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学佛修行六要素:你必须知道的六个要素
[打印本页]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0-12-16 18:14
标题:
学佛修行六要素:你必须知道的六个要素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智慧,是学佛路上的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是行菩萨道,也是成佛的六个关键要素,诸葛长青认为,这六个要素的努力,才会促成最后的成功。
---- 诸葛长青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智慧。
此是让人开启智慧、实现福报、取得成就的六个必备要素。
你必须知晓,否则,很难取得成效。
第一是布施:
布施有三种: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谓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能施与众生利乐。(一)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包括身外的财物和自身的头目手足和生命;(二)凡保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怖畏的叫做‘无畏施’;(三)凡以真理告知大众的叫做‘法施’
第二是持戒
戒也有三种,即持戒有三种,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菩萨最根本的戒是饶益有情戒,就是一切为了利益大众,其余所有戒条都要服从这一条。指要遵守方法,遵守戒律.
第三是忍辱
即为利益有情故,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 一般将忍辱分为“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三种。
第四是精进
即不懈息地努力,不断的进步. 精进分为“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三种。
第五是禅定
即心有主载.有定力.不会被外界而动摇.
第六是般若
即智慧,为自觉觉他而修禅定和智慧。
详解六度: 维华法堂法师总结阐述了六度内容:
六度也叫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到彼岸”的意思,六度,就是六种从烦恼到觉悟、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智慧),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心、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邪见)。六度是三学的延伸和发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四度为戒学,禅定为定学,般若为慧学。
六度分有“事六度”和“理六度”。亦即是“事修”和“理修”两种。什么叫做事修和理修呢?事修和理修是着相与不着相而言的。事修即是所作所为的善法皆念念在心,便是着相而修了,这样叫做“事修”,是修世间善法,可得世间善报,是不能出世间的。理修是指所做所为的善法,以“三轮体空”作观,不着于“人、我、法相”,是名为“理修”,这是出世间的。无相修的善法,能够了生死,证涅盘的。
(一)布施。
布施就是施舍和给予。《大智度论》将布施分为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以三施对治悭贪,除却贫穷。”
1、财布施:凡以物质利益如钱财等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一切身外物称为外财,同时受布施者也解决了物质上(外在、非精神上)的匮乏,所以财施也称外施;(诸葛长青:大家放生、施食、捐款、救助失学儿童等,都是财布施)
2、无畏布施:帮助众生使他们不害怕,无恐怖,无灾害,叫无畏施,由于无畏施是帮助受布施者解除内在的痛苦,所以也叫内施。(诸葛长青:大家经常鼓励别人、慰问弱者、鼓舞士气、给弱者以信心、陪同胆小害怕的人走路等,就是无畏布施)
3、法布施:以世间的善法以及佛陀所宣扬的宇宙人生的真理来告知大众,使人们修善断恶,离苦得乐,乃至涅盘,称为法施。《大智度论》还将布施分为净施和不净施。净施就是只求解脱涅盘、不为名利等世间福报而行的布施;不净施则是指以妄心求福报而行的布施。(诸葛长青:捐印经书、义务发放佛学书籍、宣传佛法、借助网络发布佛学知识、宣传行善积德等都是法布施)
布施是修行的第一步,作为六度之首,它是三学中戒的延伸,布施是属于戒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布施就是戒贪。在自利来说,可以治灭三毒中的贪、增长自己的福德智慧;在利他来说,则可以除却贫穷,增长众生的福德智慧。布施与无相无为相应,即为解脱道,与菩提心相应,即为菩萨道。
(二)持戒。
