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众生心垢净 菩提影现中 普寿寺华严部中级班论文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5-10 00:46     标题: 众生心垢净 菩提影现中 普寿寺华严部中级班论文 

此标题是出自《华严经》里的偈子,全偈应是“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在日常的修学生活中,我独自思惟,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与佛陀教导的法相应。想起这首偈子,便想深入了解菩萨的心和众生心的差别。
  我们一般所称的心,是污染的心,也就是众生的凡夫心。是被贪、嗔、痴等烦恼激起的狂乱思绪。这颗心不是证悟的明觉。它总是被自己的妄念带跑。当我们和敌、友不期而遇时,嗔或贪的念头就会被这些情景所触动,马上会毫无警觉的生起。比如,当某某人对我们说话态度不善巧时,如果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说而感到恼怒。那么,一个疙瘩就会在我们的心中形成。如果不会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对治,它就会很快生根茁壮生长,增强内心中贪、嗔的习气,滋生越来越多的业力。
  我们的内心很难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如畏缩、恐惧和后悔等等,于是想方设法把它们埋藏在意识的角落里。费尽苦心包装自己,构建防御工作,否认这些负面情绪的存在,可它们总是试图探出头来。
  如果我们练习觉照,就能学会很多种技巧,要想解开处于无意识状态中的负面情绪,首先要把它们带入显意识来,认识和了解它们。可以通过静坐,练习有意识的观呼吸来接近它们。它们或许会通过想象、情感、观念、语言或行为等等表现出来。当烦恼向你袭来的时候,我们可以观照它,并且问问自己:“为什么她那样说话我就感到如此不高兴呢?”或者问:“为什么我老这样呢?”或者问:“为什么我看见某某人就会生气呢?”密切的观察自己,可以把潜在的负情绪引出视野中来,并且当我们有意识地去观照它时,它就会开始渐渐地露出庐山真面目。在继续观察它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一些障碍,但是只要增强自己静坐观照情绪的能力,它的根源还是会慢慢地露出来,还可以找到解开它的方法。通过这样的练习,便可以逐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与他人相处得越来越和谐。
  不论我们念头有多么强烈,它们只是念头而已,终究会融入空性之中。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心念的相续相,如同云一般,出现一会儿,复又消散在虚空中,同样地,妄念生起后,持续了一会儿,又消失在心的空性中。当阳光照在水晶上,会现出许多颜色的彩光。但并没有任何实物可以抓取。同样地,我们各式各样的念头——虔诚心、悲心、贪念、欲望等等,完全没有实体,这就是菩萨的心。没有一个念头不属于空性。如果在念头生起的刹那能了知念头的空性,念头就会消失,爱执及怨恨永远不能扰乱我们的心。烦恼会自行崩解,恶业不会累积,也就没有随后的痛苦。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菩萨的心和众生的心差别在于迷悟之间。菩萨是常处于空性之中,虽处于浊世而不被世所累。我们只是执着于自己的感观和取舍,而不知一切尽在空性当中。“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5-10 00:47

老法师在讲《华严经》时,常常提到这样一句话:“心能转境即同如来,心随境转即名凡夫,”想必这个道理我们都能理解,但真正遇境逢缘时,是否心能与法相应呢?  记得有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个从乡下来到城里打工的年轻人,他生性非常的勤快。可老板对他还是一千个不满意,心里又不愿辞退他,因为这个年轻人确实太勤快了。不仅如此,他在店外处处受到别人的欺辱,笑话他是个”乡巴佬”,年轻人满肚子的气愤,好几次都想离开那个可恶的店老板。但他始终牢记着临离开家乡时。父亲对自己的叮咛:“孩子记住,不论受到什么样的气或是挨打受骂,你都一定要忍耐。”他有时在背地里悄悄流泪,但他从来没有发作过。有一次,他在厕所墙上看见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当你在人面前生气时,你不要哭泣!”
  我们都有过那充满了痛苦的人生体验,不同的是:坚强的人脸上始终挂着微笑。用微笑和坦荡去迎接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的挑战;怯弱的人。才会逢人便喋喋不休地诉说自己的不幸,以博得别人那一两句“你真是太不幸了”的话。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苦的自性,但放下的当下还是很轻松的。我们不可能在具有苦的自性的地方,找到一点点快乐。止住我们烦恼的相续相,让智慧现前,只有解脱才会快乐。
  在《华严经》里佛陀教导我们:“当如实观一切有为行,前际,后际。知前际无明有爱故生,生死流转。于诸蕴宅不能动出,增长苦聚。无我、无寿者,无养育者,更无数取后取身者。离我,我所,如前。后际亦如是,皆无所有一虚妄贪着,断尽出离,若有若无,皆如实知,”
  以上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当如实的观察了知 。了知一切有造作的行为前际后际及生死流转。增长苦聚的原因。前际是指我们最初从无明执着开始,紧接着产生贪爱引发我和我所。这就是我们生死流转的根本,正因为如此,使我们在这五蕴色、受、想、行、识的住宅区当中,不得自由,积聚了种种的烦恼和痛苦。后际是指因为执着我和我所,数数的去投生,在六道中轮转不息。这些情况我们都应当如实的了知。
  如果我们想离开我和我所,应当观察一切有为之法都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无论是前际还是后际,皆无所有,都是我们的虚妄贪着而产生的幻相。要想断尽烦恼,出离三界,对于有无都应当如实了知。
  愿我们都能学会微笑,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如实观察,了知宇宙人生的真谛。


