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净空法师答中西随功教授提问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7-22 16:22     标题: 净空法师答中西随功教授提问

净空法师答中西随功教授提问



 主持人:尊敬的上净下空老和尚,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阿弥陀佛。今天是我们「仁爱和平讲堂」第一天开播,我们很荣幸请到日本的中西随功先生,中西随功先生他是日本京都西山大学的副教授也是副校长,我们现在请中西随功先生跟各位来宾问好。

  中西随功先生:大家好,我是日本西山净土宗的副校长,中西随功。今天能够在京都欢迎老和尚到我们京都来,在这里能够得到净空老法师的直接教导,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主持人:我们现在就请中西随功先生来向我们的上净下空老和尚提出他的一些问题。

  中西随功先生:首先,我先感谢净空老法师及华藏卫星电视台的陈总裁能给我这个机会,直接得到老和尚的指导,感到非常的感谢。首先我要请教老和尚的第一个问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能够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落实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使我们这个社会安定、世界和平?首先我要请教净空老和尚,请老和尚慈悲指导。在我们的地球上,看到生活的这些人们都非常希望世界和平、社会安定,看到大家这样辛苦的生活,所以我要请教老和尚,就是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冲突的发生。做个比方来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社会与社会之间冲突,还有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冲突,希望老和尚能够慈悲指导怎样落实道德的教育,请老和尚慈悲指导。

  净空法师:中西教授刚才提出了两个问题,我想我们最好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解答。他第一个问题是讲怎么样能够落实社会的安定和平,是不是这个意思?这个问题必须要社会上这些大众,人人都能做好人,这社会问题解决了。可是人人怎么样才能够做好人?这就是一个教育问题。所以中国自古以来,这些祖先他们非常聪明,我们从他重视教育就能够看得出来,他在地球上确实跟其他的族群不相同。譬如他发明的文字,文字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在中国人讲它是智慧的符号,让你看到这个文字就晓得它里面有很深的含义在里头,其次这也就是重视教育具体的一个表现。

  一个人从生下来,甚至於从怀胎一直到老死,天天都是在接受教育,天天都是要落实教育。而中国教育的内容说起来是非常简单,就像我在前面跟大家所说的伦理道德的教育,总不外乎五伦、五常。五伦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除了自己家亲亲人,夫妇、父子、兄弟这是一家,亲人。离开家庭之外这就是社会,社会里面就有领导与被领导,这就是君臣关系。除这关系之外,中国人常讲四海之内皆朋友也。我们这么一个地球,我对邻居我们很熟悉,朋友,我邻居的邻居也是朋友;那我住的这个县城,这个县城跟另外一个县城,这是朋友;那个县城,另外的又是一个县城,你这么一扩展整个世界都包括在内,所以确确实实四海之内皆朋友也。朋友有信。

  所以中国人的人生观跟宇宙观,都是把社会、人群、众生融合成一体,跟自己有密切关系。从这个关系上,我们再随顺自然的法则,自自然然就形成了道德,所以随顺自然这是道德。朋友与朋友当中要互相尊敬,要互相敬爱,要互相关怀,要互相照顾,要互助合作。我对我的邻居是这样的,邻居的邻居也是我的邻居,邻国的邻国也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所以这就是天下一家的概念。

  这个概念怎样能够培养成?那就靠教育。所以教育才是真正能够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凝结成一体。这不但是我们家庭和睦,社会和睦,国家和睦,族群和睦,乃至真正做到了宇宙的和谐,哪里会有冲突发生!凡是有冲突发生,总是这些地方出了毛病,为什么不和?不知道这关系。所以圣贤人教育没有别的,就是把这个关系跟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觉悟整个宇宙是我生活环境,我不能离开宇宙,宇宙也不能离开我,我跟宇宙是一体,这个理念非常重要。这是中西先生问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他说的是怎样落实道德教育?

  怎么样落实?落实得要教,教当然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家庭,从前的中国人懂,中国人重视。譬如我以我自己做例子,我们知道现在这个社会是大染缸、是很复杂,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为什么没有被染污?有很多人问我。这个原因在什么地方?我很简单的答覆,我从小受父母的教育,那个是扎根。我记忆非常清楚,六岁的时候上学,那个时候上私塾,我们家乡还有私塾。这私塾是在一个亲戚,我们的表亲(亲戚)他们家的一个祠堂,学校就设在这个祠堂里,有一位先生大概年龄跟我们父母差不多,教有十几个学生,好像还不到二十个学生,这么样一个私塾。学生年龄差距很大,我们很小的大概是六、七岁,大的大概有十四、五岁,我们在一个教室上课,各人学各人的。每个人学的功课都不一样,所以念书的声音就很吵杂,但是那里头确实有它的趣味在。

  上学的这一天,我父亲带著我,还带著一份送给老师的礼物,这是中国古礼讲束修。到了学堂,这个学堂大殿,那个时候是祠堂里面的大殿,祭祖的,大殿当中供奉一个大牌位,上面写的那些字我都认识。我没有上学之前,我在三岁我父亲就教我认字,所以没有上学之前,我已经认识好几百个字,所以那个牌位上我认识,它上面写的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之神位」。我父亲在前面,我在我父亲后面,向孔夫子的牌位行最敬礼;那个最敬礼是清朝的礼节,像对皇帝一样,三跪九叩首,行这个大礼。拜完孔子之后,我父亲就请老师上座,老师就坐在孔子牌位的下面,设的有一个座位,老师坐在那里,我父亲带著我向老师也行三跪九叩首的礼,行这么大的礼,然后再送上礼物。这个表演就是教育,让我们从小看到父母对老师这样尊敬,三跪九叩首,这样尊敬。我们做学生的人就不敢不听老师的话,那不听老师的话还得了!所以这是父母做给我们看,就是教我们,这是以身教来表演;就是父母跟老师在演戏,演给我们看的,让我们一生当中都不能忘记,在这一生当中就会记住尊师重道。

  所以离开父母、离开家乡流浪在国外,我们对於教书的老师,即使他是一个小学的教师,或者是幼儿园的教师,我们很自然的就生起恭敬心;他是从事於教育,他是教师的身分,这种尊师重道的念头就会生起来。这个教育真的是影响了我的一生,这家庭教育。所以父母教我们尊师重道是用这个方法来教,不是讲给我们听,讲我们听不懂道理,我们印象不会深刻,做出来给我们看,一辈子不会忘记。

