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从佛学与经济学角度谈幸福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7-15 00:02     标题: 从佛学与经济学角度谈幸福

 幸福是心灵的一种愉悦、高兴的感受,是人的永恒追求。作为觉群学院居士学佛班的学生,这里试图学以致用,尝试对获得幸福的途径做点简单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和佛教的角度对有关概念做点对比思考。作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难免,敬请各位大德指正。  
      一、经济学中幸福的有关概念
  (一)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生活的一门学问。
  格里高利·曼昆是当代顶尖的经济学家、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在他致学生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讲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萧伯纳,著名的英国戏剧作家、文学家和社会主义宣传家,关于经济学,他曾讲过“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
  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问题。
  世界上的资源,相对于人们“无限的欲望”而言,总量是有限的、不足的,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实际就是面对限制条件下,资源(包括时间、金钱、物资等)利用最大化的问题,社会和每个人都面临稀缺性(这就是限制条件),所选择的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对家庭或者个人而言,所追求的即是自己的最大幸福。
  (二)经济学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
  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被称为经济学中“最后一个通才”和当代经济学的“掌门人”)提出了这个幸福方程式:
  幸福=效用/欲望
  从这个公式来看,获得幸福取决于两个因素的比例关系:效用与欲望。当欲望(分母)既定时,效用(分子)越大,越幸福;当效用(分子)既定时,欲望(分母)越小越幸福。
  但是,如果有人把欲望作为无限的(其无限性表现为一个欲望的无限大,或是一个欲望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欲望),用中国的一句俗话来讲,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从这个公式看,幸福对他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无论效用有多大,只要它是一个有限的量,与无限的欲望相比,所获的幸福感都是微不足道的。
  (三)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幸福时,通常假定欲望是既定的。追求幸福通常去追求效用(分子)的尽量大,这也是通常世人追求幸福的思路。
  因为尽管从发展的角度看,欲望是无限的,但在某一个阶段内,当一个欲望未满足前,我们可以把这个欲望作为既定的。当欲望为既定时,人的幸福就取决于效用。
  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一个人有100元钱可以用来买米,附近可以买到的米价格是2元/斤,但是经过几家比较后,发现同质量的米在稍远地方只要1.8元/斤,同样的钱买同样的米50斤后,还节约了10元钱。效用明显扩大,就会为此而感到高兴。这也就是产生幸福的简单模型。
  人的欲望,需要用各种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物质产品(或劳务)需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但自然赋予人们的资源是有限的。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做出选择。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同一种资源又可以满足不同的欲望,经济学正是要研究选择即资源配置问题的。所以中国政府最近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增长的发展,对于人均自然资源保有量很少的中国来讲是非常必要的。
  (四)从佛教角度看,与扩大分子(效用)相比,更加重视缩小分母(欲望)。
  佛教既有扩大资源效用的途径和方法(本文暂不做论述),使资源利用的效果更好,又有如何认识和对待人的欲望的内容。而且佛教对人的欲望分析非常深入,这里从认识和对待欲望的角度先做点介绍。
  二、佛教中的少欲知足是追求幸福的重要途径
  (一)佛教中关于欲望的概念
  欲望,重点在“欲”,“欲”(梵语chanda或rajas),又作乐欲,有希求、欲望的意思。说一切有部指从一切心起之作用,为大地法所摄;唯识宗则认为,心捕捉的对象是由作意产生的作用,而不是欲的作用,所以欲不是从一切心起,仅是对愿求的对象所起的别境。
  欲有善、恶、无记等三性,善欲为引起精勤心之根据;恶欲中之希欲他人财物者,称为贪,为根本烦恼之一。
  欲的分类有“五欲”、“六欲”、“三欲”等多种,这里以“五欲”为例,看一下佛教的一些有关解释。
  (二)五欲的内容
  其一,“五欲”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
  (1)色欲,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2)声欲,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3)香欲,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4)味欲,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5)触欲,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称色界、无色界之五欲为“净洁五欲”。
  其二,“五欲”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
