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汉字的科学性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3-11 21:58     标题: 汉字的科学性

汉字的科学性
(摘录)
熊 春 锦

我们今天的讲课内容,将带大家步入到汉字的殿堂之中,漫游在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之内。我们还将讨论儒学学习方法和老子的学习方法,以及道医学习的方法。我们是否能够真实地融入到其中,将这些内容同频感格真实地同步实践,进入我们的心灵之内,我们将拭目以待。看看种瓜者得瓜,种豆者得豆,各种滋味也就在各自的心头了。
一、汉字是慧智和谐的科学发明
德慧智教育,是一个高度重视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是培贤育圣的教育理念,是与老子同在、与孔子同在、与道德同在的教育方法,是同步开慧益智使我们的生命具有科学创造力的教育方法,是使人生六阶段发展尽可能符合自然大道客观规律的教育方法。
德慧智教育,遵循老子“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的教育和实践理论和方法,高度重视德慧智教育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与生命中道医生理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探讨与教育相关的细节。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汉字。由于对于汉字这一部份,我们在原来的讲义中受到时间的限制,没有全部地纳入到上课的课程中讲完,因为下一步准备出版正式的文字性内容,这一块内容需要及时地补充下去。我们对汉语语言讲得比较多,对汉语语言的科学性作了一些探讨,但是对汉字是一笔带过。今天,为了使我们的德慧智教育的理论更为完整,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汉字我们专门抽出这点时间,把必须补齐的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
对于汉字,我们其实远远没有发现它的全部的科学奥秘。我们汉字,同样是诞生于中国古代文明中一元四素方法论的大系统之中。汉字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充分运用“象”的典型,象数理气中是第一位以象表数、表理、表气最杰出、最全面的科学结晶。象形表意是汉字外在最精美的部分,是给我们视觉第一感观的这一部份,是给我们听觉当中产生深刻联想的一部份。
汉字文化的发展中,本身它经历了六大阶段,从甲骨文、钟鼎文(金文)、大篆、小篆、繁体、简体的六大发展时期,一谈到这个“六”,大家就应该注意了,它实际上就是全息地在展现着老子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性,是与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愚(智)治的不同发展时期相共鸣的。这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自然规律,在汉字本身的发展中,也同样呈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在汉字本身的发展中毫不例外地印上了时代发展的深刻的烙印。
汉字中所包含的并非仅仅只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其实每个汉字都可以看作是一幅精美的全息图画,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大慧大智的结晶和载体,是启迪后学者慧识与智识的灵符。中国文字,就是慧智图形、全息画卷。
汉字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灵魂,维系着民族发展的命脉,是民族文明发展的食粮和丰富营养。如同上面以前讲过的有关水结晶科学实验和对语言进行的科学研究结论一样,如果我们开展对中文和西文视觉的对比科学研究,我们同样不难发现其中的明显差异。
中文与西文在大脑中对视觉中枢区和视觉辅助区的作用点,肯定都是与西文不同的。其中整体把握阴阳,执两用中,慧智双运,都是汉字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最终必然会被科学界所发现。
中文字形,由于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等丰富的内涵,而且将形、音、义三位一体地整合成在一起,成为一种完整的信息模块,对大脑的综合作用就构成了系统性和整体性以及全息性,其功用同样是有利于启迪智慧,双向同步开发我们的慧识和智识。
修真生理学中的性线和返天镜的奥秘,都完整地包含在其中,只待科学的发现和验证而已。因为中国古文化,方方面面无一例外地都是源于道和德,以仓颉为代表的古圣,在造字的过程中也毫不例外地遵循着一元四素方法论的全息观,是从象数理气这个全息整体观来发现发明创造了中国的汉字。
慧观与智观高度统一和完美的结合,这就是祖先们科学创造文字的前提和基础。仅仅从日本科学家在水结晶试验中发现的一个共性现象——也就是“水”字共性现象,也就形象直观地证明了中国汉字是慧观下创造的结果,是深度的慧观,是现代人还无法达到的细致入微的深层次的慧观。他们的慧观,已经达到了现代科学仪器需要500倍放大高速摄影的频率才能捕捉到的信息。然而,古人却已经能够通过他们自身的深刻观察,发现我们现代科学才能验证的结果。
汉字的起源,据史传初始为仓颉所创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相传他有四只眼睛,是一个半神半人的特殊人物——这是现代人给他定义的“半神半人”。所谓“四只眼”,按照道医学的观点和修真生理学的观点来说,大都是指他除了具有一双肉眼之外,还具有慧眼和天眼的能力。他根据日月的形状、鸟兽的足迹,观之于物,而用之于心,创造了以“象形”为主要特征的汉字。
据说他创造汉字时,天地为之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这就是说当时上天喜悦文字的出现而祝福,因此降落大量的小米以庆贺。但是鬼魅看到人类有了文字以后,必然智慧大开,再也无法继续进行操控和愚弄,它们将会失去供养的衣食,也就只好抱头痛哭了。
