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初级佛学教本 [打印本页]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25     标题: 初级佛学教本

初级佛学教本

来源:马来西亚佛教总会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26

  第一课 佛

  「佛」是「佛陀」的简称,或作佛图、浮屠、浮图等,凡此皆为印语的意译,原是如来 (1) 十号之一,于义为「觉者」。觉复具有觉察和觉悟二义:在事障 (2) 上,一切烦恼,伺隙侵人,惟至圣能随缘省察,不为所困,是觉察义。在理障 (3) 上,凡夫疑迷,颠倒执著,惟至圣能朗然彻悟,烛照无遗,是觉悟义。一切圣者,于此二义,虽皆能行,但是,行得最彻底者,惟有佛。

  觉有三种:一者:于界内见思惑 (4),及界外尘沙 (5) 无明 (6) 惑,悉皆断除,此名自觉。二者,复能以自己所觉悟的真理,转而觉悟他人,此名觉他。三者,其觉悟程度,能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此名觉满。

  每一位的修行人,当他破尽三界 (7) 见思惑,于界内的事理二障,不复贪恋迷惘,是即达到小乘自觉的地位。声闻乘的阿罗汉 (8),和缘觉乘的辟支佛 (9),都是这一类人物。由自觉更迈进一步,内怀修道成佛之愿,外行布施利他之事,于三界内外的见思和尘沙二惑,皆能逐渐勘破,是即达到自觉觉他的地位。菩萨乘 (10) 的一切圣者,都是这一类的人物当菩萨位满,再破尽元品无明惑(11),此时大觉已圆,即成佛道。所以佛是具有自觉、觉他、觉满,这三种觉的圣人。




--------------------------------------------------------------------------------

  【注释】

  (1) 是佛十号之一,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来三界垂化,故名如来。
  (2) 贪、聩、疑等、能使生死相续,障大涅盘,名事障。
  (3)  邪见能碍正知见障大菩提,名理障。

  (4)迷于所对之境,而颠倒事理者,谓之惑。迷于三界内之妄见,如身见边见等,名见惑,迷于理而起之惑也。迷于三界内之妄情,如贪、嗔、疑等,名思惑,迷于事而起之惑也。

  (5) 菩萨教化他人,必须通达多如尘沙的法门,然而学力未充的菩萨,心性暗味,不能达此无数法门,成为化道之障,故名尘沙惑。

  (6) 此为迷界、无于理体之惑,能障蔽中道实相者,因系属于根本无明,故名无明惑。

  (7) 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欲界的范围,包括地面及六欲天,其中众生,皆有淫欲,有色身,有想念。色界的范围,包括初禅至四禅天,其中众生,无淫欲男女,但有色身及想念。无色界的范围,包括四空天,其中众生,无淫欲男女,亦无色身,但有想念。

  (8) 为声闻乘极果之名称,含有三义:一杀贼义,谓杀尽烦恼贼也。二应供义,谓已断尽三界诸惑,道高德重,堪受人天的供养也。三不生义,谓永入涅盘,不再受分段生死也。余义详后第十八课课文中。

  (9) 为缘觉乘极果之名称,若译义则为缘觉或释觉 。于佛世观十二因缘而得道者,为缘觉;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自行悟道者为独觉。余义详后第十九课课文中。

  (10) 菩萨为菩提萨的简称,菩提为觉,萨为有情,言既能自觉,而又能转而觉悟一切有情也。亦译为大士、门土等,为大乘行者的总称。余义详后第七课课文中。

  (11) 元品无明,亦名根本无明,或无始无明,此无明与真如,皆属无始,为一切众生,生死的根源,若断之,即入佛位。




  【习题】

  (一) 何谓「佛」?
  (二) 何谓「如来」?
  (三) 觉察和觉悟的意义,有何不同?
  (四) 何谓自觉、觉他、觉满?
  (五) 何谓三界?
  (六) 试述元品无明的别号,及其性质。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26

  第二课 释迦牟尼佛 (一)

  开创佛教的教主,是本师释迦牟尼佛 (1),于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诞生于印度毗罗卫国,为净饭王的太子,命名为悉达。当圣母摩耶夫人,怀孕将满十月时,引诸彩女,游岚毗尼园 (2),以右手攀无忧树枝,逐生太子。太子初生,即向四方,各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自言:「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是时大地六种震动 (3),有五色光,贯太微宫 (4),昭王以问群臣,太史苏由奏曰:西方有圣人出世,却后千年,教法来此,王命锥石志之。

  悉达太子,诞日满七日,摩耶夫人命终,生忉利天上 (5),遂由姨母摩诃波波提抚育成人,通达书数技艺武事,父王为聘耶输陀罗为正妃,彩女三千,太子于静夜,但修禅观,未与妃有世俗之意。

  有一次,太子乘车出东门,见老人;又一次,出南门,见病人;又一次,出西门,见死人,悟世间苦空无常。又一次,出北门,时净居天人 (6),化作比丘 (7),为太子说出家意义及利益,太子乃决意出家学道。父王闻之,乃命人守卫,不让其私出,于是太子于深夜,命御者车匿备马,净居诸天,使守卫者皆睡,太子骑马,升空而去。先学各种外道 (8),觉其不究竟,乃入雪山 (9),修苦行 (10)六年,形消骨立,不能得道,知苦行亦不究竟,于是到尼连河侧 (11),受牧牛女乳糜之供,食毕体力恢复,澡浴已,坐菩提树 (12)下,发誓若不证无上菩提 (13),终不起此座,深夜见天上明星,廓然大悟,成最正觉 (14)。

 





--------------------------------------------------------------------------------

  【注释】

  (1) 释迦是能仁义,牟尼是寂默义,佛教以释迦牟尼为根本之教师,故称本师。
  (2) 在迦毗罗城之东,园北有无忧树,今犹存在,即释尊诞生处。
  (3)  有三种解释

  (一) 为动之六时:即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fa lun、入涅盘六时
  (二) 为动之六方:即东涌西没, 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
  (三)为动之六相:即动、涌、震、击、吼、爆、六相。摇荡不安名动,滚漾凹凸名涌,隐隐有声名震,如相打搏名击,砰磕发响名吼,如火燃之声名爆。


  (4)星垣名。

  (5) 译言三十三天,为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居须弥山顶。 天人身长一由旬,寿一千岁,人闻百年,为此天一昼夜,故天寿等于人间1000 X 360 X 100,即三千六百万年。中间一天,有喜见城,为帝释所居,统治东南西北各八天,故称三十三天。

  (6) 色界第四禅之最高处,有五重天,为证不还果之圣者所生处,因无外道杂处,故名净居。自下而上,为无烦天,无烦杂处也;无热天,无热恼处也;善现天,能现胜法处也;善见天,能见胜法处也;色究竟天,色天最胜亦最高处也。

  (7) 又译必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含有三义:一者,上从佛乞法,以资慧命,下从俗乞食,以资色身,故有乞士义。二者,出家,舍爱欲,修正道,使魔怖畏,故有怖魔义。三者,去恶生善,尽形寿持戒,故有破恶义。

  (8) 于佛教外立道者,为外道;又心游道外,故名外道。

  (9) 即喜马拉雅山,横亘印度北部,为世界最高之山,因终年积雪,故名雪山。

  (10) 为身所难堪之种种行为,故名苦行。

  (11) 即尼连禅河,佛将成道时,曾浴于此河。

  (12) 原名毕钵罗树,因释尊在其下成道,故又名菩提树。
  (13) 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惟佛能证得之。
  (14) 至极为最,离倒为正,开悟为觉,故称最正觉,为契于正理之智慧,义与无上正等正觉同。



  【习题】

  (一) 开创佛教的教主是谁?
  (二) 释迦牟尼四字,作何解释?
  (三) 佛生七日而无母,嗣后由何人抚育长大?
  (四) 悉达太子的正妃是谁?
  (五)悉达太子,因何悟世间苦空无常,决意学道?
  (六) 净饭王既命人看守太子,不让其私出,后来他如何离开宫闱?
  (七)  释迦牟尼佛,坐何树之下?以何因缘,成最正觉?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26

  第三课 释迦牟尼佛(二)

  释尊始成正觉,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宣示圆顿 (1) DA法说梵网经,制大乘菩萨戒,譬如扶桑日出,先照高山,小根小智之流,不能获益。于是世尊 (2) 往波罗奈国,转四谛fa lun (3),度乔陈如等五人 (4),成阿罗汉,至此世间始有三宝(5)。

  佛成道后,于最初三七日,说华严经,度大菩萨,是为华严时。继在鹿野苑等处,于十二年中,说小乘阿含经 (6),度声闻缘觉 (7)乘人,是为阿含时。继阿含后,于八年中,说维摩 (8) 胜漫 (9) 金光明等,诸大乘经,广谈四教 (10),均被众机,是为方等时 (11)。之后,二十二年间,说诸部般若经 (12),强调诸法皆空之义,是为般若时。再后八年,说妙法莲华经,会三乘 (13) 于一佛乘。法华之后,佛将入灭,乃于二月十五日,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 (14),于一日一夜,说大般涅盘经,显常乐我净义,昭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乃至一阐提人 (15),亦当成佛,是为法华涅盘时,此系五时说教的梗概。

  释尊十九出家,三十成道,游历四方,化导群品,综其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所度人天,其数无量,化缘既尽,乃入涅盘,世寿八十岁。

  释尊八相成道 (16),皆为方便示现,同于幻化。他在法华会上,自述:「我于尘点劫前,早已成佛,自是以来,常在此娑婆世界 (17),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 (18) 阿僧祗 (19) 国,导利众生。」可知后世学者,对释尊出家、学道、成佛等垂迹,若固执为实有,则亦如疑人说梦了。



--------------------------------------------------------------------------------

  【注释】

  (1)佛所说之教法,天台宗判为藏、通、别、圆、四教,华严宗判为小、始、终、顿、圆、五教。圆教者,大乘穷极之实教也,若悟圆教之理,能顿入佛位,顿足佛法,所以圆顿并称,别于渐教。

  (2) 或译为婆伽婆。佛具万德,为世所尊敬,又其地位,于世独尊,故称世尊。
  (3)  佛说法,亦名转fa lun,谓能转凡成圣,转烦恼成菩提,如车轮之旋转也。佛说四圣谛,教小乘人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使之证声闻四果,是为转四谛fa lun。

  (4)佛成道后,先乔陈如,额,跋提,十力迦叶,摩男俱利,是为最初之五比丘。

  (5) 佛、法、僧称为三宝。此时释迦牟尼为佛宝,四谛fa lun为法宝,五比丘为僧宝。

  (6)阿含译义为无比法,又译为法归,谓诸法归趣于此也。它是小乘经之总名,分类为四部;一、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为搜集法门之数者。二、长阿含经,二十二卷,为经文较长者。三、中阿含经,六十卷,经文不长不短,故谓之中。四、杂阿含经,五十卷,为杂集前三类而成者。

  (7) 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而证果者,属声闻乘。缘觉亦称独觉或辟支佛,生值佛世,闻佛说十二因缘之理,因而断无明,了生死者,名为缘觉。生无佛之世,观飞花落叶之外缘,因而觉悟无常,证道果者,名为独觉,此二类皆属缘觉乘。

  (8) 即「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的简称。

  (9) 即「胜漫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的简称,为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漫夫人会之异译。

  (10) 即化法四教。一、三藏教,经律论之三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谛,正教声闻缘觉,旁化菩萨。二、通教,说即空无生之四真谛,使三乘通学,但以菩萨为正机,二乘为旁机。三、别教,特别对菩萨,说大乘无量之法,不通于二乘。四、圆教,对最上利根之菩萨,说事理圆融之中道实相者。以上藏通别圆四教,为化益众生的法门,故名化法。

  (11) 方是广之义,等是均之义,佛于第三时,广说藏通别圆四教,均益利钝之机,故名方等。

  (12) 说般若波罗蜜深理之经典,总名般若经。
  (13) 一、 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证阿罗汉果者,名声闻乘,又名小乘。

  二、 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证辟支佛果者,名缘觉乘,又名中乘。
  三、 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以证佛果者,名菩萨乘,又名大乘。此声缘菩,常被称为三乘。


  (14)娑罗是坚固之义,又云高远,因其高出余树之上也。按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有娑罗树,四方各二株双生,佛在其中间入灭,事后树即变白,故又名鹤林。

  (15)或简称阐提,译言不信,谓不信佛法之人也。涅盘经说:「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按一阐提有二种:一为断一切善根之人,不能成佛者,名断善阐提。一为济度一切众生的大悲菩萨,不欲成佛者,名大悲阐提。其实一切有为法,皆有间断,而真如内薰之功,却永无断绝,所以一切众生的终于成佛,已成定论,不过一阐提人,离成佛期,极为遥远耳。

  (16)佛示现人间,有八种相,名八相成道。成道虽仅为八相中之一,但亦为八相中的主脑,故特标成道之名。按大乘所说之八种为:降兜率、入胎、住胎、出家、成道、转fa lun、入灭。小乘所说之八种为:从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fa lun、入涅盘,此中大乘有住胎,无降魔,小乘有降魔,无住胎。

  (17) 即吾人之世界,亦翻索诃,于义为堪忍,此土众生,忍受三毒烦恼,不肯出离,故云堪忍。
  (18) 数目名,约合一亿,然印度的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万万,四种,故所指的数目亦不定,仅能作多数解。
  (19) 译为无数,或无央数,若以万万为亿,万亿为兆计之,一阿僧祗合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



  【习题】

  (一) 佛成道后,最先说者为何经?
  (二) 三宝是甚么?
  (三) 五时说教的内容是怎样?
  (四) 释尊几岁出家?几岁成佛?说法多少年?世寿若干?
  (五)大小乘所主张的八相成道,其不同处在那里?
  (六) 娑婆二字何义?吾人的土地,何故称为娑婆世界?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26

  第一、二、三课  综合指要


  1.
  佛的境界甚深,凡夫谈佛,如坐井论天,不特所见甚陋,甚至可以说:完合不对。因为垂迹者,并非真佛,真佛不可说故。



  2.
  佛有三身,只有法身,才是真佛,而法身无相,不可说示,非语言文字境界。所以从古以来,考佛年代,谈佛家世,记佛相貌行为,皆如就海市蜃楼中,论其人物车马,瓦檐椽屋,愈研究愈显其痴迷。学佛的意义,是借他言语,启我心扉,既能悟矣,则佛陀之国籍姓名,皆无关重要,听之可也,果能如是,可谓善学矣。



  3.
  佛菩萨所证之境界,非凡夫能知,亦犹大人许多事,非婴孩能知,与小孩说大人一切事,最为吃力。所以未到其境界,只好信其为有,信其为实事而已,时间尚早,可以不必深究也。佛经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记载,如释尊从右胁生,悉达太子与妃无夫妇事,而孕罗侯罗,此皆不能以医学证明;大地六种震动,不能以地理证明;九龙吐水浴佛,不能以动物学证明;太子初生,即能步行说话,不能以生理学证明。其他如佛母生忉利天;净居天人化为比丘,为太子说法;天马升空,载太子出宫闱;凡夫皆无从以世俗见解,或科学逻辑,予以证实,信者自信,不信者姑妄听之而已。五眼中,凡夫只有肉眼,凭一如何知空?而我们学佛之目的,亦并不在此也。



  4.
  佛生世间,为要表示:一者家世清白,二者与世人相同,人人可学而至,三者来去分明,不蹈怪诞,四者弃尊荣如敝屣,为世楷模。具如是等意义故,所以示为八相成道,其实释迦在无量劫前,早已成佛,何待于浴尼连河,坐菩提树耶?学佛人若不知其教主履历,则近于忽略,所以当标出之;若过于执著,则亦未免陷于痴迷。其实吾人学佛的真正目的,并不在此,譬如从师,当学其道德学问,至于师之家世出身,则无关宏旨也。



  5.
  对初学说法身边事,最为困难,不说又有挂漏,于义未圆,所以学者能悟则悟,如其不能,则留待后来,自有著落处,目下但照课文,读之信之可也。



  6.
  佛生世间,名为垂迹或示现,自与凡夫据业受生不同,故不可以世俗见解衡量之。如过去七佛,皆与其妻无欲事,而各有一子,见于阿含经中。以意思之,无非表示:出家要在世事完满之后,许多人遗留佛皆绝嗣之话柄,认佛教为不祥,而不敢尝试,此不交而有子的事迹, 乃不可思议,不当以凡情测之。



  7.
  目前世运,为住劫中第九小劫的减劫,人寿由八万四千岁起,迄今仅余六七十岁了。以佛法论,去圣时遥,流于未运,可知一切众生,孽重福薄,身所遇者,皆为战争,流离,苦恼事。所有古之祯祥,如圣君、贤相、孝子、仁人、河qing hai晏,皆不可复见。夷齐曾说:「黄农虞夏,忽然没兮,我安适归,嗟吁徂兮,命之衰矣」。是也。即就佛教言之,古时证声闻四果者,如麻如林,今则绝迹矣。临风怀古,真不胜感慨系之。



  8.
  六种震动,是地动,也是祥瑞,佛生时、说法时、涅盘时等皆有。通常地动,每倒屋伤人,故属于灾害类。若佛生或说法时的地动,亦倒屋伤人,则是妖孽矣。须知一个大千世界,含有十万万个小世界中,浮在空中,如萍浮水面,或有人投石水中, 或有船过,水波荡漾,随之上下浮沉,或左右摇晃,或中边翻滚,萍内寄居之虫冢,皆不知也。如小儿卧摇篮中,不觉篮动,惟觉舒服,此则为祯祥耳,故此六种震动,有天眼人,乃能知见,凡夫则不能也。



  9.
  释尊于尘点劫前,早已成佛,而二千几百年前,却又变为悉达太子,学外道,修苦行,这莫非成佛之后,复成凡夫吗?答案是否!否!十方诸佛,成佛之后,永不会再成凡夫,释尊当然也不例外。须知此皆是故意如此表演,其中理由之一,就是要树立凡夫修成佛道的模范,故亦以凡夫地位为起点,所以才说:同于幻化,学者若执为事实,则亦如痴人说梦了。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26

  第四课 药师佛

  我们的世界之外,四方上下虚空中,皆有无数佛国,每一佛国,皆有一佛,住持其间,为诸众生,演说佛法,令其依法修行,直至于成佛。

  离我们东方,十恒河沙 (1) 佛土 (2),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彼佛国土,一向清净,无女人,亦恶趣 (3) 及苦事。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罗网,皆七宝成。有二菩萨摩诃萨 (4),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为彼佛肋士 (5),居无数菩萨之上首,协助世尊,护持正法,教化众生。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其中第七愿:愿成佛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一闻其名号,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于成佛,所以称为药师。又第二愿:愿成佛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过于日月,所以称为琉璃光。十方诸佛,身皆金色,惟有此佛,现琉璃身,内外透明,这是本愿不同所致。

  其他如:行邪道者,令住菩提。行小乘者,令住大乘。毁犯戒律者,闻其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令诸众生,出魔网,解脱外道 (6) 缠缚。引摄恶见,置于正见等愿,皆为行人所极端需要者。尤其能消灭zai 难,绵延寿命,所以常被世人称为消灾延寿药师佛。关于彼佛本愿,及其国土依正 (7) 庄严等事,均详见于「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

 
--------------------------------------------------------------------------------

  【注释】

  (1)恒河为印度大河,两岸多细沙,佛说法时,每以恒河沙喻最多之数。

  (2) 佛土为佛所摄住之国土,一佛土,即一佛的说法区域。
  (3)  众生种恶因得恶果,所趣的场所,名为恶趣。畜生、饿鬼、地狱、名三恶趣,亦名三涂。

  (4)菩萨译义为大道心众生,含自度度他二义,是大乘行者的通称。摩诃译义为大,摩诃萨者,言此菩萨是大菩萨也。余详后第七课课文中。

  (5) 立于佛两旁的二大士,赞助佛化度众生,名为肋士。

  (6)心游道外,名为外道,佛教以外之教也。

  (7) 一切众生,所受的身体为正报,所居的世界、国土、房舍、器具等为依报,简称依正。




  【习题】

  (一) 恒河沙是何意义?
  (二) 药师佛的国土,是何名字?并略述其庄严处?
  (三) 药师佛的二肋士,名号为何?作何事业?
  (四) 药师佛行菩萨道时,曾发若干愿?
  (五)彼佛何故号为药师?
  (六) 彼佛何故号为琉璃光?
  (七)  十方诸佛,现何种身?药师佛独现何种身?
  (八)  世人称药师佛名号时,常加何字于其上?何故?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27

  第五课 如来十号

  十方三世诸佛,其应身 (1) 各有各号,或取因言,或取果言,或取性、相、行、愿言,佛佛各别,此为别号。此外又有十种尊号,佛佛皆具,此为同号,其名义如左:

  一、如来。如为如实 (2) 之道,即一切法性,佛法身 (3) 从如实之道而来,故号如来。二、应供。佛三惑 (4) 圆断。二死 (5)永亡,万德尊严,福慧具足,普应九界 (6) 的供养,供之则有福,故号应供。三、正遍知。外道执断常二见,于知邪而不正,二乘耽空,菩萨穷源未尽,皆虽知而不遍,惟佛智烛照一切法,既正而又遍,故号正遍知。四、明行足。明为三明,即天眼明 (7),宿命明 (8),漏尽明 (9),行为五行,即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 (10)。三明属慧,五行属福,佛福慧两足,故号明行足。五、善逝。善是好,逝是去,佛修正道,入涅盘,向好的去处而去,故号善逝。六、世间解。佛了解世出世间的一切情状,故号世间解。七、无上士。在诸法中,涅盘无上,诸人中,佛无上,诸果中,正觉无上,九界众生,无能与等,故号无上士。八、调御丈夫。能调御修正道的大丈夫,故号调御丈夫。九、天人师。佛为天、人导师,故号天人师。十、佛。佛者觉也,具自觉、觉他、觉满,故号为佛。十一、世尊。觉圆德备,出世三乘,世间六凡,无不共尊,故号世尊。

  以上共十一号,成实论等 (11),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一号,大智度论 (12) 则以世尊为十号以外的尊号,其意以为:因具有以上十号,所以称为世尊。

