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济群法师 佛与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10-18 12:20     标题: 济群法师 佛与法


一、三宝是佛法的全体

1、什么是佛法

什么是佛法?从字面上看,就是佛及佛所说的一切教法;但如果从佛法的整体上看,则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曰佛宝、二曰法宝、三曰僧宝,简称为“三宝”。佛法僧三宝包括了佛法的全部内含,近代学者研究佛学,把佛法划分为佛陀论、教理论和僧伽论,便是由此而来。有人也许会问:佛法僧为什么称为“宝”呢?在座的应该知道“宝”的意义,所谓“宝”者,是世间上希有难得的东西,为万万人所仰求。同样的道理,佛法僧也是希有难逢,不仅是人间尊它为至高至妙,乃至天人对它也是敬重无比,正因为它的价值如此珍贵,所以经中把它们称之“宝”。

2、三宝以何为中心

三宝包括了整个佛法的内容,三者缺一不可。但三宝的存在又有它的中心,那么三宝的中心又是什么呢?许多人一定会认为是佛吧,因为有佛陀的存在,然后才有佛陀所说的教法,再才谈得上僧侣的出现。假若没有佛陀,就不可能出现法和僧。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三宝的中心应当是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法的实质,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经典,乃是经典诠示的真理。它是宇宙人生的真实相,也是宇宙延续的根本规律,它以一种真实的面貌存在着,常恒不变,就如虚空一样,无论空中是风和日丽,还是雷电交加,都无法影响它的存在性质。法的存在也是同样,经曰:“法非佛作,亦非余人作”,又曰:“法性常尔”,都是向我们说明,法并不是由佛陀创作的,更不是其他任何人所创作的。无论世间有佛住世说法,还是无佛出世说法,法都是存在的,不会因为世界上的任何变化而发生改变。佛陀之所以成为佛陀,就是因为他证悟到这种法的存在。

3、佛与法的关系

法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什么又称法为佛法呢?是因为佛陀最先发现了宇宙间有法的存在,如果不是佛陀的证悟,法虽然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还是无法觉察得到。正因为法与佛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所以把法称为佛法。就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大陆本来就存在,并非因他发现而有,只是他的发现使我们了解到这一事实,后人为纪念哥伦布,便将他和新大陆联系起来。

佛与法既然存在着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要了解佛法,我们就应当进一步来探讨“佛”的含义。



二、佛陀者何

1、佛陀的含义

说到佛及成佛,我们多半会认为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念呢?是因为太不了解“佛”的含义了,根本就不知道佛陀为何物。

所谓“佛”者,是梵语佛陀的简称。佛法传到中国后,又智慧的人很多,他们也能够称为佛陀吗?其实不然,这里所讲的智慧并非一般的智慧,而是彻底圆满地证悟了宇宙人生诸法实相的智慧。一旦成就这种智慧的人,对宇宙人生就不再有丝毫迷惑,就能彻底摆脱人生的烦恼,佛陀便是证得这种智慧的圣者。

世界上没有一位天生的佛陀,佛都是从平凡的人修行而来,我们人人都可以经过修行成佛,不分贫富贵贱、男女老少乃至一切生灵都具有佛的觉性。这种觉性众生本自具足,只因为被无明妄想覆盖而无法显现,只要经过修行将我们的佛性开发出来,彻底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就不会再迷失,也就成佛了。

2、佛陀的异名

每位佛陀都有自己的别号,但一切佛陀又有共同的通号。佛的通号有十种: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些名号是根据佛陀的德行施设的,任何一位佛陀都具有这些德行。以“如来”为例,“如来”是“乘如实之道而来”,因为如来的行住坐卧和语默动静无不是真理的表现。《金刚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明确告诉我们,如来出现于世间,虽有来有去,但不住来去之相。世人还喜欢把如来和佛合在一起称曰“如来佛”,这是不伦不类的说法。如来和佛都是通号,就如某某人既是博士又是教授一样,我们可以称他为某博士或某教授,而不应称他为某博士教授。同样的道理,我们可称释迦佛或释迦如来;称阿弥陀佛或阿弥陀如来,但“如来佛”这种称呼却不恰当。佛陀还有个名号为“世尊”,世尊的含义是受世间人尊重。之所以把佛陀称为世尊,是因为佛陀的道德、智慧和悲愿都达到了最为圆满的程度,无论人、天人都无法与之相比,所以深受人天的尊重和敬仰。

3、佛陀的数量

佛陀不同于上帝,神教所说的上帝是天生的、唯一的,任何人都不能成为上帝。而在佛教中,佛陀却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人修行而成。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修行成佛,因为众生无量无边,所以佛陀的数量也非常可观。

《阿弥陀经》曰:“东方世界有阿閦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因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北方世界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从所引的这段经文,可知佛陀数量之多。

恒河是印度非常著名而且又神圣的河流,河中有很多白色的细沙,佛陀一生说法大多在恒河两岸,因此说法时常常会引用恒河作比喻。佛陀告诉我们说,已成就的佛陀有恒河沙数之多。过去已有无量众生修行成佛,现在又有无量众生正要修行成佛,未来还有无量众生当修行成佛。既然成佛的众生有这么多,说明成佛并非只有某个人才能办到的事。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只要我们能够依佛所说的法去实践,便可体悟真实法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能开发出来。只要我们发心修道,那么我们也有成佛的一天。

4、菩萨不易当

虽然人人都能成佛,但成佛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广修六度万行,利益无量众生,以此培养自己的福德资粮和慈悲智慧,到功德圆满使时方能成就佛果。要成佛必须先行菩萨道,做菩萨不容易,不仅众生不易度,且会有各种各样的菩萨来考验你。在佛陀时代,舍利弗尊者也曾发心修菩萨道。一天,他看见有人正哭得伤心,就上前打听,那人见到舍利弗就哭得更凄惨了,在舍利弗的再三追问之下才说明原因:“我母亲病很厉害,根据医生吩咐,需要人眼做药才能治好她的病。”舍利弗心想:“菩萨必须行布施,不仅是外财的布施,还有内财的布施,而今对方需要我的眼睛,正是行菩萨道的机会。”于是下定决心成就对方,将自己的一只眼睛挖了出来,对方一看却说:“唉呀!你弄错了,我要的是右眼,你却挖了左眼。”舍利弗毕竟是初发心的人,听他这么说也就不太高兴:“唉呀,你怎么不早说呢?眼睛可不是开玩笑的呀。”转而又想,既然发菩提心就应发到底,于是又将右眼挖了出来,可那人接过眼睛后嗅了嗅说:“味道这么臭,怎么能作药呢?”随手就往地上一扔,用脚踩得粉碎。舍利弗非常难过,认为菩萨道实在是难行,因此退失了菩提心。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没有了菩提心,又如何能成佛呢?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10-18 12:21

