。
就表示修学《楞严经》的人,他在修学善法是不决定的,他依止清净心,顺逆皆方便,以真如本性所修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没有一定的法门。这叫大佛顶,依止广大的觉悟而产生无穷的妙用,这就是大佛顶的本意。
大佛顶性在本经当中强调众生本具,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今天要知道一个观念,真如本性或讲大佛顶性,不是你去修行以后你才产生的,不是这意思,而是你本来就有的,你只是把它恢复出来而已,只是恢复它本来的面目。
蕅益大师讲一个譬喻说:有一个转轮圣王,转轮圣王有七宝千子,那是一个广大富贵的境界,但是他梦为蚁子,他作梦的时候,他梦到自己是一只小蚂蚁,在阶梯当中找一些琐碎的东西吃,看到人就害怕,看到比它大的蚂蚁也很害怕。
转轮圣王梦为蚁子,但王体依然,他转轮圣王的身体还是没有消掉,还是好好的在那边睡觉,只要他醒过来,他就能恢复他转轮圣王的功德。
那么他现在为什么表现不出来呢?
因为他在作梦,问题在这个地方。
所以我们今天不是去找一个新的转轮圣王,而是想办法让这梦觉醒。
佛法的根本就是觉悟,所有的功德是从觉悟生起的,因为我们最大的障碍就是迷惑颠倒,所以我们很多心灵的力量发挥不出来,譬如说大佛顶,这都是我们内心的功德。这是我们在《楞严经》当中,我们所要找到我们真实的本性大佛顶性。
当我们找到以后有什么好处呢?
就依止大佛顶性来产生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一切的佛陀都是依止这样的密因。
密因的意思是说大佛顶,是无形无相不可了知的,当你找到的时候,你心中能够产生这样的观照,也可以产生这样真实的作用,但是你没办法形容它的存在。
古德说:觅即知君不可见,不离当处常湛然。
你要去找它找不到,但它随时可以表现它的作用出来,所以叫做密。
我们就可以依止这样一个殊胜的密因,来修习我空法空的智慧,而成就究竟的解脱;这是成就自利的功德。我们也依止大佛顶性来修学菩萨的六度万行,使令我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功德,变成更加的圆满,更加的坚固不可破坏;这是成就利他的功德。
整个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你要先找到你本来的面目,这是《楞严经》最重要、最重要的,找到我们生命的根本,就是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从无量的流转中,到底我们生命最初的根源是什么,我们是从哪一个地方发动出来的。
《楞严经》讲了三卷半来探讨这个问题,谈到我们生命的本来面目,就是大佛顶性。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2
修首楞严王三昧的六字真言!
净界法师
别 明
当我们找到大佛顶性要怎么修呢?其实《楞严经》说穿了就是真妄的问题,《楞严经》认为一切东西都是心的问题。
他为什么会造恶业?
因为他心有障碍,跟他的嘴巴没有关系,跟他的身体没有关系,你说我这个人,手喜欢去造恶业,把手给剁掉。没有用,问题不在手。
所以祖师常说:拜佛的是谁,念佛是谁?
你的嘴巴不能念佛的,你的身体也不能拜佛的,那是那一念心在拜佛,那一念心在念佛。
所以我们今天要知道,一切的问题都在那一念心,一切罪业的根本在妄想心,一切功德的根本是真如的心,所以当我们的心调整好以后,那这一切的修学就上路了。
《楞严经》的观念就是返妄归真,怎么样把这一念妄想的心转成真如的心,这当中的关键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
首楞严王三昧过去倓虚老和尚他讲到修首楞严王三昧有六字真言:他说整个《楞严经》的修学就是:不迷、不取、不动这六字真言。
一、不迷:
是一个智慧,你要经常保持觉照,观察妄想是缘起性空的,它不真实的,它不是我们想像那么真实,它是外境的迁动产生了感受,由感受产生想法;假设外境消失了这受也消失、想法也消失了,它是离开外境没有真实的体性,不迷是智慧。
二、不取:妄想当你知道它是缘起性空的时候,你对它绝对不要取着,你知道它存在,但是知道它是缘生缘灭就好,不要取着。
三、不动:你的身口二业不要乱动。
这就是包括整个大乘的戒定慧。
在修学当中有二条线:
第一、当我们是利根人,你的智慧观照力特别强,有些人的智慧善根很强,他的修学先从不迷下手。
对烦恼的观察,你发现烦恼它是不真实的,它是外境的刺激才产生了,你刚开始产生不迷,然后不要取着,最后你的身体不要乱动。利根的人是先从智慧观照,而产生安定的力量,最后收摄我们的身口二业。
第二、根机较钝的人,中下根之人,我们智慧力薄弱,但没关系,我先求不动。
我发觉了烦恼它要来引导我去做错事,我没办法把它照破,没办法照见烦恼是毕竟空的,但没关系,我先保持不要乱动,慢慢慢慢的再不要取着,最后再不要迷惑,也可以。
总而言之,不迷、不取、不动,你是先从不动下手,或者是先从不迷下手都可以,你都可以慢慢的把妄想的势力减少,把真实的心开展出来。
这地方最重要是你要知道,你的本性是清净的,你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你的根本的依止处还是大佛顶性,就是你的清净本性。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3
佛陀为什么要创造一个无为的佛来宣说《楞严咒》?
净界法师
蕅益大师说《大佛顶》这顶字,在经典上说: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蕅益大师说:佛陀宣说《楞严咒》的时候,他自己放大光明,每一光明就出现千叶宝莲,从宝莲中出现化佛,由化佛来宣说《楞严咒》。
蕅益大师说为什么佛陀不自己宣说《楞严咒》就简单了,为什么要多此一举,要变现出一尊佛出来,而由这尊佛来宣说《楞严咒》?
这当中有深义,蕅益大师说:佛有二种:
一种是有为所成之佛,一个是无为所成之佛。
有为佛是修习而成的,我们讲佛陀的功德庄严,这只有佛陀才有,佛陀能够八相成道,这是我们做不到的;经过修习所成的佛,这是功德上的佛,这唯独佛陀才有,不共于众生。
另一个是无为的本来佛,他是天然妙觉,非属修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
佛陀在宣说《楞严咒》的时候,为什么要创造一尊无为的佛来宣说呢?
这表示真如的本性是每一个人都具足的,如果佛陀自己宣说,那就是佛陀你自己才有,我们没有。因为那是修来的,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学才有的。
所以佛陀为什么要创造一个无为的佛来宣说《楞严咒》,就表示《楞严咒》的功德,整个楞严经首楞严王的功德,我们每一个人都具足。只要我们肯努力,我们都可以找到我们的清净本性,然后从那个地方出发来完成我们的修证了义,来完成我们的诸菩萨万行,使令我们的功德更加圆满,使令我们的功德更加坚固,是这一层的意思。
当然它的过程就是不迷、不取、不动,这六个字必须要讲十卷的经文,你就会很清楚这六个字的意思怎么操作。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3
为什么你的功力那么经不起考验呢?
净界法师
贰:经文纲要
经文大意。蕅益大师将经文分成六大段。
第一段是:
显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这段叫分别真妄,分别真心跟妄心的差别。)
显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大佛顶性,也就是我们说的本来面目,那个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
这个地方佛陀花了三卷半来发明它的三种道理:
一、真谛理,说明本性的不变,它不变的体性;
二、俗谛理,说明随缘的作用;
三、中道的第一义谛,说明不变跟随缘之间的一个平衡。
这当中刚开始是阿难尊者他去托钵,托钵的时候遇到了摩登伽女。摩登伽女跟阿难尊者过去生有五百世夫妻的因缘,所以他看到阿难尊者非常欢喜,就想要嫁给阿难尊者。她就把这层意思跟她的母亲说,她母亲说:这不可以的,阿难尊者是一个出家众,你怎能嫁给他呢?
摩登伽女说:我不嫁给他,我的生命就活不下去了。
她的母亲是修习外道禅定很有成就的一个婆罗门,因为女儿这样的一个心愿,不得已就为她的女儿持咒,持大梵天的娑毗迦罗咒。这是很有力量的咒,将咒持在一条毛巾上,让摩登伽女把钵上面盖条布,拿去给阿难尊者。阿难尊者把钵一打开的时候就中咒了,为邪咒所迷。这时摩登伽女就诱惑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就整个迷惑颠倒了,整个落入颠倒的心中。
在关键时刻佛陀就知道了,佛陀在三昧当中知道阿难尊者遇到zai 难,就叫文殊师利菩萨将咒往复,持着楞严咒赶快去救阿难尊者。
文殊师利菩萨赶到现前的地方,楞严咒一持下去就把大梵天的咒给破坏了。
破坏以后阿难尊者就醒过来,文殊菩萨就将这二个人带回来,带到佛陀面前。
我们看经文阿难尊者哭得非常伤心,那时候阿难尊者已经出家十二年,恨自己一向多闻,没有在好好在心地上用功。
佛陀说你不是不用功,你是很用功,但是你用错了心,你用妄想心在修行。
所以你看你的功力为什么一下就被破坏了呢?那么经不起考验呢?
佛陀说:你当初为什么跟我出家?
阿难尊者说:我看佛陀长得很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就跟你出家了。佛陀说:那你是依止生灭心,缘生灭的境,产生生灭的修行;你的体性是生灭的,你依止虚妄的生灭心修学,你怎么能成就不生灭的果呢?
佛陀又说:你今天用沙去煮饭,是不可能煮成饭的,因为你的根本就是沙,沙非饭本。这时就带动整个七处破妄,十番显见。
什么是真?什么是妄?告诉阿难尊者:你修了十二年,结果一个大梵天咒就将你给破坏了,你应该好好的找到你的本性,重新开始。
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佛陀讲了三卷半的时间,这叫分别真妄先找到我们的本来面目。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4
返妄归真,把心带回家的方法!
净界法师
二、示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妙三观门。
当我们找到家以后…,你看阿难尊者他听了三卷半以后,他的发愿文: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这偈诵是阿难尊者听了三卷半他真正的开悟以后,他明心见性以后,所讲出赞叹这法门殊胜的话。
这时阿难尊者又跪在佛前说:我现在找到我的本性,我找到我的家了,那我应该怎么回家呢?我现在是远远看到家在那个地方,我要怎么回去呢?
这时佛陀说明二十五圆通,你回家有二十五个方法。当然主要不离开六根,主要是六根门头。
佛陀说:你以前从这一念心出去向外攀缘的时候,你是通过六个门六根门头,你现在回家也是从六根门头就路还家。
这地方它的空假中三观的修学,主要有二个重点:一、耳根圆通,二、念佛圆通。
这段是返妄归真,把心带回家的方法。
三、明正助行所成伏断圆三德位。
当我们回家的时候,有正行有助行,它的过程有五十五个阶位,每一个阶位都是在转识成智,在圆三德位。
所谓圆三德位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
为什么叫圆呢?
表示这三德是转变而成的,转烦恼障成般若德,转业障成解脱德,转报障为法身德,所以它是一个转变。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转变这句话是,现在我心打很多的妄想,但是妄想你不能将它断灭。
二乘人就是对妄想用极端的手段把它给断灭,结果这个菩提心也没有。
说这只马是只狂妄的马,但是你把它杀死了,你这只马也没有了;若将这只马调伏了以后,它变成了一匹良马,优良的马。
所以我们对内心的心地法门,大乘佛法是一个转字,转妄想而成真如。就像波浪一样,波浪波涛汹涌,但是你把波浪拿走了,你也找不到平静的水。
什么是水?
波浪停下来就是水,这是不二法门;起烦恼的是你这一念心在起烦恼,有一天你变成菩萨的时候还是你这一念心,没有离开你这一念心,只是它转变,它以前是波涛汹涌,现在变得很平静,它的本质都是水。
整个过程都是转妄成真的过程,当然它有它浅深的次第,在这段经文当中,把它浅深的次第,分成五十五个阶段来加以判定。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5
妄想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诱惑你!
净界法师
四、结成经名以彰圆体圆宗圆用。
这地方佛陀亲自讲出本经的经题,来开显本经修学的体宗用。它的体是以大佛顶的真如本性为根本,当作我们依止的体;宗是整个自利的因果,就是如来密因修证了义;用就是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这是讲利他的作用。
二三四是说明它整个返妄归真的方法,跟它修学的次第;而五跟六主要是破邪显正。
当我们知道什么是妄想,当我们知道什么是真心以后,我们开始依止真心来破除妄想。但是妄想也不是一天造成的,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它是无始劫薰习所成。
所以你要对治它的时候,它一定会反弹出来,真妄交攻的时候会产生很多邪恶的力量出来,妄想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诱惑你,让你产生错误的思想,让你产生错误的行为。那你应该怎么办?你要做正确的判断。
这地方它讲到:
五、借破戒二法为问端 广释七趣的差别
这地方阿难尊者说:佛陀,你讲到我们的本性是清净本然的,这我完全理解,我们本来的面目是这样子。但是佛陀你也说这个世界上有地狱饿鬼畜生,有很多的地狱啊!
我们本性是清净的,那怎么会有地狱呢?这地狱是有固定的地方还是没有固定的地方呢?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呢?
阿难尊者问到这个问题,讲到六道轮回的问题。
这地方借破戒二法为问端,阿难尊者提出一个情况说:你看莲花色比丘尼,她受了菩萨戒以后犯了淫戒,而且她还说这淫戒是没有过失的,因为它非杀非偷,不是去偷人家也不是杀人家有何过失?破戒以后又破见,这个现生堕入地狱;又有琉璃大王灭释迦族,也是现生堕入地狱。
那么地狱在哪里?既然我们本性是清净的,怎么会有地狱呢?
这一段是讲到业力的问题,提醒我们好好持戒。这个地方是怕我们在观照清净本性的时候,产生执理废事,执着空性的道理,忽略了因缘的业果,所以讲到七趣的差别。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5
破戒跟破见,很容易产生的二种过失!
净界法师
六、借无闻比丘为语端而备名五阴魔境
有一个比丘他成就了四禅,他死了以后生到四禅天去,结果天报享尽之时他五衰相现。他要面临死亡,这时他内心非常的嗔恨,他以为他得到阿罗汉果,他以四禅当作四果。因为他没有听闻教理,结果他就谤无阿罗汉,谤无佛陀。说世间上原来没有阿罗汉,你看我成就了四果阿罗汉,结果还是流浪生死。因为谤佛谤法的关系,他在禅定消失的时候就直接堕入阿鼻地狱。
这地方说明了正见的重要,前面是破除执理废事,这一段是破除执事昧理。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失去了正见的观照。
破戒跟破见,这二个是当我们在返妄归真的过程当中,很容易产生的二种过失。
这二段讲得很详细,讲到破戒,讲到破见,你看现在有什么奇奇怪怪的修学,你看《楞严经》里面都有,所以古人说《楞严经》是照妖镜,一点都没有错。佛陀在那时候就预知末法时代,会有许多奇奇怪怪的修学。
这是在修首楞严王三昧当中所要避免的二种过失。
总而言之,《楞严经》的三昧包括戒定慧。
蕅益大师说:没有出世的妙戒,绝无出世的定慧;若无出世的智慧,并失中道的妙戒。大乘的戒定慧是互相摄受的。
我们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是开悟,《法华经》是成佛。
《楞严经》在找本性的时候,他偏重在体性上,偏重在空性。
虽然我们讲真如是不变性跟随缘性,你看《楞严经》,它整个…把心带回家,它偏重在清净的本体,它偏重在从假入空这一部份,让我们找到我们的本性,所谓的明心见性,所谓的开悟。它对广修六度在本经当中讲得很少,《楞严经》主要是把心带回家。
《法华经》是把你从家里面再出来,从空出假,广修方便。《法华经》讲到无量的方便,一举手一投足皆已成佛道,只要你安住在真实的心,什么都是成佛的因缘。所以到了《法华经》是以心力来引导法门的,法门本身不是重要。
刚开始佛陀在法门当中作了很严重的定义说:修五戒可以成就人道,修十善可以生天,修四定成就阿罗汉,修六波罗蜜可以成就菩萨道;到了法华会上说:那都是方便说,其实是以心为本,你发菩提心一切都是成佛的资粮,没有五乘的差别。
智者大师判教说:在方便的教法当中,所谓权教是用法门来摄心的。佛陀看这个人还不能了解本性,先用法门来摄持你,等到真实法开权显实以后,那是以心来摄法。你发什么心,你修什么法门都跟你的心相应,那是以心作根本。
《楞严经》谈到的心,谈到的是本体的心,它强调把心带回家;《法华经》的心,是从家里面出来,发菩提心广修六度。
一个是摄用归体,一个是依体起用,差别在这里。我们应该在修学次第先了解《楞严经》,先摄用归体,《法华经》是告诉你依体起用。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5
不 识 本 心,修 法 无 益 !
净界法师
甲二、修学宗趣
这段是讲到经文纲要,经文纲要有二段:甲一、经文大意,将经文分成六大段来说明它整个大意。
现在将整个经文修学的内涵把它标出来,整个《楞严经》的修学就是返妄归真,破除障碍。
在返妄归真当中的第一个,先安住真如,《楞严经》很重视你整个修行的心,你的依止处很重要,你的根本很重要。
说你要去煮饭,你一定先找到米你才能去煮饭,如果你随随便便拿沙去煮饭,你煮了很多天、很多天,它顶多只是热沙;也就是说,即使你做了很大很大的加行,你没有用到你真实的本心,那是没有效果的。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因为你没有依止真实的心。
在《楞严经》中,安住在真实的本性是一个重点,这个地方讲了三卷半。
在这三卷半的经文当中有三个主题是它的重点:
理论
一、破除虚妄。
我们平常在修学的时候都是根据我们情绪,我们看他拜佛拜得不错,你看,这个人拜佛很有感应,你也去拜佛。你依止这种动机,你一辈子不可能把佛拜好,你是缘外境的殊胜而去用功的;看这个人念佛很有感应,你也去念佛,那是没有用的。
在《楞严经》的观念,所有的修学在通过你内心智慧的观察,要由内而外的,修行是从你内心发动的,不能从外境而来,由外面而来的,到最后很容易被外面所破坏,就像阿难尊者一样,他刚开始是看到佛陀三十二相而出家,结果他还是被摩登伽女的邪咒所破坏,因为他没有找到他的本性。
首先,我们要破除我们过去很习惯性去使用的攀缘心。这地方是我们所要破除的,所谓的七处破妄。
二、开显真实。
阿难尊者被破到最后,阿难尊者自己说:那我的心在哪里,是不是已经没有了? 佛陀说:还有。
佛陀先破然后再立,说你的心就在那里、在那里……在眼睛叫做见性,在耳朵叫闻性 ……。佛陀用十个地方来开显我们的真心是随时存在的,十番显见,只是我们没有去认识它而已。
三、真妄不二。
佛陀刚开始把真跟妄讲得很清楚,什么是妄,什么是真,最后告诉你,其实妄的本质就是真,只是迷跟悟。当你迷惑的时候全真成妄,当你悟的时候全妄是真,所以你今天要回家,你不是把妄想舍弃,你只要不随妄转,妄想就转变,即妄显真,就路还家。
整个三卷半的思想,蕅益大师给它一个总结,就是让我们了解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这句话非常的重要,如果大家要用功,这二句话一定要将它参透。
首先你要知道妄想的本性是空的,你面对妄想的时候,你要知道它是缘生缘灭,它是不真实的,它不是本来有的,它是后来才有的,如果妄想是真实的,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佛。
也就是说,我们修行不是说真实有一个妄想,然后我们真实把它消灭。不是这样的,而是我们觉悟了以后,妄想自己消灭掉,就像水泡一样,太阳出来它自己消失掉,其实太阳不出来,它也是不真实,妄想是本空,真心是本有。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6
我们今天为什么流转三界呢?
净界法师
在本经当中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佛陀说:在城里面有一个人,叫作演若达多,怖头狂走。
什么叫怖头?什么叫狂走?
这个人他早上起来的时候照镜子,看自己的脸长得不错,眼睛眉毛都具足,突然间发狂,在镜子当中找不到自己的头,头消失掉了,非常紧张,到处跑说我的头在哪里,我的头在哪里…去找他的头。
有一个善知识过来告诉他:你的头就在你的身上啊!就过去"啪"!打他头一下,你的头就在这里。他突然就醒过来,再去照镜子,喔!原来头又出现了。
佛陀就用这样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告诉阿难尊者说:这个人发狂去找他的头的时候,他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心中有一个狂妄之心在引导他,在错误的引导他。但是这狂妄心在引导它的时候,他的头有没有失掉?他头也没有失掉,只是他找不到而已,他头没有失掉。最后这狂妄心被这么一"啪"!打下去就醒过来了,找到头了,狂妄之心也消失掉。
这意思是说,我们今天为什么流转三界呢?
就是一念的妄想,一念妄动,然后跟着妄想走,从妄想当中变现了地狱饿鬼畜生,很多很多的因果让你受轮回。等到妄想被真如的三昧破坏,妄想的水泡被破坏以后,整个三界果报也消失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净庄严的世界出现;但是清净庄严的世界是我们本来就具足的,只是我们跟着妄想走而已。你要能够从妄想里面出来回归本性,而妄想本身是不真实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学观念,这观念你要建立起来,你整个修学你就有善巧,你就不会修得那么辛苦,而且你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你会进步很快,你会突破的很快。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6
修 学 有 三 种 道 前 基 础 !
净界法师
修行
一、严持净戒
一、道前基础 二、持诵神咒
三、安立道场
二、修学止观 一、发菩萨愿
二、正修止观
二、正念真如
修学止观。正式说明返妄归真的方法,这地方佛陀讲到有:道前基础跟正修止观。佛陀讲二十五圆通之前,先讲到修学有三种基础:
道前基础
一、严持净戒。
佛陀讲的戒没有那么广,它主要是提出四根本戒杀盗淫妄,这四根本戒是三世诸佛出世的一个根本。佛陀说不管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这四条戒是一定会制的,其它的戒就不一定。这四条戒是修道的根本,你根本破坏了,你三昧也消失掉了。
二、持诵神咒。
这地方是在对治鬼神障,佛陀说在末法时代,所谓的魔强法弱,鬼神特别多,所以要诵持《楞严神咒》来保护修行者,免离鬼神的障碍。
三、安立道场。
修学时你所依止的处所很重要,你要有一个清净的处所,还要结界,还要供养佛像,用各种的香花灯涂的供养。这地方讲到依众靠众,依止道场的重要性。
这三个都是修学《首楞严王三昧》不可缺乏的基础,缺乏一个你的三昧就修不成。
这是修道的基础。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7
当你没有找到不变的体性,你没有资格谈随缘!
净界法师
当基础具足以后,你就有资格来修学三昧,这当中有正修止观。
止观在修学有二个重点:
一、发菩萨愿。
《楞严经》在修学之前先发愿,当你找到本心以后,在你修行之前要发菩萨愿。你为什么要修行,由愿来引导你修行。当然这愿是从内心发起来的,我们思惟道理,了解了本性以后再发动出来的。
二、正念真如。
正念真如是整个正修。
正念真如在本经当中是先观察内心的真如,然后再观察外境的真如;先观察你这一念心是有不变的体性,从你的心中找到不变的体性,然后再从外境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十二处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相触就产生了六种的入,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进入我们的心中,这六尘、六入就会产生六识出现。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整个身心世界变化当中找到外境的不变。
《楞严经》它的正念真如,其实真如是包括不变跟随缘二个功能,但是主要先找到不变。
就是说生命是变化的,你看那波斯匿王说:我三岁时候身心世界是这样子,二十岁的时候是很年轻,现在六十岁要衰老。
我们是活在一个动态的世界,身心世界是刹那刹那变化的;你看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不一样,前一个小时的你跟现在的你也不一样。那我们怎么办呢?云何应住呢?
所以你在这变化当中,要找到一个不变的体性。
《楞严经》是先讲到不变,然后再去求随缘,以不变应万变,先求不变再求随缘,它观念是以不变应万变。《楞严经》的观念,当你没有找到不变的体性,你没有资格谈随缘,你没有资格!你连不变都没有找到,你怎么随缘呢!你随缘的时候就跟着妄想走了,你没办法随缘;你先找到不变以后然后先安住在不变,然后才能够随顺因缘积功累德。这时你在随缘的时候不随妄转,而你能够转它,不是它转你而是你转它,你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用你的心来转外境,而不是外境来转你。
为什么呢?因为你找到不变的理体,这个非常重要,先找到不变的理体。
整个《楞严经》的关键,就是在扭转我们的命运,在返妄归真,你要让你的生命产生很大的变化,你要先找到那个不变的东西?我们的生命像水流一样,不断的流动,但是你要把那不变的东西先找到,然后在那地方安住下来;每一天安住个三分钟、五分钟……慢慢的加长。正念真如就是不断的去思惟观察何其自性本自清净,然后慢慢慢慢观察久了,你的时间慢慢的加长,你不变的力量越大,你产生扭转生命的力量也大。
《楞严经》它不对治毛病的,它认为你身体健康了,你毛病自然消除掉了,妄想根本不是你的对手。你为什么会有黑暗?因为你没有光明。你找到那不变的清净本体,妄想自然消失掉,你都不要去对治妄想。
正念真如在本经当中有很多内涵的,总而言之,就是要我们以不变应万变,先求不变再求随缘。
整个《楞严经》修学宗旨都在里面,包括它的基础,包括你要发愿,包括应该怎么来修学。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9
你刚开始先把你内心的垃圾整理干净!
净界法师
这样的修学到底它的功能在哪里?《楞严经》主要是在破除障碍,破除三障。
一、妄想障 根本
三、破除三障 二、罪业障
三、鬼神障 枝末
一、妄想障。妄想障就是根本。《楞严经》的观念是说所有的痛苦都是妄想生起。
我们为什么流转三界?因为我们造了生死的业力。
但是你怎么会造业力呢?那是妄想引导的,罪的根源是妄想,你的身体不会造业的。
其实《首楞严王三昧》它正念真如,就是在对治妄想。
其次它兼带对治罪业障跟鬼神障,譬如他强调持戒,持四种根本戒就是对治罪业,你不能造重大的罪,否则会障碍你的真如。
其次你持咒,对治鬼神障,这是兼带的枝末,它主要是对治妄想。
我们可以这样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它在内心当中偏重在破除障碍,偏重在随缘不变,偏重在不变的根本,它是破障。
《法华经》它偏重在不变随缘,它偏重在成就功德。
譬如说这房子很旧了有很多垃圾,《楞严经》先将房子整理干净,先破障。
《法华经》是整理干净以后再把它装潢,加上很多的庄严。
《楞严经》是偏重在灭恶、破障,《法华经》是在生善;一个偏重在不变,一个偏重在随缘。
这二个地方大家要把它弄清楚,但是都是以真如作根本,只是它们二个方向不太一样。
在本经中其实它在讲修善的地方很少,鼓励你去修什么善法、波罗蜜…很少很少,它在心地法门讲得多。它认为你刚开始不要去管外面怎么样,也不要去行什么菩萨道,先把你内心的垃圾整理干净。《楞严经》是讲这种观念.