从历史的角度看,复杂而庞大的汉字系统,不可能全部由一个人完成和发明,仓颉应当是首创者,他在搜集、整理、统一和规范上是主持者,他对汉字的产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荀子·解蔽》中曾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由于传说中讲他具备四只眼,这一现象应当并非单纯的溢美之词。那么他运用这种天赋的能力,运用大智慧,在慧观与智观同步的状态下,创造出具有慧与智同步性的文字——汉字,从而使汉字具有无穷的魅力,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也就是顺理成章,不可否认的事实了。
汉字(甲骨文为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它的比较著名的两种,是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但是世界上其它象形文字,它们都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唯独只有汉字以它无穷的魅力保存沿用至今。
在我们的历史上,人们感念祖宗们的发明创造,缅怀仓颉的巨大贡献,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纪念仓颉,仓颉就被人们排入圣贤之列,而受到炎黄子孙们的膜拜礼敬。
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民族从结绳、刻契、图画和口传的信息记载方法中,完全解放出来,使中华民族进入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发明,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勃勃生机。
二、汉字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使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的一个强大的无形的有形力量。这,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它西方民族的重要差别,一个力量的基础。
汉字最巨大的功能,是维系着多民族、多语言的共同认同。
中华民族在东方这块土地上,能够维持五千年而不出现分裂,汉字的功德无量!只是需要我们去认识到这个特点,认识到这个重要的作用。在东方这块土地上,虽然都是中国人,但是却存在着近百种的不同方言,甚至百里之内,村与村之间的方言都不相同,像福建、浙江那些地区,走上四、五里路,从这一个村子进入另一个村子,他们的语言都互相不通。如果听他们说话,他们自己之间有的都听不懂,这是我们中国的一个特点。这种方言的差别,远远超过欧洲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语言差异性,那的确是这样。在整个欧洲,很多的民族、很多的国家共同处在欧洲这块土地上,但是他们语言的差异性,与我们的方言差异性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但是,我们看一看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例如,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他们为什么在历史上很快四分五裂?因为罗马帝国在使用拉丁语书写自己的方言时,就自然地出现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等,都在使用这个拉丁语;但是到了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时,受到方言的制约,也就改变了这种拉丁语的写法,因而就出现了法语、意大利语。随着罗马帝国的消亡,拉丁语也就自然开始消亡了。
然而,为什么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五千年以来始终没有出现像欧洲那样的现象?因为文化不同,因为文字不同!我们所使用的是方块的汉字,而不是拼音文字。
这种现象,的确是反应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这种功劳,的确与汉语独特的方块文字的信息特点密切相关。因为,汉字具有一个拼音文字未能具备的重要特点——表意不表音,这与拼音文字完全不同。
我们的汉字,不论是镌刻在龟板上、还是铸造在青铜器上,无论是刻写在木简上、还是竹片上,也不论是写在后来的帛绢上、还是书写在纸张上,七千年以来汉字的形态在变,但是汉字表意不表音的重要特性却始终没有变,“书同文”这个统一文字的特点没变。不论我们汉语的语音和语法在历史上如何在任何地区发生变化,也不论各时期、各汉语的方言如何庞杂,书同文这一特点始终有效地维持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和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汉字表意不表音的独特性,是汉字能让各类语音共享的工具。任何语言都能够共享,包括西方世界将来都可能将汉字作为可以共享的文字。世界上的象形文字众多,汉字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全面保存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古老的文字。
象形文字,是诞生于人类文明发生的源头泉点之上的最古老的文字。从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史迹来看,世界各民族都诞生过自己的象形文字,只是这些象形文字各不相同,各有特点,没有汉字这样的完美的特点。
例如,古巴比伦民族、苏美尔民族、古埃及民族、玛雅人都有使用象形文字的文化源头和历史遗迹。而且,从欧洲考古的岩画遗迹来看,欧洲的先民同样也曾经使用过象形文字。现在风靡全世界的拼音文字,只是在三千年前才由腓尼基人所创造的文字形式。很可能就是因为拼音文字的推广运用和取代,才导致了欧洲象形文字的彻底消失,从而产生了整个欧洲历史文化辨识的严重断裂层;使欧洲人无法追溯到三千年以前,去解读和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例如,他们对四千年以前,出现在不列颠的圆形石林和克里特建立的克索斯城的文化背景,迄今为止还是模糊不清。因为看不懂,因为他们使用拼音文字,根本无法辨识自己祖先的象形文字。