《华严经》,一乘圆融之教义。摄尽诸法门修学之方法,无有遗余。  今十地以十度来配述。在《十地品》第二,离垢地中明持戒。说菩萨因持戒清净无染,故名离垢。三学之中,戒最在初,故先来说之。十地渐进修学皆不离持戒,只因地主修的内容不同,故有主伴,重轻之异而已。
  现明离垢。言离垢者。慈氏云。由极远离犯戒垢故。谓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择护戒。唯识亦云。具净尸罗。远离微细毁犯烦恼垢故。十住毗婆娑。虽云行十善道。离诸垢故。亦不异戒。瑜珈亦名增上戒住故。此地中断邪行障,证最胜真如。皆约戒明。
  菩萨如何来行护戒?经文中说,大菩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谓正直心。柔软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愿恋心。广心。大心。十种心,皆是十地菩萨所修学的。言简义深。欲得消息,非凡夫下手之处。企盼向贤思齐。为使诸仁者,了知菩萨持戒之清净,严禁。特引钞中。鹅珠草系,尽命无违。之典故来说明。众看便知。
  先说鹅珠。即《阿闽佛经》。大庄严论第十,广有其缘。今当略示。谓有一比丘。至金师家。其师正为王家穿珠。由比丘着赤色衣。映珠似肉。有鹅吞之。金师失珠。傍更无人。决谓比丘,盗其宝珠。询问言无,遂加拷楚。比丘了知珠为鹅吞。为惜鹅命。甘苦而默。欧击血流。鹅来唼血。杖误杀鹅。比丘见已,便言珠在。金师问言。何不早陈。受斯楚毒。比丘答言。我为持戒。惜鹅命故。默受斯苦。鹅若不死。设断我命。我亦不言。金师白王。具陈上事。王加敬重。
  再说草系比丘。亦此论第三。有诸比丘。行于旷野。为贼剥掠衣服罄尽。群盗共议。恐报王知。咸欲杀之。中有一贼。语同伴言。不须杀之。比丘之法。不伤草木。可以草系。必不驰告。群贼从之。既无衣服。风吹日炙。蚊蛭虻蝇之所唼食。夜闻恶兽恶鸟之声。长老比丘。劝诸少年。而作是言。人命无常。要必当死。今莫毁戒。说偈劝之。中有偈云。伊铢罗龙王。以其毁禁戒。伤盗于树叶。命终堕龙中。诸佛悉不记。彼得出龙时。能坚持禁戒。斯事为甚难。时诸比丘。既闻偈已。自相劝诫。引昔作恶。为他杀害。丧身无数。今护圣戒。分舍微躯。至于明日。国王出猎。初疑禽兽。复谓尼干。及至询问。具说护戒。王心欢喜。解缚称赞。
  上来所引典故。师父在课堂上时常有说。由此可知,戒律极为重要。二地菩萨,持戒如此精微。以十心来护自戒行,得除诸障进修,尚未离戒。况其凡夫。现今外界,境风浩浩。犯戒缘多,不得不慎!欲求出离,三学并修。三业清净,戒为根本。善护其意,当从菩萨学处,努力勤求。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5-10 00:47

如果说《华严经》以”心”为宗的话,那么”心”指的是真如心和菩提心了;真如心是约理体上来说,菩提心则约妙用上来说的。学习了一部《华严经》,而对其宗旨一无所知,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想想自己就是这样迷惘的人。  前一天,一位在远方艰苦环境中学修的道友,来了一个电话,除了轻描淡写地回答我在信中提问关于解脱生死的”密法”之外,然后千叮万嘱的竟是”菩提心”三个字。千里传音,万分叮咛。不由得使我感动和惭愧。说实在,我对菩提心的体会太少了,没有亲切感,摸不到边;总觉得菩提心是菩萨的事,跟自己这个凡夫俗子没有多大关系,自己关心的只是解脱生死的”密法”。然而,据道友的意思,菩提心就是解脱生死的无上密法。菩提道和解脱道不是二条平行前进、永不交涉的铁轨。对身边善知识的谆谆教诲,却不在意,而对远在边地的道友的一句话,却倍生警觉,这正是自己所犯的错误。对于菩提心的重要性,老法师和师父不知给我们开示了多少,为什么自己不去好好思惟呢?
  诚然,在短暂的一生中,如何求得相应的法门,精进修习,永离生死,这是出家人应该考虑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佛弟子,整天沐浴在法雨中,却闻而不思,对大乘佛法的精髓“菩提心”漠然视之,却远求解脱密法,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那么如何体会菩提心呢?当知,关于菩提心的妙义,在大乘经典和历代祖师的论着中,都有广泛的阐述。在此,我们根据经义仅作粗浅的分析。
  首先,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作为平常人对菩萨舍头目脑髓心生退怯,生不起切身之感,但我们有生以来最熟悉和亲近的就是母亲了,所以可以从无私的母爱中得到启发。
  想起自己在母亲身边的时候,得了伤风感冒或更严重的病,母亲就会对我们说:”孩子,为什么不让妈生病呢?”母亲总想替我们受罪生病。更有一次,一位远亲的姐姐,邀母亲一起,坐车去一小庙进香,不幸途中出了车祸;但是母亲安然无恙,而姐姐却头破血流,被送进医院,缝了四十针。母亲发自肺腑地说:”为什么车祸不发生在我身上呢!”然后母亲还承受了外界的舆论打击,却甘之如饴。对于母亲这种心量,我深受感动。这是不是愿代众生受苦的菩萨心呢?
  我还曾听过一则感人的母爱故事。有一位儿子,非常不孝顺,但是母亲爱子如故。有一次,儿子竟然要母亲的心脏,母亲却毅然剖开胸膛,然后取出热烫烫的”心”,呈给了儿子。当他的儿子高兴地捧着“心”,走到门口时。不小心摔跤了,跌倒在地上,母亲的“心”也扔到了门边。正在这时候,母亲的“心”说话了:“儿子啊,摔痛了设有?”如此母爱,无以复加!
  这是否类似于菩萨对于众生的慈悲襟怀呢?
  固然,发心要有智慧,但发心能开发智慧,智慧能引导发心。老法师说:“菩提心即是智慧之心、觉悟之心。”
  其次,认识菩提心的功能特点,即菩提心的功德。
  菩提心能对治我执烦恼、使得解脱。因为菩提心的所缘境是一切众生,所以只有去除我执,才能容纳众生。初发心时,对好人作父母想,对恶人作亲子想,这样能免去爱憎情绪。此是《入菩萨行》、《入佛子行三十七颂》的教授。因为现象世界中,必然能所纷呈、好恶并存,所以在没有证得平等法性之前,作此观想成为必要。菩提心的这种功德,是约自利来说的。然而菩提心的主要功德在于利他上。菩萨为了利益众生,所以不能舍弃菩提心,舍弃了菩提心就等于舍弃了众生,同样众生也舍弃了你。这都不能得大解脱,即便是声闻四果,也还有法执在,其神通妙用不可与诸佛同日而语。所以唯有菩提心才能究竟解脱。
  在《法华经》中有三乘归一的教示。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也详述了“三士道”的修法。根据《华严经》一乘圆教的思想,法无高下,关键在于发心的大小。如《华严经》十地品中说,四地、五地、六地的菩萨,除了修习六度万行之外,还分别兼习三十七道品、四谛法、十二因缘,七地则进修一切菩提分法。所以经论中告诉我们,直接修上士道,要比修中、下士道,然后再回小向大成佛的速度快、时分短。比如一个是直达车,一个则还需要在驿站“挂单”,然后转车才能到达。
  复次,认识菩提心的珍贵。菩提心是菩萨的宝藏,是菩萨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是一切众生所应攀登的智山。根据《华严经》的思想,轮转生死事小,忘失菩提心事大,这正是大乘行者的风范!
  如老法师在监狱时,常以一偈作勉:“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师父也多次强调出家人应以慈悲为本,而身体力行;又明示发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说:若因为发心犯过而堕落,那么下地狱如箭,出地狱也如箭,话中蕴含发心和解脱的妙理。
  又者,应明了发心和解脱的因果关系。
  《华严经》讲的就是成佛的因果。在被名为“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的《普贤行愿品》中说道:”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所以,只有具足大悲心和菩提心才能成就佛果。又说:”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可见,临命终时,菩提愿心不会舍离,在关键时刻,能使我们得大解脱。其中甚深因果,应予深思。虽然我们都相信因果,但如果真正明于因果,那么对于发心顺于解脱应该有绝对信心。
  但毕竟我们没有死亡和解脱经验,如果深处不能入,那么可以从浅处思惟。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最浅显的因果事例。但很多世俗人认为,“好心没好报。好人没好命。”对因果心存疑惑。假设我们发了菩提心,但又怀疑并患得患失能否解脱,那么我们的发心就打了折扣,反过来就会影响解脱。
  一个修行人烦恼妄想减轻,行事往往立竿见影;也如清水石子,历历分明;心静下来时,观照因果分明也如是。一天下来,一年下来,如果心存敬善,慈悯孤苦,多作利他之行,那么往往能避免一些边缘和障碍,想必临命终时,也同样能得到善神护佑,善缘成就。对于这一点,我们在生活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所以,菩提心和解脱道是相互补助和促进的。
  一位密法成就的法师,曾对来访者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若你不了解自心本性,我不认为你在中阴身时会有解脱的可能。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5-10 00:47

