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圣严法师 消除烦恼的方法(一 二)
[打印本页]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9-18 20:57
标题:
圣严法师 消除烦恼的方法(一 二)
圣严法师 消除烦恼的方法(一)
处处如来
十方空无异,众生起分别;如是取如来,虚妄不见佛。
——《六十华严经卷十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遍宇宙的空间,到处都是一样,人类心量小眼光浅,所以有四面八方上下前后的界定差别;如来的智慧广大如虚空,如果也用一般人的心量去认识如来,根本就见不到如来。
《金刚经》中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说,如来的功德作用,遍于一切时空,也超越于时空,有智慧的人随时随处见得到他,没有智慧的愚人,仅把如来的肉体、形貌、音容当做是佛,那就是认错了对象,走错了路,当然也无法见到佛了。
此所谓“十方”,含有虚空和空间两种意义。虚空之中不留一物,八方上下,没有任何阻隔障碍,而空间是由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间距所形成的。此二者名异、义异而实同。空间不离虚空,虚空之中含有空间的事物;万物由虚空幻现而成空间,又必幻灭而复归于虚空。任何现象都是变化无常的,就像天边的晚霞,一下子像许多动物,一下子又像群山叠翠,形形色色,幻化莫测。其实这些形象都是出于人的想象罢了。晚霞仅是云层而已,并没有一定要变成什么,由于人的感情丰富,可以美化这种幻景,也可以丑化这种幻景,那与幻景的本身毫不相干。
可见空间本身就是虚空,活动在空间中的人类也不过是幻起幻灭的景象。人人认为自己是真实的存在,其实本来不存在,最终也不存在,并非真正的有,所以人人都会说:“两手空空地来,两手空空地去。”只是为了现实的生活,为了本能的需求,人是不能不争取生存空间的。如果能在生存的过程中,多一些为他人设想的心,少一些为私利打算的心,多一些慈悲心,少一些怨恨心,自己的生存空间会更大一些;如果遇到无法突破的困境时,就告诉你自己:“虚空广大,何必分别。”你就觉得是处身于海阔天空的内心世界了。此时,纵然没有见到如来佛,也不要紧了。其实,当你心中已放下了痛苦的感情世界,还需要佛来帮你什么忙呢?
自我圆融
若有诸菩萨,不厌生死苦;具足普贤行,一切莫能坏。
——《六十华严经卷四十六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三》
此偈是说,如果有人发了要学做菩萨的心愿,便不该厌离生死之苦,应当学习普贤菩萨那样,一边常随佛学,一边恒顺众生。不论有多艰难的逆境困扰,也不会让他退失救度众生的大菩提心。这是描述菩萨行者的信愿坚贞,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一般人如果厌苦离苦,便想逃避现实世界,菩萨行者则是知苦、耐苦,救度众生脱离苦难,所谓“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所以菩萨不厌生死之苦。
有一对老夫妇移民到美国纽约,依靠一位做护士的女儿生活,住在医院附近,隔邻是教堂,教堂的后院是一大片墓场。因此逢人就说,他们的家是在生老病死的娑婆世界,精神上相当困扰,很希望搬出那个环境。他们的女儿却持不同的意见说:生老病死,正是她所服务的工作项目和工作场所。这两种心态,正好反映出厌离和不厌离的两种想法。很多人希望后世再来做人再来相会,也有好多人希望这一生过了之后不再来到人间受苦,也有很多人希望活久一点,以为好死不如歹活,活着虽然有许多麻烦,还是不希望死亡。
但是发了大愿的菩萨,不贪恋生死也不厌离生死。他们为众生而来,在生死的世间帮助在生死中受苦受难的众生。他们好比进入监狱帮助受刑人,跟他们一起生活,同甘苦共患难。这样才能使众生亲近、信赖、接受,才能对众生有所帮助。