进入历史的长河,探讨世界各民族的发展史和消失史,特别是根据老子“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索,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带共性的现象。
什么共性现象?就是语文和宗教是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基本元素。但是对中华民族来说,语文中的“语”和“文”各自独立,语和文这一元素,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远远比宗教这一元素的作用更为强大和重要。中国文字对民族的凝聚力,比宗教所产生的凝聚力似乎更加“无声胜有声”。汉字之所以对中华民族的凝聚起着无比巨大的作用,就是因为中国的“语”和“文”是脱节的,是分离的,是可以各自独立存在,而又被各种“语”所共用的。这,就是汉字传神之妙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如果一旦废止汉字的使用,而用拼音字母来书写汉语,虽然能够在一段时期内强行通用,但是由于所拼读的方言各地必然不同,拼写出来的内容也就无法共同进行交流,从而也就会迅速地各自构成方言文。那么,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也就必定不会再长期存在,整个中国就会自然地因为“言”而不能同“文”,各地就会自己主动地将自己的民族分割成许多小国。
这一危险的现象,我们由于没有细致入微地进行研究,在近代曾经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差一点自毁国宝。早在三十年代,就有些激进的学者认为:“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倘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甚至有的人还说:“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看看,在当时三十年代,那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甚至要对汉字进行彻底革命的精神,那真是口号响彻天下。在这种西学东渐强势潮流的推动下,对传统文化的“去其糟粕”已经形成大势,因此在五十年代国务院就曾经修改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准备废除汉字,“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当时的构想是先用拼音来进行注音,帮助人们识字;等待时机成熟以后,再废除汉字用拼音完全取而代之。所以才在汉字未被取代之前,先贯彻汉字简化方案,并且同步推出了取消异体字,废除繁体字。
这种愚智时代“言古愚而实己愚”的文化潮流,自然地会产生自毁文化的举措,没能逃脱老子所断言的“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的科学论断,这种现象在我们历史上的发生,也是毫不奇怪的现象,是社会发展离道失德现象的必然。
然而,我们民族所大幸的是《易经》和《老子》的思想在默运之中挽救了中华民族,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完整性、延续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是电脑的诞生和电脑汉字输入法的问世救了汉字。而电脑诞生的理论,正是源自于《周易》和《老子》的理论。虚无的道○道无诞生万有,运用德一就足够了。电脑正是架构在这个虚的“○”和有的“1”这个二进位制数学模式之上。有了电脑,也就诞生了汉字输入法。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电脑输入汉字的速度,绝不比任何一种拼音文字的速度慢。这种现象粗看起来好像是“电脑输入汉字”挽救了汉字的命运,但是深思起来,还是祖先们的大智慧思想挽救了汉字,汉字本身结构的科学性挽救了自己,而且在二十一世纪必将会全面登上世界文明发展的共享舞台。
文字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水平。近代随着信息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电脑技术的普及,科学家已经在开始寻求一种能够满足全球通用的文字。然而,要想能够承担起国际通用语文,就必须用意符而不能用音符;因为世界各国以及各地的语言千差万别,因而只有能够超越语言障碍的表意符号、表意文字,才能够被全人类接受而共同使用。
然而我们看看,汉字就具有这个特点,中国的汉字却恰恰天然地具备着这种表意不表音的特性。在历史上,整个朝鲜使用汉字,到现在为止南朝鲜还保留着一部分这个特征。在历史上,日本这个民族也在长期使用这个汉字,只是到了近代才产生了他们的片假名。越南同样长期使用汉字,也是后来才改为他们自己的文字。因此这个特点,就充分地说明汉字能够被各民族所广泛使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发者将目光投向了我们的汉字。
在信息全球化的迅猛进程中,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汉字很可能发挥它本身所携带的科学基因作用,成为全球通用的语文,因为汉字已经是全球唯一尚存的符号文字。因此,我们可以预 言:21世纪,将是一个汉字传遍世界的世纪。
这是我们祖先们的自豪,倒并不是我们现代人的自豪,因为我们现代人差点毁灭了自己民族的奇珍瑰宝。
在历史的进程之中,电脑和汉字输入法阻止了无知和武断地对汉字进行废止的愚蠢行为,这是民族的万幸。否则,也许我们将再也看不到精美的方块字,而只是满纸的拼音字母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因为“语”和“文”的各自为政所产生的九州解体、中华百国,民族的分崩离析也就在所难免,而文字改革者也必将成为民族的罪人。
庆幸之余,我们不能不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对自己民族的道德传统文化到底知道多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是真正智知古人,还是只停留在愚知古人的状态之中?我们的自知到底是明明德之明?还是蒙昧无明?