这是整个《楞严经》的三大宗旨:一、安住真如,先找到真如。二、忆念真如,以持戒、诵咒、安立道场作基础,不断的忆念真如,让真如那不变的力量慢慢的加强加强,最后破除三种障碍。这是十卷《楞严经》的三大宗旨。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2:59
修《首楞严王三昧》灭业障如翻大地!
净界法师
参、随文释义
经文解释主要依据海公长老的消文释义,老人家整个录音带的观念,以蕅益大师做思想的主导。
经文分三
甲一、序分。甲二、正宗分。甲三、流通分。
古德解释经典都是分成三部分。这三部分的内涵就像一个人,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状态,习惯也是把一个人分成三部分,他的头部,他的身体还有他的手脚。头部就表示一个人的序分,我们看一个人大部分是先看他的脸部,看他脸部的表情知道这个人的个性怎样,是善是恶。
所以我们从序分当中知道这经典是怎么发起的,是什么原因来引动佛陀说法的,到底他的病是什么,而佛陀他的药是什么。可以从序分当中看出一个法门的整个大纲。
正宗分是一个人的身体五脏六腑,你的身体状态,你的地水火风的运转是不是顺畅,都跟心肝脾肺肾有关,是主要的内容正宗分。
流通分是一个人的手脚,这个人能够跑多远,跟你的脚有关系。这地方佛陀会赞叹本经的功德,使令众生欢喜的来信受,赞叹受持《楞严经》的功德。《楞严经》的功德最殊胜、最殊胜是破除你的罪障,可以说你有再大的罪障,你修《首楞严王三昧》灭业障如翻大地,从根本将罪根拔起来。
我不敢保证你受持《楞严经》能够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增善这部份师父说他不敢讲,但是破除罪障、破除妄想《楞严经》是专门的,它专门在破障,特别是你造了罪业你要忏悔业障,你在忏悔当中加入《首楞严王三昧》的观想,那是非常有效的。
它里面说即使你曾经破了四重戒,破了根本戒,你修《楞严经》都可以恢复原来的戒体。后面会说,犯四波罗夷,八波罗夷,菩萨的十波罗夷,都可以根据本经来灭罪,因为它找到你的本性。
《楞严经》说你造罪那是一念的妄想遇到了妄境,那是一个外境的缘生缘灭,真如本性没有罪这件事情。所以当你回归本性的时候,那罪就怎么样呢?罪业没有根的那个根被你拔掉,就算有,它也没有势力,起码能够保持正念,临终的正念。
流通分当中,佛陀会广泛的说明受持本经的功德,特别在破除罪障这方面。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0
如 是 我 闻
净界法师
甲一、序分 分二:乙一、通序。乙二、别序。
通序。通是同于一切经典,我们讲六种成就,以六种成就来生起大家的信心,叫做证信序。用六种成就来证明本经的真实性。
别序。别于一切经典,又叫做"发起序"说明一部经它发起的因缘。从发起的因缘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法门它所对治的问题在哪里。
乙一、通序(分二:丙一、标闻说时处。丙二、引大众同闻)
丙一、标闻说时处(说明本经说法的时间跟处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
这地方是标出六种成就里面的五种成就:
如是是信成就,在古代的印度如是表示信顺,当我们对这样的道理表示相信,表示随顺,我们就说如是;假设你不能够相信随顺,你就说不如是,这是印度的口语。
佛陀要阿难尊者在结集经典的时候,每一部经都加一个如是,这当中有一层很深的意思。
古德说为什么佛要使令所有的经典都加一个如是呢?因为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表示说我们受持经典之所以能产生一个灭恶生善的功德,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产生了信心,由信心而产生精进,由精进产生正念,最后产生智慧。
假设我们刚开始是没有信心的,生起怀疑的心来受持这个经典,那这些文字跑到我们的心中,完全不能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
所以刚开始在受持经典的时候加一个如是,是昭告所有的佛弟子,你要赶快把信心生起来;就是在受持经典看到如是的时候,使令佛弟子生起恭敬的信心,以下的经文才能够对我们产生五根的效果。
所以佛陀的慈悲心,就使令阿难尊者在结集经典之前加一个如是,就是首先建立信心。
我闻。
我指的是阿难尊者。闻是什么意思呢?闻是阿难尊者依止耳根发动耳识来听闻《楞严经》。
为什么要标出我闻来表示闻成就呢?
在古德的注解标出我闻有二层的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说,佛法是有本子学,不同于外道是无本。
你看外道它创造一个思想出来,是没有根本的,是胡说八道的,它的老师在打坐突然看到一只飞鸟飞过去,他就想出一个思想,他在打坐得到禅定,看到一头牛死了以后生天,他又创造一个思想出来,完全没有传承。
佛法是重视传承,我闻的意思是说,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是以佛为师,以人作师,佛灭度以后是以法为师。
佛陀要灭度时弟子们哭得很伤心,佛陀说你们不要哭,我讲一个道理给你们听。
佛说:很多病人,医生给他们开药,医生在的时候,你要是不吃药,你的病还是不会好,医生不在,你要是愿意吃药,你的病照样好。所以病好不好跟医生在不在没有关系,你要是肯吃药,医生不在你照样好,所以以法为师是根本。
说我医生不在,但是我药都留给你们,这药是对治什么病,这药是加强善法,这药是破除罪恶,都开得很清楚。
我闻的意思就是说,表示这个法门的传承,佛陀灭度以后法法相传;也就是说以下的经典,以下的道理,不是我阿难尊者自己发明的,我是有传承的。是怎么来呢?我听闻佛陀的说法而来的。这就是法法的相传有本子学。
第二层道理,为什么讲我闻?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以闻慧作根本,我们的智慧大部分是听闻而来的,靠耳根听闻而来的;以闻慧作根本而产生思慧,最后产生修慧,所以标出了我闻是这个道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0
释: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
净界法师
一时。
时表示时成就,时间。时间是很复杂的,佛在世的时候有天人来听经,有鬼神来听经,有人道来听经,每一个人的时间相貌不一样。四天王一昼夜人间五十年,这时间没有标准。那怎么办呢?只能说是在因缘聚会的时候,在机感相应的时候,众生的根机成熟了召感佛陀的说法,就在那时候,就在大家集会的时候,就在阿难尊者托钵遇到障碍的时候,就在那个时候,这就是一时。
佛主成就。这个法是谁宣说呢?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佛陀。
法的根源是很重要的,譬如这是阿罗汉宣说的,我们会说阿罗汉的智慧不圆满,可能有问题。这法门是从哪一个心法发动出来的?以下的法门是一个彻底觉悟,彻底没有颠倒,那一个清净明了的心发动出来的,就是这个法你从什么地方来,是从佛陀的心中发动出来,那这个法是完全不颠倒。
所以是谁宣说的很重要。
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这是讲到说法的处所。是在什么地方宣说呢?是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室罗筏城是在波斯匿王所属的乔刹罗国所属的都城,乔刹罗国的首都叫室罗筏城。在这个地方有一个精舍叫祇桓精舍。
当时在乔刹罗国有一位长老叫须达多长老,他是个大富长者,他在学佛以后,他就想:其它的国家都有精舍,我们的国家都没有一个比较圆满的精舍来请佛陀说法。他就积极的要去找一个地方来供佛及僧。
他就找到波斯匿王的太子叫祇陀太子,他觉得这个精舍很优雅,他就很想跟太子买下这个花园,来供养佛陀跟大众师。
祇陀太子说:我这花园是自己要用的,不卖!须达多长者说:你只要出个价钱我一定买(态度非常的坚定)!后来祇陀太子不得已,就出一个难题说:我知道你很有钱,你要是有办法把我整个花园用黄金铺地,我就把这花园卖给你。须达多长者说:好!就这样。
这时候祇陀太子很紧张他说:你怎么发那么大的心呢?你到底买这精舍干什么呢?须达多长者说:我把它买下来,供养佛陀跟大众师来说法。这时候他赞叹佛陀功德,祇陀太子听了以后深受感动。他说:长者,这花园你出一半我出一半,我们二个共同供养佛陀跟大众师,这功德我们一起作。须达长者说:不行,你已经卖给我了,这个功德我一个人要作。
太子说:我卖给你是卖给你大地,那有很多树,这些树你也不能黄金铺地。那这样子好了,在地上你盖很多房子盖很多精舍,这算你的,树木算我供养。
最后的结果就叫做祇桓精舍(桓指树木)。这精舍是只陀太子供养树木,须达多长者盖了很多很多的精舍叫做祇桓精舍。
室罗筏城另外一个名称叫舍卫国,就是乔刹罗国的都城,在舍卫国的祇桓精舍来说《楞严经》的法门。这是说明五种成就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1
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净界法师
丙二、引大众同闻 参加《楞严经》法会的大众
(分三:丁一、声闻众。丁二、缘觉众。丁三、菩萨众)
丁一、声闻众(分三:戊一、示类标数。戊二、显位叹德。戊三、列上首名)
戊一、示类标数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标出类别
佛陀在说法的时候,是有很多很多的出家众跟在旁边,这些出家众称之为大比丘众。为什么比丘前面加一个大字呢?
大有二个意思:一、广大的意思,二、殊胜的意思。
这些比丘内心的功德本质上是殊胜的,在量上是广大的;质胜量广称之为大。怎么说呢?
一、从自利的功德来说,这比丘不但具足持戒,他还成就种种的定慧,有禅定跟智慧,所以称之为大。
二、从利他的功德来说,这些比丘能够从佛转轮,广利人天,他能够转四谛fa 轮来利益人天,他有利他的功德,所以也称之为大,标出他的相貌。
千二百五十人俱,标出他的常随众。
佛陀的僧团,其实佛陀度化的弟子不止千二百五十人,但是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经常跟随佛陀。佛陀到乔刹罗国他们也跟去,佛陀到哪一个国家他们都跟去,这一个僧团是经常跟随在佛陀身边的。
那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怎么算呢?最早是佛陀度的鹿野苑的五比丘,接下来是耶舍长者子他的师徒五十个,三迦叶的师徒有一千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个,目犍连尊者师徒一百人,实际上加起来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简单的说一千二百五十人。
常随众,古德的注解说,这一千二百五十人都是修学外道,佛陀最初度化的这些弟子都是修外道的,修九十六种外道的。因为他们过去勤苦无德,勤苦修学都没有什么功德,蒙佛教化以后感恩佛陀,所以常随佛身边来报答佛陀的恩惠。所以他们都没有离开佛陀,即使证得阿罗汉果都没有到其它方去游化,就跟着佛陀的旁边,就构成所谓的常随众"。然这些人当然也就参加了这个法会,这是说明出家众的数目跟它的类别。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1
释: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净界法师
戊二、显位叹德。显示声闻的阶位跟赞叹他的功德。
显 位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这些比丘内心都是无漏的。漏意思是说就像一个器具,它的底部有破洞,我们把水加上去,这水就不能保持在器具,会漏失出去。我们心中有见思烦恼,我们就会去造业,就使令我们的生命体流落在三界流转。无漏就是他的心已经不再有任何的漏失(有烦恼就会漏失)。
大阿罗汉翻成中文有三层意思:一、应供,二、杀贼,三、无生。
我们讲比丘在因地时叫乞士,上乞佛法以滋慧命,下乞饮食以滋色身;所以一般的比丘只能叫乞士,我们还要向人家来乞讨,得到居士的怜悯才能够滋养色身。
身为阿罗汉他有无漏的戒定慧,他叫做应供,他应该得到人天的供养。而我们得到饮食其实不是应该得到的,我们是乞讨。
杀贼,在比丘的因地叫破恶。我们有时候依止佛法来对治烦恼,但是这样子不能讲杀贼,因为你没有把贼杀掉,只能够叫对治烦恼。阿罗汉是把整个烦恼贼全部杀死,因为他从根本拔除,叫杀贼。
无生在因地上比丘叫怖魔。一个人他登坛受比丘戒,白事羯磨已尽的时候得到比丘的戒体,那鬼神就开始惊怖开始呼喊,这世间上又多出一个比丘了,又多出一个修学正法的人,以后他会把这个法再弘扬下去。这个鬼神从地行罗刹慢慢传到诸天,最后传到魔王的耳朵。魔王听到以后感到非常的恐怖,因为他知道邪不胜正,因为知道他的邪法将接受挑战。
身为一个魔王,他希望大家都在三界流转,大家都能够安住在邪法当中,安住在妄想当中,让生死永远不要断绝最好。但是当有人受了比丘戒以后,魔王感到惊怖,因为他的邪法即将受到破坏,生死的人数将减少,涅槃的会增加。
所以因地叫怖魔,果地上叫无生,阿罗汉他这一期生命死掉以后,他没有下一个生命,他生命到此为止,他不再受生。这就是他心中没有漏失的大罗汉,一个充满无生、杀贼、应供三种功德的阿罗汉。
我们在研究《楞严经》进度要跟得上,上到那里你就要把它复习,因他的经文是非常简易的结构,前面会影响到后面,尤其是在前面建立观念的部份,你要是没有建立起来,你后面就听不懂,而且你要思惟,你要静静的思惟。这个法门你要很静很静,而且你要向内去思惟,向你的内心世界去思惟不要向外,你愈往内心的深处思惟,你越能够找到本经的宗旨。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1
首楞严王三昧就是在破除我们的攀缘心!
净界法师
戊二、显位叹德
蕅益大师将《念佛法门》由浅入深分成二个次第:
一、事持,事持是一种事相上的修学:也就是我们刚开始念佛的时候,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去接触佛号的时候,我们是把重点放在佛号上面,我们思惟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这时我们这一念心来忆念佛陀的圣号。
当然这个地方念久了以后就有产生了障碍,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妄想,妄想的活动就障碍我们这一念心去接触佛号;就是我们的心跟佛号之间产生了妄想障,妄想障就使令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们的功德很难圆满,因为我们总是觉得很难完全感应道交。
第二我们觉得在念佛的时候很难相续。所以我们刚开始在念佛的人,基本上都遇到二个问题,就是佛号很难念好,佛号很难念得很久。
这时候怎么办呢?
祖师大智慧开始提醒我们说:念佛是谁?我们刚开始念佛的时候,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佛号,这时候开始回光返照念佛是谁?
原来不是我的嘴巴念佛,是那明了的心在念佛。而我们的明了心有了障碍,就使令所有的功德产生了障碍。
蕅益大师这时候告诉我们提起内心的观照,就是从事持而入理持,我们开始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来观照这妄想,观照这妄想是缘起性空的,它是假藉因缘而生,所以它的本性是毕竟空寂。这时候就慢慢慢慢把妄想的势力给熄灭了,这时我们的心跟佛号就能够感觉到念得更加的紧密,更加的持久。
这就是古德所说的禅净双修,以禅观的智慧来破除心中的妄想,以念佛法门来创造功德庄严。
我们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道理亦复如是,我们就是用首楞严王三昧来破除心中的妄想;我们可以这样讲,整部《楞严经》,从头到尾就是要你修首楞严王三昧。而首楞严王三昧它就是在破除我们的攀缘心,一言以蔽之就是破除妄想,让你在修念佛的时候,能够功德更加的圆满坚固,让你在布施的时候,持戒的时候,更加的究竟圆满。我们在修法门之前,先把内心做一个调整,先端正其心。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2
经常跟着感觉走,这个人来生要往生极乐世界非常困难!
净界法师
叹 德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这段经文古德分成二段来说明:一、赞叹阿罗汉自利的功德;二、赞叹利他的功德。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赞叹自利的功德。
佛子是指他的功德是怎么产生的,佛子简单讲就是佛法之子,它的功德是从佛跟法引生出来的。
譬如《法华经》上说什么是佛子呢?
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也就是说这个人他本身是没有功德的,但是他听闻佛陀的说法,把这个法加以如理思惟消化以后,就产生内心的一种戒定慧的功德。这功德是怎么来的呢?是从佛跟法的薰习而产生的,等于是从佛法所生之子称之为佛子。这是说明功德的由来,以下说明功德的相貌。
住持,住持就是摄受的意思。
他这一念心能够把心中清净的戒定慧摄持不失,因为摄持戒定慧的关系,就能够善巧的超越三界二十五有的果报。
基本上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有二种情况,对我们的生命产生二种效果:
第一、当我们心跟境接触的时候,外境会给我们一种感受,可能是快乐的感受,也可能是痛苦的感受;那么这感受会刺激我们产生一个想法,就是妄想,因为由感受引生的想法就是妄想。当然我们的内心没有戒定慧了,就心随妄转,就跟随妄想去做了,我要做什么、我要去做什么…。一般人经常都是跟着感觉跟着妄想而走,那他内心当中生死的业力就很强大。
说你怎么知道这个人生死业力很强?
这个人经常跟着感觉走,这个人来生要了生死很困难,要往生极乐世界也非常困难。因为他内心当中那个无明缘行,那种生老病死十二因缘的力量太强,他没办法突破。
第二种是他本身也有妄想,但是他将佛陀的戒定慧经常的摄持在心中,所以当他接受刺激产生感受妄想的时候,他那戒定慧现前,观察妄想是缘生缘灭的,是毕竟空的。这时候他就能不随妄转,这时候他就慢慢趋向还灭门,这个人的生死业力慢慢淡薄,慢慢淡薄。
所以我们一个人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外境会给你很多很多的感觉,而你对这种感觉,慢慢慢慢的你不再理它的时候,就表示你的生死业力慢慢慢慢的轻薄,那系缚你的十二因缘的力量,已经没办法把你带动起来了。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心念,从你起心动念的状态,就可以判定你这个人的生命未来是往哪里走,大概就会知道。
这段后面佛陀会说,怎么样从你念头来判定你的来生。这地方只是个大判,你若是心随妄转你就是随顺于流转门,你若能不随妄转就随顺于还灭门。
这些阿罗汉的特色就是他能住持戒定慧,所以能够善超诸有。这是赞叹他自利的功德。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3
这些阿罗汉是外现声闻相,内密菩萨行!
净界法师
利他功德分二段,第一段讲今生功德,第二段讲来生的功德。
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他能够在自己本住的国土当中,显现出美好的身口二业的威仪,这段是赞叹他持戒的功德。
威仪就是有威可畏,有仪可表,他的内心有威严,表现出来一种美好的表率,叫内威外仪,让人家产生恭敬仰慕之心。这是持戒的关系,产生一种美好的身口二业。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赞叹他定慧的功德
阿罗汉他能够随从佛陀来转四谛fa 轮,开显无常无我的智慧,能够善巧的遵从遗命,来继承佛陀的家业。也就是说,佛在世的时候,不是佛陀一个人说法,这些千二百五十人大众,都帮助佛陀来告诉这些颠倒众生,告诉他们生命是无常无我的,依止这样的观照来消灭自己的攀缘心。
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将前面持戒跟定慧的功德作总结
他能够严守清净的戒定慧,所以能够做整个三界的模范,做三界的表率。不但是人间,包括天人看到阿罗汉都生起恭敬景仰之心,因为他们能够宣扬佛法的真理,让众生能够觉悟,天人也非常的赞叹。这是阿罗汉今生当中表现出来身口意的功德。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阿罗汉未来的功德)
阿罗汉基本上不是在今生有这种功能,阿罗汉未来生在空间上,他们能够应无量之身,而说无量之法来度脱众生。
应身指的是他的神通,他能够应于何身得度就现何身,当然现身的目的主要是说法,善巧方便的说法,应无量之身而说无量之法,使令众生能够善根成熟,而能够解脱生死,这是讲到空间的无障碍。
时间无障碍: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他不但是佛在世的时候能够度化众生,在未来世当中他们都能够生生世世,不断的来帮助未来的众生。是他内心当中本来的功德,我们讲他的本地风光。
我们看一个菩萨要看他的迹门跟本门,譬如说观世音菩萨,我们从他的显现事迹,他是寻声救苦的一个菩萨,但事实上他的本门早就成佛,他早就是佛陀。
所以你说他到底是一个菩萨还是佛陀,那你得看从什么角度来看,从他今生的示现,他是扮演一个菩萨的角色,世间上不能有二尊佛出现,不可以;谁扮演佛陀,其他的只能当助伴,不能同时有二尊佛出现。从他的本地风光,他早就成佛陀了,所以我们讲,一佛出世,千佛护持。
譬如今天我们大家同学都成佛了,但是今天只有一个人能够成佛而已,他作佛的时候,其他人就扮演他的弟子,他扮演舍利弗,他扮演目犍连尊者……,来护持这个佛陀来宣扬教法。
因为都没有阿罗汉,大家都是佛,那么佛法没办法弘传,没有人示现犯戒,没有人来请教佛法,佛陀也不能唱独角戏。
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得出来,阿罗汉他怎么能够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呢?他怎么能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呢?
阿罗汉从教理上的学习,他死了以后是入涅槃了,他怎么就没有入涅槃呢?可看得出来这些阿罗汉是外现声闻相,内密菩萨行。这些都是法身菩萨示现,否则他们不可能应身无量,能够拔济未来,不可能。我们从这段经文就能够读出他的消息,这些阿罗汉的本地风光都是法身菩萨。
这段是赞叹千二百五十阿罗汉的功德。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3
六位长老及他们的特色
净界法师
戊三、列上首名
一千二百五十名阿罗汉当中,本经列出长老首座的名称。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阿罗汉简单的讲是无生,也就是说身为一个阿罗汉,他的共同点就是: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
无生的意思是说他这一期的生命,是他在三界当中最后一次受生,他今生结束以后就不再来了,这是他的共同点。
但是阿罗汉本身也有他个别的差别相,譬如大智舍利弗,舍利弗尊者的特色是智慧第一,《阿含经》上说:我佛法中,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者,舍利弗最为第一。他能够决断种种的疑惑,在经典上说舍利弗尊者曾经有一段事情叫做寄辩母口。
寄辩母口是什么意思?
说是舍利弗的母亲经常跟他的弟弟辩论,他弟弟的智慧很高,每一次辩论都输给他弟弟,后来舍利弗尊者的母亲怀了舍利弗以后,再跟他弟弟辩论,他弟弟就辩不过他了。因为他的母亲得到舍利弗内心的智慧的加持,也就是说舍利弗尊者还没出世之前,他那个智慧力量就表现出来了,寄辩于母口。所以他的弟弟非常的害怕,我这个外甥还没出生智慧就这么高,那出生还得了,就赶快的离开家到南印度去修四吠驮。
摩诃目犍连。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在《阿含经》上说:我佛法中,神通轻举,飞到十方者,目犍连最为第一。目犍连尊者他的特色,就是他显神通的时候,他的变化特别的精妙,他那个小中变大,大中变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时候,他在变化的时候特别的精巧,这是一般阿罗汉做不到的。
舍利弗尊者跟目犍连尊者,在佛陀的僧团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基本上佛陀是在一个领导的地位,舍利弗跟目犍连二个可以说是当家师。一般来说,只要是外道他们希望用智慧来解决问题的,那佛陀派舍利弗尊者去,有些外道是希望感应神通的,佛陀派目犍连尊者来处理这些问题。所以僧团的事务、一般外道来问难,大概都是舍利弗尊者跟目犍连尊者来处理,或者用智慧或者用神通来破除障碍。
摩诃拘絺罗。摩诃拘絺罗是舍利弗尊者的母舅,后来他到南印度学四吠驮以后,他后来也跟佛陀出家,在整个佛弟子当中他是成就辩才善能问答。你要是用什么问题问他,他可以用十个答案来回答你,用不同的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他回答问题特别的巧妙。这当然要广学多闻才有办法做到,这些大阿罗汉有各式各样的特色。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是他父亲的姓,翻成中文叫满愿;弥多罗尼子是他母亲的姓叫做慈女慈悲之女。他等于是继承父亲跟母亲的姓,满慈之子。他在佛陀的弟子当中说法第一,他能够善巧说法,而分别种种的义理。
须菩提。须菩提是解空第一,须菩提的空观,我们从《金刚经》来看,当然阿罗汉是修我空观,但是须菩提的我空观当中他有法空的智慧。怎么知道?
在《金刚经》当中讲到须菩提的空观有一个特色叫做无诤三昧,这三昧非常的重要,它能够无诤。无诤的意思简单讲它是没有对立的思考,我相、人相这种对立他没有。 一般阿罗汉他的法执很重,他没有我,但他法很重。所以你要是在一个杂染的环境,阿罗汉不是很喜欢,因为阿罗汉没办法跟杂染法共存,他的个体生命在整个整体生命的运转当中既然产生了对立,他就产生排斥。但是须菩提能够做到无诤三昧,他没有对立。
我曾经在一个北部的道场讲课,有一个外道,他穿着是黄 se一贯道的衣服跑进来,就在前面的地方比手画脚,比了大约有十五分钟之久,嘴巴不知念的什么咒,就站在我的前面比手画脚,我是完全不管他继续讲我的课。
也就是说一个菩萨你一定要怎么样?无诤三昧的意思是说:我们改变不了外面的环境,讲实在话你改变不了,你一定要能够跟它和平共处,他弄他的,你讲你的,你们二个互不障碍。当然这就是你内心当中要有法空智,观察一切法是如梦如幻。如梦如幻当中一个菩萨怎么办呢?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
其实我们的生命从一个法空的观念来看,生命不是追求圆满,有很多人追求圆满的生命,那你一辈子活得很痛苦,因为你根本找不到圆满的生命,你只要从空性出来,你只要面对人事,人事就是一种差别。生命不是追求圆满,是追求它的平衡点,找到你的定位,而做你该做的事,试着跟外在的人事和平共处,因为你改变不了别人。
古人常说:山不转水转,山一定不会转,水转!所以无诤三昧是很重要,一个菩萨你要行菩萨道的一个基本的条件:化解对立,安住无诤三昧。你一定要跟不同的人事和平共处,否则你不可能成就一个大字,广大,你做不了。
《金刚经》讲无诤三昧讲很多,它主要是破除我相、人相的对立,让菩萨的功德更加的圆满。
优波尼沙陀等。优波尼沙陀翻成中文叫做尘性。这名字是佛陀给他取的,因为他本身因地的时候是观察色身不净。优波尼沙陀在因地的时候淫欲心很重,所以佛陀叫他观不净。在观不净的时候,他先观他色身的血肉是脓血屎尿,慢慢这些脓血屎尿长出很多的虫,这些虫就慢慢的将他的肉吃掉了,最后他的身体变一堆白骨,变白骨以后,慢慢慢慢时间久了,白骨就变成灰,这骨灰风一吹,这灰就消失掉了。所以他观察他的色身从一个不净相而变成白骨最后还归于虚空,这让他得到一个很重要的觉悟,他觉得整个色尘的本性是空寂的,从这个地方成就了无学道。所以如来印我,名尼沙陀。他在因地的时候是从色尘的本性是空,而成就阿罗汉。
等指很多很多上座,不能全部列,只能列出六个代表,当作整个与会大众声闻众的代表。说明参加《楞严经》法会的声闻众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3
我们是活在动态的环境,没有一个东西是没在变的!
