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弟子规》里面有糟粕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1-9 17:13     标题: 《弟子规》里面有糟粕吗

“晨则省,昏则定”,俗话讲“晨昏定省”,早上起来的时候问候一下,晚上回来的时候跟父母报告一下今天过得怎么样,都很好,让他也放心,所以处处让父母放心。

    有一位学校老师拿了一些《弟子规》回学校,后来打了一通电话到我们中心,他说“蔡老师,《弟子规》里面有糟粕”。诸位同修,很多人对中国文化有批判,末学敢跟你打包票,批判的人连经本都没有从头看到尾,所以现在人为什么修道难?还没有入圣学,贡高我慢已经上来了。这个就是因为读书的次第搞颠倒了,不从德行下手,而从知识技能下手,搞得现在十多岁的孩子,各个都恃才傲物。真的,我们看到这些孩子不会生气,会对他很惋惜,因为我们这些长者、老师对不起这群孩子,他们没有接受圣贤教育是我们的责任。所以很多人在批判中国文化,你可要稳得住脚。诸位同修可能说,“蔡老师,我中国文化读没有几本,怎么办?到时候人家出招,我怎么接?”我跟你保证,你只要把《弟子规》读熟了,落实了,我保证你什么招都接住,甚至于他拳还没出来,只是动了肩膀,你就知道要挡这里了,因为你已经看到他起心动念处的错误。

    批判中国文化最多的就是“孝顺,孝顺,愚孝,父母怎么样都要顺”。诸位同修,《弟子规》打开来明明就写着“亲有过,谏使更”,父母有过失的时候要全心全意劝父母,不能陷父母于不义。所以这一些骂糟粕的人是不是真正看过经典,经典里面没有糟粕,他们所批判的很多都不是圣人说的,现在都是群魔乱舞,人云亦云,我们当圣贤的弟子可不能随波逐流,可不能被别人转。

    所以我当下就请教他,我说:这位老师,请问哪一句是糟粕。他迟疑了一下,可能有一点不适应我马上给他接招了,他就说:“晨则省,昏则定”是糟粕。我就请教这位老师,我说:为什么你觉得是糟粕?他说:一天要问父母两次好,太麻烦了。诸位同修,这个时候你可不能跟他讲“怎么两次麻烦!尽孝心是应该的,两次怎么会麻烦!”你这样跟他讲话,他能不能接受?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圣贤人教育的一种态度、一种存心,你要把那个本质开显给他听,而不是外在的两次、三次。我们就告诉这位老师,父母无时不刻在担心、在思念他的孩子,何止是一天两次!所以早上一醒过来去跟父母请安,父母一看,“额头都发亮,昨天一定睡得不错”,父母一整天都觉得很放心。然后当儿子的又去跟父母问好,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你父母一天工作的情绪可能都很高兴。下午放学回来,父母也不知道你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去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我放学回来了”,你父母一看,“精神也挺不错,在学校应该学得不错”。你早晚两次的问候能够让父母一天都很安心,所以我们为人子女,尤其在这么小的年纪,说要帮父母负担些什么生活压力是不大可能,最起码不能让父母担忧。

    当我们这一段话讲完,这位老师就说,“蔡老师,你的中国文化是跟谁学的?你学得不错”。他这么一称赞,八风就吹过来了,可要接招,不能晕了。他一讲,我就跟他说,“没有,没有,我们也是刚开始在学习”,就稍微跟他对应了一下。突然他来了一个回马枪,你可不能得意忘形,你要马上接住,可能就要刺到鼻子了。他说“蔡老师,你没有做到,你现在有没有早晚问你妈妈两次好?”这么一问,你就“啊,嗯”,那完蛋了。“你推广经典的人都做不到,给人家看笑话,你还是下来,我来做。”这个时候我就跟他说了,我说“假如我早上打一次电话,晚上打一次电话,我一定会被我妈妈骂”,“你不知道电话费很贵吗?打回来浪费钱。”所以不能学死了,“晨则省,昏则定”是为人子要处处让父母放心,而你的方式不是你想怎么做,要父母欢喜接受,父母欢喜接受的一定是每个礼拜固定给他打一次回来就好。