“具足普贤行”,普贤菩萨具足万行,发了十个大愿,愿学佛法、愿成佛道的目的,乃是为愿一切众生同出苦海、同成佛道。凡是开始信佛学法的人,就是初发心的菩萨,就当学习普贤菩萨广度众生的大悲愿行。
“一切莫能坏”,是由于菩萨有信、愿、行三种心的坚贞不拔,所以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他们失望、退却、后悔、中止,他们会再接再厉。如何才办得到呢?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发愿要学习普贤菩萨,不恋生死,也不厌生死,便能做到。如果迷恋生命,就会贪生怕死;如果厌倦生命,就会逃避责任。生命的可贵,不在于贪求一时的享受;死亡的价值是在于完成了奉献的任务。就在一生又一生的生死过程中,成长了自我的悲智,消融了自我的得失,便是生命的大圆满及大圆融。
三无漏学
以戒降心,守意正定,内学止观,无忘正智。
——《法句经卷上诫慎品》
这四句话讲的是道德的生活、精神的安定、智慧的修养,也就是戒、定、慧的三无漏学。“以戒降心”是以道德纲领,轨范身口两类的行为;“守意正定”是以止观的方法达成定心安心的功夫;“无忘正智”是以正知正见正念正思的修养,达成开发正慧的目的。用此戒、定、慧的三种功能来对治人的贪、瞋、痴等根本烦恼。
许多人听到“戒”这个名词就会害怕,觉得是些教条式的约束,不受戒还没事,一旦受戒就这也不能那也不行;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戒不是叫我们什么都不要说,也不是叫我们什么都不要做,而是不说不做有损于己、有害于人的事。杀人、窃盗、邪淫、妄语等不善的行为,都是先由心中产生不满足、贪求、嫉妒、愤恨,才会去做的;如果有了戒,就可以降心。所谓降心是降贪心、降瞋心、降痴心。降心之后,不平衡的心理现象会越来越少,心灵越来越安定。
把心安定之后要守住它,不让它受环境的刺激诱惑而起波动,渐渐就能入定。正定与邪定相反。正定是从正念而来,对于物质环境的引诱,当以少欲知足的心态,运用止观的方法修行。“止”是心念止于一境,“观”是观照心念的动静状态,在同一个焦点上不断地反复地止与观,便能定心安心。换言之,妄念不起叫作“止”,念念分明叫作“观”。心无邪思即是正念,以正念修止观,便得正定。
由正定能产生正智,正智和邪智不同。邪智是用心思、走歧途、经偏门,取不义之利,争虚浮之名;正智是洞烛先机,明因果曲直,能够安定人心,不受诱惑,并能恰到好处地面对、处理、化解各种人我的问题,其立场绝非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这四句话可以说是佛法的基本原则。“戒”能保护自己身心健康。“定”能使人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乃人生一大享受。“慧”能使人经常保持清明的观察力和明快的决断力,以客观态度处理问题。三无漏学在使人活得更幸福,即使未信仰佛教的人也可以运用得益。
心的画家
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
——《六十华严经卷十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我们的心,就像一个非常高明的画家,能够极其细腻地画出身心活动的一切现象,甚至于我们的环境世界,也都是由这个内心的画家创造出来的。五阴是人生现象,世界是宇宙现象。
这是一种唯心论的观念,粗看不容易理解。例如说,人在心情烦闷时感受到身体状况不会爽快,接触到各种环境现象也不会舒服。如果心情愉快时,就觉得一切都是这么美好。不过,若说我们的身体、家族乃至整个世界,都是由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所造,恐怕就很难体会出来了。
所以必需说明,这不仅仅是从心理现象来解释的,即如“我思故我在”的理论,是由自己的心理活动感受到自我存在于这个世界;心理先有活动、有主宰、有计划,因而才有外在世界的活动出现。这样的唯心论,不曾考虑到每一个人所处的全宇宙,也是自己内心创造的。因为无法想象这个环境是他所造,何况人生短短数十年,怎么可能造出已有几十亿年乃至千百亿年寿命的宇宙世界?