.
三、释迦牟尼之成佛


1、释迦出家的因缘

世界上的佛陀虽然有千千万,但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唯有释迦牟尼佛。因为他的住世的时间离我们最近,况且我们又是释迦佛法下的弟子,因此对他的印象特别深,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对他示现成佛的过程有所了解。

释迦佛降生在印度迦毗罗卫国,原本是个太子,名悉达多。他出生时,曾有阿私陀仙人前来给他占相说:“太子若在家能成为转轮王,统一全印度;若出家便可成为世间的佛陀,度化无量众生。”说完就痛哭流涕,国王问他为什么要哭,他说遗憾自己年纪老了,不能在他的法下得度,真是生不逢时。

在皇宫里长大的悉达多,享尽了世间荣华富贵,为什么又要抛弃王位而削发出家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次,他出宫外游看到农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所驾耕牛时时遭到鞭打,而犁铧翻出的虫子又被小鸟飞来啄食,看到众生为了生存而互相残杀的悲剧,使善于思维的悉达多太子感慨万千。其后,是他游历四门时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更加感觉到人生的种种痛苦和无奈。生命如此无常,一个人来到世间,无论是贫富贵贱,最终都免不了归于死亡。太子由众生的痛苦想到自己的痛苦,又由自己的痛苦想到大众的痛苦。为解决人生的痛苦和,他毅然放弃了王宫的生活,走上了寻求解脱之路。

2、修道

印度是一个富有宗教情怀的国家,佛陀在世时就有九十六种宗教派别,也就是佛教里所称的外道。外道并非一种贬称,所以称之为外道,只是相对佛教而言,就象中国称其它国家为外国一样。释迦牟尼出家之初也曾到处云游,参访各处的宗教师。当时印度盛行的修行法门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禅定,一种是苦行。

关于修禅,当时普遍流行的有四禅八定,并以非想非非想处定为修定的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不是想入非非,而是处在一种似有想似无想的微妙状态中,那是非常深细而高超的定境,充满了禅乐。释迦牟尼出家后,就参访当时在禅修上最有成就的两位仙人:一名阿罗逻,一名郁陀罗。这两位仙人都已达到了非想非非想处定的境界,释迦牟尼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也证得了和他们相同的境界,但很快发现这种禅定只是生死烦恼的镇定剂,并不能究竟解决人生的问题。

于是释迦牟尼又开始苦修的实践。印度外道的苦行方式很多:或学“向日葵”,以单脚站立并对着太阳转;或持猪狗戒,以猪狗的生活方式来生活;或终日泡在水中,或用火焚烧身体各个部位,其苦行之艰难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之所以用种种方式对自己肉体进行折磨,是因为他们认为欲望乃人类痛苦的根源。这些欲望包括对物质的追求、对异性的追求,对地位名誉的追求。正是这些欲望给人生带来了无边的困惑与痛苦,只有克服欲望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所以,他们就通过各种苦行来对治欲望的产生。

释迦牟尼悟道前,在雪山中历经了长达六年的苦行生涯。六年中,他日食一麻一麦,年复一年地端坐在那里,止息了所有妄想杂念。鸟儿在他头顶上筑巢,竹笋从他脚下穿膝而过。就这样年复一年,草木从绿转黄又从黄变绿,花儿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经过了六年苦修的他,解脱的目标依然是茫茫无期,最终发现苦行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

六年的苦行使他的身体羸弱不堪。一天,他拖着疲累不堪的身体,到泥连禅河中洗净了六年来未曾清洗的身体,并接受了牧女供养的鲜奶。恢复精神后,在菩提树下以吉祥草为坐垫进入禅定,于定中由观察缘起法相而洞悉缘生缘灭的原理,心境渐觉光明,终于在一个黎明时分,处于思维状态的他突然睁开眼睛,发现东方一颗明星,刹那间心里一亮,当下就开悟了,这就是经中记载的“夜睹明星而悟道”。

“悟道”悟到了什么呢?就是悟到了宇宙人生的真实相。既已见到诸法的实性,就不再被外界的幻相所欺,并开发出生命中无限的智慧,由此智慧获得究竟的解脱。

3、即人成佛

释迦牟尼的悟道成佛,说明成佛是在人间而非天上,因为人间的苦与乐比较适中,才利于修行。天上虽然快乐,但因感觉不到人生的无常与痛苦,无法生起出离心,更不能产生探求真理的愿望;地狱道、鬼道因为太苦,还是无法集中精力去用心修持;而畜生道因为处在愚痴状况,根本不懂得修道。六道中只有人间苦乐参半,人类为离苦得乐而不断探求真理,所以诸佛都在人间成道并度化众生,没有一尊佛是在天上或三途中成佛。

有的人会认为:天上已经很快乐了,何需再修行呢?假如不用修行,自然也不需要佛陀去度化了,存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是不了解天上的情况。天上虽然快乐,但这种快乐并不是永久的,虽然天人寿命比较长,但依然摆脱不了死亡的结局,一旦福报享尽依然要下生人间、乃至地狱、畜生、鬼道中,所谓天堂虽好,不能久居。

天上的快乐有两种:一种是欲乐,一种是定乐。欲乐就是感官所享受的五欲快乐,是欲界天众生所享有的;定乐是由禅定力量所产生的意识中的乐,是色界、无色界天人所享有的。无论是欲乐或定乐,都能令众生的烦恼暂时处在潜伏状态中,持别是定境中所产生的恬悦,由于快乐的力量根本无法生起烦恼妄想,确实非常快乐,但这只是一种暂时的力量,并不意味着烦恼的彻底消失。印度某些宗教把它当做最终的解脱,以为这种甚深的定境就意味着一切烦恼的解除。其实这是错误的,在色界和无色界的天人,他们的禅定功夫已经到达非常高深的地步,定中的禅悦之乐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比世间的五欲快乐更要胜过百千万倍。但禅定也不是永恒,时间一到还得出定,定后遇缘生心,烦恼依旧会春风吹又生。由此可知,天上的快乐和禅定的殊胜不是究竟的解脱之处。所以佛教不提倡生天,也不主张在天上成佛的理由就在这里。

佛陀认为自己是一个人,是一个觉悟的人,从不标榜自己是全能的上帝,更不认为自己是神的使者。佛教承认神的存在,但不认为神具有主宰的能力,因为神也是六道众生之一,照样受生死轮回之苦,他们虽有些神通能力,不过是宿世业报而已。

