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学佛重在结合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09-9-23 01:04
标题:
学佛重在结合
学佛重在结合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用佛教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学佛收益的大小,完全要看实践程度的深浅来决定。只有脚踏实地依法修行,我们的学佛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很多高僧大德都认为,今日的佛教,不是没有人相仰,也不是没有人研究,而是真正修持的人太少,真正有证悟的人太少。尽管有很多人将佛法的道理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但不付诸实行,不能与现实的生活相结合,佛法说得再多,再好,于事又有何补呢?好比一个人有很多钱,假如把它锁在箱子里不去使用,那么再多的钱也没有用,如同废纸一堆。钱只有在使用时才能发挥出金钱的价值和作用。
为什么有的人学佛多年,烦恼依旧;求法无量、痛苦如昨?毛病出在结合上。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二字,真正的含义是有二层意思,“学”是一层,“习”又是一层。习是指练习、实习、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为完整的学习。实践证明,我们的学佛,一分结合就有一分收获;一分结合就有一分进步。如果学习佛法不能和现实人生相结合;不能和自己的思想行为相结合,那么,势必佛知还是佛知,我见还是我见,学等于白学。例如佛教教导我们要布施,而我们仍然自私、贪而不舍。这种“学管学,听不听、做不做”的学佛,怎么会有进步呢?学佛离开了结合,只能是“画饼充饥”、“观梅止渴”自欺欺人的了。
金刚经里有这么二句经文:“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所谓一切法、皆是佛法”。它告诉我们一个极其深刻的道理,就是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要看实际,看实效、看实质。佛的这二句话意思是说,是佛法的,有时候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有时却是佛法。譬如,念佛是佛法、拜佛是佛法、诵经、打坐、布施、持戒全都是佛法,但是,如果你在念佛、拜佛、诵经、打坐时,心里一直在打妄想,一直在起贪〓痴,当你在行布施时,抱着沽名钓誉的心理,这时,是佛法的,也不是佛法了。又如,上课的时候,老师把讲废话的学生叫起来,不准他坐下,对违反校规的学生给予处罚,看起来现佛法无关,事实上,老师是为了维护大多数学生的听课权利,也是为了教育犯错的学生,接受教训,不再重犯。这个时候的处罚,也都变成佛法了。所谓严师出高徒,就是此意。
有位高僧在解释佛法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世间的一切善法,都是佛法”。此说讲得很透彻,很有道理。好就好在他把佛法和世间法圆融地结合起来了,把佛法的内涵提升到更深入、更全面、更现实的层次。笔者认为“法”谁讲的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众生的利益,是否符合佛教的宗旨;要看你的思想行为是否真正体现出佛教的精神。有的人嘴上说嘴上学;有的人心里想心里学;而有的人虽然不声不响,实际比信还信,比学还学。现今社会上的很多做法虽然没有出现佛法这个名词,但用佛教的观点来看,是符合佛法的。比如雷锋,周恩来,没有人说他们信佛学佛,但他们的思想境界和人品与佛菩萨是一致的,在佛教徒的心目中,他们是人间的佛菩萨。把佛教的宗旨和精神与现实社会创造性地加以结合,不仅仅是继承了佛教的优良传统,更丰富了佛法的内容,是对佛教的创造性的运用。
如果我们真是一个佛教徒的话,就应该积极地投入到这个现实的行善积德活动中去,献一份爱心,帮一个穷人、积一份善德,尽一份责任;如果我们真是一个佛教徒的话,就应该认真学习“现代佛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刻苦修行,使自己早日在思想上成佛。
可悲的是,我们有些佛教徒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佛教,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佛法。他们想问题做事情不依正确与否为标准。我们学佛也好,做事也好,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结合求实效,不能偏见,不能执著。谁讲得正确,谁讲得符合佛理,不管是谁,我们应该都听,谁能发扬佛教精神,谁能依法奉行,无论是谁,我们都向他学,这才是佛教所提倡的“正知正见”和“平等心”。
我们有些人把简单的烧香拜佛当成学佛的主要途径;有的人一天三课,把诵经念佛当成修持学佛的全部内容,根本不明佛理,不解如来真俗融通的真实意,他们将学佛与现实生活,将学佛与社会实践,将学与用,终是象油和水似的结合不起来。笔者认为,真正的学佛,真正的修持,是要从现实的生活行为里表现出戒定慧,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没有贪嗔痴。学佛只有结合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学佛,也只有结合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受用。