持戒就是防非止恶清净身心。持戒是修学布施、减少悭贪之心后的自然趋势,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四度是三学中戒学的延伸和弘扬,布施是为持戒做准备、忍辱是对持戒的要求,精进是持戒的结果或程度,而持戒则是这四度的核心。持戒能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
持戒有三种,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
1、律仪戒,就是佛陀所制定的各种戒律,这些戒律是要防止做坏事,是防非止恶的戒法。五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都属于律仪戒。律仪戒可以防止坠落,杜绝各种侵犯众生的恶行,戒掉我们的烦恼,还可以度毁犯的恶行为。
2、摄善法戒,就是发愿行一切善法,如果不这样做,就是犯戒和过失,可见,摄善法戒比律仪戒的要求要更高,不仅不做恶事、还必须要做善事才算不犯戒。善法有六度万行,称为菩萨学处。
3、饶益有情戒,就是利益众生之心,即发心行菩萨道、发利益一切众生之心、以一切善法、资财、神通等来利益有情,如果有了不想利益众生的心念,就是犯戒,应立即戒掉此恶心。可见,饶益有情戒比摄善法戒的要求更高一些,不仅要不做恶事、但行好事,还要时时有利益众生的心。菩萨最根本的戒就是饶益有情戒,就是一切为了利益大众,其余所有戒条都要服从这一条。
(3)忍辱。
忍辱即安忍、安于忍耐,就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忍辱可以自利利人、自行化人、消除业障、培植福德、修清净心、有利于持戒、得定、“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最终度到无烦恼的生死解脱的彼岸。
一般将忍辱分为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三种。
1、生忍(耐怨害忍),就是忍耐众生对自己的怨恨、辱骂、侮辱等等伤害。
2、法忍(安受苦忍),就是在修道的过程中,应忍受饥、渴、寒、热、天灾人祸、疾病等世间的一切苦楚困境。与生忍相比,法忍不只是对人,而要对生理、自然、人事等各种各样的苦难。如果生忍和法忍能做到,并安然不动,就叫忍辱地。
3、无生法忍(谛察法忍),就是彻底认识空相、实相的真理并能坚信、持守,即对“一切法不生不灭’的道理能够确切地掌握、坚守,“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可见,无生法忍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之忍,是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道理上,对其坚信和忍耐。
(四)精进。
精进,就是为了自度度他、自觉觉他、断恶修善的事业而不懈的努力、上进,勤勤恳恳而不生懒惰、涣散、懈怠。勤断一切恶叫断精进,勤修一切善叫修精进,努力上求佛国、下化众生叫求化精进。一个人的生命、体力是有限的,但却能有无限的力量,这就是精进的缘故,圣严法师说,有精进心的人,心理一定是健康的,即使身体有病,还是法喜充满,没有精进心的人,就算身体没病,心理却是有病的,因为他的烦恼一定很多。“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障碍修行的一切障缘都可以称为魔,而破除这些烦恼魔障,都需要精进。
《成唯识论》将精进分为“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三种。
1、披甲精进:就是说像被了宝甲一样,不畏惧种种艰难,披荆斩棘,难行能行,愿力无穷。
2、摄善精进:是指勤修一切善法而永不疲倦,修持各种正道善法全力以赴,永不疲倦。
3、利乐精进:就是利益和度化众生永不疲倦,无边众生誓愿度,为了普度众生,利乐世人,不辞千辛万苦。
三十七道品共有七类项目,每个项目都有精进的内容。《大乘庄严论》归纳出六种精进,一是增减精进,说明四正勤的精进;二是增上精进,说明五根的精进;三是舍障精进,说明五力的精进;四是入真精进,说明七菩提分(觉支)的精进;五是转依精进,说明八正道的精进;六是大利精进,说明六度的精进。
精进也可表程度,是一种精神,所以说它通六度,比如有的布施甚至连自己的生命、财物、妻子、子女等一切都布施,这种彻底的布施就可叫布施精进,持戒也是,一切微细地戒律都不犯的,就可叫做持戒精进。
当然,精进并不是用一种掉举冲动的心态,过分地勇猛前进,着相地努力,就像琴弦绷得太紧容易断一样,只有在中道、不着相这两个前提下的断恶修善行为,才称得上精进。
(五)禅定。
禅定,梵语禅那,就是静虑、寂照的意思,专注一境,内心平静,明心见性,不生昏沉、杂乱的烦恼。把心专注在一种境界上就是止,止在一个境界上,久而久之,就会得定。《坛经》说“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禅定能度脱散乱的心,消除心性散乱、妄想纷飞、心猿意马、到处奔驰、刹那刹那、念念不停的涣散迷乱状态。“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念是正念相续,因为有定力才能正念相续,慧是智慧,有正定就能产生智慧,有智慧才能断除烦恼,生起轻安,轻安是身心进入一种非常轻松、和谐、快乐的状态。《大智度论》说,“菩萨因此发大慈悲心,欲以常乐涅槃利益众生。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譬如燃灯,灯虽能燃,在大风中不能为用。会置之密室,其用乃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无禅定静室,虽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禅定则实智慧生。以是故,菩萨虽离众生,远在静处,求得禅定,以禅定清净故,智慧亦净。譬如油炷净故,其明亦净。以是故,欲得净智慧者,行此禅定。复次,若求世间近事,不能专心,则事业不成;何况甚深佛道而不用禅定。禅定名摄诸乱心。乱心轻飘,甚于鸿毛;驰散不停,驶过疾风;不可制止,剧于猕猴;暂现转灭,甚于掣电。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禅不定。”
