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净业行人须知集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12-7 22:28     标题: 净业行人须知集

净业行人须知集


正元敬集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原始要终——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第二部分·明因识果——世出世法,大根大本;第三部分·殊胜超绝——持名念佛,净土法门宗旨。


一、凡夫学佛之基


  须知佛法,是力敦伦常之法,是阴翼郅治之法;是智信,非迷信;是积极,非消极;是救世,非厌世;是兼善,非独善;是合人生,非背人生。(《文钞三编卷三·宜兴佛教净业社缘起》)

  须知佛法在世间起修原与儒教无异。凡佛弟子必须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欲依佛法了生死,也必须敦行世间伦常,以为贤人善人。否则纵学佛法,亦难得真实利益。以根本既缺,便难完全得佛法之真利  益也。须知佛法乃一切众生之公共法,无一人不当修,亦无一人不能修。(《文钞三编卷一·复陈渭恩居士书》)

  须知欲学佛,必须先从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起。倘所行所存,与佛相悖,则纵终日念佛,其利益甚小。如种嘉禾于沙硵之地,则难得大有收成。(《文钞续编卷上·复熊慧翼居士书》)

  须知立身之本。所谓立身之本者,即闲邪存诚,克己复礼,敦笃伦常,深信因果,战兢惕厉,唯恐陨越。能如是,庶可以明其明德,而止于至善之域矣。(《文钞三编卷三·家庭宝鉴序》)

  人之德能,大端有四。人者,仁也。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人者,忍也。忍劳忍苦,担当柱地撑天之事,故名为人。人者,任也。力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俾无所歉缺,故名为人。(此八事,匹夫匹妇皆能为之。此乃参赞化育、继往开来、撑柱天地之大事,若一疏忽,或亡一二,或八字俱亡,则成冒名之伪人,非与天地并名三才之真人矣。若能类推,则希圣希贤、学佛学祖,有余裕矣。)人者,尽也。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人之义,大矣哉!(《文钞续编卷下·人字发隐》)

  须知男有男之权,女有女之权。相夫教子,乃女人之天职,其权极大。不于此讲究,令女子参政等为平权,直是不识皂白者之乱统也。(《增广文钞卷一·与聂云台居士书》)

  须知为佛弟子,凡所作为,必须超过世俗所行,方能自己得真实益,令他相观而善。若口说修行,心怀不善,于父母兄弟以及一切世人上未能尽其本分,如是之人,名为假善人。因地既伪,实益何得?(《增广文钞卷二·复马契西居士书一》)

  须知佛法原不离世间法,凡诸社友,必须各各恪尽己分,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主仁仆忠等,又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不餐荤酒,闲邪存诚,克己复礼,自利利他,以为己任。如是则基址坚正,堪受法润,果具真信切愿,当必往生上品。(《增广文钞卷二·庐山青莲寺结社念佛宣言书》)

  须知学圣学佛,均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本,又须卑以自牧,韬光潜耀,上效古人,躬行实践。能如是,则其学其品,便可高出流辈。(《文钞续编卷上·复徐书镛居士书》)须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事,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法,皆须以忠为纲维。以忠则尽心实行,必期于圆满分量而后已。(《文钞续编卷下·杨椒山先生言行录序》)

  须知佛之教人,以力敦伦常、恪尽己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吃素念佛为事,绝无不可与人言者。(《文钞三编卷二·复陈士牧居士书七》)

  须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亦在六度万行之中。(《文钞三编卷四·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第六日以真俗二谛破诸执见及说近时灵感》)

  须知妇人之得称太太者,以周朝开国之初,太姜、太妊、太姒皆极贤德,母仪天下,所以称妇人曰太太。诸女居士当知太太之可尊可贵,各尽相夫教子之职分,为治国治天下的基本,庶几名副其实。(《文钞三编卷四·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

  汝在银行,当一切时小心勤慎。且莫学说大话,不认真用心于小事。须知此种派头,乃系败子之派头。以未做大事,便忽略小事,以为我是大才,何拘拘于此。须知此系自欺欺人之下流种子。凡做大事的人,于小事决不肯轻忽。凡轻忽小事的人,决定不能担任大事。(《文钞续编卷上· 复周法利居士书三》)

  须知有真心,自可劝化。以身作则,俾人人各尽己分;引古为范,庶家家即成道场。当此大乱之世,正好弘法于无形迹中,较彼大建筑之吃力棘手、劳心担忧者,相去大相悬远也。(《文钞三编卷三· 复净善居士书二》)

  须知学佛之人当尽己分,必须孝顺父母公婆,劝其吃素念佛,求生西方。至于兄弟、姊妹、夫妻、妯娌、儿女、仆使,均宜以此相劝。能如是者,方为真佛弟子。(《文钞三编卷三·复李慧基居士书》)

