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五戒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6-20 15:14     标题: 五戒的故事




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须遵守。
“五戒”是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是一切戒律的基础。所有在家的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所以五戒也被称为“在家戒”,也就是“居士戒”   

佛教根本精神在于戒律的尊严,以及佛弟子对戒律的遵守。在三无漏学中,戒居首位,为佛法慧命延续之所依,解脱之根本,而五戒则是大小乘戒的根本。受持五戒近则为人天之因,远可成圣道之本。如圣严法师所说:“五戒是通往人天的护照。”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故持五戒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人人受持五戒,则世界和平,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家庭和睦,便为人类社会减少杀盗淫妄等灾祸的威胁,这样就能达到净化人心的目的,又可以达至净化社会,增进人类乃至一切众生的幸福。因此,佛陀为了接引在家弟子,也可以说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而制定了在家五戒。但它的宗佛不离止恶,行善的悲心。世间上最大的利益,莫过于学佛了生死,成就菩提。我们要想成就这样善法,就必须持戒。只要都依佛教的五戒受持实行,我们的世界便是人间净土了。


戒杀生的故事---又哭又笑的山羊

佛在舍卫国祗园精舍时,比丘众问佛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有什么好处?佛以此因缘告诉众比丘们∶“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没有好处的。”然后佛陀就说了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波罗奈的梵施王(Brahmadatta)时,有一个婆罗门要杀一只山羊祭祖,他对徒弟们说:“把这只羊带到河里洗一个澡,刷好它的羊毛,在颈项上挂一个花圈,给它吃一点谷料,然后牵它回来。”他的徒弟们就照着去办事。

当他们在刷羊毛时,山羊先开始笑了一阵,然后接着哭起来。他的徒弟们很是惊奇,就问山羊是什么缘故,它对他们说:“等回去见到你师父后,重复你的问题就行了。”他们就赶快把山羊带回来见师父,并告诉他河边的事。

婆罗门于是亲自问山羊为何它先笑后哭,山羊说:“很久以前,我也像你一样是一个波罗门,教授吠陀(Veda,婆罗门教的圣经),我也像你现在一样杀一只山羊来祭祖,因为造了这个杀业,我沦落在畜生道500世,被人砍断我的头已经499次,我先开始笑是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在畜生道的最后一生,从今天以后我将不再受断头之苦。但是后来我哭是你为了祭祖而杀了我,你将沦落在畜生道而被断头500次,因为可怜你,所以我才哭了。”

婆罗门听了,对山羊说∶“很好!我已决定不再杀你了。” 山羊对他说:“不论你是否杀我,我今日难逃一死。” 婆罗门说∶“放心,我会派人照顾你的。” 山羊说:“你不明白业力的,你的保护是很微弱的,而我的恶业是很强大的。”

婆罗门于是吩咐他的徒弟们把山羊放到草地上去,並交代不要让人伤害它,他的徒弟们就照着吩咐去做了。

山羊在草地上吃草时,伸长颈项去吃长在一个大石头后的草,突然天空出现一道闪电,闪电击中大石,把它劈为几块,一块锋利的石片飞向山羊,正好把羊头切断,这时一群村民聚在羊尸处,对这奇怪的事议论纷纷。

一个树神见到买羊、洗羊、与羊谈话、放羊、闪电、石劈羊头的整个过程,现身来劝告村民说∶“你们千萬不要去杀生啊!当你们知道了杀生的果报以后,你们才会停止杀生。”村民很惧怕,从此停止杀牲畜祭祖。树神还劝他们守持五戒和多行善事。很多代之后,人们还是持戒行善,他们死后,很多生到天界去,树神也转世到更高的天界去。

佛陀结束他的故事,对比丘众说:“当时的树神就是我的前生。”

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之生命,名为不杀生。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害。因为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释尊以平等慈悲教义,为被杀害的众生呼援,指示众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杀。而孟子也曾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他不言佛性,也是出于仁爱,而怜悯被杀害的众生。由此看来,能慈心于仁,无杀害生灵,生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天下岂不太平?




