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谈谈“功德”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6-20 20:31     标题: 谈谈“功德”

谈谈“功德”

   
我的一个朋友去朝五台山,徒步走完了五个台。他回来后非常兴奋:“那里的人说,走完五个台的功德相当于念三百亿遍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我们听了都很高兴随喜。但是我转念一想:如果正在修六字大明咒的人听到这话会是什么感受?会不会备受打击?  
    接下来又有一连串的问题:念一遍六字大明咒的功德到底是多少?是一个固定的量吗?有菩提心的人念和没有菩提心的人念一样吗?心散乱的人念和有禅定力的人念一样吗?  
    那么,“功德”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吗?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吗?  
何谓“功德”   达摩祖师和梁武帝的公案大家都清楚。梁武帝修建了那么多寺庙,供养了那么多僧人,却被达摩一句“毫无功德”当场打晕。梁武帝接着问:“那什么才是功德?”达摩答道:“见性曰功,妙用曰德;功成德立,在于一念。”
    所谓“见性”,就是明了心性的甚深智慧;所谓“妙用”,就是普度众生的慈悲方便。简单说,“功德”就是智慧与慈悲的双运。  
    功德大小的关键不在于事相,而在于心念,或者说在于见地。比如,同样放生一条鱼,如果以世俗的同情心去放生,得到的仅仅是一点人天福报,根本算不上功德;而如果以《普贤行愿品》“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的见地来看待这条鱼,那么慈悲心所缘的就不仅仅是一条鱼,而是广大无边的境界,其功德就不可思议。  
    我们常说“积功累德”,似乎功德是外面一种无形的“物质”,要像挣钱那样不断地去获取、去积累。但其实功德就存在于我们的一念之间,正如达摩祖师说的:“功成德立,在于一念。”  
     六祖也说:“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一切的一切本身具足,只要拿到了宝库的钥匙,打开门,一切的宝藏立时全部拥有,而不需要一个获取、积累的过程。所以对于上根利器的人,如果遇到了圆满究竟的教法,他可以在一念之间超越三大阿僧祇劫,圆满全部资粮而当下成佛。正像《普贤行愿品》中说的:“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可见,功德并不是“物质”,而是一念的觉悟,因此是很难用具体数字衡量的。所以在佛经中在比较有为法和无为法“功德”的时候,佛陀总是用诸如“百千亿恒河沙”、“俱胝那由他”或“不可说不可说”等虚拟数字。这些相当于数学中的“无限大”,也就是说,二者其实无法比较,因为二者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事情。  
      而从究竟意义上来说,“功德”也只是一个概念,也是了不可得的。既然都“了不可得”了,又何苦斤斤计较呢?  