  须知人与天、地并称三才。天地之高厚,谁可得知?人以六尺之躯,何可与此高厚莫测之天、地并称乎哉?良以人可以继往圣、开来学、参天地之化育故也。(《文钞续编卷上·复宁德恒德复居士书》)

  须知天地虽能生成万物,若无人以参赞教育,则不成世道。故以人能继往圣,开来学,此乃为父为师之责负。(《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十八》)

  须知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当以大菩提心随顺机宜而为宣说,及与救济。(《文钞续编卷下·地藏菩萨往劫救母记序》、《文钞续编卷下·地藏经石印流通序》)

  须知越富贵,越要勤学。富贵家子弟多败类,少有成正器者,皆因有家业可恃。(《文钞三编卷二·复严德彬居士书二》)

  须知未得法忍之凡夫,心中当慕菩萨之道,其行事当依凡夫常理。( 《增广文钞卷一· 复黄智海居士书》)

  须知学佛之人,普愿人人悉知佛法,虽极深怨家,亦愿彼速出生死。(《文钞三编卷一·复罗省吾居士书一》)

  须知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文钞三编卷二·复丁普瀞居士书》)

  须知佛法无所不在,何得离世间法以说佛法?(《增广文钞卷四·甲寿径缘起碑记》)

二、圣佛弘化之迹


  须知菩萨宏法,或顺或逆,种种方便,不可思议。(《增广文钞卷二·净土决疑论》)

  须知世之安分守己者,一旦显示神通,当即去世示寂,以免又增烦恼耳。否则须如济公之疯颠无状,令人疑信不决,方可。(《文钞三编卷四·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第七日论大妄语罪及佛大孝与致知格物、老实念佛等》)

  须知传扬佛法之人,必须依佛禁戒,既不持戒,何以教人修持?……须知舍邪皈正,何得有祸?不但无祸,尚有功德。(《文钞续编卷上·复冯偏西郑圆莹居士书》)

  须知菩萨行道,以利人为先。(《文钞三编卷二·复王诚中居士书》)

  须知世尊出家游历苦行悟道,皆为后世修行者作一榜样,非先实未悟,因兹始悟也。(《增广文钞卷四·潮阳佛教分会演说一》)

  须知见理纵能与佛齐,修持当遵普通事相,庶不致执理废事,落豁达空、拨无因果之无底深坑耳。(《文钞三编卷二·复慧昭居士书》)

  须知悟后之人,与未悟之人,其修持仍同,其心念则别。未悟无生者,境未至而将迎,境现前而攀揽,境已过而忆念(“攀揽”二字,赅摄好恶憎爱,勿谓好爱为攀揽,憎恶为不攀揽)。悟无生者,境虽生灭,心无生灭,犹如明镜,来无所粘,去无踪迹。其心之酬境,如镜之现象,绝无一毫执著系恋之思想。然虽于境无心,犹然波腾行海,云布慈门,凡世间纲常伦理,与夫上宏下化之事,必须一一认真实行,虽丧身命,不肯逾越。(《增广文钞卷一·复袁福球居士书》)

  须知为实施权,权是实家之权;开权显实,实是权家之实。(《增广文钞卷二·普劝施资助刻大藏疏》)

  须知父母于逆子尚生弃舍之心,佛于逆恶不信之流愈生怜愍。(《增广文钞卷三·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序》)

  须知观音何以能灵感如是,以其能返闻闻自性及照见五蕴皆空故。(《文钞续编卷下·新编观音灵感录序》)

  须知菩萨不动念而随机示现说法了无差殊者,如月到中天,影印众水,不但大江大河各现一月,即一勺一滴亦现一月。江河中月,一人视之,只见一月;百千万人于百千万处视之,亦各只见一月。人若东行,月则随之而东;人若西行,月则随之而西;人若安住,月则不动。世间色法之妙尚能如是,何况菩萨彻悟唯心、圆证自性、悲运同体、慈起无缘者乎?(《文钞续编卷下·重修清凉山志序》)

  须知菩萨应化,有普有专。普则大众咸得亲见,专则唯己自心明了。(《文钞续编卷下·重修峨眉山志序》)

  须知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菩萨无境,以众生之境为境。故得有感即通,不谋而应。(《文钞续编卷下·历朝名画观音圣像珂罗版印流通序》)

  须知菩萨恩,逾天地覆载,纵尽劫宣扬,亦止示少分。(《文钞三编卷三·敬为施资流通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及展转传布看读诸善信回向偈》)