戒偷盗的故事---草比金值钱

佛在舍卫国祗园精舍时,有一诡计多端的恶比丘,常为比丘众带来麻烦。佛陀就为他们说了这个故事。

「很久以前,梵施王(Brahmadatta)治理波罗奈(Baranasi)时,有一个狡猾的辫发修行人住在一个小村庄里,一位地主在森林里为他盖了一间修行的草寮,并每日在家里为他提供丰盛的食物给他吃。

地主常担忧强盗来抢钱,因此他想来想去,最后他决定最安全的、又最不为人查觉的地方是那辫发修行人住的草寮,他认为该修行人已是圣人,值得信赖。因此他带了一百个金元,拿到那辫发修行人住的草寮,在那里挖了一个洞埋下。辫发修行人告诉他说∶“施主!你大可以放心,我们出家人是不会贪求别人的东西的。”“那太好了!”地主放心的走了。地主走后,辫发修行人想∶“这里埋的金钱足够我过一生。”过了几天,他把钱挖出来,然后把钱拿到大路边,另外挖个洞埋好。

次日,他又如常地去到地主家用饭,吃完了地主供养的咖哩午饭后,他对地主说∶“施主!我在这儿已住了一段时间了,不瞒你说,我们出家人是不能在一个地方呆太久的,所以我想离开这里到他处去。” 地主一直劝他留下,但都不能改变他的去意。无耐之下,地主对他说∶“既然你要走,那我祝你一路平安。”然后他送他到了村庄外,才转回来。辫发修行人走了一段路,想了一个诡计骗地主,他拔了一根草,用发辫住,然后快速的走回村庄。

地主看到他折返,问他∶“你为什么又回来呢?” 辫发修行人说∶“我走后发现你屋顶的草缠住了我的头发,我们修行人是不可以拿别人未给的东西的。因此我回来还给你。”“那你把那根草丢了就是了。”他想∶“这个人这么诚实,连一根草都不取,真是少见。”他很赞赏这个辫发修行人,因此第二次又送了他一程。

当时菩萨是一个商人,去到边疆做生意,恰巧经过这个小村庄,他看到辫发修行人所做的一切,他怀疑辫发修行人是在骗取了地主的东西,他向地主询问你有东西寄在他那儿吗?地主说有寄放了一百金元。商人教他不如去查看一下,地主快速的走去林中的草寮查看,发现金元已经失踪,他回来对商人诉苦说∶“金元不见了!”商人说∶“一定是那狡猾的辫发修行人拿走了,快追。”

两人追到村庄外,抓到了辫发修行人,拷打了一顿,他才说出在大路边藏金的地方,地主拿回了金元,商人责问他∶“为什么这一百个金元不会困扰你,而那一根草却困扰你的良知呢?你这个虚伪的假修行人!以后你再也不要耍这种鬼计。”

商人那一生结束后,又转世到善道去。

佛陀说完了故事,指着那一个诡计多端的恶比丘说∶“这个比丘以前就是那辫发修行人,他今日还是恶性不改;而我则是那位聪明正直的商人。”」

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不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叫做不偷盗。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能资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于合宜叫做义。知利己而须利人,利人即利己,自利利他,叫做义利。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奉养父母,维持家庭生活,乐其天伦,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慎,则无偷盗之事发生,社会既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戒邪淫的故事--小王子与夜叉

波罗奈的梵施王有一百个儿子,最小的王子是一位聪明而又有善根的人,他心里想要如何做才会成为波罗奈的国王。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辟支佛,他乘机寻求他的意见。辟支佛告诉他将要成为塔卡西剌(Takkasila)的国王,除非他能在七天以内到达那里,但是他必须穿过一座极危险的大森林,在森林里住着许多吃人的妖魔。

辟支佛教导他善于调服自己的六个根门,若能这样,他将会平安无事。然后他给小王子一条线和一些细沙作为保护吉祥物。小王子就与他的五个仆人从波罗奈出发去塔卡西剌国。

在森林里走了一段路程,第一个仆从见到一个夜叉变的漂亮女人,结果他爱上她,不愿跟随小王子上路,那夜叉尽情娱乐了那位愚迷的仆从后,把他杀了吃掉。第二个仆从听到一个夜叉变的女人的歌声,他听得入迷,不愿上路,结果也给夜叉杀了吃掉。他们继续在森林中前进,见到一座很华丽的大厦,第三个仆从见到后进入屋内,嗅到各种微妙的香味,他也不要上路,结果也给夜叉吃掉了。后来他们见到一座大餐馆,飘出诱人的食物香味,第四位仆从被吸引进入餐馆后,再也没见他出来。剩下的仆从随着小王子继续前进,他们遇到一座大屋,卧室里面备有极舒适的床铺,第五位仆从坐上之后,不想起身,小王子劝他也没用,他只好自己上路,第五位仆从也被夜叉杀了吃掉。