其它宗教的经典:如印度婆罗门教的《吠陀》,***教的《古兰经》,ji 督教的《圣经》,都宣称是神的启示。佛教的经典则不同,经中只记载了佛陀对法的觉悟、对法的认识,对觉悟的体验,对众生生死病苦的剖析,及如何走向解脱之道的方法。在经中,佛陀与弟子的关系就象老师与学生的关系那样密切。佛陀之所以能成之为佛陀,是因为他的修行而来;然而众生通过修行同样可以成为佛陀,佛陀是由一个凡夫身修行而成就,因此佛弟子也可以从凡夫修行,将来成就与佛陀一样的智慧、解脱和自在。佛教是佛陀智慧海的流露,是人间觉者的教化。

4、生身与法身

释迦由人成佛,有着同凡人一样的生身。佛陀未出家前和常人一样有父母、兄弟、妻儿、亲戚等六亲眷属,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妻为耶输陀罗,儿为罗候罗,弟弟为难陀。佛陀虽然具备三十相,但只不过是功德所成就的外相而已,色身内的细胞与我们一样有着生老病死,但这不是佛陀的真身。《金刚经》说:“不能以三十二相而得见如来,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佛陀除了和我们一般人相同的生身外,又有智慧所证得的法身,那才是佛陀的真身。

在佛经里记载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次佛陀上天给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三个月,(其实是人间三个月而已,天上没有三个月,因为天上太快乐,所以时间过的特别快,天上也许一两个小时,在人间就有三个月了,人间与天上相比当然苦多了,所以时间觉得比较长;地狱的时间就更长了,人间一天,在地狱也许象过几年一样的难熬。)佛陀说法归来时,弟子们因为思佛心切,都希望能第一个见到佛陀。其中有位莲花色比丘尼,因为是女众的关系必须排在男众后面,但她神通广大,为了第一个见到佛陀,就运用神通变现了轮王身首先来到佛陀面前。她非常高兴,以为佛陀会赞扬她,没想到佛陀不仅没有赞扬她,而是对她说:“你不是第一个见到佛陀的。”莲花色比丘尼急忙问:“那么第一个见到佛陀的是谁呢?”佛陀说:“是须菩提。”可大家到处都找不到须菩提。原来须菩提听到佛陀回来的消息后,也曾想赶去拜见佛陀,但又想起佛陀说过“见缘起就是见法,见到法就是见到佛”的道理,于是就坐在一棵树下观缘起生灭相,证得缘起的寂灭法性,他就在这种法性的境界里见到了佛的真身实性,所以第一个见到了佛陀。

5、正觉与解脱

成佛就是觉悟,然而觉悟并非佛陀所独有,三乘圣者都已到达觉悟的境界,为何唯独称佛陀为觉者呢?这是因为佛陀的觉悟含有自觉、创觉的特殊意义。佛陀的觉悟不是跟着那个老师学的,这不同于一般的声闻弟子,他们的觉悟是在听闻佛陀的教法后,或依教修行“得法眼净,知法入法”,因此,在佛教中称他们为声闻弟子。佛陀的觉悟还表现为创觉,三乘圣者对真理的觉悟原是相同的,但觉有先后,由释迦佛最先发现真理,因此但称释迦为佛陀。佛弟子们虽然也觉悟,但只能称为阿罗汉,显示了创觉的特殊意义。有如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定理都是以某位科学家命名的,就是因为他首先发现并证实了这一理论。

觉悟的圣者亲证宇宙人生的真实后,彻底打破对世界、对人生的困惑,达到慧解脱;又由觉悟而断除生命中的烦恼,达到心解脱,因此,成佛是智慧的成就,由智慧的力量,始能成就解脱;由智慧的力量,始能得大自在。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10-18 12:23

.
四、释迦牟尼的说法

1、佛陀说法的目的

佛陀悟道后的四十九年中一直忙于弘法。有人也许会问:佛陀说法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往往许会随着自己的爱好,从实用的立场去看待佛法。艺术家深为佛教的雕塑和绘画折服,把佛教奉为艺术的殿堂,希望自己能从中得到启迪,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哲学家又为佛陀的睿智所吸引,希望从中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解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文学家则为佛经优美的文字所倾倒,将此视为挖掘不尽的文学宝库;而对于急功近利的人而言,认为信佛拜佛不仅可以求平安保吉祥,更可以通过佛菩萨保佑自己升官发财。这些是不是佛陀出世说法的真正目的呢?

打开佛学宝藏,内容的确丰富多彩。佛学的理论具有哲学的思辨;佛教的修持具有科学的实证;佛教的经典是文学的宝库;佛教的寺院是艺术的殿堂,但佛陀说法并不是为了弘扬文学、哲学、科学和艺术。有情无始以来沉溺在生死苦海中,存在种种烦恼困惑。佛陀所施设的种种教法,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众生现实人生中存在的问题,使有情因听闻圣教而开发般若智慧,并以此解脱生死痛苦、成就无上菩提。

佛陀说法是有针对性的,是为解决人生大事而说,凡与此无关的问题都不是佛所关心的。印度人非常好思维,对世界充满好奇,在他们关心的问题中,世界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世界有常?无常?亦有常亦无常?非有常非无常?死后有灵魂到后世?还是无灵魂到后世去?还是亦到亦不到?非到非不到?灵魂与身体的关系是一?是异?佛陀认为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的生死解脱毫无意义,讨论它没有多大价值,因此,佛陀就采取默然不语的态度。

在《箭喻经》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位弟子来请问佛陀关于世界有边还是无边的问题,佛陀沉默不语。那弟子不高兴,佛陀就给他作了一个比喻说:“如果一个人被箭射伤后,下一步我们应当怎么办?是不是先将这箭的来龙去脉调查个清清楚楚:箭是从何处射来?射箭的人是谁?属男属女?家住在哪里?这箭是怎么制成?用的是什么竹?什么山上砍下?箭上使用的是哪一种毒?是等这一系列问题搞清楚后才去找医生治病呢?还是应该先找医生看好病养好伤,然后才去查明中箭的原因?如果是先调查箭的来历才去医治的话,还未等你将情况调查明白就死了。”同样的道理,这十四个问题与我们的修行,与我们断除烦恼和解脱生死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人生苦短,生命是有限的,应将有限的生命全部投入在修行解脱上,而不应把宝贵时间用以思维这些无意义的问题。

2、佛陀说法的方式

佛陀不仅是位伟大的宗教家,同时也是位出色的教育家。与佛陀同时代的孔子和苏格拉底,虽然也是出色的教育家,但却无法与佛陀相比。佛陀是具备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智慧者,他的福德威力和神通智慧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佛陀说法时的种种随机应化、善巧神变更是不可思议。作为一个教育家,首先要对自己的学生有所了解,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才能了解这个学生的根机和一切优缺点,然后才知道如何因材施教。而佛陀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并不需要经过具体的接触及分析,因为佛陀有他心通,一眼就能看出对方是属于哪一类根机的众生,该用什么方法去教化他,在这点上是其他教育家所无法企及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必须精通本行知识,佛陀所说的法都是自身对宇宙人生亲证的结果,是由他的大智慧海里汩汩流出。一个教育家还要有渊博的世间知识并精通各国语言,而佛陀是一切智者,世出世间的一切无所不知。佛陀不仅自己有渊博的知识,还提倡弟子们要精通五种学问:医方明、内明、工巧明、因明、声明,也就是佛教里所讲的“五明”。一、医方明是指医学方面的知识;二、内明是指佛学专业知识;三、工巧明是指雕刻、绘画、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四、因明是关于演讲和辩论方面的知识;五、声明是关于各种语言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个教育家,还需要有庄严的仪表,而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世界上最庄严的美男子。