  须知佛随众生之机,说各种教,其语言虽有不同,其精神悉皆融通。(《文钞三编卷三·复温光熹居士书一》)

三、诚得佛法真益


  须知诚之一字,乃圣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明之一字,乃存养省察、从凡至圣之达道。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间,万境交集,一不觉察,难免种种违理情想,瞥尔而生。此想既生,则真心遂受锢蔽,而凡所作为,咸失其中正矣。若不加一番切实工夫,克除净尽,则愈趋愈下,莫知底极。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增广文钞卷三·袁了凡四训铸板流通序》)

  须知此致知与格物,乃希圣希贤之根本。以知见一偏,即不能诚意。而知见之偏,由心中有偏私之人欲。格除此偏私之人欲,知见自得其正。知见正,而意诚、心正、身修矣。真学问不必在玄妙上显,但令一切人识得下手处,自可欣欣相从。(《文钞续编卷上·复慧导居士书》)

  须知格除私欲,以致良知,而诚意正心,虽一字不识之人亦做得到。若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以求至于其极,虽圣人也做不到。(《文钞续编卷上·复周法利居士书三》)

  须知佛法,有住持世间法,有唯论理性(《增广文钞卷三·袁了凡四训铸板流通序》)

  须知此致知与格物,乃希圣希贤之根本。以知见一偏,即不能诚意。而知见之偏,由心中有偏私之人欲。格除此偏私之人欲,知见自得其正。知见正,而意诚、心正、身修矣。真学问不必在玄妙上显,但令一切人识得下手处,自可欣欣相从。(《文钞续编卷上·复慧导居士书》)

  须知格除私欲,以致良知,而诚意正心,虽一字不识之人亦做得到。若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以求至于其极,虽圣人也做不到。(《文钞续编卷上·复周法利居士书三》)

  须知佛法,有住持世间法,有唯论理性法。住持世间法,若人不致诚敬,则不为说法。(《文钞续编卷上·复杨慧昌居士书三》)

  须知诚与恭敬,非唯学佛宜然。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欲得精一,莫不以此而为基本。观孟子弈秋诲弈一事,可以知矣。(《增广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果能领会得《文钞》义,纵百千外道亦不能摇动汝心。且勿谓此系光所说,恐不足依据。须知光乃取佛菩萨、祖师、善知识之意而说,非光自出心裁妄说也。(《增广文钞卷一·复周智茂居士书》)

  须知佛法真利益,必由不著无住而得。欲不著无住,非竭诚尽敬不可。竭诚尽敬,乃修习佛法成始成终之要道也。(《增广文钞卷四·金刚经劝持发隐》)

  须知菩萨以救苦为心,临产虽裸露不净,乃出于无奈,非特意放肆者比。不但无有罪过,且令母子种大善根。此义系佛于《药师》经中所说,非我自出臆见,我不过为之提倡而已。须知有因必定有果,己若种孝敬慈爱之因,自得孝敬慈爱之果。为人即是为己,害人甚于害己。(《文钞续编卷上·一函遍复》)

  须知菩萨视一切众生,直同亲生儿女。儿女若堕水火,求父母救,父母闻之即救,决不会因衣冠不整齐、身体不洁净而不救也。若平常亦同此裸露而念,则其罪不小。须按事论,不可死执。(《文钞续编卷上·复杨慧昌居士书二》)

  须知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寻声救苦。譬如儿女堕于水火圊厕之中,呼父母以求救,父母决不以彼衣服不整齐、身体不洁净而弃之不救。菩萨救众生之心,深切于世之父母爱儿女之心,奚啻百千万亿恒河沙倍。是以临产之妇,能朗念菩萨名号者,为极灵极效之最上妙法。(《文钞续编卷上·复周伯遒居士书》)

  须知世间人,唯知在躯壳上、仪式上注意,至于心识、利益二方面,则置之不究。或有似欲利益者,实则但是为世人耳目做事,不是为亡灵灵魂上做事也。(《文钞续编卷上·复谈少抚居士书》)

  须知无论诵经持咒,均以恭敬至诚为主。均以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西方,则其利大矣。(《文钞三编卷一·复杨慎予居士书》)

  须知“南无”二字,即是皈依、顶礼、恭敬、度我等义。(《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十八》)

  须知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不可思议,唯在人之能虔诚与否耳。(《文钞三编卷四·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第六日以真俗二谛破诸执见及说近时灵感》)

  须知心通法界,果能专精致志,不但自心之知识能为启发,而法界中之佛、菩萨、知识亦能示现启发。然泛泛悠悠者,不可起此种想念。恐以此故,招感魔事。至祷!至祷!(《文钞三编卷二·复章缘净居士书二》)

