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钟茂森博士:蕅益大师开示念佛法门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12-29 20:01     标题: 钟茂森博士:蕅益大师开示念佛法门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请坐。今天是农历九月九重阳节,也是我们的老人节。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首先恭祝所有的老菩萨们吉祥如意,法体安康,一心念佛,得生净土。世间人庆祝老人节都会用一些欢乐的歌舞、茶话这些方式,我们道场里面学佛的同修们用什么方式来庆祝老人节?我就想到,佛陀教育的道场每天讲经教学不断,在老人节当中我们还是用教学。今天我想用净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他开示的念佛法门,来做为我们庆祝老人节的一个方式。因为人到暮年,最重要的考虑就是往生大事,我们人总有生有死,到了真正要走的那一天,要到哪里去,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考虑,因此我们要好好的来学习净土,认真的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我们最圆满的去处。这样来庆祝老人节,我想也是很有意义的。

重阳节,这是过去古人也都是很重视的一个节日。重阳节有这么一个传说,这是讲到在东汉时代在河南汝南县这个地方有个人叫做桓景,他的家乡有一年发生了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他的家乡也有很多人因为瘟疫丧生。桓景这个小伙子他发了愿要去终南山学这些道术,希望能够有本事来降伏瘟神,于是就到了终南山拜师学艺。他的一个师父是位仙人,叫做费长房,看到这个小伙子很有孝心,而且有坚定的求道的心态,于是就收他做徒弟,教给他这些仙术,后来又给了他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他早起晚睡,披星戴月,非常勤奋的学艺,到有一天,他师父就对他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来了,他又会到你家乡害死很多人,你现在学艺已经可以出山了,你就赶快回去为民除害。于是师父就给了他一包茱萸叶,这是一种叶子,一种乔木植物,茱萸叶子,又给了他一瓶菊花酒,告诉他,说你回到家乡告诉你的父老乡亲们,赶紧登高,爬到山上去避祸,你可以用这个酒、这个叶子来帮助你的这些家亲、乡亲父老来防这些瘟疫,这把青龙剑给你去降魔。于是桓景就坐着仙鹤从终南山飞回他的家乡。第二天九月九一早他就带领着所有的父老乡亲爬到附近的一个山上去避瘟疫,这时候瘟神从汝河那里跳出来,正要进行施这些瘟疫的时候,突然闻到菊花酒的香味,另外也闻到茱萸叶子的味道,他心里就很害怕,看到人都跑到山上去了,这时候只见到桓景拿着降魔青龙剑冲下山来,跟这个瘟神搏斗,没过多久就把这个瘟神给斩除了。后人为了纪念这段典故,所以每逢到九九重阳节都登高,登高可以避邪,可以延年益寿,重阳节也就做为敬老、尊老的一个节日。

我们看了这段典故,过去看了觉得它是一个很好的像神话一样的故事,现在学佛了,我们从这个故事里面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这个故事里面讲的桓景他有这个孝心,有这分慈悲,为了救自己的家亲、父老乡亲,上山学艺,勤学苦练,终于有本事来降魔。我们修道之人也要学习这分存心,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等于好像到极乐世界去学本事,学什么本事?学降魔的本事。这魔是什么?佛在《八大人觉经》里面讲魔有四种,一种是我们的五阴魔,第二种是烦恼魔,还有天魔,这三种魔都是我们自心的、内在的烦恼,我们的这个五阴身,这些都是折磨我们的,这叫魔,外在的诱惑叫天魔,我们在这个生死六道轮回当中就是常常被魔所控制、折磨,没有本事自己解脱,更没有本事帮助我们这些有缘的众生。所以我们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里面见了阿弥陀佛,五眼六通具足了,再乘愿回来娑婆世界,那个时候我们内没有烦恼,外不受诱惑,我们就能够降魔,我们就能够真正救度苦难的众生。所以我们今天来学蕅益大师的这篇开示是很有意义的。

蕅益大师我们都非常了解,他是净土宗的第九代祖师,他着作很多,在律宗方面很有造诣,同时在法华、教下也是深入经藏,可以说是通宗通教的大德。他自己晚年专修净土,他最有名的着作就是《阿弥陀经要解》,这是他在九天之内就完成了,这个真的是了不起。他写出的这一篇着作,印光大师说,蕅益大师老人家注的这个《要解》,假如是古佛再来为《阿弥陀经》再做一篇注解,也无法超过蕅益大师的《要解》。这说明蕅益大师如果不是阿弥陀佛再来,那必定也是观世音菩萨再来。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印光大师他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势至菩萨对蕅益大师这样的称赞,那你想想蕅益大师还能是什么人,确实是古佛再来。所以他的这个见地完全是纯正的佛之知见。

他这篇开示,关于念佛法门的,文字很少,可是这个义趣深广圆融。因此我们认真的学习这一篇文字,可以说把整个净土法门核心、纲领都掌握住了,如何修行,怎样念佛,这些我们统统都能够掌握住。所以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字字珠玑,每一个字都是精彩的,我们来一起学习这一篇文章。我们来看第一句: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

蕅益大师他讲,念佛法门一点都不奇特,奇是神奇,特是特别。他这里讲,这个法门不神奇,也就是它没有什么玄乎,实实在在的,每个人都能够落实的,它也并不是搞什么特别的、稀奇的、古怪的,只要你肯老实去修这个法门,你就能够成功。所以修这个法门千万不要用那种标新立异的心,求新、求快、求殊胜、求感应这些心都不可以有,因为这个法门贵在老实。『只深信力行为要』,这个「要」就是关键的意思,关键在于深信还有力行这两条。净土法门我们讲三资粮信愿行,蕅益大师这里专提深信和力行两条,实际上也包括愿,有信、有行,肯定也包括愿。只要人能深信这个法门,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度众生,深信轮回是苦,他自然就发起出离心,发起求愿生西的心,那么他自然也就力行了,这个力行就是专念佛号。下面说:

【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这句话是佛在《大集经》里面说的,说只要我们肯念阿弥陀佛,专念阿弥陀佛,这就是无上深妙的禅。大家都晓得禅是很殊胜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很难得,顿法,可是念阿弥陀佛就是无上深妙的禅,这比普通的禅更高,你看就一句阿弥陀佛。什么叫禅?用《金刚经》的话来讲是「无住生心」,无住就是没有任何的妄想分别执着,心无所住,生心就是生起无上菩提心。可是凡夫要入这个境界难!凡夫都落二边,不是无住,就是无住了之后他就不生心,或者生心了之后就不能无住,他总有一边,要二边不着这真的不容易。可是我们念阿弥陀佛这就达到了,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什么都不想,所有妄念都放下,单提一句佛号,什么都不想,就叫无住,单提一句佛号?你就生心了,无住生心,你看他能合一。所以凡夫想要进入这个无住生心的境界,真的只有念阿弥陀佛,除了念阿弥陀佛以外真的入不进去,所以这是深妙禅。妙在那儿?妙在你不知不觉就暗合道妙,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么念下去,一个妄念没有,你看不知不觉你就跟道相合了,你就合上无住生心了,你就在修禅了。还有古德说,「巧入无生」,太巧了,就这样子老老实实念,不知不觉你就入了无生法忍,你达理一心不乱,太妙了!

这个法门深,一般凡夫确实把道理弄清楚不容易,不要说凡夫,二乘人,乃至菩萨,要把这个道理彻底弄懂也不容易。正如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的,这个法门是「诸佛所行境界,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念佛法门不是九界众生可以信解的。九界众生包括六道众生还有声闻、缘觉、菩萨,都不能够完全信解,只有佛才能够完全明了,所以这是无上法门,而且这个法门帮你这一生成佛,因此念佛法门是圆顿大法。圆是圆教,圆教是帮你这一生成佛,这叫圆教,顿是顿教,顿教是你快速的这一生你就办妥了,极快速的法门。因此下面说:

【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天台家最着名的智者大师,这里天台就是指智者大师,他在天台山居住,是隋朝时候的大师。他说到『四种三昧』,这四种三昧是哪四种?第一种叫常坐三昧,就是你坐着,打坐修禅定,第二种常行三昧,常行三昧就是你站着、走着,念佛法门里有一种般舟三昧,这就是常行三昧,九十天不能够坐下来,不能够躺下来,就在那里绕佛、念佛,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前面常坐三昧也是九十天,也是可以念阿弥陀佛,这坐着念。第三种叫半行半坐三昧,这个就比较自在一点,就是你也可以走着、站着,也可以坐着,这样子修你的禅定,或者是念佛,半行半坐。一般来讲我们师父在念佛堂里面提倡的,跟这半行半坐三昧相应,就是三区自由式念佛,你在念佛堂可以绕佛经行,也可以打坐,也可以拜佛,自由式的,总之让这个心定下来念阿弥陀佛。还有第四种叫非行非坐三昧,这个就是在日用平常行住坐卧,起居饮食,都常在三昧当中,它不固定的,所以叫非行非坐。这个念佛很方便,为什么?念佛法门不用拘泥于什么形式,正如印光大师开示的说,「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这就行。你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不管你做什么事,你佛号不要断,这也就是非行非坐三昧。

这四种三昧都是念佛,念佛达到三昧,什么叫三昧?三昧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正受。所谓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我们凡夫这个受不正常,不能称为三昧。凡夫的受有五种,身有苦乐,心有忧喜,这是四种,另外如果没有苦乐忧喜的这些种感受那叫舍受。舍受对凡夫来讲不能够持久,舍受是很难得的,它是一种禅定的状态,但是可惜它不长久,定力失去了又有苦乐忧喜,如果能够持久,那么这就是三昧。那我们如何达到三昧?三昧就是我们用念佛,一句佛号把这个苦乐忧喜都舍掉,心住在佛号上,这叫念佛三昧。而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一切三昧当中最殊胜的就是念佛三昧。整个佛法中心枢纽就是修三昧,修定,在定中才能开智慧,所以三昧最要紧。修什么三昧最殊胜?念佛三昧,所以这个法门极为的殊胜。下面蕅益大师又引莲池大师的话。

【云栖云。】

『云栖』就是指莲宗八祖莲池大师,他说:

【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你看五宗八教全部给收了,一个都不漏,这个『该』就是包括,这个『摄』是含摄。那『八教』是指什么?八教这是讲天台宗他们把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做了一个分类,叫判教,所谓五时八教。这个八教分为化法四教和化仪四教两种,总共是八教。化法四教所谓是藏通别圆,藏教这是小乘,通教是通小乘和大乘,别教就是大乘,圆教又比别教要高了,它可以让你一生成佛,这是圆教,念佛都涵盖了。那化仪四教就是通过佛教化的仪式来分,分四种,一种是顿教,一种是渐教。顿教就是可以让你很快速成佛,这叫顿法,不用经过次第的,渐教是有次第,就像爬楼梯,一层一层往上爬,那叫渐教。顿教是不用爬楼梯,一步登上去,譬如说我们坐电梯,进了电梯之后,一出来已经上了五楼;渐教你得一层层的往上爬。一般教下都是渐教,你要逐步提升。顿教,像禅宗,这是顿教,一步登天。净土也是顿教,当然它也包括渐教。