    而我妈妈确实不担心我。我们今天下午第一节课讲的,孩子要能善恶分明才不会被一些不好的因缘转掉,所以你要让你父母真正放心,不只是早晚问候,更重要的是你的德行、你的言语行为要让他真正放心,你也不能只是做这个仪式而已。所以我从海口第一次回台湾,我一进门就跟我母亲讲,我说“母亲,你修得不错”,我母亲听傻了,不知道我在说啥。我说“母亲,我去了四个月,我的内心都没有挂碍,做得非常欢喜,心里面也不会绞痛,绝对是你在台湾都没有担心我,我才能做得这么顺利”。我妈妈笑一笑。母子假如能够这样互动,那是人生的快乐。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1-9 17:13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大人也要学《弟子规》。《弟子规》,很多人认为这是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当然这是很重要的,未成年人是我们祖国的下一代,必须要接受道德教育。现在成年的人要不要接受《弟子规》教育?更是要接受《弟子规》教育。当我们有优良的品德的时候,自然就能够招感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他能够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走到哪里都能受人尊敬,这不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吗?所以不管你现在做什么行业,都要学习《弟子规》。你看孔子教学,他讲四门教育,第一是德行教育,第二是言语,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学,四门教育首重德行教育,而《弟子规》正是最好的德行教育,这是不管你做什么行业,行业是后面讲的第三条政事,第二条言语是教我们如何说话,如何跟人交往,《弟子规》也谈到这个问题。所以德行和言语成就了以后,政事才能够真正成功,政事是我们所从事的行业,那是行行都出状元,为什么?他有根,他的事业有根,将来才能够发达。文学是讲文艺生活、精神生活这方面,他的情趣、爱好,因为有了德行这个根基,也能够很高尚。

    我们看到北京有一个汇通汇利企业,这个企业的老总在自己的企业一百多名员工里推行《弟子规》教育,结果发现过去非常难管的企业现在非常好管,员工们都用《弟子规》来指导自己的言行,所以做老板的不用去那里细致的去管员工,因为员工自己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体制。我看到这个企业的一些员工学习《弟子规》的心得,其中有一位女士,年轻的女士,她在分享她学习体会中说到,她没有学习《弟子规》以前很喜欢下了班就去KTV那些歌厅里面唱歌,一唱唱得很晚,父母很担心自己的女儿,这个女儿不但没有体会父母的那种关怀,反而赌气说“不要你管”,这是在没有学《弟子规》之前这么一个状况。后来在公司里面学了《弟子规》,结果发现原来自己很多毛病,《弟子规》所讲的很多条自己都犯了,自己反省、检点,改正过失,以后她就戒了晚上去KTV歌厅的坏习惯。

    通过学习以后,她发现其实在KTV场所里面喝酒、唱歌、发泄,只是痛苦暂时的结束,就像人吸毒一样,暂时麻醉自己,清醒以后烦恼会更多。她反省说,譬如有一天晚上去完KTV歌厅回来以后很晚,所以睡得就很晚,第二天就起来晚了,一看表,离要上班的时间很近,就赶紧冲出门外,结果冲上了巴士以后,走到半路突然想起自己的考勤卡忘了带,上班没有考勤卡就等于旷工一样,就只好又回到家里去取考勤卡,等她再回头上车的时候路上又堵车,北京市堵车很严重,结果时间就拖得很晚,上班迟到了,结果整个上午她的心情都很不好。你想想,就为了晚上去那里狂欢,暂时的去麻醉自己,结果第二天反而心情更不好。她悟到这点之后,知道《弟子规》上讲“斗闹场,绝勿近”,这些场所真正不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后来她明白要孝顺父母,她就回到家里决心要给父母做一顿饭,以前都是母亲占据着厨房,她今天就发了心,想要给她父母做一顿好吃的。自己平时做饭可能做得少,所以做起菜来并不是很熟练,母亲在旁边就很关怀的看着她,就想要帮助她做些事情协助她。她看到母亲这个样子,就跟妈妈说:“妈妈,今天从头到尾都我来,妳这个地盘今天让给我。”这个时候看到妈妈微笑的那种神情,这个女儿的心里也觉得很踏实、很欣慰。好不容易把这三菜一汤端到了饭桌上,父母跟她一起来享用,当父亲夹了一口菜送到嘴里以后,女儿就问父亲说:“爸爸,今天我做的饭菜做得怎么样?”“好吃好吃,女儿做的菜比她妈还好吃!”这个父亲已经乐得合不拢嘴了。这个女儿自己也反省说,其实我做的饭菜哪比得上我妈?但是自己用孝心做的饭菜,父母一定是觉得最好吃的。妈妈在旁边也笑着说:“这回女儿来了,我就该下岗了。”当这个女儿体会到家里的这种父子有亲,亲情的温暖,突然之间她觉得原来真正的快乐不是从KTV歌厅那里得到的,那种孝顺的温情,真正让我们得到幸福快乐。所以她在写给公司老总的信中讲到:“其实孝顺并不难,幸福并不遥远”。她在体会中特别表露出自己对公司老总让大家学习《弟子规》的那分感恩之情,那真正是由心而发的,让我们看了都很感动,看到一个公司能够用《弟子规》来教导自己的员工,员工在这个公司里面也得到那种亲情的温暖。

