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净空法师法语:无愿无求,才能感应道交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2-20 14:10     标题: 净空法师法语:无愿无求,才能感应道交

1 佛教化众生是无求无愿,《楞严经》上说得很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缘而不攀缘,一切是自自然然的,这个样子教化一切众生,不失自己的清净心,

2 我们做弘法利生的事,心里头有无量无边的牵挂,空不了;我们对外面着相,一切万象当中有喜欢的、有讨厌的——执着。我们有愿有求,这就苦了!

3 佛心地清净,没有牵挂,世出世间一切法相统统不执着——他也没有愿,他也没有求。所以,我们做弘法利生的事,度众生的念头可不能有,为什么?那是个妄念。

4 那要怎么度众生?感应道交。譬如我们身上这地方有痛痒,手赶紧去摸摸它。是不是这个手常常念着“我要去帮住它”?没有!只是它有一点痛痒的时候,手才去摸摸它。

5 众生有感,佛自然就有应。佛有没有愿?没有。佛有没有想?没有。唯独无愿无求,才能感应道交,一个众生也没漏掉。

6 我们双手对身体任何一个部分没有想、没有愿、没有求,哪儿有痛,它就去搔一搔,去帮助它一下,就跟这个一样的道理。

7 我们今天是大错特错,念着“我们要普度众生”,毛病都生在这个地方!

8 你说“我无愿无求”,别人一定说“你这个人真消极,一点慈悲心都没有”。实在讲,他完全不解如来所说义,没体会到——这的确要很冷静地去想想、细心地去体会。

与佛心佛愿和

1 佛在《阿弥陀经》上告诉我们,一心称念,念到一心,求生西方净土只要七天,七天就成功了。念佛法门里面,打佛七就是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七天功成是这个意思,克期取证。

2 过去我在台中,李老师告诉我:“真正打佛七,人数决定不能超过十个人。超过十个人,主七师的精神照顾不过来。

3 就跟学校老师教学生一样,这班里面学生少,只有十几二十个,这个老师全部精神,每一个学生都能贯注到,学生学业当然好。如果这个班上学生五、六十人,老师哪有精神个个贯注到?看作业,划一划,任务就算完成,为什么?没有时间。

4 所以佛七不能超过十个人,那叫真正用功办道。同时我觉得,如果是打佛七,最好是先把《弥陀经》详细地参究讨论一番、《弥陀经疏钞演义》仔细地讲过一遍,理论、方法、境界统统都明白了,我们才举行佛七。

5 那个佛七等于考试一样,书都没念就去考试,考个什么?当然得零分。所以一定是先讲经,后举办佛七,这比较如法。

6 今天的佛七、禅七,统统是法会,统统是修福,为什么?不如法。真正念佛堂打佛七,这七天七夜只有一句佛号,不能起第二个念头;口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不能说其他的话。

7 打佛七里头决定不准讲话的,而且念佛声音七天七夜不能中断。这一支香念完,就张家长、李家短,这是法会,不是佛七。

8 “功夫成片、一心不乱”,打佛七求的是这个!人多了没有办法,都变成形式了。现代人就喜欢形式,不重实质——现在人打佛七,只是到念佛堂那里培养一下念佛的习惯,除此之外,什么也得不到!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2-20 14:45

佛法重在行证,信解是方便,功夫得力在行,有行有证真得受用;没有行、没有证,只是在信解上下功夫,不够,那是在佛门里面种善根而已。这个善根也是必要的,因为行证的人绝不是一生成就的,生生世世无量劫的修行才能到证。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表演,十九岁离开家庭到外面去参学,三十岁万缘放下,在菩提树下入定,夜睹明星,就像缘觉一样,也没有老师,那个星天天看都没开悟。这一天开悟了,这妙不妙?天天看没开悟,这一天看开悟了,这一天不一样,情绪不相同,这一天外面这个景观有佛力加持,灵性在引导他,豁然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偶然的吗?是表演的。实际上呢?在《梵网经》里面他讲了真话,这一次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第八千次。人家早就成佛了,你说人家行证的功夫多深!我们初学怎么可能到那个境界?六祖惠能大师为我们示现,二十四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那个境界跟释迦牟尼佛完全平等,无二无别。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应以佛身而得度他现佛身;能大师在中国,中国当时的环境不适合示现佛身,示现比丘身,他就是以比丘身出现,境界是平等的,没有两样。这是说明,我们纵然这一生不能契入这个境界,我们停在信解,也可以说要很长很长时间信解累积才有真行,我们现在的行都不是真行。为什么?里面夹杂着妄想、杂念、自私自利、名闻利养,多多少少都夹杂在里头,不纯。要到不夹杂了,这是大乘经上佛菩萨常教导我们的,念佛都教导我们,大势至教我们「净念相继」。什么叫净念?我们念佛对极乐世界有怀疑,这念头就不清净。我们念佛还有夹杂,还常常想到自己,这个念不清净;清净念,没有怀疑、没有夹杂,心里真的就一句佛号,管用!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7-16 00:04