  须知学道人要识其大者,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勿道此种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须置之度外,方可得漏尽通,若一贪著,即难上进,或至退堕,不可不知。(《增广文钞卷二· 复何慧昭居士书》)

  须知妖魔鬼怪都有神通(是妖通,非真神通)。愚人见其有神通,遂谓是菩萨,则入彼魔罥网中矣。(《文钞续编卷上·复杨树枝居士书四》)

  须知译经之人,皆非聊尔,何可以他译不同,便藐视之乎?(《增广文钞卷二·复张云雷居士书二》)

 
 须知佛之所以教人,皆为对治习气。以由习气障蔽自心,不但佛之神迹不能知,即己之从生至死,见闻觉知,又何尝自知乎?(《文钞三编卷二·复罗鸿涛居士书一》)

  须知人根不同,即一法而高下悬殊,岂拘拘然于所修之法乎?盖由彼各各心地中分也。(《文钞续编卷下·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须知法无胜劣,唯一道而常然;根有生熟,虽一法而益别。(《增广文钞卷二·挽回劫运护国救民正本清源论》)

  须知理固有定,事变不一,只可据事论理,不可执理而论。(《文钞续编卷上·复宅梵居士书》)

  须知法无浅深,唯取利人。律无玄义,以道宣律师之上根利智,尚须十次听讲,及其为注,则不厌其详,何独于此法而忽之?(《增广文钞卷三·慈悲道场忏法随闻录序》)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12-7 22:28


首明因果原理


(一)出世因果


  须知佛法,以因果报应为下学上达,原始要终之道。

  须知因果报应,了无或爽。

  须知人生因果复杂,有因故致有果,有果断非无因。知前因后果,则可不生怨尤。

  须知有因果轮回,不能正心诚意者,亦当勉力而为。无因果轮回,而正心诚意者,唯大贤能之。

  须知遇灾而惧,侧身修行,乃超凡入圣之大因缘。若一不顺心,便生怨尤,乃永堕三途恶道大因缘。

  吾人从无始以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云,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须知人之修持,果真诚无伪,便能转业。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

  须知吾人从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所造恶业,无量无边。若能发忏悔心,不生怨尤,则所谓逆来顺受,则后来之福,实难测度。

  《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须知此三,全三即一,全一即三。切勿谓戒但为定慧之初基而已。

  须知吾人宿世,业深沧海,罪高须弥。虽境不好,尚不至甚。回想几多大富大贵者,家败人亡。况我宿生无福,今尚不至冻馁。较彼苦相,尚胜万倍。以劝人念佛求生西方,为自利利他之法。心果真诚,则业消福增,日渐康泰矣。

  须知从无量劫来,由贪瞋痴,造杀盗淫,所结怨业,无量无边。当发自利利人之大菩提心,志诚念佛诵经,以期消灭。并以此功德,超度自己现生父母,历代宗亲。俾彼同皆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出此五浊之恶世,生彼七宝之净邦。庶可不愧为人子孙,不愧为佛弟子矣。又须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为终日常修无间之功课。则以如来万德洪名,熏自己之业识心。久之久之,自可心与佛合,心与道合矣。

  须知从凡夫地乃至圆证佛果,悉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因果者,皆自弃其善因善果。而常造恶因,常受恶果,经尘点劫,轮转恶道,未由出离之流也。

  须知念佛之人,决定能消除业障。其有业障现前者,系转将来堕三途之恶报,以现在之病苦即了之也。《金刚经》谓持金刚经者,由被人轻贱之小辱,便灭多劫三途恶道之苦,则福峻之将往西方,固以此小苦,了无量劫来之恶报,实为大幸。

  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

  须知去却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若得往生,则因果不相符契矣。

  须知从凡夫,乃至成佛,皆不出因果之外。若深明因果,上焉者,即可明心见性,断惑证真。下焉者,亦可改过迁善,希圣希贤。其有益于世道人心也,大矣。

  须知此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乃一切学佛法人之总关切要语。诸恶众善,皆须在心地上论。不专指行之于事而已。心地上了不起恶,全体是善。其念佛也,功德胜于常人百千万倍矣。

  须知五戒前之四戒,系性戒,无论何人,均当持。即未闻戒名之人,犯了仍然有罪。以体性是有罪故,故亦名为性罪。受戒者犯,成两重罪。于性罪外,又加一犯戒之遮罪。唯饮酒为遮戒,犯之则名遮罪。未受戒者,饮之无罪。已受戒者,只一犯戒罪耳。又未受戒人,犯大妄语,其罪极重。受戒之人,则更加重。