净界法师
丁二、缘觉众
我们一般讲三乘的圣众,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就是声闻,他是思惟四谛法门,缘觉乘我们一般称之为中乘。为什么叫中乘呢?因为他在思惟的时候是思惟十二因缘。
他整个修学是观察他这一念心,因为无明,因为自己的妄想,然后产生了行,产生了妄动,在妄动当中产生很多很多的业力,由业力招感生死的果报。假设无明灭则行灭,假设他的妄想消失了以后,他生死的业力就消失,果报就消失。他从十二因缘的顺逆二门的观察而成就了无学位,所以他的智慧就更高了,这叫中乘。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修夏自恣。
除了前面的声闻众以外,还有无量无边的辟支。辟支我们讲辟支佛,翻成中文有二个意思:
一、缘觉,他生长在有佛陀出世的地方,听闻十二因缘,经过十二因缘顺逆二门的观察而解脱了生死。
二、独觉,生长在没有佛出世的地方,因为禅定的关系,他出定以后看到外在的自然界,所谓的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看到整个大自然的变化,春天因为温暖的空气,而促使了百花盛开,而秋天因为干燥的关系百花凋落,他就知道整个人生是生灭变化的。所以外境是生灭变化的,他也看到他的色身也是生灭变化的。
所以他得到一个结论,我们是活在动态的环境,没有一个东西是没在变的,他从变化当中就悟到了我空的真理,从这地方而成就解脱,这是独觉。他完全没有听佛陀的说法,这个人智慧特别的高。
因为辟支佛本身他是从一念的无生而悟入了空性,所以他本身不像阿罗汉是有分位,阿罗汉他观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所以他有安立了四果四相的阶位。
但是缘觉乘他直接观察一念的无明,当下无生,这时候整个十二因缘就消灭了。所以他的阶位要嘛初心要嘛无学,他的过程当中没有分位。所以辟支佛来到这个地方只有二种人:一种是已经断除见思惑的无学位跟一个初心的梵行。
古德注解说无学位应该就是所谓的师长,而初心就是跟着无学圣人,来修学十二因缘的这些弟子们。这些辟支佛应该都是出家众,包括它师长跟弟子们都一同来到室罗筏城祇桓精舍。而他们来的目的是做什么呢?
属诸比丘修夏自恣。因为他们必须要附属比丘的僧团,在结夏安居圆满的时候,来参加自恣的羯摩仪式。因为今天是农历的七月十五号,包括声闻众,包括缘觉众,只要是出家众都要参加自恣。他们平常是住在各地各方的修学,这时候都一直回到佛陀的地方开始参加自恣,是这因缘而来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4
其实我们这一念心,当下即空、即假、即中!
净界法师
丁三、菩萨众(分二、戊一、夏终时集。戊二、闻音远集)
菩萨众从经文来看是二个情况:一、出家的菩萨,受了比丘戒的菩萨;二、在家菩萨。
夏终时集是指出家的菩萨,在结夏安居终了的时候,他们也从十方来集会参加自恣的法会。
闻音远集指的是在家的菩萨,后来因为佛陀说法的缘故也过来参加。
戊一、夏终时集
菩萨求法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从十方来的出家菩萨,他们也来到了祇桓精舍,他们来的目的除了来参加自恣以外,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咨决心疑。
咨就是请求佛陀来决断心中的疑惑。菩萨经过九旬(九十天)的用功,心中有一些疑惑。这时候以一种恭敬的心,来侍奉慈悲跟威严的佛陀(慈严是指佛陀表现出来是畏爱兼抱,折受具足),以这种恭敬的心来侍奉慈悲跟严肃都具足的佛陀。希望佛陀来讲解大乘不可了知的深妙义理。这些菩萨来到这个地方也不完全只是自恣,还请求佛陀说大乘的妙法。
如来妙应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
这时候佛陀答应这些菩萨的要求,佛陀就敷座宴安。佛陀说法基本上是采取坐姿,佛陀很少站着说法。佛陀展开他的坐具(尼师坛,保护三衣),佛陀很安定的坐在坐具上面,为这些三乘的圣众来宣示大乘深奥的义理。
宣示深奥,深奥道理就是后面佛陀所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所谓的三谛理就是,一境三谛,或讲从一境三谛当中开展出一心三观(空、假、中三观)。
我们菩萨在修学的时候,经常会落入空跟有的矛盾,我们不能够一辈子修空观,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断失大悲心。但是你一路的修有,你就心很躁动,因为你一端的在因缘法中活动,虽然修习很大的福报,但是你弟子心不安。我们到底是从假入空还是从空出假,这空有之间的平衡很困难。
佛陀告诉我们说:其实我们这一念心,当下即空、即假、即中。
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
就是你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表示它不变的体性;即假是它有随缘的作用,你造五戒十善的业来薰你这一念心,他就现出人天果报,你用杀盗淫妄的业来薰你这一念心,他就随缘显现三恶道的果报,它当下即假,它不跟你客气的;空跟假是保持平衡的,同时存在的叫即中。佛陀就宣示我们这一念心,每一个人的心都是即空、即假、即中。这深妙的道理其实是把后面整个经典的三卷半作纲要的说明。
会众受益
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这时在整个法筵(以法为食)当中,这些菩萨听到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以后就非常的欢喜,因为他们听到未曾有的真理。
菩萨请示的我们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是很深奥的。佛陀当时是为整个包括声闻,包括辟支佛,包括菩萨,为三乘的圣众来开演。
但事实上古德的注解说:这时候真正受用的只有菩萨,声闻跟缘觉根本就听不懂,因为他们习惯安住在空性,他们不能够在空中随时显现妙有,没办法。他没办法即空、即假、即中他们做不到,所以在这时候只有菩萨得到真实的受用。
那么前面的凡夫跟二乘人怎么办呢?必须阿难尊者的示现堕落,请佛陀开演首楞严王大定的法门,佛陀再详细的破妄显真,再开显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所以真正的与会大众当中,声闻众跟缘觉众乃至凡夫是后面才受益的,而这时候菩萨已经受益了。利根人他能够在简略的法当中就得到受益。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4
《楞严经》到底是要帮助谁来开悟呢?
净界法师
戊二、闻音远集
前面是出家的菩萨,这地方说明在家的菩萨听到佛陀的音声,也从远方来集会。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佛陀在开演深奥的义理的时候,他的音声有二个特色:
第一个就像迦陵频伽这种鸟非常美妙悦耳;
第二个特色,他的音声就像仙人一样的音乐,非常的清净无染,听了以后感到非常的寂静。
佛陀的音声一方面美妙,一方面清净,这是讲他的本质,而他的量是遍十方界。
佛陀在宣说重要法门的时候,他可以用他的神通力使令他的声音不会减少。
目犍连尊者有一次测佛的音声,他以神通力飞到三千大千世界以外,听到佛陀的声音还是一样的大声。佛陀的声音能够遍十方界。
这时候犹如恒河沙的在家菩萨,听到这个音声都知道佛陀即将要开演无上甚深微妙法,也就赶快的来到祇桓精舍。这当中以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为上首。
这地方是说明整个参加《楞严经》法会的这些三乘的圣众,包括声闻、圆觉、菩萨都到齐,都准备来聆听佛陀的《首楞严王》大教。
乙二、别序
在本经当中的序分有二段,第一段是通序,第二段是别序。
通序主要是说明整个法会的时间跟处所跟与会的大众。
在通序当中有二点值得我们作一个说明的;第一点是佛陀说法的仪式都是先说略说再作广说;譬如佛陀要讲《法华经》,先说无量义,佛陀先入定,出定以后先讲无量义,然后再说法华。本经亦复如是,佛陀讲《楞严经》之前先为会中,先示深奥理,然后再说《楞严经》。
诸佛说法的常轨都是先略说再广说。
第二点、是整个法会的当机众,当然是阿难尊者。
我们讲开悟的《楞严》,《楞严经》到底是要帮助谁来开悟呢?
主要是凡夫跟二乘。
因为我们不开悟,我们就一辈子跟妄想纠缠在一起,我们分不清楚什么是妄想,什么是真实,我们分不清楚。
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总是觉得:第一功德不能圆满,第二功德不能够持续,不能够一切事究竟坚固,不能究竟也不能坚固。
所以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我们有需要先把心态调整好,把心带回家,就是我们说的明心见性,这一点非常重要。
整个当机众其实是凡夫跟二乘,这些十方来的菩萨其实他们早就觉悟了,他们只是当做影响众。
很多菩萨在佛陀宣示深奥理的时候,他们都了解了。所以以下的经文它所加被的是我们这些生死凡夫,还有法执特别重的二乘人。这一点从通序当中可以知道这二个消息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6
《楞严经》是引导一个凡夫,怎么找到自己的清净本性!
净界法师
乙二、别序
别序又叫做发起序,发起一部《楞严经》大教的因缘(分二:丙一、示堕因缘。丙二、神咒护摄)
丙一、示堕因缘 (分三:丁一、佛僧应供。丁二、阿难等乞。丁三、淫室误堕)
阿难尊者他示现堕落的整个因缘;示这个字很重要,我们前面说过一佛出世千佛护持,阿难尊者他是一个法身菩萨,但是他必须示现是一个凡夫,示现有很多的妄想,然后被摩登伽女的刺激,妄想开始活动,然后开始堕落,佛陀再从妄想中把他带回来。
佛陀在说法当中,佛陀不能够无病与药,说我是一个医生,大家都没有病,佛陀主动开药,不可以!所以必须有人示现。
这当中有三小段(丁一、佛僧应供。丁二、阿难等乞。丁三、淫室误堕)
丁一、佛僧应供
佛陀跟大众师在七月十五那天应供的状态
国王斋供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时指的是整个僧团在七月十五的时候自恣仪式已经做圆满,而且佛陀也简略了说明深奥的义理,这些菩萨听得非常法喜。也可以说整个僧团不管仪式不管说法都已经圆满了,就是僧团的事情都处理完毕了那时候。
这时候身为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王,就来到了祇桓精舍。
他来的目的是什么呢?
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
因为他父亲往生的日子而来承办种种丰盛的饮食,来请佛陀去参加。
古代印度的习惯是以亲属死亡之日来供养三宝,以此供养的功德来超拔亡者。(波斯匿王来到僧团的目的,是为他父亲的讳日来供养饮食,说明他来的目的。)他请佛陀的仪式是怎么样呢?
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他很恭敬的请佛陀来到他的宫掖。
国王的王宫正殿是他办公的地方,左右的客殿是他接待客人的地方。波斯匿王就在他正殿的左右二旁的客殿办了很多很多的饮食,而且亲自来到僧团,以一个国王之尊亲自请佛陀来应供,这表示他对佛陀最极的恭敬。
因为他的处所是他最殊胜的处所,而且他亲自来到僧团。而他是怎么准备呢?他广泛的准备很多很多珍贵的熟食,而且这些熟食具足了无上妙味。
看得出来他非常的有诚意请佛陀来应供,他不但是请佛陀还请这些来参加听法的,参加自恣的大菩萨,以及诸位声闻缘觉的大比丘僧,他也一起的来祈请。(这是说明波斯匿王在自恣那一天,他的一个供佛供僧的状态)
臣民斋供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伫,心中很殷勤的期待)
这地方是说明在自恣当时,不是只有波斯匿王来斋供,还有其他的斋主。
在整个室罗筏城当中还有所谓的长者居士,长者居士包括有官职的我们讲大臣,或者是没有官职一般的长者居士,他也希望在自恣那个时候,以饮食来供养大众师,而且心中很殷勤的期待佛陀来应供。因为他们那时候还不知道,佛陀已经答应波斯匿王,所以长者居士也同时来到僧团,一方面请大众师来应供,一方面也期待佛陀来参加。
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那时候佛陀已经答应波斯匿王,佛陀命令文殊菩萨派诸位菩萨跟阿罗汉,分别的去到各位长者居士那个地方去应供,来满足居士应供的要求。
在古德注解上说:在佛世的时候七月十五的自恣日,在古代的习惯当中,在这一天的斋供功德是加倍的,有加倍的作用,因为大众僧经过九旬的用功,他们的功德都增上,所以居士门在七月十五自恣的时候来斋供,功德有加倍的作用。
第二点、我们看到发起序,也可以得到一些消息,蕅益大师说:佛陀说《法华》之前,他整个发起序是佛陀入了一个很深的三昧。从三昧当中他的白毫放光,照了一万八千国土当中,看到很多很多的菩萨在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六波罗蜜的功德。在一念的清净光明当中,显现六波罗蜜,然后再说《法华经》。
《楞严经》不同,《楞严经》的发起序,是阿难尊者在托钵的过程当中遇到杂染的因缘,佛陀才讲《楞严经》。那这底是有什么涵义呢?
《楞严经》是引导一个凡夫,这明了的心在整个人事的杂染当中怎么样找到自己的家,怎么找到自己的清净本性。所以他整个发起就是阿难尊者的一念妄动开始,没有一念的妄动就没有整个因缘的过程。阿难尊者的一念妄动而产生了堕落,佛陀一念的神咒而使令阿难尊者回光返照,都在一念心。
所以《楞严经》的法会,从发起序可以知道,它的法门是一个摄用归体的法门;《法华经》是佛陀一念清净心当中显现六波罗蜜,是依体起用从一念的清净心。当你已经明心见性以后,你接下来要干什么?就是修方便法门,就是修《法华经》广修六度积功累德。这二个不一样,而这整个不一样,我们从发起序,从它整个教法生起的过程就可以看的出它的消息。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6
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净界法师
丁二、阿难等乞
别请远游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梨,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
这时候当机众出现了,就是阿难尊者。阿难尊者是净饭王的弟弟(白饭王)的儿子,也就是佛陀的堂弟,也就是提婆达多的弟弟。
阿难尊者翻成中文叫庆喜。因为阿难尊者出生那一天刚好是佛陀成道那一天,所以整个国家听到佛陀成道以后都非常的欢喜,不管国王大臣举国都很欢喜。这时白饭王就派人告诉净饭王说他生了儿子,希望净饭王来给他取一个名称。因为举国欢喜的关系就取名为庆喜。
阿难尊者的特色就是多闻第一,他的记忆力特别好,他一旦听到佛陀说法,听一遍它永远不忘掉。经典上说: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即使佛法有无量无边,一流入阿难的心中,就永远不忘失。阿难尊者有多闻的特色,在经典上说:其实阿难尊者他的本地风光,他过去在空王佛所的时候,跟释迦牟尼佛都同时发了菩提心。所以他是法身菩萨,他因为示现凡夫的缘故,来开启整个《楞严大教》。这是说明当机众阿难尊者的整个背景。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遑,来不及)
正当这些国王与臣民来请佛陀跟这些菩萨阿罗汉去应供以后,这时候僧团都没有人存在。因为阿难尊者在前一天,在七月十四那一天就受了各别的迎请离开了僧团。因为他所受迎请的地方离僧团非常的遥远,所以他七月十五的时候赶不回来应供,所以远游未还,也就来不及参加众生的应供。即便他回到僧团也没有饭可以吃,因为大家都去应供了。
阿难尊者从远处要回到僧团是什么相貌呢?
既无上座及阿阇梨,途中独归。他没有上座长老的陪伴。我们一般说十腊叫下座,二十腊是中座,三十腊叫上座。他没有上座比丘的陪伴,也没有教授师在旁边。因为佛陀规定在午夏之前,你出门远游一定要有上座阿阇梨,因为那时阿难尊者出家有十二年了,所以他就不需要有上座阿阇梨。所以他就单独的一个人从远处的处所回到精舍。
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
回到僧团他也知道没有其它的应供了,阿难尊者只好单独一个人拿起他的钵,来到室罗筏城,按照次第一家一家的来乞食。(这是说明阿难尊者为什么单独应供的理由,因为他前一天受到了别请。僧团都已经去应供了,所以变成他一个人只好拿着钵次第的乞食。说明整个过程的因缘。)
第二段是说明,阿难尊者在整个托钵的过程当中,他的心态是什么,他是用什么心态来乞食?
平等乞食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当阿难尊者拿着钵到室罗筏城乞食的时候,他心中有一个很明确的想法,他要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他希望能够求得最后的檀越。初指的是前面的国王长者居士,这是最初的斋主。但是阿难尊者他也是僧团的一份子,如果七月十五的时候他没有吃到饭,那这整个供僧的仪式,功德就有所欠缺,就不能圆满。
阿难尊者他一天没有吃饭是无所谓,但是身为整个僧团的一份子,如果他在七月十五这么重要的日子,他因为这样失去饮食的话,使令整个供僧的仪式就有所欠缺,所以他希望能够找到整个僧团最后的檀越,最后的施主(他心中有这样的期待),所以他对这次的乞食心中充满了期待。
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 (方,效仿)
阿难尊者他知道他今天绝对不能够没有饮食,没有饮食就很严重了,供僧的功德就不圆满了,所以他对乞食有所期待,这是他第一个心态。
其次他第二个心态,他以一种平等的心。怎么说呢?他心中的想法,身为一个最后的施主,他认为这个人不管他是清净的种姓,或者是垢秽的种姓都不管。什么是清净的种姓呢?
譬如说刹利尊姓,国王大臣这些刹帝利这种高贵的种姓。什么是垢秽的种姓呢?譬如说旃陀罗,从事杀业的下贱种姓。在古代印度,尊贵的种姓跟下贱的种姓,是不可以往来的,也不可以住在一起,甚至于走路都不可以走在一起。你身为旃陀罗,你走路的时候不能走中间,你要走在马路的旁边,手上拿一个旗子,手上摇铃,告诉大家我旃陀罗我来了,你们赶快离开。在古时候尊姓跟下贱种姓是分得很清楚的。
阿难尊者希望能够方行等慈,他希望能够效仿佛陀平等的慈悲心,而不拣择尊贵或下贱种姓。这是阿难尊者的第二个心态。
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这是阿难尊者的第三个心态。他希望能够圆满一切众生,整个供僧圆满的功德。因为他今天要是没乞食到的话,那么这今天所有斋主的功德就有所欠缺。所以他今天是不是能够得到饮食,就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这是说明,阿难尊者拿着钵到室罗筏城应供的时候,他内心的三种状态。他生起这三种状态一定有他的理由,他为什么会生起这样的状态呢?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7
心不等故,法不平等!
净界法师
等慈之由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阿难之所以生起平等心来乞食,他的理由是因为阿难尊者过去在作佛陀侍者的时候,他知道佛陀曾经诃责过须菩提,也诃责过大迦叶尊者,内心身为一个阿罗汉有不平等的状态。
须菩提的心态他在托钵的时候,是舍贫从富;须菩提托钵他不到贫贱的家庭去,专门去找那些住在高贵豪宅的富贵人家去托钵。他认为你们今天之所以富贵,那是你前生有布施,可是你们富贵人家放逸得很厉害,假设不给你们继续的修福报,你来生就完蛋了,所以你们堕落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他赶快要去救那些富人家,因为富贵人家都是放逸得很厉害,所以须菩提就舍贫从富。
大迦叶刚好相反,他是舍富从贫,大迦叶每一次托钵都到所谓的贫民窟去。他认为你们为什么这么穷,就是前生没有布施,如果今生再不跟你们栽培福田,来生就更穷,所以他特别去贫贱的家庭乞食。
当然佛陀对二个人都加以诃责,这都是法执,对贫富之法产生执着。
《维摩经》就讲到一件事。维摩诘居士有一天,这须菩提来到富贵长者家,维摩诘居士就出来了(因为维摩诘也是大富长者),问尊者你想干什么?须菩提说:我要乞食。
维摩诘居士就将钵拿过来,但是维摩诘居把钵拿过来以后并没有给他饮食,他问一个问题说:须菩提你应当知道心不等故,法不平等。你在乞食的时候心不平等,你执着富贵人家,这不平等有所偏袒,所以法不平等喔!法不平等的缘故,这布施法不平等,我把饮食供养给你,我的功德也就不圆满。
这时候须菩提听了就很害怕也很惭愧,就把这钵放着就要走了。
维摩诘居士说:你不要走,你不要走,我把饮食盛完了,你再把钵带走。就把饮食盛满给须菩提,须菩提很害怕就赶快离开了。
这也说明这整个,阿罗汉他的内心是我空法有,他对法还是有所执取,有些对贫穷人,有些对富贵人,是有所执取的。这些执取的情况,也就使令这些阿罗汉的功德不能广大圆满,所以佛陀就诃责。阿难尊者身为侍者,他也就看过佛陀这样的诃责,他就觉得他应该避免这种情况。
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所以他就很仰慕佛陀所开示的无遮的平等法门。我是一个出家众,我不应该预设立场,我不应该有所拣别的,我应该以平等心,一家一家的乞食,随顺因缘,这样子才能够超越众生的怀疑跟毁谤。你看维摩诘居士就说你心不等故,法不平等,法不等故这供物者就不圆满。阿难尊者希望远离这种不平等,所他就,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因为他平等的乞食,他就一步一步的来到城隍。城隍城外的土坑,古代的城外面有水的叫护城河,为了保护这个城不让别人来攻击侵略就有护城河,但是没有水的叫做土坑,挖一个土坑,这个土坑就是城隍。
因为阿难尊者从外面回来,慢慢慢慢已经走过室罗筏城城外的土坑,也就是说他即将要接触到城门,而且缓步的走到城的郭门(城正中的大门)。他慢慢的走到室罗筏城的土坑,乃至于慢慢的走到大门。这时候他整顿自己的威仪,以严肃恭敬的心来行平等的斋法。
这是阿难尊者他整个乞食的过程。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7
刚开始学习佛法不会平等,不平等你就没办法修学了!
净界法师
这段经文中蕅益大师有一个注解值得我们注意。蕅益大师说:在古代的注解,对阿难尊者的平等行乞是很有意见的。古德的注解说:阿难尊者为什么堕落呢?主要的原因是阿难尊者他不拣别贫贱种姓。他们认为他不对,你就是不拣别贫贱种姓,所以来到了摩登伽女的家庭,来到那些**的家庭,所以你才堕落嘛!
蕅益大师说这:古德这些的责难是不合理的,身为一个比丘,平等乞食这个法是佛陀开导的,这是没有错。错不在平等乞食,错在阿难尊者后面说的一向多闻,未全道力。他的心作不了主。问题不在平等乞食,问题是在阿难尊者他出家十二年,他没有好好的调伏他的攀缘心,问题在这个地方。
平等法门我们解释一下:
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不会平等,平等你就没办法修学了,我们开始的时候面对恶念,是要以善法来对治,以善破恶。所以我们刚开始的时候要远离恶因缘,安住在僧团,我们一定要有所取舍。但是慢慢的,你的烦恼慢慢调伏以后,你要知道你真正的目标是要,入平等法界,入不二法门。为什么?
因为你的心量才会广大。
在本经的后面也会说一切法是缘起性空。 我们刚开始会觉得这个人是个好人,这个人是坏人,这事情是对,这事情是错,我们刚开始善恶分明。
但是慢慢你会觉得,好人当中也有坏的一面,坏人当中也有好的一面,好的事情当中也有不好的存在,不好的事情也有好的存在。
所以它会说,一切法是染净和合的,看你用什么因缘来面对,往往危机也就是一个转机。这当中就使令菩萨的法执慢慢的淡薄,用平等心来面对一切。
我们讲大乘佛法都有一个大字,《大乘妙法莲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这大字简单的说,就是平等才能够称为大。当然阿难尊者也就是希望能够祈求广大平等之心,所以他就强迫自己以平等心来应供。蕅益大师说:这样是值得赞叹,这方法是对的,只不过他的妄想没有除掉,所以就遭受zai 难。当我们在读经的时候,要把这是非厘清。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3:09
看得出来当机众阿难尊者是示现一个凡夫
净界法师
丁三、淫室误堕。
阿难尊者因平等乞食,他没有作些拣别,也就到**的地方,而一时的堕落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婆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阿难尊者因为他曾经看过佛陀赞叹平等不二的法门,所以他觉得应该要修学这样的法门,也就不拣别贵贱,就以平等心来次第的行乞。因为这个因素就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走到**的处所,结果遭受到一个非常广大的幻术。
幻术它是一种咒术,咒术能够使令一个人的内心产生迷惑,而失去一种正常的心识,所以叫幻术,会让一个人产生迷惑。而他的整个过程是:
摩登伽女,以婆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在摩登伽女经提到说,阿难尊者因为次第行乞,慢慢走到淫室的时候。摩登伽女在远远的地方他就看到了阿难尊者。阿难尊者有具足三十二相非常庄严,而且他跟摩登伽女有五百世夫妻的恩爱。
所以这时候因缘和合,摩登伽女对阿难尊者产生爱染之心,所以她就禀告她的母亲说,她希望阿难尊者成为她的丈夫。他母亲说:阿难尊者是个出家众,你不能嫁给他,不可以!摩登伽女说:若我不以阿难尊者为丈夫,我的生命就不能相续了。
这时候她的母亲没办法,就以婆毗迦罗的大梵天咒,将此咒加持在毛巾上面,盖在饮食上就给阿难尊者来受用。阿难尊者一拿到饮食的时候就中咒,中了咒以后精神恍惚,如痴如醉。说是心中了知但无力抵抗,就像喝醉酒一样,心里面很清楚,但是身体作不了主,精神恍惚。
婆毗迦罗是外道名称,就是当时九十六种外道之一。在整个外道的传承当中有一种大梵天咒,就是用这个咒来迷惑阿难尊者。阿难尊者被这个咒迷惑以后,他整个妄想就启动,阿难尊者随顺这妄想而转的时候,就摄入了淫室之中。摩登伽女就用淫欲心来抚摸阿难尊者的身体,这时候阿难尊者将毁戒体,即将要毁破他内心的清净戒体。
将毁戒体这段蕅益大师作了三种说明:
一、这个地方的将毁戒体是摩登伽女以幻术以迷幻阿难,而不是阿难自己故意的毁犯戒体,他自己作不了主,他是被动的,在这个地方他本身并没有犯罪的动机,他内心是清净的,只是他作不了主。
二、就在这时候,阿难尊者他就忆念佛陀,因为他的戒体毕竟还没有毁破,所以他心中还有一份正念。他忆念如来大慈,宁不救护。佛陀的慈悲为什么不赶快救护我呢?因为这样就召感佛陀的救拔。所以可看得出来,他这时候将毁而没有毁戒体,他还有这样的正念。
三、阿难尊者在这个时候其实是示现凡夫,因为有注解说,阿难尊者在刚开始是证得初果。
蕅益大师从将毁戒体这四个字,可以看得出来阿难尊者是个凡夫,因为初果圣人有道共戒,怎么会将毁戒体?