    这个老总还常常看了员工分享的心得报告以后批些字,譬如说当看到刚才讲的这位员工的分享以后,这个老总会批到说:“恭喜妳,感受到孝亲的幸福,找到依从经典教诲就会得到真正快乐的正道,这是妳善于力行结出的甘美果实,坚持走下去,我们不再过仅仅是痛苦暂时停止的迷茫日子,我们要过明明白白、从快乐到快乐的日子”。您想想,当这个员工接到老总的这一段批语心里是什么感受?古人说,一个公司的领导,一个国家的领导,不仅是做领导,他有三重角色,所谓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君就是领导,不仅是要管理、带领员工,还要作之亲,作之亲就是做员工的父母,以父母之心对待员工,让员工得到这种家人一般的温暖,还要作之师,对员工来说,领导也是老师,要以身作则,为自己的员工做出好样子来,用正理、正道来教导员工,这样子员工对于老总的那种感恩之情,自然能够表露在他的工作里面。你想想,这样的员工能不为自己的公司认真干活吗?你还用去天天看着他有没有缺勤,看着他出去有没有为自己的事情写报销单回来骗取公司的钱财,或者是自己用公款去请客吃饭回来报销?就不会有这些操心的事情,员工自己懂得为人之道。所以当老总学习《弟子规》,带领员工们也学习《弟子规》的时候,这个公司也就是个和谐的团体,“家和万事兴”,它一定业绩会很好的。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企业的老板也意识到《弟子规》的重要性,他们在报纸上登广告招募员工的时候都附加一条条件,必须要懂得背《弟子规》,懂得《弟子规》道理的这些员工,我们才要。这些老总都很聪明,他懂得员工第一要看他的人品,然后再看他的能力。所以对于一个年轻的人,将要踏入社会要找工作的人,我们要知道自己也要第一重视品德的培养,有良好的品德,再加上有一门技术、一种能力,你到哪一个工作单位都是受人欢迎的。《弟子规》运用到企业管理,企业一定会兴旺发达;《弟子规》拿到家庭里面,也一定会让家庭和睦。

    我们在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在我曾经学习过一个多月的日子里,有很多感人的见闻。其中有一个在汤池镇的女士,她姓姚,姚女士,这位姚女士在家里脾气很大,常常跟她的先生吵嘴,跟她的婆婆吵架,总是一点小事就会引起争执,所以她们家也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有一次姚女士到了中心课室去听《弟子规》,当她听到五伦关系讲到夫妇这一伦,老师们教夫妇之间要懂得遵守一个原则,必定能够夫妇和睦。什么原则?就是“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如果是夫妇之间互相责备,一点小事互不让步,真的整个家里就会搞到天翻地覆;当夫妇之间懂得自责,一件事情错了,譬如说当丈夫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个茶杯给碰翻了,这个先生马上向太太道歉:“对不起,我刚才太鲁莽了,把这个杯茶给碰翻了。”然后立即就拿抹布把地上的茶水都擦干净,把这些脏东西收拾好,你想想,太太在旁边看,她会怎么说?一定说:“没关系,不就是一杯茶吗?”你看互相就会原谅,就天清地宁。假如丈夫碰倒了茶,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说:“妳怎么偏偏把这杯茶端到我这儿,让我碰得洒了一地!”那你想,太太听到这句话,她心里什么感受?两个人可能就对吵起来。所以古圣先贤教诲我们,要真正做到和谐,怎么做?就是要反求诸己,错误都是我的,哪怕是对方有错,还是要把错误归到自己,过要归于己,功要推给人,这样就能够把一切的矛盾、对立冲突化解。不能化解对立,不能化解冲突,都是因为自己心中有强烈的这种我的概念,不能够把内心的这些对立冲突化解,才导致家庭不和,乃至于大的,团体不和,社会不和,国与国不和。所以“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这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族群团体之间的关系,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一条真理。