  所以有尊师重道这个念头,那这样子以后我到台湾,因为我失学多年,亲近了很多名教授。为什么这些老师我跟他们接触之后,他们都很乐意教我?没有别的,就是一个尊师重道。我们尊敬老师,尊敬老师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依教奉行,老师教导我的,就像从前皇帝圣旨一样,决定不敢违背,决定不敢怀疑,所以能够依教奉行。那这些好老师,这是我们中国人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常常想我要是个老师,有一个这样听话的学生,能够依教奉行的学生,我一定全心全力照顾他,全心全力帮助他,我想天下做老师的人都是有这个心愿。家庭父母总是想家里有后代,做老师的人也要有后代,那后代就是学生,他要没有一个传法的学生,那他后代就绝了。所以我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对老师尊敬,对老师的话真正能够依教奉行,所以老师他对我就特别关怀、特别的照顾,这样子我们自己才真正受益。这也是印光大师常常讲的,对老师一分诚敬就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就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

  所以尊师重道是父母教的,这个教育怎样落实?应该从这地方开始,但是现在做父母的人已经不能够了解这个道理。现在的教育制度变了,没有像从前这样隆重的大礼,你看这个学生看不到,所以这个儿童永远不可能有这么一个深刻的印象。这个事情在现在讲确实是一个难题,怎样能够教这个小孩一生当中,能够遵循到尊师重道,我们佛法里面所讲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所以奉事师长要怎么样教法?这实在在现在真的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

  中西随功先生:感谢法师慈悲指导。这次非常感恩老和尚的慈悲,送给我这一把扇子,在这一把扇子当中有写老子的圣教,「老子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恭请老和尚慈悲来讲解,以佛教的立场来讲要如何的理解?请老和尚慈悲指导。

  净空法师:中西教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非常的难得,因为我们这个解释没有用佛教的方式来解答,用佛教的方式来解答,这里面就是因果问题。「和大怨」,大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重大的冲突、重大的矛盾、重大的误会,和就是调和、和解。我们和解这个重大的冲突、重大的纠纷,老子说「必有余怨」。这个话是真的,这不是假的。尤其像现在国际之间的调停,国家与国家的冲突和解了,和解了是不是双方都真的心服口服?如果表面上化解了,内心还是不服,内心还是有怨恨,这个事情麻烦了。所以老子说「安可以为善」,这句话用现在的话来讲,这不是很妥善的办法。

  那要怎么样才是妥善?调解纠纷一定是双方要心悦诚服而没有怨恨,这才是善,这个问题才真正化解。这要有智慧,要了解事实的真相,事实真相可不是容易事情,为什么?事实真相一定牵涉到前因后果。这个前因要是用佛教来讲,那要牵涉到前世,要牵涉到后世,佛家讲的因果通三世。现在我们往往看到像中西先生所提出来的,家庭冲突,族群的冲突,社会上很多冲突,国家与国家的冲突,往往都是很小的事故引发起来的,引发重大的冲突。像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很小的事情引发变成重大的zai 难。这个事情确实以世间人的智慧是不容易了解。如果从宗教角度来讲,那就容易得多了。

  过去世的怨恨,佛家讲业力。过去生中累积的业力,那是因,现在这些小小的冲突误会,那是缘。这个缘把你过去生中内心里面的怨恨引发出来,所以才造成大冲突,起因是这样的。圣人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也就是说知道前因后果,那怎样防范於未然?这是用教育,用智慧的教育、用因果的教育,我们智慧就开了。智慧开了之后,内心那个余怨彻底化解,那真的是化解了。智慧开了为什么能化解?智慧开了之后,晓得宇宙众生是一体,一体那还有什么冲突?我左手不能跟右手打架,一体,不知道一体他才发生冲突;知道一体他就不会发生冲突,这是最高的智慧。

  你看佛经里面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就是这个意思。十方三世佛,谁是十方三世佛?大乘教里头讲得很清楚「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所以三世佛,三世就讲过去、现在、未来,那未来,我们统统都是未来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个心,一个智慧,力无畏亦然。你要是把这个搞清楚、搞明白了,什么样大的余怨都化解了,真的是烟消云散。只有没有搞清楚的时候,你还有分别,你还有执著,你才有怨恨。

  所以凡夫有怨,圣人没有。圣人知道什么?知道我们一切都是一体,只有迷悟不同。觉悟了,称为佛菩萨;迷了,称为凡夫。凡夫有分别、有执著,分别执著里头才有怨恨,才有喜怒哀乐,如果说是没有分别,分别执著统统舍弃掉了,这个喜怒哀乐就没有了,七情五欲统统没有了,都变成智慧,所以这要靠教育。佛家教育的目的,终极的目的是要帮助一切众生早一点成佛,也就是早一点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这是佛家教学的目的,尤其是大乘佛法,这才叫彻底解决。

  在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之前是凡夫,凡夫虽然不能够把怨恨化解,那跟凡夫来说就讲因果,你造的什么样的因,你得什么样的果。譬如我这一世被人家害,人家为什么会害我?他为什么不害他?他跟他没有怨,我跟他有怨,就这么回事情。如果真的明白、清楚了,他害我,我笑一笑,我就很欢喜的接受,不再有怨恨心,这个帐就了了;这个果报到此就没有余怨,没有余怨这个帐就结了。如果他欺负我,他毁谤我,我不能接受,我还是恨他,我还是报复他,这事情麻烦了。麻烦在哪里?这是佛法里常讲的「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信仰宗教的人都知道,不管你信仰什么宗教,都承认有来生、有后世。人不是这一生,来生碰到怎么办?这一生你欺负我,来生我再欺负你。尤其在杀生,大乘经上佛常讲「人死为羊,羊死为人」,这一生我们是人,它是羊,我欺负它,杀它来吃;来生它变成人了,我们变成羊了,他把我们抓起来也拿来吃,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苦不堪言,双方都痛苦。所以明了因果的理论与事实真相也能够化解。

  所以佛法对上根人是教你觉悟,帮助你开智慧觉悟,对中下根性的人讲因果。现在这个世界中下根性的人多,上根的人很少,所以印光大师(这差不多是一个世纪之前的人)一生全心全力提倡因果来挽救这个劫运,有道理。我们今天就是把印祖他老人家的悲心悲愿来发扬光大。他提倡的因果教育用三种教材,这三种教材实际上并不多,分量不多,可是内容那是深广无尽,《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感应篇汇编》。我们现在准备在中国把它做成连续剧,用连续剧的手段来发扬这三部书里面所说的因果教育,因果教育就是社会教育,老子的和大怨就决定没有余怨。我们用这种方式,我想我们认真努力来推行也能够达到。

