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专访济群法师:问戒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3-20 00:55     标题: 专访济群法师:问戒

专访济群法师:问戒

济群法师简介:
济群法师,1962年生,福建福安人。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到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现任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及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并被聘请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唯识、戒律的研究及讲授,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万字。其中 “人生佛教丛书系列”包括《学佛者的信念》、《心经的人生智慧》、《幸福人生的原理》《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等十本,他继承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是生活智慧的理念,希望人们摆脱对佛法的误解,使佛法走入生活中。目前法师常驻厦门南普陀,同时也在主持苏州西园寺的戒幢佛学研究所的工作。

主持人:戒幢佛学研究所主要是做些什么工作?

济群法师:戒幢佛学研究所是立足于西园寺,做的事情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教学,培养人才,然后是弘法,就是面向社会大众,定期的办各种学习班、讲座、共修,还有就是作研究。教学、弘法、研究,这是研究所的三个部分的内容。这三个内容也是围绕着我近年对佛法的一些思考,有不少想法,然后通过研究所这个平台,来落实推广。其实研究所的重点还是教学和弘法两块,它和一般的研究机构不太一样。当然作为这样一个研究所,也是在关注当前佛教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找一些出路,比如未来的佛教怎么样才能健康发展。当然这些问题主要是我自己思考的比较多,然后会慢慢的变成一些文章、书籍,并落实到教学、弘法中去。通过这些书籍、杂志、网站,在国内外传播。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会思考一些佛教存在的问题,那么现在您认佛教存在哪些问题?

济群法师:现在佛教的问题很多啊。从2004年春节的时候,当时我写过一篇“汉传佛教的反思”,对传统的佛教,为什么佛教从南北朝、隋唐走向鼎盛,然后宋、元、明、清之后啊,一路衰弱下来,它的原因在哪里?我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比如说我们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但是给人的普遍印象是消极。其实大乘佛教本身应该是很积极的,入世的,但是为什么大家看不到这样一种精神呢,原因在哪里?那么我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其实大乘佛教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菩提心”教法。就是发菩提心,修慈悲心。而这一块的修行,其实在传统的佛教里面重视不够。传统佛教更重视的是有关于空性的修行,比如“明心见性”啊,有关空性的哲学啊,这些理论非常丰富。但是有关慈悲心的修行这一块比较薄弱,这也是我们把“菩提心”作为重点弘扬的一个主要原因。要弘扬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必须要弘扬“菩提心”教法。

还有比如说现在很多人修行修不得力,整个教界也比较无序,这个无序的状态实际也和我们传统宗派的继承有关系。传统的宗派我们今天的人继承起来很困难,就像我们现代人继承这个传统文化一样,整个社会民众没有能力很好的继承传统文化,同样佛教界也是这样。另外,宗派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佛教流行的禅宗、净土,有一些简单化的倾向,要不就是太高深,像禅宗,不太重视次第。还有比如说“教下”,比较偏向于教理的这些宗派,很容易变成哲学化的这样一种倾向,比如天台、华严、中观、唯识,学到后来容易把它变成一种哲学。实际上这些宗派的这样一种“哲学”,是帮助我们在文字上树立正见,然后把这种正见落实到止观上,最后得到你生命内在的一种解脱,这就是空性见,这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人只是在理论上学习,他没有落实到心行上转换成一种解脱的能力,这个在佛教界里也是很普遍的。从这个理论到实践,其实也要一定的传承,但是后来的人没有很好的继承下来。所以后来就变成一种理论的学习。

那么像佛教界整个的管理啊,也是比较无序的,比如弘法也没有一套很好的制度,还有僧团的管理也没有很好的落实一种戒律的精神,问题还是蛮多的。所以我们当时就是针对这样的反思,我就提出了一个佛教修学体系的建设,它应当有哪些要素,我就提出了五个要素。那么因为佛教太博大了,宗派太多,经论太多,如何在短时间内抓住佛法的要领,那么我就提出了五大要素,就是“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不管你学习南传还是藏传、汉传,你只要抓住五大要素,就抓住了整个佛法技术性的内容。

主持人:法师现在为学人作开示的时候,主要讲些什么呢?