    当这位姚女士明白了这种道理以后,回到家里,她就决心重新生活,改变自己的心态,学着处处宽恕自己的先生,宽恕自己的婆婆,只看他们的优点。结果发现其实自己的先生也很多优点,其实自己的婆婆也很可爱,夫妻之间懂得感恩,所以恢复了和谐。这位姚女士她在分享的时候就说,我今年四十岁,我有信心活到八十岁,以前做得不对,现在学了《弟子规》,重新做人。你看她已经体会到人生幸福快乐。所以人生的幸福快乐不在外,当我们改变心态,以一个谦恭,以一个恭敬的态度、感恩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所有的人,原来自己就已经得到幸福,这就是《弟子规》教育的作用。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1-9 17:13

“上所施下所效”是“教”。“育”是什么?“教子使作善也”。你愈看老祖宗的教诲,你会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多西方人拿一本书要谈的东西,老祖宗一句话就把它讲透了,而且是正中最核心的东西。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当一个善人,不是当一个很会赚钱的人。那我们为人长者的要切记,请问我们知不知道什么叫善?我们知不知道标准?假如我们心中都无标准,你该教他的机会点可能就点点滴滴失去了;假如你知道善的标准,你就能够掌握每一个教育他的机会。所以会教的父母,孩子差不多六、七岁的时候就很懂事了,这样的孩子我们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欢喜。所以对善的认知在我们几天课程当中是一个关键,是掌握了纲领,所以我们第一篇就掌握了圣贤教育最重要的纲领。

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孩子阳奉阴违?我们这些长者得冷静,我们自己有没有阳奉阴违,做表面功夫?我自己在教育界看到,我们也是很捏把汗,上面要来检查了,赶紧赶一大堆资料出来,那个printer在那两天,唰唰唰,不知道印了多少数据,那一罐都不少钱。然后检查完了,这些官员回去了,收起来,从此这些东西也不知道在哪里。所以检查要检查什么?检查最真实的状况,平常怎么样,上面来检查就是这个样子,真实!不然我们都是在应付,都是在做假,那哪有可能说我们的下一代不做假的道理。所以吉林松花江中学,王琦老师,他教书非常认真,现在很多的人去看他教学,连招呼都没打,直接就突然出现在他的教室。他假如不是做出真实的状况,很可能人家一看,就说那跟实际情况不一样,他平常心去做事情。所以真的,我们时时慎独的功夫,绝对不做表面的样子。刚刚我们提到的,我们当父母、当老师、当领导的,看到弟子两个字,首先我们是好学生、好儿子、好孩子,而且首先我们是好的下属,我们才会是一个好的领导。假如我自己本身对于领导者都不恭敬了,那我下面的人有可能恭敬我吗?所以我们凡事找到根本,教育的根本是身教,是以身作则。  

父母责罚我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错了,一种可能是我们被误会了,假如是我们错,被父母骂,被父母责罚,那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态去面对?我们应该非常欢喜有父母可以教诲我们,可以指出我们的问题。世上只有两种人绝对不会嫉妒你的成就,一就是我们的父母,另外一位就是我们的师长,所以父母也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我们要看到父母对我们的存心,进而去受教。

    另外一方面,假如我们被误解了,父母还是很凶,骂我们,或者甚至于有责打,我们这个时候要不要“敬听”?要不要“顺承”?这个就值得我们思考。当一个人在生气、在气头上的时候,你假如很冲的回嘴会怎么样?两败俱伤,亲情可经不起几次大的冲突。所以当这个时候,父母骂你的是错误的,你能忍得下来,退一步海阔天空,当父母怒气消退之后,他就会比较冷静,等他冷静下来,他就会感觉到自己比较过分。所以这个“忍”在家庭里面是必修科目,“忍”才能顾全大局,“忍”才能让对方生惭愧心,“忍”才能让他冷静思考,不然两个巴掌一碰,声音绝对出来。

    所以当父母冷静下来,他去思考,我可能是听一些不对的话,我的孩子应该没有这样,气愤消了,他可能就走过来,“你要不要吃水果?”这个时候你可不要说,“你要叫我吃水果啦”,那就不对了。父母还是亲人,跟你道歉,“对不起,我刚刚太凶了”,你可不要回嘴,“就是你错”,那你的“忍”就毁于一旦了,就功败垂成。当他跟你示好,当亲人跟你认错,你能平心静气接受,“哎呀,都是一家人”,可能一次风波之后,家里的感情愈深,他愈能感受到你的包容,父母对你愈佩服、愈信任。