其他跟在后面的夜叉想这小王子心意坚定,不能引诱他,因此他们都放弃引诱他。只有一个夜叉说她不信小王子会这么坚定,她决定化作小王子的新娘子,追在他后面,樵夫见到问小王子为何不与新娶妇同行,小王子说她不是新娘子,是夜叉,樵夫听了就跑了。女夜叉又变为一个怀孕大腹便便的新娘子,跟随在小王子后,另一个樵夫见了问小王子为何不帮扶孕妇同行,小王子说她不是他的妻子,是夜叉,樵夫听了也跑了。夜叉不能碰小王子是因为辟支佛给小王子的吉祥物保护他的缘故。

最后小王子走出了危险的大森林,到了塔卡西剌国,他住进一座宾馆,夜叉因为不敢碰小王子,只好呆在门外。塔卡西剌的国王从皇宫看下来,见到这个貌若天仙的女夜叉,决定要她作为嫔妃,因此派人把她带进皇宫里,女夜叉知道这国王是好色之徒,因此她要国王答应立她为皇后,给予她后宫的权力,国王被女色迷了心窍,只好答应,因此女夜叉抖擞全身狐媚之本事,尽情娱乐国王,喝酒唱歌,最后国王烂醉如泥,女夜叉跑回森林,把大小饥饿的夜叉都召来了,他们把皇宫的窗户都关闭后,将宫里的人,上自国王,皇后,下至婢女,仆人,甚至鸡狗都不留,全部都被夜叉杀了吃光。

第二日早上,市民见王宫深锁,知道出事了,他们撬开宫门,见到满地都是鲜血,到处是人骨头,还有鸡狗的骨头,他们只找到国王染血的外袍,但找不到尸体。

市民见到宾馆里的小王子,认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善於调服五个根门,因此他们要求小王子做他们的新国王。

佛陀结束了他的故事,告诉比丘众,那一世菩萨是梵施王的小王子。

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苟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妇须相敬如宾,不有其他**行为,便能和睦相处,成为美满家庭。  



图片附件: 654e23a0ha5f8f047dc4e&690.jpg (2011-6-20 15:14, 24.2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1
http://jixiangyun.com/bbs/attachment.php?aid=10526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6-20 15:16

戒妄语的故事---舍利婆国的商人

在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Seriva)国贩卖装饰品。有时他会和舍利婆国另一个贩卖同样商品的商人同行,而他是一个极贪心的人。

有一天,他们一起渡河到热闹的安达葡罗城(Andhapura)去做生意,像往常一般,他们同意分头去沿户贩卖,以避免直接竞争。

在城里有一座破烂的大屋,这家人以前是富商,但家道中落,家族衰亡,至今只住着一个老妇人和她的孙女,她们只靠被人雇佣谋求糊口。

当天下午,那位贪心的商人来到大屋前的街道贩卖,他拉长喉咙,喊着∶“卖项链!卖项链!”

小孙女听到叫卖声,哀求她的老祖母说∶“婆婆,请您买一条项链给我。”

“我们穷得很啊,家里一分钱都没有,我也找不到什么可以交换的东西。”

小孙女突然想起家中还有一个旧的碗,她把碗拿来,对婆婆说:“你看,这个脏旧的碗,对我们也没用,不如将它换一件好看的东西。”小孙女拿旧碗给婆婆看,那是这家旧主人吃饭的珍贵的金碗,他常用来吃他的咖喱饭,自从他死后,它被丢在其他的锅盘之间,蒙着一层厚厚的尘垢,但这对婆孙俩根本不知道它是金做的。

老祖母把商人召了进屋,请他坐下,然後拿着脏碗,对他说:“先生,我的孙女想要一条项链,你能不能够拿这个碗,交换一些她要的东西。”这个贪心商人怀疑碗的价值,他把碗翻转,偷偷地以针在碗底划了一下,他一眼就知道这脏碗是金的。他坐在那里,脑筋快速的转,最后被他的贪欲所制,因此决定要免费得到金碗,不要给她们交换。然后他把碗丢在地上,说:“为什么你拿这个脏碗来,它连半分钱都不值得。”接着他气愤地冲出门去。

两位商人许诺过,若是一位商人贩卖过的地方,另一位商人可以前去卖,因此这位诚实的商人也来到大屋前的街道贩卖,他拉长喉咙,喊着∶“卖项链!卖项链!”

小孙女这次听到叫卖声,再次哀求她的婆婆,老祖母说:“乖孙女,第一位商人把碗丢下跑了,这一回用什么交换呢?”