汉字在近代的命运,的确可以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我们到底是不是处于愚知时代?值得我们沉静地反思;应不应该进行道德的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们应该进行反思——沉重地反思!
三、汉字是开慧益智型的文字
由于我们近百年长期不读圣贤书,不进行经典诵读,不知、也不用“道可道”的方法。这个“可”的方法我们解读不出来,或者有人敢解的话,也被视为一种迷信。不能够主动地去“与古人居与古人谋”,修身格物致知,也就根本无法感知我们祖先的大智慧,无法明了仓颉凭着四只眼所创造的汉字是大智慧应用的结晶,是开慧益智的工具,是符合自然根本规律的发明创造。
我们有些人仅凭一点后天的可怜的愚智,就想当然地去否定祖先们在大智慧状态创造的传统文化,自视为科学的卫士、反糟粕的英雄,梦寐以求欲置道德传统文化于死地,整天想着全盘西化而后快,才能遂其个人心愿。但是,科学是无情的,天道是无情的。真正的科学工作者,不是嘴皮子道,也不是仅靠名气混名利的“批评家”、“理论科学家”,而是脚踏实地进行研究的实践者。
我们看看,在1982年5月,著名心理学家查德林博士发表在全球最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的文章,在世界上曾经引起强烈轰动。当然,这个轰动在国内没有形成什么大的轰动,但是余波是存在的。
外国科学家们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汉字并不是糟粕,而是文化科学的精华。他们用无可辩驳的科研成果,说明中华民族的聪明与汉字结构有着密切关系,也就是说汉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由于人的左脑管逻辑,右脑管艺文,当中国儿童学习汉字时,无意中就在开发人的右脑,使其更聪明。我是不太苟同“无意”这种说法的,仓颉造字时应当是在运用自己深邃的慧识,有意地进行发明创造,将智识与慧识双运,协同地创造汉字,从而给中华子孙留下了开慧益智的工具。
查德林博士对英、美、法、西德、日本五国的儿童的智商,进行了全面的测查,发现欧美四国的儿童智商平均为100,而日本儿童的平均智商为111。在那个时代,日本儿童之所以高出欧洲,原因在哪儿呢?其原因是因为日本儿童学习了汉字。
无独有偶,日本的石井勋教授也进行了研究,他在其《幼儿智力开发法》一书中指出:经过多次反复的测试,得出来的结果是,日本的孩子小时候如果不学习汉字,他们的智商也和欧美儿童一样是100。但是学习了汉字的儿童,情况就不同了:如果从5岁开始学起,到入学前一年,智商能达到110;要是从4岁开始学起,学两年,智商能达120;若从3岁开始学习三年,智商在进入学校前就能达到125至130。
这个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既说明了汉字具有益慧开智的巨大作用,同时也说明了越早学习汉字越能有效地提升智力的水平。你说,汉字是不是应该成为世界各民族共享的语言工具呢?!它的确存在着这种非常强大的、提升我们智力的魅力。
所以,根据这些科学研究结果,许多欧洲国家相继展开了儿童学中国汉字的热潮。一位法国教师,就曾经说过:“教法国孩子学习汉语文字,主要目的不在于掌握另一种语文工具,而是通过学习汉字来开发法国孩子的智慧。”可惜,我们自己却没有重视我们文化当中这些宝贵的附件,没有从这个“细”当中去研究,没有从“易”当中去研究,就将自己的汉字几乎扫地出门。
另外,根据(《羊城晚报·新闻周刊》188期)曾经有篇报导,我以前曾经讲过,在这里再啰嗦一遍:一位名叫米尼的少年,因脑外伤不幸患上了失读症——这个失读症、失忆症在西方发病率比较高,而可能就和它这个拼音文字有关;但是在中国根据医学统计,这种病在中国的发病率比较低。这个失读症、失忆症,主要表现在西方人身上比较多。
费城的心理学家就尝试用汉字来治疗米尼的失读症。他选择汉字也是由于医学统计的调查结果,他发现中国人不容易产生这个失读症、失忆症,而西方的孩子们却比较容易产生。他一比较以后,就感觉到中国的文字是不是有一种魅力,是不是有治疗作用;他就作了一种尝试,用这种方法来治疗这种失读症。他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求米尼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奇怪的效果就产生了,米尼毫不费力地把英语句子读了出来,然而以前米尼单纯看着英语的拼音字母时他是念不出来的。在方块型汉字的魅力的不断“提醒”下,米尼慢慢恢复了阅读英语的能力。