    诸位同修,取得父母很深的信任重不重要?太重要了。当你父母对你的德行,对你的为人,生起非常深的信任的时候,诸位同修,你父母当生成就的因缘快成熟了。父母亲心目当中最亲的人是谁?是孩子,当他对他的孩子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时候,请问他听谁的话?听孩子的话。所以父子之缘,母子之缘,你可不能再错过。所以我们如何取得父母的信任,完全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对父母的恭敬,对父母的照顾,而这点点滴滴的恭敬跟照顾,《弟子规》讲得非常详细。
 

整本《弟子规》其实就是把五伦关系如何处好的方法编成了一本书,而我们的课程最主要的就是五伦关系跟《弟子规》。我们接下来要谈的是“朋友关系”,朋友这一伦很重要。我常常问很多的这些同修,五伦关系哪一伦最重要?而当一个人的人生进入十多岁以后,五伦当中其中一伦的重要性会日渐增加,哪一伦?朋友。你看很多十多岁的青少年都想到谁?你跟他谈话的过程,他都提谁?“我哪一个朋友”。孩子六岁以前都是说“我妈妈说”,六岁到十二岁之间都是“我们老师说”,十二岁以后就是“我的哪一个朋友说”了,所以朋友的影响会随着年龄愈来愈重要。所以有一句话是这么讲,“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一个人人生的成就,受朋友影响相当大,所以“亲附善友”,能够亲附善知识就好像在云雾里走一样,“如雾露中行”,就好像走在早晨这些雾里面。“虽不湿衣”,虽然你走过去没有感觉自己的衣服湿掉了,但是对你的衣服却是时时在滋润,“时时有润”。朋友对你的影响,你没有办法一下子看出来,但是却是潜移默化,就好像你没感觉雾水把你的衣服弄湿了,但是它时时刻刻都在滋润你的衣服。

    我们既然知道朋友对一个孩子这么重要,请问我们为人父母的怎么样让孩子交到好朋友?假如你没有办法让你的孩子交到好朋友,那你这一辈子的担心可能到合了眼都还放不下,可能把我们的往生大事都断送掉了。

    我在台湾曾经看过一幕,有一位妈妈的孩子犯错了,而且犯了大错,杀了人。这位妈妈被通知之后,冲到警局,一到警局就说“不可能是我儿子,一定是同名同姓的”,在那边喊得很大声。突然门一开,看到她儿子在里面做笔录,一看是事实,马上讲了,“都是被那一群朋友给带坏的”,你看,一句话就把所有的责任统统推给别人。孩子遇到坏朋友是缘分,真正会误入歧途的原因在哪里?这才是重点。因在哪?因在孩子连善恶都分不清楚,这才是根本原因。

    我们在上这个课程的过程,很多的老师跟家长就反映,“蔡老师,你们这样教孩子教得那么善良,他出去外面一定会被人家欺负”,有没有?那都是杞人忧天,人的思维要依据道理思维,不能人云亦云。你假如不依据道理思维,在现在这个社会你听十个人讲有十个说法,都把你听乱了。我们来看一下,请问诸位同修,我应该勉强可以算一个善人,我毕业已经十年了,我没有被人家欺负过。再来,《易经》里面说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所以好人会跟谁在一起?好人,你儿子是好人,自然就吸引好的人跟他交朋友。

    我的一个侄子三岁多就学《弟子规》,他跟他妈妈出去看到小朋友打人、骂人,他都马上拉他妈妈的衣角,跟妈妈讲那个小朋友不可以乱打人,不可以乱骂人,三岁多的孩子。诸位同修,当你从小教他什么是善,他同时知道什么是恶,所以孝是善,什么是恶?当然是不孝,还用你教吗?你教他尊敬长辈是善,什么是恶?不尊敬长辈。你教他“置冠服,有定位”,一个人要爱整洁,要干净,他知道整洁干净是善,什么是恶,他同时学会了,这叫善恶分明。现在为什么这么多的孩子,只要遇到不好的朋友马上误入岐途?因为这些孩子从小没有人教他善恶判断,没有人教他德行,所以他的思维里面就是善恶不分。您的孩子善恶不分,你这一辈子都担心不完,而当你的孩子善恶分明,你可能在他十多岁的时候就觉得很轻松愉快了。诸位同修,我妈妈离我这么远,假如我善恶不分明,她每天担心就担心不完。