若以佛的智慧说明人生宇宙,每一个人的人生宇宙是各有因缘的,而且是随着时空的变迁及其心念的变动,经常都在变化。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同一个时段,每一个人的环境世界,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绝对不会完全相同。
宇宙世界及人生的际遇,每一个人都是由心所造,由心感受,处身同一个时空的许多人,各有各自的宇宙人生,当你出生的时候,你的世界为你自己所有,若不珍惜它、爱护它、美化它,你的世界就可能是人间地狱;如果你能全心努力于身心世界的保健培养,你的世界就是人间的净土。当你这一期生命终了之后,你的这个宇宙人生也就随着你消失。虽然其他的人还在照常生活,但那已不是你的世界了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9-18 21:00
.
火宅清凉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此偈是说,我们所处的环境,不论好坏,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满各种危险,实在恐怖可怕。但是众生无智,没有警觉,都活在醉生梦死当中。
何谓“三界”?根据人心的体验、感受和认识,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种范畴。欲界是五欲或名为七情六欲的层次,色界是禅定的层次,无色界是只有自我执著而已,没有意识活动的深定层次。欲界耽恋于官能的享受和追求;色界执著于生命的贪恋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无色界已没有对于身心的贪恋和爱惜,心理活动已终止,但仍有潜在的自我中心,维系着对于“我”的执著。
三界都是水深火热的环境。
若以一般人的判断,所谓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为净,到了色界、无色界的程度,应该已是安乐的境界,怎么说也是火宅?住于定中的人,人间的烦恼、自然的灾害、社会的困扰,都不会影响到他,好像已得解脱。事实上凡有自我中心,出定之后,仍在欲界,依旧要接受人间环境的种种干扰,依旧有水深火热似的烦恼。故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火宅是失火的房子,充满了危险恐怖,但有幼儿、愚人及盲人,身陷火宅,却不知失火的危险恐怖。因此在《法华经》中有一寓言,以火宅为喻,是讲一群贪玩的稚儿在失火的大宅院中,看见失火了还拍手大笑,看见小动物仓皇逃窜还当成好玩。可怜这些愚痴无知的孩子,站在父母或成年人的立场,要想办法赶快把他们救出来。佛是众生的大慈悲父,所以告诉一切众生不要苦中作乐,赶快离开。
其实,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心境烦恼,便处于火宅之中;心境清凉,便生于佛国净土。环境随心,没有一定的安危,若是人心浮动,环境即混乱,便成三界火宅;若是人心安定,环境即太平,便见世外桃源。因此,我在访问名刹五台山时,曾写了这样的两句话:“凡夫以烦恼制造了苦乐无常的三界火宅,圣者以慈悲建设了广度众生的清凉世界。”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己明智慧增;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
——《法句经卷上多闻品》
“多闻”是博闻强记、博学勤学的意思。在佛的弟子中,多闻第一是阿难尊者,他只要有所听闻,就会牢记不忘,且能条理分明。此处所讲的多闻是指一方面经常追求新知识,一方面又不断地温故知新,对自身专业的知识要求深入,对各种不同领域的学问要求广泛,然后加以贯穿通达,自成一家的创见。不会读书的人,一旦多看了几本书,讲出来的话就可能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真正多闻的人,却能把各家各派的知识化成自己的学问,这才是智者。所以多闻可以确定自己的方向和志趣,不会因为看多了书反而迷失自己。