济群法师:这几年讲的比较多的是皈依,如何深化对皈依的认识,如何把皈依变成自己的修行,还有菩提心教法,比如我这次到居士林,讲如何修学菩提心。因为大家虽然都在说菩提心,事实上成了一种说法,一个口号,真正能够对这个菩提心有真实的认识,并能够把它实践起来的人,其实并不多。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也作了一些思考,编写了一套关于菩提心的修行仪轨,同时帮助大家深化对菩提心的认识,写过一本《认识菩提心》。我后在苏州又讲了三天“修学菩提心”,以后也会整理成一本书。还有有关于“道次第”方面啊,我也会经常的讲。除了这些属于修学引导之外,面向一些高校、民众团体,有时候我们从佛法角度开示他们如何去思考,解决人生的问题,侧重点应该是在“人生佛教”这一块。所以我们现在弘法就是包括“修学引导”、“佛法解决人生问题”,比较基础的有这两个部分。

主持人: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教不了解,对出家人有一种距离感、神秘感,法师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济群法师:社会上的人不了解,尤其他对于宗教人士不了解啊,会有一些神秘感,这也是很正常的。当然也有一些民众,对佛教有很多负面的看法,我觉得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佛教界是存在不少问题,凡是人家看到的,或是他随便想象的,都有他自己的因缘。当然我们作为佛教徒来说,别人怎么看,对我们都是一种提醒,关键是我们怎么做,我们自己要做好,而不是去纠缠这种人家怎么看这些是非。主要是我们佛教界自己要有更多正面的形象出现,如果没有正面的形象,我们一天到晚说好话也是没有用的。当然作为我们自己来说呢,像我自己啊,选择这样一种出家生活,选择这样一种弘法利生的事业,我觉得是很有意义哦,对我来说这就是人生最佳的一种选择。但是对每一个出家人来说,他的成长因缘不同,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各有各的情况。

主持人:佛教从一两千年前的传统社会,到现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您认为它对现代社会的主要意义体现在哪里?

济群法师:佛教可以为社会做的事情很多,因为今天这个社会,物质高度发达,现代人最突出的问题是心灵的问题,心灵的烦恼,心灵的困惑,活得越来越迷茫。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有佛教的智慧,来帮助人们,指引人生的方向,同时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生命,改善自己的生命。这个是佛教存在的意义,也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特别需要的。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现在要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从心开始”,每个人都有心,要想有和谐的社会,每个人都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首先这个人自己就是不和谐的,表现出在家庭里,这个家庭就是不和谐的。因为你充满着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这种心灵状态,你就很容易跟别人抵触。然后这样的一种自我很容易形成贪嗔痴,对社会带来祸害。所以真正要和谐社会还是要从改善人的内心开始。

从物质的方面来说,我们现在中国社会的这种经济的发展,导致了高度的贫富悬殊,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需要用政府的福利制度,但是这些制度还不是很健全,这样的话就需要宗教,像佛教也可以做很多的慈善,来帮助这个社会的协调。还有社会道德的建设啊,其实古今中外所有的道德都是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上,没有宗教的道德是没有基础的。所以人需要有敬畏之心,有宗教信仰,有因果观念,自然就不会去干坏事。现在人的问题是做人没有底限,什么都敢干。所以现在心理学也慢慢热起来了,这说明社会已经意识到心理问题的重要。以前社会太贫穷,大家把问题都归结在吃不饱,现在吃也吃饱了,什么都有了,还是过得烦恼,这个时候找不到理由了,那就可能是心理有问题。所以很多地方就开始有一些心理辅导啊,心理咨询师啊,但我们现在所学的心理学还是西方的,西方心理学才一两百年的历史,而佛教就是我们东方的心理学,它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对心理的认识,以及对心理的改善,是非常透彻的。所以国外的心理学也在大量吸收佛教内容,用于人类认识心灵,治疗心理。

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国外的心理学界人士,他们如何把佛学应用到心理治疗这一块的书籍,把它们翻译过来,然后去引导心理学界,让心理学界能够认识到,佛教在心理治疗上的分量、地位,让心理学界也能来接受佛法,应用佛法,这也是我们未来弘扬佛法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佛教能够为社会做的事情还是蛮多的。

主持人:法师您认为心理学和佛教的唯识有什么区别?