--------------------------------------------------------------------------------

  【注释】

  (1)佛三身之一,应他的机缘,而化身的佛身也。

  (2) 如实是真如实性之义,因真如平等,体离虚妄,故云如实。
  (3)  佛三身之一,佛之真身,以正法为体,故名法身。

  (4)惑和烦恼、漏、垢、结,皆为同体异名。一、见思惑;因见解不正确而起者,名见惑,因迷于世间事物而起者,名思惑。声闻缘觉行人,断此二惑,即离三界。二、尘沙惑;菩萨教化众生,必通达如尘沙数量的法门,然功候未深,不能达此尘沙法相,名尘沙惑。三、无明惑;为障蔽中道实相理的惑,断之则成佛矣。

  (5) 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因修道的结果,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不思议变易生死。

  (6)出世间三法界:即菩萨、缘觉、声闻。世间六法界: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共九法界,亦曰九界。

  (7) 天人所具之眼,名天眼,能知见粗细远近一切诸色,及众生未来生死之相,有报得及修得二种。阿罗汉以上的圣者,所修得者,较天眼更为明了,故别于天眼通,别名为天眼明。

  (8) 知自身他身宿世的生死相,名宿命明,凡夫得之,但名为通,在阿罗汉以上,则名为明。

  (9) 漏即烦恼的别名,行人以圣者断尽烦恼,名漏尽通,或漏尽明。

  (10) 菩萨修戒定慧三业,为圣行。梵者净也,以净心运慈悲,为众生与乐拔苦,为梵行。天即天然之理,菩萨顺天然之理,而成妙行,为天行。婴身譬人天小乘,菩萨以慈悲心,示现人天小乘小善之行,为婴儿行,菩萨以慈悲,处于一切众生中,示同有烦恼,同有病苦,为病行。

  (11) 成立修多罗中实义之意,故名成实。全论十六卷,诃梨跋摩造,姚秦鸠罗什译。

  (12) 所以释大品般若经者,全论一百卷,龙树菩萨造,姚秦鸠摩罗什译。



  【习题】

  (一) 何谓应身?
  (二) 如来十号是甚么?
  (三) 何谓不思议变易生死?
  (四) 其么叫做三明?
  (五)如来十号,实际上是十一号,据成实论及大智度论的意见,是如何主张?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27

  第六课 佛法

  三乘行人(1),自修行以至于成佛,皆依据佛法为轨则,佛法以外的法,悉不足凭。在成佛前后,还须以此法救度众生,三世 (2) 诸佛,莫不如足。就因为自度度他,都离不了它,所以佛法才列为三宝为一。

  佛福慧具足,大觉已圆,其所示现的应化身 (3),吐词为经,举足为法,作天下后世,修出世道者的规矩准绳。此中若就具体言之,经律论三藏,全部皆是佛法,若就局部言之,则一句一偈 (4),悉含妙用,如碎珊瑚,段段皆宝。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菩萨道时,曾舍性命,以求半偈 (5),虽仅有八个字,而其价值,亦可想矣。

  修多罗藏,即是经藏,为佛所说的经文。毗奈耶藏,即是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阿毗达磨藏,即是论藏,为佛弟子所造的论。此三藏,亦有大小乘之分,其内容有如下列:

 

  小乘   
  经藏 ─ 四部阿含经。  
  律藏 ─ 四分律、五分律、及十诵律等 (6)。  
  论藏 ─ 六足、发智等论。  


  大乘   
  经藏 ─ 华严经等。  
  律藏 ─ 梵网经等。  
  论藏 ─ 瑜伽师地论等。  


  佛在世时,所说的话,即是法宝。佛灭度 (7) 后,后人曾将原有的经律论三藏,及历代后贤著作,汇集成为完整的典籍,名之为「一切经」或「大藏经」或「藏经」,至今日,其卷数已由最初萧梁时 (8) 的五千四百卷,增至八千四百十六卷,可谓集佛法之大成矣。






--------------------------------------------------------------------------------

  【注释】

  (1)乘是车乘,有运载义。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称为三乘,行人即修行之人。

  (2) 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称为三世。
  (3)  应化身,为佛三身之一,应机缘而化现之佛身也。凡不现佛身,而现六道之身,皆名化身,故应化实为一类。

  (4)或译曰颂,为定字数,结四句的文体,以三字乃至多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用以总摄经文之义。

  (5) 过去释尊尚在修道,未成佛时,帝释化为罗刹, 对之说半偈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释尊闻已,请罗刹为说全偈,罗刹言:我以人为食,你如能舍身为我食,我则为说,释尊许之,渠乃复言:「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释尊乃攀登高树,自投于地,是时罗刹复现帝释身,自下抱之,顶礼赞叹。

  (6)佛灭后百年时,付法藏第五祖优婆多之下,有五弟子,同时于律藏,生五部派别。其中昙无德部,律本曰四分律,弥沙塞部,律本曰五分律,萨婆多部,律本曰十诵律。

  (7) 或译为入灭,涅盘,泥洹等。修道圣者,形体灭尽,于入于不生死的解脱境界,谓之灭度。

  (8) 六朝时,萧衍篡齐称帝,国号梁,是为梁武帝,史家称为萧梁。帝于华林园中,总集释氏经典,计五千四百卷,此是佛经有藏之始。




  【习题】

  (一) 何谓三藏?
  (二) 写出释尊往昔, 舍身以求半偈的全偈。
  (三) 小乘三藏的内容为何?
  (四) 大乘三藏的内容为何?
  (五)何谓大藏经?
  (六)   大藏经,最初仅若干卷?现时增至若干卷?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29

  第四、五、六课 综合指要


  1.
  佛自度已毕,法身永住常寂光境,原自无为,但是,为了大悲心切,劫须摄土度生,以圆满大愿。所谓摄土度生者,有两种型式:一者,如第二三两课的释迦世尊,降迹秽土,显示成佛,说十二部经,广度群品,这是属于往教类,三劫三千佛,皆是此类所摄。二者,如第四课的药师如来,自摄净土,度众往生,然后为其说法,使成佛道,这是属于来学类,六方清净佛国,皆是此类所摄。



  2.
  大藏经集佛法之大成,这话是对的。但若论其实质,不过在白纸上,印成许多黑字而已;倘若把佛法喻作明月,则大藏经,只不过是标月之指,夫指则非月。学者一生,若只知在指上参究,而不知进一步探讨:月在何处?那么,读经真会读成了傻子。实实在在,吾人的自身中,各有一个离念真心,这一个离念真心,才是明月,恒万古而长存。经所昭示者,此也;论所演译者,此也;律所扶翼者,亦此也。只要握住了这一个东西,则经律论皆我绪余,皆成糟粕,勤君莫赏王维画,卷起珠帘看远山。



  3.
  大藏经虽不是佛法,然而佛法也不离大藏经,镜中人影,即是真身,无彼则无此,无此则无彼。所以应化身即是法身,随便拈起一根毫毛,都是如来全体大用。明白了这道理之后,就可以了解:古人为什么对经卷会那样的恭敬?不焚香,不净手,就不敢展诵。此外还有拜经之举,不管是一字一拜,或一字若干拜,无非是借重白纸黑字,来遣乱心,生敬意,启悟境,果能如是,则契经的作用,已具无上价值,安可与寻常白纸黑字,等量齐观。



  4.
  诸佛国土,虽皆庄严瑰丽,然而为了便于国人修道起见,所以其环境的布置,与欲界诸天不同。佛知一切众生的五俱意识,与善恶行,关系至重,中人以下的思想和行动,差不多全为环境所支配,所以其国内五尘的布置,可以说纯乎为修道而设。不论任何根和任何尘接触了之后,总会生起修道的念头,或者使之增上。像这样的庄严,与欲界诸天,纯乎为娱乐目的而施设者,当然大不相同。所以生佛国者,决不至有贪恋欢娱,玩物丧志之弊。



  5.
  诸佛国土,虽皆庄严瑰丽,然而为了便于国人修道起见,所以其环境的布置,与欲界诸天不同。佛知一切众生的五俱意识,与善恶行,关系至重,中人以下的思想和行动,差不多全为环境所支配,所以其国内五尘的布置,可以说纯乎为修道而设。不论任何根和任何尘接触了之后,总会生起修道的念头,或者使之增上。像这样的庄严,与欲界诸天,纯乎为娱乐目的而施设者,当然大不相同。所以生佛国者,决不至有贪恋欢娱,玩物丧志之弊。



  6.
  称念药师佛时,应遵照其德号,念「南无药师琉璃光佛」为最合理。其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者,可知其目的乃在消灾延寿,多少含有贪恋此身此土的无名念头,虽亦无大不是处,然其动机,乃纯乎为我,非敬佛也。



  7.
  大藏经虽然集佛法之大成,然而真正集佛法之大成者,乃在每一个众生,自家腔子里的佛性。这里面,一切佛法,无不具足,返而求之,受用无穷。六祖原为不识字的樵夫,一悟佛性,便会升座说法,广度众机,可知见性比较读经,为更要而有效也。



  8.
  不思议变易生死,是菩萨修道时,因工夫进步的缘故,由前一期的心境,转移到后一期的心境时,前后的感觉,截然不同,回顾前尘,有如死后再生,故亦名为生死。然而实际上只是心的生死,并非身的生死,只算心境的一度变易,而此变易,最为神奇而不可思议,故名之曰「不思议变易生死」。 今且以蚕为喻:春蚕自生至死,蜕皮数次,每一次蜕皮期,皆不食不动,状如僵眠,每蚕虽经过三数次僵眠,然而实未尝死。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经过许多次不思议变易生死,只是精神上的生死,而不是肉体上的生死,情形亦与春蚕彷佛。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29

  第七课 菩萨

  梵语 (1) 摩诃菩提质帝萨 (2),译为大道心众生 (3)。后来简称为菩提萨陀,菩提为觉,萨陀为有情 (4),谓虽能自觉,而尚属于有情;或既能自觉,而又能觉悟一切有情也。由此四字再简之,则成菩萨;义译则为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

  菩萨之义极广,简括言之,可判为二类:一者,佛门行者,凡发心作护法事业,或利益他人者,皆可称之为菩萨。此类菩萨,虽发大心,但于三界惑业,尚未断除,故分段生死 (5),亦未脱离,所以实际上,只是凡夫,故名为生死肉身菩萨。二者,为已证无生法性(6),脱离分段生死,但受不思议变易生死 (7) 的行人。若论果位,自初地 (8) 乃至等觉 (9) 位上的圣者,皆属之,故名为法性生身菩萨。

  经论中,往往在菩萨之下,再加上「摩诃萨」,摩诃于义为大,言此菩萨是大菩萨也。因为菩萨有圣者凡夫之分,所以其品位亦有高中下之别,凡初地以上的菩萨也,皆可称为菩萨摩诃萨,言其愿大行大度众生大也。其实无论任何菩萨,若就凡小 (10) 位上言之,皆为圣者,因其能具二觉,发大心,趣佛果也。但若就佛位言之,则皆为凡夫,因其无明惑尚未破,故于觉体尚未圆也。

  世人多数误认鬼神为菩萨,对之供养膜拜,实属迷信颠倒,凡属佛弟子,均不宜效其行为。


--------------------------------------------------------------------------------

  【注释】

  (1)梵者净也,印度语言,近似梵天,所以印语亦称梵语。

  (2) 摩诃译为大,菩提为道,质帝为心,萨为众生,合之则为大道心众生,言此众生,能发修持大道之心也。
  (3)  新译曰有情,旧译曰众生,合有多义:

  (一) 众人共生义。此言人种在劫初,由光音天下降,共生世间,无男女尊卑之分也。
  (二) 众缘所生义。此言一切有情,皆由万法和合,众缘成就乃生也。
  (三)众多生死义。此言一切有情,自无始来,曾经历众多生死也。但言生不言死者,有生则必有死,仅言生,即已赅死也。


  (4)一切动物,皆系有情识者,有爱情者,故众生亦译为有情。

  (5) 二种生死之一,参看第五课注五。

  (6)诸法的本性,即是真如实相, 原无生灭,故曰无生法性。

  (7) 二种生死之一,为断见思惑的阿罗汉以上圣者的生死,参看第五课注五。

  (8) 菩萨所证的位阶,分为十地,其中初地亦名欢喜地。因菩萨既满第一阿僧祗劫之行,初破见惑,证二空理,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

  (9) 大乘五十二位阶中,第五十一位,名为等觉。即十地位满,将证佛果之中间阶段,因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觉,故名等觉,又名一生补处,或金刚心菩萨。

  (10)谓凡夫及小乘也。





  【习题】

  (一) 「摩诃菩提质帝萨陀」是何意义?
  (二) 何谓生死肉身菩萨?
  (三) 何谓法性生身菩萨?
  (四) 在菩萨之下,再加上摩诃萨三字,是何意思?
  (五)何等菩萨,才可称为摩诃萨?何故?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29

  第八课 弥勒菩萨

  菩萨姓弥勒,译义为慈氏,名阿逸多,译义为无能胜。生于南天竺 (1) 婆罗门家 (2),先释迦佛入灭,上生兜率天内院 (3),为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当于住劫中的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 (4),下生此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为贤劫第五尊佛。

  若人闻弥勒菩萨名,欢喜恭敬礼拜,命终即得往生兜率天内院。若人犯禁戒,造恶业,闻是菩萨名,五体投地,诚心忏悔,是诸恶业,速得清净。未来诸众生,闻是菩萨名,造立形像,香花绘盖幢幡,礼拜系念,此人命欲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间光,与诸天子,前来迎接,顷刻之间,即得往生闻法,于无上道,得不退转,于未来世,得值恒沙佛。

  将来此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 (5),初会说法,度九十六亿人 (6)。二会说法,度九十四亿人,三会说法,度九十二亿人。说法满六万岁,方入涅盘 (7)。正法住世六万年。

  吾人初入寺门,见肥头大腹,面现笑容,手执布袋节菩萨像,即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定应大师之像。师生于五代梁时,浙江奉化县,常露腹欢喜,手执布袋,禅机幽默,所以被称为布袋和尚。

  关于弥勒菩萨,成佛事迹,有「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及「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等可考。外道所言:弥勒菩萨现已提早下生,显与佛经相背,凡佛门子,不宜信其说。



--------------------------------------------------------------------------------

  【注释】

  (1)印度古称天竺。

  (2) 印度四姓之一,为奉事大梵天,而修净行的一族,居四姓之首。
  (3)  兜率天为欲界第四层天,此天一昼夜,为人间四百年,天寿四千岁,合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有内外院,外院为天人所居,内院为补处菩萨,最后身的住处,常由此下生而成佛,今为弥勒菩萨的净土。

  (4)人寿由最初的八万四千岁起,每百年减少一岁,减至十岁至,然后每百年增加一岁,增至原来八万四千岁止,这样一减一增,为一小劫,以数学方式计算之:一小劫等于,(84000-10) X 100 X 2 即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历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是一世界由成到毁的年数。

  (5) 古字华即是花,将来弥勒菩萨,坐龙华树下成佛,因其花为龙所尚,故名龙花。或说:其花似龙头,故名。

  (6)瑜伽略篡载:「西方有四种亿,一、十万为亿,二、百万为亿,三、千万为亿,四、万万为亿,今瑜伽,显扬、百万为亿,华严千万为亿,智度论十万为亿。」

  (7) 或译为泥洹、寂灭、灭度、灭、圆寂等,系解脱生死,进入寂静安乐的境界也。所以圣者舍弃色身,皆称为入涅盘。




  【习题】

  (一) 弥勒阿逸多,作何解释?
  (二) 若人闻弥勒菩萨名,造立形像,香花绘盖幢幡,礼拜系念,得何效果?
  (三) 将来弥勒菩萨,在何树下成佛?
  (四) 将来弥勒菩萨成佛时,三会说法,度众各若干人?
  (五)布袋和尚,生于何时?何地?是何法名?
  (六)   释尊曾说过三部,有关弥勒菩萨事迹的经,其经名为何?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0

  第九课 中国四大名山 (一)

  菩萨摩诃萨,常化身无量,到处救度众生。间亦摄土,显垂灵迹,俾作为外缘,以启导一切有情的梵行,使之种出世因,归于佛化。如是人间净土,在中国境内,所在多有,四大名山,即其中的一类。

  普陀山,系浙江定县东的一小岛,为大悲观世意菩萨 (1) 道场。按此山原在印度的南海,梵名补怛洛迦山,译义为小白华,即华严经中,善财第二十八参 (2),觐礼观意菩萨处。后来因中国人普遍敬仰观世音菩萨,而定海县东的小岛,又供有菩萨圣像,香火旺盛,因之此一小岛,遂亦名为普陀山,其附近另一更小之岛, 则名洛迦山,以期媲美印度南海。至今山中佛寺林立,风景宜人,为避暑胜地,每逢香期,远近缁素 (3) 男女,前往朝礼者,不绝于途。

  九华山,在安徽青阳县西南四十里,原名九子山,周围二百里,上有九峰,如削刻莲花,故唐时改名九华山,为大愿地藏菩萨 (4) 道场。在我国唐朝时代,菩萨降迹新罗国王家 (5),姓金名乔觉,永徽 (6) 四年,年二十四,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端坐此山头,七十五载,至开元 (7) 十六年七月三十夜成道。 先时山主闵公,每斋百僧,必请其足数,菩萨乃向之乞一袈裟 (8) 地,公许之,岂知袈裟一展,遍覆九峰,从此九华山,遂成道场。从闵公子求出家,随侍菩萨,即道明和尚,不久,公亦出家,反以子为师,至今菩萨像旁,每配以贤父子侍立,亦佳话也。菩萨示寂后,于至德 (9) 二年七月三十日,显灵起塔,至今成为佛教圣地。





--------------------------------------------------------------------------------

  【注释】

  (1)大悲之名,虽通于诸佛菩萨,而观世音菩萨,为慈悲门之主,故特冠以大悲之号。

  (2)佛弟子善财童子,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故名善财。后诣文殊菩萨所发心,从此渐次南行,参五十三位善知识,而证入法界,其中第二十八位,即观世音菩萨。

  (3)  缁是紫黑色,素是白色,僧著紫黑衣,俗人多著白衣,故号僧俗曰缁素。

  (4)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在释尊灭后,弥勒未降生前,担负救度众生之任。此菩萨常住地狱拔苦,自誓必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故特冠以大愿之号。

  (5) 为三韩之一,建国于西汉末年,唐时假中国兵力,灭百济及高句丽,遂统一全朝鲜,至五代时,国又分裂,旋为高丽所灭。

  (6)为唐高宗年号。

  (7) 为唐玄宗年号。

  (8)比丘的法衣,一曰安陀会,即五条衣,二曰郁多罗僧,即七条衣,三曰僧伽梨,即九条衣,乃至二十五条衣。其色应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似青似赤似黑之坏染色。

  (9) 为唐肃宗年号。




  【习题】

  (一) 菩萨何故在人间摄土垂迹?
  (二) 普陀山是甚么菩萨的道场?
  (三) 普陀山原来在何处?今日我国人所指者在何处?
  (四) 九子山何故改名九华山?它是甚么菩萨的道场?
  (五)试写出地藏菩萨九华垂迹经过。
  (六)   后世塑绘地藏菩萨像者,其身旁常有一少年比丘及老人,此二人是谁?属何关系?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0

  第七、八、九课 综合指要


  1.
  修道的人,凡能发自度度他之心,作自度度他之行者,皆可名为菩萨,所以菩萨的范围至广。在大乘佛法中,自信位至等觉,皆名菩萨,所以菩萨之间的果位、神通、智慧、差度甚大。有的菩萨,将近成佛,有的菩萨,见惑尚未断,简直是凡夫。若单就地位言之,菩萨当然高于二乘,但若说到断见思惑,得六神通,离分段生死,则初发心菩萨,就不如阿罗汉及辟支佛。这样若要下一断语,断定菩萨及二乘的优劣,则可以说:论地位,大乘当然高于小乘,但若论工夫,则初学的菩萨,是远不及证果的声闻,而证果的声闻,又远不如地上的菩萨。



  2.
  菩萨是大道心众生之意,或译为觉有情,原是佛门大乘行者的通称。世人往往认城隍土地等神道为菩萨,外教亦指拜偶像的迷信者为拜菩萨,这是大错误。凡佛门弟子,纵不能加以纠正,亦当分辨是非,切勿人云亦云,为有识者所窃笑。



  3.
  弥勒菩萨降生的年数,说者极不一致,据经载:当于第十小劫的减劫,人寿八万岁入胎,满十月即生,这样他的下生期,便可分作三段计算:一、假定现时人寿为七十岁,每百年减一岁,那么,由七十岁至十岁为:(70-10)X100=6000年。二、再每年增一岁,由十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为:(84000-10) X100=8399000年。三、由八万四千岁,每百年减一岁,减至八万岁为:(84000-8000) X 100=400000年。将上面三段加起来,共为八百八十万零五千年,这便是由今时起,距弥勒下生的确实年数。



  4.
  经中言,佛门行者,若于释迦DA法中,未得度者,将来于弥勒佛法中,悉皆度脱。如此说起来,此时修佛法者,纵未能今生即了生死,亦种下将来龙华三会,得度正因。此中情形,其意义有三:一者,修佛法皆是彻底的,今生能成功固佳,万一今生若不成功,将来亦必成功,行者但尽我力量,放心修去,无须为后果担忧。二者,释迦、弥勒,一前一后,如二渔人,曳绝获网,捞摅众生,决不使有一个漏网,佛恩之溥博,布置之周密,真使人感激涕零,无恩可报。三者,佛寺头门,塑弥勒像,无论进寺不进寺,皆能瞻仰,此即令一切过门者,皆能结一面缘,为将来弥勒法运中,下一粒净种子,作得度因缘,倘能于像前合掌称名,顶礼赞叹,更千稳万当矣。



  5.
  朝山进香,立意甚善,不能谓为不当。但若认为,观音定在普陀,地藏定在九华,除此二山之外,并无观音地藏,则是大错特错。当知等觉菩萨,法身与佛相同,无处不遍,随便在什么地方,对任何物件,乃至竹林瓦砾,假如你认为:这就是某佛某菩萨,对之礼拜供养、赞叹,其功德与礼拜、供养、赞叹真佛真菩萨相同。这因为功德生于内心,非生于外境,境的作用,不过是借之以生心耳,所以心若虔诚恭敬,功德原是一样的。根据此理,则朝山进香,必须做,也不必做,为什么必须做呢?假如不到圣地,就不能生出敬心的话,那么,就非到不可了。为什么不必做呢?假如不到圣地,也能生出与亲到同样的敬心的话,那么,随时随地,都是真境,就可以不必远涉山川了,此理不可不晓。