感应道交。感,是众生,有心;应,是诸佛如来,无意,他没有心,自自然然应。为什么能应?那就是自性本具的德能,统统包括在里头,智慧德相。智慧德相是性德,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众生有感,自然就有应。绝不是说起心动念的应,那个我们完全想错了,是不起心不动念那种应。「父母唿,应勿缓」凡夫叫唿应,佛菩萨叫感应,唿应是有心的、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的,感应没有。「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为什么?恆顺众生,没有自己的意思,众生想什么样的样子,他就现什么样子。所以佛在大乘教里面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话是对的。诸佛菩萨跟我们感应道交,是从我们的心想生,他没有心想。
   
我们怎样跟佛起感应?善,纯净纯善,就能跟佛菩萨起感应;我们的心不善,跟妖魔鬼怪起感应,这是真理,这一点都不假。
   
真正求佛菩萨,佛菩萨会应。怎么叫真正?我们依教奉行就是真正,口皮上求佛菩萨,心里留恋五欲六尘,那不会有感应。我们真能把自私自利,我常常讲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放下,那就是真心,会有感应。   

我们这些年来看到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这个疑虑总算是化解了。你看水,水是矿物,它决定不会起心动念。可是我们的意念,我们一个善的意念对它,「我喜欢,我很爱你」,那个水的结晶就非常之美,那就是应,我们有感它就有应,我们是有心感,它是无心应,这叫解脱。我们一个不善的念头,「我讨厌你,我很恨你」,它现的结晶就很醜陋,那水岂不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我们从这里能体会到,它是无心,我们看到这科学实验,很容易联想到。在古时候,没有这些科技发明,也有人问释迦牟尼佛,不起心、不动念怎么会能随众生心,能随心现相?佛举鼓、举钟做比喻,这个也很好。佛说鼓里面有东西吗?没有,空空的,这大家晓得。他说你去叩它,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你去敲它,敲它是感,声音发出来那是应,你大叩它就大鸣,小叩就小鸣,也能显示出来。敲钟亦復如此,钟没有东西,这是说明感应道交。感,是众生,有心;应,是诸佛如来,无意,他没有心,自自然然应。为什么能应?那就是自性本具的德能,统统包括在里头,智慧德相。智慧德相是性德,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十法界众生,包括地狱众生,有求必应。
   
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成佛,你都能成得了佛,何况其他!可是你有求的时候,求没有感应,这是不是佛菩萨不灵?不是的,佛菩萨决定灵验。为什么没有感应?自己有业障,不在外面。外面没有障碍,自己有业障,这个道理深!自己要把业障消除,感应就现前,哪有不应的道理!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同学,特别是在有困难的时候,求佛菩萨,有的人有很明显的感应,有的人没应。有感应,这佛菩萨灵;没有感应,这佛菩萨不灵,错了,不是佛菩萨灵不灵,是我们自己有没有障碍,没有障碍就灵,有障碍就不灵。障碍多分是有怀疑,我来试试看,看灵不灵;换句话说,信心不具足,所以就没有明显的感应。

那个感应很快速的,是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他真相信,这些人往往发生在初学,知识水平不高,特别是老太婆有,未成年的孩童有,你细心去观察你就知道。为什么?他们老实,他们听了没有怀疑,真的有求必应。有求不应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学了佛,也相信了,信里头有疑惑,所以往往有求没有感应。几次有求都没有感应,他信心失掉了,佛讲的这些靠不住。他不能反求诸己,他不知道真正障碍在什么地方,总是把这些责任向外推,他不知道佛法是心法,「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上说的。
   
我们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里面看到的,这念头一起,周遍法界,我们感这个念头周遍法界,遍法界虚空界里面的佛菩萨,这个菩萨是法身菩萨,立刻就有应。我们有时候有求,求没应,这是不是不灵?不是的。这些疑问是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我有,章嘉大师给我解释,不是没有应,有应,你没有感觉到,什么原因?你自己有业障。我们的感,譬如我们的波达到佛菩萨那里,佛菩萨那里有响应,响应到我这边来的时候,我有业障,所以自己没有感受。业障消除了,这个应就非常明显,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感应的事理也很深,佛给我们说四种。所以学佛、念佛也是消业障,经上说,念一声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才知道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古大德常说: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我们念佛,为什么消不了业障?我们的心不清净,我们的疑虑没断,所以有怀疑、有夹杂,而且也常常间断,所以佛菩萨的应我们就很难感受得到。明白这个事实真相,然后我们才知道,忏除业障这是很重要的一桩大事情,忏悔业障。怎么忏悔?还是一句老话,放下,不要再把这些拉杂东西放在心上,心地恢复清净,业障忏除了。业障不除,你的心怎么会清净?宿世今生,业障习气,宿世是习气,统统要放下。换句话说,不要再去想了,不但是过去了,已经过去了,记住佛的话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然是虚妄,你念它干什么?你想它干什么?你念它又造业,你想它也造业,身口没有造业,你意在造业,意业不断。身口造业有断的时候,睡觉了,身口不造业了,可是意还在造业,你念头不断;换句话说,你还是所谓牵肠挂肚的太多了,你放不下。现在要知道,要想了生死,要想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佛菩萨好,非常羡慕,希望我也能当佛菩萨,那你就得真放下。你当不上佛菩萨是因为你没放下,放下就当上了。
  
