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父爱深深深几许?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6-22 21:10
标题:
父爱深深深几许?
父亲节的创始人是华盛顿波堪市的杜德夫人。某日她参加完母亲节感恩礼拜后觉得,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爱心与努力决不亚于任何一位母亲,但世界上却没有父亲节,实在不公,随即为建立父亲节到处奔走。通过一番努力,得到了州长首肯,随于1910年6月19日在华盛顿州举行了全世界第一次父亲节聚会。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美国的父亲节。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过父亲节。
我国缘于“女主内,男主外”的传统现实,往往让子女感到成长中得到母亲的袒护多些,母恩似海,母爱似水,细腻温暖,容易觉察。很多时候,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唱出:“妈妈啊,妈妈,亲爱的妈妈!”但却很少有人咏唱父亲、歌颂父爱。
其实,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影响同样深远,“父母合,则子女生;子女成,则人类续。”从子女的生命在母体内诞生那刻起,就期盼着子女一生精彩,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操劳。那是一种人世间真正无私的奉献,那是一种发自本能的最伟大自觉。只是父爱和母爱的表现有所不同,才有了“严父慈母”一说。母爱是叮咛,父爱是注目;母爱是有声,父爱是无声。与母爱相比,父爱更崇高、伟大、威严、深邃,所以才不易察觉。
不是父亲不想过节,只是父亲肩上扛着家庭、工作、社会三副重担,少有喘息机会,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该不该有这个节。在老家,此刻正值麦收夏种,季节不等人,就算是孝顺的儿女真的从地里拉回一身泥和汗的父亲过节,恐怕也会被骂做“败家子”——误了地里的活了!
在键盘上打着打着,不禁又想起了我的父亲,一个与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我的老家在鲁北一个贫困的农村,全家住着老爷爷留下的又小又矮的三间土屋,院子很小,且藏在深深胡同里,那胡同窄的连两条胳膊都伸不直。于是在1974年,年近60的父亲决定把家搬出去。村里给了一个“湾”,父亲硬是用小推车把它填平了,然后又把老屋扒掉。结果在1976年初把新房盖起来了,16米见方的宅子,一家人是高兴了,但父亲本硬朗的身板却从此一天不如一天。
父亲一声不吭,顽强地硬挺着,不让母亲告诉在外工作的子女们。1978年过完春节,父亲的病实在太重了,母亲才背着他写信告诉了在部队的我。回家看到骨瘦如柴的父亲,我的心里酸酸的,连忙拉着父亲去检查,却已是胃癌晚期了。部队因有紧急任务给我发来了“速回”电报,我放下身上仅有的100多元钱,含着热泪离开了家。
1978年古历四月初五凌晨,63岁的父亲停止了呼吸。当时我正执行特殊任务,没能回家送送他。后来听母亲说,在父亲弥留的日子里,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但刚强的父亲总是咬着牙忍着钻心的疼痛,一声也不吭。家里给他买了杜冷丁止痛,可他说浪费,只要清醒着就不肯用,只是咬着牙硬撑着。后来,父亲恐怕知道自己活不多久了,就强撑着身子找人拉起了土院墙,安上了大门。他是怕自己走后撇下孤儿寡母连个院落都没有不放心啊。院墙拉好后不到10天,父亲就去世了!
父亲有一手家传的木工手艺,生前一直是串百家门的,谁家盖房啦修家具啦都愿意叫他去,不论是在生产队里干活,还是给邻居们帮忙,父亲从来不惜力气,只要喊他一声,他马上会放下自己的活应声而到,且绝对卖力气。父亲一生为人耿直,乐于助人,不奸不滑,因而赢得了父老乡亲的信任和尊重。
在1955年刚入初级社时,父亲就被选为社长。这是他没有想到的,因为他压根儿不识字。在乡亲们信任的目光下,他脸憋得红红的,好久才挤出一句话:“既然大家信得过,我一定好好干!”于是,乡亲们用热烈的掌声回答了他简短的演说。农村的事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就看当干部的能不能站得正,行得直。因为父亲站得正、行得直,所以很受乡亲们拥护。母亲却常常埋怨他,说他窝囊,老是耽误家里事,吃亏还得罪人。每到这时,父亲只是憨厚地笑笑,照常该咋着还咋着。遇到庄乡们有点勺子碰锅沿的事,父亲就会赶去劝解几句,当事人也就不好意思,怨恨自然烟消云散了。父亲当干部一直当到去世,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忙碌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阳信这块土地,没有留下任何豪言壮语,但他却以平凡的人生教我学会了走路,学会了做人……行文至此,我依然无法概括父亲的定义,我只能说父亲永远是伟大的、无私的,为了子女他默默付出了自己一切!
父爱,那是和母爱互补的另一种爱。父母给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纯洁、最无私、最博大、最深厚的爱。比照一下父母待儿女和儿女待父母,那真是差别好大好大。毕终生之全力孝顺父母,也不足以报答父母恩情之万一。父爱深深深几许,为人父方知深难测。让我们发自内心的为天下父亲送去最真挚的祝福──父亲节快乐!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