  须知众生虽皆在迷,由宿因现缘不同,以致发生逆顺二种现相耳。佛性如种子,宿因如播种,现缘如时雨。种子既播于地,一经时雨,能不发生乎。而一切众生,谁无佛性,长劫轮回,决不能了无宿因。所最关要者,在善知识开导,及自己发决裂心耳。

  须知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成佛之果报,皆在多劫。虽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实证佛果,也须多劫。且莫以一悟佛性,为实证佛果。

  须知众生业力不可思议。如净业已成者,身未亡而神现净土。恶业深重者,人卧病而神婴罚于幽冥。命虽未尽,识已投生。三界诸法,唯心所现。众生虽迷,其业力不思议处,正是心力不思议处,亦是诸佛神通道力不思议处。

  须知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议。此三不可思议,若无信愿念佛之志诚心,则无由发现。有志诚求生西方之心,此三种不可思议大威神力,即得显现。

  须知众生虽皆在迷,由宿因现缘不同,以致发生逆顺二种现相耳。佛性如种子,宿因如播种,现缘如时雨。种子既播于地,一经时雨,能不发生乎。而一切众生,谁无佛性,长劫轮回,决不能了无宿因。所最关要者,在善知识开导,及自己发决裂心耳。

  须知众生即佛者,以其具有佛性之真因也,设不修念佛妙行,佛性无由显现,何能得了生死成佛道之实果乎。譬如宝镜蒙尘,光明不现,实未失之也。若肯用力揩磨,自可照天照地矣。

  须知心本是佛,由烦恼未除,枉作众生,但能使烦恼消灭,本具佛性自然显现。如磨镜然,止期垢净,勿虑无光。如医目然,但能去翳,自复本明。若于垢未净,翳未去时,即欲大发光明,曷可得乎。若发,便是妖魔所现,决非镜目之真正光明也。凡初发心人,俱宜以此意告之。

  须知智慧德相,与妄想执著,唯是一心,原非二物。迷之则全智慧德相,便成妄想执著。悟之则全妄想执著,即为智慧德相。

  须知智慧与妄想执著,原非二物。迷之,则全智慧,以成妄想执著。悟之,则全妄想执著,以成智慧。喻如握拳舒掌,原是一手。结冰融泮,原是一水。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窃谓不知其由,虽痛何益。须知一切众生,随业流转,受生六道。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由罪福因缘,而为升降。辗转轮回,了无已时。如来悯之,示以由惑起业,由业感苦之因缘。以及常乐我净,寂照圆融之本体。令其了知由无明故,遂有此身。即此色身,全属幻妄。不但四大非有,兼复五蕴皆空。既知蕴空,则真如法性实相妙理,彻底圆彰矣。

  须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由迷悟之不同,致升沉以硕异。

  须知生佛平等心,百千异道未彻觉。我佛释迦大觉尊,圆证此心独超卓。

  须知吾人现前一念见闻觉知之性,与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常住寂灭之性,无二无别。但以迷心逐境,背觉合尘。致使轮回六道,了无出期。

  须知万象如幻,生灭唯是一心。诸缘无缚,本自解脱。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心境一如,有何挂碍。

  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者,此也。须知此心,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而因果修证凡圣生佛,悉依此心而得建立。

  须知吾人本具真性,与佛无二,但以惑业深重,不得受用。

  须知贪瞋痴之实性,即是佛性。若能彻悟此之佛性,则觅贪瞋痴了不可得,当体即是真戒真定真慧。亦无真戒真定真慧之相可得。

  须知真俗同体,并非二物。譬如大圆宝镜,虚明洞彻,了无一物。

  须知法身入想,理实甚深。心作心是,事本平常,平常非常,甚深非深。能圆悟者,方名达人。


(二)世间善恶


  
世人稍遇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绝无有作偿债想,生悔罪心者。须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稂莠则不能得嘉谷。种荆棘则勿望收稻粱。

  须知施为福本,天道好还。我既济人之孤,则己之子孙,当必多皆出类拔萃,大有作为。决不至困苦颠连,无所吁告耳。

  须知人死之后,神识不灭。如人人能知神识不灭,则乐于为善。若不知神识不灭,则任意纵欲,杀父杀母,种种罪恶,由此而生。此种极恶逆之作为,皆断灭邪见所致之结果。

  须知惠吉逆凶,理无或爽,祸福无门,唯人自召,非自孽决不至感天孽,种是因决不能逃是报。

  须知利人利物,乃真利己。害人害物,甚于害己。

  须知汝父子兄弟之不睦,实汝祖不知睦兄弟之感报也。

  须知欲子女贤善,非积德积功,利人利物不可。且勿谓我无钱财,不能积德利人。古人云,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以医能救人故也。