济群法师:心理学和唯识都是解决人类的心理疾病,这是相同点。不同的就是方法,相同的都是心理疾病,当然心理学解决的是比较浅层的,佛教的解决是彻底的。

主持人:有些人可能对佛教比较有兴趣,但是他们完全不了解,那么他想学的话从什么地方入手比较好?

济群法师:通常的情况下他需要找一位老师。要找一位好老师,亲近善知识。因为我们学佛,实际上是完成一个心灵上的引导,所以需要一位好的老师,他才能够引导你,解除你生命的困惑,让你走出心灵的误区,走向解脱。这样一位好老师是很重要,因为他在这方面是有经验的,否则的话你大概只能“挂一个号”,就是你找一位师父皈依一下,就像到医院里面挂一个号一样,挂了号之后怎么样呢,他也不知道,一般人的做法就是杂七杂八的乱看一通,看到东西南北都分不清楚,然后也没有人管,所以很多人学佛也是蛮郁闷的。所以这几年我们做的事情,确实也是希望给教界啊,建立一条常规的修学途径。过去我们动不动就是八万四千法门,这个范围很大。有时候我们听到一个老师说,你念佛吧,这个老师说你念大悲咒吧,那个说你参禅吧。每一个老师都会谈一种他自己的心得、经验,不一定是一条常规的途径,所以多数人学佛,他就是不得要领,要不就是偏执一端,这种现象蛮普遍的。我们也在想着,应该能够让大家在短时间知道佛教究竟有哪几个要素,你抓住了这几个要素,你就等于掌握了佛法。然后佛法的修行应该第一步做什么,第三、四步做什么,每一步怎么做,它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应该有这样一个东西,那么大家修学起来是不会太难。你抓住了这个以后,你随便看什么、学什么都没有关系,不管学汉传也好,藏传也好,不管学什么,你都知道自己现在在哪一块。所以我们提出了这五大要素,从原来我写的“汉传佛教反思”到后来“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这些文章,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佛法的要领。

初学佛的人,还是要从皈依开始。皈依之后需要深化对皈依的认识,需要强化三宝在自己内心的分量。其实这个过程也是要通过一个相当时间的修行,是一个培养对三宝信心,培养正念的过程。如果三宝在你内心没有分量,这个佛法对你肯定没什么影响。凡是我们觉得不重要的东西,它都不可能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凡是我们觉得特别重要的东西,它一定会对我们产生影响。所以佛法的修行它是建立在皈依的基础上。而发心则是一个目标,学佛你需要有目标,需要有良好的出离心,需要有正确的用心。修行修什么,就是修心,不是修别的什么东西。怎么修心呢?首先你做任何事情要有正确的动机,然后在做的过程,你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用心。因为你在用什么心,事实上你就是在成就什么样的心。比如我用贪心在做,那么成就的就是贪心。我用慈悲心做,成就的就是慈悲心。

然后我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如果没有目标,你会在各种情绪中徘徊出不来。如果目标很明确,意味着你知道自己的人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你很清楚。因为只有你知道你要什么,你才能知道你不要什么。如果你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我要什么”,那你肯定会随便乱要,被各种诱huo所动摇,在这种心灵的泥潭里你是走不出来的,因为干扰我们的东西太多,一个人的需要太多,每个人都有很多需要,每个人都会在这些需要里徘徊,除非你有一种需要特别强烈,否则你没法在这种徘徊中走出来。这就是发心的重要。

然后戒律就是帮助你,围绕这些需要,建立一个健康的、规范的生活。那么这个生活方式和这个目标是相应的,所以戒律实际上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解脱的生活。你的生活方式会影响你人格的成长,我们现在的生活、需求更多的是受习惯影响,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去做什么,即便我们在学佛,只是在我们的习惯里涂上一些佛教的色彩,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学佛。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