  (1)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
  (2)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
  (3)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
  (4)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
  (5)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三)少欲知足是佛教获得幸福的途径和方法
  少欲知足是佛经中经常期勉信众的生活态度。对于自己尚未得到之物不贪求,谓之少欲,对于已得之事法,即使少得亦觉满足谓知足。《长阿含经》卷十二《自欢喜经》云:“郁陀夷,汝当观世尊少欲知足。今我有大神力有大威德,而少欲知足不乐在欲。”又,《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三、两种途径结合会获得更大的幸福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只注重从经济学的途径去追求幸福,结果往往收获的还是一场空。金钱、物质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为了满足自己的种种欲望,甚至不择手段。商家们绞尽脑汁盘算着如何提供更完美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服务,来调动消费者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感受,更提倡用未来的收入来圆今天的享受之梦,大众们也非常容易选择这种种诱惑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这种种外求的快乐是短暂而不长久的。
  “诸法因缘生”,物质资源只是实现人生幸福的某一种因缘。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如果能够一方面要提高资源效用;另一方面,降低自己的欲望,简化自己的生活,达到“少欲知足”,把两个途径结合起来,就会获得更大的幸福。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7-15 00:08

有人说:金钱是一把钥匙,它能打开通往贿赂犯罪之路的大门;有人说:金钱是一面魔镜,它能照射出人性的贪婪;也有的人说:金钱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悦,让你付上一世的不幸。在《增支部》中的《圆觉经》中,佛陀把人类分成三种:一是盲人,这种人不知道如何使自己正确的使用财富,不知如何创造新的财富,他们也无法区分道德上的好坏;二是独眼人,他只有一只金钱眼,而无道德之慧眼。这种人只知道如何使自己占有财富和创造新财富,但不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财富,不知道如何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三是双眼者,他既有金钱眼,又有道德之慧眼。他既能使他已有的财富增长,并获得新财富,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佛教认为财富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是福报、尊严、贡献和地位的象征,佛陀便是福慧俱足的圣者。  佛教主张“依正不二”,所谓“正报”指众生的身体,众生的身体是依过去的业召感得来的果报正体,为二报之一。“依报”心身者,正实之果报也。此心身依止之身外诸物,谓之“依报”。如世界、国土、房屋、衣食等是。《璎珞本业经》上曰:“凡夫众生,住五阴中,为正报之土。山林大地共有,名依报之土。”人生在世的正报是由身体和意识作为享受生命苦乐的载体,而一生中所继承或创造的一切财富,则属依报。财富作为果报的构成部分,在三世因果体系中,具有光明显赫的正当性。因此,在佛法中具有肯定性的合理地位,佛教把追求健康与财富作为人生在世的愿望。《俱舍论》讲:“经说世尊自悟一法,正觉正说谓诸有情,一切无非由食而住。”《增一阿含经》亦云:“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有食则存,无食则亡。”佛教不但不主张人们贫穷,恰恰相反,佛教特别重视庄严国土,这样才能利乐有情。因为贫穷的人饥寒交迫,整天与贫困作斗争,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费尔巴哈有句名言:“没有精神的肉体是动物,没有肉体的精神是神,肉体和精神的统一才是人。”财富和道德可以达到统一,一定的物质财富是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基础。和一贫如洗、饥寒交迫的人大谈道德义务,是虚伪的,只有当人们不用为吃和穿担忧,他们才有可能进一步考虑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将来的幸福。道德与创造财富并不矛盾,并不对立,一个双方平等、自愿的交换一定创造财富,而且这个财富是双方都在创造的,这是符合道德的。佛陀常常告诫我们:比丘们啊,在这个世界上,贫困对于人类来说是痛苦,是求得高尚的精神生活的一大障碍。佛陀进一步说,人类的这种痛苦只有通过社会的方式才能真正得到解决。国家的职责是积极的创造财富,消除贫困,把人民的生活水准提到较高的水平,以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为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铺平道路。获取财富是光荣的,发财不是可耻而是光荣,佛教徒应该是华严富贵的象征,而不是贫穷落后的代表。佛经鼓励人们善用自己拥有的,但在一无所有时也能泰然自若。不应该太依赖自己的财富,也不该把所有的快乐建立在财富上,而该学着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心满意足。不需要害怕拥有或累积财富,也不该沉溺于财富所带来的欢乐,应该有节制地使用自己的财富,帮助那些需要的人。