小孙女说:“那个商人很奸诈,婆婆!这个商人看起来挺老实的,我想他会肯的。”

这个诚实的商人进到屋里,婆孙俩腼腆的把脏碗交到他手,马上他就知道这是个金碗,他对婆孙俩说:“老妈子,这个碗值得十万个银元,对不起,我没那么多钱!”惊讶于这位商人的话,老祖母说:“先生,早些时另一位商人看过了这碗,他说不值得半分钱,他把碗丢在地上,然后气愤地走了。刚才它不值半分钱,现在一定是因为你的诚实,这碗才变成金的。请你拿它吧,只要给我们一些东西,我们就很满意了。”

这时诚实的商人只有五百个银元,他的货物也只值得五百个银元,他把它们都给了婆孙俩,只要求保留住他的秤、包袋、和八个银元作为回程的旅费。婆孙俩高兴的接受了,双方多次的道谢后,诚实的商人拿了金碗,快速的走到河边,付了八个银元的船费就上船了。

诚实的商人走后不久,那位贪心的商人又回到大屋,假意对婆孙俩说他是无奈之下才愿意交换,他要婆孙俩把脏碗拿来,他会给他们交换一些东西。

老祖母对他骂道:“你这个骗子!你说我们的金碗不值半分钱,还好你走后一个诚实的商人告诉我们,我们的金碗值得十万个银元,他给了我们一千银元就走了,你来晚了。”

这失望的贪心商人听了,心疼极了,他喊道:“他抢了我的!他抢了我的!他抢了我的十万银元的金碗。”这时他变得歇斯底里,失去理智,丢下他的钱与货物,撕破他的衣服,拿了他的秤棒,冲到河边去找诚实的商人。

这时船已渡到河中,他大声叫船夫转回头,诚实的商人只冷静地对船夫说你直开到对岸吧。

贪心的商人气愤极了,对诚实的商人生起极恨的心,他的心怒火攻心,然后吐了几口血,他的心碎裂几块,倒在河边死了。

诚实的商人回到舍利婆国,过着很舒适的生活,常布施给贫穷的人,寿终之后,他又转世到善道去。

佛陀说完故事,说诚实的商人就是他的前生,而那位贪心的商人就是提婆达多(Devadatta)。从那一世开始,提婆达多对菩萨的怨恨心从来没有止息过。

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是说不是,不是说是,叫做妄语。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




戒饮酒的故事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祗园精舍。毗舍佉,一位富有而虔诚的优婆夷,被五百位舍卫国的妇女邀请去参加城里的节日庆祝。毗舍佉知道这是一个饮酒的节日,因此对她们说我不会饮酒。这五百位妇女于是对她说,既然如此,那你自己去佛陀那儿,而我们则去参加节日庆祝。

次日,毗舍佉在她的家中对佛陀和众僧作四事供养(供养袈裟、食物、枕耨、药品)。在午后,她拿了香和鲜花去祗园精舍听佛陀开示佛法,那五百位妇女参加节日庆祝后,已经相当迷醉,但她们仍追随毗舍佉去祗园精舍。到了精舍门口,五百位妇女仍然还在喝酒。进了讲堂,毗舍佉恭敬的礼敬佛陀,然后坐在一边。那五百位妇女完全不懂礼仪,她们根本不知道身在何处,在佛前唱歌,跳舞,跌跌撞撞,甚至吵架相骂。

为了使这些愚痴的妇女觉醒过来,佛陀从他的眉毛射出深蓝的光,突然之间,周遭一切变得黑暗,妇女们因为恐惧,才清醒起来。佛陀也从他的座上消失,然后出现在须弥山的虚空上,他双眉间的白毫射出犹如一千个太阳与月亮般明亮的光芒,对她们说∶“为何你们还在欢笑和享乐呢?你们常在黑暗之中,为何不寻求光明呢?”