佛陀既是真理的体验者,也是真理的化身。佛陀说法时,不仅语言上特别殊胜,形象上也含有巨大的威德,他的一举一动,一语一默都是法的实践。佛陀在一些大法会上,还会借用各种吉祥的神通变化来摄服众生的心,比如放光动地等等。佛陀的说法确实具有非常强大的感染力,这些都不是其它教育家所能及的。正因为佛陀具备了如此众多的优点,他的教化无疑是成功的,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佛陀说法的特点:

(1)随机布教:佛陀在四十九年弘化生涯中,始终本者契理契机的精神。”契“是符合的意思,契理是佛陀所说的一切法符合真理;契机是符合众生的根机。佛陀说法很讲究契机,众生的根机不同,就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施设无量法门,对什么类型的众生就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法门。佛陀度众生就象医生看病一样,众生有什么样的病,佛陀就给他们开什么样的药方。

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当时佛陀有一个叫周利般特的弟子,他愚笨过人,记忆力又是非常差,他有个哥哥也在佛陀的僧团里出家,对这个愚笨的弟弟非常嫌弃,因此总想把他赶出僧团外,周利般特为此觉得很苦恼。这天他正伤心地在哭着,恰巧遇上慈悲的佛陀,佛陀问他哭什么,他说因为自己的愚笨,被哥哥所嫌弃。佛陀安慰了他一番,然后就让他在僧团中帮忙扫地,并教他念“扫尘除垢”四个字,他确实非常笨,佛陀教他念“扫尘”时,他就忘记了“除垢”;教他念“除垢”时,他又忘记了“扫尘”,教了很长时间才把四个字念下来。从那以后,周利磐特每天都在寺院扫地,边扫边念“扫尘除垢、扫尘除垢……”,由于心念的专注,一段时间后,妄想渐渐减少,无明渐渐减少,无漏的智慧光明也显现出来。后来,周利盘特因为天天念这四个字的关系,证得了阿罗汉果。佛陀就是这样,根据不同根机的众生,施设不同的法门。在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里,就象周利般特这样的众生都可以得度,还有什么样的众生不可以度化呢?

(2)方便善巧:佛陀教化弟子并不是机械性的说教,也不是板着面孔给弟子种种教训,应该这么做、不应该那么做,佛陀在说法过程中常常会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比喻来说服弟子们,既有说服力又便于弟子们接受。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佛陀带着弟子到街上布教,走在路上,看见路上有张纸,佛陀叫弟子把这张纸捡起来,然后叫他们去嗅一嗅这张纸有什么气味,弟子说,这张纸因为包过檀香,所以能散发出檀香的气味。过一段路又见路边有条绳子,佛陀又让弟子去把这条绳子捡起来,然后问他这绳子的气味怎样,弟子说,因为是一条绑过鱼的绳子,所以味道很臭。佛陀就以此为喻给弟子讲述了选择朋友的学问:纸包了香的东西所以变香了,而绳子因为绑过臭的东西就变臭了,同样的东西接触不同的外境后结果截然不同。在修行道路上,选择好的环境及善友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好朋友,会使你在不知不觉中受他的影响而变好,如果遇上坏朋友,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他坏习惯的影响,这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样的道理。

佛经中记载,有个名叫亿耳的比丘出家后非常精进的修行,却由于过分勇猛用功反而不能相应,很苦恼,来找佛陀请教修行之道。佛陀问他:你在家时从事什么工作?答曰:弹琴。佛陀问:琴弦太松如何?答曰:不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音声。佛陀又问:琴弦太紧如何?答曰:会断。佛陀说:修行也是这样,过于放松会懈怠,过于紧张会增加掉举。应该要避免着相,以平常心,不缓不急,始能与道相应。

有一次,佛陀在路上见一位叫善生的青年,朝着虚空的不同方向不停的拜着。佛陀上前问道:年轻人!你在拜什么?善生看到尊敬的佛陀在询问自己,于是马上停止礼拜,回答说:佛陀!我生在婆罗门家庭,我父亲生前也一直都这样拜着,他临终时嘱咐我说:儿啊!我死了之后,你一定要继承我们的传统,每天清晨到野外,礼拜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的六方。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只为尊重父亲的遗嘱而已。佛陀说:善生啊!我的教法中也有拜六方,而且六方都有明确的内容,东方为父母,南方为师长,西方为妻子,北方为朋友,下方为仆役,上方为宗教师,佛陀还进一步为他开示了人间伦理,说明一个人生存在世间上,应该如何的处理好父子、师弟、夫妻、朋友、主仆、信徒与宗教师的关系,彼此之间应该尽那些义务,以建立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3)权教和实教:佛陀将成道时所证得宇宙人生的真谛直接了当地告诉大家,这是佛陀的直畅本怀,属于实教,佛陀的出世目的就是为了传播这种真实之理。但众生对于佛陀的无上大法并不都能直接接受,所以,佛陀针对各类众生的根基,又在实教的基础上,以权巧方便开出权教,权教者即是接引各类众生的种种善巧法门。

佛教的大乘经典《法华经》对于佛陀一生施设的教法就有明确的说明:何为实教?何为权教?经中以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目的是为开示众生悟入佛的知见。基于这样的一个标准,《法华经》提出了佛陀过去所说的教法: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所谓三乘的施设乃是权巧方便,真正学佛的道路唯有一条,那就是一乘。因此,经中说:“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4)四悉檀:《大智度论》说,佛陀说法主要根据四种悉檀。悉檀是“成就”的意思,四悉檀是佛陀成就众生、度化众生的四种方法。下面一一介绍:

第一、世界悉檀:是指世间约定俗成的说法,如房子、桌子、国家、大海等,佛陀说法时也是这么称呼的。如果离开了大家共同使用的概念,佛陀就无法给我们说法了,我们也无法听懂。我们叫茶杯,佛陀也叫茶杯,这样佛陀才便于向我们解释这个茶杯是怎么回事。佛陀告诉我们,茶杯只是一个假名而已,是因缘的和合,没有实在性。因此,佛陀说法不离世间,随顺世间。