记得我刚出家的时候,落发那天,跪在佛前礼师的那一刹那,热泪盈眶,又激动又感恩。在生命的旅程中,又一次获得了重生。师父慈眉善目的看着我们说:”好哇!出家了要发大菩提心,普度众生”受戒期间,三师七证也时时鼓励戒子们,发菩提心得上品戒、老法师经常提醒弟子们,不忍众生苦,发菩提心广度众生。师父更是悲心切切地叫弟子们发菩提心。每一位善知识,都是那样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发菩提心,可能是弟子的根机陋劣、愚钝。虽然当时对发菩提心是懂非懂。十分的模糊,但内心里却还是非常的欣乐希求。  那么菩提心倒底是得怎样的一个心?”菩提心”简而言之利他之心。释曰:“菩”草名。遮光用的草席。“菩提”是梵语  意译为“觉”、“智”、”道”等  佛教用以指断绝世间烦恼而达到涅盘的彻悟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菩提心”译自梵语。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谓有求得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理想的最高果位的心愿,是大乘佛教特有的用语,指强调利他的求道之心。
  《华严经》第七十八卷中,例举了一百一十八个菩提心的殊胜功德。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当他参到弥勒菩萨,第五十一位大善知识时,弥勒菩萨称叹善财童子种种功德已,告善财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饶益一切世间。汝为救护一切众生。汝为勤求一切佛法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汝获善利。汝善得人身。汝善住寿命。汝善值如来出现。汝善见文殊师利大善知识。汝身是善器。为诸善根之所润泽。汝为白法之所资持。所有解欲悉已清净。已为诸佛共所护念。已为善友共所摄受。何以故。善男子。 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犹如大风。普于世间无所碍故。菩提心者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故。菩提心者犹如净日。普照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犹如盛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菩提心者犹如明灯。能放种种法光明故。菩提心者犹如净目。普见一切安危处故……。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老法师在讲《华严经》的时候说到:菩提心是万行之首,发菩提心,行菩提行,一定能证得菩提果,此即是自知受记。遇境随缘,修炼菩提心。菩提心即成佛之心。觉悟心。以一切众生为根本,度一切众生成佛。对世间的一切不贪恋。入世间而不贪恋世间,让一切众生亦不贪恋世间。发菩提心,能发的叫智慧,观现前外境合乎佛理来发心叫发心因缘。发菩提心必具大悲心。师父也说:菩提心即成佛之心,对待众生如对父母般诚至爱心,以忘我的慈悲为动力普度众生,以道德为基础,完成佛的遗志,不忘发菩提心,此是修行的根本。
  在《掌中解脱》这本书中,叙述了这样一段文字,来说明发菩提心的重要性。说阿底峡尊者掌握了当时的印度所有的显密正法之后,尊者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成佛的速道?后来,尊者绕金刚座时。在旋绕道上,见到有二尊泥像作问答状。金刚座南方。虚空中,出现二位童女,相貌胜过凡人身,如同天女,其中一位问道:”要想速疾成佛,当学何法?”另外一位回答:“应学菩提心!并说了一种很妙的修菩提心方法。尊者见状便停止旋绕、侧耳倾听。像将水从一个器皿注入另一个器皿一样。对他们的谈话全能了解。当尊者住在阿阁梨龙猛所建的石院附近时。出现一老一少俩位妇女,老的对少的说:”要想迅速成佛,就应学菩提心!”在绕金刚座主殿时,寺檐下一座佛像出声道:”喂,大德!要想速疾成佛,就应学慈心、悲心与菩提心!”在绕石院小屋时,一座象牙释迦牟尼像也开门说道:”瑜珈师!一个人要想迅速成佛,就应学菩提心!“《金刚顶经》中也说到:“纵遇舍命缘,勿舍菩提心。”同时在帕绷喀大师讲授的《三主要道》中有说;”若无菩提心摄持,出离不成无上觉,圆满安乐之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意思是说,虽然你可能有上述猛力的出离心,但由此所作的任何善业只是解脱之因,不能成为一切智之因,因为声闻缘觉也有出离心故。 所以为了成佛,首先要在心中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其中尤其要生起菩提心。如果没有这个菩提心,你纵有若干神通变化等等。也不能归人大乘的行列,而且永远无法成为把一切有情从所有生死,涅盘衰损中解脱出来的菩提之因,故非圆满安乐之因, 所以欲求佛位者,都必须修菩提心。
  菩提心的功德在此难以言尽,由上可知极为殊胜,读我们生起智慧之心;不要忘记法师,时时向他祈求;不要随顺忘念,时时观照自心;不要忘记死亡,时时谨守戒律;不要忘记有情,时时回向功德。 华严教义,完全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念念不忘度众,愿一切众生;早能成办利生事,速发无上菩提心,自利利他脱苦轮,共证菩提诸佛喜。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5-10 00:48