明了自己思想的道路,确定努力的目标和处世的原则之后,智慧便会日日增长。智慧可以从读书而来,同时也会从体验中开发。若无体验,智慧欠踏实,不过是人云亦云,东扯西拉,不能成为与自己生命相结合的学问和见解。有了智慧才能像名厨那样五味调和百味香,高明的厨师能善用种种材料变化出风味独具的佳肴。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的风格,便不是真有智慧,也不能称为多闻。
智者博解众义,有智慧的人都能一门深入,又能门门
相即相容。不仅通达佛经,而且对一切学问也有如探囊取物,顺手拈来皆成妙谛的功夫。
理解真实的义理之后,必然要即知即行,并且如法而行,自安安人。以他自己所理解的义理去实践,继而从实践中体会更深一层的道理。其思想和行为既能安顿自己,也能安顿他人。
智慧之眼
世俗无眼,莫见道真;如少见明,当养善意。
——《法句经卷上世俗品》
世人没有慧眼,不见正道,就如盲人见不到光明。这个偈子勉励我们当以培养善意来开智慧之眼。
“世俗无眼”是说一般人囿于一己之私,没有深见和远见。有智慧的人,则已放下了私利的追逐,所以凡事都能从小处着手,并且从大处着眼;从近处着力而且从远处着想;不从个人看得失而从整体论成败;不是从自私自利的立场出发,而是以全体人类的幸福为起点。有智慧的人明察秋毫,不仅能事事洞烛先机,还能时时超越当下,不但看清正面,也能了解反面,且能超越正反两面,落实于绝对的客观,这才能看得到真正的事实、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结果。一般人则因自私自利而蒙蔽了眼心,看不到正道真理,老在烦恼、黑暗中跌跌碰碰。有智慧的人,所见的日日是好日,所遇的人人是好人。愚人被环境捉弄,智者能改造环境。愚人看世界是人间的地狱,智者看世界是光明的净土。
如何培养智慧?即当培养“善意”。有两个方向:一是透过智者的观点来认识世界,一是用修养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心向,先使身心平衡,然后以平常心看待世界。前者是知识的,在观念上疏导;后者是实践的,在方法上练习。如此双管齐下,可培养出智慧的眼睛。
当我们说世间差劲之时,那表示我们是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如果培养善意,即使无法立刻看到佛国净土,也会心平气和一点,不会那么愤愤不平。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9-19 11:26
消除烦恼的方法(二)
如来智如是,众生悉具有;颠倒妄想覆,众生不知见。
——《六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
此偈是说,人人都具备跟佛相同的智慧,可惜一般人的心智被痴迷的颠倒妄想所蒙蔽,所以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能力。
很多人以为自己非常优秀,头脑快、见识广、懂得多、学得勤,就觉得很有智慧。另有不少人以为自己非常愚笨,头脑钝、手脚慢、理解力低、记忆力弱,就觉得没有智慧。其实,如果依据此偈做判断,这两种人都还不曾知道佛的智慧是什么。
三年前有一对夫妇遇到婚姻危机,先后都来请我指示。两人都是出身于农村,结婚已二十多年,当时都只二十来岁,男的初中毕业,女的小学文化程度,后来男的由工读而出国留学,回国后升到了一家中小企业公司的总经理。太太老是怀疑丈夫在外面有了姨太太,男的便来告诉我,本来他没有想到要娶姨太太,反正太太天天都在冤枉他,他就真的交了女朋友。太太知道实情之后,也来告诉我说,既然丈夫无情,她也要另外去找男朋友了,反正她的丈夫嫌她愚笨,大不了迟早离婚算了。