第二、为人悉檀:指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法。因为人的性格、爱好、根基有别,所以佛陀教导众生的修行方法、方式也各有不同。比如佛陀会对上根利智,慈悲心强者,说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对厌离心切者,说解脱道,出离三界:对贪着世间福报者,说人天因果;对依赖心强者,说他力救度法门;对独立性强者,说自觉自悟之道;对国王,说治国之道;对妇女,说为妇之道;总之,佛陀根据不同根基的众生,施设不同教法。

第三、对治悉檀:所谓“对治”是针对众生不同的烦恼习气开设法门。我们每人都有着许多的烦恼习气,修行的过程就是修理这些烦恼,所谓“断一分烦恼、证一分菩提”,一旦烦恼断尽,佛道也成就了。但众生的烦恼无边,该如何下手呢?佛陀是位大智慧家,他针对各种众生的不同烦恼,建立相应的对治法门:对于嗔心重的人说慈悲观;对于散乱心重的人说数息观;对于贪心重的人说不净观;对于愚痴重的众生说因缘观;对于执常见的众生说无常观。这种针对性的说法就是对治悉檀。

第四、第一义悉檀:这是佛法里最真实、最究竟的法门,佛陀把他证悟真理直接说出来,令众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实面貌,这是佛陀说法的最终目的。佛陀的出世但为显示世间的真实,众生也必须从证得真实中解脱烦恼生死。

(5)四记答:面对众生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佛陀的回答方式共有如下四种:

第一、一向记:对于比较果断的问题,佛陀是采取肯定式的回答,比如有人问佛陀,人是不是都要死,那么佛陀的回答是采取一向记,人肯定是要死的,谁都逃不了这一关。

第二、分别记:若一个问题里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如有人问:到这里来听法的人是不是都信佛?是不是都已归依三宝?对这种问题要采取一分为二的回答,有的人信也有的人不信;有的人已归依,有的人尚没归依。对不同的问题,佛陀采取不同的解答方式,这是分别记。

第三、反诘记:对提出的问题不做正面的回答,而是采取反问的态度。佛陀在世时,舍利弗有个在外道出家的舅舅,他的学术和辩才都很权威,得知舍利弗跟随佛陀出家后非常不服气,来僧团找佛陀辩论。他立了这样一个论题:“一切见不受”,也就是说“我一切观点都不接受”,打算通过这次辩论难倒佛陀。结果佛陀就问他“是见受否?”,就是说:你提出的这个观点你接受不接受?他无言以对:假如接受自己的观点岂非自相矛盾?假如不接受,这一论点也就不成立。后来,他也跟随佛陀出家了。

第四、舍置记:是一种置之不理的方式。佛陀对人们基于好奇心而提出的与修行解脱无关的问题采取沉默的回答方式。比如前面所说的十四无记问题,对人生、修行都没什么意义的,佛陀就用舍置记。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10-18 12:25

.
五、经教是怎么来的

现在说到的佛法,一般指的是经教,尤其是佛陀所说的经典。这些经典是怎么来的?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一般的典籍都是作者亲手撰写的,佛经的数量那么多,是否都是佛陀写出来的呢?

佛经大部分是佛陀亲口说的,却不是佛陀亲手写的。在佛陀时代,佛说法时弟子们靠自己的记忆来背诵,然后依文解义,如理思维,依法修行。弟子们弘法时也是依自己从佛陀那里听到的法,完全靠的是记忆。为了能够继承佛陀的遗教,避免佛法的失传及误传,在佛陀灭后,僧团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对佛法的结集。这次结集经典的工作相当的严格而认真,必须证到大阿罗汉果位的人才有资格参与,人数有五百人之多,在王舍城郊外二十里的七叶石窑洞内举行。这次的结集队伍中,阿难是个中心人物,结集时阿难坐中央的主位,其它比丘们四面围绕,由阿难一句一句诵出经文,五百大阿罗汉静听作证,如果有人觉得不对的地方,就提出来共同讨论纠正,如果没人反对就确定下来。

阿难原本是佛陀的堂弟,出家后一直在佛陀身边,佛陀走到哪里他就跟随到哪里,佛陀所讲过的一切经教他都听过,而且能够一字不漏的记在心里。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难以多闻第一著称。他的记忆好到什么程度呢?就好比将一瓶油从这个瓶中倒向另一个瓶中,能完完整整地点滴不漏。他的记忆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录音机,录音机还会出现故障,而他的记忆则一点遗漏都没有。佛陀四十九年中所说过的法他能完完整整的背诵下来,这种非凡的记忆实是相当难得。因此,佛陀灭后结集经典,作为诵出经教的人,他是最好的人选了。在诵出这些经教时,他按照当时法会的每一个情节、有哪些重要人物参加,法会所讲的什么内容,在这个法会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情景等等,都如实的按说法的时间次第诵出。比如佛陀讲《法华经》时,诵出法华会上的内容;讲《华严经》时,诵华严法会上的内容,乃至《般若经》、《楞严经》、《楞伽经》等等,都是这样结集出来的。佛教对经典的结集不仅仅是这一次,从迦叶尊者倡导举行结集后,又曾有过五、六次之多。

至于每部经是否都是佛说的,这是佛教界比较有争论性的问题。根据传统的看法,认为经典里的每句话都是佛说的,例如《华严经》八十经卷、《大般若经》六百卷,里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佛说的。相反的看法是认为佛教经典并非全是佛陀说的,尤其是大乘经典,含有许多后人创作的成份,于是有人高唱大乘非佛说,提出许多经典是伪造的。这两种说法究竟谁是谁非呢?我以为对于大乘经典,不应该认为一字一句都是佛说的,因为这种看法与《大智度论》中的“经通五人说”的观点相违背;也不应该对后人整理的成份持否定态度,大乘经典告诉我们,抉择佛法的标准要“依法不依人”。我们对佛法的抉择,应该从法义的自身去把握,以佛法研究佛法,不应过多的去考证谁说的。

 

六、佛法包括哪些内容

初步接触佛法的人,总会听到人们对佛法做这样的描述:或认为佛法无边,或认为佛法博大精深,往往给人不着边际的感觉,佛法究竟指那些内容呢?假如我们不弄清楚这个问题,修学佛法就不知从何处下手。

1、从常法到教法:

常法是指佛陀所证得诸法的实相,是宇宙人生的真实相,亦是宇宙人生的规律,无论佛陀是否证得它都存在着。这一规律不是佛创造的,也不是因佛陀出现才有,从无穷的过去至无尽的未来,它一直存在。无佛住世是这样,有佛出世也是这样,佛佛之间所证相同,不仅三世诸佛如此证得,历代祖师所证的法也是同样。有道是“东方有圣人焉,此心同、此理同;西方有圣人焉,此心同、此理同”,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教法是佛陀教导众生如何走近真理、趋向解脱的法门。它是佛陀证悟真理后,观察众生因不了诸法实性而导致生死茫茫,为了引导众生走出这段烦恼黑暗,佛陀将其所证得的法性回真向俗,施设无量法门引导众生趋向解脱。佛教是依教法而得以体现,学佛修行是依经教,从闻思修而得解脱。