  须知佛为大医王,能治人身心及生死等病。

  须知身口意三业皆恶,即莫大之恶。倘三业皆善,即莫大之善。

  须知既有余庆余殃以及子孙,则本人之庆殃为更大矣。然本人庆殃,固不专在现生论,必并来生后世而论,方得圆满周到。

  须知本庆本殃,较之余庆余殃,大百千万倍。故望世人,努力修持,以期获庆而除殃也。

  须知感应云者,即因果之谓也。修如是因,得如是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若欲免恶果,必须修善因。倘或造恶因,断难得善果。

  须知知因果者,居心行事,唯恐或有过愆,必能敦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研穷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八事,虽虫蚁也不敢杀。不知因果者,自杀其父母,尚自夸其功,而极力提倡实行兽化,拟率天下之人,与禽兽了无有异,其心方安乐而畅快矣。

  须知逆来顺受,始名乐天。修身植德,方曰尽性。

  须知今生所受之苦乐,乃前生所作善恶之因所感召。今生所作之因,又为来生所受善恶果报之因。以念佛为因,则生西方,以杀、盗、淫为因,则堕三途,此必定之理事也。

  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

  须知世间万法,悉皆虚假,了无真实。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如水中月,如空中花,如热时焰,如乾闼婆城。

  须知人生世间,具足八苦。纵生天上,难免五衰。唯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须知善人得恶报,使不为善,其恶报当更甚。由作善, 而恶报随之减轻。恶人得善报,使不为恶,其善果当更大。由作恶,善报亦随之减轻。

  须知本有性德,极昌明,又极崇高,良以不识,反成暗昧卑劣。


须戒杀戒淫


  须知放生一事,实为发起同人,普护物命之最胜善心。企其体贴放生之意,中心恻然,不忍食啖。既不食啖,则捕者便息。庶水陆空行一切物类,自在飞走游泳于自所行境,则成不放之普放。

  须知放生原为戒杀,戒杀必从吃素始。

  须知食肉者多,则猪羊鸡鸭等,人设法以令其多生。实则多半都是贪图口腹,不惜物命者,随业受报,托生此等物中,以受人杀食耳。

  须知水陆飞潜诸物,同吾灵明觉知之心。但以宿业深重,致使形体殊异,口不能言。观其求食避死情状,自可悟其与人无异矣。

  须知仁民者必能爱物,残物者决难仁民,以习性使然。

  须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杀业所感。……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

  须知兵劫,皆由杀生而起,世间一日所杀,不知有几万万兆,由杀生食肉者之恶心,与受杀诸物等之恨心,结为兵劫。

  须知人子之道,当预为陈其杀生之祸害,俾亲减除杀业。即不然,亦当恳其勿亲杀。庶不至令亲与己之杀业,结而不可解释也。是宜平时于三宝前,代父母忏悔。果真诚挚,自无有不感格者。

  须知一切物被杀之苦,及将来偿报之苦,试一思之,身毛为竖。非但不忍,且不敢耳。

  须知多年来兵连祸结,皆是大家杀生食肉所感。家中永禁杀生,自然一切吉祥。

  须知人与物类,同此血肉之躯,同此灵知之性,同生于天地之间。但以彼此宿世罪福不同,致使今生形质灵蠢各异。

  且勿谓人畜互变,因果循环,谁其亲见。须知佛以妄语为戒,必不自妄语以欺人。

  须知祇园始经营,天界之宫殿已现。佛念才发起,净土之莲华即生。流水所济之鱼,已作十千天子。智者所放之物,多为海东王臣。古既如是,今岂不然。

  须知美色当前,欲心炽盛,法言巽语,因果报应,皆难断其爱心。若能作不净观,则一腔欲火,当下冰消矣。

  须知男子冶游,与女子偷人,了无高下。世人每以女子偷人为贱,而于男子冶游,则不以为怪,此皆不知人之名义,所以有此恶劣知见也。

  须知常行房事,反难生子。即生亦难长命,以先天不足故也。女人受孕后,永断房事,所生儿女,不但相貌端正,心行纯笃。而且无有一切胎毒痘疹等患,即生时亦容易生。


重家庭教育


  世俗皆称妇人曰太太,须知太太二字之意义甚尊大。查太太二字之渊源,远起周代,以太姜,太任,太姒,皆是女中圣人,皆能相夫教子。太姜生泰伯,仲雍,季历,三圣人。太任生文王。太姒生武王,周公。此祖孙三代女圣人,生祖孙三代数圣人,为千古最盛之治。后世称女人为太太者,盖以其人比三太焉。由此观之,太太为至尊无上之称呼。女子须有三太之德,方不负此尊称。甚愿现在女英贤,实行相夫教子之事,俾所生子女,皆成贤善,庶不负此优美之称号焉。