  中西随功先生:谢谢老和尚慈悲指导。在《维摩诘经》里面有说到「心净则佛土净」,要实现这个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请老和尚慈悲指导,老和尚在近年来都提倡这四种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宗教教育这四个教育,能够恢复这四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再请老和尚给我们正确的来回答,宗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要怎样落实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请老和尚慈悲解答。

  净空法师:这个确实是非常严肃的问题,要想这个社会、国家、世界长治久安,人民都能过到幸福美满的生活,那就一定要恢复这四个教育。这四个教育要不能恢复,世界的动乱肯定是愈演愈烈,到最后就无法收拾了,那就是西方宗教经典里面所说的「世界末 ri」,这是很可怕、很恐怖的一桩事情。这四种教育现在这个社会上没有,所以有朋友告诉我,美国的教育很发达,怎么能说没有教育?现在社会上发展是科学技术教育,是功利的教育。这种教育随著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把古圣先贤伦理道德的教育几乎否定了,认为那是旧东西,那个东西应当要淘汰,这个问题才真正叫严重。维系社会的安定和平是伦理道德,科学技术做不到。所以我们讲教育是讲伦理道德,不是讲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那是一种技术的传授,不能算教育,这是我们对於教育的定义有不同的解说。

  要怎样让一个儿童从小就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生都不会走向歧途?这是教育的成功。所以刚才我说了一个例子,我第一天上私塾,我父亲跟老师表演给我看的,一生不能忘记;另外我受这个因果教育也是终身不忘。这个教育是在哪里受的?在城隍庙。在中国每个城市都有城隍庙,城隍庙里面都有阎王殿,十殿阎王,那个阎王殿它是用泥塑的,造什么样的罪业,受什么样的果报,那个看了很恐怖。母亲每年总会到城隍庙里去烧几次香,庙会的时候都去参加,带著我们这些小孩看这阎王殿,一面看一面告诉你,你看你做这个坏事将来就受这个报。这差不多都是五、六岁的时候,印象非常深刻,就影响一生。你能说这个教育不好吗?一生无论在什么时候,看到这恶的念头、恶的行为就会想到恶的果报,自己就会收敛,就不敢去做,就不敢去想。这是我自己亲身的经验、亲身的经历。

  别人毁谤我,我不敢毁谤人;别人侮辱我,我不敢侮辱人;别人陷害我,我不敢陷害人。不但不敢,学佛之后开了一点小智慧。这个小智慧开了,那就像《金刚经》上所说的,我们的心善、言善、行善,还要遭遇这些zai 难。那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这是我们过去生中所造的罪业,应该要堕恶道,因为有这些人给这些zai 难给你受,这个报就报掉了,所谓是重罪轻报,将来在菩提道上就一帆风顺。想佛讲的这个话有道理,愈想愈有道理,所以就欢喜接受,依教奉行,这个样子真的业障轻了,业障化解了,所谓是烦恼轻,智慧长。学佛,我今年学佛五十三年了,真的是一年比一年殊胜,年年都有这些zai 难,自己晓得过去生中造作罪业太多太重了,还是不断在消,可是前途真的像经上讲的,前途是一片金色光明,真正是法喜充满。

  我们不但自己认真在学习,同时也帮助别人学习;不但有言教,我们有身教,我们真正做到。佛家常讲感应,这个不可思议的感应真的现前了。现在一般人重视的,一个是财富,一个是聪明智慧,一个是健康长寿。那你看看我虽然是没有钱,可是无论想做什么事情,做的事情都是社会福利事业,只要想到,常常提到,就有人送钱来。真正是佛家所说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还没求,它就有应了。聪明智慧的增长,这是从我讲经四十六年,诸位要常常听你就会明了,你会体会到我年年讲的不一样,从这个地方看到是智慧增长。健康长寿那更不必说了,你看看这个形象就知道了。所以佛法不骗人,圣贤的教诲对於我们决定是有利益。

  因此教育一定是从家庭,一定是从孩童,所以我们有这个意思想办一个仁爱和平学校。这个学校从哪里办起?从幼儿园办起。四、五岁就可以来上学,聪明、身体好的三岁就可以来上学。幼儿园上学,我们学校来照顾,当然他还要回家去父母照顾他,但是我们希望幼儿园毕业的时候,能过到六、七岁上小学,小学就要住学校,就由老师来教你;老师一定是对於伦理道德有相当修养。我们从小学再办到中学,再办到大学,再办到研究所,我们办一个完整的学校,使这些学生能够有二十年的时间不受社会染污,完全天天接近圣贤的教诲。这样的薰习,这个社会的染缸他就有免疫的能力,他就不会被社会所染污。

  中西随功先生:我们这次的访问已经到尾声了,我也非常的感受到,宗教徒、宗教的人士都要向全世界的宗教徒推行仁爱和平的宗教教育和社会教育。仁爱和平的社会教育,这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根本,也希望全世界的宗教徒和宗教家都要齐心合力的来推行这个教育,具体的落实到我们生活当中。我们非常尊敬净空老和尚他用实际行动,已经做出了很多很多实际行动来祈求世界和平;为了社会安定,为社会做了很多事情。比方说卫星放送,还有老和尚要建立「仁爱和平国际大学校」,我们非常的感动,也非常的希望老和尚对这点来为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开示。

  净空法师:这四个教育在目前可以说都有严重的问题,家庭教育,不但在外国没有,在中国现在也看不到了;学校教育,中国现在完全走西方的路子,所以学校里面已经没有伦理道德的课程;社会教育,诸位都很清楚,你每天从报纸、杂志、媒体的传播,现在加上网际网路,所以诸位都知道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所以在这些年来我到处奔走,就是跟许许多多宗教家、宗教的传教师接触,希望他们真正能够发挥爱心,这还有一线的光明,希望从宗教教学能够把家庭、学校、社会伦理道德把它带动起来。除这个方法之外,实在我还想不出有更好的办法。

  可是宗教,现在社会有很多人对它产生误会。这个误会不是没有原因的,我们决定不能怪人,回过来想想要怪自己。为什么别人对我们产生误会?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好,我们自己做得不够。所以我常常说,以佛教来说,在家的佛弟子最低限度你要做到三皈五戒十善,如果这三样都做不到,那就不能怪别人轻视你,不能怪别人说你迷信;出家人最低限度要能够把沙弥律仪做到。现在出家在家有没有做到?没有。所以别人对我们怎样的误会、批评,我都觉得那是应该的,我们不能够怪罪别人,我们回过头来自己要反省,要很认真、要很努力。