  6.
  民间所传:观音为妙庄王的第三公主妙善, 过十八难,后来得道云云,皆是无稽之言,佛门弟子,不宜信其说。纪念每一菩萨,一年皆只有一次,惟观音独有三次者:一因威神功德最大,欲行者多与之结缘,种福田也。二因菩萨应现之繁,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也。但农历二月十九诞日,载在丛林清规中,其余二日,未见出处,行者姑从俗说,多种功德,也是好办法,不必深究而祛除之也。



  7.
  关于上古文物璀璨,人寿达八万岁以上,何以东西各国,皆无文字纪载一节?鄙意上古的社会,是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故一乡便成一国。大禹涂山之会,执玉帛者万国,此尚在其后,唐虞以前,国籍当更多,纵有人能造文字,亦只行于一乡,故不需造。上古的生活,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如是简朴而有恒,虽有文字,无所用之,故不需造。之后,世智渐萌,乃结绳为政,再后,人事更繁,非结绳所能解决,遂创文子,然此时人寿仅几百岁矣。但是,后世历史上,犹及载天地人三皇,寿各几万岁,盖自传闻而来也。我国开化最早,我未有文字时,东西各国, 更过着榛榛生活,更没有文字,此所以羲农以前,无史可考也。



  8.
  布袋和尚住世时,有人问他:「如何是佛法大意?」他放下布袋叉手而立。这是暗示一切放下,守住无念真心,便是佛法大意。又问:「为只此便足,或更有向上事?」他负起布袋,扬长而去。这是暗示此外还要负荷整个佛法,尽未来际,担当度生大任。后来 圆寂时,留偈云:「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所以才知道他是弥勒菩萨化身。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0

  第十课 中国四大名山 (二)

  五台山,在山西五台县东北,五峰耸立,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如垒土之台,故五台,为大智文殊菩萨 (1) 道场。山中夏日飞雪,并无暑气,故又名清凉山。山周围五百里,状如莲花,四方四台,皆自中台发脉,山左邻北岳恒山,山右则滹沱河绕之而东,群峰联属,势若游龙,丛林大寺,皆在中台之下,僧皆著青衣,惟la ma僧 (2) 则著黄衣。在普蒙古王公,每岁朝山,布施甚多,民元后,虽来者较少,然而内地僧俗二众,夏时进香礼觐者,还是络绎不绝。

  峨眉山,亦作峨眉,在四川峨眉县西,两山相对如峨眉,故有此称,为大行普贤菩萨 (3) 道场。其脉来自岷山,突起为大峨、中峨、小峨三峰,三山相连,合称三峨。大峨山周回千里,岩洞重邃,龛谷幽阻,自山半历八十四盘,行小径六十里,而后达峰顶。山中有石龛百二十,大洞十二,小洞二十八,山顶有光相寺,为普贤菩萨示现处。登山者,虽炎夏必带寒衣,至半山,则天气如秋,可穿夹,至山顶,则如严冬,须穿棉。过农历十月,则白雪封径,不可登矣。

  莲池大师 (4) 说:「或谓『五台峨眉普陀三山,劫坏 (5) 不坏,游者能免三灾 (6)。』此讹也。三灾起时,大千 (7) 俱坏,何有于三山。若必游此免灾,则不能登历者,纵修殊胜功德,终成堕落,而居近三山者,即愚夫皆成解脱耶?当知:无贪乃不受水 ,无嗔乃不受火 灾,无疑乃不受风灾,与三山之到否何与?愿念念开文殊智,行普贤行,廓观音悲,则是时时朝礼三山,亲迩大士,不达此旨,而务远游,何益之有?」(8)





--------------------------------------------------------------------------------

  【注释】

  (1)亦称文 殊师利,或曼殊室利,译义为妙吉祥,此菩萨与普贤为一对,常 侍世尊左右。过去无量数佛,皆其弟子,当来佛亦是其威神所致,故有觉母之称。在小乘比丘中,以舍利弗为智慧第一,大乘菩萨中,以文殊为智慧第一,故特冠以大智之号。

  (2)蒙古、青海、西藏等处,皆称僧为la ma。la ma教有新旧两派,旧教衣红、曰红教,新教衣黄、曰黄教。

  (3)  与文殊菩萨,为释尊之二肋士,文殊骑狮侍佛左,普贤骑象侍佛右,是为华严三圣。此菩萨修十种广大行愿,故特冠以大行之号。

  (4)明云栖寺僧,名珠宏,故亦称云栖大师。

  (5) 世界由成至坏,为一大劫,劫坏时,无所不坏。

  (6)三灾有大小之分,此处所指者,为世界将坏时的水火风大三灾。世界过住中劫,则入坏中劫,有二十小劫,前十九小劫,坏有情世间,最后一小劫,坏器世间。火灾下自无间狱,上坏至初禅天,水灾下自无间狱,上坏至二禅天,风灾下自无间狱,上坏至三禅天,四禅以上,则无三灾之难。

  (7) 合四洲、九山、八海,为一小世界,合一千世界,为一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每一大千世界,都含有三个千的倍数,故亦称三千大千世界,简称大千世界。

  (8)见莲池大师集。




  【习题】

  (一) 说出五台山得名的由来,它是甚么菩萨的道场?
  (二) 说出峨嵋山得名的由来,它是甚么菩萨的道场?
  (三) 莲池大师何时人?法名什么?居于何寺?
  (四) 何谓大三灾?三灾各自何处,破坏至何处?
  (五)何大千世界?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0

  第十一课 六波罗蜜 (一)


  二乘行人,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即入大乘菩萨位。既发心矣,就必须配以行动,才能完成自度度他的事业,而证佛果,其中修六波罗蜜,是菩萨应有的行动之一。

  梵语波罗蜜,或波罗蜜多,华言彼岸到。行者乘大行之船,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盘安乐的彼岸,故曰到彼岸,因此六波罗蜜亦名六度。

 

  第一、
  檀那波罗蜜,华言布施度,所以度悭贪。布施有三种:一、财施,有二种:一外财,自国城妻子,至一切财物,上奉圣贤,下济贫苦者,皆属之。二内财,指自身上之物,如头目脑髓,手足血力言语等,皆属之。二、法施,亦有二种:以四圣谛 (1) 或四念处 (2) 等法教人者,名小乘法施。以大乘经教,或止观 (3) 或念佛等教人者,名大乘法施。三、无畏施,谓对贫者施财,病者施医药,暗处施灯等。总之,能使人离怖畏心者,皆属无畏施。

  第二、
  尸罗波罗蜜,华言持戒度,所以度毁犯。在家近事男女 (4),受持三皈五戒 (5),出家沙弥 (6),受持十戒 (7),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菩萨受持十重四十八轻戒,以上五类行人,须各按照其身分,受持其所应持的戒。

  第三、
  屏提波罗蜜, 华言忍辱度,所以度嗔恚。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行人在修道的过程中,不免遇顺逆二境,必须坚忍,才不至碍道。忍有四种:一者伏忍 (8),二者柔顺忍 (9),三者无生忍 (10),四者寂灭忍 (11)。凡须忍耐的一切境界,皆属于辱,不独横逆也 (12)。





--------------------------------------------------------------------------------

  【注释】

  (1)谛是真理,言此四者,是圣者所见的真理也。一苦谛,为三界六道的苦报,故名苦谛,是迷之果。二集谛,为贪嗔等烦恼,及善恶业,此思想和行为,能集起苦报,故名集谛,是迷之因。三灭谛,即涅盘,其境界清净安乐,真空寂灭,故名灭谛,是悟之果。四道谛,指八正道等,修之能入涅盘,故名道谛,是悟之因。若照因果先后次序言之,应为集苦道灭,所以倒说者,果易见;因难知,故先示苦果令其厌,然后使断集因。先示灭果令其欣,然后使修道因,此是教劣机凡夫的善巧处。

  (2)或译四念住,小乘行人,于修五停心观后,所修之法也。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二、受念处,观受是苦,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四、法念处,观法无我。

  (3)  合梵语奢摩他及毗钵舍耶,译为止观,止属定,观属慧,是定慧双修之义。若就方法言之:止息妄念名止,或观诸法空,或观诸法假,或空假双即。或作四念处观,或直缘真如,守无住心等,皆名观也。

  (4)梵语优婆塞,华言近事男,优婆夷,华言近事女,是亲近奉事三宝之义,为在家人皈依三宝,受五戒者之通称。

  (5) 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五戒是: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6)旧译为息慈,谓息恶行慈也。新译为勤策,谓其受大僧勤加策励也,是出家人受十戒者的通称。

  (7) 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饮酒,戒涂香花漫,戒歌舞观听,戒坐卧高广大床,戒非时食,戒持金银财宝,是沙弥所应受的十戒。

  (8) 初心行者,欲忍顺逆境,先须调伏其心,名伏忍。
  
  (9) 调伏既久,遇境遇缘,不须勉强抑制自然能忍,此时之心,柔和善顺,同尘和光,名柔顺忍。

  (10) 圣位中人,达一切法本自不生,情与非情,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因此于无性法中,忍心不动,亲证无生,名无生忍。

  (11) 果位圣人,彻证涅盘寂灭境界,动静二相,皆契如如,名寂灭忍。

  (12) 以非理施之于人,曰横逆。




  【习题】

  (一) 波罗蜜三字,作何解释?何以六波罗蜜亦名六度?
  (二) 布施、持戒、忍辱,所度的对象是什么?
  (三) 布施有几种?试举其名。
  (四) 何谓外财?何谓内财?
  (五)分别举出:在家近事男女,沙弥,比丘,比丘尼,菩萨,所受的戒数?

  (六)  五戒、十戒,其内容为何?
  (七)  何谓伏忍,柔顺忍?
  (八)  何谓无生忍,寂灭忍?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0

  第十二课 六波罗蜜 (二)


  第四、
  毗离耶波罗蜜,华言精进度,所以度懈怠。纯一无杂名为精,鼓勇直前名为进。修法所以无成者,其原因多系:始勤终懈,或中间断断续续,一暴十寒,以致无成绩可言,对治之法,必须精进不退,方能成功。精进有二种:无论作世出世间,任何事业,都当存恒心,具毅力,不成不已,是名事精进。若修法时,以不生不灭心,为本修因,同时亦以圆证此不生灭心,为最后鹄的,全事即理,全理即事,不成不已,是名理精进。

  第五、
  禅那波罗蜜,华言思维修度,所以度散乱。如五停心观 (1),四念处观 (2),八背舍 (3),十一切处 (4) 等,皆小乘禅也。若修次第三观,先从假入空,次从空入假,后乃双离空假,入中道第一义观,是名出世间上上禅。若于一法,圆观空假中三谛,即空即假即中,非一非异,是名出世间上上禅,以上三种,皆如来禅。若离虚妄分别,生无所住心,直证实相,无有一法可得,即是祖师禅,属于般若波罗蜜范围,非禅那所摄矣。

  第六、
  般若波罗蜜,华言智慧度,所以度愚疑。般若有三种:一切经论中文字,皆名文字般若。若依文字,解其义理,起观照行,则名观照般若。若依观照, 窥见心性,彻证实相 (5),则名实相般若。文字是工具,观照是手段,实相是目的,此三般若,是整套的,一贯的。 悟实相而后起修,方名真修 (6),所谓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否则只名缘修 (7),以未开智眼 (8) 故也。



  菩萨修六度,必须三轮体空 (9),能所 (10) 俱遣,方名波罗蜜,否则只能名为: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法,将来不过得人天有漏 (11) 福报,不能到涅盘的彼岸。





--------------------------------------------------------------------------------

  【注释】

  (1)声闻乘入道之初,应停止心中杂念,修五种观法,以为对治,名为五停心观。

  (一) 多欲众生,应观境界不净之相,以对治欲念,名不净观。
  (二) 多嗔众生,应观一切有情,受苦可悯,以对治嗔心,名慈悲观 。
  ( 三) 多疑众生,应观三世相续,因果生灭之相,以对治愚疑,名因缘观。
  (四) 多我见众生,应分析诸法为六界,或十八界,明诸法中无我,以对治我见,名界分别观。
  (五) 多散乱众生,应在气息呼出时,由一数至十,吸入时亦然,以对治散乱心,名数息观。
  (六) 多业障众生,应观佛身相好,或念佛名号,仗佛威神,以对治业障,名念佛观。此中实有六观,古德有主张用前五观,而除去念佛观者。或以为第三因缘观,与第四界分别观相似,因而主张把界分别观除去,仍成五观。


  (2)见第十一课注二。

  (3)  背舍是背弃舍除之意,新译为八解脱,背舍是就因言,解脱是就果言,谓背舍欲界不净五欲,及欲界定、未到定、根本四禅、四空的净洁五欲。因其禅定,尚未离爱著喜乐,故须背舍之。

  (一) 内有色相,外观色背舍,亦名无漏初禅。
  (二) 内无色相,外观色背舍,亦名无漏二禅。
  (三) 净背舍,亦名无漏三禅,又四禅亦净背舍所摄。
  (四) 虚空背舍。
  (五) 识处背舍。
  (六) 无所有处背舍。
  (七) 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
  (八) 灭受想背舍。

  (4)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之十法,使其一一周遍于一切处也。

  (5) 亦曰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曰实相。

  (6)地上菩萨,证实如而无修之行法,无心无作,名曰真修。地前菩萨,缘真如而有修之行法,有心有作,名曰缘修。

  (7) 地上菩萨,证实如而无修之行法,无心无作,名曰真修。地前菩萨,缘真如而有修之行法,有心有作,名曰缘修。

  (8) 智慧之眼,能见真理,与肉眼不同,故称智眼。

  (9) 就布施言,施者、受者、与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名三轮体空,乃可称檀那波罗蜜,余五度可类推。

  (10) 二法对待之时,主动者,名为能,初动者,名为所。譬如杀生,屠者为能杀,畜生合为杀 ,合称为能杀所杀, 简称能所,余法可类推。

  (11) 漏即烦恼的异名,有烦恼的事物,谓之有漏。




  【习题】

  (一) 精进、思维修、智慧、所度的对象是甚么?
  (二) 何谓事精进?何谓理精进?
  (三) 何谓出世间禅?何谓出世间上上禅?
  (四) 般若有几种?试举出其名其义。
  (五)何谓三轮体空?试以布施为喻。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1

  第十、十一、十二 课综合指要


  1.
  菩萨有出家在家之别,如文殊师利,出家菩萨也,维摩结在家菩萨也。又在三贤位,未登法性,为惑业故,受三界分段生死身的菩萨,名生死肉身菩萨。在十圣位,既证无生法性,舍三界生死,受不思议变易生死身的菩萨,名法性生身菩萨。此法性生身菩萨,或以为初地以上皆是,或以为八地以上才是,不过初地以上,分证法身,地地递胜,这是实在的情形。



  2.
  三界唯心,心生则境生,心有种种不同,故境亦种种不同,然境的性质,必似其心。即以三毒为例:贪性广大而滋漫,其于物也,无所不入,故内有贪心,外有水灾。嗔性暴烈而刻毒,其于物也,无所不毁,故内有嗔心,外有火灾。疑性游移而郁勃,其于物也,无所不昧,故内有疑心,外有风灾。此水火风三灾,乃众生共业之所感召,是故心平则生佛土,三灾俱离矣。楞严经中,毗舍浮佛告持地菩萨言:「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其理可与此互相发明。



  3.
  文殊骑狮,表智慧之威猛,以威猛故,于惑业乃无所不破。普贤骑象,表行愿之殷重,以殷重故,于道业乃无所不成。



  4.
  忍辱有广狭二义:人家侮辱我,而我忍之,不起嗔怒报复心,这是狭义的忍辱,而所谓辱者,也仅限于横逆。至于遇顺境时,身处富贵利达中,能令骄矜沉迷心,忍而不生;遇逆境时,身处穷困病苦中,能令颓丧卑鄙心,忍而不生;遇不顺不逆境时,身处万法生灭中,能令迁随移易心,忍而不生;这是广义的忍辱,而所谓辱者,是顺、逆、和不顺不逆、三境中的一切事物。若能做到:任他诸法环生,而 一心坦然,即是忍辱,不仅限于横逆也。



  5.
  摄名山作道场,而度众生,在中国境内,所在多有,不仅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四菩萨也,诸如慧远之于卢山,慧思之于南狱,智之于天台,惠能之于曹溪,道宣之于终南,文偃之于云门,皆是也。一部高僧传,其中所记载之大德,多菩萨化身,若以凡夫视之,是直未开慧眼。



  6.
  六度皆有三轮,虽修六度,当知三轮皆空,不著法相,乃合于般若。大般若经中说:「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舍方便,圆满檀波罗蜜,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应以无护方便,圆满戒波罗蜜,犯无犯相,不可得故。应以无取方便,圆满忍波罗蜜,动不动相不可得故,应以无勤方便,圆满进波罗蜜,身心勤怠,不可得故。应以无思方便,圆满禅波罗蜜,有味无味,不可得故。应以无著方便,圆满般若波罗蜜,诸法性相,不可得故。」可知:檀度以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为三轮。戒度以所护戒、犯戒、及无犯戒、为三轮。忍度以所取相、动心、及不动心、为三轮。进度以所趣事、勤、怠、为三轮。禅度以所虑境、有禅味、无禅味、为三轮。智度以所对法、法性、法相、为三轮。举进度为例:只知一味精进,对于勤怠二相,忘之于心,虽勤而不作勤想,名无勤方便,是即三轮体空,余可类推。



  7.
  修六度而不执著三轮相,方名波罗蜜,方能到彼岸,若执相而修,则将来不过得人天福报,终不能出三界。永嘉证道歌
说:「布施持戒生天福,有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就是指住相修行而言,若不住相,则修任
何善法,皆到彼岸。歌中仅提及持戒布施者,欲文简也,其实其他诸度,也是同样的情形。



  8.
  经教里的禅法,因它是如来所说,后人因名之为如来禅,禅宗中的禅法,因它是祖师所倡,后人因名之为祖师禅。就「如来」「祖师」名词上看来,好像门户各别,其实祖师禅也是如来所传,并非祖师所发明。释尊在灵山会上,把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咐嘱摩诃迦叶,这便是祖师禅的来源,一也。金刚经里,一再强调:「应生无所住心」,这便是祖师禅的精义,二也。达摩以楞伽授慧可,宏忍以金刚付惠能,谁说宗教不能互通呢?三也。迦叶是禅宗初祖,阿难是禅祖宗,可知宗教原是一 家,四也。这样看起来,后世以教谤宗,以宗非教者,岂不都是教典忘祖,然此乃末流之弊,其初并没有门户之见也。



  9.
  菩萨有出家在家二类,所以菩萨戒也有出家在家二种,出家的菩萨,应受十重戒、四十八轻戒,这是根据梵网经菩萨心地品而受的。在家的菩萨应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这是根据优婆塞戒经受戒品而受的。在昔大陆各戒坛,出家与在家菩萨,同受十重四十八轻戒,但台湾各戒坛,在家菩萨则受六重二十八轻戒,因为受戒者,实际是优婆塞,所以依优婆塞戒经而受,是合理的。



  10.
  五戒是在家的优婆塞和优婆夷所受的,所以其中淫戒的戒条,是「不邪淫」。意谓夫妇间的正淫是许何的,夫妇之外,如有淫事,则名邪淫,才不许可,才算犯戒。但是,十戒就不然了,因为它是出家沙弥和沙弥尼所受的,所以其淫戒的戒条,是「不淫」,意谓不管对谁行淫,凡与男女和合,皆不许可,皆台犯戒。就因为五戒和十戒的淫戒性质,有言样的区别,所
以若说:十戒是将五戒再加某某等戒而成,这是不对的,所不对的地方,就在不曾把「不邪淫」的邪字删去,此义不可不知。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1

  第十三课 维摩诘居士


  佛住世时,毗耶离城 (1) 中,有长者名维摩诘 (2),辩才无碍,游戏神通 (3),虽为白衣 (4),而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有妻子,而常修梵行。因方便度人故,示有疾病,常藉疾病的机会,对看病人,说种种法,使知身体无常,为众苦根本,因而导使修学佛法,俾将来能得如来清净法身。

  维摩诘或维摩,此系译音,净名或无垢称,此系译义;净即是无垢,名即是称。传系金粟如来后身,在释尊住世时,现居士身,说方等法 (5),弹偏斥小,叹大褒圆 (6)。所以释尊诸弟子的思想和行动,皆受其纠正,勉其进趣大乘。

  维摩诘是等觉菩萨,他的示现,实为大乘佛法,作狮子吼,使小乘行人,不致故步自封,陷于愚法 (7)。若论其神通,他能过东方三十六恒沙国,向须弥灯王佛,借三万二千个,高八万四千由旬 (8) 的师子座 (9),排在他的丈室 (10) 里,还觉得宽绰。能化菩萨,过上方四十二恒沙佛土,向众香国香积佛,乞一钵饭回来,使一切人,食之不尽。能以右手,取妙喜佛国,置于此土,而不增减,使大众观已,然后还复本处。若论其辩才,纵横自在,妙契佛理,能使闻者,深生信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1)。

  假如认为:释迦牟尼佛,是在这一期佛法中,为出家人,揭橥最高的准则;那么,维摩诘长者,便是为在家行人,揭橥最高的准则。他的风范,是与出家三乘,遥遥相对,寓相成于砥砺之中,替白衣居士,或在家菩萨,树立良好的楷模,尊之为居士之祖,实不为过。

--------------------------------------------------------------------------------

  【注释】

  (1)译曰广严,在中印度,为佛灭一百年,七百贤圣,第二次结集之处。

  (2)略称维摩,旧译曰净名,新译曰无垢称,为法身大士,自妙喜佛国,化生于此,现居士身,辅释迦之教法,其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

  (3)  佛菩萨以神通摄化众生,能出入无碍,名游戏神通。

  (4)在家人称为白衣,见第九课注三。

  (5) 见第三课注十一。

  (6)弹呵二乘的偏空,排斥小乘的自利,赞叹大乘,褒扬圆顿,作由小入大的梯阶,是方等经教的特质,故曰弹偏斥小,叹大褒圆。

  (7) 声缘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者,为愚法小乘。一旦解大乘理,回心向大,则名为大愚法小乘。

  (8) 新译为逾缮那,为印度计里程之数目,每由旬有三十里、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各种之不同。

  (9) 师子即狮子,佛为人中师子,故佛之所坐,总名师子座。智度论曰:「是号名师子,非实师子也。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