  既然佛教并不否定财富的作用,那么一个人又应当如何追求财富呢?财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赚钱同样有它的因缘因果之道。中国自古即有善恶因果报应的思想,善业必然产生乐果,恶业必然产生恶果。业为产生果报之因,故又称业因,或因业。由业所报之果,称作业果、业报。一切众生所受的一切果“报”,都是由于“业力”所造成。有业然后有报,有种种不同的业,所以有各种不同的报;前生的善恶业因,成为现在的善恶果报;而现在的善恶业因,又成为未来的善恶果报。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种下的业力,也包括今生付出的努力。获得财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福报,想要获得财富,就要培植福田。福田包括恩田、敬田和悲田。恩田,就是对父母师长乃至一切有恩于己的人都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敬田,就是恭敬供养献身于人类心灵净化的宗教师及有德有智的贤圣;悲田,就是救济帮助世间所有穷苦受难及贫病交加的人。人要获得财富就要行善。佛经中对善是这样定义的:善的行为从自身来说,包含着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从社会关系来说,包含着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善的行为不仅能使自己获得眼前利益,还能给自己带来长远利益,这长远的利益又贯穿着生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当一个人行善时,便是在培养自己内心中善的种子,使人格趋向圆满和完善,它的力量一旦成熟,又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幸福安乐的结果。所以,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自利与利他是统一的,利人才能利己,害人必然害己,只有种下善的业因,才能收获财富的善果。
  佛教认为财富的来源应该是正当的,必须合法地追求财富,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获得财富。只有通过勤劳、智慧获得的财富,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佛教认为众生要学习一技之长,应当拥有生存的技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佛陀在《善生经》中为善生童子开示生存之道时说:“先当学技艺,而后获财富”。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必须有一定的谋生之道,即使拥有福报,也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技能才能得以实现。“若诸菩萨,求诸世间工巧明处,为少功力,多集珍财,为欲利益诸众生故。”工巧明为五明之一,包括一切正当的技术技能,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创造财富。在《华严经·十地品》中,佛陀对此作了详尽的说明:“所谓文字、算术、图书、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咸所通达;又善方药疗治诸病:癫狂、干消、鬼魅、蛊毒,悉能除断;文笔、赞咏、歌舞、伎乐、戏笑、谈说悉善其事;国城、村邑、宫宅、园苑、泉流、陂池、草、树、花、药、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银、摩尼、珍珠、琉璃、螺贝、壁玉、珊瑚等藏,悉知其处,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鸟鸣、地震、夜梦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观察,一无错谬;持戒、入禅、神通无量、四无色等,及余一切世间之事,但于众生不为损恼,为利益故,咸悉开示,渐令安住无上佛法。”由此可见,专业技能不仅是生存的必要保障,也是菩萨利益众生的增上缘。
  当我们拥有了财富之后,又该如何合理地使用它呢?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合理支配财富是关系到人生幸福和社会安定的根本,评价一个人有多少钱,不是看他自己有多少钱,而是看他能够调动多少钱来为他用。
  记得曾看到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家道衰落,就供养功德天,早晚都诚意地礼拜。一直供养到两年,居然得到了功德天的感应。那天,听见有人推门进来,一看正是功德天。穷人急忙起来,以最虔敬而欢喜的心情去迎接。功德天是一位最美丽的女郎,可是当她将坐下时,外面又有人推门。穷人忙着去看时,这回来的,却是一位又黑又丑的女郎。穷人阻止她进来,可是那位黑女郎,却一定要进来,同时说:“功德天是我姊姊,我是她的妹妹——黑女,我们姊妹是从来不曾分离的。你请她,即使不请我,我也非来不可。姊姊来赐与财富,我是来销散财物的,你见过有积聚财物而不散失的吗?”佛教把财富当做净财。所谓净财,就是清净的财富。净财不但是维持生计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能利益社会、造福人类,要懂得合理使用。
  佛陀一再告诫我们要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在满足生活质量以后赚钱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自己消费,太多的钱如果只用于自身消费,无非是过度纵欲,或者把子女培养成纨绔子弟,我们应该把财富用来回报社会。所以很多人前半生赚钱,后半生搞慈善事业。美国卡耐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提出上帝给我们财富让我们发财,并不是我们比别人高多少,而是我们运气好,我们应当把我们的财产看成是世界上的穷苦兄弟给的基金,在生前要做好妥善安排,让它们造福社会。佛教认为,财富使用了不再为你所有,保存着不一定是你所有,只有布施了才真正属于你所有。佛教鼓励人们布施,帮助他人,佛教明确主张,菩萨行圆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广行“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居“六度”、“四摄”首位,可见其重要性。而在布施度行(财施、法施、无畏施)中,财施又最为基础而直接。要争取实现“布己所有,施与众生”。
  总之,布施就功德而言,能广结善缘,否则“一家饱暖,千家怨”,对于行布施者,并不致因而缺乏,因此在拥有财富后要行布施,全心全力为众生服务,并且帮助众生究竟离苦得乐。因此要正确使用财富,利用财富为众生的幸福服务,使众生能够快乐的生活,只有这样拥有财富才有意义,只有在正确使用财富的时候,人才成为钱的主人,这也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