  我勉励我们在家同修,经教是需要研究,落实更重要,人家是看你生活行为,看你处事待人接物,他不听你的这套理由。理论是提升自己,我们对社会,帮助社会、帮助一切众生是要用行动,也就是古人所讲的身教重於言教。我们自己不能落实,换句话说,佛法殊胜的利益我们得不到。果然你能够把三皈(三皈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五戒、十善做到,肯定你的命运会改变,真的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求财富得财富,求富贵得富贵,求儿女得儿女,求长寿得长寿,有求必应,为什么?你是善人。出家真正能够把沙弥律仪做到,无论你修学哪个宗派,你基础有了,根基有了,你将来开悟证果,我们念佛的人往生,你真有把握,得从这上面奠定基础,从这个地方下手,如果不从这下手,这就难了。

  所以学问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够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变成自己日常生活,那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处?有什么价值?我们读《论语》,你看《论语》开头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把教学的成果显示出来了。你真的肯学,你就常生欢喜心,不亦乐乎。这种快乐不是外面的刺激,是内心里面生的喜悦,真乐!朋友,那是志同道合,志同道合的人我们在一起研究讨论修学,这很快乐;纵然别人不知道,我们并不炫耀自己,我们不会责备别人,通情达理,这个人生多么有意义、多么有价值!我常常讲提升自己的灵性,不断把自己的灵性向上提升,物质生活纵然清苦一点,精神生活非常丰满。好,我解答到此地。

  主持人:非常的感恩上净下空老和尚给我们宝贵的开示。

  中西随功先生:感谢师父慈悲指导。

  主持人: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以后我们的「仁爱和平讲堂」会经常的邀请不同国籍、不同背景、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士来跟我们讲解仁爱和平、伦理道德的教育观念,落实多元文化、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仁爱和平的局面。更希望藉由这次「仁爱和平讲堂」的开播,能够带给宇宙间、人世间更祥和、更仁慈、更博爱、更和平。谢谢各位。

  净空法师:我们希望将来,像中西先生能够就讲经、就伦理道德,我们多做几次讲演。对,教材都准备好的时候,或者是到台湾、或者是到香港我们摄影棚里面去录,录了之后在电视上播放。不要紧,明天、后天还有时间。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7-22 16:22

诸位同学,这次我们在日本访问,中西随功法师一直都是陪同我们。在日本我们跟华藏电视台的负责人陈彩琼居士建议,卫星电视台开一个节目「仁爱和平讲堂」,在日本我们录过几个小时,好像有六个多小时,将来制作出来之后,每个星期播两次。这个节目我们可以邀请学者、专家、各个宗教的传教师,给我们谈谈怎样化解冲突,促进社会的安定和平;同时也接受访问,用访问的方式也很受大众的欢迎。中西随功教授他也来到这个节目,提出两个问题,他的说话我们在日本都把他录下来了,当时我没有解答,因为没有时间,所以我们在此地再来解答,把他的提问跟我们的解答可以经过后续的制作连接起来,在电视台播放。

  他说的话说得很多,说了大概有十分钟,很多都是客气话,也有不少赞叹的话,我想这些不要重复了,我们就直接提他的问题。他的问题大意是说,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讲宗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一切宗教都主张仁爱和平,所以关於人类追求和平,他说我想请教法师,第一个问题是生存方式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心的问题,心理问题。这两个问题实在说,就像他自己所讲的很尖锐。

  生存方式的问题,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存几十万年了,这是从考古学家告诉我们的;从发明了文字到现在,差不多也有一万多年,在这个世界上;从文字演变成文明,至少也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中国的历史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民族,其中保存得最完整的,那就是中国人很重视历史。在古时候并没有「历史」这个名词,也没有历史这个观念。历史这个观念跟名词,如果讲到最早,那应该起源於《春秋》。现在儒家五经里面的《书经》是历史,《春秋》是历史,《春秋》是孔子做的。传《春秋》的有三家,现在诸位晓得《左传》左丘明的、《公羊传》、《谷梁传》。孔子记载只记一个纲目,详细内容没有记载,而这三家依照孔子所说的纲目,把里面内容补充进去了。所以在中国的史书,第一个是《书经》,第二个就是春秋三传,接著那真正是历史时代确定,司马迁的《史记》开端,《史记》是通史。往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绵延下来之后,称为中国的断代史,那就有很详细的记载,这是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所没有的。

  所以,从中国史书里面记载,至少可靠的记载有四千五百年。人类经过这么长的历史,今天我们还要问生存方式的问题,这不是一桩怪事吗?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那我们就想这个原因,大概是我们现在生存方式出了问题,你才会提出这个问题。要不然,我们就以中国来说,就是走向文明的生活,至少记载也有四千五百多年历史了。这四千五百年前是怎么样活下来的,而且活得非常美好,真正是多彩多姿,跟西方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近代这二百多年来,真的出了问题了。中西随功先生是日本人,日本、韩国(南北韩)、越南这些地区是直接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家地区,到今天确实经历西方文明的冲击,出现问题了。

  在过去,尧舜禹汤他教我们怎么生活?他教导我们不外乎伦理道德,所谓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生存的方式。尧舜距离我们现在四千五百年了,是孔子心目当中的圣人,这个教训一直到前清的末年中国人都遵守,遵守就没有问题,我们生存方式非常美好,这个教育就是伦常道德。中西先生今天提出这个问题,我并不感觉得奇怪,为什么?现前的社会伦理道德不讲了,伦理道德已经不存在我们生活之中了,於是社会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古书里头讲得很清楚,伦理道德如果废弃了、疏忽了,这个社会必然是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整个社会动乱了。今天社会动乱到极处,天灾人祸层出不穷。所以我们要问,这生存方式在现前这个社会我们怎么活下去?用什么方式活下去?於是我们会想到这个问题提出是正常的。

  在乱世,我们如何能够得到一个平安、幸福、美满的一生?我相信这是大多数人心目当中所希求的、所向往的,答案还是要遵守古圣先贤教诲。中国谚语说得很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谁是老人?孔子是老人,孟子是老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是老人,这些老人留给我们这些教训、这些典籍,那就是老人言。你不相信,你不去理会、不去学习,那么眼前的这些动乱、灾祸你就得承受,这就是吃亏在眼前。