既然是将毁戒体也就是说假设佛陀没有来救拔,他就要毁破戒体,所以叫将毁戒体。所以看得出来当机众阿难尊者是示现一个凡夫,在这样的紧迫情况,阿难尊者的戒体释放一种皈依佛陀的信心如来大慈,宁不救护。这是阿难尊者堕落的整个过程。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04
了了常知,不可昏昧叫做知!
净界法师
丙二、神咒护摄
(分三:丁一、大悲鉴物恒不忘念。丁二、放光说咒表示密因。丁三、文殊往救破邪归正)
丁一、大悲鉴物恒不忘念。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身为佛陀当然他那时候是在波斯匿王的王宫应供,但是佛陀的心的确不可思议,他同时在应供的时候,他那一念即空即假即中的心,他能够知道阿难尊者已经被咒术所控制,了了常知的那大圆镜智他就知道。知道以后采取什么行动呢?斋毕旋归。用斋以后就马上归回祇桓精舍。
这在佛陀一般的常法就很特别,佛陀一般来说只要应供完他一定要说法,但今天应供完以后,马上就回去没有说法。所以这些经常跟随佛陀的国王、大臣、居士们就知道今天一定有特殊的状况,佛陀应该会说很特别的法门。所以佛陀一回到精舍,这些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也一起回到佛陀的精舍,他们知道有事情发生,他们知道佛陀因为这样子将演大法。
这地方的经文当中最值得注意的,蕅益大师特别发挥的就是在这如来知彼淫术所加这个知的地方。什么叫知呢?
蕅益大师说:就是了了常知,不可昏昧叫做知。
蕅益大师说:整部《楞严经》讲了三卷半,就是在发明这个知。
当我们把这些生灭的无穷无边的妄想都把它剥开以后,看到你内在的清净本然的本来面目,那个就叫做知。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那个知。
知这个字是我们每一个凡夫,要赶快找到的一个本来面目。如果佛陀只有知那是不能有用的,佛陀之所以救拔,那必须有众生的有感,佛陀才能够有应,还必须有阿难尊者在将毁戒体的时候,他是念佛陀如来大慈,宁不救护。所以我们讲感应道交。身为阿弥陀佛,他的心是无所不知,但是他不能主动救拔你,我们要忆念佛陀,佛陀才能够产生行动。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这是佛陀主动的部分,但是他斋毕旋归以后,那必须有阿难尊者的忆念,才能够有所行动。(经文大家要把它厘清)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05
为 什 么 邪 不 胜 正 ?
净界法师
丁二、放光说咒表示密因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佛陀回到祇桓精舍的时候,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安座,安座以后就入定。入了首楞严王三昧以后,头顶放出百宝无畏光明。
百宝的无畏光明表示佛陀的根本智,也就是佛陀的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一切执取的智慧。这光明中出现了千叶宝莲;千叶宝莲表示十法界,理具事造,十如是的千如之法,也就是我们说的假观;十法界的因缘果报叫千叶宝莲。
佛陀的空假二观的智慧当中,在宝莲光中出现一尊化佛。这化佛是怎么有的呢?是由佛陀的根本智跟后得智所成就的,结跏趺座,宣说楞严神咒。
也就是说整个《楞严咒》是从佛陀清净的心中显现的空假中三观的摄受所成就的咒。
为什么说表示密因?放光说咒也就是我们整个修学六波罗蜜,我们应该具足的心态;就是你应该以什么心态来修习六波罗蜜呢?就是用即空即假即中的心态,这也是一切佛陀能够成就功德圆满的一个密因。
丁三、文殊往救破邪归正
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这时候佛陀说完咒以后,就马上命令文殊师利菩萨拿着这个咒语去救阿难尊者,文殊菩萨把这咒宣说出来以后,邪咒就消灭了,消灭后阿难尊者如酒醉初醒。这时候文殊菩萨就把阿难尊者跟摩登伽女这二个人,一同带到佛所。
这地方的破邪归正,蕅益大师说邪不胜正。
为什么邪不胜正?
外道的邪咒是一念的妄想显现出来,佛陀的神咒是从真如本性清净心显现光明,显现莲花而宣说出来,那是真实的心现出来的,所以真实能破黑暗。
这地方说明破邪归正的情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05
你为什么要去对治贪爱的烦恼呢?
净界法师
甲二、正宗分
印度的大祖师马鸣菩萨,他把整个大乘佛法的修学分成二个次第:一、生灭门的修学;二、真如门的修学。
我们刚开始修学的时候是从生灭门下手。
生灭的意思是你修学的时候那个心是生灭的、变化的,也就是我们刚开始是依止一种攀缘的心来修学,所以它产生的相貌是对立的:譬如说我们用善心来对治恶心,譬如我们今天产生的贪爱,我们就攀缘不净观来对治我们的贪爱心;我们产生了嗔恚,我们就攀缘慈悲的心,慈悲的相貌来对治我们的嗔恚,所以刚开始的修学是生灭的对立的。
这样的修学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功德很难圆满,因为我们都在局部的修学,我们很难掌握内心的整体,我们总是觉得疲于应付,把这地方修好了,那个地方又出问题了,把这个地方补好了,那个地方又破一个洞。因为我们没办法做一个整体的转变,所以功德很难圆满。
第二、我们的功德很难持久,因为你的攀缘心只要外面的因缘一变化,你就产生障碍,所以很容易被破坏。
所以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初学的人在修学佛法有二个问题点:一、你的功德很难圆满,二、功德很难持久。
所以马鸣菩萨要我们提升,从生灭门的修学开始进入到真如门。
真如门的特色,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心带回家。
就是你刚开始不要急着修学,你先找到你的本来面目,你那一念不生不灭的清净的本性先找到;就是你不能再用攀缘心了,你要找到你的常住真心,我们讲随缘不变那个不变的体性先找出来。
从这一念清净的本性发动,从空出假,观察这一切法是如梦如幻的,再从随缘当中去对治。
对治以后最后再汇归到我们的本性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
生灭门的基本思考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你内心的功德开展出来,它完全是向内观察的。
举一个例子,你为什么要去对治贪爱的烦恼呢?
因为我们本性没有贪爱,我们本性是清净的;我们本性没有贪爱,这贪爱的烦恼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所以你应该舍掉,因为本性没有贪爱,它不称合本性。
为什么我们要修布施呢?
因为我们本身的本性就具足布施的特性,所以我们应该把它显发出来。
他的思考是借外境来修心,整个修学就是开发你内心本具的六波罗蜜的功德;所以它整个修学是不向外追求,它只是假借外境来修你这一念的清净本性,所以我们讲称性起修,全修在性。
这就是本经告诉我们所谓的首楞严王三昧的法门,当我们这样的真如门开始修学起动以后,我们发觉,我们开始修学是全面性的修学而不是局部的,功德是圆满的而且是不容易破坏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06
你要先找到不变的体是非常重要!
净界法师
甲二、正宗分
分六:
乙一、显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
乙二、示不生灭为本修因妙三观门。
乙三、明正助行所成伏断圆三德位。
乙四、结成经名以彰圆体圆宗圆用。
乙五、借破戒恶法为问端而广示七趣差别。
乙六、借无闻比丘为语端而备明五阴魔境。
乙一、显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
分二:丙一、正明理性。丙二、广破余疑。
显就是开显,开显如来藏性。
如表示我们内心当中有不变的体性,叫做如。你的外境怎么变,它永远是不变的,你前生是一只蚂蚁,它也是清净本然,你今生是个人,它还是清净本然,你不管是造什么业,它永远都是清净本然的,这叫做如。
我们这一念心有来的作用,它有随缘的作用,你用人天五戒十善业力薰你这一念心,它现出人天果报,你用杀盗淫妄的业来薰你这一念心,它显现三恶道的果报,所以它有这个来,有随缘的作用。
我们这一念不但具足不变之体又具足随缘之用,这叫做藏。就是含藏二种的道理,不变跟随缘二种道理。这道理是妙真如性的,是微妙而不可思议的真实道理,这些道理的确不容易了知的。我们这一念心有不变之体跟随缘之用,这个道理是微妙的。
这种道理当中有三种谛理:一、真谛理是不变,二、俗谛理是随缘,三、中谛理是二个之间的平衡。
第一大科先讲不变跟随缘这二种道理。
(分二:丙一、正明理性。丙二、广破余疑)
丙一、正明理性。先说明真如的理性,正明理性本经分二大段,首先发明不变之体,从经文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都是在显不变的理体。后面的会四科,融七大再显随缘之作用。
《楞严经》的修学,它是先成就不变再成就随缘。说以不变应万变,所以你要先找到不变的体是非常重要;因为你找不到不变的体,你永远在生灭的攀缘心中活动,永远不能了生死。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07
阿难尊者的反省: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净界法师
正明理性。(分四:丁一、当机悔请。丁二、大众愿闻。丁三、如来答示。丁四、大众圆悟)
丁一、当机悔请。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我们前面讲到阿难尊者在自恣那一天去托钵,结果遇到摩登伽女的zai 难,文殊菩萨持《楞严咒》把他救回来。救回来以后,阿难尊者在这个地方做了二件重要的事情。
一、心中悲悔,他感到非常的悲痛悔恨。
二、祈请大教,他正式的向佛陀祈请首楞严王三昧的大教。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阿难尊者被文殊菩萨救回来以后,他首先看到佛陀的时候,他先顶礼佛陀。为什么呢?因为感恩佛陀的救护,佛陀若不在这个时候持《楞严咒》去救他,他可能就要将毁戒体了,所以他对佛陀感恩。
其次他的内心世界是什么相貌呢?感到非常的悲泣,他感到非常的悲痛悔恨。悔恨什么东西?恨无始刧来他内心的修学只是一向多闻,而未全道力。
我们知道阿难尊者身为佛陀的侍者,他做了十二年的侍者,佛陀到处讲经,阿难尊者都在旁边听,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但是他听了那么多道理,他遇到摩登伽女那邪咒在障碍他的时候,那还是心随境转,作不了主。
为什么呢?
因为他只是一种听闻,他只是假借耳根来听闻法义,而没有把这道理产生一种内心的观照,他没用这道理来观照他的清净本性,找到他的家…这叫未全道力。因为只有听闻,没有产生智慧的观照,所以才会遭到摩登伽女的障碍。
这是说明以攀缘心来修学的一个问题点,你如果是风平浪静的时候,在一个如法僧团的时候什么事都没有,但是你遇到zai 难的时候,遇到魔要障碍你的时候,你就受不了了。因为你心中没有家,没有家来保护你;所以外境一旦刺激你的时候,你就控制不了,就是他还没找到清净的本体,这就是个问题。
这是阿难尊者回来以后,他对他十二年修学的一个反省。第二、他正式向佛陀请求开示,这时他很至诚恳切的祈请十方如来,成就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是一个果,成就这种果要有三种因:
一、奢摩他,翻成中文叫做止,他要能够止息妄。
蕅益大师说这是一种空观的智慧,以空观来止息我们心中有所得的妄想。
二、三摩地,翻成中文叫等持,它能够平等执持一切万法在一念心中。这地方等于是一个假观,他从一念清净不变的本体看出去的时候,就能够看到一切法是如梦如幻的,所以能不为一切法所动,而他能够掌控一切法。
我们刚开始是被外境控制,这时候他开始控制外境,因为他找到了本体;从本体当中看出去的时候,看一切法是如梦如幻,这时候他能执持一切的万法在心中,叫三摩地(假观)。
三、禅那,就是中观,翻成中文叫静虑,空假不二的一种中道的智慧。
这三观是成就无上菩提最重要的基础,而修学三观它必须有一个最初的方便。我们讲道理是修观的方便,依教起观,圆三谛理,最初方便就是讲到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三种谛理。
这段经文蕅益大师提出一个观念说:阿难尊者的反省,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很多的祖师就责难阿难尊者的多闻;但蕅益大师他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说:问题不在一向多闻,多闻是入道的因缘,重点在未全道力。因为我们在修习止观一定依止多闻产生正见,依止正见才生起止观,所以依教起观。
六祖大师说:从大乘的角度,只问明心见性,不问禅定解脱。因为你没有明心见性,严格来说你没有资格谈修行,你还是在生灭法中活动,你内心当中还是一团糟,这地方处理完了,另外一个地方照样出问题,你只能做一个局部的对治,你不能够把内心当中做一个返妄归真的整体改变,你做不到,因为你没有找内心本体,所以这地方是一个关键,找到你心中的家是一个关键。
这时阿难尊者就请示佛陀,我怎么找到我的家呢?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07
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一
净界法师
丁二、大众愿闻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阿难尊者在请示佛陀修学空假中三观内心的依止,所谓的常住真心。
这时与会大众还有从十方来的恒沙菩萨,我们前面说过这些恒沙菩萨都是来请教佛陀,都是来听法的,还有这些十方的大阿罗汉,辟支佛。阿罗汉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二千五百个常随众,还有这些辟支佛等,这等包括了波斯匿王、长者、居士,这些当初在斋供的这些居士们,这时候都回到了祇桓精舍。
阿难尊者在祈请首楞严王大教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当中有一个共同的心情,就是俱愿乐闻,都是以欢喜好乐的心来听闻。这种心情在《华严经》作一个譬喻说:如病思良药,如饥思美食,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这时候大家的心情就像是一个重病的人来追求良药,一个饥渴的人追求美食的心情。这时阿难尊者祈请完以后他就退回来自己的坐位,坐在那个地方保持默然,来纳受佛陀的教法。
这段等于是说明,阿难尊者从摩登伽女那个地方回来以后的一个状态,他自己感到非常的悲悔,也正式向佛陀请法。因为阿难尊者的请法,就使令佛陀有因缘开显以下的整个教法。
丁三、如来答示(分二:戊一、就事以显理。戊二、明性本具相。)
戊一、就事以显理。
理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就是我们心中的家, 那种清净的本性,叫做理体。因为它不变所以叫理。我们理体在哪里呢?就在这个事相,就在我们五蕴的身心世界当中,就在我们生灭变化五蕴身心世界当中去开显我们的本性。
我们讲就路还家从生灭的路当中找到我们真实的家,就是就事显理。
(分二:己一、逐破妄执密显真心。己二、显示妙理兼破余妄)
己一、逐破妄执密显真心(分二:庚一、征其发心本因。佛陀在开显楞严大教之前,他问阿难尊者,他最初发心出家的一个因缘。庚二、示以常心直道。庚三、广破七番妄计)
庚一、征其发心本因(分二:辛一、如来问。辛二、阿难答)
辛一、如来问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这时阿难尊者哭得很悲痛,哭完以后就坐在位子上,请佛陀开示。但佛陀这时候并没有马上开示,佛陀问阿难尊者一个问题。在问问题之前他跟阿难尊者先攀一个世俗的感情,佛说:阿难尊者,你跟我不是普通的关系,你我同气(气:同一家族),我们二个的关系是非同小可,不但是同一个家族,而且在世俗的情感、在世俗伦常方面还是均(均:同辈分,堂兄弟)。
这地方的经文是很不寻常的,佛陀在经典当中很少跟自己的弟子们攀世俗感情,但这地方佛陀跟阿难尊者说:我们二个的关系是一个家族的关系,而且是一个天伦同辈的关系。佛陀很明显的跟阿难尊者谈谈世俗的感情,这道理何在呢?
古德说:因为这时候阿难尊者,心中受到这么大的zai 难,说是他出家以后最大的zai 难,他心中的打击悲痛可想而知。这时候佛陀必须用世俗的感情来安慰他,使令他能够心平气和,才能够去领受以下的大法,尤其佛陀以后开始要破除阿难的妄心。
所以如果他心静不下来他根本受不了,所以佛陀这时候就用世俗的感情来安慰阿难尊者。说我们二个之间是同一个家族,在人情的天伦上又是一个堂兄弟的同辈。
佛陀说:你当初在发心出家的时候,你一定在我的佛法当中,你用你的眼睛看到一种很特别的相貌,你一定有感受到一种很特殊的功德相,才会让你下这么大的决心,来舍掉世间的恩跟爱(恩:最恩是父母之恩;爱:爱莫大于妻子之爱),能够舍弃父母之恩妻子之爱。
这地方的意思是说,阿难尊者是白饭王的儿子,也是一个王子,所以他能够享受世俗五欲之乐,而且他能够得到父母的宠爱妻子的恩爱。他这时候放弃世俗安乐果报的相状而追求出家,他一定看到一个更好的相状,才会产生这么大的决心,才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取舍。
这时佛陀就提出一个问题来问阿难尊者:你一定是对三宝的因缘当中,有一个地方特别的吸引你让你感动,所以你才会出家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08
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二
净界法师
辛二、阿难答
依相发心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
阿难尊者这时候就很坦诚回答佛陀说:是的。我当初的出家决定不是一时的冲动,我的确是有看到一种很殊胜的功德相。我看到佛陀从头顶的无见顶相乃至于脚掌的平满相,佛的三十二相是非常的殊胜微妙而无法加以形容。
胜妙殊绝是指它的形状,而且三十二相它的本质上是形体映彻,它的体质映彻就像镜子一样,能够放出种种清净的光明;譬如世俗的琉璃宝,他不但是形状特别的美妙,还能够放大光明。
阿难尊者说:我当初的出家就是看到佛陀有这么一个美好的相状,我看到这相状以后,我就产生一个想法。我经常思惟,哎呀!这殊胜相状绝对不是世俗的杂染的爱欲所产生的。
这地方就是阿难尊者,他刚开始来到三宝出家的第一个发心。
蕅益大师说:擒贼要先擒王。治病先要治病相,先把阿难尊者的攀缘心调出来,然后再把它破斥。
相生之由
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阿难尊者说:为什么这三十二相不是欲爱所生?因为欲爱所产生的精气是非常粗浊的,如此粗浊的气,它会创造一种腥臊的这种父精母血相互的交流,依止父精母血产生的结果,是一种不干净的脓血杂乱的果报体。因为它因地不清净,因地是一种贪爱烦恼的躁动,所以造成这种脓血不清净的果报。一种不清净欲爱的心,决定不可能产生如此殊胜而微妙的紫金光聚(聚:色身),不可能产生佛陀您这么清净光明的色身,不可能。因为贪爱的烦恼是杂染的,所以不可能产生这么干净的色身。
所以我这样思惟以后,我就非常仰慕佛陀的三十二相,所以我就出家修学,我也希望能得到您这样的相状。
蕅益大师说:攀缘心,其实从这个地方阿难尊者已经漏出消息了,说我为什么出家呢?很简单,因为我看到佛陀出家修行以后,我看到佛陀的相状改变了,你以前在家做太子的时候不是这种相状,你现在出家成道以后再回来王宫,哎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阿难尊者看到这样的相状产生感受。
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影像,这影像会感生一个感受。从经文当中阿难尊者的感受,是一种快乐的感受,欢喜的感受,由感受就产生想法……佛陀的相状绝对不是欲爱所生,一定是清净的戒定慧所成就。
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感受,有什么缺点呢?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08
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三
净界法师
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感受,有什么缺点呢?
因为你这想法最初的根源是从相状而来的,由相引生感受,由感受产生想法,由想法推动他的出家。所以你整个出家的想法都是因为有三十二相的关系,那么当佛陀的相状改变的时候就麻烦了;当佛陀有一天变老了,变丑了,甚至于佛陀死亡了,他的色身三十二相消失了。因为他是有为法,那你的想法是不是也改变了呢?
因为你当初的想法是由感受来的,感受是由外境来的,而外境是生灭的,所以你的心也就跟着生灭了。所以你的发心是很脆弱的,随时可以破坏的。
《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因为你用相状用音声来求佛陀的功德,这都是生灭法。
我们修学的心有二种情况,蕅益大师说:
第一个心是外面给你的,你的心接触到外境产生发心,我为什么要修学?我看到三宝的形象非常的清净庄严,所以我愿意来皈依三宝。师父说:我看你皈依三宝的心不会持久,因为你看到三宝的相状很清净庄严,而万一三宝的形象被破坏了,你就不修行。
你最初的心是由外面来的,外境刺激你才有这个心的,这就是生灭心。
说你为什么修行,因我的内心当中具足跟佛一样的功德,因为我有清净的本性,我修行跟外面没有关系,我是在开显我的真如本性。
所以当你在修行的时候,这一念心是从里面生起来的,这个心谁都不能破坏,魔王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印光大师文钞就有这样的开示:有人问印光大师说:大师,你一生弘扬净土法门,你到底看过多少感应的事情,多少人因为念佛的关系,有感应消业障,有多少人你亲眼看到他求生净土。
印光大师说:全世界的人念佛都没有感应,全世界的人念佛都没有求生净土,我照样念佛,我照样求生净土,跟外境没有关系。
不生灭心,印光大师这种心,第一个功德圆满,第二他的心不受外境所破坏。这个心就是我们后来,七处破妄,十番显见,讲了三卷就是要把它找出来的那念心。
师父说:你现在不能在你生灭变化当中,找到一个不变的清净本性,你找不到那个心,你就很难修行。因为你这个心动得很厉害,稍微有一点八风一吹,你就动。
这地方佛陀要破阿难尊者的妄之前,先把他的妄逼出来,你当初为什么修行?这样一逼就把它逼出来了,我当初是看到佛陀的相状而修行,缘外境而产生的心。
这是先把病相找出来,佛陀后面会开始破除。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09
我们一般人很容易忘掉我们还有来生!
净界法师
庚二、示以常心直道。(分二:辛一、点示常心。辛二、劝修直道)
辛一、点示常心。
迷真起妄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我们是怎样生起妄心呢?因为我们迷失了真心,所以才有妄心;当我们迷失光明的时候,黑暗就出现了。
佛陀说:善哉阿难!这善哉是很奇怪了,因为佛陀最后是要破他的,为什么善哉呢?善哉有肯定的意思,就是说阿难尊者你说得很对啊!
这地方的善哉有安慰的意思,也有赞叹意思。安慰的意思是说:阿难尊者你毕竟刚出家没有多久,身为一个初学者,我们刚开始依止攀缘心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一开始不要说攀缘心不好,因为每一个人刚开始都是依止攀缘心,你看我们一定要眼睛看到佛像,我才能拜佛,我一定要把外面整个环境弄得很干净、很寂静,我才有心念佛。所以我们刚开始这个修行的心是不能离开外境而安住的,刚开始不可以的。
所以身为一个初学者他缘殊胜的相来修行这是很合理的,我们不能说他错,只能够说他不圆满。
所以佛陀要提升阿难尊者修学层次之前,先赞叹他说:不错!虽然你刚开始的时候依止生灭心,依止对立的思考。舍弃了世俗的爱,而追求一个更好的爱,以爱来舍爱;以一个殊胜的相状,来舍掉另外一个相状。虽然不圆满,但也不妨是一个初学的方便。所以佛陀基本上对于一个初学者是赞叹的"善哉阿难!"因为你至少能够知道善恶的因果相状。
佛陀说:你应该进一步了解一个道理,一切众生在六道轮回当中,他的生命是生死相续的。我们的生命是有来生的,这很重要!
我们一般人很容易忘掉我们还有来生,因为我们被现在的因缘搞得团团转。
如果一个人没有来生,那事情很单纯,那你不用修行。因为我们死掉以后,人死如灯灭,那修行干什么呢?可怕的是我们死掉以后事情还没解决,还创造另外一个生命,所以我们必须要面对这个问题。
就是生死是相续的,因为烦恼产生业力,业力创造一个果报,这果报又创造一个五蕴的身心,然后我们的心攀缘五蕴身心的时候,又产生另外一个烦恼,又造业又得一个五蕴身心,就像车的轮子一样辗转的相续,没有停止的时候。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个生死相续的果报呢?
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常住的意思是不生不灭,它没有生灭相;真心是指它不随外境而变化,指它不增不减,从生跟灭的中间它没有变化相叫真心。
这样的一个常住真心它的体性是性净之体是性明之体。
净指的是它空观所成就一个不变的体;明指的是它随缘的作用;它有不变跟随缘二种的体性,这就是常住真心。也就是我们今天之所以会生死轮转,因为我们没有很认真的去观照,去安住在常住真心而导致这样的结果。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0
一个虚妄的根本不可能创造一个真实的功德!
净界法师
依妄轮转
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我们今天一个生死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心没有安住在一个清净光明的本体,而安住在一个妄想。妄想的重点在此想不真,不真就是它变化,所以才有流转的果报。
我们解释一下:
用诸妄想,妄想的产生,是从外面来的,真心是从里面生起。妄想就是说我们有一个境,由境当中产生一个感受,而这感受产生一个想法。
譬如说我们今天看到了财富,我们看到财富以后会产生一个感受,会产生一个想法;有些人看到财富的想法是,我应该把这财富跟这些贫穷人的人分享,产生一个布施的想法,这个人以后会有富贵的果报。有些人看到财富以后心想,这财富我应该我自己受用,悭贪的想法,你以后就是贫穷。
又譬如说:我们遇到了事情,有些人遇到逆境的刺激,他产生了想法就是嗔心,脾气就发动起来,这个人果报会比较丑陋;有些人遇到事情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慈悲宽恕包容的想法,你以后的果报会比较庄严。
想法会决定我们造业,你生起正面的想法你容易造善业,你生起一个负面的想法你容易造恶业。但是不管你造善造恶,它的关键点是此想不真,它是变化的,所以他就产生了生死流转。
我们不能够说妄想不好,因为你刚开始修学也是依止妄想,只是说我们刚开始先生起一个好的妄想,产生一个布施的妄想、持戒的妄想、忍辱的妄想。但是当我们想要了生脱死的时候,要破那最后的生死关头的时候,那你就要用这常住真心,你心要进入常住真心,否则你没办法破除妄想。
这地方等于把我们生命的二种根本挑出来:
一、涅槃安乐的根本常住真心:二、生死轮回的根本所谓的妄想。
佛法的道理是讲诸法因缘生,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情会出现,一定有它的道理,一定有它的原因,事出必有因。
为什么在我们的生命会出现生死轮回,为什么文殊师利菩萨他就没有生死轮回?这绝对不是上帝的意思,因为我们习惯性以妄想思考事情,文殊菩萨用常住真心在思考事情,根本不一样。
什么叫根本?后面会解释…;佛陀问阿难尊者:你知道什么是根本吗?你用沙去煮饭,你用沙放进电锅煮三个小时,这叫做热沙。你不可能煮成饭,饭的根本是米,你要找到米,你没有找到米,你一辈子就不可能煮成饭。意思是说:你没有找到常住真心你就用你妄想的心,随着外境动动动动…,遇到好的因缘你就开始学佛,遇到不好的因缘你就放逸,你一辈子不可能成就无上菩提。因为你依止的是妄想,他根本是妄想,一个虚妄的根本不可能创造一个真实的功德,就好像说你今天是沙,你一辈子煮不成饭,是这个道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0
真实的修行,你一定是从内而外,不能从外而内!