这五百位妇女的心已柔软堪教,听完佛陀的开示,她们都证了向初果。

佛陀回到祗园精舍,坐在座上,毗舍佉再次恭敬的礼敬佛陀,然后问佛陀∶“世尊!请告诉我们,这毁灭一个人道德与惭耻的饮酒的起源。”

佛陀于是就说了一个发生在久远以前的故事。

很久以前,当梵施王(Brahmadatta)是波罗奈(Baranasi)的国王时,有一个从加希(Kasi)来的叫苏拉(Sura)的猎人去到喜马拉雅山上打猎,在山里有一株奇异的树,高过人头加上手臂的高度,树干才分三枝长出去,在分枝处凹下有一个大水桶般的深度,下雨时,雨水充满了凹陷处,树旁长着一棵酸梅树,和一棵胡椒藤,酸梅和胡椒常掉入凹陷处,附近因为又有稻田,鹦鹉衔来稻谷,站在枝上吃,一些稻米落入凹陷处的水里,经过日晒,凹陷处的水发酵成血红色的液体了。

热季时,鸟群飞来喝水,喝后就醉了,它们飞起来,然后又从空中掉下地面,在地面上躺了一阵子,它们醒来,又再次吵杂的飞走。猴子和其他的爬树动物也是如此。苏拉观察了一段时间,他想∶“树干凹陷处到底装了什么东西,不过它一定不是毒药,若是毒药的话,鸟群和动物早就死了。”于是他爬上树,也喝了一些饮料,他像鸟群和动物般也醉了,他继续喝,越喝就越想吃肉,因此他起了一个火堆,检了地上醉了的鸟和动物,放在火堆上烤来吃,他一手拿酒喝,一手拿着肉来吃。

然后他想起住在附近的一位隐士瓦鲁那(Varuna),於是他砍了一枝竹,装了些酒,拿了烤肉就向瓦鲁那的茅屋走去,他送了酒与烤肉给瓦鲁那,两人快活地吃着喝着。

他们想这酒将能使他们发财,于是他们将酒装入大竹筒里,向加希出发,到了第一个边界关卡,他就向国王通讯制酒的人来了,国王召他入宫,他们向国王献了酒,国王喝了两三杯就醉了,几天后,献给国王的酒完了,国王要他们再拿一些来。

“是的,陛下!”他们答道。

“在那里得到这饮料?” 国王问。

“在喜马拉雅山上。”

“再去拿一些来。”国王命令说。

苏拉和瓦鲁那又去到山上拿酒,不久之后,他们心想每次酒完了要回山上拿实在是累极了,他们就把制酒的原料记好,因此就回到城里制酒,城里的人开始饮酒,荒废了工作,不久就穷了,整个城像座鬼城。

苏拉和瓦鲁那两人就把制酒的技术的原料带去波罗奈,并向波罗奈国王通报制酒的人来了,波罗奈的国王也像加希国王一样召他们入宫,并对他们给予协助,饮酒的风气传开后,一般的生意行业都受影响,生意消条,波罗奈城步上加希城的后路,也衰落了。苏拉和瓦鲁那于是搬去沙给达(Saketa),不久又放弃了沙给达,搬到舍卫国去。

当时舍卫国的国王是沙拔密答(Sabbamitta),沙拔密答王欢迎这两位商人,问他们需要什么,于是他们要了大量的制酒原料和五百个大缸,一切都办好后,他们在每一个缸边系了一只猫,以防老鼠。

缸中的制酒原料开始发酵,溢了出来,猫快乐地喝了溢出的酒,然后醉倒在缸边,引来老鼠咬猫的耳朵,鼻子和尾巴。守卫见了很吃惊,报告国王说猫喝了缸中溢出的饮料死了。

“这两人在制作毒药。”国王下结论说。于是下令把苏拉和瓦鲁那两人立即抓去斩首,当两人受刑时,他们说∶“陛下!这些是酒,是极美味的饮料。”

斩首完后,国王下令将缸打破,国王的人在破缸时,猫却醒了,快乐的玩着,守卫马上又去报告国王。

“若它们是毒药的话,猫应该死了。可能它是美味的饮料,让我们试试。” 国王说。

他下令全城装璜好,并在宫中庭院盖了一座凉亭,他坐在白伞盖下的国王宝座上,周围围绕着的是他的大臣们,准备开始饮酒。

当时仭利天的帝释王(Sakka)向人间巡视,看谁孝养父母?谁做身口意的善行?当他看到沙拔密答王坐在白伞盖下的宝座上,准备喝酒。他想∶“若沙拔密答王喝了这酒,全世界就完了。我要去阻止他喝酒。”

帝释王马上变化为一个婆罗门,手中拿了一壶酒,站在沙拔密答王前叫卖∶“卖水壶,卖水壶。” 沙拔密答王问他∶“婆罗门你从那儿来?你是谁?手中拿得是什么水壶?”