  (10) 维摩诘所居之石室,四方各长一丈,故称为丈室,亦曰方丈。

  (11)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又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为正,藐为等,菩提为觉,合之为无上正等正觉。得此觉即成佛,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发成佛愿心。




  【习题】

  (一) 维摩诘常示疾病,是何用意?
  (二) 维摩诘是谁的后身?他所说的,是何种法?有何作用?
  (三) 弹偏斥小,叹大褒圆,这八个字,作何解释?
  (四)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义译是甚么?
  (五)后人何故尊维摩诘为居士之祖?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1

  第十四课 菩萨十地

  行者发菩提心,作度他事业,即是菩萨,然此菩萨,虽发大心,而德学的修养皆不够,不过具名而已。所以菩萨从初发心,虽经十住 (1)、十行 (2)、十回向 (3)、历时一阿僧祗劫,亦不过是三贤 (4) 位上,或地前 (5) 的凡夫菩萨,若论地位,仅止于见道 (6)。一定要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暂进至十地,乃名十圣 (7) 位,或地上 (8) 的法身菩萨,此时才可以称为修道。若把三贤,比诸学校中普通科,那么,十圣或十地,就是菩萨的专科了。

  第一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祗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名欢喜地。第二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名离垢地。第三发光地。菩萨灭无明,而得三明 (9) 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名发光地。第四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品道 (10),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 (11),不共佛法 (12),远离懈怠,成就波罗蜜,使慧焰炽盛,名焰彗地。第五极难胜地。菩萨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波罗蜜,极难制胜,名极难胜地。第六现前地。菩萨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成就般若波罗蜜,使现前差别尽泯,名现前地。第七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行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成就方便波罗蜜,备远行资粮,名远行地。第八不动地。菩萨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成就愿波罗蜜,于涅盘心,湛然不动,名不动地。第九善慧地。菩萨灭心相,证智自在,具大神通,善护诸佛法藏,成就力波罗蜜,善运慧解,名善慧地。第十法云地。菩萨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智波罗蜜,有如大云,雨DA法雨,名法云地。

 



--------------------------------------------------------------------------------

  【注释】

  (1)行人既得十信后,进而修十住,即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生,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2) 菩萨修行,虽于十信十住,满足自利,然而利他之行未满,故复须修十行之益之。即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嗔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疑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

  (3)  菩萨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谓之回向。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物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解脱回向,十、法界无尽回向。

  (4)十住十行十回向向诸位菩萨,但断见思惑尽,尚有尘沙无明惑在,未入十地圣位,但称三贤,或地前菩萨。

  (5) 十住十行十回向向诸位菩萨,但断见思惑尽,尚有尘沙无明惑在,未入十地圣位,但称三贤,或地前菩萨。

  (6)大乘菩萨,于初僧祗之终,终四善根之加行,顿断分别起之烦恼所知二障,谓之见道。

  (7) 十地位上的菩萨,称为十圣,或地上菩萨。

  (8) 十地位上的菩萨,称为十圣,或地上菩萨。

  (9) 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称为三明。

  (10) 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故名三十七道品。

  (11) 如来的十力为:一、知觉处非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又如来的四无所畏为: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12)佛的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七、欲无灭,八、精进无灭,九、念无灭,十、慧无灭,十一、解脱无灭,十二、解脱知见无灭,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习题】

  (一) 何谓三贤?
  (二) 何谓地前菩萨?地上菩萨?
  (三) 何谓见道?菩萨要修到甚么地位,才可以称为修道?
  (四) 初地何以名欢喜地?
  (五)十地何以名法云地?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1

  第十五课 四摄法  四无量心  四弘誓愿

  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四摄法,使其对我发生情感,倾向于我,然后乃能顺从吾言,修行佛道。所谓四摄法者,一者布施摄,谓以财施或法施,摄引众生也。二者爱语摄,谓以善言慰喻,摄引众生也。三者利行摄,谓作利他之行为,摄引众生也。四者同事摄,谓随其所乐,与之同事,摄引众生也。菩萨既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受我薰陶 (1)。

  菩萨外行四摄法,内必须以四无量心为根本,才能表里合一,利乐有情。所谓四无量心者:与一切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苦,名悲无量心。见行善或得乐者,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怨亲平等,不起爱僧,名舍无量心。又舍者,既行布施后,并不著布施相,持戒、忍辱、精进等法,亦复如是,内舍种种心,外舍种种境,名之为舍。菩萨具此四无量心,方能作利他事业。

  又菩萨初发心时,必缘四真谛 (2),发四弘誓愿,以广心量,以明趣向。一者,缘苦谛, 对于六道 (3) 有情 (4),受苦量苦,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二者,缘集谛,对于无始以来,所积集的烦恼,发烦恼无尽誓愿断之愿。三者,缘道谛,对于修道途程中的种种法门,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之愿。四者,缘灭谛,对于清净寂灭的涅盘极果,发佛道无上誓愿成之愿。凡是修菩萨道者,皆依此四弘誓愿,为其启道马。

  仁王护国般若经说:「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修四无量心:慈无量心,非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具四弘愿,断诸缠盖 (5),常化众生,修佛知见 (6),成无上觉。」可知以上种种行为,皆为菩萨成佛的要务。





--------------------------------------------------------------------------------

  【注释】

  (1)言养成人材,有如香之薰物,陶之造器也。

  (2) 亦名四谛,四圣谛,见第十一课注一。

  (3)  此六者,是众生轮回的首途,故名六道。又一切众生,悉皆按照生前善恶业报而趣之,故亦名六趣。自上而下为: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4)梵语萨,旧译曰众生,新译曰有情,即一切动物的总名,言其有情识情爱也。

  (5) 缠为烦恼的异名,以烦恼能缠缚人,使其心身不自在故也。盖亦为烦恼的异名,谓烦恼能覆盖行者清净信心,使不得开发也。十缠与五盖,皆烦恼之数,故曰缠盖。

  (6)在意识为知,在眼识为见。又觉了名知,推求名见。又三智曰知,五眼曰见,皆为慧的作用。




  【习题】

  (一) 菩萨济度众生,何以必须先行四摄法?
  (二) 四摄是甚么?
  (三) 何谓四无量心?并试言其作用。
  (四) 何谓四弘誓愿?
  (五)在四弘誓愿,与四圣谛的关系中,何愿缘何谛而来?试举出之。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2

  第十三、十四、十五课 综合指要


  1.
  维摩诘是金粟如来化居士身,在释尊DA法中,弹呵小乘渐教勉其进趣大乘,所以对于小乘法,每有讥评。此种作风,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与出家声闻,站在对立的地位,其实若统全局来观察他实在是释尊重要的配角。他的手法、眼光,在小乘的立场说是「诤」,在大乘的立场说是「导」。像这种似白衣教训缁衣的事实,是只许后人知照,不许后人仿效。假如居士若欲效法维摩诘的举动,是要具备:超过十地菩萨的智慧,和阿罗汉的神通,然后才可以,否则就没有资格。因为惟有这样,才能维持佛门乘机秩序,和三宝的尊严。不然的话,张三李四,都可以援引维摩诘的先例,训斥出家人,这样只有掀起内哄,使法运缩短,作外道的功臣,所有在家居士,都应该体会斯旨,共维大局。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云:「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效维摩诘,岂但如此,故知其决不可也。

  2.
  得不思议解脱法门者,能纳须弥山于芥子之中,四王及忉利天,依然如故。能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中,鱼鳖虾蟹,皆无所觉。能把大千世界,置手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毫不之知。可知以三万二千个,高八万四千由旬的师子座,排在丈室里,还觉得宽绰,是不足为奇了。这就是华严一多相入,广狭自在的学理,我辇凡夫,未到境界,除深信外,是不能以言语或事实,来作证门也。试思:电影幕上,方仅盈丈,而能容许多山河、房屋、人马、不见其挤,世人观之,不以为怪,何况不思议佛法了。



  3.
  吾人虽未至佛菩萨位,然而佛的涅盘、寂光、三身、十力、十八不共法等;菩萨的四摄、六度、十波罗蜜、十地等,则不妨加以研究。乃至尚未证声闻四果,然而四谛、十二因缘、见思惑、六神通等,亦不妨加以研究,如此虽一时不能即至,亦生响往心,歆羡心,此响往歆羡心,能为修道的前导故也。



  4.
  科学的力量,不宜忽视,精神的力量,业的力量, 更不宜忽视,世人只知有科学界,而不知尚有精神业力界,此大不可也。楚熊渠子夜行,见草间石,以为伏虎,弯弓射之,矢没入其中,视之石也,心大惊奇,再射之,不能入矣。夫心以为虎,射之而矢贯其中,心以为石,则不能入,这岂不是万法唯心之证吗?今人对于经中所说:一切神通境界,一定要用现代科学为证明,然后才肯相信,殊不知:所谓现代者,二十世纪的现代也,若到三十四十世纪,乃至千年万年以后,又与此时大异矣。佛法是不变的真理,不能随时代科学标准而转移;例如奈端的万有引力说,三百年来,为科学界权威,然最近乃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推FAN,再过若干年后,相对论亦难保不又被他人推FAN。前时的天文家,皆说别的星球,无人无世界,今仪器进步,又发现别的星球,亦有人有世界矣,科学又何足为标准呢!又如菩萨处胎经说:「我以右肋生,汝弥勒从顶生,我寿百岁,弥勒寿八万四千岁,我国土土,汝国土金,我国土苦,汝国土乐。」同是此世界,至弥勒下生时,人寿会超过八万岁,土地变成黄金,弥勒竟从顶上生出,此时科学自身,早已破产,又那有资格,作标准作证明呢?



  5.
  地上菩萨,不一定都生在佛国,就是在我们这世界中活着的,从前和现在都有,只是我们凡夫,无神通力,看不出来。例如维摩诘、文殊、弥勒、他们都是等觉菩萨,马鸣是八地菩萨,龙树是初地菩萨。行者由凡夫,修经三贤至登地,已历一阿僧祗劫,由初地至七地,再历一阿僧祗劫,由八地至十地,又历一阿僧祗劫,至十地之终,已过三大阿僧祗劫,等觉更不必说了。一大劫是十三万万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若以万万为亿,万亿为一兆计之,一阿僧祗劫,等于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大劫。这当然连他们在以前亿万生中,在其他世界所修者,都计算在内,时至今日,积起来,才有这么长的时间。不然的话,我们这世界的寿命,不过一大劫,其中有人的时间,只有四分之一大劫,安能培育出一个三大阿僧祗劫学历的菩萨来。



  6.
  自无始至于今日,一切世界上,所有灭度的佛、菩萨、二乘、高僧、可以说:今俱在。所有死亡的六道众生,乃至一蚊一虫之微,也可以说:今俱在。他们灭于此,必生于彼,不在此处,必在他处,所以生时一个也没有多,死时一个也没有少。行人在此世界所学的佛法,今后虽历他生他世界,还是有效。否则,未断见思,未离轮回之前,不知历若干生死,即如凡夫修十信成就,亦须经一万大劫,若今生修,来生便亡,何能积累至千劫万劫。为学亦如铁匠打铁,锤锤皆不落空,所以学人尽管放心修行,每念心句,或拜一拜,或动一念,或作一事,或施一钱一物,你们自身的第八识识田中,都会替你记得清清楚楚,留为来世多生的资粮。若起一恶念,作一恶事,它也会纤毫不漏的记起来,留为来世多生的苦报,一切众生的根器和业力,就是由这样产生出来的。



  7.
  今人学佛法,往往都说名相难懂,因之望而生畏,其实名相并不难,难处是在条理,学佛法,看经论,目的也都在解决条理。看教要到洞明心性,大开圆解,才算是豁然贯通,这非埋头经卷一二十年,恐不易办。中间若不经善知识护持,仅凭自己扪索之功,想证实相,解第一义,这样非有宿根,就决不可能。至于普通名词,只要买一部佛学辞典,肯用心,一面看经一面翻看注释,只要二三年功夫,必有相当成就,并不比研读科学为难。可惜世人不肯发心探讨,以致希世奇珍的佛法,如空山埋宝,无人能知,岂不可叹。学佛类倒啖甘蔗,渐入佳境,又如嚼橄榄,先觉微苦,后成甜汁,今人见难见苦,即便退缩,如何会尝出佳境甜汁来。



  8.
  教本中,第一课是说佛,把佛说个轮廓,二、三两课,自当说释尊略历,以表追思崇敬,示不忘本。第四课是举一尊他方佛,表佛有两种方式,药师如开医院,利有病众生,来院住医;释迦如背药箱,亲到病家诊疗。第五课直接是介绍如来十号,间接是介绍佛德佛行。由第一至第五课,都是说佛,第六课是介绍佛法,第七课以下,是介绍僧了,第七泛说菩萨,第八是举例,选弥勒者,因他是肉身,与释尊同时,生于印度,有家世可考,不涉渺茫,又是当来下生佛,要多认识些,与他结结缘。九、十两课,举出菩萨道场,俾明白他们度生方式,好见贤思齐。第十一、十二课,说六度,明菩萨必修之法。第十三课,说维摩诘,表在家菩萨,亦与弥勒相对,备缁素两种格式。第十四课,明菩萨位阶,第十五课,说菩萨行愿,由第七至十五课,都是说菩萨僧,十六课以下,是说声闻僧了,二十一课结束三宝,普劝皈依,这是行文的脉络。见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2

  第十六 僧与六和敬

  僧即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然则僧乃团体之号,非指某一人也。后世一人亦称僧,意谓此人乃僧伽中的一分子,如古代虽万二千五百人为军,然而一人亦得称军,于理略同。不过,若照定义言之,称一人为比丘,称多人为僧,乃为合理。

  又僧的另一义为和合,所谓和合者,复有二义:一者理和义,即「证择灭」,谓同证此共同选择的:达于灭度的法则。二者事和义,此有六项:一者,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二者,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三者,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者,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者,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者,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由此可知:比丘人数在三人以上,又复具足六和敬,方能圆满僧的意义。兹将和合僧所必具的条件,列表于下:

 

  和合僧  
  理和  ─证择灭  
  事和  ─身和同住   
  ─口和无诤  
   ─意和同悦  
   ─戒和同修  
   ─见和同解  
   ─利和同均  


  大智度论 (1) 卷三十四,分僧为声闻与菩萨二种。事实上,佛门行者,已成正觉者,皆名为佛,未成正觉者,皆名为僧,所以一切菩萨声闻,皆在僧伽之数,而菩萨有出家与在家之分,故菩萨僧亦有出家与在家二类也。但是在家僧因混迹尘俗,界限模糊,故是是皈依处。




--------------------------------------------------------------------------------

  【注释】

  (1)大智度论凡百卷,龙树菩萨造,所以释大般若经者。




  【习题】

  (一) 举出僧的二义。
  (二) 和合的二义是甚么?
  (三) 何谓六和?
  (四) 把和合僧所必具的条件,列成一表。
  (五)为甚么在家僧不是皈依处?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2

  第十七 四圣谛

  诸佛说,总不离四圣谛的范围。谛是真理义,四圣谛亦称四真谛,或四谛法,释尊成道后,首先在鹿野苑 (1),为五比丘 (2) 说此法,嗣后对于当机者 (3),又复重说三次,称为三转fa lun (4)。

  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法。苦谛是指一切众生,轮回六道时,心身上所受的诸苦,这些苦,都是属于逼迫性。集谛是指一切众生,在身口意上,所集起的一切思想和行为,这些惑业,无量无数,都是属于招感性。灭谛是指一切圣者,经修道后,所证得的涅盘 (5),其境界永恒净乐,无论小乘或大乘的涅盘,都是属于可证性。道谛是指一切圣者,趣向涅盘时,所修的正法,无论声闻道,缘觉道,抑或菩萨道,都是属于可修性。

  若照因果说: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由有过去的集因,乃有现在的苦果,这是世间迷界的因果。行人觉悟诸行无常,思欲出世,由是乃修道入灭,永证真常悟界的因果。这流转和还灭的两重因果,包括出世一切诸法,罄无不尽。

  若顺入世和出世的因果次序言之,应该是集、苦、道、灭。佛所以先说苦谛,后说集谛者,乃欲行者:先厌于创深痛钜的苦,然后再告以苦的由来,乃出于集,使其不敢再作,这是儆惕过去的方便教法。所以先说灭谛,后说道谛者,乃欲行者:先欣于清净安乐的灭,然后再告以灭的由来,乃出于道,使其勇于向前,这是策励将来的方便教法。




--------------------------------------------------------------------------------

  【注释】

  (1)鹿野苑,在中天竺波罗奈国,为佛最初说四谛法,度五比丘之处。

  (2) 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一、陈如,二、额,三、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

  (3)  佛的说法,契当众生的根机,使之获益,谓之当机。

  (4)佛成道后,首在鹿野苑,说四谛法,度五比丘,是为初转fa lun。嗣又重说三次,故亦称三转fa lun。一、示转:佛对利根者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使其一闻即悟。二、劝转:佛对中根者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使其信受奉行。三、证转:佛恐钝根人,仍不能信解,于是便引已为证,以明非虚。即: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使其破除疑虑。

  (5) 又译作泥洹、或灭、灭度、解脱等,为圣者所证的究竟境界。





  【习题】

  (一) 释尊最初说四谛法,度五比丘,是甚么地方?
  (二) 佛转四谛fa lun,有示转、劝转、证转之别,试述这三转的不同处。
  (三) 四圣谛的内容,是那四法?
  (四) 四圣谛中,何谛为何谛的因?何谛为何谛的果?
  (五)佛于四圣谛的两重因果中,皆先说果,后说因,此是何意?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2

  第十八课 声闻四果

  佛弟子,闻佛小乘声教,悟四谛之理,断三界见思惑,入于涅盘者,皆属声闻僧。声闻僧,自凡夫位,修到阿罗汉位,乃出三界,这中间,须历四向,证四果,然后成办,并非一蹴可几。

  三界内的见惑 (1) 和思惑 (2),能使一切有情,迷乱颠倒,不能出轮回,了生死。所以小乘圣者,必须断见思惑,此断见思惑的次第,也即是历四向,证四果的次第。

  第一是须陀洹向,及须陀洹果。译为入流,谓初入圣流也;又译逆流,谓逆生死之暴流也;又译预流,谓得预圣人之流也。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方证得之,当未断尽时皆为向,已断尽为果。第二斯陀含向,及斯陀含果。译为一来。谓其当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各来受生一度也。此位除断尽三界见惑外,须更断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证得之,当断一至五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六品为果。第三是阿那含向,及阿那含果。译为不来或不还,谓不再来或不再还于欲界也。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证得之,当断第七八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九品为果。第四是阿罗汉向,及阿罗汉果。此含三义:一为杀贼,谓杀尽烦恼贼也。二为应供,谓道高德重,为世福田,堪受人天供养也。三为不生,谓永入涅盘,不再受分段生死也。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 (3),方证得之,未断尽上二界七十二品时皆为向,已断尽则为果。

  小乘行人,修至阿罗汉,即是已断尽三界见思惑,历四向,证四果,具六神通 (4),入无学位 (5),所事已办 (6),不受后有 (7),为声闻乘中,最崇高的圣者矣。

--------------------------------------------------------------------------------

  【注释】

  (1)见惑是迷理之惑,属于各种妄见,由邪分别而起之我见边见等妄惑也。见惑品数,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一百十二。

  (2) 思惑是迷事之惑,由贪嗔疑等迷情,染著世间事物而起之妄惑也。思惑品数,有八十一,即欲界五趣为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合八十一品。

  (3)  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共八地,合七十二品思惑。

  (4)不测曰神,无碍通,六神通者: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神足通,六、漏尽通。

  (5) 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谓尚须进趣修学也。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谓学道圆满,不更修学也。

  (6)已断尽三界见思惑二惑,故称所事已办,或所作已办,其他位即三乘共通之十地中的第七已办地。

  (7) 未来的果报。或后世的心身,曰后有。阿罗汉及辟支佛,已断尽烦恼,则不受后有。





  【习题】

  (一) 何谓声闻僧?
  (二) 何谓见惑?思惑?
  (三) 何谓四向四果?  
  (四) 分别说出:一、须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罗汉等所断的惑。
  (五)「后有」「无学」作何解释?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3

  第十六、十七、十八课 综合指要


  1.
  照佛学来说,出家受具足戒的人,应称为比丘,不应称僧,因为僧是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和合,可知是团体的称谓,其条件是:三人以上,而且具足六和敬,才可以称做僧。可是,后人往往对于一位比丘,也称之为僧,这只能认为习惯,不能认为合理。如前人诗云:「洞庭波送一僧来」,照文字艺术来说,当然应该用「一僧」,使字句优美,但若照佛学来说,只能称「一比丘」, 因为未足三人之数也。



  2.
  在家居士,有发俗衣,修大乘三学,称为菩萨僧,此说出自大智度论第三十四卷,固不能斥为无稽。然而试思:若在家僧,
真个与僧宝无异,亦可皈依者,则自古以来,闾闾市肆之间,正不知几人称祖?几人称师?照这样佛教的门庭,早就嘈杂到
不堪收拾,安有今日的清夷局面。所以提倡皈依在家僧的轻举妄动,除却替少数野心家,制造机会之外,对于佛教前途,可说百无一利,岂惟无益,亦且害之。



  3.
  苦集灭道四圣谛,若咬定是声闻乘的教义,与缘觉和菩萨无关,则又错了。就流转门来说:缘菩二乘的行者,当初轮回六道时,无量诸苦,一样的备尝,追究苦的来源,也是由于集起。再就还灭门来说:虽然修的是十二因缘和六度,然而不能说不是道。再一问:修道的目的为可?答案当然还是证涅盘果,涅盘的义译,就是灭度了。这样看起来:苦集灭道四圣谛,实在是三乘共同的谛理,并不是声闻乘所独有。行者研究佛学,当知同中有别,别中有同,法法圆通,则不至死在句下了。



  4.
  中国人多大乘根器,这是有一千多年的教史可据,并非凭空夸大之词。然而所多者,是就与其他区城,比较的结果而言,究竟「多」并不是「皆」。据我看起来,国内佛教徒中,除却少数利根上智,具备大乘的气度和理解之外,其余大多数,都还是小乘的局量,不足与谈大乘高远之义。度大根用DA法,度小根用小法,此是所具根与所修法相符,必能得益。有如大人穿小鞋,小孩穿大鞋,动作起来,都觉得困难。所以行者当自量力,老实修行,若不是大乘根器,则不应徒慕虚声,弄巧反拙。此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意义,为佛学者所不可不知,那就是:小乘法是佛法的基础,学人纵使能建立起七层宝塔,其得力处,还是在于脚底下的基础。如果放弃了基础,同时也必定会倾坍了七层宝塔,这就是大乘行者,不应该忽视小乘教义的重大理由。