    所以如何让你的孩子懂得挑朋友?很简单,学会《弟子规》。《弟子规》是照妖镜,这个朋友一照,坏人;同时是显圣镜,这个朋友居然做到《弟子规》,这样的人要好好跟他学习,你就会判断朋友。  

什么是读书的动力?有羞耻心、有责任心、有孝心。希望父母能安心,成绩好,让父母欢喜;然后对家有责任心,你好好学,以后要光宗耀祖。所以我们冷静来看,上一代的人,他启发了孝心。我父亲那一代读书不用人家催,不只不用人家催,父母是催他们去睡觉,不要读书了。我记得我叔叔他们回忆,那个时候读得比较晚了,爷爷要去睡觉了,跑到孩子们读书的地方;都去睡觉了,别读了。孝顺,顺着父母,统统躺平。结果等确定我爷爷睡着了,全部再起来读书。因为他的学习动力已经形成,就是孝道,就是赶紧读好书,让父母早一点有好日子过。而且他这个努力的动力,不止好成绩,当他完成学业踏到社会,他的事业不让父母操心,做得让父母安心。他成家立业了,他成立家庭,夫妻好合,绝不让父母再为他的家庭再操一分心。所以他这个学习的动力、向上的动力,从读书一直延伸到他整个家庭事业,到他一生。所以人生的动力是要能延续一辈子的,这是抓到根本,孝道。所以大家以后买引擎,一定要买孝心牌的引擎,这个可以跑一辈子。我们现在看看,我们现在孩子考一百分就给他钱的这个引擎,能维持多久?维持不了多久,他会跟你讨价还价。所以我们看到小孩子压力很大,我们应该形成让他读书的好习惯,他不是压出来的,他是水到渠成,不断提升的。而且他已经读书习惯养成了,他也觉得到时间就去读书。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1-9 17:14

首先我们来看为什么孩子要学,《易经》上有句话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蒙是讲童蒙,童蒙养正就是在小孩的时候就要给他很好的良善的教育,能让他奠定德行的根基,这种教育是圣人功业。为什么?因为祖国的未来就在孩子的手里,如果孩子没有德行,纵然他有科学知识,他将来必定也会形成让社会混乱的一种力量,他愈有科学知识而没有品行是愈危险。所以在学校里都流传着一句话,说孩子如果是有才无德那是危险品、是毒品,我们要培养的是有德有才的是真正的好孩子。现在的社会普遍都强调功利、强调竞争,都以利做为行为的准则,如果这件事情是有利的,大家就趋之若鹜,大家就去做,如果没利的,大家都不愿意干,久而久之,在利面前人们就会忘记了道义。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犯了个错误,那是什么?我小时候很喜欢集邮,很爱邮票,邻居家的小孩刚好他也很爱集邮,所以我们两个小孩就成为朋友。当我看到邻居家小孩的邮票都很珍贵,都很漂亮,心里就起了贪念,就想方法怎么样把对方的邮票骗到手。我的年龄比邻居的孩子要大一些,也有些口才,所以邻居的孩子都很听我的话,我就拿着自己那些普通的邮票跟这个邻居家的小孩开始跟他招摇撞骗,说我这个邮票多么的珍贵,你那个邮票其实也并没有那样珍贵,也是很普通的,你如果愿意换,我可以跟你换。结果就这样子,把邻居家的孩子的邮票都骗到我这个集邮本上,我的普通邮票都给了他。结果大概过了一、二个礼拜,有一天邻居家孩子的父母就找到我们家来,因为这个邻居家的小孩可能有一次把邮票摊给他父母看,父母看到之后大吃一惊,为什么珍贵的邮票都不见了,换成是普通邮票?一问之下,就把我这个骗局给问穿了,找到我的父母。我记得当时我的母亲看到我这样的一种行径,心里面非常沉重,她二话不说,就把我所有的骗来的邮票还给了邻居,而且那些普通邮票也都不要了。当邻居父母走了以后,母亲就很严肃的,用一种很平淡但是又含着很严厉的口吻对我说:“茂森,如果你要再发生这样的情形,我就要把你的这些邮票统统烧掉,因为我不想让你为了邮票而道德质量堕落。”虽然母亲只是简简单单一、二句话,可是自己就觉得非常的羞愧,真正是《弟子规》所讲的“德有伤,贻亲羞”。我还算是有个优点,听父母的话,“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于是就向父母保证,今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做人要做得正直。这是我在小学时候发生的情况。