  现在问题出现了,古圣先贤的教诲有这么重要吗?现在这个世间对这个问题疑惑的人有多少?我们常常听到,这个东西是旧东西,不合时代了,你学这个干什么,学这个有什么用处?这些疑问我们听得太多太多。我走过世界许许多多国家地区,接触各个阶层的人物,十之八、九都是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看法。而对我们学习宗教,学佛,读古人的东西,研究古人东西,效法古人,他们都感觉得奇怪,好像认为我们这些人反常,真的,跟他们日用平常不一样。然而他看看我们,我们的形象摆在此地,他看到我们生活得很快乐,无忧无虑,无有牵挂,烦恼少,忧虑少,牵挂少,他很羡慕。所以他虽然排斥,虽然怀疑,他也欢喜来接近。

  大多数人接近,大概头一个问题要问我的:法师,你是怎样保养身体?都问这个话。由此可知,他对於健康长寿之道,他很关心,他看到我这个样子他很想学。他们知道我年岁很大了,再过两年八十岁了,许多人比我年轻很多,小我十几岁,站在我旁边看起来都比我衰老,无论在形象、在体力、在各个方面,他不如我。从形象上他们自自然然就提出来不少问题,来问我怎样能够得到健康长寿?我的回答:心地清净慈悲,回归自然,古人所讲的返璞归真,那你就得到了。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要怎么落实?还是落实到古人的教诲,父子有亲,君臣有义,这个伦常就是自然,这个伦常就是璞、就是真。返璞归真,那你就晓得五伦、五常是璞是真,我们今天违背了。

  今天的社会,父子有亲成了问题,报章、媒体常常报导家庭的变故,儿女杀父母,父母杀儿女,兄弟相杀,夫妻相杀,这个事情现在不是新闻了,是很平常的事情。这个事情这就是反常。这个常就是伦常,跟伦常完全相反,伦常是一家人相亲相爱,这是正常的,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君臣有义,这个君臣就是今天讲的领导与被领导,被领导对领导不忠,领导对被领导不仁,这个事也很平常,所以叛逆的事情现在也是司空见惯。这都是眼前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要肯定古人的教诲,不是他的发明,不是他的创见,是什么?是自然。

  古人懂得大自然的法则,懂得自然的运行,所谓是随顺自然。诸位想想,夫妻结合自自然然就生子,就会产生父子关系,这是谁发明的?不但从自有人类就有这个,那个时候人类没有文明,还没有文字;我们再仔细观察所有一切动物不都是这样的吗?看现前的动物你仔细观察,跟太初有什么两样?在这个地方我们体现到自然的大道,自然的法则,自然的运作。所以,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自然之道;亲、义、别、序、信,这是随顺自然之德,这就是东方人所讲的道德。所以你要晓得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你能够明了大自然这是道,明道,随顺大自然这是德,行德。明道行德,宇宙是和谐的,地球是和谐的。

  中国《易经》里面讲的「太和」,太和就是宇宙和谐,没有冲突,没有矛盾,没有对立;地球是和睦的,本来和睦。地球上所生的一切生物,这个生物有动物、有植物,实在讲矿物还是生物,只要生在这个地球上,在地球上出现,都有它的道与德,或者我们讲道理,大家好懂,讲道德深一层了。都有道,都有德。它是自然生态里面一个环节,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这个生态不平衡,少了也不平衡,这个道理能体会的人不多。

  所以,我常常跟一些朋友们讨论这个问题,我用这个身体做比喻大家容易明了,父母生了我们这个身体,这身体外面看,眼耳鼻舌身五官,里面五脏六腑,从外表一般人所忽略的毛发,这是我们身体的生态,它都是均衡的,它都是和睦的,决定不会有冲突,决定不会有对立,我们这个身体才健康、才快乐。如果我们这个生态失掉平衡,问题就来了。五官,眼、耳、鼻、舌、身,这是道,我这样的说法诸位容易懂,这自然的,自然生态。眼能见,耳能听,鼻能嗅,舌能尝,身能触,这是什么?这是德。我从这上讲什么叫道、什么叫德,大家就容易懂。然后你再把它扩大,地球就像一个人身,宇宙就像一个人身,你就容易体会到什么叫道,什么叫德。

  所以道德不是哪个人发明的,不是哪个人创造的,自然而然。佛家有一句术语叫「法尔如是」,就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没有理由的,天然的。你能随顺,眼能见,你随顺它你就得受用,你要想改变它,那麻烦就来了。眼它能见,耳能听,现在我要改变,我要眼能听,耳能见,你麻烦就来了。你怎么改变?用外科手术把视神经移到耳朵上去,把听的神经移到眼睛里面去,动外科手术,那你什么?你违背了自然,你破坏了自然,到最后怎么样?眼也瞎了,耳也聋了,这就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以为你很聪明,你能够所谓是人定胜天,天就是自然,你能够胜过自然,你可以改造自然。

  今天很多人对於自己的生理真的用外科手术来改造,最明显的、最普遍的,整容,那是破坏你身体的自然生态平衡。你今天用机械移山倒海,改变自然环境,虽然得一时之利,招来怎么样?招来的是zai 难!我们身体不遵守父母生下来这个身体,要想任意改变自己,你得来的是zai 难、是人祸。我把天灾人祸这样子来说,你不难懂。任意破坏身体,不知道保养身体,你得来的祸害;任意破坏我们居住的环境,那你得到的是灾害,灾害是什么?所谓是地震、水灾、风灾、火灾,自古以来还加上个战争,天灾人祸。怎么发生的?都是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而发生的,因此,纵然许许多多人说古时候这种生活方式不适合时宜了,那我自从读书明理之后,我觉得古人的生活方式很好,我很喜欢,所以我依然健朗。

  我们穿的这个衣服,这个衣服是明朝的服装,中国出家人没有改变服装,穿的是古装。这个衣服穿得很舒服,宽袍大领,给一般人一个感触是没有压迫感。你看现在人穿的衣服紧身,把一身包得紧紧的,一看好大的压力,不自在!礼服,古人的礼服是海青,古时候这个衣服上都绣花纹,纹章,纹是绣刺,章是花纹表示他的身分地位,现在所讲的阶级。我们这次在日本曾经到过一家中国的餐馆,进到他那个小客室里面,家俱大概还是清朝可能是宫廷里面这些古老的家俱,太师椅一套,我坐上去,都是雕的是龙,扶手是龙,后面撑的也是龙。我就叫人看一看,你看看这个龙有几个爪?这个大家都没有注意到,我提醒大家细细去观察,每个龙都是四个爪,四个,四个爪表示他的身分地位,亲王,这套家俱从前是亲王府的。如果是皇宫里面,这个帝王是五个爪,这龙是五个爪,在满清时候三个爪是贝勒。