  5.
  我国学佛人士,每轻视小乘,这是大罪过。试思:声闻乘行人,须陀洹断三界见惑,得到正见,吾人断了没有?得了没有?斯陀含、阿那含、断欲界思惑,于欲界的一切烦恼嗜欲,皆破除净尽,永离欲界,吾人断了没有?离了没有?阿罗汉断尽三界见惑,解脱一切系缚,永出轮回,吾人断尽了没有?出了没有?缘觉乘行人,破无明,尽老死,吾人破了没有?尽了没有?只要这样一比较,就可知小乘圣者的一根毫毛,吾人都搬不动,终日妄念纷纭,贪疑充满,还敢大言不惭地,自称大乘,对于小乘教理,鄙薄不屑,岂不可怜可笑。



  6.
  若问:既然十方众生,其数量是不增不减,那么,为什么近年世界各地,人口都在增加,这岂不是增吗?答案是:诸法因缘生,条件足够则法生,诸法因缘灭,条件不够则法灭,诸法的生灭,只是条件的关系。世界人物,亦如花草,春夏生机充裕则繁荣,秋冬生机欠缺则枯萎,此是常理。现在吾人的世界,是住中劫中的第九小劫,正当夏令旺季,所以人物普遍滋生。太空中,此时有无数世界,寿命已老,正入坏中劫,可比秋冬衰季,所以人物普遍凋零,无法生存,由是在那一边死亡之后,便向吾人这一边生,我所增的,就是彼所减的。所以若将增减双方的数量,加起来算,还是一个也没有多,一个也没有少。天空中世界无数,所有六道众生的数量,是应该统起来算才对,若单就某一世界或某一道来观察,则其或多或少的数量,是不能得到圆满的解释的。



  7.
  佛法无所谓小乘大乘,因为这根本就是时间的先后问题。佛门行者,在初期都是小乘,到了后期,则都是大乘了,这初后的次序,有时只就此生算,有时须合前生或前多生来算。如释尊诸弟子,起初皆是声闻,但在法华会上,则皆蒙授记成佛,这样不止小乘变成大乘,简直全是一佛乘了。世间只有拘执和短视的人,才有大小乘之争,倘若明白了:小乘只是大乘的过渡,大乘只是小乘的进化,二者同在学佛的程序上,那又有什么可争。



  8.
  凡法未到止境,则有进步,既有进步,则非究竟,所以凡是究竟法,则无进步可言。科学时时在进步,故非究竟法,佛法已达到无有进步之境,故是究竟法。不究竟的科学,其自身尚在游移变化之中,当然不能作标准,替究竟的佛法证明。世人多羡慕崇拜科学,又多讥毁藐视佛法,据我看起来:将来给世界人类,带来绝大的灾害者,必是科学,能拯救世界人类者,只有佛法,这局势已日趋明显。怎奈世界人士,看法颠倒:应痛恶废弃者,反予提倡欢迎,应扶植发扬者,反予排挤漠视,这总归之于众生业重,还有什么话可说?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3

  第十九课 缘觉乘和十二因缘 (一)

  声闻和缘觉二小乘,当被称为二乘。声闻乘是依四圣谛之理而起修,而缘觉乘,则是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这是二乘的不同处。

  辟支迦佛陀,略称辟支佛,旧译曰缘觉,新译曰独觉。依天台 (1) 教义,缘觉与独觉不同:有一类行者,闻佛说十二因缘之理,因而觉悟者,名为缘觉。另一类是生于无佛之世,无从闻法,但以宿世修学力故,能于诸法生灭的演变中,悟世间无常,而断无明心想。或在山间林下,见飞花落叶外景,以一念相应慧,豁破无明者,皆名独觉。

  十二因缘,亦名十二有支,有即世间所有,支即文分,谓所有生死流转,皆不出这十二支分。第一「无明」是疑暗义,为烦恼的通称,因属于心意的想计,故亦名惑。第二「行」是造作义,依疑暗的念头,而有所造作,因属于身口的行为,故亦名业。这二支,是过去世的二因。由于过去因熟,乃生现在世的五果:即第三「识」,谓今生投胎的知识,或升天,或入地狱,乃至驴胎马腹,皆由此一念为前导。第四「名色」,名指心,谓其但有名而无质,色指质,属于色法,此时六根尚未成,但有名色而已。第五「六入」,是六根逐渐完具,将出胎之时。第六「触」,是出胎后,与环境接触也。第七「受」,是毕生根尘识,所领受的苦乐遭遇也。由现世的遭遇,复种三因。第八「爱」,于环境生种种爱欲也。第九「取」,因爱著生起执取之念也。第十「有」,既由爱取,兴起诸业,必有当来之果,故名为有。这三因中,爱取同于无明,有同于行。由现在世三因,再生未来世二果:第十一「生」,为未来的受生,第十二「老死」,既有生,当然必须老死。以上共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的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

  【注释】

  (1)天台为浙江省山名,隋智者大师,居于此山,后世因名其宗为天台宗,简称天台或台宗。




  【习题】

  (一) 声闻乘和缘觉乘,不同之处何在?
  (二) 缘觉与独觉,有何不同?
  (三) 十二有支,作何解释?
  (四) 在十二因缘中,何者是过去二因?何者是现在五果?何者是现在三因?何者是未来二果?
  (五)名色、六入、触、有、作何解释?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4

  第二十课 缘觉乘和十二因缘 (二)

  十二因缘的次第,对于过现未三时因果的递嬗 (1),分析得极为详尽,而且秩序井然。欲避其果,须断其因,这便是缘觉乘行人所觉悟之点。

  若照流转门 (2):十二因缘的每一支,皆由因缘果,因生故果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是为一切有情,历三世,受轮回的因缘,很明显的:由于无明既生,而其下的十一支,乃不得不生。

  若照还灭门 (3):十二因缘的每一支,皆由因灭故果灭。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是为一切行人,出三界的因缘,很明显的:由于无既灭,而其下的十一支,乃不得不灭。

  十二因缘,即是四圣谛中的苦集二谛。过去的无明、行二因,与现在的爱、取、有、三因,皆是集谛,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果,与未来的生、老死、二果,皆是苦谛。若行者感于苦集而修道,以观智 (4) 戡破生死之源,及出于无明,这便是道谛。逮至无明灭故,而老死灭,这便是灭谛了。

  入世和出世的两重因果既明,佛门行者,对于六凡 (5) 的何自而来,四圣 (6) 的何由而去,业已了如指掌。兹将十二因缘与三世因果,列表于左,藉明界内 (7) 有情,因惑造业,因业受苦的关系。





--------------------------------------------------------------------------------

  【注释】

  (1)谓演变交替也。

  (2) 一切众生,造业受生死,谓之流转。

  (3)  涅盘亦名灭度,行者修道证涅盘,谓之还灭。

  (4)观见法之正智也。

  (5) 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此六者皆属凡夫位,称为六凡,参看第十五课注三。

  (6)佛、菩萨、缘觉、声闻、此四者皆属圣人位,称为四圣。

  (7) 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三界,对于界外之佛菩萨净土,而称为界内。



  【习题】

  (一) 照流转门说,十二因缘,如何递缘?
  (二) 照还灭门说,十二因缘,如何递灭?
  (三) 十二因缘中,那几支是属于集谛?那几支是属于苦谛?
  (四) 就十二因缘义来说,如何是道谛和灭谛?
  (五)十二因缘中,那几支属于惑所摄?那几支属于业所摄?那几支属于苦所摄?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4

  第二十一课 皈依三宝

  佛门称佛、法、僧、为三宝。此三宝,自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 (1),度五比丘后 (2),即已成立。彼时释尊是佛宝,四谛是法宝,五比丘是僧宝,此名化相三宝,谓佛教化众生之相状也。亦名别体三宝,或真实三宝,有大小乘之别:大乘以佛三身 (3) 为佛宝,六度为法宝,十圣 (4) 为僧宝。小乘则以丈六应身 (5) 为佛宝,四谛十二因缘为法宝,声闻缘觉为僧宝。

  佛灭后,梵音 (6) 沉寂,圣僧渐雕,化相三宝,已不复见,由是乃以土木纸像为宝,经律论为法宝,受具戒比丘为僧宝,此即住持三宝。

  若就广义言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佛宝;佛性中,具足一切净法,即法宝;无违诤义,即僧宝,此名理体三宝。又佛中含觉照义,为佛宝;含轨则义,为法宝;无违诤过,为僧宝。法系佛法身,为佛宝;凭之能出三界,证涅盘,为法宝,依法修行,为僧宝。僧具观智,为佛宝;具轨则,为法宝:具和敬,为僧宝。此名一体三宝,或同体三宝,同相三宝,谓三宝中的每一宝,皆圆具三宝义也。

  皈依是皈顺依靠之意。初学人,信未坚,力未充,须皈依三宝,得其匡扶,才能成就道业,这便是皈依的意义和功效。又皈依有回转义,谓无始 (7) 以来,因背弃三宝故,以致受轮回苦,今既觉悟前非,自当转向三宝,乃能度生死流。

  佛弟子皈依三宝后,才是正式的佛徒,所以三皈又具有正名定分的作用。所谓皈佛者,一切佛皆当皈依,不限于某一佛;皈法者,佛门经律论,皆当皈依,不限于某一法;皈僧者,上自圣贤僧,下迨凡夫僧,皆当皈依,不限于某一比丘。佛子受三皈后,永应以佛为师,再不皈依外道 (8) 天魔 (9):以法为师,再不皈依外道邪教:以僧为师,再不皈依异教徒众。若此信心,永守不渝,则尽未来际,常得亲近三宝,住于正道。

 



--------------------------------------------------------------------------------

  【注释】

  (1)见第十七课注一。

  (2) 见第十七课注二。

  (3)  法身,报身,应身,为佛三身。

  (4)见第十四课注七。

  (5) 如来为地前凡夫及二乘,现劣应身,高一丈六尺,是通常应化佛的身量,释尊住世时,即现丈六金身。

  (6)佛之音声,有五种清净相,一正直,二和雅,三清彻,四清满,五周遍远闻,名为梵音,为佛三十二相之一。

  (7) 诸法皆由因缘生,因上又有因,因因无始,如是展转推究,一切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云无始,指距今极远之时间也。

  (8) 于佛教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外的邪教。

  (9) 天子魔之略称,即第六天的魔王波旬,有无数眷属,常障碍佛道。





  【习题】

  (一) 释尊住世时,最初的三宝,于何时成立?彼时化相三宝是甚么?
  (二) 大乘以何为三宝?小乘以何为三宝?
  (三) 佛灭度后的住持三宝是甚么?
  (四) 皈依三宝,有何意义和功效?
  (五)三皈具有正名定分的作用,其意义安在?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4

  第十九、二十、廿一课 综合指要


  1.
  一切众生,只有两条路:无始至今,在三界六道里,所经历的,皆属流转门摄。自修正道后,其思想和行动,显然是厌生死苦,趋向涅盘,故自初下手以至成佛,皆属于还灭门摄。他们虽在修道,然而当色身未谢,道果未成时,亦不免有思想行动。但这种思想行动,只是应付 环境,结束残局的措施,与过去雄心万丈,逐境迁流的情况不同。所以他门虽然色身尚在,而对于世间的爱取有三支,实际上已入于停顿状态,表面上虽然与世人一样的契饭穿衣,作种种生计,而不至招致未来的生与老死也。



  2.
  殇子初生便死,固然没有老,但是,不管他寿命怎样的短,老死的原理,总是具足,不过缩老死于一刹那耳。例如兜率天一日夜,等于人间四百年,然则吾人一生数十年,只有他们的一个时辰,岂不也是殇子,但吾人生老病死,却一一俱全。照这样类推,可知朝菌的晦朔,蟪蛄的春秋,蜉蝣的朝暮,在吾人都算是短时间,而它们却也是生老病死,宛然一世矣。恒河沙劫与一弹指,皆无法可得,彭殇何足算也。



  3.
  修佛道而不皈依三宝,是不可以的。因为佛教是佛所开创的,佛法是佛所宣说的,循其则,读其书,而不皈顺其人,优礼其徒,则素行之悖乱桀骜可知,居心之刚愎自用又可知,如此人又安望能修因证果。昔子夏设教西河,对弟子讲述时,未尝追尊孔子,曾子尚且列为第一条大罪,责备他,儒佛虽不同门,其理则一,何况初学之人,气力未充,仪轨法则,全然不懂,不皈三宝,则孤立无援,难望其能成功。岂不闻莲池大师疏阿弥陀经,有弱羽只可缠枝,婴儿犹应傍母之句乎。吾人羽毛未丰,手足未健,便想高飞远走,未免太不自量了。十地菩萨,尚且不敢离佛,何况毛道凡夫。



  4.
  若说天下事只要有事实就可以,不必行仪式,这句话也似是而非。如男女配合,与禽兽牡牝雌雄的情况,原是差不多,然则人类也效法禽兽,随时、随地、随人、性交就行了,何必要举行那么隆重麻烦的结婚仪式。照这样讲,儒家的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佛家的三千威仪,六万细行,都是多余了,难道圣人创制礼法,其识见不及我们吗?须知未参加皈依仪式与已参加皈依仪式,不特外面的事实不同,而大关键处,却在于里面的心境不同,这情景,过来人自能了解,门外汉如何得知。若照唯识学来讲,经过深刻的印象之后,其熏习力,才会到达第八识,使种子起变化作用,不经过这一举动,就万没有这一种效能也。



  5.
  皈依师选择有德学的和尚,当然最好,因为与他发生了联系之后,对于行者修养上的种种问题,可以效法请益,作为有力的借镜或增上缘,若有财物供养,福田亦大。倘若不是为了学问,而仅是请他代表引进,或证明了一下,或是附近没有大德的长老,则凡是受过具足戒的比丘,都可以皈依,不必十分苛求。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自己的长进不长进,此事亦如读书,自己若无志求学,就是请了一位天下第一流的博士,来作教师,也没有用处。当年释尊曾亲自说法,不见得参与法会的人,一个个都能证果,可知自己若不做工夫,就是佛都无法救度,何况皈依师。



  6.
  佛经中所记载者,多是声闻弟子,不见有缘觉行人者,摄缘觉于声闻之中,摄十二因缘于四圣谛之中也。在十二因缘中,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这七支都是苦谛,无明、行、爱、取、有、这五支都是集谛,断无明心想,不造恶,就是道谛,到了生尽老死灭,就是灭谛。如此看来,十二因缘与四圣谛,并没有甚么差别,法既可摄于四谛,人也就可摄于声闻了。



  7.
  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这是实在的情形。不受三皈,难保不堕三恶道,受三皈后,虽然是仰仗三宝加被之力,然而却也得力于自心中,净法熏习之功,能厌伏恶业种子,使其不得发为现行。这样看起来,三皈是具有自他两种的力量,与修净士相类似。其涵义亦至多,所牵连的关系,并不简单,即就不堕三恶道这一事说起来,已够重要了,所以有志学佛者,不可不受三皈。



  8.
  行人循四圣谛的学理而修者,名为声闻,循十二因缘的学理而修者,名为缘觉,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但事,还应该知道:四谛和十二因缘的道理,都是佛所说的,所以佛住世时,缘觉乘也就包括在声闻之内,并没有什么分别。而十二因缘中的戡破无门,截断生死的作用,自然也就归纳于四谛中道谛之内,并非在道谛之外,另有十二因缘法。法华经中,文殊告弥勒言:「日月灯明如来,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经中又说:「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这都是缘觉摄于声闻,或是佛也有缘觉弟子的明证。至于生在无佛之世,由宿世善根力,自悟出来的独觉行者,那又当别论,这便是缘觉之于声闻,缘觉之于独觉,亦异亦同,亦同亦异之处。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4

  第二十二课 七众与戒律

  佛门行者,不出七众,所谓七众者:即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式叉摩那,四、沙弥,五、沙弥尼,六、优婆塞,七、优婆夷。

  比丘为出家男子受具足戒 (1) 者之称。含有三义:一、乞士义、谓上从如来,乞法以资慧命 (2);下就俗人,乞食以维寿命也。二、破恶义,谓修圣道,破烦恼也。三、怖魔义,谓佛道曰隆,则魔道日消,而生怖畏也。比丘尼为出家女人,受具足戒者之称,义与比丘同,不过比丘的戒相 (3),为二百五十,而比丘尼的戒相,则为三百四十八,此其不同处。

  沙弥译为息慈,息恶行慈之义也。又译勤策男,谓其为大僧勤加策励的对象也,女曰沙弥尼。沙弥有三类:七至十三岁,名驱乌沙弥,谓其仅能驱食上乌也。十四至十九岁,名应法沙弥,谓正合沙弥之位也。二十至七十岁,名名字沙弥,谓在此年龄内,应居比丘位,以缘未及,故尚称沙弥的名字也。沙弥及沙弥尼,皆应受十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著花漫,好香涂身,不歌舞倡伎,并不往观听,不得坐高广大床上,不得非时食 (4)、不得捉钱金银宝物。

  式叉摩那译为学法女,或正学女。凡沙弥尼,欲受具戒为比丘尼,于二年期间,先学六法,一者,藉验胎的有无,二者,亦觇操行是否贞固?六法者:不杀、不盗、不淫、不虚诳语、不饮酒、不非时食,过此二年已,若情形良好,乃受具戒。

  优婆塞译为近事男,优婆夷译为近事女,为亲近奉事三宝之义。此二众应受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


  以上七众中,前五为出家,后二为在家。佛门弟子,不出七众,然此七众,皆以受戒为标准。凡未受戒者,虽能行佛事,若论身分,尚是不明,论修持,尚嫌空泛,所以行者在受三皈后,实有进受净戒的必要。

 





--------------------------------------------------------------------------------

  【注释】

  (1)具备满足之戒,曰具足戒,亦简称具戒,即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也。

  (2) 法身以智慧为寿命,行人修道,所以显证法身,故曰乞法以资慧命。

  (3)  戒的相状差别,名为戒相。

  (4)过日中而食,谓之非时食,律中制之为戒法。




  【习题】

  (一) 七众是甚么?
  (二) 比丘含有那三义?试述出之。
  (三) 「息慈」和「勤策」,作何解释?
  (四) 沙弥有几类?试就其年龄及名号,分别述释之。
  (五)分别写出:优婆塞、优婆夷、沙弥、 沙弥尼、及式叉摩那所受的戒相。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5

  第二十三 六道轮回 (一)

  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涂径,不出六道。所谓轮回者: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周而复始,无有不遍,故名六道轮回。

  六道者: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罗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称三善道,因其造业程度,及生活状况,比较优良故;下三道称三恶道,因其造业程度,及生活状况,比较惨重故。

  天共有廿八重,其中四王天 (1) 在须弥山腰,忉利天 (2) 在须弥山顶,属地居天,其余皆属空居天。在四王忉利之上,尚有夜摩 (3)、兜率 (4)、化乐 (5)、他化自在 (6)、皆有男女之欲,统称欲界六天,再上则多习禅定,无男女,其中初禅三天 (7)、二禅三天 (8)、三禅三天 (9)、四禅九天 (10)、此四种禅天,虽离欲事,尚有色身,故称为色界十八天。更上则禅功更深,并色身亦无,只有神识存在,故称为无色界四天,或四空天 (11)。

  阿修罗,译义为无端,言其容貌丑陋也。又译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也。又译非天,言其福报似天,而无天之德也。约略言之,其前生不破戒能修布施,但不能断除嗔心、我慢、恶念、故福似天,而德不如。性好斗,常与帝释战,国中男丑女美,宫殿在须弥山北之大海下。

  饿鬼为常受饥饿之鬼,其中略有威德者,为山林冢庙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间弃食。无威德者,则常不得食,至于口中因渴出火,故名饿鬼。种类繁多,有多财 (12)、无财 (13)、针咽 (14)、焰口 (15)、大瘿 (16)、臭口 (17)、针毛 (18)、等名。若究其因皆前生悭吝,不怖施,破律仪,犯菩萨戒 (19),毁佛涅盘等恶业所感。

 



--------------------------------------------------------------------------------

  【注释】

  (1)须弥山腰,有四天王居之,各护一洲,因称护世四天王,其天即名四王天,是六欲天的第一重。东为持国天,南为增长天,西为广目天,北为多闻天。

  (2)忉利即三十三之义,宫殿在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中央帝释天,统御三十二天,故称三十三天。

  (3)  译言时分,谓随时受乐故,为欲界六天中的第三。

  (4)译言知足,谓于五欲境,知止足故,为欲界六天中的第四。

  (5) 自变化五尘,而自娱乐,故名化乐,为欲界六天中的第五。

  (6) 此天不用自己变现乐具,假下天化作,自在游戏,故名他化自在,居欲界六天之顶,其中的魔王,与色界摩醯首罗天,同为妨害正法的天魔。

  (7) 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即梵众、梵辅、大梵等三天。此三天,已不须段食,故无鼻舌二识,惟有乐受,与眼耳身三受相应,喜受与意识相应。

  (8) 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即少光、无量光、光音等三天。此三天,无前五识,仅有意识,因之惟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

  (9) 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即少净、无量净,遍净等三天。此三天,识受皆与二禅略同,但意识怡悦之相,较为净妙。

  (10) 此天前五识俱无,亦无喜受,仅有舍受,与意识相应,名为四禅。即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等九天。

  (11)此四天但有定果色,无业果色,故无身质。又正报无有色蕴,依报亦无国土宫殿,故曰无世色,又名空处天。即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等四天。
  
  (12) 得饮食较多者,为多财鬼。
  (13) 不得饮食者,为无财鬼。
  (14) 腹大如山,咽细如针锋,滴水不容,名曰针咽。
  (15) 口出火焰,名曰焰口。
  (16) 项生大瘿,流出臭脓,挤而食之,少得充饥,名曰大瘿。
  (17) 口常腐臭,饮食难通,饥渴狂奔,名曰臭口。
  (18) 腹毛如针,内钻自体,有如中箭狂走,时逢不净物,少济饥渴,名曰针毛。
  (19)大乘菩萨僧的戒律,名菩萨戒。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其戒相为十重戒,四十八轻戒,是为出家菩萨戒。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是为在家菩萨戒。




