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五无返复》: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3-10 20:45
标题:
《五无返复》: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译语】先把“返复”与“梵志”解释一下。“返复”二字只有在经文里有这样的用法。其他地方很少见到。以意会之,当是“恩情酬报”的意思。那末“无返复”当略似古文“凉薄”二字。本乡俗语,凡衣料等物窳劣不耐久的,叫做“反覆不起”,这叫“无反覆”。意义也相近。因为反复和返复音义是相同的。“梵”是印度语,是“清净”之意。“梵志”是志求清净的人,包括在家人和出家人;但都是指外道而不是佛门子弟。“外道”是指于心外求法的。这个梵志想求得学问,正是心外求法的注脚。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说法时,有一梵志,老远从罗越祇国而来。梵志的旅行并不是为了寻快乐,乃是寻求学问。他就是所谓游学人士之流。他到了舍卫国,无意中看见一桩奇事。原来舍卫国处于热带,蛇类很多。最毒的蛇,咬着人就会立即死亡。直到如今,印度人每年死于毒蛇的还很多。
那时梵志所见到的是,有父子二人合作耕田,忽然窜出一条毒蛇,把他儿子咬了一口,儿子登时倒毙。那老子见了,只顾自己耕田,对于地下死去的儿子,正眼也不看一下,更没有什么悲啼落泪的举动。梵志很觉诧异,问老人道:“这是谁家的儿子?”老人答道:“我的儿子。”梵志道:“既是令郎,那你老人家眼见他这样惨死,怎么一点不啼哭呢?”老人道:“人生终归要死,好比种种兴盛现象,迟早不免变成衰败。人既死了,若是善人,自有他的好报;若是恶人,也自有他的怨对。即使我愁忧啼哭,对于死者又有什么益处呢?”老人这样说了,又很镇静地向梵志打量一番。说道:“我看你这位先生,要到城中去的吧?顺便拜托一事:我家在城中某处,请你走过我家时,向我的家人说一声。儿子已经死了,叫他们送饭时,只送我一个人的饭便是了。”梵志心想,这老头儿是怎样一个人呀,却这样没有返复。儿子死在地下,毫不悲哀,反自由自在只顾自己吃饭。世上没有情感,不慈爱的人,可能要推他是第一了。
那梵志走到城中,找到耕者家中,会见死儿的母亲,便告知她:“你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父亲叫我带个口信,只须送一人饭食就是了。”那个母亲听了,只答应着,并向梵志道谢,也没有哭泣的形状。梵志更加诧异了,问她:“你这样对待儿子的死,真使我奇怪。那有亲母不怜念儿子的呢?”那母亲便打了个比喻给梵志听,说道:“这个儿子托生到我家时,我并没有招呼他来。现在他自己死去了,我也留他不住。譬如旅行的人,路过旅舍,权且寄宿暂为主客;明天旅客自去,主人当然不能留,也不须留。我们的母子关系也正是这样。儿子的去来,随他自己的业缘,我一点都救护不得。”梵志心想,这一对老夫妇是怎样选配在一起的?倒是一般的硬心肠。
这时见到死者的姊姊也在旁,又问那姊姊道:“你的弟弟死了,怎么你一点不啼哭?”姊姊也用比喻来说明道:“譬如巧手匠人,入山砍得木材,编缚成大木排,放在水中航行。忽然遇着大风,把木排吹散了。那木材便各自随波流散,彼此不能连结。我们姊弟俩也是这样。偶然因缘和合,生在一家,但寿命各有长短,死生没有一定,会合的终须离散。我弟寿命已尽而死,我做姊姊的怎么能用得出力,救得了他呢?”