还有是祕密,还有不定,这个祕密是指佛教化的时候他有神通,能让不同类的众生各得其利,不仅是人,也包括鬼神,所以有时候佛会念一些咒语,神咒,这是祕密。不定,这就是他的教法所对的根基不一定,像大乘法也能让小乘证果,小乘法也能让大乘根性的人开悟,这就不定。所以这是八教,藏、通、别、圆、顿、渐、祕密、不定,这八教,一句阿弥陀佛全给包括了,全部内容这佛号都有,这是莲池大师说的。莲池大师也是通宗通教的,他做的一部《阿弥陀经疏钞》,你看看他是用华严宗法来解释《弥陀经》,这是大手笔。蕅益大师就是私淑莲池大师的私淑弟子,那么他说『圆摄五宗』,这个五宗专门是指天台、华严、法相、三论和律宗,这五宗,这一句佛号也都包了。如果不是真正在教下悟入了,完全大开圆解,哪里敢说这句话?我们相信莲池大师也不是普通人,也是古佛再来。所以这是让我们重视念佛法门,重视这一句佛号。下面又说:

【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

蕅益大师叹息说现代人把念佛法门看浅了,以为它是『浅近勾当』,给谁来修的?『愚夫愚妇』,那些没文化的老头、老太婆他们修的,有文化的人怎么能修念佛?这一句佛号这么简单,能行吗?这是现代,他说现代人,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个时代更是,没有理解念佛法门的真实义趣,把这个法门看浅了。那么看浅了谁会受损害?自己受损害。所以『信既不深,行就不力』。《华严经》上讲,「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个善根,世间法的善根是指无贪、无瞋、无痴,你能够深信因果报应,深信要积德行善得好报,那你自然就能够断贪瞋痴了,所以世间的善根从信那里来。出世间的善根是精进,菩萨唯一的善根就是精进,因为菩萨已经没有贪瞋痴了,他就是向菩提大道去努力,所以他的善根只是精进,那更要信。譬如说念佛,念佛是菩提大道,假如我们不能相信,或者信的不深,那你行的肯定不力,你没有办法生起那个精进心,那个勇猛心,结果导致『终日悠悠』,所谓悠哉悠哉,因循度日,一天一天的时光空耗了。特别上了年纪的人,这是日薄西山,太阳快下山了,时间不多了,怎么还能够悠哉悠哉?这一生要是功夫不得力,不能往生,又错过了。所以这个不能精进,『净功莫克』,这是你净业的功夫不能成就,那又要搞三途六道轮回,太悲惨了。下面说:

【设有巧设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动以参究谁字为向上。殊不知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即现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说妙谈玄。】

这是讲的有一类修行人,他用一种巧设方便,『设有巧设方便』,「设」就是假设,假设有这么一类人,这种人确实有,他用一种所谓方便法门,禅净双修,他要怎么样?『欲深明此三昧者』,他想要了解念佛三昧到底怎么回事,三昧不就是禅宗要修的吗?那念佛三昧我就用禅宗的方法念佛,所以他怎么念?用参究,参究「谁」这个字,参什么?参个话头,谁在念佛?念佛的是谁?禅宗追求的是向上一着,所以他就参这个念佛的是谁?这样的方法好不好?当然,这种方法对一般人来讲,他对于净土法门信心不够深,解的不够深,用这种禅修来伏住,也不能算错。可是蕅益大师在这里不赞成,他说『殊不知现前一念能念之心』,现前这一念阿弥陀佛,我现在在念阿弥陀佛,这个能念阿弥陀佛的心,『本自离过绝非』,「过」就是过失,「非」就是这些错误、烦恼,我们自己要修三昧,就是说降伏烦恼,可是烦恼本无,佛在《华严》里讲的,「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妄想执着是障碍我们证得如来智慧德相的这些障碍,要把它去除。怎么去除?你得明了妄想执着本来没有,我这颗心,真心本来就没有这些妄想分别执着,就像六祖大师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哪里有这些尘埃?所以本来就离过绝非。这能念之心是什么心?就是真心,真心没有这些过失,没有这些烦恼,没有妄想分别执着,真的叫一尘不染。所以要不要你去作意去离这些过失绝这些错误?要离过绝非吗?不需要去作意去离绝,为什么?你作意这已经起了妄想执着,那你怎么离?所以念阿弥陀佛就这么老老实实念,本来就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还要起个想法念头要断妄想分别执着,这已经又生了一个妄想执着了。

所以夏莲居老居士他给我们开示的念佛方法,他说妄想要不要去断?不断妄想,「欲断妄想去一添两」,什么意思?你想断妄想,刚想断妄想这个心已经是妄想,你想去一个妄想,添了两了,所以不需要去作意,怎么做?就是老实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句接一句,你看这里头就没有妄想了。所以『即现前一句所念之佛,本自超情离计』,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是万德洪名,这句佛号里面没有情执、没有分别。这个「超情离计」,计是分别,情是执着,这佛号里面哪有什么妄想分别执着?本来都没有的,你现在念自然你就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了。『何劳说妙谈玄』,那你不用把禅宗这些玄妙的东西拿出来谈,就老实念佛都涵盖了,这就是向上机关。所以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本来就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老老实实念,什么事都没有,直趋菩提大道,所以贵在老实,老实里头就不会打妄想,不会分别执着了。所以蕅益大师讲:

【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

说这段话是斩钉截铁,要我们什么?『信得及,守得稳』,信心要坚定,这是最重要的。凡是想搞这想搞那的,说老实话,信心不足,所以守得就不稳了,守什么?守这一句佛号。心里真有,老念着这句佛号,这叫守得稳。《无量寿经》里讲的净宗的宗趣,八个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是什么?蕅益大师解释,信愿,你信愿具足就是发菩提心。你信得及,说明你愿是真的,所以你念佛守得稳,那是来真的,什么都动摇不了。世间的一切财产、儿女、情执、人我是非,统统把它放下,这是真发菩提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心里是有慈悲愿,愿度众生,可是现在没有能力,赶紧往生,乘愿再来,再来度这些众生,希望早一天往生,所以那个心很切,自然念佛就守得稳。他不会再打其他的念头,再打其他妄想,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众生,为什么?耽误时间,往生给耽误了,那怎么能叫慈悲?

所以我碰到有位同修,家人刚刚去世,心里很难过,来跟我讲,说自己很难受,想到他们很伤心。我劝他,那你就要认真念佛,赶紧求往生,你得一切放下求往生,你往生到极乐世界,他们都得度了,「一人成道,九祖生天」。这真话,你要往生了那就是作佛了,你看你作佛,功德有多大!你现在想他们没用,想他们是情执,情执不但救不了他,还耽误了自己。而且这个情执也不是真的,不是真情,为什么?凡是妄想分别执着里的东西都不是真的,真心它是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明白这个道理,把情执放下,那才是真正慈悲爱护亲人,希望自己用这个功德回向给他们。你看真实慈悲他佛号会不会断?不会断,他肯定守得稳,『直下念去』,这个「直下」两个字非常坚决,不容得毫分妄想间杂。所以这个念,平时怎么用功?心里面老念着,这句佛号老有,就像夏莲居老居士说的,「但能不忘,即是功夫」,你这句佛号能不忘,这就是功夫,你不忘就是守得稳,就怕你忘了佛号。

夏莲居老居士他在闭关里念佛,亲身的体证,把念佛的这些功夫、境界跟我们说出来,非常实在。他告诉我们,「只要肯念,成佛一半」,你只要肯念佛,这已经成佛一半了。为什么?你肯念就已经在菩提大道上走了,直念下去你就成佛了。所以他这里还说要抢救,「救得一句是一句」,这里面很有味道,我们念阿弥陀佛等于是跟我们的妄想在做斗争,我们不念佛的时候就是打妄想,那我们得抢救,等于跟妄想争地盘,你佛多念一句,妄想就少一句,佛号的念头多,妄想念头就少,你想想是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你看看你佛号的地盘多还是妄念的地盘多?得抢救!救一句是一句。心里要老有,这老有就叫一向专念,这个我们自己好好去体会体会。

平时用功佛号让它不断,每天最好要有功课,蕅益大师开出的功课很具体,昼夜十万。昼夜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念满十万句,十万佛号念下来差不多得二十个小时,你要真能念十万佛号,那你的佛号地盘多,妄念地盘少,二十个小时是佛号,最多就是四个小时是妄想,那你的功夫怎能不成就!十万不行,蕅益大师降下来了,说五万,五万也得十个小时,再不行,三万,三万也得六个小时。得真干,特别是我们这里老年班、精进班的同学,要提起精进,你拿个佛珠自己数。这个功课固定下来,『以决定不缺为准』,每天功课必须完成,不完成不睡觉,这就决定不缺。「毕此一生,誓无变改」,我这一生功课每天不落,每天不少,这是你的坚定心。念佛求生净土第一重要,其他的那都是小事,可要可不要,念佛求生净土这是非得要去的,所以念佛事情最重要。蕅益大师开出最低是三万佛号,初学的人可能会觉得有困难,一天六个小时,念一天两天行,念一个月两个月有困难,念十年二十年恐怕就不可能。为什么?现代人业障重,杂事多,空闲少,三万确实有困难。黄念祖老居士他也开过一个数字,他开一半,一万是两个小时,这个好多了。但是要求我们信愿要更坚固,你念佛功夫少一些,可是你的信愿坚固,能保证往生。

蕅益大师讲,往生与否全靠信愿之有无,看你信愿具不具足,品位高下就看你念佛功夫的浅深。所以你念的功夫深,自然你的品位就高,你念佛往生就更有把握。实在一万如果都有困难,按照自己的工作情况安排,闲忙度,自己规定一个功课。譬如说一天五千佛号,五千佛号大概一个小时,数珠念佛,计数,实在再不行,两千。从少的开始做起,慢慢增加,不要减少,我至少得稳住一个基本数,多念那更好,但是不可以少。现在我们师父提倡除了念佛还要念经,所以现在最好加一部《无量寿经》,佛号少一点,念经补上。念一部《无量寿经》也要一小时,《无量寿经》讲的就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你念经也是念佛,你是系念阿弥陀佛,这也很好。念经提升我们的信愿,念佛加强我们的功夫,信愿行一起修。贵在是一生誓无改变,这是显示你有真心、有诚意。『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如果你这么真干你还不能往生,那三世诸佛都成了诳语者,诳语就是骗人。那诸佛怎么可能骗人?说明你决定能往生。所以这一段话我们要牢牢记住,要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每天刻定功课,决定完成,一生不改,决定往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12-29 20:03

守得稳这就要平时训练,譬如说遇到了境界现前,过去见到顺境你会贪爱,见到逆境会生瞋恚,现在要守得稳,境界现前,还是一句佛号,这叫守得稳。境界一现前心就动了,那守得不稳,那就往生不了。守得稳没别的,就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古人讲的,什么叫熟处转生?我们搞贪瞋痴很熟,生生世世都搞贪瞋痴,动不动就起来了,这些烦恼,这熟,要把它生疏。生处转熟,什么是生的?念佛很生疏,老忘记佛号,这很生,要把它变熟。怎么变熟?你老念,你一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老念着它,你就念熟了。所以蕅益大师这里先让我们刻定功课,规定自己去熟悉它,念熟了,自自然然境界现前,你还是佛号,你不起贪瞋痴,那你功夫就成就了,念佛求生净土你有把握。真到这个境界,多令人开心!世间还有什么能比得上?所以下面说:

【一得往生。永不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

你看一往生到极乐世界你永远不退转,你是阿惟越致菩萨,阿鞞跋致菩萨,那叫不退转菩萨。所有的法门,三藏十二部,五宗八教,八万四千法门,统统现前。这现前是你现前证得,你不是只学一个皮毛,你已经通达明了,为什么?一即一切,你一门深入你通了,门门都通了,你也是明心见性,你也是大开圆解,你也是三昧相应,都一样。所以古人讲,「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我们很想开悟,不要求这一生开悟,你先求往生,到了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佛光给你一加持你准开悟。所以这里最重要的是专,专精念佛。下面说:

【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

这是蕅益大师肺腑之言。所以念阿弥陀佛,修这个法门,最怕夹杂,『切忌』,就是一定要避免,『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就是说今天跟这个学,明天跟那个学,遇到哪个善知识了,很好很好,跟他学,听这个法门不错,又去学那个法门。底下讲,『遇教下人』,教下是研教的法师,讲经说法的,专门攻大经大论的,你很羡慕,然后『寻章摘句』,这是讲你也跟着研教去了。『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这是修禅宗的,宗门人不立文字,他专门参究。这个「问答」是讲这些机锋话。古代禅宗师父点化弟子就用机锋问答,那是一点就透了,就开悟了。你听了这些公案你也很羡慕,你也就跟着去参禅了。『遇持律人』,看到律宗的戒律法师,很庄严,威仪具足,你想着你也要学这个,搭衣持钵。搭衣持钵都有规矩,都有威仪,当然这个不能不讲究,但是我们基本的把它做好,像师父提倡的,在家人做好《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和五戒,就很好了,出家人把《沙弥律仪》全部落实了,就够了,再往下面研究,当然不是不行,但是如果真念佛人,没时间搞这么多,专精最重要。一会搞这,一会搞那,最后『头头不了,帐帐不清』,搞哪一门都没搞成功,针针不见血,都没扎透。所以下面说:

【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

这是讲念阿弥陀佛念熟了,你的教都通了。为什么?阿弥陀佛佛号就该罗八教,圆摄五宗。『三藏』就是讲《大藏经》里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又称十二分教,这也是对整个《大藏经》的教下的一种分法,经典有不同的形式,有长行、有重颂、有孤起颂、有譬喻、有因缘、有自说、本事、本生、未曾有、方广、论议和授记这十二组,这些教理都在哪里?阿弥陀佛都涵盖。

【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

这是讲禅宗,禅宗要参一千七百则公案,公案就是事迹、故事。禅宗的这些公案里面含有向上机关,我们能不能参透?一句阿弥陀佛都涵盖了,『亦在里许』,就是都包含在里面了。下面说的是律宗。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律宗,这是持戒人,讲究威仪。『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完全做到不容易,『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叫「三聚净戒」,结果一句阿弥陀佛都涵盖了,这都是蕅益大师说的。底下这一段蕅益大师就给我们点出来了,为什么这么说,整个菩萨行可以用一句佛号圆摄。底下讲: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这里是用菩萨六度给我们说明,六度就是菩萨的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一句佛号全涵盖了。什么叫布施?你真能念佛,你放下身心世界,那就叫大布施。布施是放下,放下什么?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娑婆世界统统放下了,你叫真念佛人,你是行菩萨大布施,这不是普通布施,这是大布施。那我们为什么念佛功夫不得力,往生没有把握?没放下,你不肯布施,身心世界还贪恋、还执着,那怎么能叫真念佛?这个念佛,今心是佛这叫念佛。现在我们的心就是佛,向往极乐世界,向往早日见到阿弥陀佛,恨不得现在就去,这就是真能念佛。统统放下了,放下了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做,还是做,心里真的不执着了,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敦伦尽分,你还得要把你应做的工作做好,你负责常住的工作,譬如说打扫卫生,那每天你还得做好,但是做的时候念佛,这不妨碍。念佛法门真的方便,不妨碍你工作,你身体存在一天你就做一天,认认真真的做好,心是放下的,你随时可以走。

下面说『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持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叫持戒。你看你念阿弥陀佛,没有贪瞋痴,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什么妄念都没有,怎么会起贪瞋痴?而佛号是万德洪名,这是至善,你的心止于至善,你看这是持戒,你止持、作持都圆满,止持就是你断恶,作持是修善。你看贪瞋痴没了,止持圆满,念阿弥陀佛,止于至善,你作持圆满,这大持戒。『真能念佛,不分别人我是非,这就是大忍辱』,人我是非心里面还挂着,不能忍,那你心是不清净的。我现在念阿弥陀佛,把这些人我是非念头置换下来,不去想它,我只管住佛号,这叫大忍辱。忍辱之前加个大字,说明它比一般忍辱还高,一般忍辱,这人我是非的念头起来了,我要对自己说我不能够起人我是非,我把它强压下去,这忍辱,可是大忍辱,连这些念头都没有,人我是非真的连念头都没有这叫大忍辱。还想着放下人我是非这些念头,有放下的念头,忍辱心还不清净,真能念佛心就清净了。不稍间断夹杂就是大精进,念阿弥陀佛一句接一句的念,没有间断、没有夹杂、没有怀疑,这是大精进。精是专精、专一,进是进步。你看专精到只有一句佛号,不能再专了,专到极处了,这是精。念念趣向无上菩提,这是进,进步,一点间断、夹杂都没有,心里老念着这一句,这叫大精进。所以最重要的是老念,你心里老有,老念着,这就是大精进。

下面说『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这个妄念纷飞没有了,现在全用佛号给控制住,这是禅定,这个禅定是无上深妙禅,你修的是这个禅定,这叫大禅定,你无住生心做到了。『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他歧」就是别的这些法门,不管是邪法还是正法,邪法固然不能受它迷惑,正法?佛讲的法门有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正法,你还会不会跟着学?你不会了,你也不会受佛法其他法门的迷惑,你知道念佛法门是最究竟、最快速、最稳当的法门,这是大智慧。你心是定的,你不动摇,直趋无上菩提,念佛成佛,菩萨六度,你看用一句佛号你能够统摄。蕅益大师这里反问我们:

【试自简点。】

你自己检查检查,这个『简』通检查的检,检点一下自己,不要看人家,看我们自己。

【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

你身心世界放下没有?

【贪瞋痴念犹自现起。】

这些烦恼还会起现行吗?

【是非人我犹自挂怀。】

心里还会起是非人我的念头吗?你错我对这些念头还挂在心里吗?恩恩怨怨的念头还有吗?

【间断夹杂犹未除尽。】

念佛还会间断吗?还有怀疑吗?还夹杂其他的妄想吗?

【妄想驰逐犹未永灭。】

念佛心还会往外跑吗?六根还会追逐外面的六尘境界吗?妄想不能永灭。

【种种他歧犹能惑志。】

其他的法门,世间法也好,佛法也好,你还会动摇你的志向,你还会对其他法门羡慕。

【便不为真念佛也。】

这就不是真念佛人了,换句话说,菩萨六度没做到。你没放下身心世界,你布施没做到;你还会起贪瞋痴的念头,你持戒没做到;是非人我的念头还会起来,忍辱没做到;还会间断、还会夹杂,你没有精进;念佛的时候还妄念纷飞,这句佛号老忘,这就是禅定没有;还会受其他的法门影响、诱惑,起心动念,没有智慧。这个我们自己检点,才知道为什么我们念佛念了那么久,还没把握往生,功夫还不得力,原因找到了。你要真干,不用很久时间。师父上人常常提的例子,深圳的黄忠昌居士,三十八岁,发愿要往生,关起门来念阿弥陀佛,念了二年十个月,往生了。为什么他能往生?蕅益大师说的六度他都做到了,他真放下了,他不起贪瞋痴了,他不再挂着人我是非、恩恩怨怨了,他不间断、不夹杂了,他万念俱灰,没有妄想,没有对这个世间任何的希望,不仅没有恶念,连善的愿望都息灭了,都没有了,当然也不会受其他法门影响了,专精念佛,念上二年零十个月真走了,不到三年成就了。

还有宋朝的莹珂法师,你看他自己犯了戒,知道自己要堕地狱,请同修道友帮助,同修道友给他一本《往生论》,让他回去看,他看了很感动,发起大愿求生净土。也是关起门来不吃不喝,念了三天,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那真是真的勇猛精进,他菩萨六度三天就做圆满了,你看行的是大布施,他真放下,大持戒,那三天一点贪瞋痴慢都没有,没有烦恼,大忍辱、大精进、大禅定、大智慧,一切放下,专心念佛,三天就成就了,阿弥陀佛就来了,来给他说你寿命还有十年,我十年之后再来接你,安慰他。他说不要了,我这十年寿命我舍掉,我现在跟你走。阿弥陀佛也很慈悲,就同意了,说我三天之后来接你。果然三天之后他真走了。

这让我们听了都很羡慕,我们在这里学佛法,搞了十几年,真叫一事无成。为什么叫一事无成?生死未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一条没做到,身心世界你放下了吗?没有,还挂着,贪瞋痴你放了吗?还常常起现行,是非人我、恩恩怨怨真的还会挂怀,还夹杂,还间断,念佛这一天你说能念几句佛?都是妄念纷飞,妄想驰逐,哪有精进?哪有禅定?我现在还有这个妄想,说要绍隆佛种,弘法利生,那叫做妄想。自己未度,何能度人?这个妄想我现在也要放下,为什么?那个了不了生死。就像蕅益大师讲的,搞这些教下,学经教,最后都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绝用不上。真的得要学莹珂法师,你真有深重慈悲心,自己念佛先成就,然后赶紧乘愿再来,那个时候才是你绍隆佛种广度众生的时候,现在不行。遇到境界还起心动念,还分别执着,轮回你出不去,还是六道众生,自己都是溺水者,怎么能够救其他的溺水人?所以蕅益大师这里给我们讲真实语,都不是客气话。下面讲:

【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

我们念佛求什么?就求一心不乱的境界。能够有一心不乱境界你就决定往生,这就是念佛三昧。一心不乱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最低的,功夫成片也叫事一心,这已经有把握往生了。如果是念到断了见思烦恼,这种事一心那就很高了,这种境界、功夫等于阿罗汉,你就已经出了六道轮回,你往生就不在凡圣同居土,你到方便有余土了。如果再能破无明,那你就是理一心不乱,你往生是实报庄严土。那我们现在目标至少要定在念佛功夫成片,最低的那个事一心不乱。那怎么达到?『亦无他术』,没有别的方法,『最初下手,须用数珠』,下手处,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你就得老老实实数珠计数念佛。所以一串念珠不能离手,所谓「佛不离口,珠不离手」,这是念佛人的样子。计数要记得分明,一句一句,按照自己的习惯,有的人念一句掐一个珠,有的人念十句掐一个珠,这都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那么有的人不用数珠,他用念佛计数器,按的,也行。记得分明,不能乱,乱了是说明心在打妄想,心乱了,所以数数数都忘了,都忘了数到哪儿了,这就是心没有集中,一定要记得分明。

『刻定课程,决定无缺』,每天课程蕅益大师开出最低三万,这个课程,我们自己按照自己的作息定一个自己的课程,这个课程定下来了决定不缺少,每一天要做到。

【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

念佛一开始用数珠,这是前方便,念熟了之后念佛就习惯了,『不念自念』,这个就是你不用刻意去念阿弥陀佛,佛号自然就会往前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老有这个佛号,这叫不念自念。真正功夫纯熟的,到晚上睡觉他也不念自念,佛号就不间断,就像念佛机似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佛号都是这样不间断。到这个时候,你计数也行,不计也行,那个时候就无所谓,你就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功夫要保持,不保持也会失掉。底下讲:

【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

这是蕅益大师批评有一类浮夸的人,初发心就要说好看话、好听话,讲什么不着相,用什么数珠念佛,不用着相,我们实相念佛,他也不知道什么叫实相念佛,实相念佛我们凡夫根本没办法做到,那都是开悟见性的人他念实相佛,凡夫不可能实相念佛。你就得老老实实执持名号,这个执就是执着,执着的执名就叫执持名号。这个法门对初发心的来讲,不需要你刻意断执着,为什么?你断不了,刚想断执着已经是执着。所以教你执这个名号,用一个执着代替所有另外的执着,然后这个执着逐渐逐渐也就破掉了,这是前方便。所以不能够贪图好看,不着相,不用数珠,随意这样念,那我告诉你,那个佛号你肯定飘的,你肯定是妄念纷飞,境界现前你肯定动心,肯定妄想分别执着一大堆,还会起贪瞋痴慢,这肯定的。蕅益大师讲的绝对是过来人说的话。什么学圆融自在,这都是好听话。什么叫圆融?没明心见性你没办法圆融,你得不到自在,所以这些好听话我们都别说了,老老实实把嘴封上念佛。说这个话的人,蕅益大师说,『总是信不深,行不力』,深信都没有,他的信心是飘的,是像浮萍一样的,没有根。信没有根,当然力就用不上,所以他念阿弥陀佛用不上力,你让他一天数个十万八万,他做不到,用的都是虚浮功夫。所以当然功夫都不得力,搞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一辈子,到最后还是生死道上做不了主。底下说:

【饶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  

这是批评我们这种人,学讲经的,你讲得头头是道,十二分教你都能讲,十二分教就是世尊一代时教,所有的经典你都能讲,哪个宗你都能懂,你能『下得千七百转语』,转语就是禅宗的公案,一千七百则公案你都能够有悟处,讲的都是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最后还是『生死岸边事』。蕅益大师是过来人,告诫我们这一类的初学者要警惕,要看看自己生死道上能不能做主很简单,境界现前还动不动心?还动心的,不行,还是生死凡夫。

【临命终时。决用不着。珍重。】

这些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所谓通宗通教的人,到临命终时功夫还用不上,为什么?敌不过生死业力。《地藏经》上讲,众生的业力,「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业力现前的时候做不了主,还是随业流转,就是过去李炳老所说的,「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蕅益大师他从教下爬出来了,从律宗爬出来了,告诉我们这一段肺腑之言。我们听了之后有没有警觉心,能不能回头老老实实去做钝功夫,念这句佛号。果然把佛号念到成片了,什么成片?你心里老有,老不断,老念着,佛号二十四小时不断的,这叫成片。你能念到这个功夫,那你就有把握生死的能力,临命终时蒙阿弥陀佛佛力加持,光靠自力还不行,还要有佛力加持,你就生死道上做得了主,你临命终时才能自在。所以这是蕅益大师劝我们,尤其是学佛的人,而且还有一点文化,像我们这类的,学教的,『珍重』,好自为之。假如我们不肯踏踏实实的下功夫念佛,哪怕是通宗通教,到最后不如一个念佛老太太她走得自在。

这里我给大家讲几个念佛往生的故事,都是今年发生的。第一位,这是在甘肃省武威市一位叫于桂香的女居士,一九四八年出生,今年七月二十九号往生,就前两个月,六十一岁往生。这位于居士她从小心地就善良,为人厚道、正直,对强者不怕,对弱者不欺,自幼有良好的家教。她从小就接触佛法,读佛经,懂礼节,待人处世都是非常的厚道。自己后来结婚了,婚后对公公婆婆也很孝顺,妯娌之间都很和睦。凡事都想到大局,为家庭、整个家族利益着想,所以邻里乡党都是非常的敬佩,说她真的是贤妻良母。她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很用心。养了四个子女,都成家立业了,其中还有一个女儿出家,叫大照法师。她这一辈的人,上了六十岁以上的都知道,一生都是坎坷,经历过风风雨雨。但是她为人很豁达,从来没有怨天尤人,非常乐观,很积极向上。真正有困苦的时候,她念阿弥陀佛,求佛菩萨保佑,虔诚的佛教徒。

三十岁开始她就发心吃长素,一生都坚持,一点荤腥都不碰。她皈依佛门以后,每天也是一心念佛,早晚功课都是不间断。文化不高,识字也不多,一开始念经念的很多,什么《地藏经》、《金刚经》、《药师经》、《普门品》等等都念过,也念过过去的早晚课诵,就是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这些,晚课也是按照传统的做法。后来听到我们师父上人净空老法师讲经,就专修净土,专念《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每天至少一部,或者三部、五部不等,其他时间就专心念佛,真的是不论忙闲,佛号尽量不断。她念佛的方法,按照老法师的提倡,就是专念四字的平调的,就是不用唱念,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这么念。心很静,贵在字字清楚,字字分明,念佛念的很得力。到今年,一开始是三年前,得过胆结石,做过手术,到今年四月二十九号突然有一天早饭吐血,到了医院去检查,一发现原来是肝硬化晚期,没救了。家人也把这个病情告诉这位于居士,她心里很平淡,她对死没有恐惧,一心就求生净土。家里人都学佛,她女儿还出了家,回家里照看她,鼓励她,说一心念佛,如果妳有寿命,阿弥陀佛一定会加持妳,让妳得到健康恢复。假如妳寿命到了,妳就跟阿弥陀佛走,往生到极乐世界,不就更好吗?都鼓励她,她听了也很欢喜,所以行住坐卧都持着这句佛号。

又经过两个多月,就到今年七月二十四号,晚上十点多,当时于居士就对她身边的女儿大照法师讲,说还有五天,五天以后大概是中午十二点,或者是晚上十点到一点,这是到子时这个时间,或是午时或是子时,还有五天。大照师就问她,五天之后妳做什么?她母亲没说。然后她就开始把自己的后事都交代,全部都交代妥当,从交代妥当之后就不再说话,专心念佛,而且也不进食了,到往生前一天连水都不喝。到了二十九号,就是那时候说的五天以后,七月二十九号,到中午十一点钟左右于居士她就开始右卧,右侧吉祥卧,身体不再移动,一直到晚上十点半钟左右,于居士她就睁开眼看了看眼前的佛像,看了几秒钟。旁边的人给她助念都一直在观察她,她看了之后她就闭上双眼。旁边助念的一个大儿子,正在微闭着双眼在那里专心念佛,就在他闭着眼睛的时候,就发现前面的佛像有一道像火焰一样的光明射出来,照在他自己母亲的身上,于是他就急忙睁开眼睛看他母亲,正在这个时候他的母亲就咽下最后一口气,面带着微笑停止了呼吸,口型还保持着像念佛的样子。再过五分钟之后,已经断气了,五分钟之后又有一次微笑,然后嘴唇才闭上,往生了。往生,她是在佛号声中往生的,一直念到第二天,给她换衣服,给她洗身,发现全身柔软,面容如生。真的如她所说的,五天之后她往生了,这是预知时至,提前五天就知道了。

而且这里面她还有一些瑞相,在往生前一个月的时候,就是在今年六月二十五号晚上,于居士就告诉她的女儿,说梦到了净空老和尚对她说,说妳还有一个月才能往生,提前一个月通知她,是我们师父上人通知的,这是她自己梦。一切法由心想生,因为她是专听我们师父上人讲经,所以跟师父特别的感应。所以梦中我们师父就对她说,妳还有一个月才能往生,念佛还得加把劲,往生才有把握,鼓励她。当时她女儿听她母亲这么一说,把这个日期记下来,而且把这个梦境情况也记下来。到往生前一个礼拜,助念的人,就是大照师在旁边,就发现她身体上面有一股很浓郁的檀香味,这是一个星期之前。这个老人家已经好久没洗澡,又是在北方,本来都不太洗澡,洗澡也不用那些香皂之类的东西,全身就是很浓郁的檀香味,很清爽、很清净。在她往生之前那一天,她女儿大照师还梦到她母亲床前的佛像放大光明,就像太阳一样,又梦到她母亲站在佛像的对面,当时在梦中大照师还跟她母亲讲话,可是她母亲看了她一眼没有回答。

还有就是她往生以后,西北(当时七月的时候)那时正是盛暑,很热,往生之前一直没有下过雨,温度都在三十三度左右,很高温,可是这个往生的人她说她往生之后天会下雨,变得凉快,结果果不其然,到了七月二十七号就开始天气转阴,有小雨下来,她往生是二十九号走的,提前两天就开始下雨。所以助念的人也就一点不会受到炎热的苦恼,很清凉,能安心念佛,一直保持凉爽,一直到下葬那天才恢复。所以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感应。这位于桂香居士还拜访过我们悟道法师,这里有一张相片给大家看看,就是悟道法师右边这位女居士。我们悟道法师现在在这里做主法,这位于桂香居士已经在极乐世界了。这给我们现身说法,你只要一切放下,必定往生。

最后时间也差不多,我想再给大家讲一个很简单的案例,也是我在美国亲自见到的。悟道法师那时一九九八年来达拉斯佛教会主持打佛七,当时有一位马玉叶老居士,她原来就发愿要在打佛七里面往生,八十四岁了,一心念佛,也是专听老法师讲经,没什么文化,但是人很好,很贤慧,在佛七当中,第四天她往生了。佛七前面三天她跟着我们一起,每天有拜佛、有绕佛,身体都很好,我当时去了,结果第四天的时候,就在念佛当中,我在前面坐着念佛,她就站起来,向佛顶礼三拜,然后就走到后面沙发上一坐就念佛走了。这里有一张相片,我也给大家看看,就坐在沙发上,穿着海青,她是从念佛的位子上自己走出来,坐在那里就走了。口型还张着阿字,念佛念的阿字。当时总共一百二十三人参加佛七,你看旁边坐的就是我,都给她助念,这是相当殊胜。这些例子很多,我们时间到了,没有办法跟大家多谈。总之就是我们要深信蕅益大师的开示,深信世尊的教诲,深信切愿,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个事情谁都能做到。以此来供养老菩萨们,以及我们同修道友们。再次祝老人节快乐!谢谢大家!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大德批评指正。谢谢。

夏莲居老居士他在闭关里念佛,亲身的体证,把念佛的这些功夫、境界跟我们说出来,非常实在。他告诉我们,「只要肯念,成佛一半」,你只要肯念佛,这已经成佛一半了。为什么?你肯念就已经在菩提大道上走了,直念下去你就成佛了。所以他这里还说要抢救,「救得一句是一句」,这里面很有味道,我们念阿弥陀佛等于是跟我们的妄想在做斗争,我们不念佛的时候就是打妄想,那我们得抢救,等于跟妄想争地盘,你佛多念一句,妄想就少一句,佛号的念头多,妄想念头就少,你想想是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你看看你佛号的地盘多还是妄念的地盘多?得抢救!救一句是一句。心里要老有,这老有就叫一向专念,这个我们自己好好去体会体会。

平时用功佛号让它不断,每天最好要有功课,蕅益大师开出的功课很具体,昼夜十万。昼夜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念满十万句,十万佛号念下来差不多得二十个小时,你要真能念十万佛号,那你的佛号地盘多,妄念地盘少,二十个小时是佛号,最多就是四个小时是妄想,那你的功夫怎能不成就!十万不行,蕅益大师降下来了,说五万,五万也得十个小时,再不行,三万,三万也得六个小时。得真干,特别是我们这里老年班、精进班的同学,要提起精进,你拿个佛珠自己数。这个功课固定下来,『以决定不缺为准』,每天功课必须完成,不完成不睡觉,这就决定不缺。「毕此一生,誓无变改」,我这一生功课每天不落,每天不少,这是你的坚定心。念佛求生净土第一重要,其他的那都是小事,可要可不要,念佛求生净土这是非得要去的,所以念佛事情最重要。蕅益大师开出最低是三万佛号,初学的人可能会觉得有困难,一天六个小时,念一天两天行,念一个月两个月有困难,念十年二十年恐怕就不可能。为什么?现代人业障重,杂事多,空闲少,三万确实有困难。黄念祖老居士他也开过一个数字,他开一半,一万是两个小时,这个好多了。但是要求我们信愿要更坚固,你念佛功夫少一些,可是你的信愿坚固,能保证往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12-29 20:03