  【习题】

  (一) 三善道那三道?何故称为善道?三恶道是那三道?何故称为恶道?
  (二) 天共有多少重?其中欲界天若干?色界天若干?无色界天若干?
  (三) 何谓地居天?共有几重?忉利二字,作何解释?
  (四) 何以称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五)饿鬼的前生,系作何恶业所致?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5

  第二十四课 六道轮回 (二)


  地狱为六道中最苦之处,其位置在地中,故名地狱。分为三类:一名根本地狱,有八热及八寒之别 (1),是为十六大地狱。二名近边地狱,即八热四门的十六游增地狱也 (2)。三名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水滨、场所无定,为各人别业所感,因此苦报及寿命,亦各不同。若论受苦,根本狱最甚,近边次之,孤独又次之,此智造罪的差别所感召。

  六道中,除却天、阿修罗、饿鬼、地狱之外,尚有人及畜生二道,此二道,为吾人终日所接触,举目皆是,无庸再说。同为人矣,而夭寿、苦乐、贫富、美丑、智愚等,皆不相同,这是别业之因,所感得的异果 (3)。同为畜生,亦复如是。畜生中,大抵水族业最重,兽类次之,鸟类又次之,此皆十二因缘中的无明与行二支,所产生的报果也。

  天道为有漏福业心所感,属上品十善摄。人道为网常五戒心所感,属中品十善摄。修罗为嫉慢施予心所感,属下品十善摄,地狱为逆恶谤法心所感,属上品十恶摄。恶鬼为见爱悭贪心所感,属中品十恶摄。畜生为贪欲疑想心所感,属下品十恶摄,世间一切有情,每起一念,必落一道,种因在今日,感果则在将来,儒家谨存心,佛家慎举念,就是这个缘故。

  畜生常在被杀,或互相吞食之处,称血涂;饿鬼常在饥饿,或刀剑逼迫之处,称刀涂;地狱常在寒冰,或猛火烧煎之处,称火涂,所以三恶道亦称三涂。

  若论修道,天道耽于游乐,修罗福报似天,而嗔心复重,皆不能修。三恶道多愚疑, 或在受苦,亦不能修。惟有人道,苦乐参半,而智慧又较高,最宜修道。佛菩萨度生,其对象的大部份,是在人道,为人不修,至堪痛惜。





--------------------------------------------------------------------------------

  【注释】

  (1)八热者:即等活、黑绳、众合、叫唤、大叫唤、炎热、众热、无间等八狱,此八狱在阎浮地下,五百由旬处,重累而住。八寒者:即浮陀、尼赖浮陀、阿吒吒、阿波波、呕喉喉、郁波罗、波头摩、芬陀利等八狱,此八狱在铁围山底。

  (2) 八热地狱,每一狱的四门,各有十六副地狱,号为游增,言罪人游之,其苦增加也。罪人在八热狱受罪已,复须经过十六游增,次第受苦。其名为:斤斧、豺狼、剑树、寒冰、黑沙、沸屎、铁钉、焦渴、饥饿、铜镬、多镬、石磨、脓血、量火、灰河、铁丸。

  (3)  一切众生,由过去之业,感受心身,名为正报;为其心身所依止的一切土地事物,名为依报。





  【习题】

  (一) 地狱有三类,试举其名。
  (二) 兽类、鸟类、水族、何者业报最重?何者最轻?
  (三) 分别说出:六道中,何道是上品十善,中品十善,下品十善,上品十恶,中品十恶,下品十恶所感?
  (四) 何谓三涂?
  (五)六道中,何以惟人道最宜于修道?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5

  第廿二、廿三、廿四课 综合指要


  1.
  饿鬼和畜生二道,苦报孰重孰轻,至为难言。照三恶道次序,应该是畜生、饿鬼、地狱,可知饿鬼的地位,是在畜生之下,地狱之上,而其所造的恶业,也是较畜生为重,较地狱为轻了。然若将多财鬼和牛豕虫鱼等相较,则似乎鬼较畜为乐;若将国王的白象,洋妇的狮子狗,与针咽、焰口、大瘿等饿鬼相较,又似乎畜较鬼为乐。但这都是取鬼道的最轻者,与畜道的最重者,或畜道的最轻者,与鬼道的最重者相比较,不是就普通情形而说也。孟子所谓:「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啻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啻色重。」就是这种情形,这只能算是特殊情形,并非持平之论。



  2.
  佛弟子不出七众,而七众的区别,都是依据戒律而来,无戒律即无七众,无七众就是佛无弟子,继起无人,等于法嗣斩绝,正法毁灭,所以不受戒是天大的祸事。反之,若传戒受戒,是法王座下,添子添孙,使佛法绵延不绝,可知受戒是极其重要的事,不同小可因缘。



  3.
  佛住世时,在地下撮起一把土,对弟子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这就是说:三恶道的数量,比人的数量,多过万亿倍。也就是说:世上恶人比善人,多过万亿倍。吾人死后,能不能幸作爪上的泥土,真没有把握,今生纵不作恶,难保前多生皆不作恶,万一死后有一个前生的恶业种子成熟,发为现行,则非入三恶道不可。偈云:「假使千万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非修净土,借他力横出三界,的确没有甚么办法,切勿自作聪明,以致反被聪明所误。



  4.
  佛制作戒律,是为一切行人,建立共同的轨范,俾修行者,有了标准,其实真正的修行人,不持戒律,亦知趋避。佛门中稍为精进的人,自然不会有饮酒、结花漫、好香涂身、观听歌舞等情事; 稍为慈悲的人,自然不会有杀生的情事;稍为方正的人,自然不会有偷盗、邪淫、妄语等情事。所以不待戒律,自然不至为恶者是圣人,待戒律而后不敢为恶者是贤人,虽知作恶,而没有勇气接受戒律者是庸人,虽受戒律,仍然为恶者是愚人。世间上智与下愚,皆极少数,惟近朱则赤,近墨则黑的中等人最多,所以戒律能陶铸三贤十圣,在佛门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



  5.
  受戒而破戒,其将来受报的惨毒,较诸未曾受戒而造同样的恶业者,情形严重万倍,这样受戒岂不是自讨苦受。殊不知:受戒而能守护不犯,则有无量功德,较诸未曾受戒,而造同样的善业者,亦超过万倍,盖律仪无表色的成立,与保持完整,为无量功德之所聚故也。所以行者若自量:确有持戒的决心和力量,则还是受戒为得策,因为一样的不为恶,而得果独多也。



  6.
  世间善事,如不杀禽畜、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放生、布施等,在国法上,皆无丝毫奖赏,然而在果报上,则皆有其应得的福报,乃至千生万劫受乐。世间恶事,如牧畜、养蚕、渔猎、开酒馆、妓院、屠宰坊、杀烹禽畜鱼鳖等,在国法上,皆无丝毫惩罚,然而在果报上,则皆有其应得的报,乃至千生万劫受苦。所以果报是最公平彻底的,有了果报,则行善者才功不唐捐,行恶者才决难幸免。这中间:一刀还一刀,一命还一命,弱小生物,才死得不冤枉,而有其报复雪忿的一日。



  7.
  除佛教外,也间所有的宗教,乃至外道,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希望生天,所谓之: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至于天,他们都认为这是最高的,永恒不变的所在了,殊不知:天也只是凡夫境界,未离轮回,未了生死,将来天福享尽,还是要根据次一成熟的种子而受生。所以佛门弟子,是求生佛国,准备将来由声闻、菩萨,以至成佛,若求生天,便是走错了路头。



  8.
  戒律究竟是小乘法,抑是大乘法?这要看发心,并不宜加以武断的评定。在小乘佛法盛行的区域,戒律是普遍地被保持著,但在大乘佛法盛行的区域,也是一样,中国的僧伽,向来是注重戒律的。有五点理由,证明戒律是能通大乘,而不是小乘所独有:第一、五部律虽属小乘,然而梵网戒与瑜伽戒,则属大乘菩萨戒。第二、唐终南山道宣律师,依法相中道教,以心法为戒体,立三聚净戒,是为大乘通戒。第三、律列为大乘八宗之一。第四、三无漏学,以戒居首,定慧皆由戒所生。第五、释尊临涅盘时,嘱后人以戒为师,戒行不毁,乃可证无上正道。大智律师评戒律说:「若约钝根,通为世善,若论上智,俱作道基。」尽之矣。



  9.
  佛能力极大,也极欲救度众生,但不能度无缘之人,所谓无缘者:即不信佛法,不欲救度之人也。不信佛法,是无明深
重,自障佛力,如人蒙在棉被内,日光虽烈,无法照入,今若皈三宝,念佛名,则如揭开棉被,阳光得到矣。



  10.
  魔王性凶恶,何以会生天?这事楞严经里说过:「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可知魔王前生,亦是修禅修善的人,故能生天,只因不断淫欲,嗔疑炽盛,故落魔道。若论佛魔消长的问题,当以心为主,妄念多,则魔强佛弱,正念多,则佛强魔弱。但至终局,一一众生,皆降魔成佛,故魔氛虽猖獗于一时,佛道终圆成于最后,孰高孰低,于此可见。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5

  第二十五课 十善业道 (一)

  三界之内,一切众生,因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1)轮转。其中依正二报,苦乐二受,千差万别,如是一切,无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不可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我、我所(2),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能主宰的人,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3),皆悉瑞正,见者无厌。

  若有众生,昼夜常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即能使诸恶永断,善法圆满。所有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其中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属身三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属口四善业。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属意三善业。

  若离杀生,即得离恼法: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4)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若能回向无上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若能回向无上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5)。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若能回向无上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6)。

  若离妄语,即得八种所赞法:一、口常清净,优钵花(7)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若能回向无上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

  【注释】

  (1)趣谓所往,众生受报,皆由因趣果,故六道亦名六趣。

  (2) 「我」谓自身,「我所」谓身外的事物,即「我所有」的简称。

  (3)  蕴、处、界、旧译为阴、入、界。其中蕴即五蕴,亦名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为众生的心身。处即十二处,亦名十二入,即六根对六尘之处。界即十八界,为六根对六尘,生起六识,三六共为十八,界即境界。

  (4)对于人,而称天龙八部,及夜叉恶鬼等众为非人。

  (5) 喧与喧同,诤论也,喧掉即因邪淫而发生的口舌,及不安静事。

  (6)亦名马阴藏相,男根曰阴,佛之男根如马阴,隐覆复中,不现于外,为如来三十二相之一。

  (7) 即青莲花。



  【习题】
  
  (一) 一切众生的依正二报,苦乐二受,千差万别,因何所致?
  (二) 若将离杀生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后来会得甚么效果?
  (三) 若将离偷盗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后来会得甚么效果?
  (四) 若将离邪行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后来会得甚么效果?
  (五)若将离妄语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后来会得甚么效果?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5

  第二十六课 十善业道 (二)

  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若能回向无上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若能回向无上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1)。

  若离绮语 (2),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若能回向无上菩提者,后成佛时,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

  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若能回向无上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 (3) 皆共敬养。

  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一、无损恼心。二、无嗔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若能回向无上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无碍心,观者无厌。

  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种功德:一 得真善意乐。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四、真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见 (4),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 (5)。若能回向无上菩提者,后成佛时,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此十善道,一切天人,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而得成就。亦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




--------------------------------------------------------------------------------

  【注释】

  (1)见第二十一课注六。

  (2) 凡涉及闺阁男女,含淫意之语,名为绮语。

  (3)  指三界天王。

  (4)五见之一,于身执实我之邪见也。

  (5) 指见佛闻法有障碍的八难处也。即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北俱卢洲,五长寿天,六盲聋瘴哑,七世智辩聪,八佛前佛后。




  【习题】

  (一) 若将离两舌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后来会得甚么效果?
  (二) 若将离恶口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后来会得甚么效果?
  (三) 若将离绮语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后来会得甚么效果?
  (四) 若将离贪欲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后来会得甚么效果?
  (五)若将离嗔恚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后来会得甚么效果?
  (六)   若将离邪见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后来会得甚么效果?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6

  第二十七课 五蕴皆空

  吾人的身体,可以分为精神与物质两大部份。此两大部份,又皆可以再分析为若干小部份,以明心身皆由积集而来,所谓之:因缘假和合,无有实法可得,俾行者对于空无我义,能得到深切的了解。

  五蕴又译为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五者。蕴是积聚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而成身也;阴是盖覆义,谓妄想烦恼,盖覆真性也。色是变碍义,变谓变坏,碍谓质碍;即眼耳鼻舌身五根,与色声香味触五尘。根尘既皆属色法,则根身器界 (1),包括无遗矣。

  关于受想行识,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谓:受是五根对五尘时 (2),领纳现量境 (3),这是前五识 (4) 境界。想是六根对六尘,而成六想,这是第六识 (5) 境界。行是第七识 (6) 恒执第八识 (7) 见分 (8) 为我,念念不停故。识即指第八识,为诸识的所依体。这是把八种识,支配了心法四蕴之说。

  第二种谓:受是领纳义,当六识与六尘相应时,而有六受,这是根境初接触时,所生起的感觉。想是取像义,谓因六受而生六想,这是根境接触后,进一步所生起的思虑。行是造作义,谓由思虑再进一步,发为行动。识是了别义,谓在行动的过程中,对于事事物物,不断加以了别。这是单独把第六识支配了心法四蕴之说。

  五蕴诸法,如幻如化,从因缘生,本无实性。色从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识,由妄念所生,故此身心二法,当体即空,非必寂灭为空,亦非有法能令彼空。大庄严经说: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 (9),行如芭蕉 (10),识如幻事。可知一切依正二报,皆如镜中花,水中月,梦中山河,虚而不实也。

  --------------------------------------------------------------------------------

  【注释】

  (1) 根身即六根身体,为众生的正报。器界亦称器世间,即国土器物,为众生的依报。
  (2) 谓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
  (3)  现量为三量之一,有现在义,显现义。即根初对尘时,了了分明,而尚未起分别的境界,故不带名言,无筹度心,亲得法体,名为现量。

  (4)即眼耳鼻舌身五识。

  (5) 即意识。

  (6) 亦名末那识,为我法二执的根本。

  (7) 即阿赖耶识。译曰无没,谓保持诸种子不失也。又译藏识,谓含藏诸种子也,名虽异,而义则一。

  (8) 见谓见照,能缘为义,缘自识所变相分的见照作用也。

  (9) 谓远望旷野,日光发焰如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无实。

  (10) 芭蕉危脆,中空而不坚实,以喻诸行。





  【习题】

  (一) 五蕴是甚么?
  (二) 五蕴的蕴字,作何解释?五阴的阴子,作何解释?
  (三) 八识如何配了心法四蕴?
  (四) 第六识支配了心法四蕴的情形怎样?
  (五) 说出大庄严经里,对于五蕴的譬喻。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6

  第廿五、廿六、廿七课 综合指要


  1.
  看了十善业的因果,就可以知道:一、有因必有果,有善因必有善果,决不落空。二、果之所得,超过于因甚多,有如经商,一本万利。三、若不回向,皆得人天福报,若回向无上菩提,皆成为作佛的条件。四、世间一切富贵享乐人,他们皆于过去生中,作过十善中的某善,而未曾回向佛法界者。五、佛法是以十善作基础,基础若坏,必将倾坍。六、作十善,得各种善报,这皆是就正面说,但若说到反面,当然造作与这相反的十恶业,也必有种种恶报,这些恶报,多在三恶道中寻求,要等到报满,重新为人时,才得到与这相反的苦报。



  2.
  有许多人,认身体为实,纵使有少数人,能了解它是空的,也是指死后为空,并不知道当其生 时,只是两种因素所和合而成:一是肉体,二是知识。肉体只是若干种原质的集合,若把它用化学分析法,分析了一下,则从头至脚,只是若干种原质而已,此身既成右干种原质,那么,一个人也就没有了。色法比较真实点,尚且如此,心法并无物质,只是妄想,更属渺茫了,这便是五蕴当体即空的道理。圆觉经说:「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暧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这是说身空,也就是色法空。其下又说:「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这是说识空也就是心法空。总之,色心皆属因缘所生法,无有自性,因缘合即生,因缘散即灭,故似有非实,但同幻象了。



  3.
  十业的分类,虽然是心三、身三、口四,但是:身和口只是一种器官,器官的作善作恶,非器官的功过,而是指挥器官者的功过。指挥者要行善,则器官之所作,不得不善;指挥者要行恶,则器官之所作,不得不恶。因此虽然说是心三、身三、口四,实际上十善和十恶,全是心作的,与身口无关,这样三业只是一业,行者但须正心,则身口自然皆就范矣。例如前期的周处,横行乡里,为三害之魁,但后期的周处,射虎斩蛟,折节向学,而三害皆除,身和口前后并无两样,所关键处,是心改变了,万法唯心造,于此益信。



  4.
  身口意的每一举动,皆经过第六识分别依,第七识染净依,第八识种子依,然后种下种子,作将来受报之因。所以外面的一举一动,皆与里面的识田,息息相关。三业的为善利人,结果亦能利己,为恶害人,结果亦能害己。故因果之理愈明,则恶业必然愈少,盖深知有恶果在后,而不敢作也。善业必然愈多,盖深知有善果在后,而勇于向前也。举凡修身、齐家、处世、学佛,皆须先明因果,就是这个缘故。



  5.
  有人疑及:妻及眷属之是否贞良,是出于妻及眷属的业,与主人之曾否邪淫或两舌,不相关涉。若论这一事,与祖宗为善,子孙腾达相同,就表面说:任何人的思想行动,乃至运命,若受他人所影响,则变成因果是由他人所操纵。而不由自己,揆之于理,显有不合。殊不知:不良的妇女,和不良的儿孙,世间多有,其所以不良者,确是由于彼自身恶业果所致。倘男人前生或今世不邪淫,则在果报上,不应配得不贞的妻室,自然论婚时,以夙业故,必不会与之结合,而另与贞淑的女性结合,所以妻及眷属贞良,此是一说。又世间恶子孙甚多,若祖宗行善,其后代必昌,则此辈恶子孙,因自业与荣通的家运不符,必不会投生其家,而改由行善享受福报之人投入,并非祖宗积德,能改造子孙的业力,此又是一说。万事因虽成熟,必待外缘凑泊,乃起现行,若有因无缘,亦不成办。所此纵使与某不贞的妇女结合,但以夫网严正,门庭雍肃,身修家齐,邪淫种子虽熟,必须藏伏待缘,待至盖棺时,此生即成贞妇,虽有淫种,只好留待他生,再看机遇矣。经中所言「得不坏眷属」「妻莫能侵」等,其道理即在于此,非他人能操纵因果,此又是一说。纵使因他转业,也是因外境感动自心,使心改,
而影响识田中邪恶种子,今之或伏或灭,自心若不改变,他力虽大,亦无办法,此又是一说。以上各说,理由皆甚充份,此
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



  6.
  看了十善业因果事,就可知:一切善行,做了之后,若不回向于修道成佛方面,则将来将通成世福,报尽仍堕。若回向于修道成佛方面,则将来皆当作佛,化为佛的果德,所以行者在身口意三业上,若有微善,皆当回向无上菩提,或求生极乐世界,大善更不用说矣。因生彼世界,即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直至证得无上菩提为止,经有明训也。



  7.
  据五蕴中受想行识四心法看来,可知环境与心理大有关系,此即孟子所谓:「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然而许多人住在同样环境中,因为德学造诣的不同,其所生的感觉和思想,也就各有不同。例如一个极乐世界,就有四种净土:在一般往生者,名凡圣同居土,在二乘名方便有余土,在菩萨名实报无障碍土,在佛名常寂光土,此皆随工夫深浅,发生不同的感觉也。又如颜回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他不改其乐;文天祥说:「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提婆达多,堕大地狱中,如住天宫,情形也是这样。这都可以证实:不同的德学,处于同样的境界,而所发生的受想行识,则确有天壤之别也。



  8.
  口说坏话,名口恶业,果报在三恶道中。或疑说话是空的,不应发生果报,这是只知心法,不知心法的过误。请问:心若无斯骗之念,口中安有妄语?心若无邪淫之念,口中安有绮语?心若无嗔毒之念,口中安有恶语?心若无幸灾乐祸之念,口中安有两舌挑唆语?观此便知:每说一句话,都是先发之于心,然后才宣之于口,这样若造口四恶业,第八识田中,如何不会种下恶性种子呢?何况言语之祸,尚会害人造孽,焉可不慎。孔子入周太庙中,见有铜人,三缄其口,乃为文铭其背,其中有云:「戒之哉!勿多言,多言多害,勿多事,多事多败,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涓涓不塞,将成江河,星星不息,可使燎原,......」此皆说慎言的重要性,如此天大的祸事,安得无果报呢?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6

  第二十八课 饮酒的过失

  往昔释迦牟尼佛,在支提国,婆提城,是处有恶龙,凶暴为害,人及鸟畜,无敢近者,秋谷熟时,亦遭破坏。有长老 (1) 名沙伽陀,著衣持钵,游行乞食,渐近其处,闻恶龙为害,乃到泉边桥下,敷座而坐。龙闻衣气,即发嗔恚,从身出烟,长者即入三昧,以神通力,身亦出烟。龙愈怒,身上出火,长者入火光三昧,身亦出火。后来龙雨雹,放霹雳,雨弓箭刀稍,雨毒蛇毒虫,皆被长老神通之力,变作各种庄严供具。

  经过如是比试后,龙的威已尽,不能复动,长者乃变作小身,从龙耳入,从眼中出,从鼻入,从口中出,在龙头上行。龙大惊怖:向长老言:我皈依你。沙伽陀答言:你当皈依三宝,作优婆塞,龙受了皈戒之后,不复为害,人畜禾谷,皆得安全,由是沙伽陀长老,降龙之石,流布远近,诸人皆作食供养之。

  有一女人,恐其食乳糜后,或当发冷,便取水色酒与之,长老饮尽而醉,倒卧寺门边,僧伽梨衣 (2),漉水囊 (3),钵 (4),杖 (5),等物,散落各处。

  尔时佛与阿难,游行至其处,见是情状,乃命阿难设坐床,办水,集僧,对众说法。佛问大众:当初此地有龙为暴,伤及人畜禾谷,后有善男子沙伽陀,伏令向善,你等诸人,见之闻之否?众中见者答言已见,闻者答言已闻。佛又问:此人今者酒醉,倒卧地上,能折伏虾蟆否?众答:不能。佛言:圣人饮酒,尚如是过失,何况凡夫,从今以后,佛弟子不得饮一滴酒。