这对夫妇,受的教育程度有差距,知识水准不相同。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两人都没有如来所说的智慧。妻子冤枉丈夫已是错的,丈夫岂可将错就错?丈夫有外遇已是错的,妻子岂可也去找外遇?两者都已四十多岁,还不珍惜患难夫妻,竟来互斗意气,把幸福婚姻的营造,当做儿童的游戏,是多么的愚痴!幸亏两人都来见我,被我各骂一顿,避免了家庭的破碎。
这个例子,正好说明此偈所谓被“颠倒妄想”覆盖了心窍,不见了智慧,任由情绪奔放,惹得烦恼不已、痛苦不堪。
请不要误认为佛的智慧,要等到成佛之后才有份儿,那是一些学问家们的高论。事实上,佛在人间,就是要帮助一般的凡夫俗子,告诉你本身就有佛的智慧,不一定要等到成佛,只要能于生活中少闹一些无意义、无道理的情绪,少为自己制造烦恼,常以心平气和的态度,谅解人、包容人、帮助人,你就是一个能够生活在如来智慧中的人了。
不要指望等你成了佛,才有佛的智慧,你应当马上开始运用佛的智慧。否则,你是永远没有机会体验到智慧的,你也永远不会成佛了。
提起放下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大智度论卷三释初品中四众义》
此偈的表面是说,孔雀虽有华丽的外表,但是不如鸿雁能够远飞;在家人虽然富贵而有势力,但不如出家人的功德殊胜。好像是说,从外表上看,在家人比出家人高贵,其实恰巧相反。
这是出家与在家两种生活形态的比较。很多在家人一生中所追求的不外名利权势,即使不一定受人尊敬,但却要受人瞩目,才算成功。可是很少有人在成功之后不被牵累,直到晚年,他们仍在名利场中打滚而不能脱身。这好比披着华丽羽毛的孔雀,是众目的焦点,受人赞美欣赏;但孔雀尾巴太长,身体太重,飞不高也飞不远。鸿雁是一种候鸟,长得并不漂亮,但在夏季来时向北国去避暑,冬天到了往南国去避寒,翱翔于沧溟,一飞就数千里,如此海阔天空的大胸襟,绝不是孔雀所能比拟的。
这不是说,在家人有了财势富贵,便不能远走高飞,而是因为有家有室、儿孙成群,加上田产房产,要想说走就走可就不容易了。纵然年老退休乃至临终之时,还对眷属产业牵肠挂肚地放心不下。由于不自在,所以患得患失。富贵者更求富贵,有权者希望权加一级,有势者力求巩固势力并加以扩张。自古以来,许多尊贵权势人物,往往至死不愿让出权位,要待子女逼下台,要等后起者赶下台。提得起放不下,是非常痛苦的事。
出家人的功德在于随遇而安、随缘奉献。没有一定要做的事,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没有一定要在世间扬名立万或完成大事业的心愿。如果事实需要,也没有一定不愿见的人和不想做的事。有一位海外回来的学者见我们法鼓山的计划不小,远景庞大,对我说:“圣严法师,你的野心不小。”我说:“阿弥陀佛,我哪敢有野心?随缘而已!如果因缘许可我就做,而且不逃避、不后人;因缘不许可的话,我是不会强求的。野心是想要追求、想要征服、一定要达成什么;我没有野心,佛法要我做的、众生要我做的,在不违背智慧和慈悲的原则下,只要我能做,一定尽力而为。”出家人没有私人的事业和财物,一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在任何地方落脚乃至一晚,就把那个地方当做自己的家来照顾;遇到任何一个人乃至一面之缘,也把他当做自己的家人那样来看待。情深礼隆而不存占有之心,所以能随缘结缘而又能随时放下。此偈虽然是以在家和出家的两种身份做对比,其实,有大智慧的人,不论在家出家,都能提得起放得下,所谓置名利权势于度外,乃至也置生死于度外。如果是非常愚痴的人,不论在家出家,他们的心中也都被名利权势占满。不过出家人的生活方式,若非已经拥有寺院及徒众的大和尚,要想占有名利权势,相当不易。所以,若非道德修养已有相当火候,担任丛林道场的方丈,是要特别留心的。有道的出家人,处处努力建寺,随时可以离开。
知识智慧
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
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大智度论卷五释初品中摩诃萨埵》
智慧是心地无染,多闻是博闻强记。如果心地光明而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学问,便不能用适当的语言工具来向人表达自己内心的体验;如果仅有渊博的学问,而无明净的智慧,便等于睁着两眼的盲人,所说所见,都像盲人摸象。