     功德的“数量”  
    “功德”本是了不可得的,但是众生有分别心,生活在有分别的境界中,所以对于众生来说,功德也就有了“数量”,也就有了关于功德数量的种种说法。
    这类的说法很多,比如:在某些特殊的日子修行或者做善事,功德就会比平常多多少倍;念了某个咒语,后面的念诵功德就会增长多少倍多少倍;去某个圣地绕一圈,就相当于念多少多少遍心咒的功德……等等。在这些说法中,有一些是有经论根据的,有一些是祖师菩萨们的慈悲方便,有一些则是以讹传讹。情况不同,我们要善加分辨。  
    比如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像日食、月食、神变月等等,修行的功德为什么会增加呢?因为在这些时刻,法界更加清净,而人心与法界是一体的,所以在这个时候修行,心更容易清净,效果会更好。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共修的因素:如果大家都知道在这些特殊的日子修行更好,就都在这同一时刻修行,就会形成“共修”。共修的力量很大,能使每人所获功德与众人所有功德相同。这是有经论根据的。  
    笔者就有切身体会,无论是念佛还是坐禅,一个人独自修与两个人在一起共修就没法比,四个人共修与三个人又是不一样。道友之间相互的加持增上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千百万人在某一时刻共同修行,即使那个时刻本来没有什么特殊,也会因为人心凝聚的力量而变得“特殊”,因为万法唯心所造。  
     又比如宣说去圣地朝拜的功德如何如何,是为了鼓励人们去朝圣,因为圣地的加持力确实不可思议,对修行大有好处。但如果执着于朝圣的功德一定是念咒的多少多少倍,这对念咒的人来说则打击了信心,朝圣的人则可能生起我慢。本来,“功德”在于一念清净的觉心,一念清净,通彻法界,即与法界同体,与法界同等功德。朝圣或念咒仅仅是一个手段而已,这种数字的比较是没有道理的。
    总之,关于功德数量的种种说法,都是为了鼓励人们精进修行,增加人们的信心。我们可不要辜负了祖师菩萨们的这番好意,而把这些说法变成了投机取巧的借口。  
别打“功德”的小算盘, 因为有这关于功德数量的种种说法,于是有人就像做生意一样,打起了关于功德的各种小算盘。  
    有些人平时不好好修行,专等着那些“特殊”的日子走捷径。还有人自己不肯下功夫,总是把“功德”寄托在外面的物品上。比如现在有一种戒指,上面嵌着一个刻有六字大明咒的转环,据说转一圈就相当于念一亿遍六字大明咒。类似的“法宝”还有很多。一些人总是觉得只要身上戴着点什么,或者家里面供着点什么,就“功德”圆满了。  
  不可否认,一些物品确实有殊胜的加持力,但这毕竟只是助缘,是不能代替自己的实修的。如果自己不实修、单靠佛加持就能解脱,那么佛无时无刻不在加持着我们,那我们早该解脱了。  
    就拿在藏地流行的转经筒来说,千百部佛经被微缩在一个小小的转经筒中,据说转一圈经筒就相当于念了这千百部佛经。话是这么说,但事实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寺院里面的僧人何苦每天起早贪黑地诵经呢?轻轻摇一下转经筒不就行了吗?看来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在藏地整天摇着转经筒的几乎都是无法可依的老牧民,这足以说明:尽管摇转经筒的确也很殊胜,但毕竟无法代替心的闻思修!许多牧民不识字,根本无法诵经,所以佛菩萨出于慈悲,才用转经筒来让他们与佛法结缘。  
     现代人更懒了,连用手摇转经筒都觉得费劲,于是发明了电动转经筒。好啊,马达“嗡嗡”一转,一天下来怎么也要转个几十万圈,所“念”的佛经数量早已是个天文数字。那么,“念”了这么多的佛经,你的烦恼减轻了吗?你的智慧增长了吗?  
     还有人打起了“随喜”的算盘。当初我们几个道友要去受戒,有人就说:“你们受戒我随喜,随喜的功德是一样的,而我又没有你们破戒的过失。哈哈!”当时听他这话总觉得不对劲儿,但就是不知道他错在哪里。是啊,佛说了,随喜的功德是一样的。现在看明白了:他这种投机取巧的心态根本就不是随喜!

功德与过失   
功德成于一念之间,过失也同样。一些人自以为做了“功德”,但实际上却是造了过失,因为功德与过失之间的差别,也就在这一念之间。  
    比如,助印经书有巨大的功德,但如果所印的是伪经邪论,罪过也是无穷的。