  须知天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果能人各提倡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则贤才蔚起,而一切捣乱及土匪强盗,不复再生。其已作此种坏人者,亦可相观而化矣。

  须知国家天下,由一人一家而积成。

  须知有因必定有果,己若种孝敬慈爱之因,自得孝敬慈爱之果。为人即是为己,害人甚于害己。

  须知现今世乱,已至其极,无可救药。其原皆因宋儒辟因果轮回之学说,以酿成于八九百年之前,而于今暴发耳。今之欲挽回世道人心者,若不倡明此之祸根,则虽欲挽回,亦不可得。以因果,为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乃标本同治之法也。

  须知妇人之得称太太者,以周朝开国之初,太姜,太妊,太姒,皆极贤德,母仪天下。所以称妇人曰太太。诸女居士当知太太之可尊可贵,各尽相夫教子之职分,为治国治天下的基本,庶几名副其实。

  须知天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有善教,则所生儿女皆贤善。家有贤子,则国有贤才。

  须知阴德二字,所包者广。成就他人子弟,令入圣贤之域,固属阴德。成就自己子弟,令入圣贤之域,亦是阴德。反是,则误人子弟固损德,误己子女亦损德。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12-7 22:32


极乐与娑婆


  修行人须知娑婆苦,极乐乐。要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不可求人天福报,譬如处牢狱之求归家乡。然娑婆世界,乃一大牢狱也。极乐世界,方是好家乡。古人诗云:“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诸君果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西方有谁争哉?要归家乡,不可犹豫,谓再过几年,则不能与佛相应。至诚恳到真信切愿即是西方种子。

  须知人生百岁,亦有去日,切不可作无益之悲伤。但宜劝彼一心念佛,如在牢狱,思归家乡,不可有一毫留恋心。

  须知能说之文虽浅,所说之法,乃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俱阐,万论均宣之无上甚深第一法门也。阅者倘不以浅近忽略而依行之,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为极乐之嘉宾矣。

  须知人生世间,具足八苦。纵生天上,难免五衰。唯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须知西方无胎生,亦无城郭,乃约不能即出莲苞及与佛相隔之义,喻取于胎于城,汝遂执定其词,谓此在莲品之外。然则下品中生六劫,下生十二劫,则其胎其城,为更厚更远矣。彼十二劫者,尚归九品,何五百岁者,便居品外?

  须知西方之人,见思净尽,进破尘沙,及与无明。只有进修,绝无造罪之事。

  须知娑婆浊恶,触缘障道。极乐清净,睹境明心。

  须知往生西方,超过非非想天之天人,尚不计其倍数,况城隍乎?

  须知娑婆世界,寿命短促,百年即为上寿,而能得者有几。

  须知天福兮易尽,净土之乐兮,穷未来际了无央。尚祈圆发三心兮,直登上品,庶可彻证本有兮,永为苦海沉溺众生作舟航。

  须知实报寂光,本属一土。约称性所感之果,则云实报。约究竟所证之理,则云寂光。
   

6. 持名念佛须知


  须知所有功课,均以念佛为主,经咒为宾。

  须知都摄,注重在听。即心中默念,也要听。以心中起念,即有声相。自己耳,听自己心中之声,仍是明明了了。果能字字句句,听得清楚,则六根通归于一。较彼修别种观法,为最稳当、最省力、最契理契机也。

  
须知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无论行住坐卧,常念佛号,或声或默,皆须听己念佛之声。倘能如是,则业消智朗,障尽福崇, 凡所作为,皆悉顺遂。士农工商之职业,不但了无妨碍,且能启发心灵,精于本业。以心不散乱,作事有主,如理乱丝,神凝则易,心躁则难。所以古之建大功、立大业、功勋遍四海,言行垂千秋者,皆由学佛得力而来也。

  须知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善友教以念佛,至心忏悔未满十声,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卑劣自居者,可以兴起矣。

  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耳。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种人念此几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业力重,念佛数少,而生疑乎?