一般人所认为的智慧大概是指聪明或博学。这种人见多识广,反应敏捷,分析和观察深刻而独到。其实,从佛法的观点来说,聪明人不等于有智慧,学问家也不等于智者。离开了自我中心的分别、执著,才是离烦恼而得解脱的有智慧者,那是亲自体验到了真我无我、实相无相的究竟空相。
在这个偈子中,“多闻”的意思是懂得很多佛法,不一定用耳朵听闻,也可用眼睛阅读和用心分析研究经典。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把佛在各个时段所讲的佛法都记得清清楚楚,被形容为“如瓶泻水”,从佛的口中进入阿难耳中,一字不少、一义不漏地全部承受。但他直到释迦牟尼佛涅槃时,尚未悟入智慧。
尚未成阿罗汉。可见多闻和智慧并无绝对的关系。只有多闻而无智慧,虽然身在光明之中,但好比没有眼睛,看不到光明,无从知道光明是什么?反过来说,有智慧而无知识、学问,只能说自己没有烦恼,但无法用智慧来帮助众生,这好比在黑暗之中,有眼睛却看不到东西,不知道佛法是怎么说的,不会说开悟的境界是怎么发生的。所以佛陀时代有些已证阿罗汉果而没有学问辩才的弟子,遇到请他们说法开示的场合,只好表现几下神通来感化人。可见有智慧而无多闻,多闻而无智慧都不够好。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9-19 11:27
如法实践
如法应修行,非法不应受;今世及后世,行法者安稳。
——《大智度论卷十六释初品中埵梨耶波罗蜜义第二十七》
此偈是说,若合于正法的道理,应该照着去做,违背正法的观念,便不该接受;不论今生或来生,如法修行的人,都会获得安稳的心境。这四句话中,有四个名词是重点:如法、非法、行法、安稳。
一般人讲“如法炮制”,是依照正确方法炮制药材,才能使人药到病除。此偈是说照着佛所说的道理和方法去做,便是“如法”。“法”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讲解除苦难的原则,便是从因果的事实而说有,从因缘的现象说空。佛所说的每一部经,都是为了适应不同时地及听众的情况而方便说法,从不同的角度谈同一个问题,或对同一个问题向不同的角度去发挥。因此,原则只有一个,修行法门则有无量。合乎此原则的道理,不论出于何人所说,都是如法;若不合原则,纵然大家说是佛法,也要视为非法。
佛法的原则是因果法及因缘法,佛法的实践是以戒定慧的三学为基准。“戒”是应该做的必须做,不该做的不得做;自利利他的事应该做,让自己产生困扰、让他人受到伤害的事不该做。“定”是心不受环境的刺激诱惑而动摇,不受内外的困扰所影响,随时随处能使自己的心,处于安乐、安适、安稳的状态,不仅自安,也能安人,使得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安定。“慧”是既能提得起也能放得下,提得起责任,放得下权利,提得起是帮助他人,放得下是心无牵挂。放下以后,心中清清朗朗,提起之时,心中毫不拖累。此叫做如法。
“非法”,是身口意三种行为,不合因果及因缘的观点,违背戒定慧三学的基础。
如果照戒定慧的原则努力修行,便可避免、预防产生非法的行为,则今世后世都会得到利益。现生如法修行的人,身心会平安,即使环境不如意,有种种打击阻碍,但内心不会受影响而产生怨天尤人的烦恼。何况存善心、说好话、做善事的人,多半会受大多数人的欢迎、爱戴和信任。假如今生并未得到外在环境的回馈,也没有关系,还有无穷的来世、无限的前程。
“安稳”是安乐稳定,不受干扰,不愁得失,超越于善恶有无的解脱自在。
禅的力量
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虽未得无余,涅槃分已得。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禅定是最坚固的铠甲,可以抵挡烦恼的利箭,纵然尚未达到无余涅槃,但已在走向涅槃之路了。