禅定是六度中的枢纽,连接前四度和第六度般若,静能生“定”,虑能生“慧”,一切功德都是在定的基础上生起,要获得般若、证得菩提,必须通过禅定,这个环节把握不好,就无法获得般若(智慧),最终无法解脱。
禅定和中国的禅宗不一样,禅定是一种定学、从定入手,禅宗则是一种慧学、直接从慧入手,应该说禅宗是对禅定的一种违反。定是佛法与外道所共有的,不是佛法特有的,像古印度的外道,中国的道家,还有现在社会上练气功的人,也都修禅定,也能进入禅定状态。禅定可以引发神通,像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等等,这也是佛法与外道所共有的,都能修得。
佛法所特有的是观、慧。像无常观、无我观、缘起观、空观等等,这些修观的方法是佛法所特有的,因此佛法所说的定,是止观双修,不可偏废,修止的同时,还要修观,修观之后,才能引发智慧。如果光修禅定,而没有佛法的观,就无法获得智慧和认识,虽然禅定功夫很深,但却没有用,不能解除烦恼。只有这种修观得慧的禅定,才是佛教六度的禅定,才可以称为禅定波罗蜜,慧、解脱涅磐、度化众生是它的目的所在,如果为了神通、特异功能等而修禅定,那都不是佛道。
天台宗《妙法莲华经玄义》则将禅定分为三种,“定圣行者略为三:一世间禅,二出世禅,三上上禅。”即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出世间上上禅定三种。
世间禅有“根本味禅和根本净禅”两种。根本味禅就是四禅天、四无量心和四空定,名为十二门禅,是凡夫、外道和小乘共修之禅。四禅即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这四禅是根据寻伺喜乐的有无和多少而划分的,若具寻伺喜乐就是初禅定,离寻伺但有喜乐就是二禅定,离寻伺喜三种但有乐一种就是三禅定,具离寻伺喜乐四种则是四禅定,四禅是色界四禅天所修的四种世间禅定。四无量心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四色界定与四无量心,皆以色法而修,只是离欲粗散,并未跳出色笼,因此称为色界。此八门禅,悉由静坐修得,故得禅名。无论修世间禅,或出世间禅,均以禅定为其根本,所以称为根本禅。四空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有想非无想定,无色界。上面所讲的色界四禅天四定、无色界四空天四定,以及他们所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十二门根本禅定觉观等,是菩萨发菩提心,普度众生,游三摩地,在三界诸天之中,大权示现,修行禅定,总称为世间禅定。四禅天人、四空天人,八种禅定,在用功时候,都是有入定、住定、出定的有为功用,没有得到无为功用,对于烦恼之惑没有断掉,生死之苦不能脱离。天上福报享尽,还要轮回六道之中,故称世间禅定。根本净禅。即修六妙法门,十六特胜,通明禅等,不生爱着,故名根本净禅。智能多的人,修六妙法门。禅定多的人,修十六特胜。定慧均等的人,修通明禅。根本净禅,发无漏智,生无漏慧。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出世间禅定、就是罗汉、辟支佛、菩萨三乘圣人所修所得的禅定。阿罗汉、辟支佛、二乘人得证灭受想定,受想已经灭了,第六意识已不起作用。这种定力能断除三界之内的见思二种烦恼,能破除我执,没有破除法执。不能从空出假,入尘垂手教化众生。唯有大乘菩萨所修的禅定,乃是本来具足的自性本定。就象《楞严经》说的首楞严大定,以法界为定之本体,近具六根中间,远遍一切万法,即动即静,事理圆融,没有入定和出定与动静的差别。菩萨与二乘圣人所修所证的禅定,都是无漏禅定,总称为出世间禅定。出世间禅:有观、练、薰、修四种,为超出三界的大小乘禅定。
出世间上上禅定,是诸佛如来,所修所证的那伽大定,即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任纵外境千变万化,内心犹如虚空一样,湛寂常恒,不生不灭,不动不摇。有九种大禅,自性禅、 一切禅、难禅(难修之禅)、 一切门禅 、善人禅 、 一切行禅、 除烦恼禅 、此世他世乐禅 、 清净净禅。
宗密的《禅源诸诠集都序》将禅定分成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以及最上乘禅五个层次,“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达摩未到,古来诸家所解,皆是前四禅八定。诸高僧修之,皆得功用。”
