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1898——1975年),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淅江桐乡人。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出版有漫画集《子恺漫画选》《子恺画集》,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先生接触佛教,深受弘一法师的影响。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是近代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在诗文、美术、书法、音乐、戏剧、篆刻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1912年他在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美术、音乐教师,年方十七的丰子恺(当时名半仁)是李叔同的高材生,师生感情十分密切。后来李出家,即为弘一法师。法师的道德、学问、品质,对丰子恺有很大影响。1927年9月26日(农历),丰子恺在上海立达学院正式皈依佛教,法名婴行。
丰子恺归心佛教,自称子恺居士,创作了许多与佛教有关的绘画、诗文,经常为庙宇书写对联、绘画佛像。他的佛教艺术作品中以“护生画”最为著名。先后画了四百五十幅,积极宣传佛家戒杀放生、慈爱物命、广积善行的思想,还涉及到因果报应、除暴除恶、互助互爱、安居同乐等各个方面。这些画作结集出版,就是著名的《护生画集》(共六集)。出版之后,受到海内外读者的重视,取得了以文字弘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佛教界人士称此画集为新式的佛家艺术作品,不是一般旧式的劝善书。新加坡广洽法师在新版《护生画集》第六集序言中说:“盖所谓护生者,即护心也,亦即维护人生之趋向于和平安宁之大道,纠正其偏向于恶性之发展及暴力恣意之纵横也。是故《护生画集》以艺术而作提倡人道之方便,在今日时代,益觉其需要与迫切。”
在十年动乱期间,丰子恺先生仍不忘记弘扬佛法。他自认信佛是受《大乘起信论》的启发。他将日本汤次了荣所著的《大乘起信论新释》译成中文,并于1972年底通过友人送至新加坡。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普天之下没有我所恨的人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的人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 令诸众生毕竟大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