净界法师
佛陀在破除阿难尊者的妄想之前,他先讲出二种根本。佛教的根本理论是讲诸法因缘生,一个人会生死流转,另一个人会产生涅槃安乐,背后都是有它的原因。当然所谓的原因主要的就是我们那一念心,就是我们心态的不同。
如果我们今天是用一种攀缘外境的妄想来修学,我们可以创造一种非常殊胜的善业,成就一个安乐的果报。但是这果报会有个问题?它不会持久。你看生到天上的人都不会持久,他享受天福,总有一天他一定要从天上掉下来。
为什么?因为他刚开始的时候是用生灭心来攀缘殊胜的三宝境来修学,它的本质是生灭的,所以他的果报会有一定的期限。
但是我们看佛陀,成就佛陀以后,我们没有看过哪一个佛陀又掉下来,没有过!他成就佛陀他永远是佛陀,他不会受时间空间的障碍,因为他刚开始的时候就依止不生灭心,这就是问题点。
我想我们在座很多人学过唯识学《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颂》。《唯识学》跟《楞严经》的确在思考模式上不太一样。我们可以这样讲,《楞严经》是在破唯识的,我们刚开始依止《唯识学》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要怎么修学呢?这要根、境的和合才产生识,所以第六意识一定有外境的刺激,才能够产生心识的活动。
学《唯识》都知道,我们的心不能单独存在,没有外境就没有内心。我们刚开始在修《唯识》的时候,是有一个外境的刺激产生一个善心,由这善心再创造一个外境,由这一个外境再产生另外一个善心。然后才能够所谓的断恶修善,然后才能够辗转增胜。所以《唯识》的第六意识是受阿赖耶识的影响,阿赖耶识要变现好的因缘,第六意识就能够好好的修学;阿赖耶识变现一个不好的因缘,第六意识就开始造业放逸。
《唯识》的思考是这样子,心随境转。《楞严经》它否定这种思考模式,它说这种观念是不对的。《楞严经》的心它不是从外境,它是你的心,你开始回光返照你的真如本性;我的真如本性没有二法,它是清净的,所以我应该断除恶法。为什么?因为我本来就没有这个东西,我的内心本来就没这个东西,我就不应该存在这东西,这是我捏造出的,所以我应该舍掉;我的内心本来就具足无量的功德,所以我必须把它开显出来,所以我要修善。
所以它整个修学是称性起修,它是从内心发动出来,然后再创造外在的因缘。
我希望大家把内心要分清楚,我们这一念心,一个是从外面来的,这就叫生灭心;一个是从你内心发出来的,这就是不生灭心,这是容易判断的。
所以真实的修行,你一定是从内而外,不能从外而内。
如果你现在的修学,整个功德还是从外而内,那你这修学不会持久,绝对不会持久!因为你是生灭心,而且你这样修学也不能了生死,因为你的本质是生灭。以生灭心不可能得到不生灭果,因为本质不一样。
所以佛陀说: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你拿一盘沙,你煮了三小时,顶多叫做热沙,只是温度增加而已,沙本质没有改变。我们一定要将心地法门弄清楚,你到底是依止妄想还是依止真心,这样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0
佛法讲出一个道理,说直心是成佛之道!
净界法师
辛二、劝修直道
随顺直心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詶我所问!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你今天问我一个问题,怎么样成就无上菩提。你今天所追求的目标是一个成佛的目标。成佛目标这样的结果一定有它的因地。那它的因地是什么呢?
就是真发明性,你必须真正的去了解我们内在的清净本性。
如果阿难尊者你今天问我说:怎么样能够生天,怎么样创造来生的安乐果报?那我就不会跟你讲那么深入的东西。既然你今天要问的是一个无上菩提,所以你就必须要理解这无上菩提,它是有一个真实的因地的,就是你要找到你的清净本性。基于这样成佛的一大事因缘,你现在要好好的以正直的心,来詶答我的问题;我问你什么你就直接回答,不要弯弯曲曲,不要有太多的想法,根据事实直接回答就好了,这叫做直心;用直心来詶答我的问题。
为什么要用直心?佛法讲出一个道理,说直心是成佛之道。
直心即道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十方如来都是我们修学佛道当中,已经成就圆满果报的佛陀,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佛,其实都是依止同一个道路而成就的。依止一个道路而能够出离,分段变异二种生死,而能够成就佛道。什么道路呢?都是依止直心。
这地方的直心蕅益大师的意思是正念真如,从你的真如本性发动出来的叫直心;从外境刺激你而产生的想法这叫做妄想。这地方判定很简单,从你真如的本性直下发动出来的就叫直心,外境产生的叫妄想。
十方诸佛在修学圣道的时候,没有一个例外的,都是同一道故,都是依止直心才能够成佛的。也就是心直、言直,内心能够正直,言语也能够正直。这样子从最初的发心到最后成佛,这整个成佛之道的过程,中间都不能够有弯曲的相貌。
什么弯曲呢?就是你的心攀缘外境,产生很多很多生灭的妄想,这就弯曲之相。
一个人为什么在修学的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烦恼而退堕?一个人为什么在修学过程中会着魔,成就五阴魔境?
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妄想活动,他的心开始攀缘外境,所以它产生极大的烦恼,产生很大的魔障,把他前面修习的功德完全破坏掉了。
也就是说,当我们不能直心正念真如的时候,你的障碍就会出现。
禅宗说一句话:直心是道场,能办大事故。成佛的大事一定是以正念真如,从真如本性发动的修学,才能够成就大事的。
我们一再强调一个观念,印光大师说修学只有二句话: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我们讲称性起修,你所有的功德要从你内心的真如本性,去思惟真如本性,而发起你的一个菩提心。最后的修学无不还归此法界,所有的修学都是在开显你自性的功德,从你这一念真如的心出发来修波罗蜜,最后还是回归到你这一念真如的本性。
所以到最后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只是在过程当中假借外面的人事因缘,来开显你内心的功德而已,借境修心如此而已。整个过程当中都必须要正念真如、正念真如……,当你的心忘失了真如,当你的心向外攀缘,就会产生弯曲之相,就会产生种种的障碍。
这是十方诸佛在成就无上菩提道路的时候,没有一个例外的,都一定要直心才能够远离障碍。
佛陀在破除阿难尊者妄想的攀缘心之前,先讲二个道理:一、讲到生死涅槃的根本;二、讲到直心是成佛唯一的道路。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1
七处破妄之一 正破计内--- 一
净界法师
庚三、广破七番妄计(古人说七处破妄)。
分七、辛一、正破计内。 辛二、破转计在外。辛三、破转计潜根。辛四、破转计见内。辛五、破转计随生。辛六、破转计中间。辛七、破转计无著。从七处来破除阿难尊者向外攀缘的一个妄想。
辛一、正破计内。
破除阿难尊者他执着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是在身体之内,破除身内的执着。
(分五:壬一、征起缘心。壬二、喻明降伏。壬三、牒其内执。壬四、悬示定名。壬五、正破非内)
壬一、征起缘心。
佛陀先征问,阿难尊者当下这一念攀缘心,你到底是怎么生起的?生起以后又在什么处所?
征问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佛陀问阿难尊者说: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当初发心要跟佛陀出家,你说你是因为你这一念心去攀缘佛陀殊胜的三十二相。这当中有一个能所,能缘是我们这一念攀缘的心,所缘的是三十二相。佛陀问阿难:你现在说一说,你是将何所见?谁为爱乐?这当中一定有一个见跟一个爱,你是用什么来见到三十二相,又用什么东西来爱这三十二相呢?
回答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在整个爱乐三十二相的过程,我是用二个东西来爱乐:第一、心;第二、目。
心、目就是本经后面说的六根门头,我们整个心对外面的造作没有离开六个门,六根门头分成二个部份:一、前五识,前五识依止五根去取外面的色身香味触,这五种的尘境,产生一个影像,色有色的影像,音声有音声的影像。假设我们是善业比较强的人,我们会产生比较美好的影像,如果我们是比较属于罪业深重的人,就会产生一个卑贱苦恼的影像。
总而言之,这影像的取得,就是用这个目,用前五识来取得这个影像;然后前五识把这影像再丢给第六意识来分别,第六意识就会产生一个感受跟想法,这想法就会发动它去造业。如果产生一个正面的想法就造善业,如果产生负面的想法就造恶业。
所以阿难尊者说:我是用我的眼睛来取得佛陀三十二相。
因为佛陀三十二相是外面的东西,那你要把这相变成你受用,要经过眼睛的转换。你看我们今天看这佛像,每一个人看到不同,这表示每一个人有不同的眼识。
所以你的前五识去攀缘佛像的时候,每一个人得到自己的影像,因为我们过去所造的业不同。所以我们一定先由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先取得外在的相状,然后再交给第六意识,去产生种种快乐的感受,产生种种善恶的想法。
阿难尊者说:因为我产生一种好的想法,所以我就发心要出家,愿意能够舍离生死,这就是我攀缘三十二相的整个过程。
这地方蕅益大师说:其实佛陀已经露出一个消息了。佛陀的意思是说:你攀缘我的三十二相有什么用,这是我的三十二相,也不是你的三十二相。你对我的三十二相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想法,跟你完全没有关系。因为这毕竟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不是你阿难尊者的三十二相。你要成就你的三十二相,你还得向你内心中去求。
这地方就是说我们在修行过程中,我们在念佛的时候,禅宗都会说:念佛是谁?你要回光返照你那个明了的心,本来就具足阿弥陀佛无量的功德,你是假借这个佛号把他开显出来而已,你的心不要老是心向外攀缘,你是托彼名号,显我自性。
这地方佛陀有要阿难尊者去回光返照的这一层意思,但阿难尊者从经文当中知道他还没有体会出来。
阿难尊者去攀缘胜相的这一念心,主要就是根据他的眼睛去取相,由第六意识来分别,来创造一个殊胜的想法。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1
七处破妄之一 正破计内---二
净界法师
壬二、喻明降伏。
佛陀在讲道理之前先讲出一个譬喻,譬喻容易了解,从譬喻当中再回归到道理就容易了解,再说明降伏妄想的方法。
征问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佛陀先提出一个问。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正如你阿难尊者所说的,你真正爱乐三十二相的过程,是由于心目的关系;你是用眼睛来取相,然后再由第六意识来分别产生很多的想法,所以才产生行动而出家。如果你不能真正了解心目所在的处所,你就不能降伏它的烦恼。
我们今天要降伏攀缘心,你一定要知道它在哪里。我知道攀缘心是生死的根本,我想把它消灭,但是到底攀缘心在哪里呢?如果你连它的处所都找不到,你怎么消灭它呢?这道理讲出一个譬喻:
譬喻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譬如有一个国家很大,国王有一个困扰,就是他的珍宝经常丢掉,虽然他的国家有很多的珍宝,但是经常被盗贼侵入把珍宝给夺走。后来这国王实在受不了了,下定决心要发兵来消除这些盗贼。但国王必须在出兵之前要知道一个重点,盗贼在哪里?他藏在哪里?你说你的军队很厉害,很会打仗,要打敌人,那敌人在哪里,你要先找到!
合法
始汝流转,心目为咎!
其实盗贼就在我们的六根门头,在我们的心目当中。
蕅益大师说:这国王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就是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本来我们的本性就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说这国王本来很多的珍宝,这国王有依止一个国土,这国土就是六根。国土六根当中产生了盗贼,这盗贼有二种:一个是外贼,一个是内贼。外就是六尘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活动去刺激六识,这六识就是内贼。六尘六识二个交互作用,在六根里面活动,在这国土中活动,最后伤害的是谁?伤害的是我们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国王的功德一天一天的被遮盖了。
我们知道这贼有内贼跟外贼,外贼是六尘,内贼是我们内在的六识,我们的分别心。
我现在要问大家一个问题:阿难尊者去托钵遇到了盗贼,破坏他出家的功德。第一个贼是摩登伽女,摩登伽女用咒术来诱惑阿难尊者,这叫外贼:第二个、阿难尊者他遇到这外贼的时候,他产生了内贼,他的烦恼开始活动,内外和合就造业了。
这问题错在哪里?你说这事情是摩登伽女错,还是阿难尊者错呢?
说:我们今天去造业,是外境错还是我们内心错?
蕅益大师说:内贼不生,外贼不会生起。
色不迷人人自迷,你不能够说外境有错,因为外境它没有自性,它只是一个业力的显现;你内心要是不动,你安住在真如本性,这外贼没办法真正伤害你。
所以蕅益大师说:问题在内贼。六根当中我们第六意识的攀缘心,这是内贼。
这地方是把他攀缘的相貌给标出来。使令你生死流转的,就在你六根当中有六个贼,六个贼当中以第六意识作主,是个贼王,它是破坏我们功德的一个贼,它是一切过失的根本。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2
七处破妄之一 正破计内---三
净界法师
壬三、牒其内执。牒:很明白的指出来。内执:内在执着的处所。
(分二:癸一、正牒。先正式的指出它的相貌。癸二、立例)
征问
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佛陀说我问你:你今天之所以受到摩登伽女的zai 难,之所以内心当中产生盗贼,就是你六根门头第六意识的贼,那我问你这贼到底在哪里?心跟目在哪里?
回答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阿难白佛陀说:世尊!这道理很简单的。这世间是有十种的凡夫众生 (异生性就是凡夫,圣人叫同生性。凡夫的心受外境的刺激产生很多的妄想,每一个人的妄想不同,每一个人的业力也不同,果报也不同,叫异生。其实这十种异生具足来说是有十二种,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一切有情众生十二种的种类,都是把我们这一念的攀缘心,都是居在身体之内的。
怎么说呢?纵然像佛陀,您看您的眼睛像莲花一样,也是在佛陀的脸部上面。所以我今天观察我的眼睛,这所谓的浮尘根是由地水火风四尘所成(浮根是所尘,四尘是缘尘);地水火风所成的眼根,也是在我的脸部上,那么我心中的意识分别心,这攀缘心也在我的身体之内。
佛陀问阿难尊者:你这攀缘心,这个内贼在哪里?阿难尊者说:在我的身体之内(先把他执着的相貌标出来)
癸二、立例
所见之境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
佛告阿难:你现在是坐在如来说法的讲堂,你从讲堂中透过大门窗户向外观察,看到外面很多很多祇陀太子所布施的树林,这树林到底在哪里呢?(佛问阿难树林在的处所)
阿难尊者说:这道理很简单。世尊!这广大的楼阁的清净讲堂,它的位置是在给孤独园的中间,树林是在讲堂之外。这地方有一个能见跟所见,能见的是阿难尊者,所见的是讲堂跟树林。
这所见有内境跟外境,有内在的所缘境跟外在的所缘境。什么是内在的所缘境?讲堂是内在的所缘境,因为阿难尊者在讲堂当中,所以讲堂是他的内境,内在的所缘境;透过讲堂看出去外面,树林是外在的所缘境。
所见次第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佛陀说:阿难!你现在人是能看到东西,是能见,那你到底先看什么?它的先后次第是什么呢?
世尊!我在讲堂当中,当然先看到讲堂内的境界;我在讲堂当中我先看到佛陀高高坐在法座上,先看到佛陀,然后看到听法的大众,我看到整个讲堂内的境界,然后再透过窗户往外看,看到外在的境界是种种的树林。当然是先看到内境再看到外境。
远见之由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阿难尊者你看到树林,是用什么为见呢?阿难尊者回答:世尊!因为这大讲堂这大门开得很大,窗户也很多,这大门跟窗户都是内外开通的;所以我在讲堂当中,依止这窗户,依止大门,就看到外面的树林。
蕅益大师说:有二层的譬喻,有能所。能见的是阿难,所见的是有内境跟外境:内境是讲堂里面的佛陀跟与会的大众,外境是外面种种的树林。因为阿难尊者本身是居在内,所以他一定先看到内境再看到外境。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2
七处破妄之一 正破计内---四
净界法师
壬四、悬示定名。
佛陀在破斥阿难尊者妄想之前,先指示三昧的名称。
示名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
这时阿难尊者回答以后。世尊就在法会大众中,展开他的金色手臂摩阿难尊者的头顶(摩顶有安慰跟鼓励的意思)。告示阿难及大众说:在佛法当中有一种殊胜的三摩地,它的名称是大佛顶首楞严王。
大佛顶就是我们在修学之前所要找的真如本性,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生灭变化当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家。因为他是佛他是了了常知的,他是广大的、圆满的,他是殊胜尊贵的,所以叫大佛顶。
当我们找到大佛顶以后,我们所产生的作用,每一个作用都是首楞严王,都是功德圆满,都是坚固不可破坏。依止大佛顶而能够成就自力的如来密因修正了义;依止大佛顶而能够成就诸菩萨万行首楞严。以大佛顶来出发,产生的六波罗蜜,每一个波罗蜜都是功德圆满的,都是不可破坏的,称之首楞严王。
我们看它所显现的功德:
显德 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
劝修 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它是具足万行,它能够统摄一切万行的功德没有欠缺,这地方是指它的因地统摄一切万行。在果地就是十方如来都是经过大佛顶的修学,才能够成就福德智慧,二种庄严的妙觉佛果,没有一个例外。
一门就是说只有一个门,你找不到第二个门;这门是我们要趋向福慧二种庄严妙觉的庄严路,就是依止大佛顶,就是要依止真如本性之门,才能够成就这样的一个庄严路。所以你应该好好的谛听。阿难尊者这时候就顶礼佛陀,非常虔诚恭敬的来纳受佛陀的开示。
佛陀在破除妄想之前为什么把首楞严王大定的名称讲出来呢?
古德的注解有三层的意思:
一、要使令阿难尊者产生欢喜,令生欢喜。
因为阿难尊者这个时候他打击很大,好像一个人得到重病一样。佛陀说:没关系!佛陀里面有的是药,我在佛法当中有一个三摩地,它是大佛顶首楞严王,它一定能够救拔你,让你成佛。这时候就像一个病人预知有药物的想法,他就觉得自己有希望、有救,这个攀缘心可以消灭,佛道可以成就。所以这个地方,让阿难尊者产生欢喜的心、产生了希望。
二、远离怖畏。
佛陀即将要七处破妄,破到阿难尊者他的妄想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余地。那么阿难尊者会产生断灭之想,说我的妄想我说在内也不对,在外也不对,…在哪里都不对,破到最后整个妄想根本觅之了不可得。阿难尊者会恐怖,因为他习惯性都是用妄想来做事,习惯性用妄想来拜佛,用妄想来出家。这时候佛陀将妄想破了以后,他的内心没有依止处,所以产生怖畏。佛陀说你不要怕,你不依止妄想还有一个东西让你靠着,就是大佛顶性。
三、引生渴仰。
大佛顶的功德,它是具足万行,它是能够成就妙庄严路。让它产生渴求仰慕之心,那么他就能够很安定的来聆听以下的教诲。
在破妄之前先治病理,有令生欢喜、远离怖畏跟引生渴仰之心。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3
七处破妄之一 正破计内---五
净界法师
壬五、正破非内(分二、癸一、引例。癸二、正破)
癸一、引例。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佛告阿难:正如你所说的,你身在讲堂,你透过大门窗户的开通,看到外面的林园。那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是不是有一种众生在讲堂当中,它既然没有看到讲堂里面的东西,而直接看到外面的东西呢?有没有这种人呢?就是没有见到里面的内境,直接看到外境呢?
回答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阿难尊者回答说:世尊!一个人在讲堂里面安住,既然没有看到比较近距离的讲堂,而看到比较远外境的林泉,这是没有道理的。他既然身体在里面,他一定先看到里面的东西,再看到外面的东西的。
癸二、正破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
阿难!你所说的道理就是这样!你这心灵的心是能明白的去了别万物,假设你这明了的心是住在身体之内,那你应该先看到你身体里面的东西,再看到外面的东西啊!就像你这个人在讲堂,你一定先看到讲堂里面的境,再看到外面的境啊!既然你的心是住在身内,那是不是有一些众生,它真的看到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再看到外物呢?’
比况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
正破 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你说心肝脾胃离我们太近了,我们眼睛不能看到近距离,但是手爪毛发它的生长情况,这个离我们内部很远啊!还有筋脉的转动,你总应该看得到吧!那么近为什么看不到呢?
你的心有明了性,而你的心住在身体里面,那你应该先看到五脏六腑,看到手爪毛发的生长,你才能够看到外境啊!但事实上我们看不到里面的东西。既然我们看不到身内的东西,只看到外面的东西,这表示我们明了的心住在身体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看不到身体里面的东西。
我们一个人在讲堂,一定先看到讲堂里面的东西,再看到讲堂以外;如果心是住在身内,一定看到身内的东西再看到身外,所以住在身内是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一个利根人,七处破妄到第一观的时候就应该开悟了觅心了不可得。
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
我们这一念心一动,我们的心已经跟影像结合在一起了,《楞严经》叫做缘影之心,已经是一个所缘不是能缘;当你的心一动的时候,这是一个所缘境,不是能缘的心。
什么叫能缘心?就是你心不动的时候,你还没动的时候,你父母未生之前,那叫能缘心,你念头不要动,一念不生的时候。
你说我现在很高兴,那个是所缘境,因为你的心跟高兴的影像结合在一起高兴,高兴有高兴的相貌;我现在很悲伤,这个都不是心,这个已经落入了所缘境,你的心已经跟影像结合在一起。
我们今天把心带回家,观察你从什么地方来,向内印证,找到最后,啪!觅心了不可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就对啦!你念头没有动之前,那个就是你的家。
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你一个人一直回家,找到家的时候,你一切相不生,没有寸土;之所以有寸土,那是你向外一动,念头一动,才有一切的影像出来。
整个《楞严经》它一直破,破到最后觅心了不可得的时候,就是要阿难尊者回光返照,你还没有动念头之前你是什么相貌,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要把它找出来。当你动了念头,那就是影像,那不是你的心,那是一个生灭的影像。
整个七处破妄就只有一句话,就是要你觅心了不可得,从这个地方去找到真心。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3
用攀缘心来修学佛法是不会有成就的!
净界法师
佛教对生命的看法,是认为生命的产生是假借因缘所生的;说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当然这因缘我们如果追根究底,什么是因缘呢?
就是我们当下这一念明了的心,它是整个因缘的主导者;我们可以这样讲,当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念头一动,这个就是一个因缘。
当然这因缘从本经的角度来说有二种差别:
第一、是趋向于生死痛苦的因缘,第二、是趋向涅槃安乐的因缘。
本经是将因缘分成这二部份,生死跟涅槃。这二种因缘因为心态不同,一个依止的是攀缘心,一个是依止常住真心。
所谓的攀缘心,就是说这个心的产生,它是攀缘六尘的境界而生的:譬如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你为什出家呢?阿难尊者说:我看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我出家。他的心是缘三十二相而出家的。
这地方有个问题,因为三十二相是生灭法,佛陀的身相会衰老、会病痛、会死亡、会消失掉。所以他这个心变成一个生灭心,你依止生灭心,你不可能成就一个坚固不生灭的果,因为你的本质是生灭的。
所以当我们的心是由外境的刺激才产生的一种作用,那本经的定义叫做攀缘心,就是你一时的情绪。那么这种心态来修学佛法是不会有成就的,因为我们这种心态去修种种的善法,你的心都是向外攀缘,你得不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第二种心态是从你内在的清净本性,你观察你这一念心是清净的,然后从清净本性当中,发起一个菩萨的愿力,我一定要怎么做,我一定要誓断一切恶,我一定要誓修一切善,我一定要誓度一切众生。你这个心的产生是由内心发动出来,这个心就是一种常住真心,真实的心,那么这个心就跟涅槃相应。
所以你看阿难尊者,他祈请佛陀开示首楞严王三昧的法门,佛陀并没有讲法门,刚开始先不谈法门,先讲心态,先把心态调正了,你才有资格谈法门。其实真正的法门是在三卷半以后才讲到修行的法门,前面的三卷半都是在破妄显真,把我们的心态调整好。
这地方佛陀先破妄,破除我们妄想的执着。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4
七处破妄之二 破转计在外--- 一
净界法师
辛二、破转计在外。 (分二:壬一、转计。壬二、破斥。)
破除阿难尊者那种辗转的执着;执着我们这一念明了分别的心,是居在身外。
蕅益大师说:其实这七科的破妄都在发明一个道理,就是妄想无体。妄想他是随境生灭的,它没有一个自体的,没有真实自体,没有自体的东西当然就没有所谓的处所。一个东西它一定要有一个自体,它才有个处所,它既然没有自体当然没有处所。
所以佛陀就要阿难尊者回光返照,你这一念心,这一念修行的心,到底在哪里?你说你发心出家,你看到我三十二相,那么你这一念心在哪里?
佛陀的目的就是要阿难尊者回光返照,观照到他的心的本性是空寂的,没有自体的。前面阿难尊者是执着我们这一念心在身体之内,被佛陀破斥,这地方他又辗转的计度是在身体之外。
壬一、转计。先说明阿难尊者辗转计度的相貌
转计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前面阿难尊者他讲到心是在身内被佛陀破斥以后,他感到很惭愧,所以他就起立向佛陀顶礼说:我阿难听闻佛陀前面所说的,我们这一念心不居身内这样的法音。什么法音呢?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既然我的心见不到五脏六腑,怎么能够说我的心在身内呢?如此有道理的法音我真实觉悟了。觉悟什么呢?我知道我的心,其实是居住在身体之外;因为你看我都是看到外面的东西,我从来没看到我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可见得我这一念心是在外面的。这是他转计的相貌,阿难尊者把这样一个相貌,作出一个譬喻。
譬喻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燃)于室中 ,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
怎么知道我这一念心在外,是什么理由呢?譬如我们今天在一个黑暗的房间当中,点上一个灯光,这灯光在房间中点燃以后,这灯光它必定先照了室内的房间,然后再从大门当中去照了外面的庭园;也就是说这灯光的照了,它是先照近距离的,然后慢慢慢慢再照远距离的,房间里面是比较近,外面庭园是比较远,这道理是很清楚的。阿难尊者讲出这个譬喻,灯光照了由近而远的道理。
合法
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我们一切凡夫众生,我们这明了分别的心,我们没有一个见到身体里面五脏六腑,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这道理就好像灯光它一定是居在房间之外,所以他不能照了房间之内。如此的道理应该是非常的明白,而没有疑惑。就如同佛陀所说的,这种正确圆满了义的教法一样,应该是真实而不虚妄的耶?