蕅益大师讲,往生与否全靠信愿之有无,看你信愿具不具足,品位高下就看你念佛功夫的浅深。所以你念的功夫深,自然你的品位就高,你念佛往生就更有把握。实在一万如果都有困难,按照自己的工作情况安排,闲忙度,自己规定一个功课。譬如说一天五千佛号,五千佛号大概一个小时,数珠念佛,计数,实在再不行,两千。从少的开始做起,慢慢增加,不要减少,我至少得稳住一个基本数,多念那更好,但是不可以少。现在我们师父提倡除了念佛还要念经,所以现在最好加一部《无量寿经》,佛号少一点,念经补上。念一部《无量寿经》也要一小时,《无量寿经》讲的就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你念经也是念佛,你是系念阿弥陀佛,这也很好。念经提升我们的信愿,念佛加强我们的功夫,信愿行一起修。贵在是一生誓无改变,这是显示你有真心、有诚意。『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如果你这么真干你还不能往生,那三世诸佛都成了诳语者,诳语就是骗人。那诸佛怎么可能骗人?说明你决定能往生。所以这一段话我们要牢牢记住,要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每天刻定功课,决定完成,一生不改,决定往生。

守得稳这就要平时训练,譬如说遇到了境界现前,过去见到顺境你会贪爱,见到逆境会生瞋恚,现在要守得稳,境界现前,还是一句佛号,这叫守得稳。境界一现前心就动了,那守得不稳,那就往生不了。守得稳没别的,就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古人讲的,什么叫熟处转生?我们搞贪瞋痴很熟,生生世世都搞贪瞋痴,动不动就起来了,这些烦恼,这熟,要把它生疏。生处转熟,什么是生的?念佛很生疏,老忘记佛号,这很生,要把它变熟。怎么变熟?你老念,你一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老念着它,你就念熟了。所以蕅益大师这里先让我们刻定功课,规定自己去熟悉它,念熟了,自自然然境界现前,你还是佛号,你不起贪瞋痴,那你功夫就成就了,念佛求生净土你有把握。真到这个境界,多令人开心!世间还有什么能比得上?所以下面说:

【一得往生。永不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

你看一往生到极乐世界你永远不退转,你是阿惟越致菩萨,阿鞞跋致菩萨,那叫不退转菩萨。所有的法门,三藏十二部,五宗八教,八万四千法门,统统现前。这现前是你现前, , 证得,你不是只学一个皮毛,你已经通达明了,为什么?一即一切,你一门深入你通了,门门都通了,你也是明心见性,你也是大开圆解,你也是三昧相应,都一样。所以古人讲,「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我们很想开悟,不要求这一生开悟,你先求往生,到了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佛光给你一加持你准开悟。所以这里最重要的是专,专精念佛。下面说:

【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

这是蕅益大师肺腑之言。所以念阿弥陀佛,修这个法门,最怕夹杂,『切忌』,就是一定要避免,『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就是说今天跟这个学,明天跟那个学,遇到哪个善知识了,很好很好,跟他学,听这个法门不错,又去学那个法门。底下讲,『遇教下人』,教下是研教的法师,讲经说法的,专门攻大经大论的,你很羡慕,然后『寻章摘句』,这是讲你也跟着研教去了。『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这是修禅宗的,宗门人不立文字,他专门参究。这个「问答」是讲这些机锋话。古代禅宗师父点化弟子就用机锋问答,那是一点就透了,就开悟了。你听了这些公案你也很羡慕,你也就跟着去参禅了。『遇持律人』,看到律宗的戒律法师,很庄严,威仪具足,你想着你也要学这个,搭衣持钵。搭衣持钵都有规矩,都有威仪,当然这个不能不讲究,但是我们基本的把它做好,像师父提倡的,在家人做好《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和五戒,就很好了,出家人把《沙弥律仪》全部落实了,就够了,再往下面研究,当然不是不行,但是如果真念佛人,没时间搞这么多,专精最重要。一会搞这,一会搞那,最后『头头不了,帐帐不清』,搞哪一门都没搞成功,针针不见血,都没扎透。所以下面说:

【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

这是讲念阿弥陀佛念熟了,你的教都通了。为什么?阿弥陀佛佛号就该罗八教,圆摄五宗。『三藏』就是讲《大藏经》里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又称十二分教,这也是对整个《大藏经》的教下的一种分法,经典有不同的形式,有长行、有重颂、有孤起颂、有譬喻、有因缘、有自说、本事、本生、未曾有、方广、论议和授记这十二组,这些教理都在哪里?阿弥陀佛都涵盖。

【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

这是讲禅宗,禅宗要参一千七百则公案,公案就是事迹、故事。禅宗的这些公案里面含有向上机关,我们能不能参透?一句阿弥陀佛都涵盖了,『亦在里许』,就是都包含在里面了。下面说的是律宗。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律宗,这是持戒人,讲究威仪。『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完全做到不容易,『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叫「三聚净戒」,结果一句阿弥陀佛都涵盖了,这都是蕅益大师说的。底下这一段蕅益大师就给我们点出来了,为什么这么说,整个菩萨行可以用一句佛号圆摄。底下讲: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这里是用菩萨六度给我们说明,六度就是菩萨的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一句佛号全涵盖了。什么叫布施?你真能念佛,你放下身心世界,那就叫大布施。布施是放下,放下什么?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娑婆世界统统放下了,你叫真念佛人,你是行菩萨大布施,这不是普通布施,这是大布施。那我们为什么念佛功夫不得力,往生没有把握?没放下,你不肯布施,身心世界还贪恋、还执着,那怎么能叫真念佛?这个念佛,今心是佛这叫念佛。现在我们的心就是佛,向往极乐世界,向往早日见到阿弥陀佛,恨不得现在就去,这就是真能念佛。统统放下了,放下了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做,还是做,心里真的不执着了,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敦伦尽分,你还得要把你应做的工作做好,你负责常住的工作,譬如说打扫卫生,那每天你还得做好,但是做的时候念佛,这不妨碍。念佛法门真的方便,不妨碍你工作,你身体存在一天你就做一天,认认真真的做好,心是放下的,你随时可以走。

下面说『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持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叫持戒。你看你念阿弥陀佛,没有贪瞋痴,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什么妄念都没有,怎么会起贪瞋痴?而佛号是万德洪名,这是至善,你的心止于至善,你看这是持戒,你止持、作持都圆满,止持就是你断恶,作持是修善。你看贪瞋痴没了,止持圆满,念阿弥陀佛,止于至善,你作持圆满,这大持戒。『真能念佛,不分别人我是非,这就是大忍辱』,人我是非心里面还挂着,不能忍,那你心是不清净的。我现在念阿弥陀佛,把这些人我是非念头置换下来,不去想它,我只管住佛号,这叫大忍辱。忍辱之前加个大字,说明它比一般忍辱还高,一般忍辱,这人我是非的念头起来了,我要对自己说我不能够起人我是非,我把它强压下去,这忍辱,可是大忍辱,连这些念头都没有,人我是非真的连念头都没有这叫大忍辱。还想着放下人我是非这些念头,有放下的念头,忍辱心还不清净,真能念佛心就清净了。不稍间断夹杂就是大精进,念阿弥陀佛一句接一句的念,没有间断、没有夹杂、没有怀疑,这是大精进。精是专精、专一,进是进步。你看专精到只有一句佛号,不能再专了,专到极处了,这是精。念念趣向无上菩提,这是进,进步,一点间断、夹杂都没有,心里老念着这一句,这叫大精进。所以最重要的是老念,你心里老有,老念着,这就是大精进。

下面说『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这个妄念纷飞没有了,现在全用佛号给控制住,这是禅定,这个禅定是无上深妙禅,你修的是这个禅定,这叫大禅定,你无住生心做到了。『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他歧」就是别的这些法门,不管是邪法还是正法,邪法固然不能受它迷惑,正法?佛讲的法门有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正法,你还会不会跟着学?你不会了,你也不会受佛法其他法门的迷惑,你知道念佛法门是最究竟、最快速、最稳当的法门,这是大智慧。你心是定的,你不动摇,直趋无上菩提,念佛成佛,菩萨六度,你看用一句佛号你能够统摄。蕅益大师这里反问我们:

【试自简点。】

你自己检查检查,这个『简』通检查的检,检点一下自己,不要看人家,看我们自己。

【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

你身心世界放下没有?

【贪瞋痴念犹自现起。】

这些烦恼还会起现行吗?

【是非人我犹自挂怀。】

心里还会起是非人我的念头吗?你错我对这些念头还挂在心里吗?恩恩怨怨的念头还有吗?

【间断夹杂犹未除尽。】

念佛还会间断吗?还有怀疑吗?还夹杂其他的妄想吗?

【妄想驰逐犹未永灭。】

念佛心还会往外跑吗?六根还会追逐外面的六尘境界吗?妄想不能永灭。

【种种他歧犹能惑志。】

其他的法门,世间法也好,佛法也好,你还会动摇你的志向,你还会对其他法门羡慕。

【便不为真念佛也。】

这就不是真念佛人了,换句话说,菩萨六度没做到。你没放下身心世界,你布施没做到;你还会起贪瞋痴的念头,你持戒没做到;是非人我的念头还会起来,忍辱没做到;还会间断、还会夹杂,你没有精进;念佛的时候还妄念纷飞,这句佛号老忘,这就是禅定没有;还会受其他的法门影响、诱惑,起心动念,没有智慧。这个我们自己检点,才知道为什么我们念佛念了那么久,还没把握往生,功夫还不得力,原因找到了。你要真干,不用很久时间。师父上人常常提的例子,深圳的黄忠昌居士,三十八岁,发愿要往生,关起门来念阿弥陀佛,念了二年十个月,往生了。为什么他能往生?蕅益大师说的六度他都做到了,他真放下了,他不起贪瞋痴了,他不再挂着人我是非、恩恩怨怨了,他不间断、不夹杂了,他万念俱灰,没有妄想,没有对这个世间任何的希望,不仅没有恶念,连善的愿望都息灭了,都没有了,当然也不会受其他法门影响了,专精念佛,念上二年零十个月真走了,不到三年成就了。

还有宋朝的莹珂法师,你看他自己犯了戒,知道自己要堕地狱,请同修道友帮助,同修道友给他一本《往生论》,让他回去看,他看了很感动,发起大愿求生净土。也是关起门来不吃不喝,念了三天,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那真是真的勇猛精进,他菩萨六度三天就做圆满了,你看行的是大布施,他真放下,大持戒,那三天一点贪瞋痴慢都没有,没有烦恼,大忍辱、大精进、大禅定、大智慧,一切放下,专心念佛,三天就成就了,阿弥陀佛就来了,来给他说你寿命还有十年,我十年之后再来接你,安慰他。他说不要了,我这十年寿命我舍掉,我现在跟你走。阿弥陀佛也很慈悲,就同意了,说我三天之后来接你。果然三天之后他真走了。