梵志又对闷声走来的死者的妻子道:“你的丈夫死了,你怎么也不啼哭呢?”那妻子也说了个比喻道:“譬如空中的飞鸟,夜间偶然停宿在同一高树枝上,一到天明,各自飞开,寻取饮食。飞鸟有缘则会合在一处,缘尽就各自飞散。我们夫妻也是这样。业报告终,各随本命,谁也不能救谁。”梵志又向他的奴仆说:“你们小主人死了,你怎么不啼哭?”奴仆也说了个比喻道:“我们主人的一家,各有因缘和合起来。我好比一头小牛,跟着大牛走。人家把大牛杀了,小牛在旁,是没法救大牛之命的。啼哭有什么用呢?”
梵志听得满肚子不痛快,只恨自己愚昧鲁莽,枉自老远跑到这里来求学。一向听说舍卫国人是孝顺、奉事、恭敬三宝的,岂知到得这里,原来都是无返复的人。这还有什么可学的呢?不过既已来了,没有见到佛,而空自回去,终究是个遗憾。于是问过往行人道:“请问佛在那里,我想去拜谒他请他开示呢。”行人答道:“近得很哩,就在祇洹精舍。”梵志即到佛前,稽首作礼已毕,退坐一边,只是合掌低头,并不开口请问。佛呢,早已了知他的一切了。为了想开示济度他,于是故意问道:“你为什么低了头,愁忧不乐呀?”梵志道:“只因为希望的事不能如愿,违我本心,所以不乐。”佛又问梵志:“你有何失意,只管说来,何必这样忧愁呢。”梵志答道:“我远从罗越祇国来,想求学问。岂知到得这里,劈头就遇见五无返复。”佛问道:“怎样的五无返复呢。”梵志道:“我见父子二人耕田下种,儿被蛇咬死在田头,那父亲不救护也不哀愁。他们一家大小五口,都没有一点悲哀的感情,这不是大逆不道吗?”佛说:“不是这样说的。你自己倒是不合实际的。这五个人,其实最为返复。他们知道人必有死,身体不能常存,这是自古圣人都不能免的。既然这样,那末一个人死了,活的人为什么要大哭小号呢?这是对于死者没有益处的。世俗种种迷恋,是因为没有真见识,不知生死流转,是没有休息的。”梵志听了,心开意解,说道:“我听了佛说,如病得愈,如盲得视,如暗得明。”于是即入正法之门,不久得道了。
【衍义】佛有五眼六通,了知一切有情的宿世因缘,了知父子夫妇兄弟等眷属的遇合都是由宿世因缘而起。而这种因缘,又是属于怨对的多,属于欢爱的少。凡对于子女等一切所爱的人,不惮终生作牛马,不惜牺牲自己,以企图安排所爱的如磐石之安,都可能是因宿世对于所爱的欠有孽债,今生须偿还的缘故。人间眷属多有各种因缘而遇合,若使生有“宿命通”,明知眼前眷属有的是因种种怨情而遇合,那么家庭之中的仇视和争论,真可以叫全家一刻不得安居,而世界也不成其为世界了。所以凡夫的不通宿命,虽是业报所障,也是维持这恶浊世界的一种消极方法。只有佛教徒,在正法住世时,能直接听到佛的金口说法,即使到了末法时代,也有经论可以研读,善知识可以请教。这样,一方面虽知眷属结合于孽缘,一方面又知怨亲须要平等,欠债当还,被欠当舍。因此,在家则仍能调和眷属,无损亲情;出家能割断爱缠,无所留恋。当眷属死亡之时,除替他念佛说法,作实际有益的佛事以外,也自然不作无所谓的悲啼了。上面经文所记,梵志认为人死,眷属须为他悲啼,这是凡夫俗见,是不足取的。耕者家属知缘尽则离,不必悲恋。这是承佛开示的正知见哩。
死后升沉,固然要看生前善恶而有区别,但是忏悔和念佛,都可以灭罪而免堕落。至于临死时的一念,关系升沉更为巨大。这时眷属必须为他说法或高声念佛,以正死者的心念。如果悲号呼唤,既不能延缓他的死亡,徒然增长迷恋而促其堕落。这不是爱他,而是害他。这件事学佛的人知道的很多,可是临终不乱的还是不多见的。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