2、从能诠到所诠:

佛陀的教法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曰能诠,即能表现的,一曰所诠,即所表现的。能诠又分两个方面,即佛陀的言教与身教,所谓言教是通过言语将这些教法显示出来;身教是通过佛陀的身体力行,如生活中的行住坐卧,语默动静来体现,佛陀的一举一动无不以智慧为先导,无不以实相相应,他以自身的如法言行为弟子楷模。因此,身教与言教都是表现佛法的渠道。

所诠的法也分两种:即佛陀通过言教及身教表现出来的法。言教所表现的是佛陀住世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教法,如四谛、十二因缘、十八界、六度、乃至一切经典、律典等,令众生随闻得解,依闻起修。佛陀身教所表现出来的是佛陀彰现于外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以及佛陀说法时的放光动地等等。佛陀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举止动默都含摄着教法,他如法如律的行为就是律仪的光明写照。总之,无论是佛的言教还是身教,都是佛陀觉悟和智慧的表现。《金刚经》开篇说到佛陀吃完饭,洗过脚,结跏趺坐,这都是在表法。虽然看上去很平凡,却充满着法义。

佛陀的教法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以义理为中心的,一是以生活事相为中心的。其中以义理为中心的是佛陀对人生真相的阐述,及引导众生走出生死,趋向解脱的方法,称为教授,也就是“法”,法是印度语“达摩”的意思。另一部分的法是以生活事相为中心的,即是佛陀日常生活中教诫弟子们一些生活细节的问题,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做,这种以生活规范为主的法在佛教叫“戒”,戒是止恶向善的意思,也是印度语“毗奈耶”。毗奈耶中国译为“调伏”,即是通过这种法来调服弟子们的身、口、意三种行为。众生无始以来养成了许多不良生活习惯,如贪嗔痴杀盗淫妄等,佛陀就象慈母一样,为了清净弟子们的身心,施设戒律来束缚弟子的身口意三业,使得弟子们身心清净,这一部分内容在佛教中又称为教诫。

3、从佛陀到弟子:

佛法的范围很广,它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佛陀说的,同时也包含了弟子们所说。佛弟子们从佛出家、修行、证悟,依佛陀所说的法去行持,即是行佛所行,当然也是证佛所证了,修行的结果所证到的法与佛陀所证悟的法是一样的。弟子们弘扬的佛法过程中,在自己对佛法的体验、领悟的基础上,对佛法进行解说、抉择、阐发,将对佛法的所觉所知写出来,与佛的法完全是一样的。弟子们弘扬佛法的方式多半是对佛的经教解释,所以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中,除了佛说的经律二藏外还有论藏,论藏就是弟子们对佛经的诠释。因此佛法不仅是佛说的,同时也有佛弟子说的,但不论是佛说、或弟子说,只要符合佛教的三法印就是真实的佛法。

4、从佛法到世间法:

佛陀所说的法无量无边,现存于世的佛教典籍就已汗牛充栋,何况除世间保存的以外,还有深藏在龙宫里的经典。但佛陀却说:“我所说过的法就象爪上的土那么多,我未说过的法则如大地的土那么多”,可见佛法是何等的博大。佛陀一生在教化众生的过程中,虽然施设了许多法门,但未曾说过的法却是更多。

佛法不仅仅限于佛陀说过的法,同时还有佛陀未说过的法。佛法也不仅仅保存在佛典内部,同时还有流露在佛典以外的佛法,比如世间上的哲学家、智者、宗教家等,他们的很多看法都可以归纳入佛法范围内。因此佛陀在《阿含经》里说到:“一切世间微妙善语皆是佛法”。世间很多宗教家和哲学家,在人生过程中所悟到的也有很多是真实的、道德的,这一部分道理自然也属于佛法的范畴,所以说它们是佛法。佛法除了对邪恶的、错误的东西进行批判外,对一切正确的、有益于自他身心、人格的思想,都采取包容的态度。  5、一切法皆是佛法:对佛法的理解不仅局限于佛法之中,同时还应从佛法以外去领悟。世间的万事万物都蕴含着佛法,它的范围很广,所以《金刚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切法皆是佛法”。为什么呢?因为法的实相就蕴藏在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中,因此生活中的一切都包含着真理、包含着佛法。古德曰“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繁花,无非中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都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一切法都是佛法,因为佛法是真理,而真理是普遍的、必然的,因此佛法自然不能离开一切,自然包含在一切法中。就如佛教中的缘起、空、无常、无我等法门,都揭示了世间的真相,宇宙万物都是缘起的、空的、无常的、无我的,所以,在世间万事万物里我们都可以观察到佛法,领悟到佛法,乃至证得佛法。修行就在生活中,只要善于观察万事万物,那么万事万物都会给我们讲法。古德有“无情说法”的明训,如果我们离开生活去寻求佛法、寻求解脱,就象在兔子头上硬要找到一对免角一样。所以佛教有这样一个偈子:“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免角”。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10-18 12:27

.
七、如何抉择究竟的佛法

佛陀设教,随着众生的根基不同,除直畅本怀,显诸法真实相又开设无量方便法门。佛陀灭后,教法在数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弟子们又随着自身对佛法的理解,对佛法进行阐释及发扬,这些经教典籍,自然存在方便与真实,了义与不了义,乃至正确与错误,对此我们应该如何来去分辨、判断、抉择真实而究竟的佛法呢?

1、依四依

(1)依法不依人:一般修学佛法的人,对佛法的信仰往往是建立在对佛陀人格崇拜的基础上,因此在接受佛法时非常注意说法的人,特别在乎佛法是不是佛说。以为佛陀亲口说的才是真正的佛法,否则就不是佛法,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学术界的研究,出现了对佛教经典的不同的看法,比如说“大乘经典是不是佛说?”由于这类问题的争议,使许多人在信念上发生了动摇,认为大乘经典不是佛陀所说就失去了可信性。这种人对佛法的信仰完全是建立在佛陀的人格上,不知道佛法虽然是佛陀所创见,但佛陀并非唯一证得佛法的人。佛法乃是三乘圣贤所共证,佛陀所说是佛法,佛弟子证佛所证,说出来的照样也是佛法。只要符合于宇宙人生的真理、符合于三法印,无论是谁说出来都是佛法。