帝释王答道∶“请听!这水壶里装的不是奶油,油,糖精或蜂蜜,这壶里装的是无量的恶行。任何一个贫穷的愚人,将会失去自制,他会在平地跌倒,或掉入粪坑,受到它的控制,他将以右手吃他不应吃的食物。请买它吧。卖水壶!最坏的壶!”

“这壶里装的饮料将使一个有理智者变成野兽,令他的仇敌们讥笑他,并使他在众人前愚痴的唱歌跳舞。请买这水壶的奇妙饮品吧!你将能看到它带来的肉麻的闹剧。”

“最害羞的人饮后也不能自制,他将会忘记羞耻,裸体的在街上跑,累了,他随地躺下,不顾危险或礼仪。这是这饮料的特性。请买它吧。卖水壶!最坏的壶!”

“当一个人喝了这饮料,他将不能控制身体,站时摇摇晃晃,发抖,颤动,像木偶戏里为人操纵的木偶一般。请买它吧。全壶的酒!”

“男人喝了这饮料,他失去身体五根的知觉,他将成为zai 难的猎物,可能烧死在床上,他会向豺狼走去,淹死在浅浅的小水池里,他将会被贫穷所困,它没有不能带来的任何灾患。”

“喝了这饮料,男人无知觉地躺在路上,躺在自己呕吐的食物中,引狗来舔尝呕吐物。女人喝醉了,可能将她亲爱的父母绑在树上,漫骂她的丈夫,像瞎了眼的人折磨独生子,并抛弃他,这就是这壶里的饮料的作用!”

“当一个男人喝了这饮料,他将自大地认为全世界属于他,他不须向任何人表示恭敬。请买这壶,壶里装满了最强的饮料!”

“喝上了瘾,最高阶层的富裕家族也会败坏,名誉扫地。请买这壶,陛下!卖水壶!”

“在这壶里的饮料将使你的舌头和腿失去控制,它会说胡闹的话,无缘无故地哭泣,它使眼神模糊,使意念受到障碍,使一个人不知羞耻。喝了这酒,它会闹出事,好朋友也会吵架。就连天上的神仙也蒙难而失去天宫,全都是这酒。请买这壶,请尝一下这壶酒。”

“因为这酒,谎言被人乐意地说着,被禁止的行为被人愉快地做着。虚伪的勇气将使人带来危险,好友被出卖。男人喝了它敢于做任何事,不知他的所作所为将导他入地狱。请试一下这酒,陛下!请买这水壶!”

“喝这酒的人将犯下身、口、意的恶行。他将把善当成恶,把恶当成善。甚至一个彬彬有礼的人,醉后也会干下失礼的事。有智者将愚痴地自夸。请买这壶酒,喝它上瘾吧!你将习惯于罪恶的行为,说谎,残酷,肮脏,和不名誉的事!”

“当一个人烂醉如泥,他将像被**在地上的公牛般,瘫痪地躺着。没有一个人的力量能和酒的毒性比。请买这水壶!”

“简单的说,饮酒将会摧毁每一种德行,它会遮掩惭耻,侵蚀善行,破坏善名誉。它会使心意蒙污,并掩盖心意。若你愿意让自己试这会迷醉的饮料,陛下!买这壶吧!”

沙拔密答王听完了这些话,他才明白饮酒的害处,他庆喜自己没有沾上这危险,他向婆罗门表示谢意说∶“婆罗门!你甚至比我的亲生父母还要爱护我,为了表达你规劝我的恩典,我将送你五个富有的村庄,一百位婢女,七百条牛,十驾骏马拉的马车。你是一个了不起的老师!”

帝释王显出真相对他说∶“我是三十三天的天主,我无需任何东西,你可以保留住你的村庄,婢女,牛马等,享受你美味的食物,满足于甜的糕饼。欣喜我对你的教导,这样子你在今世将没有过失,来生你会生于辉煌的天界。”说完后,帝释王回到天界去。

沙拔密答王发愿不饮酒,并下令捣毁全部的酒缸。从那天起,他守持戒条,常行布施,命终之后,他果然生于天界。

但是饮酒的恶习传遍了全印度,许多人身受其害。

佛陀说完了故事,谈到过去生,他说阿难陀即是当时的沙拔密答王,而他则是帝释王。

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中毒,往往还会导致生命的危险。由于饮酒而导致的犯罪很多,有人以为以净财沽酒而饮,无损于人,为何也列为戒条?殊不知酒能乱性,人间许多罪恶,莫不以酒为媒介。《四分律》载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



阿弥陀佛!


                                                            五戒的故事作者:兴国禅寺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