《瑜伽》将禅定归为四类,“谓此地中略有四种。一者静虑。二者解脱。三者等持。四者等至。”静虑,“谓四静虑。一从离生有寻有伺静虑。二从定生无寻无伺静虑。三离喜静虑。四舍念清净静虑。”解脱,“谓八解脱。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等持,“谓三三摩地。一空。二无愿。三无相。复有三种。谓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复有三种。谓小大无量。复有二种。谓一分修。具分修。复有三种。谓喜俱行。乐俱行。舍俱行。复有四种。谓四修定。复有五种。谓五圣智三摩地。复有五种。谓圣五支三摩地。复有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复有金刚喻三摩地。复有有学无学。非学非无学等三摩地。”等至,“谓五现见三摩钵底。八胜处三摩钵底。十遍处三摩钵底。四无色三摩钵底。无想三摩钵底。灭尽定等三摩钵底。”
还有人禅定可分为三种静虑,即安住静虑(安住禅定)、引发静虑(引发禅定)、办事静虑。安住静虑就是通过修禅定使心保持轻安,消除昏沉与掉举的烦恼业习,这样才能敏锐的观察世间,不被迷惑;引发静虑,就是通过修禅定,引发神通力,以种种的善巧方便来更好的度化、利益众生;办事静虑,就是不论在什么时候,行、住、坐或卧等,都要在定中,时刻处在定中,有这种定力就可进入世间做各种利益众生的事业。
(六)般若(智慧)。
般若,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度脱愚痴,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真实智慧。般若在六度的最顶端,总括了前五度,《大智度论》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它是六度的根本,能摄导五度入“波罗蜜”,布施等五度要成为度脱彼岸的“波罗蜜多”,一定要以无所得的般若为导向而修。对般若的功用,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表述,大智度论说“诸佛及般若,能利益一切;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般若是诸佛之母,菩萨之师”,“般若波罗密能生诸佛”(《般若经》),“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摄导无量无数无边不可思议功德令入一切智海” (《大乘经》),“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罗三藐三菩提”(《心经》),“是故菩萨求佛,当学般若波罗密”,“受持般若波罗密,则为受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总之,般若是“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更无胜者。”
般若的相貌,《大智度论》说“世尊。何等是深般波罗密相。佛告欲界色界诸天子。空相是深般波罗密相。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垢。无所法。无相。无依止虚空相。是深般若波罗密相。诸天。如是等相。是深般若波罗密相。”
从不同的角度,般若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从主体可划分为凡夫般若、二乘般若、菩萨般若和诸佛般若四种。凡夫的般若,具正知正见,信因果罪福,闻正法能不轻毁;二乘的般若,了知四圣谛、十二因缘,能证声闻、缘觉等果位;菩萨的般若,知缘起性空之理,不厌不离,行度众事业;诸佛的般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如空中映像,水中显月,随缘应现,湛然不动。
从修证佛法的程度次第说,般若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种。
第一、文字般若。是指从佛所说的经教文字,或佛弟子所说的一切言教,而引生的智慧。《般若经》中“般若当于何求?当于须菩提所说中求”就是说的文字般若。因须菩提解空第一,最善说般若;般若是说一切法皆空的。这文字般若,就是解空的智慧。但文字般若的范围甚广,不独指经典文字,凡能代表正当思想的文字、语言、图表、符号等,藉以修学佛法的方便作略,都可以摄入文字般若。《大般若经》说:“般若波罗密多微妙甚深,实不可说,今随众生根机,以世俗文字方便假说。”为文字般若。诸佛菩萨从其亲证实相理体,假借文字语言来大导一切有情,使其解悟者,谓之文字般若。其实文字本身就具备了智慧,若人能出口成章,那文学境界达成很高,说明有文字般若。
第二、观照般若。是观察诸法事理的智慧。对于人生社会一切事理,加以深刻的观察、分析、体验,而能辨是非,别邪正,从而实践修行的智慧。《大智度论》说:“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名般若。”诸法实相,其性本空,实无有相,知这无相,便是大乘平等的空慧。菩萨知这空慧,加以观照,而发大慈悲心,起大方便用,自行化他,就是观照般若。所以这观照股若是悲智和融的般若,既非凡夫利害参半的俗慧,亦非外道徒劳无果的邪慧,更非小乘沉空滞寂的偏慧,而是大乘菩萨观照诸法空相而起的大悲方便的利生济物的妙慧。《大智度论》说:“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就是指这观照般若,是从般若毕竟空的实智中所起的权智。权智,是从真出俗,庄严佛土,成就众生的殊胜作用。指清净无漏之慧。此慧能照见诸法无相,悉皆空寂此乃实相理体上所起的一种智用。