    自从那次父母给我的教训以后,我再也不敢用这种欺骗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弟子规》上讲“过能改,归于无”,所以父母有这样的一种教育的意识,可以帮助孩子不要走歪路。如果说我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会纵容、包庇自己的孩子的话,你想想,今天我哪里可以坐在这里跟大家大谈《弟子规》?我一定是一个道德堕落的人。这种情况都是在孩子萌发出微小的不正的念头的时候就应该帮助孩子去杜绝它。如果纵容、包庇,没有好好正确的引导孩子,将来可能会酿成人生的悲剧,为什么?因为在孩子心目中,假如他只有利而没有义,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我们曾经看到有一则新闻报导,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为了获得一个手机,家里穷,没有钱买手机,为了获得手机,竟然把他的父亲和母亲双双都毒死。为什么要毒死父母?因为毒死父母之后才有一笔人寿保险金,他想用这笔人寿保险金去买手机。这些都是令人发指而又真实的案子,追究根源,都在于从小失掉了伦理道德的教育。一个家庭没有教育,家庭会堕落;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伦理道德教育,这个社会必定是混乱。所以我们希望社会和谐、世界和谐,用什么方法能够达到?用我们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便是最好的方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根源在于人心,人心都能够向善,都能够遵循伦理道德,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不就是太平盛世吗?而要转化人心就要靠教育。

    中国古代的经典,像《礼记.学记》这篇文章就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对国家来说重要,对世界来讲也是重要,特别是在利与义面前,一定要懂得分判清楚,如果脚跟稍微不稳就容易堕落。我们看到美国MORGAN STANLEY著名的投资银行一位华裔的女副总裁,这位女副总裁的工资是相当丰厚,可是就在前些日子被发现原来她暗中用公司的内幕消息来进行交易,跟她的丈夫、跟她的家人连手进行内幕交易,这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这个女副总裁是高级知识分子,也是个颇具资历的高级公司领导,没有理由干出这种违法的事情,所以法庭对她判处了十八个月的监禁,给她罚款非常重,公司也把她开除。你看一夜之间就搞到身败名裂,就搞到倾家荡产,归根结柢还是没有深厚的伦理道德根基,这是古人讲的没有读圣贤书之过。所以在利益和道义之间,这种黑白分判的时候,她不能够站稳脚跟,为了贪取一时的财利,牺牲自己的品德,牺牲品德的结果便是身败名裂。

    所以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财富,一个君子绝对不会用贪取的手法来赚取钱财,他会安分守命,这是有德君子之所为。《大学》上讲“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富就像一棵树的枝条花叶,看起来是很不错,很美,但是它的根是要扎在土地里扎得深,这个树木的枝条花叶才能得以长久,那个根是什么?是德。所以德是根本,有德的人他自然就有财,无德的人如果有财,反而很快就变得家破人亡,倾家荡产。所以孩子从小就要给他培植这种道德的理念,而道德的根本是什么?道德的根本是孝道。《孝经》上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顺父母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的圣贤教育都从教孝开始教起。而《弟子规》可以说从头到尾就是教一个孝字,孝是根基,一个人懂得孝,他的德就开展了,他的人生态度就能转变,幸福就随之而来。在教《弟子规》这方面的工作,中国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的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做得非常好。他们两年来就用《弟子规》来教化汤池镇的四万八千居民,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民风大大的改善,人们有礼了,孩子懂得孝顺父母,夫妇和顺了,犯罪率大大减少,离婚率也大大的减少,这是两年我们就看到《弟子规》教学的这种效果。而他们讲《弟子规》最重要的是从孝道下手。

    汤池镇第二中学有一位初一女学生,这位同学她的性格是很内向、很孤僻,脾气也不是很好,跟她的母亲常常都会吵架,跟同学也没有办法和睦。现在这样的孩子多不多?也真不少。常常找母亲的毛病,每次跟她母亲吵一架,她心里也很痛苦,自己暗地里在那儿哭。所以没有一个道德理念在心里,自己也苦,家人也苦,同学也苦。后来有一天这位女学生听说在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有《弟子规》的课,在教室里听了一堂《弟子规》的课以后,这堂课正好是教孝道,听了之后她就明白,她自己认识到自己错误,知道妈妈原来是爱我的,我对妈妈这种无理的态度是不对的。自己为什么会这么苦恼?因为《弟子规》上没做到,所以自己会这么苦恼。《弟子规》上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自己没做到,反而会埋怨父母,这是自己不对。哪怕是父母真正有过失,《弟子规》上教,“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父母有过失,犯了错误,我们要劝谏父母,态度都要“怡吾色,柔吾声”,用温和的脸色、用那种柔软的声音来劝导。父母有过都要这样子,何况是父母平时没过,我自己在耍小脾气,还大哭大闹,这叫做无理取闹。