  若据梵网经:卖酒是菩萨十重戒中的第五戒,犯波罗夷罪 (6)。饮酒是菩萨四十八轻戒中的第二戒,犯轻垢罪。并言及「饮酒生无量过失,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观此可知:诸戒中,皆列有不饮酒一条的缘故了。


--------------------------------------------------------------------------------

  【注释】

  (1) 出家人道高腊长者,尊为长老,如长老舍利弗之类。唐译为具寿,魏译为慧命。
  (2)比丘三衣之一,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有九品不同: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二长一短为下三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为中三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短为上三品。

  (3)  为比丘六物之一,滤水去虫之具也。

  (4)梵语钵多罗,简称钵,为比丘六物之一,盛饭器也。译为应器,或应量器,以体色量三者,皆应法故也。

  (5) 即锡杖的简称,为菩萨头陀十八物之一,上有四股十二环,表四谛十二因缘义。比丘向人家乞食,至门口,应振动锡杖上小环作声,使人警觉。

  (6) 戒律中极重罪也。译曰断头,喻如断头,不能再生也。曰弃,谓弃于外也。曰不共住,谓不入僧数也。曰退没,谓退失道果也。谓堕阿鼻地狱也。犯此罪者, 不名比丘,不名沙门,非释迦子;即比丘犯杀盗淫大妄语四戒,名为四波罗夷。


  【习题】

  (一) 略说长老沙伽陀降龙故事。
  (二) 比丘用漉水囊、钵、锡杖、作何用途?
  (三) 述释尊在法会上对众宣布佛弟子不得饮酒的情形。
  (四) 在菩萨戒中,卖酒犯的甚么罪?饮酒犯的甚么罪?
  (五) 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当来之世,得何果报?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6

  第二十九课 大千世界

  经中说:虚空之中,世界无量无数,故国土众生,亦无量无数。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 (1),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则属虚空矣。

  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 (2) 居山腰四面,忉利天 (3) 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 (4),七重香水海 (5),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金山之外有咸海(6),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 (7),周圆如栏杆,其形状略如石磨的下层。

  四王天和忉利天的上空中,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8),是为欲界六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 (9)。咸海的上空,东南西北,各有无数星云,其中有无数太阳系,无数世界。在东面咸海上空的星云,各东胜身洲 (10),其状如半月形。南面名南瞻部洲 (11),其状上大下小,略如吾人之面。西面名西牛货洲 (12),其状周圆,北面名北俱卢洲 (13),其状正方。如是九山、八海、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空世界。因为这中间含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亦名三千大千世界。

  一切众生,以身体为正报,世界为依报,既有正报的根身 (14),必有依报的器界 (15),否则身形将无所寄托。此中上有皇瑰丽的天宫,下至惨毒浊恶的地狱,秩序井然,皆为众生共业所成,唯识所现,以酬其善恶果报,并非任何人神所能创造。





--------------------------------------------------------------------------------

  【注释】

  (1) 译言妙高,四宝合成,居小世界之中心,入水八万由旬,出水八万由旬,其顶为释天所居。
  (2) 见第二十三课注一。
  (3)  见第二十三课注二。

  (4)其名为双持、持轴、担木、善见、马耳、障碍、持地,多为圣贤神鬼所住。

  (5) 海水具八功德,其味香冽,故名香水海。

  (6) 在第七重金山与铁围山之间,其水味咸,故名咸海。

  (7) 围绕一小世界之山,此山外围,即虚空矣。

  (8) 见第二十三课注三、四、五、六。

  (9) 见第二十三课注七、八、九、十、十一。

  (10) 其人身形胜故,名胜身洲。

  (11) 亦称南阎浮提,阎浮即赡部树,此洲有此树故名,吾人的世界,即在此洲。

  (12) 其地多牛,以牛为货易,故名牛货。
  (13) 又译拘卢洲,旧译为郁单越,此洲人寿皆千岁,衣食自然,惟无佛法,故列为八难之一。
  (14) 见第二十七课注一。
  (15) 见第二十七课注一。




  【习题】

  (一) 须弥山的山腰四面,是甚么天所在?山顶是甚么天所在?
  (二) 何谓九山八海?
  (三) 四大洲是何名字?它的形状,各何所似?
  (四) 何谓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
  (五)世界因何而成?为何所现?是否有人创造之?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6

  第三十课 劫及世界成坏

  劫是梵语劫簸的简称,有大中小之别,译言时分或大时,谓用通当年月日,所不能算之极长时间也。此大中小劫,皆依人寿增减而计算,据智度论 (1) 所说:人寿自十岁,百年增一,至八万四千岁为止,然后再百年减一至十岁为止,如是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经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即一世界成毁的时间。

  每一大劫,皆含有成住坏空四中劫,或八十小劫。在前一世界,空了二十小劫之后,后一世界,因众生业力所驱使故,又欲成立。最初空中布大黑云,雨柱粗如车轴,经千万岁,水遍空中,渐涨至大梵天 (2),后雨止水退,有大风吹水沫,变成梵天 (3) 七宝宫殿。此后又退减,复有大风,吹水沫变成欲界六天。乃至须弥山、七金山、铁围山、四洲及八万小洲,皆此水沫所成,如是经二十小劫,是为成中劫。

  世界既成,众生安住,有动植物,有国境、有历史,如是经二十小劫,是为住中劫。此后世界便开始毁坏,初十九小劫,坏众生世间,后一小劫,坏器世间。此时空中七日出,生大水灾,自梵天以下,皆成灰烬,是为坏中劫。坏尽后,自初禅起,俱成虚空,如是经二十小劫, 是为空中劫。

  世界经过成住坏空,周而复始,首七劫,坏世界者,皆由火灾烧至初禅,八劫则由水灾淹至二禅。如是七火一水,直至八八第六十四劫,乃易水灾为风水灾为风灾,坏至三禅。所以在六十四大劫中,坏世界者,计为火灾五十六次,水灾七次,风灾一次,循环无尽,此皆众生惑业所感,若妄心不起,则根身不生,器界亦不现矣。

  一小劫等于(84000-10) X 100 X 2 = 16,798,000年
  一中劫等于二十小劫 = 16798000 X 20= 335,960,000年
  一大劫等于四中劫 = 335960000 X 4 =1,343,840,000年

--------------------------------------------------------------------------------

  【注释】

  (1) 即大智度论,一百卷,龙树菩萨造,姚秦鸠摩罗什译,所以释大品般若经者。
  (2) 指初禅第三天。
  (3)  指色界初禅三天。梵者净也,此三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称梵天。自下而上:为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习题】

  (一) 一个小劫的年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二) 四个中劫,各名为甚么?
  (三) 一大劫等于若干中劫?一中劫等于若干小劫?
  (四) 火灾烧至那里为止?水灾淹至那里为止?风灾坏至那里为止?
  (五) 用数学方式,写出小劫的算法,及其年数。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7

  第廿五、廿六、廿七课 综合指要


  1.
  饮酒若不至醉,固是无大妨碍,就因为它的性质,没有杀盗淫妄那么严重,所以酒戒才列为遮戒,而不是性戒。惟饮至半酣时,有没有悬崖勒马的把握?这一事恐怕谁都不敢自信,万一醉了,会不会闹出过失来,也是谁都不敢自信。因为到这时理智控制不住情感,所以佛才遮止不许饮,意思是说:不饮总比饮为安全。譬如小孩玩火,不一定就会酿成火灾,然而天下的父母,看见小孩玩火时,从来就是加以制止,其用意也与这相同。再进一步说:饮酒虽然比不上杀盗淫妄,然而当其醉时,
  却能做杀盗淫妄的媒介,助其生起,助其向前,蒙其智而张其胆,这样又安可不禁。四分律载,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智度论则列有三十五过,其中有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堕恶道、致病、 耗财、无耻、不敬、党恶、远贤、放逸、坠车、 落水等,则酒之为害亦大矣。昔有优婆塞,在破酒戒后,余四戒亦随之俱破,所以说「无大妨碍」者,还是不明白酒的祸害故。



  2.
  龙决定是有,释尊在起世经里,就说了许多关于龙的情状,他曾在娑竭罗龙宫,为龙王说十善业道经;法华经里,文殊菩萨,也曾到龙宫说法,度龙女成佛;在护法诸神中,龙为八部之一,这些都可以证明为有。儒家也承认有龙,易经说:「飞龙在天」「潜龙勿用」,中庸说:「鼋鼍蛟龙鱼鳖生焉」,孔子则以老子为犹龙。历史上关于龙的记载亦多,如黄帝在鼎湖,骑龙上仙,从而上者七十余人。如夏帝藏龙于椟,至周有宫人遭之而孕,遂生褒姒。如叶公好龙,感真龙入室,骇而却走。如老媪在田野间,白日与龙遇,乃生汉高祖刘邦等皆是。近**古家,曾掘出龙骨化石,证明上古确实有龙,不过他们只认为是一种庞大的爬虫类,并无所谓神怪。然而在佛经中就不然了,经说有五事不可思议,诸龙力居其一,他们能变化宫殿人身,能请佛说法,这就不是爬虫类所能办了。宇宙之大,何所不有,八部中如阿修罗、夜叉、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迦等,吾人无神通力,皆不能见,岂但龙也。自身既无通力,只好以圣言为标准,信之为是,将来工夫到时,有了天眼神足等通,似此问题,当不难迎刃而解也。



  3.
  吾人的地球,在天空中,只如一粒微尘,以凡夫身,局处一微尘内,欲证实大千世界的种种情状,实不可能,然而古人则不然了。例如释尊在忉利天说法,目犍连曾挈带工匠数人,上天观佛,然后再回来为他塑像,往返数次,其像乃成。这样对于须弥山、忉利天,简直可以如旅行家,亲历其境,往返无碍了。佛经中时常说到大千世界,我相信:绝不至信口开河,虚构空中楼阁。因为当时听经的人,多十方大菩萨,及阿罗汉,他们都具六神通,皆能亲见亲到,若是无中说有,决不能瞒过他们,何况佛得广长舌相,从不会作妄语也。



  4.
  须弥山就是喜马拉雅山,这一说也不可靠。因为近代探险家,踪迹已遍踏此山,并且曾登上二万九千尺的世界最高的埃佛勒斯峰,他们在半山腰,并没有见到四王天,在山顶,亦不曾见到忉利天,像四王忉利的富丽庄严,人物丰稔,决不是怪石、深壑、冰河、雪径的荒凉险恶,所能比拟。所以整个小世界,在吾人心中,还是一个谜,实不能勉强证实,因为东扪西索,牵强成会的结果,必然会愈证愈糟,所以最好不去证实,目前就让它成为一个谜好了,横竖将来得到通力时,自然会明白也。兹抄录上海范古农老居士答问一则,以资参考,该答详「古农佛学答问」卷一第四十七页。(问略)答:「我此地球,即南赡部洲,其他三洲,皆不在大地上,非我人之境界,故不可指呈。须弥山在四洲中央,当在北海之外,日月且在山之半腰,吾人仰视青天,或即其山崖之突覆者欤」。



  5.
  水沫如何会变成诸天七宝宫殿?若论这一事,完全是业力之所感召,业力不可思议,所以世界生起,亦不可思议。岂但诸天如此,一切地狱中刀山剑林,鼎镬锯锉,一切佛国中池台花树,衣服帷帐,亦从无一人,为之建造,为之剪裁,而能供应不缺,秩序井然者,亦皆业力之所为也。若要举一个譬喻,则亦甚易:吾人夜梦中的一切境界,亦应有尽有,依此境界而发生的苦乐感觉,亦是宛然现前,与日间所遭遇者,曾无稍异。此微妙完整的境界,究竟谁造之耶?则岂不是唯心、唯识、唯业,除此之外,更无所有。人生百年一梦也,忉利千年一梦也,非想八万劫一梦也,地狱亿兆劫一梦也,百年之中,所见所住的自然界,一花一叶,一山一水,日月运行,寒暑递更,其工巧处,绝不逊于诸天宫殿,此亦无人创造,皆是众生共业所感,唯识所现,经中所谓「同分妄见」是也,此既能现,彼亦能现,由水沫成者,不过假水沫作一缘耳。



  6.
  诸佛的涅盘境界,是不生不灭,除此之外,皆不离生,既不离生,亦不离灭。这在一切有情的根身上,一切法的行相上,皆名为生住异灭,在一切无情的器界上,即名为成住坏空,名虽不同,其理则一。至于水火风三灾,能坏世界,此三灾看似由外而来,其实亦自内而起,大涅盘经说:「初禅内有觉观,外有火灾,二禅内有欢喜,外有水灾,三禅内有喘息,外有风灾;惟第四禅内外过患,一切悉无,是故诸灾不能及之。」可知三灾亦禅病所生唯心所现也。



  7.
  人寿由八万四千岁起,后来人心愈趋侥薄,寿命遂百年减一,减至十岁止,人心又渐趋淳厚,寿命亦百年增一,增至原来八万四千岁止。像这样人心和寿命的厚薄增减,循环往复不已,若问为什么会如此?则易经剥复否泰卦,言之至为清晰,总不外阴阳消长之理,盖盛极必衰,衰极必盛,是轮回的原理也。



  8.
  神通由定而生。维持此定者,心也。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此即诸通所由生。娑伽陀长老,起初能入火光三昧,能现种种神通,能化小身,完全是制心一处的功效。到了饮酒醉卧,心已糊涂,毫无定力,所以连虾蟆都无法降伏,何况恶龙。不但阿罗汉如此,一切圣者,若当醉酒心乱时,则诸通慧,均将消失,所以酒之为物,极其可畏。在戒律中,虽算遮戒,然小恶遇胜缘,亦能成大恶也。社会上因酒醉弄成殴斗、杀人、强jian、失火、汽车失事、横死等诸祸者,不知若干;全世界一年之中,因酒而遭受损失的价值,无法估计,酒之为害大矣。



  9.
  佛教注重实际,不唱高调,有办法的,则尽量避MIAN杀生,无办法的,则听其自然。譬如空气、水、皮肤病、肺病等,皆有许多虫,然而吾人用空气和水时,不作有虫想,医病时,即作医病想,不作有虫想,亦可不算是杀生,因为眼不见有生命也。用滤水囊,不过是尽我的心,尽人事,避免多杀,若论彻底,则滤后还有虫,终不能乾净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7

  第三十一 大小三灾

  三灾有大小之分,大三灾是世界将坏时的火水风三灾。小三灾是指住中劫时,每一小劫中的饥馑、疾疫、刀兵三灾。

  大三灾者:世界过住中劫已,即入坏中劫,是时天上七日出,大海乾枯,四大洲及八万小洲,须弥山及诸余大山,皆为大火所坏,火焰上烧初禅三天,皆成灰烬,是为灰灾。

  火灾坏世界七次之后,乃有水灾,毁坏世界。尔时从光音天起 (1),皆雨沸灰水多年,光音天所有宫殿,悉皆灭尽,光音以下诸天宫殿,乃至四大洲及八万小洲,须弥山及诸余大山,皆为沸灰水所消灭,无有形相可得,是为水灾。

  每第六十四大劫之坏中劫,皆有风灾,毁坏世界。尔时有大风名僧伽多,吹遍净诸天 (2) 宫殿,令相磨擦坏灭,至无有余,遍净以下,诸天宫殿,亦复如是。乃至四大洲及八万小洲,须弥山及诸余大山,皆为风力所吹,分散破坏,无有形相,是为风灾。

  小三灾者,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大地清净,人民和乐,之后,杀盗淫妄诸恶,渐渐发生,寿亦百年减一,减至三十岁时,人民邪见颠倒,具十不善业,由是天旱,五谷不生,人皆煮白骨煎树皮而食,饿死无数,经七年七月七日而止,是为饥馑灾。至二十岁时,多行放逸,与恶相触,由是非人放诸疫气,病死无算,经七月七日而止,是为疾疫灾。至十岁时,人皆不孝不敬,多行不善,互相仇杀,以业力故,草木皆化为锋利,触之则死,经七日而止,是为刀兵灾。

  此小三灾,每一小劫,皆发生一度,其中死于饥馑者,生前因悭嫉争食故。命终皆堕饿鬼道中。死于疾疫者,生前因慈悯问疾故,命终皆生天道中。死于刀兵者,生前因嗔恚杀害故,命终皆入地狱中,观此可知:存心与受生,实有密切关系。




  --------------------------------------------------------------------------------

  【注释】

  (1)
  为色界二禅的最高天,此天绝音声,欲语时,自口发净光,而为识别故名光音。火灾坏至初禅时,下界众生,尽集此天处,待世界再成后,至成劫之初,自此天起云,注大洪雨,以造初禅以下,至地狱世界。世界既成,此天众福薄者,渐渐下生,此但就火灾而言,若水灾风灾时,此天亦遭破坏,故于其更上之天处,兴云降雨,创造世界。

  (2) 色界第三禅第三天之名,此天净光周遍故名。



  【习题】

  (一) 大三灾是甚么?小三灾是甚么?
  (二) 火灾是何情状?
  (三) 风灾是何情状?
  (四) 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发生甚么灾?二十岁时,发生甚么灾?十岁时,发生甚么灾?
  (五)在小三灾中,死于饥馑者,命终生何道?死于疾疫者,命终生何道?死于刀兵者,命终生何道?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7

  第三十二课 五浊恶世

  吾人所居的娑婆世界 (1),经中称为五浊恶世。五浊者:即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观此可知:其浊恶的程度,是如何之深重了。


  一、
  劫浊。人寿本为八万四千岁,后因德薄,而寿亦每百年递减一岁,减至二万岁时,即步入劫浊。可知人寿自二万岁至十岁之间,再由十岁至二万岁之间,皆是劫浊时代。劫本是时间之名,原无所谓清浊,所云浊者,皆因人而成,所以劫浊而体,后四浊即其体也。

  二、
  见浊。见即众生的见惑,因见解不正确,迷惑正见,故称见惑。分为五类,名五利使 (2),即一、身见;合执有我身的我见,和执有我所有物的我所见,名为身见。二、边见;起了我见之后,再执定死后为断灭,或常住不灭,以致堕于断常二边者,皆名边见。三、邪见;认凡事既无能生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所生的结果,作善作恶,皆无果报,如此拨无因果的谬见,名为邪见。四、见取见;即认取自己的见解为正确的见地,究其实际,则并不正确,只是妄见而已。五、戒禁取见;认持某种禁戒,为生天之因,或涅盘之道,如持牛戒者,认为代牛耕田,死后能生天之类,凡执取此种见解者,皆名戒禁取见。以上五利使,皆属见浊范围,小乘得须陀洹果,即能断之。

  三、
  烦恼浊。即六根对六尘,所生起的贪、嗔、痴、慢、疑、五种思惑,名烦恼浊,亦名五钝使 (3),小乘得阿罗汉果,方能断之。

  四、  众生浊。因见浊和烦恼的结果,使众生的福报渐衰,苦报增重,变为心钝体弱,多逢灾祸,名众生浊。  
  五、  命浊、众生因烦恼丛集,心身交瘁,因之寿命缩短,其间老病侵乘,生灭变幻,一旦无常,便成异物,名为命浊。  


  此世界因为具备五浊,故称恶世,然而二万岁以前,劫浊未起,环境平靖,吾人不生于其时。纵使今日世界,扰攘不宁,然而北俱卢洲,六欲天,依然富丽安乐,吾人不生于其处。可知此乃吾人心浊行浊之所感召,罪有应得。行者与念及此,亟应五体投地,对佛忏悔,一面清净三业 (4),勤修正法,以求早离浊世,生于净土。


--------------------------------------------------------------------------------

  【注释】
 
  (1) 娑婆义译为忍或堪忍,谓此土众生,安于十恶,忍受三毒,及诸烦恼,不肯出离,故名忍土。
  (2)使即烦恼的异名,公使能随逐系缚罪人,烦恼亦能随逐系缚世人,使之流转三界,故名使,惑性利者,称为利使。

  (3)  此贪嗔痴慢疑,名根本烦恼,其性钝,破之不易,称为钝使。

  (4)身口意三处,所作之业,称为三业。





  【习题】

  (一) 人寿若干岁,至若干岁之间,称为劫浊时代?
  (二) 何谓五利使?试举其目。
  (三) 分别解释: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四) 何谓五钝使?试举其目。
  (五)何谓众生浊?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7

  第三十三课 无间地狱与阎罗王

  地狱意谓地下的牢狱,分为根本、近边、与孤独三类。此在第二十四课课文及其注释中,已略说其情状,惟众生恶业,广泛重大,因之地狱器品,亦至繁多惨毒,非片言所能尽,故有补说的必要,若欲知其详,当阅地藏本愿经,及长阿含经卷十九地狱品。

  阎浮提东方铁围山下,暗无日月,有大地狱,一十八所;其所附属的小地狱,则有千百,名号各别。无间狱城,周市八万余里,其城纯铁高一万里,其中诸狱相连,独有一狱,名为无间,亦称阿鼻。上火彻下,下火彻上,无有空缺之处,铁蛇铁狗,吐火逐人。狱中有床,大一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夜叉恶鬼,口牙如剑,抛掷罪人,镕铜灌口,热铁缠身,动经亿劫,求出无期。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更寄他方,此界成时,还来受苦。

  有五种缘由,故称无间:一者,日夜受罪,无间断时。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三者,罪器品类繁多,无非铜铁火石。四者,不问男女华夷,天龙神鬼,一体受罪。五者,从初入至历长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顷,暂停不得。

  五逆罪,亦名五无间业,任犯一种,即堕阿鼻狱。即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 (1),其中以破和合僧为最重。

  管理地狱罪报事者,为阎罗王,或译为琰魔王,若译义则为双世,言其苦乐并受也。又为双王,言兄妹二人并为王,兄治男事,妹治女事也。阎罗王往昔,因一念嗔心,欲治罪人故 (2),命终为王。昼夜三时,有大铜镬 (3),从王宫内出,王见怖畏,有狱卒捉王卧热铁床上,以铁钩钩开其口,用镕铜灌之,从口至腹皆焦烂,受罪毕,复与采女,共相娱乐,彼诸大臣亦然。观此可知:以嗔心发愿,亦能成就,惟后作阎王时,虽判断公平,并无枉曲,而自身亦日夜受重刑,世人举心动念,可不慎欤。