这让我们听了都很羡慕,我们在这里学佛法,搞了十几年,真叫一事无成。为什么叫一事无成?生死未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一条没做到,身心世界你放下了吗?没有,还挂着,贪瞋痴你放了吗?还常常起现行,是非人我、恩恩怨怨真的还会挂怀,还夹杂,还间断,念佛这一天你说能念几句佛?都是妄念纷飞,妄想驰逐,哪有精进?哪有禅定?我现在还有这个妄想,说要绍隆佛种,弘法利生,那叫做妄想。自己未度,何能度人?这个妄想我现在也要放下,为什么?那个了不了生死。就像蕅益大师讲的,搞这些教下,学经教,最后都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绝用不上。真的得要学莹珂法师,你真有深重慈悲心,自己念佛先成就,然后赶紧乘愿再来,那个时候才是你绍隆佛种广度众生的时候,现在不行。遇到境界还起心动念,还分别执着,轮回你出不去,还是六道众生,自己都是溺水者,怎么能够救其他的溺水人?所以蕅益大师这里给我们讲真实语,都不是客气话。下面讲:

【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

我们念佛求什么?就求一心不乱的境界。能够有一心不乱境界你就决定往生,这就是念佛三昧。一心不乱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最低的,功夫成片也叫事一心,这已经有把握往生了。如果是念到断了见思烦恼,这种事一心那就很高了,这种境界、功夫等于阿罗汉,你就已经出了六道轮回,你往生就不在凡圣同居土,你到方便有余土了。如果再能破无明,那你就是理一心不乱,你往生是实报庄严土。那我们现在目标至少要定在念佛功夫成片,最低的那个事一心不乱。那怎么达到?『亦无他术』,没有别的方法,『最初下手,须用数珠』,下手处,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你就得老老实实数珠计数念佛。所以一串念珠不能离手,所谓「佛不离口,珠不离手」,这是念佛人的样子。计数要记得分明,一句一句,按照自己的习惯,有的人念一句掐一个珠,有的人念十句掐一个珠,这都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那么有的人不用数珠,他用念佛计数器,按的,也行。记得分明,不能乱,乱了是说明心在打妄想,心乱了,所以数数数都忘了,都忘了数到哪儿了,这就是心没有集中,一定要记得分明。

『刻定课程,决定无缺』,每天课程蕅益大师开出最低三万,这个课程,我们自己按照自己的作息定一个自己的课程,这个课程定下来了决定不缺少,每一天要做到。

【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

念佛一开始用数珠,这是前方便,念熟了之后念佛就习惯了,『不念自念』,这个就是你不用刻意去念阿弥陀佛,佛号自然就会往前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老有这个佛号,这叫不念自念。真正功夫纯熟的,到晚上睡觉他也不念自念,佛号就不间断,就像念佛机似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佛号都是这样不间断。到这个时候,你计数也行,不计也行,那个时候就无所谓,你就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功夫要保持,不保持也会失掉。底下讲:

【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

这是蕅益大师批评有一类浮夸的人,初发心就要说好看话、好听话,讲什么不着相,用什么数珠念佛,不用着相,我们实相念佛,他也不知道什么叫实相念佛,实相念佛我们凡夫根本没办法做到,那都是开悟见性的人他念实相佛,凡夫不可能实相念佛。你就得老老实实执持名号,这个执就是执着,执着的执名就叫执持名号。这个法门对初发心的来讲,不需要你刻意断执着,为什么?你断不了,刚想断执着已经是执着。所以教你执这个名号,用一个执着代替所有另外的执着,然后这个执着逐渐逐渐也就破掉了,这是前方便。所以不能够贪图好看,不着相,不用数珠,随意这样念,那我告诉你,那个佛号你肯定飘的,你肯定是妄念纷飞,境界现前你肯定动心,肯定妄想分别执着一大堆,还会起贪瞋痴慢,这肯定的。蕅益大师讲的绝对是过来人说的话。什么学圆融自在,这都是好听话。什么叫圆融?没明心见性你没办法圆融,你得不到自在,所以这些好听话我们都别说了,老老实实把嘴封上念佛。说这个话的人,蕅益大师说,『总是信不深,行不力』,深信都没有,他的信心是飘的,是像浮萍一样的,没有根。信没有根,当然力就用不上,所以他念阿弥陀佛用不上力,你让他一天数个十万八万,他做不到,用的都是虚浮功夫。所以当然功夫都不得力,搞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一辈子,到最后还是生死道上做不了主。底下说:

【饶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  

这是批评我们这种人,学讲经的,你讲得头头是道,十二分教你都能讲,十二分教就是世, 尊一代时教,所有的经典你都能讲,哪个宗你都能懂,你能『下得千七百转语』,转语就是禅宗的公案,一千七百则公案你都能够有悟处,讲的都是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最后还是『生死岸边事』。蕅益大师是过来人,告诫我们这一类的初学者要警惕,要看看自己生死道上能不能做主很简单,境界现前还动不动心?还动心的,不行,还是生死凡夫。

【临命终时。决用不着。珍重。】

这些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所谓通宗通教的人,到临命终时功夫还用不上,为什么?敌不过生死业力。《地藏经》上讲,众生的业力,「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业力现前的时候做不了主,还是随业流转,就是过去李炳老所说的,「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蕅益大师他从教下爬出来了,从律宗爬出来了,告诉我们这一段肺腑之言。我们听了之后有没有警觉心,能不能回头老老实实去做钝功夫,念这句佛号。果然把佛号念到成片了,什么成片?你心里老有,老不断,老念着,佛号二十四小时不断的,这叫成片。你能念到这个功夫,那你就有把握生死的能力,临命终时蒙阿弥陀佛佛力加持,光靠自力还不行,还要有佛力加持,你就生死道上做得了主,你临命终时才能自在。所以这是蕅益大师劝我们,尤其是学佛的人,而且还有一点文化,像我们这类的,学教的,『珍重』,好自为之。假如我们不肯踏踏实实的下功夫念佛,哪怕是通宗通教,到最后不如一个念佛老太太她走得自在。

这里我给大家讲几个念佛往生的故事,都是今年发生的。第一位,这是在甘肃省武威市一位叫于桂香的女居士,一九四八年出生,今年七月二十九号往生,就前两个月,六十一岁往生。这位于居士她从小心地就善良,为人厚道、正直,对强者不怕,对弱者不欺,自幼有良好的家教。她从小就接触佛法,读佛经,懂礼节,待人处世都是非常的厚道。自己后来结婚了,婚后对公公婆婆也很孝顺,妯娌之间都很和睦。凡事都想到大局,为家庭、整个家族利益着想,所以邻里乡党都是非常的敬佩,说她真的是贤妻良母。她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很用心。养了四个子女,都成家立业了,其中还有一个女儿出家,叫大照法师。她这一辈的人,上了六十岁以上的都知道,一生都是坎坷,经历过风风雨雨。但是她为人很豁达,从来没有怨天尤人,非常乐观,很积极向上。真正有困苦的时候,她念阿弥陀佛,求佛菩萨保佑,虔诚的佛教徒。

三十岁开始她就发心吃长素,一生都坚持,一点荤腥都不碰。她皈依佛门以后,每天也是一心念佛,早晚功课都是不间断。文化不高,识字也不多,一开始念经念的很多,什么《地藏经》、《金刚经》、《药师经》、《普门品》等等都念过,也念过过去的早晚课诵,就是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这些,晚课也是按照传统的做法。后来听到我们师父上人净空老法师讲经,就专修净土,专念《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每天至少一部,或者三部、五部不等,其他时间就专心念佛,真的是不论忙闲,佛号尽量不断。她念佛的方法,按照老法师的提倡,就是专念四字的平调的,就是不用唱念,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这么念。心很静,贵在字字清楚,字字分明,念佛念的很得力。到今年,一开始是三年前,得过胆结石,做过手术,到今年四月二十九号突然有一天早饭吐血,到了医院去检查,一发现原来是肝硬化晚期,没救了。家人也把这个病情告诉这位于居士,她心里很平淡,她对死没有恐惧,一心就求生净土。家里人都学佛,她女儿还出了家,回家里照看她,鼓励她,说一心念佛,如果妳有寿命,阿弥陀佛一定会加持妳,让妳得到健康恢复。假如妳寿命到了,妳就跟阿弥陀佛走,往生到极乐世界,不就更好吗?都鼓励她,她听了也很欢喜,所以行住坐卧都持着这句佛号。

又经过两个多月,就到今年七月二十四号,晚上十点多,当时于居士就对她身边的女儿大照法师讲,说还有五天,五天以后大概是中午十二点,或者是晚上十点到一点,这是到子时这个时间,或是午时或是子时,还有五天。大照师就问她,五天之后妳做什么?她母亲没说。然后她就开始把自己的后事都交代,全部都交代妥当,从交代妥当之后就不再说话,专心念佛,而且也不进食了,到往生前一天连水都不喝。到了二十九号,就是那时候说的五天以后,七月二十九号,到中午十一点钟左右于居士她就开始右卧,右侧吉祥卧,身体不再移动,一直到晚上十点半钟左右,于居士她就睁开眼看了看眼前的佛像,看了几秒钟。旁边的人给她助念都一直在观察她,她看了之后她就闭上双眼。旁边助念的一个大儿子,正在微闭着双眼在那里专心念佛,就在他闭着眼睛的时候,就发现前面的佛像有一道像火焰一样的光明射出来,照在他自己母亲的身上,于是他就急忙睁开眼睛看他母亲,正在这个时候他的母亲就咽下最后一口气,面带着微笑停止了呼吸,口型还保持着像念佛的样子。再过五分钟之后,已经断气了,五分钟之后又有一次微笑,然后嘴唇才闭上,往生了。往生,她是在佛号声中往生的,一直念到第二天,给她换衣服,给她洗身,发现全身柔软,面容如生。真的如她所说的,五天之后她往生了,这是预知时至,提前五天就知道了。

而且这里面她还有一些瑞相,在往生前一个月的时候,就是在今年六月二十五号晚上,于居士就告诉她的女儿,说梦到了净空老和尚对她说,说妳还有一个月才能往生,提前一个月通知她,是我们师父上人通知的,这是她自己梦。一切法由心想生,因为她是专听我们师父上人讲经,所以跟师父特别的感应。所以梦中我们师父就对她说,妳还有一个月才能往生,念佛还得加把劲,往生才有把握,鼓励她。当时她女儿听她母亲这么一说,把这个日期记下来,而且把这个梦境情况也记下来。到往生前一个礼拜,助念的人,就是大照师在旁边,就发现她身体上面有一股很浓郁的檀香味,这是一个星期之前。这个老人家已经好久没洗澡,又是在北方,本来都不太洗澡,洗澡也不用那些香皂之类的东西,全身就是很浓郁的檀香味,很清爽、很清净。在她往生之前那一天,她女儿大照师还梦到她母亲床前的佛像放大光明,就像太阳一样,又梦到她母亲站在佛像的对面,当时在梦中大照师还跟她母亲讲话,可是她母亲看了她一眼没有回答。

还有就是她往生以后,西北(当时七月的时候)那时正是盛暑,很热,往生之前一直没有下过雨,温度都在三十三度左右,很高温,可是这个往生的人她说她往生之后天会下雨,变得凉快,结果果不其然,到了七月二十七号就开始天气转阴,有小雨下来,她往生是二十九号走的,提前两天就开始下雨。所以助念的人也就一点不会受到炎热的苦恼,很清凉,能安心念佛,一直保持凉爽,一直到下葬那天才恢复。所以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感应。这位于桂香居士还拜访过我们悟道法师,这里有一张相片给大家看看,就是悟道法师右边这位女居士。我们悟道法师现在在这里做主法,这位于桂香居士已经在极乐世界了。这给我们现身说法,你只要一切放下,必定往生。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12-29 20:04

