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净界法师 相状、对立越来越多,那你的修行方向走错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10-14 14:34     标题: 净界法师 相状、对立越来越多,那你的修行方向走错了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跟这个故事蛮接近的。它说:有一个禅师,在僧团中闭关。他闭关的时候,一天吃一顿饭,他每天的中午都定要下来吃饭。有一天,诶!他中午没下来吃饭了,而且今天没出来、明天也没出来……连续两三天都没有下来吃饭。方丈和尚就觉得奇怪,就派一个侍者上去问问看,怎么没下来吃饭?禅师回答说:是这样子,我入了三昧以后,就有一种寂静的功德相现前,那天人……因为感动啊,帮我送供、供养,所以我现在不用下来吃饭,天人会送饭菜过来。这方丈和尚斥喝他说:你还是活在三界当中,你心中住在寂静相,心有所住,你就启动了生死的业力,你没有离开三界。这个禅师也是利根,一听就知道,他就把这个寂静相也舍掉了,第二天就乖乖下来吃饭了。方丈和尚说:恭喜你啊,突破了!

  如果一个人,只想造慈善事业,那就不用要求这么高,你就住在相状,面对无量无边的差别,在尘劳中不断的活动,弄得自己心有千千结,虽造善业,心不安稳,这部分我们不谈。但是一个人修行——当他开始从差别当中,回归到平等,如果他有志于达到临终的正念,那一定要清楚——

  我们修行人越修行啊,他的对立相、差别相一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判断标准,没有例外。如果你学佛以后,你感到你心中的妄想越来越多、相状越来越多、对立越来越多,那你的修行方向走错了。因为你相状越多,表示那个什么?表示你生死业力越重,妄想打得很重嘛!你说:我怎么知道我修行进步呢?怎么知道呢?不是说你一天拜几拜佛、念几声佛号;那是资粮力,那不是根本啊!问题不在这里!你发觉你现在,别人讲一句话,甚至别人给你一个什么动作,你心中的相状越来越少。你这个人——系缚我们生死的业力,就越来越淡薄、越来越淡薄……

  你看我们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一切珍宝,不复相随。每一个人都要经过。我们到临命终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全部被死亡破坏掉,但是有些人可以很自在的跳出去,有些人被生死的业力再抓回来。为什么?当然事出必有因嘛!因为你平常就住在这个相状,住久了,心有所住,就被它所转!如果你觉得──诶,我学佛以后,心慢慢平淡了、平静了,这就是功德相。我不敢保证你福报多大,但至少你容易离开三界。

  如果你学佛很久,你心中的对立越来越重,看谁都不顺眼,糟糕了!你走错方向了。你的修行错认消息了,不是这样修的,你的路走错了,你走上了生死之流。生死之流是越走——差别越大;涅槃之流是越走——平等性越来越明显,这是很容易判定的标准!我们常说:现在是末法时代,怎么知道现在是末法时代?怎么知道?你到那个超级市场去看一下,你就知道什么叫末法时代了。

  现在百货公司,你看那东西开始多元化了,以前东西单纯;一个东西多元化之后,它对你的妄想、执着的刺激越厉害。我们本身的善根就薄弱,本来就经不起刺激,但是那个差别的因缘,不断的刺激你,所以你的对立心、妄想心是越来越重……恶性循环。我们善根薄弱就容易堕到末法时代;末法时代又不断的刺激你产生对立,辗转增胜。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知道,这一条路不能走下去了,一定要脱离妄想——把心带回家,从差别的相状,回归到平等的法性。因为涅槃的门就是平等,生死的门就是差别。当你走入生死之门,那是无量的差别;你走入涅槃之门,那是平等的法性,这个是很清楚的。

  当然佛菩萨乘愿再来,他走入了生死之门,在整个差别当中,他跟我们不同,那是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但不随物转,就能转物。他是自在啊!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从差别当中回到无差别─—从假入空——把心带回家!我们一再强调——遇到事情,首先:你一定要生起理观,告诉你自己你本来没有这个东西。