得无妄耶这句话,古德的注解说:阿难尊者因为他前面提出的话是非常的肯定,被佛陀破斥以后,他这次讲的话就有一点犹豫不决,不是很确定,有一种请佛印证的意思,所以得无妄耶应该是这样的一个道理,而没有虚妄的吗?他心中有一种不确定的意思。
这一段是把阿难尊者转计在身外的一种相貌,阿难尊者向佛陀表达出来,叫做转计。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5
七处破妄之二 破转计在外---二
净界法师
壬二、破斥。 破斥当中佛陀先安立一个例子,再正示破除
(分二:癸一、立例。癸二、正破)
癸一、立例。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佛告阿难:这么多的一千二百五十个常随众的比丘,刚刚是随从我到室罗筏城去乞食。乞求什么饮食呢?乞求抟食,因为古时候印度吃饭它没有筷子是用手去拿的,所以他的饮食是一抟一抟的。这样的乞食结束以后,大家回到祇陀精舍,就把这乞食的过程作一个说明。
佛告阿难:我已宿斋。身为佛陀当然我已经吃饱。我已宿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佛为法王以法自在,所以在这例子当中佛陀不需要饮食,所以必须把佛陀先拣别出来,他跟阿罗汉有所不同,因为阿罗汉是需要饮食。所以佛陀在僧团当中先把自己拣别出来,身为佛陀当然我已经吃饱。
在这么多的比丘当中,假设在一千二百五十人当中只有一个人吃饱了,其他人都没有吃;一个人吃饱以后,其他人的肚子会有饱的感觉吗?
阿难回答:否也!世尊!这是不可能的。什么道理呢?这些大比丘虽然内心当中证得阿罗汉果,内心当中都成就我空的真理,但是他所依止的果报体是不同的。果报体是由业力所成就的,阿罗汉每一个人他入了三昧以后,他的心都是跟我空相应:但是出定的时候,有的阿罗汉长得比较庄严,有的比较丑陋,因为他前生造的业不同,所以这躯命是不同的。在不同的躯命当中,怎么可以说一个人吃饱以后其他人都饱呢?这是不可能的。
阿罗汉翻成中文叫无生,他能够做到无生,他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以后,他来生不再受生,他的生命结束了;但是不能说他无灭,因为他还有一次的死亡。
阿罗汉其实叫做心解脱,他的身没有解脱。他的心已经跟我空的真理相应,他观察五蕴的身心世界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只是一个业力的集合;刹那、刹那业力的显现,刹那、刹那现出了一个果报体来,它是一个动态的生命,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但是阿罗汉的色身没有解脱,他过去的业力还在主导他今生的色身,所以阿罗汉有时候会生病,有时候会中暑。身为一个有漏的生命体,当然他还是要饮食来资助他,所以你不能够说一个人吃饭其他的人都饱,这是不合理的;个人吃饭个人饱,所以阿罗汉只要是长时间没有吃饭,阿罗汉的色身也会死亡。
佛陀先安立这样的例子说,一个人吃饭其他人是不能饱的,再用例子的道理,来破除这一念心在外的道理。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5
七处破妄之二 破转计在外---三
净界法师
癸二、正破
外不相干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佛陀告诉阿难说:假设你这觉了知见之心,觉了指的是前五识的了别,它能够去摄取五尘的影像;知见指的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可以将前面五尘落谢的影子加以分别,而产生很多的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也产生很多很多善恶的想法。总而言之,这觉了知见之心就是我们这一念明了分别之心,我们不一定要把它分成前五识第六识,总之就是这一念心。假设你这觉了知见之心,是居在身体之外,那这样子会有严重过失。
什么过失呢?就是身心向外互不相干;身在心外,心在身外,你的身体在这个地方,你的心在外面,这样子的身心世界不产生互相的作用,自不相干。
这样子讲,当你的心有了知的时候,你的色身就不能有感觉;另一方面当你的身体有感觉的时候,你的心也不能了知,因为你的心在身体之外,你身体的感觉不能传递给内心,你内心的想法也不能传递给色身。这就是所谓的身心相外,自不相干。
这种道理就好像前面说的,二个比丘,你吃饭他也不能饱,他吃饭你也不能饱,这二个比丘是互不相干的,一样的道理;你吃饭你吃你的,他吃饭他吃他的。你的心在外面,如果你的色身有痛苦的感受,你怎么传递给你的内心呢?你内心在外面啊!身心世界产生了隔碍,就不能互相产生作用。这就会产生互不相干的问题,这种问题佛陀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
举例说明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 如是,世尊!
佛陀把他的手拿出来,他的手就像兜罗绵,又细又白的手,显现给阿难尊者看。你看到我的手吗?阿难尊者说:我看到了,你的手就在我的前面,我用眼睛看到啦!佛陀说:你用你色身其中一个部份---眼睛去看手的时候,你眼睛看到手,你有没有把你的讯息传递给你的第六意识心,你心中会有产生感受想法吗?
阿难尊者说:如是!世尊!有啊!我用我眼睛看到你的手的时候,我的确有把这样的一种讯息传递给我内心;这色身跟内心是可以沟通的,我内心有感觉,我就会把感觉传递给内心。这样子讲就跟自己前面所提宗旨相违背了。
正破邪执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佛告阿难:既然你眼睛看到我的手的时候,你内心会产生欢喜羡慕的心,那表示身心世界是互相了知的,身心世界是可以相互作用的。这样子你的心怎么说是在身体之外呢?
你前面所说的,你明了分别的心,住在身外是没有道理的。你的心住在外面,这样身心世界就是二个个体,就像二个阿罗汉,你吃饭他不能饱,他吃饭你也不能饱,那么身心世界不能产生一个相互的作用,跟现实的情况不相符合。
我们现实情况是,身心世界可以相互作用。
过去有一对母女,母亲带着小女孩在乡村里面生活,后来遇到饥荒的时代,他们没有饭吃。这母亲看这样死守下去就完蛋了,他的母亲就拿一个布袋装了很多的沙,把这布袋绑起来吊在梁上面。母亲跟小女孩说,你不要紧张,这边有一包米在这个地方,我有事情出去办一下子,我回来就马上用这米煮粥给你吃。
这母亲出去了七天都没回来,隔壁的邻居看这小女生都没吃饭跑来跑去,就过来问小女孩这怎么回事呢?你妈妈呢?小孩说:妈妈出去不在。邻居问:她走了时候有交代什么事吗?小女孩说:妈妈说上面有吊一包米,回来的时候会煮粥给我吃。邻居就将米拿下来,把布袋一打开,里面都是沙。这小女孩看到这是沙的时候,当下马上气绝 身亡,马上死掉。就是她那个心中的愿望被破坏了。
为什么她刚开始不会死亡呢?
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愿望,一个人心中有愿望能够滋养色身。所以身心世界它是互通的,你心中有愿望的时候,你色身的整个五脏六腑的运作就正常。所以身心世界是互相作用的,你看我们一个人的心情,你经常保持愉快、保持乐观,这是最好的补药,因为它滋养色身。
所以从现实的环境,心会影响色身,色身也会影响内心。你看你身体要是不好,你的心情也会比较躁动,所以这心身世界是相互作用的,你不能说心在外,身在里面,不可以,不合道理的!
这是阿难尊者第二个执着,执着内心在外,产生了一种,身心向外,互不相干的过失。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6
七处破妄之三 破转计潜根--- 一
净界法师
辛三、破转计潜根(分二:壬一、转计。壬二、破斥)
阿难尊者前面提出了在内在外都被破了以后,他就提出一个看法说:原来我这一念心就是潜伏在六根当中。
我能够看到东西的眼识,是潜伏在眼根,我能够听闻声音的这个闻,听闻的耳识是居在耳朵当中,乃至于我的第六意识,依止在意根当中。这六识它躲在六根当中,当它一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这六识就出来活动,没事的时候这识就躲在六根当中,叫做潜伏根中。以下的经文来看它主要的重点在眼根,眼识潜伏在眼根。
壬一、转计。
转计之相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阿难白佛言:佛陀!你讲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正如你老人家所说,不见内故,不居身内。
这一段是佛陀他破除心不在身内的一段。为什么不在身内呢?因为我内心见不到我的五脏六腑,所以我的心不在身内,这很有道理。
其次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的色身的感觉会影响我内心的想法,我内心的想法也会影响我色身的感觉,所以这二个是相互了知的。你看我眼睛看到佛陀您的手如兜罗绵的时候,我的心马上产生分别想法。所以身心世界是不能分离的,所以心也不在身外。既然不在内也不在外,我现在冷静好好的思惟,我已经知道了在一个地方。
征问处所
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椀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佛陀怕阿难尊者含糊笼统,说知道在一个地方,佛陀这时候一定要把他的妄想的根源找出来,否则这病根不找出来,阿难尊者就一辈子跟着妄想跑。所以佛陀就继续追问说:你说在一个地方,那这个处所在哪里呢?
阿难回答说:我这一念心一方面看不到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另一方面又能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这一念心很奇怪,看不到里面只能看得到外面。我依止这个道理我思惟,一定是潜伏在六根当中。
我们解释一下.阿难尊者所谓的六根,我们以眼根来看,他认为我们的眼根前面是开通的,后面是封闭的。你看眼球它前面的门是打开的,后面的门是关闭的;那么这一念心它住在眼根,所以它看出去很清楚,而往后看呢?因为眼根后面的门是关起来的,所以看不到后面。所以说为什么见到外面不见到里面呢?因为他潜伏在六根当中,而这六根呢,你看耳朵也一样,耳朵只听到外面听不到里面,因为它前面的门是开通的,后面的门是关闭的。
这以下阿难尊者借事显理说,假设有一个人,取琉璃椀合其两眼,琉璃椀是我们现在用玻璃所做的眼镜,用眼镜合他双眼之上,这眼睛上面虽然有物质眼镜的相合,但是彼此之间却也不互相障碍,你看我们戴眼镜,看东西也是看得非常清楚,眼镜是不会障碍眼睛的,是看得更清楚。这就好像是我的心住在眼根当中,我的眼根往九十度跑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我的眼根就看到那个地方,我的眼根往右边跑,我的心也跟着我的眼根往右边看。所以这很清楚啊!心是住在眼根当中,这绝对没有错的。眼根它是怎么去见,我的心就怎么分别,所以我的心一定是潜伏在眼根当中,我的耳识潜伏在耳朵当中。
这样子他能够挽救前面的过失,在内在外都不对;在内为什么见不到五脏六腑,在外的话又身心互不相知,潜伏在根中就能够挽救前面二种过失。
这地方就正式来挽救或者说是脱离内外的过失。
脱前二谬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我这觉了明知之心既然不见身内种种之物,那一定是潜伏在眼根:一方面看不到里面,一方面看不到外面,那么当然就在根里面。因为这眼根它前面是开通的,后面是封闭的,所以心住在里面就跟着眼睛跑,眼睛看到什么心就跟着眼睛走,这就是我心的处所。这是阿难尊者执着的一个相貌。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7
七处破妄之三 破转计潜根--- 二
净界法师
壬二、破斥(分二、:癸一、立例。癸二、正破)
癸一、立例。佛陀先立个例子再正式的破斥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佛告阿难:正如你所说的道理啊!你说我这明了分别的心是潜伏在眼根当中。这时眼根跟心的角色就像琉璃跟眼睛的角色;眼镜戴上去,眼睛在后面,眼镜在前面,就好像眼根在前面,心在后面一样。用这戴眼镜的人来看事情,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这个人用眼睛,合上双眼的时候,这戴眼镜的人去见山河大地的时候,他见到山河大地,他看得到眼镜本身吗?眼睛能够看得到眼镜吗?
阿难尊者说:如是世尊!这个人既然把眼镜戴上去了,他看到山河大地,他应该也同时看得到眼睛的。这是一个例子,因为眼镜在前面,眼睛在后面,所以他看出去一定先看到眼镜再看山河大地。
癸二、正破难问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你这明了分别之心是潜伏在眼根当中,就像眼镜戴上眼睛一样,这样子我们这一念心透过眼根去看到山河大地,为什么你没有看到眼根呢?你应该先看到眼根,就像你戴眼镜去看东西,你应该先看到眼镜,再看到山河大地。当我们这一念心在分别万法的时候,那你应该先看到眼根才看到山河大地才对啊!
双破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
假设你说你看到了眼睛,那就有问题了!因为眼即同境。眼根本来是能见,说我的眼根看到花,我的眼根是能见,花是所见。现在眼根被你看到了,那糟糕了,那眼根变成所见,那么眼根就变同外境,不得成随;眼根变成所缘了,变成所缘就跟你没关系了,那么就跟前面的过失一样了,心在外;眼根变成你身心世界外面的东西,那么身心就不能相随。
当你眼睛看到花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是一朵花,讲出花的名称,表示你的心跟眼根是互通的;假设眼根变成一个所见,就变成外境了,那么你的心跟眼根就不能相通了,就不能相随了,眼见心就不能相随,这是不合道理的,所以说你看到眼睛不合理。假设你说你的心看不到眼睛,那你怎么能够说你这一念心是潜伏在根里面呢?就像琉璃合一样啊!你这不合道理,你的心潜伏在眼根,你一定先看到眼根再看到山河大地啊!所以说你不能见也不合道理。
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总而言之,你这能知之心潜伏在根里,如琉璃合,是没有道理的,不能成立。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7
《楞严经》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净界法师
唯识学把所有的因缘所生法,分成三个重点根、尘、识,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我们一个人会造业,一定是要六根跟六尘接触,譬如说眼根接触色尘,这时候产生一个眼识,眼识再知会第六意识,这朵花很漂亮。所以根尘的碰撞它把识创造出来,这唯识学是同意的;我们耳朵听到声音的时候,我们这个识就产生出来;你看我本来没有了别的功能,但突然间听到声音,了别的功能就出现了。
但是这边要注意的就是说,这种了别之心我们叫缘影之心,它是攀缘六尘影像的心,当影像消失的时候,你的心就消失。
所以古德说: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你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它没有从任何地方来;那么你说我刚刚听到声音的时候我高兴,现在声音消失了,我前面那了别的心识也消失了。那你到哪里去了?也没有地方去。来没有地方来,去没有地方去,但是你眼根碰撞色尘的时候,它真的是有一个明了的功能出来,所以佛法讲缘生缘灭是这样子。
缘生缘灭这句话的道理,可以从二方面讲:缘生缘灭的意思就是说,作用是有的,作用你不能说没有。
你说我刚刚去拜佛。你为什么能够拜佛呢?当然我的眼睛看到佛像,而且这佛像很庄严,就把这样的讯息传给第六意识,产生恭敬的心,这个心再主导我的身体去拜佛;我的根接触尘,去创造一个拜佛的虔诚的第六意识。这样子缘生缘灭,是生灭法,你每一拜的拜,当你拜完以后!你说你刚刚拜佛的心跑哪里去了,没有了!但是作用没有失掉,那业果没有失掉。
佛陀今天破的是那个心是没有自体的,它没有真实的体性,但它的确是有作用。如果我们连作用也否定,那世界上没有因果了,因为你每一个造业都是生灭法,你刚刚念佛的时候也是一个生灭心在念佛,但当佛号消失的时候,你那个心也消失掉了。所以我们应该说,心的作用是有的,但是他的自体是没有的,今天我们要破的那个觅之了不可得的自体。因为你不把妄想根源找出来,没有把它拔掉,我们就一直跟着妄想走。
我再讲一遍:妄想最怕我们去找它的根源,我们从来没有去问妄想你从哪里来、你从哪里来?我们从来没有问,我们产生一个妄想,我们习惯就跟它走。
《楞严经》的观念就是你先等一等,你站起来,你看它的根源在哪里。这时候你回光返照,妄想没有根源。
我还没有拜佛的时候,我那拜佛的心,找不到,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那么在拜的时候,真的是有拜佛的心态;等到我拜完的时候,结束了跑来上课,我刚刚拜佛的心也是觅之了不可得。
还没有出生之前没有处所,正在拜的时候也没有处所,拜完了时候也没有处所,只有一种刹那刹那生灭的作用在造业,这个是有的!
《楞严经》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觅之了不可得以后,我们才能够把妄想的相貌看到,原来妄想是没有真实体性的,它是一种因缘的作用。
这时候我们会产生一个什么效果?
诸位想想看!当你回光返照,找到原来妄想是没有根源,你从今以后不随妄转,不是你主导我,是我主导你,我要你怎么样你就怎么样。今天我们每一个人要造业,一定要有一个想法,这是没有错的!要有一个感受,是没有错的!问题是我们不能被想法来带动我们,我们要来带动我们的想法。
今天我们有二种情况:第一、心随妄转,第二、心不随妄转。
这重点就是你要把妄想的根源找到,它觅之了不可得它没有真实的体性。没有真实的体性好处太多了,光是觅之了不可得在修行当中,你就很大很大的进步了;
第一、你从今以后,你看到妄想你知道他不真实,他只是一个因缘的作用,你不再那么害怕。所以我们在对治烦恼的时候,我们常常说:烦恼无尽誓愿断。
为什么我们能够断尽一切烦恼?
我讲实在话:假设每一个烦恼,贪欲的烦恼,嗔恚的烦恼……都有真实的体性,我们没有一个烦恼可以断的,没有一个可以成佛。因为它有真实的体性,你断不了,你顶多把它压制下来;我们顶多用石头把它压制,你不要动那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圣人他真的把烦恼断掉,那表示它没有自体,才能够断,观察烦恼本性是清净的,所以可以断烦恼。
第二、我们忏悔业障的时候非常好用。说为什么我们今天造那么多罪业可以忏悔?因为我们当初在造业的时候一念妄心攀缘妄境,产生了一种业力也是虚妄的,它的业性本空;当然业果是不失,但它的业性本空。所以我们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忏悔干净,因为妄想是无性的。
阿难尊者他示现凡夫是一样的,他不断的提出很多很多的转计,而佛陀一番一番的破斥。假设阿难尊者太聪明他第一次就开悟,那我们就看不到后面佛陀的破斥;阿难尊者必须要像一个凡夫一样不断的转计,由佛陀破斥,那么我们后世的弟子才能看得更清楚,原来妄想是没有自性。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8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
净界法师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
我们的法门有很多选择,你可以去拜佛,你可以去念佛,你可以去持咒。但是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重点不是你修什么法门,重点是能修的那一念心,到底你是依止真实的心还是虚妄的心,这才是重点。
我们这样子讲,你的心永远是主导者;你看同样一句佛号,跑到不同的心中产生的效果不一样。
你将《楞严经》参透了以后,你说这个人他有什么样殊胜的妙法,我都不相信;再好的法门你没有用真实的心去修,心是虚妄所有都是虚妄,因为你根本就是虚妄。你是一个沙,你用很高的温度去烤,一辈子还是个沙,因为你的本质是沙。问题是你的本质是沙,问题是你的本质是虚妄的,不是你温度有多高,不是你一天拜多少佛,不是的!重点不在这里。
六祖大师讲得很清楚:只问明心见性,不问禅定解脱。
禅定再高(后面五十阴魔会讲到),天魔外道禅定高的多的是。为什么他变成天魔外道呢?他是依止妄想心在修行,所有的加行都是在加强他虚妄的力量,他不修行还好,他越修行越严重,因为他本质是虚妄的。
我们在修行第一步就要走好,你到底要用什么心来修行;古人讲修行第一件事情明心见性很重要,了解你心中的真、妄很重要,什么是真实的心,你应该要去加强,什么心是虚妄的你要慢慢的舍离。
我觉得《楞严经》一个观念很重要,你刚开始你要先有判断力,你产生一念头,什么是你的主人,什么是贼,你要搞清楚。你什么是主人,什么是贼,你都搞不清楚,那你怎么办呢?哪些念头是要消灭的,哪些我们的愿力是要增长的,你都不知道,你这是标准的盲修瞎练。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什么样的心态是我们要不断加强的,跟涅槃相应的,什么样的心态是你要慢慢远离的。虽然我们刚开始做不到,但是我们要知道,至少我知道它是贼,至少我们要知道哪些心是妄想,你要先能够分别真妄,你才有希望。
所以整个修行过程当中,明心见性,了解真妄,这个是最重要的,至于修行那个慢慢来,先把心调端正,否则你越修行(后面会说)越变成天魔外道,越修行越变成阿修罗法界,那就完了!
所以刚开始我们先把妄想的心先把它破除,当然破除这个妄想……你看到这个地方,佛陀都没有要你怎么去对治它、都没有,你不要对治它,你先找到它的处所,你找到它的处所,它自己就消失掉,你不要对治。
佛陀他只问你一个问题,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找找看!到目前为止佛陀一直在提问题,说:你的心在哪里?他只是提出这个问题就好,这是非常高明,他没说让你去对治,他只问你一个问题,他只问你这一念出家的心在哪里,你从什么地方来?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8
七处破妄之四 破转计见内--- 一
净界法师
辛四、破转计见内(分二、壬一、转计。壬二、破斥)
阿难尊者他这时候又提出他新的看法,他辗转计度他的心是可以见到身体里面。这一科蕅益大师说就是等于第一科的转计。第一科阿难尊者他本来说心是在内。佛陀说你说在内,但是你看不到你里面的五脏六腑,所以被破了。阿难尊者他想一想说不对!我心是在内,而且我也见得到我里面的五脏六腑,所以他用第四科来挽救第一科的过失,他的心是在内的,而且的确可以看得到五脏六腑。
壬一、转计。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我今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阿难他又告诉佛说:佛陀!我现在把前面心在内的这种情况,又作一个比较深入的思惟,您听听看!
一切凡夫众生他身体有二种结构:一个是腑藏,腑,它在身体当中,它主管消化、排泄,又譬如说肠胃、膀胱…等,消化以后把多余的东西排出去,这叫腑;第二个是藏,心肝脾肺肾,它的功能就是把肠胃消化东西的营养,把它吸收起来,把这些能量散布到身体的筋脉去,来支持身体的运作,叫做藏。身体的结构就是腑跟藏这二件事情。那么这腑藏的五脏六腑是在身体之内的,这是一件事。
其次我们的身体有一个叫做七窍,七窍是二个眼睛、二个鼻孔、二个耳朵、一个嘴巴。七窍它是有穴,它有对外开通的穴在外面。
阿难尊者把身体分成二方面,一个是里面的腑藏,一个外面的七窍。因为五脏六腑在身体之内它没有光明,因为被我们的肚皮隔住了,所以他的相貌是暗相;所以看到五脏六腑是黑暗的,因为它里面没有光明;但是这七窍,它是对外通的,所以你看出去有很多光明;里面没有光明,外面是有光明。
我现在面对佛陀的时候,你看我的眼睛打开,通过我眼睛的窍,我看到佛陀很清楚,看到山河大地也很清楚,就是叫见外,看到外面。若我把眼睛闭起来,我看到一个暗相,这暗相就是我的五脏六腑啊!我眼睛闭起来的时候,我看到了前面暗相,这暗相就是五脏六腑,我的五脏六腑就是黑暗的相状,因为里面没有光明。其实我看得到,只是说它是一片暗相。
也就是说阿难尊者他认为这个见有二种:一个是见到外面,一个见到里面;我看到外面都是光明的很清楚,我往里面看的时候,五脏六腑本来就黑暗的,所以我眼睛一闭起来往里面看都是暗相。都是见,只是一个见到光明,一个见到黑暗。所以我之心在身体里面是没有错,我不是见不到我的五脏六腑,我是见到了一片暗相,这一片暗相就是五脏六腑,所以我还是有看到它。
这地方等于是挽救他第一科心在内的过失。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19
七处破妄之四 破转计见内---二
净界法师
壬二、破斥(分三:癸一、正破。癸二、转破、癸三、结破)
癸一、正破
就答难问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
佛告阿难:你说你把眼睛闭起来,你看到一片的暗相,你说暗相就是你的五脏六腑。那我问你一个问题,这黑暗相跟你的眼睛是有相对呢还是不相对?
我们眼根去看一个东西,能见的眼睛跟所对的东西一定要相对,譬如我眼睛看花,我的眼睛要是跟花不相对就看不到花,你把花放到我的后面,我就看不到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眼睛不能够跟它相对;若把这花前面用一块布遮住,我也看不到,因为我跟它不能相对。所以能见的眼根跟所见的色尘要相对,才能够构成一个所谓的见。佛陀把能见的观念先确立出来,你说你见到的暗相,这暗相就是五脏六腑。那这暗相到底是跟眼睛相对还是不相对,佛陀先提出这个问题。
对眼之非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你今天看到你的五脏六腑,这五脏六腑是被你看到了,五脏六腑一定要跟你的眼睛相对,如果相对的话,那有问题了?你看到的是一个暗相,你闭着眼睛看到是在你的眼前,你的五脏六腑是在你的身体里面,怎能够相对呢?如果你一定要说前面的暗相就是五脏六腑,那么这样子讲的话,你在黑暗的房间当中都没有光明,你看到的暗相,那都是你的五脏六腑了?这是不合道理的。这是有相对的情况。
不对之非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第二、你说不一定要相对,就看得到。那不相对是不能够成见,所以有的东西一定要有能见的眼跟所见的色尘,才叫相对!不相对就不能构成一个见了的功能。
佛陀以对跟不对,如果有相对…,你说我有相对,这暗相就是五脏六腑,那这样子讲的话,那你看到的暗相都是你的五脏六腑,那就不合理;如果说不相对,不相对就不能够成见。相对也不对,不相对也不对,所以说你看到暗相是五脏六腑是不合道理的。
这是佛陀正式的破斥,以下佛陀害怕阿难尊者又辗转的计度,再继续的破斥
癸二、转破
(分三:子一、破其转计内对。子二、破其转许在空。子三、破其转许两觉)
子一、破其转计内对。
内对是什么意思?佛陀说你今天眼睛闭起来看到暗相,这就是五脏六腑。为什么呢?你内对嘛!什么叫内对呢?就是我眼睛可以旋转,我眼睛可以看到外面,我也可以旋转一百八十度看到里面,叫内对。
以合难开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
纵然你今天离开了外见,外面这种所谓的见。你说我不必在外面相对,我在里面也可以相对,就是内对,我的眼睛,我可以回光返照一百八十度在背后相对的。相对的结果我眼睛一闭起来,眼睛就马上转一百八十度过去,看到了五脏六腑,看到一片的暗相,这个就是看到身体里面。
这样子讲,佛陀说那你眼睛打开的时候,看到光明相,看到山河大地;你的眼睛既然那么厉害可以向前看,可以向后看,那你为什么看不到你的脸部呢?你的脸部距离还比较近,你的眼睛能够一百八十度三百六十度的旋转,那你为什么看不到你的脸部,这是不合道理的。
不见之非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如果你眼睛看不到,那表示你的眼睛没有那么的厉害,可以旋转一百八十度三百六十度,不可能的。你想想看五脏六腑这么远,你都看到了,你的脸那么近你都看不到,所以看得到五脏六腑而看不到脸这是不合道理的。
见面之非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如果说你一定看得到你的脸,那么你的心跟眼睛一定是在虚空,只有一个东西在虚空才能够看到你全部的脸。表示说内对是不合道理的,因为你眼睛没那么厉害,不可能做这一百八十度的旋转、不可能。因为你再怎么旋转,你也看不到你的脸部,所以由此类推你一定看不到你的内脏。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20
七处破妄之四 破转计见内---三
净界法师
子二、破其转许在空。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这又是阿难尊者一种辗转的计度,又再进一步的追问。
我看得到我的脸,即便我的眼睛我的心在虚空也无所谓。佛陀说若你的眼睛跟心都在虚空,那会有一个问题?那你的心跟眼睛就不是你身体的一部份,它跑出去了,你的心跟眼睛在外面,那佛陀今天看到你的脸,那么佛陀的身就是你的身体;你看到你的脸,你的心跟眼睛在外面,那佛陀也看得到你的脸,那么佛陀的色身就是你的色身啦!因为你的色身变成在外面了,那这样子有什么问题呢?你的眼睛在外面,你的心也在外面,你的眼睛跟你的心都跑到外面去了,那你这本来的身体还有没有感觉呢?还有没有痛的感觉、痒的感觉呢?因为你的心跟眼睛都跑出去,因为你执着你一定看得到你的脸,所以它只好跑出去。他跑出去以后,你现在这个身体还有没有感觉,因为你的感觉已经跑出去了,还有没有感觉?