--------------------------------------------------------------------------------

  【注释】

  (1)众僧和合而行法事,修佛道,以手段离间之,使之斗乱星散,而废法事。或霸占寺庙,逼令还俗等,皆是破和合僧。因断人慧命,绝人解脱善缘故,其罪至重,报亦最惨。

  (2)昔有一国,与邻国战而败,国王忿极, 与诸大臣兵卒皆发愿:愿死后为地狱主,执邻国诸恶人,一一投之地狱以泄忿。后此国王,死后为阎罗王,其大臣兵卒,亦皆为地狱官卒。

  (3)  镬音获,为釜属器,此镬中盛镕铜,备灌王口。



  【习题】

  (一) 试述无间地狱的情状。
  (二) 有五种缘由,故称无间,试述出之。
  (三) 五无间业是甚么?
  (四) 解释琰魔王的两种译义。
  (五)写出阎罗王苦乐并受的情形。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8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


  1.
  五浊恶世的起因,是由心浊而来,以一浊引起五浊。所以行者但要清心寡欲,自然心与浊境不契合,命终之后,即得离此浊世,生于清净安乐之处,平时若有念佛,即生于佛国。可知一切土,是一切心所造,观其所居之土,即知其所存之心,这便是念佛修净土的根据。也就是经中所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及「当平心地,则世界上一切地皆平。」的原理。明乎此,则吾人今日处于恶浊、纷乱、苦恼的世界,皆是自己前生造孽,今时受报,再不必怨天尤人矣。要紧的是:既误于前,不当再误于后,今而后,当排除妄念,一心念佛,以期生于净土也。



  2.
  若问小三灾从何而来?细心读第三十一课课文自知。文中第三段说:「人民邪见颠倒,具十不善业,」「多行放逸,与恶相触,」「人皆不孝不敬,多行不善,互相仇杀。」这便是因了,因赅果海,所以才生出这小三灾来。行人若欲避免此厄,但平日所思所行,与上述诸因不相应,自然届时能得生于善处,不预此劫数之内,所谓三十六著,走为上著也。若曾称念佛名,求生极乐世界,或曾发往生极乐国愿者,则今生命尽,即得往生,身既生于净土,尚有何灾不能离?这便是最有效最彻底的避灾方法也。



  3.
  在小三灾中,死于饥饿馑者,因生前悭嫉争食故,命终皆堕饿鬼道。死于刀兵者,因生前嗔恚杀害故,命终皆堕地狱道。惟有死于疾疫者,生前因起慈悯同情心,问他人疾故,命终皆生天道。行者对于此种事实须特别注意,临命终时,无论受何种痛苦冤屈,决不可生嗔恨心,最好能系念佛号,因临终一念,关系来世受生,至为重大也。



  4.
  阎罗王治狱,判罪公允,并无一人受冤枉,拟诸阳世,是一位铁面无私的好法官,似不应昼夜三时,受铁床镕铜之苦。此说系只论其果,未究其因,只评其迹,未知其心之弊也。阎王治狱虽刚正,然其作阎王之动机,则系由于发愿,欲治邻国恶人之故。是因无慈也。揽此因而为阎王,则当据案判刑时,必有踌躇满志之忱,毫无哀矜勿喜之念,是果无慈也。因果皆不慈,而且嗔心炽盛,自然无明生起境界,内火引动外火,由是铁床铜汁,乃不得不身受之矣。若问:要如何补救,方得脱离此苦?答曰:但于判刑时,动慈悯忧伤之想,则铁床铜汁俱灭,而阎王亦终矣。此即莲池大师对蜈蚣说:尔除毒心,可脱此形之理也。学道最慎居心,这一事愿学者留意,以阎王为龟铿。若是身居司法界,握判决之权,则当于不 枉不纵中,求其于情于律,两无遗憾。此外更要平心静气,时时存慈悯念头,如是亦可避免恶果矣。



  5.
  一切有形相之物,必有生灭,正报有生老病死,依报有成住坏空,既生就不能不死,既成就不能不空,所以涅盘译为灭度,盖惟有灭才能度故。天地日月,尚且无常,不能永在,何况此脆弱的四大假身,学长生久视者,可以悟矣。



  6.
  佛经内,屡言及地狱,关于坐落地点:乃至内部名目情状,言之基详。可知一一狱,皆决定是有,并非为吓阻愚顽故,说无为有,此亦如极乐世界,决定是有,并非为鼓励念佛故,说无为有,五无间中,破和合僧所以最重者,为其破坏正法道场,使千千万万人,不能解脱轮回之苦,此名杀人慧命,其罪浮于杀人性命,故为五无间中之最重也。于此可知:三武一宗,必是无间地狱中,一流罪犯,而今世亦有许多人,正在作破坏佛教的工作,他们自以为得意,岂知一转眼间,都是无间地狱的罪鬼。此不是佛菩萨罚他,不是护法鬼神罚他,乃至也不是阎罗王罚他,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玩火自 fen,玩水自溺,自作孽不可逭也。



  7.
  行者诵经读论、听讲、为的是要理解明白,破诸邪见执著。邪见破后,便得正见,得正见时,于世出世法中,一切事理,无不通达,其作用甚大。别的好处都不说,只就破见惑来讲,便已得须陀洹果,再经七生七死,亦成阿罗汉,出三界六道轮回。可知在修行中,理之重要处,不下于事,切莫执事废理,陷于一偏,自失大利也。



  8.
  建设人间净土,非不可能,不过,在建设人间净土之前,必先建设人间净心。诸如杀害众生,损人利己,自私自利,欺凌弱小,贪财,好色,骄傲等,一切恶心恶行,都扫除罄尽,然后乃有人间净土可言。吾人睁开眼,看看国与国间情形,民族与民族间情形,人与人间情形,人与畜生间情形,畜生与畜生间情形,简直是强盗世界,怎么谈得上净土。再看国际兵工厂里,化学室里,和军事机关,做的是什么事?就可知:不特人间净土,无法实现,恐怕人间地狱,反然迫近眉睫了。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8

  第三十四课 三十七道品 (一)

  行人的最后目的,为成佛道,证涅盘。然而生死海深,菩提路远,这中间若不假资粮 (1),就不能得效果。资粮虽非一端,其中最重要者,无过于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即一、四念处。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菩提分。七、八正道分。此七科三十七品,能助道业增进,故称道品,或助道品。

  小乘行人,既修五停心观 (2),以遏止乱心,当更修四念处观,以开朗智照,是为定慧双运,以期契合于奢摩他 (3) 与毗钵舍那 (4)。

  四念处又称四念住,或四念处观。即一、身念处,观身不净。当观我及众生之身,上下内外,悉皆秽恶不净,此观成已,则能厌弃色身,而得涅盘之净。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当观乐受则有坏苦 (5),苦受则有苦苦,舍受 (6) 则有行苦 (7)。此观成已,则能厌弃世间,而得涅盘之乐。三、心念处,观心无当。当观妄心,念念生灭,无常之极。此观成已,则能生无住心,而得涅盘之常。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当观诸法,皆因缘生,无有自性,我及我所,悉非实有。此观成已,则能厌弃假我,而得涅盘之我。

  四正勤,谓正心勤力,断恶修善也。又称四意断,谓此四事,应由意中决定,而断行之。又称四正断,谓能正断懈怠也。又称四正胜,谓于正策励身语意中,此为最胜也。即一、已生的恶心恶行,急念断除。二、未生的恶心恶行,勿令生起。三、已生的善心善行,速令增长。四、未生的善心善行,速令生起。

  四如意足,原系四种禅定,谓修此四者,则能如意发通也 (8)。前四念处,是修智慧,四正勤,是修精进,今此是修定静。在修道的过程中,慧与勤虽多,但若定力弱少,亦不能得神通,所以必须修定,以为配合。又称四神足,神是灵妙之德,足为所依之义,言妙德依定而生,如身依足而立也。即一、欲如意足,言修道趣果的欲望增进也。二、念如意足,言念念一也,住于正理也。三、进如意足,言精进直前,功无间断也。四、慧如意足,言真照离妄,心不散乱也。





--------------------------------------------------------------------------------

  【注释】

  (1) 资为资助,粮为粮食,修道亦如远行,要有善根福德正法等粮食资助之,才能到达,故称资粮。
  (2)即五种停止心念,观察事相之法以为对治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系观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属不净,以对治贪欲者。二、多嗔众生慈悲观。系观察一切有情痛苦可怜之相,以对治嗔恚者。三、多疑众生因缘观。系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对治愚疑者。四、多散众生数息观。系观察呼吸出入之相,每一出入,皆暗数自一至十,以对治散乱心者。五、多障众生念佛观。系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以对治业障者。

  (3)  译为止,或寂静,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也。

  (4)译为观,谓以正慧观察事理也。

  (5) 三苦之一,乐境变坏而生苦故。

  (6) 五受之一。不违不顺,无苦无乐之境,名为舍。

  (7) 三苦之一。行是迁流之义,谓心身虽感受忧喜苦乐,然而念念迁流,无刹那安住,是为苦也。

  (8) 谓开发神通也。



  【习题】

  (一) 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这七科是何名目?
  (二) 五停心观,是何名目?对治甚么?
  (三) 解释奢摩他和毗钵舍那。
  (四) 何谓四念处?每一念处,是观甚么?观成已,能得甚么效果?
  (五)四正勤是做那四种工作?
  (六)   试述四如意足的名目,并解释之。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8

  第三十五课 三十七道品 (二)

  五根:是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所谓之根者,具有二义:一、能持义,如树有根,然后能持枝叶。二、能生义,如树有根,然后能生花果。此五根能持诸善法,能生诸善法,亦复如是。信根是信性德,因而发成佛愿,信修德,因而生办道心。进根或精进根,是修习性修二德的道法,勤求不退,念根是念性修二德的道法,更无他念。定根是摄心于性修诸道法,相应不散。慧根是于性修诸道法,慧照分明。

  五力者:信心、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所谓之力者,指五根增长,具大力用。不为他法所动摇。此中信根增长,能破疑惑及邪外 (1),名信力。精进根增长,能破懈怠,使道业成就,名进力。念根增长,能扫除世念邪念,住于出世正念,名念力。定根增长,能一心不乱,入于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长,能破见思及尘沙诸惑 (2),而断凡小诸执 (3),名慧力。

  七菩提分者。菩提译为觉,分亦称为支,故又名七觉支。一、择法觉支。谓能选择与无漏智 (4) 相应的二空 (5) 真理,不选择与无漏智不相应的五蕴等法。选择究竟了义 (6) 法,不选择不究竟了义法也。二、精进觉支。谓能向佛道,一心精进,终不为外道无益之苦行而精进也。三、喜觉支。谓于正道,心生欢喜,终不于计断计常,著空著有之颠倒法,而生欢喜也。四、轻安觉支。谓断除粗重 (7),而生轻安也。又名除觉支,谓断除诸见 (8) 烦恼也 (9)。五、定觉支。若发诸禅定,时能觉察四禅四空诸定,皆不究竟,不生爱见味著也。六、舍觉支。谓舍弃虚妄不实的 (10)  所见念著境,永不追亿也。又称行舍 (11),为善心所 (12) 之一,谓内心平等而无执著也。七、念觉支。时时不忘定慧均等名为念,若偏于慧,其心浮动,则当用除、舍、定、三觉支,摄而平之。若偏于定,其心沉没,则当用择、进、喜、三觉支;察而起之。





--------------------------------------------------------------------------------

  【注释】

  (1) 谓邪魔及外道也。
  (2)惑亦名烦恼,或漏,或垢,或结。迷理之惑名见惑,如五利使是。迷于世间事物而起之惑,名思惑,如贪嗔疑等是。此二惑亦简称见思,是界内之惑,为三乘人所通断,断此二惑,即出三界,参看第一课注四。尘沙惑,为菩萨教化他人之障,谓心性昧,迷于如尘如沙之多的法门,不能通晓也。此外尚有无明惑,为迷于理体之惑,属于根本无明,能障中道实相,断此惑即成佛矣。

  (3)  指凡夫执有,小乘执空。

  (4)系三乘人,离烦恼无染的清净智,断惑证理,即此智之用。

  (5) 我空,又名人空或生空,为我人空无之真理。凡夫强立能主宰的五蕴,我以造诸业,生烦恼,佛为说五蕴无我之理,二乘因之,悟入无我,谓之我空。法空即诸法空无的真理,二乘虽达我空,犹计五蕴之法为实,佛为说五蕴的自性皆空,菩萨悟之,谓之法空。此我空及法空,常简称为二空。

  (6) 显了分明,说示究竟之实义,名为了义,反之则为不了义。

  (7) 计我我所,名粗重法。

  (8) 诸见即五利使,参看第三十二课注二,及其课文。

  (9) 烦恼即五钝使,参看第三十二课烦恼浊。

  (10)所见之境,本来无有,乃识所变,因念著故,似现前境,故曰虚妄不实。

  (11) 使心住于平等,离掉举之过者,因非受蕴中的舍受,而属于行蕴所摄,故称行舍。

  (12)百法中的心所有法,简称心所。小乘俱舍,立四十六法,大乘唯识,立五十一法,其中信等十一法,称为善心所。





  【习题】

  (一) 五根是甚么?五力是甚么?
  (二) 所谓之根者,是何意义?
  (三) 除觉支,和定觉支,怎么解释?
  (四) 修道时,若偏于慧,其心浮动,应如何补救?若偏于定,其心沉没,应如何补救?
  (五)何谓我空?法空?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8

  第三十五课 三十七道品 (二)

  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之能转凡愚,成圣者,故称圣,远离偏邪,故称正,通乎涅盘,故称道。行者修以上六科之后,观法既成,善已生,恶已断,定慧已调,从此当修八圣道分,安隐而行,直趣佛所。

  八圣道者:一、正见。慧眼分明,见理正确,故称正见。得正见,则于世出世法,无有颠倒,远离唯神 (1),唯物 (2),等谬见,于四谛之理,历历分明,常离二边 (3),而行中道,使其余各圣道分,皆得成办,故列于八圣道之首,而为修行要素。二、正语,远离口四过 (4),大妄语 (5),戏论 (6),及诽谤正法等,故称正语,得正语。则口业自净。三、正思维。凡有所思,皆无邪曲,故称正思维,得正思维,则意业自净。四、正业。梵行清净,不染三毒 (7),故称正业。得正业,则身业自净。五、正命。命指赖以活命的生计,比丘当以乞食宏法为正命,居士当以正当职业为正命,因维持寿命于合理的生活之中,故称正命。行正命,则因果皆安乐,故比丘当远离四邪命 (8),又佛门四众,皆当远离五种邪命 (9)。六、正精进。向出世之方,涅盘之道,努力前进,故称正精进,得正精进,则不从事于徒苦心身的苦行,或世俗迷信,及外道不究竟法。七、正念。惟念真如实相,或佛功德相好,佛国庄严,故称正念,得正念,则与菩提相应,心无动失。八、正定。远离不定,邪定,及有漏禅 (10),故称正定,得正定,则能正住于理,决定不移。

  行者住无漏智,则法眼清净,所修皆得其正,如是努力不已,自能使无明渐薄,烦恼渐轻,终于亲证清净寂灭的境界矣。

  三十七道品,为修行的最重要条件,过去诸佛,当初学道时,皆顺此而成正觉。后世学人,若欲自拔于凡夫之列,直入圣贤堂奥,则除却遵守成规,奋勇前进外,实无他途可循。




--------------------------------------------------------------------------------

  【注释】

  (1) 外教称上帝为神,谓一切皆由神所主宰。
  (2)唯物论为哲学上本体论之一派,与唯心论相反对,谓宇宙本体,惟是牲质,精神之现象,亦不外物质的作用。

  (3)  见有二种:固执人死后为断灭,没有后世,名为断见或无见。固执人之身心,皆永远常住,人死还为人,无有间断,名为常见或有见。此断常或有无二见,常处于两极端,亦即常处于二边,不合中道,故称为边见。

  (4)十恶业中,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名为口四过。

  (5) 言不城实,欺骗他人,名妄语。于圣道中,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或言我受天龙鬼神的供养等语,以诳愚人,取利养,皆名大妄语,其罪最重,死后当入大地狱。

  (6)含游戏性, 而不合实际之言论,名为戏论。

  (7) 贪、嗔、疑、为一切烦恼的根本,称为三毒。

  (8) 比丘不乞食,亦不弘法,但作不如法的事,以维持生命者,名为邪命。此有四种,名四邪命:一、种植田园,和合汤药, 名下口食。二、仰观星宿,推测盈虚,名仰口食。三、谄媚豪贵,游说四方,名方口食。四、以咒术呼召鬼神,以及以卜卦、算命、看相为业者:名维口食。

  (9) 五种邪命者:一、诈现异相,博取信仰,如辟谷、得道、神通等事。二、自说功德学问。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大言壮语。五、说所得供养之多,以动人心。此五种目的,皆为取利活命,故名五邪命,见智度论十九。

  (10)不依四真谛等,但依厌下地欣上恃之六行观而修之禅定,名有漏禅,即四梵行,四禅,四无色定是。




  【习题】

  (一) 圣道和正道,作何解释?
  (二) 八圣道,是那八项?
  (三) 解释:唯物、二边、大妄语、的意义。
  (四) 把正见列于八圣道之首,是何理由?
  (五)何谓正命?四邪命和五邪命是甚么?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31 10:39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 综合指要


  1.
  三十七道品,为修佛法的主要科目。修四念住,则于身、受、心、法四者,能得到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正确认识,奠定了出离世间的基本观念。修四正勤,则于止恶行善两方面,皆能增进道果。修四如意足,可以加强修道的欲望、心念、进度、和观照。逮至上述三科,已具功效,进而修五根长五力时,譬如植树,根本已固,则能生枝叶花果,由是再进而修七觉支,和八圣道分,即如顺水行舟,不大费力矣。即使利根行者,一闻经教,即能顿超佛地,然亦是于过去世中,曾修此道,故报得今生一 闻千悟,直入圣位也。



  2.
  或疑涅盘是把心念住于不生不灭的境界,即是永远入定不动,如是有何可乐?殊不知:一切众生,以动为乐,以静为苦,这是他们的颠倒处。究其实,凡有所动,皆是苦本,天下之至乐,惟在静中,一切禅定,其中皆有无穷乐趣,凡夫自不解耳。不见初禅天名离生喜乐地,二禅天名定生喜乐地,三禅天名离妙乐地乎!界内禅皆不究竟,未离坏苦行苦,然其喜乐处,已有如此,何况佛家界外禅,更何况三乘圣者的涅盘,如来的大般涅盘。西方极乐世界中圣众,所受之乐,已不可想像,然而无量涛经中尚说:「彼佛国土,清净安隐,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即涅盘)之道。」可知涅盘的内乐,更超过极乐国了,等而下之,一切人天不究竟乐,何足算也。



  3.
  社会上一般人所作之事,有许多为佛门弟子,所不应作,如渔猎、牧畜、蚕丝、酿酒、菜馆、染坊、淫业、肉铺、水产馆、军火业、赌具、奢侈品、星相、纸箔业、钓钩、鱼网、猎具、鸟笼、歌舞场、猪羊鸡贩、羽毛骨革业等,难以枚举,凡为佛徒,皆当远离此类生计,以免造孽。倘若已办,则当改操他业,以符八正道中,正命生活,幸勿因一世衣食,招万世苦报也。



  4.
  八正道分所以皆标正字者,别于不正故。因为世间的见解、语言、造作、生活、精进、念、 定、皆未必能得其正,而佛弟子,修出世道,不宜仍循世间习尚,故必须反世间,而修八正道也。八正道中第三的「思维」,与第七的「念」不同,正思维是指合理的思想,而正念则系栖心一境,念法的实性,此其不同处也。



  5.
  三十七道品,是修道的基本,为初学人必修之法。其中如四念处、四正勤、八正道分等,皆当特别注意修学。因为初学人思想及行为,皆未纯正,故须应病予药,不离对治,以磨砺三业也。行人不修三十七道品,而能转凡成圣者,无有是事,可知其重要矣。此外如五停心观,(见第三十四课注二)我法二空观等,(见第三十五课注五)亦宜实行,待到病既痊愈,心得解脱,自然烦惑消除,道业增进矣。



  6.
  八正道分的正字,须特别注意,更应当彻底做到。如一正见,见若不正,则修道必入歧途,说法必误听众,于己于人,两俱有害。二正语,语若不正,则必招口四过,著世间言论,使心浮动。三正思维,思维若不正,则必影响身口二业,种邪恶种子,招未来苦报,不能出离三界。四正业,业若不正,则身口意皆不清净,势必垢染繁兴,影响修道。五正命,命若不正,则一边修行,一边造业,如是则道微孽重,必入三途。六正精进,精进若不正,则愈出力必离道愈远,结果必至欲解脱而益陷溺。七正念,念若不正,则不能栖心一境,证诸法实相,与菩提相应,八正定,定若不正,则必耽著有漏禅,或无想定,习于魔外而不自觉。上述八分,倘能做到纯正无邪,则虽历三祗,无险境矣。



  7.
  三十七道品,是属于小乘抑或大乘的问题,很难作一个肯定的答覆,理由是:法无大小,大小是在心量上。行人修法时,其居心若仅欲自求解脱,则不管修学何法,即使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禅定等,皆是小乘。其居心若在自求解脱外,兼欲济度他,则不管修学何法,即使是四圣谛十二因缘等,皆是大乘。所以学者修习此三十七道品时,但发菩提心,即发:「我今修学此法,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广度有情,共成佛道。」之心,如是则三十七品中的每一品,都成为大乘的精髓了。



  8.
  七觉支中,择法觉支,在修行上,极关重要,所谓「择」者,如择其正,择其易,择其稳,择其究竟,择其契我机等皆是。但是,择法也有困难,其困难处,就是择者自身,是否已得正见,若是已得,则所择法,当然是恰当的,若是未得,则简直连择都没有资格,那怎么办呢?当知如来大慈,他早已为后世众生,开辟一个兼正、易、稳、究竟、契机、诸长的法门,不管何种根器,皆宜修习,那便是阿弥经里所说的,称佛名号法,此法倡始于释迦,宏扬于文殊、普贤、观音、势至、马呜、龙树、慧远、昙鸾、智、道绰、善导、清凉、永明、长芦、天衣、圆照、大通、中峰、天如、 楚石、空谷、莲池、藕益、截流、省庵、梦东、印光等贤圣,我们纵使是个瞎子,但能牢牢地拉著上述诸人的衣袖走,也总可以平步莲邦。所以择法这一事到现在实已不成问题,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古来许多大善知识,已经代我们后人,择好了这普被三根,全包九界的念佛法门,吾人只要能信能行,则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这样就无须我们费心再择了。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