  你要修《楞严经》的人,我建议你:遇到事情,你跟自己讲三句话:第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第二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第三句也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因为我们烦恼比较重,要讲三次,利根人讲一次就够了。你讲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提醒自己啊,不要住在上面。阿赖耶识它不断的释放感受跟妄想,这我们也没办法,过去生就是这样子——你不断的熏习累积的习气嘛,阿赖耶识它不会放过你的!修行就是现在跟过去协调,你不能住在过去,阿赖耶识它每一天都会放很多的状况给你,但是你能够做的,就是一件事情:不住!告诉你自己:我本来没有这个东西——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它是因缘的假相。

  我们可以这样讲:阿赖耶识要不要把妄想丢出来,丢不丢归你,住不住归我——第六意识,这是操之在我。所有的对治法门——拜佛、念佛、持咒、忏悔……什么都好,但是你的根本,就是不能住在妄想,你住在妄想,你所有的修学法门,全都是有漏的!你今天住在妄想修学,就好像你的本质是沙,这个沙你不管用什么调味料去调它,用多高的温度去蒸它,它永远就是沙,不是说你加了调味料它就变成米,不可能嘛!当然我们每一个人学佛的所求目标不同,你说我希望来生变成一个大国王,那你不用修《楞严经》,人天福报不用修《楞严经》;但是你来生……只要有志于跳脱三界,比方说求生净土,要达到临终的正念、你要脱离五阴对你的系缚,你这个《楞严经》这一关,你一定要跳脱过去——不随妄转,否则你临终正念做不到!

  我再提醒一次:阿赖耶识不会放过我们,无量劫来烦恼、业力这一部分。它不会放过你,但是你也不要怕它,因为它是虚妄的,达妄本空,你不随它转,它拿你没办法。  


 【楞严经修学法要】——精选篇97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10-14 15:27     标题: 圣凯法师:佛法谈做人


现代的心理学研究指出,当一个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遇到问题时,有人可以和其讨论,或伸出援手,此人通常较能应付压力,不易被危机击倒。进一步看,如果要维持“社会支持”的系统(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必须具有“爱与被爱”及“付出”的能力。

一个人在事业或生活不顺利的时候,因为内心比较脆弱,所以很容易对他人产生期待。我们自己时常在这种情绪低落的时候,把我们见到的每个人都当是我们自己的朋友,向他倾诉我们的不幸,并渴望获得安慰与同情。

其实,世界上的许多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每个人的视角也完全是被自己先天或后天形成的思维框架所左右的,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注意力,喜欢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之上。因此,这样就会影响人类选择自己的群体,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每个人都是我们可以依赖的朋友,有些可能是你痛哭流泣的事情,可是别人可能觉得你想得太多、小题大做或能力不够等。

因此,人类需要真正的朋友,能够同喜同悲、同苦同乐,共同承担生命的痛苦,享受生命的快乐。同时,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不应牺牲自己的追求与理想,去随波逐流。所以,在人际关系中也会经常出现“不合群”的现象。

我就是一个不太会合群的人,在中国佛学院读书时,我总是一个孤独的人,一个躲在房间里看书、写作,从来不会跟同学聊天。唯一跟同学玩的机会只是打羽毛球,除此以外,连看电视都是一个人。记得,我一般不会到教室里看电视,但是如果心血来潮,我会自己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从晚上八点到凌晨五点,也不用换频道。然后,五点半上早殿时,竟然跑去敲磬,大脑一片空白,但是磬位是不会错的。

到了南京大学后,刚入学时,我努力地跟同学相处,可是这种造作的融洽让我十分痛苦。半年后,我又回到自己的世界,一个人读书、上课,偶尔打打羽毛球。

有时候,为了合群必须牺牲自己的爱好、时间,甚至前途为代价,其实这是媚俗。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性格孤僻、自我封闭,或是人品道德上低劣而让大家疏远。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记得我师父曾经说过:“我就是我,谁也代替不了我”、“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最主要的是,必须有自己的追求与理想。佛陀出家时,肯定是不合群的表现;比尔·盖茨中途从哈佛退学,也不同于大家心目中的“好学生”标准一致……

但是,我们强调这种不合群并不是傲慢,反而应该去处理好人际关系。佛法的人际关系学是以四摄为中心,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佛法中经常讲“布施结缘”,并且讲布施时应该三轮体空,即没有施者、受者、所施物的相,即没有图回报的心。其实,现代情绪管理学对布施是极为重视的,即是培养一个人的爱心,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才能快乐地生活。而且这种爱心是无所求地给予,与别人并无所约定。