生命的长河,川流不息,代代相续,就像时间隧道的列车,载着我走过生命的一站又一站,从童年到暮年,从生至死。很幸运的是,它在途中将我载进了这座生命的殿堂,让我在这里体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佛的恩德,数年前我曾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踏上这片土地,走进这里,成为它的学生,作播种莲花的人。”因为人生苦短,匆匆几十年弹指即过,给予人的时间实在太有限了,不能错过太多机会,天上的流星划过天空时,我却错过了仰望;站在海边一朵浪花溅到岩石,我也错过了欣赏;一段故事讲了一遍,我却忘了聆听。一段人生只走一回,我不会再错过这次觉醒的机会。  让这里成为我生命的灯塔,十字路口的指路牌,使我在修行的路上不再迷失方向,每日我虔诚的礼拜在文殊菩萨的脚下,祈求他的加被,给我勇气来面对这里的考验,接受这里的千锤百炼,我会背着忍耐,抱着感恩,揣着慈悲,领着欢喜,跟着希望,走在这条菩提大道上,望着西方的莲台,勇猛直前,永不回头,它日有成。定当手捧心莲,奉献众师前。

三十个春秋匆匆而过,大部分时光在无知中度过。至今留下来的是悔恨与难过。今日的一朝一暮,已成为过去的朝朝暮暮。思绪万千,猜想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度过。不变的真谛。无常的写照。带有几分苦涩,又杂带着几分心酸。翻开尘封已久的”史薄”,思绪不辍。过去的所作所为,一幕幕在脑海中划过,犹似昨日之梦!  迎着朝阳,披着金缕,踏上了一条光明的大道。走在这条大道上,没有求不得的痛苦;看不到勾心斗角;享受不到五欲的快乐;不必为生计去奔波。只有青灯古佛,黄卷为伴。师友相随。说是清苦非清苦!心中有佛,西方不远。
  辞亲割爱。回顾当初,勇猛精进,毅坚气盛,跋山涉水把师寻。只因不识路途,错用其心,生死不能了。未见性、何能了悟这“即心即是佛?”常挂生死无常。凭着年轻血气刚。求进禅堂,坐了几支香,受益匪浅,稍得相似轻安。轻毛菩萨,说来何其明道心坚固!又因己无知,被境风所牵,动摇心念。弃善知识,忘其生死事大,而流落他乡。小庙、小锅小宠,自作自食度时光。二堂功课不丢为用功。守坐山前,应酬四方信施度春秋。可悲乎?好心出家儿所为即是此。
  曾在疑情起心处,学着古人间问自己,“我是谁,谁是我?” “念佛是谁?” “生从何来,死往何处?”。“何为祖师西来意?”未往死里参。无师指导,自摸索,终无消息,死水一潭。翻开黄金卷,觅觅前行路。千经万论,未离佛出世开导接引,善巧方便度生的本怀。具德万能的佛陀慈尊,只是告知了我们“晓之于理。修行成就,还须自己依着佛所教导的,渐进次第的去修,在心地上来下苦功夫。
  感谢善知识悲心的成就,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优越的修学环境。在心安身安的当下,失落的魂魄得到了滋养,立定了自己。粗相的明白了,即心即是佛的妙哲内涵。”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通彻了三十个春秋是为今日,修学所设立了一个平台。认识到修学的每一步,都是离不开善知识的指导啊!千丝万缕的意网,那颗不耐烦的心,在每日随众中磨练,得到了调整。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句话深深地感动着我的心。回心沉思悄悄地问问自己,我们每天所作的一切,何曾不是佛法?何曾不是真心的妙用?凡遇事当观《华严经》中所说的:“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来加以对冶。万法从心生!就看你如何来善用其心。

听上梦下参老法师讲《华严经》,算来已有一年半了。在这一年半中,每日随众听老法师讲大座。说来惭愧,可能是没用上心吧,受益不是很大。说句实在话,我喜欢戒律课,本来就是抱着一颗学戒的心来求学的,故总认为《华严经》是DA法,不易深入,还没学,心里就给了它一个定义——很难学!

  再者,戒是基础。没学戒而去学经,就像师父所说:“空中楼阁,空架子一个,太不实在了。”修行贵在脚踏实地,渐次而修。心里早有这种坚固的观念,所以在修学的道路上就有所偏向。不良的心态,致使自己虽然在随众听课,但从未好好用心。下课后把书束之高阁,不去思维,也不去复习,故学是学,没有深刻理解,把它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在老法师的悲心摄受下,师父的慈悲成就中,机缘成熟,有此殊胜的良缘,满我所愿,得以亲近老法师座下,聆听老人家谆谆的教诲。法雨点点滴滴滋润着我们干枯的心田,唤醒了那沉睡已久的心灵。内心里生起一种莫明的欢喜。更令人高兴的是,能有幸和研究班的大哥哥们在一起学习,讨论《华严经》,受益匪浅。天天听课、讨论、习讲《华严经》,或许是老法师的悲心加持;或许是师父的慈悲加护;或许是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在内心深处,我渐渐认识到了,以前的偏执思想是错误的,深深的体会到教和戒两个都十分重要。戒是指导我们生活的轨则;教是我们实修中的指路明灯。教诠的是理,戒明的是事。如果对于一位真正懂得教的人来说,他会更好用心来持戒。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修行就是修心,善用其心,安住当下即是持戒。并不是说离心之外,再有个戒可持。明白教理,更有助调心并持好戒。持戒,是为了止恶行善,成就圣道。若持戒清净,身净、心净,便能明了世间的千差万别相。以事显理,顺佛所教,小心行事,常尔一心。了知缘生之法,体性是空。明白因果不空,理当倍加珍惜暇满人生,努力勤求出离,积众福德资粮。

  学戒,心里比较踏实;学华严,能开拓自己的心量。学戒,心里比较清凉;学华严,心里比较轻松,;这是我的感受。华严乃圆融教义,初学之人虽难以悟入,但可以用心去体会。深奥的道理可以从浅处入手,渐渐就能契入佛意。日日沐浴在法水之中,并以法水清净自己的心灵,就感到周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当你用心去探寻,融合于理之时,才真正体会到“不学华严不知佛家富贵”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愿“华严DA法遍世间,人人争作法真贤,悟得自心即是佛,共入毗卢法性海。”

有人说:在自性的家园里,没有概念的对立;没有真和假,善和恶,美和丑的分齐。那是一个纯真,纯善,纯美的世界,是真理的边际!  在自性的家园里,真理是晨朝是露珠,夜晚的月晕;是远山的钟声,田间的虫鸣;是美妙的天籁,空谷的足音。在自性的家园里,真理也是朗朗的话语,谆谆教诲;是慈悲的目光,安详的眼神;是沉稳的步履,深深的足迹!
  在自性的家园里,长成参天大树虽也欣然,变成青青小草也不悲戚。在自性的家园里,点点水珠,层层浪花,融汇成广阔无垠的大海,连接着遥远的天际!
  在自性的家园里,我们是天上的白云,山间的清泉;是搏击长空的苍鹰,也是悠游水底的金鲤!
  在自性的家园里,释尊仍在灵鹫山上开讲“法华”,弥陀正在莲台上演示“无生”。圣境俨然,光明透地!
  在自性的家加园里,地狱是天国里的乐园;狂风暴雨是神祇演奏的乐曲;浑浊的河水是晶莹透彻的琉璃宝;尘土飞扬的黄土高坡是菩萨金色的圣地!
  自性的家园即在当下!即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5-10 00:50