  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时,及至秽污不洁之处,只可默念,不宜出声。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便不恭敬。勿谓此等时处,念不得佛。须知此等时处,出不得声耳。又睡若出声,非唯不恭,且致伤气,不可不知。

  须知从无量劫来,由贪瞋痴,造杀盗淫,所结怨业,无量无边。当发自利利人之大菩提心,志诚念佛诵经,以期消灭。并以此功德,超度自己现生父母、历代宗亲,俾彼同皆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出此五浊之恶世,生彼七宝之净邦。庶可不愧为人子孙,不愧为佛弟子矣……又须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为终日常修无间之功课。则以如来万德洪名,熏自己之业识心。久之久之,自可心与佛合,心与道合矣。

  须知无论老幼男女,临终均宜如是助念。均宜气断以后,至少须三小时,不动彼体,不停佛声,不行哭泣,愈久愈好。

  须知念佛诵经,虽曰荐亲。实为现前眷属亲知,开心地,种善根。及所有荐亲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以广大自他存亡之心量,以消灭自他存亡之执碍耳。

  须知凡亲没后,诸眷属必须至诚念佛。以期未往生即得往生,已往生则高增品位。此不但有益于亲,实则有益于己。

须知了生死一事,非同小可。

  须知如来所说一切法门,皆须断惑证真,方可了生脱死。绝无惑业未断,得了脱者。念佛法门,断惑业者往生,则速证法身。具惑业者往生,已超登圣地。

  古人谓大事已明,如丧考妣。正以烦惑未断,或恐复迷。须知断惑之人,便无凡情。既无凡情,何有生死?大悟之人,其悟纵与佛同,其惑犹未断除。必须念念觉照,庶免凡情用事。

  须知现身成佛,唯释迦牟尼佛一人也。此外即古佛示现,亦无现身成佛之事。

  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真益莫得,如修万丈高楼,地基不固,则未成即坏。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如百川万流,悉归大海,以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法门。

  须知律也、教也、宗也,此三者全,方可以续佛慧命,传佛法道。若或有缺,则便不足以上证阿耨菩提,下度一切含识矣。……律为佛身,教为佛语,宗为佛心。心语身三,决难分裂,决难互缺。否则只翼难飞,单轮莫运。欲自利利他,便难如愿矣。


  须知何谓有禅,何谓有净?世之人于看话头,参念佛的是谁,便谓有禅,执持名号,便谓有净,非也。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即寂而照,无能无所,纯真心体。是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也。净者,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有禅者,须参究功深力极,山穷水尽,念极情亡。一旦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置之死地而后生,可以称之。有净者,须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上宏下化,自利利他,乃无愧色。

  须知祖师之悟,乃从迷至悟,一悟永悟。魔徒之悟,乃因迷入误,一误永误。悟之音虽同,悟之事实反。

  须知禅宗一法,名为教外别传。凡所提倡,意在言外。千言万语,总皆指归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法身理体。令人先悟此体,然后起彼修因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之事。

  须知禅净二宗,归元是一,修法各别。禅以彻见本来面目为宗,净以信愿念佛求生为宗。

  须知学密,身口意持咒,三密相应外,观相准确,方有相应。若得即身成佛之地位,恐不容易耳。佛法广大,方便多门。念佛一法,知易行难。若能一心不乱,亦是无上法门。三根普被,带业往生。

  须知密宗要旨,在三业相应。果三业相应已久,便可从心所欲。未到心空而妄欲得者,或至著魔。此密宗一大关系也。

  须知了生死,愚夫愚妇则易。以其心无异见故也。若通宗通教,能通身放下,做愚夫愚妇工夫,则亦易。否则通宗通教之高人,反不若愚夫愚妇之能带业往生。

  须知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为一切法门之归宿。行者切莫以为已经彻悟。倘不依此法门修,恐未易言了脱超入也。

  须知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如来之道,戒定慧而已。纵使万圣万佛相继出世,亦不能稍变章程也。了此则自知见异思迁者,皆由心中无主,非受道法器之所致也。佛法法门无量,若欲仗自力,于若禅若教若律若密中得其指归,尚不容易。况由此证无生而了生死乎?净土法门,乃普令一切圣凡,同于现生往生西方,了生脱死之最捷、最圆、最顿、最简易、最玄妙之法门也,若不以文钞文字刺眼,祈详阅而实行之。此后再阅古德净土各著述,则势如破竹,循流得源矣。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佛法,法法都好,然须知有自力、佛力之不同,禅教密等各宗,皆须断惑证真,方可了生脱死。断惑证真,岂易言哉?

  若欲大通经教,固当请教高竖法幢之大通家法师。须知大通经教者,未必即生能了生死。欲即生了生死,当注重于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也。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通通皆须做到业尽情空,方可了生脱死,其难也难如登天。现在全世界,恐亦难有几个做得到的人。

须知了生死一法,非以智自牧不可。能以智自牧,则烦恼惑业自可消灭,功德智慧自可显现。以智自牧,亦以智牧人,则其继往开来,自觉觉他,方为究竟实义。然欲以智自牧,必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凡诸善恶,俱从起心动念处斩除而扩充之,方为实践,不付空谈。

  须知净土法门,具四法界。所有事相,皆事事无碍之法界也。读而修者,切不可执理废事。倘一执之,则事理两丧。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