这个法门是阿弥陀佛以果觉心究竟方便教导我们,跟一般普通法门不一样。普通法门是因地心求果地觉,所以它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向上提升的,从十信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是这么样升上去的,因心果觉。这个不是,这是果觉,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果觉,果觉心做为我们的因地心,因果不二,所以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的德号就成了阿弥陀佛。它真正的依凭,依靠凭据是什么?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就凭这个。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从哪里来的?自性所生、所现的,我们今天用自性来念佛,所以就超越这些层次,四十一个阶级不需要了,顿超,就成就了。

「全显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议之威神功德」,我刚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些理事我们要能真信,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你不相信,他不相信,这是正常现象,要不然怎么叫难信之法?菩萨难信,声闻、缘觉难信,有时候凡夫倒是信了,那凡夫能超越声闻、菩萨吗?当然超不了。他为什么能信?过去生中曾经学过这个法门,阿赖耶识里有净土的种子,这一生遇到了,把过去生中的种子又翻出来,如果没有这个因,不可能。无论初学怎么样的艰难,学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真信了,那是什么?阿赖耶的种子翻出来了。

如果是久远劫学习的,阿赖耶识的种子埋得很深。缘殊胜,有善友、有顺境来帮助你,你过去宿世的种子一定能现行,这接上了。这一接上,也许在临终时候一下翻过来,那一接上就行了,临终十念他往生了。他往生什么品位?说下下品,很难讲,下下品是多数,也有上上品的,少数,这与过去生中修学有关系,绝对不是一生成就的。
   
「由有念而入无念,因往生而契无生」。有念是凡夫,无念就是佛,有念有什么念?起心动念,大乘经里面叫它做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妄想分别执着有念,这些东西都没有了,这人成佛了。佛六根对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你不能说他无念;他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不能说他有念。这是什么原因?不起心、不动念是清净寂灭,自性本体现前,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应是起作用,作用可以现相。你能够见到佛菩萨,你能够亲近佛菩萨,你有疑惑,佛菩萨能帮助你解决,这是从体起用。体是真的,永恒不灭;相是假的,剎那生灭,所以相不能说它有,体不能说它无。

这些概念,都是六道里面的众生虚妄想像,我们用得很习惯,以为这很正常。其实全错了,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出不了六道轮回,应当把它放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净宗的方便,就是说用一句「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把所有这些虚幻的观念,统统把它取而代之,念头才一起就阿弥陀佛,不要有第二个念头。为什么?这一个佛号是我们在此地,跟西方极乐世界导师阿弥陀佛联络的一个信号,你念这句佛号就跟他有联系。天天联系,时时刻刻联系,把其他东西都甩掉,我们这条线就通了,你就得感应道交。所以我们今天用一句阿弥陀佛是有念,到我们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就证得无念。因往生而契无生,我们这个方法是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证得无生,无生就是生死没有了,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是如此。

我希望在这一生当中证究竟果位,这是大心,那佛菩萨非得要来帮忙不可。你只要动这个念头,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可是这个念头要真,要真心,不是开玩笑的,愿心一发,念念不忘,要认真努力去做,于是感应会现前;要不是真干,那就不可能,真干是什么?真学,念佛要真念。真念,念佛有祕诀,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放下万缘。六根是什么?眼耳鼻舌身意,眼把色放下,耳把声放下,舌把味放下,鼻把香放下,身把触放下,意把法放下,就是放下万缘;放下万缘,你的心是定的,你就恢復到清净心。「净念相继」,净念是什么?不怀疑、不夹杂,这就是净念。不能间断,这是相继,不间断是心里不间断。所以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所以我们真正想求善知识,求佛菩萨感应,没有别的,就是自己真修、真干,彻底放下,什么都不在乎,佛菩萨会照顾,真有困难真会照顾。老师告诉我真修、真干,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萨照顾,我对老师有充分的信心,所以我的心是定的。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因为我知道全是佛菩萨安排的,佛菩萨帮助我提升。顺境里面决定没有贪恋,学这个,这才能提升;逆境里面决定没有怨天尤人,无论在什么环境都是感恩,感谢佛菩萨的安排,就像接受佛菩萨给我的考验,每次考验我都能顺利通过。逐渐的明白、觉悟了,身心世界逐渐也放下了,这才得自在。你有牵挂,你的自在从哪来?你有牵挂,你就出不了六道,你就不能往生。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