我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飘下的落叶,体验病苦的同时,更感受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感叹的是,时光易度,道业难成。一年的夏安居,在不知不觉当中又过去了,在紧张忙碌的学修生活中,时常感受到病苦的无奈。老法师常说:“生病时候,不要帮病的忙,看着它是怎么样生起的,当中又是怎么样变化的,怎样消失的。生病时心不要想病,转移念头,问问是谁在生病?为什么要生病?这样去思维修,内心容易达到平衡,可以减轻病苦。”虽然身在生病,而内心没有病的想法,那只是身在受苦,心并末觉得苦。  观照心海潮涨潮落,无风不起浪。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训练自己的心志,让它保持平衡、调柔、寂静,犹如湖水一样宁静,清澈见底,便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认清事实的真相。不要心随境转,作它的奴仆,要像镜子一样,无论是美的丑的,善的恶的,境来则现,境去不留,而镜子的本身不损分毫,如如不动。我们本具的清净法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古德说:“不怕境界来,只怕觉悟迟。”永嘉大师《证道歌》里说:“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心垢净时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
  菩提路远,时常回光返照,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合乎佛陀的教导?在不断的反省中感受到佛陀的伟大。依照佛陀的教导去练习深入地观察,便可以获得宁静、自在和快乐的生活,到达解脱的彼岸。《睡妙独处经》的偈子提醒我们,我们不能避免死亡。它建议我们今天要精进修行,因为明天将太晚了;死亡是不可预期的,我们无法与它讨价还价。一行禅师说:“如果我们以深入观察当下每一件事物的方式生活着,我们就能学会坚定、自在地活在宁静和快乐里。”这样不断的练  习,宁静、快乐和坚定就会一天、一天地增长,直到实现彻底的解脱。获得彻底解脱的时候,死亡就不再伤害我们。我们之所以会恐惧死亡,但又无可奈何,那是因为自己对生死没有把握,不知道死后世界将会是怎样?前途很渺茫,不知何去何从。
  通过深入地观察,我们可以战胜死亡。因为深入观照会使我们认识到所有存在着的事物的无常和无我的本性,解脱就是观照的结果。对于无常的观照将引导我们超越生死的界限。观察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你会看到,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事物,可以称之为“我”或“我的”。因为有“我”和“我所”才产生诸多的烦恼和痛苦。老法师讲经时常说:“我的,不是我。”通常我们都会认为,明明有个“我”,偏要说没有“我”,好象特别玄妙。通过分析,“我”和“我所”,就是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根源。
  所谓的“我”,即是主宰义,无始以来在我们的八识田里种下了这个根深蒂固的种子。总是认为有个实实在在的“我”在操作任何事。学习《华严经》之后才知道,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无因生,依缘而生。把“我”解剖来说,眼睛是“我”呢?还是耳朵是“我”?身体是“我”?还是思想是“我”?如果身体是“我”,我却作不了主,生病的时候,想让它不要生病,这点小事它都办不到,更何况其它。所以“我”并非实有,只是四大、五蕴和合而成的一个身体,假名为“我”。既然“我”都没有了,哪还有“我的”?  
  体验病苦,进行了一次思维修后,想起《华严经》偈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老和尚讲《华严经》时常提到这么个问题,“无明从何起?何者是无明?”让我们好好去参一参,他还举了一个例子给我们说明。  唐朝的宰相鱼朝恩,有一天突然问国师:“无明从何起?何者是无明?”国师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严肃地跟他说:“你这个奴才,还想问佛法?”
  鱼朝恩一听: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奴才也是皇上的奴才。你这个和尚尽敢污辱我,马上就冒火。
  国师笑着对他说:“莫生气,莫生气,无明从此生,此即是无明。”
  鱼朝恩恍然大悟。
  听完了这个公案,也觉得挺有意思的,但毕竟还没有深入到我们生活当中来。古德说:“不怕境界来,只怕觉悟迟。”我们学佛修法目的也就是为了断烦恼了生死,那么什么叫烦恼呢?所谓烦恼,是指产生后凭借其本身的力量,造成我们身心躁动不安的心理状态。我们必须先认清什么是烦恼,不能就像不认识敌人而无的放矢那样,不知道用对治法来消灭它。
  烦恼分两大类:根本烦恼,随烦恼。
  根本烦恼计有六种,如《俱舍论》中所说:“有根本随眠烦恼六,贪欲如是嗔。我慢无明见者疑……
  贪:见到自己喜欢的财物、男女饮食等对象后,生起不舍,想占为己有之心。
  嗔:就是对有情与非有情起嗔恨心,粗暴心,想要伤害对方的心态。
  慢:因为自己的权力、财富、功德、种族、智慧、持戒清净等,甚至因为自己嗓子好,力气大,而起了瞧不起别人的自满情绪。
  无明:正如“不见”是“见”的反义,在“明了”前加上不定词“无”,即为“无明”,是不见,不知,不明的意思。后二见、疑略。
  《华严经》云:“无明覆翳,立憍慢高幢,入渴爱网中。行谄诳稠林,不能自出,出生悭嫉,相应不舍。恒造诸趣受生因缘。”
  “无明覆翳,”就好像闭上眼睛黑漆漆的,或是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见的那种感觉。对于佛所说的四谛、业果、三宝等真如体性或本质的,不明了、不忍可。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接下来的经文说:“贪恚愚痴,积集体诸业,日夜增长。以忿恨风,吹心识火。炽燃不息。凡所作业,皆与颠倒相应。”读到这段经文时,非常的感慨。希望内心生起警惕。最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一些不顺己心之事,产生无明烦恼,深深地体会到这段经文的义理。我们最根本的无明就是贪恚痴。如果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人事等产生贪着,爱恋不舍,对轮回就会生起不起厌离之心。当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开始对环境产生厌恶,对人事产生怨恨的负面情绪。嗔的生起如同负面情绪。嗔的生起如同火的燃烧,能将善根摧毁,过失极为严重。想到对方如何对不起我,触恼我等情景,就如经文所说:“以忿恨风,吹心识火,炽燃不息。”越想越来气,甚至内心变得极为粗暴,想如何报复对方,杀生、捶打等等,都是因嗔而起。对乐受生贪爱,对苦受生嗔恨,不明是非,不缘三世,执着现境,起惑造业,都是与颠倒相应。
  类似这些情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如前所说:“不怕境界来,只怕觉悟迟。”当我们起烦恼时应多思维“无明从何起?何者是无明?”我为什么要烦恼?烦恼它本身不烦恼啊!苦的还是你自己。多起观照、觉知当下,烦恼也就伤害不到我们了。不要让烦恼火燃烧诸善根,积集诸恶业,感后世苦果。给自己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珍惜当下的因缘,珍惜和每一个人在一起的因缘。说不定哪天无常到来,也就各奔东西,人天永隔了。在日常生活中去训练自己的心吧!