作者:
宣真
时间:
2009-9-23 01:05
朋友们都说我是一个心态颇佳的人,我想这也许来源于我对人生的态度。人能在这个世界健康地成长,呼吸阳光和空气,就应该无限感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生命。还有什么比生命更有意义呢?石头缝里的一粒种子,阳光下可以看到的飘飞的微尘,甚至只有几小时生命的蜉蝣,等等,它们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更何况我们人呢。在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里,心态平和无疑是最重要的。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喜不忧;视名利去留如云卷云舒般自然洒脱,才无患得患失之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地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平和的人生最幸福。
平和的心境怎样营造?读书、听音乐、散步,还有写下自己的心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触,学生时代,我们喜欢在笔记本上抄一些名人名言或自己喜欢的一段话,或者喜欢写一些随笔,但工作之后这些都“搁浅”了。为什么呢?慵懒是一方面,还有一点就是环境不同了,心境不同了。因为写东西是不能心浮气躁的,是需要灵感的。没有祥和的心态,哪来的灵感呢。
人的思想本身就像人的头发一样,需要梳理,懒得梳理就会打结。所以,营造平和的心态,需要我们及时梳理自己的思想,可以不用文字,不用语言,就用大脑思考吧。每隔一段时间,要给自己的大脑软件“杀杀毒”,留下健康、纯净、明朗的思想。这样,人就会积极向上,精神振奋起来。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人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关键还是一个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
首先,我们对人生要有积极旷达的态度,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
其次,要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有宁静平和的心境。就像对待大自然四季的态度——样,选择了积极的、充满希望的春夏,在生命的四季里,也就自然会拥有回响着明朗笑声的秋冬。
请记住,平和的人生最幸福。
在世间,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会立刻想到家庭、亲人、财富……觉得这些才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依怙。事实上,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内在的“心”,而非外在的其它。无论我们是否学佛,也无论我们做些什么,必然有各自的心行基础,必然离不开心的参与。我们所以会行善,是因为拥有善良的心;所以会作恶,是因为拥有不善的心
我们为什么会快乐?是因为拥有能创造快乐的心。快乐不过是一种内心的感觉,真正使我们快乐的,是我们的心,而非环境。如果我们没有能快乐的心,再好的环境也无法使我们快乐。我们为什么会烦恼?也是因为我们拥有会制造烦恼的心。同样的清风明月,心情好的时候,会使我们怡然陶醉;心情不好的时候,却会使我们感到萧瑟肃杀。
我们可以逃避环境,但能逃离我们的心么?能逃避这被我们忽略已久,甚至从来不愿正视、不愿面对的心么?
百年后,我们的事业、家庭在哪里?我们在世间拥有的一切在哪里?不必说这些,即使是与我们须臾不曾分离的色身,也早已灰飞烟灭,不知所踪。但生命不仅仅是这一生,死亡,只意味着此生生命形式的消失。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却离不开轮回不息的六道,离不开炽然火宅般的三界。
何去何从?在出离生死之前,生命的洪流仍将延续。心所造作的种种业力,仍将永远跟随着并影响着我们,乃至尽未来际。就象一张通存通兑的存折,它的使用范围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它的有效期则是无限,唯有解脱才能将它注销。所以说,拥有什么样的心,对我们才具有永久的意义。
这一生,我们会做很多事。而在做事过程中,我们不仅成就了外在的事业,同时也成就了我们的心。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会得到两种结果:一是外在的,一是内在的。比如开办公司,打造出名牌产品或经济利润是外在结果;工作过程中用心参与,最后获得的工作经验及因此而形成各种心行习惯,则是内在结果。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人们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结果引发贪心、嗔心等种种不善心行,并不断地将之培养壮大。最后,事业虽然成就了,心却变得不堪入目。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