为什么会这样,说不清、道不明吗?不是,是没有进行研究而已。汉字是一种全息的符号,它对大脑的刺激是双侧同步进行刺激,左脑、右脑它是同时作用,只要看着它,眼神经接受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的两侧都能产生放电。所以,美国一些专家已经感悟到,汉字不仅有书法上的节奏感、线条美,而且方块汉字的“形”——这个形态、这个象形能传递丰富的理性信息,既有猜读的可能性,又有联想的余地,更充分均匀地使用大脑的两半球,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已有人提出以学习汉语的方法,来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和老年人的康乐水平。这个方法的提出,那就是在利用汉字的魅力。在西方,老年痴呆特别地多,儿童智能低下,失忆症比较容易发生,所以他们就想出这个用汉字进行治疗的办法,从而达到提高他们健康快乐的水平。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那也就是前面我们所谈到的甲骨文和金文,是商代中后期(约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汉字,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不同于用字母把语言的音素或音节显示出来的表音文字。如英文,它就是用音节音素来表示。这一特点,在经文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澳大利亚的卢遂现博士,还在他的科学研究中发现:“汉语文的语法最符合数学的语法。”这一点很重要,他的这个发现也很重要,因为我们曾经讲过谁如果能用数学解码万事万物,那才是最科学的。至于数学呢,“数学只有10个数字,能表现一切数值,一是靠层层灵活的组合,二是靠变动符号的次序,三是靠一数多性。汉语汉字正是依靠这三条(数学的这三个方面),只有7000左右个字即可应付现代社会的一切方面,这是中国儿童数学智商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看一看,我们中国儿童数学的智商的确是很高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经常是拿冠军的。
我们说汉字是全息的画卷,汉字的确就是古代文化当中一元四素研究方法论的结晶,汉字中包含着“象、数、理、气”四元素的全息内涵。只是这种象、数、理、气的内涵,我们现代人没有去注意、分析、研究、认识。这种象、数、理、气的内涵,不是虚妄的空穴来风。我们的汉字能够用科学的无冕之王数学来进行解析的学问,那么它肯定无疑就是最科学的成果。汉语文的这些象、数、理、气特点,都可以从外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中轻松地找到答案。
世界在全面了解中国,逐步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和文化与科学,而我们自己却又在干些什么呢?……

四、汉字是道德文化的记录
汉字,所反应的是古代圣贤们的天人合一观和道德自然观。
这个特点,我们一定要牢牢地把握。当我们对这个天人合一观还没有接近古代圣贤们的时候,那么就请你不要对我们的祖宗指手画脚!
汉字是道德文化的全息记录。汉字是现今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唯一能够象形和表意的文字,它的一笔一画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信息,诸如造字时的社会道德风貌、社会发展状况、经济活动现象、文化思潮特点等丰富的信息都包含在其中。如果我们走入六大时期汉字的历史长廊之中,走进汉字,辨识汉字,解析汉字,我们就不难发现每个字都是一个艺术的珍品、全息的画廊;就如同迈入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博物馆,步入了古人道治与德治心灵的长廊之中,深刻体悟到其中道德的真谛,真是使人流连忘返,抚案赞叹。
……
转自http://www.yuandao.com/dispbbs.a ... D=25205&page=11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