《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谓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一”指本体上的,也可以指数量上的。万法的现象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的本体是一非二。如果我们了知其一,即可了知其二,乃至无量,从中并能获得无穷的乐趣和法益。  记得夏季的一天里,我突然发现院子里的冬青树上长出了许多绿油油的毛毛虫。无情的树叶长出有生命的虫子,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毛毛虫的颜色与树叶一致,身纹也跟树叶一般,树叶成了毛毛虫的“母体”。有人说树叶不是主体,而“空气”是主因,因为空气中含识故;又说在古体的“气”字结构中,“米”字是其组成部分,即“气”字,而“米”这种有机物质,它能长出虫子来。
  暂且不去讨论这种说法是否符合佛法的正义。在奇妙的自然生态中,经常发生一些奇妙的生态现象;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给予我们广阔的思维余地,让我们细心地去发现身边的每一个小生命生起的奇迹!一条蚯蚓一截两段时,竟能借此因缘受识,而变成多条生命;又如“冬虫夏草”,冬天是有生命的虫子,而一到夏天,它却是无情的草!这似乎出于一般人对于生命生灭的常识观念。然而,如果我们依着佛法的正见去深入思维观察,那么我们会发现,它们其实并没有离开佛说的因缘生法的正义。
  世间人喜欢追究生命终极的第一因。比如问:“毛毛虫是怎么生起的?”答曰:“因缘和合而生。”又问:“哪些因缘?”答曰:“地、水、火、风、空、识(业识)其中的元素。”又问:“地、水、火、风、空、识从哪儿来的?”答曰:“从X1(故且用X1代之)而来。”又问:“X1从何而来?”答曰:“从X2而来。” ……如此推演以至无穷。但我们不难看出,这无疑是一场无尽的数字游戏罢了!因为它没有一个最后的生起的第一因!原来它的体性是空的!
  以此论证方法同样可以用来论证其它事物,诸如“世界”、“众生”等,它们的体性本空的事实。试问:“世界因何而住?”答:“因众生而住。”问:“众生因何而住?”答:“因业力而住。”问:“业力因何而住?”答:“因心而住。”问:“心因何而住?”答:“因Y1而住。”……其结果与上例一般无二。(因世人对“心本无住”并不满足,故用Y1代之。)
  属于现象范畴的语言文字和思维意识虽不能亲证非理论的本体,就好像眼睛的光芒看不见眼睛本身一样。但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本体性空的内涵,让我们生起决定的胜解。此种推演方法类似于佛法经论中的“剥芭蕉”的举喻论证法。一层一层的剥开芭蕉叶,剥到最后一无所有!因为芭蕉的心是空的。所以万事万物无非因缘生法,幻生幻灭,没有一个实在的永恒的所依。
  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展现她无穷的的魅力。在佛法看来,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蚁无一不是话头和禅机。行至千里之外而上下求索诚然可贵,但安于现前、善用其心同样能生起种种功德。虽然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功不唐捐,但最终还是回到最初善知识文殊菩萨身边,从因起行。至于说善财童子虽遍参善知识,然行程万里而未离方寸,这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思维参究的话题了!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5-10 00:50

“生命起源”是人们长久以来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科学家说:于单细胞微生物之类,人类是古猿经过长期“劳动”演变而来的。ji 督教说:世界和人类是上帝创造出来的。然而,这些结论都是不究竟不圆满的,乃至与真理是相违背的。其实,早在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就已洞见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发现了生命缘起的奥秘。大乘佛法认为,缘起主要有三种: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  一、赖耶缘起:这是唯识宗的观点。众生第八识,即阿赖耶识,就像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一切现象的种子。包括器世间和生命世间两类,它们都是从阿赖耶识中变现出来的。
  二、真如缘起:也称如来藏缘起。相对于“赖耶缘起”染净混合的特点,“真如缘起”则是一种纯净无染的本体,是世间和出世间的总根源。
  三、法界缘起:这是华严宗的观点。华严宗所依的《华严经》,中心思想就在于说明“法界缘起”。
  在以上三种缘起中,以华严宗的“法界缘起”最为殊胜。但由于法界缘起的思想相对而言更为抽象,更为玄妙;而“唯识学”,普通地被认为相似于世间的“科学”,容易被常人所能接受。所以,本文在用华严思想阐说的同时,也用唯识的观点加以论证。
  “法界缘起”主要有两种内涵:首先它是一种缘起说,旨在解释世界产“生命起源”是人们长久以来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科学家说:于单细胞微生物之类,人类是古猿经过长期“劳动”演变而来的。ji 督教说:世界和人类是上帝创造出来的。然而,这些结论都是不究竟不圆满的,乃至与真理是相违背的。其实,早在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就已洞见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发现了生命缘起的奥秘。大乘佛法认为,缘起主要有三种: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生的原因和根据。它是“性起缘起”,和其它的缘起有一定的差别之处。
  其它的缘起是“法从缘而起”,即一切现象的产生都要依赖一定的前提和条件(缘);而“性起缘起”是“以不起为起”和“本具性不从缘”为基本的特色。华严宗认为万物的产生既不依赖于任何条件,也不是一种真正的生起(以不起为缘起)。这种观点是以《大乘起信论》为理论根据的。如果我们接受了《大乘起信论》的思想,那么我们就会承认“真如”这一佛教本体的绝对性,即万物的生起和变化都是这一本体的显现。
  其次,“法界缘起”的第二层涵义:它揭示了宇宙整体和一切现象的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
  然而,这三种缘起虽然各有不同的思想内容,但在根本上,它们是一致的。因为赖耶、真如、法界,都是“心”的别名。一切缘起都离不开心。《华严经》中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阿赖耶识,即第八识心;真如,即真如心;法界,即法界心,都可以同名为“心”。在唯识中,把器世间名为“相分识”,即明确地告诉我们:器世间也是心识的一分。不要单纯地认为,只有众生的能知能识的“肉团心”,才叫“心”,才是“我”;而无知无识的器世间与我们是对立的,与我们的“心”是毫无关系的,正如《楞严经》中所斥:“认一浮沤目为全潮”,殊不知无知无识的器世间,正是阿赖耶识的变现。在某种特殊的因缘条件下,器世间的种种物质现象也会呈现出能知能识的相状。
  同样,华严宗事事圆融的思想,也从根本上否定了器世间、生命世间的对立存在。然而,圆融无碍的境界不妨事相上的千差万别,这种差别也可以总括为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二种差别。如果约心体的无始无终,实在不能说谁先谁后,但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它们仍然存在着成住坏空、生老病死的先后次第,乃至生灭现象。所以,在局部的情况下,有了一个世界的成就,才可能有生命的出现。就如造好房子,人才可以居住。
  心体的无始无终,也是佛教的一个重要义理,大乘佛法无不认同这一观点。如果否定了它,那么就会趣向外道的断灭见。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发展,也给予了佛法有力的证据。所以,在此不妨采用科学“能量不灭”的定理加以分析。科学家认为,物质是能量的转换形式,物质虽然有生灭现象,但能量是永恒不灭的。既然能量是恒存在的,那么能量就没有一个最初生起的时间,也没有一个最后灭去的时候。心的功能也如是。
  再根据华严圆融无碍的思想理论,即依正不二,心物一元的义理,我们知道器世间不能离开生命世间而独立存在,反之亦然。从深层意义上说,我们可能是一块矿石,一棵树木,一片沙滩,乃至整个宇宙。过去如是,现在如是,末来如是。         
  总而言之,生命是缘起的,不是上帝凭空创造的;生命是无始无终的,没有一个最初的开始,也没有一个最后的结束;生命也不会从微生物之类“进化”而来,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形式,而不是说大的生命起源于小的生命;就好象说,大树是从小草中生出来一样,这就显得可笑;因为树有树的种子,草有草的种子。唯识宗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它们都各自有不同的种子存在于阿赖耶识中。
  所以,人类也不会从古猿演变而来。当然,一个人在无始的轮回中,完全有可能变成古猿之类,但如果业种没有改变,那么他就无法蜕变转生为人。而佛教的生命形式的转变,跟科学家所谓的人从古猿演变而来的说法,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了。