  所以这就是,他们穿的衣服也是一样,都是龙袍,但是那个龙的爪多少不一样,皇帝是五个爪,亲王是四个爪,贝勒是三个爪,你在这里就区别了。文武百官他的章服都表示他的身分地位,便於行礼。长幼有序延伸就是尊卑有序,地位有尊卑,地位卑的向地位高的要尊敬,便於行礼。现在除了军队军官还有这个阶级,文官就没有了,在一起也不知道谁大谁小,没有法子分别,古时候清清楚楚。民间士农工商衣著都不一样,一看你这个社会上是从事於哪个行业的、哪个身分,这叫文化。所以,古人这个生活方式好,我们很羡慕,我这一生还是过古人的生活,很自在。你说我落伍,我想想我没落伍,为什么没落伍?我没有参加你的队伍,我怎么会落伍?我入了伍我才会落伍,我没有入伍。

  所以这个生存的方式也就是生活的方式,我觉得还是要依靠古圣先贤的教诲,基本的教诲《弟子规》,非常简单,非常扼要,生活的标准,我们依照这个过生活,你一生幸福美满。在佛法里面讲持戒,持戒就是儒家讲的守礼。圣贤人教导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决定不要违犯,教我们可以做的,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做。所以戒律有止持、有作持,作是你应当要做,对自对他有利益的,於人於己没有利益的应当禁止,你从这里下手,《弟子规》是基本的戒律。出家基本的戒律是《沙弥律仪》,你不能不做到,你不做到你就不行,这是生活方式。在家人依三皈五戒十善非常圆满,中国的东西好,《弟子规》比三皈五戒十善讲得还要明白、还要清楚。

  第二个问题,我就想中西先生问的是心理问题,大概就是存心,我们今天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要用什么心?这个问得好。儒家这是伦常道德心,你这生就很圆满了,在大乘教里面叫菩提心。菩提心也很难懂,我最近这十几年讲经把菩提心讲成五条,大家好懂。真诚心,这是菩提心之体,在经里面讲是至诚心,在论里面讲的是直心,《起信论》讲直心,经论合起来就是真诚。一定要记住,别人对我不真诚,我对人要真诚。为什么?因为他要随顺烦恼过日子,我要随顺圣贤教诲过日子,那我们两个不一样。不能说他对我不诚实,我对他何必要诚实,那你就跟他走了,错了,他跟我走是对的,我们跟他走,错了。

  我们用一味真诚心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用清净心,清净心不染污,平等心没有贡高我慢,决定没有歧视,用正觉心决定不迷,觉而不迷,用慈悲心,大慈大悲,决定没有自私自利。心的问题你掌握到这个,你就把自己本性、把自己的真心找回来了。我们如是存心,如是生活,决定不会错,决定是幸福的、是美满的,前途呈现是一片金色光明。所以,他提出这个关於人类追求和平安定,离不开圣贤教诲,离不开伦理道德。由此可知,伦理道德是永恒的、是超越时空的,我们应当要遵守,应当要学习。现在时间到了。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7-22 16:25

提出第二个问题,问的是《无量寿经》上一首偈颂,《无量寿经》的教旨。这个偈颂是「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这是一首半的偈子,六句,他希望我能把这六句偈做个简单的说明,供养仁爱和平讲堂的听众。问得也很好。

  经论上的经文,无论是长行或者是偈颂,诚如古人所说「世间好语佛说尽」,这话是真的,又何况佛经典里面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所以,经典今天讲到翻译,怎样从中文、从梵文、从巴利文翻译成外国文字,那是相当不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大经大论上都说,像《华严》、《大智度论》都讲到「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世间绝顶聪明智慧的人不懂佛法,他对世间法没有问题,对佛法就不行了。为什么?同样是这个文字,为什么说世间智慧不能解?这里头有个道理,什么道理?世俗的文字我们可以讲,讲到六道,六道我们人道往上去有二十八层天,层层不相同,一层比一层殊胜,但是都是六道。六道众生起心动念没有离开意识。换句话说,我们的思考,我们的言语,都是从意识心里面流出来的,诸佛菩萨他们的言语、他们的行为,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出来的。就像两条河流,同样是河水,源头不一样,一个源头是清水、清流,意识心里头流水是浊流,叫五浊恶世,这怎么会一样。所以用意识心你怎么能够解佛法?佛法是清净心里头生的,道理在这个地方。

  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晓得世间人没有能力了解佛所说的意思,没有法子。那要人说,什么人说?过来人说。过来人就是佛家标准,能信、能解、能行、能证。中国古来的这些翻经的大德,无论是出家的法师、在家的居士(居士里面有很多修行证果的)不是凡人,他们来从事翻译工作,所以这个经典才翻得这么好,好到超过梵文,这点诸位总是要明了。经典是佛说的不是佛写的,佛是当年天天跟大家上课,讲经说法就是上课,每天上课,并没有记录,没有文字。跟孔老夫子当年教学一样,孔夫子当年教学也没有教科书,没有文字记载。那经典怎么形成的?这我们同学都知道,佛灭度之后,这些弟子们聚集起来开会,想想什么时候我听佛讲经,大概讲的什么,这些我们重复说出来,把它记下来,整理成为经典。

  所以经典是后人、学生们记录的,不是佛亲自写的。这个记录的东西佛也没看过,靠得住靠不住?靠得住。为什么说靠得住?他这些记录的学生都是证果之人,至少阿罗汉以上,大阿罗汉,大阿罗汉是法身菩萨,称大阿罗汉,不是凡人。这其中有很多是古佛再来,像舍利弗、目犍连这古佛再来。在家居士里面,那诸位晓得,你看《无量寿经》前面十六正士,这十六位是等觉菩萨,这哪里是凡人!佛灭度一千年,佛教传到中国,这像法时期,大量的梵文经典流入到中国,在中国把梵文翻译成汉文,主持翻译的人、从事翻译工作的人也都是修行证果的人。从前李老师告诉我,参与翻译工作至少都是三果以上,三果阿那含,不是凡人。

  所以现在我们汉文经典也好,梵文经典也好,翻成西方文字,里头问题很多,错误百出。从前李老师说这个话,我总感觉到他老人家讲得太过分一点,过失是不免,说过失百出这太多了,怎么可以这样说。以后学习经教才真正知道,老师这句话千真万确,一点都不过分。这是我们在学习内典研究讲座,我说过很多次,一点都不假,一点也不过分。