还有一种现象是:有的人听法是凭着自己的情见,一定要自己所尊重的法师所讲的法才肯相信,认为只有他所讲的法才是最可靠、最真实的佛法,其他人所讲的法就觉得不可信,因此也不愿意听。正是由于人们的这种观点,才使佛教出现宗派的对立,每个人都以自己所推崇的师父所讲的教法为标准,这种围绕一个人为核心来接受佛法的现象是非常不可取的。佛陀是大智慧者,知道众生有这种毛病,所以才为我们提供了检验佛法真伪的标准。提倡要依法不依人,所接受的法是不是符合佛法的真理,是不是符合三法印,才是我们判断真理的根本方法,而不应随着个人的情见与好恶,对佛法进行说是道非。

(2)依义不依语:义是义理,语是语言、文字。佛法的弘扬必须要借助世间的语言文字,假如离开了语言文字,佛法就无法在世间上得以流传。正如我们接受佛法一样,无论是听法师讲经还是自己诵经,都要依赖语言文字。这样一来,有人或许会以为表达佛法的语言文字便是佛法了。因此,一些人学佛只懂得诵经、拜经,很少去注意经中究竟讲些什么。针对这种情况,佛陀教导我们要“依义不依语”。佛经中的语言文字是为了揭示宇宙人生的真实,是为帮助我们认识人生的解脱之道,但修学佛法不可以停留在语言文字,要透过语言文字。就如佛经里所讲的,如果有人用手指着月亮,他用手指是为了让我们看到月亮,月亮并不在手指上,如果我们的眼光只看到他的手指,而不知道从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那么我们永远都无法看到月亮。

同样的道理,佛经中的一切语言就象比喻中的手指一样,是指导我们了解佛法、认识真理的工具。如果我们修学佛法只停留在语言文字上,把佛教当作一门学术去研究,纵使经历河沙劫,犹如蒸沙煮饭,徒劳无益。《法句经》说:“虽然能诵一千个颂,如果不懂里面的意思,还不如只诵一个颂而了解里面的意思”,所以我们学佛不可以停留在书本文字上,学佛几十年,最后经还是经,自己还是自己,永远都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

(3)依智不依识:识是虚妄的,取相分别的,学习佛法不能离开意识的作用,需要由妄识来接受佛法,再由识对世界人生进行重新考察,从而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识是虚妄的,取相的,假如我们停留在识上,永远都不能与道相应,不能见道。经中说到见道要在妄识妄境都熄灭的基础上,无漏智慧生起,始能与道相应。以为觉悟的人生是以智为本,因此要依智不依识。

(4)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是究竟而彻底圆满的,不了义则是不究竟、不彻底、不圆满的。佛陀的教法分实教和权教两个方面,其中实教是佛陀亲证的圆满究竟的人生真理,也只有实教才能表现佛陀出世的本怀,令众生直接悟入佛的知见,证得佛的境界。而权教则是属于方便教,是佛陀为劣根众生而施设的。在四悉檀中:世间悉檀、对治悉檀、为人悉檀是权教;第一义悉檀则是实教。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因时空的不同,为适应各种根基众生的需要,出现了许多方便教法。学佛者应当善于分辨一大藏教中,何为了义,何为不了义;当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法华经》对于了义与不了义以比喻进行了说明:有导师领着一批商人外出寻宝,因行程实在遥远,商人们走着走着就不肯前进了,导师为使他们继续前进,就在前面幻化了一座城市,告诉他们前面不远就到了,商人们闻言又高兴地往前走。在化城恢复体力后,导师才告诉他们真相,要求他们继续往前。二乘众生嫌佛道遥远不肯去修,佛陀就告诉他们声闻乘法门,一旦他们证得阿罗汉果后,佛陀才告诉他们这个果位还究竟,只是了断生死,可以休息一下而已,还得再往前修才可抵达真正的佛位,又劝二乘声闻回小向大,修六度法、菩萨行,利益无量众生、积集无量福德而圆成佛果,可见声闻法是佛所立的方便权教。但佛陀出世本怀是要众生直接悟入佛的知见得以成佛,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也应当是这样,求得佛的知见,证得佛的境界。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应该依佛法的实教作为修学的依止,这样才能获得最圆满的境界,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

2、依三法印

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印是印证、印可的意思,具有决定性的判断作用。三法印是判断佛法虚实的三种标准,我们如果要判断自己所接触的法是不是真正的佛法,就得根据三法印来印证它,如果符合三法印的道理就是佛法;如果不符合三法印就不是佛法。三种法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1)诸行无常:诸行指一切有为法,诸行无常是说一切有为的现象都是不长久的。人生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时间有四季变换,一切物质有生住异灭,总之,世间上一切东西都是苦空无常的。

(2)诸法无我:人人都认为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自我存在着,然而“我”又是怎么一回事?依印度宗教对我所下的定义是:我具有常恒、主宰、自在的意思。可是我们观察世界上万事万物,不论是外面的山河大地还是我们的内在身心,都找不到常恒不变的、能够自在超越的主宰者,由此可知,世界上根本没有不变的、能自我主宰的“实我”存在,因此佛教讲诸法无我。既然是没有我,那么万事万物究竟是依什么而存在呢?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众多因缘的组合,种种条件互相依赖、相对假立的结果。万事万物既是因缘条件决定的,便没有永恒性,主宰性,所以说诸法无常、无我。

(3)涅槃寂静:涅槃是寂灭的意思。寂灭就是心中断尽一切烦恼,通过修行灭除一切烦恼而达到安宁自在的境界就是涅槃。

三法印是建立在缘起法上的:依缘起生灭现象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从缘起寂灭的角度建立涅槃寂静的境界。它也是验证佛法真伪的标准,我们所接受的法是不是真正的佛法,只要用这三法印进行对比,看它是否符合标准。因此,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一标准,那么任何法都欺骗不了我们。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10-18 12:28

.
八、法的差别及内涵

佛法以法为中心,佛陀之所以成为佛陀,因为他证得了这种法。在四依里也讲到了要依法不依人,可知法在佛教里的重要性。同时,佛陀也曾告诉弟子们,在修行过程中要自依止、法依止。

佛陀是人天导师,为什么不教我们依止他而要我们依止自己呢?因为佛法的修行完全依靠自觉,从断除烦恼到开发智慧是靠自己的觉悟,内在的烦恼必须自己用佛法的智慧去洗涤。这就象饿了必须自己去吃饭才能饱一样,如果不肯吃饭,别人对你再好也无法使你解除饥饿。佛陀虽然具备了无限的智慧和能力,但也只能把他证悟的经验告诉我们,让我们沿着他所走过的路解脱生死、证得佛果,如果自己不努力,佛陀也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在修行中首先应自依止。