生命!我常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它到底是何物?  我虽然找不出确切的答案出来,但是我愈发清楚地知道它给予了我太多太多!那么我又将如何来利用生命所赋予的这一切?
生活!在拥有了极为难得宝贵的人生之后,我如是那般地生活了二十几年。在年近“而立”的我伴随着晨钟暮鼓、上殿、过堂,下大寮、自恣、念佛充实而有意义的出家生活时,深刻地反省着那二十几年的生活是多么可叹与可怜!而如今的这般极其紧张有序而又安然的生活,让我珍惜当下之余,从中体悟到生活的真义!
  面对生死!我极为敏感与恐惧,因为拥有了这份心态,我便要求自己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自信而又浩然的徜佯于天地之间,如何去了脱生死,生死又向何处了?!我无需再问许多,只要每日如是这般的依教奉行,随众靠众,安守本份地做好每一天的出家人!便会逐渐转向于进一步的解脱!为自己,更为了更多的生命!
  感激生命所赋予的一切,更感谢生养教育自己的父母师长……让我努力更好的去生活!
  感慨生死!让我们籍着缘份,籍着彼此间生命的感通!共同期盼在交汇刹那,是缘,亦是圆!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5-10 00:51

我喜欢五台山那片湛蓝的天空。更喜欢它的祥和与宁静,因为它是文殊菩萨的净土。      

老法师时常提醒我们,要善于观察诸法实相。观察即是思维修。思维修就是分析某一个所缘境。通过教、理、喻、因,进行观察,思维,直至内心产生定解。
  老法师从一开始讲《华严经》就说:“你要相信你自己就是毗卢遮那,毗卢遮那所证得的真如之智,和你本具的性体无二无别。”我常常想,既然我是毗卢遮那,不什么还会有烦恼呢?为什么样不能像佛那样来去自如呢?为什么没有佛的功用,常被无明所缚呢?当自己烦恼起来时,就不敢说我是毗卢遮那佛。因为佛是没有烦恼的。《华严经》说:“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那是从理上说的,但事上还是有差别的。
  在普寿寺紧张的修学中,我喜欢独自一人看蓝天、白云,用心去感受五台山的清凉和法喜。当看到白云在空中的变化,时而乌云密布,时而彩霞满天。想起古德所说的一句话“虚空本不动,白云自往来。”是什么意思呢?把它跟《华严经》结合起来看,噢!“虚空本不动”不就好比我们本具的清净法身毗卢遮那的体性吗?之所以未能起妙用,是因为被如云的无明烦恼所覆盖。尽管我们心常生热恼,迷失本性,但法身是常寂,如虚空一样,任凭云起、云落,而虚空并没有动摇。
   当我们烦恼生起时,你只要善于观察,觉知它的生、住、异、灭。烦恼并不能损害我们的法身。平时多加思维分析,训练自己的这颗心,不要让它散乱放逸。要平静而不懈怠,兴氛而不散乱,戒骄、戒躁。把心安住于善法中,内心自然远离空虚茫然。沉浸在宁静、愉悦祥和的气氛中。如风和日丽、晴朗天空般的宁静。
  老法师说成佛是用心来成的,并非离此心外,更有余佛可成。把握自己现前的这颗心是最重要的。修行不就是为了去妄求真吗?我们本具毗卢遮那的体性。为什么不能显现,就如蓝天被厚厚的云层遮挡,看不见一样。然虚空依旧如故。我们的真如被无明所覆,心海潮起潮落,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未能起妙用。当你拔云见月,湛蓝的天空依然是那么湛蓝。无明烦恼亦复如是。当你拔开烦恼的乌云,自性显现,内心顿感清凉平静,智慧大开,一切事物影现其中,便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去执着它的现相。因为一切诸法实相,如梦、如影、如响、如声,多多观察思维,对于生活中所遭遇的任何事都得到缓解。什么人我是非,善恶好丑,都是因缘和合的相续相,并非实有。所以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 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忧恼不济事,亦失诸善行。”
  我们应该像虚空那样,含容一切,任云自往来,而不坏其性。训练我们的心,遇境逢缘你才能作到不动声色,坐观云起时,烦恼自然渐消。