子三、破其转许两觉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如果你说身眼两觉,你一定要执着我外面的眼睛有一个感觉,我的身体也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你有二种感觉,你有二种明了知觉的感觉,那你一个阿难尊者的生命体,有一天你成佛的时候你成两尊佛。因为你有两种感觉,你有二个明了性,以后你同时成就两尊佛。
不可能的!
因为一个觉性,只有一尊佛,阿弥陀佛,本师释迦牟尼佛…,都是一种有情的觉性所成就的。如果你有二种性,那你就成就两尊佛,这跟事实是不相符合的;没有一个人成佛以后说他同时成就阿弥陀佛,同时成就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是不可能的。即便佛陀可以互含互摄,阿弥陀佛的心可以摄入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可以摄入阿弥陀佛,那也是两个心识相互作用,那是两尊佛互相作用,因为佛的心是无障碍的,但是这毕竟还是两尊佛。所以我们一个人的色身,只可能成就一个感觉,成为一个佛。
癸三、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总而言之,这是不合道理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20
你不要看这七处只是破妄,它是密显真心!
净界法师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七处破妄,其实就是在征心。在找那个心在哪里,也就是说你这一念心在哪里,你找找看!
所以蕅益大师说:其实后世的禅宗…禅宗基本上是不看经典,但他一定要看《楞严经》。你看禅宗的传承几乎都是《楞严经》的观念,从初祖开始,二祖慧可大师参访初祖说:弟子心不安,请和尚开示甘露法门。初祖什么法都不讲,问他说:你心不安,你把心找出来。结果二祖一回光返照,觅之了不可得,这样就安了。
你不随它转就好,它没有自体,你干嘛去安它呢?你只要不管它自然就消失掉了,你就一天到晚管它,越是管越复杂。我们这一念妄想最喜欢你跟它纠缠在一起,就没完没了。
讲实在话,妄想最怕的是什么?最怕你问它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你只要去看这妄想从哪里来,这个妄想就消失掉,它自然消失,它经不起你这样看。
二祖问初祖,初祖说将心来,觅心了不可得。
三祖去找二祖,也是一样说:我心中很多挂碍,请你告诉我一个安心法门。二祖说:谁绑住你了?三祖说:觅之了不可得,没人绑住我。这就是安心法门。
乃至于禅宗到末流参念佛是谁。你不要一天到晚念佛,向外攀缘,你想想看那能念的心是从哪里来,一找念佛是谁觅之了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你不要看这七处只是破妄,它是密显真心。
利根人破妄的时候,他就能够显出真实本性,了解真实本性以后,你就能够称性起修,随顺本性。你以后的修行是从里面发至出来的:称性起修,依体起用,你不是从表层上修行,表层意识是受外界牵引的。你有时候心情很好,有时候心情不好,晴时多云、偶阵雨,这样你就没办法修行,因为你的心就是被外境牵动。
蕅益大师说:七处征心,主要的目的要我们逆流造性。
我们这一念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我们的习惯是向外攀缘的一种生死流,我们的习惯是顺从妄想的方向去走,这就完了,没完没了!这生死的梦就永远做不完。
这时要怎么办呢?逆流,问你这一念心从哪里来,逆生死流去观照我们的本性,把妄想的真实体给它破坏掉。这时候你整个生死就没有根了,生死之花自然就枯萎了。
生死本来就不真实的,因为我们不断的顺从它,所以它就不断的相续下去,生死相续就是妄想相续。妄想它有个开关,你只要观察它妄想无性,它是无自性了,它的本性是自性空的,妄想的力量就慢慢消失了,生死也就慢慢消失掉。本经的观念就是这样子。所以你看他会不断的重复的去找这个心在哪里,问它的体性哪里。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21
七处破妄之五 破转计随生--- 一
净界法师
辛五、破转计随生(分二:壬一、转计。壬二、破斥)
随生就是我们这一念心,随着他所攀缘的境,它就哪里产生;我现在的心看这朵花,我的心就在花上面;我的心看这个灯,我心就在灯里面。阿难尊者现在他很聪明,他的处所就不一定了;前面讲固定都被佛陀你破,在里面、在外面、在根都被你破,我干脆讲一个不决定,我的心的处所是变化的随所何处,心者有知。我的心跟哪一个境接触,我的心就在那地方出现,随生,随境而生。
壬一、转计。
因为阿难尊者前面四番的执着,都是根据自己的知见,自己的想法,结果都被破斥。所以以下的三番,阿难尊者不再用自己的想法,这以下三番都是引用佛陀的教诲,用佛陀的过去的教诲来回答。
引佛昔教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阿难说:我身为佛陀侍者,我经常跟随佛陀的身边,也经常听闻佛陀对在家的二众跟出家二众,所谓的四众弟子开示。开示什么道理呢?
开示二层的道理:一、由心生故,种种法生;二、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这二句话是讲到心跟法之间相互辗转的因缘,这当中有构成整个佛教一种轮回的观念,一种生死相续的观念。
一、由心生故,种种法生。
这一段假设我们是以一期的生命来观察,以一个大段的生命,不要约着一个刹那的念头,这太微细了,以一期的生命。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于我们过去生,产生很多的心念,所以我们今生就出现很多很多差别的果报之法。
譬如我们过去的心,经常生起布施的心,由心生故,所以我们今生就产生很多很多富贵的法出现;有些人过去的心,有持戒的心,他今生就经常出现尊贵的法;有些人他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产生忍辱的心,他今生产生庄严色身的法。由过去种种的心态,而创造今生种种差别的法。这是讲过去跟现在之间相互的因缘.
二、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今生跟来生。前生的你创造了今生的你,我们前生产生很多善恶的心态,把你今生创造出来。那么我们今天在受用依正诸法的时候,又产生一个新的心态。由法生故,种种心生,由于今生我们在受用种种的色声香味触这些五尘之法的时候,我们又产生一个心的善恶心念,这心念又会造一个业又影响来生。
佛教的生命观是认为,过去的你创造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又创造来生的你;我们今生所受用的果报,讲实在话跟你没有关系。那跟谁有关系呢?跟前生的你有关系;如果你感觉很不错,你要感谢前生的你,如果你痛苦,你要忏悔前生的你。其实我们今生所造的业都还没表现出来。
因为异熟识在时间上有前后,我们今生所造的业,大部分都是在来生表现出来,今生就算是有也只是个花报而已,它还没有正式表现出来。我们今生的果报都是前生造的,所以才叫做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过去的心创造今生的法;由于我们受用今生的法,又创造一个心的心态。又因为这样子心产生法,法又牵动心,来构成一种所谓的佛教轮回的观念。轮回的观念是这样来的,这是佛法的一种所谓因缘观,这是佛陀经常开示的,这也是合乎真理的。
阿难尊者对这观念他提出他的看法,这一段是佛陀的真理,这以下是阿难尊者个人的解读。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22
七处破妄之五 破转计随生---二
净界法师
谬解标处
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我把这种观念,心产生法,法产生心的这种相互的关系,这种道理我自己把它分别一下,我得到一个结论:我能够去思惟分别的功能,就是我真实的心性,我的心性这么真实,有一个自体,当然有一个处所。处所在哪里呢?
随所合处,心则随有,其实这处所是不一定的,不像前面说一定在身内,一定在身外,一定在根里面。我的处所在哪里?我的心去缘什么境,跟什么境相合的时候,这个心就在那里出现;随所攀缘的境界这念心就在那出现,绝对不是我前面说的,在内在外中间三种处所。
蕅益大师说:阿难尊者。闻其言教,而不解其义。阿难尊者把佛陀的言教背下来,但是错解佛陀的意思。
佛陀说: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是在解释生灭是因缘生的,而因缘本身是因缘生,因缘灭的,它的本性是毕竟空的。佛陀是从这句话告诉我们去了解我们这一念心,是因为很多法的牵动,所以产生心。这一念心去造业又产生新的法,又去创造一个新的心态,所以这心态是因缘生因缘灭,是缘起性空的。从缘起性空当中去断除我们烦恼的根源,而趋向涅槃,佛陀是这个意思。
结果阿难尊者错解意思,所以阿难尊者错解佛陀的用意,把心生法生,把它当作这个心是有实体的。有实体的东西当然就可以跟谁去合,就有它的处所。所以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讲说 缪解标处缪解佛陀的真实义,而标出心的处所。
诸位要知道,一个东西有处所就有它的实体,有它的实体你就没办法断,有实体你断不了。
佛教经常讲一个观念说:诸法无生。什么叫无生?不是说真的有一个烦恼,然后我们把它断掉,不是的这个意思;也不是说真实有一个生死轮回把它断掉,不是这个意思。
《华严经》说如果真的有一个众生,我们修我空观、法空观,这众生给消灭了,变成佛陀,那我们每一个人都犯了杀罪。因为它是众生,你修止观把一个众生杀死了转成佛陀,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法本不生,今亦不灭。就是说本来就没有的、本来就没有!
诸位要知道我们今天的修行,只是把我们生命的本来面目,把它恢复过来而已,本来就没有生死,本来就没有烦恼。所以修行叫做什么?叫做恢复本来面目;把这些如梦如幻,我们虚妄的心,攀缘虚妄的境,创造虚妄的生命体,把它恢复到原来清净的本性,恢复本来面目而已。无生就是本来就没有生,所以佛教只是觉悟而已,觉悟以后你就不随它转,不随它转你生命就改变了;你随它转就是这句话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那你的生命就没完没了了。
所以后面佛陀讲完,我们自性本来清净,妄想是不真实的道理以后,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又起来问:清净本然,佛陀你说我们修行是恢复本来面目,妄想是不真实,是本来没有的,那怎么有山河大地?佛陀说:你一动念头就有了。你一迷的时候什么都有,你悟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你要回光返照它就没有,你要向外去攀缘什么都是有、什么都有,生死是有的,烦恼也是有的。
所以我们这一念心,诸位要知道有二个方向:一、你要顺着外面思考,顺这外境去思考,我保证有生死,我保证有轮回。二、你要回光返照,就什么都没有。就这二个方向。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23
七处破妄之五 破转计随生---三
净界法师
壬二、破斥(分三:癸一、牒计。癸二、正破。癸三、结破)
癸一、牒计。把阿难尊者它所执着的相貌,把它"牒"很明白的指出来。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你的意思是说,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前面阿难尊者是引用佛陀二段的开示: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但是他真正引用的是以下那一段,因为有种种的果报诸法的刺激,所以就使令我种种善恶心念产生,所以我的心在哪里,要看哪一个境来刺激我,谁刺激我,我的心就在那里。
这是他引用的第二段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我的心跟哪一个境,我在听声音的时候,我的心就在声音当中,我在看花的时候我的心就在花当中,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癸二、正破(分二:子一、破无体。子二、破有体)
子一、破无体
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你说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所以我的心的处所是不决定的,是变来变去的。佛陀就分成二种情况:第一、它是没有自体的;第二、有自体的。
一、没有自体。假设我们这一念心是没有自体,我们讲离尘无体,离开了这一念境它的体就不存在了。这样子讲就没有所谓的合不合啦!它没有自体,没有自体就没有处所,它只是一个虚妄的影像,一个虚妄的影像怎能够跟外境相合呢?假设你说心是没有自体的,只是一个影像能够跟外境相合,那这样子讲的话,这个十九界就可以跟第七尘相合,(佛法没有第十九界,只有六根、六尘、十八界;佛法是讲六尘没有第七尘。) 那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跟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相合,这个道理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你的心是没有体的。
是心无体其实佛陀告诉我们: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佛陀的意思就是在讲,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灭的。没有自体不是说没有作用,即空、即假、即中,空是空掉他的自体;即假是因缘它有刹那刹那的生灭作用。
譬如有人说你这人很好啊!你这个人很好这是一个境来刺激你的时候,你很欢喜;有人说你这个人很糟糕,你产生嗔心。但是你这一念心:你这个人很好,我们的心是什么样?是去攀缘你这个人很好的这个音声,才产生欢喜心;当你这个话忘掉以后,你这欢喜心就消失了,它离开尘境没有自体,它只是一个缘生缘灭的影像。
当你看到你这一念心是没有根源的,没有自体,只是一个缘生缘灭的影像,这时候你再来看人生,真的是一场梦,就像古人说的:梦里明明有六趣,死后空空无大千。古人讲:人生几十年,其实就是一场梦,如梦如幻。
佛陀在破的时候是在破那妄的自体,但是这梦不表示它没有作用,我们要借假修真;我们还是有这念头去修行,只是说我们知道妄想没有自体,我们不随它转。你这时候是菩萨的愿力,发自内心的,做你该做的事,而不是做你想做的事;从一种情绪化的一种心态,变成一种菩萨的愿力。这愿力不是外境的刺激,是发自内心的,称性起修。
我们讲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人他还是会起烦恼,跟我们一样,所有的烦恼都没有减少,但是他不会随烦恼而转。
这地方的关键在识心无体,这句话大家好好参一参,这一念心离开了六尘,找不到它的自体,它只是一个生灭的影像。这就是我们说的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楞严经》它的重点只有四个字,就是要我们回光返照。每一个念头起来回光返照,这一念心是哪里来的,如果这一念心是外境的刺激产生的,这一念心你要舍掉,如果你这一念心是你的愿力产生的,那这一念心你要顺从它,它怎么想,你就怎么做,你要产生行动。判定方式就是问一句话,经常要问一句话:你从哪里来?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24
我们刚开始修学偏重在一种业力的修学
净界法师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有二个重要的次第:第一、安乐道,第二、解脱道。
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是依止我们这一念的信心,去攀缘外在的人事,生起一个善念,或者是布施,或者持戒,或者忍辱。依止这样的善念,我们成就一种善业力,由这种善业力会招感我们来生安乐的果报,让你身体健康,财富非常的具足,有种种美好的眷属,让我们生命感到一种快乐的感受。
但是快乐的感受基本上是无常的,这快乐的果报结束以后,它就消失掉了。
所以我们刚开始修学偏重在一种业力的修学,依止一种生灭心去攀缘人事,而创造一种善业。
刚开始的心都是向外攀缘的,这是正常的。
慢慢的慢慢的,我们就开始提升,从安乐道趋向于解脱道。
解脱道的特色是它的心已经不再向外攀缘了。
它回光返照我们这一念心,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我们依止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心中的妄想的执取,而照了自己清净的本性,我们讲说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清净的本性当中破除自我意识的执取,用无我观,照了清净的本性,我们心中的烦恼就慢慢的淡泊。
它的重点在一种正念的修学,达到临终的正念。
所以我们可以把大乘佛法,分善业的修学跟正念的修学这二种次第。
我们可以从本经的缘起当中看得出来,阿难尊者刚开始,他为什么出家,他就是缘佛陀的三十二相而发起好心,这是善业的修学,所以佛陀并没有否定,佛陀说:善哉!阿难。佛陀也是一种鼓励的态度,使令阿难尊者他进一步要问,要趋向无上菩提的一种大乘止观;也就是说阿难尊者他不想只是安住在善业,他想要成就正念。所以佛陀就开显了本经的首楞严王三昧,我们怎么去观照我们的清净本性,我们要怎么样回到我们的清净本性,就是我们怎么样把心带回家,这就是本经的修学宗旨。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25
七处破妄之五 破转计随生---四
净界法师
子二、破有体
这地方阿难尊者的执着是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则随有。
说你的心在哪里呢?
阿难尊者说:我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譬如我的心去攀缘花,当我的心跟花接触的时候随所合处,心则随有,心就在那境的地方出现了;心境相合的处所,就是心的自体。
佛陀说:那你这个心是有自体还是没有自体?假设是没有自体,那前面讲过了,那当然是合乎真理,本来就没有自体;假设是有自体…佛陀经常用这种反证的方式,先假设它有自体,然后再证明这有自体是不成立的,所以结论是没有自体。若有自体应该怎么破呢?
(分二:丑一、约内外出入破。丑二、约一多遍不遍破)
丑一、约内外出入破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假设你这一念心是有真实体性,当然有真实体性它就必须有一个处所。那我们来找找它的处所在哪里,譬如你现在用你的手去捏你的身体,譬如你用手去捏你的脚,这时候汝所知心。当你的手跟脚一接触的时候,你会产生一个感觉跟想法,这种感觉、这种想法,这种心的明了功能是怎么来的呢?是从身体之内而出或是从身体之外而入呢?
你刚刚讲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你的心跟境接触的时候心就出现了,那么这样的一个自体,是从身体里面跑出来的,还是从身体之外跑进来的呢?
假设是从身体之内出来的,那么就跟第一科一样了---心在内,那前面破过了;假设是从身体外面而来的,我这感觉的感受是从身体之外,我一捏我的脚的时候,它从外面跑进来,若从外面跑进来,你应该先看到你的脸才对啊!但事实上我们看不到我们的脸,所以从外面来也不对。
所以结论是内心的自体是没有处所的。其实到这个地方已经将有体的地方给破了,下一段是阿难尊者另一个执着。
救见为眼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阿难言:应该是讲我能够见到我的脸,应该是眼睛能够见才对,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想法、一种明了的功能,能够见的应该是眼睛才对啊!佛陀你说的若从外来,先合见面,好像是用心来见,以心来见是不合乎见的涵义;换句话说,阿难尊者的意思是以眼睛来见,才合乎见的涵义。
辨眼无见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佛陀说:若眼根真的是能够见,那我们讲一个譬喻,你在房子中间,这个门能够见吗?当然不能见,我们当然是门里面有一个人,依止这个门看出去才能够见到外面,所以眼根只是一个门,一个工具而已;或者说已经死亡的人,他的眼根还在,他们能够见到东西吗?见不到,因为他的心已经消失掉。所以眼根只是一个色法,它只是一个物质,四大所成的色法,真正能见的是那一念心。
我们讲六根门头,见闻嗅尝觉知,这六种功能是因为我们有明了的心,才能够产生见闻嗅尝觉知的功能,是心能见的!
这一段是兼带的破斥,这地方是破内外出入,是从内而出或者是从外而入,来破有体的执着。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25
七处破妄之五 破转计随生---五
净界法师
丑二、约一多遍不遍破
总标四相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佛陀说:阿难!你能够有感觉有想法的心,是一定离开了尘境有它的自体。那么我问你,这样一个内心妄想的自体,是单一的自体?还是多重的心的自体?这种自体是普遍整个的自体?还是不普遍只是一个局部的自体?
别破四相
破一体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
假设你说你能够感觉能够想法的心,是一个单一的自体(单一是指你身体的四支,只有一支有心的感觉;譬如说你二支手二支脚,可能只是左手有这样感觉有这样的的想法这叫单一它不能普遍。),你整个自体是单一的,是不能分割的,这样你用手去捏你四支其中一支的时候,你四支都应该有感觉。因为你的自体是单一的,是一个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但是如果四支都有感觉的话,那么你在捏你的手或捏你的脚的时候,那你所捏的地方就不能有固定的处所;假设你捏是有固定的处所,那么你这个一体就不能成就。
你看我们捏左手的时候,只有左手有感觉,右手没有感觉,所以它这感觉也是局部的。你不能够说我的明了心是一个单一的自体,是一个整体化的,不能这样讲,单一自体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我们摸左手只有左手有感觉,摸右手只有右手有感觉,所以它是有它固定的处所的作用。
破多体
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你说我的感觉是可以分割的,头有头的感觉,手有手的感觉,脚有脚的感觉,各支有各支的感觉,各支有各支的想法,这个感觉想法是独立的,那这就有问题了!则成多重心体之人,那么哪一个心体是你呢?那么你这个身体有这么多重个别独立的感觉,那么你以后就成就多佛了。因为一个感觉就成就一个佛,所以多体是不能成立的。
破遍体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
假设是遍体,遍体就跟前面一体是一样的。就是普遍身体当中只有一种感觉,你摸一个地方全身都有感觉,这跟事实不符。
破不遍体
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你说我这感觉是不普遍的,这样子讲的话你去摸你的头,又同时摸你的脚的时候,当你的头已经有感觉了,你的脚就应该没有感觉了,因为他不普遍嘛!事实上跟事实不合,你摸你的头有头的感觉,摸你的脚有脚的感觉,所以这跟不遍也不符。
癸三、结破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26
佛陀一再告诉我们觅心了不可得!
净界法师
《楞严经》观念,觅心了不可得不是说它的作用不存在,不是的!
我们这一念心去攀缘佛像,产生很美好的善念,这也是造善业,这种作用都存在的;只是这一念心没有自体识心无体。
那很多人会问什么叫有体?什么叫无体?什么叫我的妄想是没有自体?
你现在生一个想法,这个想法会改变就是没有体;你这个想法会随外境的变化而改变就是没有自体。
譬如有人赞美我们,你这个人很好啊!我们很欢喜,这个欢喜的心有没有自体?
没有自体!
因为你心中是缘你这人很好!我们是缘这样名言的所缘境,来产生一种欢喜的感受,当这所缘境我们忘掉了以后,这个心也就消失掉了。也就是说要有这个境,你才能够有这个心,你这个境消失了,这个心也消失了,那么你这个心就是没有自体,只有作用没有自体,这《楞严经》叫做缘影之心。
我们过去习惯是跟着这样的缘影之心的妄想在跑,所以我们永远找不到我们的本来面目,问题在这个地方!
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就是我们一直放弃我们的本性,忘掉我们的主人翁,跟着妄想在走。这妄想就像猴子一样,抓了一个所缘境就攀缘它,然后又放掉一个又抓一个,又放掉一个又抓一个……,构成我们的生命,产生一种不断流转的一个力量,这是十二因缘的灵动产生。
现在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过去的心是向外攀缘外境,产生很多的感觉很多的想法。这时候佛陀告诉你:不要向外,你向外产生的想法都是没有自体的,都只是一时的感觉,一时的想法、生灭心。你要找到一个永恒的感觉永恒的想法,你要向内去找。
我们到目前还没讲到真心,现在只是破妄,到最后会显真。那说破到最后我什么心都是生灭的,那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
后面会说到,它有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前面佛陀一再告诉我们觅心了不可得。佛陀的思考模式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佛陀破我们这一念心没有自体,他的方法是你从什么地方来?
你问这一念心,它的处所在哪里,一个东西有自体,它一定有依止的处所,但是我们找不到它的处所。你看我捏我的手有感觉,但是这感觉是从哪里来?没有。等到我把捏的地方放掉了,这感觉又跑到哪里去了?没有。
蕅益大师说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看:未生无潜处(来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我还没捏我的手的时候,那种感觉躲在哪里呢?未生无潜处,它也不知道在哪里。我正在捏我的手的时候,那个感觉住在哪里呢?也没有地方。等到捏完以后,那感觉又跑到哪里去呢?又找不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们的结论就是它是没有自体的,它只是因缘的作用,产生一时的作用而已,这种作用我们就可以破除这种自性执,我们就能够不随妄转。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26
七处破妄之六 破转计中间--- 一
净界法师
辛六、破转计中间
(分二:壬一、破泛计。壬二、破正计)
壬一、破泛计。 (分二:癸一、泛计。癸二、泛破)
癸一、泛计。泛:浮泛的执着,含糊笼统的执着。
引佛昔教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阿难尊者他又产生另外一个执着说:世尊!我过去作佛侍者的时候,曾经听到佛陀跟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诸大菩萨法王子,法王子称之为菩萨,佛为法王以法自在,菩萨发菩提心,行六波罗蜜,未来要继承佛位,所以称为法王子,在谈诸法实相的时候,谈到一个观念说,我这一念心它不在色身之内,也不在色身之外。
佛陀有讲过这样的话,这的确是佛陀的教诲。这以下是阿难尊者听到心不在内不在外,他个人产生的执着。
缪解泛计
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故知,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阿难尊者说我把这句话思惟了一下,心不在内也不在外。内无所见,外不相知。什么是内无所见,就是内无知故,在内不成;我们这一念心不能看到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所以心是不在内的,这是成立的,前面也已经说过。那我们这一念心外不相知,就是身心是能够互相了知的,所以心也不在外,这前面也说过。我现在得到一个答案是说:今相知故,复内无见。我们身心能够互相了知,又看不到身体里面的东西,所以应该是在中间。
这地方的中间,阿难尊者并没有把中间明确的定义说出来,到底是以色身为中间,还是以外境为中间,并没有讲出来。
这地方值得我们一提的是谈到诸法实相。什么是诸法实相?佛陀跟诸大菩萨谈诸法实相的时候,其实诸法实相,就是我们生命的真实相。诸法实相是有二部份:一、无相,二、无不相。
佛法在谈生命的时候有谈到空性的这一面,就是我们的身心世界,它是因缘生,所以它本性是空。所以从本体上来说,我们的生命的现象是毕竟空性,从本体上来说,说是觅心了不可得。但是从它的作用上来说,我们每一个生命体彼此要有一个起心动念,有一个动作,它就是一个因缘,它就是一个业力。所以从作用来说它是无不相,它有无量无边的作用,所以创造了十法界的因果。
这个地方讲到诸法实相,它是偏重在空性这一部份,偏重在无相这一部份。
这是佛陀诸法实相的意思,不在内也不在外。 而阿难尊者听到这一句话他就执着在中间,这是阿难尊者的泛计…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27
七处破妄之六 破转计中间---二
净界法师
癸二、泛破
双征两在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佛陀说:你说这个心在中间,你这个中间不能够含糊笼统,它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处所才能讲中间,你说心在中间,那这中间到底在哪里呢?是在身体之外的一个外境,在外境当中,外面的色身香味触有一个中间?还是在你身体本身的中间?是在外境的中间或色身的中间,你这个要讲清楚。
在身不成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若在色身的中间,这样会有二种情况:如果我们是在身体的边缘,譬如说上下二边或左右二边,那当然不是中间,如果是在色身的正中央,那么就跟身内一样了,前面已经说过了,心在内你见不到里面这是不对的。所以说在身体的中间,那跟第一科就完全相同。
在处不成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假设是在处所的中间,你在一个身外的处所有一个地方是中间。这中间到底是有所表示、有所显现,或者是无所表示、无所显现?