加州心理治疗师的维史考特医生说:“有期望的爱就是有条件的爱,你若需要别人的爱,才会觉得好过,你便迫切地期望他,你是在‘害怕’的心情下付出你的爱,你不断担心他会不爱你。这不是爱,是依赖,其中少有快乐和喜悦。”

佛法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施比受更有福”,如果你想借付出获得回馈,那么不必了。付出者真正的收获来自心中的善,而非需求。只有心胸宽大的人才能快乐,在助人时能引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于是能安妥度过逆境。

布施不限金钱布施,还有劳力、欢喜、智慧等布施。唯有懂得布施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不管用语言、力量、精神、物质来布施,主要的是布施结缘,是人际间最好的善意表现。

对于自私的人来说,即是在谈话中经常提到“我”的人,较易得冠心病。自私的人,过度注意自己,可能使孤独感和隔离感加强,而寂寞对人来说,是致命的。

一个拥有爱心的人,要从各个方面能关心别人,爱语即是用柔和语、无诤语、质实语等,以鼓励代替责难,使人能从语言中得到益处。每一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助、别人的爱护,所不幸的是人世间常发生吵架和误会,乃是不懂爱语所致,若能善用爱护人的话,不但与人结缘,还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同事即是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慈爱的母亲,喂自己的小孩,本来是要把放置汤匙内的食物喂至小孩的口中,可是自己的嘴巴也跟着张开,这是由于内心的慈悲,引发出来同事的现象。多站在别人立场设想,如果好事好话,就说你如何、如何;假如欲要讲训诫的话,就说我们以后如何、如何。

利行即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利益他人的行为。俗语说,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有时候说一句话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我们从帮助别人的时候获得对自己的信心,从而更能爱自己,现代社会学指出利他主义可能是我们生存本能的一部分。

佛陀在《善生经》中对人际关系给我们很清楚的指导,而且将父母、师长、妻儿、亲友邻居、奴仆、沙门六种关系,列为佛教徒应该敬仰的对象。

第一、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子女在双亲年老时负起扶养之责,代表双亲尽他们应尽的本分,保持家庭传统于不坠而光大门楣,守护双亲辛苦积聚的财富勿令散失,双亲死后妥为殡葬。父母对子女也有责任,避免子女堕入邪恶,教令从事有益的活动,予以良好的教育,为他们从良好的家庭中择配,并于适当时机付与家财。

第二、师长与弟子的关系。弟子对师长必须恭敬服从,师有所需,必须设法供应,并应努力学习。另一方面,老师必须善巧训练弟子,使成良好模范;应当谆谆善诱,并为他介绍朋友;学业完成之后,更应为他谋职,以保障他生活的安定。

第三、夫妇关系。夫妇之爱在佛经中称为“居家梵行”,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是应当付予最高敬意的。夫妇应当彼此忠实,互敬互谅,向对方尽其应尽的义务。丈夫应当礼遇其妻,决不可对她不敬。他应当爱她,对她忠实,巩固她的地位,使她安适,并赠以衣饰珠宝,以博取她的欢心。佛陀甚至不忘记提醒丈夫应以礼物赠与妻子,足见他对凡夫的情感是何等了解,同情而具有人情味。妻子应当照顾家务,接待宾客、亲友和受雇的佣工;对丈夫爱护、忠实,守护他的收入,并在一切活动中保持机智与精勤。

第四、亲邻关系。对于亲友邻居,彼此之间均应殷勤款待,宽大慈惠。交谈时应当态度愉快,谈吐优雅。应为彼此之福祉而努力,并应平等相待,不可争论。遇有所需,应互为周济,危难不相背弃。

第五、主仆关系。主人或雇主对他的雇工或奴仆也有好几种义务:应视其人的能力才干而分配工作及给以适量的工资,并应提供医药服务,并应随时酌发奖金。雇工应勤勿惰,诚实服从,不可欺主,尤其应该忠于所事。

第六、僧俗关系。在家众应当敬爱出家众及供养他们的物质需要。出家人应以慈心教在家众,以智识学问灌输他们,引导他们远离邪恶而走向善道。

所以,对于在人际关系上,佛法与现代情绪管理学,结果与方法都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在本质上,现代情绪管理学是从自我的快乐出发,因为我们能从帮助别人而获得快乐;而佛法则从他人出发,这是同体大悲的表现。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