“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是经中的一句话,虽常常思临,但仍不能很清楚其中深刻的含义。  二00二年四月初八,刚从南方受戒回来,风尘仆仆赶到太原妙吉祥寺,虽已知超过了普寿寺招生的时间,但仍极渴望能有机会见到早已深心崇敬的如师父,下午在客堂门口,许多师父们与居士们在静静的等待,我站在最后,只见门帘一动,师父面带笑容出来向大家问好,那洪亮的、慈中有威的声音灌入耳朵,仰慕已久的身影突然山现在眼前,剎那间,一股巨大的暖流从我头顶直灌而下,遍满周身,我沐浴在这股暖流中,深深地感动着。早就听说,凡来五台山朝圣之人,文殊菩萨是迎一千送八百。在那一刻,我眼前的如师父就是真真实实文殊菩萨智慧的化身。来迎接我这个在生死苦海中流浪已久的孤儿回家,那股暖流久久回旋在心中,因无限的感激与欢喜,泪水止不住悄然而下,
  如今回忆起来,正是因为强烈的信心、敬仰,在拜见善知识的一剎那,产生了不可思议殊胜奇妙的感应,从而理解了“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的含义。在西藏,人们常说,若将法师成凡夫,就能得到凡夫的加持;若将法师看成佛,就能得到佛的的加持,莲花生大士曾说:“完整的恭敬心带来完整的加持。深信不疑,带来完整的成功。”只有把自己的法师看成真佛,才是真正开始转变自己的过程。《西藏生处书》有一段文,深深叩动我的心灵“在弟子与法师之间,法师是弟子修持接续净见的枢纽人物,弟子应把法师每句话看成佛语,把他的心看作一切诸佛的智慧心。每个动作看成佛陀的行动,把他住的地方看成佛国,甚至把法师四周的人看作他智慧光明的展现,当这些认知越来越稳定的时候,弟子会以自己的眼睛看到实相,开始看到自身,宇宙和一切生命都是本自清净而完美的。法师就是道,就是完全转化弟子每个认知的神奇试金石。”
  深深惭愧自己是凡夫,因无明业习的遮障,看到实相的机会是那么短暂,但如今开始深信佛言祖语,唯有凭着信心、恭敬心,才能体悟绝对真理,在漫长的菩提路上,愿与一切众生在佛陀智光照耀下,善知识的引道下,不断向前迈进!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5-10 00:52

我终于听到了您的召唤……  于是找再次被您的慈悲所感动感动感动……
  

原来您就是……
  

它时刻都在关照护念着我们。只因众生的心被贪、嗔、痴、慢、疑等等的烦恼所障蔽,致使善知识当面错过,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虽然,这已经是我第四次随师父及大众师拜黛螺顶,但是这种感受却是第一次。
  正月初一下年。按例要去拜黛螺顶、原本不想去的我,在苑长师父的开示下,我决定和大家一起拜上去。
  苑长师父说:“因为我们要报恩,父母与我们有恩,师长对我们有恩,求生乃至国家对我们有恩,我们拜黛螺顶就是要代父母师长、所有报恩会的成员及所有一切的众生去忏悔无始劫来所造的业障,不管我活多大年纪,哪怕是活一百岁,只要我能动,我就要拜上去。”听完苑长师父的一番开示,惭愧之心油然而生、同时给了我勇气和信心。
  下午,我信心百倍地随“大部队”踏上了大智路,苑长师父在前面,后面三个同学一排,走一步(上一个台阶),称一句“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拜一拜,前一排起来后一排拜下,心里怀念着父母、师长、报恩会的会员及所有一切众生和我一同拜,就这样大家跟在苑长师父的后面沿着一千零八十级石阶的大智路往黛螺顶拜去。
  大约拜到一半的时候,我开始有了各种不舒服的感觉,口干、胸闷、头晕、腿也渐渐不听使唤了。为了不掉队,不让同排的同学落下,只好两步或三步一拜,但还是感到力不从心。就在此时,我听到了清脆而洪亮的梵音“南无妙吉祥菩萨”。寻着声音抬头望去,只见苑长师父高高地站在前面的石阶上,正朝下面大声地称念妙吉祥的圣号。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滚烫的泪夺眶而出,您不就是文殊菩萨嘛!顿时,我感到了您的大慈悲心怀包容了太虚空,我在这虚空中也没有了我,只知道有声音、有眼泪还有一大群众生在向前拜着。
  拜着拜着,一抬头黛螺顶已左眼前  五方文殊菩萨安详地坐在大殿里,接引前来朝拜的众生。院内静极了,没有喧杂,没人互相交谈,似乎都害怕搅扰了菩萨的清修。
  不知觉中的到达使我忽然明白了,是您的召唤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是您使我战胜了自我,是您的慈悲摄受了我,是您的加持改变了我。弟子心中的苑长师父,您就是文殊菩萨。

不管大家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戒律对于每个出家人的意义都是一样重要的。  理事无碍,事理无碍。当我们不只停留在现象时,不只限于语言时,其实,当我们于法有所得时,不管是戒法、这是华严,都同样的庄严,一样的华藏世界。
  学华严,让我最深的感悟,就是对戒律的认识:戒律不但是最基础的,而且是最高深的!
  很庆幸的一点,就是我们在初学的时候,能有一个正见——以戒为师。更庆幸的是,迷茫时,能有毗卢遮那佛的引导——怎样学戒、持戒!
  戒律的高深,是因为它行的是最浅的事,但需要的是最高尚的心。所以不同人学戒、持戒,最后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当我知道了应以怎样的心去持戒、去学戒时,我便知道了一部戒律,就是一部《华严经》,就是庄严的华藏世界!
  因此,当你为周围的环境抱怨时,当你遇到困难退却时,那不过都是自己的一心正报所起依报而已。毗卢遮那佛的庄严报土,也不正是他累劫因而成的吗?所以,我坚信:心地不真,果报迂曲。心地坦荡,一定也会因果昭彰的。所以,我感恩身边所有善的因缘,同时,我亦感恩身边所有不善的因缘,与我有关、无关的因缘,它都在提示着我:内里、外在行持的差别因果。



     师父的叮咛 普寿寺

从迎来你的时候
就没有想过分别
虽然你是你  我是我
但我们身子里都流淌着佛陀的血液
虽然你是你  我是我
但我们都有着共同的选择
同走一条路  同唱一首歌
为利有情愿成佛
一日日  一天天
你是你  我是我
转眼看你的时候
你却把背给了我
但从你的心跳
我知道你的脉博贴着我的脉博
一天天  一月月
三个辗转已渐渐溶入我们的生活中
你溶化了我  我溶化了你
我们一同溶进佛陀慈光的世界
我就是你  你就是我
不论在这里  还是在那里
你不会忘记我  我也不舍忘记你
因为共同的誓愿把我们联系
虽然分别  但不是忘记
请记住佛陀的嘱托,
“以戒为师”
一路走好!早日归来!

注:三个辗转是:辗转相谏、辗转相教、辗转忏悔。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