最后时间也差不多,我想再给大家讲一个很简单的案例,也是我在美国亲自见到的。悟道法师那时一九九八年来达拉斯佛教会主持打佛七,当时有一位马玉叶老居士,她原来就发愿要在打佛七里面往生,八十四岁了,一心念佛,也是专听老法师讲经,没什么文化,但是人很好,很贤慧,在佛七当中,第四天她往生了。佛七前面三天她跟着我们一起,每天有拜佛、有绕佛,身体都很好,我当时去了,结果第四天的时候,就在念佛当中,我在前面坐着念佛,她就站起来,向佛顶礼三拜,然后就走到后面沙发上一坐就念佛走了。这里有一张相片,我也给大家看看,就坐在沙发上,穿着海青,她是从念佛的位子上自己走出来,坐在那里就走了。口型还张着阿字,念佛念的阿字。当时总共一百二十三人参加佛七,你看旁边坐的就是我,都给她助念,这是相当殊胜。这些例子很多,我们时间到了,没有办法跟大家多谈。总之就是我们要深信蕅益大师的开示,深信世尊的教诲,深信切愿,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个事情谁都能做到。以此来供养老菩萨们,以及我们同修道友们。再次祝老人节快乐!谢谢大家!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大德批评指正。谢谢。

, , 证得,你不是只学一个皮毛,你已经通达明了,为什么?一即一切,你一门深入你通了,门门都通了,你也是明心见性,你也是大开圆解,你也是三昧相应,都一样。所以古人讲,「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我们很想开悟,不要求这一生开悟,你先求往生,到了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佛光给你一加持你准开悟。所以这里最重要的是专,专精念佛。下面说:

【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

这是蕅益大师肺腑之言。所以念阿弥陀佛,修这个法门,最怕夹杂,『切忌』,就是一定要避免,『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就是说今天跟这个学,明天跟那个学,遇到哪个善知识了,很好很好,跟他学,听这个法门不错,又去学那个法门。底下讲,『遇教下人』,教下是研教的法师,讲经说法的,专门攻大经大论的,你很羡慕,然后『寻章摘句』,这是讲你也跟着研教去了。『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这是修禅宗的,宗门人不立文字,他专门参究。这个「问答」是讲这些机锋话。古代禅宗师父点化弟子就用机锋问答,那是一点就透了,就开悟了。你听了这些公案你也很羡慕,你也就跟着去参禅了。『遇持律人』,看到律宗的戒律法师,很庄严,威仪具足,你想着你也要学这个,搭衣持钵。搭衣持钵都有规矩,都有威仪,当然这个不能不讲究,但是我们基本的把它做好,像师父提倡的,在家人做好《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和五戒,就很好了,出家人把《沙弥律仪》全部落实了,就够了,再往下面研究,当然不是不行,但是如果真念佛人,没时间搞这么多,专精最重要。一会搞这,一会搞那,最后『头头不了,帐帐不清』,搞哪一门都没搞成功,针针不见血,都没扎透。所以下面说:

【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

这是讲念阿弥陀佛念熟了,你的教都通了。为什么?阿弥陀佛佛号就该罗八教,圆摄五宗。『三藏』就是讲《大藏经》里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又称十二分教,这也是对整个《大藏经》的教下的一种分法,经典有不同的形式,有长行、有重颂、有孤起颂、有譬喻、有因缘、有自说、本事、本生、未曾有、方广、论议和授记这十二组,这些教理都在哪里?阿弥陀佛都涵盖。

【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

这是讲禅宗,禅宗要参一千七百则公案,公案就是事迹、故事。禅宗的这些公案里面含有向上机关,我们能不能参透?一句阿弥陀佛都涵盖了,『亦在里许』,就是都包含在里面了。下面说的是律宗。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律宗,这是持戒人,讲究威仪。『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完全做到不容易,『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叫「三聚净戒」,结果一句阿弥陀佛都涵盖了,这都是蕅益大师说的。底下这一段蕅益大师就给我们点出来了,为什么这么说,整个菩萨行可以用一句佛号圆摄。底下讲: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这里是用菩萨六度给我们说明,六度就是菩萨的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一句佛号全涵盖了。什么叫布施?你真能念佛,你放下身心世界,那就叫大布施。布施是放下,放下什么?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娑婆世界统统放下了,你叫真念佛人,你是行菩萨大布施,这不是普通布施,这是大布施。那我们为什么念佛功夫不得力,往生没有把握?没放下,你不肯布施,身心世界还贪恋、还执着,那怎么能叫真念佛?这个念佛,今心是佛这叫念佛。现在我们的心就是佛,向往极乐世界,向往早日见到阿弥陀佛,恨不得现在就去,这就是真能念佛。统统放下了,放下了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做,还是做,心里真的不执着了,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敦伦尽分,你还得要把你应做的工作做好,你负责常住的工作,譬如说打扫卫生,那每天你还得做好,但是做的时候念佛,这不妨碍。念佛法门真的方便,不妨碍你工作,你身体存在一天你就做一天,认认真真的做好,心是放下的,你随时可以走。

下面说『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持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叫持戒。你看你念阿弥陀佛,没有贪瞋痴,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什么妄念都没有,怎么会起贪瞋痴?而佛号是万德洪名,这是至善,你的心止于至善,你看这是持戒,你止持、作持都圆满,止持就是你断恶,作持是修善。你看贪瞋痴没了,止持圆满,念阿弥陀佛,止于至善,你作持圆满,这大持戒。『真能念佛,不分别人我是非,这就是大忍辱』,人我是非心里面还挂着,不能忍,那你心是不清净的。我现在念阿弥陀佛,把这些人我是非念头置换下来,不去想它,我只管住佛号,这叫大忍辱。忍辱之前加个大字,说明它比一般忍辱还高,一般忍辱,这人我是非的念头起来了,我要对自己说我不能够起人我是非,我把它强压下去,这忍辱,可是大忍辱,连这些念头都没有,人我是非真的连念头都没有这叫大忍辱。还想着放下人我是非这些念头,有放下的念头,忍辱心还不清净,真能念佛心就清净了。不稍间断夹杂就是大精进,念阿弥陀佛一句接一句的念,没有间断、没有夹杂、没有怀疑,这是大精进。精是专精、专一,进是进步。你看专精到只有一句佛号,不能再专了,专到极处了,这是精。念念趣向无上菩提,这是进,进步,一点间断、夹杂都没有,心里老念着这一句,这叫大精进。所以最重要的是老念,你心里老有,老念着,这就是大精进。

下面说『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这个妄念纷飞没有了,现在全用佛号给控制住,这是禅定,这个禅定是无上深妙禅,你修的是这个禅定,这叫大禅定,你无住生心做到了。『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他歧」就是别的这些法门,不管是邪法还是正法,邪法固然不能受它迷惑,正法?佛讲的法门有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正法,你还会不会跟着学?你不会了,你也不会受佛法其他法门的迷惑,你知道念佛法门是最究竟、最快速、最稳当的法门,这是大智慧。你心是定的,你不动摇,直趋无上菩提,念佛成佛,菩萨六度,你看用一句佛号你能够统摄。蕅益大师这里反问我们:

【试自简点。】

你自己检查检查,这个『简』通检查的检,检点一下自己,不要看人家,看我们自己。

【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

你身心世界放下没有?

【贪瞋痴念犹自现起。】

这些烦恼还会起现行吗?

【是非人我犹自挂怀。】

心里还会起是非人我的念头吗?你错我对这些念头还挂在心里吗?恩恩怨怨的念头还有吗?

【间断夹杂犹未除尽。】

念佛还会间断吗?还有怀疑吗?还夹杂其他的妄想吗?

【妄想驰逐犹未永灭。】

念佛心还会往外跑吗?六根还会追逐外面的六尘境界吗?妄想不能永灭。

【种种他歧犹能惑志。】

其他的法门,世间法也好,佛法也好,你还会动摇你的志向,你还会对其他法门羡慕。

【便不为真念佛也。】

这就不是真念佛人了,换句话说,菩萨六度没做到。你没放下身心世界,你布施没做到;你还会起贪瞋痴的念头,你持戒没做到;是非人我的念头还会起来,忍辱没做到;还会间断、还会夹杂,你没有精进;念佛的时候还妄念纷飞,这句佛号老忘,这就是禅定没有;还会受其他的法门影响、诱惑,起心动念,没有智慧。这个我们自己检点,才知道为什么我们念佛念了那么久,还没把握往生,功夫还不得力,原因找到了。你要真干,不用很久时间。师父上人常常提的例子,深圳的黄忠昌居士,三十八岁,发愿要往生,关起门来念阿弥陀佛,念了二年十个月,往生了。为什么他能往生?蕅益大师说的六度他都做到了,他真放下了,他不起贪瞋痴了,他不再挂着人我是非、恩恩怨怨了,他不间断、不夹杂了,他万念俱灰,没有妄想,没有对这个世间任何的希望,不仅没有恶念,连善的愿望都息灭了,都没有了,当然也不会受其他法门影响了,专精念佛,念上二年零十个月真走了,不到三年成就了。

还有宋朝的莹珂法师,你看他自己犯了戒,知道自己要堕地狱,请同修道友帮助,同修道友给他一本《往生论》,让他回去看,他看了很感动,发起大愿求生净土。也是关起门来不吃不喝,念了三天,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那真是真的勇猛精进,他菩萨六度三天就做圆满了,你看行的是大布施,他真放下,大持戒,那三天一点贪瞋痴慢都没有,没有烦恼,大忍辱、大精进、大禅定、大智慧,一切放下,专心念佛,三天就成就了,阿弥陀佛就来了,来给他说你寿命还有十年,我十年之后再来接你,安慰他。他说不要了,我这十年寿命我舍掉,我现在跟你走。阿弥陀佛也很慈悲,就同意了,说我三天之后来接你。果然三天之后他真走了。

这让我们听了都很羡慕,我们在这里学佛法,搞了十几年,真叫一事无成。为什么叫一事无成?生死未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一条没做到,身心世界你放下了吗?没有,还挂着,贪瞋痴你放了吗?还常常起现行,是非人我、恩恩怨怨真的还会挂怀,还夹杂,还间断,念佛这一天你说能念几句佛?都是妄念纷飞,妄想驰逐,哪有精进?哪有禅定?我现在还有这个妄想,说要绍隆佛种,弘法利生,那叫做妄想。自己未度,何能度人?这个妄想我现在也要放下,为什么?那个了不了生死。就像蕅益大师讲的,搞这些教下,学经教,最后都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绝用不上。真的得要学莹珂法师,你真有深重慈悲心,自己念佛先成就,然后赶紧乘愿再来,那个时候才是你绍隆佛种广度众生的时候,现在不行。遇到境界还起心动念,还分别执着,轮回你出不去,还是六道众生,自己都是溺水者,怎么能够救其他的溺水人?所以蕅益大师这里给我们讲真实语,都不是客气话。下面讲:

【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

我们念佛求什么?就求一心不乱的境界。能够有一心不乱境界你就决定往生,这就是念佛三昧。一心不乱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最低的,功夫成片也叫事一心,这已经有把握往生了。如果是念到断了见思烦恼,这种事一心那就很高了,这种境界、功夫等于阿罗汉,你就已经出了六道轮回,你往生就不在凡圣同居土,你到方便有余土了。如果再能破无明,那你就是理一心不乱,你往生是实报庄严土。那我们现在目标至少要定在念佛功夫成片,最低的那个事一心不乱。那怎么达到?『亦无他术』,没有别的方法,『最初下手,须用数珠』,下手处,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你就得老老实实数珠计数念佛。所以一串念珠不能离手,所谓「佛不离口,珠不离手」,这是念佛人的样子。计数要记得分明,一句一句,按照自己的习惯,有的人念一句掐一个珠,有的人念十句掐一个珠,这都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那么有的人不用数珠,他用念佛计数器,按的,也行。记得分明,不能乱,乱了是说明心在打妄想,心乱了,所以数数数都忘了,都忘了数到哪儿了,这就是心没有集中,一定要记得分明。

『刻定课程,决定无缺』,每天课程蕅益大师开出最低三万,这个课程,我们自己按照自己的作息定一个自己的课程,这个课程定下来了决定不缺少,每一天要做到。

【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

念佛一开始用数珠,这是前方便,念熟了之后念佛就习惯了,『不念自念』,这个就是你不用刻意去念阿弥陀佛,佛号自然就会往前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老有这个佛号,这叫不念自念。真正功夫纯熟的,到晚上睡觉他也不念自念,佛号就不间断,就像念佛机似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佛号都是这样不间断。到这个时候,你计数也行,不计也行,那个时候就无所谓,你就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功夫要保持,不保持也会失掉。底下讲:

【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

这是蕅益大师批评有一类浮夸的人,初发心就要说好看话、好听话,讲什么不着相,用什么数珠念佛,不用着相,我们实相念佛,他也不知道什么叫实相念佛,实相念佛我们凡夫根本没办法做到,那都是开悟见性的人他念实相佛,凡夫不可能实相念佛。你就得老老实实执持名号,这个执就是执着,执着的执名就叫执持名号。这个法门对初发心的来讲,不需要你刻意断执着,为什么?你断不了,刚想断执着已经是执着。所以教你执这个名号,用一个执着代替所有另外的执着,然后这个执着逐渐逐渐也就破掉了,这是前方便。所以不能够贪图好看,不着相,不用数珠,随意这样念,那我告诉你,那个佛号你肯定飘的,你肯定是妄念纷飞,境界现前你肯定动心,肯定妄想分别执着一大堆,还会起贪瞋痴慢,这肯定的。蕅益大师讲的绝对是过来人说的话。什么学圆融自在,这都是好听话。什么叫圆融?没明心见性你没办法圆融,你得不到自在,所以这些好听话我们都别说了,老老实实把嘴封上念佛。说这个话的人,蕅益大师说,『总是信不深,行不力』,深信都没有,他的信心是飘的,是像浮萍一样的,没有根。信没有根,当然力就用不上,所以他念阿弥陀佛用不上力,你让他一天数个十万八万,他做不到,用的都是虚浮功夫。所以当然功夫都不得力,搞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一辈子,到最后还是生死道上做不了主。底下说:

【饶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  

这是批评我们这种人,学讲经的,你讲得头头是道,十二分教你都能讲,十二分教就是世尊一代时教,所有的经典你都能讲,哪个宗你都能懂,你能『下得千七百转语』,转语就是禅宗的公案,一千七百则公案你都能够有悟处,讲的都是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最后还是『生死岸边事』。蕅益大师是过来人,告诫我们这一类的初学者要警惕,要看看自己生死道上能不能做主很简单,境界现前还动不动心?还动心的,不行,还是生死凡夫。

【临命终时。决用不着。珍重。】

这些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所谓通宗通教的人,到临命终时功夫还用不上,为什么?敌不过生死业力。《地藏经》上讲,众生的业力,「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业力现前的时候做不了主,还是随业流转,就是过去李炳老所说的,「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蕅益大师他从教下爬出来了,从律宗爬出来了,告诉我们这一段肺腑之言。我们听了之后有没有警觉心,能不能回头老老实实去做钝功夫,念这句佛号。果然把佛号念到成片了,什么成片?你心里老有,老不断,老念着,佛号二十四小时不断的,这叫成片。你能念到这个功夫,那你就有把握生死的能力,临命终时蒙阿弥陀佛佛力加持,光靠自力还不行,还要有佛力加持,你就生死道上做得了主,你临命终时才能自在。所以这是蕅益大师劝我们,尤其是学佛的人,而且还有一点文化,像我们这类的,学教的,『珍重』,好自为之。假如我们不肯踏踏实实的下功夫念佛,哪怕是通宗通教,到最后不如一个念佛老太太她走得自在。

这里我给大家讲几个念佛往生的故事,都是今年发生的。第一位,这是在甘肃省武威市一位叫于桂香的女居士,一九四八年出生,今年七月二十九号往生,就前两个月,六十一岁往生。这位于居士她从小心地就善良,为人厚道、正直,对强者不怕,对弱者不欺,自幼有良好的家教。她从小就接触佛法,读佛经,懂礼节,待人处世都是非常的厚道。自己后来结婚了,婚后对公公婆婆也很孝顺,妯娌之间都很和睦。凡事都想到大局,为家庭、整个家族利益着想,所以邻里乡党都是非常的敬佩,说她真的是贤妻良母。她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很用心。养了四个子女,都成家立业了,其中还有一个女儿出家,叫大照法师。她这一辈的人,上了六十岁以上的都知道,一生都是坎坷,经历过风风雨雨。但是她为人很豁达,从来没有怨天尤人,非常乐观,很积极向上。真正有困苦的时候,她念阿弥陀佛,求佛菩萨保佑,虔诚的佛教徒。

三十岁开始她就发心吃长素,一生都坚持,一点荤腥都不碰。她皈依佛门以后,每天也是一心念佛,早晚功课都是不间断。文化不高,识字也不多,一开始念经念的很多,什么《地藏经》、《金刚经》、《药师经》、《普门品》等等都念过,也念过过去的早晚课诵,就是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这些,晚课也是按照传统的做法。后来听到我们师父上人净空老法师讲经,就专修净土,专念《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每天至少一部,或者三部、五部不等,其他时间就专心念佛,真的是不论忙闲,佛号尽量不断。她念佛的方法,按照老法师的提倡,就是专念四字的平调的,就是不用唱念,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这么念。心很静,贵在字字清楚,字字分明,念佛念的很得力。到今年,一开始是三年前,得过胆结石,做过手术,到今年四月二十九号突然有一天早饭吐血,到了医院去检查,一发现原来是肝硬化晚期,没救了。家人也把这个病情告诉这位于居士,她心里很平淡,她对死没有恐惧,一心就求生净土。家里人都学佛,她女儿还出了家,回家里照看她,鼓励她,说一心念佛,如果妳有寿命,阿弥陀佛一定会加持妳,让妳得到健康恢复。假如妳寿命到了,妳就跟阿弥陀佛走,往生到极乐世界,不就更好吗?都鼓励她,她听了也很欢喜,所以行住坐卧都持着这句佛号。

又经过两个多月,就到今年七月二十四号,晚上十点多,当时于居士就对她身边的女儿大照法师讲,说还有五天,五天以后大概是中午十二点,或者是晚上十点到一点,这是到子时这个时间,或是午时或是子时,还有五天。大照师就问她,五天之后妳做什么?她母亲没说。然后她就开始把自己的后事都交代,全部都交代妥当,从交代妥当之后就不再说话,专心念佛,而且也不进食了,到往生前一天连水都不喝。到了二十九号,就是那时候说的五天以后,七月二十九号,到中午十一点钟左右于居士她就开始右卧,右侧吉祥卧,身体不再移动,一直到晚上十点半钟左右,于居士她就睁开眼看了看眼前的佛像,看了几秒钟。旁边的人给她助念都一直在观察她,她看了之后她就闭上双眼。旁边助念的一个大儿子,正在微闭着双眼在那里专心念佛,就在他闭着眼睛的时候,就发现前面的佛像有一道像火焰一样的光明射出来,照在他自己母亲的身上,于是他就急忙睁开眼睛看他母亲,正在这个时候他的母亲就咽下最后一口气,面带着微笑停止了呼吸,口型还保持着像念佛的样子。再过五分钟之后,已经断气了,五分钟之后又有一次微笑,然后嘴唇才闭上,往生了。往生,她是在佛号声中往生的,一直念到第二天,给她换衣服,给她洗身,发现全身柔软,面容如生。真的如她所说的,五天之后她往生了,这是预知时至,提前五天就知道了。

而且这里面她还有一些瑞相,在往生前一个月的时候,就是在今年六月二十五号晚上,于居士就告诉她的女儿,说梦到了净空老和尚对她说,说妳还有一个月才能往生,提前一个月通知她,是我们师父上人通知的,这是她自己梦。一切法由心想生,因为她是专听我们师父上人讲经,所以跟师父特别的感应。所以梦中我们师父就对她说,妳还有一个月才能往生,念佛还得加把劲,往生才有把握,鼓励她。当时她女儿听她母亲这么一说,把这个日期记下来,而且把这个梦境情况也记下来。到往生前一个礼拜,助念的人,就是大照师在旁边,就发现她身体上面有一股很浓郁的檀香味,这是一个星期之前。这个老人家已经好久没洗澡,又是在北方,本来都不太洗澡,洗澡也不用那些香皂之类的东西,全身就是很浓郁的檀香味,很清爽、很清净。在她往生之前那一天,她女儿大照师还梦到她母亲床前的佛像放大光明,就像太阳一样,又梦到她母亲站在佛像的对面,当时在梦中大照师还跟她母亲讲话,可是她母亲看了她一眼没有回答。

还有就是她往生以后,西北(当时七月的时候)那时正是盛暑,很热,往生之前一直没有下过雨,温度都在三十三度左右,很高温,可是这个往生的人她说她往生之后天会下雨,变得凉快,结果果不其然,到了七月二十七号就开始天气转阴,有小雨下来,她往生是二十九号走的,提前两天就开始下雨。所以助念的人也就一点不会受到炎热的苦恼,很清凉,能安心念佛,一直保持凉爽,一直到下葬那天才恢复。所以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感应。这位于桂香居士还拜访过我们悟道法师,这里有一张相片给大家看看,就是悟道法师右边这位女居士。我们悟道法师现在在这里做主法,这位于桂香居士已经在极乐世界了。这给我们现身说法,你只要一切放下,必定往生。

最后时间也差不多,我想再给大家讲一个很简单的案例,也是我在美国亲自见到的。悟道法师那时一九九八年来达拉斯佛教会主持打佛七,当时有一位马玉叶老居士,她原来就发愿要在打佛七里面往生,八十四岁了,一心念佛,也是专听老法师讲经,没什么文化,但是人很好,很贤慧,在佛七当中,第四天她往生了。佛七前面三天她跟着我们一起,每天有拜佛、有绕佛,身体都很好,我当时去了,结果第四天的时候,就在念佛当中,我在前面坐着念佛,她就站起来,向佛顶礼三拜,然后就走到后面沙发上一坐就念佛走了。这里有一张相片,我也给大家看看,就坐在沙发上,穿着海青,她是从念佛的位子上自己走出来,坐在那里就走了。口型还张着阿字,念佛念的阿字。当时总共一百二十三人参加佛七,你看旁边坐的就是我,都给她助念,这是相当殊胜。这些例子很多,我们时间到了,没有办法跟大家多谈。总之就是我们要深信蕅益大师的开示,深信世尊的教诲,深信切愿,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个事情谁都能做到。以此来供养老菩萨们,以及我们同修道友们。再次祝老人节快乐!谢谢大家!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大德批评指正。谢谢。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