  这就说明中国人祖宗积德,这是没有话说的。在我们至少是有文字记载的四千五百年,中国人都遵循伦理道德生活,这就是积功累德。所以有感,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他就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尤其是国家领导人,在中国过去的帝王大臣他们诚心诚意来学习,感动诸佛菩萨应化到这个地区从事於翻译工作,教化众生,翻出来的经典比原文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话都是从前老师跟我说的,不是一个人说的,方东美先生也是这么说法,有过之。这过之恐怕太难了?能讲得通,为什么?因为经典不是佛写的,是佛弟子记录的,那就真有过之了。就是意思完全保留,没有错误。这是世尊灭度之前教导我们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所以意思正确,没有错误,而文字比梵文还要华美。

  因此,佛经在中国通过汉文翻译之后,读汉文经典足够了,不用再去读梵文经典了,所以梵文经典在中国不受重视,失传了,大量流通汉文,失传了。我当年初学佛对这个很怀疑,为什么这么多梵文的原典会失传,没有人保留?方东美先生告诉我,就是翻得太好,中国人可以肯定,依照这个华文经典去修学决定没有错误,用不著这些梵文经典。你就想到过去中国人的自信心多么强。中国最近这二百年来受这么多苦难,第一个因素是什么?从前胡秋原先生告诉我,丧失民族自信心,他话讲得对。古时候中国在世界上是个强大的国家,自信心之强我们无法想像,哪里像现在提起中国东西都打问号、都怀疑,所以要受这么多苦难。这是说翻译的人要真正修行,要真正证果,证果就是契入境界。

  我们今天学佛为什么不能够契入境界?这经典上说得很好,你有障碍,你之所以不能契入境界,你有障碍,这个障碍叫业障。业障太多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业障,《地藏经》上讲的话。佛说法有善巧方便,把无量无边的业障归纳为三大类,第一个业障就是烦恼,无明烦恼,第二个是尘沙烦恼,第三个是见思烦恼,具足这三大类的烦恼,就出现六道轮回的现象。要知道六道轮回本来没有,六道轮回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三种烦恼变现出来的,变成六道轮回,变成十法界。所以,佛告诉我们最严重的是见思,见思是什么意思?「见」是见解错误,「思」是思想错误,也就是说,你对於宇宙人生万事万法你看错了,看错了就是见惑;你想错了,想错了就是思惑,思想错误。你看错想错,你说出来当然错,你做的也是错,这叫什么?造业,错了就是造业。造业於是乎就有果报,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因果报应,你造作的善因就有好的报应,你造作不善,那就有恶报,因果报应就在六道。

  六道里面,三善道是善因变现出来的,三恶道是恶因、恶行变现出来的,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你真正是通达了解,你就不会再造恶业了,不造恶业决定不堕三恶道,但是这个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你出不了六道,所以恶不能造,善也不能造。为什么?你造善业你生三善道,三善道跟三恶道都是报应。我们学佛的人明白,三恶道是消除你的恶业,消业障,你在那里受罪,消业障;三善道是消你的福报,你作的有福,福也要消掉;真如本性里头没有祸也没有福,这叫清净。所以学佛的人叫修什么?修净业。净业怎么修法?断恶不著断恶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永远保持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叫净业。净业里头没有六道轮回,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这三种烦恼在《华严经》里面没有用这个名词,它换了个名词,《华严经•出现品》里面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个话说得好,这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信心。一切众生包括我在内,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来的智慧,都有如来的德能,都有如来的相好。这三桩事情要用现代话来说,我们讲得粗一点、俗一点,大家好懂,相好是什么?福报;德能是什么?德能是技术、能力;智慧,这三样东西都是我们现在想求的。我们希望我们自己有智慧,最好有超人的智慧,真的,佛跟我们讲每个人的智慧是平等的,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我们的能力叫万德万能,没有不会的,没有不能的,没有做不到的,这是你自性本来具足的;相好是福报,「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以智慧是圆满的,德能是圆满的,福报是圆满的。

  世间人今天所希求的,还不就这三桩事情!头一个想发财,发财是属於福报相好;第二个想自己有能力,很能干,多才多艺,这属於德能;第三个希望自己有智慧,还是求这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我们现在失掉了,怎么失掉?妄想、分别、执著,失掉了,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三种烦恼,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这样一对照好懂!我们修行修什么?只要把烦恼去掉,把障碍去掉,智慧、德能、福报是自己本来有的,一丝毫都不欠缺,它就现前了,你就得受用了。如果你这三种烦恼都具足,你是六道凡夫,你的性德就是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相好,那你是一丝一毫受用都得不到,那怎么办?要靠修。

  自己家里本有的,譬如说你自己家里有金矿、有银矿,矿产非常丰富,你是世间第一富人,但是怎么样?没有开采,埋在地底下,现在每天还是捱饿,这就是凡夫,虽有你不得其用。你要生活怎么办?生活要想办法打工,临时赚一点钱临时用,我们今天讲修福。佛也教我们怎么个修法,你怎样修福报,怎样求聪明智慧,怎样求健康长寿,这是你所希求的,能不能得到?能。打零工得小的,像如来果地上那是没有份的,看你做多少,你才能够得多少报酬。佛教我们打工是怎么个打法?你想得财富,财富是果报,它的因是财布施,你肯修财布施,你才能得财富。六道里面发大财的,拥有亿万财产的这些豪富,都是他过去今生修的布施多,他得来的果报,有因果的;过去生中没有修,那你这一生穷困。

  聪明智慧是果报,法布施是因。你吝法,法不肯布施给别人,你得愚痴果报。佛法里面,诸位常念《弥陀经》,《弥陀经》上有一位周利盘陀伽,诸位都晓得。这个人是佛弟子之中最笨的一个,最愚痴的一个,很难调教,他没有记性也没有悟性。他哥哥也出家了,也都是佛弟子,哥哥看这个小弟很可怜,没有能力出家,什么事都学不会,其笨无比,教他两个字,教上一个字,下一个字不晓得;教下面这个字,上头忘掉了,你说有什么法子?哥哥想送他回去,佛陀看到了(释迦牟尼佛看到了),叫他过来,告诉大家不要紧,留他在此地。佛陀教他两个字,教他念「扫帚」,天天派他去扫地,拿著扫帚扫地。也是很麻烦,你教他扫帚,教他扫,不知道有帚,知道帚,扫忘掉了,这样的人。世尊有善巧方便,过相当一段长的时间他开悟了,佛才告诉大家,周利盘陀伽前生是三藏法师,为什么会得这个果报?给人家讲经说法的时候总要留一手,不肯完全教别人。为什么?怕别人超过自己,心量很小,所以教人只教一半,不肯完全教,得这个果报。