如果你说这外面的地方有一个中间,它是没办法表现出来,那这就是跟不存在一样了。
那么如果说外面有一个中间是可以表示的,表则无定,那么这有个问题,因为中间是个概念,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中间就很难做一个明确固定的定义,它是不决定的。
什么是表则无定呢?佛陀举一个例子说:譬如有一个人,他安立一个标竿,这标竿叫做中间(又譬如我们台湾,我们台湾以埔里插一个铁竿,这个是台湾的中间。)而这中间住在东方的人来看,这标竿是在西边,住在南方的人看这标竿,这标竿是在北边。所以这中间的表达是非常混乱的,那这样你心体的位置也是非常杂乱,所以这中间是不可得!以外境为中间或以色身为中间,这是不能成立的。
但是阿难尊者的意思不是这个中间…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27
七处破妄之六 破转计中间---三
净界法师
壬二、破正计(分二、癸一、正计。癸二、正破)
癸一、正计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阿难听到前面佛陀破除中间以后就跟佛陀说:佛陀!我所谓的内心在中间,不是前面的以色身为中间或者以外境为中间,不是这二种中间。我的中间是我过去听到佛陀讲《唯识学》,在《解深密经》当中,佛陀曾经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这句话是真理。我们把佛陀的本来意思说一下:
《唯识学》把我们明了的心,分成八个识,这八个识有六个识是向外攀缘的,有二个识它不向外攀缘,只是向内执着;前六识是向外攀缘,第七是执我,第八是个仓库。
而前六识的明了功能是怎么产生呢?是要有根境的和合,譬如说我今天为什么能够看到这朵花呢?我的眼睛要没有坏、要有根,我要眼睛败坏了我就看不到了;我的眼睛没有败坏而且这花的色尘要现前,根无败坏而且色尘现前,由根境和合,我眼睛的判断就出现了,我耳朵听闻的功能也是这样,我的耳根不能有败坏,而且声音现前,根境和合,耳识就出现了。六识都是这样,所有的心识一定是要根境的碰撞,这识"啪"就出来。
但是佛陀说根境和合产生识,佛陀并没有说这个识是有自体的,它只是一个生灭的作用,当根境一拔开以后识又消失掉了,这叫诸法因缘生,你的根跟尘接触的时候,识突然间出现,当我们的根跟尘一拔开以后这个识就消失掉了,觅之了不可得。佛陀的意思就讲到根尘相合产生一个心识的作用,这意思就是说这心是没有自性的。
这当中也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眼根它能够产生了别,而色尘是一个物质,当根尘相应的时候,这明了的心就出现在中间,这就是我所谓的中间。
前面我们讲说: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则随有。前面阿难尊者是认为心的自体在哪里呢?就是我这一念心,去攀缘花的时候,当我的心跟花一接触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我的心跟花接触的时候就在花的地方出现,出现我的心;我今天耳朵听到听音,当我听到了声音,我的心就在声音的地方出现。它是在外境,心跟境结合的时候,它是在外境出现,当外境消失掉,那个心也消失掉。
但是阿难尊者认为它没有消失掉,他认为心是有自体的,所以他才会讲到有处所。
前面所说的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是心境和合的时候,在相合的地方出现,这地方是不同的,这地方是说当我的眼根去接触色尘的时候,它的中间产生心体;眼根攀缘色尘的时候,它有一个中间的位置,这地方把心创造出来,这地方就是我心的处所,也是我心的一个自体。阿难尊者的中间是这个意思,跟前面不太一样。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28
七处破妄之六 破转计中间---四
净界法师
癸二、正破
双开两途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佛陀说:假设你这一念心在眼根跟色尘的中间,那么明了的自体它是兼二?还是不兼二?
所谓兼二是说你这心的自体是兼带根尘二种,也就是说它的体性是包含了根尘二种,还是它不兼带,它离开了根尘,另外有一个独立的自体叫做中间。
兼二非中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假设你中间的心体是兼带根尘二种,那就产生一个过失,所谓物体杂乱的过失。
物是一个色法,它是一个所缘境;体它是一个心法,是眼根;眼根跟色尘的自体产生杂乱。为什么呢?因为物非体知,因为色尘它是一个无情的,它本身没有明了性,所以物非;体知我们的眼根是有情的,有情当然是有了知的功能。所以成敌两立,有情的眼根跟无情的色尘,这个是对立的。
那么一个是有情一个是无情,你中间产生一个心体,你要把这二个全部包含在里面是不可能的。你要嘛属于有情,要嘛属于无情,不可能说我这个心体,既是有情既又是无情,不可能!因为有情跟无情是成体两立的,色法跟心法这二个是对立的,所以兼带二种是不能成立的,你一定要选一个。
不兼更非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你说我不兼带,我不兼带色法也不兼带心法,这也有过失,兼二也不成。为什么呢?因为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和为相?(非:离开)
因为离开有情的知,跟无情的无知,就没有体性了。我们所有的世间法只有二种情况,一个是有感情、有感觉的心法,一个是没有感情的色法,没有第三种情况。譬如说我也不是一个有感情,也不是没有感情的,不可能,没有这回事情!佛法只有色法跟心法,物质跟精神没有第三种东西。所以离开了知跟不知,已经没有其它的体性,那这个中间到底它是以什么为相?所以你说,我不兼带色心二法,也不能成立。
结破非理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所以说在根尘的中间产生心法,无有是处,这个自体不存在!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28
法性本来是空寂的,但是因果又丝毫不爽!
净界法师
我们一再的讲这自体不存在,大家要注意这个观念,不是指它的作用不存在。你的眼根去接触佛像的时候,产生一个识,一个明了性,根尘一碰撞就会产生一个心识。
本来是没有,为什么有?
因为你眼睛去看它就有了,你眼睛一看就有了,当眼睛一看到佛像的时候,就有虔诚恭敬的心出来,你看得越久,这个心就造作越久,你的善业就越久;你的心去接触佛号的时候,当你听到佛号的声音,你也会产生一个心识,一种皈依的心识。
所以根尘相应产生识,就本来是一种十八界的作用,就是我们一个生命体的造业力,就是根境和合产生一个心识,这就是我们一种造业的力量,这个作用不能说没有。因为佛教的基本观就是因缘观,诸法因缘生嘛!
说你来生为什么会有地狱,因为你去缘这种五欲的境,你缘五欲的境产生贪嗔痴的烦恼,这也是一种作用,也是一种造罪业,而你来生的地狱就在你每一念的造作当中,你的地狱也慢慢成就了,所以因果是丝毫不爽的。
法性本来空寂,所以诸位现在慢慢要体会。法性本来是空寂的,但是因果又丝毫不爽。但因果丝毫不爽,法性又本来空寂。
如果因果是有真实性,我们所造的业都有真实性,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佛,谁都没办法成佛、跑不掉了!如果我们所造的业是有真实性,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不可能,带业绝对不能往生!
因为我们在造业,只是一时的根跟一时的境接触了,产生一时的心识,这是一种生灭心,而我们的本性还是清净的,我们的本性是离念的心体。罪业因为它不真实,所以它没有真实的染污我们的心性,所以我们才可以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我们才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我们才可以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所以叫做缘起性空。
我们这地方所破的是心的自体是不存在的,但是作用绝对是存在的;你造善真的是有善的果报,你起恶念绝对是有恶的果报。
它这地方是讲眼色为缘,生于眼识。这句话是合乎真理的,你跟什么样的境接触你就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心,但是这个心没有处所也没有自体,所以你造完的时候你这个心就会消失掉,它自己会消失掉,你都不要去对治它,它自己消失掉,但是那个业保存下来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觅心了不可得,是它一个心的自体不可得,作用是可得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29
七处破妄之七 破转计无著--- 一
净界法师
辛七、破转计无著
这一段是阿难尊者对妄想第七种辗转的执着,他执着这妄想的体性是无著,是一切无著来当做心的体性。这地方阿难尊者所谓无著的定义是说:我们这一念心是有一个真实体性的,只是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它是无著的。因为前面阿难尊者讲心在外,在内在中间都被破了,所以他觉得心向外是不对的。他认为这一念心要一切法无著,这个就是心的体性。
(分二:壬一、转计。壬二、破斥)
壬一、转计。
阿难尊者对无著的基本定义。这地方有二段,第一段是佛陀的教诲,第二段是阿难尊者错误的理解。先看佛陀正确的教诲。
引佛昔教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
阿难尊者白告佛陀说:世尊!我过去做您侍者的时候,曾经跟您老人家参加过一个殊胜《般若》的法会(前面我们说到眼色为缘,生于眼识,这是《唯识 、方等》的法会),当时有四大弟子都参加了,目犍连尊者、须菩提尊者、富楼那尊者跟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般若法门(注一),在这法会当中,阿难尊者听到一句话,在般若会上经常讲到一句话说: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说我那觉了分别的心,它不在身内也不在身外也不在中间。那么它在哪里呢?俱无所在,是没有处所的(注二)。
注一:"共转法-轮"在般若会上佛陀使令解空第一须菩提尊者跟三大弟子,目犍连尊者、富楼那尊者跟舍利弗尊者,来共同演说般若法门。他演说的方式是三大弟子提出问题由须菩提来回答,佛陀作最后如是、如是的印证。
为什么般若会上佛陀不自己来开演般若法门,而要声闻弟子来开演般若法门呢?
这地方古德解释有二层意思:
一、靠声闻人来解释空观的道理,使令声闻弟子能够破除声闻弟子的法执,而使令他们回小向大。因为他们同样是声闻人,他了解声闻人的习性是什么。同样一句话佛陀说出来,可能其他的阿罗汉听不是很懂,但是同样修四谛法门的须菩提,从须菩提的口中讲出来他们就容易接受。这地方有影响声闻弟子回小向大的意思。
二、转教菩萨。般若会上不是只有声闻众还有那些大菩萨,大菩萨听到声闻弟子来开演我空法空的道理,对菩萨也有教化的作用。
这是一体二德,所以佛陀使令须菩提来开演般若法门,佛陀在旁边作一个幕后的指导跟印证。
注二:俱无所在,没有处所的意思是说它没有自性,它只是一个因缘的碰撞,而产生一时的作用。佛陀的意思是诸法因缘生,我们这一念心是因为六根接触六尘,产生一时的作用,当根尘的因缘消失的时候,这一念心也消失掉了。这是佛陀所谓俱无所在的意思,说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是这个道理,缘生缘灭的意思。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30
七处破妄之七 破转计无著---二
净界法师
缪解转计
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而阿难尊者的执着是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这样子讲我这一念心对于一切外境都无所著,这无所著就是我心的自体,这个自体就是我这一念心吗?
名为心不?这时候阿难尊者讲话就不是那么肯定了,就带有请示佛陀印证、开示的味道。
佛陀所说的一切无著是心没有真实不变的自体的。
什么叫有自体?你这一念心不能有变化,譬如我想要念佛,我生病了,我没办法念佛,你的心会受你的身心世界而影响的,受外境影响的,这个心都没有自体,只要这个东西会变化它就是虚妄的。
佛教讲虚妄不是说它没有,而是说它会变化;我们常说梦幻泡影,你说天上的浮云有没有?浮云也是有,你看那浮云突然间变了个兔子,一下子变只老虎,对不对!但是你不能说它没有,它有它一时存在的假名假相假用。
佛陀所谓无著的意思是这一念心是没有自体的,但是阿难尊者他所执着的无著,蕅益大师说:阿难尊者的执着是心有自体,只是它无所著;譬如猕猴跳踯,像一只猴子。有一个猴子在,这猴子有没有?有,它在树上跳来跳去,一下子抓住这一棵树,一下子抓那一棵树,它只是没有固定的处所而已,但是这猴子是有存在的,是真实体性的。阿难尊者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心是有自体的,只是它跟外境接触无著而已。这是阿难尊者他所执着的相貌。
壬二、破斥
佛陀先双向的征问,到底这无著的心是有还是没有,先提出一个存在跟不存在的疑问 。
双征有无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佛告阿难说:你能够感受、能够想法的明了分别心性,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完全表达一种无著;你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它是不存在于一切法上,它是无著、无住。这样我问你一个问题,这世间上,上有虚空,下有海水乃至于陆地,这些的依报环境,然这中间有很多在天上飞行,在地上走的种种宇宙的万物,以上种种的依正二报的万物,那你这一念心对于这些宇宙的万物完全无所著,那你这一念心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无则不成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
假设你说你这一念心是不存在,那你这一念心就像龟毛兔角(乌龟没有毛,兔子头上没有角),你这东西根本就没有存在,那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着与不着。
我们这一念心不能够说不存在,不存在那是断灭见,很多外道修到后面,他这一念心不存在,有情修成无情。很多外道从一个有情的生命修到最后变成一块石头,他的心就住在石头上面,这都是不对的。佛法是远离空有二边的一种中道,完全说没有绝对不对,完全说有也不对。
有亦不可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所以你说完全没有那就是一种断灭,那你说这心是真实的有,只是它不着一切法,那这个就不能说它没有,是有啦!
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佛陀说:一个东西是没有形状的,这个就是它不存在,只要它存在就有它的相状,只要有相状就有所著,所以不可能不着。你说你这一念心有体性而它无所著,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只要存在,它就会有相状,有相状就会有所著,所以你自教相违。
结破非理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因为你只要有一个存在的东西,都有相状,有相状一定要有所著。
阿难尊者所谓的无著是不合道理的。佛法讲无著它是有相状、有作用的。它无住它会生心的,会生起种种的善心。而阿难尊者所谓的无著是完全没有,那就是断灭见了,那是不对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30
觅即知君不可见,而不离当处常湛然!
净界法师
禅宗有一句话,希望大家好好体验一下,你就知道什么是中道的思想。禅宗说:觅即知君不可见,而不离当处常湛然。
你这一念心在活动的时候,你说你的自体在哪里,找不到!它不在内也不在外不在中间,它不存在于过去,也不存在于现在,也不存在于未来。所以觅即知君不可见,它的自体不可见,但是不离当处常湛然,它当下真的有它的作用,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
在本经的最后我们会讲到,我们这一念心的真实相,就是这一念心性的当下即空、即假、即中,缘生无性当体即空;但是在空当中你念头一动,它有它一个假名假相假用,你念佛有念佛的功德,拜佛有拜佛的功德。空有无碍,空有同时,这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真空妙有的中道实相。到这个地方我们目前还没有讲到即假,还没讲到因缘的作用,都是在破除我们的执着。
破除执着,蕅益大师在注解上他说:破除法门非常重要。他说:整个禅宗的公案参念佛是谁也好,参什么是我们本来面目也好,其实它的重点就在,觅之了不可得。
我们在对治烦恼的时候,讲实在话我们没有那种精神体力将所有烦恼都一一的压住,你做不了、不可能!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你用硬压的方式…,你看很多人他修学到最后吐血,身体产生状况,他就是没有智慧,烦恼来就压它,你怎么压得过它呢?
这个烦恼在心中活动了那么久,我们心中的贪欲,我们心中的嗔恚,你不是今生才这样子做,你每一生、无量的生命当中,你经常生起这个念头,它的势力很强大。师父说:讲实在话你压不过它的,你一个小孩子你打不过大人的。
怎么办呢?
你做一件事情就好:不随妄转,你不要跟着它走就好。
但是我一定会跟着它走,它起来的时候我很自然就会跟着它走。那因为你没有好好的修习观照。如果你今天有一次的经验,譬如说现在有人刺激我,说你这个人…怎么怎么样,你很生气。我们一接触到一个妄想的时候,我们的习惯是会跟着妄想走,很习惯心随妄转,因为它是我的老朋友,结果就是造业。这时候你先怎么样?佛陀在《楞严经》里面,七处破妄,都是告诉你自己先不要动,然后看这心它的处所在哪你从什么地方来。
这句话非常重要,说你从什么地方来?
我为什么会有嗔心呢?我刚刚好端端为什么会有嗔心呢?就是说未生无潜处,我还没有起嗔心的时候,这个嗔心它保存在哪里;譬如我刚刚没有起嗔心,那这嗔心假设是有实体的话,那么它保存在哪里?好,现在嗔心在活动的时候正生无住处,现在我很生气,生气的心在哪里?生已无去处,等到我生气生完了,它又跑到哪里去了。
妄想最怕你回光返照,因为它是一个捏造出来的假相,你一回光返照它就完了,它没有根源。问题是我们一直没办法回光返照,所以我们一再的受骗,作用一次一次的强大,所以我们就跟着妄想不断的流转。我们生死流转不是上帝的意思,绝对不是上帝的意思,是我们的妄想创造出来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31
我们不懂正确的方法修行,真的是效果差很多!
净界法师
后面会说到: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的妄想的根被你拔掉以后,你的罪业就开始改变了。我讲实在话,你要忏悔业障,你要对治烦恼,你一个一个对治,你一辈子对治不完。
蕅益大师说:你今天用念佛的法门要对治烦恼,每天念佛十万声佛号,念一百年,念佛一声能够消你很多很多…的罪障,就这样念了一百年,每天念十万声,这样子一百年下来。蕅益大师说:你消的业障如爪中土,你没有消的业障如大地土。所以他说你只是事相的修学,你改变不了你自己。
我们不懂正确的方法修行,真的是效果差很多,因为你还是活在自我意识当中,你还是用自我意识,来对治自我意识产生的烦恼,这都不对的。
我们今天对治烦恼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光返照,观察原来妄想是没有根的,这时候你是把根先拔掉。
这时候会有什么结果呢?
所有的妄想都没有势力了!妄想的势力就是自我意识,你就观想,觅心了不可得,这时候你发现妄想它是怎么样?你会看到你的妄想生起,然后你不管它,它又消失掉,然后它又生起,它又消失掉。这时候你跟妄想慢慢慢慢分开了,它再也不影响你了,这时候你就安住在真如本性了,这时候我们讲返妄归真或者讲逆流造性,你的心已经开始抗拒那生死流。
我们一个妄想起来我们就随顺它,把这生死的业力越弄越坚固,就是顺生死流。现在我们一个念头起来的时候,我们回观返照逆流,我们抗拒那个生死流,然后照了本性,这时你的生命开始变化了,而且这个变化是一个整体性的变化,这时候消的业障完全是从根本上的扭转。
所以《楞严经》你会用以后,这个思考模式,一个正确的思考模式,你产生对治烦恼的效果,那是天差地别;你懂善巧智慧再改变自己就改变快。
你看我们学佛的人,有些人学了很久,也很用功的拜佛,也很用功的诵经,也做很多慈善事业,但是你看他学佛学了十年二十年,你看他没什么改变。他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他过去生什么念头,现在还是生什么念头,老家风一直没有没有变,它过去走的路一直都是这样子。他的生命当中怎么样?积集善业,这叫积集善业。这种人是在修福报的,他没办法改变的,因为他一直认为妄想是真实的,我怎么改变呢?它是真实的怎么改变。
你看有些人他一学佛以后他改变很快,因为觅心了不可得,妄想是可以改变的,他不随妄转,一念间转过来,他整个生命都改变了。
诸位!你不要小看觅心了不可得这几个字,你要会用这句话,你生命的转变是非常快的,否则你很难跳脱妄想跟你捏造的这样一种虚妄的力量,它那种十二因缘的力量,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力量是很大的。
所以我们最快是把那无明直接拔掉,这个无明就是你心中的妄想,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怎么样?
诸位记得,你下次打妄想的时候,先不要动,你问你的妄想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试试看很有力量的。
你说怎么会有妄想呢?
你从什么地方来?结果你找不到它的根,这时候你就慢慢跟它脱离了。那你只要成功一次,你就有信心了,佛陀说的话是真理。所以修行只要你走过一次,你就有信心了,然后你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你的生命就不断进步了。
所以我们要去学《楞严经》佛陀的思考模式,他是找那个心,找不到它的处所,这种观念是很重要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31
把迷惑的心转成觉悟的心,我们就可以成佛!
净界法师
已二、显示妙理兼破余妄
前面是着重在破妄,这地方要显真,讲到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它一个真实的道理。它真实的道理是什么呢?
简单的讲就是这一念心它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兼带的破除它微细的妄情。蕅益大师说:前面破妄,此番是显真,显出它真实的体性。
(分三:庚一、总示万法唯心。庚二、别就见精显性。庚三、遍历阴入处界会理)
庚一、总示万法唯心。
先做一个拢总的标示,这宇宙万法唯独是我们一念心所显现。这观念很重要,佛教的观念是认为我们的生命有心法跟色法,而外在的色法是你内心的心法创造出来的。
我再讲一次: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在的世界创造来的,你内在的心是什么相的心境,外面就有什么样的环境,这跟别人都没有关系的。所以你希望改变外在环境,你要调整你的心态;外境是内心变现的,这叫万法唯心。
(辛一、正示二本不离一心。辛二、委示心体不同妄执)
辛一、正示二本不离一心。
在本经当中讲到生命有二种根本:一种是杂染法的根本,一种是清净法的根本。
什么叫杂染法呢?生死的法就是杂染法。涅槃的法叫清净法。也就是说为什么你会生死流转呢?因为它有个根源。为什么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能够安住在涅槃呢?它也是有个根源、有一个根本。这二种根本都是一念心所造的,都没有离开我们这一念心,只是迷悟的不同,还是那一念心。
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去参一参。
你现在打妄想,是谁在打妄想,用你这一念心打妄想?你眼睛不能打妄想,耳朵它只是个工具,打妄想的是心,你成佛以后也是那一念心。
那我问你,你现在这一念打妄想的心跟你以后坐在菩提树下成佛那一念心一不一样?
可以说一样也可以说不一样,那明了性是一样,但是作用不一样,一个是迷,一个是悟,作用不一样;一个觉悟了、完全觉悟了,一个是在迷惑颠倒。
这里会讲到攀缘心跟常住真心,它们的体性是一样,作用是不一样。
如果你这一念心跟成佛的心是不一样,那你不可能成佛,你永远不可能成佛,因为你做不来,你现在只能够用这一念心嘛!如果你现在的心跟佛的心完全不一样,那成佛跟你没有关系,你说我用沙去煮,一辈子煮不成饭。
若你说完全一样,那完全一样你还修什么行?
所以说体性是一样,作用不一样,我们因为迷跟悟产生不同的作用。
所以二本不离心,杂染的根本跟清净的根本,从体性上来说都是一念心;所以我们成佛是有希望的,只要我们把迷惑的心转成觉悟的心,我们就可以成佛。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2-12-9 18:32
阿难尊者申述自己的过失,祈请佛陀开示。
净界法师
辛一、正示二本不离一心。
(分二:壬一、当机申请。壬二、如来开示)
壬一、当机申请。
阿难尊者申述自己的过失,祈请佛陀开示。
自责未证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娇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
阿难尊者的妄想有七番的执着,被佛陀一一破斥以后,他感到非常惭愧,修了十二年,出家十二年还是被妄想所转,还是认为妄想是有真实性的。所以佛陀开示以后,他本来是坐着就赶快站起来。
阿难尊者从座位站起来,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注一),合掌恭敬的向佛陀禀告:我阿难是如来最小的堂弟(注二),因为这一层因素,就承蒙佛陀特别的慈悲跟爱护(注三),也因为这种因素,虽今出家,犹恃娇怜。蒙佛特别慈爱的关系,我现在虽然剃发出家,外表现出了出家相,但是我内心当中有些仗势,还是充满了娇气,骄傲之气(注四),因为骄傲的关系,仗势的关系,一方面骄傲自己是贵族,一方面仗势佛陀特别宠爱。所以只是多闻增长知识,而没有产生一种心地法门的观照,来调伏心中的妄想,所以到现在还是被妄想所转。
这是阿难尊者他对自己的反省跟申述。
注一:偏袒右肩,右膝着地:这是一个请法的仪轨,我们一般听法是安坐在座位上。这时他要请法就不能坐,他站起来,然后把他(袒:显露)的右肩显露出来。佛在世的时候,这个僧服,当他是听法安坐的时候,衣服要二个肩膀都盖起来,但是当要请法的时候,按规定要把右边的肩膀露出来,而且用右膝来着地,合掌恭敬的向佛陀禀告,这是请法的仪式。
注二:佛陀的家族有四王八子,净饭王、白饭王…四个王,总共生了八个王子。佛陀是最大的堂兄,阿难尊者是整个八子当中最小的堂弟。
注三:蒙佛慈爱。有二层意思:一、因为佛成道以后阿难尊者才出生,佛陀成道以后经常回宫中说法,那时候阿难尊者很小,很可爱,所以佛陀也就对他特别的慈悲特别的关怀。佛陀看小堂弟跑来跑去的,佛陀会种种的慰问。其次阿难尊者蒙佛慈悲摄受出家以后(我们看《阿含经》也好,看戒律也好,佛陀对阿难尊者也种种的特别照顾,有种种慈悲爱护的情况。)这是佛陀跟阿难尊者过去特殊的因缘。其实在整个佛陀弟子当中,阿难尊者真是蒙佛慈爱、特别慈爱。
注四:骄傲之气有二个内涵:一、阿难尊者他本来是王子出家,他是贵为王子,所以他有一种贵族的娇气。二、因为他是佛陀最小的堂弟,所以蒙佛特别的慈爱,他又做佛陀的侍者,所以多所仗势。他总是觉得佛陀有无量三昧,随便赐我一个三昧,不劳我修;根本不要修行,佛陀有这么多三昧,随便送我一个,就够我一辈子用了,他不知道内心世界是不能取代的。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