    这个女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忏悔,怎么忏悔?“过能改,归于无”,她首先想到要回家为她父母做一餐饭,平时都是母亲做饭,自己都没有看到母亲的辛劳,所以她就下了决心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向父母忏悔。当她回到家里,她买了些青菜,做好了一顿饭,等她的父母下班回来。她母亲回来,这个女孩子就在门口守候,母亲刚进到房间,她就在门口向母亲深深鞠了个九十度的躬,然后跟母亲说:“妈妈,您辛苦了!”妈妈听到自己的女儿这么一句话,又向她深深鞠了个躬,心里有点七上八下,为什么?原来从来没有看到过女儿是这个样子的,女儿今天是怎么回事?又看到这个女儿拉着妈妈的手,跟妈妈说:“妈妈,请妳闭上眼睛,我拉着妳走,我让妳看一样东西。”这个母亲就露出了一丝微笑,女儿要跟我玩什么游戏,就很欣慰的闭上了眼睛,女儿就拉着她妈妈走到了饭厅,然后这时候请母亲睁开眼睛。当这位母亲一睁开眼睛,看到满桌子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泪水就已经快要掉下来,当孩子要吃饭的时候很习惯的就先拿起筷子来夹菜,可是刚准备夹的时候,突然想到,昨天我听《弟子规》讲,“长者先,幼者后”,这个筷子马上夹起了菜就放到妈妈的碗里,让妈妈先吃,所以这顿饭下来母亲都是含着泪。

    等吃完饭,这个女同学把碗筷都收拾干净,然后又端着温泉水,因为汤池有温泉,当地的居民都很喜欢打温泉水来泡脚,这个女同学就端着一盆温泉水为她母亲洗脚。这个时候她母亲就不断的流眼泪,非常的感动。这个孩子这时候心里面也非常的感动,抱着她母亲就痛哭起来,就向妈妈忏悔说:“妈妈,我是个坏孩子,我不明白怎样来爱妳。以前都是我太任性,以后我再也不会让妳生气。”这些都是这个孩子写给庐江文化教育中心老师们的一封感谢函里面讲到的。这个孩子从那次以后,真的懂得孝顺父母,发现原来妈妈真的太爱我了。当她走到学校的时候,她对同学们也都谦恭有礼,主动的向同学们打招呼,同学们都发现这个孩子怎么变了,变得这么彬彬有礼,变得这么谦逊,于是同学们也跟她和睦起来,没有像以前关系那么紧张。
当这位同学在写给中心的老师们的信中最后说到,她用一句真情的话说“《弟子规》,我爱你”。她真正发现《弟子规》原来可以帮助她得到人生的幸福快乐,而这个人生的幸福快乐总在我们一念的迷惑或者觉悟之间。当我们迷惑的时候就会看到别人都是错的,我都是对的,样样都要挑别人的毛病,就跟别人对立,连自己的父母都好像变成一个对立的不能够互相交流的人,这个隔阂、代沟就随之产生;而当我们一念觉悟的时候,用圣贤的教诲改变自己的心态,看到别人其实都是好人,原来自己有毛病,错的是自己,反求诸己以后,这个忏悔的心,原谅别人、宽恕别人的心,对别人的爱心随之就生起来,这个时候发现原来妈妈是爱我的,原来爸爸是爱我的,原来所有的人都是好人。你看看,妈妈还是原来的妈妈,同学还是原来的同学,自己的观念一改,一念之间就从苦恼的世界进入了幸福快乐的世界里,这就是教育的功能。试想想,这个女孩子如果她没有听到《弟子规》教育,任由着自己的那种习气、任性来成长,等她长大以后,自己这个习气已经变得根深蒂固,她走入社会,在工作里面她跟领导的关系,跟同事的关系,一定不可能处得好,当她以后结婚,跟她的先生结合在一起,又怎么可能有幸福快乐?常常都是看别人毛病,自己任性,以后如果生了孩子,这个孩子能教得好吗?所以要知道,一个孩子的成长,如果没有这种良善的教育,吃亏的绝对不只是这个孩子,他会影响身边多少的人,影响到孩子的下一代,所以孩子要学《弟子规》。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