  所以佛说吝财得贫穷果报,吝法得愚痴果报。你干的什么因,你就得什么果报,就这么一桩事情。我们这个道场法宝很多,要流通、要结缘。如果摆在那里不肯流通,不肯跟大家结缘,将来我们这些人果报大概比周利盘陀伽还不如,一点智慧都没有,愚痴到极处。怎么能干这个事情?欢欢喜喜流通,欢欢喜喜介绍给别人,你的果报是得聪明智慧。每个人都有悟门,有人悟门是敞开的,那心量大,什么都愿意欢欢喜喜的愿意帮助人,愿意先成就别人,后再成就自己,菩萨发心。自己要守住这些东西,自己守住如果自己又不读不看,又不给别人看,愚痴果报,不能再干这个事情。从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知道就不干了,要反其道而行之,舍己为人。所以这些道理我们不能不清楚,不能不认知,然后读佛经,经典里头字字句句无量义你就能看得出来,你能看出来,智慧开了。

  这六句偈,「其有众生」。这是佛法里常说的佛度有缘人,这个「其」就是有缘,众生很多,哪个遇不到佛光?佛光遍照,佛光普照,佛光没有障碍,哪个人不遇佛光。佛光是自性般若光明,佛光是遍照、普照,而你照不到自己,这什么原因?业障障碍住了。像阳光之下我们偏偏打一把伞,遮住它不给它照,就这么样子。这把伞是什么?就是见思、尘沙、无明烦恼,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著。你只要有这个东西的话,障碍住了,佛光虽然遍照、普照也照不到你,虽照不到你,你并没有离开,只是你自己有障碍而已。

  「遇斯光者」。遇斯光就是被照到了,那照到的时候我们就晓得,他障碍已经除掉了,他要不除障碍,他不会遇到这个光。阳光之下我把伞收掉,不要,丢掉了,那你就遇到了。由此可知,诸佛菩萨教我们没有别的,放下业障而已。我这一生学佛,比我同年龄的一些同学,确实我超过他们。当时像赛跑一样,我们是一条起跑线的,我跑到最前面。什么原因?老师的关系太大了,所以我们学佛这一生有没有成就,老师是枢纽、是关键。教我佛学第一个老师,章嘉大师,他教我看破、放下,把菩萨修行成佛秘要传授给我。放下什么?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你能放下一分,烦恼轻一分,智慧就长一分;智慧不要学,智慧是你自性本具的般若,就是福报,此地讲的福报,自自然然就往外透。你要不肯放下,那就没有法子,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你放下一分就帮助你看破一分,看破一分又帮助你放下一分,看破、放下相辅相成,互补。放下是功夫,看破是智慧,放下是烦恼轻,看破是智慧长,智慧长帮助你放下更深,放下更深又帮助你智慧更往上提升,相辅相成,你就做这个功夫,不断的要放下。我们做学生的人对老师尊敬、听话,老师教我这么做,我就真干了,干了真有效果。所以我跟他学了三年,三年在这上用功夫,以后他老人家圆寂了。隔了一年我认识李炳南老居士,我辞掉工作到台中跟他学教,跟他十年。那个看破、放下奠的基础产生效果,我听经能听得懂,能够理解义趣,能够依教奉行,自己真得利益了。菩提道上重重难关,那个难关是过去今生所造的不善业,这个都能够突破,是辛苦一点,但是业障消除。这个业障一除,智慧增长,德能、福报都现前了。

  遇斯光者,「三垢消灭」。三垢是贪瞋痴,所以你要放下,放下悭贪,布施。布施教我们放下悭贪,持戒教我们放下恶业,忍辱教我们放下瞋恚,精进教我们放下懈怠,禅定教我们放下散乱,般若教我们放下愚痴。佛教菩萨六波罗蜜,你修这六法,消除你的烦恼习气,垢是代表烦恼习气,这样才能够成就。你要不认真去做,修布施,修布施不断悭贪,有没有这事情?有,我为什么修财布施?希望得大财富,为什么修法布施?希望得大聪明智慧,你有条件的,你有希求的。能不能得到?能得到,得到的不多,完全看你施跟报成比例。如果你只是布施不希求果报,根本连果报这个念头都没有,那你得来的果报不可思议,与性德相应。里面还有自己,还有我执,还有我见、我执,你所得来的是有限度的,就是你的修因跟果报完全成正比例,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所以菩萨布施一文、二文钱,他的福德遍法界虚空界,为什么?随著心量拓开了。万法唯心,心造万法,他跟真心相应,真心没有边际,所以福报没有边际。妄心就是意识心,有边际,有界限,所以你修的福就有多少,能力、聪明智慧,亦复如是。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三垢消灭是要修,不修灭不掉。不是说我每天念念这个经,贪瞋痴就断了,找一个仁波切,找一个法王、活佛给我灌灌顶,我贪瞋痴就消灭了,没有这个道理,很多很多人都把这个灌顶的意思搞错了。

  我第一个老师章嘉大师,密宗大德;我有一个好的道友黄念祖老居士,他是密宗的金刚上师,你看他在《无量寿经注解》里面解释灌顶,那个讲得好,那正确的,灌是什么意思?灌是传授、灌输,顶是什么?顶是最高的佛法。换句话说,灌顶两个字就是把最高的佛法传授给你,灌输给你,这叫灌顶。不是用一点水在头上淋一下就是灌顶,如果那个是灌顶的话,现在每天我们冲凉的时候用莲蓬头,那不叫大灌顶!水冲一下我们的烦恼习气都能冲掉吗?冲不掉,所以你要懂得这个意思。水是代表甘露,是代表清净,是代表正法,那个灌是象徵的,你自己要真正体会到,依教修行,正信、正解、正修契入境界,这三垢真的消灭了。

  这个事情理可以顿悟,事须渐修,这是古来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的话,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磨炼,把贪瞋痴磨掉。贪瞋痴年年少,月月少,天天少;智慧年年增长,月月增长,天天增长,你的功夫成就了。那个时候真的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不求也应了,何必要求?自然它就感应。

  「身意柔软」。柔软是没有烦恼,这讲第一个果德,轻安自在,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欢喜踊跃」。这个欢喜踊跃就是孔夫子在《论语》里面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得到法喜了,佛法里叫法喜充满,大乘经里佛常讲的常生欢喜心。「善心生焉」。这个善心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你自自然然跟诸佛菩萨一样,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你就有应,这叫善心。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就像观世音菩萨一样。我们也印了不少千手观音跟大家结缘。千手千眼,眼是见到,见到手到,千手千眼表这个意思,这就是善心生焉。这六句经文我们果然能够理解受持,受用无尽。现在时间到了。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