禅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四禅八定;第二种是禅定和智慧不二,也就是《六祖坛经》的“即定之时慧在定,即慧之时定在慧”,是中国禅宗所讲的禅。印度的禅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与外道相通的层次,即瑜伽派,修四禅八定,浅的时候心止于静,心无杂念;深定时,自己就是存在于无限的时空,这是世间禅,因为自我的价值执著还在。另一个层次是释迦牟尼佛的禅,在四禅八定之上,另加第九定,名为灭受想定,便是超越于时空的执著,名为解脱定,又叫罗汉定,这已是由定发慧的禅了,如果有定无慧即不解脱,定中无烦恼,出定之后尚不能无惑。第九定后,一了百了,烦恼尽、生死断,虽在世间,已超越世间的束缚。
此偈讲的禅是即慧即定的大乘的禅,这种禅可以用打坐进入定境,但有了功夫之后,不一定是在打坐的情况下得智慧。出定之后只要心不受外在干扰、诱惑,也是在定中。所以禅宗说,坐也禅,立也禅,吃饭、喝水都是禅,日常生活即是禅。
“铠”本是古代武士在战场两阵打仗时用来护身御箭的战袍,此处以“金刚铠”比喻禅的力量,就如金刚做成的铠甲,可以保护心的清净和稳定,不会受到心内和身外射来的烦恼箭所伤害。有些烦恼箭看起来是来自身外,其实箭和弦都是出于内心。倘若心定如金刚,身外纵有千军万马的烦恼之箭,也是奈何不了你的。如果心有禅的力量,虽尚未得无余涅槃,仍有一些微细烦恼,但已不起作用;虽仍未得究竟解脱,但已得到若干部分的涅槃功德,尝到了一些烦恼不起的味道。
一般人或刚学佛的人不易到这个程度,但在生活之中多保持一份宁静的心,多保持一份向内看的心,就会少一点被外境困扰的可能。我常告诉人,如果烦恼当前、逆境当道,要向内看自己的念头,不要看对方的情况;或者注意呼吸出入的感觉,不要注意使你烦恼的现象,否则烦恼不易平伏。这实际上就是禅的力量,也是一种定的方法,可使烦恼减轻。
禅能离欲
欲乐着无厌,以何能灭除?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之乐往往使人沉迷,无法自拔,如果能使用不净观的方法修行,贪着于淫乐的心,自然会如釜底抽薪,无薪火自灭。五欲之中以男女的*最强。男女的*之乐是非常令人着迷的,只要是正常的男人或女人,都会有兴趣。即使是出家人,在未离欲之前,多多少少也有这种倾向,因为有戒律保护,所以不会去做。
佛经中说,人间的五欲以*最乐,仍不如天上的欲乐,则因没有肉体负担,故也没有疲累厌恶感。经中又把五欲之乐和禅定之乐相比,禅定之乐远胜于五欲之乐。禅定是从身心得到松弛、解放,身轻而心安;欲乐只是一时间的刺激、陶醉,而不是神经肌肉的放松,没有轻安之乐,两者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有禅定经验的人对*就不会那么地迷恋了。而修禅定的方法中,不净观是专门对治*重的。*强烈,一方面表示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显出气质粗浊;也有些人,由于体质虚弱,火气上升,*的反应亦强,这是要命的现象。人非禽兽,切勿让*奔放,造成严重的后果。
不净观是观自身的不净和观他身的不净。性的冲动或反应很强烈时,观察身体,每一个毛孔都在不断地分泌,只要一段时间不清洗,臭不可闻。用这个观点看自身不净,欲念会下降;再观他身不净,欲念即平息。有人看到特定形象的男人或女人时,会特别有兴趣,这时就宜想象:掀开这个人的头发之下是头皮,头皮之下是血肉筋骨。如果喜欢他的眼睛,眼睛内部是神经,是脂肪,没有任何可爱的东西。再进一步观想:害病时如何?我见过一位本来很妖娆美艳的女士,当她生病时便非常憔悴,口有胃臭,身有体臭,一点也不美了。再往下想,当美女死了之后又如何?死了几天将如何?死了几个月又如何?只剩一堆骨头,最后连骨头也没有了。修不净观观到这种程度时,就不会再有欲念产生;观到最后,身心没有了,心外的境界也没有了,便入了禅定,其最高境界是离欲,证阿罗汉果。
不过,不净观不容易学,须由有经验的老师教。如果没有这样的老师,欲念产生时,不妨观自己和他人的不净,这样也有用处,至少不会放不下、离不开、不断想追求欲乐。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