“功德”的诱饵  
一些人不知道什么是功德,却又贪著功德,一听到“功德”二字就眼冒绿光,这往往就会给骗子可乘之机。  
    有这样一个事情:在某地一个香火鼎盛的大寺院,来了一个骗子。他身穿大褂,头发剃得非常短,手托着一个大盘子,站在寺院的角落里一言不发。香客们从他身边经过,就纷纷往他盘子里面扔钱。很快他的盘子就堆满了。后来,寺里的僧人发现了他并报了警。然而面对警察,这骗子还振振有辞:“我没有冒充僧人行骗啊!我穿的不是僧装,也没有剃光头,我也没说我是和尚。都是他们自愿给我钱,与我有什么关系啊?”  
    这件事情让人哭笑不得,香客们的盲从可见一斑。而深究人们的心理,还是认为金钱可以买来一切,包括“功德”。  
    一些佛教用品商贩在推销他们的“法宝”时,也经常会吹嘘其“功德”如何如何,甚至说只要被这“法宝”的影子罩一下,不修也能成佛。但是请问这些商贩:如果这“法宝”一个就有那么大的“功德”,那在你的库房里这“法宝”都堆满了,你都枕着它们睡觉了,按理说你早都该成佛了,可你现在怎么还是这样一副苦苦恼恼的样子呢?  
    功德是性德中显出来的,不是买来的。如果抱着“买功德”的心态,就难免受骗上当。人家佛菩萨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现在一些人可是“先以佛勾牵,后令掏腰包”。  
结语    当今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纷乱的诱huo,因此,最稳妥的方法就是检点自己的发心。最终我们还是以这个古老的偈颂共勉吧:  
若人静坐一须臾  胜造恒沙七宝塔
宝塔毕竟碎为尘  一念净心成正觉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6-20 20:33

更将“福德”换“功德”

楔 子

达摩祖师东来,见梁武帝。梁武帝问“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
迷 思
在学佛的过程中,最令学人不能了解的或许是:“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福德?”吧!这不仅是初学者的疑窦,去参访出家的师父们,或者十个法师会有十个不同的答案?
我们常听到,布施是作功德,持戒是作功德,打经忏是作功德,甚至在寺院中的捐款箱都叫“功德箱”,但是从达摩大师与梁武帝的对话中,我们又“好像”懂了功德不是“作”出来的。那么,是否布施、守戒、打经忏甚至捐款都不是功德呢?学人又该何去何从呢?
且向经中寻真意
有一部经,专门谈福德与功德,那就是金刚经。金刚经说了很多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得福德的比喻,但只有五处谈到功德,那是:第十四分: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 第一希有功德!
第十四分: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分: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 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第十六分: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八分: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是不是“诵读”金刚经就能得到“功德”呢?笔者觉得不是如此,因为上面五个提及功德的段落,概分一下是:一、“信心”清净:能信佛言,心要清净。 二、“受持”读诵:要接受、要行持,反覆提醒自己! 三、“无我”与“能忍”。
总括说起来,金刚经强调作而不作:“努力去做,做了以后心无挂碍”。所以,金刚经不仅要学人“读诵”而得功德,信心、行持与法忍皆不可偏废。
再回红尘觅菩提
那么,梁武帝做错了什么?造寺、度僧、设斋,弄了一辈子,到最后居然“实无功德”?岂不气煞人也?
其实梁武帝并没有做错,他所做的布施福德无量,总会回报他的。只是福德无自性(金刚经第八分言: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要待因缘成熟才会显现。
梁武帝错在不能“作而无作”。布施了许许多多,自己也舍国出家了三次。可是,依然在记挂着“我所作的”功德!功德二字,不思而有,一言即灭。为什么呢?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一言蔽之就是要破烦恼,烦恼来自我执!梁武帝担心自己的功德,我执仍重、烦恼仍多,功德再多也与他无关了。
布施若能心感恩
证严法师曾告诫他的弟子:不要以为我们去布施,我们就比受施者高一等。我们要感谢受施者让我们体会到万物一体的悲心与菩萨与乐的慈心。
更将福德换功德
其实,福德是不能换功德的,以福德无自性的缘故,一个人修了福德,福德随即隐去,待因缘和合时再还诸布施者。功德的有无是在行善时的心念,愈能把“我”缩到愈小功德愈大。
开始时,是很难做到。明明是我在布施,但不能想“我在布施”,笔者以为若以证严法师所说的感恩心来行之,应可使“我”缩到最小。怎么说呢?布施时,要想“感谢上苍让我们有能力布施”,对受者要想“感谢您让我有机会布施,同时也看到了您的福报自然显现在这施与受之间!”对所施物要想:“感谢你,此时此地让我还能够给予,也让受者得到快乐”。此时,施者、受者、所施物都带给我们感恩的心,我们没有功德又有何关系──如此一来,功德无量!
正是──
作而有得心,是执着、是烦恼;作而无得心,是智慧、是功德!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