第三、实相般若。即宇宙万有之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见性所悟的那个道理,即诸法如实之相,诸法之实相即是般若。是指法界诸法如实的本相。换句话说,就是人生的真谛,宇宙的理性。能从观照般若的修持,证悟人生宇宙的真实智慧,呼之为佛;迷此不知,谓之凡夫。《大智度论》说:“般若者,即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 《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这就是说的实相般若,因这般若是契证诸法实相的本体,这本体的理性,常住不灭,法尔本然,牢不可破。《般若心经》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而生佛的悬隔,仅在迷悟之间而已。
从文字般若而引发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而契证实相般若,是人生修学佛位的次序;因文字般若属闻慧,观照股若属思慧,实相般若属修慧。由闻法而运思、而修证,成了自然次第的学佛程序。三种般若,以观照为中心的主力。因观照是因,实相是果,文字则为初心的方便。如无观照的力行,则文字固然成了戏论,即实相亦空有其名,难以达到究竟目的佛果。
还有分为五种般若的,除了上面三种外,加上眷嘱般若和境界般若。眷嘱般若,是从观照般若延伸出的,所谓眷属就是亲戚朋友,在此指六度万行,此六度万行与妙慧相应,而其成就般若,为观照慧性之眷属,故称眷属般若。境界般若,是从实相般若延伸出的,指一切诸法,为般若真智之境界,境无自相,由智显发,故称境界般若。
此外,般若还被分为共般若和不共般若两种。共般若,是三乘共有的般若。《大乘经》说“甚深般若波罗密多,通摄声闻、独觉、菩萨及等正觉”,《智度论》说“诸佛及菩萨,声闻、辟支佛,解说涅槃盘道,皆从般若得”,《华严经》说“诸法实性相,常佳不变异,二乘亦得此,而不名为佛”,般若以实相为体,是三乘所共的实相,所以名共般若。不共般若,是只有菩萨享有,而不与二乘共有的。《华严经》说“菩萨虽入无生无灭,而不于实际作证,虽入三解脱门,而不取声闻解脱,虽观四圣谛,而不住小乘圣果;果能观甚深缘起,而不住究竟寂灭,不堕声闻辟支佛地。”这就是与二乘不共证不共闻的不共般若。《金刚经》说“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也是在说不共般若。
智慧可分为世间智慧与出世间智慧。
世间智慧,就是世俗慧,古印度称为五明,既是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声明指世间的种种语言;因明指世间的哲理、辩论的法则以及逻辑推理的论断方式等;医方明指医学知识,医治众生种种疾病的学问、方法等;工巧明指世间的种种科技、技术;内明指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教法即佛陀及其弟子所说的一切佛法。其中内明称为内学,其它四种称为外学。这五种学问称为世俗的智慧,我们以世间分析、聪明智慧,就可学习他。
圣义谛慧,是通达人、法二者无我的智慧,即佛陀所说的无我、无常、苦、空,一切万法空无自性。这种智慧是世间最究竟、最优胜的道理,能觉悟此智慧者就可以解脱,佛陀与阿罗汉等解脱者可以获得此智慧,世俗凡人难以完成的。
饶益有情慧,是度脱众生、利益众生的智慧,它解决的是如何给众生利益、如何消除众生的烦恼、以何法来度化众生、使他们解脱生死等等的问题。这种智慧只是佛与大菩萨才能完成。
出世间智慧,可分为一切智,道种智,及一切种智三种。
一切智,是声闻、缘觉智,为达到涅盘的境界,应证知内外一切法体空无我,内即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处,外即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处,合为十二处,《大智度论》说“知是十二入故,名为一切智。”一切二字,指宇宙万有一切诸法言,概括世间有情无情一切现象界。智之一字,是能理解诸法现象,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而深入诸法空性的智慧。
道种智,也叫道相智、道种慧、道慧,为菩萨智,属于大乘菩萨的境界,是指为了度脱众生成佛应当了知世间一切善恶业道之行相及其种类差别。道字,指诸佛所说的无量道法;种是种性,指众生各种不同的根性;智是能了解诸佛无量道法,及了解一切众生无量根性的智慧。
一切种智,也叫一切智智、一切相智,为佛智,是指能了知一切法如其所有之体性,及尽其所有之形相,以及了知菩萨和声闻一切道相。一切二字,包括空、假、中三谛理;种,指诸法种性,如法华经所说“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智,指诸佛的般若智慧,不但能深达诸法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差别相,以及诸法总相,还能以种种权巧方便,说种种不同的法门,教化种种不同根性的众生,所以才叫一切种智。
诸葛长青:努力实践六度,提升人生幸福,成就辉煌人生。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