其次是法依止,为什么要依止于法呢?人活在世间上都想追求快乐,但我们却总是陷入烦恼的困境中无法自拔。因为我们心中没有真实的法,就好比我们与敌人作战而手中没有武器一样,终归是战败而归。同样的道理,我们与烦恼作战,手上一定要有断烦恼的武器,这个武器就是佛法。佛陀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后,对人生的痛苦及解脱悟出一整套解决之道,唯有佛法才能真正引导我们走出生死长夜,达到究竟的解脱。

然而,佛法是那样博大精深,对于初学佛法的人来说,如何把握它的要领呢?印顺法师在《佛法概论》中,为我们详细分析了佛法的重要内涵:即文义法、意境法、依归法。

1、文义法

文义法是指诠释佛法的语言文字。如佛教中的三藏十二部典籍,就是诸佛菩萨、历代祖师为引导众生断惑证真而指明的方法,这些经教文字的本身虽然不是真理,但它能引导我们认识真理,趋向解脱,所以称为佛法。

2、意境法

意境法,依《成唯识论》说:法即轨持义,轨,是轨生物解;持,是任持自性。我们所接触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特性,如水是以湿为性,火是以暧为性,地是以坚为性,风是以动为性。凡是具有一定特性,能够使我们对它产生认识的现象都可以称为法。如眼睛看到的颜色,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嗅到的香臭,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接触的环境,思想思维的一切法。意境法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我们认识的一切事物,比如好坏、善恶、长短、是非、邪正等,都属于意境法的范畴。

3、依归法

依是依赖,归者归向,依归法是我们在学佛过程中能作为依赖的法。我们究竟要依赖什么样的法呢?文义法和意境法是否可以作为我们的依归?文义法、意境法与依归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文义法和依归法之间的关系。文义法是指一切能表达佛法道理的语言文字,修学佛法不可不依赖它,但又不能执着于语言文字,这就是“依义不依语”,因此说,依归法与文义法之间是不即不离的关系。

其次是归依法与意境法的关系。意境法的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修学佛法只能选择其中善的、正确的,因此意境法也不是我们全部归依的对象。我们所要归依的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即是真谛法、中道法,解脱法。

(1)真谛法:真谛是真实的意思,是佛陀所揭示的宇宙人生的真实相,包括了因果法,无常法、缘起法、四谛法等等。什么是因果法呢?因果法是人生的因果原理,因为我们对因果不能正确的认识,所以才有人死如灯灭的断见,以这种错误的认识去面对人生,就会产生错误的行为,导致无边的烦恼。而佛教的三世因果观所反映的客观真实相就是真谛法。无常法也是人生的真实,我们看世间时,总以为一切是长久的,不知道这种认识与客观规律相违背,是在无常法里追求不变的常法,结果带来了太多的痛苦,而无常法则如明灯照破众生的无明夜空,为我们揭示了宇宙间种种的无常,使我们了解世间的真实相,这也是真谛法。

再就是佛教的“无我法”及“缘起法”,未接触过佛法的人通常都会认为生命中有能主宰的实我存在,乃至万事万物中都有实在的主宰者,由于这一错误观念致众生无边的迷茫,佛教认为任何现象都是因缘所生,中间没有一个主宰者和能生者,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条件的和合,这就是诸法的真实性。

四谛法也显示了人生的四种真实,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第一步,说明世间是苦,世间的苦很多,归纳起来有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冤憎会苦、五荫炽盛苦。如果再详细地说明,则有八万四千苦乃至无量诸苦,这么多的烦恼痛苦究竟从何处而来?其根本原因何在?这就说到集谛了。集谛指出了人生痛苦的真正根源,人生的痛苦从何而来呢?有人会认为是由于我们没有钱,没有地位,但是如果一个人有了足够的钱和很高的地位,是不是就永远不再有烦恼痛苦了?其实不然,佛教认为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外在的生活环境,实际上是生命内在的无明烦恼,众生因为无明烦恼而造业,业力又导致痛苦,这就是众生痛苦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集。我们应该如何断除生命中的烦恼痛苦,达到永恒的快乐呢?这就需要知道灭谛和道谛。所谓灭谛是灭除生命中的一切烦恼,达到寂静的境界,佛教把这种境界叫做涅槃,作为一个修行人,涅槃才是真正的目的和归宿,也就是人生中最永久、最真实的幸福和快乐。应该怎样才能达到解脱的境界呢?要通过佛法的修证,关于修证方面的问题就是道谛。下面接着谈中道法。

(2)中道法:中道在佛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折中义,一是真实义。折中是不偏不倚而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世人的思想往往很极端,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不是偏常就是偏断,总不能保持在中道上。有的人以断见对待人生,认为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所以他们的思想中就没有任何因果概念,就会及时行乐乃至损人利己。又有人认为人生是永恒不变的,对世间的一切现象都要求恒常不变,一旦愿与事违就无法接受。在修行上,印度许多宗教都偏向于苦修,希望通过苦修来折磨自己,以求将来升天。而有的外道偏向于乐修,比如印度的顺世外道,觉得人死如灯灭,于是就怀着及时享乐的态度。佛教所提倡的修行是不偏苦亦不偏乐的修行方式,对那种极端的苦与极端的乐进行了折衷。在见解上,佛教既不主张常见也不主张断见,而是提倡一种既不偏常亦不偏断的中道见解。

中道的第二个意思是真实义,中道不仅是一种折衷,最主要的是反映真实且合理的修行方法。真实的修行方法是什么呢?它的主要内容是八正道。在佛经里,释迦牟尼佛把它称为“古仙人道”,为什么这么说呢?过去诸佛之所以能成之为佛,是因为修行八正道的原故,现在的众生也是要通过修行八正道而成佛,未来的众生还是要经过修行八正道而成佛,因为八正道是趋向解脱的不二中道,唯有通过八正道的修行才能成就解脱。

解脱又分两种,一是心解脱,一是慧解脱。心解脱是解脱心灵上的烦恼,一个人之所以活得不开心,多半是因为心中有烦恼,烦恼使我们的心情时常处于茫然和痛苦之中,烦恼使我们造种种恶业,依八正道修行断除心中的烦恼,是为心解脱;其次是慧解脱,慧是智慧,由成就智慧如实的正见人生,不再有认识上的困惑,便是成就慧解脱。

修学佛法应该以真谛法、中道法、解脱法为依归。从闻思修树立人生的正见,依正见才能见真谛,真谛就是宇宙人生的真实相,在对人生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然后树立德行,这是中道的德行,依中道行成就解脱。所以在佛教中真善美是一体的,善必须建立在真的基础上,因为真和善所以才是美的,美和善也得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离开真就会变得虚而不实,根本谈不上什么善和美,所以真善美在佛法里是一体的。

   

九、总说

佛与法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从广义上来说,它包括了佛法的全体,自然不是利用一两次讲座的时间所能介绍完的,因此,这次也只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佛法的纲领,希望能够对诸位学习佛法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